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决战特朗普! 加拿大祭4大新政 狠砍外劳留学生 召唤加拿大人回国!

宣布4大新政 在这次联邦大选中获胜的加拿大总理卡尼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一连串最新消息—— 他将在下周二访美,对战特朗普!同时宣布4大减税、住房、移民、治安新政!召唤加拿大人回国! 5月6日,也就是下周二,卡尼就会首次对上特朗普。 卡尼表示,他与特朗普的首次会晤将聚焦于当前的关税及加美关系问题。 “我们必须充分准备,了解对方的目的,我会始终坚持以加拿大利益为优先,根据现场情况推进对话。” 卡尼重申了一个核心立场:“我们与美国之间的旧关系已经结束,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两国将如何在未来开展合作,加拿大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 特朗普三番两次说让加拿大加入美国,对此,卡尼表示他如果没有给出最起码的尊重,就别谈了。 不仅仅是特朗普本人,他身边的团队也会时不时提到“第51州”言论,卡尼一针见血地表示:有的人要学会区分妄想和现实。 “加拿大人已经明确表示,加拿大永远不会加入美国。未来的关系会有波折,有起伏,但正如我所说,我将为加拿大争取最有利的协议,只会接受对加拿大最好的结果。” 与此同时,卡尼还同时宣布了4项新政,涉及减税、住房、移民、治安。 减税政策 7月1日起,加拿大将取消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并对收入阶层最低的人减税,同天实施! 住房政策 卡尼提出4项住房政策改革—— 一,“建造加拿大住房”(Build Canada Homes)计划,联邦政府将向私人开发商提供250亿加元资金,用于建设更多住房。 二,新房退税扩展:购买100至150万加元的新建住房,正方将减免商品及服务税,首次购房者最高可节省 5万加元。 三,减免多单元住宅费用:下调多户住宅开发费用。 四.预制住房产业新设:政府将建立全新的模块化与预制住房产业,由加拿大本地技术、工人和木材支持,加快建设、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移民政策 卡尼宣布,到2027年底,加拿大将把临时外籍劳工和国际留学生人数控制在总人口的5%以下。 目前,加拿大的外劳和留学生占总人口比例7.3%,“这将有助于缓解住房、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社会服务的压力。” 治安政策 在今天的记者会上,卡尼还特别强调,联邦政府准备“收紧刑法与保释规定,针对威胁加拿大人安全的行为”。 政府将收紧法律,让涉嫌偷车、入室抢劫、贩卖人口及走私等罪行的嫌疑人更难获得保释。 这次自由党当选执政党政府,但与特鲁多上次一样,组成的是少数党政府,遇到关键一体还是需要求助别的政党支持。 卡尼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寻求与新民主党组成联盟,“不会,简单说就是不会。我们这次竞选中提出了一套非常清晰的目标和配套政策,且赢得了加拿大历史上最多的选票。” 除此之外,卡尼还召唤海外加拿大人回国:“现在是回家的最佳时机。” 5月27日,查尔斯国王将发表加拿大“王座致辞”(speech from the throne),也就是施政报告,卡米拉也会随同访问加拿大。

7死8伤! 华人旅行社大巴突发惨烈车祸 2车烈焰冲天 现场惨不忍睹!

火焰冲天而起,黑色浓烟滚滚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附近刚发生一起令人震惊的惨烈车祸! 当地时间5月1日晚7点15分左右,一辆载有南加州华人旅行团的奔驰旅游大巴,在爱达荷州20号高速公路Henry湖附近,与一辆道奇公羊皮卡迎头相撞,瞬间燃起熊熊大火,造成至少7人死亡,8人受伤! 事发现场一片混乱,目击者罗杰·梅里尔(Roger Merrill,60岁)正驾车回家,远远就看到两辆车燃起的火焰冲天而起,黑色浓烟滚滚,不断有路过的民众紧急停车施救。 这辆红色的道奇皮卡车头完全损坏,现场来了大批警车消防车。 据梅里尔回忆,“当时火势太大,整个场景吓人极了。好在有两名勇敢的好心人,冒险从旅游车里拼命往外拉人,足足救出8个人,其中还包括一名孩子。等人都拉出来之后,车就突然彻底烧起来了,情况十分紧急。” 警方还派出了直升机紧急救援、消防员彻夜扑灭大火,视频中可以看到,事故现场火焰冲天,两辆事故车辆仅剩下烧焦的骨架,让人触目惊心。 爱达荷州警方透露,皮卡车司机当场身亡,旅游车内6名乘客也未能幸免。遇难者中包括25岁的旅游车司机以赛亚(Isaiah Moreno),其余6人均来自美国境外,其中有两人来自意大利,其余4人身份尚待DNA鉴定确认。 虽然警方还没有公布更多的细节,不过据世界日报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车上所有人都是南加州华人旅行团成员。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到,有两位亚裔坐在路边,一脸惊魂未定。 知情人表示,事故发生后,这家南加州华人旅行社立即派出人员连夜奔赴现场处理后续事务。该旅行社负责人整夜未眠,积极协调伤者的救治工作,并为从外州和中国赶来的罹难者家属办理签证、订购机票,协助家属尽快抵达现场。 伤者中,一人情况危急正在接受手术治疗,三人轻伤,另外两人则情况稳定。目前,旅行社的工作人员正兵分多路,全力安抚伤者并提供必要的人道援助,同时协助当局展开调查。 事发的爱达荷州20号高速公路,位于黄石公园以西约16英里处。尽管这条道路比较窄,但周围多是开阔的牧场,道路相对平坦,平时限速可达每小时80至90英里,并不是事故多发路段。 当地一位巴士业者表示,黄石公园作为热门旅游地,周边道路成熟,西门是大多数游客的首选入口,酒店和中餐厅云集,价格亲民。 谁也没想到,这条看似安全的路会发生如此致命的意外。 然而,也有目击者反映,这条高速路由于连接黄石公园的主入口,交通流量极大,“其实是一条非常危险的道路,车特别多”,梅里尔就这样描述。 他还指出,事故发生后,因为事发地处偏远,急救人员花了“令人不安的长时间”才赶到现场。 爱达荷州交通部门表示,事发路段日均车流量高达1万500辆,早前就已列入安全改善计划,目前改善工程尚在初步规划阶段。 车祸当晚至次日凌晨2点,这段高速公路双向封闭长达数小时。一位网友在视频下留言:“我当时就在现场,刚从黄石出来,离事故地点不到半英里。救援车来了,但没人被送走。要么没人受伤,要么……太让人心碎了。” 截至目前,警方仍在调查事故具体原因。遇难者家属正陆续赶往事故现场处理后续事务。这起事故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巨大震撼,也给旅游安全再次敲响警钟。 随着天气渐暖,出行游客增多,大家在享受春光的同时,千万要记得注意安全,小心开车!

