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新闻
生活
地产
财经
娱乐
社会
电子报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新闻
生活
地产
财经
娱乐
社会
电子报
Search here...
Search
新闻
生活
地产
财经
娱乐
社会
电子报
Search here...
Search
Error 404 - not found
We couldn't find what you're looking for. Browse our latest stories or categories.
Finance
Marketing
Politics
Travel
新闻
噩梦! 千人豪华邮轮变”流动病毒仓” 140人集体中招 度假变地狱之旅
一趟原本梦幻的豪华邮轮之旅,却演变成了一场噩梦,140人痛苦不已,全船哀嚎声不断!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最新消息,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旗下的“海洋领航者号”(Navigator of the Seas)近日在航行中爆发群聚感染事件。 这艘邮轮在7月4日从洛杉矶启航,原定前往墨西哥,在8日停靠巴亚尔塔港,然后在11日返回洛杉矶,为期一周。 夏天本来就是旅游旺季,因为飞机今年来出事频繁,搭乘邮轮出行的更加多,毕竟船上设备齐全,一家老小上了邮轮就不用管了。 然而,就在航行途中,突然爆发群聚感染,乘客们一个接着一个病倒了,大家陆续出现呕吐、腹泻、胃绞痛等症状。 这艘船上一共载着数千人,几天下来,一共有134名乘客和7名船员中招,大家纷纷病倒,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还下不了船。 疫情爆发之后,官方就立即启动了调查,但感染源仍未确定。 根据目前乘客们出现的肠胃不适症状看来,CDC推测是诺如病毒。 这种病毒为高度传染性病毒,常见于封闭或人潮密集的环境,如学校、医院和邮轮,可通过食物、水源或接触受污染表面传染。 诺如病毒会引发呕吐、腹泻、发烧、头痛及全身酸痛等症状。患者大多数1至3天内就会恢复,但病毒还是可能持续传播。 群聚感染爆发之后,立即触发了CDC的公共通报门槛。 CDC规定,当邮轮上有超过3%的乘客或船员出现传染性胃肠疾病症状时,邮轮公司必须对外报告,并接受卫生部门干预。 皇家加勒比集团表示,公司已在邮轮上启动强化卫生措施,包括对出现症状的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加强客舱与公共区域消毒频次。 “海洋领航者号”可容纳3300名乘客,船上配有17间酒吧、12个餐厅、攀岩墙和溜冰场,设施齐全豪华。 事实上,豪华邮轮群聚感染事件并非首次, 据CDC官方统计,仅2025年内就已有18艘邮轮通报胃肠道传染病疫情,达到公共卫生预警标准。 今年2月,皇家加勒比旗下另一艘邮轮——“海洋光辉号”(Radiance of the Seas)在前往阿拉斯加的航程中,也爆发了超过90人感染肠胃疾病。 邮轮环境具有“封闭性”与“高密度性”,加上乘客聚集、食物共享、循环空调系统,疫情一旦出现,传播范围广、应对难度高。 其中,诺如病毒的情况较多,也被视为最常见的罪魁祸首,它具有极高传染性,少量病毒颗粒也可能引发感染。 CDC指出:“我们发现一种新的主导诺如病毒毒株正席卷全球,已造成美国本土及海外多起爆发事件。”
新闻
太贵! 美国签证将大幅涨价 几乎翻倍 这钱赚的太容易
需要办美签的要注意了,申请签证的价格可能又要涨了。 根据美国刚刚通过的“大漂亮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的一项规定,前往美国的旅客需要支付一笔“签证诚信费”(visa integrity fee)。 初步定价为250美元,而且这只是起步价,国土安全部有权在未来根据情况进一步上调。 这项费用并不会替代现有的签证申请费用,而是叠加在原有基础上的“附加费用”,适用于所有需要非移民签证入境的旅客,包括游客、商务旅客和国际学生。 现在申请一张B类(旅游/商务)或F类(留学)签证,已经需要支付200多美元的签证费,再加上即将生效的诚信费,还有近期也刚刚上涨的I-94表格费(从6美元涨到24美元),签证费用已经超过了400美元。 费用在签证签发时支付。因此,签证申请被拒的旅客不会被收费。 根据规定,这笔费用可以返还,前提是签证持有人遵守签证条件,“不得接受未经授权的就业”,以及签证有效期届满后不能逗留超过五天。 