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
加拿大
惊爆! 全球疫后13种传染病爆发 华人1家5口全病倒! 加拿大卫生官警告
新冠疫情过去了,这场夺走成千上万生命的人类浩劫实在是太恐怖,新冠、核酸、封锁、隔离注定成为我们这代人的共同记忆,人们甚至把现在称为“后疫情时代”。
然而,这个“后疫情时代”也蒙着新冠疫情的阴霾,有惊人报告指出:新冠病毒后全球13种传染病的患病率大幅激增,还有大批华人轮番生病!
一名华人凯西(音译,Kathy Xiang)就表示,自己全家接连感染各种传染病,从今年2月到现在一直都“病”着。
凯西表示,12岁的女儿接连感染百日咳、鼻病毒和副流感病毒,一下子就病倒了,连着5周没办法去学校上课;连带日夜照顾女儿的她,也都感染了这3种病毒。
母女双双病倒的时候,这位华人麻烦年迈的父母帮忙照顾10月大的儿子,结果3月份又确诊新冠病毒,祸不单行,父亲紧接着又患上了带状疱疹。
大人病了,小孩儿也逃不过,没多久,儿子也患上了副流感和肺炎,一连输了5天的点滴。
“我们尽了一切努力保护他,但连他都生病后,我真的麻木了,已经身心俱疲。”
6月14日,英文媒体彭博社就报道这个文章——
现在大家生病频率比之前都更高!从普通感冒到麻疹、肺结核,全球至少有13种传染病超过了疫前水平,且还在大幅增加!
根据从60多个组织和公共卫生机构收集的数据显示,目前有44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至少一次传染病复发,且严重程度至少是疫情前的10倍!
这13种传染病包括水痘、霍乱、登革热、麻疹、肺炎支原体、细小病毒 B19、侵袭性A组链球菌、百日咳、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1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和结核病。
新冠疫情后的两个流感季节,美国感染病例增加了约40%;
今年前四个月,中国百日咳病例比去年增加了45倍;
在澳大利亚部分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病例比1年前增加了近1倍;
阿根廷正在迎来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
美国20多个州、英国、欧洲多国的麻疹疫情正在卷土重来;
2022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例750万人,这是WHO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监测以来最糟糕的一年!
不仅仅是原本常见、在新冠疫情期间消失的病毒,还有各种细菌和罕见的疾病也迎来爆发期。
就在今天,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卫生官员发出警告——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 (IMD)的活跃病例正在增加!
加拿大联邦卫生局证实,安大略省和曼尼托巴省今年都出现了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病例,其中多伦多的感染人数已经创下来2022年来最高记录!曼省感染病例也翻了2番!
除了这两个省份,加拿大其他省份和地区也接连查出阳性病例,暂时不清楚背后原因是什么。
曼省卫生官员卡比斯(Carol Kurbis)表示,侵袭性脑膜炎球菌病是一种细菌感染,可导致脑膜炎并可能致命。
通常而言,患者的症状出现得很快,有些人会出现颈部僵硬、紫色皮疹和恶心或呕吐等症状,有人会出现败血症型症状,血液受到感染。
“人们会病得很重。高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而且病情在白天会迅速恶化。”
日本还出现罕见“食人菌”,疫情正在蔓延!截止6月7日,日本全国已经累计报告近1000例,是去年同期的2.8倍!
这个“食人菌”指的是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综合征。
细菌会从伤口进入,然后使感染部位坏死,导致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感染后48小时即可致命,目前死亡率达10%~40%。
由于这种细菌致死率相对较高,且常伴有手脚坏死,在日本被称为“食人菌”。
链球菌主要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虽然许多人感染后不会出现症状,但一旦侵入血液或肌肉等组织,可能引发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症。
初期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烧等,而后病情迅速发展为血压下降,在数十小时内就可能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
专家表示,“这一病株最初是在英国被发现的,现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地都引发了剧毒型感染。”
不仅如此,全球的死亡人数也在增加。
对于为什么后疫情时代传染病患病死亡率升高,一部分专家认为是新冠疫情期间各国采取封锁政策,改变了人们的免疫模式,为“常规病毒提供了人工绝缘层”,重新开放之后人们的免疫力更低下。
“这就像是免疫系统的墙壁被打破了,现在各种病毒都更容易进入。”
不少网友也纷纷分享自己的经历——
“自从去年第二次感染新冠以来,我的妻子就出现了一个接一个的免疫疾病,生病了将近1年,真的是太惨了。”
“我每两个月就会出现一次呼吸系统疾病,有时候更加频繁,医生都查不出什么原因,新冠病毒是一种新型疾病,确实有可能摧毁人们。”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生病了,去年8月份感染新冠以来,就一直患有呼吸道感染,这是我2个月内第二次的支气管炎了。”
“新冠前我每年可能会生病一次,新冠后是每几个月就生病一次。”
“我每次出门就戴着口罩,虽然在别人看来可能跟个疯子没有两样,但我已经4年没有生病了。”
“我们公司有少数人多次新冠中招,现在几乎每个月都会生病请假在家。”
“我原来上班都是全勤的,或者一年请2、3天病假,现在每年基本都是6-8天。”
“世另我,我从事的是零售业,疫情期间基本都戴着N95口罩上班,说到消毒洗手虔诚得跟个信徒似的,结果在2023被新冠找上门。本来一个1年最多轻微感冒1、2次的人,半年内感染上呼吸道疾病5次、不明眩晕2次、胃肠道疾病1次,突发性高烧和偏头痛萨湖此、炎症1次(休了6周),心率从之前的68上升到80。”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有的人表示自己反过来,新冠之后生病频率下降了,今天这篇报道说的是一个趋势,有人认为是疫苗的问题。
“比新冠更糟糕的是疫苗。”
“把未经测试的疫苗打进人们身体里,才会这样的”。
新冠疫情
新冠来临后 罕见癌症涌现 多人同时患上同种癌症……
新冠疫情已经过去1年多了,话题仍然没有结束。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每周五,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一群癌症医生会一起吃个午餐,然后交流一下治疗经验。
北卡血液和癌症关怀协会的首席执行官Kashyap Patel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
新冠疫情还在肆虐的2021年一个周五,Patel在交流中提到了自己的一个病人。
他才40多岁,却罹患胆管癌。这种癌症通常在70到80岁的人群中发病。这个病人太年轻了。
起初,大家沉默不语,很快就打开了话匣子,他们最近竟然都治疗过类似的病人。
那次会面后1年之内,这个小圈子的医生中竟然又接诊了7名这样的病例。
Patel回忆说,我从业23年,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
Patel医生
另一名肿瘤学家Asutosh Gor也表示:“我们都被震惊了!”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奇怪的现象:多名患者几乎同时患上多种类型的癌症(并非是原发癌症转移),还新增了十几例其他罕见癌症病例。
南卡罗来纳州米尔堡的Bob Krall和 Bonnie Krall夫妇在14个月内被诊断出3种不同的癌症。
2022年,Bob由于罹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而来找Patel医生诊治。这种癌症非常罕见,每十万人里只有四五例。
后来,Bob发现,几位邻居也患上了同一种癌症。
“这就像感冒一样。好像每个人都得了这种病。”
在一次治疗过程中,妻子Bonnie抱怨自己经常胃痛,吃药也没有帮助。
Patel为她进行检查,发现腹部也有恶性囊肿。几周后进行手术时,肿瘤已经重达8.5磅。
几个月后,丈夫Bob又患上肺癌。
自新冠开始以来,Patel诊所的患者中已经有超过15名同时患有多种癌症、约35名患罕见癌症和15对夫妇同时患上新癌症。
他开始怀疑,是否是冠状病毒导致了这一切。
美国国内的一些数据和大型癌症机构的统计显示,自新冠爆发以来,侵袭性晚期癌症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普遍的看法认为是由于疫情导致医疗服务中断产生的后果。
但包括Patel医生在内的不少研究者持有不同看法。
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人们就知道病毒会加速癌症的发生。
研究人员认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癌症源于人乳头瘤病毒、爱泼斯坦-巴氏病毒和乙型肝炎。
实验室测试表明,冠状病毒蛋白能唤醒休眠的癌细胞并促进其生长,从而增加被诊断为乳腺癌、胃癌和血癌的几率。
由于缺乏丰富的数据,很多美国顶尖癌症医生在新冠病毒是否会导致癌症多发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员、致癌病毒研究的先驱人物John T. Schiller不认为新冠病毒会致癌。
他表示,已知的致癌病原体会在人体内长期存在。包括流感和 RSV 在内的呼吸道病毒都与新冠病毒一样属于冠状病毒。
它们感染人后通常会消失,不会一直存在在人体中,应该不会致癌。
不过,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前主席、现任冷泉港实验室癌症中心(Cancer Center at Cold Spring...
新冠疫情
惊爆! 新冠疫苗留下后遗症 这些人痛苦至今 美女脑损伤 有人耳聋面瘫
前几天,新冠疫苗大厂被爆出遭集体诉讼,并首次承认副作用,引起轩然大波。
结果今天,美国这边就爆出研究人员也在调查打完新冠疫苗后出现副作用的受害者,这些人因为打了疫苗,一直痛苦到现在。
58岁的病理学家伊尔卡·沃肖斯基(Ilka Warshawsky)也接种了这个疫苗,前几针都没事,但在打完加强针之后,右耳全部听力都丧失了。
68岁的格雷戈里·波兰(Gregory Poland)博士是科学杂志《疫苗》的主编,他注射了第一针疫苗后,耳朵“每时每刻都传来奇怪的声音”,一直到现在。
54岁的肖恩·巴尔卡维奇(Shaun Barcavage)是美国纽约的一名护士,打了疫苗3年多,一直感到耳鸣、心跳加速,眼睛、嘴巴和生殖器有疼痛感。
他就打了1针,然后落下了后遗症,只要站起来就会心跳加速。
种种症状表明,他患上了体位性正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这是一种身体无法正常调节血流的疾病,会导致头晕、昏厥和心跳加速。
“政府也没办法帮我,他们告诉我这些(症状)都不是真实的,”因为POTS更常与感染新冠本身有关。
这波风越吹越大,更多人站出来分享自己的故事。
37岁的米歇尔·齐默尔曼(Michelle Zimmerman)本来是个神经科学家,2021年接种了强生新冠疫苗,之后再也无法长时间站立,最终被诊断为脑损伤,不得不搬回父母家。
原本一个到处演讲、经常骑自行车一骑就是20英里,活力充沛的人,现在连独自生活都做不到。
之前强生疫苗有几批受到污染出问题,被喊停过,齐默尔曼怀疑自己就是打到了坏的疫苗。
“当我去想这件事对生活造成多大破坏、我失去了多少东西时,有时甚至觉得难以理解。”
齐默尔曼在2021年10月正式向美国联邦政府疫苗补偿计划提交了申请,但政府花了2年时间才受理,到现在没有半点帮助或补偿。
49岁的法兰斯(Renee France)来自西雅图,她被诊断出面瘫,一侧脸部下垂,还患上了带状疱疹,严重的皮疹侵袭脸部,让她好几周都无法正常工作。
50岁的巴迪·克里奇(Buddy Creech)本身就在大学里带领了多项新冠疫苗试验的专家,但每次注射后他都会出现耳鸣和心跳加速症状,持续1周左右。
有一部分人表示,身体难受、生活就此被毁是一回事,更让他们委屈的是,自己其实是支持打疫苗的,知道这可能是概率问题,毕竟那么多人打了都没事,只是因为自己有后遗症不再接种或劝别人三思,就被周围的人贴上“反疫苗”的标签。
在美国,主流的新冠疫苗就是辉瑞、莫德纳、强生,还有少数年长者接种的是AZ疫苗。
统计数据指出,全美至今已有超过 13,000 人已向联邦政府提出疫苗伤害索赔。
当然了,现在政府和医学专家还是表示,全球大量数据和科学研究证明新冠疫苗的益处远远大于弊端。仅在美国,疫苗就挽救了至少数十万人的生命,未接种疫苗者死亡、住院和重病率都高于接种疫苗者。
但,疫苗确实也存在副作用风险,就像今天这些人一样,被痛苦折磨至今...
新冠疫情
重磅!注射新冠疫苗后 患罕见心脏、血液、神经疾病风险上升 加拿大专家这样说…..
放心了
虽然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但是对新冠疫苗安全性的争议似乎仍然没有停止。
大部分人都注射了多剂疫苗,还可能是不同牌子的疫苗,新冠疫苗引发恶性副作用的消息也不绝于耳。
那么,新冠疫苗到底是否安全呢,一项最新的研究或许可以为你解开疑惑。
上周,一项新冠疫苗的大型研究公布了结果,研究对象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丹麦、芬兰、法国、新西兰和苏格兰8个国家和地区的9900万疫苗接种者。所接种的疫苗包括辉瑞、莫德纳和阿斯利康(AstraZeneca)。
由于这次的研究样本数量非常庞大,所以数据很具有说服力,也揭示出之前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信息。
新冠疫苗与一些罕见的心脏、脑部和血液疾病的发生存在关联。
辉瑞和莫德纳疫苗与心肌炎(心肌发炎)和心包炎(覆盖心脏的薄囊肿胀)这两种罕见副作用确实有联系。
阿斯利康疫苗有可能会导致罕见的吉兰-巴雷综合症(免疫系统攻击神经)和脑静脉窦血栓(脑内的一种血栓)。
一名澳洲男子Daniel Shepherd在注射疫苗后就患上了心包炎,2年来生活大受影响。
他是阿德莱德一名政府雇员,在儿童保护部门工作。疫情期间,政府雇员都必须接种疫苗才可以正常上班。
Daniel接种了第三针疫苗后的第二天,因为身体不适被紧急送往医院。
其实,打前两针时,他也感到过不适,但是没有这次这么严重。
他被诊断患上了心包炎,心脏功能受到了严重影响,直到现在也没有治愈。
Daniel正直壮年,但却跟不上自己5岁孩子的脚步。一起玩耍时,他不得不跟孩子说:“对不起,伙计,爸爸累了”。
他形容自己现在的心脏“如同90岁老人”。
他提出工伤赔偿的诉求,在今年一月获批。政府将向他每周支付赔偿金和医疗费用。
研究发现,在接种第一剂莫德纳疫苗后,发生可能致命的脑脊髓炎的风险略有升高。在 1050 多万名接种者中,有七人患上了这种疾病,而在未接种疫苗的类似人群中,只有两人患上这种疾病。
在接种第一、第二和第三针莫德纳疫苗和辉瑞疫苗后,心肌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接种第二针莫德纳后该病的发病率最高,比预期的发病率增加了六倍多。
罹患心包炎的风险在第一次注射莫德纳疫苗后上升了 1.7 倍,在第四次注射后上升了 2.6 倍。该病在第三次注射阿斯利康疫苗后的风险则增加了 6.9 倍。
此外,首次注射阿斯利康后,格林巴利综合征(一种针对神经的罕见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在接种疫苗前,预计 1060 万人中会出现 76 例病例,但注射后的统计却发现出现了 190 例。
在 1060 万名接种者中,首次注射阿斯利康还与...
突发! BC惊现5例Omicron! 加拿大这省无限期暂停解封 入境规则改变 华人留意!
“Omicron可能比Delta更糟!”
跑不掉的事,都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刚刚,BC首席卫生官BonnieHenry宣布,本省再次发现4例Omicron病例,使得新变种人数达到5例。其中有3人已经完全接种。
昨天卫生厅才强调BC的防疫重点还是Delta,言语中似乎透着对Omicron的不屑,没想到这么快被打脸。
Bonnie Henry表示,除了目前的这5例,还有一些“可疑和未决”的病例,很可能也是这种新变种,未来几天新病例或还会增加。
最新病例患者年龄从18岁到60岁不等,都与来自尼日利亚、埃及、南非等国家的旅行有关。
一如既往,卫生管没有透露更多“隐私信息”,暂且不知这5例的地址信息,甚至在那个卫生局辖区都不知道……
BC之外,隔壁阿省也宣布共发现11例Omicron,其中7人完全接种,2人部分接种。
总共11例,竟有9例中已接种者感染,Omicron突破疫苗防线的能力超过预估。
加上曼省刚刚报告的首例Omicron,加拿大已有5省沦陷!
安省方面,目前至少已有13例Omicron变体,并爆出首例校园案例,令家长惊心。
安省近期疫情严峻,日增感染人数在千例左右浮动,住院人数也暴增。
报道指出,即使Omicron不发威,2022年初安省新病例和ICU重症患者也将激增。
最新模拟报告显示,1月份可能会有250至400名新冠患者需要接受重症监护,在最坏的情况下,比如没有进一步的公共卫生限制,以及大约30%的5-11岁儿童在年底前完全接种疫苗,那么到1月中旬,日增病例可能上升到近3000例。
形势严峻,安省不得不再次作出决定:无限期暂停解封!
在今天(12月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安省政府宣布继续暂停解封,以检测省内的疫情形势,并了解更多有关Omicron变种的信息。
一些餐饮场所如夜总会和婚宴,还有澡堂等设施,仍然维持目前的容量限制和社交距离要求不变。
安省新冠顾问负责人Dr. Juni更建议人们在圣诞节保持警惕,“民众尽量只与最亲近的朋友或家人见面,并把大家庭团聚的时间推迟到夏季,现在先把一切这类活动暂停。”
“重新考虑你的出行计划。我们要面对的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变异病毒,它还有能力部分躲避人体免疫系统。我们必须处理这件事,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当作它还没有到来。”
“所以我们需要做好准备,当圣诞节假日来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三思。我们需要在未来几个月内,多一些限制、少一些接触,让病毒少一些传播的机会。”
入境新规生效
没打疫苗禁坐飞机火车 落地检测!
病毒可怖,加拿大也即时更新旅行指南。从11月30日起,12岁以上未接种者,不再允许乘坐飞机或火车。
加拿大还公布了禁止入境的国家名单,包括南非、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博茨瓦纳、莱索托、埃斯瓦蒂尼和莫桑比克、埃及、马拉维和尼日利亚。
在抵加前14天曾到过上面这些国家的旅客,不论是公民还是PR,也无论是否已经接种疫苗,都需要接受筛查和隔离。
温哥华国际机场(YVR)也在本周一(12月6日)更新入境指南——将对所有入境的国际航班旅客实施落地检测!包括已完全接种的人!
预计这个新政一出,华人回国探亲再回加拿大时,将会更加麻烦。
有关Omicron的影响力,近日有一些消息:比如感染者多为轻症,甚至有专家认为“毒性的减弱对于人类来说是个好消息”等。
不过,情况真的这么乐观吗?
麦克林杂志发表文章,南非数据的早期建模表明,Omicron显著超过Delta,有效繁殖值 (Rt) 超过 3。
因此,如果 Omicron 的繁殖率远高于Delta,那么数学上意味着更多的住院治疗和更多的死亡。
事实上,南非豪登省的住院人数已有所增加,这反映变种病毒仍在人体产生负面影响,
从数量来看,Omicron也已经几乎完全攻陷南非。
曼尼托巴大学新兴病毒助理教授Jason Kindrachuk表示,即使Omicron变种病毒引起的疾病,不如其他病毒株那样严重,但如果更具传播性,仍然十分危险。
他表示,来自欧洲的数据,可能在接下来的数周内公布,这肯定会甚具说服力;他表示,会密切关注Omicron袭击年长人口、已接种疫苗人士及没有感染史的人士,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切都还是未知,但愿加拿大的一“堵”(严查入境)二“防”(疫苗),能抵挡住Omicron的进攻吧。
警惕! 加拿大Omicron病例连爆 美澳已出现社区传播! 病毒可对人体”隐身” 38国现毒踪
变种病毒太狡猾
本以为打完疫苗后,今年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过个年,可没想到突如其来的Omicron变种却把一切都打回了原形。
在这两年多的疫情里,大家已经见识到了各式各样的变种病毒,因此有不少人都对Omicron变种不屑一顾。
然而,Omicron变种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如今已经在全球38个国家当中传播开。不仅如此,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惊讶地发现Omicron变种的危险实在是不容小觑。
今天,一份最新的研究显示,Omicron变种拥有一种普遍存在于感冒病毒中的基因序列,能够让其变得更像人类身体当中的一部分,因此可能比其他新冠变种更容易传播!
