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

实锤!移民导致BC、安省房价明显上涨 大幅限制移民 房价怎么走?

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事务部(IRCC)刚刚发布的报告指出,过去二十年间,移民数量的增长确实推动了加拿大多个城市的购房价格和租金上涨。 报告分析了2006年至2021年之间的四个人口普查周期数据,结果显示,在人口超过1000人的所有城市中,新移民约占房价和租金平均涨幅的11%。 在53个人口超过10万的大城市中,这一影响更加明显:新移民导致房价中位数上涨21%,租金中位数涨幅的13%。 在这些大城市中,新移民人数每增加1%,房价中值上涨0.376%,租金上涨0.086%。 租金涨幅低于房价涨幅,可能与许多省份设有租金管制有关。由于许多新移民主要依赖租赁市场,他们的需求会影响空置率,从而导致某些地区租金上涨。 研究指出,在移民人口占比较小的小型社区和省份,未发现明显影响。 但在安大略省、BC省和魁北克省等大多数移民首选定居的省份,尤其是在温哥华、 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等大都市地区,移民对住房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 除移民外,住房供应受限、低利率、投机性投资等因素在住房市场的动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2011至2016年,阿尔伯塔省与萨斯喀彻温省的移民增幅显著,但这期间房价几乎未变;而安大略省同期吸纳的新移民反而较少,却录得了全国最快的房价上涨。 报告认为,移民确实对加拿大住房可负担性产生了可测量但相对有限的影响,其具体效应取决于本地住房供应状况与经济环境。 不同地区的住房市场差异巨大,而移民与房价的关系也因地区经济状况、住房供应限制等本地因素而变化。 此外,移民倾向于流入经济表现强劲、住房市场有潜力的地区——这说明房价上涨往往是吸引移民的经济繁荣带来的‘副作用’,而非移民本身造成的直接结果。 报告还强调,移民可能会增加住房需求,但最终影响取决于各市政当局是否增加新住房建设。反过来,技术类移民对缓解建筑业劳动力短缺、加快住宅开发建设也非常重要。 数据显示,加拿大人口从2018年年中约3700万人,在2021年7月增长至3800多万,三年增幅达3.2%。 而在2021年年中至2024年底这段时间,在联邦自由党政府的高移民政策推动下,加拿大人口进一步攀升至4100多万,增加超过300万人,增幅约8%。 由于公众与政治压力,自2024年起,联邦政府开始调整移民政策,减少外来人口数量。以这份报告的研究结果,移民数量增长减缓,可能相应会对房价上涨带来减速作用。

淡淡淡!大温独立屋市场降至10年最低 越来越多人下这种offer

Re/Max Canada 7月24日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2025 Hot Pocket communities Report)指出,2025年上半年,大温哥华独立屋销售仅为3,273宗,是近十年来的最低水平,比10年平均水平低了39%。 与此同时,独立屋在住宅市场中的占比也持续下滑,从2016年高峰时期的40.1%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7.3%,为近年新低。 这意味着,对于那些想从联排升级的买家来说,现在独立屋的价格非常不错。如果再碰上有一套出租套房的房子,就可以补贴按揭贷款,现在出手购买可能很划算。 即使是这样,今年夏天也没有出现一丝市场回暖的迹象。 许多大温哥华地区的潜在购房者仍在观望,等待更实惠的价格和更低的利率。 加拿大央行将在7月30日公布下一次议息决定,市场普遍认为降息可能性不大。就算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8月大概率也仍旧不会出现购房潮。 Re/Max的报告指出,大温仅有五个区域市场的独立屋销售与中位价出现增长,包括:阳光海岸(Sunshine Coast)、斯阔米什(Squamish)、满地宝/贝尔卡拉(Port Moody/Belcarra)、海湾群岛(Gulf Islands)以及鲍恩岛(Bowen Island)。 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地方市场较小,房源较少,仅几笔交易就可能导致数据大幅波动。 报告中提到,在当前低迷的市场环境中,买家正越来越多地采用带有“待售房屋成交为前提(subject to sale)”的购房条件。 “subject to sale”条款通常包含一个触发机制:如果卖家收到第二份报价,第一位买家必须在24至72小时内取消附带条件并完成购买,否则必须退出交易,让卖家可以接受其他出价。 这种做法对于需要依赖先卖掉自住房才有足够买房资金的买家来说,可降低他们因房屋卖不出去而违约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卖方吸引更多潜在买家,尤其是那些挂牌时间过长、乏人问津的房源。 在销售疲软的市场中,可能三四个月才有一个买家出现,卖家若拒绝他们,风险其实非常大。有些买家也愿意为这种交易结构提供更高报价,以获得更多确定性。 现在的市场状态就像一列火车刚刚启动,结果还没开远,又慢下来了。

加拿大央行宣布不降息 罕见警告! 房贷没降 消费不涨! 公布3大预测模型!

今天,加拿大央行宣布最新利率政策——将基准隔夜利率维持在2.75%不变!这也是央行连续第3次“按兵不动”! 事实上,央行不降息这个决定也符合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 在早上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罕见地直言:“目前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持续多变,重建两国之间的信任或许极其困难。” 此前,央行已经降息7次,逐步释放支持经济的信号,但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战,面对贸易摩擦和国内消费减弱的不确定性,央行认为维持利率稳定是目前的最优策略。 “如果经济的疲软趋势继续压低通胀,同时贸易摩擦带来的价格上涨压力受到控制,那么就有必要进一步降息。” 麦克勒姆透露,接下来央行将特别关注以下几个变量:美方关税对加拿大出口的实际影响、出口疲弱是否影响企业投资与就业市场、家庭消费变化、通胀预期变化。 尽管6月通胀率环比微升至1.9%,但剔除波动性因素与税收调整后,核心通胀维持在2.5%左右,略高于央行2%的目标。 今天央行决定不降息之后,安省省长福特火速在社交平台表态:“我们正面对美方关税威胁与就业不确定性,央行现在就应该降息刺激经济增长,而不是坐等伤害发生!” 对此,麦克勒姆没有予以理会,而是重申央行独立性:“我们的决策独立于政治程序,只依据我们认为对国家最有利的判断。” 事实上,尽管近一年来央行已经持续降息了好几次,但加拿大人还是没有明显感受到贷款成本下降。 RBC高级经济学家Claire Fan表示:“如今的房贷利率已趋于稳定,但仍处于2020-2021年贷款发放时的高位水准。” 不论是企业投资、还是家庭购房,大多数人还是持观望态度,不肯入市。 专家警告,如果大家继续保持这种心态,想利率回到疫情前的水平,目前的房市“冰封期”恐怕还会持续更长时间。 目前,加拿大全国的房屋交易量依旧远低于疫情前水平,房价也普遍停滞,尤其是公寓市场,更是陷入了“深度衰退”。 虽然央行并不直接设定房贷利率,但政策利率对银行设定的优贷利率(Prime Rate)有直接影响,从而波及浮动利率抵押贷款。 央行维稳,也就意味着无论固定还是浮动利率贷款,短期内还将保持稳定。 5、6月份,加拿大两大房市——多伦多和温哥华部分热门楼盘交易“缓慢回暖”,但大多数家庭的负担都在变重。 “所有东西都在涨价,”贷款经纪人Ron Butler透露,即便现在的固定利率已经处在4%出头的低中区间,但一旦逼近5%,“就会直接粉碎大家的买房梦。” 加拿大商会首席经济学家Andrew DiCapua也指出:长期关税压力正影响供应链,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受到限制,但行长在讲话中也释放出明显信号:若贸易冲击持续,经济放缓扩大,可能会在秋季宣布降息。 这次在宣布维持利率不变的同时,央行还给出了加拿大未来的3个贸易模拟轨迹模型—— 第一种是现状延续 (Status Quo) 实质GDP增长在2025、2026年将比年初预测低0.5个百分点; 通胀维持在约2%; 这种情况下,加拿大出口增长承压,但未出现系统性崩溃。 第二种是贸易战降温(De-escalation) 美国对加拿大的关税减半,加拿大取消反制措施; 经济反弹更快,核心通胀下行; 如果真的能朝这个方向发展,年内无须进一步降息,货币政策“观察期”延长。 第三种是贸易战升级 (Escalation) 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所有商品施加10%关税,并对铜产品施加50%关税; 加拿大反制,对1200亿美元美货加征25%关税; 通胀飙升、消费疲弱、投资萎缩,加国陷入短期技术性衰退(2025下半年); 在这种情况下,加拿大的货币政策大幅转向,利率下调幅度超过2024年整年累计降幅。 与此同时,美联储也宣布维持政策利率不变! 尽管特朗普一再施压,要求降息,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同样表示,目前全球贸易环境还不稳定。 总的来说,本来市场分析人士也就普遍预测央行会按兵不动,但多位经济学家也警告,如果美国在8月1日按时实施对加拿大商品加征最高可达35%的关税,将迫使央行迅速重估货币政策路径。 “我们要为更多的痛苦做准备,”德杰丹集团首席经济师Jimmy Jean说。“如果要做出应对,现在就必须准备降息,而不是等半年后。” 加拿大央行下一次利率决策将在9月17日公布。

世道变了 炒房不如炒股?大笔资金撤离加拿大房市

长期以来,加拿大人一直将房地产视为财富积累的最安全途径之一。然而,最新的数据显示,这种习惯似乎正在发生变化,加拿大资金开始涌入美国股市。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加拿大的房地产交易金额出现了明显下滑,这是传统房地产旺季中的罕见现象。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的数据,5月房地产市场总成交额为342亿加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较2021年同期更是大幅下降27%。 虽然仍然高于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但这已经是过去5年中表现最差的一个5月。 而与此同时,加拿大人在美国股票市场上的投资数额却创造了新纪录。 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Can)的最新报告,仅在今年5月,加拿大人对美国股票的净投资高达142亿加元。这一金额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比2021年5月的上一个高峰还高出88%。 如果对比过去几年的数据,这种资金流动趋势显得更加明显。 2017年5月,加拿大人实际上是从美国股市净撤资32.2亿加元;到了2021年,转为净投入75.7亿加元;而今年5月,这一数字更是飙升到了142.4亿加元。 仅仅三年前,加拿大人在房地产上的投入,比他们从美国股市撤出的资金多出21倍之多。但如今,这种趋势发生了彻底逆转,在国内房地产上与美国股市的投入比为2比1。每2加元的购房投入,就有另外1加元流入美国股市。 为什么加拿大人的投资重心开始转移?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加拿大国内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以及房地产投资收益减少有着很大的关系。 过去几年,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不断加息以应对高通胀,使得房贷成本持续走高,这直接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热度。 与此同时,由于房价已经攀至高位,投资者开始担忧未来房价上涨空间有限,转而寻找其他更具收益潜力的投资机会,而美国科技股等股票市场就成为了一个吸引资金的重要方向。 资金南下带来的问题并不简单。资本外流意味着投资者对加拿大本地经济前景的信心有所下降,可能进一步削弱国内投资环境。这不仅会影响到房地产市场的表现,还会拖累整体经济的增长。 尽管加拿大政府和央行近来推出了一系列激励房地产需求的措施,如延长贷款的最长还款期限,以及投入数百亿加元增加住房供应,但这似乎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反而让一些投资者觉得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存在过热风险,推动他们寻求更稳定的海外市场。 对普通加拿大购房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一方面,资本流向美国意味着短期内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可能仍会继续降温,投资者和自住买家可能需要更加谨慎; 另一方面,美元资产的吸引力提升,也意味着加拿大经济将面临一定的货币压力,加元汇率可能出现更大波动。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长远需求并未消失,人口增长和移民政策依旧强劲。 加拿大统计局预计,未来几年,加拿大人口增长将持续维持较高速度,尤其是在多伦多、温哥华等核心城市,住房的需求依然存在。 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放缓未必意味着长期下行,而可能是市场自我调整的一个短期阶段。

