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4起! 素里司机碾过行人; 两少年180km/h狂飙飘移 撞警车烧成焦炭
好不容易熬过了寒冬,即将迎来最适宜温哥华人出行的春季,许多按捺不住的司机却在马路上肆意狂飙,酿成多起车祸。
光从昨天到今早的24小时内,便发生了4起!其中2起发生在素里,1起发生在本拿比、1起发生在列治文。
先说说发生在素里的2起车祸。
据素里皇家骑警称,第一起车祸发生在周一晚上6点15分左右。一名司机驾驶银色现代轿车在驶过第140街附近的第88大道区域时,超速撞倒了一名在人行道上的行人。
据素里皇家骑警出警现场时提供的照片,当时还没有天黑,该司机完全有能力看清行人。并且,该司机冲上人行道的行为,本身就足够匪夷所思。
好在路牙和人行道都起到了缓冲作用,尽管车辆碾过行人,但最终只造成了轻伤。
过往路人报警后,警方已将受害者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并逮捕了肇事司机。
素里皇家骑警指出,超速是引起车祸的原因之一,但由于此事故还在调查中,暂时无法提供更多细节,司机是否存在酒驾、毒驾或分心驾驶,也还要等待进一步的调查。
第二起车祸则发生在今天早上6点15分左右。这一次,一辆商务用车在第148街和第64大道的交叉路口直接撞上了电线杆。
素里皇家骑警称,肇事车辆撞上电线杆后导致了附近区域断电。目前BC Hydro正在配合紧急修复附近区域的电力供应。
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但警方否认了酒驾和超速。既然排除了这两项原因,估计就是看手机之类的分心驾驶了。只是可怜了附近居民以及早高峰不得不绕路的打工人了!
而发生在本拿比和列治文的两起车祸就更加令人愤怒了!关键词都是青少年、超速。
列治文皇家骑警称,昨晚9点30分左右,一名19岁的青少年在6号路与91号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处以超过180km/h的惊人车速驶过。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匝道的建议速度是70km/h,虽然没有强制限速,但若开得太快,司机纵然有再高的水平,也无法完美减速过弯。
而这位艺高人胆大的年轻司机,却以2倍的速度超速飞驰,最终撞裂了消防栓,差点闹得个“人仰马翻”。好在司机本人没有受伤。
但这种幸运,可不是回回都有的。
周一凌晨4点左右,本拿比Kingsway与Tyne Street的交叉路口发生一起车祸,肇事车辆高速撞上警车并导致起火。
本拿比皇家骑警指出,当天早上,一名16岁的青少年载着另两名未成年人危险驾驶。
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想出来的主意,他们在大马路上玩“甜甜圈挑战”——即一边猛踩油门加速,一边急打方向盘,使得汽车漂移,在地面上拉出一圈一圈的原形痕迹。
罪证一箩筐,警察署都数不过来:超速、无证驾驶、未成年,危险驾驶。
毫不意外,这辆白色SUV失控撞上了一辆便衣警车,燃起熊熊大火。
整辆车付之一炬,烧成焦炭。但3名未成年人并没有受伤。
可倒霉的却是蹲守的便衣警察。
一名警员脊柱和头部严重受伤,尽管没有生命危险,但很可能错过至少好几个月的工作;另一名警员伤势较轻,需要在家中休养一段时间。
频频发生的车祸实在是让人愤慨:某些大温的司机究竟是怎么考出的驾照?