加拿大Omicron变种连爆
加拿大虽说在第一时间就关闭了国门,但Omicron变种还是遍地开花。
今天安大略省公共卫生部门表示,汉密尔顿确认了当地首例Omicron变种病例。一名最近前往南非旅行的汉密尔顿居民,在检测结果中呈阳性。
除此之外,还有第二个潜在的病例正在调查中,但目前尚未得到证实,这两名受影响的人正在隔离当中。
就在发现汉密尔顿病例的前一天,在周五,多伦多也新确诊了3例Omicron变种,其中两人最近从尼日利亚返回加拿大,另一人从瑞士返回。
目前,安省全省的Omicron新变种感染人数增至12例,要知道在一天前,安省只有6人确诊,短短两天就翻了一倍。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如今这种关键时刻,安省还有一家餐厅爆出了大型群聚感染。
温莎市一家餐厅因聚众举办生日派对,导致42人感染新冠,卫生部门对此发出高风险警报。
据了解,这场生日派对于11月18日在2022 Main Street West的Elite Restaurant举行,在这之后,接连有42人在新冠检测中呈阳性。
不过真正令人担忧的,是这42例病例可能会在该地区的数百人当中传播。当地医疗官Shanker Nesathurai 博士说,温莎埃塞克斯郡的疫苗接种率并不高,因此病毒很容易出现大面积的扩散。
世界疫情
不止加拿大,全球各国都被Omicron变种打了个猝不及防。今天,美国和澳大利亚都出现了首个Omicron变种的社区传播病例。
数据显示,昨天美国又有六个州确认出现了Omicron变种,新泽西州、马里兰州、密苏里州、内布拉斯加州、宾夕法尼亚州和犹他州,在周五分别报告了它们的首例Omicron变种。
密苏里州还有一个疑似病例,正在等待CDC的确认。
Omicron变种在澳大利亚也蔓延了开来,澳大利亚周五在悉尼的一所学校中出现了Omicron的首次社区传播,当局正在调查来源。
新南威尔士州的首席卫生官员Kerry Chant说,当更多的测试结果出来时,预计这个周末会出现更多的Omicron病例。
韩国今天也再次打破了感染和死亡的每日记录,并确认了三例新的Omicron病例。
周六,韩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KDCA)报告出现了5,352例新病例,这是本周第三次超过5,000例。
在过去24小时内,有70名新冠患者死亡,打破了最高记录,同时,752名重症患者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官员们表示,由于一些患者参加了11月28日一场有数百人到场的教堂聚会,因此Omicron 病例的数量可能会增加。
Omicron变种能躲避免疫系统
为什么Omicron变种病毒能如此强悍,瞬间席卷全球?
美国数据分析公司Nference领导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Omicron病毒株包含一个普遍存在于感冒病毒中的基因序列,这相当于让病毒在人体当中“隐身”了。
让人感到恐慌的是,这个基因序列在其他新冠变种病毒当中从未出现过,靠着这段基因序列,Omicron变种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像是人类身体里的一部分,从而躲开免疫系统的攻击。
这意味着Omicron变种病毒可能能够更容易地传播开来。
与此同时,Omicron病毒对儿童的攻击也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南非官员警告说,在当地第四波感染中,儿童住院率较高,人们应对此保持警惕。
公共卫生专家Ntsakisi Maluleke表示,在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所在的豪登省,医院的1511名新冠阳性患者中,有113名是9岁以下的儿童,这个比例比先前的几波疫情都要大。
如此不寻常的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害怕Omicron变种相比其他变种,会对幼儿构成更大的威胁。
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确认儿童病例的激增是否和Omicron变种有任何的联系。
根据世卫组织的警告,他们目前还在对Omicron变种进行调查,可能需要数周时间来确定该变种的传染性,大家千万不要因此而放松警惕。
没想到Delta变种引起的疫情还没消停,Omicron又开始“大杀特杀”,照这样下去,我们到底要什么时候才能回归正常的生活啊。。。
警惕! Omicron病例飙升1900%! 加拿大现首例儿童感染! 美国惊爆2000例!?
不容轻视!
全球抗疫2年多,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生活可以逐渐恢复正常之际,半路杀出个Omicron毒株,警戒线再次被拉起。
一句“我们将永远不会回到一个没有新冠的世界,”将人类打回现实。
未来如何,我们现在说不好,也没有精力去想,光是应付眼前的病毒都分身乏术了。
那么,这一次大进化的Omicron,真的就如南非专家们所说的那样,全是轻症或无症状、重症和死亡率都极低吗?
就在今天(12月4日),南非最新疫情数据打脸了这个说法——单日新增病例7天之后飙升467%,1.6万人感染!对比2周前的数据,大大增加了1900%!住院人数激增365%,至279人!死亡人数翻了1倍!
南非疫情重灾区的卫生官透露,现在Omicron的R值已从一个月前的1飙升至3.5!
换句话说,现在每10个人感染新冠病毒,就会传播给另外35个人。即使欧洲震央英国,疫情最糟糕时R值也从未超过1.6!
当然,人类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有限,现在对Omicron毒株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所有判断都需要对比。
英国卫生安全局流行病学家梅根·卡尔(Meaghan Kall)就警告,目前现有数据表明,Omicron可能比Delta更“糟糕”。
与此同时,南非科学家在今天公布了第一项有关于Omicron的“真实世界数据”——Omicron可能真的能够逃避人体某些免疫力,使人们重复感染新冠病毒!
自从Omicron出现之后,科学家们注意到一个现象:重复感染新冠的人数激增。
在分析了将近3.6万例再感染病例之后,专家们结合整个疫情期间的再感染率(2次或以上)趋势。
不论是在Beta毒株,还是Delta毒株肆虐的时候,即便这两个病株都被检测出具有逃避人体免疫力的能力,人类再感染新冠的风险都没有出现激增。
然而Omicron出现之后,这个数字明显上升了。
虽然现阶段科学家们尚未一一检测这3.6万至少感染新冠2次的患者体内是否都有Omicron新冠病毒,但这个时间点出现上行曲线,他们推测背后的驱动力就是新毒株。
根据这项未经同行审查的研究显示,估计Omicron新冠毒株逃避人体免疫力、使其重新感染的可能性为早期突变毒株的2倍!
另外,南非范围内感染Omicron的患者中,有24%的人已经完全接种疫苗。综合以上因素,专家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找出Omicron对现有疫苗效力的影响。
本周五,正式被Omicron全面入侵的北美大陆传来2个令人担忧的消息——
加拿大出现首例儿童感染Omicron的病例!
美国专家爆出:本国可能潜藏了2000例Omicron确诊病例,限于检测能力不足,暂时还没有报告出来!
在今天的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安大略省约克公共卫生局证实了这一消息——本地区确诊首例Omicron病例,而且患者还是12岁以下儿童!
据透露,这名儿童患者最近才和家人一起前往南非旅行,11月22日回来之后接受检测,结果呈阳性,感染的是最新毒株Omicron!
患者的年纪尚小,不符合加拿大目前的新冠疫苗接种资格,对病毒毫无免疫力,家长就这么把孩子带出国,不幸感染上病毒。
经检测,孩子的家人也有人中招,目前尚不确定感染的是不是Omicron变种,现在都在家隔离。
截至目前为止,这名儿童也是全加拿大首例Omicron儿童病例,患者的具体年龄尚未公布。
不仅如此,就在刚刚,安省多伦多卫生局确认——再发现Omicron确诊病例3宗!
其中2人刚从尼日利亚旅游回来,另1人则是从瑞士返加的,目前卫生部门正在密切跟进这3宗病例,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
Omicron毒株也已踏进美国,短短几天之内,病毒就从西跑到东,甚至混入了5万人的动漫展。
就在今天,最早爆出确诊病例的加州,一位公共卫生专家查瑞迪·迪恩(Charity Dean)就发出警告,基于对美国国际旅行人数模型分析,估计现在美国已经有大约2000宗Omicron病例了!
之所以没有被爆出来,只不过是因为美国目前没有对足够多的病毒样本,来进行基因测序。白宫首席医学顾问佛奇也表示,如果说Omicron已通过国际旅行入境美国,他根本“不会感到惊讶”。
已经出现首例Omicron的加拿大BC省,也在今天下午公布了最新数据,过去24小时内新增405例确诊、6死,目前暂时未发现更多Omicron确诊病例!尚在密切观察刚从南非回来的204人!
虽然不像安省和魁省反弹得那样厉害,BC的7天平均新增病例还是出现了稍微上扬,达到354例,全省活跃病例3071人。
今天早上,加拿大国家免疫工作小组更新第3针接种建议,强烈鼓励50岁以上的人接种加强剂,18至49岁人群接种第2针之后至少半年后打第3针。
BC省在今天下午表示不跟进,按照原计划进行加强针接种工作。
2021年冬天,人们注定要和最新的Omicron毒株一起度过了,希望这一次,在疫苗、禁飞、收紧入境关口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不要放松防疫,平安过渡到2022!
急! 加拿大多省疫情恶化! NACI突发重磅建议 世卫: 不能认定Omicron只导致轻症!
“我们永远不会回到没有新冠的世界!”
正当全球都在盯着新变种Omicron的最新动向时,加拿大部分地区的疫情再一次恶化:
3日,最先发现新变种Omicron的加拿大省份,也是加拿大首例Omicron本地传播的安省,公布新增1031例新增,这是该省6个月来首次日增破千!
同样惨遭病毒反扑的还有魁省——周五报告新增1335例,为4月16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过去几天,该省阳性率一直在攀升,已经达到了3.7%,活跃病例自5月7日以来首次升至9000以上,达到9297。
BC省昨天报告新增368 例5死,日增虽不及早前严重,但BC近日的活跃病例恢复到了3000以上,再次增加,且同样发现了omicron的感染案例。
时隔半年,病毒突然反扑,新变种omicron迅速传播,将本来准备迎接曙光的加拿大打了个措手不及!
今天,加拿大免疫委员会NACI突然作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决定——
“强烈建议”所有50岁以上的加拿大国民注射加强针,另呼吁18-49岁的成年人在第二针打完6个月后接种第3针。
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NACI由一群疫苗专家组成,在疫苗建议方面向来谨慎,中间甚至因为一度建议国民慎选牛津疫苗之事还遭到加拿大政府不满。
但是现在,NACI强烈建议为50岁以上的加拿大成年人和其他弱势群体接种第三针疫苗。
并指出,数据已经表明,对于那些完成两剂疫苗的人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感染的保护正在下降。
在疫苗的选择上,NACI认同加拿大卫生部的授权,即可以使用辉瑞和莫德纳作为加强针提供给18岁以上的成年人。
同时,NACI引用辉瑞疫苗导致的心肌炎或心包炎报告率比较低的情况,推荐辉瑞为18-29岁人群的首选加强针疫苗。
对此,加拿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表示,NACI的建议也是在对各省发出信号,即年长的加拿大人应该首先接种,她并希望NACI提供一些指导,说明那些年龄组应该受到最强烈的关注。
对于NACI突然更新第三针建议,有声音指出,这是出于对新变种Omicron的担忧。
联邦政府周二要求 NACI“迅速”审查其COVID-19加强针注射的指南,结果NACI周五就更新了建议,虽然卫生部和NACI都没有指出,该建议的更新是因为Omicron,但卫生官员承认:
他们担心Omicron更能抵抗疫苗。
谭咏诗表示:“现在以及整个冬季,病毒将会继续在全球范围传播,专家们还在评估Omicron变种将带来的影响,我们仍然需要提高警惕。”
目前,Omicron虽然广传全球,但至今尚无直接导致的死亡案例,早前有声音认为,这种新变种“毒性”不及Delta,主要导致的是轻症。
不过,对于这一观点,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今天表示,就目前的特征来看,新冠Omicron变种的传播力极强,但现在就说它只会导致轻症为时尚早!
Soumya表示,从早期的报告来看,我们确实认为它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但现在就断定 Omicron变种只会导致轻症还为时过早。因为距Omicron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关注的变种仅一周,而距在南非首次观察到它仅两周时间。
她说:“到目前为止,报告的大多数病例都是轻微的。”“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接种了疫苗,所以这可能是原因之一。”
“从感染到转变为严重疾病之间总是存在滞后,”她说,一般在病例激增之后两周左右,才会出现住院和死亡的激增。
而另外一个来自南非的发现又更令人担忧——南非研究者指出,Omicron有可能更容易再感染那些接种过疫苗或从之前感染中恢复的人。
加拿大传染病专家Dr. Isaac Bogoch说:“如果这种变异比其他变异更有可能再次感染,那么我们将转向,我们将需要扩大第三剂的适用范围。”
由此来看,我们对Omicron变种无法盲目乐观,就像我们如今已经无法期待人类能在短期内战胜疫情。
就在上个月,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在接受采访时被问:“人类还能战胜新冠吗?”
福奇回答:“真正消除这种高度传播的病毒将是非常困难的,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非常困难,也许永远都非常困难。”
对此,加拿大媒体Globe and Mail也发表评论文章,引用福奇的这段话,标题言:
“我们将永远不会回到一个没有新冠的世界。接受这个现实吧。”
“新变种的消息粉碎了我们许多人对于疫情已经接近终点的幻想。我们很难准确地说现在处于疫情的什么阶段,除了比病毒最初爆发时要好得多之外,当时全球对病毒的隐形和致命性毫无准备。”
“Omicron及其引发的恐惧应可以好好利用。它提醒人们:我们几乎不可能回到一个新冠病毒清零的世界。”
“我们是时候开始接受:今年或明年,我们进餐馆和坐公交车时仍然必须戴口罩。它可能会变得常态化。也许在最好的情况下,人们会看到COVID-19演变成一种类似流感的季节性现象,用预防措施来避免感染和传播。”
“COVID-19永远不可能从地球上根除。它将成为我们可以很容易忍受的东西,就像我们忍受其他疾病一样。”
如此,注射疫苗,每天带上防疫常识和戴上口罩出门,或将成为我们唯一的出路。
惊! 1传50! 美女”毒王”引爆全球最大Omicron疫情?! 出差回来一屋子同事集体中招!
加拿大惊现首例Omicron本地传播病例
新冠Omicron以野火之势改变全球疫情格局,从目前的传播程度来看,其火力之猛似乎远胜Delta,让世界大为震惊!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日发生的一起传染案例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位美女分析师出差回国后,参加了一场了圣诞派对,结果一屋子同事中至少有50个已经完全接种者被确诊,媒体纷纷猜测:这是否是全球最大的Omicron疫情?!
检测还在继续,感染人数预料还会上升。马上就是12月圣诞节,这起超级传播事件让人彻底慌了……
玛塔(Marta Zlotkowska)是挪威一家公司的业务发展分析师,不久前,她被公司外派到南非出差。
3周前,玛塔在社交媒体上发出了几张南非Table山的风景照以及一张在飞机里拍摄的俯瞰图,
玛塔说:“多么美妙的地方啊,我爱我的工作。”
然而,就在几天前,玛塔的社交媒体内容变成了“隔离的第二天”。
她是一场圣诞派对疫情爆发后,被隔离的人之一。在这场盛大的公司圣诞聚会中,到目前为止,已有50个人的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当局已经确认有人确诊的是Omicron新变种,并认为阳性人数可能还会上升。
(玛塔公司所在的大楼)
前一刻还沉浸在圣诞欢乐气氛中的人,接到检验结果后被直接打入冰窖——
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曾经以为万无一失的聚会,竟成病毒的狩猎场。
(示意图,图文无关)
最百思不解首先是玛塔,“这是一个百分百的,完全接种者的聚会。”
她坚称,这场聚会只允许接种了疫苗的工作人员参加,而且需要事先获得阴性的检测结果。
疫苗+阴性结果,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双保险了。
再说,公司年度最大的圣诞聚会呢,如果不去,会不会显得自己不合群?没有团队精神?
因此,这场圣诞趴体办得轰轰烈烈,上百名同事欢聚一堂,言笑晏晏,觥筹交错。
好似疫情已经过去,煎熬两年终迎光
晚饭一直吃到10点半才结束,餐厅变成了夜店,除了玛塔的同事们,此时店里还有其他客人。
人来人往中,病毒已经狡黠地完成了它的传播。
派对结束后,当晚在这家店待过的人纷纷中招,除了50名已经完全接种的同事外,还有2名当晚没有参加派对,但只是在餐馆待过的人,也被检测出阳性,但目前还不能确定他们是在餐馆被感染还是在其他地方接触的病毒。
当地首席感染控制医生Tine Ravlo对病例样本进行初步筛查后表示,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Omicron。
“有非常强烈的迹象表明这次疫情是 Omicron。”
如果情况得到证实,那么这一次圣诞派对,恐怕将成为全球最严重的一次Omicron疫情。
而刚从南非回来的玛塔,或将成为“超级毒王”之一。
同时,这也给所有打算参加圣诞聚会的人敲响了警钟:
即使已经完全接种,即使所有人都是阴性,依然挡不住Omicron的传播步伐。
唯一能让人稍微松一口气是:目前,50名感染同事中,没有人出现重症。
这一情况和研究专家的发现一致:专家们认为,Omicron可能是一款传播起来很疯狂,但毒性可能不比Delta的变种。
在它的“发源地”南非,过去 24 小时内,有11,535 人的检测呈阳性,比上周四增加了 368%——
感染人数1周内增加了5倍,住院人数增加了 180%。
专家们最担心的是“Omicron 的再感染率”,有35,670例为再感染,说明疫苗或抗体被Omicron冲破防线。
同时,Omicron强大的传播力也让专家担忧,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内“席卷全世界”。
任职于新加坡伊丽莎白诺维娜医院的梁浩楠接受采访时说,尽管各国可快速研发对抗Omicron变种病毒的疫苗,但光是试验就需耗时三到六个月,以证明疫苗能提供足够免疫力,“老实说,Omicron将在三到六个月内席卷全世界。”
加拿大目前已经发现了10例Omicron案例,包括安省、BC省都有现踪,早前的病例都具有旅游史,为境外输入传播。
但今天,情况又变了——多伦多地区发现的最新Omicron病例,已经被证实是本地传播,这也是加拿大发现的第一例Omicron本地传播的病例。
美国纽约今天也是一口气发现了5例Omicron案例,包括一名曾参加国际动漫展的游客,州长Kathy Hochul呼吁民众尽快检测。
华裔公卫专家温麟衍(Leana Wen)指出,如果Omicron更具传播力,可能取代其他现有变种病毒,成为主流病毒株,而且目前PCR检测似乎可验出Omicron,但居家、快速抗原检测(antigen test)能否验出尚不明,科学家也不清楚单柱抗体和新冠口服药能否缓解新冠病症。
温麟衍建议,有出国旅行计划的人,尤其是高风险族应考虑延后旅行,许多国家实施旅行禁令和额外限制,出游时可能面临隔离规定或不容易找到航班,何况Omicron仍有许多疑问未解。
至此,新冠已有5种的主要变种在全球范围传播。
其时间线大致如下:
从2020年底的Alpha,到1月Beta、2月Gamma、4月Delta,到11月的Omicron,病毒一日日刷新人类对它的认知。
最后出现的Omicron 在刺突蛋白上有30 个突变,以及 26 个独特的突变,一共50多个突变。
这个圣诞,或注定成为一场与Omicron斗争的假日了。
医生接种3针疫苗 仍感染最新变种! 南非住院率飙升4倍 Omicron却将加速疫情结束!?
