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安省

spot_imgspot_img

重磅! 美国要摘口罩了?! 感染下降 住院骤减! 加拿大疫情也见曙光!

拜登:快去打疫苗吧!你就可以在户外不戴口罩了! 继以色列实现新冠死亡0记录、医院关闭新冠病房后,美国疫情也正在改变轨迹。今天,美国疾控中心CDC发布最新的口罩指令:完全接种疫苗者,可以不戴口罩参加户外聚会! 这是一项“大胆”的宣布,比照以色列两个月前逐步开放社交措施,不再强制民众戴口罩,这似乎意味着美国已有信心,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该国疫情已经走出至暗时刻!曙光,真的就在眼前了。 今天(27日),美国CDC主任Rochelle Walensky在白宫疫情简报会上公布这一最新口罩指南,她说,已经完成接种者,可以不用戴口罩外出,参加户外小型聚会;并可以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与来自不同家庭的朋友在户外聚会。 美国总统拜登也在今天号召年轻人去打疫苗,他表示,越多美国人接种疫苗,美国恢复正常的速度就越快。 “快去打疫苗吧!就是这么简单!一旦你完全接种了疫苗,你就可以在不拥挤的室外,不戴口罩。”   不过,CDC表示,在拥挤的户外公共场所,或商场等室内场所,以及室内小范围聚会,人们不管是否接种,还是需要戴口罩。   有关“完全接种”的定义,CDC指的是接种辉瑞或莫德纳疫苗第二针的两周后,或接种强生的两周后。 目前,美国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已有超过53.6%的人至少接种了1针,36.5%的人完成了接种。 疫苗正在看到效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自疫苗广泛接种后,美国的感染率正不断下降。 数据显示,美国最近几日的单日新增确诊已经降到了4万多例。 同时,死亡率也在显著下降。 数据还显示,美国老年人新冠住院率也骤降70%。 加州,原本是美国疫情的震中,近日竟成了美国感染率最低的州,令人称奇。 有印象的读者一定记得加州的狂野海滩,不戴口罩的人挤满沙滩作乐。 在感恩节、圣诞节和新年假期之后的冬季疫情高峰期,加州每天记录约4万例新病例,单日死亡人数超过500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臭名昭著”的疫情震中,近日住院人数以及重症监护病房中的病例数持续走低。全州44个县病例都在下降,其中圣地亚哥、洛杉矶等下降幅度最大。 医学专家们认为,加州的疫情的大幅好转,疫苗无疑起到的了关键作用。 也正是如此,美国的“疫苗运动”如火如荼。 在西弗吉尼亚州,该州甚至向愿意打新冠疫苗的年轻人发放$100的储蓄债券,以推动年轻人的疫苗接种。 加拿大似乎也在一片混沌中迎来了些许曙光。 疫情最严重的安省,周二报告新增3265例新冠确诊病例,新增病例已连续第4天回落,同时医院ICU病房的新冠患者近3周来首次下降。 BC省,昨日新增763例。这是过去1个多月以来,日增最少的一天。 目前,BC已有超过154万人(25%的人口)注射了至少1针疫苗,接种速度正不断加快。 早前因为感染率太高而提前安排接种的鲁珀特王子港,已有85%的人接种了疫苗,每周的新增感染数降到了仅有17人。当地已经开始慢慢恢复疫情前的生活。 放眼看加拿大,全国已经分发超过1200万剂疫苗,已有超过1000万人接种了至少1剂疫苗。 从人口比例来说,接种率不算太落后。 就在前两天,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特别顾问Dr. Peter Singer就近期加拿大疫情发表评论表示,“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曙光就在前方!” 他说,加拿大近来的一些疫情进展表明,人们就要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了。 “疫苗的加速推进加上现在实施的公共卫生管制,这都说明这场疫情将要结束,”Singer说道。 “这是最关键的事,我认为人们要记住,确保遵守公共卫生部门的建议,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到通风差的室内空间去。” 借世卫干部吉言。加拿大人,坚持住,黎明就要来了!

突发! 加拿大爆首例疫苗血栓死亡! 54岁女子去世! 药房告罄 3000人等候接种!