利好! 温哥华这些买家能5年免付贷款! 新房10%定金+送车位 限时速抢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注册,或拨打销售热线 604-566-2288预约看房,开启您的非凡人生!Landmark On Robson展销中心位于:740 Nicola Street, Vancouver, BC V6G 2C1➤点击“阅读原文”浏览 Landmark On Robson 官方网站(本文为付费广告,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太卷了! Burquitlam学区房崛起! 5分钟到SFU 城中仙境 山景星空 2万尺休闲设施 休闲养生爽翻天

谜底揭晓Intracorp带来Burquitlam首秀带您探索不凡际遇!秉持构建卓越不凡的理念,Intracorp将四十余开发经验带至Burquitlam地区,打造全新大型社区Gardena,以设计引领,提供更为丰富的业主设施、更广阔的绿意空间和休闲养生的全新机遇。塑造Burquitlam全新社区Gardena坐落于日益繁华的Burquitlam新兴社区Oakdale,天车站及各项生活便利配套设施举步即达。Oakdale社区毗邻576公顷的本拿比山自然保护区,生活在这里,既能够快速前往都市中心,享受便利生活,又能够远离城市喧嚣,在天然氧吧中感受自然。Gardena,正是为您提供了这样一种独特的高品质生活方式。Gardena所在地段环绕各类生活配套,家族经营的传统小店与道地美食可全面体验色香味的满足;丰富的森林、公园、徒步道等供您探索每一道绿意;搭乘天车,轻松前往大温各地;大型购物中心仅需5分钟车程即达;满地宝海滨精酿啤酒一条街是放松的好去处;各年龄段的优质学校更是近在咫尺。精选便利配套1. BJORNBAR烘焙坊&咖啡馆2. SAKU日式猪排3. MARSHALL花店4. SAFEWAY超市5. BOSLEY'S宠物用品店6. KATSUYA日式餐厅7. H-MART超市8. HANNAM超市9. KOKORO日式拉面馆10. JOEY餐厅11. TAPHOUSE餐厅12. CAFE BONO咖啡馆13. LOUGHEED购物中心14. BETTIE ALLARD YMCA社区中心占据优越地段5分钟车程SFU大学5分钟车程精酿啤酒街Rocky Point海滨公园5分钟车程宜家IKEA高贵林店CINEPLEX电影院CACTUS CLUB餐厅T&T大统华超市2站未来SFU缆车站2分钟车程COMO LAKE 公园探索居心地感受自然人文馨香处配有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业主设施,Gardena将提升您对居住环境的标准,每项设计均在突破边界与想象。5层挑高的秘密花园当中满是郁郁葱葱的植物及花卉;楼顶影院位于星空之下,并可远眺贝克山美景;户外水疗池提供冷热交替疗法选项,助您消除水肿,减缓运动后的酸痛……25,000平方英尺的丰富设施为每日休闲、娱乐、养生提供前所未有的体验。构建卓越不凡在过去的四十六年当中,Intracorp一直致力于打造卓越不凡的住宅和居住体验,从而赢得北美地区最值得信赖房地产开发商之一的美誉。每一套居所都始于一个独特的愿景,从当地环境当中汲取灵感,精选建筑材料,设计种种细节。由此打造出的开发项目不仅是一栋结构坚固的建筑,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特色社区。从联排别墅到地标大厦,城市的建筑样貌不断被塑造,Intracorp有幸参与其中。BELPARK温哥华西区MAYWOOD ON THE...

陪读妈妈温哥华打拼 多年付出痴心等待,为了孩子 住这里值了!

(本文为付费广告,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Citizen in Burnaby,Anthem

在央行利率保持高水平的影响下,不断上涨的住宅成本成为了过去一段时间内不断刷屏的话题。据 Zumper 8月22日的数据显示,本拿比核心一房的平均租金已经高达$2600每月,这也让本拿比在Rental.com网站上跃升至全加拿大租金最高的第三座城市。 未来是否还会继续加息?利率何时才会落回至疫情前的水平等等因素,都是让众多购房者开始思考购置房产策略的原因。 与其在房市的高点购入资产并承担高利率带来的成本,着眼于未来4至5年内建成入住的全新住宅便成了许多睿智购房者的选择。更不用说未来数年迎来数十万的移民人口将如何推动大温地区的市场需求和住宅价值了。这也是为什么近期由北美知名开发商 Anthem 打造的BC省最高公寓项目 Citizen 受到了大温房市众多买家的关注的原因之一。 别人的顶点 我们的起点   Metrotown 周边的许多住宅项目均约36至43层楼高,而雄踞于本拿比 Metrotown 购物中心正对面的 Citizen 高达66层,并且市场性住宅位于32层之上,让所有业主都能拥有卓越视野! Citizen 66层的混合型大楼将涵盖商业空间、6400平方英尺的沿街零售空间、13.8万平方英尺的AAA级办公室、租赁住宅以及市场性住宅,使其在这热门的社区当中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社区。无需远行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取生活所需。   Citizen 在卓越地段所打造的高层公寓为您呈现的精致都市生活方式,在将来都会使其成为转售和租房市场上备受瞩目的焦点所在。 1 66层 Sky Club 见证无遮挡的璀璨星空   奢华的配套设施与室内设计是让 Citizen 都市生活的精华所在。大楼中业主专属的配套设施占据了大楼的32层与33层,在360景观的壮阔景观的环绕中是业主专属的餐饮厨房、游戏厅、私人酒吧和休息室,以及室内外就餐区等设施。你可以在这里在都市繁华的夜色中和亲朋好友一起庆祝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私人酒吧和休息室入口 位于66楼的 Sky Club 更是精致生活的终极标杆,独有的 Sky Club...

大温华人买百万公寓 登记远房亲戚名下! 12年后要不回来 法官都懵了

亲戚也不靠谱啊 最近,BC省最高法院审了一桩华人之间非常奇葩的案子。 12年前,原告陈先生在本拿比花$62.8万买了一套公寓,现如今价值近百万加币($95.7万),房价的涨幅原本值得人欢喜,可现在,房子拿不回来了。 照陈先生控诉被告包先生的逻辑,他当年因为某些私人原因,说好了把房子登记在包的名下,可现在,包先生一家人“翻脸不认人”了。 一怒之下,陈先生只好寻求法律手段。 根据BC省最高法院公开的文件显示,陈先生于今年6月将被告包先生告上法庭,此案于今年8月开庭,但目前暂无结果,要等到2024年4月份再次开庭。 究竟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让法官如此难裁定呢? 陈先生说,2011年4月,自己想在加拿大投资房地产,但陈先生人在国内,不熟加拿大的行情,于是问自己的丈母娘王女士,王女士说,家里有熟人在加拿大,她来介绍。 于是丈母娘联系到了自己另一个女婿,王先生。 陈先生因为本身和王先生就是连襟关系,再加上丈母娘开口,当然非常信任。 王先生替陈先生找到了在温哥华从事房地产工作的包先生,也就是此案被告人的父亲。为方便称呼,包父我们简称为老包,包子我们简称为小包。 老包当时就建议陈先生拿下这套本拿比的公寓。 陈先生也很看重这套房子。然而,他在国内没办法一次性转出大额资金来付房款,于是委托自己的丈母娘,先用她在加拿大的银行账户垫付。 丈母娘付了钱,一共是两张银行汇票,一张是6.5万,一张是57.5万。 2011年5月,丈母娘王女士替女婿陈先生和老包签了合同。 然而,老包说:“你这要交海外买家税啊,你在Langara已经有了一套房,你丈母娘又是持旅游签证过来的,放你们谁名下都不划算。” 老包提议,把房子挂在自己儿子小包的名下,因为他是加拿大人,而且名下没有任何房产。 陈先生声称,他当时就信了,签了合同,合同里书面附录清楚写下,陈先生的岳母同意小包先生的名字将用于该房产的所有权。 因为是投资房,陈自己也不会过来住。肥水不流外人田,正好连襟王先生的女儿(陈先生的外甥女)来到了温哥华留学,需要有地方住,这房子就给了小王住,直到2017年。 突然,这个时候,包家人和王家人闹掰了,包家人对这栋公寓也开始发难。 老包要求小王从公寓搬走,起初陈先生觉得这事儿和他没关系。可后来发现,自己才是被坑的最惨的一个。 陈先生看房价一直在涨,想着把房子卖掉,可老包翻脸了:“这房不是你的,是我儿子小包的。” 这下陈先生傻了眼,闹来闹去,告上法庭,来落了个证据不足! 法官表示,陈先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是委托了丈母娘帮自己买房。尽管陈先生指出,他和老包就是合同关系,交易结束后他还给了老包$10万,用于支付装修、维护、物业费和财产税的费用。 并且,这笔钱花完后,陈又通过王家人,每年给包家$10万用来打理房子上产生的费用。 但这方面,陈先生也拿不出任何的文件证据。 陈先生只有小王的口供。小王妹子说,她五年一共从父母手里拿到了$5万,父母说,确实是陈先生给的。可问题是,这笔金额也和陈先生所说的有出入。 而王家和包家之间,就更drama了。 王家和包家之所以认识,也是有姻亲关系。老包的岳父母是王家的亲戚。 老包提交了一些证据,声称王先生欠了他的钱,因此,王在2010年答应送给他一套房子来还债,也是作为结婚礼物。 老包声称,王告诉他,房子会由陈先生替他买,因为他这边资金数额有限制。 等等,姐夫替妹夫还债?!这操作,也挺神的。 看到这里,小编有一个不祥的预感——如果老包和陈先生都没说谎的话,搞不好是王先生仗着和两家都是亲戚,两头都骗了? 老包表示,房子是他挑的,陈先生只是用来付钱的。 由于王是政府公职人员,不能转400多万的大额人民币,他们就搞了一个“礼券”,上门写了陈的名字,和用陈的口吻写下的以下内容: “我愿意支付你儿子小包的全部费用。王需要在加拿大购买房产来偿还欠款。王的岳父母在上海购买房产,这笔款项请自行在加拿大办理纳税申报。财产的所有权利都属于你的儿子。另外,请为王的女儿在加拿大念书时提供一个更安静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内容是英文,陈先生可能看不懂。 陈先生声称,他从没签过这样的文件。于是陈先生和老包个字聘请了一位笔记认定专家。陈先生的专家说:“可能是他,不确定”;老包的专家说“很可能是他。”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目前,法官对这场闹剧充满疑问。 他无法判定,陈先生是否拥有该房屋的产权,还是陈先生的丈母娘。他也无法判定,如果业主是陈先生,他把房子转让给小包的目的是什么。 同样,法官无法判定,老包说的就是真的。 法官还写道,目前证人和原被告有多人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说英语。法官只能通过口译员获取信息,但他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根据举止评估可信度的能力。 说句题外话,法官也肯定不明白咱中国的大家族文化吧——为啥亲戚的亲戚这么远房的姻亲关系,还能代为买房。若按照西方的习惯,不是直系亲属的,那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了。 因此,出于以上种种考虑,法官决定到2024年4月29日再次开庭。 亲戚之间闹出这么一桩闹剧,看来有时候血缘关系也不是那么可靠啊。