本来还以为到世界末日了……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消息称,大多数感染Omicron的患者,病情都是轻微的,而且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这种变种对疫苗避免严重疾病的有效性方面存在任何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世卫组织的发言人表示,根据获得的早期数据,Omicron变异毒株确实比Delta更易感染人,可以轻松地突破完全接种疫苗后的免疫系统。
但是发言人也说,现在没有迹象表明现有疫苗在预防住院和死亡方面的效果会有所下降。这也是世卫组织官方首次表示Omicron变种或不会像最初担心的那样造成全球性的严重破坏。
另外,发言人还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现在这种病毒还有很多未知之处,但根据各国的汇报,总体来看,大多数Omicron病例的症状都是“轻微的”。
主要症状包括疲倦、肌肉酸痛、头痛和干咳,但是没有患者报告嗅觉或味觉丧失或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
正如德国的临床流行病学家卡尔·劳特巴赫教授(Karl Lauterbach)指出的,Omicron只是导致轻微疾病,一旦取代原来的Delta毒株,反而会加速疫情的结束。
劳特巴赫教授甚至还形容Omicron是新冠病毒给人类的“圣诞礼物”。
据最新报道,美国确诊的第一例Omicron患者便是这种轻微症状。这名患者22日曾前往非洲旅行,29号返回美国后确诊,已完成2剂疫苗接种。
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安德烈埃·阿蒙(Andrea Ammon)表示,截至目前,在欧盟10个成员国共报告的42例Omicron确诊病例中,到目前为止,所有感染者都只表现了轻微症状或无症状,没有重症和死亡病例。据悉,这些感染者大多有非洲国家旅行史。
另外,在英国确诊的22例患者中,也没有人病情严重到需要送医住院治疗。
据首次发现Omicron病例的博兹瓦纳透露,该国新增的Omicron病例中的85%都是无症状感染,另外15%的感染者症状也相对较轻。
南非医学协会主席安吉丽·库切(Angelique Coetzee)博士也证实,她治疗过的早期感染Omicron的患者症状相对Dleta均“较轻”。
由于受到Omicron极强感染性的影响,南非的住院率在一周内飙升了403%。
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 (NICD) 昨天的数据显示,当天共进行了42,664次检测,报告了 4,373 例新病例——相当于10%的阳性率。
与周一记录的2,273例相比,南非的感染率增加了92%,上周二记录了868例,周二同比增加了403%。
但是,和西方世界不一样的是,非洲国家的疫苗接种率普遍低,平均只有5%的人完全接种。南非的完全接种率在非洲已经算最高的了,也才只有23.8%。被Omicron感染的患者中,“绝大多数”也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相比之下,加拿大12岁以上民众的完全接种率是86%。目前加拿大确诊的Omicron病例均是输入病例,社区传播病例还没有发现。
以色列卫生部长霍罗威茨(Nitzan Horowitz)昨天也表示,对这种变体存在“乐观的余地”,根据“初步迹象”,现有疫苗将有效防止超级变种的严重疾病。
以色列最近确诊的两例病例都是在当地医院工作的医生,两人都完全接种了疫苗,而且,这两位医生还都接种了第三剂的加强针。
不过,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辉瑞疫苗在预防Omicron引起的症状性感染方面的有效率为90%,仅略低于Delta(95%)。 相比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未接种疫苗的人出现严重症状的几率要高2.4倍。
另外,辉瑞在完全接种疫苗并接受加强针的人群中预防严重疾病的有效率为 93%。
而且,Omicron的传染性也仅比Delta高30%,远低于一开始全世界恐慌的程度。相比之下,Delta的传染性比造成第三波疫情的Alpha变种毒株高 70%。
虽然Omicron并没有人们最早害怕的那样,在感染性和毒性方面都远胜于Delta变种,但是对于新冠这种病来说,还是尽量不要被感染。
不管怎么说,如果Omicron只是感染性强,但是引起的症状和病情不强的话,那还真是一个好消息。
与其被Delta感染失去嗅觉味觉,被各种莫名其妙的后遗症折磨得要死要活,Omicron还真算得上“良心”病毒了。
美国报警! 新毒株全面登陆北美 加拿大边境严阵以待 华人入境将会更难!
严阵以待!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新毒株,全世界一下子陷入了恐慌,多国第一时间宣布禁飞封关、全球股市动荡、卫生官员急喊扩大第3针接种范围。在一切未知面前,人类的恐惧都会被无限放大。
仔细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这最新的毒株爆出来还没有一周,毒性、传播性、抗药性、甚至最初发现的国家都还没有确定,大家都已经被吓得半死了。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加拿大正在悄悄从“佛系抗疫”转变成“积极防疫”模式了。
就在加拿大接连爆出7宗Omicron确诊病例之后,新毒株开始正式登陆北美大陆了——美国今天宣布发现首例Omicron感染者!
在今天的疫情通报会上,白宫抗疫专家福奇宣布——加利福尼亚州出现全美首例Omicron确诊病人!
据了解,这宗病例刚在11月22日从南非飞回美国,7天后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经确认为最新毒株Omicron。患者已经完全接种2剂新冠疫苗,目前症状较轻,正在隔离,所有密切接触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美国现任总统拜登表示,目前人们对新毒株的认识较少,暂时没有必要恐慌。
嘴上是这么说,但是美国政府也在悄悄收紧入境政策,要求入境旅客登机前检测,并计划延长公共运输交通的强制口罩令,至2022年3月18日!
早美国一步遭到Omicron毒株入侵的加拿大,也在今天(12月1日)下午传来最新消息——本国出现首例动物确诊新冠病毒的例子!
加拿大国家动物疾病中心证实,本国出现首例野生动物确诊新冠病毒的病例!
11月6日至8日,他们在魁北克省随机抽查了本地鹿群,结果在29日发现有3只白尾鹿感染了新冠病毒,目前没有临床病症表现,专家们正在密切关注,并于今天上报给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截至目前为止,全球皆有动物感染的病例出现,貂、猫狗、老虎、狮子、猩猩、水獭等等,但这还是加拿大首次在野生动物中发现新冠病毒。
与美国邻居一样的是,加拿大目前已经发现了Omicron确诊病例7宗,还有更多人正在隔离观察中,除了一开始禁飞之外,卫生部看似没有太大动作。
注意,是看似。实际上,只要留心,人们就可以发现,各级政府和卫生厅都严阵以待,等待更多数据出来,开始准备随时收紧防疫政策了。
就在本周三(12月1日),加拿大卫生部长表示,视未来疫情走向而定,联邦政府准备随时收紧入境限制措施——重新要求所有航空入境人员落地检测+隔离!
在上班路上,这位部长对记者不小心“脱口而出”,目前新政策的指令已经下来了,正在由各个国际航班起降的机场安排。
就在不久之前,加拿大才放开了入境限制措施,完全接种者入境持阴性报告无需隔离。
一旦形势不对,政府又收紧入境政策,不管有没有打疫苗,入境都可能要落地检测并隔离,直到阴性报告出来为止!
这样一来,华人回国之后要再回来,就会更加麻烦。本来现在回加拿大的机票就贵得吓人,要是再加上落地检测,多花钱不说,还得受罪。
但面对未知新毒株,特鲁多也不敢懈怠,重蹈前4波疫情的覆辙。
本周二,特鲁多也松口表示,如果国家免疫咨询小组(NACI)发更新建议,考虑扩大第3针接种范围,加拿大政府将尽一切努力,保证所有国民都有疫苗可打!
昨天爆出首例Omicron确诊病例的BC省,在随后悄悄收紧了本省的防疫政策——
所有参与宗教礼拜活动的人,在室内都必须佩戴口罩,包括合唱团人员!除非所有人都完全接种了新冠疫苗,人流量仅限于50%!
所有5岁及以上人群,室内公共场所必须戴好口罩!
北部卫生局辖区的防疫限制措施将延长至2022月1月31日,夜总会和酒吧保持关闭,餐厅酒类贩售到10点结束!
菲沙卫生局辖区的限制保持不变!
首席卫生官邦妮·亨利表示,“假期季节到来,所有人必须小心再小心!”
阿尔伯塔省已宣布将第3针接种范围扩大至所有成年人;
萨省宣布假期防疫措施新规;
…
这一系列收紧和变动,随着Omicron入境,省府和卫生厅显然是淡定不了了。
当然,就像全球专家所说的那样,人们现在对新毒株的认知还太少,现在就恐慌未必太早,但是谨慎不是坏事,加拿大各级政府现在的态度很明显:防患于未然,以免酿成大祸,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希望这个新毒株不会为世界带来更多的灾难,人类真的能够迎来充满希望的2022吧…
重磅! BC现首例Omicron变种! 辉瑞官宣: 完全接种对新毒株有效! 加国入境政策有变!
这下放心了~
截止目前,加拿大已确认了6例Omicron变种的确诊病例,最新一例在BC省。
据BC省首席卫生官邦妮·亨利博士称,这名患者来自菲沙卫生局辖区,是一名男性,近期曾有前往尼日利亚的旅行史,目前正在接受隔离治疗。
另外,BC省还有204名近期曾前往非洲旅行的民众,已经被卫生部门找到,目前这些人都在隔离期间。
据ctvnews报道,考虑到来自新冠变异毒株Omicron的威胁,加拿大正在紧急制定接种疫苗加强针的计划,同时修改了针对除美国外的国际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
总理特鲁多11月30日表示,加拿大正在密切关注 omicron 变体,并表示加拿大可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来控制新的新冠病毒变体。
据CTV News报道,联邦卫生部长和公共卫生局官员周二宣布了三项入境新措施,要求所有来自加拿大以外地区(美国除外)的航空旅客在抵达加拿大时,都必须在机场接受核酸检测。
完全接种疫苗的旅客在确认核酸检测阴性前需一直处于隔离状态,未接种疫苗的人将继续隔离14天,并在隔离的第一天和第8天进行检测。
杜克洛(Jean-Yves Duclos)
卫生部长杜克洛(Jean-Yves Duclos)说,如果情况发展到有必要对加拿大边境重新施加进一步限制的地步,加拿大准备将这项政策的范围扩大到和美国接壤的陆地边境。
另外,在旅行禁令方面,在禁止非洲南部7国航班外,加拿大今天再次宣布,禁止尼日利亚、马拉维和埃及航班入境加拿大。
另外,禁止过去14天内曾前往这些国家的所有外国公民进入加拿大。这些国家加拿大人、永久居民以及所有有权返回加拿大的人仍然可以返回家园,但在抵达加拿大时将面临严格防疫措施。
而且,所有回国的加拿大人和其他有入境权的人在进入加拿大之前都必须进行测试核酸测试,而且这一测试不能在名单上的10个国家内进行。也就是说,那些想要从这些国家回加拿大的人需要先去第三国接受核酸检测,得到阴性结果后再回国。
一旦着陆,从这些国家返回的接种疫苗的旅客在抵达机场时必须接受检测,并留在政府的隔离设施中,直到收到阴性结果。然后,他们可以回家完成隔离,等待第8天的测试结果。
未接种疫苗的人将在政府设施中隔离14天。
到目前为止,加拿大已经确认了7例Omicron病例,公共卫生官员警告说,未来几天可能会发现更多病例。
卫生部长杜克洛还表示,要求国家疫苗咨询委员会NACI加速审查第三剂加强剂的指引。
不过,虽然因为感染性极强,并且可以轻松躲避人体的免疫系统,Omicron病毒可能会制造严重的大规模感染病例。但是最近几天的最新研究显示,Omicron病毒的“毒性”并不如Delta强,尤其是对于完全接种疫苗的突破性感染者,Omicron病毒不会令患者出现危重病情。
据DailyMail报道,与辉瑞合作开发mRNA疫苗的BioNTech的联合创始人,疫苗顶尖专家乌格·萨因(Ugur Sahin ) 博士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完全接种了辉瑞·BioNTech疫苗的人可以免受 Omicron变种的严重感染 。
他表示,辉瑞疫苗对接种者提供的保护共有两层。第一层保护是“防感染”,针对的是病毒的刺突蛋白。
由于Omicron的刺突蛋白有 30 多个突变,使其能够逃避第一层保护,能以更高的速度引起突破性感染。
但是辉瑞疫苗还有第二层保护,即“防危重病情”:免疫细胞可以赶在病情严重前,迅速消灭受感染的细胞,避免更多细胞遭到感染。
乌格·萨因博士不认为现在疫苗的第二层保护已经失效。
虽然完全接种疫苗不大可能会像以前那样,避免感染病毒,但是在不幸感染病毒后,也不会出现重症,这样来看,还是有一些安慰。
乌格·萨因
而且根据南非方面的信息,该国最先确诊的病例中,患者们的症状除了身体疲劳、喉咙发痒、咳嗽和躯干疼痛外,并没有类似Delta病毒感染引发的嗅觉和味觉消失。
而且,南非医学协会主席、第一个在患者身上发现这种新变异的安吉丽·库切(Angelique Coetzee)博士称,感染Omicron的患者在两到三天内情况就会好转。
相关阅读:大反转! Omicron变种吹哨人: 患者症状轻微 两三天就好转! 世卫警告疫情或有“严重后果”!
“不要害怕,计划保持不变:只要加快第三剂加强针注射的计划就好,”乌格·萨因博士对记者说。
心累! 儿童疫苗开打第1天 大温家长狂吐槽! 妈妈带儿子接种被骂!
希望每个人都平安健康!
疫情发展到现在,多数人都能意识到疫苗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尤为重要。
昨天,BC省儿童疫苗开打,却因为系统混乱、涉嫌“饥饿营销”等引得不少家长在推特上吐槽。
有人抱怨,从10月份就给孩子注册了疫苗,昨天一直心情紧张地等待通知,结果却等了个寂寞。
有人等不来消息就去推特发文询问,结果发现很多人都被通知要继续等待。
家住维多利亚的一个妈妈,给自己的两个孩子同时注册了疫苗,结果昨天10点,她接到了儿子的预约链接,却没有收到女儿的,这让原本计划同时带两个孩子打疫苗的她感到很沮丧。
另一个温哥华妈妈为了不错过小儿子的预约通知,订了凌晨3点的闹铃,结果也是白等了一场。
她听说还需要打电话预约,但很确定自己已给孩子注册过。等不来通知又不知道该怎么推进,这位妈妈觉得一切都太混乱了!
卫生官亨利也在推特上做了回应。
她表示,因为儿童疫苗诊所设置等原因,导致进度缓慢,但相关医护人员在努力工作,现在每小时发出大约10,000 个邀请。她希望大家多一些耐心,过几天一切都会走上正轨。
亨利同时提醒父母们要注意疏解孩子们的焦虑情绪,带孩子去打疫苗前最好和他们进行一次相关谈话。另外,也建议给他们携带游戏机、手机等可以解闷的东西。
与BC省儿童疫苗开打第一天的混乱比起来,安省的儿童疫苗已经顺利推行了几天,但是也有妈妈遇到别的麻烦!
28日,安大略省北湾的一位妈妈艾比·布拉兹奇克 (Abby Blaszczyk) 带着她 7 岁的儿子诺兰去诊所接种,结果路上遇到了反疫苗示威者口头谩骂!
艾比·布拉兹奇克向当地媒体倾诉:“他们告诉我……我正在谋杀我的儿子,我正在犯下种族灭绝罪,诸如此类”。
这位妈妈当时还带着4岁的女儿,孩子明显受到了惊吓。于是,她将此事报告给了警方,并表示这些反疫苗者不是简单的抗议疫苗,而是“攻击、骚扰和恐吓”!
目前,北湾警方对此展开了调查。
唉!难怪这位妈妈要生气,反疫苗者自己没常识不打疫苗就算了,凭什么干涉别人的选择?还对着一个妈妈说出那么恶毒的话来!
如今,新的变种又来了!感觉疫情结束是遥遥无期。为了孩子和家人的安全,早些给符合条件的家人打上疫苗才是正道!
BC省还没有给孩子注册儿童疫苗的家长可以点此注册:
https://www2.gov.bc.ca/gov/content/covid-19/vaccine/children
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安健康!
突发! 加拿大再禁3国航班! Omicron扩散20国 全球股市暴跌! 欧洲比南非早发现!
辉瑞CEO自信疫苗有效
刚刚!加拿大再增一例Omicron确诊!
阿尔伯塔省宣布,已经从一名从尼日利亚和荷兰返回加拿大的旅行者身上发现了Omicron变种。
阿省首席卫生官Hinshaw博士表示:“此人在无症状情况下核酸阳性,可以确认他从回国后没有离开过隔离区。”
至此,加拿大已经确诊了6例Omicron新变种病例了,卫生官员警告,未来几天可能会发现更多病例。
情况越发严峻,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公共卫生官员宣布,再增禁3个国家的航班,分别是尼日利亚、马拉维和埃及。
加上之前的7个国家,加拿大目前禁止在过去两周内进入这些非洲国家的外国人入境。
特鲁多表示:“我们现在正在非常非常密切地关注Omicron的情况,我们需要做更多的事情,我们会非常仔细地研究它。”
Omicron掀起的全球恐慌还没有结束——
11月30日中午,全球股市突然间跳水!道指暴跌500点,油价跌破3个月65美元成3个月来最低!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Omicron新变种已经增加了美国经济危机和通胀的不确定性。
截止发稿时间,美国免疫学家福奇表示,已经在全球20个国家发现了Omicron变种。
昨天还是18个国家确诊205例Omicron,今天就变成了20个国家确诊226例。
其中英国确诊了22例Omicron变种,意大利5例,丹麦4例,瑞典3例,以色列4例,加拿大5例,日本1例。
看看下图变种分布图,这次欧洲这次几乎全盘沦陷。
为什么南非变种在欧洲传播的如此之快?
荷兰卫生局爆出,早在南非宣布新毒株之前,欧洲就已经有Omicron了!
据悉,荷兰早在11月19日和23日的阳性采样中发现了Omicron变种,比南非还早5天!
根据荷兰卫生局发布的声明表示,他们在筛查的时候发现有两个的阳性样本突刺蛋白异常,即送往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随后发现这两个病例都是Omicron辩题。
而这两例是在19日和23日的核酸阳性采样,南非是24日发布的Omicron变体,荷兰比南非早至少5天就有了。
比利时和德国也发现,在南非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之前,国内可能就已经有Omicron变种了。
因为德国新增的一例Omicron变种,是一名39岁的当地男子,没有海外旅行史。
加拿大安省的卫生官Kieran Moore也认为,Omicron可能早已在加拿大传播开来了。
Moore担心,这个变种远比南非发现的时间要早,它可能已经在全球传播了很多很多周,甚至数月。(“many, many weeks if not months.”)
如果真如Moore所预测的话,那么前段时间全球疫情反扑是否也可能和新变种Omicron有关?
上周,本号报道了荷兰成人有85%的人已经完成了疫苗的接种,日增却飙升到16000例病例!
灾难再现! 85%居民完全接种 日增竟破16000! 世卫强调: 疫苗不能替代全面防疫!
如今,荷兰日增早已飙破2万,活跃病例竟有49万之多!
今天,荷兰表示至少5天前就出现过Omicron变种,不少网友联想或许疫情反扑和新变种有关。
更多国家今天开始收紧政策——
今天,中国香港宣布了新的防疫政策。
从11月30日起,香港已禁止来自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的非居民进入香港。
从12月2日起,过去 21 天内去过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德国、以色列和意大利的非香港居民也被禁止进入香港。
如果是香港居民身份,并接种了疫苗,仍可以返回香港,但必须在政府的隔离设施中强制隔离7天,随后自费在酒店内隔离两周,也就是要隔离21天。
香港是最早发现Omicron病毒的三个地区之一,11月11日,一名36岁,从南非返回香港的印度裔旅客进入酒店隔离后出现症状,随后确诊为感染新型变种病毒,相信在隔离期间,他又将病毒传染给住在其对门的一名从加拿大返回香港的62岁旅客。
62岁的加拿大旅客早于印度裔旅客一天,于11月10日乘坐温哥华起飞的加航航班AC007抵达香港,11月17日开始出现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和头痛。
不过,据11月29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确认,香港新增第三例Omicron变种病例。
确诊的患者是24日从尼日利亚经埃塞俄比亚返回香港的,和前面两例患者一样,第三名患者在机场临时核酸检测中心检测的结果也是阴性,结果26日,在隔离期间出现症状,核算检测为阳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患者早前曾完全接种两剂莫德纳疫苗。
昨天(11月29日),莫德纳CEO Stéphane Bancel预测,疫苗在对应变种Omicron的时候,效果远不如从前,最多会减弱8倍!
而今天,BioNTech公司的CEO Ugur Sahin博士自信发声——
他认为:“接种辉瑞疫苗的人在预防Omicron变种的严重并发症方面仍然有效!”
