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

BC省12.4万人恐失业 面临$690亿损失 过半出口商品要受影响!

面对即将上任的特朗普(Donald Trump)扬言要对加拿大商品征收25%关税的威胁,这可能给BC省的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根据今天上午最新发布的省政府经济评估报告,这场突如其来的经济战争可能给BC省带来高达690亿加元的损失,堪称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冲击。 BC省长尹大卫(David Eby)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坦白说,当我们最初在去年11月看到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这一威胁时,很多人都期望这只是他的一时兴起,很快就会被遗忘。”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个威胁。这不仅是对BC省的经济宣战,更是对每个加拿大人的挑战。” BC省财政厅长贝利(Brenda Bailey)用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描绘出了这场潜在经济风暴:到2028年,全省预计将损失12.4万个就业岗位,失业率在2025年可能攀升至6.7%,2026年更可能达到7.1%的危险水平。 企业界也将遭受重创,2025年企业利润预计蒸发61亿加元,即使到2028年,仍将比现在低36亿加元。 “让我们直面现实,”贝利表示,“美国仍然是我们最大的贸易伙伴。”数据显示,BC省约54%的出口商品都销往美国,其中木材、纸浆、金属矿产和能源产品占据了出口总额的67%。 虽然与其他省份相比,BC省的出口市场较为多元化——比如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艾伯塔省超过75%的出口都依赖美国市场,但一旦关税落地,打击仍将是毁灭性的。 BC省商业理事会副主席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一针见血地指出:“贸易占我们经济的三分之一,如果失去这块蛋糕,我们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面对这场迫在眉睫的经济危机,省政府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了一套全方位的应对方案。 尹大卫宣布了一个三管齐下的策略:首先,全力支持联邦政府应对这些“不公平、不必要且不合理”的关税。 其次,省政府将审查各种非关税措施,强调美加之间密不可分的经济纽带。 最后,积极开拓新市场,特别是加强与亚洲等地区的贸易联系,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度。 值得注意的是,尹大卫已经向他的内阁部长们发出了新的任务清单,要求他们重新审视各部门的项目,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也站出来表态,强调关税将首先伤害美国民众自己的利益,但同时也会对所有加拿大人造成损害。 他呼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共同应对这一挑战,特别强调“不能让任何一个地区独自承担起捍卫加拿大利益的重担”。 尽管形势严峻,尹大卫仍然展现出了坚定的信心。他将于2月12日率领其他省长前往华盛顿特区,直接向美国国会决策者陈述关税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看看这些数字,确实令人担忧,”尹大卫说,“但我始终相信,凭借我们优秀的人才、丰富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BC省完全有能力化危为机,将这场危机转化为新的发展契机。” 此外,尹大卫还透露,如果特朗普真的推行关税措施,BC省可能会考虑禁止出口省内生产的关键矿产资源作为反制措施。 他说:“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BC省和整个加拿大的繁荣未来而战。”

寒流来袭! 温哥华气温将跌至-5℃ 全城进"速冻模式" 做好防寒准备!

