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突发! 23死伤! 开学第1天遭血洗 枪手堵门扫射屠杀 惊爆百声枪响 孩子尖叫逃命

太可怕了 突发!就在刚刚,一起恐怖的大规模枪击案震惊了北美,新学年第一天活动,全校师生热热闹闹的,结果下秒枪声接连响起,20多人中弹,孩子们惨死! 这起枪击发生在今天早上8点15分左右,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一所天主教堂学校。 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次弥撒活动,全校师生齐聚一堂,教堂里欢声笑语,大家准备迎接新的学期。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年轻男子悄悄来到这里,一身黑衣、扛着步枪、猎枪,兜里还揣着手枪,全身杀气地走走近。 大家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到外面的动静,更不知道,这里即将迎来腥风血雨。 男子先用一块木板封堵住了大门,让人们无处可逃,然后站在外面,隔着彩绘玻璃窗向堂内疯狂扫射! 砰——砰——砰—— 接连的巨响,玻璃全碎,满地残渣,教堂内顿时哀嚎声此起彼伏,小孩一个接着一个中弹倒下,满地鲜血,有老师赶紧把孩子护在身下,但也逃不过子弹的追击。 这个手法,就像是把猎物关在笼子里猎杀,无比残忍。 现场目击者描述,枪手至少连续开了50至100枪,持续了数分钟。 教堂里顿时陷入混乱,孩子们尖叫、哭泣,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5年级学生克拉丽莎回忆,自己和同学听见了非常响亮的声音,“我还以为是教堂里的烟花,然后就看见有人开枪。” 明尼苏达州联邦参议员艾米·克洛布彻透露,她的助理的三个孩子就在这所学校,其中一个女儿亲眼目睹同学被枪击:“孩子们只是参加弥撒,却不得不在长椅下蜷缩,看着朋友中枪。” 居民比尔·比恩曼说:“枪声持续了4分钟之久,起初,我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枪声太密集了,不可能是别的声音。” 一场屠杀下来,至少20人中弹受伤、其中14个都是儿童,3名儿童死亡。 今天早上,参加弥撒的学生共有395名学生。惨案发生之后,孩子们就被父母分批接走了。 一位在场的家长悲痛地表示,“这太可怕了,这就是纯粹的邪恶,这样的事情根本防不胜防。” 另一位居民回忆,他人就在现场,听见枪声的瞬间,就拉着三名孩子的手,但他们全部中弹,其中一个颈部受伤,大量受伤的儿童被送往当地医院,接受救治。 一名小男孩在被父亲接走时说了一句令人心碎的话:“我觉得这里再也不安全了。” 逃过死劫的孩子和家长紧紧相拥,泣不成声,眼神里全是恐惧。 大批持武警察赶到现场,封锁了附近的道路,却看见一幅地狱般的景象,孩子们满身是血。 警方确认,这名枪手最终在教堂后部自尽。 “这是一场蓄意的暴力行为,目标直指无辜的孩子和祈祷的人们。” 当地警局局长透露,枪手应该是从外部连开了数十枪,几乎所有弹壳都落在教堂外部。 经调查,枪手是罗宾·韦斯特曼 (Robin Westman) ,20岁出头,没有犯罪记录,开车来的,车就停在教堂院内,除了他身上带的大量枪支,车里还有烟雾弹等物品。 韦斯特曼之前曾在油管账号上PO过一段视频,展示自己的枪支和零件,其中一个弹药筒上还写着美国史上大规模枪手的名字,细思极恐。 据消息称,韦斯特曼是当地人,母亲就在这所学校上班,但未经警方证实。 目前,警方正在调查他的作案动机。 今早的这起枪案,震惊了整个美国。 虽然美国三天两头就会爆出枪击案,大学高中校园也有,但因为“校园枪击都快成常态”了,师生们的反应都比较迅速,像今早这起死伤这么惨重的,还是比较罕见的。 上一次针对年幼孩子的枪案惨剧,应该应该就是的德州小学了。 特朗普第一时间发声谴责,并表示“请大家与我一起为受害者祈祷。” 明尼阿波利斯市长雅各布·弗雷也在记者会上哽咽地说:“孩子们死了,这种痛苦无法用语言形容。他们当时正在祈祷,这还是开学的第一周!” 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沃尔兹表示:“孩子们的新学年竟然是在血腥暴力中开始的,我为师生们祈祷,政府会尽一切努力支持受害家庭。” 令人痛心的是,就在这起惨剧发生的前24小时内,明尼阿波利斯已连续发生多起枪击事件。 就在前一天,当地一所天主教高中门外发生枪击,造成1人死亡、6人受伤;当晚又有两人死于枪击案。 美国枪击暴力不断恶化,孩子们去学校学的第一件事就是怎样在枪击案中就地避难,而不是读书写字;家长们将孩子们送上校车,没几个小时就接到通知,发了疯似的冲去接娃。 这样的日子日复一日,人们生活在恐惧中,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梦碎加拿大! 29岁游客爬山失踪 海陆空紧急搜人! 魂断北境河岸 家人悲痛接回遗体

