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恐怖! 华女疯狂报复 烧车炸房 开车撞人 只因被赶出合租屋

不论在哪里,防火防盗防室友都是不少海外华人的“生存指南”第一铁则,因为想遇到神仙室友简直是太难了。 幸运的可以找到同频的好朋友,倒霉的碰上个留学老巨婴、跑趴海王、垃圾制造者都不出奇,所以很多人找室友只有一个要求:正常人就行。 这两天,一桩华人疯狂骚扰报复室友的新闻震惊了全国,开车撞人、放火烧房烧车,样样都来! 这起案件发生在澳大利亚,2024年3月10日,华人女生洪彩薇(音译,Tsai-Wei Hung)因为与室友长期产生争执,被赶出了合租屋。 被众目睽睽之下被赶出家门的洪彩薇心生报复,整个人彻底黑化了。 她一开始先离开了合租屋,几个小时之后有折返,手里拿着一盒鸡蛋,疯狂往车库砸。 室友听见动静出来对峙,她直接开启了狂暴模式,试图开车把室友撞倒。 一名室友拍下当时的视频,只见洪彩薇先开车在狭窄的巷道中高速行驶,下秒冲破路障,撞上草坪朝着室友开去。 两名室友急着逃命,赶紧躲在车库里,洪彩薇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猛踩油门撞上车库门。 这一撞,车库门和里面的汽车都严重受损。 经过这场大闹,室友们都惊魂未定,没想到这件事情还没结束。 第二天下午,洪彩薇再次返回,从被撞了大洞的门进入车库,然后砸碎了汽车的挡风玻璃。 如果大家以为这场闹剧就此结束,那就大错特错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洪彩薇自己走进了警局,说自己遭到了室友的严重虐待,被他们勒脖子和殴打。 但室友们昨天就已经报了警,警察问她,为什么要开车冲向室友时,她却表示自己当时车开得不快,只是想吓唬吓唬他们。 随后,她遭到了指控,但获得保释。 警方下了个人安全禁制令,禁止洪彩薇接近或联系室友,严重警告她。 就连他们也没有想到,看起来个子小小的洪彩薇正在悄悄酝酿一波大的,而且更恐怖。 6月10日凌晨3点左右,洪彩薇再次杀回案发现场,这次目标明确:烧车! 监控视频显示,她身穿深色连帽衫,先把室友的两辆车给点了,眼睁睁看着它们被大火吞噬。 这还不够,洪彩薇放完火之后,径直走向前门,投掷燃烧瓶! 大半夜的,一声声爆炸声惊醒了所有人,室友们见识到这人有多恐怖,都被吓出心理阴影了,大喊着“她回来了!她又回来了!” 干完一票大的之后,洪彩薇隔天发信息给室友,开口勒索3万块,说不给钱就不会收手。 这人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因为警方事后确实在她家搜出更多燃烧瓶。 除了这个合租房,洪彩薇还往另一栋房子放火。 不仅如此,洪彩薇还涉嫌以8900澳元的价格,向一名不知情的Facebook买家出售租来的车。 一波操作下来,洪彩薇被控以10多项指控,包括纵火、破坏财产和造成严重伤害的鲁莽行为等。 目前,洪彩薇为了减轻自己的刑罚,申请将案件移交至下级法庭进行审理。 对此,负责此案的检控官大卫·格雷(David Gray)表示反对,并称洪彩薇的罪行十分严重,应该由更高级别的法庭进行审理。 “种种迹象表明,表明她长期积压了怨恨”,且这一连串的犯罪行为是“不断恶化的复仇欲望”。

重庆美女震撼华尔街 37岁掌舵万亿资产 "社恐"蜕变金融圈顶流!

谁说华尔街只是欧美男性的天下?一位来自中国重庆的华裔女性,正在改写这个刻板印象。 现年37岁的李薇(Wei Li),不仅是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的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融圈顶流,手握超11.48万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决策权。 最近,由她解读的贝莱德2025年全球展望再次引爆华尔街,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三年担任这一重任。 说起李薇的成长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1986年,她出生在重庆的一个教师家庭,父母分别是中学的语文和英语老师。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全家搬到了毗邻香港的深圳。在深圳外国语学校读书期间,李薇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数学天赋,曾两度摘得中国奥数竞赛金牌。 凭借这份实力,十几岁的她就获得了新加坡留学的奖学金。 但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初到新加坡时,李薇的英语还停留在“塑料”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英语学习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成功考入了英国名校剑桥大学数学系。 大学期间,李薇跟随周围同学的脚步,先后在雷曼兄弟实习,随后又进入花旗银行交易大厅工作。然而,职场初期的经历并不那么愉快。 “交易大厅里的成功者通常都是那种特别自信、果断、充满个人魅力的人,但我恰恰不是这样的性格,”这位内向的华裔女孩坦言。 “每天都有人问‘你好吗’,正确答案似乎永远是‘我很好,状态前所未有的好’。但实际上,有时候我确实不怎么样,甚至想说‘今天过得很糟’。” 转机出现在2010年,全球顶级资管公司贝莱德向这位24岁的姑娘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担任投资策略师。 在这里,李薇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舞台。虽然新岗位依然需要频繁演讲,但她没有刻意模仿他人,而是在一位老板的点拨下,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演讲风格。 更暖心的是,这位曾经的“社恐”女孩还在贝莱德发起了“Quiet Riot”倡议,专门为内向的员工提供交流经验,教他们如何应对社交场合、如何自在地与人闲聊。 在她看来,职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李薇的成功,似乎打开了一扇门。如今的华尔街,越来越多的华裔女性正在崭露头角。 就在2024年初,贝莱德就连续任命了两位华裔女性担任要职:陈蕙兰(Rachel Chan)出任亚太区总裁,范华(Hua Fan)担任中国区负责人。 陈蕙兰、范华 陈蕙兰的经历同样精彩。这位生于香港的女性,5岁就随父母移民美国,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经济学专业。2023年,她还斩获了金融界女性终身成就奖。 而范华的履历也同样亮眼,她本科就读于北大数学系,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曾在高盛纽约总部担任要职。 在华尔街,还有更多像李薇、陈蕙兰、范华这样的华裔女性正在书写自己的传奇。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实力面前,性别和种族都不该成为职场发展的绊脚石。 正如李薇常说的那样:“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效仿他人。”放眼华尔街,一个个华裔女性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打破职场天花板,谱写着属于她们的精彩人生。 未来,李薇表示,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贝莱德的全球发展,同时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职业梦想。她坚信,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太惨! 男子吃个牛排噎昏 医院一通电话 直接拔管 器官被摘!