"房价不能再涨了"! 特鲁多官宣重磅住房战略 新建10万套房屋 助力中产家庭!

特鲁多这次政策有用吗 就在今天(9月13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了联邦政府“住房加速基金”下的首批市政协议。政府与安省伦敦市达成了一项7400万元的协议,将在未来三年内建设2000多套房屋。 尽管这在当前看来可能只是一小步,但自由党却把这视为他们计划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范例,之后将在加拿大各地继续新建10万套住房。 与此同时,特鲁多还在今天表示,加拿大的房价已经涨得太高,“不能再继续涨下去了”!   安省的伦敦市是第一个与加拿大政府达成住房加速基金协议的城市。政府将在未来三年内快速建造2000多个住房单位,并在随后几年内,再建造数千套新房。 自由党表示,这是他们承诺的多管齐下的住房战略的一部分,这项战略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公布。 住房加速器基金于2021年竞选期间首次宣布,并在2022年联邦预算中引入,该基金在2026-27年度之前拨款40亿加币,以促进城市建设更多住房。 对此,特鲁多显得相当有自信:“住房问题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努力一把,一切都不是问题。加拿大以前就曾做到过,这次也一样。” 这些住房单元都是高密度的,不需要重新划分区域,并且靠近公共交通。政府的目标是鼓励各市加快更新其区域划分和许可制度,从而加速住宅建设,希望在全国范围内新增10万个住房单位。 特鲁多强调,安省伦敦的这只是第一个项目,随着与其他城市达成类似的协议,将有成千上万的经济适用房投入市场。 特鲁多鼓励其他市长抓紧提出建议,期待与各级政府合作,利用这些数十亿加币的资金,帮助每个人找到一个属于自己家。 当被问及现在的房价太高,是否意味着希望看到房价下降时,特鲁多表示,他只是认为房价“不能再继续上涨了”。 近几个月来,特鲁多和他的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们对全国各地持续存在的住房短缺问题做出回应。 上月底,自由党内阁在爱德华王子岛举行的会议结束后,没有宣布应对危机的新措施,这让特鲁多压力更是随之增大。 在今天早些时候,住房部长弗雷泽 (Sean Fraser)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5 年自由党政府上任时,住房短缺对低收入家庭造成了巨大影响,但现在情况已“发生根本性转变”,从最需要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公共资助的社会住房,转变成为加拿大中产阶级提供住房。 如今的这场危机正冲击着拥有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的加拿大人,随着利率的上升,他们的还款金额也急剧增加,因此需要得到“重新关注”,解决这场危机。 那么,加拿大现在到底需要多少房子,才能满足需求呢?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今天发布了最新数据,预计到2030年,还需要350万套住房。 尽管统计数据显示,要在未来六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建设那么多的房屋似乎不太可能,但特鲁多和弗雷泽都表示,他们不会被这些数据打败。 弗雷泽明确表示,如果市长或市政府想获得联邦政府为他们的项目提供的联邦资金,他们必须给出理由。他说:“我们现在有新的期望,我们希望你们能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建房子。” 弗雷泽还表示,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劳动力的生产能力”,方法是培训加拿大人从事建筑工作,并招募具有急需技能的新人。 他说:“我们将尽一切努力更快地建造房屋,以便让普通人买得起房子。” 对于周三的住房公告,新民主党领袖辛格称其为“一个好的开始”,但希望政府能更进一步,更快地行动。 这一系列住房措施背后,是政府与加拿大人共同的心愿:让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家。而今天的决策,是通往这个目标的一大步。

突发! BC省长写信恳求央行: 9月别加息了! 省民连$500块都付不起!

省长这次给力了 眼看着我们即将来到9月,除了孩子们在哀嚎声中面临开学,大人们也有不想面对的难题——9月6日(下周三),加拿大央行即将再次举行议息会议,决定是否开始新一轮的加息。 就在所有人忧心忡忡之时,BC省省长尹大卫(David Eby)站了出来。 尹大卫今天特地致函给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敦促他考虑加息对于所有加拿大居民的全面影响,而不基于一时的利好。 他在信中如此写道:“虽然加拿大央行的职责是制定货币政策决策,但我作为省长的职责是为BC省的省民挺身而出,并确保在做出影响他们的决策时听到他们的声音。 “BC省居民已经受到了伤害,作为省长,我敦促您考虑全面影响,切莫在此时进一步加息。在我们省,越来越多的省民报告表示,他们已无力支付$500加币的意外开支,并且财务状况正在从安全转向不安全。” 省长讲的一点儿没错,现在生活在大温地区,单租房来说,找个一室一厅的公寓都要$2800加币了,而在疫情前,这个价格仅仅是$2000加币。 油价也是一样,自从上了2,再也没有下来过。如果说加息是一刀切,大家一起受罪,那么BC省必然是最水深火热的。 因为就拿油价来说,阿尔伯塔的油价能做到144,但BC省的油价却在194,尤其是大温地区,202的油价,真的承受不起。 “再次加息将损害贷款到期待续或即将到期的抵押贷款持有人。” 尹大卫的做法,在近年来非常罕见,小编并不清楚历史上是否有省长向央行致函,但至少以我经历的近8年来说,没有前者。 尹大卫指出,央行自去年3月以来已加息10次,使目前的基准利率达到5%,突破22年新高。加拿大统计局上个月的更新指出,造成加拿大通胀的最大贡献因素,反而是抵押贷款利率——这无疑是令人震惊的。 加息分明是央行用来遏制通胀的手段,可推高房贷利率带来的结果,却本末倒置了。 尹大卫说:如果9月份加息,很可能会导致抵押贷款利率再次上升,导致进一步的通胀。 尹大卫认为,不必要的进一步加息不仅对想要续签抵押贷款的房主构成危险,而且对那些刚开始从新冠疫情中恢复过来的想要支付账单的租房者、学生、老年人、家庭和小企业人士构成危险。 目前,央行媒体关系顾问肖恩·戈登(Sean Gordon)已发声明回应尹大卫,他说,央行对此信件不予置评,“因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下一次利率决定之前的封锁期”。 所谓封锁期,就是说银行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在做出决定前,必须遵守一段时间不能发言的禁言期。 换言之,我们无法得知央行是否会考虑尹大卫的请求,一切只能等到9月6日尘埃落定才会揭晓。 除了给央行写信之外,尹大卫还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写了一封信。他把自己给央行行长的信件内容转发了过去,并呼吁特鲁多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对抗通货膨胀,重点关注住房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尹大卫认为,加拿大联邦政府需要重点关注这些关键行业将带来长期的抗通胀效益,同时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生产率。 “我们还有其他方法来实现成本稳定,但它们确实需要勤奋和协调。在 9 月份的利率决定之前,我建议采取强有力且有针对性的方法,重点关注通胀的最大贡献者——即房价和房贷。” 温哥华风险投资专家范·利罗普(Wal van Lierop)表示,进一步加息将打击大多数加拿大人,并影响企业和政府的未来增长和投资计划。 “这些全面的加息正在伤害加拿大人,特别是中产阶级和低于这个水平的所有人,并且正在伤害政府努力实现他们为经济适用房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目标所设定的目标改变。” 范·利罗普表示:“除了努力实现2%通胀率的传统目标之外,加拿大央行没有其他计划。虽然这个做法在20世纪80年代值得称赞,但我认为现在加拿大央行应该开始创新,而不仅仅是使用过去50年来使用的方法。” 不知道央行下周三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等吧……

惊! 加拿大深陷史上最大地产泡沫 经济衰退或超预期 金融危机再现?