R.I.P. 今天,一个外国游客在加拿大爬山失踪遇难的新闻令许多人倍感心痛。好不容易来一趟,没想到回去的时候,已经是冰冷的尸体了。 8月26日,加拿大皇家骑警确认,29岁的挪威男子斯特芬·斯凯特维克(Steffen Skjottelvik)证实已在加拿大遇难,在马尼托巴省海耶斯河(Hayes River)西岸被发现! 本周,家属就会抵达加拿大,将遗体接回挪威。 据悉,斯特芬出生在挪威南部奥斯陆峡湾海岸边的一座农场,从小伴着海风和森林长大,十分自由,喜欢带着兄弟姐妹读冒险小说,自幼便受到挪威著名探险家拉尔斯·蒙森的启发。 自由的环境养出自由的灵魂,斯特芬年纪轻轻,就已经独自穿越北极和荒野,成为一个颇有知名度的冒险家,而北美,则是他梦想之地的一站。 在这次遇难之前,斯特芬早在2023年便启程穿越加拿大和阿拉斯加,还立志要完成一次跨越北美北境的壮游。 7月25日,斯特芬带着两只狗从安大略省最北端的塞弗恩堡(Fort Severn)出发,计划徒步到曼尼托巴的约克工厂(York Factory)。 按照计划,他本来是要在8月15日抵达的。 然而,他却始终没有出现,有人报警,当地警方和志愿者立即出动找人,直升机、快艇、地面搜寻小队,海陆空全部出动,找了好久,就是不见斯特芬的踪影。 据说其中一只狗狗被狼吃进肚子里了,当时大家就猜测他可能遇难,但没放弃搜寻。 直到上周,搜救人员在河的东岸发现了他的背包和步枪。 两天后,又在附近找到他的夹克。 调查人员推测,他可能是在试图渡过这条宽达2公里、暗流汹涌的海耶斯河时,不幸遇难了。 8月25日,斯特芬的遗体在河对岸不远处被发现。 加拿大找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人,却已经是遗体,斯特芬的家属悲痛不已,却也感谢当地各个部门积极找人。 斯特芬遇难的消息也震动了加拿大北部社区,许多居民自发点燃蜡烛、举行小型追思会,表达哀悼之情。 这个29岁的年轻人原本是想在加拿大徒步探险,完成一场属于自己的挑战的,却不料最终命丧荒野。 “对斯特芬而言,这不仅是一段旅行,而是他用一生去追逐的梦想。即便他离开了,他的精神也会继续激励我们——勇敢、执着、拥抱自然。” 这个夏天,游客上山下海冒险遇难的新闻层出不穷,前些日子著名的奥运冠军也在登山时遇难,长眠山林,她生前就留下了“遗言”:如果自己有一天遇难,不要任何人冒着生命危险救自己。 不论是追求自然、敬畏自然、还是想要挑战极限,希望大家在逐梦的过程中,做好万全的准备,活着回来。

残酷! 斯坦福华人女硕士毕业即失业 打三份零工只为留美! 特朗普留学政策大转弯!

“找工作真的太痛苦了” 美国著名的商业新闻网站《Business Insider》最近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了斯坦福大学英语专业硕士王可欣(Emma Kexin Wang)的曲折求职经历,着实让人心酸。 王可欣怎么也没想到,名校光环在求职市场上竟然这么不管用。去年12月拿到英语双学位后,她投出100多份简历屡屡碰壁,现在只能同时打三份零工维持在美合法身份。 与此同时,就在中国留学生求职越来越难的时候,特朗普昨天突然表态,要允许60万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我们会允许60万名中国学生入境,这非常重要。” 先来看看王可欣这半年的经历,刚毕业的她,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用户体验、写作,甚至大型科技公司的入门级职位,她什么都试过了。 “我几乎每份简历都个性化处理,做公司调研,面试前准备好几个小时。”王可欣无奈地写道,“但就是不管用。” 最要命的是签证问题。王可欣现在拿的是OPT学生签证延期,必须在60天内找到工作,否则就得回国。毕业两个月后,她开始慌了。 好在有朋友帮忙,王可欣进了一家AI初创公司当营销实习生。她直接跟CEO说:“我可以写得比你们网站更好。”一周后就被录用了。 可惜好景不长,三个月实习期一到就被踢出局。虽然经理嘴上说得好听,但公司根本没打算给她全职机会。 现在她靠三份兼职勉强撑着:帮学生写大学申请文书,在教育科技公司做论文编辑,还在AI公司写文案。钱是挣到了一些,但离真正需要的全职工作还差得远。 “找工作真的太痛苦了。”王可欣说起这半年的经历,从满怀希望到被拒绝后的沮丧,一次次循环。最难受的是面对家人的关心。 “在美国待了八年到底是为了什么?连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这些学位还有啥用?”房租在吞噬她的积蓄,医保也到期了。 距离她必须找到公司担保的工作签证只剩六个月,但她已经一个月没继续投简历了,实在是心力交瘁。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特朗普的表态给了新希望,本周一,特朗普在白宫表示,国际学生其实在帮美国大学续命,突然宣布“计划允许60万名中国学生赴美留学”。 “你们知道他们不来会怎样吗?我们的大学体系很快就会崩溃。”特朗普这话说得很直白。 这跟之前美国收紧学生签证的做法完全不同。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为特朗普的态度转变辩护,说这是“理性经济考量”。 他透露,如果没有外国学生,美国15%的高校都得关门。 数据也很说明问题。2023-2024学年,国际学生给美国经济贡献了438亿美元。中国学生现在虽然降到了27万多人,但光是2023年就贡献了超过140亿美元。 不过,政策表态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签证政策真正放松、就业市场回暖,这些都需要时间。 对王可欣这样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特朗普的话至少给了个盼头。但眼下,她还是得继续她的三份零工,一边等待转机,一边重新找回对写作的热爱。 她的故事虽然心酸,但也是当下无数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求职现状的真实写照。