人要真的倒霉起来,不仅喝口水都会塞牙,甚至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句话一点没有夸张,特别是放在大卫·威尔斯(David Wells)身上,因为他真的算是倒霉死的。 悲剧发生在2021年8月8日,69岁的美国大爷大卫在家吃晚餐,吃的是牛排,可能是有点狼吞虎咽了,大卫被一口牛排噎住了。 家人施救无果,立马叫了救护车,他被送往华盛顿州温哥华的一个医院进行抢救。 只可惜,大卫还是因为过长时间噎住无法呼吸,陷入昏迷,无法自主呼吸,只能依靠机器维持生命。 医疗团队评估情况之后,打电话通知家属,决定下一步要怎么处理。 然而,这个医院乌龙打错了电话,打给了与大卫同一个病房的病友——60岁的迈克尔·比赫勒(Michael Beehler)的家人。 接电话的是迈克尔的姐姐黛比,听到医院说患者基本已经脑死亡了,询问他是希望继续提供支持还是拔管,整个人都崩溃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黛比晴天霹雳,与丈夫商量并再三思考过后,决定减轻弟弟的痛苦,同意终止生命支持系统,让弟弟不再痛苦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送走的不是弟弟迈克尔,而是一个陌生人。 虽然决定是她做的,但黛比也很难过,整整一周都痛苦又迷茫,着手安排弟弟葬礼,通知家人,还得调整自己的心态。 结果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一周后,她接到了一通惊人的电话—电话另一头传来了她非常熟悉的声音,是弟弟! 迈克尔劈头盖脸地就问,为啥自己的电话号码被停机了。黛比人也傻了,说“你不可能还活着啊,你已经死了!” 两方对质之后,姐弟俩弄清楚了——医院打错了电话,他们终结了一个无辜陌生人的生命! 黛比都没时间为弟弟“死而复活”而高兴,与迈克尔立马报了警,毕竟事关人命! 他们要求医院方给出解释,“我们替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做出了结束生命的决定,但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得到任何解释、道歉或者任何其他什么东西。” 虽然姐弟两人吓个半死,但真正需要收到道歉的还是大卫一家人。 他们家更冤,连大卫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因为医院没抢救过来去世的,直到2年后,家人们才知道大卫是被陌生人拔了管似的。 更令人火大而绝望的是,大卫死了之后,医院居然按照迈克尔的“遗愿”,把他的器官捐赠出去了?! 大卫的儿子知道真相之后愤怒至极:“我没法形容医院对这件事处理得有多糟糕,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就是说,正常有脑子的人都想不通,医院是怎么把两个连名字年龄住址电话都不一样的病人弄错的,难道都不跟家属确认的? 两家人目前已经将这个医院、救护服务机构、殡仪馆和法医办公室这一系列机构全都告了,指控他们玩忽职守,对他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困扰。 他们认为,从911救护车开始,医院就把两个人搞混了,并将这个错误贯穿到殡仪馆了。 简而言之,就是一错到底,草菅人命。 事故发生后,医院还说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拒绝提供具体的细节和悲剧发生的原因,但未来会加强患者的身份识别流程。 这起事件太过于悲剧,以至于当地法医办公室事后还专门修改了规定,要求每位死者都必须由家属进行身份识别,无法识别的需使用指纹认证。 可惜,这对两家人来说都没什么意义了,人都死了。 对此,大家也议论纷纷,有人指责医院操作逆天,过于离谱;也有人表示家属不是100%没有责任。 “如果她真的在乎她弟弟,就会拔管时陪在身边走过最后一程,这样整件事就都不会发生了。” “医院真的会因为一通电话就停止救治吗?不用签个字或者什么的嘛?” “器官移植很赚钱的,之前不就有医院强行拔管取气管的例子嘛,不过患者中途又醒了过来。” 不得不说,大卫也是够倒霉的,吃了顿要命的牛排,去了个不靠谱的医院,结果命都没了。

骇人听闻!男子网上直播帮人切丁丁 获利200多万被判无期 最小受害者仅16岁!

