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人死亡! 加拿大野火失控 数千人紧急撤离 多个省立公园被迫封闭!

野火吞噬世外桃源 最新消息!一场突如其来的野火,在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东南部造成了两人死亡、上千人紧急撤离的惨剧。 这场灾难发生在风景秀丽的拉克杜邦内(Lac du Bonnet)社区,曾是游客和度假屋主们喜爱的“世外桃源”,如今却被大火吞噬,成了一片焦土。 火灾最早在本周初爆发,并在短短几小时内失控蔓延。由于极端高温、干燥的天气和强风助燃,火势迅速扩大,仅拉克杜邦内附近的火场面积就达到了约4,000公顷,相当于5,600个足球场。 而在邻近的Nopiming省立公园,火势更为猛烈,火场面积已接近10万公顷。 悲剧发生在温迪戈路(Wendigo Road)附近,一对男女被困火场,由于火势太猛,紧急人员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能到达现场,却只能确认最坏的结果——两人已经死亡。 今天,曼尼托巴皇家骑警东区指挥官克里斯·哈斯蒂(Chris Hastie)在新闻发布会上哀痛地表示:“我们知道他们被困在那里,但条件太恶劣,我们没办法及时进入。” 警方尚未公布死者身份,仅表示相信两人是因火灾伤势致命,具体还需等尸检结果确认。 这对社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这是一个非常紧密团结的小社区,大家彼此都认识。整个镇上都在为受害者家属哀悼。”当地区长洛伦·舒因克尔(Loren Schinkel)语带哽咽地说。 这场野火也迫使大约1,000人紧急撤离家园。部分地区包括皮纳瓦水道(Pinawa Channel)已经下达强制撤离令,许多居民只能带上最基本的物品匆忙逃离。 据舒因克尔估计,受灾的房屋数量还无法统计,但温迪戈海滩一带已有“重大建筑损失”。 当地政府出动了水上灭火机、直升机和重型设备参与灭火行动。来自安大略省的支援飞机也加入战斗。 然而,有人在火区飞无人机,严重干扰了空中灭火行动,导致灭火飞机一度被迫停飞。哈斯蒂严肃提醒公众:“请不要在火灾区域使用无人机,这可能让消防队员处于更危险的处境。” 不仅仅是拉克杜邦内,整个曼尼托巴省都陷入了野火危机。截至周三,省内共有24处活跃火灾,其中至少五处被列为“失控”。 六个地方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多个省立公园也被迫关闭,包括知名的怀特谢尔省立公园(Whiteshell Provincial Park)。该公园将从周四早上9点起全面封闭,所有露营者和游客必须在当天下午1点前撤离。 曼尼托巴省紧急管理组织副部长克里斯汀·史蒂文斯(Christine Stevens)表示,目前省府的重点是“保护人命、基础设施和财产”,并呼吁民众配合相关指令,不要擅自进入火场附近区域。 在曼尼托巴西北部的小镇帕斯(The Pas)附近,自5月3日以来也有一场火灾一直未被扑灭,目前已烧毁超过42,000公顷。此外,邻省安大略与曼尼托巴交界的Ingolf地区也爆发森林大火,部分火势已逼近省界,跨省蔓延风险高。 自然条件无疑是火势恶化的帮凶。曼尼托巴野火服务部门的副部长克里斯汀·海沃德(Kristin Hayward)指出:“目前我们处于极端天气条件下,高温、干燥又多风,这对任何扑火行动都是巨大挑战。” 尽管天气预报中提到本周可能会有降温和少量降雨,但专家普遍认为,这点雨水“远远不够”。 此次野火也冲击了当地的旅游和度假经济。不少度假屋主和旅馆经营者面临巨大损失。在Nopiming省立公园边界附近经营野外探险生意的约翰·图唐特(John Toutant)就是其中之一。 他被迫连夜撤离,他回忆:“你开着车,空调全开想挡住烟味,火焰就在车窗外,树烧到三四十英尺高,地面也在烧,有些路段连前方的车都看不见。” 省长瓦布·金努(Wab Kinew)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得知有两位曼尼托巴人因野火遇难,我感到万分悲痛。愿他们的亲人得到力量和安慰。” 近年来,加拿大的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2023年虽然创下了历史最严重的野火季,但没有民众死亡。而今年仅在5月,就已酿成悲剧。 面对未知的未来,当地居民和消防员们正齐心协力,期盼这场灾难早日平息.

炸裂! 加拿大住房部长放话: 房价不用跌! 温哥华”房价推手”执掌 年轻人心凉 全网炮轰!

年轻人:我们永远买不起房了! 卡尼新内阁名单公布,两位部长新官上任立即引起加拿大人热议,一是昨天移民部长刚上来,EE就抽分了,二就是今天住房部长放话表示:加拿大房价不需要下降! 昨天有认真看的人应该都知道,加拿大这次的新住房部长是前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 用卡尼的话来说,他选罗品信当住房部长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当了全加拿大最昂贵城市——温哥华10年的市长,上任当时正值温哥华房价大幅上涨时期,因此深信他拥有解决加拿大住房危机所需的“经验”。 在所有加拿大人都为之焦虑的住房问题上,罗品信在去参加首次内阁会议的路上被记者逮着就问,问他是否认为房价需要下调,他的回答是:不需要! “我不这么认为,我们需要的是提供更多住房供给,确保市场稳定,这也是我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说:“我们需要提供更多可负担住房。加拿大联邦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没有再建造可负担住房,结果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短缺。这正是我们目前最迫切的需求。” 现在,加拿大的年轻人都已经被迫躺平了,买房难如登天,想有一个家的梦想破碎。 据最新报告显示,安大略省年轻人买房越来越难,许多地区住房支出已占收入的40%以上,让买房变得遥不可及。 西岸的温哥华房市更令人绝望,人口不到100万的城市,能找到100万以下的房子难上加难,常常被称为“加拿大住房危机的震中”。 25年前,威洛·山内和丈夫用27.5万加元在温哥华买下了一个家,当时的他们只是“普通人”,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也能找到一个家。 但现如今,这个房子的价值已达数百万加元。 2000年,温哥华独立屋的平均价格约为35万加元,现在已超过200万加元。 “我和丈夫很幸运,能够在那个时候买房,” 她表示,对于现在的加拿大年轻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没有父母支持,他们实际上“被自己成长的城市的高房价”拒之门外。 就在今天,温哥华和本那比并列被评为全国租金最贵的2大城市,买买不起、租租不起,年轻人集体emo。 放眼加拿大,也不是只有温哥华一个城市的房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总体而言,加拿大全国的房价与收入比都在发达国家中位居前列。 2021年,加拿大税后平均家庭收入约为8.8万加元,同年平均房价达到71.35万加元,是平均家庭收入的8倍多。 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等主要城市,这一差距甚至更大。 24岁的UBC学生艾米丽·朱表示,为了工作,她曾不得不推迟2年学业,因为她难以同时承担学费和房租。 “对大多数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买房甚至是不可能的,大家都觉得我们永远买不起房。” 28岁的温哥华妹子玛格丽特·多夫加尔自嘲:“你要么中彩票,要么嫁给一个千万富翁,这些差不多就是全部选择了。” 对于罗品信担任住房部长一事,保守党魁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的反应也是绝了:让温哥华前市长来当住房部长这件事就挺魔幻了。 “他将温哥华的住房税提高了141%,结果房价上涨了149%。现在卡尼把他安排来主管住房事务。如果这就是卡尼所说的新血液,那对加拿大人来说,很遗憾,什么都不会改变。” 他指出,罗品信在处理房屋政策方面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温哥华在他担任市长期间房价飞涨,使其成为北美房价最贵的城市。 根据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的数据,罗品信担任温哥华市长期间,大温地区的单幢住宅和半独立式住宅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79%。 罗品信这个人,温哥华华人应该相当熟悉,2005年当选BC省NDP议员,2008年转战市政、连续三次赢得市长选举,担任温哥华市长达10年之久。任期内,温哥华房价一飞冲天,迅速翻倍。 卸任后,他加入了一家私人可持续发展公司Nexii,但在2023年底选择离职。 此次重返政坛,罗品信提到,总理卡尼在竞选中承诺将住房建设速度翻倍,目标是在未来10年达到每年新建近50万套住房的速度。 “我们必须借助加拿大的科技力量,比如工厂预制建筑。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住房建设是一个进展缓慢的过程,我们必须尽全力加快速度。”

太划算! 加航推出超值回国套票 单程低至$715 随时出发 只要满足这条件!

快抢!经常飞中国香港的朋友们注意了,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刚刚推出一款超级划算的飞行套票,让你一年内想飞就飞,来回香港和北美城市平均单程只要715加元起!从现在到5月30日止,凡于优惠期间购买套票者,可在购买日起12个月内(另可申请延长3个月)多次往返香港与北美各大城市,且价格已含所有税费与附加费,锁定一年内不受费率波动影响。本次套票分为两种使用方案:4个航班信用额(单人使用)或8个航班信用额(两人共享)。每个信用额可兑换一次由香港出发、含税、锁定价格的单程旅程(包括转机航班),使用时段及航线需视乎实际航班和座位供应情况。旅客可按个人行程需求,自由组合单程或回程,且在使用套票旅行时,仍可累计Aeroplan积分与里数。套票适用于已注册Aeroplan会员且是香港居民的旅客,分为经济舱标准(S Class)、经济舱Flex(Q Class)、豪华经济舱(E Class)及商务舱(D Class)四个舱等。以S舱为例,单人购买4程每程平均3,999港币(约715加元);两人共享8程时,每人平均同样价格即可获得4程使用权。各舱位价格按乘客选用类别及航线而定,具体金额及可能产生的附加费,以加拿大航空官网最新公告为准。使用流程方面,旅客需先完成Aeroplan账号注册并登录,然后在官网或官方App选购套票。订购后颁发的信用额可随时查询余额及使用纪录。每次预订时,系统会自动扣减相应信用额并锁定当次行程的票价。套票虽锁定价格,但座位数有限,还是要看实际航班和机位余量;热门时段(像暑假、圣诞)建议尽早选票,否则有可能挑不到心仪的日期或航班。所选航班一旦出票,不同舱位的退改签政策亦各有差异,Flex舱和豪华经济舱在改票灵活性上优于标准舱。本次套票的最大优势在于价格锁定:无论未来一年油价或税费如何调整,购买时已支付的单程票价都不会变化,等于提前锁定未来出行成本。对于计划多次往返北美的旅客来说,此举可有效规避机票价格上涨风险。若行程尚未完全确定,还可申请最多3个月的延长期限,进一步提高灵活度。最后提醒,优惠仅开放至5月30日,过期即无法回补。如需购买或查询更详细的条款与细则,请登录加拿大航空官网或联系其客户服务中心。想安排暑假旅行的同学要赶早,准备年底出差的朋友也要抓紧下单;至于还在犹豫、怕买了用不完的小伙伴,不妨拉上好友两人共享8程信用额,一起分摊成本,不仅省钱还多了个旅伴,何乐而不为?

突发! 西海岸地震 整片大地被撕裂! 6级强震拉响海啸警报 万人紧急疏散; 地面裂开巨缝

海啸警报响彻海岸线突发!今天一大早,一场地震撼动北美西海岸,大地正在被撕裂,恐引发更大地震!还有海啸警报发布!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最新消息,今天清晨5点35分,美国内华达州突然发生地震,规模为4.0,震中位于瓦尔米(Valmy)地区。这是美国西部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坐落在多个活跃断层带之中,包括著名的费尔维尤峰-迪克西山谷断层和中部内华达地震带。不仅如此,这次震中还靠近愉快谷断层,这个断层具有产生高达7.7级强震的潜力,会不会因此引发强震,谁也说不准。这一片都正处于美西著名的“盆地与山脉地带”之上,这里的地壳正在缓慢但持续地拉伸分裂,也是全美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主震发生之前,这里就已经发生了2次小型地震,规模都在3级。USGS更新预测模型,未来一周内,这里发生3.级或以上地震的概率为31%,发生4.0级或以上地震的概率为6%。尽管本次地震震感强烈,有能力晃动建筑物,但由于瓦尔米地区人口较为稀少,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和破坏。据密歇根理工大学地震研究数据显示,一般2.5级以下地震很少被人感觉到,2.5至5.4级之间的地震通常可被感知,但只会造成轻微损害。本次4级地震虽不算强震,但在这个地区也属于典型的中规模地震。事实上,今年3月,这里就曾出现一系列地震群,共记录到4次地震,其中最大震级同为4级。此次地震,也让人们回想起2024年12月9日内华达州5.7级地震,那是自2020年5月15日蒙特克里斯托山脉发生6.5级地震以来,最强烈的一次震动。每年,内华达州每年都会经历数千次微震,其活跃度仅次于加州与阿拉斯加,居全美第三。“西内华达的地震主要由地壳拉伸造成,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相互作用影响,导致内华达地块向北被拉拽,产生一系列复杂地质运动。”今天西岸发生地震不止内华达州,阿拉斯加州发生2.6级地震、俄勒冈州发生3级地震,西海岸一条线下来小震不断,大家都害怕“传说的大地震”随时袭来。或许有人觉得4级地震就能撕裂地震这个说法很夸张,但内华达州本身就位于断层带,地面确实也在发生分裂,这里又有7.7级强震的潜力。今年3月份,缅甸就发生了一场7.9级地震,当地民居的监视器就拍下了大地被撕裂的惊人一幕——不仅如此,希腊度假胜地克里特岛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62.5公里,整个克里特岛、罗德岛、科斯岛及爱琴海东南部地区均有明显震感。希腊这边一地震,5个国家全部撼动,以色列多地民众均感受到地震冲击波,埃及、土耳其、西莉亚也受到影响。当地时间今天凌晨1点36分,希腊当局就发出了海啸警报!罗德岛、卡尔帕索斯岛和卡索斯岛居民都接到通知:“您所在地区可能有海啸的风险,立即从海岸撤离!遵循地方当局的指示!”作为希腊最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克里特岛常住人口逾62.4万,其中约三分之一集中在首府伊拉克利翁。现在又是夏天旅游旺季,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超过800万游客到访。

科比坠机调查结果公布! 飞行员为讨好科比 冒死开进雾中 惨烈撞山 全机丧命!