返还将在签证到期后进行。 这只是法案中的规定,离具体实施还有一段距离。美国旅行协会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旅客将如何支付这笔费用。 未来实施也面临着很多难题。 比如法案要求国土安全部部长收取该费用,但国土安全部并不负责签证申请、签发或续签程序——那么他们将在哪里、何时收取这笔费用? 这笔钱更像是美国政府变相赚钱的又一个“阳谋”。 虽然说可以返还,但是由于许多签证的有效期长达数年,就连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也表示,预计“只有少数人会申请返还”。 他们预计新增收的这个费用“将在2025至2034年期间增加政府收入并减少财政赤字约289亿美元”。 业界人士也都心如明镜,从政府那里拿回钱通常是很困难的,建议签证申请者别对返款抱太大希望,就当是破财免灾了。 数据显示,其实大多数签证持有人都会遵守签证规定,这笔钱收的没什么道理。 根据美国国会研究处的数据,在2016至2022财年期间,逾期停留的非移民旅客比例在1%-2%之间。 也有数据显示,目前大约1100万在美非法居民中,约42%是合法入境但在入境期限后逾期滞留的,但这些本就没指望离开美国的人,收这点钱有作用吗? 新签证费用加上I-94表格费调涨之际,正值美国将举办不少大型活动,包括2026年美国建国250周年纪念活动“America 250”以及部分FIFA世界杯赛事。 届时会有很多人涌向美国,不知道结果是他们成功借人流收割一波,还是最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导致游客大幅减少,毕竟受影响最大的还是申请休闲和商务旅客B类签证的人士和国际学生。 申请个签证交400多刀,确实有点贵了。
娱乐
炸裂! 演唱会秒变捉奸现场 科技CEO偷情搂抱女主管 正宫连夜改姓 离婚!
今天,一段演唱会现场视频在外网疯传,就连中国网友都纷纷搬板凳吃瓜。 起因是著名乐队Coldplay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福克斯堡的吉列体育场举行演唱会,结果中场镜头对准了观众席。 本来吧,外国球赛演唱会这种数千人狂欢的场合,就会有所谓的kisscam,中场休息时镜头对着观众席的情侣,歌手也会互动接受点歌啥的,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这次镜头对准了一对看起来十分恩爱的中年情侣,女子被身后的男士整个人深情拥入怀抱,两人正看向舞台。 下一秒,他们就发现自己被拍了。 然而,比起羞涩闪躲镜头或是大方秀恩爱,这两人脸色大变,男子当场松手蹲了下去,低头躲避镜头;女子更是尴尬地双手捂脸,背过身去。 乐队主唱克里斯·马汀(Chris Martin)本来还挺开心的,一开始以为是浪漫瞬间,还轻声说:“你们看这对儿,多甜。” 结果一看二人的慌乱反应,语气一变,然后公开调侃:“哦?要么他们在搞婚外情,要么就是超级害羞。” 随后又找补了一句:“我天,希望我们没做错什么事。” 没想到,这一幕直接把两人送上了新闻头条,短短不到一分钟的视频被上传到洋抖,目前已获得超过130万点赞与数百万播放量,网友们迅速联想到“出轨”、“已婚CEO”等关键词。 评论区几乎一边倒认为,二人“肯定不是光明正大的关系”,男女主角更是被网友“人肉”,背景被挖了个底朝天。 画面中的男主角名叫安迪·拜伦(Andy Byron),是美国AI和数据公司——Astronomer的首席执行官。 他怀里的女子名叫克里斯汀·卡博特(Kristin Cabot),是人力资源主管。 就跟网友说的一样,这两人还真是婚外情。 公开资料显示,拜伦已婚,还有2个娃,而卡博特是离异单身状态,2022年与前夫正式离婚,育有至少一名子女。 据悉,Astronomer是一家以人工智能和数据驱动为核心的科技公司,估值约12亿美元,总部位于纽约,近年来发展迅速,是“独角兽级别的企业”,但尚未上市。 目前,Astronomer尚未就事件作出公开回应。 一位网友讽刺:“演唱会费用:酒店$200,门票$600,餐饮$150,离婚律师$50,000。被Coldplay亲吻镜头曝光婚外情:无价。” 还有网友挖到了拜伦妻子梅根·克里根·拜伦的社交账号,昨天晚上评论区就炸锅了,今天一早就把自己的姓氏改了,准备离婚。 更劲爆的是,就在两人被拍到后,在卡博特身边呲着个大白牙傻笑的女子,也被顺带搜了出来,是跟他们同公司的人,卡博特的下属。 有人对比他们的领英资料,经历差不多一样,估计都是知根知底的。 也就是说,这两人出来偷情还带了个掩护,只可惜没啥用...