泡沫会在这时候爆掉 今天,一位专家的话把整个加拿大地产圈都吓得够呛,这位专家表示,加拿大可能正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房地产泡沫。 一旦泡沫破灭,加拿大可能会陷入比经济学家最初预测的更严重的经济衰退。 这个观点来自菲利普(Phillip Colmar),他在一家名为MRB Partners的研究公司工作,公司在蒙特利尔、纽约和伦敦都有办公室。 菲利普在全球各地都研究过房地产泡沫,而他认为,加拿大的泡沫是最让人担忧的。 什么是房地产泡沫?简单来说,就是在需求、炒作和供应有限的各方推动下,房价急剧上涨。但这种飞涨是不可持续的,总有一天会崩盘,导致泡沫破裂。 是什么让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面临如此高的崩溃风险呢?这其中原因很多。 首先是房价与相对收入,菲利普说:“加拿大的房价现在真是太离谱了,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收入。” 自从80年代以来,房价一直在涨,但人们的收入却跟不上。加上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加拿大的低利率环境已经持续了很久。 加拿大银行为了打击通货膨胀,从2022年3月开始,已经把利率提高了将近5个百分点,现在的利率已经是22年来的最高点了。 菲利普说:“在2008年,美国和欧洲的房市崩盘后,加拿大长时间享受着低利率。这让很多加拿大人背上了重重的债务。” 根据经合组织(OECD)的数据,现在加拿大家庭的平均负债率是1.87,而美国是1.01。这主要是因为加拿大的房价持续上涨和人口增长。 疫情期间,很多人在房价飙升时买了房,结果背上了大笔的贷款,导致“整个系统背后都是高杠杆”。 那加拿大的房主们到底有多大的债务压力呢?菲利普说,这比2008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崩溃前的水平还要高。“在这方面,加拿大真的是超出了正常范围。” 除此之外,不像美国买家可以申请30年的按揭,加拿大的借款人必须每五年续签一次按揭贷款,而且要按照当时的利率。 菲利普认为,这也是贷款月供负担可能变得天文数字的原因之一。菲利普说:“现在的购房能力真的很差,但按揭的债务服务费用也真的很高。” 至于泡沫什么时候会破,菲利普并不认为泡沫很快就会破,但他警告说,当面对当前这种情况时,只希望利率不会再上升了。 他预测,加拿大的房地产泡沫最终会在经济衰退和失业增加的时候爆掉。现在消费者的支出已经开始放缓,失业率也在逐渐上升。 如果失业率上升再加上抵押贷款利率飙升,加拿大可能会面临类似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局面。 但菲利普也说,如果房市真的崩溃了,那么那些原本买不起房的人,可能会有机会买到更便宜的房子。

哭了! 温哥华房东被强收$6.9万空屋税 房屋出租几十年 市政府却不接受!

乔安娜(Joanna Colettis)在温哥华市政厅附近拥有一栋有六个套房的房子,近几十年来,她一直都将房子出租给租户。 为了避免投机空置税,乔安娜每年都有认真填写省里的投机税申报单和市政府的空置税表。然而即便如此,市政府还是要她缴纳将近7万加币的空置税。 在递交了一系列的材料之后,市政府表示并不能接受,非常强硬地让乔安娜交钱,这让她简直欲哭无泪。 据报道,乔安娜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拥有这处房产,并将套房出租。出租的价格也相当合理,两套一室一厅的套房,每套900加币,还有一套较大的两室一厅,每月2040加币。 乔安娜说:“这些是负担得起的、经过装修的套房,交通便利。租户都是希望靠近市中心的年轻人。” 乔安娜的两个儿子也住在这里,其中一个儿子住了10年,另一个儿子住了2年。自从她的父亲在1972年买下这栋楼以来,其余四间套房一直都出租给租客。 乔安娜在20世纪80年代购买了这套房产,并继续出租这些套房。她说,有几个长期租户在这里抚养他们的孩子,还有一些年轻人,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家。 乔安娜和租客之间的关系一直很好,在后院有烧烤和一个公共花园,大家都过得很开心。 最近的几个租客已经分别租了三年、两年和两年半,地下室套房近期也经过了翻新,目前的租户大约在10个月前搬进来。 乔安娜支付了水电费、房屋升级、地税、房屋保险、营业执照费和维修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就在今年1月,乔安娜被选中接受审计,来证明这些套房在2021年确实有租客。 对此,乔安娜从租户那里收集来成堆的表格,包括手机账单、驾驶执照、社会保险号码、税务文件、营业执照和租赁协议。 一开始,乔安娜把她的各种证据带到市政厅,结果那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有些证据不会被接受,不仅如此,当天的工作人员还对她进行了一番审问,好像乔安娜是“某种罪犯,想隐瞒什么似的”。 乔安娜有些动摇,因此就离开了。后来,她收到一封政府的信,表示拒绝将两名房客的手机、银行和网费账单作为证据,因为它们不是来自2021年。 她还有两个租户的驾照副本,显示他们各自住在这个地址。然而,一个人是在2022年11月拿到的驾照,另一个人是在2023年更新的。市政府分析员的一封信表示他们要专门寻找2021年至少6个月有效的身份证明,并表示只需要一个租户的证明,而不是所有的。 手握一堆材料政府却不能接受,乔安娜气急败坏地表示:“这是我所有的东西了。” Colettis以教英语为生,本来就已经在为照顾年迈的父母而焦头烂额了,梳理市政府信件中的要求更是让她感到异常困惑。 结果到5月中旬,市政府向乔安娜开出一张了66396加币的账单,这相当于她2021年房屋估价的3%,把她惊呆了。 到了6月中旬,由于已经逾期未交,这一数额上升了5%,达到69,715加币。 面对着如此高额的账单,乔安娜表示这已经威胁到她出租这些房屋的能力了。空屋税本来是为了出租更多的房子,现在却搞得乔安娜连房子都没办法出租,实在是有些讽刺。 乔安娜只希望政府能够多运用运用常识,解决她的烦恼。对此,温哥华市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说,它无法提供个别案件的细节。 房子明明有人住却还要交空屋税,这确实让人无语,但愿乔安娜的情况只是个例,不要再有其他人遇上吧。

惊悚视频曝光! 百万美元豪宅"解体"坠崖! "梦想之家"瞬间成废墟!

去年,美国曾经发生过建在海边的房子被海水冲走的荒唐事件,没想到,现在还能发生豪宅突然崩塌滑落坠崖的事情,让人跌破眼镜! 这起令人无语的事件发生在4月22日,美国犹他州德雷珀市的Hidden Canyon Estates社区。 卡罗(Carole Kamradt)和丈夫一年多前在这里买下了一栋房子,准备把这里当成夫妇俩的“梦想之家”,没有想到,一夜之间家就塌了! 根据旁边邻居录下的视频,整栋房子突然整个往下滑,最终大规模崩塌,最后成了废墟,场面惊心动魄,周围的人都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幕。 警察和路人都吓到了,站在街边看着一切发生。 卡罗是在2021年12月买的房子,随后入住,但才住了短短2个月,就发现了问题。 由于房子位于悬崖边上,地基不稳,车库、窗门周边的墙壁和地下室都出现了裂缝。 入住新家不到1年,夫妇两人就被迫迁离,伤心地搬走了,如今还传来家塌了的消息,两人都惊了… 其实,今天崩塌的不仅仅是卡罗的房子,还有旁边的一栋。据悉,这两栋房子价值约100万美金左右,算得上是豪宅了。 亲眼看到自己曾经“梦想之家”崩塌的过程,卡罗伤心地表示,“我们曾梦想过要在这个家度过美好生活,现在看起来,整件事件根本是一场恶梦”。 2022年10月份,当地政府就发现了这里地基不稳,先后驱离了房主,也正因为这样,所幸没有人在这场崩塌事故中受伤或死亡。 这两栋豪宅发生倒塌之后,相关部门就已立即派遣工程师、建筑官员与公共安全人员前往现场,事发地区附近的两栋房产也被确定需要撤离,需要评估是否存在山体滑坡风险。 目前,其他住户已经接到通知,且正在撤离中。 事已至此,卡罗也很无奈,只希望经历过这次灾难之后,他们可以找到更加合适的住处,开始新的生活。

加拿大国宝级天后卖豪宅! 占地20000平方尺 不到240万?! 网友都傻了: 为啥呀!

身患罕见疾病,“几近瘫痪”的加拿大国宝级歌后——席琳·迪翁自从上一次公开露面,已经过去小半年了,粉丝们都很关心她的身体状况。 没想到再一次出现在新闻标题,竟然是卖房! 近日,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栋河岸豪宅挂牌上市,占地20000平方英尺,16个房间,叫价居然还不到240万加元! 而这个豪宅的屋主,正是席琳·迪翁。 据英文媒体Narcity报道,这栋豪宅现在正以239万8000元挂牌上市,具体其占地超过20327平方尺,毗邻Rivière des Mille Îles河。 虽说占地大,房子实际使用面积近5000平方尺,但也是实打实的豪宅了,共有16个房间,包括3间卧室、3间浴室、2个厨房和2个客厅。 办公、储物、化妆专门的房间都在二楼,一楼还有一间带壁炉的阳光房。 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到,这个阳光房有多个窗户的大教堂天花板。不论在夏天还是冬天,都可以欣赏到屋外或天空的景色。 除此之外,一楼还有一间缝纫室和一个更大的主卧套间;后院有一个凉亭和棚子,朝向就对着Rivière des Mille Îles河。 这么漂亮的豪宅,如此低价就卖出,究竟是为什么,也引来不少网友不解:“席琳·迪翁的净资产高达8亿美元,应该不需要这样炒房赚钱,是为什么呢?”“这很值呀!为什么这个时候卖呢?” 为什么要把这个豪宅给卖了,席琳·迪翁本人并没有出来给原因,有可能是不住了,也有可能因为去年的全球巡演取消需要赔偿,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前一阵子,席琳·迪翁才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传了一段“自白”——自己不幸患上罕见疾病,已无法正常生活,欧洲巡回演唱会推迟。 席琳·迪翁一脸平静地陈述自己生病的事实,时而哽咽、时而停顿,令人心疼。 “对大家,我一向开诚布公。但这一次,我也想了很久,才鼓起勇气对你们说,我生病了。” “这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神经疾病,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有时候,我无法正常行走,有时候,我没办法正常发声唱歌。” 这种罕见的神经疾病,名叫“僵硬人症候群”(Stiff person syndrome),是一种十分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发病症状包括躯干、近端肢体僵硬紧缩,尤其集中在腹部与下背部肌肉。 以目前的医学技术,“僵硬人症候群”并没有治愈方法,只能推迟病症发展;在最糟糕的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卧床不起、失去正常生活能力、甚至残疾。 身体条件不允许,席琳·迪翁2023年春天的演唱会延迟一年,到2024年5月31日至7月17日;夏天的8场演唱会全部取消。 不论这次卖豪宅与生病有没有关系,希望她都能早日康复!