疯了!加拿大Costco惊现”卫生纸抢购潮” 货架搬空 华人区已被抢光! 超市这些东西要降价

店员都在抢 疫情都过去了,没想到这几天,加拿大Costco掀起一股“狂囤卫生纸潮”,抢到货架全空!大家疯抢的画面刷屏社交媒体,仿佛一夜又回到了疫情囤货时代! 不少人都傻了:啥情况???新病毒要来没通知我嘛?! 一开始,大家抢的其实是厨房用纸,但现在,更加热销的“刚需日用品”——Charmin超柔软厕纸也被狂抢。 原因很简单:马上就要涨价了! 有网友在本地论坛爆料,说Costco热销的Charmin Ultra Soft两层卫生纸价格即将在9月上调,本周就是“历史最低价”了,再晚就真的贵了! 卫生纸这种东西,真的就是刚需品,每家每户每天都用得着的,所以许多人应声疯抢,多伦多好几家Costco货架瞬间就空了,温哥华似乎暂时正常。 根据爆料,8月31日一过,这款厕纸的原价将从$29.99涨到$34.99、打折价也从$23.99涨到$27.99。 就算等到下一次特价,也要多花$4。 万锦Costco的一位员工@多伦多Costco打工仔Sally也证实:“下周过了劳动节,小熊厕纸就永远看不到23.99价钱了。” 就连Costco的员工,也都纷纷迅速囤货。 网友们也表示:得,刚囤完特价厨房纸,又得囤厕纸了... 有细心网友对比了Charmin厕纸这几年的价格和容量,发现真的是越买越贵,用着越来越少。 现在啥都贵,大家恨不得1刀掰成5刀用,自然心疼钱包,但本周也不是没有好消息的。 周一,加拿大宣布取消部分对美反制关税,这既是对美释放谈判的友好信号,也意味着加拿大人买菜可能会少花点钱。 包括“橙汁、花生酱、精酿啤酒、番茄酱、咖啡胶囊、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割草机、牛仔裤、跑鞋、自行车、口红、牙膏、纸巾、床单”在内的商品,价格都可能在未来这段时间稍微下降。 这些商品本来就属于北美自由贸易规则范围,但是加拿大在与美国大关税战的时候,“一刀切”反制,全部征税,现在是为了重启谈判放松的。 金融分析师迈克尔·坎贝尔(Michael Campbell)指出,过去这半年,关税不断叠加,导致供应链中断,已让不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 “这次松绑虽然不是彻底的解决方案,但至少能给家庭和零售商带来一点喘息的空间。” 加拿大的几大连锁超市也透露,价格确实会有所下降,但还需要一点时间。 Loblaw在官网发布声明称:“未来几天,所有受到关税影响的商品价格都会开始下降,但会随着库存逐步消化。” 因为超市需要先售完关税期间采购的高价货品,再以新货的进货价进行定价。 果蔬类等易腐烂的食品进货频率高、库存周转快,价格下降也相对迅速。而保质期较长的商品,则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末日级沙尘暴! 百米“沙墙”摧城 白昼秒变黑夜 数万人断电 机场屋顶被掀 航班停飞 呛到无法呼吸!

伸手不见五指 一道巨大的“沙墙”扑面而来,直接笼罩了整座城市,数万人断电、机场屋顶被掀翻、航班停飞,宛如世界末日。 当地时间8月25日傍晚,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及周边地区被一场罕见的“沙墙”(haboob)吞没,这也是当地遭遇本年度首次大规模“haboob”(沙尘暴)! 季风暴雨带来厚重的沙尘,遮天蔽日,城市瞬间陷入黑暗,超过3.5万居民与商户停电,交通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国家气象局通报,昨天下午4点左右,在凤凰城以南的卡萨格兰德与伊洛伊一带出现了强烈的扬沙天气,随即演变成大规模沙尘暴。 不到短短一个小时,沙墙便急速北上,巨大的尘土墙以数十米高的姿态扑向城区。 短短几分钟便让城市陷入昏暗,身处市区的居民形容:“就像是世界末日的场景,几乎看不到前方。” 下午5点前后,气象部门连续发布沙尘暴警报,提醒居民避免出行。 从当地居民拍到的视频来看,一堵遮天蔽日的“土色巨墙”翻卷而来,吞没了整个社区、道路与建筑,骤然陷入一片昏暗。 “我们本来以为只是普通的雷雨云,没想到,这么快就变成了世界末日一般的景象。” 强风与雷暴同时侵袭,凤凰城市区多地基础设施遭受冲击。单单在马里科帕县,就有超过3.5万户断电。 22岁的大学生阿德里安娜·诺维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依旧心有余悸:“我在公寓里突然闻到呛人的灰尘味,外面像是黑夜突然降临。我第一反应就是跑去关窗,但沙子已经飘进来了。”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橄榄球场,灯光在风暴中完全熄灭; 整座体育场瞬间就完全被尘土吞没,日光骤然消失,仿佛天幕瞬间落下。 狂风时速高达112公里,凤凰城天港国际机场一度发布地面停飞令,机场4号航站楼的部分屋顶被强风掀翻,雨水倒灌到候机大厅。 机场证实,工作人员正在紧急清理受损区域,并提醒旅客航班延误。 一位在机场滞留的旅客说:“当时灯光闪烁、广播不停更新延误信息,大家情绪都很紧张。等看到航站楼屋顶被掀开时,很多人惊呼出声,四处逃窜,大家陷入恐慌”。 阿瓦图基丘陵区,一块大型交通标志牌被吹翻,横亘在马路中央。 市有居民报告,自家屋顶被大树压毁。 沙尘暴中出门,更是险象环生。 亚利桑那州交通运输局提醒所有人,应尽快驶离高速公路,若无法撤离,应将车辆停靠路边并关闭车灯,以避免追尾事故。 “沙墙卷来时,能见度几乎为零,继续驾驶极易酿成惨剧。靠边停车,保命要紧!” 不仅如此,就连邻州内华达也一样,本来隔壁正举行的“火人节”(Burning Man Festival),结果遭遇狂风沙尘,露营地被彻底摧毁,金属支架被大风掀翻,入场车辆滞留长达8小时。 在亚利桑那州,每年夏季季风雨季到来时,高温下的干燥空气与雷暴下沉气流相遇,便会裹挟大量沙尘,形成数百米高、长达数公里的“沙墙”。 这场突如其来的沙尘暴,让凤凰城陷入一片混乱。 从体育场熄灯到航站楼屋顶被掀,从停电到房屋受损,它再次提醒人们:自然的力量,往往在最猝不及防的时刻袭来,而人类,根本没有抵抗之力。