最近,一部名为《阉人制造者》的纪录片在播出后引发了广泛讨论。 片中主角是一名来自挪威的46岁男子马里乌斯(Marius Gustavson),他因在网上直播切除他人生殖器的过程而被判处无期徒刑。 马里乌斯至少要在监狱里度过22年,才有机会获得假释! 别看马里乌斯平时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在伦敦当地小有名气。他不仅是一家医疗企业的头头,还经常参与性少数群体的公益活动,一副热心肠的好好先生形象。 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活动积极分子,私底下却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 调查发现,从2017年到2021年的这几年间,马里乌斯在伦敦的公寓和酒店房间里,对至少22名男子实施了“切丁丁”等各种匪夷所思的极端身体改造手术。 更可怕的是,他竟然把整个过程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直播,一群变态们掏钱订阅,饱了眼福。就这样,马里乌斯发了横财,据说非法所得高达24.3万英镑,折合人民币两百多万元。 这位“阉人制造者”对自己也真够狠的。有材料显示,在同案另一名狐朋狗友的帮忙下,马里乌斯把自己的腿泡在干冰里,非把腿搞坏了不可,最后不得不截肢。 对了,他还让人把自己的命根子也给切了,也难怪后来能如此残忍地对待别人。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马里乌斯背地里开设的那个网站,竟然有22,841名注册用户!没错,你没看错,两万多号人啊! 英国一份官方报告披露,马里乌斯就是利用这个邪恶的平台,引诱那些身心脆弱的可怜虫们来接受他的“特殊服务”。要知道,其中最小的受害者才16岁,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法庭上,马里乌斯的辩护律师说他是“身体完整性认同障碍”(BIID)患者,婚姻破裂后精神出了问题,觉得自己给别人阉割,能让大家“露出笑容”。 但是,从受害者的哭诉就能看出,马里乌斯和他的狐朋狗友给别人造成了多么严重的伤害。 法官对马里乌斯这种歪理嗤之以鼻。判决书指出,马里乌斯做这些变态勾当,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和赚钱。 “有证据表明,马里乌斯曾把疑似人类睾丸的东西煮熟装盘吃掉,还把受害者身上切下的‘战利品’留作纪念。” 法官愤怒地写道,“这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是一场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 其实,类似的事在十年前就发生过。2012年,日本艺术家杉山真央自宫,把下面切下来做成“大餐”,卖给6位吃货,每人10万日元,最后把整个活动搞成了一场猎奇的“艺术表演”。 尽管杉山真央声称是为了呼吁关注性少数群体,最终还是难逃法律的制裁。 从马里乌斯到杉山真央,近年来接连曝出的“切丁丁”案件,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心理障碍和性少数群体的热议。专家指出,像他们那样执着于自残的人,很可能源于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或被忽视。 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他们以为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怜悯。但无论初衷为何,擅自实施如此危险的手术,并诱骗别人跟风,无疑都是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

西海岸4连震! 温哥华岛惊现大地震前兆? 专家警告; 准备应对"死亡潮"

加州2025年开年水逆,山火烧了一周都没完全熄灭,放眼望去豪宅区成废墟,结果一难接一难,火没烧完,一连串地震又来了! 短短24小时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接连地震了4次! 根据地震局消息,这4场地震的规模都不大,在4级以下,但大家却越来越害怕:大地震的前兆?! 居民感受到震感,纷纷表示—— “我都不知道该说啥了,加州最近地震有点频繁了,估计有个大的要来。” “山火烧完,这下轮到地震了?天要灭加州啊。” “加州人是不是该准备逃了,太多警告信号了,一场大灾难即将发生,整个加州海岸线都会被摧毁。” “31年前的今天,加州就发生了一场6.7级大地震。” 经过一场山火,大家看清楚了政府的救灾效率,开启了反思模式,“日本刚经历了一场6.8级地震,人家开始准备大地震防灾了,美国人学学吧,求求了。” 上周,日本海域发生6.8级地震,引发海啸,虽然没有造成重大伤亡,但就在本周三,日本政府公布了最新报告: 未来30年内,南海海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已上升至约80%!而且已经有4个地区出现大地震的前兆了! 简单来说,就是地震随时可能会来,政府和民众都需要做好准备。 由于日本属于地震多发国家,每年都会重新计算这里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并计算多种灾难发生的情景,算进结果里。 2018年以来,南海海槽沿线发生8至9级地震的概率就已经在70%~80%区间浮动。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大地震,引发海啸,多人死亡,到今年超过1年,期间已经发生多次6级以上地震。 2024年8月8日,宫崎县沿海发生7.1级地震,日本政府7年来首次发布南海海槽地震预警。 这个南海海槽是一个沿日本太平洋海岸延伸的海底沟,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在此交汇,每隔约100-150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地震,最近一次是1946年南海地震,规模为8.1级。 南海海槽大地震被称为“一定会发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就是悬在西日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旦震级达到9级,整个西部地区的震度都在7级范围内,在海啸来之前,建筑基本上都已经损毁坍塌得差不多了。 海水冲上来,基本也就起个把废墟瓦砾和尸体冲洗干净的作用,顺便淹城。 日本也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海啸真的发生,估计多个国家地区也会受到影响。即便没有这个威胁,北美西岸也已经有自己的一把剑悬在头顶上——传说中的“大地震”。 西海岸地底下有两个断层,牵一发动全身,水下还有一条长达960公里的断层线,就位于卡斯卡迪亚俯冲带,一直延伸到温哥华岛北部。 科学家去年连续发出2次警告,说这个断层可能会引起特大地震,最高震级9级。 如果西岸发生9级或以上规模的地震,除了震动本身对地面建筑和基础设备造成大范围破坏,还有可能引发高达100英尺或更高的海啸。 与加拿大BC临近的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已经制定了灾难应急计划,一旦震级真的达到这个等级,他们将面临一波“死亡潮”! 这个“长期死亡潮”是由地震海啸过后,人们因接触大量尸体、动物尸体、受污染的水和商业、工业和家庭危险品泄漏引起疾病造成的。 加拿大最近没有什么地震,但这也让不少人担心,因为平时总有点小地震的地方,突然之间安静得出奇,这种现象专家管它叫"静稳化"。 简单来说就是:越安静越危险。 日本4个地区出现大地震前兆,指的就是这个异常信号,新潟县长冈市本来和温哥华岛一样是个平时很多小型地震的地方,但最近突然不震了,非常安静。 30年前的今天,阪神大地震就发生在这条地带上,造成6434人遇难、4.3万人受伤,10万房屋破损倒塌、32万人无家可归。

