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
新闻
列治文突发卡车撞桥事故 现场一片狼藉 后车遭殃 交通堵爆!
又撞了!就在今天早上,一辆大卡车在列治文的99号高速上撞桥,导致道路严重堵塞,现场一片狼藉。
据BC高速公路巡逻队(BC Highway Patrol)证实,早晨9点45分左右,这辆装满木材的大型卡车沿99号高速公路向南行驶,途经列治文Blundell Road天桥时,因货物超高,猛烈撞击天桥,导致大量木材从车上掉落。
当时,一辆紧随其后的引导车被突如其来的掉落木材砸中,前挡风玻璃当场碎裂。所幸的是,引导车司机并未受伤。
事故发生后,卡车司机立即停靠在路边,目前司机及其所属公司都面临警方进一步调查。
附近的交通摄像头显示,这辆卡车就停在梅西隧道前的路肩上。许多司机打电话给媒体报告了这一事件,称道路上留下了大量碎片。
公路巡逻队的麦克劳林(Michael McLaughlin)警官表示,尽管初步检查显示天桥没有明显受损,但出于安全考虑,相关部门还是派出了检查人员对立交桥进行详细检查。
不过,这起事故可不仅仅是卡车撞桥那么简单。由于事故发生在早高峰时段,这次意外让99号高速南向路段严重堵塞,交通部门呼吁驾驶者注意路况,小心驾驶。
这已经不是大温地区第一次出现类似的事故了,据相关社交媒体统计,仅今年,大温地区就已有7次类似的撞桥事故。
交通部门表示,目前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并将继续关注天桥的安全状况。对于频繁发生的天桥碰撞事件,相关部门可能需要考虑加强对超高车辆的监管和预警措施。
看来,卡车司机们在通过立交桥时,真的得多加小心了!
列治文少年捅伤出租车司机
而就在高速路事故发生的前一晚,温哥华市中心东区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暴力事件。
晚上9点半左右,一名59岁的出租车司机与一位16岁的乘客在Main街与East Hastings街附近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争执原因疑似是出租车费问题。
谁料,这场普通的费用纠纷竟快速升级,少年突然掏出利器刺伤了出租车司机。
幸运的是,一名休班警察目睹了整个事发过程,迅速通知附近的警力赶赴现场。出租车司机随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所受伤势并不危及生命,目前已出院。
警方迅速逮捕了涉嫌刺人的16岁少年,据了解,这名少年家住列治文,目前仍被拘留,警方已建议以严重伤人罪名对其提出起诉。
警方呼吁市民提高警惕,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并强调将加强对交通安全和市中心治安的巡查力度。毕竟,谁也不想在生活中碰上这样糟心的事儿。
目前,这两起事件都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后续进展将持续向公众通报,大家可要多留意啦!
新闻
哭了! BC省电费要连涨2年 每月多付这么多! 油价大幅波动 压力山大!
BC省的居民们,大家的钱包又要遭殃了!最近,不仅电费要涨,连汽油价格也呈现出罕见的大幅波动。
这电价油价齐上阵,BC省居民的生活成本将如何变化?
先说说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电费吧。根据最新消息,从2025年4月1日起,BC Hydro的电费将连续两年,每年上涨3.75%。
算下来,平均每家每月大概多掏3.75加元。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笔钱不算大,但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能源与气候方案部长狄德安(Adrian Dix)解释说,这次涨价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营运成本增加,还有就是Site C水电站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加上电网维护费用逐年上涨。
不过,狄德安也安慰道,即使电费上涨,BC省的电价仍然是北美最低的地区之一,“咱们的电费仅是邻居阿尔伯塔省的一半,而且这次调整幅度远低于同期累计的通胀率。”
他还强调,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其实2025年BC省居民支付的电费,跟40年前几乎差不多,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一点万幸吧。
这项增长计划将连续两年实施,分别于2025年4月1日和2026年4月1日生效。政府将此举措描述为一种“费率稳定指令”,确保在不可预测的经济环境中提供确定性,同时保持电费增长低于累计通胀水平。
为了缓解电费上涨可能带来的压力,省政府还特别追加了190万加元到BC Hydro的“客户危机援助基金”,预计到2026年4月前将帮助4700个遇到财务困难的家庭。
BC Hydro的CEO克里斯·奥莱利(Chris O'Riley)则表示,这次调价的初衷,其实是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长期来看,这对推动本省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都有好处。”
而另一边,汽油价格最近的波动更让大家直呼看不懂!就在过去一周,大温地区的油价平均上涨了5.3分,达到每升178.44分。
但问题来了:即使是在同一天,不同加油站的价格也天差地别,有的地方每升才卖1.69加元,而另一些加油站却飙升到1.84加元,不少市民都感叹:“怎么加个油还要货比三家!”
好消息是,汽油价格或许很快就会迎来下降。由于联邦政府最近计划取消碳税,汽油价格预计将在未来几周有所下跌。
汽油分析专家帕特里克·德汉(Patrick De Haan)说:“虽然上周BC省和阿尔伯塔省油价有所上涨,但碳税暂停可能对油价产生向下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省长尹大卫(David Eby)已明确表态,BC省政府也会跟进联邦的做法,取消省内的碳税。这样一来,或许咱们开车族的钱包压力能稍稍缓解一些。
无论是电价的上涨还是油价的波动不定,BC省居民都需要更加精明地规划家庭能源支出。好在政府提供了一些支持措施,而市场的多样性也给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选择空间。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找最便宜的加油站,同时适当节约用电,或许是应对能源成本变化的最佳策略。
新闻
惊爆! 大温华裔富商独子状告继母 涉嫌转移千万遗产狂买豪宅 家产竟全给继女!
温哥华一场豪门遗产争夺战正在上演!华裔商人李育龙(Li Yuok Lun Alvin,音译)近日向BC最高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其已故父亲的第二任妻子周洁雯(Kit Man Katherine Chau,音译)在父亲生前和死后,涉嫌擅自转移了近千万加元的资产。
这场财产争夺战不仅涉及大温的多处豪宅,还牵扯到瑞士银行账户和炙手可热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股票,堪称现实版“豪门恩怨”。
现年50多岁的李育龙是中国香港的商人,他的父亲李炳仁(Raymond Ping Yun Li,音译)生前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富商。
2005年,李育龙的母亲李碧云(Dora Bik Wan Lee,音译)去世。三年后,已经81岁高龄的李炳仁与化名玛丽亚(Maria)的周洁雯喜结连理。
然而,这段看似美满的夕阳红婚姻,却在十年后酿成了一场轰动的遗产纷争。
据诉讼文件披露,在2015年至2018年间,也就是李炳仁去世的前后几年,周洁雯涉嫌从瑞士银行账户中转移了高达900万加元的资金。
更令人瞠目的是,她还出售了李炳仁持有的比亚迪(BYD)公司股票。要知道,这家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去年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特斯拉,李育龙称,这些股票的价值“相当可观”,但具体金额尚未披露。
这些资金的去向哪里去了?李育龙在起诉书中给出了答案。原来,周洁雯将这笔巨款用于在大温地区疯狂购房。
其中一处位于Dunbar的豪宅去年10月以339万加元的价格售出,另一处房产则以195万加元成交。
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些房产要么登记在她本人名下,要么转移给她的三个女儿。
以温哥华南部一处价值195万加元的房产为例,它被登记在周洁雯的女儿艾米(Amy Chun-Yee Li,音译)和女婿大卫(David Ling Yee,音译)名下。
此外,位于基斯兰奴的一处公寓则由她的另一个女儿持有。在西温豪宅区Ambleside的一处物业,据称也是用李炳仁的资金购入。
事情的转折点发生在2013年。那一年,李炳仁与周洁雯开设了联名账户,并将投资和资产的法定所有权转移给了她,包括家族在西温Eyremount Drive的老宅。
更关键的是,周洁雯获得了永久授权书,但具体条款至今仍是一个谜。
“我父亲晚年患有老年痴呆症,根本无法对这些资金转移作出知情判断。”李育龙在诉讼中强调。他认为,作为持有永久授权书的受托人,周洁雯理应为亡父的利益管理这些资产,而不是中饱私囊。
2016年,事态出现新的转折。周洁雯设立了一个家族信托,声称受益人包括李育龙和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她自己的三个女儿艾米、安吉丽娜(Angelina...
新闻
BC省12.4万人恐失业 面临$690亿损失 过半出口商品要受影响!
面对即将上任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扬言要对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的威胁,这可能给BC省的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根据今天上午最新发布的省政府经济评估报告,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战争可能给BC省带来高达690亿加元的损失,堪称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冲击。
BC省长尹大卫(David Eby)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坦白说,当我们最初在去年11月看到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这一威胁时,很多人都期望这只是他的一时兴起,很快就会被遗忘。”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威胁。这不仅是对BC省的经济宣战,更是对每个加拿大人的挑战。”
BC省财政厅长贝利(Brenda Bailey)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描绘出了这场潜在经济风暴:到2028年,全省预计将损失12.4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在2025年可能攀升至6.7%,2026年更可能达到7.1%的危险水平。
企业界也将遭受重创,2025年企业利润预计蒸发61亿加元,即使到2028年,仍将比现在低36亿加元。
“让我们直面现实,”贝利表示,“美国仍然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BC省约54%的出口商品都销往美国,其中木材、纸浆、金属矿产和能源产品占据了出口总额的67%。
虽然与其他省份相比,BC省的出口市场较为多元化——比如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艾伯塔省超过75%的出口都依赖美国市场,但一旦关税落地,打击仍将是毁灭性的。
BC省商业理事会副主席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一针见血地指出:“贸易占我们经济的三分之一,如果失去这块蛋糕,我们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对这场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省政府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了一套全方位的应对方案。
尹大卫宣布了一个三管齐下的策略:首先,全力支持联邦政府应对这些“不公平、不必要且不合理”的关税。
其次,省政府将审查各种非关税措施,强调美加之间密不可分的经济纽带。
最后,积极开拓新市场,特别是加强与亚洲等地区的贸易联系,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
值得注意的是,尹大卫已经向他的内阁部长们发出了新的任务清单,要求他们重新审视各部门的项目,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也站出来表态,强调关税将首先伤害美国民众自己的利益,但同时也会对所有加拿大人造成损害。
他呼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一挑战,特别强调“不能让任何一个地区独自承担起捍卫加拿大利益的重担”。
尽管形势严峻,尹大卫仍然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心。他将于2月12日率领其他省长前往华盛顿特区,直接向美国国会决策者陈述关税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看看这些数字,确实令人担忧,”尹大卫说,“但我始终相信,凭借我们优秀的人才、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BC省完全有能力化危为机,将这场危机转化为新的发展契机。”
此外,尹大卫还透露,如果特朗普真的推行关税措施,BC省可能会考虑禁止出口省内生产的关键矿产资源作为反制措施。
他说:“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BC省和整个加拿大的繁荣未来而战。”
新闻
寒流来袭! 温哥华气温将跌至-5℃ 全城进"速冻模式" 做好防寒准备!
温哥华最近异常温暖,然而大家注意了,天气即将画风突变!环境部最新预报显示,一股来自北极的寒流正在悄悄靠近大温地区,周末将给这座城市带来一波“速冻模式”。
对于已经习惯了今年温暖天气的温哥华市民来说,这波寒流不容小觑。
环境部气象学家布莱恩·普罗克特(Brian Procto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北极寒流从BC省内陆向低陆平原地区扩散,温哥华地区的气温将降至季节性平均水平以下数度。
普罗克特说:“现在气流模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目前盘踞在育空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北极冷空气,正在缓慢但坚定地向南移动。”
具体来看,从1月14日周二开始到本周末,温哥华的气温将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日间最高温度在6至7摄氏度之间,夜间温度则将逼近冰点。
值得注意的是,周三夜间还有30%的降雨概率,但真正的寒流要等到周末才会显露威力。
普罗克特解释说,寒流将从BC省内陆区域逐渐渗透到低陆平原地区。届时,日间最高气温将仅略高于冰点,而夜间最低温度更是会一路下探至零下4至5度。
这股寒流还将在下周继续影响温哥华地区,不过强度不会太大。“别指望气温会突然回暖,”普罗克特提醒道,“寒冷的空气团将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
不过,相比起2024年1月那场超级寒潮,这次的寒流倒显得温和许多。普罗克特回忆说,去年同期,温哥华夜间气温曾跌至零下12度,体感温度更是直逼零下20度。
当时环境部甚至不得不发布北极寒流预警。而这次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寒流并非直接从豪湾(Howe Sound)长驱直入低陆平原地区,而是先到BC省内陆,然后才慢慢渗透到温哥华地区,这让极端低温有了一个“缓冲带”。
虽说这次降温不似往年那般来势汹汹,但普罗克特仍然提醒市民要保持警惕:“对于很多已经适应了温暖天气的人来说,这次降温仍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大家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保暖准备。特别要当心早晨的霜冻,道路可能会变得像溜冰场一样滑。”
温哥华市政府已经对这次寒流做出积极响应。从周二晚上开始直到1月16日周四,多个临时庇护所将开放。
展望未来,环境部预计,受弱拉尼娜现象的影响,2月份的气温可能会维持在正常或略低于正常水平。
普罗克特表示,从目前的天气趋势来看,这个冬季将会继续保持相对干燥的特点。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几场雪暴”光临温哥华的可能性,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极端寒冷天气的迹象。
丢大发了! 列治文Costco华人大妈抢车位 背着LV薅架 路人都看笑了!