BC房市巨变! 炒房将被高额征税 一块地可建多个住宅单位 第二套间全部合法

一场地产巨变正在BC省酝酿中。省长尹大卫今天(4月3日)宣布了他的住房政策的主要内容,并表示将在秋季的省议会会期中完成立法。 其中的内容包含多项足以深刻改变BC房市的措施,新的法律估计将在明年年初正式施行。 比较重要的改变包括: 1. 允许在传统的单个独立屋地块上兴建更多的住宅单元 现有的独立屋地块以后会允许修建3-4个住宅单元,在靠近交通枢纽的地区,密度甚至可以更高。 一旦通过,新的立法将意味着,当这样的一个多单元开发项目被提交给市议会时,只要它符合所有规划和建筑要求,议会必须批准该项目。 BC省政府认为现在市面上的房型对于中型和成长型家庭不够友好。 一居室或两居室的公寓不能满足这些家庭的居住要求。独立屋的价格又遥不可及,所以迫切需要提供更多小规模、多单元的住宅。 类似的计划已经于1月份在省会维多利亚市通过,该政策允许在独立屋地块上最多建造六个单元。 温哥华市议会也正在考虑是否允许在低密度住宅区的内街(side street)独立屋地块上建造最多6个单元的建筑。 不过,这样做虽然能够提高住宅供应量,但是很有可能推升地块的价格,建成后的价格也有可能随之飙升。 SFU城市项目主任Andy Yan对新计划表示赞赏,认为其触及了供应、需求和融资有关的几个方面。但是也表达了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这个政策带来的风险,比如可能导致土地抢购。 “投机者和投资者会不会突然涌入,以高昂的价格购买房产,以期待他们可以建造更多的单位(来盈利)?” 2. Secondary Suite将全部合法 现在全省的住宅中还有很多未经当地政府批准的第二套间(Secondary Suite),而且某些社区直接禁止第二套房。 尹大卫表示,对第二套间的各种限制减少了出租房的供应,BC省政府将立法将所有第二套间合法化,各地市政府以后将没有限制第二套间的权力。 根据2006年颁布的BC省建筑准则(The British Columbia Building Code (2006)),第二套间的定义是在一栋住宅内存在另一套居住单位,其限制是: 总面积不得超过90平米 不超过整个建筑总面积的40% 整个建筑中仅有另外一个居住单位 位于建筑内或占据一部分,与原建筑为一个整体 不过,在市政规划时,有一些区划是不允许第二套间存在的。省府的立法将主要解决这一问题。 3. 提供4万元贷款 从明年开始,BC省将为房主提供最高4万加元的贷款,用于建造和出租第二套房。 只要房主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租该套房至少五年,就可以免除贷款。 4. 将对炒房(flipping)行为征收重税 BC省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法律,对炒房征税。 省长尹大卫公开表示:"如果你的生活方式依赖于炒房,你会对这项税收感到不安,"他补充说,房屋应该是为家庭服务的,而不是为投机者服务的。 现在关于新税的细节还很少,但之前发布的住房纲领中曾经表示,该税将适用于那些持有住宅物业时间少于2年的人。买卖房屋越快的人,税率就越高。 5. 加强对短租管制 省政府将与各地方政府合作,加强对Airbnbs等短期租房的执法,以确保人们不会在没有支付所需税款的情况下暗中经营。 本地地产业内人士表示,新规对独立屋市场的影响会较大,有可能引发价格上涨,另外装修业和建商也将感受到利好。

重磅! 加拿大修改法律 买房限制大变 开放土地购买 已立即生效

昨日(3月27日),加拿大修改今年初刚刚实施的“禁止外国人购买加拿大住宅法案”(Prohibition on the Purchase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by Non-Canadian Act)实施细则,对海外买家的限制大大放松。 新调整的措施立即开始实施。 加拿大住房和贷款公司网站刊登法案修改 变化如下: 1. 放松对在加拿大合法工作外国人的购房限制 持有工作许可或根据《移民和难民保护条例》被授权在加拿大工作的人可以购买住宅物业。只要他们购买房产时工作许可有效期不少于183天,并且之前没有购买过一栋以上住宅即可。 之前规定持有工作签证的人士必须在购房前4年中有3年的全职工作经验,并在4年中的3年里报过税。现在这些条件均被取消。 2. 取消外国人购买土地的限制 原来的法律规定外国人或实体不得在加拿大的人口聚集区和都市区内购买已经被规划为住宅或混合用途的无住宅土地。 最新的修改删除了这项禁令,现在海外买家不但可以自由购买这些土地,还可以用于包括住宅开发等任何目的。 3. 调整海外买家在加拿大开发住宅的限制 新增添了一条对海外买家的豁免规则。现在海外买家可以购买住宅用于进行土地开发。 4. 将海外实体对加拿大公司控制权的定义上升至10% 放宽了对海外买家控制权的比例。原来规定如果海外买家直接或间接控制加拿大公司或实体3%或以上的股权或权益,或掌握3%或以上投票权的话,该加拿大企业或实体就被定义为受到海外控制,而不能购买加拿大住宅。 现在,这一比例放宽至10%。 这次对实施细则的修改,顺应了社会上一些要求做出改变的呼声。 早在2个月前,就有报道指出,法案对海外资本购买加拿大土地和进行开发的诸多限制,已经影响到很多新开发楼盘的进行。 加拿大的很多开发项目都对外资有很高的依赖,其中包括美国和中国的资本。外国资本通过入股本地公司或者直接购买土地开发,进入加拿大房地产市场。 但是此前法律严格规定外国公司和实体不得购买可以用于进行住宅开发的土地,使海外买家的投资热情大减。另外有一些已经在进行的项目也遇到了瓶颈。 这种现象大大减缓了加拿大开发新住宅的步伐。当时就有专家表示严格限制会加剧住宅供应不足,反而助长房价上涨。 此外,对于持工签的购房者的限制也过于严格,使大部分人根本没有买房资格。加拿大自疫情以来就爆发严重的用人荒,限制工签持有者买房也挫伤了海外劳工进入加拿大的积极性。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这次对海外买家限制的放松,可能激活加拿大房市,促使春季反弹更快的成为现实。 过去一年,加拿大涌入超过60万合法工作的临时居民,按照新修改的规则,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具备了在加拿大买房的资格,或掀起一波购房潮。

五分之一CIBC房贷月供不够还利息;加拿大再现破产潮

加拿大经济受到通胀、加息、GDP增长停滞的多重影响,虽然现今的数据仍然保持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比如失业率保持在5%,国民的信用违约率也没有明显上升,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不好的预兆已经慢慢浮现,值得大家注意。 上周,加拿大的六大银行都发布了最新的财报,CIBC一个不起眼的数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CIBC的财报中指出,该银行已经有五分之一的房贷借款者出现了房贷余额的增长。按照正常情况,借款者每月支付本金和利息,房贷的总额应该是逐月减少的,但现在出现了相反的情况,虽然这部分人一直在还款,但是本息的余额却越来越高。 CIBC指出,在该行全部2630亿加元的住宅房贷中,520亿出现了贷款者的月供不够偿还当月利息的情况,占比约为20%。 加拿大主要银行的浮动利率房贷都有固定月供款产品,当利率上升时,固定月供中本金和利息比例会出现变动。当利息大幅上升时,就会出现月供不足以支付利息的现象。 银行会采用提高月供额,或者延长摊还期但保持月供不变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报道指出,CIBC允许这些借款者维持月供款额不变,但是延长摊还期。每月未偿还的利息将计入本金或者最初的贷款金额。这种办法导致大量房贷的余额出现攀升。 这个数据出现在CIBC最新发布的季报的注释中,却引发了关注。这也是加拿大主要银行首次披露类似的数据。 BMO和TD都有同类房贷产品,但他们并没有在财报中披露类似的信息。 这种现象从一个角度反应了加拿大房贷甚至房市未来面临的危险。投资银行KBW的金融服务分析师Mike Rizvanovic指出,这绝对是压力到来的征兆。 它显示了房主因利率跳升而受到的财务压力。借款人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到了续贷的时候,这部分人的摊销期就会被要求缩回到原始合同中规定的时间长度,意味着更高的月供。 现在可能还不是最糟的时候,但当这些贷款续期的时候,利率大涨的真正影响才会完全显现。 此外,财报显示,加拿大六大银行--TD、RBC、BMO、Scotiabank、CIBC和National Bank在第一季都储备了更多资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信贷损失,所以出现了利润减少的情况。 专家认为加拿大昂贵的借贷成本和可能出现的失业潮最终将影响每一个家庭,从而导致贷款违约的大量增加。 随着疫情期间政府补贴的停止,加拿大企业开始出现经营困难和破产潮。1月份,全国个人和企业申请破产的数量比前一个月上升了13.5%,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3.7%。 根据加拿大破产监管办公室(Office of the Superintendent of Bankruptcy)的数据, 企业资不抵债(insolvency)的数量比上年增加了55.4%。 多伦多大学经济学教授Angelo Melino表示,各大银行调高信贷损失储备金的做法实际上证实了之前金融界人士对未来加拿大经济将进入衰退的预测是有道理的。 投资研究机构Veritas Investment Research的分析师Nigel D’Souza 表示,已经有迹象显示,未来几个月很多加拿大人的信贷状况将显著变差。 虽然当前加拿大的失业率还维持在相对较低的5%,但是国会预算办公室上周表示,到年底失业率就会升至5%。 一旦失业攀升,加拿大各银行将在消费贷款上产生更多的损失,从而推升借贷服务成本。 从历史数据看,信贷损失将在借贷服务成本上升后的两年内出现。 对于贷款者来说,利率升高将主要给将要续约的12%抵押贷款带来冲击。 不过D'Souza补充说,即使加拿大人最终拖欠房贷,它也不会给银行的信贷损失带来巨大影响,因为这些贷款有房产作为抵押。 银行的大部分抵押贷款也有CMHC提供担保,一旦出现损失,对纳税人的影响远超过对银行自身的影响。