噩耗! 全国疫苗紧张开打中,今天惊传噩耗。刚刚,魁省卫生厅证实,一名54岁的女子在接种牛津疫苗后死于血凝块,成为加拿大首例接种疫苗后血栓死亡事件! 公共卫生部门表示,事件极为罕见,目前还在调查当中。 魁省公共卫生总监Horacio Arruda博士在周二的疫情更新会上宣布了这一消息。 出于隐私原因,目前没有透露死者更多细节,只证实死亡发生在一家医院,一名54岁的女子在4月初接种牛津疫苗,之后死于血凝块。 麦基尔大学健康中心(MUHC)已确认,“死者的死亡,可能与牛津疫苗有关”。 有报道称不幸离世的女子为蒙特利尔居民。 魁省省长Francois Legault表示:“我感到十分伤心,这名54岁女子在良好状态下死去,因为她接种了疫苗”。 “不幸的是,这情况仍发生……我认为人们仍然会继续接种疫苗;这十分不幸,对此感到遗憾,但不幸的是,这就是接种疫苗的代价”。 魁省医疗总监Horacio Arruda坚持认为,这些病例极少发生,概率仅十万分之一,他强调接种疫苗的好处远大于风险,魁省一直知道可能会出现罕见的并发症。 目前,魁省为45到79岁的居民提供牛津疫苗。当局在今天的疫情发布会上表示没有计划改变目前的疫苗接种策略。 魁省卫生厅长Christian Dube表示,该省已有40万人接种了牛津疫苗,出现4起严重并发症。 他们正在监测其他3例接种者出现血凝结事件的情况,但尚未证实这些病例是否是和牛津疫苗有关。 就在昨天,安省也出现了第3例牛津疫苗血栓事件。 一名70多岁的男子在接种牛津疫苗后出现血栓症状,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而该省第2例接种后血栓案例则是一名60岁的男子。 安省首席卫生官David Williams博士周一表示,安省目前已经分发了大约65万剂牛津疫苗,发生极端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仍然很小。 上周五,加拿大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NACI更改了有关牛津疫苗的注射建议,建议30岁及以上的加拿大人接种牛津疫苗!而非此前的55岁。 事实上,安省、阿省、BC省已经在向40岁以上的人群提供牛津疫苗。 魁省则定在45岁以上。 上周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更是携夫人,公开注射了第一针牛津疫苗,并呼吁加拿大人尽快去接种。 自降低年龄标准+总理带货后,安省和魁省的牛津疫苗库存迅速减少,几乎告罄。 多伦多药剂师Kyro Maseh表示:“自从降低疫苗接种年龄层,疫苗便供不应求,我的药房现时有3000人正在疫苗接种的候补名单,多伦多很多药房和我们一样,都在等待下一批疫苗的交付,无法得悉准确的交付时间。” 由此看出,民众正在逐渐接受和认可牛津疫苗,不过,今天曝出的血栓死亡事件,不知道会不会给刚刚对牛津疫苗建立起信心的民众 ,又泼去一盆冷水! 除了血栓风险外,牛津疫苗近期的另一起严重副作用案例也触目惊心。 苏格兰一名34岁女子在接种了牛津疫苗后,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脸部及手脚都出现大量血泡,甚至险些需要截肢。 这位名叫莎拉Sarah Beuckmann孩子妈妈在3月接种了牛津疫苗,起初只是感觉到类似流感的症状,但没过多久,她的双腿开始发麻。 大约在注射疫苗7天后,莎拉注意到脚踝附近有皮疹。随着病情日益严重,莎拉手脚出现了大量的血泡。 血泡持续全身扩散,甚至脸上都长了囊肿,让她剧痛无比。 随着血泡越来越严重,它们全都融在一起,血泡破裂时还会渗出大量的鲜血。十分恐怖。 医生确定,这是疫苗的副作用,但这样的过敏反应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是前所未见。 不幸中的万幸,莎拉得到治疗,避免了截肢的情况。 目前,疫苗接种正在加速,加拿大也将收到更多牛津疫苗,预计到六月底可再获410万剂。 美国白宫更在昨天宣布,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大约6000万剂牛津疫苗以应对疫情。 无疑,疫苗是拯救疫情的希望,但没有人想成为小白鼠,还望卫生部门早日调查清楚。 大家都能接种上放心的疫苗。