上周末,位于列治文的Costco超市门口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执,一段视频记录了这场因停车位引发的冲突,两位华人大妈在停车场内上演了全武行。
这段视频最初由目击者扎赫拉·苏玛尔(Zahra Sumar)拍摄,并发布在Facebook上。
视频中,两名女子在列治文Bridgeport的Costco门前互相怒吼,随后推搡在一起。
视频中可以听到两个大妈都说中文,其中一名大妈还拿着一个LV手提包。
围观者试图上前调解,然而其中一名女子在冲突中似乎被击倒在地。被人拉开后,两名大妈依旧在争吵到底是谁先动手的。
一名路过的吃瓜小哥虽然可能没听懂大妈在用中文吵吵啥,但这场面把他都看笑了。
列治文皇家骑警(RCMP)发言人阿德里安娜·奥马利(Adriana O’Malle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尚未确认这段视频是否与他们正在调查的案件有关,但她证实,2024年10月20日,列治文皇家骑警确实接到了一家位于Bridgeport Road 9100号街区的商家报告,称有两名亚裔女性因停车位问题发生了肢体冲突。
“幸运的是,双方都没有明显受伤,并且都拒绝了医疗援助。”奥马利说。她补充道,虽然此次事件并未被认定为刑事案件,但公众应意识到,任何形式的肢体冲突都有可能导致逮捕和袭击指控。
据目击者上传的另一段视频显示,冲突开始时,一名女子试图用身体占住停车位,而另一名驾驶小型货车的女性则按喇叭以示不满,场面十分紧张。这一幕也引起了现场数十位购物者的围观。
不少市民都表示,列治文Costco的停车场一到周末就变成了地狱级难度,想要找个停车位可谓难上加难,这样的冲突并不算少见。
大家在遇上这样的情况时,要记得保持冷静,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多人死亡! 大温洪水冲毁独立屋 现场只剩渣渣; 司机连人带车被冲走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大温地区和温哥华岛遭遇了本季首场强烈的“大气河流”风暴,导致暴雨、泥石流和洪水泛滥,多条道路被冲毁,房屋遭受损毁,最终造成至少两人死亡,还有一人失踪,疑似死亡。
在本次灾害中,最令人心碎的事件发生在高贵林。一位57岁的女性住宅被泥石流冲走,经过不断的搜救工作,搜救队伍于周日晚间找到了她的遗体。
就在今天上午搜救人员确认了遗体的身份,这位不幸去世的女性名为索尼娅·麦克泰尔(Sonya McIntyre),是一位在Port Moody市Aspenwood小学任教多年的教师。
发生事故的地点位于Calgary Drive和MacIntyre Road中间的Quarry Road,算是一个偏远的森林地区,就在高贵林的东北部,靠近皮特草原(Pitt Meadows)
从现场照片来看,索尼娅的房子在泥石流恐怖的威力下,已经彻底变成了废墟,场面让人不忍直视。
周六中午12点半的时候,强降雨引发了泥石流,将所有碎石和建筑垃圾冲进了树林,并冲到了高贵林偏远的Quarry Road上,大量泥浆和碎片涌入,夺走了索尼娅的生命。
校长唐·哈钦森(Don Hutchinson)在给家长的信中表达了深切的哀悼,并称索尼娅不仅是学校的重要成员,更是学生与教职工的良师益友,她的突然离世令整个社区陷入悲痛。
据索尼娅的朋友吉姆(Jim Millington)说,索尼娅很享受在小溪边的美丽土地上过着私人的生活。在听说这附近有房屋被冲走的时候,他就非常担心索尼娅,没想到最坏的情况还是发生了。
高贵林皇家骑警(RCMP)在接到报告后,立刻展开了救援行动,然而,由于泥石流的威力巨大,导致救援难度极高。
最终,在加拿大重型城市搜救队(Canada Task Force 1)与高贵林消防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搜救人员在一片被冲毁的区域找到了这位教师的遗体。
此次泥石流发生在高贵林Quarry Road一带,泥石流的巨大破坏力使道路变得无法通行,许多居民被困在灾区。
警察与救援人员与被困居民保持了联系,并确认他们目前可以在家中避难。然而,由于大量泥土和碎石覆盖,预计清理道路仍需时日,具体恢复时间尚未确定。
根据最新消息,附近的高贵林搜救队(CSR)正在寻找一名周日晚上在高贵林河附近失踪的男子。
目前有关细节尚不清楚,但 CSR 工作人员最后一次出现是在 Pipeline Road 和 Galette Avenue 附近,据称他掉进了河里。
除了高贵林的悲剧外,温哥华岛的阿尔伯尼港(Port Alberni)也发生了一起致命事故。两辆行驶在Bamfield路上的车辆被洪水卷入河流,其中一名司机被确认死亡,而另一名司机目前仍失踪,搜救队正准备进行水下打捞行动。
皇家骑警表示,周六晚,警方接到两名分别从Bamfield出发前往维多利亚和阿尔伯尼港的驾驶员失踪报告。
随后,搜救队利用手机信号定位发现其中一辆失踪的卡车被完全淹没在萨丽塔河(Sarita River)中,救援人员在离卡车不远的地方找到了其中一名司机的遗体。
救援人员表示,另一辆失踪车辆也在同一条河中被发现,目前尚未能确认车内状况。由于河水湍急,加上夜晚光线不足,救援人员一时无法展开进一步行动。
警方已提醒公众远离萨丽塔河一带,因为此处洪水泛滥风险极高,特别是在高潮时段,极易发生道路被水淹没的危险。
本次风暴持续三天,为整个大温地区和南海岸带来了破纪录的降雨,全省12处地区创下新的日降雨纪录。高贵林市在三天内累计降雨量高达256毫米,成为此次风暴的重灾区。
西温哥华的降雨量也超过200毫米,而温哥华市中心的降雨量更是创下了175毫米的纪录。气象专家迈克尔·库斯(Michael...
狂暴!大温突发大洪水 街道变急流大河 独立屋淹惨 汽车被冲走 万户大停电
从周五开始的一波强降雨直到现在还没有停止的迹象,大温地区多地出现严重积水。雨量之大,堪称20年来所罕见。
大温许多城市已经因为强降雨而发生洪水,多辆汽车在大街上几乎被淹没,非常吓人。
在本那比Still Creek附近的街道上,一辆轿车已经浮起,随着水流旋转。
还有一辆Van已经被水淹到一半,车上之前明显有人,已经无奈离开车辆,驾驶座旁边的玻璃已经被摇下。
大温地区道路上还有很多类似的场景。
有不少司机心存侥幸,希望加大油门冲过被水淹没的地区,但很多人都没有成功,车辆熄火,被困在水中。
大温地下排水系统也已已经不堪重负,人们拍到在温东街头,强烈的水流从井盖处喷出,竟然形成了一个喷泉。
#WestVanPolice is warning residents that the #BCStorm is causing challenges in #WestVan. Of note: Westbound and Eastbound ramps to #BCHwy1 at 21st St...
100mm强降雨警报! 温哥华本周末狂风暴雨 小心停电+洪水 居民严阵以待!
最近,温哥华的天气又让人揪心了。一股强大的大气河流系统正在向我们逼近,从周五开始,整个城市和周边地区都将被暴雨笼罩。
加拿大环境及气候变化部(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已经发布了降雨警告,这次降雨预计会持续到周末,不光是大温地区,菲沙河谷、西海岸山脉和温哥华岛等地区都会受到影响。
温哥华每年都会经历好几十次类似的天气现象,大部分时候它们并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但这次毕竟是今年第一波,难免让大家有些紧张。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这次的降雨量可能达到40到70毫米,靠近山脉的地方甚至可能突破100毫米。尤其是北岸山脉和海天公路那一带,雨水会更猛。
而温哥华岛西部,山地地带的降水量甚至可能高达200毫米。
不仅如此,强风也会随着这次暴雨一起来袭。预计周六的风速可能会达到每小时80公里,这很容易导致树木倒塌,影响电力设施,从而引发断电。
温哥华的居民可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家里的排水系统畅通,尤其是雨水管道附近不要有落叶和杂物堵塞。市政部门也在加紧清理全市的大约4.5万个雨水管道,防止暴雨引发局部洪涝。
不过,市政府也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将落叶或杂物扫到街道或人行道上,不仅会加剧排水问题,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这种天气说起来不算罕见,但每次大气河流来袭,还是可能带来一系列麻烦。比如,过去一段时间天气干燥,土壤和水系虽然还能吸收一些降水,但连续数日的暴雨很可能导致道路积水,河流水位迅速上涨,甚至可能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危险。
所以,无论是开车的朋友,还是喜欢户外运动的人,这几天都要格外小心,最好提前规划好出行路线,避免经过可能出现积水或滑坡的路段。
说到这次风暴的影响,温哥华的斯坦利公园幽灵小火车活动不得不取消了。原定于周五的所有车次已经全部暂停,票款会自动退还给大家。
主办方也提醒大家,尽管活动售罄,但由于天气情况,目前还无法确定周末的其他车次是否能够顺利举行。
虽然暴雨带来不少麻烦,但周日雨势减弱后,大家可能还能看到几缕阳光,希望到时天气能稍微给力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次的降雨量不小,但与2021年那次大气河流引发的灾难性洪水相比,现在的雪层积累较少,洪水的风险相对较低。
不过,气象学家麦克·库斯(Michael Kuss)提醒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即使没有当时那样的大规模融雪,本次暴雨的持续时间依然长达36小时左右,还是会给我们带来不少挑战。
这场暴雨对大温地区的居民生活势必会产生一些影响。为了安全,大家尽量少出门,尤其要远离河流和溪流,因为河岸在暴雨过后可能变得不稳定,走近很危险。
开车的朋友也要特别注意路面情况,积水、落石、甚至树木倒塌都可能给行车带来危险。
周末的天气确实有些不太友好,但风暴过去后,预计下周一温哥华将迎来阳光和云朵相间的天气,气温会回升到12摄氏度左右。希望到时候我们能好好享受一下这份久违的阳光,也算是对这个多雨周末的一点安慰吧。
温哥华市中心剧组封路拍摄 记得绕路 或许还能撞见明星!
温哥华市中心最近成了新侦探电视剧的拍摄场地,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如果你正好在市中心散步,或许会碰到正在拍摄中的明星哦。
这部新剧名为《华生》(Watson),是由美国CBS制作的医学类侦探剧,围绕着著名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助手——华生医生展开。
拍摄团队First Cut Productions Inc. 在10月17日早上6点到晚上8点之间封锁了West Hastings 1000号街区,尤其是在Guinness Tower附近的人行横道上进行拍摄。
据了解,这次拍摄的场景设定在温哥华市中心的Oxford大楼附近,虽然大楼内的停车场依旧开放,但过往司机需要留意,现场可能会有些交通延误,第三方交通管理人员将负责现场交通疏导。
这部剧的剧情发生在福尔摩斯因死对头莫里亚蒂去世后的故事线一年之后,华生医生继续为病人治疗各种罕见疾病,继续他的行医生涯。
根据《综艺》杂志的报道,这部剧将会充满悬疑与紧张感,既是侦探题材,又带有医学情节,这让不少影迷对此充满期待。
《华生》剧组其实早在八月就在Yaletown的Emery Barnes公园拍摄过一些重要场景。剧组为了营造出神秘而紧张的氛围,还使用了特别的灯光和烟雾效果,令拍摄现场显得颇为引人入胜。
如果你近期路过温哥华市中心,不妨多留意一下,或许会见到正在工作的摄制组,甚至能偶遇一些正在出演的明星!温哥华已经多次成为国际影视剧拍摄的热门地点,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精彩的作品诞生在这座城市的街头。
列治文豪宅遭大批武装警察包围 15辆警车封路喊话 竟只为了…
昨天,列治文市一处豪宅突然被大批全副武装的警察包围,引发当地居民一片哗然。然而,这场声势浩大的行动的动机,去让不少人都大跌眼镜:竟然只是为了调查一起有关鹿的案件!
10月16日上午10点,列治文市史蒂夫斯顿(Steveston)社区突然警笛大作,十多辆警车和执法车辆呼啸而至,将Moncton Street和No. 2 Road交叉口附近的一栋豪宅团团围住。
现场目击者萨格特(Alex Sagert)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惊险场面:“我看到至少15辆执法车辆,有警车,也有便衣的,把路都堵死了。更令人吃惊的是,还有5名全副武装的警察,手里端着‘像是突击步枪’的武器,看起来阵仗很大。”
萨格特继续回忆道:“接着我听到有人用扩音器喊话,说他们是BC省自然保护官员,手持搜查令,命令屋里的人举手投降走出来。他们反复喊了好几遍,场面十分紧张。”
这番喊话过后,约10名执法人员鱼贯而入,开始对豪宅进行地毯式搜查。整个行动持续了数小时之久,直到下午No. 2 Road才重新开放通行,但仍有7、8辆执法车辆留守现场。
如此大张旗鼓的行动,难道是为了抓捕什么穷凶极恶的罪犯?然而真相却令人哭笑不得——原来这一切只是为了调查一起偷猎鹿的案件!
据BC省自然保护官员事后透露,这次行动源于本月初发生在100 Mile House附近的一起夜间偷猎事件。有人涉嫌在夜间非法猎杀了两只鹿,引发了当局的高度重视。
为了彻查此案,自然保护部门特别调集了多个地区的警力,甚至出动了总调查组参与行动。
这起看似小题大做的案件,折射出加拿大政府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在加拿大,非法狩猎不仅会严重影响生态平衡,还可能危及公共安全,因此被视为一项严重罪行。
不过,如此大规模的搜查行动还是引发了不少争议。有居民表示,即便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也不应该采取如此激进的方式,这样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也有人认为,既然只是调查偷猎案,完全可以采取更温和的方式,没必要出动荷枪实弹的特警。目前,这起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自然保护部门表示,出于保密原则,暂时无法透露更多细节。但他们承诺,一旦有新的进展,将及时向公众通报。
就在列治文警方展开对豪宅的搜查行动前几天,另一起与鹿相关的事件也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关注。
10月3日,一只迷路的鹿出现在列治文的一处狗公园内,因被一群狗追赶,精疲力竭。这只鹿无法找到出路,陷入围栏中。
最终,皇家骑警在BC动物保护协会的协助下,成功将这只鹿从公园解救出来,并引导它回到安全的自然栖息地。
几天后,列治文的执法人员再次出动,这次是在一家超市附近发现了另一只迷路的鹿。虽然这只鹿未受伤,但它显然也偏离了正常的栖息地。
警方提醒当地居民,遇到野生动物时,最好不要干扰它们,自然界的动物通常会自行返回家园。
如果公众在城市地区发现受伤、受困或处于危险中的野生动物,应联系当地政府。
波音客机刚离开温哥华就出事! 突发急坠 乘客失重被甩上天 无法改航!