看来出门在外,只能自己多留神,若是在马路上遇到这种行为古怪,很可能分心驾驶的司机,尽量躲得远远的了。
华人女博士后离奇失联 刚来加拿大1周 7人同时消失 生死未卜 拆楼搜救
这两天,很多人都在社交媒体平台刷到了一则寻人启事:一名美国的华裔博士后来加拿大学术交流后神秘失踪。所有人都在为她祈祷。
下图这个女生叫做吴安,她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生物科学部的一名博士后,也是该校神经生物学科古见山实验室的一名成员。
在实验室的官网上,有这样一段自我介绍:
她来自安徽省,本科在武汉大学学习生物学,又在迈阿密大学念神经科学的研究生,一路向上,一直读到了博士后。她通常对神经生理学感兴趣,主要研究感官系统。除了研究,她还喜欢文学、电影和观看体育比赛。当她难以寻找生命的意义时,她就去旅行。
只言片语,便描绘出她的形象:尽管瘦瘦小小的,身体却能迸发出强大的能量。这也是她的朋友们对她的印象,永远充满活力。
据她的朋友介绍,吴安来加拿大是做学术交流的。
因为在3月9日至3月14日期间有一场有关神经科学的学术研讨会(COSYNE)。这是学术界一场一年一度的盛会,今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明年在葡萄牙。
然而,14号大会落幕之后,吴安却失踪了。她本来预订了16号返回美国的机票,可实验室的同事没有等到她回来。而她的朋友给她发短信、打电话都得不到回复。
有一些参加COSYNE的学术人员表示在大会上还和她说过话,因此认为她失联的时间至少是15号。
她的朋友全网接力寻人,终于得到了零星的信息,但这消息更令人心碎!吴安的失踪很可能与绑架行凶无关,而与3月16日凌晨发生在蒙特利尔老城区的大火有关。
原来,吴安的亲友打电话询问了COSYNE大会的举办场地蒙特利尔Fairmont酒店,得知她从9号到14号都住在该酒店内,而这也是大会官方为所有参会人员统一预订的住所。
可吴安在该酒店并没有预订3月15日的房间。
那么,这一天的自由时间,她去哪儿了?
根据网上的传言,吴安3月15日预订了位于135 Rue du Port的Airbnb民宿。该民宿位于一栋建立于1891年的历史建筑物,旁边就是加拿大历史有名的圣劳伦斯河,据说吴安是想体验一下蒙特利尔老城区的风情,也方便16号赶往机场。
而这个说法的可能性很高,因为该民宿距离大会所在地开车仅需7分钟,徒步20分钟。
可偏偏这栋民宿就是蒙特利尔本地新闻里周四(3月16日)凌晨起火的那栋建筑物。
周四早上,加拿大媒体的确报道了这起发生于蒙特利尔老城区的5级大火(火灾最高等级),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一方面,当天早上埃德蒙顿发生了警察殉职案,所有媒体头版头条都在哀悼,自然无人在意蒙特利尔的火灾;
另一方面,当时当地媒体称,火灾仅造成9人受伤,可能存在1人失踪,没有死亡。看起来灾情并不严重。
直到昨天,蒙特利尔消防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称至少有7人报告失踪,所有人这才瞠目结舌,回过神来意识到这场火灾的恐怖。
根据火灾幸存者阿丽娜·库兹米娜 (Alina Kuzmina) 的介绍,当天早上5点30分左右,她和她的恋人正在Airbnb民宿房间里睡觉,突然被爆炸声惊醒。
“我们开始看到门下面发出橙色的火焰和橙色的光,还有噼啪作响的火焰声,所以很明显门外着火了。”
很幸运,库兹米娜订的房间在地下室,他们砸碎了一扇窗户爬了出来。但他们在街上亲眼目睹了更恐怖的场景:有人从二楼窗户跳下来摔伤,消防员抬出许多重度烧伤的遇害者。
库兹米娜感到后怕,火都烧到门口了,火灾警报器居然没有响。
而悲剧发生在了更多Airbnb租客身上。
由于该建筑并没有Airbnb的短租资格,网上挂着出租的民宿其实都是非法的。正因如此,当地消防部门和警方没能拿到Airbnb租客的全部名单。
他们不知道会不会还有更多租客失踪——可能比7个人还要多,只是这些旅居此处的游子尚未有亲人得知失踪,因而不曾报案。
