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全球疫情

spot_imgspot_img

噩耗! 卫生官: 新毒株传播速度快27%! 大温华人和同事分吃timbits感染! 打4针也中招

新冠还在进化! 自从南非科学家发现Omicron BA.4和BA.5之后,全球疫情就开始越来越恶化,因为人们发现,Omicron的重组子变体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 近日,又一个新毒株在北美“站稳了脚跟”,那就是Omicron的新子变体——BA.2.12.1,据悉这个毒株比Omicron原始毒株的传播速度快27%!很可能是目前传播最快的新毒株! 目前,杀疯了的BA.2.12.1毒株已经占据美国新病例的20%,而上个礼拜还只是11%! 就在BA.2.12.1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传播的时候,《自然》上一篇论文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BA.2.12.1特有的L452突变有可能会导致肺嗜性和致病性上升! 近期,感染新冠的华人也在迅速增加—— 小编认识的C女士在大温某公司工作,昨天她告诉小编,坐在她对面的同事H感染了新冠,没有来上班。 另一名同事P听到后大惊失色,突然说自己身体不适就回家了。 回家一检测,发现P同事也阳了。 究其原因,P同事悲痛地说,上周H来上班的时候,两人曾经分食了一盒Timbits,没想到只是因为一时嘴馋,感染了新冠! 小编的另一个朋友的妈妈,在打了4针之后,上周还是感染了新冠,真的是防不胜防。 随着身边越来越多的华人感染新冠,小编只能把最近下馆子的计划都取消了。 拜读了几篇研究之后,小编才知道,最近流行的这一个新毒株,传播速度居然比之前还要强27%!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周二报道,Omicron的BA.2子变体近期产生了很多变异分支,而这些分支正在北美站稳脚跟。 其中最可怕的子变体就是BA.2.12.1! 这个子变体到底有多可怕,这里有一组数据。 CDC表示,一周前美国病例有11%是BA.2.12.1引起的,这周就变成了20%,短短7天,直接翻倍。 而且涨势惊人,看下图的第二个表格,这个BA.2.12.1相对于BA.2的增长优势在美国可能会达到49%。 相对原始堵住BA.2,BA.2.12.1在美国是这样的涨势 来源:https://cov-spectrum.org/ NBC报道称,纽约卫生官上周发表:BA.2.12.1比Omicron原始毒株BA.2传播速度快23%-27%,不过没有证据表示BA.2.12.1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而BA.2.12.1早就在几个月前就从美国登陆加拿大了,甚至还有说法零号病人来自加拿大。 那么,BA.2.12.1对比BA.2到底有什么区别? 其实只是增加了 S704L 和 L452Q 这两个突变。 这两个突变眼熟吗? 对,L452R就是Delta变种疯狂传播的时候发挥巨大作用的突变。 这就是为何,这篇刊登在《自然》的线上平台发布的论文提出了L452R可能更有嗜肺性和致病性的观点了。 据悉,Nature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是《自然》旗下的线上平台,是一本同行评审开放的科学期刊。 大家都知道,去年Delta变种流行的时候,全球各地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有上升,更是有人认为Delta比原始毒株致死率高133%。 但是,新冠病毒进化成Omicron之后,L452R突变神奇地消失了。 不过如今在最新子变体B.2.12.1上,L452R突变又杀回来了。 再说一说南非发现的BA.4和BA.5。 因为南非的核酸检测跟不上,所以数据也十分有限,但是可以从数据中看到,BA.4在东开普省的病例占比已经突破了70%。   BA.4和BA.5在南非的病例数正在迅速增长,虽然还没有成为主导毒株。 Omicron子变体的还会一个接一个地不停涌现,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着。 然而不幸的是,在我们最最最需要监测变种毒株的时候,全球的核酸检测力度都在下降! 专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如果全球继续削减检测力度,那么万一有更危险的变种出现,我们将失去辨识它的能力! 加拿大BC省早早就将病例发布变成一周一次,核酸检测点几乎全部关闭,现在想要够着核酸检测的资格的是太难了。 如今,这个决策快被人骂惨了。 在这种检测环境下,加拿大的新增病例数大幅度减少了。