突发! 加拿大飞机坠毁 乘客被困残骸; 空中失控冲向大海 绝望求救

1天3起坠机 今天,接连3起坠机空难发生,刚起飞就惨烈坠落大海和地面,上秒还在天上的铁鸟、下秒就摔成了一地残骸,有人死伤! 上午11点左右,加拿大蒙特利尔一架飞机从里舍利厄河起飞,没想到才离开地面,就突然失控,在水上倾覆! 坠毁当时飞机上面有多少人目前尚不清楚,但警方和消防局已经开展救援捞人。 搜救队员先是捞上一名50多岁的男性乘客,他被困在机舱里,救出来之后立即被送往医院。 经过3个小时的抢救,这名乘客还是因为不治身亡。 另外还有一名乘客,飞机坠毁时被甩飞出来,伤势不重,落水后自己游了上来。 目前,搜救行动还在进行中,失事飞机的残骸已经被拖上岸了,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已介入调查事故原因。 同一天,洛杉矶著名的里维埃拉乡村俱乐部突发飞机迫降事件! 根据现场画面显示,一架飞机突然从天而降,直直冲向地面,最后在球道着陆,还原地弹了几下,滑了一段距离,最后停在了发球区附近。 现场目击者表示,飞机坠毁在正在打球的人群附近,大家亲眼目睹这一幕,都吓疯了。 所幸的是,这场坠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最后也是一起坠机空难,当地时间今天上午10点左右,澳大利亚维州海岸突发一起飞机坠毁事件,造成3人严重受伤。 据悉,这架飞机在Point Lonsdale附近Fellows Rd一带坠入海中,距离海岸线约30米左右。 事发当时,机上有3人,分别为飞行员和一对男女乘客。 10点10分,警方接到多个通报,“有人看到这架直升机坠入海中。” 根据航拍画面显示,现场有明显的直升机残骸。 目击者回忆,“他们在海面上空飞了一阵子,然后就突然在岸边坠毁了。” 有民众上午出门慢跑,结果看到坠机的一瞬间,他看到飞行员在海里挥手求救,立即下水去帮忙救人。 “这真的很令人难过,他们的情况不太好。乘客们都惊呆了,根本没法走,开飞机的人还能走路,但似乎也受了重伤。” 由于海滩周边有厚重灌木,救援车辆一度陷入沙地,附近居民也自发协助救援。 目前,暂不清楚事故发生的原因。 短短24小时之内,就有3架飞机坠落,希望大家都能平安。

不想付$2000赔偿 加航竟将BC乘客告上联邦法院! 夫妻硬刚4年 结局大快人心!