再增34万! 印度三天确诊百万 救护车摔落尸体; 变种遍地开花 加拿大怎么办

连续3天刷新全球纪录 疫情彻底失控的印度,昨日新增确诊再度爆炸,在过去的一天里,新增了346,786个确诊病例,使印度的病例总数超过了1600万,仅次于美国。 相比前天的33.2万确诊,印度又一次创造疫情有史以来的全球最惨纪录。 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了,这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印度每天的确诊都突破30万,每天都在不断刷新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的记录。 在过去的24小时里,卫生部报告又有2624人死亡,使印度的新冠死亡人数达到189544人。即便死亡人数已经相当恐怖,但据专家们说,这样的数字很可能还是少算了的。 在崩溃的疫情之下,印度全国上下也是一片混乱,医疗系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在印度的社交媒体上,近日有一张照片疯传。 一位神情疲惫的妇女坐在黄包车上,一位成年男性静悄悄地伏在她的脚下,正是她刚刚死去的儿子。这张照片已经成为印度“致命疫情潮”的一个鲜明的象征。 这名男子患有肾病,周一时病发,母亲骑着黄包车,辗转多家医院都被拒绝,结果在前往下一家医院的途中,死在了母亲的脚下,目前还不清楚他在死亡时是否患有新冠。 白发人送黑发人,实在是让人揪心。 如今印度不仅求医难,医院内部也是鸡飞狗跳,彻底乱套。 在当地时间23日,印度一家医院未能妥当处理新冠患者遗体的事故曝光。这家医院由医学院改造,如今是当地唯一一家治疗新冠的医院。 视频中,一辆救护车急速驶离医院,结果在转弯时一具遗体从车上掉下,引起家属抗议。 从视频中能够看到,这辆破旧的救护车窗户基本都已经全碎了,摇摇晃晃地从医院里开出了。结果在转弯时由于惯性,救护车的车门直接掉了,一具遗体也随着车门掉了下去。 在周围市民的大喊声中,这辆救护车最终停了下来。 这段视频曝光后,引发了医院其他患者亲属的抗议,据这些家属表示,医院不仅没有及时将遗体移交给亲属,有时甚至患者都死了也没有告知他们。 据医院院长表示,当时这辆救护车是由一个非政府组织捐赠的,车很旧,门也是坏的,才导致了这样的情况。 不管是儿子惨死母亲脚下,还是救护车掉落遗体,全是印度医院不堪重负的众多事例之一。但与此同时,政府官员却仍在“作秀”。 印度人民党在苏拉特的官员基肖尔·宾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一名穿着防护服的的男子正在给一名躺在床上的新冠患者喂食不明黄色液体,标题则显示“工作人员在帮助一名新冠患者”。 据报道,瓶中的黄色物体疑似为牛尿,因为牛和牛尿在印度信仰中有重要地位。虽然这段视频很快就被删除,但印度网友们还是怒了,躺在床上的病人连呼吸都难,还能喝牛尿? 目前,印度人民党和最初发布视频的官员都未澄清此事。 如今,印度正在世界上最严重的疫情漩涡中挣扎,加拿大也没有坐视不管,采购部长阿南德(Anita Anand)在周五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们正在印度的高级专员接触,讨论一些可实行的援助方案。 阿南德说:“我们将随时准备提供个人防护设备和呼吸机,以及任何可能对印度政府有用的物品。” 加拿大虽然好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首次在印度发现的B.1.617“双突变”变种病毒如今也在影响着加拿大。 在周四时,加拿大对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客运航班实施了为期30天的禁令,希望能够控制住这一双重突变病毒。 到目前为止,阿南德说加拿大已经采购了27亿件个人防护设备,其中15亿件已经交付。 虽然看起来很多,但如今加拿大疫情依旧严重,星期五,在安省、阿省、BC省和魁省发现了77例B.1.617变体病例,并且不知今后是否还会更加严重。 各类变种病毒也是遍地开花,据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谭咏诗博士说,迄今为止,卫生当局已经在加拿大各地检测到78,729个关注的变体病例,包括75,413个涉及B.1.1.7变体,2,853个P.1变体和463个B.1.351变体。 加拿大现在可以说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还是先把本国的疫情控制住,再考虑别的国家吧。

警报! 印度变种爆炸 这省入境36例! 大批人正”钻空子“回加拿大! 本土新冠药物受阻!