恐怖! 吃了三片常见抗生素 女子竟永久残疾! 千万人都在服用这个"定时炸弹"!

谁能想到,曾经活力四射、热爱健身的塔利娅·史密斯(Talia Smith),仅仅因为服用了三片治疗尿路感染的普通抗生素,就永远地告别了她热爱的跑步运动。 “就像一颗炸弹在体内爆炸,电击般的剧痛从脚底直窜到大腿。”说这话时,45岁的史密斯(Talia Smith)的眼里闪过一丝痛楚。 2021年4月,史密斯因尿路感染被开具了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这种常见抗生素每年被开给约1500万美国人,在她看来,这本该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就医。 然而,服药后发生的一切却彻底摧毁了她的生活。 “才吃了三片,我就感觉不对劲了。全身剧烈疼痛,视力发生改变,甚至连吞咽都成了问题。”史密斯回忆道。 当她立即前往马萨诸塞州诺伍德市的急诊室就医时,医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不是在服用环丙沙星?” 这时她才得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早在2008年就对这类药物发出了最严格的“黑框警告”。颤抖、刺痛、头晕、肌肉无力,她的症状与警告中提到的一一对应。 虽然她在两天后就停止服药,但伤害已经造成,并且情况还在持续恶化。 五个月后的史密斯瘦得只剩60磅(约27公斤),不得不接受临终关怀护理。“神经疼痛简直让人崩溃,持续不断地折磨着我。”她低声说道,“我的生活彻底翻天覆地,连最基本的自我照顾都做不到,需要24小时专人护理。” 更令人心碎的是,这位曾经照顾残疾退伍军人丈夫的女性,如今因自身的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无法与丈夫同住。 史密斯的遭遇在美国并非孤例。在新泽西州,61岁的演员里克·津加尔(Rick Zingale)在2022年因使用同类抗生素后,颈部出现红肿包块,右臂疼痛难忍,右手更患上关节炎。 更令人震惊的是44岁的前重症监护室护士明迪·陶特费斯特(Mindy Tautfest)的经历。2016年,这位来自俄克拉荷马市的护士在服用环丙沙星两个月后,突发脑动脉夹层,导致中风。 85岁的约翰·桑德兰(John Sunderland)的故事同样触目惊心。这位来自德克萨斯州的老人在2023年7月因尿路感染服用类似药物,仅两天后就出现行走困难。 他的妻子芭芭拉告诉记者:“他说感觉像是有刀子从腿部往上扎。”最终,约翰的双腿肿胀到正常尺寸的三倍,如今只能依靠助行器移动。 这类抗生素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可怕的后果?专家解释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能够杀死有害细菌,但同时也会攻击人体细胞,包括神经细胞。 它会干扰细胞内负责能量产生和修复的线粒体功能,破坏神经的正常信号传导通路。据统计,每万名使用者中就有1-10人可能因此导致永久性残疾。 经过史密斯等人的不懈努力,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终于在2024年7月正式认定这种症状为可诊断、可报告的疾病状态。 德国医生斯特凡·皮珀(Stefan Pieper)将这一突破性进展比作“人类登月”。他在德国诊所已经治疗了约1500名因使用这类药物而中毒的患者。 “在美国,抗生素的使用实在太随意了。”史密斯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医生说某种药物安全,我们往往不会多想就吃下去。但现在,我真心建议大家在使用前一定要再三确认,查清楚药物的副作用。这不是小心过度,而是对自己生命负责。” 目前,由于这类药物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从肌腱断裂、肌肉萎缩到神经损伤,甚至主动脉撕裂,医生们已经开始谨慎开具环丙沙星。专家指出,对于常见的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现在已经有了更安全的替代药物,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spot_img

