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死伤! 5.9级地震狠摇大地 40+余震! 70村庄被摧毁 民众冰天雪地逃命! BC也震了!
短短一个周末,全球各地天灾不断,日本十年一遇寒流,长野雪崩活埋十多人、新西兰洪灾,奥克兰宣布紧急状态、加拿大东部迎来2023年第一场冬季暴雪…
紧接着,大地再一次撼动——
天摇地动,上百条生命生死一线间,建筑物被震碎,民宅墙壁直接碎成残渣,钢筋泥土散落满地!冰天雪地中,819条生命,死的死、伤的伤!部分地区断电,一片黑暗!
根据外媒报道,这一场地震发生在伊朗西北部,靠近土耳其的边境。
1月28日晚上9点44分,一场规模达5.9级的地震袭击了伊朗西塞拜疆省,造成至少3人死亡、816人受伤!目前救援行动还未结束,死伤人数有可能再次上升!
地震突如其来,发生的时间刚好是周末晚上,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很多人闪躲不及,直接被砸伤!
从现场的的照片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墙壁都直接被震碎,掉了一大半,其他地方也充满裂痕。
一栋被地震摧毁的居民建筑,墙壁轰然倒塌,直接破了个大洞,房间内部也好不到哪儿去,一片狼藉,杂物电线散落;
外面更惨,底层的建筑受损没那么严重,但是高层建筑被震碎,残渣掉了一地,好好一栋房子,震得只剩下边框了,内部一目了然。
这场地震震源深度为7公里,此后先后发生余震40多次,其中最大一次震级为4.2级!
由于伤亡人数太多,部分伤者被送往附近城市接受治疗,医院急诊室一下子就挤满了。
不仅仅是民居,就连城市基础设施也遭殃,部分社区断电,陷入一片黑暗,救援起来十分困难。
大楼被震成这副模样,要从里面挖人也极其费劲。
好好一个周六晚上,地震重灾区街道繁忙,到处都是忙着逃命的人,大家被迫逃离家园。
伊朗现在也还是寒冬,冰天雪地里,受伤的人们被送往医院,幸运存活下来的人无家可归,只能一家老小挤到临时帐篷里面避难。
地震范围之广,至少有70个村庄遭到破坏,当地政府正在紧急救援。
伊朗政府第一时间出动了救援组织,派出2架载有救援物资的飞机、数十辆卡车前往灾区。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随后也发布了地震警告:伊朗此次地震规模为5.9级,“地震非常强烈,许多地方有震感,包括省会!”
伊朗这个国家位处几个主要地质板块纵横交错的地方,是全球地震最频繁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曾有过可怕的大地震,造成上万人死亡。
20年前,也就是2003年,伊朗克尔曼省发生6.6级地震,一座古城被夷为平地,3.1万人死亡。
过去几个月里,今天这个被地震袭击的城市也经历过几次规模较小、但震感相当大的地震,但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或是重大损失,直到今天。
同一天,加拿大BC也发生一场地震!
根据本地英文媒体最新报道,28日早上8点刚过,本地阳光海岸Tofino突发一场4级地震!
这场地震震央在Tofino小镇以西194公里处,震源深度为10公里,所幸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BC属于加拿大地震高发区,也位处“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温哥华岛时常发生地震,但因为在规模不大,人们通常没有震感。
专家也提醒,BC已经进入“9级大地震”的历史周期,这两年全球各地地震不断,就“火环”蠢蠢欲动,温村人害怕的“大地震”来临只是时间问题。
加拿大和BC省府,从去年就开始默默着手准备了,地震预警系统最早明年初就能正式启动,大温不少社区也在升级防震。
不论如何吧,希望今天伊朗这场地震的死伤人数不会再上升,更多生还者获救。2023年,大家都要平平安安的。
BC地震预警系统明年启动 30天震17次
本周四(26日),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正式宣布——
2022年开始部署的国家地震预警系统,预计将于明年初在温哥华岛、大温地区及BC省其他地区部署就绪!
如果本地发生会导致重大震动和破坏的巨型地震,这个系统可向沿海社区提早几分钟发出警告,为居民争取逃生时间。
最近这一段时间,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并不平静,短短几周内,美国南北加州被前后震了一遍,震级都在4.2级;日本、阿根廷、中国在本周都发生规模不同的地震。
作为同在“火环”、本国地震高发地区,BC在过去30天内就震了17次!