不容易 耗时多年,一对加拿大夫妇终于让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低头了! 就在昨天,加航昨天终于向住在基洛纳附近的安德鲁·迪茨科夫斯基(Andrew Dyczkowski)夫妇低头,赔偿每人1000加元,这场足足长达四年多的“拉锯战”终于迎来了胜利。 故事要从2020年1月那趟从温哥华飞往哥斯达黎加的航班说起:飞机晚点整整24小时,迪茨科夫斯基夫妇遭遇漫长折腾,原本按联邦规定每位乘客可获最高1000加元补偿,两人合计2000加元。 当时气象报告显示,是仪器故障延误了起飞,而非暴风骤雨,但加航坚持自己“毫无责任”。不服的两人只好向加拿大交通监管机构CTA投诉。 CTA审查后当即裁定:加航必须赔偿2000加元。按理说,事情到这儿应该画句号了,谁知加航不服气,为了这区区2000加元,竟然在2023年底把这对夫妇俩告上联邦法院,试图推翻CTA的裁决! 这场官司一拖就是一年多,法庭听证会都定好了日子,结果就在听证会前三天,加航突然宣布撤诉,啥解释也没给。 紧接着,夫妇俩就收到了加航的赔偿款。安德鲁乐呵呵地说:“我猜他们是怂了,知道自己铁定输!”不过,他也忍不住吐槽:“这事儿折腾了四年,为啥非得搞得这么麻烦?太离谱了吧!” 加航发言人彼得·菲茨帕特里克(Peter Fitzpatrick)对此回应:“我们起诉CTA裁决,只是想弄清楚他们评估证据的标准。现在有了了解,也不想把乘客卷进法律纠纷,给他们添麻烦,索性撤了。” 可安德鲁夫妇的律师彼得(Peter Choe)却有另一套说法。这位多伦多的免费律师认为,航班延误的真正原因是加航的机械故障,完全在他们控制范围内。加航撤诉,八成是怕在法庭上丢人现眼,公开认输! 这一案例并非孤例。2024年已至少有四起航空公司不服CTA裁定的诉讼案,加航就打了两次官司。 多位法律和航空界人士呼吁彻底改变这一申诉流程:旅客一旦投诉,就极有可能被迫与航空公司掐上几年官司,“改掉这该死的规章”成为行内共识。 麦吉尔大学航空管理讲师约翰·格雷德克(John Gradek)痛陈,“既然是CTA的决定,就该由CTA出面告航空公司,旅客不该成‘替罪羊’。” CTA方面则答得干脆利落:司法复核向来是加拿大法治框架的一环,政府决策机构不能直接入案是常规做法。CTA发言人贾德里诺·胡特(Jadrino Huot)强调,“我们有制度在运作,没有人能随意插手。” 这场风波虽然以安德鲁夫妇的胜利告终,但也让人忍不住犯嘀咕,普通乘客为了一两千块的赔偿,值得费这么大劲儿吗? 至于安德鲁夫妇,他们终于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赔偿,还顺便给加航上了一课。这事儿告诉我们,面对大公司,普通人也不是完全没辙。只要坚持,道理和正义还是能占上风的!

7.4级强震突袭! 2.7米海啸逼近 紧急下令全面撤离 千人逃亡塞爆马路! 西岸狂震73次!

立即撤离! 今天一大早,一场7.4级规模强震袭来,强烈海啸警报被拉响!到现在已经有11场余震,震级都在5级左右! 大地疯狂晃动,惊人海浪推向海岸线,大批民众惊慌逃向大街,当局发布多个警报,要求民众全面撤离! 当地时间今天上午9点左右,智利南端海域突然发生规模7.4地震,震央位于德雷克海峡、阿根廷海岸外约200公里处,震源深度仅为10公里,属于浅源地震,破坏力极强。 这场强震发生之后,美国海啸预警中心第一时间就发布了警报—— 震央300公里范围内恐有强烈海啸,智利沿岸会出现高达2.7米的海浪!南极部分基地也可能面临最高1米左右高度的海浪袭击! 智利当局发布紧急命令,海浪预计将数小时内抵达南极基地和智利极南城市,宣布南部沿海地区进入紧急疏散状态,要求麦哲伦沿海地区全面撤离! 就连总统加布里埃尔·博里奇都马上通过社交平台X呼吁:“整个麦哲伦地区立即撤离!听从指挥!一切国家资源都已经就绪!” 截至发稿前,已经有1700多人撤离到海拔在30公分的安全区域。 逃难民众拍下的现场画面显示,地震发生后,大批当地居民就带着一家老小、慌忙收拾行李,陆续撤离家园。 蓬塔阿雷纳斯的街头,马路上车流密集,民众挤爆加油站,赶紧海岸和低洼地区,生怕海啸袭来,直接被淹没。 可以看见,路上全是人,大家有多快开多快逃命,大家神情紧张。 民众罗伯托·拉米雷斯表示,“我们都收到了警报,上着班也全部紧急撤离,大部分人还算冷静。” 智利内政部长阿尔瓦罗·埃利萨尔德也已前往国家指挥中心,协助民众撤离危险地区。 不仅如此,阿根廷的城市乌斯怀亚政府也暂停了附近海峡的所有水上活动。 智利与BC温哥华一样,位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属于地震大国,位于纳斯卡板块与南美板块交界处。 1960年,智利遭遇史上最强地震——9.5级瓦尔迪维亚大地震,造成1,000~6,000人死亡,引发跨太平洋海啸,远及夏威夷、日本与澳大利亚。 2010年,8.8级强震袭击智利,大地持续狂震3分钟以上,引发南部沿海严重海啸,造成525人遇难、数万人流离失所。 这也是为什么智利这次观测到地震引发海啸,第一时间就组织撤离的原因。 国家海啸预警系统显示,虽然海平面现在还算平静,这是海浪尚到来,未来几小时内海平面就会出现显著变化,抵达智利和南极洲基地。 一旦海啸成形,将对极南地区构成重大威胁,尤其是港口、道路、通讯系统和极地科研基地。 当局专家呼吁民众,立即远离海岸线,遵照指示带着应急包往高地疏散,随时留意官方通知! 不仅是南美洲,北美西海岸这两天也地震不断。 昨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24小时内发生了3场地震,震级在2.9级到3.4级。 另外,阿拉斯加州今早地震了73次,火山爆发在即,30万人准备迎接喷发! 现在全球近30条地震断层带都处于历史活跃期,2025年至今大震小震不断,“9级大地震”这把刀始终悬在西岸人的头顶,加拿大和美国的地方政府都呼吁民众做好防灾准备,为自己面对天灾时争取多几秒的逃生时间。