新闻
突发!白宫刚刚承认:特朗普真的有病!
本周,人们发现特朗普的手,出了点问题。 早些时候,他在白宫出席一场媒体简报会时,手背上一块区域看起来像是涂了化妆品,颜色明显不对,还微微鼓起,好像是在遮盖某种隆起的圆形皮肤病灶。 而后续几场公开活动,他的手还是这个样子。 要知道,特朗普今年已经79岁了。 再联想到他近来动作变慢、上下台阶时几次出现“脚步不稳”,更有人拍到他上飞机时几乎摔倒的场景,不少人开始担心——是不是身体真出问题了? 关于他健康状况的传言,越来越多。 而就在刚刚,答案揭晓了。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今天(17日)亲自在新闻发布会上确认: 特朗普,确实有病了。 他接受了白宫医疗单位的全面检查,包括“血管诊断研究”和双腿的超声扫描。 结果显示:特朗普被诊断患有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这是一种在老年人中极为常见的慢性血管疾病,通俗点说,就是腿部静脉受损,血液回不去心脏,容易“堵在腿里”。 一堵,就肿;一久,就胀;严重时甚至可能发展成血栓,诱发并发症。 它可能导致腿部酸胀、“针刺感”、抽筋、肿胀和瘙痒,还可能出现“腿部皮肤呈皮革样”。 难怪特朗普有时也站不住。 根据医学资料,这种疾病会导致腿部酸胀、抽筋、针刺感、瘙痒,严重时皮肤会变硬、变厚,甚至呈现出“皮革质地”。 而白宫这次也特意提到:尽管没有发现深静脉血栓或动脉病变的迹象,但这种病本身就属于“长期监测、高度警惕”的类型。 至于那块“化妆掩盖”的手背瘀伤,官方说法是: 特朗普一直在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而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之一,就是容易造成软组织瘀斑,再加上他喜欢握手、频繁活动,于是就出现了手上的“小伤”。 简单说,就是药物+年纪+握手太多,给组合出了这么一块“看起来很不对劲”的斑点。 但就算是合理解释,也无法掩盖另一个现实: 这是一位高龄总统,身体开始频繁出现微小但真实的警讯。 特朗普在今年1月宣誓就职时,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年长新任总统”的纪录——78岁。 而他曾多次在演讲中表示,前任拜登“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嘛”,“一具腐朽的尸体”,而自己活力十足。 不久前,拜登被确诊患有前列腺癌。现在,特朗普被证实患病。 这个年纪了,还是悠着点。
加拿大
吵翻! 加拿大妹子被Costco”套路” 因$68扯皮 竟遭威胁: 再闹标记会员号
加西周末
-
2025-07-17
很多人选择Costco,一是因为“量大价廉”,二是因为它的退货政策,但就在近日,一名加拿大女子却因为68刀跟Costco展开了一场“扯皮大战”! 这个妹子家住曼尼托巴省,6月7日在温尼伯Regent Ave的Costco门店购买了4棵绿植,每棵售价34.99加元. 6月13日,她发现同款植物降价至17.99加元,于是就前往门店,询问是否可以申请差价退款(Price Adjustment)。 当时,店内的员工明确表示:“30天内凭收据返回,即可进行调整。” 然而,到了6月19日,当妹子返回门店时,他们却翻脸不认了,一名客服代表甚至直接拒绝办理,语气还特别不客气,说:“你别想了,我不会帮你处理的。如果我自己都拿不到补差,你也拿不到!” 更让她错愕的是,这个客服站的就是上次说可以退钱的员工. 但店长坚称:“全体员工都知道,我们现在不再对这些植物做价格调整”,因为“商品已售罄”,还说“这些植物可能卖出时就快死了,而且不是我们的货,是第三方的。” 