18岁的少女查理·拉克鲁瓦(Charlie Lacroix) 和朋友旅游订了该大楼内的一间房,却遭遇意外,生死未卜。
她的父亲和祖父得知消息后心都要碎了。
孩子不是悄无声息地失踪的,警察告诉父亲和祖父,她曾在3分钟内2次拨打911求救。她说自己所住的单元没有窗户也没有防火梯,她无法逃脱。
可想而知,拉克鲁瓦在被大火吞没前该是有多绝望,她唯一的希望是消防队能快点来……
拉克鲁瓦的祖父
今天早上,蒙特利尔警局和消防队正式展开了对该建筑物的拆除工作。他们将确保该建筑被“一砖一瓦”地谨慎拆除,而不是炸毁,以确保可能存在幸存者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
说句实话,虽然不想妄加揣测,但在小编看来,失踪者很可能全都葬身火海了。
首先,大火已经过去了3天。当天灭火的时候,消防员在建筑外围没看到这些失踪者,说明他们肯定在更内部的区域。
其次,就算当时奄奄一息,3天过去,也早过了抢救的72小时黄金期。不说是被火烧死的,吸入过多的烟雾,估计也不会生还了。
而单纯对于吴安这个个例来说,据说她订的房间在3楼,更不好逃离……
能对她最好的猜想,就是火灾时逃了出来,但财物手机全部被烧毁;又或者祈祷她并不在民宿里。
对于吴安的亲友来说,可能宁愿相信她是被绑架了,都比相信她被困在这栋楼里的生还几率要高。
目前吴安的父母已经闻讯,正在美国办理前往加拿大的签证,准备第一时间赶到蒙特利尔来寻找女儿的下落。
让我们为吴安祈祷!
我们实在不愿看到一个华裔的杰出人才因为一场大火意外殒命。
而这起火灾,或许对我们普通人也有一些启发:
第一,出行时尽量选择住酒店而不是民宿。民宿固然比酒店更有价格优势,但很多时候,酒店能提供比民宿更多的安全保障。维权时也更容易讨个说法。
第二,如果非要选择住民宿,一定询问房东下列问题:
1.是否有合法的短租许可证?
2.房间和建筑物的火警设备是否正常运作?
3.有没有消防逃生通道?在哪里?能否给个地图?
4.各种设备有没有定期检修,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加拿大12岁女孩母亲病危 哭一夜守灵发现床上是陌生人 医院认错了
在加拿大,医疗事故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最近,温尼伯一个12岁的小姑娘经历了戏剧性的大起大落——一夜之间,母亲快“死了”,母亲又复活了。而这一切,还都“归功”于当地医院。
据CBC News报道,上周五,22岁的温尼伯居民比安卡·博勒加德接到一个从医院打来的电话,她被告知自己的姐姐现在正在温尼伯科学健康中心(HSC)医院抢救,预计无法存活。
比安卡听到都是懵的:“他们说我姐姐服药过量,几乎没救了。”
她在歇斯底里的边缘冷静下来,通知了姐姐的前男友、以及姐姐归前男友抚养的12岁的女儿。
几个小时后,这帮平时和姐姐不怎么频繁见面的家人终于在医院门口凑齐了。
前姐夫纳斯里·米歇尔(Negasi Michell)明显是错愕的,他俩早就断了联系很多年,他唯一担忧的是两人12岁的女儿。
他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解释。
但12岁的孩子,早已半大不小,心里跟明镜似的,怎么会不明白呢?
这疏离的一家人,彼此心照不宣,一同走进了医院,准备和亲人临终告别。此时,病床上的女子全身插管,带着面罩,昏迷不醒,勉强能维持着微弱的生命体征。
他们在病房外祈祷,大人们尚且可以克制住情绪,但孩子却不能。12岁的女儿看着病房内自己的“妈妈”,忍不住失声痛哭。孩子整个人都崩溃了,就在病房外等了一整晚。
一夜过去,当这家人准备好和亲人告别时,女孩泪眼婆娑地冲进病房去握住“妈妈”的手,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她发现,妈妈手上的纹身消失了。
女儿惊叫着说这不是她的妈妈。
而妹妹和前男友也大惊失色,连忙呼叫医院的工作人员。
妹妹疯狂的在手机里找姐姐的照片,指给医护人员说:“你们认错人了!”