也不知道最近这飞机到底是怎么了,不是降落爆胎、就是机翼起火,还有的飞一飞直接门掉了,搞得不少人都快“恐飞”了。
临近年末旅游高峰,不少华人都在蹲机票,结果近日就有一架从温哥华起飞的加航国际航班突发事故,整架飞机严重颠簸,机舱内东西全被摔上天花板,就连乘客都被抛飞!
一位网友@HefetzHashu当时人就在这航班上,在本地论坛Reddit上面PO出现场照片。
可以看到,整个机场的走道上都散落着食物残渣和垃圾,还有各种个人物品,十分凌乱。
不仅如此,就连天花板和行李架上也都是“伤痕累累”,有残渣和饮料被甩飞的痕迹。
这位乘客表示,他搭乘的是10月11日从温哥华起飞,前往新加坡的AC19航班,执飞机型是波音787-9梦想客机。
这个国际航班的飞行时间是16小时,半夜12点多起飞的红眼航班,大多数乘客起飞之后就开始休息了。
没想到才飞了2个多小时,这架飞机就突然遇到湍流,严重颠簸,所有乘客都被惊醒了!
才感觉到剧烈摇晃的乘客们,刚想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下一秒就被甩到半空中了!
突然间眼前所有的东西都在飞,浮在半空中,下一次颠簸,餐盘里的东西、耳机、拖鞋,只要看得到的东西都被甩飞,直接到天花板。
甚至有几名乘客表示自己都被甩到半空中!
所幸的是,这个时间段大部分乘客都坐在座位上,空乘人员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之后,让大家立马系好安全带,才没有造成严重的伤情。
据航班追踪网站Flight Radar 24提供的数据显示,这架飞机在遭遇严重乱流当时,正飞在北太平洋上空,就算想紧急迫降,都几乎没有任何改道的机会。
在这个情况下,万一飞机上有人因为颠簸受重伤,后果将不堪设想,连紧急送医的地方都没有。
评论区网友们都替这位乘客感到害怕——
“我的天啊,天花板上都沾了饭菜,这太疯狂了!”
“我也在这个航班上面!我从来没有遇过这种湍流,太害怕了,这再一次让我意识到,人在飞机上有多无助。”
“我也是!感觉就像在坐过山车,有几秒的失重感,机场里面全是漂浮的食物,咖啡从我头顶的天花板滴下来,我还得从头发里面挑饭粒出来。”
“我几周之前搭Flair的飞机也遇到过,当时我在厕所里面,太恐怖了。”
“天呐,这看起来太可怕了吧!持续了多长时间?”
“大概4-7分钟(但也不一定准确,因为每个人都被吓疯了),其中一次急坠把所有东西都甩飞了。”
“我们全身湿哒哒地坐完剩下的14个小时,继续飞往新加坡,经济舱被茶水弄湿的人分到几块餐巾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很多人可能觉得空姐时不时提醒乘客系安全带很烦,但这些规则都是有原因的,如果1年才飞几次,遇到意外的可能性比较小,但别忘了一旦上了天,你就是在4、5万英尺的高空高速飞行,发生什么事情很可怕。”
“我有一次从英国起飞,在着陆之前遇到湍流,颠簸了5到20分钟,接下来的3个小时都在晕机狂吐,如果是我在今天这个飞机上,估计人都没了。”
近几年这种高空湍流越来越多,不少航空公司都宣布更改规定,建议乘客在安全指示灯关闭时,也要系好安全带,以防遇到突发状况。
就在前不久,新加坡航空公司从伦敦希斯罗机场起飞的SQ321航班也发生严重颠簸,结果闹出人命。
当时这场高空颠簸造成数十名乘客和机组人员被撞向天花板,身受重伤,还有一名老人心脏病发身亡。
随后,这架飞机紧急改航到曼谷,将这些伤者送往医院。
据悉,在这么多受伤人员中,就有很多人是因为没有系安全带,突然从座位上被甩到半空中再重重坠落,撞向天花板,导致头部、脊椎和下肢受伤。
今天这个AC19飞回温哥华的航班延误了一个小时,应该是清洁人员上机善后。
年末近了,很多人都有计划出行度假或是探亲,大家搭飞机千万要系好安全带,平安出门、平安回家!
强降雨来袭! 大温本周暴雨将至 出门注意 恶劣天气持续到这时候!
大温地区的朋友们,准备好雨伞吧!本周五起,一场“大气河流”天气将给南部BC省带来强降雨。
据加拿大环境部的气象学家阿梅尔·卡斯特兰(Armel Castellan)透露,这场降雨将从周五早上开始,持续到下午。
尽管从周三开始就会有间歇性降雨,但真正的“猛料”将会在周五登场。
这将是今年秋天的第一场大气河流天气,尽管今年该省已经经历了大约六次类似的天气系统,不过大部分都集中在温哥华岛和BC省北部,温哥华市区暂时还没受到太多影响。
说到大气河流,它们虽然可能带来灾害,比如大家还记得2021年11月的那场洪灾,但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会造成太大破坏。实际上,大气河流并不罕见,温哥华地区每年大约会经历20到30次这样的天气。
卡斯特兰提醒,虽然目前的气象模型显示这场大气河流不会像2021年的那场洪灾那么强,但天气变化迅速,未来几天的情况还难以完全确定。
不过,他也表示,这次的天气系统与2021年的不同之处在于,降雨量可能不会那么大,而且没有明显的融雪现象。
最近一个半月来,温哥华地区相对干燥,地面有足够的空间吸收降水,不像其他已经经历大量降雨的地区,比如中央海岸的Bella Bella,降水量已经达到极限。
虽然这场大气河流不一定会造成重大破坏,但作为本年度的第一次,它仍然可能带来一些麻烦。卡斯特兰指出,第一次强烈的大气河流总是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在没有经过长期降雨考验的情况下。
另外,由于该系统预计将在周日上午南移至奥林匹克半岛和俄勒冈州,温哥华的降雨应该在周六晚上有所缓解,不过具体的时间和强度仍存在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虽然这次风力不如其他风暴系统那么强,但仍然有可能出现强风。由于本季还没有经历过大风暴,因此一些树木可能会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停电。卡斯特兰强调,他们会与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随时准备应对。
梅西隧道突发车祸 交通大瘫痪 大批司机被困数小时 市民怒了!
昨天下午,连接列治文和Delta三角洲的梅西隧道(George Massey Tunnel),上演了一场令人头疼的交通噩梦。
在下午的下班高峰期间,隧道的北向车道有车辆发生车祸,导致大量司机被困在高速公路上,整整几个小时无法动弹。
许多司机表示,这次事故让他们的晚高峰变得“令人尴尬”,甚至有人直言这简直是个“耻辱”。
事情发生在昨天下午4点左右,正值大批人群下班回家高峰期。根据报道,有车辆在梅西隧道北向车道发生碰撞,导致隧道被迫关闭。
事故发生后,南向车道虽然一度短暂恢复通行,但北向车道却持续封闭,导致数百名司机被困。
许多被困的司机被迫停在高速公路上,一时间,整个场景变得异常混乱。车流堵塞得严严实实,许多人无奈地下车站在路边,甚至有人开始拍视频上传社交媒体,记录下这场“漫长”的等待。
不少司机在社交媒体上抱怨道:“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能重新通车?我从4点15分就被困在这里,给点实话好不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恢复通行!”
另一位网友也讽刺道:“这是我们在菲沙河(Fraser River)附近过桥的日常噩梦。”这种愤怒情绪不仅体现在了社交媒体上,还引发了关于本地交通基础设施的更广泛讨论。
从事故发生到傍晚6点,情况几乎没有改善。虽然南向车道恢复了一条车道的通行,但北向依然保持封闭,车流依然一动不动。
根据DriveBC的消息,警方当时仍在处理事故现场,直到清理工作完全完成之前,无法恢复通行。
终于,在接近晚上8点时,DriveBC宣布梅西隧道所有车道重新开放,但交通拥堵仍未彻底消散。
众所周知,梅西隧道一直是个交通老大难,按照原本的计划,新的隧道应该在2022年就建完了,但自从现任政府上台之后,新隧道的完工时间被一直拖到了2030年。
社交媒体上,许多人对这次事故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批评。有人在Reddit上发帖调侃:“哈,我是通过2022年建好的10车道梅西大桥躲过了这一劫。”
另一位网友则严肃指出:“大温地区实在需要更多的跨越菲沙河的通道。”有网友更是直言:“这简直就是个耻辱。”
事故造成的交通混乱不仅让人们质疑交通管理的效率,还再次点燃了人们对菲沙河过境桥梁数量不足的担忧。许多人指出,这次的梅西隧道堵塞事件只是本地交通基础设施问题的一个缩影。
与此同时,阿伯茨福德(Abbotsford)近期也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运送模块化房屋的半挂卡车在高速公路上撞上了1号公路的3号路立交桥,导致道路上散落了大量的木材和隔热材料。
这起事故发生在10月11日中午12点30分左右,导致该路段交通一度严重受阻。目击者乔治(George)表示,他在下高速时,突然看见一大团灰尘腾空而起,随后发现路面上到处都是房屋的碎片。
这场事故的调查已经结束,涉事司机面临“驾驶时未能尽责”的指控。根据BC省机动车法第144(1)(a)条规定,司机将被罚款368加元,且驾照扣6分。
这起事故也是今年以来卑诗省发生的第23起类似的立交桥撞击事故。警方表示,虽然这样的事故让司机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们会确保肇事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无论是梅西隧道的长时间堵塞,还是卡车撞桥事故所引发的清理工作,都提醒着人们,交通基础设施的扩建和升级已经迫在眉睫。
随着大温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政府需要更加积极地应对这些问题,确保未来的交通系统能够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
列治文华裔居民种出巨型南瓜 打破纪录斩获大奖 赢得高额奖金!
列治文华裔居民陈大伟(Dave Chan,音译)最近种出了一个巨型南瓜,再次刷新了个人纪录。
今年,这个重达2252磅的“南瓜巨无霸”在美国华盛顿州肯特市的Carpinito Bros.农场比赛中斩获了头奖,赢得了7500美元的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这颗南瓜目前是加拿大今年最大的南瓜,尽管接下来还有其他比赛即将举行。
陈大伟去年同样表现出色,他种出的2212磅重的南瓜在加州萨克拉门托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并赢得了2万美元的奖金。
而那颗南瓜也创下了当时加拿大最重南瓜的纪录。今年,他再次打破了自己的纪录,巨型南瓜重了整整40磅。
谈到他的种瓜经历,陈大伟开玩笑地说道:“我觉得现在我的爱好开始慢慢‘收支平衡’了,哈哈。”
种植巨型南瓜并非一项轻松的任务。这不仅需要对土壤、肥料和水分进行严格管理,还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以及可能影响南瓜生长的各种细节。
陈大伟的这一系列成就,不仅为他带来了可观的奖金,也使他在南瓜种植爱好者圈子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大温华裔房主搬了几件杂物 被大楼管理收了$300 法院这样判!
一起引人注目的案件在BC省引发热议。华裔业主黄女士(Ciyan Huang)因为300加元的“搬入费(move-in fee)”与大楼管理公司展开了一场法律战。
大温的公寓在入住之前,基本上都要交一笔搬入费,这场官司不仅揭示了业主与物业之间的矛盾,也引发了关于业主权利的讨论。
事情的起因发生在2021年9月。黄女士自述,她和儿子在她所居住的大楼单元内住了多年,随后将房屋出租。
在她儿子搬走的过程中,黄女士的儿子于2021年9月1日将几件物品暂时存放在该单元内。黄女士表示,这些物品只是一些零散的家居物品,数量不多,且当时房屋并未完全搬空或入住。
她强调,她的儿子并没有使用大楼的电梯,也没有阻碍其他住户的使用,因此并不应被收取所谓的搬入费。
但几天后,9月7日,黄女士接到大楼管理公司通知,称其被收取了300加元的搬入费。根据黄女士的说法,当天大楼的看管员在没有通知她的情况下“擅自进入”她的房屋,这让她感到非常不满。
面对这笔突如其来的搬入费,黄女士立即提出异议,认为收费不合理。她向大楼管理公司解释道,房屋在9月1日时基本上是空的,儿子仅仅是将几件物品暂时放置,完全不符合大楼的搬入标准。
更重要的是,她购买该单元时,曾直接从开发商处购买,根据大楼的管理章程,购买者在初次入住时应被豁免搬入费。因此,她坚信自己不应被收取这笔费用。
然而,大楼管理公司并不认同黄女士的说法。公司坚持认为,他们依据大楼的相关规定收取搬入费,并认为黄女士儿子的行为属于“搬入”,即使物品数量不多,也应支付搬入费用。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黄女士决定通过BC省民事争议仲裁庭(BC Civil Resolution Tribunal)寻求公正的裁决。
仲裁庭在审理此案时,重点审查了大楼的管理章程以及黄女士所提出的豁免条款。根据黄女士的说法,大楼的管理章程在2016年10月进行过修改,其中明确规定,直接从开发商处购买房屋的业主在初次搬入时可以免除300加元的搬入费。
虽然这个条款对她有利,但仲裁庭最终并未仅根据此条款做出裁决。
关键问题在于,这次所谓的“搬入”是否真的符合收取搬入费的标准。仲裁庭详细审查了事件的具体情况,发现黄女士儿子仅仅是搬入了少量物品,整个过程耗时不到30分钟,且并未涉及到大规模的家具搬运。
仲裁庭最终认定,这种规模的小量物品搬入并不构成正式的“搬入”行为。
仲裁庭在其公开的判决书中写道:“根据大楼管理公司自己的陈述,这次搬运仅用了30分钟,且没有家具。基于物品数量较少以及没有涉及家具的情况,我认为搬入费不适用于此。”
最终,仲裁庭判决大楼管理公司撤销对黄女士的300加元搬入费收费,并赔偿她225加元的仲裁费用。
这场官司为其他业主敲响了警钟,也揭示了大楼管理中潜在的收费纠纷问题。在如今许多公寓和联排别墅中,类似的搬入费、搬出费常常让业主感到困惑和不满。
这类收费虽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章可循,但也经常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引发争议。
黄女士在案件胜诉后表示,自己并非一开始就希望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而是因为在多次与大楼管理公司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才不得不走上法律途径。
她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让更多的业主了解自己的权利,也提醒大家在面对不合理的收费时,要勇敢站出来维权。
震撼! 绝美极光再临大温 朋友圈刷爆! 今晚还有 注意最佳观赏时机!