惊呆! 运钞车侧翻 $80万铺满高速公路 捡都捡不完! 3袋现金洒落 市民疯抢!

千万别捡 运钞车翻了,满地都是钱!德州一条繁忙的公路上,一辆满载800万枚硬币的大型运钞卡车突然侧翻,车上的大量硬币瞬间倾泻而出,硬币如雪花般洒满路面! 4月29日清晨,德州阿尔沃德镇(Alvord)外的287号公路上,天还没亮,一辆挂着“Western Distributing Transportation Corp.”字样的重型运钞卡车突然侧翻,车厢里的硬币瞬间洒了一地。 整整800万枚美分,折合大约80万美元! 当时的大雨刚过,积水还没退,细碎的银光在路面上闪烁。司机和同车乘客虽受了些轻伤,被送到医院救治后已无大碍,很快出院,但更让人头疼的是清理现场。 救援队员们个个蹲在地上,用手一枚枚捡硬币,也有人拿着铲子和扫帚,更多人开动工业吸尘器,像吸污车那样“吸”出满地零钱。 阿尔沃德消防队、怀斯县(Wise County)警长办公室,甚至美国财政部都一同出动,忙活了整整14个小时,直到当晚7点才彻底清干净,公路重新通车。 阿尔沃德市长凯莱布·卡维尼斯(Caleb Caviness)无奈地告诉媒体:“我觉得最滑稽的是,他们居然用吸污车来吸硬币,场面太离谱了!”可惜,大雨还可能把遗漏的零头冲进护栏和沟渠,或许永远没法全收回来了。 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德州公共安全局初步判断是“偏离路面后过度纠正”。外界好奇,这些硬币究竟要送往何处?有传闻说是要送到达拉斯的联邦储备银行分支补货,但官方尚未证实。 除此之外,就在几天前,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帕克(Oak Park)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4月22日下午,一辆布林克斯(Brinks)安保公司的运钞车在South Austin Boulevard...
spot_img

iPhone12刚刚发布 加拿大仅售$979 支持5G 功能逆天!

受疫情影响,苹果今年的秋季发布会非常特别,首次将发布会一分为二。 在9月15日的发布会上,苹果发布了手表平板等一系列产品后,时隔一个月,终于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公开了大家翘首以盼的新iPhone! 今天苹果一连发布了四款全新的iPhone 12系列手机,分别为iPhone 12 (6.1英寸),iPhone 12 Mini (5.4英寸),iPhone 12 Pro (6.1英寸),以及iPhone 12 Pro Max (6.7英寸)。 iPhone 12长这样: iPhone 12 Pro长这样: 今年这4款新iPhone最大的亮点就是带来了5G网络支持,官网上宣传也能看得出苹果这次在5G上的决心。 同时在外观设计、屏幕、拍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 首先发布的iPhone 12及iPhone 12 mini系列,这一代iPhone在设计上出现了巨大的改观,采用的是磨平的金属中框及背部玻璃的设计,与iPhone 4经典的设计异曲同工。 在颜色上,有黑色、白色、绿色、红色和蓝色五色可供选择。 与iPhone 11相比,iPhone 12更薄(11%)、更小(15%)、更轻(16%)、边框更窄。配置上也采用了A14处理器,性能比A13高出50%,据官方的描述,这能给手机带来主机级别的游戏性能。 说起游戏,苹果今天还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晚些时候,《英雄联盟》手游将登陆 iPhone...

性感美女和一头700kg棕熊相拥而眠 无数男人羡慕嫉妒: 这熊太有艳福!