而前男友憋了许久才说:“我一开始也有点怀疑那不是她,我承认,面前这个人和她长得有点像,但有区别。我一开始怀疑,但我不敢说,因为我以为她大病一场,肯定人很虚弱,看起来是另一幅样子。”
只能说,全家人里除了亲生女儿,没哪位是和当事人真正熟悉的。
到底是血浓于水的母女情啊!
在搞清楚床上病人是陌生人后,这家人感到很恼怒——哪儿能这么玩心跳呢?他们企图讨个说法。
医院的发言人解释说,通常在救护车把失去知觉的病人送入急诊室时,医院对于病人身份的确认,都是从其他人那里收集到的信息来录入的。
当天早上5点左右,这位女子被人拨打救护车电话送到医院,打电话的那个人指认她就是这家人的姐姐。
因此,发言人表示:“我们可以确认,在这种不幸的情况下,有人向医院工作人员提供了错误的患者信息。”
咱也不懂,但咱就是一个疑惑:不能让警察联系着查查看ID吗?
好在最后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喜剧收尾。
惨! 知心美女主播遭粉丝残杀 横尸$180万豪宅! 好心疏导遭恶报
今早,美国西雅图一位美女主播在家中遇害。
据西雅图郊区雷德蒙德市(Redmond)警方报告,受害者Zohreh Sadeghi今年33岁,是当地播客频道小有名气的主持。
今天早上凌晨2点左右,她和丈夫、35岁的Mohammed Naseri在自家豪宅中遇害。主播年近70岁的老母亲因为不和夫妻俩住在同一层,阴差阳错得以逃生报警。
由于这栋豪宅价值160万美元以上,以至于警方的第一反应是:有盗贼闯入家中,谋财害命。但他们在调查现场时,诧异的发现,除了被枪杀的主播夫妇,家中还横躺着第三具尸体。
真相很快水落石出。
第三名死者叫做Ramin Khodakaramrezaei,今年38岁,是德克萨斯州的一名卡车司机。
德克萨斯州距离这里3000多公里,而这名卡车司机需要驱车近30个小时才能抵达当地——这显然是仇杀。
原来,他是主播的一名狂热粉丝。
并且,警方对于他之前的违法行为有详细的案底——他曾对主播进行骚扰、跟踪、尾随,并被警方颁布了限制令,
雷德蒙德市警方发言人介绍说:“嫌犯在几个月前开始接触到了主播的播客频道,他很快发展成了一名忠实听众,但关系却迅速发生了质变。”
“我的理解是,他们开始建立了友谊。”
因为Sadeghi本身做的节目就是有关心灵疗愈方面的,这个知心主播也很乐于倾听听众的一些问题,解决他们在人生中的困惑。
但这位听众却发展出了一种畸形的迷恋。
他起初只是发电子邮件,和主播友好交流,谈论有关播客的内容。但随着他拿到主播的电话号码后,他开始发短信,短信的内容和频率逐渐让Sadeghi感到不安。
Sadeghi意识到,他正在骚扰他,甚至短信中透露着:“我正在跟踪你”的意图。于是,Sadeghi在今年2月递交了限制令的申请。
很不幸,警方没有保护好她的人身安全。
一名警察说:“我们的确得到了授权,获取该嫌疑人手机中的信息,也试图向他发出限制令,但我们最终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是一名卡车司机,四处走动,我们很难确定他的身份与行踪。”
即使华盛顿州的警方把限制令传给了德克萨斯州的警方,那边也是一样的答复:“我们联系不上此人。”
于是,悲剧发生了。
华盛顿州的警方甚至不知道,嫌犯是已经提前几天住在了西雅图附近,还是直接开车前来的……
据当地Fox News介绍,主播的母亲逃往邻居家报警,随后领着警察上门,希望救出女儿女婿。当他们抵达时,女婿胸口中枪,倒在了前院的草坪上,虽然当时还有微弱的呼吸,但很快不治身亡。
而房内,女儿和嫌犯都中弹死亡。
警方称,从现场痕迹来看,嫌犯打破窗户翻入室内,并开了至少4枪,随后在杀害夫妇二人后饮弹自尽。
替逝者感到惋惜。说实话,我们并不能怨怪主播Sadeghi一开始答应与嫌犯接触,是她识人不清。恰恰相反,这说明她是一个善良的人,就像大家印象中标准的电台主持人一样,永远是轻柔、温和的语气,如沐春风,让疲惫的旅人得到心灵上的治愈。