今天,BioNTech公司CEO接受了路透社的采访,他认为辉瑞的疫苗有足够的能力,可以预防Omicron变种引起的重症。
他表示,在未来的两周,实验人员会用接种2剂辉瑞疫苗和3剂辉瑞疫苗的人的血清做样本,和Omicron变种进行实验,才判断有效力。
Sahin表示:“我们有信心对抗Omicron的重症,但是轻症的话,疫苗的防疫功效会有略微减退,无法预测效力会消失多少。”
因为辉瑞疫苗会提供两层病毒保护,一层为防止感染,Omicron有能力突破这一层。
另一层是防止病毒引起的并发症,他认为Omicron不会突破这一层。
“不要害怕,计划不变,加快注射第三针疫苗才是重点。”
同时,他强调,BioNTech已经在加紧研发针对新变种Omicron的疫苗了。
生产疫苗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只能接种第三针加强剂来预防新冠。
BioNTech CEO的今天的发言和昨天莫德纳CEO的发言大相径庭,完全不同,让网友十分困惑,不知应该相信谁的。
纵观今天的股市,好像民众更相信莫德纳CEO的言论,毕竟对于未知的新冠变种,还是打着最坏的打算更稳妥。
中国香港对加拿大关闭边境! 莫德纳暗示疫苗对新变种效力极弱! 完全接种防不住感染!
快去打第三针!
中国香港对加拿大关闭边境了!除了非居民以外,任何在21天内曾前往过加拿大的旅客都被禁止入境!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担心Omicron疫情出现扩散,香港本周一禁止非居民从新增的四个非洲国家进入该市,现在准备将禁令其扩大到过去21天内曾去过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以及六个欧洲国家的旅客。
上周五,香港曾宣布禁止来自南非、博茨瓦纳、埃斯瓦蒂尼、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的非香港居民入境。
在周一晚些时候的一份声明中,香港政府表示,自11月30日起,来自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的非居民将不被允许进入入境香港,“还将对自这些地方的相关入境旅客实施最严格的检疫要求。”。
预计从12月2日起,过去 21 天内去过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德国、以色列和意大利的非香港居民也被禁止进入香港。
如果是香港居民身份,并接种了疫苗,仍可以返回香港,但必须在政府的隔离设施中强制隔离7天,随后自费在酒店内隔离两周,也就是要隔离21天。
香港是最早发现Omicron病毒的三个地区之一,11月11日,一名36岁,从南非返回香港的印度裔旅客进入酒店隔离后出现症状,随后确诊为感染新型变种病毒,相信在隔离期间,他又将病毒传染给住在其对门的一名从加拿大返回香港的62岁旅客。
62岁的加拿大旅客早于印度裔旅客一天,于11月10日乘坐温哥华起飞的加航航班AC007抵达香港,11月17日开始出现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和头痛。
幸运的是,从17日开始,一直到上周五全世界因Omicron变种陷入混乱的时候,香港都没有确诊更多的Omicron病患,病毒没有被放进社区。
不过,据11月29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确认,香港新增第三例Omicron变种病例。
确诊的患者是24日从尼日利亚经埃塞俄比亚返回香港的,和前面两例患者一样,第三名患者在机场临时核酸检测中心检测的结果也是阴性,结果26日,在隔离期间出现症状,核算检测为阳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患者早前曾完全接种两剂莫德纳疫苗。
据Global News今天报道,莫德纳公司CEO也承认,两剂莫德纳对Omicron病毒的效力会可能会非常之低。
莫德纳CEO斯蒂芬·班塞尔 (Stéphane Bancel) 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认为,有效性都是相对的,就像我们之前在对阵Delta(mRNA疫苗有效性下降)的时候一样。”
“我觉得疫苗(对omicron的效力)会有‘质的下降’,我现在还不知道会下降多少,我们要先和研究人员谈谈,但是可能不会是什么好事……”
莫德纳还没有就预计何时能获得针对Omicron的疫苗有效性的数据做出回应。世界卫生组织早前曾表示,该病毒具有“非常高”的感染激增风险。
不仅是莫德纳疫苗,其实上周发现Omicron的英国方面的专家就已经表示,Omicron刺突蛋白上的突变太多,完全接种疫苗后的人体免疫系统已经非常难识别Omicron变种了。
莫德纳昨天宣布,会尽快制造出一种针对Omicron变种的全新的疫苗,确保在2022年初能投入使用。
辉瑞和BioNTech也表示,他们正在研究Omicron变体,并准备在 100 天内推出重新设计的疫苗。
不过,可不是说旧一代疫苗旧没用了,第三针该打还是要打,毕竟Omicron和Delta换代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来看,Omicron在加拿大可能还没有出现社区感染,感染的主体病例依然是Delta,所以在Omicron“转正”之前的这段时间,现有的疫苗还是起作用的,尤其是陆续接种的第三针加强剂。
最全攻略! 加拿大入境新规明起生效 没这个进不来! 华人注意!
许多变化开始生效!
新变种Omicron因其超强的传染力备受关注,而距离11月25日被曝光仅一个周末,它似乎已经在加拿大境内开始悄悄传播!
11月28日下午,安省卫生厅确认发现两名从尼日利亚返加的旅客,他们是新变异毒株Omicron的感染者;
11月29日星期一上午,安省又发现了4名疑似感染病例!并且在当地时间晚上确认,其中两例感染了Omicron;同一天,魁省也跟着相继中招,确认了1例感染!
传播速度如此之快,引起了全球多国的担忧。而自从上周加拿大禁飞南非的航班之后,就在今天(11月29日),联邦政府更新了旅行建议,并对旅客发出提醒!
卫生署提醒:光二维码无法入境加拿大
加拿大政府要求,2021年11月26日起,在过去14天内曾在南部非洲地区(包括南非、埃斯瓦蒂尼、莱索托、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的加拿大公民和永久居民,在返回加拿大时必须遵循新的入境前测试和抵达后要求;而在14天内到过这些国家的外国人将不被允许进入加拿大。
同时,加拿大的旅行规则将自2021年11月30日起变化:在离开加拿大后72小时内重新进入本国的已完全接种疫苗的个人将无需进行入境前核酸检测。
此豁免仅适用于完全接种疫苗的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从加拿大出发的旅行。此豁免同时适用于12岁以下的随行儿童以及有接种疫苗医学禁忌症的个人。
而对于超过72小时的出国旅游,从11月30日开始,从加拿大境外再入境都需要完全接种疫苗。COVID-19核酸检测将不再被接受作为疫苗接种的替代方案。
因此29日早上,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在推特上针对这一重要变化发文提醒各位旅客:
即使旅客完全接种两剂疫苗,根据加拿大的旅行限制规定,他们在入境时需要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二维码”。
后续的两条推文回复中,PHAC表示旅客必须通过加拿大政府官方平台ArriveCAN提供他们的COVID-19疫苗接种证明。
“切记:您必须携带一份纸质或电子的疫苗证明。”
并且疫苗接种证明必须包括:
第一剂和第二剂接种的详细信息;
旅客姓名、接种疫苗的机构名称、疫苗的品牌名称和接种的日期;
隔离和旅行信息。
这些都必须在旅客抵达加拿大之前的72小时内提交至ArriveCAN。
在其他国家接种疫苗的旅客也必须走这样的流程提供疫苗接种证明,它必须是英语或法语,或翻译成英语或法语的证明。
大势所趋:不打疫苗寸步难行
从11月30日开始,加拿大政府接受以下COVID-19疫苗:
辉瑞 Pfizer-BioNTech
莫德纳Moderna
阿斯利康AstraZeneca
强生Johnson
科瓦克辛Covaxin
国药Sinopharm
科兴Sinovac
加拿大政府还宣布,自2022年1月15日起,目前豁免入境要求的一些人群也必须完全接种疫苗后才能入境了,这些人群包括:
与家人团聚的个人(未接种疫苗的18岁以下儿童如果前往加拿大、永久居民或根据《印第安人法案》注册的直系亲属或大家庭成员团聚,则将保留豁免);
年满18周岁的国际留学生;
专业和业余运动员;
持有效工作签证的个人,包括临时外国工人(农业和食品加工工人除外);和
必要服务提供者,包括卡车司机。
在2022年1月15日前,这些人依然可以通过出示COVID-19阴性PCR检测报告入境,并且按照要求进行14天的隔离。
虽然政府认可的疫苗越来越多,但豁免疫苗的人群群体范围却在缩小,这是一种趋势:不打疫苗将寸步难行。
政府更新旅行建议
与此同时,加拿大联邦政府在官网把南非等7个国家的警告级别提到了最高。
并更新了旅行建议:因为新变种Omicron的出现,加拿大人要格外小心。务必检查旅行目的地是否存在这种新变体,因为可能会影响到能否返回加拿大。
旅客在旅行至少14天前应在加拿大或国外完成一系列COVID-19疫苗接种,未接种者应该继续避免不必要的旅行,因为感染风险可能会增加。
BC省:不设限制,但需额外PCR检测
对于来势汹汹的新变种Omicron,BC省政府今天表示,不会制定具体的限制措施,但是会对从南非入境的旅客进行额外的PCR检测。
在过去几天里,大约有900到1000名旅客从南非抵达加拿大,其中204人已经到达BC省。
BC省卫生部长迪克斯对记者说:“我们正在做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对从有关非洲国家返回的每个人都进行PCR检测。”
而对于检测呈阳性的旅客,将对检测到的病毒基因样本进行测序。
本来以为疫情很快会结束,万万没想到蹦出个Omicron……近期旅行规则变化也多,还是要避免出行;非旅行不可的小伙伴多留意,注意安排好行程呀~
刚刚! 加拿大再增3例Omicron确诊! 世卫警告疫情或有“严重后果”!
终于等到好消息了!
根据最新报道,安大略省在昨天确诊2例Omicron变种病例后,今天又表示,渥太华今天再次确诊两例感染者,另外卫生部门正在对另外2名安省汉密尔顿的疑似病例进行调查。
过去两周抵达安大略省的来自七个非洲南部国家的三百七十五名返加者都接受了无症状检测,并正在接受强制居家隔离。
另外,魁北克省卫生厅也宣布,蒙特利尔也确诊一例Omicron变种病例,将加拿大的确认的变种病例刷新到5人。
新冠新变异毒株Omicron已经令全世界陷入了恐慌。
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紧急宣布对包括南非在内的7国实施禁航。日本更狠,直接宣布禁止所有外国人入境……
然而人类临时抱佛脚的努力,依然赶不上病毒肆虐的速度。
从11月24日英国专家发现新变异毒株的消息发布后,短短5天时间,病毒在全世界疯狂扩散:欧盟多数国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均宣布发现确诊病例。
据报道,世界卫生组织今天已经宣布,新的Omicron超级突变体对全球大流行的复苏构成“非常高”的风险,如果引起新一波感染,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
“Omicron 的突变数量(32种突变)前所未有,其中一些突变可能对大流行的轨迹产生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担心这种新变种比包括 Delta 在内的先前菌株更具传染性。与新变种相关的整体全球风险被评估为非常高。”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今天的卫生部长会议开始时敲响了警钟,他敦促领导人就如何管理未来的新冠大流行谈判出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
但是,谭德塞并不赞同各国一出事就立刻封锁边境对外撕破脸的自保做法。
谭德塞呼吁采取疫苗和其他措施相结合来结束大流行,他认为,封锁只应作为“在最极端情况下的最后手段”。
“虽然不少人觉得大流行已经结束,但是Omicron的出现再次提醒大家,疫情结束还早着呢。”
本来还以为在Delta变种之后,很久都没有出现新的更强力的变种,这疫情应该也快要结束了。
现在看来,全民完全接种疫苗,只是在短时间内限制了病毒发生突变的机会,给所有人一个中场休息的时间。
想短时间内彻底恢复正常生活还是不大可能了。
但是谁知道,现在关于这种变种病毒却有了新的说法——
据德国媒体报道,正在竞选德国下一任卫生部长的临床流行病学家卡尔·劳特巴赫(Karl Lauterbach)教授说,单就早期的病例报告来看,Omicron变种可能是“圣诞礼物”,甚至可能加速新冠大流行的结束。
劳特巴赫教授认为,Omicron变种的突变非常之多,有大约 50 个突变,其中超过 30 个位于刺突蛋白上,是Delta变种的两倍——乐观来看的话,这说明Omicro正在经过通过改造自己的方式,在提高感染率的同时降低致命性,这也和大多数呼吸道病毒的进化方式一致。
卡尔·劳特巴赫(Karl Lauterbach)教授
其实,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学界就一直警告称,新冠病毒不太可能被彻底根除,病毒最后很可能会进化为一种更温和的,类似感冒的病毒。
迄今为止,大多数新变种病例发生在年轻人身上,与老年人相比,他们的病毒症状较轻。
目前出现的主要症状包括疲倦、肌肉酸痛、头部酸痛和干咳,但没有人报告像传统新冠病毒感染或出现的嗅觉或味觉丧失或呼吸困难的明显症状。
据彭博社报道,南非医学协会主席、第一个在患者身上发现这种新变异的安吉丽·库切(Angelique Coetzee)博士周日表示,她治疗的7个患者都是极度疲倦、轻度肌肉酸痛、喉咙沙哑和干咳。
她收治的第一名患者,一名33岁的男子就抱怨称,过去几天特别累,然后身体和头都有点疼。
但是他的喉咙不疼,只是有些发痒,也没有干咳或者失去味觉嗅觉的问题。随后经过检测,该男子确诊。当天确诊的一些病患也表现出了和感染Delta不同的症状。
库切博士意识到可能是出现了新变种病毒,于是她赶紧向向南非疫苗咨询委员会发出警告。
不过,患者们恢复的都很快,“在我们看到他们后的两到三天内就会好转,”库切博士回忆称。
“这确实是我们在南非临床上看到的情况,感染这个变种的症状很温和。”
另外,周日,南非部长级疫苗咨询委员会主席巴里·舒布(Barry Schoub)也表示,虽然发现新变种的南非,目前已经有3,220人感染了Omicron病毒,但病重到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并没有出现显著增加。
“迄今为止发生的病例都是轻度病例,轻度至中度病例,这是一个好兆头,”舒布说道。
舒布认为,Omicron变体中发现的大量突变可能破坏了病毒的稳定性,因此虽然传播性很强,但是Omicron变种的毒性可能不如Delta变种。
然而,专家也警告说,他们至少需要两周时间才能确定 Omicron 变体将产生什么影响,因为人们在感染病毒后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变得严重不适。
人类现在也没有太多能做的,除了继续等待接种加强剂外,就是等辉瑞3个月之后研发出的应对Omicron病毒的新疫苗。
但是,在这段疫苗真空期内,防疫措施又回到了起点。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这种物理防疫方式,是大家最应当注意的,不管病毒的毒性如何。
突发! 莫德纳CEO警告 新毒株恐让疫苗效果降8倍! 明年初开打新疫苗?
社区传播已经开始
近日,新毒株Omicron变种引起了全球各国高度警惕!短短几天,全球确认了200多例Omicron病例,截止周一早上,有超过1300例疑似病例。
尤其是上周荷兰飞机上有13人感染Omicron的新闻让人恐慌,因为这些乘客要不就接种了疫苗,或者拥有72小时阴性核酸证明。
Omicron可能真的具有让疫苗无效的突变。
刚刚,莫德纳的CEO发布了一条噩耗,目前的新冠疫苗针对新变种可能没有那么有效——
他担心,莫德纳疫苗在对抗新变种时产生的抗体可能会降低8倍!
根据科学家们的数据,上周出现的新变种Omicron拥有32处突变,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最有能力逃避疫苗保护的变种。
对此,各大疫苗厂商纷纷表达了担忧。
莫德纳首席执行官班塞尔(Stephane Bancel)表示:“我们相信这个变体具有更强的传染性,似乎比Delta更强。鉴于突变的程度太大,疫苗的功效可能有所下降。所有的都在下降。”
他认为,莫德纳公司需要2-6周完全了解这个变种。
并且将在未来的60-90天为全球人民准备好升级版本的新冠疫苗!
“我认为2022年初可以推出新疫苗,然后才能大量投用。”
因为这个时间比辉瑞之前提供的100天要少,所以不少人兴奋不已,导致莫德纳的股价在周一早上上升10%!
辉瑞公司和强生公司也纷纷发声,表示两家公司都已经开始研究针对新变种的升级版新疫苗。
如果研发顺利的话,那么人们可能要在2022年就加紧接种第四针了。
不过,就目前而言,全世界还都在急切地等待科学家的研究结果,Omicron变种到底是否会让疫苗无效,或许还需要更多数据。
但是,从周一开始,全球疫情传来的噩耗不断。
加拿大昨天宣布在安省发现了2例Omicron确诊病例,其中一个人是从蒙特利尔机场降落的,也就是说,这人从蒙特利尔返回安省的过程中一定接触了很多人!
如今,已知载他回安省的司机已经感染了新冠,目前还不知道是否是Omicron变种。
渥太华卫生部长摩尔表示:“如果我们在安省发现更多病例,我不会感到惊讶。”
也就是说,Omicron变种可能已经在安省社区中扩散了。
据悉,在加拿大禁止南非航班之前,已经有近400人从南非返回加拿大,这400人目前已经在茫茫人海中,实在让人担忧。
苏格兰今天发现了6例Omicron的确诊病例,可怕的是,这些感染者都没有国外旅行史。
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特金认为,这说明Omicron已经在当地的社区内传播。
英国政府宣布,从凌晨4点起,再次强制民众在商店和公交上佩戴口罩,并且返回英国的旅客必须在家自我隔离2天,与Omicron确诊病例接触过的要隔离10天,并在抵达后的第二天进行 PCR 检测。
就在苏格兰大臣提议将入境隔离时间延长到8天的时候,英国总理鲍里斯表示并不需要。
葡萄牙更惨,他们在一家职业足球球会的球员中发现了整整13例Omicron病例!
当地国家健康研究所表示,其中一名刚球员最近去了南非,回来后发现症状,结果所有的球员全部中招!
负责任表示,几乎所有的球员已经全都接种了疫苗。
面临如此来势汹汹的Omicron变种,目前已经有20个国家陆续发布或准备出台针对南部非洲国家航班和旅客的入境限制措施。
日本和以色列更是采取了极端的措施,彻底封国,禁止外国人员进入。
说一千道一万,现在我们都只能等待,等更多的数据,在此期间,大家一定做好防疫措施!
突发! 加拿大确诊首2例Omicron变种! 3天攻陷5大洲 症状”不同寻常” 新冠灾难卷土重来?!
感染者刚刚从尼日利亚旅行回来!
突发!新冠新变种omicron“入侵”加拿大,已经发现了首2例确诊!
至此,新变种已经在短短几天内攻陷全球5大洲,亚洲香港、欧洲10多个国家、澳洲等全部现踪!
周日下午,安省政府宣布,在渥太华地区确诊了2例omicron 变种病例。
这也是加拿大发现的首2例新变种案例。
声明指出,“这两起病例都是最近从尼日利亚旅行回来的个人中报告的。渥太华公共卫生部门正在进行病例和接触管理,患者处于隔离状态。”
害怕的还是来了!
尽管加拿大在上周五第一时间宣布禁航,依然没能抵挡住omicron的入侵。这款比Delta更强大的新变种,会将加拿大再次拉下疫情的深渊吗?!
今天,安省首席卫生官Kieran Moore呼吁,“我们敦促联邦政府采取必要措施,要求对所有旅客进行入境检测,无论他们来自哪里,以进一步防止新变种的传播。”
联邦卫生部长Jean-Yves Duclos表示,“随着各省和地区的监测测试继续进行,预计还将在加拿大发现更多新变种病例。”
加拿大首席公共官 Theresa Tam 也证实了新变种的检测,并表示加拿大有一个“强大的监测”系统来检测病毒的基因变化或关注的新变种。
事实上,尽管目前加拿大官宣的2例全部在安省,但就在上周五,温哥华飞香港航班已证实有一名乘客确诊新变种。
很有可能,omicron新变种其实早已经存在BC省或大温地区,只是我们暂且不知。
随着检测的展开,BC省、大温的官宣确诊也只是时间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周日表示,目前尚不清楚这种新变种是否比其他变种更具传染性,或者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但从下面这张Delta和Omicron变种对比图来看,Omicron红色块的突变更多,直观上明显更“恐怖”。
而在一份声明中,世卫也表示,初步证据表明Omicron变种再次感染的风险可能更高。
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比赛中,人类似乎再一次跑输——在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变种列为“关注变种”后,包括加拿大、美国在内的全球多国紧急禁航,希望将新变种拦在国门之外。
但短短两三天内,英国、比利时、德国、意大利、捷克、以色列等10多个国家已报告发现新变种,
澳洲也没能“幸免”——已证实2名南非入境的旅客确诊新变种,且这两人都已完全接种。
最“恐怖”的是荷兰,2航班自南非入境后,当局立即下令对624名旅客进行筛查,结果发现61人阳性,最新进展是其中13人确诊感染新变种。
测序还在继续,结果不敢设想。
荷兰航空发言人倍感无助:“乘客登机前都出示了疫苗接种证明,检测结果阴性……我们无法解释大量病例。”
这就是新冠病毒的残酷,人类以为找到攻克之道,以为疫苗+阴性=保险;结果一个新变种推翻所有,抗疫之路洗牌重来。真是悲哀。
如果3天攻克5大洲已证实了新冠新变种的传播力,其毒性又怎样呢?