加拿大华人建商豪华公寓再次坍塌! 8天塌2次 震天巨响 受损严重

据CTV News今早的报道,位于安大略省尼亚加拉地区韦兰市(Welland)的一栋公寓楼于周日早上10点左右坍塌。或许大家依稀记得,上周好像也有类似公寓坍塌的新闻。很不巧——塌的是同一栋楼。 8天之内,两度坍塌。这应该是加拿大地产行业的一大奇葩了! 这栋名叫Upper Vista的公寓楼位于Prince Charles Drive 350号,楼高5层、有226个单位。据当地市政府的介绍,该公寓楼目前在建,预计2023年春季就能交房,而且所有单位已全部售罄。 从该公寓宣传官网的视频介绍来看,$608/一尺的价格在当地也绝不便宜。并且,官方多处标榜该公寓项目为尼亚加拉瀑布区域首栋且唯一一栋(First and Only)豪华公寓楼。 然而交房前夕,这个梦幻美好的泡影破碎了。 2月18日晚上,该公寓楼第一次坍塌。附近居民的家庭监控恰巧记录下了坍塌的全过程。 视频的第三秒,只见公寓上层看起来像是天花板的部位突然倒塌,紧接着整栋楼像是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块一块应声倒下。 几秒之内,原本灯火通明的建筑工地变得漆黑。 附近一些独立屋和矮层公寓的居民亲眼目睹了这一刻。 据他们描述,当天晚上点左右,对面工地一声轰隆巨响,紧接着,他们看见一团巨大的烟尘从大楼中喷薄而出。 第一次事故发生的第二天,当地市政府就根据《建筑法》第 15.9 条的授权发布了修复不安全建筑的命令,要求对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 根据当地建筑官员的介绍,公寓楼的损坏范围集中在南侧位置,涉及到了东侧的外墙和内承重墙所支撑的四层楼板。 承重墙支撑的位置都能塌,只能说还好事故是在交房前发生的,没有居民死伤。并且由于该工地短暂停工,第一次事故发生的头天下午才复工,这才导致没有工人伤亡。 谁能想到,整改令颁布了一个星期之后,这“楼脆脆”二次坍塌了。 据CTV News证实,第二次坍塌发生在昨天早上10点左右。 消防部门、韦兰市建筑官员、两名检察员都在现场。 首席建筑官杰克·托斯塔 (Jack Tosta) 发表新闻稿,称呼该建筑的其他部分在南侧遭受了“结构性破坏” ,与最初倒塌的区域相同。 从周日记者拍摄的现场图片来看,该建筑物受损的面积明显比第一次坍塌时受损的面积更大。现场许多钢材在挂在半空中,在寒风中摇摇欲坠。 市政府部门出于谨慎,已经扩大了安全围栏圈出的范围,并且持续关闭该地区的运河,直到另行通知。 不过,目前两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暂且不明,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 据悉,该公寓的建商叫做恒信发展集团(Evertrust Development Group),根据其官网的介绍,其创始人是一名华人。 官网清楚地写着,周建成(Ted Zhou)是该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裁,并称其为博士、知名学者。他的领英上显示,他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持博士学位,且曾在哈佛商学院学习。 针对一周前发生的第一起事故,恒信集团有所回应。 发言人称,他们“在建造高品质豪宅方面享有长期声誉”,并“期待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纠正目前的状况”。 但对于昨天发生的第二起事故,目前该集团还未发表任何看法。

禁止华人买土地 100年前美国就开始了 加拿大也干过

最近有个新闻闹的沸沸扬扬,美国有几个州准备禁止包括中国公民在内的外国人购买当地的农地或者土地。这其实并不是什么新招,美国100年前就玩过,加拿大也有类似的规定。这是赤裸裸的歧视和种族主义。 CNN的专栏作家Zachary B. Wolf本周就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了 “禁止中国人买地”在美国死灰复燃的脉络。 现在,弗吉尼亚州长预计将签署立法,禁止被美国国务院指定为 "外国对手 "的国家的公民拥有农业用地。与这些国家有深厚关系的公司也将受到影响。 这些国家目前包括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蒙大拿州、怀俄明州和北达科他州也有类似提案。 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中心的数据,外国业主仅控制着美国农田的一小部分。 在德克萨斯州,一项更广泛的提案寻求禁止这些国家的公民拥有任何土地。这项禁令大概会延伸到生活在美国的合法移民。该法案仍未通过,但得到了州长Greg Abbott的支持。 华人抗议德州提案 德州的这项法案在美国历史上并非第一次。1880年至1920年间,美国多个州都通过了名为外国人土地法案(Alien Land Laws)的类似法律。这些法律实质上禁止亚洲人在美国购买土地。 加州的这个法案直到1952年才被美国最高法院以违反宪法第14修正案为由废除。 此外,19世纪8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明确规定禁止华人移民美国。 虽然这个法律在二战时候被废止,但是华人实际上仍然没有办法移民,因为新法律规定了中国人移民的限额是每年105个,这个规定又执行到了1965年。 各地的土地法规虽然没有具体指出不允许亚洲人购买土地,但却规定土地不能卖给“不能获得公民权”(ineligible for citizenship)的人。当时,亚洲人无法获得美国公民权,只有来自欧洲或非洲的移民有这个权利。 一部反应排华法案纪录片的发布会,Getty Images 其实,不仅是美国,加拿大在百年前也有类似的法律。 维多利亚大学历史系教授Patricia Roy就曾表示,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华人无法从BC省政府直接购买土地。 她表示,在那个时期,白人陆续来到BC省定居,他们开始将原住民限制在保护区内,把剩下的土地收归政府所有,即为皇家土地(Crown Land)。 个人可以通过直接购买、以养牛等目的租赁或通过 "占领"(Preemption)从政府那里获得土地。通过“占领”,个人可以获得大面积的土地,而且费用极低,仅是象征性的收费。 但到了1884年,数千名建造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中国工人到来,导致白人统治阶级中的反华情绪越来越强烈。后来,省政府直接颁布了立法,否认华人有权购买、租赁或占领皇家土地。白人就可以以很少的费用或免费从政府那里获得土地,但华人不行,他们只能从私人业主那里购买土地。 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Patricia Roy教授认为“华人处处受到歧视”。(“The Chinese were discriminated at every turn.”) 华人还经常成为本地地产问题的替罪羊。 早在1900年左右,温哥华的地产市场已经非常蓬勃了。UBC教授David Ley的一篇论文中指出,1911年的温哥华,每150个居民就有一个房地产经纪人。其盛况一点不比现今的大温地产市场差。 当时的主流媒体,已经开始责怪华人移民。不过其矛头跟现在正相反,他们抱怨华人居住条件差,在房产上投入太少。 温哥华的华人商铺...

加拿大房地产创14年来最差记录 触底就在这个时候…….?

加拿大地产协会(CREA)今天(2月15日)发表了最新的房地产销售统计数据。 加拿大的房屋销售创下了自2009年以来最差的开局,1月份销量比2022年初下降37.1%,共售出20,931套。与上个月相比,也下降3%。 于此同时,全国房价在1月份也有所下降,MLS房屋价格指数比12月份下降1.9%,比2022年同期下降12.6%。 本月早些时候,魁北克省房地产经纪人专业协会表示,由于市场持续放缓,蒙特利尔1月份的房屋销售下降到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大温地产局公布的数据也显示1月份的房屋销售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以上,比12月份减少了21%。 加拿大住宅年化销量 2022年12月,全国房屋销售曾出现了小幅的回升,给市场带来了一丝信心,但1月再次量价齐跌又使市场前景变得不再明朗。 加拿大地产协会的高级经济学家Shaun Cathcart表示,一月份由于天气寒冷,通常不是房屋销售的旺季,销量的大幅下滑其实保持与前几个月以来相同的趋势。 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近6个月以来一直在低位徘徊。 1月份的销售数据创造了自2009年经济危机以来14年的新低。不过,Cathcart指出,现在的低迷情况至少比2009年要好的多,更加接近于历史平均值。 一月销量历史数据 另一方面,CREA报告中指出,新上市的房源数量也不高。虽然1月份较上个月微升3.3%,但仍然处于历史低位。 随着1月份新挂牌房源的增加和销售的减少,销售与新挂牌房源的比例回落到50.7%。 TD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Rishi Sondhi表示,1月份新上市房源数量是2000年以来该月的最低水平。 新挂牌住宅房源年化数量 1月份全国房产实际平均价格为612,204加元,比去年同期的749,437加元下降了18.3%。在季节性调整的基础上,1月的平均价格为620,605加元,比去年12月下降1.8%。 1月房价历史数据 新公布的这份数据又引发了对加拿大房价何时能触底的讨论。 是否今年春季就可能触底呢? CREA高级经济学家Cathcart认为今年初的感觉很像2019年。买家很难获得贷款,每个人都在想市场是否会在春天回升。 2019年,市场开始时很缓慢,像现在一样没有多少房源可供选择。可是进入春天后,房源开始出来,市场起飞了。 Cathcart表示随着加拿大央行越来越多地发出不再调涨利率的信号,今年的春季市场也可能会有惊喜,特别是在那些价格已经稳定或现在正在稳定的地区。" 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BMO Capital Market)首席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波特(Douglas Porter) 在给投资者的一份说明中认为相信房市在春季接近底部可能还为时过早,市场可能仍在消化过去一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激进加息措施带来的影响。 波特认为未来几个月全国的房价会进一步走低,因为在加拿大过去的七次住房调整中,房价平均花了三年时间才触底,而现在距离去年2月的峰值只有一年时间。 当前加拿大房市出现了买卖双方都在观望的现象。一方面卖家不愿意以远低于邻居几个月前的价格挂牌;另一方面虽然房价一直在下滑,但买家则因为借贷成本很高而不敢购买。 波特预测,到本轮经济周期结束时,房屋价格将从高峰期下降20%至25%。至1月初,加拿大的房价已经下降了10%。 TD Economics的Sondhi则认为新上市房源数量维持在低位意味着并没有出现大量被迫卖房的现象,而且坚实的就业市场、强劲的人口增长等因素可能使市场变得活跃。 他认为加拿大房市可能在今年上半年的某个时候触底。 你怎么看?

BC房地产销量腰斩 房价大跌 大温持续低迷 最新数据出炉

BC省房地产协会(BCREA)今天(2月14日)发布了最新的市场统计数据。2023新年伊始,BC省的房地产销量相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减少,房价也出现了下滑。 BCREA首席经济学家Brendon Ogmundson在报告中表示,2023年1月,多重上市服务®(MLS®)系统中的BC省住宅单位共售出3047个,比2022年1月减少50.3%。 BC住宅的平均价格也出现了下滑,现在为872,934加元,与2022年同期超过100万加元的平均价格相比,下降了16.1%。当时地产市场正处在高峰期。 BC平均房价变化 1月全省MLS上房源的总销售金额为27亿加元,同比大跌58.3%。 数据显示BC房地产市场在1月持续低迷,成交萎缩严重,缺乏动能。 Ogmundson认为这种冷清的局面是由于高借贷成本的拖累。 其实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中,房价已经变得平稳。但如果与去年1月高峰时的销量和价格相比,降幅还是非常惊人。 这也显示现在的市场并不青睐价格较高的住宅。 BC各地区均价、销量及变化 去年同期,市场上挂牌出售的房源非常少,这种情况在今年1月有所改善,活跃挂牌数量提高了67.1%,达到约22000套,去年同期仅有13072套。 但与普通1月份的挂牌量相比,库存房源仍然偏少。这也导致虽然销售缓慢,但是并未给整体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 具体到大温地区,活跃的住宅挂牌量增加31.3%,达到7862套,而去年同期为5987套。 Ogmundson对本地英文媒体表示,今年市场上挂牌待售的住宅数量将高于去年,而且全年都会保持这个趋势。 "如果我们与历史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温哥华的待售住宅挂牌量仍然相当低,只有不到8000套。正常的水平是接近15,000套。因此,待售房源仍然没有达到健康的水平。" 大温地区的平均房价在1月也下降了8.4%至$1,167,134。 BC各地产局1月挂牌数量、总价及同比变化

震惊!海外买家禁买加拿大住宅土地 已经实施!恶果马上就来了……

大家对加拿大联邦政府今年开始实施的禁止海外买家购买加拿大房产的禁令已经比较熟悉了。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这个法令实际上也禁止了海外买家购买大部分已经规划为住宅或混合用途的土地。 这个法律的全名叫Prohibition on the Purchase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by Non-Canadians Act(禁止非加拿大人购买住宅物业)。 法律对住宅物业(residential property)的定义有三点。 前两点比较容易理解,基本上说的就是独立屋或者联排或公寓这一类的房产,但还有一个第三点 (c) any prescribed real property or immovable. 指定的物业或不动产 这一点在法律条文里并没有具体解释,但是在实施细则(Prohibition on the Purchase of Residential Property by Non-CanadiansRegulations SOR/2022-250)中有明确的定义。 For...