而她在发现听众萌生了畸形的爱慕后,也采取了法律手段保护自己。只是可惜,她尽力了,但警察没有竭尽全力去保护她……
加国华人注意! 外籍回国记得申报这个 超出24小时最高罚款2000元
随着中国入境政策的不断开放以及往来航班的增加,许多受困于疫情三年之久的海外华人华侨终于有机会回国与亲友重逢。
小编身边便有不少亲朋好友,趁着上个月机票特价回国了。然而,如果您是外籍华人持探亲等签证回国,可千万要注意了!
据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些网友近期的反馈,他们在回国后都被询问了有关《境外人员住宿登记凭证》的申报情况。
其中一名小红书上的网友这么写道:
“一定要报备,千万别侥幸。”
他说,疫情前大家从不把这个申报的流程当回事儿,听说管得很松,没有人查。但想想还是觉得该谨慎些,于是周六晚上落地浙江,周天便去了当地派出所。当地派出所表示不受理这个业务,让他们周一去户籍管理处办理。
周一填完表格后,周二就有派出所人员上门寻访:“你们有没有及时报备,没有就赶紧去。”拍照核实之后,小区物业也打电话询问,要求出示报备的信息。
这名网友的经历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再一搜索,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遭遇类似经历的外籍华人还有很多。
而且,如果没有填写,后果也非常严重。
一名居住在美国加州的华人妈妈说,自己2月份带6岁的女儿回国。虽然孩子换发的探亲签证上面写了备注:“入境30日内办理居留证件”。但入境后得知,要求远比这个严格。
她说,如果不是住酒店,24小时内必须完成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表。
由于错过了时效性,这位妈妈不得不去出入境大队办理行政处罚。
她说,“后来才知道,现在手机APP都很方便。我在北京,警察局和我说,回国当天在北京公安的APP就可以手机填表办理。如果我不是迟交了要本人去领行政处罚,根本不需要大过年的劳神费力。”
她还说:“警察局的小姐姐和我普法,说行政处罚最高可罚款2000元。”
看完这些网友的经历,小编觉得向大家科普科普外籍登记很重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三十九条,外国人在中国境内旅馆住宿的,旅馆应当按照旅馆业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为其办理住宿登记,并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送外国人住宿登记信息。
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入住后二十四小时内由本人或者留宿人,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登记。
整个申报的流程并不难。
如果是在酒店住宿,则酒店在看到您出示的外籍护照后主动提供登记表格进行登记。而如果该酒店没有接待外宾的资质,则不能接受您入住。因此,订酒店时就要提前打电话确认。
如果是暂住在亲朋好友家,需要屋主出示身份证。
如果是租房子居住的,需要提供租赁合同。
如果自己就是屋主,房产为自己变更国籍前就所有的,则出示房产证。
按照以往的规定,这项业务归辖区内的派出所办理。但各个省份地区现在在执行时,也可能有所更改,比如归户籍管理处、出入境管理处,亦或是通过当地公安的APP业务办理。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第七十六条,未按规定申报住宿登记的,依法予以警告,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
所以,如果有回国打算的加籍华人朋友,千万要注意及时填写这张表格!