一位南非科学家指出,他发现这种感染变种的病患症状“不同寻常”。
根据研究者Angelique Coetzee博士,感染新变异的患者“症状与我们之前治疗过的症状非常不同。”
极度疲劳和心跳速度非常高是两大典型特点。
Angelique博士指出好在这些患者的症状算轻微,没有人像感染传统毒株那样失去味觉或嗅觉。
“一个大约6岁的孩子(确诊新变种),体温和脉搏非常高,但几天后她就好了许多。”
“我现在担心的是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年老患者,可能会出现重症。”
然而,就在博士指出自己的患者“症状轻微”之时,情况似乎已发生改变——
有报道指出,南非感染Omicron新变种病毒的病例中,许多年轻人患上中重症。
美联社报道,截至26日,南非新增确诊病例2828例。根据南非卫生官员的说法,科学家们通过诊断测试显示新变异株可能导致了多达90%的新病例。
南非一家医院ICU主任Rudo Mathivha说:“我们看到最近的新冠疫情患者的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20多岁到30多岁的年轻人患有中重度疾病,有些人需要重症监护。大约65%的人没有接种疫苗,其余大多数人只接种了一半。”
现在,对于新变种引发的全球恐慌,辉瑞和莫德纳等大厂也已紧急投入研究,以应对新变种。
辉瑞声称,未来两周将持续搜集Omicron的实验检测数据,以确定现有疫苗是否对其有足够效力,一旦发现Omicron可以逃过人体免疫反应(immune escape),致使现有疫苗失去功效,辉瑞与BioNTech将立即重新调整疫苗,最快6周内可完成研发,并在100天内正式量产交货。
美国药厂莫德纳则指,公司已加快测试其疫苗是否可中和Omicron,预期数周内有结果。如果现有疫苗及加强剂不能有效应对Omicron,其中一个解决方案是加大加强剂的剂量。
新冠新变种Omicron最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可能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继续观察。抗疫两年,好不容易迎来希望,一个Omicron全毁了。希望接下来能有一些“好消息”,不再有腥风血雨了。
最后提醒一下加拿大非PR和拿国籍的人士,近期内谨慎出国,以避免新疫情带来的入境政策再次改变,小心被困在旅游地,想再次入境就麻烦了。
恐怖! 病毒大进化 32种突变震惊世界! 美加紧急禁航 专家忧惧传染力大增!
疫情尚未结束 大家仍要小心
就在所有人都忙着黑五疯狂采购、为即将到来圣诞假期做准备之际,一条惊天噩耗砸向人类世界——新冠病毒又进化了!多家外媒更是直接把新病株B.1.1.529称作“潜在的毒王”!
新病株爆出来的第3天,全球48小时之内发生“严重动荡”,国际股市直接炸了,纷纷狂跌!
全球多国像是商量好的似的,前后脚宣布禁航——欧盟首先宣布禁止所有从南非出发的航空入境;加拿大紧随其后,今早宣布禁止过去2周内进入过7个南部非洲国家的外国人入境!
就连一向嘴硬的美国,一开始还表示不设限,这才过了几小时,就改口宣布——从下周一开始,禁止8个南非国家航班进入美国领域!
一向被嘲“行动奇慢”的世卫组织这一次也动作神速,一早就召开了紧急会议,随后宣布新毒株的名字——Omicron,简称为“O病毒”,是第15个希腊字母,且将其列为“关注变体”!
英国媒体直接称Omicron毒株为“迄今为止最糟糕新冠变种毒株”!
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饱受新冠病毒侵扰长达2年、已“几乎麻木”的人类吓成这样?
光从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等级来看,就知道这一次的病毒“来头不小”:
截至目前为止,世卫仅把5个新冠变种列入“关注变种”——英国发现的Alpha毒株、南非发现的Beta毒株、巴西发现的Gamma毒株、在印度掀起腥风血雨的Delta、最新发现的Omicron。
“关注变种”有可能导致各国公共卫生策略发生紧急转变、甚至降低现有疫苗和疗法的效果!
11月11日,Omicron在南非国家博茨瓦纳首次被检测出,S蛋白携带32种突变,可能具有更高度的传染性和疫苗抗性,刺突蛋白改变比任何其他已知变体都多!
刺突蛋白是病毒的一部分,大多数疫苗都用它来启动免疫系统对抗新冠病毒。刺突蛋白也是“病毒打开进入人体细胞大门的钥匙”。出现“极其大量”突变的新冠病毒变体,可能会绕开人体的免疫系统。
对比一下,Delta毒株的突变数量为16个,Omicron直接翻了一倍!
换句话说,这个毒株可能对目前的防疫造成严重威胁,甚至让人们近半年以来的努力功亏一篑!
更有英国专家发出严重警告:Omicron毒株可能成为“超级变种”,毒性和传播性远超过“毒王”Delta毒株!
抗药性增强、传染性不明,这是目前公共卫生专家对Omicron毒株的初步认识,身在第一线的南非医学专家更是表示有“不祥的预感”。
令人感到更加害怕的是,有专家对新毒株来源作出大胆猜测——当新冠病毒遇到长期免疫力低下的人体时,多重变异可能就会被激发了。
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弗朗索瓦·巴洛克斯教授认为,Omicron变异毒株中的大量突变,显然是在一次“单一爆发”中累积起来的。它可能是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如未经治疗的艾滋病(HIV)患者身上,在慢性感染期间进化而来。
这个推测也不是空穴来风,据南非媒体早前报道,一名艾滋病晚期的南非女性在感染新冠病毒后的216天内,体内新冠病毒总共发生32次突变,包括13次关键刺突蛋白突变。
当然,这个说法还需要得到专家证明。
从发现到现在,也就短短3天的时间,72小时,Omicron毒株已现身博茨瓦纳(4例)、中国香港(2例)、以色列(1例)和比利时(2例确诊、2例疑似)等国!
有可能已经入境英国!
南非新冠确诊病例出现“戏剧化”激增,直接从22日的312例,飙到25日的2465例!当地卫生部将其称作“重大威胁”!从3位数跳到4位数,这是什么样一个概念?
现在对于人类而言,发现这种毒株还不是最终结果。最重要的,是需要知道Omicron毒株将会对新冠疫苗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新冠病毒是不会消失了,就连新西兰都放弃了“清零任务”,接受了这个现实,那么与病毒共存的方法,只有通过疫苗免疫这一条路。
这也是在过去这近半年来,全国各国争相完成的任务——提高疫苗接种率,降低病毒的传播性和人们感染重症的几率。
一旦这个条件被打破,人类相当于回到了疫情初期,面对全新大进化的毒株,毫无防范之力。
就在刚刚,辉瑞和BioNTech公司发表了最新联合声明——将加紧确诊和跟踪,在未来2周之内给大家一个答复,确认现有的辉瑞疫苗是否能够有效抵抗Omicron毒株!
一旦发现疫苗效力被降低,将在100天之内重新研发针对Omicron毒株的疫苗!
“我们充分理解全球公共卫生专家对Omicron毒株的担忧,疫苗团队将在2周之内尽可能获得更多的最新数据,确定疫苗效力,并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这一连串打击性的消息,简直让全人类都感到绝望无比,刚装饰起来的圣诞节灯饰,看起来都没了生气,这都抗疫多久了,疫苗都打完了,总算看到了一点回归生活的希望,现在居然说又来一个“潜在毒王”?还让不让人活了?这26个希腊字母,还能不能够用了?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加拿大本国疫情也在今天发生转弯——疫情曲线平缓了好久的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单日新增病例双双上升!
安省日增927例,创下10周以来新高记录!
早就宣布暂停解封计划的省长福特,今天第一时间呼吁特鲁多政府:赶紧禁航!趁新毒株还没入境之前!
魁省单日新增直接破1000,新增1037人感染,创下半年以来最高记录!
BC省也在刚才更新最新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全省新增感染341例、6死,暂时没有发现Omicron毒株入境!
不管怎么样,希望加拿大能够吸取前4波疫情的教训,守好国门,别让新毒株再掀起一波风雨了…
全球恐慌 股价惨跌!温哥华返港加航航班确诊一例新冠超级病毒病例!4班南非航班今天抵达多伦多!
mRNA疫苗对Nu病毒几乎无效
抗疫或重回起点
最新发现的新冠超级病毒Nu简直让刚刚才恢复正常生活的人类想骂街。
周五,在新冠超级变种毒株B.1.1.529(Nu病毒)被英国专家爆出来的第三天,国际股市直接炸了——亚洲和欧洲股市狂跌!发现多个感染这种病毒病例的南非也被全球隔离,各国纷纷发布紧急旅行禁令,禁止所有来自非洲南部的航班落地!
因为这个病毒实在太太太太可怕了!
据报道,这种变种病毒携带32种突变,其中许多都是有高度传染性和疫苗抗性的突变,其刺突蛋白的改变比任何其他已知变体都多。
刺突蛋白的改变主要是针对疫苗的,对原始新冠病毒和前几代变种病毒都有效果的新冠疫苗,包括最先进mRNA疫苗,在这种病毒上几乎无效。
相关阅读:新冠“恐怖”变异病毒来了! 32种突变超强感染性 mRNA疫苗无效! 香港确诊一例!
更不好的消息是,有一名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旅客已经确诊感染Nu病毒!
据港媒最新报道,在香港首次发现南非新变种病毒后,确诊第一例的富豪机场酒店再次发现第二名确诊患者。其中一名患者是36岁由南非抵港的印度裔男子,另一名患者是62岁从加拿大返港男子。
据报道,36岁印度裔男子病例10月23日离开香港前往南非,曾于10月22日在香港进行检测,结果呈阴性。他乘搭卡塔尔航班QR818于11月11日返抵香港,抵港时于机场检测结果呈阴性。他于指定检疫酒店进行检疫期间的样本结果呈阳性,确认是Nu病毒。
港媒报道,62岁的加拿大旅客11月10日曾乘坐温哥华起飞的加航航班AC007抵达香港,11月17日出现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和头痛。这名患者就住在印度裔男子房间对门。
另据港媒称,62岁男子此前曾在香港接种两剂复必泰疫苗,也就是辉瑞疫苗。
不过当时香港卫生部门只在男子感染的病毒上检测到一种N501Y突变,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Nu病毒。
除了确诊第一例的博兹瓦纳和之后出现确诊病例的南非、中国香港,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全世界疫苗打得最好的以色列和比利时也相继确诊。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内的医学专家警告说,在所有因素都搞清楚之前,不要做出任何过度反应。
但经历了一年多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坑惨的国家表示,他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根本等不得,新冠疫苗对Nu病毒无效,全世界防疫已经回到了起点!
欧盟已经开始采取行动,禁止所有从非洲南部起飞的航班进入欧盟领空,几个主要的欧盟国家已经在自己国家实施了这一禁令。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航班“应该暂停,直到我们清楚地了解这种新变种可能造成的危险,从该地区返回的旅客应该遵守严格的隔离规则。”
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
“我们很清楚,突变可能导致更令人担忧的病毒变种的出现和传播,可能在几个月内传播到世界各地。”
德国方面表示,其飞行禁令最早于周五晚上实施。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斯帕恩说,从南非返回的航空公司只能运送德国公民回家,无论他们是否接种了疫苗,旅行者都需要进行14天的强制隔离。
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斯帕恩(Jens Spahn)说:“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一种会带来更多问题的新变种。”
延斯·斯帕恩(Jens Spahn)
这位外长去年10月曾感染新冠病毒。
英国卫生大臣萨义德·贾维德(Sajid Javid)也表示:“早期迹象表明,这种变体可能比delta变体更具传染性,目前的疫苗可能对它没有那么有效。”
英国已经暂停6个非洲国家入境航班。
“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就太晚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英国专家11月24日刚刚警告全世界警惕Nu病毒时,英国首相官方发言人还乐观表示,目前英国“不认为这种变体是一个问题”,因为还没有传播到英国。
萨义德·贾维德(Sajid Javid)在议会发言请求立即行动
隔了两天就打自己的脸可能是因为比利时已经确诊了第一例Nu病毒病例。
“我们已经确认了一例这种变异的病例。他是从国外来的,”比利时卫生部长弗兰克·万登布鲁克说:“这是一种可疑的变体,可能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变异。”
以色列是世界上接种疫苗最多的国家之一,该国周五宣布,他们也在以色列发现了第一例新变体病例,患者是一名刚从非洲返回的旅行者。
该旅客和另外两名疑似病例目前已被隔离。以色列卫生部门表示,三人都接种了疫苗。
不像政客那么乐观,发现新变种的消息立即影响全球股市产生动荡。欧洲和亚洲主要股指大跌,美股开盘前道琼斯期货指数先狂泄了近千点。
油价大幅下跌,美国原油价格下跌6.7%,至每桶73.22美元,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5.6%,至每桶77.64美元。
航空公司周五股价也受到重创,汉莎航空(Lufthansa)下跌12.4%,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和伊比利亚航空(Iberia)的母公司国际航空集团(IAG)下跌14.4%,加航(Air Canada)重挫11.38%。
除了英德外,意大利也宣布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在过去14天内去过南非、莱索托、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和斯瓦蒂尼等7个南部非洲国家的人进入意大利。
荷兰和捷克共和国也计划采取类似的措施。
日本政府宣布,从5日开始,来自斯瓦蒂尼、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和莱索托的日本公民将在政府专用住宿场所隔离10天,并在第3天、第6天和第10天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目前日本还没有对外国人开放边境。
加拿大政府目前尚未对新病毒的出现作出反应,加拿大政府针对南非的旅行建议仍然是要求加拿大民众小心南非的犯罪问题,注意人身安全。
但是安大略省省长福特已经率先呼吁联邦政府禁止所有来自与新变种有关的非洲国家的航班和乘客入境。
在今天早上的一份声明中,福特称安省首席卫生官摩尔博士已经向他简述了新变种病毒的威胁,“早期报告称,病毒对疫苗有耐药性。”
“我已经联系了联邦政府,表达了对病毒带来风险的极度担忧,请联邦政府立即采取行动!”
“任何在禁令实施之前抵达加拿大的人都应该接受检测和隔离,包括今天抵加的乘客。我们还必须重新对所有抵达加拿大的乘客进行检测,无论他们来自哪里!”
今天就有4个航班要从南非首都开普敦飞抵加拿大多伦多!
福特要求联邦政府立即禁止来自相关国家的所有航班和乘客。
大家小心!!!不要等政府的反应!防疫赶紧做起来!
突发! 加拿大宣布禁航! 温哥华飞香港航班确诊超级新冠变种! 疫苗或无效 全球恐慌!
小心防疫啊!!!
最新发现的新冠超级病毒B.1.1.529简直让刚刚才恢复正常生活的人类想骂街。
据最新报道,B.1.1.529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Omicron”(奥密克戎),Omicron的简写是“O”,是第十五个希腊字母。世卫组织也已经宣布新变种病毒为“关注变体“。
周五,在新冠超级变种毒株B.1.1.529(O病毒)被英国专家爆出来的第三天,国际股市直接炸了——亚洲和欧洲股市狂跌!
发现多个感染这种病毒病例的南非也被全球隔离,包括加拿大的各国纷纷发布紧急旅行禁令,禁止所有来自非洲南部的航班落地!
安大略省省长福特今天早上率先呼吁加拿大联邦政府禁止所有来自与新变种有关的非洲国家的航班和乘客入境。
在今天早上的一份声明中,福特称安省首席卫生官摩尔博士已经向他简述了新变种病毒的威胁,“早期报告称,病毒对疫苗有耐药性。”
“我已经联系了联邦政府,表达了对病毒带来风险的极度担忧,请联邦政府立即采取行动!”
“任何在禁令实施之前抵达加拿大的人都应该接受检测和隔离,包括今天抵加的乘客。我们还必须重新对所有抵达加拿大的乘客进行检测,无论他们来自哪里!”
根据最新消息,加拿大联邦政府已经宣布禁止在过去两周内进入过七个南部非洲国家的外国人入境。
任何最近去过南非,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斯瓦蒂尼和莱索托正的旅客不管是否接种疫苗,都会被要求进行检测和隔离。
加拿大全球事务部将发布旅游警告,要求所有加拿大人避免前往南非。
预计今天原计划有至少9个航班从南非飞抵多伦多,分别来自首都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
从图表上能看出,其中部分飞机已经起飞飞往中转机场。
几乎是同时,美国总统拜登也宣布了针对南非等7个国家的旅行禁令:
为什么情况这么紧急?
因为这个病毒实在太太太太可怕了!
据报道,这种变种病毒携带32种突变,其中许多都是有高度传染性和疫苗抗性的突变,其刺突蛋白的改变比任何其他已知变体都多。
刺突蛋白的改变主要是针对疫苗的,对原始新冠病毒和前几代变种病毒都有效果的新冠疫苗,包括最先进mRNA疫苗,在这种病毒上几乎无效。
相关阅读:新冠“恐怖”变异病毒来了! 32种突变超强感染性 mRNA疫苗无效! 香港确诊一例!
在南非,24日才刚刚确诊6例,3天后的今天,确诊呈指数级上升,暴增16倍,达到约100例!
更不好的消息是,有一名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旅客已经确诊感染O病毒!
据港媒最新报道,在香港首次发现南非新变种病毒后,确诊第一例的富豪机场酒店再次发现第二名确诊患者。其中一名患者是36岁由南非抵港的印度裔男子,另一名患者是62岁从加拿大返港男子。
据报道,36岁印度裔男子病例10月23日离开香港前往南非,曾于10月22日在香港进行检测,结果呈阴性。他乘搭卡塔尔航班QR818于11月11日返抵香港,抵港时于机场检测结果呈阴性。他于指定检疫酒店进行检疫期间的样本结果呈阳性,确认是O病毒。
港媒报道,62岁的加拿大旅客11月10日曾乘坐温哥华起飞的加航航班AC007抵达香港,11月17日出现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和头痛。这名患者就住在印度裔男子房间对门。
另据港媒称,62岁男子此前曾在香港接种两剂复必泰疫苗,也就是辉瑞疫苗。
不过当时香港卫生部门只在男子感染的病毒上检测到一种N501Y突变,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O病毒。
除了确诊第一例的博兹瓦纳和之后出现确诊病例的南非、中国香港,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全世界疫苗打得最好的以色列和比利时也相继确诊。
除了加拿大外,欧盟已经开始采取行动,禁止所有从非洲南部起飞的航班进入欧盟领空,几个主要的欧盟国家已经在自己国家实施了这一禁令。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航班“应该暂停,直到我们清楚地了解这种新变种可能造成的危险,从该地区返回的旅客应该遵守严格的隔离规则。”
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
“我们很清楚,突变可能导致更令人担忧的病毒变种的出现和传播,可能在几个月内传播到世界各地。”
德国方面表示,其飞行禁令最早于周五晚上实施。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斯帕恩(Jens Spahn)说,从南非返回的航空公司只能运送德国公民回家,无论他们是否接种了疫苗,旅行者都需要进行14天的强制隔离。
延斯·斯帕恩(Jens Spahn)
英国卫生大臣萨义德·贾维德(Sajid Javid)也表示:“早期迹象表明,这种变体可能比delta变体更具传染性,目前的疫苗可能对它没有那么有效。”
英国已经暂停6个非洲国家入境航班。
萨义德·贾维德(Sajid Javid)在议会发言请求立即行动
另外,作为世界上接种疫苗最多的国家之一,以色列周五宣布,他们也在发现了第一例新变体病例,患者是一名刚从非洲返回的旅行者。
该旅客和另外两名疑似病例目前已被隔离。以色列卫生部门表示,三人都接种了疫苗。
不像政客那么乐观,发现新变种的消息立即影响全球股市产生动荡。欧洲和亚洲主要股指大跌,美股开盘前道琼斯期货指数先狂泄了近千点。
油价大幅下跌,美国原油价格下跌6.7%,至每桶73.22美元,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5.6%,至每桶77.64美元。
航空公司周五股价也受到重创,汉莎航空(Lufthansa)下跌12.4%,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和伊比利亚航空(Iberia)的母公司国际航空集团(IAG)下跌14.4%,加航(Air Canada)重挫11.38%。
意大利也宣布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在过去14天内去过南非、莱索托、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和斯瓦蒂尼等7个南部非洲国家的人进入意大利。
荷兰和捷克共和国也计划采取类似的措施。
日本政府宣布,从5日开始,来自斯瓦蒂尼、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和莱索托的日本公民将在政府专用住宿场所隔离10天,并在第3天、第6天和第10天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目前日本还没有对外国人开放边境。
光指望完全接种疫苗现在没有任何意义,注意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要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请大家优先为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安全着想,千万小心再小心。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平平安安的生活,是最好的圣诞礼物。
颤抖! “新冠屠杀”再现 每天消失一个村! 新恐怖变种威胁 6国航班遭禁!