一发不可收拾 就在刚刚,加拿大安大略省最新发现36例印度病株入境! 加拿大第三波疫情还在朝着高峰走去,本周五(23日),加拿大卫生部公布最新预测模型、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下调牛津疫苗的建议接种年龄、美国疫苗工厂出事、一批人正钻空子进入加拿大! 卫生部公布最新预测模型 联邦卫生部今日公布最新建模,各项数据表明,目前加拿大新冠疫苗工作和各省份实施的限制措施正在 “起作用”! 首席卫生官谭咏诗(Tamsa Tam)在会上说道,“最近几天,加拿大不少受灾较为严重的省份陆续出台、实施限制措施,全国疫情开始出现缓下来的迹象,有效再生数(Rt,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跌至1以下。” 从3月初开始,加拿大的RT值一直处于1以上的水平,也就说明每100例感染病例会将病毒传播给另外100个人,新冠传播规模迅速增加。 即使是现在,加拿大某些地区RT值仍高于1,“我们绝不可以掉以轻心。”维持当前的限制措施,将会对控制疫情发挥很大的作用。 安省:发现印度病株36例 根据安省公共卫生厅的最新消息,省内最新发现36例印度双重变种病株B.1.617! 基因检测实验室表示,他们发现有6例印度病株,均与国际旅行有关,另外30例则是在安省的机场和温尼伯国家微生物实验室的边界筛查程序检测到的! 传染病专家艾萨克·波哥奇(Isaac Bogoch)表示,周四发现2例疑似病例,现正在等待实验室结果确认。新冠变异病毒已经进入加拿大国界,正在各个省份迅速蔓延,达到安省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安省新增变异病毒2727例,总数增至47263例!其中大多数属于英国变种。 除此之外,安省的在家死亡的新冠患者人数正在急速上升! 报告显示,越来越多新冠患者突然病情恶化,还没来得及叫救护车,就死在自己家中。4月1日至4月22日,安省南部和中部已有25例新冠患者死在家中,年龄从20到80岁不等。 首款加拿大新冠疫苗 就在强生疫苗和牛津疫苗频频出事之际,加拿大也传出好消息——首款本土新冠疫苗将进入卫生部门的滚动审查阶段! 据了解,脱颖而出的本土疫苗来自魁北克省的生物制药公司——Medicago。4月23日,Medicago宣布已向联邦卫生部递交申请,目前正处受理阶段。 与辉瑞等新冠疫苗不同,Medicago疫苗使用的是“类病毒颗粒”技术,不包含任何冠状病毒的遗传物质。除此之外,Medicago疫苗含有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佐剂,与其他疫苗相比,可帮助人体产生“更强和更持久”的免疫力。 Medicago疫苗需要分2次接种,中间间隔21天。 Medicago公司已开始3期临床试验,将在多达10个国家(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和巴西)招募30,000名志愿者。最初,试验将针对18至65岁的健康者,然后才是65岁以上人群。一旦试验证明疫苗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Medicago就会向卫生部提交最后数据。 与此同时,加拿大制造的新冠抗体药物也有了新进展——Bamlanivimab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政府指定使用计划! 联邦卫生部的数据显示,Bamlanivimab能减轻新冠重症患者的症状,并降低普通患者的住院几率。Bamlanivimab是一种针对SARS-CoV-2尖峰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由温哥华AbCellera Biologics Inc.研发。 专家称,由于这种药物必须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只能在患者出现症状后10天内注射,若患者病得太重,将无法进行治疗。 “与丸剂不同,这些抗体须通过静脉内输注来传递,这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且必须在医学环境中进行。” 牛津疫苗接种年龄有变 就在今天上午,加拿大全国免疫咨询委员会(NACI)修改牛津疫苗的接种建议,将牛津疫苗的推荐接种年龄下调至30岁以上! 本周,安省和BC省将牛津疫苗的接种年龄设定在40岁以上,并未跟从联邦建议。 安省也表示,由于本省牛津疫苗供应量还不足,暂时不会修改年龄门槛。省卫生部长克里斯蒂娜·埃利奥特(Christine Elliott)表示,现在本省剩余剂量约为337,000剂,其余疫苗预计到5月才发货。 美国产疫苗质量堪忧 日前,美国新冠疫苗工厂环境被爆出脏乱差,交叉污染毁坏了1500万剂疫苗,加拿大的疫苗质量恐怕受到影响。 对此,特鲁多在今天接种了第1剂牛津新冠疫苗,意在消除人们的疑虑,鼓励大家放心接种疫苗。在新闻会上,特鲁多直言,“(美国工厂的问题)对加拿大人而言,绝对没有任何危险,没有理由担心。” 雪鸟正在钻空子 尽管加拿大目前正在实施强制酒店隔离的政策,仍有许多人正在钻空子从加美陆地边界入境,躲避集中隔离! 格雷格·孔雀(Greg Peacock)就是其中一人,他刚刚步行穿过安大略省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彩虹桥,带着三只狗狗回到加拿大。 这是一个 “特殊的入境点”。 为了躲避3天隔离期,他没有选择皮尔逊国际机场,而是从洛杉矶飞往纽约的布法罗,乘出租车到边境,走着回到加拿大,然后坐火车到达多伦多的家。