妹子表示,之前员工从来就没提到过这一附加条件。“我是付款给Costco,不是第三方供应商,作为消费者为什么要为供应链负责?” 事已至此,妹子也不想跟门店纠缠下去,转而联系Costco总部。 6月19日,她通过客服表单提交询问,对方称“将在5到7个工作日内回复”,结果之后音讯全无。 她随后又分别在7月3日、7月9日与7月16日三次发邮件催办,总部客服每次都回复“将在2至7个工作日内联系”,但始终无人跟进。 妹子在爆料文中写道:“从始至终,我都遵循Costco的步骤,也很礼貌。” 结果就是,Costco不仅没处理,还有员工暗戳戳地威胁她,说妹子的会员账号可能会因为这样被公司标记,这让她感到十分不安。 这个网友的遭遇也引发Reddit论坛热议,但大家意见出现分歧。 部分网友认为,妹子本身“理解有错误”,因为Costco的价格调整政策其实包含一个隐性前提:商品仍需有库存。 一位网友评论:“你确实在30天内回来,但商品已经售罄,因此不再符合调价条件。” 但也有网友对Costco门店员工的态度前后不一表示不满,“调价原本很简单,电脑查看降价当天是否仍有货即可。一开始说可以,现在又否认,还甩锅给第三方,这是信用问题。” 也有人支持妹子表示:“她照流程办事,却被敷衍。无论是否符合政策,员工和公司最基本的责任就是把事情说清楚。” Costco官网写道:“若商品自购买之日起30天内降价,有资格申请价格调整。”但并未明确注明“商品需仍在售”这一前提。
新闻
270人死亡空难 机长人为操纵导致飞机失事?! 曾患抑郁症;印度回呛:别乱传播臆测
加西周末
-
2025-07-17
共270人遇难的印航波音787飞机坠毁已经过去了超过1个月,印度方面也发布了初步调查报告。 今天,《华尔街日报》的一篇独家文章却直接指向是机长人为关闭了燃油供应,导致飞机失事。 文章指出,根据对录音的分析,基本可以确定起飞时是由年纪较轻的副驾驶克莱夫·昆德(Clive Kunder)操纵飞机。他问机长为什么燃油开关拨到“切断”位置,机长表示“我没有”。 昆德作为操作飞机的飞行员,在起飞阶段应当双手紧握控制杆。如果有人切断燃油,一定是机长。 昆德当时很慌,而机长则似乎始终保持冷静。 悼念昆德 《华尔街日报》指出,这些初步细节令一些美国官员认为,应有刑事机构介入调查。 机长萨布哈瓦尔(Sumeet Sabharwal)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很多人生细节被扒出。 56岁的他距离退休仅剩数月。 他温和、寡言少语、性格严肃,加上眼角微微下垂的样子,曾有“悲伤包袱”(Sad Sack)的绰号。 早在90年代在航空学院学习时,他就与众不同。 其他学员房间杂乱无章,但他的宿舍极其简朴,仅有最基本的物品。打开他的衣柜,里面只有两件正装衬衫、两件T恤、两双鞋、一双拖鞋和一个包。 年轻时的萨巴瓦尔 萨巴瓦尔机长曾饱受“心理健康问题和抑郁症”困扰,在印度飞行圈内并不是秘密。他还因此请过假并停飞。 不过,印航母公司塔塔集团的一位内部人士回应,萨巴瓦尔近年来并未因病请假,只是在2022年母亲去世后申请过一次丧假。 该人士还表示,从他提交的健康资料来看,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邻居萨维特里·布丹尼亚回忆,萨巴瓦尔是一个“孝顺的儿子”。 母亲于2022年去世后,他计划提前退休,以全身心照顾年迈多病的父亲。 在空难发生前,萨巴瓦尔曾说:“就再飞一两次……然后我就只陪着爸爸了。” 萨巴瓦尔葬礼 每当他不飞行时,他都会在傍晚与父亲手牵手散步。他们对每个人都微笑,是温和、安静的人。 戴眼镜者为萨巴瓦尔父亲 现在到底是人为故意还是飞机故障渐渐成为美印双方争论的焦点。 