但是却让人蒙上了双眼,对下一波疫情何时时候会来一无所知,这样的行为相当于把居民置于危险而不告知。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上周表示,加国正处于第六波浪潮之中,住院人数呈上升趋势。 但是BC省的居民全都一无所知,不知道这波什么时候是顶峰,也没有任何的卫生措施收紧。 相比之下,安省发布的数据更加真实一些。 今天(4月20日)安省通报,过去24小时内,新增确诊1073人,目前住院人数超过1600例,死亡28例。 并且安省卫生厅长Christine Elliott表示,他们正在考虑延长现有的口罩令,因为第六波袭来。 安省的新冠研究顾问Dr. Peter Juni表示,复活节导致的疫情波动,实际感染很可能是通报的20倍!   如果今天的感染数字是1000例,那么乘以20就是2万例! 新的Omicron子变体一个接一个出来,政府的检测又不给力,海外华人们只能靠自己了,一定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涨涨涨! 加拿大通胀飙到6.7% 创31年新高!华人超市这个涨最猛!

说好的加息抗通胀呢? 这两年,受全球疫情、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加拿大的物价是一直在上涨。2022年1月,通胀率破5达到了5.1%,2月份更是继续升到5.7%! 为了缓解通胀压力,加拿大银行宣布加息。3月3日央行加息25个基点,利率调至0.5%,4月13日,又大幅度加息50个基点,将利率提升到1%。 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莱姆 可是加息并没有挡住通货膨胀的脚步。今天,加拿大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3月份,加拿大的通胀率又攀新高,达到6.7%,比上个月还增加了1%!这也是创下了自1991年以来31年的新高! 央行加息本来是想放慢通货膨胀,希望将其控制在2%左右。但是没想到通胀率还是居高不下,甚至创下新高! 按照统计局的说法,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房价上涨、全球供应链问题,以及俄乌战争等。 而3月这次上涨,也涉及到汽油、杂货、餐饮、旅游等多方面。 油价继续涨 3月份,加拿大天然气的价格上涨了11.8%!BC省每升油价曾一度高达2.16加元,后面虽然降了些,但也在1.95左右徘徊,跟去年3月的均价相比,价格贵了约40%! 为了减轻司机的压力,省政府通过ICBC给每辆车补贴了110-165加元。但是补贴还没有到,油价又开始飙。就在本周,大温地区的油价又回到了$2/升! 其他燃料也同样大幅上涨。"燃油和其他燃料的价格上涨了19.9%。和2021年3月份相比,燃油、燃料的价格上涨了61.0%。 日用杂货几十年来最贵 杂货店的价格继续上涨,甚至许多商品还打破了几十年的记录。鸡蛋、黄油、意大利面、奶酪、早餐麦片统统大幅度涨价。 "乳制品和鸡蛋的价格继2月份上涨6.9%之后,在3月份同比上涨了8.5%,这是自1983年2月以来最大的增幅。其中,黄油增长了16.0%,奶酪增长10.4%、鲜奶增长7.7%”。 面粉、谷物以及相关食品的价格也达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比如,Costco最便宜的10KG袋装面粉,价格从原来的6.99涨到了现在的9.99。 大部分蔬菜、肉类的价格在2月份已经得到大幅增长了,3月基本维持在高位上没再继续走高。 可是受食材的影响,多数餐馆都出现了价格调整现象。比如华人喜爱的面馆、熟食店等,很多都调整了产品价格。 本地社交媒体上,有华人朋友称,原来16加元的烤鸭现在调成了18.99;有人反映爱吃的拉面每碗涨了2加元;还有人表示美食城里2荤1素的套餐从14.5涨到了15.9…… 另外,本地华人超市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涨价。温哥华大统华的游水蟹从每磅18.99涨到了23.99,元初超市的4L装花生油原来卖19.9,2月份涨到了22.99,但是3月份直接飙升到了34.99,比去年增涨了75%! 这让不少华人朋友直接看傻了眼,已经无力吐槽了。 假期旅游费用增加 随着卫生防疫政策的逐步放开,3月份旅行者的住宿费用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25%。 这笔费用的上涨,我们还可以阿Q地想,是生活品质的回升。虽然机票、酒店的费用时不时就发生“天价”票事件。 总之,目前加拿大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了31年来的最高点。最近央行又加息了,天气也慢慢变暖了,蔬菜开始进入多产期……接下来,物价该下降了吧? 希望如此……

混乱! 航空公司系统崩坏 40+航班延误 千人滞留机场 现场抗议 骂声一片!