恐怖! 34岁妈妈接种牛津疫苗 脸长囊肿满腿血泡 剧痛难忍差点截肢!

血栓还不是最可怕的 随着加拿大疫情越来越严重,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希望接种疫苗。但随着疫苗大规模接种,最近爆出的各种问题实在让人无法忽视。 尤其是牛津疫苗,全球已出现多起疫苗导致的血栓病例。 但血栓还不是最可怕的,苏格兰一名34岁女子在接种了牛津疫苗后,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脸部及手脚都出现大量血泡,甚至险些需要截肢。 这位女子名叫莎拉(Sarah Beuckmann),是一名孩子的母亲。她在三月份时接种了牛津疫苗,并说起初她只是感觉到一些常见的副作用,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但没过多久,她的双腿开始发麻。 大约在注射疫苗7天后,莎拉注意到脚踝附近有皮疹。随着病情日益严重,莎拉手脚出现了大量的血泡,后来不得不去医院接受治疗。 医院的专家们非常担心莎拉的病情,因为她的心律约为160bpm(每分钟心跳次数),而正常平均的静息心律只有差不多60至100。 在最初的一周左右,血泡持续全身扩散,甚至脸上都长了囊肿,让她剧痛无比,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吗啡以帮助缓解疼痛,后来更是用上了更强的止痛药。 随着血泡越来越严重,它们全都会融在一起,血泡破裂时还会渗出大量的鲜血。 莎拉在接受采访时说,医院的医生做了大量的测试,然后他们得出结论,这是莎拉对疫苗起了反应。 当医生们发现这是疫苗的副作用后,就开始给莎拉使用类固醇,确实有一定的疗效。 莎拉就这么在医院里住了16天,期间由于脚底也长满了血泡,所以她现在还不得不使用轮椅。 她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甚至在想自己可能要被截肢了,因为这样的过敏反应医院的工作人员也是前所未见。 好在现在莎拉已经离开医院回家了,接下来还要进行腿部的复建,同时,她也不允许接种第二剂疫苗。 虽然遇到了这样悲惨的经历,但莎拉还是建议大家都去接种疫苗,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疫苗还是安全的,她公开自己的经历,只是希望能让大家意识到有这样一种副作用存在。 除了莎拉这种罕见的血泡案例,血栓问题也在不断暴露,今天,安省就出现了首宗因接种牛津疫苗后出现血栓的病例。 这名患者为男性,今年60多岁,先前接种了第1剂阿斯利康疫苗。目前患者的情况稳定,在家康复中。 这是加拿大出现的第4例因接种牛津疫苗后出现血栓的病例,之前3例分别在阿省、魁省及纽省发现。 在澳洲,近期也出现了3例与接种牛津疫苗有关的血栓患者。卫生部对此展开调查后,今天澳洲治疗用品管理局确认,这3名市民出现的血栓症状,均与牛津疫苗有关。 在这3例新增的血栓患者中,1人的鼻窦部位形成了血栓,症状为头痛、流鼻血、恶心和呕吐。 另外2人出现血栓的部位更为常见:分别为小腿深静脉血栓,在接种疫苗9天后出现了腿部疼痛的症状;以及上肢深静脉血栓。 除了牛津疫苗,强生疫苗的血栓问题也是不断。德州公共卫生当局22日表示,州内一名女子在接种强生新冠疫苗后发生脑血栓,已送医急救。 这名女子的症状与六名早先接种强生疫苗而导致脑血栓的患者一致。 与此同时,俄勒冈州公卫官员也表示,联邦卫生当局正在调查一名50多岁女性接种强生疫苗后,在两星期内丧生的原因,该女子出现脑血栓及血小板值过低的症状。