病毒展开复仇了?
新冠疫情能过去吗?世界能在明年恢复常态吗?
这是每个人都想获得正面肯定回答的问题。然而每一次的发问都被无情地甩了巴掌——欧美疫情沦陷,有国家医院尸体堆积的情景重现,医生心痛直言:“这里每天都有一个村庄消失。”
正在过感恩节的美国,一张和2020年感恩节对比的疫情图令人心寒,从日增破10万再次回到10万,抗疫1年抗了个寂寞。
最可怕的,是“最恐怖变种”的诞生——集32种突变于一身,毒性是Delta的两倍,科学家认为现有疫苗可能无效!
与新冠斗争的每一天,惊心动魄,我们时而得意人类的抗争新进展,又时而对病毒的凶猛反扑感到害怕。
这里是罗马尼亚加勒斯特大学急症医院,也是当地最大的一个新冠医院。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记者近日采访时,拍下了这样的画面:
黑胶袋装着尸体,堆积在太平间里,
室内摆不下,部分已经转移到走廊:
医院主管Catalin Cirstoiu慨叹,在罗马尼亚,每天近400人死亡,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这意味着每天有一个村庄的人消失了!”
每天死400人,对一个总人口不过1900万的小国家来说,这相当于新冠在屠杀了。
欧洲疫情之惨,又何止一个罗马尼亚,德国死亡破10万、斯洛伐克、捷克共和国、荷兰和匈牙利全部破纪录。
连亚洲韩国也危急,疫情创纪录,日增超过4000例,ICU共586名病人,为疫情爆发以来的最高。
首都首尔以南的天安市,一起宗教聚会导致297人确诊,感染人数或还将继续增加。
欧洲、美洲、亚洲,原来在夏天迎来了复苏希望的地方,如今通通沦陷。
糟糕的事情还没有完——
一款超强变种,新毒株“B.1.1.529”又在南非出现,引发科学家警惕,并已经传至香港!英国目前已急禁6国航班!
新冠新变种时时有,但这一回,科学家似乎尤为担心。
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家Tom Peacock博士首先发现了它的传播,他将这种变异的突变组合描述为“恐怖的horrific”,“可能比其他变种都要糟糕,包括Delta。”
现在主要肆虐全球的Delta,也只有16个突变,但 “B.1.1.529” 却拥有32个突变。
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所长Francois Balloux指出,这种变异株可能比Delta病毒更能躲避抗体。
在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中,感染可能会持续数月,因为身体无法抵抗它。
发源地南非目前已经确认了100多个样本感染的就是“B.1.1.529”,科学家怀疑当地疫情的死灰复燃正是因为这种新变种,
其中一个省有90%的案例可能都与它有关。
新变种还随着航班输入至香港,香港的确诊案例正是来自南非的旅行者。
而随着全球的进一步通航开放,如果这种新变种真的比Delta还要强,等于又一个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了!
对此,南非已要求世界卫生组织 (WHO) 病毒进化组召开紧急会议,以讨论这种新变种。
英国卫生部更是及时应对,在第一时间将6个非洲国家列入英国旅行的“红色名单”,禁止这6国航班入境。
时至今日,新的风险不断出现,疫苗带来的安全感已逐渐消散。
在狡猾的新冠病毒面前,人们不愿意束手就擒,却似乎也束手无措。
近日,以色列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第2针辉瑞疫苗接种不过90天后,感染新冠的风险就超过了2倍!
来自以色列 Leumit Health Services的这项研究调查了8万完全接种辉瑞疫苗的成年人,他们发现,在接受第二针疫苗90天后,感染病毒的风险,就从之前的1.3%上升到了2.4%,几乎增加了1倍以上。
到150天-179天后,感染风险更是会骤然增加到10.3%。
研究指出,虽然辉瑞疫苗在最初的几周提供了强大的保护,但更需要加强注射以维持长期保护。
这或许就是我们来年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病毒继续肆虐,继续进化变异,疫苗或许能降低重症和死亡,但疫苗的效率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第3针之后,是否还需要第4针、第5针?
而新冠是否又会在短时间内进化到疫苗无法抵御的程度?
希望这些恐怖设想永远不会实现。
新冠“恐怖”变异病毒来了! 32种突变超强感染性 mRNA疫苗无效! 香港确诊一例!
疫情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引发全球第三波和第四波疫情的,来自印度的Delta病毒,不管在传染性还是引发重症的风险上,都远远由于之前两代的病毒,α和β变种病毒。
但是你以为,Delta变种就是新冠病毒的天花板了吗?
最近,英国专家向全世界发出警告,非洲国家博茨瓦纳发现的最新型新冠病毒,是疫情爆发至今,变异最严重的一种病毒,已经被命名为“Nu”,学名是B.1.1.529。
目前为止,除了博兹瓦纳外,南非和中国香港均出现了感染者,香港的感染者是一名36岁的男性。
据悉,这种变种病毒携带32种突变,其中许多都是有高度传染性和疫苗抗性的突变,其刺突蛋白的改变比任何其他变体都多。
刺突蛋白的改变主要是针对疫苗的,对原始新冠病毒和前几代变种病毒都有效果的新冠疫苗,在这种病毒上几乎没有任何效果,甚至是mRNA疫苗也是一样。
mRNA疫苗让人体产生抗体的原理,就是让mRNA进入肌肉细胞并指示细胞机制产生刺突蛋白质的无害片段,这种刺突蛋白一般存在与新冠病毒表面。该蛋白质片段生成后,免疫系统会识别出这种蛋白质不属于我们的系统,会触发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并激活其他免疫细胞抗击其认为的感染。
简单说就是在真正感染病毒之前,先让身体的免疫系统了解新冠病毒穿的是什么“衣服”,下次见到穿类似“衣服”的,干就完了。
但是刺突蛋白改变,等于病毒不穿之前的衣服了,疫苗制造的免疫系统无法识别这种新冠病毒,也就不会产生抗体。
目前已知的新冠变种
“Nu”变种就是这样。
另外,“Nu”变种还存在很多其他病毒的突变,例如Beta变种的K417N和E484A的突变,这两种突变可以帮助病毒躲避疫苗。
“Nu”变种还有Delta变种的N440K以及在纽约变种IOTA上发现的S477N突变,这两种突变是帮助病毒逃避抗体攻击的。
还有P681H和N679K突变,这两种突变是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一种变种病毒上,会提供疫苗抗性加成。
其他突变包括G446S、T478K、Q493K、G496S、Q498R和Y505H,但是目前还不知道这些突变有什么意义。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病毒学家汤姆·皮科克(Tom Peacock)博士最先发现了这种病毒的传播,他将这种变异的突变组合描述为“令人毛骨悚然的”(horrific)。
这种病毒“比任何其他病毒都要糟糕”(worse than nearly anything else about),包括曾令人闻风色变的Delta变种。
另外,伦敦大学学院的遗传学家弗朗索瓦·巴洛克斯(Francois Balloux)教授说,这种变异可能是发生在一名免疫功能地下的患者身上,该患者可能是一名没有确诊的艾滋病毒携带者。
佛朗索瓦教授提醒英国当局,“目前,它应该被密切监视”。然而英国首相官方发言人则表示,目前英国“不认为这种变体是一个问题”,因为还没有传播到英国……
英国这种蔑视病毒的态度和今年年初看不起Delta变种的时候如出一辙,然后就被Delta变种上了一课,现在仍然不长记性。
7月份,鲍里斯就小看Delta病毒,不顾疫情,按计划取消了英国的所有防疫限制,导致每天的病例飙升至5万例,英国也被冠以“欧洲病夫”(sick man of Europe)的称号。
英国现在的疫情也在急速攀升
目前在全球来说,疫情都不能说是在好转。
在早前的一份声明中,世卫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汉斯·克鲁格 (Hans Kluge) 表示,“我们对新冠病毒在欧洲大陆的传播‘非常担忧’,那里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疫情。”
据世卫组织警告说,到春季,欧洲可能会有70万例新冠肺炎新增死亡病例。
世卫组织表示,预计从现在到 2022 年 3 月 1 日,大约 50 个国家/地区的重症监护病房将面临很大或非常严重的压力。
世卫组织预计,到明年春天,欧洲新冠肺炎累计死亡人数将超过220万。
不只是欧洲,在美国,新冠疫情于2021年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了2020年。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累计新冠死亡人数在上周六达到770,800例。而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新冠死亡总人数为385,343例。而现在到年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美国流行病专家认为,疫苗接种率停滞不前,民众缺乏带口罩意识,使得delta变种得以传播,尤其是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
另外,由于非洲的疫苗接种率只有5%,因此世卫组织10月份曾警告称,新冠疫情可能会持续至2022年末……
希望加拿大能站好这最后一班岗,不要重蹈欧洲的覆辙。
日增10万全不怕! 5千万美国人将倾城而出 机场再被挤爆! 这恐要全面封国 使馆发警告!
前所未见的疫情大反扑来了!
全球疫情重灾区美国的疫情又又又反扑了,连续一周日增确诊飙回10万,累计病例高达4770万例,每日死亡人数高达1100人!
令人闻风丧胆的Delta变种再次如洪水一般吞噬了美国,但是美国人却丝毫不怕!
今天(11月24日),数百万人美国人倾城而出,全美几大机场人潮汹涌,多少例新冠确诊都阻挡不了他们想自由的心情。只见人们接踵摩肩,人群挤满了机场和火车站,候机厅顿时变成沙丁鱼罐头!
每个机场全都塞的满满当当的,人们兴奋地踏上去加拿大、欧洲、墨西哥的旅程。
这是新泽西,人和人之间一点距离都没有:
肯尼迪机场的安检口,不知道队伍已经绕了多少圈:
旅游胜地迈阿密,队伍竟一眼望不到头:
看这架势,没有2个小时肯定是完不成值机+安检的。
不光机场被挤爆,铁路和公路也全挤满了兴奋出行的美国人。
拖家带口,拿着大包小包的人到处都是,仿佛他们已经回到了正常生活中。
这排队上火车的样子,真是像极了咱们春运时的盛况:
巴士更是塞得满满的,一趟都带不走排队的人: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 (AAA) 的预测,今年感恩节会有5340万人出行,比 2020 年增长 13%,其中大多数旅客开车出行。
美国运输局(TSA)也做好了准备,将为2000万人做好航空筛查工作。
这趟如“春运”一般的感恩节出行其实早在上周末就已经开始了,美国边境局放出的数据可以看到,上周五有220万人通过了安检。
这数字居然是去年同期的2倍!
可见顶着每日新增10万例的新冠疫情,美国人仍然可以洒脱地旅游,有恃无恐地过节。
新泽西机场,一名大学老师正带着妻子儿子前往加拿大探望家人,他带着一个文件夹,里面有众多繁琐的文件,包括疫苗接种卡和加拿大边境所需的核酸阴性证明。
他表示:“我们太想念家人了,我们宁愿冒着巨大风险坐飞机,为此,我们专门打了第三针!”
“至少和家人在一起,我的心理会很健康,我们都会很开心。”
另一名接受采访的美国人表示这次要和40个亲戚一起聚会!
当然大家都是接种过疫苗的,亲戚里还有个疫情后出生的宝宝,只有2岁,所有家庭成员见到他都很开心。
但是毫无疑问,在寒冬腊月,这些人的聚会都是在室内的。
因此,美国首席医学顾问福奇博士再次发警告:“要谨防危险的Delta病毒席卷愉快的假期!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在美国,我们仍有6000万人没有打过一针疫苗,这导致了整个社区的危机,接触未接种疫苗的人群,接种过疫苗的人也会费城危险。”
不过也有一群人没办法过感恩节,那就是现在依然在前线工作的医护人员。
如今,全美30多个州感染率持续上升,每天新增确诊病例直逼10万例。
人们一再无视新冠病毒,不顾一切奔向自由,导致现在全国有5万名以上的新冠患者正在住院治疗。
因为人们实在太渴望回归正常生活了。
其实不光是美国,欧洲也在经历疫情反扑——
欧洲现在正经历前所未见的“第五波”疫情,全欧沦陷,德国疫情告急,连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都发布了紧急提醒!
刚刚,德国更新了24小时内的新增确诊人数,已经超过了68000例,目前的活跃病例竟有70万例!
因此德国决定实施更严格的新冠禁令,甚至可能会全面封国!
德国卫生部部长斯潘 (Jens Spahn) 认为,这一次的疫情反扑的最大原因正是德国人的傲慢和懒惰,他们不愿意接种疫苗,导致疫苗接种率只有可怜的68%。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卫生部放出狠话,再这样下去,德国人只剩3种命运:“打疫苗、死亡或者痊愈!”
世卫也警告欧洲,如果再不采取任何措施,到明年3月,欧洲因新冠死亡的人数恐飙升到220万!
因此,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紧急提醒旅德同胞,密切关注疫情信息,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规定,本着知情自愿原则,除不能接种者外,建议尽快接种官方主管部门认可的新冠疫苗。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及时联系家庭医生。已接种疫苗的同胞也切勿放松防护要求。
截止2021年11月,美国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38万人!
而2020年一整年也只有38万5343人因新冠而死。
也就是说,2021年美国的疫情对比2020年不降反增,酿成了更多的悲剧。
再加上这场感恩节的千万人大迁徙,再加上圣诞节的各种室内聚会,全球疫情又将走向何处,简直不敢想象。
小编只能提醒大家出门一定带上口罩,做好防疫措施。
因为你不知道和你擦肩而过的人,是否刚从美国,或者欧洲飞来加拿大过节!
崩溃! 近一半加拿大人拒绝圣诞节防疫! 室内疯狂扎堆狂欢 又抱又亲!
一大波疫情正在接近……
根据BC省府的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周末,BC省总共报告了1052例确诊病例,平均每天新增350例。
其中菲沙卫生局报告345例;温哥华沿岸卫生局报告125例;内陆卫生局报告227例;北方卫生局报告196例;温哥华岛卫生局报告159例。
在11月12日到18日的7天确诊病例中,突破性感染病例占40%。
目前全BC省共有3,132例活跃病例。
虽然加拿大的新冠疫情还没有结束,甚至第四波都没有出现持续性的下降,但是一项最新的民意调查显示,大约一半的加拿大人计划在圣诞节假期聚会期间放弃社交距离,与朋友和家人握手、拥抱,甚至亲吻!
由加拿大市场和民意调查公司莱杰(Leger)和加通社合作开展的民意调查发现,45%的加拿大人表示,他们会在圣诞聚会和其他节日聚会上“用握手、拥抱或亲吻来问候他人”,这意味着在他们与他人之间将不存在2米左右的社交距离!
而且,现在室内聚会根本不被要求戴口罩,再不注意社交距离,最希望看到这一幕的大概只有Delta病毒吧?
在加拿大人口最多的安大略省,准备在圣诞节期间放弃社交距离的人数高达50%。
相比之下,在BC省,这个比例只有37%。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天,安省的627例新增确诊病例中,疫苗完全接种仍遭突破性感染的病例(286例)已经首次超过未接种感染者(282例)!
报告显示,在加拿大年轻人群体——18岁至34岁的人中,愿意在假期与亲朋好友拥抱的比例最高,为52%。
而现在加拿大各省确诊高升,入院率增加的也是这个年龄群体!
莱格执行副总裁克里斯蒂安·布尔克(Christian Bourque)认为,根据这个调查结果可以认为,加拿大人现在对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很有把握,甚至有些自负,只是因为他们接种了疫苗:“既然我们所有家里人都接种了疫苗,那还有什么问题?”
调查还显示,有49%的加拿大人非常乐观,承认他们根本不怕会不会感染病毒……
然而就在隔了一道大西洋的欧洲,第五波疫情才刚刚开始。
就在11月21日,法国政府发言人阿塔尔表示:“第五波疫情正以闪电速度蔓延。”他指出,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法国新增病例爆炸式增长了80%,感染发生率从每10万居民100人上升到164人。
目前,法国日增2.1万人确诊新冠,已累计11.8万人死亡!
为了减轻病毒传播的速度,法国已经决定——凡是65岁以上人群,没有接种3针新冠疫苗,健康证视作无效处理!从下个月起,50岁以上人群将开始接种第3针加强剂!
德国也已经连续多天单日新增病例超过5万例,7天新冠感染率每10万居民已达201人。
德国是欧盟人口最多的国家,完整疫苗施打率仅68%。在某些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在ICU病房很快爆满的情况下,当局已经下令实施新的封锁措施,包括关闭圣诞市集。
德国等待接种疫苗的人群
据悉,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德国相对控制得比较好,还能接受邻国的重症病人,但近来形势发生逆转,医疗系统几近崩溃,患者等2小时等不来一张病床!
美国国务院已经发出最高的第4级警示令,警告民众禁止前往德国和丹麦旅行,“指出该国COVID-19程度非常高”。
另外,荷兰、波兰等国近日疫情反弹也在加剧。
欧洲的疫情还不是主要问题,目前各国间彻底放开边境和防疫限制的做法,加速了非常住人口在各国间的流动,扩大了病毒传播的途径,提高了民众感染的风险。
人类对新冠疫情不设防,认为只要接种疫苗就能高枕无忧,能免死,免进ICU……情况之危急,已经超过了过往三波疫情。
莱格的调查还显示,35%的人说他们会邀请没有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到家里做客!只有47%的加拿大人确认,他们会在邀请人们参加节日聚会前询问对方是否接种了疫苗。
去年的圣诞节,很多人是在ZOOM上和亲朋好友聚会的
还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计划找更多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庆祝圣诞和新年。
调查还显示,引入疫苗护照之后,有近两成(18%)的加拿大人计划跨省或跨国在假期期间看望朋友和家人,9%的人计划在假期乘飞机去度假,有51%的加拿大人认为疫情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
疫情根本都没有结束,就这样撒欢真的好吗?而且现实很残酷,完全接种两剂疫苗根本难以百分之百保护感染者不会死亡,尤其是对于身体条件本来就弱的老年人,比如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Colin Powell)。
科林·鲍威尔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在超过1.87亿已经完全接种疫苗的美国人中,有7,178人死亡!其中85%的人属于65岁或65岁以上年龄组。
加之加强剂疫苗和第二针之间还有6个月的限制,在接种加强剂疫苗之前的这段真空期里,会发生什么都说不好,更应当小心谨慎。
这项在网上开展的调查共有1547名加拿大人参与。
重磅! 新冠死亡清零 以色列称第3针更有效! 比尔盖茨: 明年低于流感 经济复苏!