《华尔街日报》报道发表后,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敦促公众和媒体避免传播未经证实的推测性说法,以维护调查过程的公正性。目前阶段,得出明确结论还为时尚早。 印度官员也表示,飞行数据记录器只能记录电信号,无法提供与控制装置位置有关的图像,无法显示开关的物理位置是由人还是由系统扳动。 资料图 初步调查中,也提及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在2018年发布的公告,称波音737机型存在燃油开关锁定功能“可能脱离”的隐患,但印度航空公司并未对失事飞机进行过相关的预防性检查。 此外,据Youtube博主“型男机长疯狂詹姆士”解读,波音公司曾经对失事飞机使用的同型号引擎的燃油控制芯片发出过保养指引,指出其可能由于焊点松脱而导致失效,这也可能成为飞机失事的原因之一。
加拿大
央行警告! 60%房奴月供暴涨 明年更穷! 贫富差距创新高 买房靠啃老
6月份通胀上升、美国关税威胁仍在,加拿大人肩上的经济负担越来越重。 今天,加拿大央行警告——随着大量抵押贷款即将在2025和2026年到期,约60%加拿大人将面临更高的月供! 最新报告指出,2025年到期续签的房贷将平均上涨约10%,2026年续签的月供涨幅预计放缓至约6%。 然而,这也意味着,许多贷款人仍将承担更高的月供。 在各类贷款中,五年期固定利率贷款者面临的月供波动最为剧烈,平均涨幅预计在15%至20%之间。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2020年买房,那时候的利率还是比较低的。 你在那年贷款买了一套市场均价的房子,今年夏天续约时,月供就可能要涨424加元,年增幅接近5100加元。 尽管整体趋势呈现上行,但并非所有房贷人都将面临“涨供”。 报告指出,多亏了央行先前几次降息,采用浮动利率、且按月调整还款额的贷款人月供还是有望下降5%至7%的。 央行表示,面临月供上涨的贷款人,抵押贷款偿债比率(Mortgage Debt Service ratio, MDS)也会明显上升。 也就是说,他每个月从工资抽出来还房贷的比例会更多,从2024年12月的15.3%,升至2026年底的18%。 预计,未来三年内将有74%的贷款人需要续约,约五分之一的房贷者表示对即将到来的续约持“担忧”态度。 分析人士指出,除非未来利率下调幅度更大、速度更快,否则大多数固定利率贷款人都难以回到疫情期间的“超低利率甜蜜时期”。 但加拿大统计局本周公布了最新通胀数据,6月份通胀率小幅上升至1.9%,央行近期降息的可能性依旧不大。 别说抵押贷款了,还有很多加拿大人连入市的机会都没有。 最新《2025年住房市场状况调查》指出,现在加拿大人如果“不啃老买房”,想拥有一个自己的家基本无望。 在过去两年内买了房的人中,有70%的人坦承,如果没有人帮忙给首付,根本就买不起房子。 说难听点,父母援助、亲友借钱等“外部资金”都成了“刚需”。 加拿大抵押贷款专业人士协会( MPC)首席执行官劳伦·范登伯格表示,“对于许多加拿大人来说,家庭支持已不再是应急选项,而是获取住房的前提条件。” 从首付到房贷,加拿大的住房危机日益恶化,这个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 随着房价维持在高位、抵押贷款压力测试门槛上调,越来越多年轻家庭即便有稳定收入,也难以靠自身力量筹足首付。 报告指出,这种结构性障碍可能进一步扩大贫富代际差距。 昨天统计局才爆出最新报告,加拿大财富差距已经在2025年第一季度创下了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收入分布前40%的家庭与后40%的家庭之间的可支配收入份额差距已扩大至49个百分点!
新闻
突发! 西海岸7.3级强震 拉响海啸预警 大地狂摇 千人狂奔逃命!