昨晚,温哥华的夜空再次被一场惊艳的极光秀点亮,色彩斑斓的光带在天空中舞动,引发了全城的关注。
虽然5月时温哥华刚经历了一次极光大爆发,但这次的极光感觉明显比上次更强,即使在光污染严重的居民区也可以清楚看到。许多市民目睹了这一罕见的天象,社交媒体上更是充满了各种角度的极光照片和视频,记录了这个难得的自然奇观。
据气象学家麦克·库斯(Michael Kuss)介绍,这场极光是由一次强烈的地磁暴引发的,等离子体被推向地球大气层,与空气中的气体发生碰撞,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光影效果。
他还表示,虽然极光在昨晚的活动最为强烈,但今晚的天空仍然有机会出现极光,预计这场天象表演将持续到周六凌晨。
他建议市民尽量避开人工光源,在黑暗的地方欣赏极光。
昨晚的极光秀强度罕见,从基斯兰奴海滩(Kits Beach)到本拿比的丽晶广场(Crystal Mall),再到摩迪港(Port Moody),整个大温哥华地区的居民都被这一场景所震撼。
摄影爱好者文森特·王(Vincent Wong)在基斯滩拍摄了几张令人惊艳的极光照片,他感叹道:“这是我见过最清晰的极光,巨大的光波像海浪一样快速涌动,覆盖了整片天空。”
列治文的天空昨晚也被极光照亮,吸引了众多摄影师前来捕捉这一瞬间。双彩虹的美景刚刚在周三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而昨晚的极光让这个星期的夜空更加光彩夺目。
根据加拿大太空天气中心的预测,这场地磁暴将持续到周六,极光活动可能再次出现在BC省的上空。这样的地磁暴通常由太阳活动引发,太阳有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爆发,称为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这些能量到达地球后,与大气中的气体相互作用,形成极光。
近年来,极光活动频繁发生,部分原因是太阳进入了一个名为“太阳活动极大期”的高峰期,太阳风暴的次数和强度都达到了一个高点。
科学家们预计,这一周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未来极光可能还会继续出现在温哥华的夜空。
对于那些希望再一次目睹极光的人,库斯建议:“晚上10点以后,找一个远离街灯的地方,天空会更加清晰。”此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也表示,午夜前后的一到两个小时内,是观赏极光的最佳时间。
温哥华的极光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这个繁忙的城市因极光的到来而片刻安宁,光带在夜空中舞动,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宇宙的窗,让人们得以暂时忘却日常的忙碌,沉浸在这场壮丽的自然奇观中。
长周末来临 大温"拥堵警报"拉响! 轮渡船位难求 边境预计将堵爆!
随着感恩节长周末的到来,BC省的出行高峰已经开始,无论是开车、过境,还是搭乘BC Ferries轮渡,都注定会是一场“耐心大考验”。
根据BC Ferries的提醒,想要顺利出行,提前规划和预留更多时间是绝对有必要的。无论是准备渡船票,还是选择错峰出行,都是避免意外延误的好方法。
为了鼓励大家错开高峰期,BC Ferries还提供了特定时段的折扣优惠,不论是开车还是步行上船的乘客,都能享受到优惠。此外,BC Ferries还增设了早班和夜班航次,以帮助疏导人流。
然而,即便有这些措施,在需求高峰期,未提前预订船位的车辆仍可能被拒绝登船,甚至步行乘客也可能面临延误。以最受欢迎的Tsawwassen到Swartz Bay航线为例,周五上午的车辆预约几乎全部售罄,但步行乘客仍有不少名额。
BC Ferries表示,感恩节长周末是他们一年中第五大忙碌的周末,去年约有16.5万辆汽车和43万人次的乘客在此期间通过渡船出行。
今年,随着主要航线船只Queen of New Westminster因检修无法服务,航运压力尤为明显,预计将持续到明年春天。
因此,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出行,最好提前到达码头。此外,停车场也常常爆满,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BC Ferries Connector巴士,或者安排亲友接送。
不只是轮渡会拥堵,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也警告,长周末期间过境口岸将出现大规模车流。
为了避免长时间等待,CBSA建议大家在早晨时段跨境,并实时查看等待时间,有需要时选择车流较少的其他入境口岸。使用导航应用的朋友们,也可以尝试不同的路线规划,选择最快捷或最短路径。
过境时,别忘了准备好所有证件,并清晰申报随身携带的物品。无论是车里的东西,还是个人物品,都需如实申报,确保顺利通关。
总的来说,这个长周末的出行将是一场耐心的比拼,计划周全、出发早、错峰出行是避免卡在路上的关键。祝大家安全顺利,享受假期!
太美了! 温哥华惊现梦幻双彩虹 美景惊艳全城 朋友圈刷爆!
周三傍晚,温哥华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但风雨过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罕见的双彩虹,令温哥华市民惊叹不已。
就在昨天下午6点过后,雷雨骤停之际,幸运的温哥华居民抬头望天,便被这一奇观所吸引。
雨水倾盆、电闪雷鸣,而转瞬之间,双彩虹横跨天空,将整个城市装点得如梦似幻。
住在北本拿比的Indie Featherstone在Parker Street拍下了一张绝美的双彩虹照片,这张照片甚至有望成为年度最佳天气摄影作品。
令人惊讶的是,照片中竟然还能看到一道闪电击中了树梢!这种瞬间的震撼之美,实在是难得一见。
不仅仅是在北本拿比,温哥华的各个角落,大家都纷纷拍下了这道绝美的彩虹。
不管你身处何地,只要抬头仰望,仿佛都能享受到这份大自然带来的馈赠。
你昨天看到双彩虹了吗?
华人买下西温$538万豪宅 开发商却违约 多年维权追讨百万押金!
在西温的富人区,一起豪宅交易纠纷最近终于尘埃落定。
近日,BC省高等法院裁定,一家位于西温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因未能按时完成豪宅的建设,须退还华人买家严子豪(Zihao Yan,音译)100万加元的押金。
这起纠纷的背后,不仅涉及工程进度的延误,还牵扯出诸多质量问题、法律纠纷和不负责任的开发商行为,揭示了当地房地产市场中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
事情要追溯到2018年,那年10月,严先生与西温的Benbow Residences Inc.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约定以538万加元的价格购买位于Benbow Road的一处豪宅。
这套豪宅本应成为严先生的梦想家园。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这个美梦变成了噩梦。
根据合同,严先生将在2018年11月15日接管房产,最终交易日期定于2019年10月30日。而在此之前,Benbow公司必须完成房屋建设,解决一次检查中发现的43项“缺陷”,并取得市政的居住许可。
严先生满怀期待地支付了100万加元的定金,以为自己很快就能搬进新居。
按照计划,严先生于2018年11月顺利接管了房产,尽管房屋仍处于建设中,他依旧对项目的按时完工抱有信心。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如人意。
严先生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回国探亲,原以为回到加拿大后,房屋的建设问题将被妥善解决。但当他返回时,迎接他的却是一个完全无法居住的家。
根据法庭记录,当严先生回到西温时,发现很多原本应该修复的缺陷依然存在,房屋的状况比预期更加糟糕。
例如,车道被挖开,无法使用;泳池和热水浴缸的加热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房屋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安保系统瘫痪,甚至连露台门都无法关上。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2019年10月底。
尽管问题重重,严先生依然尽力履行合同义务,准备按照合同完成购买。他申请了270万加元的抵押贷款,变卖了价值186万加元的投资,加上已经支付的100万押金,完全具备支付房款的能力。
他甚至已经为新房购买了保险,并指示律师采取必要的法律步骤来确保交易顺利完成。然而,Benbow Residences Inc.却在关键时刻出现了严重失职。
根据法庭裁决,Benbow公司的律师最初向严先生的律师提供了一份错误的居住许可,这份许可属于另一处房产。
当严先生的律师指出错误时,开发商的律师声称正确的居住许可早已提供,但事实证明,直到2019年10月30日交割日期时,开发商仍未取得该物业的居住许可。
最终,真正的许可直到2020年9月17日才获批,距离原定完成日期晚了整整十个月。
不仅如此,Benbow公司还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无任何抵押和留置权的房产所有权。检查发现,房产上挂有多个抵押和留置权,严先生因此面临法律风险,包括潜在的抵押品赎回和与债权人的争议。
而这些风险并非只是纸上谈兵,因为该物业的抵押贷款随后确实进入了抵押品赎回程序。在交易无法按计划完成的情况下,严先生的律师向Benbow公司发出通知,指出其违反了合同的基本条款,并要求退还100万加元的押金。尽管如此,Benbow公司拒绝退还押金,严先生因此提起诉讼。
Benbow Residences的总裁兼董事菲尔·加罗(Phil Garrow)起初曾对诉讼作出回应,并提起反诉,声称是严先生违约在先。
然而,随着案件的推进,加罗逐渐停止与严先生的律师沟通,并最终缺席了庭审。在法庭上,BC省高等法院法官桑德拉·苏克斯托夫(Sandra Sukstorf)决定,即便没有被告方的出席,审判也将继续进行。
她指出,被告方不仅在多次法庭命令和程序要求上未能履行义务,还显现出不愿参与诉讼的态度。
法官最终裁定,严先生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表现出“准备、愿意且有能力”完成购买,而Benbow公司则“实质性违约”。
因此,严先生有权接受开发商的违约行为,并要求返还其100万加元的押金。
此外,法官还特别指出,Benbow Residences Inc.在诉讼过程中屡次未能遵守法庭命令,给严先生带来了不必要的法律费用支出,也给司法系统带来了负担。
法院因此判定,严先生有权获得额外的“特别费用”,作为对开发商行为的惩罚。
然而,事情到此并未结束。根据BC省公民服务部的一份文件显示,Benbow Residences Inc.于2023年7月3日已经解散。
尽管法院判决严先生可以拿回押金,但由于公司解散,实际追款过程可能会面临障碍。法官指出,如果严先生在追回这笔款项上遇到困难,他可以向法院申请进一步的法律救济。
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温哥华高端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也为其他购房者敲响了警钟。在房价高企的温哥华,即便是豪宅买家也可能面临开发商违约的风险。
因此,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格外谨慎,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纠纷的准备。
这件事对严先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漫长而艰辛的维权之旅。但最终,法律为他讨回了公道,也为类似情况的购房者敲响了警钟——在购房过程中,合同条款和法律保障至关重要,任何不负责任的开发商都难逃法律的制裁。
BC音乐神童命丧车祸 曾与国际巨星合作! 大温突发枪击 牵动全城!
近日,多起不幸事件接连震撼了BC省。一场夺走了年仅17岁少女的致命车祸以及一起枪击事件,让平静的城市陷入悲痛。
17岁音乐神童在车祸中不幸遇难
年仅17岁的少女奈尔·史密斯(Nell Smith)是BC省费尔尼(Fernie)的一位音乐天才,她不仅才华横溢,还与著名的摇滚乐队烈焰红唇(The Flaming Lips)合作,曾录制过九首音乐作品。
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位年轻的音乐才女却在上周六晚的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
奈尔的家人通过她的Instagram账户发布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奈尔的父母在声明中说道:“我们那充满活力、才华横溢、独特而美丽的女儿在周六晚上残酷地被带走了。”
他们表达了对女儿短暂生命的无限怀念,“她本来还有更多的时间去体验这个世界,但我们感激她在这17年里,已经经历了这么多。”
奈尔的音乐生涯可以追溯到她10岁时,在华盛顿州的一场烈焰红唇的音乐会上,她穿着鹦鹉服装站在观众席最前排,吸引了主唱韦恩·科因(Wayne Coyne)的注意。
自此,科因开始与奈尔的家人保持联系,后来发现奈尔自己也是一名音乐人,并且已经在家中开始录制音乐。正是这段缘分,促成了奈尔与烈焰红唇的合作。
在疫情期间,13岁的奈尔通过邮件发送了她演唱的尼克·凯夫(Nick Cave)歌曲的翻唱作品,乐队随后为这些歌曲录制了伴奏。
这些作品最终集结成专辑《Where the Viaduct Looms》,并于2021年发布,受到了原作者尼克·凯夫的赞赏。奈尔的才华不仅获得了行业内人士的认可,还让她登上了《斯蒂芬·科尔伯特深夜秀》(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的舞台。
尽管奈尔的音乐事业刚刚起步,但她的生命却被车祸终止。烈焰红唇的主唱科因在周日于波特兰的一场演唱会上向观众分享了这个不幸的消息,并表示:“音乐的力量再次提醒我们,和你爱的人在一起是多么的重要。”
尽管她的家人没有进一步透露关于车祸的细节,整个音乐界和她的家乡都沉浸在失去这位年轻才女的悲痛之中。
奈尔的家人请求大家尊重他们的隐私,并在声明中表示:“请今晚紧紧抱住你们的孩子,给我们一些时间处理这一切。”
西温摩托车事故
奈尔的离世并不是BC省唯一的悲剧。就在昨天晚上,西温也发生了一起致命的摩托车事故。一名骑摩托车的男子在Marine Drive附近的Eagle Harbour社区不幸身亡。这起事故发生在深夜,现场没有目击者,给警方的调查增加了不少难度。
根据西温哥华警察局的报告,三名摩托车骑手当晚沿海洋大道西行,前方的骑手在单车事故中丧生。急救人员和消防部门赶到现场,虽然尽力抢救,但骑手仍当场死亡。
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警方呼吁任何目击者或拥有相关视频的人士与他们联系,提供线索以帮助还原事件真相。
本那比枪击案
与此同时,就在昨晚,本那比市也发生了一起令人担忧的枪击案。周二晚上7点45分过后,本那比皇家骑警接到枪击事件报告后,迅速赶往Kitchener Street和Madison Avenue附近的现场。
根据骑警发言人麦克·卡兰杰(Mike Kalanj)的描述,当警方到达现场时,发现一名男子受了枪伤。这名男子随后被送往医院,幸运的是,他的伤势并不危及生命。
卡兰杰进一步透露:“尽管调查还处于初步阶段,但这一事件似乎是有针对性的。”警方呼吁任何目击者或拥有有用信息的市民站出来,协助调查。然而,枪击案的嫌疑人信息尚未公布,案发区域在周二晚上被封锁了数小时。
枪击事件在本那比市并不常见,这起案件让当地居民感到不安。警方虽然没有透露进一步的细节,但已加强了该地区的安全巡逻,确保居民的安全。
温哥华突发三级火灾! 100呎高火焰吞噬民宅 大批消防员出动 居民流离失所!