黑曼巴永远都回不来了…… 距离NBA巨星科比和二女儿Gigi因空难去世已过去一年多,无数人都在纪念和缅怀着他,而有关这场致命坠机事故的调查也从未停止。 2020年1月26日,41岁的科比带着喜欢打篮球的13岁二女儿Gigi,在美国加州登上他的私人直升机,准备去篮球学院比赛。 在上午9:45左右,他们所乘的直升机在卡拉巴萨斯市(Calabasas)附近山坡坠毁,科比和机上其他8人全部不幸遇难,引发全球震惊! 而在1年以后,负责这起事故调查的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m, NTSB)副主席兰德斯伯格(Bruce Landsberg)表示,飞机失事并不是“意外”(accident),而是“坠毁”(crash)。 “这起坠机事件令我非常难过。我们用了‘坠毁’一词,而并非‘意外’,来区别出事的原因。‘意外’是无法预料的,可惜这场事故不是。” 根据NTSB在2月9日发布的调查结果,科比所在直升机的飞行员阿拉·佐巴扬(Ara Zobayan),错误地在危险天气条件中飞行,在云层中迷失方向,最终令飞机坠毁,9人死亡! 调查人员强调说,没有证据显示作为乘客的科比强迫飞行员进行危险飞行;相反,佐巴扬很可能迫切想讨好科比这位名人客户,从而判断失误继续飞行,导致了事故发生! 由于拥有这架直升机的私人包机公司Island Express在翻新飞机时拿走了黑匣子,使得直升机残骸内不存在有黑匣子可调查,事件具体如何发生,一开始很大程度上是个谜团。 但在经过一年的取证后,NTSB出示了13项调查结果,其中就包括直升机没有任何可能导致坠机的故障,飞行员也不存在酗酒、嗑药或者睡眠不足等健康问题。 但是,仅仅就为了巴结科比,飞行员佐巴扬在当天的浓雾天气中照旧起飞了。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中,他可以选择返航、临时停到附近机场甚至是停车场,但却继续爬升至云层中,然后彻底迷失! 据调查,飞行员在坠机前经历了“空间定向障碍”的状况,这种障碍是由于看不到飞机周围的天空或风景,飞行员可能会对飞机的高度和加速度感到迷惑。 佐巴扬当时正处于这种情况中,他告诉控制台自己正在上升,其实直升机正在极速下降,等到反应过来时已经太晚了! 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惊天悲剧就这样发生,而无论调查结果如何,传奇球星科比已就此消殒,其他飞机上的人也都已身亡,他们再也回不来了…… 从科比和二女儿Gigi逝世后,他其余家人们的动态就牵动着人们的心。 最近,科比的大女儿娜塔莉·布莱恩特(Natalia Bryant)又签约了著名模特经纪公司IMG,宣布将成了一名模特。 娜塔丽拥有健康阳光的气质,也完美继承了父亲的大长腿身材,现在刚年满18岁,身高已有178cm。 她从小就对时尚感兴趣,也被签约公司IMG副总裁称赞其美丽而富有才华,今后在时装和美妆领域的前途无量。 科比遗孀瓦妮莎也对大女儿的决定大力支持,在社交软件上自豪地说:“我真为你高兴!我爱你,小娜!”还收获了辛迪·克劳馥 (Cindy Crawford)、吉吉·哈迪德 (Gigi Hadid)等名模好友的评论点赞。 留下来的家人们怀着巨大的悲痛之情,却还要继续好好地生活。希望科比和Gigi的灵魂得到安息,瓦妮莎和三个女儿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5年死6000人! BC省首批护士将开处方药 杜绝街头不明毒品!

跨出第一步 加拿大BC省的药物滥用问题尤为突出,本周一(2月8日),BC省府宣布,首批注册护士(RN)正在获批开处方药,用于治疗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疾病。 本月,全省共有30名注册护士和注册精神科护士(RPN)将完成培训,获批开处方药物丁丙诺啡/纳洛酮(俗称Suboxone),作为BC省解决滥用药物计划的第一步,也代表了BC省医疗保健系统的重大变化,为服务不足、农村和偏远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好支持。 省首席卫生官员邦妮·亨利(Bonnie Henry)表示,BC省陷入药物滥用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已经5年,有6000多人死于毒品。 省心理健康与成瘾部部长希拉·马尔科姆森(Sheila Malcolmson)表示,解决药物滥用的问题,减少人们接触未知毒品的机会很重要,“扩大使用成瘾治疗药物的途径对解决这一危机至关重要。”

太惨! 加拿大一机场或撤销空中塔台 加航无奈抗议: 只能改航!

何去何从 一场新冠疫情袭来,加拿大的航空业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不仅运营率大减,还得配合政府防疫,取消所有飞往阳光度假地和墨西哥的航班。 本周一(8日),加拿大航空宣布,里贾纳机场有可能关停其空中交通管制塔台,往后航线将受影响! 加拿大航空的政府和社区关系常务董事戴维·莱奥特(David Rheault)表示,如果没有塔台,飞机将很难起飞降落,公司会考虑将这条航线移至其他地区。 里贾纳机场管理局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博格斯(James Bogusz)表示,里贾纳机场有可能撤消控制塔服务,以削减成本。 Nav Canada曾在2020年11月份向全国100多个空中管制中心工作人员发出裁员通知,其中包括10个里贾纳管制员。

新病株太强! 南非紧急喊停阿斯利康新冠疫苗 有效性待定!

有待观察 本周一(8日),南非决定暂停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原因是这支疫苗不能有效预防南非新病株。一项小型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阿斯利康疫苗仅能为人们提供针对南非新病株“轻度或中度的保护”! 这项研究由2,000名平均年龄为31岁的健康志愿者参与,见过证明只有22%的人受到了轻度至中度的保护,该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也未提供有关高危人群——老年人的数据。 对此,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病毒学家Levon Abrahamyan表示,仅凭这一个研究就断言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对南非新病株预防无效,未免言之过早,需要比对不同年龄层的人群。 2020年12月底,阿斯利康疫苗就已经在英国、阿根廷、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墨西哥和摩洛哥获批投放使用。

惊人! 多伦多房市销售飙升 所有房屋平均价格逼近100万!

还能买得起房吗? 自从进入2021年,加拿大最大的住房市场——多伦多开始出现变动,在公寓市场活跃带动下,多伦多1月份房屋销售继续飙升。 本周一(8日),多伦多地区房地产委员会(TRREB)公布最新数据,大多伦多地区(GTA)房屋销售本月同比增长52.4%,交易了6,928套房屋,所有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5.5%,至967,885加元,接近100万!  专家指出,尽管多伦多公寓市场销售活动比去年同期几乎翻了一番,增长85.5%,但价格仍然疲软,平均售价在1月份下降4.7%。相比之下,人们对独立屋的需求没有放缓,1月份销量增长34.4%,平均价格同比增长31.2%。 疫情期间,独立屋的优势被放大,城市居民纷纷涌向独立屋房源,寻求更多室外空间。 Realosophy总裁约翰·帕萨里斯(John Pasalis)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需求增长和最低利率助长了房屋价格上涨,但增长可能无法持续。  TRREB首席市场分析师Jason Mercer表示,新冠疫苗的接种、经济逐渐复甦、有利的人口趋势可能会将持续推高房屋价格,预计平均房价将在2021年首次超过100万加元大关。 “这场新冠疫情,无疑造就了2020年成为房地产史无前例的一年,但总体而言并没有抑制人们购房的需求。展望未来,在人们广泛接种疫苗后,强劲的经济和新人口增长将推动租赁住房持续需求。”

重磅! 加拿大最新禁令细节出了! 离机场不超10公里 固定放风!

返加人员请注意! 2020年一整年,全球都活在新冠病毒的阴霾中,不可自拔。2021年一开年,新冠变异病毒开始遍地开花,各国苦苦挣扎。随着英国新病株和南非病株入境,且确诊人数不断上升,特鲁多于上周宣布最新旅游禁令——入境加拿大全员强制检测+隔离! 说是这么说,但这项禁令生效的时间还没有公布,各大航空公司和机场已经开始做好准备了。 本周一(2月8日),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公布了部分隔离酒店的细节。 所有返回加拿大的旅客,必须在入境的四大机场——温哥华、卡尔加里、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的国际机场自费接受新冠检测,随后进入机场10公里范围之内的指定酒店集中隔离3天,等待结果,同样费用自理。 3天后,检测结果呈阴性的人可回到自己家中完成为期2周的隔离,结果呈阳性的人则会被送往政府指定的机构隔离治疗。 今日,加拿大政府公布了隔离酒店的要求——距离必须在4大国际机场鹅10公里范围以内;需提供3个晚上的吃住,且一切程序符合国家公共卫生检疫要求;隔离包括机场接送、提供非接触式送餐服务、提供电话的互联网、按时向卫生当局报告隔离者的信息与情况、隔离这必须与普通住客隔离开来、必须保证隔离者有短暂的室外放风时间。 目前,加拿大政府在全国9个城市的11个指定地点开设了隔离设施,居民从国外返回加拿大,必须经过隔离设施隔离2周。例如,前往加拿大西北地区的旅客,必须选在4个隔离设施——黄刀镇、伊努维克、海河或史密斯堡之一进行隔离,方可进入。 未来,这类强制集中隔离措施会更加严格。

谨慎! 加拿大惊现首例巴西新病株 369人染变异病毒! 这省宣布居家令延长至22日!

变异病毒才要开始 新冠病毒已经变异,这是新冠疫苗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全球各国都严正以待。在这新冠变种病毒的浪潮中,加拿大也不能幸免。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天为止,已经有3种变异病毒入境! 除了已经开始传播的英国新病株(B.1.1.7)和南非新病株(B.1.351),今天多伦多发现首例巴西新病株(P.1)! 整体而言,英国新病株是加拿大主要变种病毒,已经有200人以上中招,安省占比最多,已形成社区传播;南非新病株已经出现19例;巴西新病株目前只有1例。 面对逐渐下降的疫情数据,今天不少省份都宣布放松限制措施。 安大略省 今日新增感染1,265例、33人死亡,这是安省连续第三天日新增少于1,500例。目前7天平均新增病例1,327人,呈阳率约为4.4%。 多伦多新增421例,皮尔地区新增256例,约克地区新增130例,达勒姆地区新增61例,渥太华新增50例。 截至目前为止,安省累计279,472人确诊,接近28万人次,累计死亡,6,538人。现阶段,安省有901人住院,335人在ICU,226人上了呼吸机,现有活跃病例14331宗。 截至周一,安省共发现219例英国变种病毒,1例南非变种,1例巴西变种确诊。省卫生部长克里斯蒂娜·埃利奥特(Christine Elliott)表示,该省正在努力筛选所有新冠阳性患者中的变种病毒确诊人员。 福特政府宣布,安省延长现行的限聚令,且逐步放松部分地区的限制措施,但一切必须“循序渐进”,“安省没有应付第三波疫情的余力。” 福特(Doug Ford)透露,多伦多、皮尔地区和约克地区的居家令持续到2月22日,其余地区的居家令将持续至16日;安省将逐步回到颜色分区,居家令于10日到期的三个地区,可以逐步重开餐厅堂食、酒吧和购物中心。 安省采取的颜色分区包括绿色、黄色、橙色、红色、黑色和灰色,每个颜色都有相应的限制措施。灰色区域地区,杂货店可以正常客流量的25%恢复营业,便利店和药房的客容量上限为50%。 福特说,“我们的头等大事将始终是保护全省所有个人、家庭和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我们也必须考虑疫情对全省商业造成的严重影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听取企业主的意见,加强和调整框架,允许更多企业安全地重新开放,让人们重新工作。” 省首席医疗官戴维·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强调,逐步放松并不是“恢复正常”,人们必须继续居家隔离。 阿尔伯塔省 今日新增感染269例、5例死亡。全省累计1,710人死亡,现有432人住院,76人在ICU,现有活跃病例6196人。 截至目前为止,阿省空发现英国新病株71例,新增南非新病株7人! 魁北克省 今日新增确诊853例,为10月下旬以来最低纪录! 新增死亡17人,全省可累计270,911人中招,10,046人人死亡,超过1万人死!目前,魁省有活跃病例11,504例,969人住院,160人在ICU。 魁省政府正在逐渐放松封锁限制,开放非必要企业重新营业;允许省民与家庭以外的人一起参加户外活动,人数上限为3人。室内聚会禁止、酒吧保持关闭,宵禁持续。   纽芬兰和拉布拉多 今日新增感染11例,为2020年4月以来单日最高增幅! 省首席医疗卫生官Janice Fitzgerald透露,所有新增病例都集中在东部卫生区,现有活跃病例增至27例。全省共有427人感染,4人死亡。   新斯科舍省 今日新增1例确诊,现有活跃病例8人。   新不伦瑞克省 今日宣布解除埃德蒙兹顿地区的封锁措施,省首席卫生官詹妮弗·罗素(Jennifer Russell)强调,“这并不意味着病毒已经被消除,人们可以放松警惕! 相反,新不伦瑞克人需要保持警惕,并遵守公共卫生准则”。上周,该省出现3例英国新病株确诊。 曼尼托巴省 今日新增53例确诊,为10月中旬以来最低纪录!全省有271人住院,活跃病例105人。 萨斯喀彻温省 今日新增感染171例、2例死亡,现有214人住院,活跃病例2204人。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25,574人确诊新冠病毒,314人死亡。 萨省是全国新冠感染率最高的省份之一,每10万人中有200人为活跃病例,仅次于曼尼托巴的236例。

惊! 研究显示 患牙周炎恐使染新冠死亡风险激增! 口腔炎症为病毒敞开大门!