就在刚刚,美国突发7.3级强烈地震,海啸警报立即启动,数千居民紧急疏散撤离! 居民家中的监控拍下地震当时的景象,只见大地突然疯狂摇晃,车辆都左右晃,家具也跟着抖动,甚至卧室的监控器都被晃掉了;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与国家气象局(NWS)最新通报,今天中午12点38分,阿拉斯加半岛外海突发7.3级强烈地震! 从现场视频可以看见,当地居民纷纷逃往高地,海啸警报响彻大地。 大家带着一家大小,顶着风雨往安全地带撤离,逃避海啸,背景不断传来海浪拍打的声音。 此次强震的震央位于位于太平洋、沙马金群岛(Shumagin Islands)以南,距桑德波因特(Sand Point)约80公里,震源深度35公里。 地震发生后,美国国家海啸预警中心第一时间就发布了海啸警报,覆盖阿拉斯加西南沿海广大区域,数千名居民被紧急疏散。 大家先是感受到大地剧烈摇晃,下一秒就被警报声吓到了,都丢下手里的活,拉起亲人纷纷慌忙撤离。 为了让大家安全撤离,当局甚至派出警车,在大街小巷穿行,拿着大喇叭喊着,让所有人立即离开。 还有民众将现场避难的画面拍下来,只见大家沿着坡道向内陆撤离。 “我才刚回阿拉斯加,就碰上海啸警报,希望海啸不会真的来”,声音带着紧张。 地震发生90分钟后,海啸预警中心下调海啸警报,但警告海岸附近仍可能出现强水流与危险波浪,后续恐有更具破坏力的潮水。 “请位于沿海地区的居民立即往内陆或高地转移!海啸风险可持续数小时!” USGS数据显示,7.3级主震发生到现在,还发生了多次余震,震级都在2.7至4.4之间,集中在主震附近区域。 截止至发稿前,同样位于西海岸的美国俄勒冈、华盛顿及加拿大BC省都没有海啸影响,但此次地震再次唤起人们对“大地震”的恐惧。 2025本来就在“大地震”的历史活跃周期,温哥华岛、旧金山,阿拉斯加都是地震热点,再加上“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近好几座火山躁动。 换句话说,9级大地震随时发生都不奇怪,这也是为什么科学家们都在密切观测,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前兆。 阿拉斯加上一次发生这个规模的大地震,还是在1996年。 1964年的“阿拉斯加大地震”更是美国历史上最强的地震之一,规模达9.2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并引发了跨洋海啸,波及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夏威夷和日本。
新闻
炸裂!相差27岁华人夫妇代孕狂生21娃 婴儿豪宅内被虐至脑出血 被控重罪 所有孩子被带走
在美国的一对中国夫妇在过去24小时内成为英文媒体的热门话题,他们的故事,真是“炸裂”到难以置信。 这对夫妇居住在南加州华人富人聚集城市阿卡迪亚(Arcadia)。 38岁的女子Silvia张(Slivia Zhang, 音译)与65岁的男子宣国俊(Guojun Xuan,音译)被曝通过代孕母亲生下了21个孩子。 如今,因为涉嫌虐童,这些孩子已被全部暂时剥夺监护权,送往寄养家庭。 事件的导火索是5月7日一家医院的报警电话。 当时医院接收了一名仅两个月大的婴儿,孩子脑部有创伤,并出现颅内出血。医生怀疑他遭受了虐待,立即报警。 警方随即前往调查。 监控录像显示,5月5日,这名婴儿在家中被保姆暴力摇晃并击打,导致失去意识、陷入昏迷。 更令人震惊的是,Silvia Zhang与宣国俊当时就已经察觉保姆的行为,但并未立刻将孩子送医。 直到两天后,孩子出现癫痫症状,才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保姆为56岁的李春梅(Chunmei Li,音译)。 5月9日,警方对李春梅以及张宣二人发出逮捕令,指控夫妇“使儿童陷入危险之中/忽视儿童重罪”。 张宣二人随即被逮捕,但以每人50万美元保释。而李春梅则畏罪潜逃,目前尚未被捕。 警方在搜查两人住宅时发现屋内竟然有15个孩子,均为张宣二人的子女,并有合法出生证明。 随后,警方又在另一处房屋中找到了他们的另外6个孩子。 这21名孩子年龄从2个月到13岁不等,多数为婴儿与幼童,目前已全数进入寄养系统接受保护性安置。 事件曝光后,在美国引发了连锁反应。 至少四名女性先后爆料,称自己为张宣夫妇代孕,并在过程中遭遇了隐瞒与误导。 其中一位是来自德克萨斯州、年仅27岁的凯拉(Kayla)。她在3月13日刚刚为张宣夫妇代孕生下一个孩子。 得知孩子被送往寄养机构的消息后,她震惊不已。她原以为自己是在帮助一对南加州的不孕夫妇迎来第二个孩子,没想到两人竟然已有这么多孩子。 她已经在GoFundMe发起募款活动,用于筹集法律费用,希望争取自己所生孩子的监护权。 此外,还有两位洛杉矶县的女子表示,她们也曾为这对夫妇代孕:其中一人在今年3月刚刚分娩,另一人则在2022年和2024年分别生下了两个孩子。 甚至还有一位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代孕妈妈目前仍在孕期,尚未生产。 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代孕安排皆通过一家名为“Mark Surrogacy”的机构进行。而这家机构的注册地址,正是Silvia Zhang的居住地。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Mark Surrogacy就是由Silvia Zhang与宣国俊二人创立并运营的。根据公共记录,该公司目前已提交了解散文件。 有华人媒体前往涉案豪宅实地探访,发现屋内正在进行装修。房间里散落着大量儿童玩具、奶粉与纸尿裤。 院子里摆着一辆学步车和一张跳跳床,一楼房间内还摆放着钢琴。 根据房产网站Redfin的信息,这套位于W Camino Real Avenue600街区的房产拥有9间超大卧室、11间浴室,住宅面积超过1万平方英尺,占地约1.7万平方英尺。 房子结构豪华,高挑屋顶,二楼阳台宽敞通透,后院配有小花园与泳池,另设有高端厨房、藏酒间以及可容纳三辆车的车库。 这栋房产目前估价约422万美元。根据成交记录,房子最近一次交易是在2021年4月,当时以328.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一家投资公司。 而该交易的买方经纪人,正是Silvia Zhang,与涉嫌虐婴案的孩子母亲姓名一致。 对此事件,Silvia Zhang向英文媒体回应称:“所有关于我们不当行为的指控都是错误且误导的。如果未来启动任何法律程序,我们期待能澄清事实、还我们清白。” 这件事,你怎么看?