周一晚上,温哥华的夜空突然被熊熊大火染红,温东一带的居民在一瞬间从宁静的生活中被惊醒。
大火发生在East Pender Street和Glen Drive的交汇处,火光冲天,四栋房屋在这场大火中被无情吞噬。
目击者表示,火焰几乎升到了100英尺高,连附近的树木也被引燃了。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烧焦味,远在几条街外都能清晰闻到。更令人心痛的是,至少有11人因为这场大火无家可归。
当晚8点刚过,温哥华消防局接到了火警,迅速派出大批消防员前往救援现场。温哥华消防救援服务的总指挥凯伦·弗莱(Karen Fry)第一时间赶到了火场。
她回忆道:“我们刚到的时候,火已经烧得非常猛烈,浓烟滚滚,火焰直冲天际。我们立即升级为三级火警,派出了11辆消防车和55名消防员。”
火势之所以如此迅猛,部分原因是这些房屋之间间隔非常近,火苗在房屋之间蔓延得相当迅速,几乎没有给消防员任何喘息的机会。
虽然火势凶猛,但幸运的是,所有的住户都及时撤离,没有人员伤亡。弗莱告诉媒体:“今天晚上,所有人都安全逃了出来,真的非常幸运。消防员也没有受伤,但他们仍在拼尽全力控制火势。”
员们在扑救过程中面临了不少挑战。其中,一栋房屋的后院阳台突然坍塌,砸坏了煤气表,导致煤气持续泄漏,并引发了进一步的火情。
消防员们不得不一边灭火,一边设法控制煤气泄漏带来的危险。整个救援过程持续了数小时,火势才终于得到控制。现场仍有消防员在彻夜守候,确保没有新的火源复燃。
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四栋房屋,还让附近的居民心有余悸。目击者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火灾现场的视频和照片,很多人在视频下留言,描述当时看到的惊险一幕。
一位目击者说:“火光真的是冲天而起,几乎照亮了半边天,简直像电影里的场景。”还有人表示,即使住在几条街之外,仍然能清楚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浓烟。
这场大火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沉重打击。一位受灾家庭的朋友在众筹网站GoFundMe上发起募捐,称这户人家失去了所有财产,甚至连身份证件都付之一炬。
与此同时,温哥华消防部门也在加紧调查火灾的原因。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初步怀疑火势可能与燃气泄漏有关。不过,最终的调查结果还需要进一步地核实和分析。
弗莱还特别提到,如果这场火灾发生在半夜,居民们正在熟睡时,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她说:“在这种情况下,烟雾报警器的作用至关重要。”
她借此机会呼吁市民重视家庭防火:“正值火灾预防周,我强烈建议每个人检查自己的烟雾报警器,每年测试两次,每十年更换一次。这可以挽救生命。”
虽然大火已经扑灭,但对于那些失去家园的家庭来说,未来的重建之路仍然充满挑战。
马上就要进入冬天,大家在用火时,一定要多多注意安全。
突发! 大温地震! BC一夜2连震 居民瑟瑟发抖 官方: 没事儿 跟9级大地震无关
今早!BC又地震了!这次直接震到大温了,一个晚上2连震,上千人睡到一半被震醒,还有蛇被震到地面上来了?!
就在今天凌晨2点08分,大温地区又一次感受到了地震的威力,时隔一周,大批市民又一次在深夜被震醒。
这次地震的震中距离大温非常近,位于距Tsawwassen以西约20公里的Salish海域,震级达3.5级,震源深度大约60公里。
虽然震感不算特别强烈,但依旧让许多居民被从梦中惊醒。这是本周的第二次地震,距离上一次有明显震感的地震也才隔了一周,居民们开始担心:是不是“大地震”真的要来了?
不少人当时正在熟睡中,突然感觉床在轻轻晃动,几乎整个大温地区的人都有震感,温哥华岛的纳奈莫和维多利亚之间也有市民感受到了。
BC省自然资源部地震学家John Cassidy指出,今天凌晨的3.8级地震虽然震中距离市区有一定距离,但震感却被大范围感知,特别是在温哥华岛和菲沙河谷地区,很多人都感受到了轻微的摇晃。
到目前为止,政府已经收到了上千份居民的震感报告。
社交媒体上也炸开了锅,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自己当时也感受到了震动,比如说温哥华市议员Peter Meiszner。
有网友称,地震把蛇都震出来了:
还有网友表示,两次地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连袭击BC,实在让人不安。
虽然没有造成损失,也没有任何人员受伤,但这种突如其来的震感还是引发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不仅如此,今天早上5点,BC省北部的Fort St. John地区又发生了一次4.2级的地震。
虽然这次地震的震感比起大温地区的要小一些,影响范围也相对较小,但仍然让当地居民有些紧张。
频繁的地震活动引发关注
最近这段时间,温哥华周边仿佛是打开了振动模式,地震接连不断。就在两天前,温哥华岛附近才发生了一次4.1级的地震。
还有上周四,温哥华岛附近还发生过一次4.0级的地震,当时的震感也非常明显,许多大温居民都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们的体验。
当时一位住在列治文的华人居民表示:“地震时我已经睡下了,突然感觉床在摇晃,我还以为自己做梦了,后来才知道是地震。”这次地震虽然震中较深,且没有造成任何破坏,但人们对于未来可能发生的更大地震,还是心存忧虑。
再加上今天早上的震动,最近这段时间,BC省南海岸地区已经接连发生了几次地震。虽然这些地震看起来震级都不大,但人们最担心的就是,地震频繁出现的背后,可能暗示着更大的地震正在酝酿之中。
现在BC正处于“百年大地震的活跃周期”,而且30年内发生几率翻倍了,之前专家们警告过的,现在这个大地震随时来都不奇怪。
对此,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地震分析师布琳德利·史密斯(Brindley Smith)表示,两次地震连续发生纯属巧合。
“这只是偶然的,”他说。“地震活动的方式往往是随机的,非常不规律。”
加拿大地震局表示,这两次小地震都没有造成破坏,虽然可能会引发一些更小震级的地震,但不会发生同等或更大规模的地震。
示意图
史密斯表示:“我们不会将其与‘大地震’联系在一起......大家可以放心,这些地震不会引发巨大的地壳变动。”
虽然这样的地震强度不至于造成严重的损害,但对于生活在地震频发地区的居民来说,做好防震准备一直是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专家们一再建议大家,无论震级大小,当你感受到地面开始晃动时,应该立刻采取行动,蹲下、遮挡、并抓牢。
特别是在BC省这样处在地震带上的地方,地震发生时不但要注意躲避,还应该提前准备好应急包,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地震何时发生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为之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在灾难来临时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列治文这家餐厅荣获”加拿大最佳餐厅” 传统亚洲菜成夺冠秘诀!
就在大家还在等今年的米其林指南结果时,2024年世界美食大奖已经公布了,位于大温地区列治文的泰国餐厅Baan Lao荣获了 “加拿大最佳餐厅”的殊荣!
作为一家泰国餐厅,Baan Lao不仅凭借其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独特的用餐体验脱颖而出,也在过去几年中积累了无数的荣誉。
Baan Lao位列治文的Steveston水滨社区,由大厨Nutcha Phanthoupheng掌勺。这家餐厅以其地道的泰式料理和精致的烹饪技艺闻名,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据世界美食大奖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Baan Lao餐厅能够脱颖而出,不仅因为他们使用传统烹饪技法与顶级的本地食材,还因其餐厅的装潢设计与氛围深深体现了浓厚的泰国文化底蕴,为每一位光顾的食客带来了沉浸式的用餐体验。
“大获‘加拿大最佳餐厅’的殊荣,我们倍感荣幸,”大厨Nutcha Phanthoupheng表示。“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所有支持我们的顾客。这证明了我们团队的辛勤付出和热情奉献。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用餐体验,让更多人感受到泰国料理的美妙。”
事实上,Baan Lao及其主厨Nutcha早已是餐饮界的老牌赢家,先后多次获得“最佳餐厅”“最佳高级餐饮”“最佳主厨”和“最佳泰国餐厅”等多个奖项,尤其是在列治文和温哥华的餐饮圈中名声显赫。
世界美食大奖至今已举办五年,致力于表彰全球范围内的顶级餐饮目的地、酒店餐厅、烹饪培训机构和标志性餐厅。这次Baan Lao的获奖,无疑为加拿大的餐饮界增添了一抹亮色。
地址:4100 Bayview Street, Richmond
温哥华豪宅区突发大火 浓烟滚滚! 这里连发3起性侵案 嫌疑人仍在逃!
近日,大温地区接连发生多起令人不安的事件,让周边的居民陷入不安和恐惧。
先是温哥华南部一栋废弃房屋起火,浓烟滚滚,再加上北温连续三起性侵事件,让当地居民人心惶惶。警方正全力调查这些案件,并呼吁公众提供更多线索。
火灾惊魂
10月3日周四上午,温哥华市民的早晨从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开始。清晨7点左右,位于温哥华南部的SW Marine Drive与57th Avenue交界处的一栋废弃房屋突然起火,浓烟迅速升腾,蔓延至整个地区。
起火房屋位于Kerrisdale豪宅区,据目击者称,这场大火的黑色烟雾从列治文、本拿比等地都能看到,整个温哥华的天际线仿佛被一层乌云笼罩。
温哥华消防救援队迅速赶赴现场,共派出超过两队消防员参与扑救。火灾现场的指挥官皮埃尔·莫林(Pierre Morin)表示,消防队在抵达后立即采取防御性措施,避免火势蔓延至邻近的房屋。
据悉,这栋房屋早已废弃,且自2013年以来便无人居住,现已严重破损,甚至连墙壁上都布满了涂鸦。
“我们非常庆幸在这次火灾中没有人员伤亡,”消防局长凯伦·弗莱(Karen Fry)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有邻居表示曾看到过一些无家可归者出入这栋房屋,我们还无法确认起火时是否有人在里面。”
弗莱提到,温哥华正面临住房危机,许多废弃或等待翻修的房屋成了无家可归者的栖身之地,这也增加了火灾隐患。
尽管火势在30分钟内得到控制,消防员依旧花费了数小时处理余火并检查建筑结构。由于火灾造成的严重损坏,房屋基本上被“彻底摧毁”。
为了确保安全,Marine Drive从57th Avenue至Macdonald Street段的交通被封锁,警方提醒驾车者避开该区域并注意延误。
连续性侵案件让人不安
然而,南温的这场火灾并不是唯一让温哥华居民担忧的事件。就在最近这几周,北温的Lower Lonsdale区域接连发生了三起性侵案件,警方目前正在全力调查,社区居民人心惶惶。
第一起性侵事件发生在9月9日晚上9点左右。受害人在East Keith Road的300号街区附近行走时,一名骑电动自行车的男子突然从后方袭击了她。
虽然现场有两名路人尝试追赶这名嫌疑人,但最终未能成功抓住他。警方对该嫌疑人的描述是:一名身高约5英尺11英寸、体型健硕的白人男子,当时穿着宽松的短裤和桃色无袖上衣。
第二起案件发生在9月19日下午2点左右,地点位于Spirit Trail南侧600号街区附近。这一次,另一名女性受害者在步行时遭到骑着电动自行车的男子从背后袭击。
尽管警方发布了监控录像,希望公众提供线索,但目前尚未确认该嫌疑人的身份。
第三起性侵事件则发生在9月23日晚8点45分左右,受害者正在Chesterfield Avenue的700号街区南行时遭到袭击。
嫌疑人被描述为一名30多岁、身高约6英尺的南亚裔男子,体型健硕,留着短发,当时穿着深色无袖衫和短裤,并戴着耳罩式耳机。
袭击后,嫌疑人迅速逃向维多利亚公园(Victoria Park)方向。
北温哥华皇家骑警(RCMP)已就这些性侵案件发布警告,并呼吁公众提供任何有助于调查的信息。虽然三起案件的作案手法相似,警方尚未排除是否为同一嫌疑人所为。
“我们的调查人员正在不懈努力,虽然案件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我们不排除可能有不同的嫌疑人作案,”皇家骑警发言人曼苏尔·萨哈克(Mansoor Sahak)表示,“我们非常希望目击者或知情者能站出来,帮助我们进一步推进调查。”
随着警方发布监控录像,公众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目前,警方鼓励任何有线索的市民拨打北温哥华皇家骑警电话(604-985-1311)提供信息,案件编号为2024-19636。
大温车主注意! BC这些路段今天起强制使用雪胎 小心重罚 要换趁早!