“口腔炎症可能为新冠更粗暴地打开了入侵的大门!” 很多我们日常在坚持的好习惯,很可能就能预防新冠。最新研究就表明,定期刷牙并护理口腔能增强病毒进入时的免疫力,反过来不注意牙龈卫生则可能会加剧病情! 《医学快讯》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指出口腔疾病恐引起更严重的新冠感染,甚至让死亡几率飙升! 他们调查了568名位于卡塔尔在2020年2月至7月染疫的病人,其中就有40名进入ICU、需要呼吸机治疗或在之后去世的患者; 除了牙龈健康情况,这份调查也考虑到了新冠病人的体重、哮喘、心脏病、糖尿病、血压和吸烟问题,还收集了与体内炎症有关的化学物质的血液水平数据。 最后得出结论,有牙龈疾病的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几率是其他病患的3.5倍,架上呼吸机的几率是其他病患的4.5倍,死亡几率是其他病患的9倍! 同样的,一篇来自《临床牙周病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Periodontology)的报告也指出有牙龈健康问题的新冠患者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比其他病患至少高3倍。 刷牙这种看似琐碎的事情,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做,但口腔里到底健不健康,很多人也并不清楚。没想到如果不注意牙龈健康,还有可能加剧新冠感染情况!   以色列希伯来大学(Hebrew University)的利奥尔·夏皮罗(Lior Shapira)教授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口腔中的炎症可能为新冠病毒更粗暴地打开了入侵的大门!”   据这些学者分析,那些已患牙龈疾病的新冠患者,体内炎症明显偏高。一旦患有牙周炎并且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新冠患者的口腔细菌可能会被吸入并感染肺部,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加重死亡风险! 调查人员也呼吁,医护工作者应该了解新冠患者是否患有牙周炎,并使用口服杀菌剂等方法治疗,以此减少细菌传播! 在疫情期间,很多人的生活日常发生了改变,可能会起居和饮食不规律、吃饭频率改变等等,都有可能增加口腔炎症的发生。 但是,口腔护理也是维持健康很重要的一步,千万别小看这种日常功课,不然真等到发现问题变严重可就晚了! 建议大家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使用合适的牙刷和牙膏、用正确的方法早晚刷牙,勤用漱口水漱口;吃饭也要合理营养膳食,少吃对牙齿有害的甜食、碳酸饮料等东西!

可怕! 男子刚打完新冠疫苗25分钟 突然倒地死亡 现场人员冲上去后吓呆!

截至今天,3234万美国人已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 突发!刚刚,一则坏消息传来—— 美国纽约,一名市民接种新冠疫苗仅仅25分钟后,刚要走出注射大楼,就轰然倒地,随后被宣布死亡! 事发接种点 图中非当事人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名男子对新冠疫苗并没有任何过敏反应。 这起悲剧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周日,但直到今天(2月8日),才被当地官员公开披露。 纽约州卫生专员Howard Zucker博士在今天发布的一份声明中,介绍了该市民注射新冠疫苗死亡的情况。 据每日邮报报道,死者是一名70多岁的男子,姓名身份未公开,于2月7日上午,在曼哈顿Jacob Javits Convention Center接种了一剂新冠疫苗。   接种完成后的15分钟,是强制观察期,该男子留在接种点接受了观察,但“没有表现出任何不良反应或痛苦”。   注射完成约25分钟后,男子起身欲离开会议中心,但却突然毫无预兆地晕倒在地。   现场的保安人员和急救人员冲上前后,被吓呆了——   刚才还好好的一个人,现在已经一动不动!   男子在被送到附近一家医院后,当场被宣布死亡。 根据官员说法,目前尚不清楚该男子的死亡是否与新冠疫苗有关,调查正在展开。   男子死前注射的是哪款新冠疫苗,也没有被公开。   “初步迹象表明,该男子对疫苗没有任何过敏反应。”卫生专员说。   Howard Zucker博士在声明中强调,他和其他公共卫生专家认为,这种新冠疫苗“是安全的”,并且能够“与保持社交距离和戴口罩等措施共同起作用,终结这一场大流行”。 “我鼓励所有符合资格的纽约人,都接种新冠疫苗。” 截至目前,纽约市已经有近100万人接种了疫苗。在美国,接种疫苗的人数,已经超过了感染人数,3234万美国人,已接种第一剂——过去一周内,该国平均每天为国民注射147万剂新冠疫苗。 尽管近期美国的病例出现了下降趋势,但少数注射新冠疫苗后无法解释的死亡事件,依然更让很多人忧心。 除了倒在疫苗接种现场的纽约市民,上周六,弗吉尼亚州的一名58岁女子,也在接种新冠疫苗不久后死亡。 该女子名叫 Drene Keyes,上周五在当地一家诊所接种了一剂辉瑞疫苗,结果迅速病倒,不到一天就去世了。 Drene Keyes(右) 官员们称,不知道该女子的死因,但强调没有证据表明女子的死亡与新冠疫苗有关。“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死因不是过敏反应。但更多的信息可能还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获取。”“我们可以确认死亡是在接种疫苗后的数小时内发生的,但这并不表示二者有相关性。我们还在调查,现在还不知道造成死亡的原因。” 同样,上个月,加利福尼亚州,60岁的医院X光专家Tim Zook,接种第二剂辉瑞疫苗两天后,于1月7日死亡。   Tim Zook(右) 在接种第二剂辉瑞疫苗当天,该男子还兴奋地在Facebook上发帖,表示自己“从未因打针如此兴奋过”。 “刚打完我的第2剂辉瑞,我现在完全免疫啦!”   然而,万万没想到,这条“朋友圈”竟成“绝笔”。   无论如何,希望这些迄今尚未查明原因的死亡事件,尽快有定论,也希望这样的意外不要再发生… …

恐怖! 加拿大15岁女孩当街遭枪击惨死 凶手戴口罩在逃!

丧心病狂! 新冠变异病毒的阴霾才开始袭来,加拿大魁省的上空又传来枪响,悲伤再一次笼罩这个1万零46条鲜活生命被病毒夺取的省份。 就在昨天(7日),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突发一起枪击案件,一名15岁的女孩当街遭枪击,不治身亡,震惊整个社区! 据了解,这起枪案就发生在刚刚过去的周日晚间6点左右,圣伦纳德区的居民听闻有枪声响起,随即报警通知警方。 随后,当地警方赶到案发现场,在靠近Jean-Talon附近的Valdombre St.发现一名女孩倒在一辆停在路边的车辆里面,上半身有枪伤,立马将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由于伤势过重,今天一早,医院宣布女孩不治身亡! 除了这名少女,警方还在距离De Come street一个街口的地方发现另一名受害者——一名21岁的男性,同样是上半身受枪伤,估计是中枪后,想逃命,才摇摇晃晃到这里的。所幸的是,这名男子送医后目前状况稳定,暂时没有生命危险。 警方透露,案发当时,死亡的女孩正与另一人坐在车里,一起和车外一名友人聊天,另一辆车突然停在不远处,朝她开枪射击,女孩应声倒下,凶手开车逃逸,开往西边,不知去处。 目前,警方已经发现两名嫌疑人,但是由于当时天色已暗,加上两人当时都戴着口罩,很难辨识,重案调查小组和现场技术人员已经出动调查,这是蒙特利尔今年第5起谋杀案件。 今日一早,警察就将现场路段封锁,重重包围,进行採证调查。 附近的居民都表示,这里本来是很平静的社区,10几年来从没有发生过什么暴力犯罪案件,特别是蒙特利尔疫情严重,目前正处于封锁状态,生活更是平静,“一个15岁的女孩在这里失去了她的生命,我们都感到震惊且遗憾。” 这起枪案现阶段还处于初级调查阶段,被害者与凶手是否认识、犯罪动机等暂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一个家庭失去了一个女儿。 与此同时,西边的BC省也响起骇人的枪声——北素里发生枪击案,一名23岁的年轻女性死亡! 这起枪击案发生在2月4日早上7点半左右,北素里惠利和吉尔福德(Whalley-Guildford)边界139A Street 10800-block的一处房屋,23岁的莎娜·哈里斯·莫里斯(Shana Harris-Morris)与一名40岁左右的男性遭受枪击。 警方接到通报赶到现场,将两人送往医院救治,莫里斯随后被宣告死亡。据悉,警方认为此次案件是有目的性的袭击。 莫里斯在素里长大,有一个双胞胎姐姐,还有另外名兄弟姐妹和2名同父异母的手足。 家人回忆,23岁的莫里斯在学业上表现出色,但一生都在与心理健康问题作斗争,也因为自己的经历,她一直想成为一名社会工作人员,帮助别人。 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条年轻、充满未来和希望的生命,在一声枪声中就此陨落,从此成了家人心中永远的痛。 今天的15岁女孩和23岁的莫里斯,只不过是BC省、乃至加拿大枪击案受害者中的2人,两个家庭的破碎,一辈子的伤痛。 再让我们回顾一下2021年,也才仅仅过了1个月,BC省兰里、素里、高贵林、温哥华,整个大温地区枪声不断,人心惶惶。新冠病毒变异,人类心中的罪恶也在不断变异,变得扭曲、丑陋,夺人生命。 2021,生活本就不易,宽以待人、以善待人,共同珍惜来之不易的当下,不好吗?

温哥华公交上演全武行! 男子上车没戴口罩 全车人喊打! 大妈旋风踢 老头甩伞狂抽!

今天,全加拿大累计新冠确诊数超过了80万。正是需要众志成城,全民抗疫的关键时期。 自从温哥华实施口罩令之后,疫情有所平缓,几乎人人都戴着口罩出行。 近日,知名论坛Reddit上有一则视频正被疯传,在温哥华的公交上,三四个人扭打成一片,场面十分震撼。 2月5日,一名网友把这个打斗视频发布到了论坛上,根据发帖者讲述,事情发生在Hasting街上的16路巴士上。 2021年1月1日晚上,一辆半满的公交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就是视频里这个黄衣服的白人。 全车的人很快就注意到了他没有戴口罩。 大家看着他敢怒不敢言,直到他和一名坐在座位上的老者发生争执。 这就是视频开头的一幕—— 黄衣男子没有戴口罩,口水四处喷射,他朝着坐着的老者喊着:“FXXK OFF, FXXK OFF, FXXK OFF, FXXK OFF!!” 脏话重复了五遍,每一遍都像抽在老者脸上一般。 坐着的老者忍无可忍,愤怒地回了一句: “You should Fxxk off!” 随后,怒火一触即发,两人立刻进入打斗状态,对峙着: “你给我滚下车!(Get the fxxk out)” 老者愤怒的大喊了一句。顺便准备好了手里的武器——一把折叠伞。 正义就像会传染一样,公交车后面的乘客纷纷站起来,走到前面来谴责这名没有戴口罩的人。 一名大妈正义感最强,走到前面大喊:“你别再烦了!!”(Leave him alone) 被千夫所指的黄衣男子愤怒了,一把用了十成十的力气推了大妈一把,大妈失去重心差点跌倒。 这一推激怒了全车乘客,所有人对他大骂着,想把他赶下车,但是这人丝毫不在意,认为自己不戴口罩一点错没有。 这时,大妈发威了,只见她两手紧紧握住扶手,下盘发力,侧身就是一个旋风腿,抖丹田大喊一声,呔! 随后,她又连续发了两招侧踢,堪比连环旋风腿,姿势简直像是练过的。 只看这厢老者也没闲着,他抄起了自己的折叠伞,对着黄衣男子就是一通打。 一招比一招狠,仿佛把刚才黄衣男子狂喷他的尽数奉还! 然后视频就在混战中结束了,拍摄视频的女子像是害怕了,想早点下车。 点下面查看完整视频,看温哥华人齐力大战不戴口罩的抗疫毒瘤: 一时间,视频播放次数飙升,评论纷涌而至。 有人说:“这个人好像戴着口罩,就是位置有点低。” 视频中确实有一秒拍到了黄衣男子的正面,但是发帖人称,这不是口罩,是他的围巾在打斗中盖到了脸上,这个人从上车开始就没有戴口罩! 仔细看截图,他耳朵上并没有挂任何的线。 有人评论称:你应该立刻报警,车里的监控摄像过一段时间会删除,就找不到这个人,无法惩罚他了。 据悉,目前警察已经介入调查,希望有线索的人可以协助办案。 今天一早传来噩耗,全加拿大累计新冠确诊数超过了80万例。距离1月16日加拿大70万感染数以来,增长10万病例数只用了3个星期。 随即传来更大的噩耗。 今天下午1:30,多伦多公共卫生局称,已经发现了全加拿大首例巴西新冠病毒变种:P1,是在一名近期去过巴西的多伦多居民身上检测出来的。 据悉,加拿大已经有242例英国变种(B.11.7)和30例南非变种(B.1.351)。 今天又发现了首例巴西变种(P1),可谓是给疫情雪上加霜。 巴西变种P1是一个非常棘手的变种,病毒的刺突蛋白发生了E484K的突变,使得病毒更容易和人类细胞结合。 科学家推测,P1比普通的新冠病毒高出50%的传染性。 而且,世界卫生组织表示,这一病毒突变,有可能逃避针对先前感染而产生的免疫系统抗体,使得已经得过新冠的人再次感染。 也就是说,打过疫苗产生抗体的人们,都有可能无法抵御这个病毒。 加拿大多个省目前仍然在紧急状态里,包括安省,包括BC省。 紧急状态下,居民应该避免外出,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勤消毒勤洗手,才能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 佩戴口罩,依旧是非常有效且重要的自我保护方法。大部分的温哥华人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并且还会齐心协力唾弃没有带口罩的人。 虽然精神可嘉,但是希望大家以后看到不戴口罩的人不要动手,报警举报更安全! 最后祝大家都平平安安的!