希望
世界疫情依然反反复复,欧洲和北美的人们依然煎熬。不过,人类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斗争,也依然时不时能传来点希望——
比如,疫苗接种标兵、先锋国家以色列,近期有3天新冠死亡清零。
从18到20日,以色列的新冠死亡数都为0,22日新增死亡为1人,打破清零纪录。
但在过去1个月内,以色列全国的7天平均新冠死亡人数都在3-6人之间浮动。
在刚刚过去的周日,以色列还称,在预防感染和出现重症方面,新冠加强针的效果比前面两针都要强!
以色列总理贝内特表示,这种流行疾病预计将“再持续一两年”。
以色列从周一开始已经为5-11岁的儿童开始接种辉瑞疫苗,总理并表示,以色列会在接种完全部的人口之前就开始加强针注射。
上个月,以色列的一个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数据指出,加强针在预防重症方面的有效率高达92%。接受加强剂和保护的人的中和抗体水平至少可以持续长达 9 到10 个月。
换句话说,就算疫情还需要持续一两年,但在加强针或其他方式(新冠口服药)等的控制下,只要感染后不会转化为重症或导致死亡,就意味着新冠的流感化。
届时,人们可以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或通过口服新冠药来治疗新冠,新冠将不再等同于死神。
很巧的是,就在几天前,比尔盖茨也在一个论坛中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近日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他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种疫苗和新的治疗方法可用,新冠感染数和死亡人数将“大幅下降”。
“死亡和感染可能在2022年中期达到季节性流感水平,除非一个新的变种出现。”
他还说,新冠肺炎发病率和死亡率等同于流感,将标志着经济的全面复苏。
那么,新的变种出现会出现吗?或者说,Delta会不会是新冠的最后一个超级变种?
对此,卫报也在近日发表文章,报道了美国流行病专家的一次新冠研讨会议。
文章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报告给公共数据库的所有 Covid-19 基因组序列中有99.5%现在是Delta。虽然出现了比如AY.4.2系列的Delta plus,但目前还没有哪款变种能超越Delta。
当然,未来不排除出现更厉害的突变,但通过限制病毒传播的机会,人类还是能够减少病毒变异的机会。
总结一下就是:专家认为,虽然未来也可能出现新变异,但现在的超级大魔王就是Delta,人类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将下一个超级变种扼杀在摇篮。
有关这种,最近的两个研究更是振奋人心——
一是科学家发现,早前令民众害怕的Delta plus之AY4.2分支,虽然更具感染性,但引发重症的可能性却比较低。
这种在BC省也发现了的新变种,经研究发现比原Delta的传播性高出10%到15%,但感染AY.4.2后出现症状的比例却比感染Delta后要少了约10%。
所以,相对delta,AY.4.2不过是虾兵蟹将,数量可以多,跑得也灵活,却杀伤力还欠缺。
另一个研究发现可能有部分读者已经听说过,不过太阳报近日又郑重其事地报道了一次:
科学家认为,新冠病毒的复制可能在“自我灭绝”。
科学家指出,日本的新冠病例在8月一度达到高峰,但之后急剧下降,几乎消失。
日本的一个基因专家团队推测,突然下降是因为Delta变异时基因出现了随机的“复制错误”,结果错误的部分不断复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病毒的构成发生变化。
结果,这些突变进入“进化的死胡同”,病毒“自我灭绝”了。
Reading大学生物医学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Simon Clarke博士如此比喻性地解释了Delta的消亡过程。
他告诉太阳报:“该病毒积累了太多的突变,因此它无法再复制。
“就像一个没有孩子的人,他们的遗传物质停止了,走到了路的尽头。”
不过,Clarke不认为日本病例的骤降全是因为delta的自我消亡,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停止了生孩子”,新的变异还是可能会出现,日本的案例更可能因为其防疫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
不管怎样,病毒自我消亡也好,防疫有效也好,还是新冠流感化也好,我们都希望如果明年开春,疫情能不再成为人们生活关注的重点,经济可以恢复,日子可以回归。
毕竟这样的愿景,我们从去年年底已经开始期盼。
重磅! 刚刚 BC宣布儿童疫苗计划 下周一开打 家长必须在场! 只能预约!
已有9.1万孩子注册!
就在刚刚,BC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本省儿童疫苗接种计划——从下周一(11月29日)起,5至11岁儿童将正式开打新冠疫苗!
本省儿童疫苗接种注册已开放,下周一也将陆续发出邀请和新的预约!
下周一起,本省已经为孩子提前注册了新冠疫苗的家长,将会陆续收到接种邀请和通知!如果同一家庭中有多名符合资格的儿童,预约的是同一天同一诊所接种疫苗,可以一起打!
注意,5至11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时,需要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在场,并给予口头授权或同意。为儿童接种的医疗人员均接受过专业培训且经验丰富,省府也请家长们放心。
儿童疫苗将在今天送达大温地区,并运往各个卫生辖区,儿童疫苗储存瓶盖子时橙色的,与紫色的成人疫苗不同,家长现场可以二次确认。
辉瑞儿童疫苗是按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配的,只有过了5岁生日、11岁以下的孩子才能接种, 2剂儿童疫苗间隔为8周!
年满12岁的孩子只能接种成人疫苗,如果孩子在11岁打了第1针,且在8周后满了12岁,第2剂只能接种成人疫苗!
目前,BC省药店只为12岁及以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地方卫生局将为5至11岁儿童开设特殊接种诊所,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作为接种地点,采取预约制。
家长需要提前在省府官网上注册登记,与成人疫苗系统类似。
接种诊所现场,将为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设置单独的空间。
对于偏远地区的儿童,省卫生厅将前往这些社区,为孩子们提供第1剂疫苗,并未尚未接种第2、3剂的成人接种。
新闻会上,BC首席卫生官员邦妮·亨利(Bonnie Henry)和省免疫工作小组负责人佩妮·布伦(Penny Ballem)也公布了最新儿童新冠感染数据,上一周的感染人数出现下降,新冠儿童重症患者人数归零!
省卫生厅长狄德安也表示,面对第四波新冠疫情,儿童还是面临感染和重症的风险,接受新冠疫苗可以降低这些风险。
上周五,加拿大联邦卫生部正式批准了5至11岁儿童接种辉瑞新冠疫苗,证明安全有效,可提供免疫力,剂量为成年人的三分之一。
同时,联邦采购部长已经确保了290万剂疫苗,足够本国所有符合年龄资格的儿童接种第1剂,已在昨天抵达加拿大,开始向各省和地区发放。
据统计,BC省现在有36万这个年龄段儿童。从上个月开始,省卫生厅就已经开放5岁以上儿童接种疫苗的注册系统,截至11月22日,已约有9.1万名儿童提前注册了要接种新冠疫苗!
亨利表示,在加拿大全国范围内,BC省家长希望为5至11岁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普遍较高,68%家长们迫切地想知道什么时候开打、怎么打才安全等等信息。
在本月早些时候的疫情通报会上,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透露,现阶段12岁以下儿童的新冠发病率是全国最高的人群。
为了协助本国儿童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Vaccine Hunters Canada重新开通了社交媒体账户,帮助消息流通。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BC省新增确诊病例1052宗、10人死亡!
11月19日至20日新增390例;20日至21日新增332例;21日至22日新增330例,目前337人住院,115人在ICU,全省暴发疫情的医疗机构降至12起!
本省目前已经开放7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第3剂新冠疫苗,“老年人是最脆弱的人群之一,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加强剂是有好处的。”
过去3天内,全省单日新增病例均降至400例以下,疫情似乎正在放缓。
就在今天,省疾控中心(BCCDC)表示,从11月16日起,他们就已经停止发布新冠航班、船只、火车、公车的信息!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官网上似乎也不再发布相关消息!
BCCDC在其官网上表示,“现在所有乘客都必须完全接种疫苗才能登上飞机、火车或邮轮,出入境加拿大更是如此。任何人都应该在旅行全程必须检测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症状,请立即自我隔离并接受检测。”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撒手不管了,外出旅行肯定是有风险的,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但不管怎么样,BC省儿童疫苗正式开打,也算是向“全民免疫”的目标再迈进一步,希望各位家长评估过风险后,为孩子们安全接种!
批了! BC最快下周开打辉瑞儿童疫苗 7.5万孩子已注册!
终于等到了!
本周五(11月19日),加拿大卫生部正式批准5至11岁儿童接种辉瑞疫苗!
就在昨天,BC省首席卫生官邦妮·亨利(Bonnie Henry)就透露——既然联邦卫生部都为辉瑞儿童疫苗开绿灯了,本省也将立即着手准备为孩子们接种疫苗,最快在下周末前开打!
新闻发布会上,亨利表示“我们有望在下周获得疫苗!”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辉瑞公司在昨天下午发表了特别声明,由于特大洪灾,疫苗短时间很难运达BC省部分地区。
预计在未来几天,省卫生厅将针对儿童疫苗公布更多细节,包括接种时间和地点等等。
亨利表示,药房不太可能为儿童接种疫苗,大多数接种地点有可能设在公共诊所或学校。
“我们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大部分都在职,我们正在想办法设立特殊移动诊所,让家长们方便带着孩子前往注射,让大家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接种疫苗。”
早前,省卫生厅就已经开放了家长登记儿童疫苗。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7.5万名儿童(占这个年龄段人口的21%)注册。
目前,还有很多父母还持观望态度,不敢随便给孩子打疫苗。
上周,加拿大与辉瑞公司签署了一项协议,确保本国儿童能够获得290万剂新冠疫苗。
联邦采购部长阿南德表示,“这些剂量将足够每一个符合接种资格加拿大儿童打第一针。”
更名后的辉瑞疫苗,将以“Comirnaty”的商标出现,儿童剂量将为成人剂量的三分之一。
根据卫生厅的最新疫情数据,17日至18日,全省新增确诊病例468宗、9人死亡!这也是本周首次单日新增感染超过400例!
目前,全省现存活跃病例3345宗,355人住院,110人在ICU。
重磅! 加拿大承认国药科兴疫苗! 11月30日起 这些人入境免检测 免隔离!
华人注意
刚刚,加拿大发布了几个重磅消息!
从11月30日起,接种国药(Sinpharm,北京生物bbibp-corv)和科兴疫苗(Sinovac)的旅行者,都会被视为完全接种疫苗!
完全接种疫苗就意味着来自中国的国际旅客可以免除14天的入境隔离,更不用在14天内接受第二次核酸检测。
到时候从中国飞来加拿大的小伙伴,只要在飞机抵达前下载ArriveCAN的APP,并填写好自己接种的疫苗和接种时间,入境时就不会被要去强制居家隔离14天了。
同样,从11月30日开始,从加拿大往返美国的旅行,只要是不超过3天72小时的短途旅行,都可以在返回加拿大时免阴性核酸证明。
豁免适用于完全接种过疫苗的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和原住民,从加拿大出发并通过陆路或航空重新入境的旅行者。
两大规定一出,11月30日,进出加拿大都将更加方便了。
今天还有一个重磅消息——加拿大卫生部正式批准了辉瑞-BioNTech(BioNTech)公司针对5至11岁儿童发研发的新冠疫苗。
这距离卫生部今年5月批准为12岁到17岁儿童接种辉瑞疫苗,过去了6个月的时间。
加拿大卫生部周五上午发布的报告称:
“在对辉瑞提交的实验数据和证据进行了彻底和独立的科学审查后,加拿大卫生部确认,疫苗对5至11岁儿童的好处大于风险。”
“这是加拿大批准在该年龄组使用的首个COVID-19新冠疫苗,标志着加拿大抗击COVID-19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卫生部透露,儿童版疫苗的mRNA配方与12岁及以上儿童使用的相同,但剂量已减少到10微克,是原疫苗剂量的三分之一。
儿童疫苗是橘黄色瓶盖
儿童往往自身就有强大的免疫能力,因此减少剂量可确保儿童在有高水平的保护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的风险。
据信这款儿童版疫苗的效力高达90%以上。
本月早些时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了辉瑞疫苗对5至11岁儿童影响的研究。
研究人员给1,517名儿童接种了10微克版本的疫苗,对照组的751名儿童接种了安慰剂。孩子们在第一次注射三周后接受了第二次注射。
研究结束时,在完全接种疫苗的疫苗组中,有3名儿童在第二次接种后7天或更长时间内感染了病毒,安慰剂组则感染了16名,说明疫苗的效力高达91%,类似于在老年群体中的效果。
研究报告还显示,孩子们接种疫苗后的副作用一般是轻微的,通常会持续一到两天,多数是疲劳和头痛。
说到很多人都特别关心的心肌炎的问题,辉瑞这次在5至11岁儿童中进行的疫苗试验没有发现任何心脏炎病例。
据悉,大多数与疫苗有关的心脏炎症是温和的,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解决。
据有关专家此前强调,与感染新冠病毒后产生健康风险远远大于接种疫苗后的风险,而且新冠病毒本身就会大概率引发心肌炎。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局PHAC的数据,截至今年11月5日,加拿大已注射了近5900万剂新冠疫苗。有5,899例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这些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过敏和心脏炎。
辉瑞/生物科技公司在5至11岁儿童中进行的疫苗试验没有发现任何心脏炎症病例。但有些年轻人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会感染,这就是为什么官员们将密切监测情况的原因。
另外,加拿大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NACI)建议儿童在接种另一种疫苗(如流感疫苗)之前或之后至少等待14天,才能接种COVID-19疫苗。
如果选择让孩子们接种新冠疫苗的话,相信家长们也能放心让孩子们去上学上课,或参加室内的聚会和活动了。
“这也将有助于减少社区中由于在学校学习的儿童回家后感染父母和祖父母而产生的新成人病例。它还可以帮助限制有新冠病毒有关的住院治疗,”安省西安大略大学医学院教授米歇尔·福布斯博士认为,为儿童接种疫苗对疫情的影响是巨大的。
多伦多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的传染病专家和微生物学家艾利森·麦吉尔(Allison McGeer)博士也说:“尽管新冠类疾病在儿童中不像在老年人中那么严重,但大多数父母肯定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远离疾病。”
“无论接种疫苗的儿童比例有多大,都将显著减少传播,让我们所有人都回到更接近正常的生活。”
5-11岁的小朋友开打新冠疫苗应该说是非常及时的。因为就目前来看,进入冬季后,加拿大的疫情又开始严峻了!
第四波中的疫情大省阿尔伯塔省的省首席卫生官今天刚刚警告,称如果阿省照着现在的疫情下去,第五波只是早晚的事。
另外,加拿大的人口大省安大略省,今天新增迫近800例,达793例,是9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确诊,新增7天日均感染达到625例,同样破了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安省省长福特同样表示,如果再“出事”,在省内增加封锁限制肯定是没什么可说的。
希望疫情还是早日结束吧,大家好恢复正常生活。
残酷! 100%接种40%阳性! 加拿大专家发警告 卫生局改口罩建议: 这些人要戴医用!
专家:“零新冠”不可能实现了
圣诞节眼看要来,疫情却在一些地方再次亮起红灯。
加拿大安省今天报告新增711例,创下近两个月来每日新增病例最高记录。BC再报新增468例9死,洪水还导致辉瑞疫苗可能会被延误……
人们终于发现,疫情已经不是简单的疫苗就能控制,即使接种率很高,一些室内聚集、不戴口罩的活动仍然可能导致疫情的爆发。
近日,国家冰球联盟的渥太华参议员队缺席了比赛,虽然该队是100%的接种率,但依然有40%的人确诊阳性。
这等于发出了警告:即使全面免疫,大流行也远未结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最近几天,该球队有10名球员和1名教练被检出阳性,NHL宣布该队的比赛被暂停。
蹊跷的是,球队表示,已经全员接种了疫苗,而且球员都是集中训练,感染是怎么发生的?
对此,流行病专家一点都不惊讶,他们早就警告:疫苗只能减轻重症,无法阻止感染。室内训练、比赛,不是每个球员都会戴口罩,都能保持社交距离。
病毒要在室内环境中流传,轻而易举。美国佛州去年就曾发生过一次超级传播案例——一场球赛下来,1名阳性球员将病毒传给了10名队员中的8人,还有对手球队的5人以及1名现场工作人员。
“像冰场这样的会导致深呼吸的、人们彼此靠近的室内活动,是非常适合新冠传播的。”
以上案例虽然讲述的是球员之间的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在BC省已经被允许100%开放,观众只需要接种了2针疫苗就可以。
想想拥有5万个观众席的BC体育馆,就会有种“这疫情永远不会完的”悲观。
“巧”的是,加拿大卫生局PHAC似乎终于意识到,光靠疫苗还是不够,11月12日,PHAC在网站悄然更新了“口罩指南”,建议一些高风险人士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说起来也是比较“搞笑”,疫情早期就已经有那么多的研究说明:最好戴N95,能过滤掉最多的颗粒。
但加拿大这个“憨憨”,在其他地方呼吁戴N95时,咱们的口罩政策路线却经历了——
“不要戴口罩,这样会让人更想触摸口鼻”、“勤洗手就足够”“口罩是用来保护他人的,不能保护自己”的第1阶段;
到“一招教你在家缝制口罩”的布口罩阶段;
甚至在11月12日前,卫生局对于任何检测呈阳性或有新冠症状的人、照顾染疫患者人士、与染疫患者生活在拥挤环境中的人,以及那些感染新冠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危人群,
他们的建议也不过是:
“佩戴合适、构造良好、含有过滤层的非医用口罩”
戴过的都知道,这玩意儿薄薄的两层,赶上质量不好的,甚至都不贴脸和鼻子。
心理作用大过实际效果。
不过,现在,PHAC终于又向前迈了一步,宣布:高危人群应该戴医疗用口罩。
首席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强调:病毒会像二手烟一样滞留人们呼吸的空气中。在室内场所活动时,配戴合适的口罩对于自我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没有良好通风的情况下。
“游戏已经改变了,” 多伦多大学感染控制流行病学家科林·弗内斯 (Colin Furness) 表示,
“现在我们戴口罩不是为了保护他人免受我们自己的飞沫伤害,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那些懒惰和鲁莽的人的伤害。”
残酷疫情当前,专家们似乎已越来越清醒,面对新冠,已不再盲目乐观。
就在欧洲疫情急剧恶化,圣诞可能再次面临封锁命运之时,有专家提出警告,认为美国今年冬天同样会面临疫情恶化,尤其是一些较冷的地区。
“到春季,美国死于新冠的总人数可能会达到 100 万。”
“新冠大流行可能永远不会‘结束’。”
“零新冠不会发生。Zero-Covid is not going tohappen。”
噩耗! BC惊现Delta新变体! 一家3口感染! 传播更快 年轻人危险! 卫生官急报
第3针这么打更有效!
担心的总是会发生,该来的还是来了!
刚刚,BC卫生厅召开疫情通报会,报告本省已经发现了Delta新变种中的AY 4.2分支。正是导致英国疫情“沦陷”的那一支!
首先被查出来的是大温一个家庭,有3口人都确诊了这种新型Delta变种,首席卫生官BonnieHenry并表示,“我们看到,这一支Delta变种,传播速度更快,并在年轻人中引起更严重的疾病。”
疫情“高烧不退”的BC,再迎噩耗,接下来的漫漫寒冬,还请各自珍重。
上周,萨省一名医生刚刚透出重磅“前情提要”,指加拿大西部地区,出现了新冠Delta变体的新类型,且“数量已经爆炸式增长”。
发布这场报告的医学家Jessica Minion还点名 BC省、阿省和萨省,指出该新分支正在一些地方“爆炸式增长。”
值得留意的是,当时揭露出来的新分支,是Delta Plus的AY.25和AY.27。
然而,萨省的医生的报告没有在BC激起水花,AY.25和AY.27两支分系,虽然已经约占BC省病例的三分之二,但既然通报会没有强调,消息就这样被“埋没”了。
但事情没那么容易完,今天,BC卫生官官宣,是的,BC出现了新分支,我们发现了AY 4.2。
这一宣布细思极恐,BC究竟有多少Delta的新变种分支了?