一夜暴富! 大温亚裔男子喜中百万大奖 淡定领奖 继续上班; 夫妇刮中67.5万

快来沾沾喜气! 最近,加拿大接连出现“锦鲤”,多人一夜暴富成富翁,令人羡慕! 7月26日,家住大温地区素里居民Sam Choi在位于104街与Scott Road交界处的一家雪佛龙加油站加油,想起自己之前买过彩票,就顺手在自助扫描机上核对号码。 他万万没想到,下一秒屏幕就忽然跳出一串紫色数字。 “我起初以为机器坏了。”Choi笑着回忆,“当我看到屏幕显示六位数奖金时,才确定自己中了100万元大奖!” 这位幸运儿表示,自己当下最想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妻子。 “她一开始根本不信,还以为我开玩笑。但很快,她脸上的表情从震惊转为喜悦。” 对于这笔100万元的奖金,Choi表示将慢慢考虑用途,但自己还是会继续工作。 “我真的很开心!” 与此同时,来自魁北克的安妮(Annie Ouellet)和丈夫也被幸运之神眷顾。 他们当时正在庆祝20周年结婚纪念日,结伴旅行,手牵着手去新不伦瑞克省的海边露营、去新斯科舍省的葡萄酒小镇享用美酒。 没想到,这段旅途会因一张彩票而永生难忘。 他们在经过新斯科舍省沃尔夫维尔的Cochrane’s Pharmasave时,顺手买了张4刀的刮刮乐,然后就随手一扔,继续旅途。 4天后,他们才想起来自己买了张彩票,在返途中才去兑。 “我拿票去店里兑,结果售票员告诉我‘你中了头奖’。我当时愣住了,以为是听错,直到我丈夫走进来才确认是真的。” 安妮买的是Set for Life即开票,夫妇俩最终选择一次性领取67.5万加元的奖金。 “这就像一个美丽的梦。我们迫不及待地想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亲友。” 他们计划用这笔奖金还清房贷、购置新卡车,并分一点给两个孩子,他们的女儿最近刚买了新房,儿子还在读书。 最后,8月23日Lotto 6/49开奖。一位住在西部省份的加拿大彩民赢得100万元固定奖金,但这位幸运儿的身份没有公布。 下一期Lotto 6/49将于8月27日开奖,累积头奖高达4600万加元。
spot_img

警惕! BC除夕增449人确诊 Superstore多名员工感染 买年货小心!