自然资源丰富的加拿大,野生动物是森林的主人,也是城市不期而遇的客人。在公路边碰到毛茸茸的棕熊,有时会令人惊喜。但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最多隔着窗户拍个照,就敬而远之。 这是温吞的加拿大,在战斗民族俄罗斯,情况有着天壤之别。 一头重达650公斤的巨型棕熊,是俄罗斯最有“艳福”的雄性动物,它的待遇会让很多男人都“羡慕嫉妒恨”—— 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红,美女,争相对这头巨熊“投怀送抱”。 抚摸,亲吻,依偎,相拥而眠。 在巨熊的臂弯里,尽显小女人的娇媚。 这头女人缘爆棚的棕熊,今年28岁,在它还是一只3个月的小熊崽时,一对俄罗斯夫妇在恶劣的条件下发现了它,决定将其收养,并为其取名斯特潘(Stepan)。 从小被以人类方式抚养的斯特潘,很快就长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熊小伙子”。 夫妇俩介绍称,斯特潘每天要吃掉25公斤重的鱼,蔬菜和鸡蛋,并通过踢足球来保持健壮。 除了和美女合照外,斯特潘还曾参演过电影,是地地道道的“明星熊”。 夫妇俩表示,想和斯特潘拍照合影,需要支付1550美元(约1万人民币)的费用。这笔钱将允许客户靠近斯特潘,轻轻拍打斯特潘,还可以坐在它宽厚的背上,握住它巨大的爪子。 尽管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但为了拍出童话氛围的“美女与野兽”合影,获得Instagram上成千上万个点赞,妹子们都开开心心地掏了腰包。 由于斯特潘性格温驯,配合度高,很多女生在和它的合影过程中,都沉醉在这只大熊的魅力中无法自拔。 一名女网红在将自己和斯特潘的亲密合影发上Facebook时,还配文称: “如果斯特潘是一个男人,它将是最好的丈夫和家人。” 除了把熊当王子亲密合影,也有女生喜欢拍恐怖凶险风格的“人熊大片”。 不论是什么画风的合影,只要照片里有这样一只猛兽,网红们总是能圈粉无数。无数男粉丝表示:这头熊未免太有“艳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和熊亲密接触的项目获得了不少美女名模的喜爱,但有人指出,圈养斯特潘的夫妇是在用这只熊牟利,并且剥夺了它的自然生活方式。 哎,可惜的是,人永远不会知道熊在想什么。斯特潘对于无法重返大森林,只能每天和美女合合影的生活,究竟满不满意,只有它自己知道了… …

加拿大父母团聚移民明天重开 手把手教你申请流程 全篇干货 快收藏!

这周初,加拿大移民局(IRCC)重开了2020年的父母团聚移民项目(Sponsor you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这是一项华人都十分关注的移民项目,那么,到底谁可以申请,怎么申请,小编在这里详细告诉你,全篇干货! 2020年的父母团聚移民将在10月13日开始受理移民意向表,11月3日结束。届时,所有的加拿大人和永久居民将可以在网上提交一个“移民意向表”,表示你有兴趣担保自己的父母和祖父母移民来加拿大。 在收到这些移民意向表后,IRCC将随机抽取10000个申请者,向中签者发邮件,再邀请他们递交完整的担保父母和祖父母申请。 今年名额虽然只有10000个,但是IRCC宣布,明年将开放30000个名额。 如果你运气好,被移民局抽中的话,那么你将有60天的时间来递交完整申请。 申请者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要担保申请人——父母、祖父母移民加拿大,担保人必须是居住在加拿大的公民或永久居民。 2,至少18岁以上。 3,生活在加拿大。 4,超过最低必要收入。(下面详解) 5,需承诺:担保被资助家庭成员20年,如果居住人住在魁北克,还需签署魁北克省的额外保证书。 担保人将需要提交每年报税后收到的Notice of Assessment,在魁北克省的话只需提交1年的,魁北克省以外的省份需要提交3年的报税NOA。 当然,你也可以让你的配偶和你一起共同签名来满足收入要求,但是他们也必须承诺资助20年的条件。 怎么计算家庭成员数量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最低必要收入是一个满足资格的关键。虽然这个收入是在你被抽中后再提交,但是如果你没有满足这个收入,那么就会被拒绝。 划重点,之前曾有担保人算错家庭成员数量,因此不满足最低必要收入被拒的情况发生过,所这一步一定要谨慎小心。 下表为往年最低必要收入 (Minimum Necessary Income) 标准,仅供参考,2020年的还没有放出。 注意,收入是税前收入,自雇和受雇都可以算进来,甚至海外收入也可以,通常来说,就是NOA上面line 150的数字。 在上图的最低必要收入标准的图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收入标准是按照家庭成员数量来分的。 那么如何计算家庭成员数量呢? 以下人群都应该纳入担保人的家庭成员数量: 1,你自己 2,你的配偶或者同居人 3,你的孩子(仅包括22岁以下,未婚的子女) 4,你的配偶或者同居人的子女 5,你之前担保过的家庭成员你仍需继续资助他。 6,你想担保的父母或祖父母 7,你父母或者祖父母的未独立的孩子,不来加拿大也算(22岁以下,未婚) 举个例子,如果担保人是单身,要担保他的母亲来加拿大,那么家庭人数为2。 如果担保人是一家四口,要担保他的父母2人来加拿大,那么家庭人数为6。 如果担保人是一家三口,已经担保一方的父母2人来加拿大,现在准备担保另一方的父母2人来加拿大,那么家庭人数为7人。 如果担保人是一家三口,要担保母亲和弟弟(小于22岁)2个人来加拿大,那么家庭人数为5个人。 详细申请步骤 第一步:确保你符合申请条件(见上文) 第二步:登记表示有意申请团聚移民 加拿大东部时间10月13日 12:00pm开始,到11月3日 12:00pm结束,在这三周内,担保人可以填写网上的表格进行登记。 届时担保人需要准备好自己的扫描好的护照或者ID和个人信息等。 不方便用电脑的人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申请,需要打电话提前和IRCC联系,1-888-242-2100。 第三步:摇到号的申请人收到邀请 随后,IRCC将审核所有的提交内容,删除重复的条目,然后打乱所有申请件,随机抽取10000份申请发出邀请。 注意,IRCC发出的邀请不可转让。 第四步:获得申请材料包,递交申请 注意不要用2019年的申请包申请,2020年会发新的给你,请在60天内完成申请,支付相关费用。 可提前准备起来的资料 根据2019年的申请包,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必要的文件,仅供参考,因为2020年的申请包会有所不同! 首先,担保人方提供证明自己身份的文件,可接受的包括以下: 1,申请者的永久居民卡(两面) 2,Landing Paper (如果没有永居卡也称枫叶卡) 3,如果是联合担保,需要提供结婚证书复印件。 4,担保人与申请人的关系证明文件,例如出生证明等。 5,提供最近3年的税单NOA,可以从CRA网站获取。 6,加拿大护照(护照号码,签发日期,姓名页) 7,土著人证明。 需要填写的表格包括: 1. IMM1344E – 担保人协议; 2. IMM5768E – 担保人财政能力评估表; 3. IMM5409E 201...