从今天开始,BC省的司机们要注意了!如果你计划驾车上路,尤其是前往山区或乡村道路,记得你的车辆需要配备雪胎,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还得准备好防滑链。
这项规定从每年的10月1日开始生效,持续到次年3月31日,对于一些高雪量的山区道路甚至会延长到4月30日。
冬季轮胎不仅是雪地的保护伞,也是雨天和寒冷天气的救星。
具体来说,冬季轮胎的要求涵盖了BC省的以下路段:
所有北部地区的高速公路
内陆地区的所有高速公路
南海岸部分路段,如著名的Sea to Sky公路
温哥华岛的部分路段,包括Malahat段
南部沿海的部分地区,如大温地区和南温哥华岛,因气候温和暂时不受此规定限制。
那么,怎样的轮胎才算是合规的“冬季轮胎”呢?根据BC省交通部的规定,带有“M+S”(泥泞和雪地)或是“山峰/雪花”标志的轮胎都符合标准。
此外,轮胎的胎纹深度不得少于3.5毫米,以确保在复杂路况下依然能够提供足够的抓地力。
如果你驾驶的车辆没有按照要求更换冬季轮胎,可能会被罚款121加元。对于重型车辆而言,若没有携带防滑链则会面临196加元的罚款,甚至在必须使用防滑链的路段未按要求使用的话,罚款金额将高达598加元。
其实每年10月初,BC省交通部门都会推出这项规定,因为到了秋冬季节,不仅积雪、冰冻等问题会频繁出现,气温下降和频繁降雨同样会增加驾驶的危险性。早点换上冬季轮胎,安全出行才是硬道理。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常走的路段是否需要冬季轮胎,可以登录BC省交通部官网,查看具体公路的冬季轮胎要求地图,确保安全驾驶。
列治文下水道大堵塞! 惊现巨型油脂块 七辆卡车才能装下!
列治文的下水道堵了!就在本周三晚上,列治文市的工作人员紧急清理了70立方米的油脂堵塞物——相当于七辆卡车的容量!
这样的“油脂巨兽”,堵在了Hollybridge Way和Lansdowne Road的管道里,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排水系统。
这可不是小问题,Metro Vancouver的工作人员不得不出动专门的吸泥车(hydrovac trucks),连夜将这些油脂一点点吸走。
这种由大量油脂、油污和其他废物凝结成的堵塞物,在下水道里形成了巨大的“脂肪山”(fatberg),严重威胁着城市的排水系统。
这一现象并非偶然。列治文有着大量的华人和中餐馆,中餐重油的烹饪方式,这或许是导致油脂大量进入下水道的重要原因。
虽然这些油脂在菜肴中让味道更丰富,但一旦进入下水道,那可就麻烦了。
示意图
Metro Vancouver提醒大家,千万不要把油脂直接倒进下水道!它建议大家用纸巾将油擦干后扔进绿垃圾桶,而不是让它流入排水管。因为油脂一旦冷却,便会固化并逐渐在管道内积聚,最终形成堵塞。
事实上,Metro Vancouver每年要花费270万加元来修复由油脂堵塞造成的下水道损坏。这还不算个人家庭为疏通自己被堵的管道所支付的维修费用。
所以,下一次做完饭,记得要先处理好油脂,别让它成为城市的“麻烦”。
9级地震逼近温哥华? 10年来最重大地震惊醒华人! "火环"今再晃动 专家预言要成真?
今天一大清早,不少大温地区的居民都被震醒了!大批华人熟睡中被吓到,还以为是睡蒙了,结果一睁眼:地震了!
上周加州连续震了好几次,当时就有温哥华人担心,这大地震不会“联动”吧,毕竟都在西岸。
没想到,这周就轮到我们了。
就在今天4点多,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惊醒了大批熟睡中的大温市民。
这场地震的震中位于温哥华岛悉尼市以东约11公里的哈罗海峡(Haro Strait),震源深度约52公里,距离温哥华约75公里。
尽管震级不高,加拿大地震局(Earthquakes Canada)报告称只有3.8级,但不少居民依然被突如其来的摇晃吓到了。
据(Earthquakes Canada)报告,这次地震发生在周四早上4点03分,虽然没有人受到伤害,也没有看到任何财物损失的报告,但这次地震却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震感体验。
一位居住在列治文的华人表示,地震发生时她被直接晃醒了,但由于只持续了短短几秒钟,因此她还以为是在做噩梦,直到看到地震报告才发现原来是地震了。
居住在北温的阿迪尔(Adil)称,他半夜在震动中醒来:“感觉就像一阵波浪席卷而过,持续了大约两到三秒。家里的东西都在摇晃,尤其是一些吊灯。”
这位市民形容,尽管地震的时间很短,但震动感还是让他印象深刻。
来自列治文的凯莉(Kelli)也表达了相似的感受:“我整个房子都在摇晃,差不多持续了两到三秒。”她说,虽然没有任何东西被打翻,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动感让她觉得十分惊讶。
温哥华市中心震感也很强烈,有市民感到整栋大楼都在震,把家里的狗子给吓坏了。
很多人睡梦中没有明显震感,结果一上网才发现,自己这是把地震睡过去了——
“坐标米逊,凌晨4点被震醒。”
“还以为我幻觉了,原来真的震了!”
“坐标温哥华,当时躺在床上还没睡,突然感到一阵震动,桌上的花瓶碰撞出声音,这是我第一次经历地震。”
“我衣柜的镜子嘎嘎作响,感觉房间都在晃。”
“我家狗子感受到了,在床头不安地走来走去,我还以为他尿急,准备带出去溜,结果就地震了。”
“我的床都在晃。”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 Resources Canada)的地震学家柯林·保罗(Collin Paul)指出,这种震级的地震大约每十年才会发生一次,这是我们在过去十年中看到的最重大的地震之一。
他补充说,上一次同一地区的地震发生在2015年。
专家表示,虽然这次地震的震中深度相对较深,但影响范围却相对广泛,因此很多居民都感受到了震动。
不仅如此,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也将这次地震的震级评估为4.0级。不过大伙也不用太担心,来自省政府的消息证实,地震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也没有发出海啸警报。
就在上个月,联邦和省政府宣布启动了一套地震早期预警系统,旨在在潜在的强震来袭前提供几秒钟的预警。
当发生强烈地震时,相关警报将通过手机、广播和电视自动发送给BC省的居民,不过这一次,地震的强度似乎还没有强到能够触发警报。
虽然此次地震未造成任何损失,专家们还是提醒大家要保持警惕,做好应急准备。
尤其是,现在BC正处于“百年大地震的活跃周期”,而且30年内发生几率翻倍了,之前专家们警告过的,现在随时这个大地震来都不奇怪。
这也是为什么,上周加州3天连地震十几次4、5级,就让居民们不安的原因,害怕这是大地震要来的前兆。
一旦8至9级大地震真的到来,波及面积将很大。
如果地点是在温哥华岛,沿岸居民的逃离时间只有15至20分钟;
约75分钟后, 海啸就会抵达省府维多利亚, 届时大温地区建筑也将无法幸免。
今天除了BC,同在“太平洋火环”的日本北海道也地震了,震级5.5级。
有人说,百年大地震说了十几年了也没来,小地震越多,被分散的大地震威力也越多,应该没事;
但也有人表示,近几年自然灾害接连不断,大地震、洪水、台风,可以预测但说不准。
不论如何,地震来临的避难路线和急救包准备好,学习基本地震逃生知识准没错。
BC突发地震! 大温震感强烈 大批市民被晃醒 十年来最强震!
就在今天清晨4点多,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惊醒了大批熟睡中的大温市民。
这场地震的震中位于温哥华岛悉尼市以东约11公里的哈罗海峡(Haro Strait),震源深度约52公里,距离温哥华约75公里。
尽管震级不高,加拿大地震局(Earthquakes Canada)报告称只有3.8级,但不少居民依然被突如其来的摇晃吓到了。
据(Earthquakes Canada)报告,这次地震发生在周四早上4点03分,虽然没有人受到伤害,也没有看到任何财物损失的报告,但这次地震却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大家纷纷分享自己的震感体验。
一位居住在列治文的华人表示,地震发生时她被直接晃醒了,但由于只持续了短短几秒钟,因此她还以为是在做噩梦,直到看到地震报告才发现原来是地震了。
居住在北温的阿迪尔(Adil)称,他半夜在震动中醒来:“感觉就像一阵波浪席卷而过,持续了大约两到三秒。家里的东西都在摇晃,尤其是一些吊灯。”这位市民形容,尽管地震的时间很短,但震动感还是让他印象深刻。
来自列治文的凯莉(Kelli)也表达了相似的感受:“我整个房子都在摇晃,差不多持续了两到三秒。”她说,虽然没有任何东西被打翻,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动感让她觉得十分惊讶。
温哥华市中心震感也很强烈,有市民感到整栋大楼都在震,把家里的狗子给吓坏了。
此外,社交媒体上还有许多人分享了他们的震感经历。有的居民表示,早上四点钟的震动让他们顿时清醒过来,纷纷打电话给朋友确认是否也感受到相同的震感。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Natural Resources Canada)的地震学家柯林·保罗(Collin Paul)指出,这种震级的地震大约每十年才会发生一次,这是我们在过去十年中看到的最重大的地震之一。
他补充说,上一次同一地区的地震发生在2015年。专家表示,虽然这次地震的震中深度相对较深,但影响范围却相对广泛,因此很多居民都感受到了震动。
不仅如此,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也将这次地震的震级评估为4.0级。不过大伙也不用太担心,来自省政府的消息证实,地震并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也没有发出海啸警报。
就在上个月,联邦和省政府宣布启动了一套地震早期预警系统,旨在在潜在的强震来袭前提供几秒钟的预警。
当发生强烈地震时,相关警报将通过手机、广播和电视自动发送给BC省的居民,不过这一次,地震的强度似乎还没有强到能够触发警报。
虽然此次地震未造成任何损失,专家们还是提醒大家要保持警惕,做好应急准备。自然资源加拿大的地震学家约翰·卡西迪(John Cassidy)表示,这次地震不属于较大系列的余震,而是一次独立事件。他指出:“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不会有余震,这就是全部了。”
这次地震虽然没有造成重大损害,但它确实提醒了我们,必须时刻准备应对不可预知的突发情况。
流浪汉上门变“情人” 大温女子倾家荡产 六亲不认 痛失百万房产
一名大温妇人以为在晚年遇上了真爱,没想到却成为“噩梦”的开始。经过几年折腾,原本健康快乐的生活变得一团糟,自己损失巨款,“爱人”却已经不知所踪。
本周一,BC高等法院在网站上发布了这个案子的判决书,看着令人后怕。
2013年,家住北温77岁的金女士(Ms. Judith King)认识了小自己15岁的自称“艺术家”的佐尔坦·维姆赫尔(Zoltan Vimhel)。两人关系迅速升温。
维姆赫尔与其说是个艺术家,不如说是个流浪汉,已经年过60却没有固定收入,居无定所,只能睡在自己的车里。
两人相识也成为了彼此人生的转折点,不过一个是跳向深渊,一个是飞向天堂。
虽然年届80,但是金女士当时身体、情感、社交和经济状况都非常良好。她跟两个孩子及其家人关系密切,与邻居们相处融洽,并积极参与教会等社交活动。总之,在遇到维姆赫尔前,金女士过着积极而充实的生活。
两人一开始还是朋友关系,但到了2014年,开始变成情侣关系,维姆赫尔也告别了自己的汽车卧室,搬到金女士位于北温Berwick Avenue的三卧三卫的Townhouse中居住。
悲剧正式拉开帷幕。维姆赫尔“逐渐接管了金女士的社交、法律和财务生活”。他开始对金女士进行“身体、语言和心理上的虐待”。到2014年底,金女士已经感到非常害怕,觉得不安全,并担心如果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就会遭到伤害。
示意图,非当事人
维姆赫尔屏蔽金女士的社交活动,把她与外界隔离开。他开始批评金女士的朋友、家人和邻居,并采取各种“策略”防止她与他们社交或沟通。
比如,他直接在手机上屏蔽了金女士子女的号码,以防止家人跟她直接联系,并使用手段防止金女士给子女发邮件。甚至用金女士的账户给他们写侮辱性的邮件,指示他们不要与她联系,还报假警离间他们的关系。
更可怕的是,他居然做的非常“成功”,法庭甚至颁发了一份针对金女士女儿的保护令,限制他们往来。
维姆赫尔还采取类似手段,将金女士与她的朋友和邻居隔绝。在家中安装监控摄像头,每次都陪她外出,“似乎是为了防止她单独与他人互动”。他还安装了双向锁将金女士锁在家中。
法官在判决书中指出:“她停止了教会活动和所有的社交活动。她不再举办聚餐。她的世界完全围绕一个人转动:被告。”
但金女士当时并非情愿这样,她渴望与家人和朋友联系,但却害怕如果不听维姆赫尔的话,会受到伤害。
事情在2017年升级。维姆赫尔带着金女士离开家,搬到了素里的一家汽车旅馆,两人每月支付3000加元,这个房间甚至没有必要的烹饪设施。
当时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包括金女士的儿女们。
尽管金女士的孩子们对母亲在遇到维姆赫尔后的态度转变感到“困惑和痛心”,但他们从未停止与她联系的努力。
金女士失踪后,女儿雇了一名私人侦探寻找,终于在2018年11月找到了母亲。他们被母亲的生活状况惊呆了。即使是这样,金女士仍然选择继续住在汽车旅馆。
在金女士“失踪”期间,她出售了在温哥华岛Parksville的度假房产,并将51.5万加元的所得款项存入了她与维姆赫尔的联名账户。
到2020年,这个账户已经被清空,巨款不知所踪。同年,维姆赫尔的名字被加在北温townhouse的产权上。
在维姆赫尔的指使下,金女士还以这栋townhouse为抵押借了20万加元。这些钱同样消失了。
示意图
仍然是在2020年,当金女士的孙子前往素里汽车旅馆邀请祖母喝咖啡时,发生了冲突。维姆赫尔变得非常愤怒,试图强行将金女士拉回房间。直到警方介入,金女士才得以离开。
不过,这次不愉快也成为了事情向光明发展的关键节点,法官也认同金女士在那一天被“解救”了出来。
后来,金女士及家人发起诉讼,要求夺回维姆赫尔的那部分产权。维姆赫尔“最初参与了”法庭程序,但自两年多前起就不再回应金女士的律师。
BC高等法院最后判决,维姆赫尔成为房产共有人是“无偿的”,因此推定他持有的房产份额是为金女士设立的信托财产。但他未能证明金女士确实有意将共同所有人的所有权利转让给他。
同时,法官还认定,维姆赫尔通过施加不正当影响,促使金女士将他加入到产权中。金女士没有得到独立的法律建议,“不知道自己在转让什么,不知道其意义,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唯一知道的是,在七年遭受他的支配、控制、虐待和恐吓之后,维姆赫尔想让她进行这笔交易。”
“她害怕他,所以她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简而言之,金女士很脆弱。她是一个掠夺者的受害者。该转让是通过不正当影响进行的,必须撤销。”
法庭最终宣告维姆赫尔持有的房产份额属于金女士的信托财产,并指示土地所有权办公室将该房产的产权更改为金女士的独有所有权。
法官还命令维姆赫尔支付5万加元的惩罚性赔偿金,以及诉讼费用和利息。
该房产在去年的估价已经高达140万元。真庆幸法官做出了有利于金女士的判决。不过,经过几年的苦难,金女士现在罹患老年痴呆症,居住在一间护理机构中。
大温2娃华裔爸爸患罕见癌症! 腹痛竟查出巨型肿瘤 为家人孩子奋战病魔!