加州从2022年年底到这个星期就接连发生了好几次地震,但人政府早就有了地震预警系统,居民手机提前接到通知,大家睡到一半都有时间先到街上避难。
一旦正式启用,BC省的地震预警系统也会为本地居民提供额外的逃生时间,到安全地带避难,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这个系统还会触发自动化系统,一旦感知到地震要来,就会自动发送信号,转移飞机降落和中止桥梁交通。
据悉,这套地震预警系统使用传感器网络,检测地震,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地下和建筑物内,并向处于危险中的社区发出警报。
2022年3月底,第一个传感器安装在了西温的马蹄湾。
现阶段,温哥华岛、维多利亚地区正在安装数十个传感器,还有约100个传感器,将覆盖BC海岸和大温地区。
一切顺利的话,这个地震预警系统将在2024年初投入使用,为加拿大地震最容易发生的地区超过1000 万人提供预警警报。
加拿大政府的计划,是在地震活跃地区部署400个传感器。
这个系统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地震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穿过地面,传感器检测到地震辐射的第一个能量,称为P波;
传感器将信息传输到数据中心,计算地震位置、震级及整个地区的预期震动;预警系统通过国家警报系统(Alert Ready),将警报发送给公众。
2022年3月,日本发生 7.4 级地震,铁路线上就安装了类似的传感器系统,一列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列车收到信号立即停止,避免了重大脱轨和人员伤亡。
一旦发生危险强度的地震,BC的这套系统还将针对来自华盛顿州的潜在有害地震发出警报。
BC西海岸处于“火环”地震带上,从温哥华岛中部到加利福尼亚北部,胡安德富卡板块正在北美板块下方滑动。
由于板块间的摩擦,可能导致9级大地震。换句话说,温哥华人所惧怕的“大地震”,可能就是一场9级的大地震!
在过去6000年,卡斯卡迪亚俯冲带一共发生了13 次9级以上的巨型逆冲地震,平均每500至600年发生一次。有的相距近200 年,有的相距800年,无法精准预测。
上次9级大地震发生在1700年1月26日,强烈震动可能持续了几分钟,当时北美西海岸发生了巨型地震和海啸,袭击太平洋沿岸的海岸线,摧毁从温哥华岛到北加州的沿海村庄,甚至对日本海岸造成破坏。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表示,这样规模的地震再一次发生,对居住在BC西南部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危险”。
过去的130年里,BC西南部和华盛顿州北部累计发生4次7级或更大的地震。
当然,也希望这场9级地震永远不要到来,但自然灾害人类无法预测,只能尽一切努力做好防范措施。
刚刚! 80后性感女总理辞职: 不干了! 姐要结婚带娃去! 玩夜店 拴花花公子 这位史上最年轻总理有点戏
新闻
加新网CACnews -
1月19日,世界政坛又传爆炸性消息,新西兰80后性感女总理阿德恩(Jacinda Ardern)突然宣布,将辞去总理职务。
她哽咽着说道,“我是人,政治家也是人。我已经竭尽所能,筋疲力尽了……是时候(离开)了”。
当被问及辞职后准备做什么时,她坦然说道,因为新冠疫情被耽误了婚礼,现在她只想和未婚夫把婚结了,带好女儿。
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摆烂”,有点“恋爱脑”,但阿德恩并不是一个扛不住事只会跑的女总理。
上任5年,历经恐袭、火山大爆发、新冠大流行等多个重大危机,也无数次遭“厌女者”抨,外表看着瘦瘦弱弱的她,硬是扛起了这一切。
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批评新西兰防疫不利,导致疫情出现“激增”时,阿德恩立即毫不留情地回怼:
“完全没有可比性!美国每天增几万例,而新西兰日增仅9例!”(当时的情况)
其口吻,其气势,完全就是一种“别以为老娘会怕你”的高姿态,美国总统怎么了?大炮都发到南半球来了?
怒怼川大炮的阿德恩的确“不简单”,看看她从政前后的“简历”,可能还会有一种“以为是3集领盒饭的群演,没想到竟然是甄嬛”的感觉。
6年前,刚满37岁阿德恩当选新西兰总理,成为该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
还洋溢着青春感的面孔站上台的那一刻,很多人皱眉:行不行啊?