加拿大再次加息 房地产却迎来一片欢呼 买房大军已经出动了!?

加拿大央行今天(周三)再次提高了其关键利率,将政策利率提高到4.5%,增加了25个基点。这是自2007年以来央行关键利率的最高值,也是连续第八次提高借贷成本。 不过,这也可能是一段时间内最后一次加息,央行在今天发布的声明中指出,它预计将把政策利率保持在当前水平,同时评估迄今为止加息的影响。 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G7当中第一个发出明确暂停加息信号国家。 加息0.25%符合之前专家们的估计,并给市场释放了乐观的情绪。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明显回暖的迹象。 有温哥华的地产经纪表示,自从去年3月央行加息以来,自己就没有做过一单生意,非常惨淡。但进入1月以来,市场逐渐回暖,看房的人逐渐增多起来。列治文一套低于50万的公寓上盘当天就有10几组人约看,买气已经回升。 此外,沉寂已久的地产经纪近期也开始频繁在朋友圈晒出成交记录,一位经纪表示大温高贵林一个要价199万的独立屋已经收到了12个offer。 今天的加息信息为地产市场提供了确定性。近一年交易量低迷,潜在购买力需要得到释放,再加上放盘数量减少,刚需买家有时不得不出高价买房等原因,使房地产市场再次获得动力。 不过,现在加拿大的房价还未反弹。央行预计,今年的房价将继续下降,而加拿大人可支配收入中用于偿还抵押贷款成本的比例更高。 加拿大央行预测随着移民需求的增加和低库存的启动,建筑和住房转售预计将在2023年下半年回升。 周一,BC房地产协会(BCREA)发布了一份新的市场情报报告《衰退和BC住房市场指南》(A Guide to Recessions and the BC Housing Market)。通过对历史房地产数据的分析指出,如果今年加拿大经济发生衰退的话,BC房价将很有可能在衰退开始时就已经达到最低。 住房市场有引领商业周期的历史。专家预测住房市场可能在经济衰退开始的同时开始复苏。这与央行的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吻合。 加拿大央行行长Tiff Macklem在周三宣布加息后表示:"我们已经迅速提高了利率,现在是时候暂停并评估货币政策是否有足够的限制性,以使通胀率回到2%的目标。" 他补充说,暂停加息是 "有条件的",即经济是否继续按照其预测发展,他明确表示,可能会有更多的加息,以使通胀率回落到2%的目标。     加拿大总体通胀率已经从2022年中期的8.1%的高点降温,最近一次是在12月达到6.3%的水平。 加拿大央行在周三的最新预测中说,它预计通胀率在未来几个月将 "大幅下降",到2023年中期达到3%,明年达到2%。 与此同时,加拿大经济在2022年增长了3.6%,高于央行10月份的预测。预计2023年的经济将停滞不前,国内生产总值将保持在1%。央行预计,这种放缓将使供应赶上需求。 预计2023年家庭支出将保持温和,因为消费者因借贷成本提高而削减支出。支出减少最多的是旅游和外出用餐。 全球整体经济前景继续面临波动。外国对出口的需求预计在短期内会放缓,然后在2024年回升。今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增长2%。 下一次政策利率公告预计将在3月8日发布。

全国首个! BC住房新政正式生效! 买房3天内无理由毁约 代价是…

从本周二(1月3日)开始,BC省“强制3天冷静期”措施正式开始生效,成为全加拿大第一个实施此购房新政的省份! 这个所谓的“3天冷静期”政策,也被成为“买家撤销期”,即买方如果在3天之后反悔,选择退出交易,须支付撤销费。 这项新举措旨在给购房的人更多时间考虑,且在签署交易后,安排融资或房屋检查,更好地保护买方。 在一份正式声明中,BC省府表示,在高压销售或利率攀升的情况下,额外的冷静期可以给买家更多时间考虑是否适合购买,这些细节在过去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中都被忽略了。 BC财政厅长康洛绮(Katrine Conroy)表示—— “住房仍是省民最关心的问题,应对住屋问题也是本届政府的首要任务。买房是大家人生其中最重大的决定之一,这次新措施也是重要里程碑,我们正在加强对省民的保护,并增强公众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 注意了,“强制3天冷静期”适用于独立屋、联排别墅和公寓,但用于拍卖或租赁土地上的房屋不在范围内。 新政生效之后,房地产经纪人必须告知客户新规定。 当然,买家要想撤销交易,也不是可以全身而退的,必须支付房产购买价格的0.25%,作为撤销费。 举例来说,如果交易房屋的价格为100万元,买家如果想退出,就要支付2500加元。 对此,不少人也持着不同意见—— UBC大学Sauder商学院的教授Tsur Somerville就指出,这个“3天冷静期”针对的是一个在目前较冷的房产市场上并不存在的问题。 现在BC的房市并没有那样火热,卖家不再像2021年那样,几十个人为了抢一套房,愿意放弃房屋检查等保护措施,且将出价推到最高。 根据BC房地产协会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11月份,全省住宅销售量为4512套,相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2021年12月,全省平均房价为98.4万加元;2022年11月,这个数字就降至90.4万加元。 他表示,政府出台保护措施,对下一次市场升温是极为重要的,但相关部门应该监测这种情况,以防出现可能对卖家不利的潜在权力失衡现象。 “未来,本地房市一定会再次进入卖方市场,这都是周期性循环的。” 对此,省房地产协会首席执行官Trevor Koot表示,政府在2021年宣布这项新政策时,也不是当时所需要的,对目前市场不会有影响。 “现在每笔交易都有条件,还有房屋检查和评估,我们又回到了一个平衡的市场,买家可以入市,理性地对待。” 即使在十分火热的房地产市场中,3天冷静期也不足以产生影响。要获得房屋检查和其他支持,买房需要比这更长的时间。 2021年,BC房地产协会就曾向政府提出34项建议,其中包括强制规定房产的5天挂牌期,以防止霸王条款。 “这不是给买方3天的时间,而是给对房产感兴趣的每一方,包括卖方,这5天的时间是公平合理的。它给了所有人时间,而不仅仅是某一方。” 今天的这项政策,也使BC成为加拿大全国首个对二手市场及新建房屋实施置业者保护期的省。在国际社会上,也有不少国家实施类似规定,如澳大利亚和法国。

惊! 加拿大18个房产市场"正式崩盘"! 无力还贷 房子惨遭拍卖 央行恐再加息!

疯狂加息的2022对于加拿大房主来说可能是极端痛苦的一年。 房价就像过山车一样,从巅峰走向崩溃。 近日,加拿大房地产网站betterdwelling发表报道:《加拿大房市在18个市场正式崩盘》。 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 的数据显示,所有主要综合指数均从11 月份的峰值回落。 随着现实的急剧变化和更高利率,加拿大的十多个房地产市场甚至已经“崩溃”了。 在全国范围内,典型房屋价格已自2022年3月达到峰值以来下跌了16.4%(-142,300 元)。没有一个市场能幸免,有些市场从峰值下跌超过 20%——符合崩盘的定义。 表格数据显示,跌幅最大的是伦敦-圣托马斯(-26.1%)、基钦纳-滑铁卢(-25.8%)和剑桥(-25.1%)。 这三个市场已正式崩溃,18个主要市场指数显示崩溃。 多伦多和温哥华市场并没有走极端,但它们也“不能幸免于调整”——自3月峰值以来,多伦多的典型住在价格下跌了18.4%(-245,200 元)。在温哥华,价格比 2022 年 4 月的峰值下跌了10.5%(-133,100 元)。 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两年温哥华的房价并没有像多伦多那样大涨。然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些仍然是6位数的损失。 房市动荡,人心慌慌。 报道称,加拿大房市价格的调整归咎于利率。 现在,很多加拿大人在房贷面前已苦不堪言。 加拿大多伦多居民梅兰森(Briand Melanson )现在的感觉是“要窒息了”。 而就在今年房市的高峰期,他一举买下投资房时,还感觉自己像个超人。 当时,浮动贷款利率达到1.5%的历史低点,他在2010年买的自住房月供730,去年买的投资出租房,月供1100。 一切都很美好,直到……央行“暴力加息”,现在,他的两套房都面临约6%的抵押贷款,每月还款额猛增,住所每月要还1165元,出租公寓月供涨到1775元。 “这让我窒息,”梅兰森说。“它比我想象的更令人窒息。” 为此,梅兰森暂停了所有的社交生活,包括音乐会、曲棍球比赛、餐厅、外出喝酒或电影院。对于热爱社交的他来说,“基本上已没有生活。” 然而,在加拿大,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且越来越多。 抵押贷款经纪人兼利率比较网站 LowestRates.ca的专家Leah Zlatkin表示,“如果人们在大流行期间买房,现在会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已经竭尽全力购买第一套房产的首次购房者而言。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在私人融资贷款方面违约,越来越多人开始求助于其他贷款机构或进行第二次抵押贷款,同时也更多人的房子被银行拍卖。” 根据一些专家的预测,加拿大央行可能会在2023年1月进一步提高隔夜贷款利率,以使通货膨胀率降至2%的目标。 但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表示,利率将在未来15到18个月内下降。 2023年加拿大房市究竟会如何?年末之际,专家们也纷纷开始展望来年走向。 Global News报道指出,大多数接受采访的经济学家和专家表示,预计房市的降温会持续到2023年。 高到令人望而却步的抵押贷款、市场低库存和加拿大央行的利率周期终将在何处见顶,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房价将在何处触底? RBC 的助理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霍格 (Robert Hogue)认为,随着房屋销售和价格的下滑速度放缓,“有迹象表明调整正接近最后阶段。” 他表示,价格最终可能会在“2023 年初”触及低点,但警告称具体时间因市场而异。 Re/Max Canada 在其2023 年住房展望中表示,预计全年房屋总价将下降 3.3%,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一些地产市场可能会出现价格上涨 根据预测,2023预计安省大多伦多地区下降11.8%、巴里下降...