惊! 加拿大印度双重变种炸了! 4省近80例! 年轻人求医不及当晚猝死家中!

变种已成主导 正疯狂夺命! 加拿大第三波疫情仍未得控,封锁政策和疫苗接种的双重防护,还是没能跑过更具传染性和致命性的变种病毒。今天,安省确认发现36例印度双重变种,阿省也现首例,加上BC和魁省,短短几日,加拿大已公布77例双重变种案例! 另一边,恐怖变种正在加拿大形成一种令人震惊的新趋势——感染的病人在被送医接受治疗之前,病情就急剧恶化并死亡!在过去两周,疫情重省安省,每天有2人就是这样死去。他们中很多人,才不过30多岁…… 安省卫生局今天公布,他们一共发现了36例印度双重变种感染病例。 这也是安省首次确认发现印度双重变种。 “所有的这些变种病例都与国际旅行有关,且是在最近几天内发现。” 阿省昨天也公布了首例印度变种。 今天,联邦新模型显示,变种病例已经成为加拿大的主导,有一半以上的新增病例都是变种! 数据还显示,目前全国10省中,变种病例已超过7.8万例。 更具传染性的变种病毒恶化加拿大的第三波疫情,过去1个月,全国新增感染和重症病例正急剧增加。 在过去7天,加拿大平均日增达到了8400例,越来越多的人被送进ICU插管抢救。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看到新模型数据后表示,加拿大的局势依然“危急”。 “在过去1个月,全国每天新增病例增加了1倍以上,住院人数增加,而且还有更多更具传染性和危险性的变种!”特鲁多说。 加拿大人口第一大省安省今天又爆了,新增4505人,变种病例在安省已经超过了4.7万例! 安省首席验尸官还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疫情新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医治之前,病情就急剧恶化,还没来得及送医,就在当天晚上或次日清晨死在自己家中! Dirk Huyer医生为安省的首席验尸官,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已经看到许多人在医院之外的地方死去。这是新的,不幸的,和令人悲痛的。” “这些人之所以无法及时求医,因为这种病毒如此迅速地吞噬了他们,导致他们在家中死亡。这是我们在第一波疫情中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医生指出,他们正在进一步调查,以确定这些数据。“我可以告诉你们的是,这个数字在增加。过去2周,每天都大约有2人死于这种情况。” 在所有的这些病例中,他们都出现了新冠症状,检测呈阳性,或者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他们虽然出现了症状,但又没有严重到要住院的程度,然而当天晚上或第二天早上,他们就死了。” 这些不幸猝死的人,并非忽视症状,只是他们病情本来很稳定,但很快急剧恶化,在短时间内死去。医生还补充,死者中很多人,年龄在30岁到70岁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群年轻人,是以往从所未见的年轻人在感染后迅速恶化并死亡的情况。” 早前医护们还警告,住进ICU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才过几周,情况又急转直下,已经是来不及就医,就匆忙告别人世!这样的“新趋势”让人直生寒意。 Jemy Joseph是多伦多一急诊室医生。 她在社交媒体上讲述了一个悲伤的故事:我接诊过一个叫伊芙琳的女人。伊芙琳才刚刚失去侄子。年轻的侄子就死在自己的卧室,甚至没来得及去医院。那时,她的嫂子也感染了,还处于昏迷状况,根本不知道自己孩子已经走了。 两周后,伊芙琳的哥哥也确诊去世……而这样家破人亡的悲剧,还在不断上演中。 在美国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也有过许多类似的悲剧:一个华人家庭有4个儿子,24岁的长子还是政府公务员。一天突然就感染了。 24岁的孩子年轻力壮,确诊后就在家吃药隔离,住在自家独立屋后面加盖的小房子里,由家人送餐。 隔离了四五天,这天早上妈妈打电话给儿子问他想吃什么,却没有人听电话。 等到妈妈过去查看,昨天晚上还好好的儿子,已经走了…… 这就是第三波下的残酷现状。 不知不觉中,疫情竟已经惨重到,能从ICU里死里逃生,已算幸运。 真是悲凉。