恐怖! 华女疯狂报复 烧车炸房 开车撞人 只因被赶出合租屋

不论在哪里,防火防盗防室友都是不少海外华人的“生存指南”第一铁则,因为想遇到神仙室友简直是太难了。 幸运的可以找到同频的好朋友,倒霉的碰上个留学老巨婴、跑趴海王、垃圾制造者都不出奇,所以很多人找室友只有一个要求:正常人就行。 这两天,一桩华人疯狂骚扰报复室友的新闻震惊了全国,开车撞人、放火烧房烧车,样样都来! 这起案件发生在澳大利亚,2024年3月10日,华人女生洪彩薇(音译,Tsai-Wei Hung)因为与室友长期产生争执,被赶出了合租屋。 被众目睽睽之下被赶出家门的洪彩薇心生报复,整个人彻底黑化了。 她一开始先离开了合租屋,几个小时之后有折返,手里拿着一盒鸡蛋,疯狂往车库砸。 室友听见动静出来对峙,她直接开启了狂暴模式,试图开车把室友撞倒。 一名室友拍下当时的视频,只见洪彩薇先开车在狭窄的巷道中高速行驶,下秒冲破路障,撞上草坪朝着室友开去。 两名室友急着逃命,赶紧躲在车库里,洪彩薇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猛踩油门撞上车库门。 这一撞,车库门和里面的汽车都严重受损。 经过这场大闹,室友们都惊魂未定,没想到这件事情还没结束。 第二天下午,洪彩薇再次返回,从被撞了大洞的门进入车库,然后砸碎了汽车的挡风玻璃。 如果大家以为这场闹剧就此结束,那就大错特错了。 做完这一切之后,洪彩薇自己走进了警局,说自己遭到了室友的严重虐待,被他们勒脖子和殴打。 但室友们昨天就已经报了警,警察问她,为什么要开车冲向室友时,她却表示自己当时车开得不快,只是想吓唬吓唬他们。 随后,她遭到了指控,但获得保释。 警方下了个人安全禁制令,禁止洪彩薇接近或联系室友,严重警告她。 就连他们也没有想到,看起来个子小小的洪彩薇正在悄悄酝酿一波大的,而且更恐怖。 6月10日凌晨3点左右,洪彩薇再次杀回案发现场,这次目标明确:烧车! 监控视频显示,她身穿深色连帽衫,先把室友的两辆车给点了,眼睁睁看着它们被大火吞噬。 这还不够,洪彩薇放完火之后,径直走向前门,投掷燃烧瓶! 大半夜的,一声声爆炸声惊醒了所有人,室友们见识到这人有多恐怖,都被吓出心理阴影了,大喊着“她回来了!她又回来了!” 干完一票大的之后,洪彩薇隔天发信息给室友,开口勒索3万块,说不给钱就不会收手。 这人不是嘴上说说而已,因为警方事后确实在她家搜出更多燃烧瓶。 除了这个合租房,洪彩薇还往另一栋房子放火。 不仅如此,洪彩薇还涉嫌以8900澳元的价格,向一名不知情的Facebook买家出售租来的车。 一波操作下来,洪彩薇被控以10多项指控,包括纵火、破坏财产和造成严重伤害的鲁莽行为等。 目前,洪彩薇为了减轻自己的刑罚,申请将案件移交至下级法庭进行审理。 对此,负责此案的检控官大卫·格雷(David Gray)表示反对,并称洪彩薇的罪行十分严重,应该由更高级别的法庭进行审理。 “种种迹象表明,表明她长期积压了怨恨”,且这一连串的犯罪行为是“不断恶化的复仇欲望”。

重庆美女震撼华尔街 37岁掌舵万亿资产 "社恐"蜕变金融圈顶流!

谁说华尔街只是欧美男性的天下?一位来自中国重庆的华裔女性,正在改写这个刻板印象。 现年37岁的李薇(Wei Li),不仅是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的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融圈顶流,手握超11.48万亿美元资产的投资决策权。 最近,由她解读的贝莱德2025年全球展望再次引爆华尔街,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三年担任这一重任。 说起李薇的成长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1986年,她出生在重庆的一个教师家庭,父母分别是中学的语文和英语老师。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全家搬到了毗邻香港的深圳。在深圳外国语学校读书期间,李薇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数学天赋,曾两度摘得中国奥数竞赛金牌。 凭借这份实力,十几岁的她就获得了新加坡留学的奖学金。 但人生总不会一帆风顺。初到新加坡时,李薇的英语还停留在“塑料”水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英语学习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成功考入了英国名校剑桥大学数学系。 大学期间,李薇跟随周围同学的脚步,先后在雷曼兄弟实习,随后又进入花旗银行交易大厅工作。然而,职场初期的经历并不那么愉快。 “交易大厅里的成功者通常都是那种特别自信、果断、充满个人魅力的人,但我恰恰不是这样的性格,”这位内向的华裔女孩坦言。 “每天都有人问‘你好吗’,正确答案似乎永远是‘我很好,状态前所未有的好’。但实际上,有时候我确实不怎么样,甚至想说‘今天过得很糟’。” 转机出现在2010年,全球顶级资管公司贝莱德向这位24岁的姑娘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担任投资策略师。 在这里,李薇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舞台。虽然新岗位依然需要频繁演讲,但她没有刻意模仿他人,而是在一位老板的点拨下,逐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演讲风格。 更暖心的是,这位曾经的“社恐”女孩还在贝莱德发起了“Quiet Riot”倡议,专门为内向的员工提供交流经验,教他们如何应对社交场合、如何自在地与人闲聊。 在她看来,职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改变自己的性格,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李薇的成功,似乎打开了一扇门。如今的华尔街,越来越多的华裔女性正在崭露头角。 就在2024年初,贝莱德就连续任命了两位华裔女性担任要职:陈蕙兰(Rachel Chan)出任亚太区总裁,范华(Hua Fan)担任中国区负责人。 陈蕙兰、范华 陈蕙兰的经历同样精彩。这位生于香港的女性,5岁就随父母移民美国,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经济学专业。2023年,她还斩获了金融界女性终身成就奖。 而范华的履历也同样亮眼,她本科就读于北大数学系,后获得哥伦比亚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曾在高盛纽约总部担任要职。 在华尔街,还有更多像李薇、陈蕙兰、范华这样的华裔女性正在书写自己的传奇。她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实力面前,性别和种族都不该成为职场发展的绊脚石。 正如李薇常说的那样:“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而不是盲目效仿他人。”放眼华尔街,一个个华裔女性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打破职场天花板,谱写着属于她们的精彩人生。 未来,李薇表示,她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贝莱德的全球发展,同时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职业梦想。她坚信,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太惨! 男子吃个牛排噎昏 医院一通电话 直接拔管 器官被摘!