再一翻其过往:她竟从小就是“劣迹斑斑”的“问题少女”,
再大点更是常混迹夜店舞厅,成为学校里有名的“Party Queen”。
也因为个性爱打抱不平,在校园里时常干些“维权”的事,久而久之对政治就来了兴趣。
17岁加入新西兰工党;2008年成为最年轻国会议员;2017年成工党党魁;
然后,接手党魁才3个月,被选为了总理。
这平步青云的速度,有火箭那么快了。
从政虽然忙碌,但阿德恩的个人生活也没闲着——
其中“最大的看头”就是顺便和绯闻不断的花花公子Clarke Gayford谈起了恋爱。
在遇到女总理前,这位公子的画风是这样的:
身边的女友更是走马观花般换。
但一遇到阿德恩,人就突然转了性,火速斩断不该有的情丝,和阿德恩确立了恋爱关系,几个月后就同居了。
2018年,也就是阿德恩当选总理的第二年,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
阿德恩休了个短暂的产假,就开启了带娃上班的生活。
宝妈们看到这一幕,可能感慨特多吧。。。
不过,这世上就没有轻松的事,总理也是为人民打工,位子不好坐的。
2019 年 3 月,阿德恩经历了新西兰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一名白人至上主义枪手冲进了基督城的两座清真寺,并在周五祈祷期间屠杀了 51 名礼拜者。
阿德恩在该事件的处理中表现出强大的同情心,为她赢得了社区的好感。
她并在该事件后数周内采取行动,通过了禁止最致命类型的半自动武器的新法律。随后警方实施的回购计划销毁了 50,000 多支枪支,其中包括许多AR-15 式步枪。
枪击事件发生后不到9个月,新西兰又遭遇了一次国际事件——白岛火山爆发,22名游客和导游丧命。
阿德恩又面临了一场举国悲剧。
接下来,新冠大流行来了。阿德恩在疫情初期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政策,使新西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毁灭性疫情暴发”;但也由此引发了很多人的反对,全国也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潮。
抨击声、反对声,不绝于耳;
袭警、烧帐篷的抗议扰乱生活。
也不知道是否和所有人一样,被这场大流行中“掏空”了。
阿德恩蓦然回首,发现眼看着孩子都4岁了,
当初因疫情婚礼被耽误,因为自己忙于国事也没能好好带娃。
“我现在进入了我上任的第六个年头,在这些年中的每一年,我都付出了我的全部。”阿德恩在辞职感言中说。
累了。油尽灯枯。真的想好好休息,陪伴家人了。
阿德恩的辞职引发了许多人的反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就发推对她表达了祝福:致友谊,致你的同理心、同情心,强有力的领导。
名人P!nk说,“再也不会有像你这样的人了。谢谢你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是可能的。”
有人写道:“我永远记得的是,在 PM Jacinda Ardern 的领导下,新西兰如何在短短六天内禁止突击步枪和军用半自动武器。”
还有人写道:“对于所有因 Jacinda Ardern 辞去总理一职而欢欣鼓舞的厌恶女性者来说,她将作为本世纪伟大的全球领导人载入史册。”
从政不易,阿德恩好好休息,享受家庭生活吧。对“小我”而言,还有什么比家庭更重要呢?
恐怖! 多国火山喷发 岩浆溅射万米高 天被撕成两半! 地震同时狂颤 最高6.7级!
新闻
加新网CACnews -
这两天,多个国家和地区前后迎来火山喷发的自然现象,不禁让人诧异:这究竟是大自然赠与的奇景礼物,还是老天在发怒警告灾难的来临?