安全过年! 今天就是春节了,但在新冠病毒的世界里,没有放假这一说。在极寒预警第二次响起,温哥华迎来116年来最冷一天的今日,BC省新冠疫情也有更新。 刚刚,BC省首席卫生官Bonnie Henry宣布,本省今天新增449人确诊,9人死亡。   本周四(11日),BC省本拿比Metrotown的Superstore再次爆出有员工确诊、惠斯勒新冠感染者升至600人以上、医护人员求卫生部门普及新冠快速检测、CDC更新口罩防疫指南、BC省发起“100万口罩计划”! Superstore疫情 位于本拿比Metrotown的这一家Superstore,从二波疫情爆发以来,就成了新冠热点,已经有分别在12月7日、23日、26日、27日、2月4日和11日前后出现员工确诊,接近10名员工感染新冠病毒!   近期打算去这家超市置办年货的朋友们,要格外小心了。 根据最新消息,这次这家Superstore发现确诊员工3人,最后上班时间分别为1月31日和2月9日; 一般来说,大型超市属于人流量高的公共场所,出现新冠确诊病例,应该会有所警惕,关店消毒、追踪接触者、告知消费者,这一系列的操作都应该到位。 但这家Superstore爆出员工确诊后,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即使在平日,客流量也和往常没什么区别。 倒是有看见过同一个Mall里面的沃尔玛,有2名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扛着消毒水灌,从仓库后面进去准备消毒。 超市是人们日常无法避开的公共场所,希望店家面对疫情还能认真一点,也建议大家在购买食材后注意消毒,病从口入。 惠斯勒疫情 从上个月起,BC省的滑雪胜地惠斯勒就成了本省的“新冠爆点”,500人确诊新冠病毒! 在每日疫情通报会上,省首席卫生官员邦妮·亨利和卫生部长狄德安都点名不顾风险跑上山滑雪的人,指当地疫情严重,切勿前往。 就在今天,温哥华沿岸卫生局更新数据,2021年1月1日至今,惠斯勒地区的新冠确诊案例升至614宗! 卫生局表示,与前几周相比,新冠病毒在惠斯勒社区的传播速度正在放缓。据了解,惠斯勒的确诊病例多为同住一个房子的年轻人,一场社交聚会,就造成病毒扩散。 医护吁推广快速检测 在新冠疫苗逐渐见底,新的剂量还没有入境的当下,扩大检测范围、加强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和隔离成为控制疫情扩散的关键手段。 截至目前为止,BC省共从联邦政府那里获得新冠快速检验盒至少130万个。然而,根据卫生部数据,到2021年1月份,全省仅进行了快速检测23万次,在部分监狱、养老院和偏远社区的试点使用。 对此,BC省医护人员学会负责人暨前卫生部长的特里·萊克(Terry Lake)致信现任卫生部长狄德安,请求卫生部门将检测盒分发至全省,供医护人员使用,“BC省已经有足够的检测资源了,他们只需要将测试盒交给我们,我们会看着办的。” 两层口罩+百万口罩 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当下,疫苗已经不是唯一的解药,日常防疫+疫苗免疫,才能最大程度的防止病毒近身。 就在昨日美国疾控中心(CDC)正式更新了口罩佩戴指南,指民众佩戴两层口罩——一层医用口罩和一层布口罩,能够阻挡95%的病毒颗粒! CDC透露,目前无症状新冠患者的人数变多,正确佩戴口罩能够为人们带来保障。 事实上,早在CDC更新口罩指南之前,加拿大公共卫生专家和传染病专家们就表示,加拿大人需要“升级装备”,换上N95口罩或佩戴两层口罩了。 相比疫情初期“一罩难求”的困境,现在口罩还是比较好买的。也就是为了减少社区内的传播,BC省有组织自发发起“百万口罩计划”,在全省范围向需要外出获得必要公共服务的人分发口罩。 位于列治文的OEC Group已经购入口罩100万,温哥华机场管理局(VAA)及其他部门也加入合作,希望为全省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新移民家庭及有困难的人,如无家可归者提供干净的口罩。 据悉,TransLink、BC渡轮公司、BCAA、BC省运输公司也都参与了这项“百万口罩计划”,希望为压平本省疫情曲线尽一份力。 目前,BC省的疫情正逐步平稳的下降,好转迹象明显,卫生部门不放松限聚令,为的也是防止变异病毒扩散,造成疫情反扑,希望大家保持警惕,小心防疫,健健康康迎牛年! 祝大家新年快乐!

恐怖! 女子感染新冠后无任何症状 一觉醒来手指竟变这样 多人因此遭截肢!

“我再也没有手指了,这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请一定要戴口罩。” 新冠疫情肆虐一年多,每个人对这种病毒的认识都在不断刷新。咳嗽,发烧,疼痛,乏力,甚至死亡,这些症状和后果都在大多数人的认知范围内。 然而,还有一些人,在感染新冠后,遭遇了超乎常人想象的折磨。 近日,一份最新的医学期刊文章揭露,一名女子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没有出现任何新冠症状,不发烧,不咳嗽,嗅觉味觉也没有丧失,一切正常。 所有人都认为,这位女子是一名幸运的无症状感染者,医生也放心地把女子放回了家。 当时,心里松了一口气的女子不知道,灾难的种子,已经悄悄种下。 1个月后,女子的右手,3根手指突然毫无预兆地变黑了。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手指变黑,女子又惊又怕,再次回到医院。这一次,她被切掉了3根手指。 这起悲剧性事件发生在意大利,由《欧洲血管医学杂志》在近日发布。 2020年3月,意大利新冠疫情爆发,89岁的女子由于心脏供血不足来到医院,医生给她开了稀释血液的药物,顺便做了新冠拭子检测。 这一查,查出了新冠阳性。 可是,鉴于女子当时没有出现任何新冠症状,呼吸道一切正常,于是被要求回家隔离。 谁知,女子在家待了一个月后,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她右手的食指、无名指和小拇指,竟从指尖开始,变得像炭一样黑,并且黑色还在向下蔓延! 女子恐慌地回到医院,医生诊断后,发现她患上了干性坏疽。医生称,这是新冠病毒的“严重表现”。 坏疽是指因感染、血栓或其他原因缺乏血液循环,造成身体组织坏死和腐烂的症状。干性坏疽常见为肢端组织缺血坏死,干枯变黑并向躯干发展,直到血液循环足以防止坏死的地方停止。 早期干性坏疽的症状,为患处表面发白,感觉钝痛和冷。在这个阶段,局部改善循环,还有治愈的可能;但后期坏死部分变黑,则只能去除坏死组织。不经处理的话,最终坏死部分也会自行脱落。 由于女子的3根手指已经严重坏死,无法挽回,医生当场安排手术,将女子的3根手指截肢。 事后,专家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女子的坏死组织,发现了血管内血栓形成的迹象。 这名意大利女子不是疫情期间唯一有此遭遇的新冠患者。 去年2月,一名美国加州的54岁男子,在来到意大利旅行,并和一群朋友滑雪聚会后,不幸感染新冠,相继出现肾衰竭、肝衰竭、肺栓塞、肺破裂,最终由于严重的组织和肌肉损伤,被迫切除了几乎所有的手指。 这位男子向所有人发出警告:“我的双手再也不一样了,我没有手指了。我在这里告诉你:这可能也会发生在你身上。请一定要戴口罩。” 同样在去年,一名来自英国的2孩爸爸,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由于症状严重,插着呼吸机,在ICU挣扎了61天,最终还是被切除了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以及右手的中指。除此之外,该男子的肾脏也遭到了严重损害,双腿神经损失,右眼视力永久性下降,几乎失明。但这位勇敢的父亲说:“能活下来,我已经很感恩。” 医生警告:“必须要注意的一点是,新冠是一种多系统疾病。” 医生称,疫情期间,他们已经注意到相当多的新冠患者存在血液凝结问题。新冠病毒对很多患者的血管造成了严重损害,造成了非常危险的血管阻塞。一种理论是,这是被称为“细胞因子风暴”的过度免疫结果。 此前,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Roopen Arya通过研究估计,大约30%的新冠住院患者,出现了血栓。“事情非常明显,新冠患者出现血栓现在已经成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面对几乎可以说是“无恶不作”的新冠病毒,请大家提高警惕。愿新的一年里,大家都能平安健康,百毒不侵。