人要真的倒霉起来,不仅喝口水都会塞牙,甚至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这句话一点没有夸张,特别是放在大卫·威尔斯(David Wells)身上,因为他真的算是倒霉死的。 悲剧发生在2021年8月8日,69岁的美国大爷大卫在家吃晚餐,吃的是牛排,可能是有点狼吞虎咽了,大卫被一口牛排噎住了。 家人施救无果,立马叫了救护车,他被送往华盛顿州温哥华的一个医院进行抢救。 只可惜,大卫还是因为过长时间噎住无法呼吸,陷入昏迷,无法自主呼吸,只能依靠机器维持生命。 医疗团队评估情况之后,打电话通知家属,决定下一步要怎么处理。 然而,这个医院乌龙打错了电话,打给了与大卫同一个病房的病友——60岁的迈克尔·比赫勒(Michael Beehler)的家人。 接电话的是迈克尔的姐姐黛比,听到医院说患者基本已经脑死亡了,询问他是希望继续提供支持还是拔管,整个人都崩溃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黛比晴天霹雳,与丈夫商量并再三思考过后,决定减轻弟弟的痛苦,同意终止生命支持系统,让弟弟不再痛苦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送走的不是弟弟迈克尔,而是一个陌生人。 虽然决定是她做的,但黛比也很难过,整整一周都痛苦又迷茫,着手安排弟弟葬礼,通知家人,还得调整自己的心态。 结果一切都准备就绪了,一周后,她接到了一通惊人的电话—电话另一头传来了她非常熟悉的声音,是弟弟! 迈克尔劈头盖脸地就问,为啥自己的电话号码被停机了。黛比人也傻了,说“你不可能还活着啊,你已经死了!” 两方对质之后,姐弟俩弄清楚了——医院打错了电话,他们终结了一个无辜陌生人的生命! 黛比都没时间为弟弟“死而复活”而高兴,与迈克尔立马报了警,毕竟事关人命! 他们要求医院方给出解释,“我们替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做出了结束生命的决定,但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得到任何解释、道歉或者任何其他什么东西。” 虽然姐弟两人吓个半死,但真正需要收到道歉的还是大卫一家人。 他们家更冤,连大卫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因为医院没抢救过来去世的,直到2年后,家人们才知道大卫是被陌生人拔了管似的。 更令人火大而绝望的是,大卫死了之后,医院居然按照迈克尔的“遗愿”,把他的器官捐赠出去了?! 大卫的儿子知道真相之后愤怒至极:“我没法形容医院对这件事处理得有多糟糕,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就是说,正常有脑子的人都想不通,医院是怎么把两个连名字年龄住址电话都不一样的病人弄错的,难道都不跟家属确认的? 两家人目前已经将这个医院、救护服务机构、殡仪馆和法医办公室这一系列机构全都告了,指控他们玩忽职守,对他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困扰。 他们认为,从911救护车开始,医院就把两个人搞混了,并将这个错误贯穿到殡仪馆了。 简而言之,就是一错到底,草菅人命。 事故发生后,医院还说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拒绝提供具体的细节和悲剧发生的原因,但未来会加强患者的身份识别流程。 这起事件太过于悲剧,以至于当地法医办公室事后还专门修改了规定,要求每位死者都必须由家属进行身份识别,无法识别的需使用指纹认证。 可惜,这对两家人来说都没什么意义了,人都死了。 对此,大家也议论纷纷,有人指责医院操作逆天,过于离谱;也有人表示家属不是100%没有责任。 “如果她真的在乎她弟弟,就会拔管时陪在身边走过最后一程,这样整件事就都不会发生了。” “医院真的会因为一通电话就停止救治吗?不用签个字或者什么的嘛?” “器官移植很赚钱的,之前不就有医院强行拔管取气管的例子嘛,不过患者中途又醒了过来。” 不得不说,大卫也是够倒霉的,吃了顿要命的牛排,去了个不靠谱的医院,结果命都没了。

骇人听闻!男子网上直播帮人切丁丁 获利200多万被判无期 最小受害者仅16岁!