一方面,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壮观奇景千载难逢,单看图便使人直呼震撼。另一方面,火山爆发极其容易引发海啸、地震,这种隐患,随着近日多起地震巧合爆发,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先看看火山爆发的景象吧。
这是夏威夷的莫纳罗亚火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
这座沉寂38年的火山,于11月27日开始喷发,已持续一周,并愈喷愈汹涌。
只见红彤彤的熔岩如飞瀑、泉涌,据今早最新报道,岩浆的前端已距离美国一处高速公路仅仅3.8公里。
现在是高速公路上人山人海,排队近距离围观火山爆发。
可一旦熔岩流按照现有速度继续移动,真冲上高速公路,很快,它就会摧毁沿途的一切,道路融化、植物烧成灰、对来不及逃生的观光客造成严重烧伤、腐蚀伤害。
专家警告,熔岩流很可能在一周内就会吞噬这片区域。
美景与灾厄,一步之遥。
同样迎来喷发的,还有位于印尼的塞梅鲁火山和智利的维拉里卡火山。其中,喷发最猛烈的便是印尼的塞梅鲁火山。
喷发是从昨日开始的。一瞬间,大量细小的火山灰喷薄而出,远看是一大股黑灰色的浓烟,近看则有黑云压城的肃杀之感。
据气象局监测,目前火山喷发的高度已经达到了足足1.5万米,这在当地居民眼中,便是一抬头只能看见擎天烟柱、其余什么也看不见、也望不到尽头的景象。
比如——据当地一位居民拍摄视频时的描述,他家成了“一半白天、一半黑夜”。
当然,接踵而来的也有各种安全隐患。
东爪哇地区率先发出灾难预警,并紧急撤离了超过2000名居民。附近不少居民还被警告必须佩戴口罩。甚至连5000公里外的日本,也发布了海啸预警。
据悉,赛梅鲁火山在喷发前已发生一系列前震,最严重的,属11月造成300多人丧命的一起强震。而即使没有连锁导致海啸和地震,火山喷发本身也极其危险。
去年,该火山爆发时便造成了50人死亡。
因此,多国扎堆火山喷发的景象,也不由让人忧心忡忡。
好巧不巧的,这两日,又有一连串地区开始地震。
昨天下午,阿根廷突发5.1级地震。
而太平洋汤加海域则发生了6.7级的地震。
而这仅仅是开始。
今天,汤加群岛再次地震,震级5.5级,后续可能还有余震,也存在着触发海啸和火山喷发的隐患。
今年1月汤加海底火山爆发的景象,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
光是海啸中的一波海浪,便达2米高,无情摧毁几万人的家园。
而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如同核爆,甚至有专家称,“相当于1000颗广岛原子弹”。
美丽的海岛突然浓烟滚滚,其影响也搅动了半个地球。新西兰、日本、美国、秘鲁、西班牙等多个国家都遭到牵连。海啸吞没住宅、倾覆船只。
当时,各媒体报道称,这样级别的火山爆发以及连锁发生的海啸、地震,属于千年难遇。年初才经历一遭,年末又有了如此隐患,实在很难让人不联想到这是大自然的警告。
目前,关于近几日一连串的自然现象,其风险还有待进一步评估。只知道几小时前,印尼取消了火山爆发可能造成的海啸风险预警,算是能让人松一口气。
但愈来愈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否正提醒着我们:环境破坏的影响非同小可,大自然若勃然大怒,渺小的我们谁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史上最强! BC省旁连发3次地震 高达5.8级! 居民爬着楼梯被震摔!
11月29日,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3场连续的地震,余震持续了一整宿!
周三(11月29日)对很多人来说注定是个不眠之夜,BC省发生破纪录暴雪,邻居阿尔伯塔省则爆发了5.8级史上最强地震。
加拿大地震局表示
据报道,11月29日下午4点45分左右,发生了第一次5.2级地震,当地大量居民都有震感。
一个小时后,下午6点左右,发生了第二次更大的地震,这次是阿尔伯塔省有史以来记录的最大地震,震级为5.8级。
震源仅有2公里深。
两个小时后,又发生了一次5级的余震。
接下来就是多次频繁的余震,都有震感。
上次阿尔伯塔发生这么大的地震还是21年前,2001年曾经发生过5.4级地震。
这三场地震都发生在阿尔伯塔生里诺附近,里诺位于埃德蒙顿西北360公里左右的一个小村庄。
BC省一些住在Dawson creek的居民和Prince George的居民都感到了地震。
一名住在里诺以北40公里处的农场主卡门兰格说:“我整个房子都在震”
“我当时正在上楼梯,楼梯突然变得很奇怪,我差点摔倒,然后发现吊灯和其他东西都在摇晃。”
住在里诺以北145公里的拉里维埃表示:“我家突然之间就开始猛晃”
“我丈夫还问我呢,‘洗衣机里有什么东西吗’?”
她说一开始有很大的轰隆声,整个地震大概持续了45秒。
拉里维埃表示:“第一次地震刚停下一会,6点就又发生了一次,相当强烈,我的瓷器柜在摇晃,盘子和东西都在作响,比第一次要强多了。”
推特上也有很多人表示感到了强烈的地震:
专家表示,其实落基山脉的地震条件相当复杂,比BC省的海岸发生地震更能传播能量。
所以才会有大面积的人感到地震。
阿尔伯塔大学的地震学家 Yu Jeffrey Gu 说,他和儿子在埃德蒙顿开车时感到了这一次的地震。
顾教授表示,像5.8级这样有潜在破坏性的地震在阿尔伯塔相对罕见。
他预计余震可能会持续数月!