大温华人小伙吐槽: 同居女友1分钱不掏 在我家白吃白喝 把我当提款机!

物价高昂的温哥华,一个谈恋爱花费分配的问题,拆散了多少曾经如胶似漆的情侣。 近日,一位温哥华华人小伙在论坛上发帖吐槽,称自己泡到了一个盘靓条顺的辣妹,结果把辣妹搞到手,变成同居女友后,才突然发现,辣妹不是一般男人养得起。 小伙称,自己跟这位20出头的女生谈了3个月,一开始就是觉得女生长得漂亮,因此当个宝贝追到手。前两个月,俩人你侬我侬,郎情妾意。结果最近一个月,女生搬来和小伙同居,小伙突然就觉得不舒服了。 首先令小伙不爽的一点是,女朋友拎包入住他家,但1分钱房租不掏。 其次,女友不光不负担房租,就连生活上的吃穿住行,也从不自己掏钱,全让小伙一人包圆。 一开始,小伙还能忍受女友的白吃白喝,毕竟处于热恋期。 示意图 但最近发生的几件小事,越来越让小伙觉得,女友只是把他当个提款机器。 小伙称,两人平时经常去丽晶Food Court吃饭,由于丽晶只收现金,小伙有几回忘了带,女友就付了钱。 大家都知道,丽晶的东西都不贵,一份饭撑死10来块钱。 示意图 然而,令华人小伙大跌眼镜的是,女友竟然连这10块钱都不愿意出,每次在丽晶,只要是她付钱,回家后便立刻会娇嗔着喊华人小伙还钱,次次不落。 华人小伙心里不悦,但没有说出来。 直到前些天,小伙在家加班,和客户沟通不顺,本来就心烦意乱,这时女友突然来了一句: “好想喝奶茶,我先点了,一会儿记得给我报销~” 华人小伙一开始忙着手里的工作,没理女友。 谁知女友不依不饶,又接着强调了好多次:“要报销哦~” 华人小伙本就忙得不可开交,听着女友一直在耳边“报销报销”地嗡嗡,一下子人就炸了: 你自己买杯5块钱的奶茶是能倾家荡产还是怎么着?“TMD我火一下就上来了。” 小伙对着女友一顿吼,本来还在那美滋滋点奶茶的妹子,一下被骂懵了。 被男友喷完后,女友瞪着眼,张着嘴,呆若木鸡一会儿,“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 华人小伙向网友们大吐苦水: 自认为没有亏待过她,问她我平常对她怎么样,她自己也说很好,可她20多岁的人了,难道就真的这么不懂事吗?骂我渣男也好,背信弃义也好,反正我是打算分手了。现在的小姑娘,太难伺候了! 小伙的帖子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小伙子的女朋友确实太一毛不拔了,根本就不是真心爱他。也有人表示,既然同居了,就不能舍不得给女朋友花钱。 哎… …恋人之间如果花钱的事儿观念不一致,确实很难长久。 对于这位温哥华华人小伙的遭遇,你怎么看呢?