机场人挤人回不来! 长周末3天,连着复活节星期一,好不容易解封后迎来小长假,大家都玩疯了,上山下海,更多人直接一张机票飞出国度假,悠闲自在。 没想到,正当大家准备结束假期,收心上班上课的时候,意外发生,回加拿大的航班被统统延误,数千人滞留机场! 4月18日,也就是本周一,加拿大Sunwing航空公司官网出现技术性故障,整个系统突然崩溃中断,几乎当天所有航班统统被延误,超过40个航班全部受影响,上千名乘客被迫滞留海外机场,有人甚至苦苦等了12个小时都没能回家! 在这数千名被迫滞留的加拿大人中,就有数百名BC省民被困在加拿大人最爱的旅游度假地——墨西哥坎昆!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原本是要在周日,也就是17日下午2点40分从下榻的酒店出发前往机场,飞机将在傍晚6点半准时起飞,11点回到温哥华国际机场。 没料到,当他们收拾好行李和心情,到达机场的时候,Sunwing航空公司的服务台前面人山人海,大家一脸焦急神情,在原地打转,不知所措。 “我们不明所以,跟着排了大概1、2个小时的队,才意识到问题严重,”其中一名乘客莫纳汉透露。 一开始,航空公司告诉他们,航班被推迟至周一,但是随后又有两个航班前后被取消,大家都被吓傻了:这该不会是回不了家了吧? 航空公司随后解释:回温哥华的航班随时都有可能会来,时间不定。 此话一出,大家就更不敢走了,只能崩溃地在原地等候。“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作为补偿,航空公司“很有良心”地一人发了一张1刀的食品券,但是只能在机场的星巴克使用。 这个时间点,星巴克全是人,要等一段时间,再晚一点就直接关门了,有跟没有都是一样的。 就在这个时候,所有乘客又被告知20分钟将会有巴士接大家去另一家酒店。 机场一片混乱,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基洛纳居民安德鲁和妻子也被困在坎昆,他崩溃地表示:“我必须回去上班,我们1岁和2岁的孩子暂时交给爸爸妈妈照顾了,但他们也要回去上班。我拼了命找别的航空公司,看看还有没有机票。加航现在一张机票超过2000刀,只剩3个座位,买不买?肯定买!” 他们是来度蜜月的 此次系统故障,Sunwing 航空也很崩溃,在本周一就发布了紧急通知,请所有旅客接下来12-24小时之内追踪自己的航班状态,千万要确认好自己的飞机不受影响,才好出发前往机场。 除了被困在坎昆的BC 省民,还有大批旅客被困在多伦多机场,回不了家,有人甚至等了超过20个小时。 长周末出游人潮爆满,除了这一次全系统崩坏的Sunwing 航空之外,加拿大航空也迎来了疫后人潮。 4月15日当天,加拿大航空单日迎来了超过10万名乘客登机,为疫情爆发以来首次! 全球疫情尚在蔓延,加拿大也亮起来第6波疫情的红灯,但大家解封外出的热情高涨,很明显没有被阻碍,该出国度假出国度假。 希望这一次大规模航班延误的问题早点解决,大家都能早日平安回家吧。

炸锅! 新冠又爆新变种 今秋恐现”杀手级”毒株?! BC住院死亡双上升 专家绝望: 没救了!