顾教授还认为,地震的深度意味着它可能是由移动的岩层引起的。
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岩层的活动会增加,但该地区的地质结构可能正在发生变化,其中包括和平河拱门,这是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中仅有的几个大型构造元素之一。
“这很可能是自然的,但还没有定论,还需要做更多的研究。”
上周末11月25日,BC省旅游胜地托菲诺(TOFINO) 也刚刚发生了一次地震!
11月25日晚上8点前,大约在其西北42公里处探测到了4.8级地震。
顷刻间,整个海岸线和周边社区都开始了剧烈摇晃,一名居民立刻发出推特表示刚刚感觉到了强烈的震感!
“整个房子都在晃!”
“我在托菲诺,很大震感,持续了6-7秒,把我从沙发上震下来了!”
根据加拿大地震局统计,有超过250人当晚向他们报告了这一次的地震。
甚至有很多大温的人,和西雅图的人表示感到了地震。
这一次的震源深度有30公里,是胡安·德富卡板块一栋造成的。
据悉,胡安德富卡板块曾经是北美最巨大的版块之一,但是最近千万年来,该版块被吞噬,撕裂,已经成为最小版块之一。
然而,2019年的时候,美国科学家发现胡安德富卡板块上有一道巨型撕扯裂痕。
这道撕裂痕迹很可能最终会最终将导致整个板块支离破碎,这不仅会造成整个北美火山活动的频繁爆发,剩余的残留板块也将附着在附近板块之上,造成海洋板块尚未俯冲的部分变形,更容易引发毁灭性海啸。
这道裂痕和近年来加西,美西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关系密切。
而且胡安德富卡板块旁边就是环太平洋火环地震带,牵一发动全身。
万一这个版块的裂痕再次加剧,火环很可能会变得更活跃。
至少现在看来,这要这个版块还在撕裂,移动,BC省西海岸就会继续发生地震。
全加拿大多个地方都正在下着暴雪,如果地震带也突然活跃起来,真的是雪上加霜了,应急包是时候该准备起来了。
恐怖! 连爆罕见疫情 50感染1死! 6岁孩子丧命! "万年僵尸病毒"复活!
各种天灾人祸中,我们还是坚强地走到了2022年末。再过2天,2022年就要迎来最后一个月了。今天,温哥华正式入冬,鹅毛大雪飘下,整座城摇身一变成冬季仙境。
然而今年冬天,除了连续3年拉尼娜带来的严寒冬天之外,我们还要面对各种病毒的威胁。正在肆虐北美大陆的“三疫大流行”才刚开始发威,全球接连爆出“神秘疫情”。
就在今天(11月29日),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疫情爆发,引起专家们注意,目前已经有50人确诊、其中1人死亡!
这次爆出来的,是一种名叫白喉病的疫情。这是一种严重细菌感染,通常会影响鼻子和咽喉的黏膜,到晚期可能损害心脏、肾脏和神经系统。
严重者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可并发心肌炎和周围神经麻痹。即使治疗,白喉也可能致命。
此次爆发白喉病疫情的,是英国的一个郡,目前已经被控制住了,但当地公共卫生专家表示,病毒很可能已经进入普通人群当中,需要警惕。
政府表示,截至今年,有50个入境移民被诊断出患有白喉病,其中包括了儿童,已经有2人住院、另1人死亡。
所有已经出现症状的人都需要被隔离。
白喉病症状通常出现在倍感然后4-5天——
咽喉和扁桃体被一层厚灰色膜覆盖;
咽喉疼痛和声音嘶哑;
颈部腺体肿胀(淋巴结肿大);
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
流鼻涕;
发热和发冷;
疲倦
英美这样的发达国家,白喉疫苗的接种率较高,很少爆发白喉病疫情,预计此次是从境外带进来的。
生物学教授西蒙·克拉克表示,“英国可能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免疫力,防止这种病毒大规模传播,但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局部爆发小规模疫情,我不会感到惊讶。”
除了白喉病之外,就在最近,英国还爆出罕见细菌疫情,一所学校受影响,1名6岁的孩子感染死亡,另1人送医,全校紧急注射强效抗生素!
这种罕见细菌感染是链球菌性咽喉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病,但与RSV一样,所有年龄层的人都有感染可能。如不治疗,可能引起肾脏发炎、风湿热等并发症。
在1名孩子感染死亡、1名孩子住院之后,学校向家长发出紧急通知。
同一个地区,还有1名孩子疑似感染,且出现猩红热症状。
2022年,除了新冠之外,各种奇奇怪怪的病毒莫名其妙地冒出来,时不时就会爆出一些新疫情出来,搅得人类世界不可安宁。
然而,这些或许已经有征兆了。
昨天,世界上最大活火山突然爆发,宛如世界末日的景象,震惊了不少人,当地居民紧急撤离。回顾这一年,全球地震、龙卷风、洪水、极端热浪接连不断,成千上万人受灾。
就在全球人口突破80亿的最近,又有一个令人心生警惕的消息传来——埋藏在永久冻土里的“万年僵尸病毒”被“复活”了!逐渐融化的永久冻土,可能会对人类的未来造成威胁!