疫情达“临界点” 多地红色预警二次封锁 方舱医院重启 全面升级防疫

本周一(10月12日),新冠疫苗和疗法传来好消息——中国疫苗开放接种、俄罗斯疫苗进入人体测试阶段、加拿大研究新冠照射疗法、香港证实又一药物有效治疗新冠! 然而,世界好像已经等不到疫苗成功问世的那一天,又再次淹没在新冠病毒的汪洋大海里,不可自拔,多国相继宣布进入红色预警阶段,升级防疫措施,随时准备二次封锁! 截至发稿前,全球新冠确诊人数早已超过3800万,累计38,009,614人感染新冠病毒;超过108万人死亡,累计1,084,682死于新冠肺炎。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依序“名列前茅”,成为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四大国。 疫情下的各国人民,似乎活在了平行时空,抗疫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生活早已恢复平静,街上人流涌动;还在努力抗疫的国家,神经随时紧绷,深怕病毒一个翻身,整个国家再次停摆;拒绝抗疫的国家,则早已全军覆没,期望着疫苗能早日拯救世间。 加拿大 作为第一波抗疫尚算成功的国家,加拿大不可避免地迎来了第二波疫情。 夏日过早解封,人们放松警惕,导致这秋冬疫情来得异常猛烈,不仅前线老人院疫情再起,就连孩子们天天待的校园,都成了新冠病毒狂欢的圣地,让家长们天天心惊胆战的。 日前,加拿大全国疫情重灾区——安省和魁省相继宣布二次封城!安省宣布多伦多、渥太华、皮尔区三区重新封锁,退回第二阶段解封,10月10日午夜12时生效;魁省则将包括魁北克市和大蒙特利尔等多个地区划入“红色警戒区域”,实施二次封锁,长达28天。 欧洲 3、4月份期间,欧洲大陆一度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原以为经过数月的折磨,欧洲大陆总算挺过来了,没想到,近日多国疫情出现反弹,来势凶猛,政府直接下令全面升级防疫措施,随时准备重新封锁! 首先是英国,根据11日的数据显示,英国新增确诊病例12872例,累计确诊病例数超60万。公共卫生官员发出警告——英国疫情已达“临界点”,存在再次“封城”的可能性! 今日(12日)一早,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出台更为严格的三级封锁措施,将英格兰地区划分为高、中、低风险三个等级,采取不同的封锁措施。 低风险区域遵循现有的国家防疫规定,禁止所有人晚上10点后在酒吧和饭店用餐、禁止6人以上聚会;中风险地区禁止不同家庭的成员聚会;高风险地区关闭酒吧、体育馆和赌场等场所。 事实上,英国的疫情远比人们想象来得更加严重,老年住院患者人数呈“迅速飙升”状态,整体超过3月峰值。 英格兰副首席医疗官乔纳森·范-塔姆透露,英国疫情反弹严重,北部地区已准备重启南丁格尔医院——由体育馆和会展中心改建的方舱医院,专门接治新冠患者,减轻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压力。 再来是法国,截至当地时间11日14时,全国新增16101例新冠确诊,累计达734974例;累计32730人死亡,每10万人里就有50人死于新冠肺炎;新冠检测阳性率再次攀升,至11.5%。 全国共发生1489起聚集性感染事件,法国图卢兹和蒙彼利埃正式被升级为“最高警报区域”,共有12个城市或地区被划分为最高警报区域。 重灾区意大利,11日意大利新增5456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354950例,累计死亡36166例。内政部10日晚发布紧急通告,所有人在户外锻炼时,必须佩戴口罩。 最后是西班牙,欧洲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每10万人中就有70.5人死亡,马德里正式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 作为全球第一大疫情国的美国,12日有31州日新增出现激增现象,全美累计新冠确诊人数超过800万,新冠死亡人数累计21.9万! 今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公布最新预测模型,按照目前的发展走向,到2021年2月1日,美国新冠死亡病例将会翻倍,达394693例,将近40万人! 然而,作为一国之首的特朗普,自己得了新冠不好好隔离,擅自决定回白宫上班,弄得人心惶惶。昨天,他还公开表示,自己“状态非常好”,不用再服用任何药物,“我打败了这个疯狂、可怕的病毒,看来我免疫了!” 就在全部人都对他敬而远之的时候,他宣布恢复总统竞选集会活动,将病毒带向美国人。 印度 除了美国,印度的疫情也不可小觑。最新数据显示,印度新冠确诊人数已经超过700万,成为全球第二个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700万例的国家;日新增5.4万人感染新冠肺炎,超过美国! 卫生专家直言,印度疫情大有赶超美国之势。 虽相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印度疫情发酵较晚,但超过100万例的大关之后,新冠病毒如洪水般蔓延:从1例到100万例,印度用时168天;此后的每100万确诊,平均用时14.3天。 一串串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更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进入年末了,人们将迎来各种重大节日,但病毒没有假日,日日夜夜弥漫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伺机而动。 安安分分在家防疫一年,人们还有千千万万个感恩节、圣诞节、春节可以与家人一起度过。做好日常防疫,预防生病,本应是最简单、最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演变到如今的地步。 唉,只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度过2020吧。

疫情达“临界点” 多地红色预警二次封锁 方舱医院重启 全面升级防疫!