29岁加拿大孕妈难忍丈夫暴虐 举菜刀砍杀! 法官这么判!

加拿大一位怀着身孕的年轻女性,在家中将配偶捅伤致死,犯下谋杀重罪。在法官了解到案件背后的重重隐情后,最终竟判处她无罪释放! 2017年6月25日,加拿大努纳武特约阿港 (Gjoa Haven),29岁女子桑德拉·阿梅拉里克(Sandra Ameralik),在自家厨房抄起一把菜刀,向丈夫霍伊·阿卢克(Howie Aaluk)的胸口狠狠捅了过去,导致对方被刺穿心脏和肺部,直接暴毙身亡! 桑德拉随后被警方逮捕,并被指控犯有二级谋杀罪。但是,桑德拉在犯案时已经怀有29周的身孕,而且疑似被丈夫暴力虐待多年! 当时29岁的桑德拉与霍伊已经在一起10年,还为对方接连生下了5个孩子,肚子里则怀着第6个。 然而,这位年轻的母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善待。高大壮硕的霍伊脾气古怪,在喝酒后动不动就会虐待身材娇小的桑德拉,令她的牙齿被打碎、全身上下青肿一片;还会在她怀孕时,朝着她的肚子猛捶过去! 光是在努纳武特警方那里,就有她受到家庭暴力多达7次的报告记录。霍伊也被指控过殴打妻子孩子,但每次他都会恐吓桑德拉不要出庭作证,不然她就会受到更大的伤害。 在丈夫的威胁之下,桑德拉不敢当众揭露他的恶行,导致每次针对霍伊的指控都被撤回。她只能继续忍受着丈夫的拳脚相加,而这个禽兽不如的男子也从未得到过法律的严惩! 桑德拉在这段长期扭曲的关系中痛苦无比,但又深感无力反抗。随着第六个孩子即将出世,桑德拉也越来越担心自己和孩子们的安全,不知身边的恶魔下一秒又会做出什么! 在案发当天,桑德拉本来正在厨房中给孩子们做披萨吃。霍伊突然走进厨房,没来由地大骂她是“贱人”和“母狗”。 气愤不已的桑德拉朝霍伊头上打了三下,而对方则开始大吼大叫,问桑德拉“为什么不直接拿刀捅他”! 两个人的争执很快失控,桑德拉拿起切比萨饼的12英寸菜刀,向丈夫的胸口刺去,最终造成了对方的死亡! 在法庭上,桑德拉辩解称自己本来瞄准的是霍伊的手臂,是失手误将对方杀死。并且两人的身高体型相差悬殊,霍伊体重有313磅,身高6呎3(190厘米);而桑德拉身高只有5呎3(160厘米),这也是法官在审理时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今年1月27日的裁决中,处理此案的法官写道:“毫无疑问,阿梅拉里克女士作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遭受了多年痛苦。她认为死者对她和未出生的孩子构成威胁,因而采取了合理的身体行动。” 桑德拉最终被判正当防卫,无罪释放。法官表示:“很明显,阿梅拉里克女士已经没有其他办法来应对来自配偶给她的威胁。” 这位6个孩子的妈妈,不必再为失手杀死伴侣而遭受刑罚,但愿她能从过往十年的惨痛受虐经历中解脱出来,还给自己和孩子们一片平静的生活!

核酸阴性检测被大量伪造! 1份报告2300元! 加拿大急发警告!

新冠在2021年继续蔓延,各种防疫旅行限制越发严格,而有关新冠检测造假的犯罪也更加猖獗,甚至有人大发“疫情财”,高价贩卖伪造的阴性报告!   去年美国、俄罗斯及菲律宾回国的乘客都曾被爆检测造假,如今这种情况仍然在世界各地上演。   随着欧洲各国要求旅行者入境前出示阴性检测结果,一批诈骗团伙涌现了出来,在网上、聊天软件甚至是机场,贩卖伪造报告给有需要的乘客。     欧洲刑警组织也警告欧盟各国此类犯罪正在增多,并最新在英国伦敦卢顿机场(Luton Airport)抓获一名试图贩卖假报告的男子。   据执法人员调查,很多英国的诈骗犯会以100英镑(约900人民币)的价格卖出伪造的阴性报告。   法国一个造假团伙则在巴黎戴高乐机场(Charles de Gaulle Airport)被警方一举抓获并捣毁,他们会以150到300欧元(约1200到2300人民币)的高价贩卖假报告书。     在荷兰,诈骗者用WhatsApp,Snapchat这样的聊天软件出售伪造的测试证书,售价是75至100美元。可怕的是,他们以真实存在的医生和实验室的名义发布伪造报告,但其实未进行任何新冠检测。   还有西班牙的一名妇女,竟公然在网上发广告,说很多客户已经用她给出的“新冠报告”成功出国旅行!   该女子以约62美元的价格卖出虚假检测报告,使用一家马德里合法实验室的头衔伪造证书。目前她已被该实验室投诉,并因危害公共健康,欺诈和伪造罪而被捕。     光是欧洲就出现了这么多新冠造假事件,可想而知全世界各地还会有多少。再想到诈骗犯们已经卖出成堆的假报告,让一些可能已经感染的旅行者登上飞机、又去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病毒,实在是太过缺德!   同样为了控制住疫情,加拿大从今年1月7日起就要求5岁以上旅客持72小时内阴性报告才能登机;1月29日更宣布,所有加拿大人回国必须接受新冠检测、自费集中隔离。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表示,已经发现了少量情况,并警告,如果加拿大人入境提供造假文件或信息,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   如果外国公民出示虚假信息,可能被拒绝入境,甚至禁止再来加拿大!  

坐车时没做这点 感染风险恐剧增! 一个动作巧防病毒!

疫情迈入第二个年头,我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也更加全面。近日一项研究就指出,在乘车过程中也会有更有效的防病毒方式! 虽然我们在疫情下乘坐出租车或者共享汽车的机会大幅下降了,但很多人还是需要驾车或乘车出门。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戴口罩、注意常触摸位置的清洁消毒。 尽量开窗通风,也能有效防止病毒在狭窄的车内空间肆意传播。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学者建议,如果不能将车内四面窗全部打开,那么就尽量保持对角线的两扇窗户敞开! 按照示意图来看,也就是把位于驾驶座后座的窗,和副驾驶侧的窗都打开。这会帮助减少车厢内的病原体负荷,是除了戴口罩外最有效的减少传播风险方法。 另一种由剑桥大学的科学家所推出的互动工具,可以通过一系列科学方程式,计算预估各种室内空间中的感染病毒风险。 比如在一个面积100平方米、高三米的办公室中,有30名员工。如果一人被感染,并且所有人都没有戴口罩,那么从早上9点到下午5点,每人感染病毒的风险为6.06%。 如果办公室里的每个人都整天戴着口罩,在外面休息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那么感染比例将降至2.13%。 但是,如果三个人在通风不畅的中等大小的餐厅(18平方米)工作,并且有一位确诊患者,那么八小时内其余两位感染病毒的风险高达48.73%! 这个风险检测的网站为Airborne.cam。用户可以自行上去设置房间大小、通风水平、人数、进行的活动和是否戴口罩等数值,从而得出相应的风险估计。 作为该研究的一部分,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两人在通风不良的空间中不戴口罩聊天,所构成的感染风险要比其中一个人咳嗽来得更大! 这是因为一个人说话所呼出的微小气溶胶颗粒,会漂浮在狭窄的空间中,如果没有足够的通风,就可能增大另一个人吸入它们并感染的风险。 而咳嗽产生的液滴则较大颗较重,可能会坠落到附近的表面,而不是悬浮在空气之中。 希望在这些研究和工具的帮助下,人们能对新冠有更好的认识,也作出更明智的日常选择,在各类型公共室内空间时都要注意通风、戴好口罩!

华裔精英耶鲁硕士当街被枪杀 身中数枪 惨死路边! 生前刚求婚成功 枪手还在逃!

2月6日晚上8:30,美国康乃狄克州纽黑文市发生了一起枪击案,一名男子身中数枪倒在路中间,当场被宣布死亡。 事后证明,死者是一名华裔精英耶鲁硕士,Kevin Jiang,死时只有26岁。 惨案发生在耶鲁大学旁边的居民区,靠近Lawrence路和Nicoll街的交界处。 星期六晚上8:30左右,警方接到多通911报警电话,称有枪击案发生。 等警察赶到现场的时候,他们在路中央看到一人倒在血泊中,旁边停着他的车是一台Toyota Prius,后保险杠有变形,警方认为他可能曾经被追尾。 根据一名住在旁边的邻居称,她当时正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听到了2发枪声。 她立刻警惕起来,片刻的安静后,又听到了5发甚至更多枪声。 她丈夫也和她一起听到了枪声,两人一时不敢向窗边走去。 等了一会,他们才慢慢挪到窗边,这时,他们看到一个人躺在路中间,然后一辆黑色的小轿车迅速驶离了现场。 警方猜测,可能在枪击案发生之前,受害者和枪手之间发生了一起车祸,枪手被激怒后开枪。 随后警方公布,死者是耶鲁大学环境学院的研究生Kevin Jiang。 耶鲁大学历史悠久,于1702年建立,在全球大学排名中位列第二。曾经有5名美国总统,65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耶鲁大学。 今天,耶鲁大学发出了讣告,悼念这名优秀的华裔学生。 从他公开的社交媒体账号可以看出,Kevin Jiang是一个热爱生活的阳光华裔青年,他家在美国西雅图,学业优异的他在20岁曾经去参军磨炼自己的意志,作为军队中的环境工程师,也是一名坦克驾驶员。 随后他又在西雅图考取了地产经纪牌照,成为了一名地产经纪,同时他还考取了健身教练牌照,兼职教课。 但是这样忙碌的他从未停止追逐梦想,终于在2019年他被心心念念的耶鲁大学环境学院录取,他兴奋地写道:“I promise I will never stop growing and helping to make a positive change in other people’s lives."(我保证我不会停止成长,并且帮助别人变得更好!) Kevin的母亲也从西雅图搬到纽黑文市陪伴他,母子二人看起来十分亲近。 最近的一条发文却让人看起来心碎,原来,被杀之前他刚刚和未婚妻求婚成功,两人已经订婚了。 他在社交媒体写道(译文大意):“她说了‘我愿意!’,Zion我的亲爱的。你对我的人生影响太大了,从我遇到你开始,就在每天让我变得更好,让我成为一个更慷慨善良的人。你是我见过最善良,美丽,宽容,耐心,公平的女人。我爱你胜过千言万语,我想要用余生照顾你,交往一年纪念日,你变成了我的未婚妻!” 这样一个乐观,向上的阳光华裔青年,正充满希望打算步入人生的下一个舞台。 但是在一个雪夜,一切美好戛然而止,他被枪杀在了一条静谧的街上。 从Lawrence街望去 目前枪手还逍遥法外,警方正在积极调查,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抓到枪手。 华裔精英在海外被杀,这样的惨剧上个月刚刚发生过。 芝加哥无差别枪击案 北大毕业华人精英当街被爆头 2021年1月9日,美国芝加哥发生了一起无差别的枪击案,一名男子持枪上街随机开枪,见人就杀。4个小时内,他走遍了公寓楼,杂货店,IHOP餐厅,枪击了7人,其中4人惨死,受害者都还没反应过来就中枪倒地。最终这名枪手被警察击毙。 其中一名死者就是中国留学生范一然(Yiran Fan,音译,30岁),生前在芝加哥大学就读经济金融博士四年级,是一名前途光明的好青年。 早年,范一然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后来去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深造,随后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完成了金融数学课程的硕士学位,后来他又在芝加哥大学修了博士学位,2018年还曾经因为在考试中获得最高分而获奖。 杀了这名前途美好的精英后,枪手继续暴行。 他随后射杀了公寓的女保安,进入公寓射杀了正在取信的老人。 2:45他又去了另一间公寓,抢劫了一名熟知男子的车。 3点,他开车去到一家杂货店,枪杀了一名20岁的男子,和一名81岁的老人。 随后他离开杂货店,边兜风边向旁边的车射击,一名15岁女孩中枪。 最后他在逃窜中射杀了一名人质,在和警方的枪战中被击毙。 整整4个小时,这名丧心病狂的枪手大开杀戒,从城南一路杀到城北。 事后调查,这名枪手竟是一名惯犯,曾被逮捕过5次之多,但是都被放出来了。 美国的暴力和枪击事件越来越严重,枪支管理不利,导致人人自危。 而这些高学历的精英,他们在努力地生活,努力地学习、实现梦想,却因为一起枪击,如天降横祸,人生戛然而止,梦想碎成一片。 短短1个月内,2名华裔名校精英命丧枪下,实在让人惋惜。 华人在外求学不容易,小编在此只能提醒大家保护好自己。 Kevin Jiang...