地产
爆了!欠款超9000w 温哥华地标项目陷破产危机 一人买四套 砸手里了
曾被宣传为“全球最高被动式节能建筑”的温哥华地标项目CURV,如今也陷入了破产危机。这个被称为豪宅市场“天花板”的高端楼盘,不但至今未开工,还因为还不上贷款,已被加拿大皇家银行(RBC)正式申请法院接管。 CURV位于温哥华市中心西区的Nelson街1075号,本来将是妥妥的市中心顶流。 原本计划建造一栋60层超高楼,包含328套豪华分契公寓、50套市场租赁单位和102套社会住房,还请来了曾设计迪拜帆船酒店的建筑师Tom Wright操刀,堪称顶配中的顶配。 Tom Wright 开发商是来自蒙特利尔的Brivia集团,他们原本雄心勃勃,2023年就开始预售单位。一卧起价就高达100万加元,顶层公寓更是标价6000万加元。 但市场不给面子,高价位加上房市低迷,项目销售非常冷清。为了吸引客户,开发商甚至推出“买房送保时捷”的活动,后来还搞出“保价回购”等营销手段,依旧没能打动买家。 今年更传出,一位买家一次性买了四个单位,但交了首付款之后就再没付款,开发商将其告上法庭,至今没有下文。 效果图 而另一边,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也暴露出来。 CURV项目的贷款就高达9000万加元,开发商没按时支付展期费用,贷款也没如期偿还。贷款联合体催款未果后,RBC联合BMO和Meridian信用合作社,于7月11日正式启动接管程序,并将在7月25日上庭审理。 法院文件显示,截至7月10日,CURV所欠债务已达9120万加元,利息还在持续滚动。而整个项目至今尚未动工,地块上只有两栋空楼,估值大约3800万加元,远远不够填补债务窟窿。 更雪上加霜的是,CURV去年也没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售指标,也没有拿到建筑许可证。虽然省政府后来推出新规,将预售有效期从12个月延长到18个月,CURV勉强拿到延期,但项目命运依然不容乐观。 如果法院批准接管,CURV项目很可能被拍卖,寻找新的开发商重新启动。但在当前房市环境下,是否有人愿意接盘,这仍是个大问号。 在房地产开发商频频暴雷的当下,CURV只是众多故事中的又一个。对于那些早早下订、满心期待未来入住高端豪宅的买家而言,这或许是一次现实的警醒——在楼盘动工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加拿大
突发! 加拿大客机高空冒烟 陡降1万英尺急转弯; 温哥华劫机警报 封锁停飞39分钟
加西周末
-
2025-07-16
本周才过了2天,就有2架波音接连爆雷,一架载着166人的客机上天25分钟引擎就起火、还有载着华人的737降落起落架断裂,让人心惊。 就在本周二晚7点半,加拿大客机也发生事故,一架原定从安大略省汉密尔顿飞往温哥华的波特航空客机突发异常,机长宣布紧急迫降! 据悉,这架飞机当时载着85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在飞越美国蒙大拿州上空时,机组人员发现机舱内冒出烟味,紧急上报给机长。 据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记录,这时飞机正以38,000英尺高空巡航,突发异常之后,开始以每分钟下降高达1万英尺的速度,急剧降落! 在7,000英尺高空短暂停留、并评估飞机情况后,这架飞机一度再次爬升至14,000英尺的高度,并朝向卡尔加里方向继续飞行。 但没过多久,机长突然急转弯,联系塔台,宣布要在萨斯喀彻温省里贾纳国际机场(YQR)迫降。 当地时间8点33分,这架飞机才平安降落,所幸没有人受伤。 今天早上,波特航空发布最新声明,证实机组人员在飞行途中察觉机舱有“烟味”,“机长出于谨慎考量,决定改降里贾纳机场。” 所有乘客均已在当地安排过夜住宿,预计将于今日搭乘另一架航班继续前往温哥华。 