[tds_leads input_placeholder=”Email address” btn_horiz_align=”content-horiz-center” pp_checkbox=”yes” pp_msg=”SSd2ZSUyMHJlYWQlMjBhbmQlMjBhY2NlcHQlMjB0aGUlMjAlM0NhJTIwaHJlZiUzRCUyMiUyMyUyMiUzRVByaXZhY3klMjBQb2xpY3klM0MlMkZhJTNFLg==” msg_composer=”success” display=”column” gap=”10″ input_padd=”eyJhbGwiOiIxNXB4IDEwcHgiLCJsYW5kc2NhcGUiOiIxMnB4IDhweCIsInBvcnRyYWl0IjoiMTBweCA2cHgifQ==” input_border=”1″ btn_text=”I want in” btn_tdicon=”tdc-font-tdmp tdc-font-tdmp-arrow-right” btn_icon_size=”eyJhbGwiOiIxOSIsImxhbmRzY2FwZSI6IjE3IiwicG9ydHJhaXQiOiIxNSJ9″ btn_icon_space=”eyJhbGwiOiI1IiwicG9ydHJhaXQiOiIzIn0=” btn_radius=”0″ input_radius=”0″ f_msg_font_family=”521″ f_msg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nBvcnRyYWl0IjoiMTIifQ==” f_msg_font_weight=”400″ f_msg_font_line_height=”1.4″ f_input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zIiwicG9ydHJhaXQiOiIxMiJ9″ f_input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weight=”500″ f_btn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btn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weight=”600″ f_pp_font_family=”521″ f_pp_font_size=”eyJhbGwiOiIxMi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pp_font_line_height=”1.2″ pp_check_color=”#000000″ pp_check_color_a=”#309b65″ pp_check_color_a_h=”#4cb577″ f_btn_font_transform=”uppercase” tdc_css=”eyJhbGw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Q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U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M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VfbWF4X3dpZHRoIjoxMTQwLCJsYW5kc2NhcGVfbWluX3dpZHRoIjoxMDE5LCJwb3J0cmFpdCI6eyJtYXJnaW4tYm90dG9tIjoiMjUiLCJkaXNwbGF5IjoiIn0sInBvcnRyYWl0X21heF93aWR0aCI6MTAxOCwicG9ydHJhaXRfbWluX3dpZHRoIjo3Njh9″ msg_succ_radius=”0″ btn_bg=”#309b65″ btn_bg_h=”#4cb577″ title_space=”eyJwb3J0cmFpdCI6IjEyIiwibGFuZHNjYXBlIjoiMTQiLCJhbGwiOiIwIn0=” msg_space=”eyJsYW5kc2NhcGUiOiIwIDAgMTJweCJ9″ btn_padd=”eyJsYW5kc2NhcGUiOiIxMiIsInBvcnRyYWl0IjoiMTBweCJ9″ msg_padd=”eyJwb3J0cmFpdCI6IjZweCAxMHB4In0=” msg_err_radius=”0″ f_btn_font_spac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