温哥华最近异常温暖,然而大家注意了,天气即将画风突变!环境部最新预报显示,一股来自北极的寒流正在悄悄靠近大温地区,周末将给这座城市带来一波“速冻模式”。 对于已经习惯了今年温暖天气的温哥华市民来说,这波寒流不容小觑。 环境部气象学家布莱恩·普罗克特(Brian Procto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北极寒流从BC省内陆向低陆平原地区扩散,温哥华地区的气温将降至季节性平均水平以下数度。 普罗克特说:“现在气流模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目前盘踞在育空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北极冷空气,正在缓慢但坚定地向南移动。” 具体来看,从1月14日周二开始到本周末,温哥华的气温将维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日间最高温度在6至7摄氏度之间,夜间温度则将逼近冰点。 值得注意的是,周三夜间还有30%的降雨概率,但真正的寒流要等到周末才会显露威力。 普罗克特解释说,寒流将从BC省内陆区域逐渐渗透到低陆平原地区。届时,日间最高气温将仅略高于冰点,而夜间最低温度更是会一路下探至零下4至5度。 这股寒流还将在下周继续影响温哥华地区,不过强度不会太大。“别指望气温会突然回暖,”普罗克特提醒道,“寒冷的空气团将会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 不过,相比起2024年1月那场超级寒潮,这次的寒流倒显得温和许多。普罗克特回忆说,去年同期,温哥华夜间气温曾跌至零下12度,体感温度更是直逼零下20度。 当时环境部甚至不得不发布北极寒流预警。而这次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寒流并非直接从豪湾(Howe Sound)长驱直入低陆平原地区,而是先到BC省内陆,然后才慢慢渗透到温哥华地区,这让极端低温有了一个“缓冲带”。 虽说这次降温不似往年那般来势汹汹,但普罗克特仍然提醒市民要保持警惕:“对于很多已经适应了温暖天气的人来说,这次降温仍会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大家一定要未雨绸缪,做好保暖准备。特别要当心早晨的霜冻,道路可能会变得像溜冰场一样滑。” 温哥华市政府已经对这次寒流做出积极响应。从周二晚上开始直到1月16日周四,多个临时庇护所将开放。 展望未来,环境部预计,受弱拉尼娜现象的影响,2月份的气温可能会维持在正常或略低于正常水平。 普罗克特表示,从目前的天气趋势来看,这个冬季将会继续保持相对干燥的特点。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几场雪暴”光临温哥华的可能性,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极端寒冷天气的迹象。

惊悚! 温哥华天车站外男子全身着火 烧成"人形火炬" 英勇律师挺身救人!

就在周日凌晨,温哥华Main Street-Science World天车站外发生了一起惊险又令人动容的事件,一名路过的好心人成功救下一名全身着火的男子。 这位英雄,是温哥华的一名律师。 事发时间是周日凌晨两点左右,律师安德鲁·考特哈德(Andrew Coulthard)和朋友驾车行驶在Main Street和Terminal Avenue交叉路口附近。 正当他们等待信号灯时,车内一位朋友突然惊呼出声,指向路边。考特哈德顺着朋友手指的方向望去,眼前的一幕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一名男子全身着火,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炬在人行道上慌乱地来回奔跑。 “说实话,我当时花了几秒钟才确定自己看到的是真的,”考特哈德说,“更让我难以置信的是,路口明明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可是竟然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大家就这样看着这个着火的人在那里挣扎。” 生死关头,考特哈德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一脚踩下油门,直接闯过了红灯,将车开上人行道。 “那一刻我的大脑本能完全接管了行动,我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个人必须马上脱离火海。”他回忆道。 从车上跳下来后,考特哈德立即冲向受害者。起初,他试图让对方趴在地上打滚,然而,火势太大,这个办法收效甚微。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考特哈德注意到受害者一只手臂上还挂着一件夹克衫。他灵机一动,抓起夹克衫开始猛力拍打火焰。终于,在一阵剧烈的拍打之后,火焰被成功扑灭。 与此同时,考特哈德的朋友们也没闲着,他们跑到附近的餐馆,搜集了大量的水回来为受害者降温。 “说实话,我们都被眼前的情况吓坏了,”考特哈德说,“那个人伤得非常严重,全身皮肤开裂,看起来就像被烤熟了一样。我甚至不知道还有没有比三度烧伤更严重的烧伤等级,但他的情况确实糟糕透了。” 这惊魂的一幕给考特哈德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那天晚上我做了很多奇怪的梦,”他说,“这个画面大概会在我的记忆中停留很久很久。”不过他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受害者很可能会康复,这让他稍感欣慰。 温哥华警方发言人史蒂夫·艾迪森(Steve Addison)警官表示,目前警方正在仔细审查该地区的所有监控录像,以确定起火原因,并调查是否涉及犯罪行为。 警方特别呼吁,如有目击者或持有该路段行车记录仪影像的市民,请致电温哥华警局重案组(604-717-2541)提供线索。 回顾这次惊险的救援经历,考特哈德感触颇深:“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在紧急情况下挺身而出,做正确的事。但是只有真正面对这种情况时,你才知道自己会有什么反应。” “老实说,我到现在还是很惊讶当时那么多人都袖手旁观。我真心希望,如果有人遇到类似的情况,都能像我这样行动起来。毕竟,当看到有人深陷危险时,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尽自己所能去帮助。”

每小时地震200次!BC外海活火山即将喷发! 横跨25公里 威力惊人! 西海岸突发地震!