刚刚! 温哥华华人明星集体拜年! 王祖贤 张柏芝 吴亦凡 春节竟然这样过…

祝温哥华的各位华人小伙伴,新的一年步步高升,日子越过越滋润! 今天是国内的大年初一,温哥华的大年三十,小编先在这里给大家拜个年:祝大家牛年快乐,万事如意,富足安康,阖家幸福! 当国内的亲友们已经看完春晚,美滋滋一觉醒来,开始出门走亲戚收红包,加拿大温哥华的小伙伴们才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开始收拾准备除夕的年夜饭。 值此新春佳节,不少在加拿大温哥华安家的华人明星们,也纷纷送出新年祝福,一起来看看他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吧。 首先,是最近参加乘风破浪的姐姐,在国内掀起热议的张柏芝。 就在刚刚,张柏芝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段喜气洋洋的拜年视频。 视频里,光彩照人的她举着一个印有福字的中国结,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道: “大家好,我是张柏芝,牛年祝大家:财气环绕周围,幸福常伴身旁,身体最重要要健康,家庭美满,事事都能牛转乾坤!” 不仅如此,张柏芝还发出了一段自己在各大电影作品中经典角色的“回忆杀”混剪,当做给粉丝们的新年福利。 看完小编只想说: 真的是美啊! 不过,今年过年,还在乘风破浪节目组的张柏芝,显然是不能回她位于大温素里的别墅了。 希望姐姐接下来能在节目中有令人惊喜的表现吧! 接下来,是从小移民加拿大温哥华、曾就读于温哥华名校Sir Winston Churchill Secondary School的张韶涵。在刚刚结束的春晚中,张韶涵凭借她天籁般的歌声和不老童颜,给全国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张韶涵也在Instagram上发布了春节祝福,人生经历起起落落的她,对新一年的到来,格外有感触: “时间像一条不回头的河流,即将走过这不平凡和不易的鼠年,我们心存感激!在新的牛年将要来临,继续怀抱希望,明天会更好!祝大家牛年快乐!” 和张韶涵一样有大爱情怀的,还有长年隐居温哥华的一代女神王祖贤。 日前,王祖贤在温哥华一处海边俏皮歪头拍照,发文为全世界祈福,愿疫情能够早日平息。 不少网友惊叹,这娇艳动人的模样,哪里像是54岁,说是20岁才差不多。 想来,今年的春节,女神还是会像往年一样,云淡风轻地在温哥华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风景优美,气候养人的温哥华,除了盛产美女,帅哥也不少。 公认的美男子吴亦凡,在微博发布了春节祝福。 超20万点赞,近10万转发,这人气,不服不行。 另一边,小学四年级就随父母移民加拿大温哥华的窦骁,也在微博发出了牛年贺言。 因与澳门赌王何鸿燊之女何超莲的恋情而备受关注的他,还晒出了他和女友共同拍摄的时尚杂志封面图,爱情事业双得意,这位温哥华小伙,今年果然要“牛气冲天”了。 最后,借着各位俊男靓女的东风,祝温哥华的各位华人小伙伴,新的一年步步高升,日子越过越滋润,人人都能平安顺遂,心想事成!

惊! 加拿大公寓1住户海外归来 全楼18人惨染变种! 谭咏诗: 随时准备重新封城!