与此同时,昨天下午温哥华国际机场(YVR)突发“劫机警报”,多个航班一度停飞! 本周二下午1点30分左右,一架涉嫌被劫持的小型私人飞机闯入机场空域,被塔台发现,拉响警报,引发短暂“空中安全事件”。 也因为这样,温哥华机场空域关闭39分钟,至少9架航班被迫改道, 一开始,等候登机和飞行的乘客只看见大批警察围着一架飞机,都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随后航班就被宣布停飞了,还有原定降落的飞机被迫改航。 温哥华国际机场透露,当时机场雷达发现一架小型私人飞机在附近空域活动异常,触发安全机制,YVR随即对所有进港航班下达临时“地面停止”(ground stop)命令,暂停任何航班进场降落。 不久后,加拿大皇家骑警就证实,这架飞机为一架Cessna 172型轻型固定翼飞机,早些时候被报告自温哥华岛地区遭劫持。 警方称,接警时间为下午1点10分,他们接到线报说这个飞机正朝YVR方向飞行,全面戒备,空中广播预警周边航班,并迅速协调部署。 同时,飞航管制部门也向周边所有在空飞机发出劫机广播通告,提醒注意这架飞机。 据悉,这架飞机在机场上空盘旋了约20分钟,一度引发现场飞机和旅客的不安。 涉事飞机在下午1:45安全降落在机场北侧跑道,警方迅速控制现场,并将机上唯一人员拘捕。 警方确认机上只有一人,无其他乘客,目前嫌疑人身份及动机尚未公布,事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截至周二晚间,YVR机场已全面恢复正常起降运作。 航空安全专家指出,此次事件虽未造成物理性损害,但“此类小型飞机的行为轨迹有可能造成重大威胁,若飞行员不配合或具有破坏意图,后果可能极为严重。”
加拿大
加拿大对中国下重手! 卡尼祭限制令 配额砍半+50%惩罚关税 “国钢优先”!
加拿大加新网
-
2025-07-16
昨天才承认不可能与美国谈成“零关税”贸易协定,就在今天早上,卡尼总理就宣布一系列新措施——进一步限制外国钢铁进口,保护加拿大本土产业,重塑供应链韧性! 面对特朗普加倍钢铁关税带来的持续冲击,卡尼表示,“我们必须确保加拿大钢铁占据主导地位,” 事实上,今天这一系列措施是在上月联邦政府调整钢铁进口关税配额制度的基础上推出的。 当时,政府决定将对没有自由贸易协议的国家设定上限,但业内批评这个门槛“仍然过高”。 今天,卡尼宣布的新“配额政策”包括—— 7月底起,无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如中国、土耳其)其钢铁产品配额将砍至2024年进口量的50%; 超出配额部分将征收50%的惩罚性关税; 所有含有“在中国冶炼与浇铸”的钢材,无论最终加工地为何,只要是来自非美国国家的进口商品,将额外征收25%的特别关税; 即便是与加拿大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非美国家,其配额将设为2024年基准水平,超额部分也将征收50%关税; 与加美墨(CUSMA)相关的安排不变,对美国不新增反制措施; 以上政策立即生效。 对于今天宣布的新政策,加拿大钢铁生产商协会主席凯瑟琳·科布登(Catherine Cobden)表示,“这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但配额上限将帮助加拿大钢铁厂重新夺回本地市场。” 数据显示,自3月特朗普对加拿大钢铁与铝加征25%关税以来,钢铁产量5月已下滑30%。行业担心随着6月美方进一步上调关税至50%后,情况将更加恶化。 除了限制配额,卡尼今早还同时宣布“配套政策”—— 将拨出7,000万资金,用于为多达1万名受影响钢铁工人提供技能培训和收入支持; 通过战略创新基金(Strategic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