最近,一部名为《阉人制造者》的纪录片在播出后引发了广泛讨论。 片中主角是一名来自挪威的46岁男子马里乌斯(Marius Gustavson),他因在网上直播切除他人生殖器的过程而被判处无期徒刑。 马里乌斯至少要在监狱里度过22年,才有机会获得假释! 别看马里乌斯平时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在伦敦当地小有名气。他不仅是一家医疗企业的头头,还经常参与性少数群体的公益活动,一副热心肠的好好先生形象。 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位德高望重的活动积极分子,私底下却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 调查发现,从2017年到2021年的这几年间,马里乌斯在伦敦的公寓和酒店房间里,对至少22名男子实施了“切丁丁”等各种匪夷所思的极端身体改造手术。 更可怕的是,他竟然把整个过程在自己的网站上进行直播,一群变态们掏钱订阅,饱了眼福。就这样,马里乌斯发了横财,据说非法所得高达24.3万英镑,折合人民币两百多万元。 这位“阉人制造者”对自己也真够狠的。有材料显示,在同案另一名狐朋狗友的帮忙下,马里乌斯把自己的腿泡在干冰里,非把腿搞坏了不可,最后不得不截肢。 对了,他还让人把自己的命根子也给切了,也难怪后来能如此残忍地对待别人。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马里乌斯背地里开设的那个网站,竟然有22,841名注册用户!没错,你没看错,两万多号人啊! 英国一份官方报告披露,马里乌斯就是利用这个邪恶的平台,引诱那些身心脆弱的可怜虫们来接受他的“特殊服务”。要知道,其中最小的受害者才16岁,真是令人不寒而栗。 法庭上,马里乌斯的辩护律师说他是“身体完整性认同障碍”(BIID)患者,婚姻破裂后精神出了问题,觉得自己给别人阉割,能让大家“露出笑容”。 但是,从受害者的哭诉就能看出,马里乌斯和他的狐朋狗友给别人造成了多么严重的伤害。 法官对马里乌斯这种歪理嗤之以鼻。判决书指出,马里乌斯做这些变态勾当,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性欲和赚钱。 “有证据表明,马里乌斯曾把疑似人类睾丸的东西煮熟装盘吃掉,还把受害者身上切下的‘战利品’留作纪念。” 法官愤怒地写道,“这是对人类尊严的践踏,是一场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 其实,类似的事在十年前就发生过。2012年,日本艺术家杉山真央自宫,把下面切下来做成“大餐”,卖给6位吃货,每人10万日元,最后把整个活动搞成了一场猎奇的“艺术表演”。 尽管杉山真央声称是为了呼吁关注性少数群体,最终还是难逃法律的制裁。 从马里乌斯到杉山真央,近年来接连曝出的“切丁丁”案件,再一次引发人们对心理障碍和性少数群体的热议。专家指出,像他们那样执着于自残的人,很可能源于童年时期遭受的创伤或被忽视。 通过伤害自己的身体,他们以为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怜悯。但无论初衷为何,擅自实施如此危险的手术,并诱骗别人跟风,无疑都是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

西海岸4连震! 温哥华岛惊现大地震前兆? 专家警告; 准备应对"死亡潮"

加州2025年开年水逆,山火烧了一周都没完全熄灭,放眼望去豪宅区成废墟,结果一难接一难,火没烧完,一连串地震又来了! 短短24小时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接连地震了4次! 根据地震局消息,这4场地震的规模都不大,在4级以下,但大家却越来越害怕:大地震的前兆?! 居民感受到震感,纷纷表示—— “我都不知道该说啥了,加州最近地震有点频繁了,估计有个大的要来。” “山火烧完,这下轮到地震了?天要灭加州啊。” “加州人是不是该准备逃了,太多警告信号了,一场大灾难即将发生,整个加州海岸线都会被摧毁。” “31年前的今天,加州就发生了一场6.7级大地震。” 经过一场山火,大家看清楚了政府的救灾效率,开启了反思模式,“日本刚经历了一场6.8级地震,人家开始准备大地震防灾了,美国人学学吧,求求了。” 上周,日本海域发生6.8级地震,引发海啸,虽然没有造成重大伤亡,但就在本周三,日本政府公布了最新报告: 未来30年内,南海海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已上升至约80%!而且已经有4个地区出现大地震的前兆了! 简单来说,就是地震随时可能会来,政府和民众都需要做好准备。 由于日本属于地震多发国家,每年都会重新计算这里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并计算多种灾难发生的情景,算进结果里。 2018年以来,南海海槽沿线发生8至9级地震的概率就已经在70%~80%区间浮动。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大地震,引发海啸,多人死亡,到今年超过1年,期间已经发生多次6级以上地震。 2024年8月8日,宫崎县沿海发生7.1级地震,日本政府7年来首次发布南海海槽地震预警。 这个南海海槽是一个沿日本太平洋海岸延伸的海底沟,欧亚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在此交汇,每隔约100-150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地震,最近一次是1946年南海地震,规模为8.1级。 南海海槽大地震被称为“一定会发生的、宿命般的巨大地震”,就是悬在西日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旦震级达到9级,整个西部地区的震度都在7级范围内,在海啸来之前,建筑基本上都已经损毁坍塌得差不多了。 海水冲上来,基本也就起个把废墟瓦砾和尸体冲洗干净的作用,顺便淹城。 日本也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海啸真的发生,估计多个国家地区也会受到影响。即便没有这个威胁,北美西岸也已经有自己的一把剑悬在头顶上——传说中的“大地震”。 西海岸地底下有两个断层,牵一发动全身,水下还有一条长达960公里的断层线,就位于卡斯卡迪亚俯冲带,一直延伸到温哥华岛北部。 科学家去年连续发出2次警告,说这个断层可能会引起特大地震,最高震级9级。 如果西岸发生9级或以上规模的地震,除了震动本身对地面建筑和基础设备造成大范围破坏,还有可能引发高达100英尺或更高的海啸。 与加拿大BC临近的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已经制定了灾难应急计划,一旦震级真的达到这个等级,他们将面临一波“死亡潮”! 这个“长期死亡潮”是由地震海啸过后,人们因接触大量尸体、动物尸体、受污染的水和商业、工业和家庭危险品泄漏引起疾病造成的。 加拿大最近没有什么地震,但这也让不少人担心,因为平时总有点小地震的地方,突然之间安静得出奇,这种现象专家管它叫"静稳化"。 简单来说就是:越安静越危险。 日本4个地区出现大地震前兆,指的就是这个异常信号,新潟县长冈市本来和温哥华岛一样是个平时很多小型地震的地方,但最近突然不震了,非常安静。 30年前的今天,阪神大地震就发生在这条地带上,造成6434人遇难、4.3万人受伤,10万房屋破损倒塌、32万人无家可归。