“我们已失去检测能力” 全球疫情还在蔓延,加拿大首席卫生官上周官宣进入第6波疫情,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新冠住院人数回升至1000+,萨省废水病毒载量在今天达到高峰,专家们绷紧了神经,就怕下一秒病毒疯狂反扑,疫情失控。 美国宣布要与新冠“决一死战”,福奇二次投降,承认“群体免疫”无效;德国卫生部长急发警告:今年秋天,可能会出现“杀手级”的新冠变种,新毒株取代旧毒株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一个个新冠红灯亮起,加拿大也严阵以待,今天一早,美国宣布取消飞机火车口罩强制令,特鲁多政府不敢松懈,表示保留这个政策。 全国最后解封、宣布“躺平抗疫”的BC,最近一周新冠住院人数也出现上升趋势,专家和民众忧心政府“佛系抗疫”,会引起更凶猛的疫情反扑! 根据联邦卫生局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4日至11日这一周,全国新冠住院人数增加约18%,魁省、安省、新省、大草原省份、BC省均有上升。 几乎每4个加拿大人中,就有1人曾经感染新冠病毒,每个年龄层比例不一样,其中18至34岁为30%,55岁以上人群为12%。 有关注本省疫情的人应该都知道,BC省府早就已经放弃了统计和追踪单日新增病例和现存活跃病例等几个疫情指标,关注在新冠住院和死亡上面; 就连省长选举都没能中断的每日疫情通报会,也在本月正式改为每周一次报告。 采取“眼不见为净,不测就没有新增”策略的BC省府,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最基本的确诊追踪都不做了,还要卫生厅做什么? 专家们警告:再这么下去,人们已经无法预测第6波疫情的走向!未来一片黑暗! 统计、追踪和公布数据并不是“无用功”,只在疫情严重时做做样子,不管是对省府防疫指南、还是对公众评估疫情,都有着重要意义。 新毒株三天两头就冒出来,短短一周之内,就接连出现了XE、XL、BA.2.12,今天韩国又出来一个XM毒株,虽然不是每一种毒株都能造成大规模的传播和杀伤力,但是起码人家有追踪、观察、发现新变种的能力,要是放在BC,估计都测不出来。 省卫生厅事实上是有在统计新增的,但是仅仅包括PCR检测出阳性的病例,可是现在全省普及快筛。 小编近日接连确诊的朋友中,都是自己在家快筛测出来的,卫生厅也没有统计追踪,基本靠自己吃药在家隔离撑过来,更别说二、三次感染的人了。 省独立建模小组就表示,疫情数据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给大家提供一个预测的依据和方向。说难听一点,就凭现在BC每周的数据,别说新变种出现和入境了,就连眼前这一波疫情都走向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SFU感染和公共卫生专家柯林表示,“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本省的再感染率!” 上周第一份“每周报告”指出,本省新冠住院和死亡人数正在增加,但是不足以了解BA.2的传播程度。   “我们已经失去了检测当前疫情的能力。” 有人悲观地表示,BC省民有可能在“信息真空”中,正在进入第6波疫情而不自知。 “这波疫情什么时候来?什么病毒株主导?将持续多长时间?什么时候会达到顶峰?”人们一概不知,专家们不知道,民众更不知道。 即便大部分省民已经接受解封现状,开始回归“正常生活”,但也不排除有人还是想自己坚持防疫措施的,但他们连自己每天面临的风险都不知道。 在口罩摘下、疫苗护照取消、防疫已变成个人责任的疫后时代,新冠病毒将一如既往地存活在人类的生活中,悄悄传播。 与其赌自己感染是轻重症、会不会死,还不如做好日常防疫。生命是自己的,自己好好珍惜,戴好口罩、勤洗手。

突发! 韩国发现又一新变种XM! 5毒株齐聚1国 火葬场爆满 竟还取消隔离?!