神仙生活! 一家四口靠这招 完美躲开疫情 还顺便环游了世界!

生活需要勇气,面对困境的勇气,解决问题的勇气,做出改变、走出舒适圈的勇气。一旦走了出去,人们往往会发现许多意外的惊喜。 在新冠疫情之前,或许人们根本想不到,生活可以如此惊险,人可以离死亡这样近,生活中还有那么多想做的事情没有完成。 世上没有后悔药,这个道理,48岁的波斯(Domonkos Bosze)知道,也付诸了行动,实现了一场无悔的冒险旅行。 去年夏天6月下旬,世界新冠疫情延烧之际,生活在匈牙利的波斯决定辞去IT的工作,回归生活,带着妻子戴蒙琪(Anna Demecky)和两个女儿,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来一场海上冒险之旅! 海上旅行,或许是很多人一生梦寐以求的理想——浩瀚的大海,以海的床,以天为被,尽情翱翔,但现实很骨感,大家常常会找很多理由,不肯下定决心走出舒适区圈,不会游泳、没钱、家人不同意…最后,大多变成3天2夜包吃包住的豪华邮轮之旅。 这样的旅行,对波斯来说算不上冒险。收拾收拾行囊,波斯一家登上一艘长约15公尺的帆船“Teatime”,从克罗地亚的一个港口出发,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冒险。 没有导游、没有酒店、没有网红美食店,他们驾驶着装满家当的帆船,在全世界各国深陷封城恐慌之际,展开了环游世界之旅。 海上的生活不比城市生活,一切靠天,但生活步调很慢,一家四口慢慢地开始适应这样的生活,学会享受悠闲,享受生活。 他们驾着帆船,一路向西,经过意大利和西班牙,再向南行驶,到达佛得角(Cape Verde)。这是一个位于非洲西岸的大西洋岛国,横跨大西洋中部的10个火山岛,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语中,“佛得角”是“绿岛”的意思。 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方的话,或许他们一辈子也不会知道,世界上有这么一个小岛的存在。一家人在这里停留了一段时间,领略了它的美,而后横跨大西洋,来到加勒比海的马丁尼克岛(Martinique)。 正值圣诞节,全世界都正在度过一个“艰难而特别”的圣诞节,但对于波斯一家人而言,这个圣诞节一样很特别,他们在远距家乡千里外的马丁尼克岛过圣诞,新冠似乎离他们很远。 开始这场冒险之前,波斯是很普通的IT公司上班族,每天朝九晚五,但他不是技术宅,相反,他和戴蒙琪都喜爱航行,两人有着十多年的航行经验,也有着航海梦。 原本在疫情爆发前,两人就计划了此次旅行,正巧碰上这次旅行,两人抛开所有犹豫和顾虑,扬帆远行。 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总会遇到挫折。波斯回忆,此次旅行最大的挑战,就是他们在穿越大西洋的期间,曾遇到一场长达6小时的暴风雨,一度以为要命丧海洋,但最终幸运通过,代价是船上的烤面包机和卫星电话报销了。 戴蒙琪最大的挑战,就是习惯一大家子挤在小小的船上,有时要操帆,还得按时给丈夫孩子做饭,但现在的她,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我们看海豚跃出水面、与我们共游,海面非常平静的时候,我们还能清楚看见他们在水面下嬉戏”。 当然,他们虽然也会钓鱼,主要是鲔鱼及鬼头刀(mahi mahi),他们也需要靠岸补充一个月的粮食,并不是与世隔绝。 在经过每一个国家的时候,他们严格遵守当地的防疫政策,该检测检测、该隔离隔。 圣诞节,他们抵达马丁尼克岛时,就向当地政府报备,表示自己会在公海上停留16天,会主动隔离。 孩子们的功课也没有落下,一直上着网课。情况允许的话,他们会靠岸进入当地学校就读,学习不一样的文化。 他们没有固定的路线,一切跟天气走,相当灵活。船名“Teatime”取自他们家的一个小习惯——喜欢坐着喝茶闲聊。 现在,他们一家停留在圣马丁岛(St. Martin)的马里戈特(Marigot)村,准备驶向巴拿马运河。接下来,这一家四口计划驶向太平洋,并在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停留更长时间。 波斯透露,这场冒险还将持续5至6年。人的一生,数十年,抽个5、6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自己想看的世界,何乐而不为。 在新冠病毒不知何时会消失的现今,这种海上的“隔离生活”,倒是令人称羡。

华人大妈丝袜缠身闯机场 海关追捕下 她一个箭步冲进了男厕所…

疫情下,生活不易,除非不得已,大多数华人朋友都会尽量待在家里。 然而,近日,一位华人大妈在海外认罪,她被判处100小时社区服务,和接受长达1年的“强化监督”。 这种特殊时期,要被迫出门干活劳动,实在不是啥好事。 而令人震惊的是,让该华人大妈沦落至此下场的,竟是几只丝袜。 据Global News报道,这名华人女子叫李文清(Wenqing Li 音译)。2019年,李文清连续两次在新西兰奥克兰机场被捕。 李文清第一次被抓,是2019年3月24日。当天,她搭乘飞机从中国飞抵新西兰奥克兰,正准备返回自己位于奥克兰的家。 然而,李文清没能如愿顺利走出机场。 一只侦测犬,从李文清身上闻到了不寻常的气味,冲到她脚下狂吠起来。 据机场官员称,李文清瞬间陷入了恐慌状态,连连后退,拔腿就跑,冲向洗手间。 慌乱下,李文清甚至连门牌上的性别都来不及看,就钻进了男厕所。 李文清在机场男厕中,试图快速将身上的东西冲进马桶以掩盖罪行,但晚了一步,多名海关官员也紧跟着她追了进来,及时阻止了她销毁证据。 官员们将李文清抓了个正着后,在厕所地面上发现了“大量的植物材料”,又在一个垃圾桶里发现了“3只塞满多肉植物和仙人掌的长筒丝袜”。 从现场照片中可以看到,两只黑色丝袜和一只肉色丝袜中,鼓鼓囊囊塞满了小型植物,还有一些散落在外的多肉植物,显然是没来得及被销毁。 经调查,官员们发现,李文清抵达机场时,共携带了947个小仙人掌和多肉植物,装在长筒丝袜里,缠在自己身上,盖在衣服里面。 别小看这3只丝袜,当地相关部门称,这几包丝袜里装的东西,价值高达10000新西兰元(约4.7万人民币),里面甚至还包含8种濒危物种。 一些多肉植物的叶片上,还统一写上了中文“灵”字。 不知道这是啥意思。天灵灵,地灵灵,多肉植物快显灵? 不论如何,写上了“灵”字的叶子,没能保佑李文清顺利通关。这些价值上万的植物,全部被海关没收。 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然而,李文清大概对这趟失败的“运货”不太甘心。 2019年7月23日,时隔仅4个月,她再次重装上阵,拉着大包小包飞抵新西兰。 很不幸,李文清再次被当场逮捕—— 官员们在她的行李箱里,发现她试图用装iPad保护壳的包裹,走私142颗未经许可的种子。除此之外,官员们还搜出了李文清用发霉的湿纸巾包裹着的200多个盆栽和花园装饰品。盆栽里,还发现了一只蜗牛。 据当地官员调查,李文清试图将这些从中国带来的植物,走私进新西兰,然后在网络上售卖牟利,这违反了新西兰的生物安全法。 两次触犯法律的李文清,遭到了当局的起诉。 经历了漫长的官司,李文清终于对走私事件认罪。 本周,她被判处100小时社区服务和1年的“强化监督”。 哎… …为了赚点小钱,触犯当地法律,把自己搭进去,实在是不值啊。大家引以为戒吧。

华人餐馆血案 7人遭枪杀! 老板娘临死肉身护女 2岁女童成唯一幸存者!

临近年关枪声不断,今天(6日)下午2时许,加拿大安省约克区Albert山平静的民宅区突传枪响,警方通报,这里发生“重大案件”,2死3伤。 警方暂时没有公布太多细节,但据现场记者发布Twitter消息表示,“一名2岁男孩和一名4岁男孩均被刺中多刀,已被送往医院。还有一名30多岁女子被割喉。现场两人身亡。” 警察赶到后,将现场一名据信是嫌疑人的男子击毙。 到发稿时间为止,暂时还没有更多细节。但年幼男童身中数刀,女子被当场割喉身亡这样的场景,足以令人不寒而栗。 近日还有一起枪杀案件也重新回到了读者视野。多年前,一家华人中餐馆发生一起震惊中外的惨案,餐馆内华人老板、老板娘以及店内员工惨遭枪杀,受害者全部为亚裔。昨日(2月5日)刚好是该案发生14年纪念日。 惨案发生在2007年的德国小镇西腾森。当年2月5日凌晨0点30分,一名男子开车到当地一家颇受欢迎的一家中餐馆——年余酒楼,来接他在这里工作的妻子下班。 在这个人口不足1万人的小镇,这家唯一的中餐馆一度非常有名,老板是从香港过来的移民,案发时才36岁;老板娘比他小8岁,两人在餐馆一见钟情。当地人说,夫妻俩待人随和友好,“他们是非常可爱的人。” (老板夫妇) 来接妻子下班的男子在外面的车上等候了很久还不见妻子出来,便前往中餐馆查看。 眼前的一幕差点吓晕他:老板夫妻与几名亚裔员工全部被枪杀,尸体分布在不同的房间,死者都被捆绑,遭枪击毙命。他的亚裔妻子也倒在血泊中。 (当天来接妻子下班的男子) 所有人中仅有1名员工当时奄奄一息,尚未咽气。男子赶紧报警,救护车、联邦刑警局和当地80多名警察迅速赶到现场。 受重伤的男子被送往医院后未能抢救成功,当时现场发生了什么已无从得知。 不幸中的万幸,本案中一名年仅2岁的小女孩成唯一幸存者,她正是老板夫妇的女儿(Their two-year-old daughterwas the only person to survive the shooting)。 据案发时部分媒体的说法,年幼的孩子当时被母亲卷在一处地毯下混淆视线,女儿才活了下来。 随后警方透露,警察是从她母亲身体下把她拉出来的。当时,她的身上全是母亲的鲜血,处于昏迷状态。 年幼的孩子无法复原当时的场景,但可以肯定的是,母亲在最后一刻用自己的身体扑在了女儿身上。   案件的发生也引发当地居民极大的恐慌。有人在那段时间甚至不敢送孙子去上学。华人商家也是早早关门,安装防盗系统,催促警方早日破案。 然而,警方在当时一直未能找到关键证人,也不能确定凶手的作案动机。 德国媒体由此自发猜测,这或许是一起黑帮催讨“保护费”引发的灭门案。 《世界报》报道,当地以及不远的汉堡市曾多次发生保护费敲诈案,有的中餐馆多名员工还被打成重伤,一家中餐馆老板曾受到被威胁砍掉一只手的威胁。 警方调查显示,当时150家中餐馆中,有90%支付保护费。 德国《图片报》报道,可以从餐馆里摆放的鱼缸大小看出来老板“欠黑帮债”的多少。欠债多的就会摆一个大鱼缸。追债人来讨债时就会强迫以高价卖给餐馆老板一些鱼食,然后老板就把这一星期的“保护费”装在信封里交给追债人。如果钱交得慢了,追债的人就会杀死鱼作为警告。 警方并没有证实这一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劫财。案发前几周,老板夫妇刚买了辆宝马,生意火爆惹祸上身也不是没可能。 媒体众说纷纭并没有影响到警方的继续调查。随后,德国警方在公路上发现两名越南裔男子驾驶可疑车辆,经截停,警方在车内找到了一张年余酒楼的内部结构图。车里还发现了装着疑似白粉的袋子和一些应该是中餐馆老板夫妇所拥有的首饰。 警方立即逮捕二人,并从他们身上找到了受害者的血迹。 检方认为,这些越南裔男子原本计划持枪抢劫,但后来发现形势出乎意料,于是将抢劫转变为一场血腥的杀戮。 随后又有3名越南籍嫌疑人归案,其中1人曾在年余酒楼打工,就是他手绘了结构图给凶手们以便实施抢劫。虽然没有动手参与行凶,但他仍然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谋财害命的主犯则被判终身监禁。 至于2岁的小女孩,据说需要接受长期的心理治疗。她的奶奶案发前一个月才搬到这个小镇,后来带着孩子离开了这片伤心之地。

BC夫妇豪横发飙: 凭啥回加拿大要强制隔离 $2000酒店费给我们免了!