紧急! 温哥华知名华裔歌唱家的孩子失踪! 朋友圈集体找人! 父: 他刚和女朋友吵架分手
今天,全温哥华人的朋友圈都在转一条寻人启事,大温14岁的华裔男孩Joseph Chen于3月2日失联。
陈家住三角洲市,在素里上学,素里皇家骑警已经发出寻人启事:
根据皇家骑警的通报,陈最后一次被见到是3 月 2 日下午 2:30,素里Fleetwood区88街夹16200 街区。
失踪前身穿卡其色夹克和棕色睡裤,裤腿上有泰迪熊图案。
目前,家人朋友都在积极寻找孩子的下落。
终于,在一处监控中,有人发现陈在2日下午4点左右曾走上Alex Fraser大桥。
从视频看,他背着背包,似乎手里拿着手机,还不时一边对手机一边抬头看一下路,似乎是在与手机那头的谁视频说啥。
这也是目前能找到了陈的最后影像。
如果大家在2日下午4点左右开车经过Alex Fraser以及沿线周边地区,请大家查看一下自己的行车记录仪,看看能否找到相关线索。
据星岛日报消息,Joseph是温哥华本地著名歌唱家,素有温哥华谭校长之称的陈百华先生的孩子。
父亲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当天下午放学回家路上,他和女朋友吵架后,故意坐公车坐过头,下车后走路上Alex Fraser Bridge大桥,往delta方向,并拍摄视频发给朋友,称要跳桥,和世界永别。”
父亲希望当天路过大桥的司机能查看一下行车记录。
目前还不确定孩子是否下桥。
夫妇俩现在心急如焚:儿子失踪已经超过40小时了,身无分文,手机也打不通了。
他们去找过孩子的同学,但当天放学后没有人和孩子一起坐车,无法提供更多的消息。
陈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和女朋友吵架说分手后,一时受挫,就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前从未发生过这样的情况。”
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的女朋友也吓坏了,积极配合警方和家长,并提供和男孩的交流信息,最后的聊天内容为3月2日,男孩拍摄的视频,称要跳桥。
陈先生说:“Joseph性格内向沉稳,比较宅家,社交活动不多,平时常和女朋友在学校附近的wendy’s 吃饭,两人已经交往了2年多。很担心儿子的安危,希望大家能多多提供消息。”
截至发稿,目前还没有陈的任何消息,黄金48小时已然流逝,现在,几乎全温哥华华人都在转发这条寻人消息,大家都揪着心,希望孩子能平安回家!
任何人有任何线索,切记和素里皇家骑警联系604-599-0502。
人都是在受伤中成长,青春期时喜怒哀乐的都是放大了的,情感是强烈的,挫折像远远地迎面呼啸而来的火车,其实退一步就没有事,但年少的孩子们,就是无法转过这个身来。
糟心的还有,今天,皇家骑警再次通报另一则青少年失踪案——11岁的Shiva Vanda在3日中午12:45分失联。
最后目击地点在7700 177A路段。
Shiva Vanda身高5尺4寸,重150磅,有着黑色头发和棕色眼睛。
失踪时穿着一件灰色连帽卫衣、灰色运动长裤和黑色篮球鞋。
警方和家人非常担心她的健康和人身安全,失联如此之久,已经超出了她的平常行为习惯。
两起失踪案件都是10多岁的青少年,且都发生在素里。
两起案件似乎没有关联,但前后相隔1天两名青少年在素里失踪,的确是敲响了警钟!
青少年心理需要疏通,而本地治安也十分令人担忧——
就在过去的10小时内,温哥华一连发生了4次刺伤事件,其中一名22岁的男子不治身亡!
本拿比、高贵林、新西敏、素里也在近期发生多起袭击事件,令人担忧。
现在,两个孩子依然没有任何消息,还请大家多多留意一下,希望能尽快找到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