“当医生告诉我结果时,我感觉自己仿佛快要死了。”这是43岁的列治文居民肯尼斯(Kenneth Yih)得知自己患癌时的心声。
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当他在医生面前看见自己腹部的巨大肿瘤时,生活的轨迹完全改变了。
这一切发生在他即将与家人一起前往日本旅行之前。今年3月,肯尼斯突然开始感到腹部异常剧烈的疼痛,医生建议他进行检查。
在列治文医院的急诊室,经过血液检测和X光扫描,医生告诉他,一个巨大的肿块出现在他的胆管中。
随后,医疗团队确认他患上了四期胆管癌,这是一种罕见且无法手术的癌症,癌细胞侵袭了胆管,即连接肝脏、胆囊和小肠的管道。
这一消息对肯尼斯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医生告诉他,这种癌症非常凶猛且具有侵略性,通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康复和存活率低得让人心碎。
他描述道:“所有的计划和梦想都在那一刻停止了。”前两周,他陷入了深深的抑郁中,体重迅速下降,整晚无法入睡,脑海中只剩下死亡的阴影。
然而,在这最黑暗的时刻,他并没有选择放弃。家人、朋友的支持给了他继续战斗的力量。妻子和孩子的鼓励,来自亲朋好友的惊喜探访,犹如一束光照亮了他的心灵。
他回忆道:“当我打开门,看到朋友们从远方赶来时,那种友谊、善良和爱让我精神一振,仿佛在心里有个开关被打开了。”
尽管胆管癌的治疗充满了痛苦,肯尼斯决定不轻言放弃。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了化疗和免疫疗法,治疗的副作用让他承受着极大的身体和精神压力。
示意图
他的身体饱受疼痛折磨,夜晚也常常难以入眠,但他始终坚持下去。他坦言:“为了我的家人和孩子,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个父亲,肯尼斯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为孩子们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他会尽量抽出时间陪伴两个年幼的儿子,带他们踢足球、看马戏,甚至在家中组织小型的庆祝活动。
尽管身体虚弱,他仍然会在复活节、感恩节和圣诞节为家人准备丰盛的晚餐。肯尼斯始终相信,陪伴家人的每一个瞬间都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对于肯尼斯来说,最大的希望就是争取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在一起。然而,这场抗癌之战并不轻松,尤其是在面对高昂的治疗费用时。
肯尼斯的医生告诉他,有一种名为Ivosidenib的药物可能会帮助他延长生命,但这种药物非常昂贵,不在他的保险范围内。
肯尼斯的一位朋友Candace Wong得知此事后,立即在GoFundMe网站上发起了募捐活动,目标是为肯尼斯筹集15万加元,用于支付这款药物的费用。至今,已经筹集到接近7万加元。
肯尼斯对这一举动感到无比谦卑和感激。“看到身边的人如此无私地为我着想,那种善意和慷慨让我感动万分。”肯尼斯说,“朋友们的支持让我意识到,周围的人真的是你在战斗中最强大的力量。”
除了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肯尼斯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提醒大家要“掌控自己的健康”。他呼吁每个人如果身体感到任何不适,一定不要忽视,应尽早去医院检查。
他说道:“癌症往往是无声无息的,很多时候等你感觉到症状时,已经为时已晚。”
他还鼓励那些正与病魔抗争的人不要放弃,寻求家人、朋友或支持团体的帮助,并保持积极的心态。
肯尼斯感叹道:“我非常感谢自己身边的这些人。他们让我重新看到了生活的意义,也让我学会了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个瞬间。”
对于肯尼斯来说,生命的长短虽然无法控制,但他可以选择如何面对未来。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更多的人,面对困境时不要绝望,依靠爱和支持,任何困难都能被战胜。
注意! 列治文91号高速卡车失控 交通大瘫痪 记得绕行!
今天早上,列治文91号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突发事故,导致整条西行车道交通陷入瘫痪。一辆载有拖车的卡车突然失控,在列治文的高速路段打滑,堵塞了所有西向车道,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事故发生在靠近S形弯道的地段,由于卡车横在路面上,整个西行车道被迫完全封闭,导致原本就繁忙的交通变得更加拥堵。
事故的影响范围不小,车辆从事发地点一直排到远在Delta的64th Avenue,甚至跨过了Alex Fraser大桥。
事故发生后,不少驾车者被困在堵车的长龙中,交通一度近乎停滞。幸好,经过紧急处理,事故车辆在上午11点半左右被清理完毕,车道也重新开放,交通才逐渐恢复。
对于那些需要在事故期间通行的驾车者,建议选择梅西隧道或99号高速作为替代路线。
虽然事故影响时间不长,但不少人因此耽误了上班或出行计划,交通拥堵给驾车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事故原因尚在调查中,但这样的突发情况再次提醒我们,驾车时务必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在天气恶劣或路况复杂的情况下。
大温男子自家车库遇黑熊 遭多次进攻 靠这一招脱险!
天气逐渐变凉,为了冬眠而准备食物的熊也集体出动了。
就在上周三,高贵林居民亚历克斯·戈德(Alex Gold)竟在自家车库遭遇了一只黑熊,全程都被监控拍了下来,这段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
事情发生在一个寻常的下午,戈德像往常一样走向自家车库,但出乎意料的是,一只黑熊已经大摇大摆地进入了他敞开的车库。
戈德在Instagram上分享了这一幕,并写道:“当我回到车库时,撞上了一只熊。我以前见过熊,但从未像这次一样近距离接触。”
这段视频也迅速火遍全网,已有超过50万人次观看。从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戈德尝试通过拍手并慢慢后退,试图保持冷静。然而,黑熊却多次冲向他试图进攻,气氛紧张而惊险,一人一熊最近时的距离不到1米。
面对不断靠近的熊,戈德大喊“不要,不要,不要!”并逐步后退,最终他设法退回到停在车道上的SUV里,立刻按响了喇叭,试图把这只黑熊和它旁边可能还有的一只幼熊吓走。
戈德的迅速反应以及那几秒钟的心跳时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大家纷纷讨论如果自己遇到类似情况该如何应对。
一位网友笑称:“我绝对能处理得比他好,我裤子吓湿了就能把它吓跑。” 当然,调侃之余也有许多人认真探讨了如何应对熊的突然袭击。
根据BC省公园部门的安全指南,人们在面对熊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根据熊的行为来决定下一步行动。
如果遇到像戈德这样可能处于焦虑或攻击状态的熊,建议慢慢后退,并保持声音低沉,轻轻与其交谈,防止激怒它。
然而,如果熊不断靠近,建议大声喊叫以吓退它,绝对不能转身逃跑。指南中还特别强调,后退时不要直视熊的眼睛,但要保持熊在视线内。
这些应对措施在戈德的案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他冷静后退,并没有立刻逃跑,而是逐步撤离至安全地带,最后利用汽车喇叭成功将熊驱赶。
虽然戈德最终化险为夷,但这一经历无疑让他和网友们都捏了一把汗。戈德并不是近期唯一遇见熊的人,有些人可就没有他这么好运了。
两周前,在阿尔伯塔省和BC省交界处的克罗斯内斯特山口地区,一名40多岁的男子在徒步时被熊袭击。
根据当地警方的报告,事发时有两名徒步者同行,其中一人使用Garmin SOS设备发出了求救信号。伤者随后被STARS空中救护直升机紧急送往医院,虽伤势严重,但所幸没有生命危险。
这起袭击事件发生在一个偏远地区,警方目前尚不清楚袭击者是黑熊还是灰熊,阿尔伯塔省野生动物部门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
尽管徒步者们在偏远的野外环境中常常会带着必要的装备以防突发情况,但面对强大的野生动物,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
熊在BC省并非罕见,尤其是在野生动物和人类栖息地交界的地方。许多居民早已习惯了和野生动物“打交道”,但近距离遭遇熊仍然让人心跳加速。
其中,黑熊和灰熊是最为常见的两种。BC省公园部门提醒居民要格外小心,尤其是在野外活动时,时刻注意周围环境,避免与熊过于接近。
在自然环境中遇到野生动物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和冷静,以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我们也应该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
1死1伤! 大温惊爆枪击 街头传枪声! 公园发生袭击事件!
在刚刚过去的周末,大温地区接连发生两起袭击事件,令居民倍感不安。
首先,在本拿比的一个公园里,一名嫌疑人因用玻璃瓶袭击他人被逮捕。警方于周六下午1点30分接到报警,迅速赶到联合公园,找到受害者并将其送医,所幸伤势并不严重。
RCMP的警员麦克·卡兰杰表示,嫌疑人被带回伯纳比RCMP警局,将面临“用武器袭击”指控。
除了玻璃瓶,受害者还遭到其他物体的攻击,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消息称,可能包括从皮克尔网球场地拔出的金属杆,尽管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警方确认。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与此同时,兰里市发生了一起可能与帮派有关的枪击事件。周六晚上6点30分左右,警方接到报告,称在196街与84大道交界处听到了枪声。
第一批到达现场的急救人员发现两名男子中枪,其中一人当场死亡,另一人则伤势较轻,预计可以康复。
虽然警方已确认了死者的身份,但在通知家属之前,不会公开其姓名。令人担忧的是,这名死者此前有过警方记录。
RCMP表示,此次枪击事件与当前的BC省帮派冲突有关,初步判断为有针对性的攻击,且被认为是一个孤立事件。
警方还发现了第二个现场,位于208街与78大道交界处,具体细节仍在调查中。警方呼吁目击者或有相关监控视频的市民,尽快与警方联系,提供信息。
这一系列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安全问题的讨论,许多人开始关注当地的治安形势。警方表示,将继续在事发区域进行调查,确保居民的安全。
在这个不平静的周末,大温地区的居民们只能保持警惕,期待警方能够尽快破案,恢复社区的宁静。
BC省选战打响! $3000住房补贴来袭 毒品注射站全关闭!? 各党齐抛"重磅炸弹"!
随着10月19日BC省选举日的临近,各政党领袖纷纷抛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竞选承诺,试图赢得选民的青睐。
今天是第一个正式的竞选工作周,BC省保守党,新民主党和绿党的领导人火力全开,给出了多项重磅承诺,包括3000加元的住房补贴,关闭毒品注射屋,以及解决医疗问题等。
各党派的主张可谓是针锋相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保守党领袖罗仕德抛出“重磅炸弹”
保守党领袖罗仕德(John Rustad)在今天就放出了一记“重磅炸弹”。他承诺,如果当选,将推出名为“罗仕德退税”的计划,为BC省的租房者和房主提供“真正的减负”。
具体来说,这项计划将从2026年开始实施,初期每月1500加元的住房支出将免征所得税。之后,这一金额将每年增加500加元,最终达到每月3000加元。
罗仕德信誓旦旦地表示,这将是“BC历史上针对租房者和房主的最大规模减税”。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让BC人的口袋里有更多钱,降低生活成本,最终让我们的房地产市场重回正轨。”罗仕德如是说。
然而,这项看似诱人的计划也引发了不少质疑。有人担心这将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压力,毕竟每年要支出超过30亿加元。对此,罗仕德解释说,他们将通过削减现政府的“鲁莽开支”来平衡预算。不过,具体如何操作,他并未给出详细说明。
新民主党誓言改革医疗系统
与此同时,新民主党(NDP)领袖尹大卫(David Eby)的竞选重点则放在了医疗改革上。他承诺,如果再次当选,将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来解决民众的医疗问题。
首先,NDP计划扩大药剂师职能范围,允许他们为常见疾病进行检测和开具处方。其次,承诺为医生减负,简化繁琐行政程序。
尹大卫表示:“我们将与医疗系统专家合作,找出并消除耗时又过时的流程,包括取消偶尔请病假需医生开具证明的要求,改进转诊系统,并最终停止使用传真机更新药物处方。”
此外,尹大卫承诺为在加拿大受训的医疗工作者提供“即时省级执照”,在全球部分地区受训的人员,将在六周内获得相同执照。
绿党呼吁合作解决社会问题
相比之下,绿党领袖索尼娅·弗斯特诺(Sonia Furstenau)的立场显得更为温和。她表示,绿党致力于与各方合作,共同解决医疗、教育和社会安全等领域的问题。
然而,在毒品问题上,各党派的分歧却显得尤为突出。
保守党主张关闭安全注射站
罗仕德在竞选集会上承诺,如果赢得选举,他们将关闭所有毒品注射站,取而代之的是建立心理健康和戒毒治疗中心。他还表示要终止NDP政府向吸毒者免费提供管制类阿片药物的计划。
“我们受够了尹大卫和这些毒品,受够了发放免费吸毒管、在社区里设立这些‘毒窝’,”罗仕德激动地说,“我们要结束非罪化,结束‘安全供应’。我们要确保建立一个治疗和康复的制度。”
然而,这一主张立即引发了争议。批评者认为,这与基于证据的研究背道而驰,因为研究表明这些场所能够挽救人们免于潜在的致命过量。
尹大卫抨击罗仕德的计划只会让危机恶化:“当你关闭这些场所时,人们不会停止使用毒品。事实上,他们与那些可以帮助他们康复和重建生活的人的接触会减少。“
绿党领袖弗斯特诺也对罗仕德的计划表示谴责,称这将进一步危及BC省最边缘化群体。
疫苗争议再起
除毒品政策外,罗仕德关于疫苗的言论也引发争议。NDP公布的一段视频显示,罗仕德表示后悔接种新冠疫苗,并质疑疫苗接种的目的。
尹大卫对此表示强烈谴责,称这是对亨利博士的“攻击”,并强调疫苗能挽救生命。他质疑罗仕德在面对可能的麻疹爆发时会采取什么态度,是否会鼓励人们接种疫苗。
随着选战深入,各党派政策主张无疑会引发更多讨论和辩论。对BC省选民来说,如何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承诺中做出明智选择,将是一个巨大挑战。
大温女子与警方对峙后遭击毙 民宅中手持武器 邻居全吓坏!