随着变种病毒病例增多,加拿大最新出台了更严格的旅行禁令,要求入境旅客接受新冠检测、自费酒店隔离3天,最快从2月4日开始实施。 但是,部分加国旅行者对此却十分不满,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犯,而且凭啥要大家自掏腰包付一大笔隔离费! 一对BC省帕克斯维尔 (Parksville)的大爷大妈就声称,他们现在被“困在”国外,等什么时候进加拿大不用一人花$2000住酒店隔离了,再考虑回来。 名叫莫舒克(Ray Moschuk)的大爷很不理解加拿大的旅行禁令。据大爷表示,他和妻子不是在疫情下随便出门溜达的人,而是作为“雪鸟一族”(snowbirds)去其他住处暂住。年年都是如此,现在怎么回趟家还要收费了! 加拿大有很多“雪鸟”居民,大多是55岁以上的退休人士,会在严寒冬季飞到美国加州、佛州等气候宜人的地区住上一段时间,等到天气变暖再回来。 这对老夫妇正是如此。他们如今人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在那里还有一套房子,每年隔段时间就来住上几个月,总共加起来呆个半年,剩余时间则在加拿大生活。 两人是在12月20日离开加拿大的。因为发现有人试图闯入他们在亚利桑那州科茨代尔(Scottsdale)的空屋中偷窃,夫妇俩就急匆匆赶了过去。 大爷大妈辩白说,他们在美国也十分遵守防疫规定:“我们不打匹克球(Pickleball),也不再打喜欢的高尔夫了,不出门购物,甚至不去公寓的泳池,就像在帕克斯维尔生活时一样小心。” 到了最近要启程返回BC省时,他们原打算像去年3月份时一样,从落地的机场一路开回住处,在家里自我隔离14天,让朋友来送食物日用品就行; 没想到加拿大因为国际旅行者导致变种病毒案例增多,入境规定也更新成了入境后强制在酒店隔离3天。 一听到这种新规定,大爷大妈就急了。每人要花大约$2000加币隔离,他们两人加起来就是$4000,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够他们来回飞好几趟了! 夫妇俩觉得,如果把旅行者都隔离在狭窄的酒店房间内,更可能增加新冠感染几率。他们还举了养老院作为例子,那里有很多老人密集生活,是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地方之一。 而且这老两口认为,没证据表明国际旅客在散播新冠,大部分病例都是社区传播导致的! 大爷还愤懑地表示,当初出国的时候政府啥话都没说就允许了,现在回加拿大却要强制隔离,这是“对老年人的不公平待遇,侵犯了加拿大公民的合法权利”! “我们现在被困在(美国)这里了,我们在等加拿大恢复常规!” 有这种想法的加拿大人还不少,他们要么已经在2月4日前赶回加拿大,避免酒店隔离;要么就继续留在境外,坐等加拿大放宽政策后才回来。 比如魁省的杜兰德(Claudine Durand)和丈夫在去年12月就飞去了美国,本想3月回加拿大,现在干脆继续享受佛州的阳光海滩:“每人为一个酒店房间花2000块?我还不如拿这笔钱在佛罗里达多住一个月!” 被疫情打破正常生活、遭遇艰难处境的人可太多了,而这些旅行者还能自在地飞去别处避寒度假。奉劝各位大爷大妈,还是少抱怨几句,乖乖履行旅行隔离规定吧!

加拿大这省1天发现103个变种病毒! BC翻倍 多例源头不明! 过年悠着点!

加拿大人不懈的抗疫和政府颁出的居家令似乎取得一定成效。最近,全国新增确诊数可见明显的下降。只是,好消息之外,依然一个因素令人不安——变种新毒株仍在迅速扩散! BC卫生官Bonnie Henry 5日通报,全省已经发现了28起变种毒株个案,比上周的公布的14起翻倍,其中包括19起英国毒株和9起南非毒株。 Bonnie Henry宣布,或将无期限延长全省防疫限令,借此遏止新变种的扩散,争取时间让疫苗接种重回正轨。 她还表示,这28起变种案例中,英国变种病例有5起没有旅行史,是在省内感染的新毒株;而9起南非毒株病例更糟糕,只有1起与旅游有关,其他8起都是本地感染。更令人担忧的是,8起中有5起,至今不知感染的源头! 安省的情况也不明朗。周六报告新增确诊1388,新增死亡45。 安省英国新变种案例已达164例,南非变种1例。比昨天的155人又增加了9例。 多伦多公共卫生部门5日确认,已经在多伦多市发现5名感染了变异毒株的新冠患者,这5名感染者均来自医疗机构。 值得留意的是,安省公共卫生局下属的微生物和实验科学部门近日公布了变种病毒的分布情况,他们在1月20日采集了1,880个确诊个案样本中,发现103个(即占总数5.5%)属于英国或南非其中一种变种病毒。 负责人Vanessa Allen表示,英国变种病毒每隔一至两周便会翻一倍。未来需要更多监测来追踪其蔓延趋势。 当变种病毒主导本地疫情,而疫苗暂时还不能生效时候,现存的防疫措施将要延长甚至加强,才能遏止扩散。 铁道镇商场再爆疫情 变种病毒的快速传播让安省政府十分犹豫,封锁已经实施1个月,紧急令和居家令即将到期,政府考虑延长居家令,看来,这个春节对华人来说将会有点冷清。 不能相聚就多备点年货自家过大年。不过,华人需要注意的是,去超市购物也要多留意,早前安省约克区卫生官就指出,有居民去超市购物,甚至不到1-2分钟,就感染了变种毒株。 在BC,超市疫情也一直不断。 大温本拿比铁道镇商场近日就出现第二起疫情爆发事件。商场内Real Canadian Superstore超市的两名员工确诊,他们最后一次上班是在1月31日。在过去几个月内,这家超市已经发生了多次员工染疫的事件。 此外,铁道镇kingsway的wholesale也有2名员工确诊,最后上班时间是1月28日和30日。 根据Loblaws的官网更新,其他爆疫情的门店还有: 素里104街RealCanadian Superstore,员工最后一天上班是1月22日; 三角洲120街8195号的Real Canadian Superstore,员工最后一天上班是1月16日; 阿伯斯福Gladwin 路RealCanadian Superstore,员工最后一天工作是1月27日; 阿伯斯福南菲沙公路的Shoppers Drug Mart,员工最后一天上班时间2月2日; 兰里Willoughby大道的Hakam’s Your Independent Grocery,员工最后一天上班是2月2日; 此外,新西敏Carnarvon 街Safeway两个员工感染病毒,最后一次工作是1月24日和29日。 值得留意的是,华人众多的列治文,依然是大温感染率最低的地区,过去一周新增45起,比上周的59例数字再跌。 列治文从疫情至今共1863起,列治文督学Scott Robinson 更指,虽然有学校报告确诊案例,但学校内部并没有出现病毒传播个案。 大温确诊最多的城市是素里,目前共录得19295例确诊,占全省总病例的29%。2021年1月一个月新增3186例,不过相比去年11月(6486例)和12月(5630),疫情呈现下降趋势。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疫苗供应不稳定,华人们还需继续小心,安安全全过大年。

血案! 47岁男子开20枪射杀邻居夫妇后自尽 竟只因一场雪…

何必呢 冬季暴风雪“奥琳娜”(Winter Storm Orlena)登陆美国东部,一连两天,外面都飘着鹅毛大雪。 大雪纷飞的世界中,人们仿佛忘记新冠已经变异,四处横飞,抢着打起雪仗。因居家令和隔离令而安静了整个冬天的世界,一时间躁动了起来。 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一抹血色悄然融进洁白的雪中,凝结成绝望而悲伤的红色雪球。 砰——砰——砰—— 2月1日上午9点半左右,接连的枪声在宾夕法尼亚州普莱恩斯镇(Plains Township)上空响起,惨叫声随之而来,尔后一切回归平静。 47岁的居民杰弗里(JeffreySpaide)正拿着铲子在家门外铲雪,下雪天很美是事实,但铲雪是个麻烦活。 正当杰弗里一铲一铲地铲着雪,街道这头,50岁的詹姆斯•戈伊(James Goy)和48岁的妻子丽莎(Lisa)也拿着雪铲准备除雪。 大雪的日子里,镇民们总是这样不约而同地出来一起除雪。在如今新冠疫情尚在延烧的时期,出来活动一下也未必不是好事,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只可惜,这份宁静并没有维持多久。 杰弗里和戈伊夫妇住对街,两家隔街相望,三人就这么有一下没一下地铲着雪。没想到,戈伊夫妇把从自家门前和车上铲下来的雪一股脑地扫到对面杰弗里的门前。 发现自己努力挥汗铲了半天的雪,不知不觉又回到自己脚下,杰弗里瞬间一股怒气中烧,跟戈伊夫妇吵了起来,主要是戈伊口头上侮辱杰弗里,杰弗里回击。戈伊越骂越难听,“我会把你打倒!让你的生活变成地狱!” 这一吵,矛盾升级。 本来就是个糟心的星期一早晨,班不能好好上,在家还不能休息,出来铲雪还遇到这样的事,杰弗里心中的郁闷一下子大爆发。 这期间,戈伊夫妇的骂声就没停过,丽莎更是手指杰弗里破口大骂,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她家门前被倒雪了。 争吵间,双方的火气很大,见对方不肯让步,杰弗里冲回家中,找出手枪,对着戈伊夫妇就是几枪。 由于毫无防备,戈伊夫妇眼看着黑漆漆的枪口就这么对着自己扫来,根本没有躲闪的时间。 随着几声震天的枪响,戈伊夫妇就这么倒地,血沿着雪地静静地流淌,直到凝结。看着邻居倒下,失去理智的杰弗里思绪尚未回笼,不知道是不是怕对方没死透,他回家找了把AR-15式来福枪,回到现场,再对着戈伊夫妇开了几枪,前后开了15-20枪,才停手。 确认对方不再动弹,杰弗里回到家中,找到第三把来福枪,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这一切,都被也在铲雪的居民蜜雪儿(Michelle)目睹,她回忆自己正准备出门铲雪,就听见有人大声喊叫,随后是十多发枪响。 望向窗外,她就看见杰弗里举着枪,立即拨打了911报案。 警方随后赶到命案现场,先是发现一人横尸路中央、一人倒在两车中间,后确认两人为被害者戈伊夫妇,杰弗里的尸体则在自家被发现,警方初步判定这起为先谋杀后自杀案件,动机是邻居间冲突。 据警方透露,戈伊夫妇育有一子,今年15岁,患有自闭症。夫妇死后,儿子将由家中的老人抚养。 本应是颐养天年的年纪,又是新冠病毒的高危群体,却在这个时候听闻儿子夫妇的噩耗,还要照顾孙子,不知老人家心理该是如何悲痛。 一场暴风雪,两家人的冲突,三条人命,无言而绝望的悲剧。 “奥琳娜”暴风雪席卷了整个东岸,大雪像倾盆大雨倒下,部分地区积雪达30英寸(相当于76.2厘米)! 也是受这场暴风雪的影响,美国东北部许多地区的新冠检测站点关闭、新冠疫苗的运送和接种延后。 这起邻居间的铲雪命案,也不是这场暴风雪中唯一的悲剧。同在宾州,阿伦敦 (Allentown)一名67岁、患有阿兹海默症(Alzheimer)的老人帕特里夏•贝克尔(Patricia A. Becker)在同一天走失,在离家4个街区的一条街上被找到,不幸因失温而死亡。 白雪皑皑,本应是冬季最美的风景,却因新冠疫情、铲雪、争吵而变得凄凉,希望大家都能心平气和的面对所有可能的困难,携手共度难关,让悲剧不再重复。

好人有好报! BC热心大哥冒雪送陌生人千里还乡 竟获赠一辆崭新轿车!