韩国集齐5个新变种 威胁全球 由于第六波疫情高峰过于迅猛,不少华人无奈调侃:“一周一个新变种!” 谁曾想到,这句话一语成谶!这样的噩梦,在韩国实现了。 上周二,4月12日,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官宣发现了全国首例感染XL变种毒株的病例,这也是目前全球官方确认的第一例感染XL毒株的患者。 今天,又是一个周二,韩国疾控部门又官宣,发现2例感染XE毒株的病例,以及1例感染XM毒株的病例。 据悉,这是韩国首次发现XE毒株和XM毒株。并且,也是全球首次报告XM毒株病例。 XE毒株大家现在应该已经不陌生了,它是Omicron原种毒株BA.2和亚种毒株“Omicron妹妹”BA.2的结合体,XE变体完美结合了两种毒株的特性,比BA.2亚种的传播速度还快10%,是原种BA.1传播速度的1.4倍。 世界卫生组织更是评价XE毒株为“当前全球已知的传染力最强的毒株”。 那么XM、XL又是何方神圣呢? 据《中新社》报道,当前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7种同属于Omicron下的重组毒株——不过这是来自实验室的结果,并不代表全球各国报告过17种感染重组毒株的病例。 研究人员为这17种重组毒株排序取名,从XA排到XS。 近期各国证实已经出现的重组毒株有: XE:日本、韩国、印度、泰国、欧洲、美国均已发现,甚至在部分地区,XE已经占比超过40%,很快将超越主导毒株BA.2。 XD:法国最早报告了54例,之后德国和欧洲一些国家也发现了这种毒株的存在。它含有来自 BA.1 的刺突蛋白和来自Delta的基因组,很可能会继承Delta的高毒性以及Omicron BA.1的传染力。并且,法国研究人员初步发现XD具有免疫逃逸的能力,能使部分已有新冠治疗药物失效。 XF:发现于英国,同样混合了Delta的基因组,可能具有肺嗜性,或许会继承Delta的高毒性。 XL:发现于韩国,是Omicron BA.1和BA.2的结合体。目前特性不明。 XM:发现于韩国,是Omicron BA.1和BA.2的结合体。目前特性不明。 令人忧虑的是,一个重组毒株就能把一个国家折腾得够呛,可偏偏韩国在一波疫情高峰中已经同时出现了XM、XL、XE以及BA.2和BA.1。 联想到Delta时期养蛊的印度,韩国正在成为下一个“养蛊毒窟”和“病毒培养皿”。 而这并不仅仅只威胁到韩国本国的国民,更将成为全球的威胁,无异于在全球人民头顶悬上了一颗定时炸弹。 那么,韩国现在疫情状况如何了呢?韩国能控制好现在的局面,保护好他们自己和全球人民吗? 这个问题,我问不出口;恐怕韩国也答不出来。 截至目前,韩国累计感染者已超过1630万人。而韩国的总人口只有5100万人。相当于每3个韩国人中就有1个人感染。 而韩国感染者的激增,是从3月1日解封躺平开始的。 自那一天起,韩国10天内新增确诊患者增加了305万人。 韩国9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达到50.2%,而韩国的死亡率也在飙升——这主要体现在火葬场的饱满。 从3月底开始,韩国的火葬场就已经饱和。 3月22日,有记者前往仁川市火葬场采访死者家属,有20多辆殡仪车停靠在停车场,但火葬场的火化设施压根烧不过来人。 首尔附近的一处火葬场,以前平均火化91具遗体,现在每天平均火化131具遗体。 火化需要提前4-5天预订,有人的母亲死了6天仍未火葬! 并且,韩国感染者已不分贫富,大量可以家里蹲的明星也中招。 有女团男团的偶像明星、有电视剧演员、有电影演员、有主持人、有导演……毕竟全国日增十几万,即使有钱任性,依然逃不过感染。 即使韩国正在一步步逼近全民感染,政府的态度却比美国、英国还令人迷惑。 4月15日,韩国政府发布了一份《后奥密克戎时期应对计划》,明确指出:从5月下旬起,韩国新冠确诊病例不再要求隔离。 并且,新冠不再是具有最高水平隔离义务的甲类传染病,将被降级为乙类传染病。其诊断、检查、治疗全程均实行普通医疗系统标准。 还未离任的韩国总统文在寅甚至发话:“新冠病毒在韩国已率先成为地方病。” 在此之前,新冠病毒自从2020年由流行病爆发后,一直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全球大流行疾病。 但韩国却突然要将新冠降级成“扩散程度相对低”的地方病。 三分之一的国民在感染,并且韩国并未封国,变种可能随时传播到国外,这算哪门子的“扩散程度相对低”呢? 前两天,一直在鼓励国民“全民免疫”的美国已经幡然醒悟了。 拜登福奇双双发话,美国要在下个月举行全球疫情峰会,呼吁参会国团结一心,和新冠病毒决一死战。 大哥都已掉头遏制疫情了,作为小弟的韩国何时能迷途知返呢?! 再不好好控制疫情,下一次潘多拉魔盒里开出的新变种,可不一定杀伤力弱了!