太可怕了! 加拿大累计新冠确诊人数已达到81.7万,活跃病例仍有37640,死亡人数则升至21088。 新冠变种病毒在加拿大的肆虐侵袭让人担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甚至表示,各省为此要随时准备好重新封城! 近日,加拿大一栋公寓中就爆发新冠变种病毒疫情,出现了18例变异病毒案例,再加上其余确诊者,共有24人感染! 这场疫情是从2月4日起爆发的。安省北湾 (North Bay)突然连续出现多起病例,本来保持的地区低确诊率不复存在,也让卫生官员警惕起病例来源! 经调查,一位北湾市民在不久前刚从其他国家旅游回来,在2月2日就被确诊为阳性。 他所住的Skyline-Lancelot公寓中已有至少3人确诊,疑似是这名旅行者作为“超级传播者”感染他人;而大楼共98户单位、130名居民,顷刻之间就全暴露在了被病毒侵袭的危险之中! 2月6日,身着全套防护设备的卫生人员开始在大楼中挨家挨户敲门,向所有居民解释眼下棘手的状况,并让110名公寓住户或访客接受了新冠检测。 令人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返回来的报告只有90多人显示为阴性,其余20余人已经确诊,而且18人所感染的是变种病毒! 在这些确诊者中,有的是来自同一户的居民;有的除了住在这栋楼中,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人,但仍然莫名其妙地感染了! 尽管确诊者被要求隔离、管理公司派保安限制了进出大楼的不必要交通,但这场肆虐的疫情可能已经向外波及。 一名确诊者疑似是当地小学的学生,导致了名为Sunset Park Public School的学校暂时关闭,学生和教职员工都在接受新冠检测,也令该校其他学生家长非常恐慌。 可怕的是,当地政府还不清楚大楼疫情爆发的原因。北湾市长阿尔·麦当劳(Al McDonald)说:“据我了解,这栋公寓居民没有相互混杂接触。那么是在走廊里感染的吗?是碰到了墙面?还是因为换气系统呢?有谁知道呢?……我们只知道,病毒一直在徘徊在大楼中。” 由于北湾卫生部仍在等待基因组测序结果以确认病例情况,该楼的新冠变异病毒病例恐怕还将增加。卫生官指出,公寓疫情中出现的病毒很可能是英国变种病毒,或南非变种病毒! 加拿大已有8个省发现了总共超过365例变种病毒案例,正呈现不断增多的不妙趋势。 安省目前的确诊病例中就有5%~10%为变种病毒病例。省卫生官强调,即使该省疫情数字有所下降,如果不控制住变异病毒的疯狂蔓延,很可能还会迎来第三波疫情和封锁! 变种病毒已出现在超过50个国家,其迅速的蔓延给全世界再次敲响了警钟。日前就有科学家警告民众,变种病毒的威力不容小窥,“很可能席卷全球”! 据英国新冠基因监测计划负责人莎伦·皮科克(Sharon Peacock)称,变种病毒现在已席卷该国,而且B.1.1.7变种病毒在传播数周后已经再度突变,传染性将更强,还可能会破坏现有疫苗的有效性! 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现三种变种病毒,包括出现在英国的B.1.1.7,南非的N501Y.V2,和来自巴西的变种P.1.。 科学家表示,一旦完全掌握了病毒,或者病毒本身变异到不再有毒性,那就不必再担心它了;然而,这种情况还要等待数年,甚至是要到10年后! 好不容易各大疫苗都陆续上市开打了,又遇上变种新冠这个狡猾多变的强敌。也不知道疫情何时才到头,大家还是多加小心吧!

暖心! 特鲁多飙普通话粤语 向全体华人拜年: 感谢华人舍己为人抗击疫情!

“让我们对众多挺身而出、舍己为人的加拿大华人,表达由衷的感谢!” 今天,是国内的大年三十儿。微信群里,亲友们热热闹闹地送祝福发红包,朋友圈里,小伙伴们晒起了琳琅满目的年货和大餐。 远在加拿大的华人朋友们,虽与故乡相隔万里,也纷纷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无数的祝福信息中,一则特别的视频,在加拿大华人的朋友圈里刷了屏——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用标准的普通话和粤语,祝福加拿大及世界各地的华人,春节快乐,牛年大吉。 短短1分多钟的视频,特鲁多穿着小黑西装,打着大红领带,蓄着略显沧桑的小胡子,顶着一头迷倒无数迷妹的卷发,对着镜头,从中文切换到英文,又从英文切换到法文,向全体加拿大华人进行了360°大拜年: “牛是一种宝贵的动物,它象征着勤劳,诚实,和坚毅。” “今年,当我们继续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那些,为保障我们所有人平安,而正在努力工作的人们。” “自大流行以来,加拿大华人通过太多的方式,为我们的共同努力做出了贡献。” “所以,值此中国新年之际,让我们对众多挺身而出、舍己为人的加拿大华人,表达由衷的感谢!” “在这里,苏菲和我祝愿大家在今年和未来的日子里,平安,健康,有爱相伴。” 这段拜年贺词,特鲁多以普通话的“新年快乐”开头,以粤语的“新年快樂”收尾。 不得不说,无论平时大家对特鲁多有什么样的吐槽,看到这段视频,心里还是热乎乎的。 自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到一年后的现在,特鲁多对加拿大华人群体的态度从未变过。 早在2020年3月,特鲁多就曾现身安省一家中餐馆,力挺华人社区。 2020年7月,安省一家大统华超市里,一名不戴口罩的白人男子,对一名要求他戴口罩的华人员工大放歧视厥词。 特鲁多二话不说发推怒斥该男子“愚蠢无知”,赞扬大统华华人员工的勇敢反击,并呼吁所有加拿大人为种族歧视事件挺身而出。 也难怪特鲁多看不下去,毕竟他自己也大统华超市的顾客,还曾经来大温列治文的大统华店现场为华人顾客发月饼,怎么能容忍歧视行为在这里发生。 最后这名被总理指着鼻子骂“蠢”的种族歧视男,在被警察传唤后,灰溜溜地自首了。与此同时,特鲁多的号召一呼百应,全加拿大2400家超市集体将该男子拉入黑名单。该男子被永久禁止踏入这些超市,面临后半辈子自己在家种菜的命运。 而这位大统华华人员工,也收到了来自全国网友的安慰。甚至有人为他发起了筹款,数百名善良的加拿大陌生人,为这名华人员工捐款表示支持。 其实,疫情下的这一年,特鲁多自己过得也挺难。妻子苏菲确诊新冠后,特鲁多全家都进行了自我隔离。后来,特鲁多在一次讲话中透露,当时他自己很可能也感染了。尽管如此,养病,隔离,带娃,工作,抗疫,给大家发钱,还是得样样做好。 疫情期间,很多身在海外的华人,为抗疫做出了有目共睹的努力。有的华人,为当地医院筹款、捐口罩,甚至有华人把几箱子物资放在医院门口就离开,不留姓名。还有的华人,奋战在救治新冠病患的第一线,冒着自己被感染的风险,为他人点亮希望的光。当然,更多的华人,他们默默无闻,或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或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规定,居家避疫,不旅行,不聚集,戴口罩,使得很多地方的华人聚居区,成了当地感染率最低的“净土”。 2021年农历春节之际,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对这些华人的一句“感谢”,是一股清流,更是一股暖流。 在这里,加西周末也祝福所有辛苦了一年的华人朋友们,牛年大吉,时来运转,财源滚滚,阖家平安! 大家新年快乐!