这才是加拿大! 疫情下,这个冬天对很多人来说都非常漫长难熬。但BC省一位好心男子,却以千里送陌生人回家的善举,诠释了什么叫做加拿大式的暖心,如今还被赠予了意外的礼物! 去年冬季,美国乔治亚州的琳恩(Lynn Marchessault)需要在圣诞前横跨加拿大,赶到遥远的阿拉斯加,带着13岁儿子与10岁女儿,与作为驻扎军人的丈夫团聚。 (琳恩和丈夫、女儿) 行车到BC省时,这位没有雪季驾车经验的妈妈在暴风雪中被困住了。而作为退伍军人的加里·巴斯(Gary Bath)就是在那时伸出了援手,开车1700公里将母子三人一路送到了目的地! 因为疫情下的加美边境限制,和琳恩自己的延误,本计划在9月的长途自驾到了11月才得以实施。在向北进发时,糟糕的天气状况令一直在南部生活的琳恩非常惊慌。 在冰天雪地中,他们的车子先是挡风玻璃清洗液没了,接着轮胎也似乎失去了牵引力,加上旅客在加拿大5天过境的时间限制,这位母亲越来越焦虑,甚至边开车边崩溃大哭! 开到BC省东北部时,母子一行人在风雪中实在无法继续前行了。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一位好心的陌生BC妇女,帮琳恩的车检查和更换了雪胎,还发动本地人帮她们寻找去阿拉斯加的代驾司机! 加里·巴斯就是在这时自愿给母子三人充当司机的。这名加拿大游骑兵 (Canadian Rangers)和退伍军人,即使知道要在风雪中开车1700公里,也没有过多犹豫: “我不在乎有多远,我只知道这些人需要帮助,而且他们在几天之内就必须穿过边境,不然就会陷入麻烦。” 加里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去帮助琳恩一家。在和琳恩一家做了沟通后,这两组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成了去往阿拉斯加漫长旅途上的崭新伙伴! 漫漫路途中,加里和琳恩都戴着口罩,同样有军队经历的他们交谈很愉快,孩子们和宠物们也都很惬意,一直紧绷着的琳恩终于能松口气:“儿子不用再安慰一直在哭的我了!” 加里最终成功地把她和孩子们送到了边境检查站,与等在那里的琳恩丈夫团聚。一家人对这位好心的加拿大人充满了感激,甚至在道别后也成为了好友,几乎每天都会发信息聊天! (巴斯妻子、巴斯和琳恩) 巴斯的善心举动后来被媒体争相报道,也受到全世界网友们的热切称赞。近日,美国一家叫Planters的坚果公司还将年度大奖给了琳恩和巴斯两家,让他们分别终生享有其品牌的零食花生,甚至各送给他们一台新车! 收到新车的巴斯惊喜地表示:“他们通过Facebook联系到我,说‘虽然听起来很疯狂,但这是真的’!但我还是太惊讶了,我以为(开车送人)那件事早就画下句号了。” 这位善良的加拿大人还说,他只不过是坐在座位上开了几天车而已,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举动,没想到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 看完这个暖心的故事,让人感觉这才是真正的加拿大,一个充满善意的国家!希望大家都珍惜彼此,活在当下,让整个2021年更加美好!

突发! 加拿大国宝级男演员家中摔倒去世! 曾获奥斯卡 特鲁多发推悼念!

巨星陨落! 突发!加拿大国宝级男演员、91岁的奥斯卡影帝克里斯托弗·普鲁默(Christopher Plummer),在其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因摔倒撞伤头部,于今晨不幸逝世! 很多华人朋友或许也记得《音乐之声》这部经典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能哼上几段影片中的《雪绒花》《Do Re Mi》等歌曲。而作为加拿大史上最伟大的演员之一,普鲁默最知名的角色就是《音乐之声》中的男主角特拉普上校。 刚刚,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连发两条推特表达悼念: “我们失去了最具代表性的倍受观众喜爱的演员。” 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普鲁默,年轻时的样子现在来看也是不折不扣的美男子。 他是加拿大、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和瑞士五国混血,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父母最早想培养他成为钢琴家,但他对戏剧更有浓厚兴趣,从18岁就开始出演话剧。 此后,普鲁默开始了长达60年的艺术生涯,其间曾斩获奥斯卡、艾美奖和金球奖等大奖,出演了数不清的舞台剧、电影和电视剧作品。 他主演的著名音乐片《音乐之声》在1965年上映时就造成轰动,票房纪录还超越了另一部经典电影《乱世佳人》 (1939年),成为了当时史上收入最高的电影。 2015年《音乐之声》50周年纪念时,普鲁默和保有大半辈子友谊的女演员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 )再次合体现身,拍下片中男女主角半世纪后的珍贵合照。 此外,普鲁默还出演过《时光倒流七十年》《星际迷航6》《美丽心灵》《十二猴子》《龙纹身的女孩》《飞屋环游记》等知名影片。 普鲁默一生获奖众多。他在1968年被英国女王授予了加拿大勋章,获得加拿大最高的平民荣誉;并于1986年入选美国戏剧名人堂。 2012年,他凭借影片《初学者》分别获得奥斯卡、金球奖、和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的最佳男配,也让当时82岁的他成为了史上最年长的奥斯卡影帝。 在终于赢得属于自己的奥斯卡金像奖时,这位1929年出生的老艺术家一边挥舞着手中的小金人,一边幽默地发表了获奖感言:”你只比我大两岁(奥斯卡最早表彰的是1927年电影),兄弟。我演戏这些年你都干嘛去了?” 有趣的是,这位加拿大著名演员还饰演了莎士比亚的大部分文学角色,包括哈姆雷特(Hamlet),艾格(Iago),奥赛罗(Othello),普洛斯彼罗(Prospero),亨利五世(Henry V)和“李尔王”(King Lear)。 在个人生活方面,这位极具魅力的加拿大男演员拥有过三段婚姻,一个女儿。普鲁默去世前陪在他身边的就是第三任妻子,53岁的英国女演员莱安娜·泰勒(Elaine Taylor),她被普鲁默成为“一生中的挚爱”。 如今普鲁默溘然长逝,留下众多电影港同行和影迷对他深感悼念。祝福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一路走好,在天堂中安息!

现场! 一群壮汉持枪洗劫香奈儿 抢包如薅菜 顾客逃窜 芬迪蒙口也遭毒手!

女保安当场举手投降 昨日(2月4日),美国纽约曼哈顿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抢劫案—— 光天化日下午两点,高端奢侈品购物中心人来人往,一群戴着口罩的持枪歹徒突然闯入生意繁忙的香奈儿(CHANEL)门店,二话不说直接开干,在顾客和店员的惊叫逃窜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柜台货架上琳琅满目款式各异的奢华包包揽入怀中。 一个个五大三粗的糙汉子,手里提着,胳膊拎着,肩膀挎着,怀里捧着,脖子上挂着——像薅白菜一样,卷走了几十个五颜六色的香奈儿包包,大步流星地撤离战场,衣锦还乡。 还来不及反应发生了什么的香奈儿店内女保安,举着双手,哆嗦着双腿,面对着被扫荡一空的店铺,想想这个月泡汤了的奖金,呆呆地愣在了原地… … 这一切,都被一名正在香奈儿店里购物的女顾客用手机录了下来。长约1分钟的洗劫,猖狂程度令人称奇。 据纽约邮报报道,这起抢劫案发生在昨天(2月4日)下午2点,曼哈顿高级SoHo购物区。抢劫爆发时,香奈儿店里的人毫无防备,4名歹徒大摇大摆地冲进店里,一边喊着“闪开!闪开!”驱散店内顾客,一边抡起胳膊大肆掳掠。 期间,驻守香奈儿店内的61岁女保安曾试图和歹徒交涉,警告对方她是武装保安。 没想到,歹徒轻蔑一笑,对着女保安撅起屁股,掀起衬衫,露出自己别在腰上的枪支,不屑地问: “你能怎么样,开枪打我?” 女保安显然不敢和歹徒枪战,最终只能高举双手作投降状,站在原地眼睁睁看着歹徒把店铺洗劫一空。 据报道,这名香奈儿女保安,是纽约警察局的退休警员。 这帮歹徒随后坐上了一辆在外等待他们的奥迪汽车逃之夭夭,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被看到,涉事奥迪车没有车牌。 据纽约警方称,歹徒从香奈儿抢走的赃物价值超过16万美元(约103万人民币)。 更可怕的是,纽约警察发现,这帮男子,从9月份以来,已经以同样的方式,洗劫了至少23家店铺,并且他们专门抢高端奢侈品牌店——芬迪(Fendi),巴宝莉(Burberry),蒙口(Moncler),都惨遭毒手。 最便宜的被抢品牌,是阿迪达斯。 瞅瞅这帮人抢劫蒙口时被监控录像拍下的画面,一个个抱着每件价值上万人民币的羽绒服,气定神闲地进出店门,漫不经心的样子仿佛在逛菜市场。 一名女性似乎也参与其中。 警方表示,劫匪在得手后,会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兜售赃物,获取暴利。 然而,就是这帮猖獗作案5个月,在纽约最繁华地带连抢23家店的歹徒,直到现在,都没有被抓获,警方甚至没有搞清楚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的身份。所有歹徒,现在估计都安心坐在家里数钱。 纽约警察称,歹徒利用了疫情期间人人佩戴的口罩,使得警方无法从监控录像中辨认歹徒容貌。 哎… …这么光天化日的当街抢劫,还能连连得手,逍遥法外…. …这叫附近的商家还怎么敢开店。动辄就有持枪之徒进店作案,逛街购物的市民们,人身安全都无法保证。 希望歹徒早日被绳之以法吧… …

擦边球! 上千加拿大人赶在旅游禁令生效前回家! 机场要被挤爆!

大家都赶着回家! 特鲁多最新旅游禁令即将生效,无数加拿大人正赶在这项政策正式执行之前,返回加拿大,以逃避2000加元的强制检测和隔离程序。 蒙特利尔机场媒体关系总监安妮-索菲·哈默尔(Anne-Sophie Hamel)表示,这项禁令将在未来几周正式生效,近期赶着回家的人明显增多。事实上,加拿大的航空公司正在忙着接回在“阳光度假地”和墨西哥的加拿大人。 目前,加拿大不少酒店接到通知,将很快就可以申请成为隔离酒店,所有入境旅客都必须集中在隔离酒店强制检疫3天,直到新冠检测结果出来,每人花费将在$ 2,000以上。 目前除了几千人“雪鸟”以外,大多数度假的加拿大都将回到家中。 Air Transat表示,预计在2月13日之前将约3,800名加拿大人带回蒙特利尔和多伦多,加拿大航空和西捷航空没有透露他们会带回多少正在度假的加拿大人。

又泡汤! 加拿大延长邮轮禁令至2022年2月! 违规重罚$25000!

防疫高于娱乐! 加拿大新冠疫情尚未结束,本周四(4日),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邮轮禁令将延长至2022年2月! 联邦运输部长奥马尔·阿尔哈布拉(Omar Alghabr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继续保护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和我们的医疗保健体系,加拿大将持续禁止邮轮出行和靠岸。” BC省大维多利亚港湾管理局在奥格登点(Ogden Point)运营邮轮码头,邮轮旅行业务每年占其年收入的70%。对于这一决定,管理局表示支持,“我们支持加拿大运输部延长该禁令。社区健康和安全、减少新冠病毒传播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在安全的情况下,我们才将恢复邮轮服务。” 2020年,他们损失了超过1250万加元。 另外,加拿大还宣布继续禁止大型船只及载客超过12人的客船进入本国北极水域,直至2022年2月28日,但当地居民使用的船只将不受该措施的影响。 不遵守禁令人可能会受到处罚,个人罚款5,000加元,团体或公司则面临罚款25,000加元。 100人以下的小型游轮不在禁令管制范围,但其运营时间和流程必须遵循省、地区、地方和卫生当局规程。

有求于人! 加拿大争取自产新冠疫苗遭嫌弃 “还不够格”!

可怜! 加拿大的疫苗问题有多棘手?或许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本周四(4日),联邦采购部长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表示,为了转变加拿大目前的被动地位,联邦政府已经与每一个疫苗生产公司接洽,打算在本国生产疫苗,但全部都遭拒绝! 阿南德透露,“我们不断地在谈判桌上与供应商讨论这个问题,讨论本国生产疫苗的可能性。经这些公司实地考察,他们得出结论,加拿大生物制造能力有限,不具备生产新冠疫苗的资本及专业知识。” 一场新冠 让加拿大认识到自身的短板,从疫情爆发初期,加拿大的个人防护措施用具就严重不足,必须从海外购买,还要承担质量风险,现在,轮到关键的新冠疫苗出问题,实在令人失望。 目前,只有Novavax与加拿大政府签订合同,同意在蒙特利尔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旗下工厂自产疫苗,但NRC大楼要到夏天才能竣工,而疫苗最早要也等到秋天才有可能开始产出,加拿大实现全民免疫还有一段距离。 除此之外,Moderna疫苗本月的交付量也将减少,且Moderna公司目还没有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据了解,疫苗剂量减少是因为瑞士生产线开设延迟。 本周,加拿大将收到Moderna疫苗23万剂,但今天早上只有18万剂入境。公司发言人保证,到3月底,加拿大将仍收到疫苗共200万剂。到目前为止,加拿大已经收到Moderna疫苗约100万剂。 负责加拿大疫苗分发后勤工作的军事指挥官丹尼·佛丁(Dany Fortin)表示,在此之前,辉瑞-BioNTech的出货量减少,原本应在1月18日至2月14日提供超过110万剂疫苗,现在却提供了少于340,000剂,辉瑞将于2月15日恢复正常出货量,本周将收到335,000剂,而一周后将有近40万剂入境。 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加拿大人对于现在疫苗接种现状持相对明朗的态度。约74%人表示,只要能够接种,他们就会接受;8%的人表示还不确定。 报告指出,超过一半18至34岁的加拿大人(53%)希望加拿大在接下来的8个月中为所有人接种疫苗,更少的46%的35至54岁加拿大人和37%的55岁及以上老人持相同的乐观态度。 同一项民意调查发现,超过三分之二的加拿大人认为Moderna和Pfizer疫苗是“安全的。” 加拿大政府则表示,只要人们愿意接种新冠疫苗,到9月底,所有加拿大人都能获得新冠疫苗。

作死! 加拿大唐人街赌场遭一锅端 多名华裔当场被捕! 现金没收面临刑控!