就在昨天,大温素里市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警匪对峙事件,一名女子因与警方对峙遭到枪击身亡。
这一悲剧发生在周四凌晨,皇家骑警接到报警后前往素里180A Street的一处民宅处理一起纠纷。当时,时间还不到早上5点,天还蒙蒙亮,而一切的噩梦就在这个安静的社区悄然展开。
当时警方接到的报警称,家中有位女子持有武器,并且把自己和一个幼童困在了房间里。
警方赶到现场时,他们发现不仅有一个手持武器的女子,房子里还有其他两名成年人,好在警方迅速将这两人安全撤离。但问题是,那个和女子待在一起的幼童还在房间里,命悬一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气氛越来越紧张。据说,警方试图与女子进行沟通,想让她冷静下来,毕竟房间里还有一个孩子。但是,事情并没有朝着警方预期的方向发展,局势没有缓解,反而更加棘手。
就在与女子互动的过程中,一名警员最终选择开枪。女子中弹倒地,尽管救护人员在现场进行了紧急抢救,遗憾的是,她还是没能挺过来,当场去世。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那个孩子怎么样了?根据警方的消息,幸运的是,那个幼童并没有受伤。听到这个消息,相信大家心里稍微松了一口气,至少孩子没有在这场悲剧中受到身体上的伤害。
这起事件带来了很多疑问:警方是否真的有必要开枪?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来处理这场危机?
事情发生后,BC省的独立调查办公室(IIO)迅速介入,开始对这起案件进行全面调查。IIO负责调查所有涉及警方的致命事件或者造成严重伤害的案件,无论警方是否存在不当行为。
目前,案件的很多细节还没有完全公布,比如开枪时幼童是否目睹了这一切,女子手中的武器是什么,警方在整个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
公众对此事的疑虑不小,特别是女子的朋友和家属,他们渴望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据一位与该女子在教会相识的朋友加斯顿·恩塔巴扎(Gaston Ntabaza)透露,这名女子是他在教堂认识的朋友。他难以接受朋友以这种方式离世,并希望看到正义得到伸张。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只是希望事情能公平公正地处理,当有人报警时,我们希望警方能拥有所有的工具来缓解紧张的局面,而不是让事情升级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恩塔巴扎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毕竟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并不少见。
素里皇家骑警分局发言人克拉克(Kris Clark)在新闻稿中表示:“我们理解公众对这起事件的关切。但在调查期间,我们无法提供更多细节。我们呼吁大家保持耐心,让调查走完应有的程序。”
BC省独立调查办公室也已经表态,案件的调查还处于初期阶段,目前无法透露更多具体细节。对于公众和受害者的家属来说,这意味着他们需要等待进一步的调查结果。
对于素里这个社区的居民来说,这样的枪击事件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许多人难以理解,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一场原本可能只是纠纷的事件演变成了现在的悲剧。
随着调查的深入,相信更多的真相会浮出水面。
BC官宣巨额补贴 温哥华数千套新房6折可买 政府补差价! 房贷利率低至3.99%!
就在今天,温哥华的地产市场突然传出了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消息:在温哥华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竟然出现了新房打六折的罕见好事!
与此同时,房贷利率也降到了近年来的新低点,出现了5年固定3.99%的利率,让人直呼“真香”。
这一系列利好消息,是否意味着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即将迎来新的春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温哥华2600套新房以6折出售
在温哥华西33街到西37街之间的Heather Street上,有一块8.5公顷的土地。这个被称为Heather Lands的项目将建造多达2,600套新房,而且这些房子的售价只有市场价的60%!
对于许多中等收入家庭来说,能买到打折的新房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这个项目凭啥能卖得这么便宜?
原来,这是一个由BC省政府、温哥华市政府以及当地三个原住民部落共同推出的“可负担住房计划”。今天下午,省长尹大卫 (David Eby) 在项目揭幕仪式上宣布,省政府将为每套房子的购买价格提供40%的资金支持,买家只需负担剩下的60%。
不过,想要享受这个福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你得是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而且至少在省内连续居住24个月。
其次,你必须年满18岁,没有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其他房产,还得有预先批准的抵押贷款和至少5%的首付。最后,这套房子必须是你的主要居所。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的资助是“白送的”。购房者需在25年后或房屋出售时,偿还这40%的钱。为了防止房产投机和倒卖,项目方还设定了严格的监督机制,一旦有人试图钻漏洞,将面临严重的处罚。
温哥华市住房厅长柯议伦(Ravi Kahlon)对媒体表示,如果这一模式在高房价的温哥华取得成功,那么未来可能会推广到全省其他地区。更让人期待的是,项目将在市政府快速通过重新规划后,计划于明年开工建设。
房贷利率跌破4%
不仅新房打折给人以希望,利率也在下降,尤其是当看到利率低至3.99%时,许多潜在买家终于有了“下手”的冲动。
加拿大的利率已经多年未见如此低水平,这次的利率下调是受美国联邦储备系统50个基点的降息影响。虽然加拿大和美国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但加拿大的债券市场密切跟随美联储的政策变化,这导致了加拿大国债收益率的大幅下降,从而使房贷利率随之走低。
根据利率比较网站Ratehub的数据显示,贷款机构CanWise的五年期固定利率房贷已经降到了3.99%。这对那些首次购房的买家来说,尤其是首付不到20%的买家,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选择。
Ratehub的房贷专家格雷厄姆(Penelope Graham)指出,看到利率跌破4%这个心理关口,许多购房者的观望态度会被打破,市场可能会因此迎来一波小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大银行在网络上公布的利率可能并不显眼,但线下银行分行正在展开激烈竞争,尤其是在续约房贷时,不少银行都在尽最大努力吸引客户。
另一家房贷比较网站Wowa.ca的CEO哈尼夫·巴亚特(Hanif Bayat)就表示,他最近一周听到了一些“特别优惠”的利率,尤其是来自大型银行的贷款机构。他说:“我看到抵押贷款利率出现了四五年来没有见过的下降趋势。”
因此,买家们最好货比三家,不要急于接受第一次协商的利率报价。
豪宅价格微降
尽管普通房市有着诸如新房折扣和低利率等好消息,但温哥华的豪宅市场却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根据皇家地产(Royal LePage)发布的报告,温哥华豪宅市场的销售活动在2023年同比下降了38.8%,但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下跌了1.8%,目前的中位价为697.5万加元,依然稳居加拿大最昂贵的豪宅市场。
皇家地产的销售代表库克(Jesse Dean Cook)解释说,许多潜在买家都在等待市场“触底”,他们希望价格能进一步下调,因此导致了市场的观望情绪。
不过,尽管交易量减少,库存的短缺却使得价格的降幅并不明显。实际上,许多投资者在八年前的豪宅市场“回撤”中已经经历了重大损失,如今市场虽有疲软迹象,但并未发生实质性的价格崩盘。
库克还指出,外国买家禁令的实施并未对豪宅市场造成显著影响。这一禁令自2023年生效,限制了非加拿大公民购买住宅地产,但由于豪宅市场的购买者群体主要以本地高收入者为主,因此该政策并未显著拉低价格。
未来走向如何?
随着房贷利率的下降,许多人开始猜测,加拿大央行是否会进一步加大降息力度。
当前加拿大央行的政策利率已经低于美联储,但随着美联储大幅降息的步伐,经济学家们认为加拿大央行也有可能跟进,尤其是在10月23日的利率决策中,可能会再度降息50个基点。
RSM Canada的经济学家阮图(Tu Nguyen)指出,通胀率的回落和失业率的上升,可能促使央行加速这一进程。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尽管美国的降息行动给加拿大央行带来了更多的操作空间,但国内经济因素,尤其是通胀目标的提前实现,可能会让加拿大央行的降息步伐更加谨慎。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现在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入市时机。低利率和部分地区的优惠政策为买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要注意,房地产市场瞬息万变,做决定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充分考虑自己的财务状况和长期规划。
大温1号高速突发致命车祸 交通瘫痪! BC地标大桥燃大火 轰然坍塌!
在BC省,一天之内发生了两起令人震惊的重大事故。
在兰利市,一起致命车祸导致1号高速公路东行线关闭。而甘露市(Kamloops),一座具有88年历史的大桥则在大火中轰然坍塌。
这两起事件给当地交通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了公众对基础设施安全的担忧。
兰利致命车祸
今天清晨,在兰利的1号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悲剧性的车祸,导致一名摩托车骑手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在凌晨4:20左右,事发地点位于1号高速公路东行方向的240街段。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赶赴现场展开调查。
据兰利皇家骑警初步调查显示,一辆小汽车和摩托车在东行方向行驶时发生了猛烈碰撞。摩托车驾驶员在事故中受伤严重,不幸当场身亡。
由于事故发生在东行的240街路段,为确保安全和展开详细的事故重建分析,警方决定暂时关闭了232街到264街之间的东行线。
目前,尚未公布高速公路何时重新开放,事故现场仍处于封锁状态。驾驶员们被建议绕行Fraser Highway或56th Avenue,以避开封锁路段。
警方呼吁,任何目击此次车祸,或拥有行车记录仪视频的公众,尽快与兰利皇家骑警取得联系,帮助他们还原事故真相,相关信息请拨打604-532-3200。
甘露市大桥在大火中倒塌
与此同时,距离兰利数百公里外的甘露市,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甘露市的历史建筑红桥(Red Bridge),在今晨突发大火后,彻底坍塌。
这座拥有88年历史的木制大桥连接了甘露市市中心、Tk’emlúps 印第安保留地和南汤普森河对面的工业园区,它不仅是甘露市的地标,更是许多通勤者和重型车辆的必经之路。
目击者内华达·伍兹(Nevada Woods)描述了这一骇人场景。她说,当时是凌晨3:30,她突然被外面的声音惊醒,仿佛听到了一棵大树倒下的声音。
她从窗户往外看,只见浓烟弥漫,远处还有橙色的火光。她好奇地走出家门,来到附近的一个营地,亲眼目睹了火势迅速蔓延,最终导致整座桥坍塌的场景。
伍兹说:“大桥完全倒塌进了河里,所有的木头都还在燃烧。整个场景十分震撼,木头掉进水里,发出了巨大的响声和火焰。”
消防队长诺姆·利特尔(Norm Little)表示,消防员于凌晨3:10接到报警赶到现场时,桥面已经处于全面燃烧状态。
尽管消防员们迅速采取了行动,但他们依然无法阻止火势蔓延,最终大桥坍塌掉入河中。幸运的是,此次大火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甘露市的市长里德·哈默-杰克逊(Reid Hamer-Jackson)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说:“红桥对于甘露市的历史和交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通勤者,甚至是重型卡车,都依赖这座桥通行。尽管这座桥已有多年未进行过大修,但它承载了大量的交通压力。我们真的希望能够尽快重新建造一座新桥。”
事实上,这已经是红桥在短短两天内第二次着火。几天前,桥上曾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火灾,导致桥梁临时关闭,但未料到这次大火竟然直接导致了整座桥的坍塌。
警方对此次火灾表示怀疑,并正在积极展开调查,以确定火灾是否与人为纵火有关。
皇家骑警甘露市警司杰夫·佩利表示,警方目前正在将这起火灾列为“可疑案件”,并正在与当地消防部门密切合作,调查火灾的具体起因。
他同时呼吁,任何了解火灾起因,或有相关线索的市民,立即与甘露市皇家骑警联系。
火灾虽已熄灭,但危险依然存在。大桥坍塌后,木材碎片散落在河中,并继续燃烧,导致河道中充满了漂浮的燃烧残骸。
甘露市政府随即发布警告,提醒居民远离大桥倒塌的区域,并关闭了周边的先锋公园、河畔公园码头以及两座公园之间的河滨步道。
政府还临时关闭了城市内的所有船只码头,以防止河道中漂浮的残骸对船只或河道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尽管红桥曾是甘露市重要的交通纽带,但也有一些市民表示,大桥的倒塌并不意外。长期居住在甘露市的居民马克·康提(Mark Conti)坦言,红桥的年久失修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大桥的结构状况已经很差了。虽然它是甘露市的历史象征,但早就该进行全面翻修了。现在倒了也许是个机会,重建一座全新的桥梁。”
目前,红桥火灾的调查仍在进行中,警方尚未排除任何可能性。无论是意外还是人为,这场大火都让甘露市失去了一个历史性的地标,而重建工作也许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