爆笑! 律师全程开猫咪滤镜出席线上法庭 法官反应亮了 疫情下的打工人窘态百出

在家办公 全面翻车 今天,一个美国律师在网上瞬间走红。 却不是因为他打了什么惊天的案子。 而是因为他在线上听证会上变成了一只猫。 还是一只眼睛滴溜溜转,会说话的小猫咪。 事情是这样的。 2月9日,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听证会在ZOOM上远程进行,并且开放给了公众旁听。 然而,一名律师在加入ZOOM聊天室的一瞬间,竟然变成了一只“猫咪”。 这名律师叫庞顿(Rod Ponton),今年69岁,和我们的爷爷一样,都不太会用电脑。 所以他一看自己变成了一只猫,震惊之余一时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法庭审判长罗伊(Roy ferguson)赶忙救场,他对庞顿说:“我相信你是开了视频设置里的滤镜,你该想想怎么关掉它。” 闻言,69岁的庞顿用着小猫咪的表情发出了惊慌的一声“啊……” “你能听到我吗?法官大人?” 庞顿的声音有些发抖,配着小猫咪的眼神,看起来楚楚可怜。 法官说:“能听到。你看看你的滤镜……” 庞顿赶紧抢答:“是滤镜!” “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关掉它,我的助手正在努力弄了,但是我想推进一下听证会……” “我在这里,我不是猫” (I'm here live, I'm not a cat.' )    说完,庞顿还摇了摇头,视频上的小猫咪也摇了摇头,看起来好玩极了。 至此,法官和另外两个工作人员开始大笑。 法官也直言不讳地说:“我知道你不是猫” ( 'I can see that.') 视频就到此为止了。   截止今天早晨,该视频已经被浏览超过2000万次了,庞顿律师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全球级别的网红。 事后,庞顿接受采访称:“我从不知道ZOOM可以把我变成一只猫,就像我不知道ZOOM可以把我变成一个网红一样。”   最后庞顿无奈地说:“大家开心就好” 与此同时,耿直认真的法官也火了。 他在推特上一本正经地建议大家,在家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看好电脑: “重要提示:如果小孩用了你的电脑,请在参加线上听证会前,检查一下设置,确保滤镜关闭。这只小猫刚刚就一个案件发表了正式声明。” 其实,从疫情开始,大家被迫在家工作开始,这样的小意外就接连不断地发生。 #1 土豆老板 去年,网友曝光她的老板在视频的时候,不小心点了土豆滤镜,并且怎么也关不掉。 于是她全程就以一个土豆的样子主持了会议: 从她的眼神中,小编可以看出绝望和悲伤: #2 电脑被包围了 一名网友在会议中途去了一下厕所,回来之后,自己的电脑居然被包围了: 据悉这名网友家里养了好几只猫,而且猫对他的工作非常感兴趣,会议中直接取代了他的位置:   #3 老板的内裤花色我不想知道 一家公司的老板和3名员工正在开会,互相说了拜拜之后,老板起身就走了。   他原本以为,员工们都结束了视频会议,谁知道,大家伸了个懒腰的功夫,老板就站起来露出了内裤。 上半身穿的人模人样的老板,在家居然不穿裤子?!   不光如此,老板还把手伸进去摸了摸自己性感的屁屁。 直到其他人打电话告诉老板:“我们能看到你的内裤!” 然后,爆笑的一幕出现了,老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了!   #4 每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都有个不穿裤子的男人 一名网友正在一本正经地开会,看她认真漂亮的样子,你绝对想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是的,她的老公正穿着裤子在家里穿梭:   更好笑的是,被发现之后,老公慌不择路逃跑还撞墙了:   美女只能扶额叹息🤦‍♀️ 2021年了,新冠病毒依旧在全球蔓延,目前还有大量的人在家工作,云上班已经变成了日常。   闹钟一响,懒腰一伸,电脑一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睁眼就打卡节省了通勤时间,床位工位两点一线。 到了视频会议时,更是一片接地气景象。 你永远想不到平时衣装整洁妆容精致的同事,现在可能顶个鸡窝头穿着加绒睡衣、翘着二郎腿和你说“这个方案有问题”。 视频会议里看到同事们蓬头垢面呆毛乱飞,穿家居服的样子,一种陌生又亲切的感觉扑面而来。 家庭环境过于休闲,也让一些网友觉得在家工作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组织开会只能靠夺命狂呼,凑齐一组人比组桌打麻将还难; 那边领导在打电话,这边爸妈在催吃饭,香甜温暖的床榻又一直在一旁无声勾引,职场人的世界太难了。   而“云上班”导致的上下班时间界限模糊,一些网友觉得反而在家办公比去单位上班更加疲惫。   不过,即使没有疫情,许多公司随着业务日益扩大,也需要面对远程协作和多地办公的问题。 有持积极态度者认为,这回正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实战机会,对相应模式和制度进行测试和探索,找到适合未来企业的远程协作与沟通模式。 打工人!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