本周一(10月12日),新冠疫苗和疗法传来好消息——中国疫苗开放接种、俄罗斯疫苗进入人体测试阶段、加拿大研究新冠照射疗法、香港证实又一药物有效治疗新冠! 然而,世界好像已经等不到疫苗成功问世的那一天,又再次淹没在新冠病毒的汪洋大海里,不可自拔,多国相继宣布进入红色预警阶段,升级防疫措施,随时准备二次封锁! 截至发稿前,全球新冠确诊人数早已超过3800万,累计38,009,614人感染新冠病毒;超过108万人死亡,累计1,084,682死于新冠肺炎。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依序“名列前茅”,成为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四大国。 疫情下的各国人民,似乎活在了平行时空,抗疫成功的国家和地区,生活早已恢复平静,街上人流涌动;还在努力抗疫的国家,神经随时紧绷,深怕病毒一个翻身,整个国家再次停摆;拒绝抗疫的国家,则早已全军覆没,期望着疫苗能早日拯救世间。 加拿大 作为第一波抗疫尚算成功的国家,加拿大不可避免地迎来了第二波疫情。 夏日过早解封,人们放松警惕,导致这秋冬疫情来得异常猛烈,不仅前线老人院疫情再起,就连孩子们天天待的校园,都成了新冠病毒狂欢的圣地,让家长们天天心惊胆战的。 日前,加拿大全国疫情重灾区——安省和魁省相继宣布二次封城!安省宣布多伦多、渥太华、皮尔区三区重新封锁,退回第二阶段解封,10月10日午夜12时生效;魁省则将包括魁北克市和大蒙特利尔等多个地区划入“红色警戒区域”,实施二次封锁,长达28天。 欧洲 3、4月份期间,欧洲大陆一度成为全球疫情的震中。原以为经过数月的折磨,欧洲大陆总算挺过来了,没想到,近日多国疫情出现反弹,来势凶猛,政府直接下令全面升级防疫措施,随时准备重新封锁! 首先是英国,根据11日的数据显示,英国新增确诊病例12872例,累计确诊病例数超60万。公共卫生官员发出警告——英国疫情已达“临界点”,存在再次“封城”的可能性! 今日(12日)一早,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出台更为严格的三级封锁措施,将英格兰地区划分为高、中、低风险三个等级,采取不同的封锁措施。 低风险区域遵循现有的国家防疫规定,禁止所有人晚上10点后在酒吧和饭店用餐、禁止6人以上聚会;中风险地区禁止不同家庭的成员聚会;高风险地区关闭酒吧、体育馆和赌场等场所。 事实上,英国的疫情远比人们想象来得更加严重,老年住院患者人数呈“迅速飙升”状态,整体超过3月峰值。 英格兰副首席医疗官乔纳森·范-塔姆透露,英国疫情反弹严重,北部地区已准备重启南丁格尔医院——由体育馆和会展中心改建的方舱医院,专门接治新冠患者,减轻国民医疗服务体系压力。 再来是法国,截至当地时间11日14时,全国新增16101例新冠确诊,累计达734974例;累计32730人死亡,每10万人里就有50人死于新冠肺炎;新冠检测阳性率再次攀升,至11.5%。 全国共发生1489起聚集性感染事件,法国图卢兹和蒙彼利埃正式被升级为“最高警报区域”,共有12个城市或地区被划分为最高警报区域。 重灾区意大利,11日意大利新增5456宗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354950例,累计死亡36166例。内政部10日晚发布紧急通告,所有人在户外锻炼时,必须佩戴口罩。 最后是西班牙,欧洲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每10万人中就有70.5人死亡,马德里正式进入“紧急状态”。 美国 作为全球第一大疫情国的美国,12日有31州日新增出现激增现象,全美累计新冠确诊人数超过800万,新冠死亡人数累计21.9万! 今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公布最新预测模型,按照目前的发展走向,到2021年2月1日,美国新冠死亡病例将会翻倍,达394693例,将近40万人! 然而,作为一国之首的特朗普,自己得了新冠不好好隔离,擅自决定回白宫上班,弄得人心惶惶。昨天,他还公开表示,自己“状态非常好”,不用再服用任何药物,“我打败了这个疯狂、可怕的病毒,看来我免疫了!” 就在全部人都对他敬而远之的时候,他宣布恢复总统竞选集会活动,将病毒带向美国人。 印度 除了美国,印度的疫情也不可小觑。最新数据显示,印度新冠确诊人数已经超过700万,成为全球第二个累计确诊病例数超过700万例的国家;日新增5.4万人感染新冠肺炎,超过美国! 卫生专家直言,印度疫情大有赶超美国之势。 虽相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印度疫情发酵较晚,但超过100万例的大关之后,新冠病毒如洪水般蔓延:从1例到100万例,印度用时168天;此后的每100万确诊,平均用时14.3天。 一串串数字背后,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更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进入年末了,人们将迎来各种重大节日,但病毒没有假日,日日夜夜弥漫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伺机而动。 安安分分在家防疫一年,人们还有千千万万个感恩节、圣诞节、春节可以与家人一起度过。做好日常防疫,预防生病,本应是最简单、最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演变到如今的地步。 唉,只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度过202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