刚刚! BC新增1770 全球感染超5亿! 专家: 没有疫苗能支持群体免疫!

没完没了的疫情啊! 难以置信,全球疫情已经进入了第6波,而全感染人数仍在迅速增长,就在今天,路透社统计称,全球新冠确诊人数已经达到了5亿! 而疫情并没有结束的征兆,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仍然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总人口不足5200万的韩国,平均每日新增就有18万! 从加拿大的统计数据来看,虽然确诊增加的速度已经放缓,各省的卫生政策也出现了很大的松动,人们的生活理论上已经朝着两年前看齐了。 但是病毒并没有远离,依然离我们很近。 刚刚,BC卫生厅公布了上周最新数据,这是将每日汇报改成周汇报后第二次发布公告: 数据显示,人数略有上升。新增确诊为1770,高于上次的1706;住院人数从230人增加到233,全省总确诊总数达到了359,002人。 东部的安省数据也是呈现增长趋势:仍有1,392人住院,比昨天的1332新增了60人,又有23人失去生命…… 而最新的废水数据表明,病毒的每日病例数可能已达到稳定,每天新增感染约100,000例! 卫生人员不得不发出警告:我们没法说每日病例是不是已经达到了高峰。复活节长周末即将来临,任何情况都可能会发生。 放眼全球,Omicron仍在不停地重组、变异,已经先后出现了17个子变种。 除了目前在欧洲和亚洲肆虐的OmicronBA.2之外,发现有英国的OmicronXE已经证实传播速度比BA.2还要快1.1倍,而加拿大已经出现了多个XE病例。现在,XL都已经出现了! 谁也说不准未来还会出现多少种新的变种,而其中会不会再出现一个让人措不及防的“毒王”…… 面对这种现状,普通民众能做的好像就剩下尽可能地佩戴口罩、按规定接种疫苗了。 两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佩戴口罩是管用的。但是疫苗的作用能否满足预期,现在又面临挑战:专家称,现有的疫苗并不能提供全民免疫! 当我们接种第2针甚至第3针新冠疫苗的时候,总是会寄希望它们的防御性,能够真的提供70%甚至90%的保护,让我们避免感染。 然而现实让人失望。病毒一直在变异,我们无法找到一种能够“完全有效”的疫苗,来阻止感染,或者对所有的病毒变体都有效。 美国首席医疗顾问福奇(Anthony Fauci)和他的同事们近日在《传染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 里面内容表示,尽管我们都希望能够实现群体免疫,但是对于新冠病毒来讲,这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病毒一直在变异,无论是感染病毒还是接种疫苗,都不能给人体提供长时间的保护。” 但是也没必要绝望,因为疫苗接种确实提高了人群的免疫力。因为病毒在变异的时候,只有部分变异能够逃脱疫苗的免疫或者导致更严重的疾病程,疫苗对大部分变异还是有效的。 再加上抗病毒药物和快速检测工具的应用,我们可以期望能够成功地实质性控制病毒的社区传播,将其对社会的影响降到最小。 群体免疫或许无法实现,但是控制病毒的影响我们可以做到。 加拿大公共卫生署的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理论。从2月21日到3月20日,与接种两剂疫苗的人相比,未接种疫苗的新冠病例住院的可能性是其四倍,死亡的可能性是五倍。 与接种3针疫苗的患者相比,未接种疫苗的人在同一个月内住院的可能性高出9倍,死亡的可能性高出16倍! 疫苗可能不能让我们群体免疫,但是疫苗可以让我们避免因新冠而死亡! 2022年的春天到了,大温又到了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明天就是复活节长假,想来华人朋友们早早就安排好了度假计划吧。 在此提醒大家:不论是室内聚会还是外出游玩,最好戴好口罩。 没完没了的疫情啊!