最新消息,BC省附近的一座海底火山即将爆发!这座位于海洋深处的活跃火山,正在悄然蓄力,已经处于爆发的临界点。 与此同时,就在今天早上,旧金山湾区突然发生了3.6级地震,震中位于金门大桥西南约5英里处。 如此频繁的地质活动,不禁让人感到有些担忧,是否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 BC省这个被科学家称为“轴向海山”的庞然大物,距离温哥华岛仅470公里。它就像一面巨大的战士盾牌,静静地匍匐在深海之中。 这座海底火山可不是等闲之辈,它的规模令人咋舌:宽度达25公里,高度1.1公里,山顶位于海平面以下1400米处,顶部还有一个巨大的火山口。 “这真是太不寻常了,”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员查德维克(Bill Chadwick)在周四的采访中难掩兴奋之情,“它是整个西北太平洋地区最活跃的海底火山,就连陆地上的火山也比不上它!” 自从2015年上一次喷发后,这座深海巨兽在2024年初就开始蠢蠢欲动。查德维克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去年6月特地前往火山地点部署了监测设备。 通过海底电缆,他们能够实时接收到火山活动的数据。令人警惕的是,自2024年1月以来,该区域每天都在发生超过100次地震。 不仅如此,这种情况似乎在持续升温。 海洋网络加拿大公司(ONC)首席执行官莫兰(Kate Moran)透露,他们的团队在今年3月观测到更加惊人的数据:每小时竟然发生高达200次地震! 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火山喷发,科学家们已经开始紧锣密鼓地制定快速反应计划。 这座海底火山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它不仅位于胡安德富卡海脊上,标志着胡安德富卡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分界线,更巧的是,它还坐落在一个岩浆热点之上。 虽然这个热点的威力不及形成夏威夷群岛和冰岛的那些热点,但依然不容小觑。 查德维克告诉记者,在两次喷发的间隔期,积累的岩浆会像吹气球一样将海底抬升,最多可达3.5米。 基于这一规律性变化,他大胆预测:“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我们离下一次喷发越来越近了。按照现在的预测窗口,应该会在2025年底前迎来一场壮观的海底喷发。” 那么,喷发时会发生什么呢?对于不远处的大温居民来说,是否会造成海啸威胁呢? 查德维克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缓慢流动的熔岩将首先从火山口涌出,顺着海底山脊的裂缝蔓延。 随着越来越多的岩浆喷涌而出,厚度超过100米的大规模熔岩流将在火山周围铺展开来,形成新的热液喷口,同时也会毁灭旧喷口周围的生态系统。 “说实话,除非你是一只生活在海底的管虫,否则这是一座相当温和的火山,”查德维克轻松地说。 他特别强调,由于距离遥远且不具备引发海啸的条件,这座海底火山对美加两国沿岸居民几乎构不成威胁。 相较而言,BC省和育空地区的28座陆地火山反而更让人担心。 温哥华自然资源公司的火山学家克尔曼(Melanie Kelman)表示,这些陆地火山平均每200年才喷发一次。 温哥华基地AISIX公司的自然灾害与气候风险科学家罗伯蒂(Gio Roberti)补充道,像惠斯勒附近的加里波第山,这样的火山已经沉睡了整整1万年,一旦苏醒,其威力可能堪比圣海伦斯火山。 圣海伦斯火山位于美国华盛顿州斯卡梅尼亚县境内,1980年发生重大爆发,造成57人死亡,250座住宅、47座桥梁、24千米铁路和300千米高速公路被摧毁。 这是美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火山爆发,希望这样的事情永远不要再上演了。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研究这座规律性喷发的海底火山,提高对全球火山活动的预测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正如查德维克所说:“要真正了解火山的运作机制,最好的方法就是亲眼目睹它们喷发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