不聚集有那么难吗! 加拿大的累计新冠感染人数已逼近80万,死亡病例也超过2万。各省在努力施打疫苗的同时,仍在拼命抗击疫情,对违禁者的惩罚也越来越严格! 近日,众多赌徒聚集在一家唐人街的非法赌场(gaming house)中,被警方抓了个现行。现场搜出了大量现金,共有14名华裔或亚裔人士被捕! 多伦多警方在1月29日周五约8点08分赶到了位于Dundas街夹Spadina街的唐人街建筑处,他们此前接到目击者线报,说有一人在这附近持枪出现! 警察进入大楼后迅速控制了现场,同时发现在地下室中有14人聚集赌博。一群男女此刻在赌博室里玩得正欢,遇到警方搜查,根本来不及躲藏逃跑!   警方在现场缴获了大量现金,被转交给金融犯罪科,但没有透露没收的具体金额。 包括53岁的蒋聪(Chung Tseung,音译同下)、38岁的陈艺美(Yi-Mie Chen)、40岁的黄丽娜(Li Na Huang)等14名30岁至62岁的华裔或亚裔赌博者被捕; 由于涉嫌违反安省《紧急管理及民事法》和加拿大《刑法》,他们现在全都面临指控,并需要在3月25日集体出庭接受审理! 在温哥华市中心,上周日也有一家市中心公寓“夜店”被警方查处。在顶层复式公寓中,聚集了多达78人,不顾社交禁令在此彻夜狂欢! 这栋Richards街夹Georgia街的顶层公寓,在1月曾多次被投诉“有至少100人的大型聚会”,警察也至少4次前去调查,先后开出数张罚单;没想到公寓所有者并不在乎两三千的罚款,依旧我行我素举办派对! 1月31日凌晨,已获得搜查令的温哥华警方强制进入现场,竟发现这是一家正在非法营业的私人夜店! 在这间1800呎的3层豪华公寓中,充满异国情调的脱衣舞者在钢管上旋转着,DJ正在卖力打碟,没有酒牌但却有调酒师供应着酒水; 客人都在闪耀的彩色灯光下尽情舞动,没人戴口罩或是隔开社交距离,只是被要求脱下鞋减少噪音,以防遭到投诉! 警方最终逮捕了这栋豪华公寓的屋主——42岁的穆罕默德(Mohammad Movassaghi),一位被吊销执照的前金融顾问,并指控他违反两项BC省公共卫生规定。 同时,参加聚会的人还每人被开了几百罚单,总计被罚了17000多加元! 希望这种聚会组织者尽快收手,别再作死自讨苦吃!大家也不要参加类似的活动,还是好好遵守防疫措施,让疫情快点过去吧!

惊! 小伙爆料加拿大酒店集中隔离生活: 像囚犯 食物烂 不住就要进监狱 好多人都哭了

“他们告诉我,要么隔离3天,要么进监狱。” 自特鲁多宣布入境加拿大集中隔离令后,不少人在海外或有出国打算的加拿大人都慌了。 目前,根据加拿大政府网站,所有人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登机飞抵加拿大后,都必须在4个允许国际航班落地的机场——温哥华国际机场,卡尔加里国际机场,多伦多皮尔森国际机场,蒙特利尔特鲁多国际机场——附近的政府指定隔离酒店,进行长达3天3夜的强制集中隔离,并等待自己落地后的核酸检测结果。待旅客收到阴性结果,并证明自己有合理的隔离计划后,才可离开酒店,去往自己计划的地点,继续完成剩余的14天隔离。这期间,将产生超过2000加元的酒店住宿费,餐饮费,安保费,感染防控费,交通费等,均由旅客自费承担。 目前,指定集中隔离酒店名单尚未公布,对于首批即将来加进行集中隔离的旅客们来说,这场旅程充满了未知和忐忑。 不过,就在近日,一位加拿大小伙,提前感受了一把在机场被“抓”去酒店集中隔离3天的体验。被关在酒店的小伙子,对加拿大的集中隔离生活,进行了360°无死角的全方位大爆料,其中不少细节,令人大跌眼镜—— 首先,在加拿大机场,该小伙称,他被机场官员威胁,如果不接受3天酒店集中隔离,就要被送进监狱; 在警察的监视下来到酒店后,小伙发现,这家酒店就像一个“拘禁中心”,很多被强迫来此进行隔离的加拿大人,哭着说再这么隔离下去,他们的工作就要丢了,家里孩子也没人看了。 酒店提供的食物非常烂,小伙称,他像一个囚犯一样,得到的食物只有水和三明治,其中一餐提供的Bagel,“就像苹果一样硬”… … 这位悲催的加拿大小伙,名叫史蒂夫(Steve Duesing),家住安省士嘉堡,从事媒体工作。 34岁的史蒂夫声称,这场“新冠拘禁”噩梦,开始于2月1日,上周日晚。 那天,史蒂夫刚从美国返回加拿大。圣诞前夕,他前往美国和女朋友团聚过节。然而,度过了甜蜜假日后,再返回加拿大,一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阴性入境令生效,自费酒店隔离令宣布,史蒂夫心急如焚,赶紧在美国做了核酸检测,拿着阴性证明飞回了国。 可人算不如天算,抵达多伦多皮尔森机场后,加拿大公共卫生部工作人员说什么都不认可史蒂夫在美国进行的快速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最终决定,史蒂夫必须去指定酒店进行3天的集中隔离,并再次进行核酸检测,阴性后才可能离开。 史蒂夫感觉比窦娥冤,“在美国做的检测,花了我130刀!我查出了阴性!而且我没有任何症状!” 但不知为何,加拿大公共卫生部工作人员就是不认。 “我别无选择,他们告诉我,要么隔离三天,要么进监狱。”史蒂夫说。 于是,在机场接受强制核酸检测后,当天晚上,史蒂夫在警察的陪同下,乘坐专车,从皮尔逊机场,到达了附近的Radisson Hotel,被送至酒店9楼的一个房间,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我被禁止离开房间。走廊尽头有一个守卫。”酒店门外围起了防护栏,防止任何人进出,每辆进入的车都要进行安检。   从9楼房间的窗户里,史蒂夫能看到街边的Tim Hortons,Subway,Harvey’s等各种美食快餐店。 然而,再馋,他也只能眼巴巴看着。 “我被告知,我不能自己点餐。”现实是,酒店送来啥,史蒂夫就只能吃啥。 “这种感觉就是,我没有任何发言权。” 多伦多太阳报评论称,史蒂夫所在的酒店房间,已经变成了监狱牢房。 史蒂夫称,和他同乘一架美国航空航班落地加拿大的,还有8名乘客,也遭遇了和他样的命运,被送到这家酒店集中隔离。除此之外,该酒店还有数十名被安排集中隔离的人居住。 “有些人哭着说,他们会丢掉工作,还有人说,他们的孩子无人照看。” “这简直太令人愤怒了。”史蒂夫说。 2月3日,收到阴性检测结果的史蒂夫,被从隔离酒店释放,但他被警告,必须继续完成剩余的14天自我隔离,若违反,则可能面临罚款和监禁。 目前,史蒂夫还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为这次集中隔离支付$2000-$3000的费用,但他表示,就算需要,他也绝对不会付钱。 实际上,小编看完这个故事,最大的感受是,史蒂夫所描述的隔离酒店环境,其实都很正常。如果不严格控制入住人员的外出,那么所谓的隔离,也就是失去了意义。至于食物,面包,水果,鸡蛋,营养也还算齐全。集中隔离还想点外卖,那进入隔离酒店的外卖员,健康安全如何保证? 小伙子之所以气不打一处来,估计是因为他本以为自己赶在了酒店集中隔离令生效前回来,能逃过新规限制。然而他没想到的是,自己最终还是因为核酸检测不过关,被要求集中隔离,甚至还有可能被要求自费出钱。这样的心理落差,放在谁身上都会不爽。 其实,对于不日即将生效的自费酒店集中隔离政策,大多数加拿大人都是持支持态度的。 甚至很多网友都表示:早就该这样了。 对于小伙子史蒂夫吐槽抱怨的加拿大集中隔离条件,你觉得是否能够接受呢?

疫苗又要晚! 加拿大新冠疫苗接种落后 还要跟穷人抢资源?!

跟穷人抢资源 变异病毒在加拿大社区传播,疫苗还是最终解药。本周三(3日),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警告各省,Moderna 疫苗的未来供应恐怕会遇到些困难。 Moderna 公司上周表示,本周的运输量将减少20%至25%(从230,400剂减至180,000剂),随后恢复正常。但现在看来,下周的剂量也有可能低于预期,且目前还无法确定会减少多少。 政府的疫苗运输和接种效率,引起了反对党不不满。 保守党领袖埃琳·奥图尔(Erin O'Toole)在一份声明中称,加拿大的疫苗接种率已经是七国集团中最低的,且目前没有国内生产能力,立场十分被动。 “我们需要政府为所有加拿大人确保疫苗安全,但特鲁多却让我们失望了。每一次取消疫苗交付、每一次疫苗延误,都意味着加拿大必须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扭转目前的局势。” 与此同时,最新数据显示,现在加拿大是唯一一个使用发展中国家疫苗计划(COVAX计划)中资源的七国集团国家。 该计划由世界卫生组织和疫苗疫苗联盟Gavi协调,利用富裕国家资金,为92个中低收入国家购买疫苗。从COVAX接收第一批疫苗的,绝大多数是中低收入国家。

撑不住了! 加航裁减整个Rouge 部门 80人下岗! 2月8日起生效!

响应政府 由于联邦政府为了阻止更多变异病毒入境,日前制定了最新旅行限制,多家加拿大航空公司受到波及。本周三,加拿大航空公司宣布暂停Rouge 部门的所有运营,预计解雇员工80人! 加航表示,“因应加拿大政府要求,我们将取消飞往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的所有航班,而这些航班主要由Rouge 部门执飞,因此决定暂时关闭该部门,2月8日起生效!” 价格相对便宜。Rouge是加拿大航空公司新推出的廉价航班分公司,主要执飞多个欧洲旅游目的地,机票价格略低、但座位空间小,机上服务也较简单。

结果出了! 美国Clearview AI偷录百万加拿大人 擅自比对信息!

处以法律制裁 2020年,美国Clearview AI面部识别技术的隐私问题成为大家的关注。阿省、BC省和魁省的商场内安装的Clearview AI监视器擅自采取了数百万名加拿大人的面部识别信息,遭到本国隐私监管机构调查。 本周三,联邦隐私专员丹尼尔·塞里安(Daniel Therrien)与三省的隐私专员共同表示,Clearview AI大规模监视加拿大人,侵犯了加拿大人的隐私权,且违反联邦和省级个人信息法律。 他们指出,Clearview AI技术能够将人们的面部照片与公司数据库内超过30亿张图像进行比对,以进行人肉调查。 结论是,Clearview AI在没有获得个人知情或同意的情况下,积累高度敏感的生物识别信息,给加拿大人造成了重大伤害的风险。 监管机构发现,Clearview AI不仅收集了加拿大人的图像,且积极向加拿大执法机构推销其服务。全国的执法部门,包括皇家骑警部门都持有账户达48个!接下来,加拿大信息监管部门将采取相关法律行为, 应对此事。去年7月,隐私专员致公共安全部长比尔·布莱尔的一封公开信中,他们Clearview AI技术对加拿大人的基本权利构成威胁。

官宣! 特朗普后援会“骄傲男孩”入恐怖组织名单 加拿大严加打击!

理应这样 美国国会暴动之后,加拿大就一直在考虑将特朗普的“手下”——“骄傲男孩”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本周三(3日),加拿大政府公布最新恐怖组织名单,新增13个组织,“骄傲男孩”“光荣入列”! 联邦公共安全部长比尔·布莱尔指出,骄傲男孩属于暴力极端主义团体,与极右翼组织Atomwaffen Division、The Base和 the Russian Imperial Movement共同入列加拿大恐怖组织名单。“暴力恐怖主义行为在加拿大社会没有地位,加拿大政府将尽全力确保国民的安全。” 布莱尔称,这些恐怖组织并不是出于政治动机被列入,而是基于加拿大国家安全机构法律程序界定的。 目前,加拿大《刑法》明确列出73个恐怖组织或团体,每5年审核并修改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