[tds_leads input_placeholder=”Email address” btn_horiz_align=”content-horiz-center” pp_checkbox=”yes” pp_msg=”SSd2ZSUyMHJlYWQlMjBhbmQlMjBhY2NlcHQlMjB0aGUlMjAlM0NhJTIwaHJlZiUzRCUyMiUyMyUyMiUzRVByaXZhY3klMjBQb2xpY3klM0MlMkZhJTNFLg==” msg_composer=”success” display=”column” gap=”10″ input_padd=”eyJhbGwiOiIxNXB4IDEwcHgiLCJsYW5kc2NhcGUiOiIxMnB4IDhweCIsInBvcnRyYWl0IjoiMTBweCA2cHgifQ==” input_border=”1″ btn_text=”I want in” btn_tdicon=”tdc-font-tdmp tdc-font-tdmp-arrow-right” btn_icon_size=”eyJhbGwiOiIxOSIsImxhbmRzY2FwZSI6IjE3IiwicG9ydHJhaXQiOiIxNSJ9″ btn_icon_space=”eyJhbGwiOiI1IiwicG9ydHJhaXQiOiIzIn0=” btn_radius=”0″ input_radius=”0″ f_msg_font_family=”521″ f_msg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nBvcnRyYWl0IjoiMTIifQ==” f_msg_font_weight=”400″ f_msg_font_line_height=”1.4″ f_input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zIiwicG9ydHJhaXQiOiIxMiJ9″ f_input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weight=”500″ f_btn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btn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weight=”600″ f_pp_font_family=”521″ f_pp_font_size=”eyJhbGwiOiIxMi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pp_font_line_height=”1.2″ pp_check_color=”#000000″ pp_check_color_a=”#309b65″ pp_check_color_a_h=”#4cb577″ f_btn_font_transform=”uppercase” tdc_css=”eyJhbGw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Q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U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M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VfbWF4X3dpZHRoIjoxMTQwLCJsYW5kc2NhcGVfbWluX3dpZHRoIjoxMDE5LCJwb3J0cmFpdCI6eyJtYXJnaW4tYm90dG9tIjoiMjUiLCJkaXNwbGF5IjoiIn0sInBvcnRyYWl0X21heF93aWR0aCI6MTAxOCwicG9ydHJhaXRfbWluX3dpZHRoIjo3Njh9″ msg_succ_radius=”0″ btn_bg=”#309b65″ btn_bg_h=”#4cb577″ title_space=”eyJwb3J0cmFpdCI6IjEyIiwibGFuZHNjYXBlIjoiMTQiLCJhbGwiOiIwIn0=” msg_space=”eyJsYW5kc2NhcGUiOiIwIDAgMTJweCJ9″ btn_padd=”eyJsYW5kc2NhcGUiOiIxMiIsInBvcnRyYWl0IjoiMTBweCJ9″ msg_padd=”eyJwb3J0cmFpdCI6IjZweCAxMHB4In0=” msg_err_radius=”0″ f_btn_font_spac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