回到今天的疫情发布会,卫生官Bonnie Henry表示,新Delta变种分支是在菲沙卫生局的一个家庭集群中发现,有一家3口成了本省的首3例AY 4.2感染者。
这种AY 4.2首先在英国被发现,并迅速拉垮英国疫情,导致确诊病例激增,目前已约占英国新增病例的10%。
Bonnie Henry指出它也与加拿大西部的疫情传播有关。在加拿大最新一波疫情中,西部地区超越早前更严重的东部,只怕就有它的一份“功劳”。
Bonnie Henry表示,“我们的防御依然是疫苗。根据初步的评估,疫苗对该变种依然有效。”
所有的希望,又一次都押在了疫苗上。
此时的BC,已有超过90.7%12岁以上的人已接种完1针,86.8%的人已经接种完第2针。
卫生官报喜,目前总体住院人数已比上周二下降了近 12%,重症监护患者的人数比一周前下降了约13%。
Mission纪念医院,本拿比瑞典老人院和素里Cherington养老院的疫情也宣告结束。
此外,Henry还表示,希望能在圣诞节前为5-11岁的孩童接种疫苗。
今天,Moderna已经向加拿大提交了6岁以上的儿童疫苗的申请,辉瑞也在早前提交了申请。
辉瑞甚至还宣布拟开放新冠口服药专利权,允许其他制造商生产他们研发的新冠药丸,这等于将使得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有药可用。
然而,满满当当的好消息背后,也有一些令人忧心的防疫疏忽:比如有许多乘客目前都在爆料:
在加拿大境内坐飞机,航空公司对疫苗护照爱查不查!
在加拿大坐飞机,按照要求是需要持疫苗护照登机的,这是早前特鲁多已经说过很多次的事情。
不过,有网友透露,有航空公司根本没有严格执行该规定,爆料者指出,自己的女儿在搭乘西捷航班时,航空公司只“抽样检查”了十分之一的乘客。
这个推文一出,很快就有更多乘客爆料,她在温哥华和渥太华之间飞行时也经历了类似的事情。
“压根没有人来检查疫苗护照!”
“是的,亲戚坐飞机从温哥华回来,满当当400人的飞机,根本就不检查疫苗护照!而且人挤人!”
消息曝光后,很多人都感到愤怒。本来想着疫苗护照能带来点安全感,结果航空公布根本没拿规定当回事。
而这种不拿规定当回事的情况,从加拿大疫情爆发到现在,实在太常见了。
(万圣节的温哥华街头)
难怪乎疫情反反复复,没有尽头。旧的病毒还没消亡,新的变种在不断传播中更新迭代,层出不穷。
看来,加拿大的防疫是无法强硬了,第3针势在必行,也成了当局的最终选择。
近日还有一个新闻倒是可供将要接种第三针的市民们参考:
一项研究发现,打完2针辉瑞后,如果第3针加强针接种的是莫德纳,将比打3针辉瑞的效果更好。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引用卫生部有关加强针的研究指出:“两种mRNA疫苗用作加强针都非常有效,其中,辉瑞-辉瑞-莫德纳的组合,更有优势。”
王乙康没有详细说明研究的细节,但表示一些数据将“很快”发布给公众。
时至今日,别无他求:疫情早点过去,天灾不要再来。
加拿大批准莫德纳加强针! 欧洲6国却紧急叫停 官方首次承认心肌炎几率高于辉瑞!
到底打不打……
或许是考虑到加拿大的疫情有反复的迹象,据CBC报道,加拿大卫生部今天已经批准了莫德纳公司的COVID-19疫苗加强剂注射。本周早些时候,加拿大卫生部也批准了辉瑞·BioNTech的新冠疫苗第三剂。
不过,和辉瑞不同的是,第三剂莫德纳疫苗的剂量只有第一剂和第二剂疫苗的一半,辉瑞的第三剂疫苗剂量和前两剂都一样。
卫生部的新闻稿称,新冠加强剂疫苗是为已完全接种疫苗的民众接种的额外剂量,用以帮助人们长期保持对新冠病毒的预防。
目前卫生部仅批准18岁以上的成年人可以接种莫德纳疫苗,并且必须在接种完第二剂疫苗至少6个月后才能接种加强剂。
根据RCI早前的报道,BC省府10月底就宣布,全省民众可以在2022年5月前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从10月底到今年年底,BC省免疫项目将继续为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接受长期护理以及需要生活辅助的居民、农村和偏远原住民社区的人提供第三剂加强针。
70 岁以上的老年人、12 岁以上的原住民、长期护理院的人、第一针和第二针间隔时间较短的卫生保健工作者也将有资格在年底前注射第三剂。
从明年1月开始,打第三剂的范围将扩大到接受临床治疗的患者和所有卫生保健工作者,之后,BC省其余的符合资格的民众都将有资格注射。
另外,BC省首席卫生官邦尼·亨利(Bonnie Henry)医生曾表示,免疫系统严重受损的人,两剂疫苗可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免疫力,因此他们需要打第三剂。
另外,她还说,第三剂疫苗不一定要和第一二剂相同牌子,两种疫苗可以混打。之前注射了阿斯利康的人,第三针也将注射mRNA疫苗。
若想接种第三剂,都必须在BC省的Get Vaccinated系统登记,间隔期满后就会收到接种疫苗的邀请。邦尼还指出,只有第一剂可以免预约接种,第二剂和第三剂都需要提前预约,以免造成浪费。全省药房也将与当地卫生部门一起帮助接种第三剂疫苗。
虽然莫德纳疫苗已经过审,包括BC省在内的很多加拿大省份,也已经把第三剂疫苗安排上了,但是有关于莫德纳疫苗却有一个坏消息:
继芬兰、冰岛、丹麦之后,德国疫苗接种委员会在本周三突然发出警告,由于可能会造成罕见心脏病风险,建议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要接种莫德纳疫苗!
德国国家卫生局发现,越来越多德国年轻人在接种莫德纳之后出现心肌炎。
就在周二,法国和瑞典政府才前后脚宣布停止对30岁以下人群提供莫德纳疫苗!
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全国进入第5波疫情,也传达了高级卫生管理局的建议——所有30岁以下人群不要接种莫德纳加强剂,30岁以上人群选择莫德纳作为加强剂,最好把剂量减半!
对于接种后可能导致心肌炎的问题,莫德纳昨天已经公开承认会比辉瑞风险更高了!
在11日的电话会议上,莫德纳首席医疗官伯顿(Paul Burton)表示,与接种辉瑞疫苗相比,接种莫德纳疫苗的30岁以下男性患罕见心脏炎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伯顿引用了法国12至29岁男性的数据。结果显示,接种莫德纳疫苗者,每10万人中有13.3例心肌炎病例,而接种辉瑞疫苗者,每10万人中有2.7例心肌炎病例。
另一方面,伯顿强调了莫德纳疫苗在预防新冠方面的效力,他援引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指出,接种莫德纳疫苗者出现突破性感染的比率,要低于辉瑞疫苗和强生疫苗。
伯顿说,科学家们仍在试图弄清,为何年轻男性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心肌炎,一些假设认为,激素——特别是睾酮在其中发挥了作用,而莫德纳疫苗更大剂量也可能是一个因素。
考虑到心肌炎的风险,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也表示,需要更多时间来决定,是否批准其两剂疫苗用于12至17岁未成年人,该机构正在审查有关心肌炎和心包炎的报告。
除了心肌炎的风险较高外,相比辉瑞疫苗,莫德纳疫苗接种后劲也非常大,不少接种过莫德纳疫苗的加拿大华人网友爆料称,自己接种完还以为什么事都没有,结果回家就不行了……
小红书上也有不少在海外的华人网友表示,自己差点被莫德纳带走:
有人当场就不行了,直接叫了救护车:
头晕呕吐无法站立,只能去看急诊:
还有小姐姐打完莫德纳后开始变秃……
那么,你准备好接种第三剂疫苗了吗?如果是接种过莫德纳疫苗的小伙伴,你第三剂还会接种莫德纳吗?
突发! 病例激增33% 加拿大这省紧急叫停解封计划 多场所再封28天!
希望不会变得更严重
就在刚刚,安省政府突然宣布,由于新冠病例出现增加,安省将暂停下一步的重启计划。
安省首席医疗官摩尔博士(Kieran Moore)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由于安大略省的一些关键指标出现了增长,出于谨慎,我们暂停了下一步重启计划。”
摩尔博士
按照原计划,从11月15日开始,安省一些需要疫苗接种证明的高风险环境将取消容量限制,不过在宣布暂停之后,重启计划将向后推迟至少28天,也就是最早要到圣诞节前夕才能继续解封。
这些高风险场所包括有舞蹈设施的餐饮场所(如夜总会,婚宴),脱衣舞俱乐部,澡堂和性爱俱乐部。
按照目前的限制规定,夜总会和澡堂只能容纳25%或250名顾客,以较少者为准。
示意图
安省突然叫停重启,主要还是因为新增病例又出现了上涨。
从数据上来看,虽然医院和ICU中的病人还算稳定,但是安省新冠病例的七天平均数却出现猛增,在周三达到503例,而一周前只有379例,增长了33%。
同时,每日检测的阳性率以及病毒的传播数在过去一周里都有增加。
早在昨天,安省的卫生厅长叶丽雅(Christine Elliott)就表示,目前全省每天出现新冠病例的激增并不令人意外。
叶丽雅说,省政府知道病例数字已经上升,并且预料到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天气变冷,更多的人在室内活动。
公共卫生专家在本周表示,安省取消餐馆和体育场馆容量限制的举措,加上天气转凉,可能是传播加剧的原因。
不过摩尔博士还是希望大家不要太紧张,他表示,只要每个人都牢记公共卫生措施,就没有必要惊慌。
虽然摩尔博士承认,安省的预计病例会不断增加,但他认为,安省暂时还不需要在省级层面上重新实行限制措施。
摩尔对此颇有自信地表示:“虽然我们会暂停,但我们不会倒退一步。”
同时,摩尔还试图向安省居民保证,该省不会在重新开学的问题上重蹈覆辙,并将避免像上一学年那样,出现全省学校都关闭的窘境。
目前安省出现的主要都是区域性的爆发,但如果病例急剧增加,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限制措施出现。
按照安省政府慢慢放宽公共卫生限制的计划,预计在明年3月底之前所有防疫措施都会被取消,包括口罩和疫苗接种证明要求,这取决于冬季假期后病例是否激增。
正是为了能够实现这个目标,摩尔表示,才有必要进行今天这种刻意的暂停。
如今马上就要年底了,不求病毒能够一夜消失,只希望不要再出现激增,让大家能够安安稳稳地度过圣诞吧。
这个冬天不好过! 加拿大9省疫情大反弹 第五波席卷欧洲 德国日增4万创新高!
没完没了
“全球疫情有望在未来1年之内结束”、“世界开始回到疫情生活轨迹”,这些话还没有说出来多久,新冠病毒就给人们浇了一大盆冷水。
这才刚刚立冬,曾经的“疫情震中”欧洲大陆再次拉响了警钟——
欧洲大陆疫情再次全面告急,德国日增超4万、北欧四国重新封锁、俄罗斯正处于全国大停工时期,2日新增1178死亡病例,法国卫生部绝望宣布:现在正处于第5波疫情的开始!
就在本周三(11月10日),法国卫生部长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法国正在处于第5波新冠疫情的开始,病毒传播再次加速!
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法国24小时内新增感染病例11883宗,连续2天超1万例!
进入第5波新冠疫情的欧洲国家,可不只有法国。
丹麦
作为第一个完全解封的欧盟国家,丹麦曾“沾沾自喜”地表示,已经控制住了新冠疫情,开始“躺平”,让人们自由出行,恢复疫前生活。
没想到,这话说出来才2个月,丹麦的确诊人数开始步步攀升,11月9日更是创下2020年12月30日以来的新高纪录!
政府坐不住了,在今天正式宣布重新引进“新冠护照”政策!
从11月12日期,所有进入酒吧、餐馆、咖啡厅、夜总会、体育赛事、游乐园、赌场、水上乐园、音乐会、会议和讲座场地的人,必须出示新冠接种证明,且有可能再次实施防疫措施!
北欧四国
丹麦疫情亮红灯,病毒再次蔓延,最先“划清界限”的就是周边北欧国家。
挪威政府在5日宣布——11月8日起,所有来自希腊、丹麦、瑞典和芬兰部分地区的未接种旅客,入境后必须进行隔离!
瑞典国家流行病学家泰格内尔(Anders Tegnell)也立即发出警告——
新一波疫情来势汹汹,瑞典今年冬天可能迎来病毒反扑,目前新增病例已经开始上升,呼吁政府和民众做好准备。
芬兰单日新增病例从10月份就开始出现上升趋势,政府已经决定延长非欧盟国家旅客的旅行限制,所有未接种者一律不得入境!
德国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现在有55个国家的新冠感染率都在上升,欧洲是重灾区,再度成为“震中”,50%的新增病例都来自欧洲大陆,东欧和俄罗斯特别严重。
11月10日,德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近4万人,创下疫情爆发以来最高纪录!新增死亡236人!
截至目前为止,德国累计近48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近10万人死亡!
莫德纳疫苗喊停
然而,坏消息并未就此打住。今天一早,莫德纳新冠疫苗又遭叫停!
继芬兰、冰岛、丹麦之后,德国疫苗接种委员会在本周三发出警告,由于存在罕见心脏病风险,建议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要接种莫德纳疫苗!
国家卫生局发现,越来越多德国年轻人在接种莫德纳之后出现心肌炎。
就在昨天,法国和瑞典政府才前后脚宣布停止对30岁以下人群提供莫德纳疫苗!
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全国进入第5波疫情,也传达了高级卫生管理局的建议——所有30岁以下人群不要接种莫德纳加强剂,30岁以上人群选择莫德纳作为加强剂,最好把剂量减半!
截至目前为止,莫德纳疫苗已遭到法国、芬兰、德国、瑞典、冰岛和丹麦6个国家的停用,警告年轻人不要注射。
不仅如此,刚刚批准了5至11岁儿童疫苗的美国,也正式推迟了莫德纳儿童新冠疫苗的批准!
据统计数据表明,已有接近4000名美国人在接种莫德纳疫苗后死亡,全国心脏炎症病例在4个月内明显增加,主要影响年轻男性。
加拿大疫情反弹
第5波疫情不仅仅在欧洲大陆延烧,北美大陆也没能逃过病毒的追捕。
加拿大和美国相继宣布重新开放边界,各个省份也开始陆续解封,给了人们一个“新冠疫情正在走向尾声,我们的生活正在恢复正常”的错觉。
在昨天众多条新闻中,安大略省医生发出的警告被无声地淹没——近日新增病例正在慢慢上升,本省疫情有可能走向“错误轨道”!
没想到才过一天,福特政府就正式叫停解封计划!
今天,安省新增确诊454例,7天平均值在1个月内首次突破了500人大关,过去1周的病例大幅增加33%!省府紧急喊停所有解封计划28天!
除了安省,加拿大全国现在有9个省份疫情都在升温,这还不包括昨天宣布重新进入紧急状态的育空领地!
根据刚刚出来的最新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内,BC省新增555人感染、11人死亡!7天平均值一下子飙到了520例,与阿尔伯塔省同属“疫情反弹第一线”!
目前全省有4321宗活跃病例、404人住院、117人在重症病房,累计新冠确诊病例突破21万。
期待着这个冬天与家人大聚特聚,到处旅行的人,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1438感染17死! 全省1.1万医护染疫! 卫生厅再收紧防疫!
注意!
本周一(11月8日)下午,BC省公布了最新疫情数据——在周末72小时内,全省新增1438宗感染病例、17人死亡!
在新增的1400多例感染病例中,有近40%的人来自菲沙卫生局辖区。
截至目前为止,全省累计新冠感染20.9万人次,2218人死于新冠,现存4282宗活跃病例,407人住院,121人进了ICU!
温哥华沿岸卫生局新增155例,活跃病例有485例;
菲沙卫生局新增575例,活跃病例有1,832例;
温哥华岛卫生局新增221例,活跃病例有615例;
内陆卫生局新增321例,活跃病例有683例;
北部卫生局新增166例,活跃病例有608例;
国外现存活跃病例有59例;
按照昨天卫生厅颁布的最新规定——从今天开始,全省医院ICU访客必须接种2剂新冠疫苗!未完全接种者,将不得进入医院重症病房探望患者!
卫生官表示,这个政策旨在保护重症病房的患者及医护人员。
最新数据表明,2020年1月份至2021年10月份,全省已有近1.1万名医护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占了总体医护人员的5.4%,其中超35%都是护士和护理人员!
美加边境重新开放,也有不少BC省民已经蠢蠢欲动,准备跨境南下到美国避冬或买买买。黑色星期五临近,不少人准备开车南下大买特买。
专家表示,一本地疫情尚未平稳,希望各位省民计划出行前三思,考虑清楚后果;二是目前回国还是需要接受新冠检测的,且费用自付,又不便宜,黑五折扣省下来的钱,搞不好还不够交新冠检测的费用,得不偿失。
第四波疫情反扑?! 加拿大这省进入紧急状态! 专家称下月病例还要增加!
疫情还没有结束!
受到天气逐渐寒冷,室内活动增加,以及防疫措施放松等因素影响,加拿大的第四波疫情又出现反扑的迹象。
加拿大全国11月8日报告确诊2,230例,其中育空地区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中报告了80例,当地政府再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育空地区人烟稀少,仅48,000名居民,因此周末确诊的80例,以及总共169例活跃病例,对于育空来说是非常严重的。
值得一提的是,80例新确诊主要是当地École白马小学(École Whitehorse Elementary School)4、5年纪的学生,169例中有132例都是育空省会,白马市的居民。
据CBC报道,育空地区已经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了一系列遏制病毒传播的为生法规,包括在各种酒吧、餐馆、健身房等私人或公共场所出示疫苗护照,在不能保持身体距离的室外强制佩戴口罩,对不同类型的室内或室外集会设置人流限制等。
从周六开始,根据育空新的卫生规定,如果所有人都接种了疫苗,个人聚会将被限制在两户以内,如果所有人都没有接种疫苗,则只能在一户以内。
另外,安大略省的确诊病例也出现可观察到的上升。该省的7天平均感染人数已经重新回到10月中旬的水平,从362人上升到476人。而且,自上周末以来,每天的感染人数从400人左右到600人左右。
其中,周日确诊636例,是10月以来的最高日增确诊数量。
专家认为,疫情反复的原因是气温下降、人流容量限制解除以及公共防疫措施敷衍松散等。
安大略省新冠疫情顾问组主任彼得·朱尼博士(Peter Juni)表示:“我们肯定已经过了蜜月期,重新回到了第四波。”
朱尼博士说,今年夏天,安大略又有数百万人接种了疫苗,人们的行为保持稳定,导致秋季感染人数有所下降。
然而加拿大人就是记吃不记打,防疫的情况从10月中旬开始发生变化,安省开始取消体育场馆和餐厅的限制。然后,天气降温,人们开始在室内聚会。朱尼博士说,鉴于这些外界变化和安省的高疫苗覆盖率,人们可能早就开始不好好防疫了。
面对疫情的反扑,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市(Sudbury)的公共卫生官员率先表示,他们将重新引入容量限制,在有组织的公共活动中强制戴口罩,要求未成年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需提供疫苗接种证明。
滑铁卢地区也表示,当地的日增确诊出现翻番的情况,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很多,私人活动中防疫措施有限是造成这一切的重大因素。
当地首席卫生官网王医生(Hsiu-Li Wang)表示,疫情的变化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随着解封,人们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而且花在室内的时间也越来越多。
Hsiu-Li Wang
多伦多大学公共卫生教授巴里·帕克斯(Barry Paakes)则断言,按照现在疫情发展的趋势,下个月安大略省的病例只会更高,尤其是圣诞节期间。”
Barry Paakes
他还表示,预计在未来几周内,针对儿童的疫苗接种将获得批准,加上第三针加强针疫苗的接种,可能有助于政府在明年继续控制疫情。
在BC省的情况同样不太乐观,第四波疫情的确诊下降趋势放缓,日增确诊维持在400-600例之间,躺在医院ICU病房中的病人,年龄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
“很多年轻人或身体健康的人都有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认为他们可以战胜COVID,但不幸的是,我们看到许多有这种描述的人病情变得非常严重,并继续死亡,”温哥华岛卫生局紧急和危重护理部门Omar Ahmad博士说。
据Vanoucversun报道,大多数因感染Delta病毒的患者,在转为危重病例进入ICU插管后,会有50%的几率死亡。
加之如今美加边境重开,疫情受到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也不可小视。
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下个月又是圣诞节,希望大家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