根据外媒最新报道,一个国际科学家研究团队成功“复活”了被冰冻在冻土之下的7种“僵尸病毒”,最古老的病毒被冻了485000年!
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基因组学名誉教授让·米歇尔·克拉维里(Jean-Michel Claverie)表示,“48500年是一项世界纪录”。
乍听之下似乎没什么,但“万年僵尸病毒”可以被“复活”,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这意味着,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化,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北极永久冻土层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人类杀手”!
这次被复活的病毒都属于“pandoravirus type(潘多拉病毒)”,是一种能感染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的巨型病毒。
研究发现,这些古老的病毒在永久冻土中度过数万年之后,仍能感染活细胞。这也就意味着,其他病毒也可能对植物、动物甚至人类仍具有传染性。
被冻在大地之下的病毒,随时都有可能被释放并复活!
“这是真正的危险,每天都有细菌和病毒出现!”
当然,复活病毒的,还是人类自己。并不是指科学家,而是人类整体。
近年来,全球极端的天气变得越来越频繁,夏天的极端热浪、秋天的洪水泛滥、冬天的超级飓风,无一不在酝酿着另一场危机。
随着全球不断暖化,北极永久冻土层正在逐渐融化。科学家们担心:这可能会唤醒地球上被遗忘的“人类杀手”——冰封在永冻土层里的天花、炭疽病、鼠疫、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等病原体!
早在2016年,北极地区迎来一场始料未及的热浪,厚厚的冻土层被解冻。随着阳光重新显露在大地的,不仅仅是大地,还有十几年前感染炭疽病死去的驯鹿尸体。
这是一个位于世界之巅北极圈上方,一个叫亚马尔半岛的地方,这里的冻土层就像是一个天然巨大冰柜,保存着各种细菌。
气温逐渐上升,这些病死的尸体慢慢解冻,里面的细菌也被解冻,具有传染性的炭疽孢子在苔原上传播,直接感染了附近的驯鹿!
下场就是,几十位牧民被送进医院,最终导致一名12岁的男孩死亡!
历史上,西伯利亚地区曾经多次爆发炭疽病,超过100万只驯鹿死亡,而这些尸体就被封存在永冻土之下。炭疽细菌通过在地下冬眠生存,等待条件合适之时,便可以复活,重新大开杀戒。
这只是一个例子,被封存在永冻土之下的,何止这一种病毒。
地球永冻土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覆盖了25%的北半球和17%的地球裸露陆地表面,大部分可追溯到约100万年前。几个世纪以来,人和动物一直被埋在永久冻土中。
但永冻土正如一个冰冻的笼子,植物、动物、微生物和病毒等被禁锢起来,但也是在时间上被冻结。
一位生物学家表示,病毒已进化到可以生活在寒冷的土壤中,不需要温暖的人体作为宿主。
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北极近地表的永久冻土有多达三分之二将在2100年前消失。
什么意思?
就是这些被封存在冻土中几个世纪之久的细菌和病毒,很可能会随着永冻土解冻而复活、重新感染人类,已经有科学家在阿拉斯加苔原乱葬岗的尸体中发现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的碎片。
而增加这种可能性的,也是人类自己。
1951年,一位医学研究生来到阿拉斯加一个小镇,挖出了一个死于1918年流感的病人的集体坟墓,将这些人的肺部切成小块带回家,试图在实验室里培养病毒,最终失败。
90年代,一位俄罗斯科学家试图从永久冻土中的一具尸体中恢复天花病毒,挖出7具尸体,恢复了病毒碎片,但培育病毒失败。
时间来到2014年,法国科学家在实验室成功解冻并复活了沉睡在西伯利亚永冻土3万年的古老病毒。他们发现,病毒仍然活跃,并迅速感染了宿主细胞。
只要想到天花、炭疽病、鼠疫、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这些曾经大虐人类的致命病毒,有可能终有一日重返世界,就令人不寒而栗,再加上不断出现的新病毒…..
不论如何,2022年只剩1个月,希望大家都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