恐怖! 吃了三片常见抗生素 女子竟永久残疾! 千万人都在服用这个"定时炸弹"!

谁能想到,曾经活力四射、热爱健身的塔利娅·史密斯(Talia Smith),仅仅因为服用了三片治疗尿路感染的普通抗生素,就永远地告别了她热爱的跑步运动。 “就像一颗炸弹在体内爆炸,电击般的剧痛从脚底直窜到大腿。”说这话时,45岁的史密斯(Talia Smith)的眼里闪过一丝痛楚。 2021年4月,史密斯因尿路感染被开具了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这种常见抗生素每年被开给约1500万美国人,在她看来,这本该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就医。 然而,服药后发生的一切却彻底摧毁了她的生活。 “才吃了三片,我就感觉不对劲了。全身剧烈疼痛,视力发生改变,甚至连吞咽都成了问题。”史密斯回忆道。 当她立即前往马萨诸塞州诺伍德市的急诊室就医时,医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是不是在服用环丙沙星?” 这时她才得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早在2008年就对这类药物发出了最严格的“黑框警告”。颤抖、刺痛、头晕、肌肉无力,她的症状与警告中提到的一一对应。 虽然她在两天后就停止服药,但伤害已经造成,并且情况还在持续恶化。 五个月后的史密斯瘦得只剩60磅(约27公斤),不得不接受临终关怀护理。“神经疼痛简直让人崩溃,持续不断地折磨着我。”她低声说道,“我的生活彻底翻天覆地,连最基本的自我照顾都做不到,需要24小时专人护理。” 更令人心碎的是,这位曾经照顾残疾退伍军人丈夫的女性,如今因自身的严重健康问题,甚至无法与丈夫同住。 史密斯的遭遇在美国并非孤例。在新泽西州,61岁的演员里克·津加尔(Rick Zingale)在2022年因使用同类抗生素后,颈部出现红肿包块,右臂疼痛难忍,右手更患上关节炎。 更令人震惊的是44岁的前重症监护室护士明迪·陶特费斯特(Mindy Tautfest)的经历。2016年,这位来自俄克拉荷马市的护士在服用环丙沙星两个月后,突发脑动脉夹层,导致中风。 85岁的约翰·桑德兰(John Sunderland)的故事同样触目惊心。这位来自德克萨斯州的老人在2023年7月因尿路感染服用类似药物,仅两天后就出现行走困难。 他的妻子芭芭拉告诉记者:“他说感觉像是有刀子从腿部往上扎。”最终,约翰的双腿肿胀到正常尺寸的三倍,如今只能依靠助行器移动。 这类抗生素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可怕的后果?专家解释说,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能够杀死有害细菌,但同时也会攻击人体细胞,包括神经细胞。 它会干扰细胞内负责能量产生和修复的线粒体功能,破坏神经的正常信号传导通路。据统计,每万名使用者中就有1-10人可能因此导致永久性残疾。 经过史密斯等人的不懈努力,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终于在2024年7月正式认定这种症状为可诊断、可报告的疾病状态。 德国医生斯特凡·皮珀(Stefan Pieper)将这一突破性进展比作“人类登月”。他在德国诊所已经治疗了约1500名因使用这类药物而中毒的患者。 “在美国,抗生素的使用实在太随意了。”史密斯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医生说某种药物安全,我们往往不会多想就吃下去。但现在,我真心建议大家在使用前一定要再三确认,查清楚药物的副作用。这不是小心过度,而是对自己生命负责。” 目前,由于这类药物可能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从肌腱断裂、肌肉萎缩到神经损伤,甚至主动脉撕裂,医生们已经开始谨慎开具环丙沙星。专家指出,对于常见的尿路感染和肺部感染,现在已经有了更安全的替代药物,没有必要冒这么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