185万没了! 温哥华双拼屋业主闹翻 卖房失败 房屋恐将一文不值!

温哥华的双拼屋是一个有些矛盾的存在,如果你想和亲人住在一起,但又想拥有彼此空间的话,那么双拼屋是最好的选择,大家可以共享一块土地,平时的生活也能独立。 但如果想自己住的话,双拼屋就有些尴尬了,你需要和陌生的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万一碰上个不讲道理的邻居,那更是每天都生活在痛苦当中。 在温哥华的基斯兰奴(Kitsilano),最近就有两位双拼屋的屋主闹翻了,其中一名屋主正在起诉另外一名业主,两家人因为共同财产问题,导致卖房计划失败,原本即将到手的185万就这么没了。 据报道,帕帕斯夫妇(Maria Pappas和Panagiotis Pappas,音译)和他们的邻居鲍尔和艾尔沃斯(Jordan Mark Bower和Maureen Culver Elworthy,音译),住在3255和3257 West 2nd Ave.这一套双拼屋中。 这两家人虽然在一起生活了一年多,但之前从来没有对房屋的室外空间所有权进行过讨论,直到2021年1月。 诉讼中表示,当鲍尔提出要对室外区域的所有公共财产空间进行彻底重新规划时,两家人之间的纠纷就出现了。 帕帕斯夫妇认为,鲍尔的提议完全就是片面的,只对鲍尔他们家有利。 两家人吵来吵去,谁也吵不赢谁,为了避免与鲍尔进行进一步的争论,帕帕斯夫妇决定做出让步,表示干脆把自己的房子卖了后搬家,这样鲍尔可以和新的屋主协商关于共同财产的改变。 根据BC省最高法院的民事索赔通知,由于两家人之间的关系已经恶化到了一个不可调和的地步,所以鲍尔对此似乎还挺乐意的,同意了帕帕斯夫妇的提议。 于是,帕帕斯夫妇把房屋挂牌上市,在10月8号的时候收到了一个不错的报价,价格为185万加币,帕帕斯夫妇在当天就欣然接受了。 然而,事情却没有想象当中的那么顺利,诉讼中说,该报价的部分条件是买家收到鲍尔的确认,即鲍尔对帕帕斯夫妇提起的民事解决法庭案件将会或已经中止。 帕帕斯夫妇声称,鲍尔对房屋的买家表现出了抗拒的态度,结果最终导致这笔销售失败。更让帕帕斯夫妇感到无奈的是,在那之后他们再也没有收到任何新的报价。 对此,帕帕斯夫妇希望法院发布禁令,阻止鲍尔与他们房屋的潜在买家对有关重组共同财产的提议或话题进行沟通,因为只要是各明事理的人,都会觉得鲍尔是在故意阻挠购买。 帕帕斯夫妇说,如果没有禁令,他们可能永远无法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顺利卖掉他们的房子,并且可能会就这么一直被困在鲍尔的身边。 房子如果一直交易失败,那么这个房子在地产经纪眼里将变得一文不值,更难卖出去了。 同时,明知鲍尔讨厌自己,还没办法离开,这对帕帕斯夫妇来说简直太痛苦了。 除了禁令之外,帕帕斯夫妇还希望法院能判定鲍尔提出的对共同财产进行景观美化和重新排列是不合法的,并且希望获得销售损失和惩罚性损害的赔偿。 这起诉讼尚未得到回应,其中的各项指控也还没有在法庭上得到验证。 虽然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如果遇上了一个不讲道理的邻居,真的是让人很糟心。

难! 加拿大贷款违约增加 法拍屋数量上升! 地产泡沫有史以来最大!

随着加拿大央行利率的不断增加,各种问题都开始显现了出来。 据不少抵押贷款的经纪人表示,他们在最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私人融资贷款出现违约,与此同时,法拍屋的数量也在增加。 不仅如此,RBC加拿大皇家银行还在今天发出警告称,加拿大的地产市场正处于该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之中! 一位名叫利亚(Leah Zlatkin)的贷款经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在大多伦多地区的市场上看到了法拍屋的增长,也开始看到私人房贷违约。 虽然较高的利率已经让加拿大的地产市场出现了降温,但经济方面的数据还是比预期的要强。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增长已经放缓,但仍然接近7%,不过失业率只有5.2%,经济学家们认为这意味就业充分,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还没有放松。 利亚对此表示:“我们看到通胀数字仍然很高,很多加拿大人都有工作,经济衰退显然还没有发生,在这一点上,加拿大央行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在新的一年里再次加息。” 加拿大地产协会上周四报告说,房屋价格已经连续9个月下降,从2月份的峰值下降了11.5%。11月的房屋基准价格为744,000加币。 加拿大皇家银行警告说,11月全国各地的住房负担能力已经被侵蚀,加拿大地产市场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泡沫中。 在给投资者的一份研究报告中,RBC解释说,现在买房比1980年代的泡沫时期还要难。想要消除2021年房价飙升带来的恶果,可能需要花上好几年的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加拿大11月的房屋买家需要花费家庭收入的62.7%来偿还贷款,这比去年高出14.5个百分点。 加拿大全国范围内出现如此急剧的增长,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加拿大的家庭从来没有过要花这么高比例的收入来实现拥有一个家的梦想。 RBC强调,加拿大从未有过负担能力被侵蚀到这种程度。在20世纪90年代的泡沫中没有,甚至1980年代的泡沫也没有,当时抵押贷款利率曾短暂地上升到14%以上。 因此当前是加拿大从未见过的挑战,而且这不再只是多伦多和温哥华的问题。 在BC省,其主要的房地产市场现在是全世界上最难负担的市场之一。温哥华的买家需要拿出他们收入的95.8%来偿还抵押贷款。 在加拿大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之高的比例。 利率上升是造成价格被侵蚀的直接原因,但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膨胀的价格,特别是在小市场上,才是主要的问题。 在利率上升之前,低利率驱动的过剩需求也侵蚀了房屋的可负担性。加拿大皇家银行认为,等利率趋于稳定,这将有助于纠正价格并帮助房市恢复平衡。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让市场重回健康并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很长的时间,问题长期的存在,让人们很难体会到市场已经变得多么扭曲。 RBC首席经济学家Robert Hogue表示:“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完全扭转2021年以来发生的巨大价格恶化。”

愁死!加拿大买房者惨遭多重打击 损失30万+ 3个月睡不着觉

加拿大自从今年3月就开始了疯狂升息的步伐,不到9个月时间,央行利率从当时的0.25%升至4.25%。而且,央行行长放话明年还将继续升息。 升息的本意是抑制通货膨胀,不过直到现在,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率仍然保持在7%,但是浮动房贷利率已经从平均大约1.45%上涨了将近4倍,达到5.45%。最先受冲击的,是普通买房族。 安省就有一群人深受其害,他们在房价最高的时段购入了独立屋期房,现在建好,马上要交房了,他们却发现房屋价值已经大跌,而且很难贷到款成交。部分人寝食难安,已经3个月没睡个好觉。 ValleyOak社区是当地一家开发商新开发的独立屋小区,位于Valleyway Drive和James Potter Road交界处。根据项目介绍,该小区的新房面积在2350呎至3535呎之间,140万元起售。 2021年底至2022年初,由于超低利率和疫情的缓解,加拿大房价迎来了一波疯涨,很多期房楼花项目也迎来春天。21年10月,一名叫Gurcharan Rehal的买家签下合同购买了一套ValleyOak的独立屋期房,房价为195万,另加9万元升级费用,总价接近210万元。 虽然房价超过了疫情前该地区独立屋的房价水平,但是来自印度的Rehal并不是太担心。他有多个收入来源,是Uber司机,还有一个物业经理的副业,家乡还有个生意的收入。他期望房子建成后,跟自己的老婆和两个孩子,还有妈妈住在一块。 项目效果图 当时预批贷款时,显示月供款额是5000块。这个数字在他的预算之内。他也考虑到了可能的风险,留有一定的余地。他的想法是,即使以后生活紧张一点,也能够负担。 不过,计划没有变化快,加拿大的升息节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现在,他的房子已经建好,下个月就要成交,本来的喜事却给他造成了多重打击。 首先,要成交的房子的价值大大缩水。由于加拿大全境的房屋销售自升息以来连连下滑,导致房价下跌。Rehal新房的评估值也非常低,仅有170万,比签约价低了30多万。这也意味着他不可能贷到足够的钱完成交易。 第二,即使能拿到部分贷款,由于利率飙升,月供款也从5000涨到了12000至15000。 Rehal已经支付了26万元的首期款,如果不能成交将面临损失这笔巨款的风险。巨大的压力让Rehal夫妇从三个月前就开始失眠,超过原计划2至3倍的月供款使他们喘不过气来,每天都非常焦虑。甚至他们的两个孩子都能从两人闷闷不乐的表情上感受到同样的压力。 跟他们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大约100人。 Poornima Malisetty也在这个新开发社区购买了一栋独立屋期房,签约价190万,但是现在的评估价只有160万。 她表示自己和家人现在寝食难安,即使中了彩票都无法成交。 买家们要求开发商延迟交屋,或者降低售价,一些人还在开发商办公室外示威表示抗议。 平心而论,开发商其实并没做错什么。没有任何买家指出开发商在签约时有什么不当的行为,购房合约也是在双方同意的基础上签订的。 开发商最近同意,如果购房者愿意多增加一些首付,可以将交房时间延期3个月。不过这对于很多买家来说仍是杯水车薪,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只能说,这些买家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安省尤其是布兰普顿的房价最近下降的特别厉害。独立屋的均价从今年2月160万8894的高点已经下降超过40万元,现在仅有119万7119元,降幅高达25.5%。独立屋的销售量也大减,11月仅售出了142栋,而去年同期的销量为460栋。 一个布兰普顿联排别墅在三年被转手4次,从70万暴涨至126万再降至92万,就生动体现了当地房价自2019年以来的大幅起落。 据报道,位于布兰普顿8 Pennycross Crescent的3+2卧室联排在2019年7月以 70.4万元的价格售出。 仅仅两年后, 2021年9月,该单位以110.5万元的价格转手,屋主持有两年大赚一笔。想不到新屋主只持有3个月就在2021年12月以126万元的价格再次出售,同样赚一笔。持有此物业一年降价26万以100万的价格挂牌上市,最终以92万的价格成交,账面亏损34万,实际亏损可能达到40多万。 这也意味着,那些购买了ValleyOak小区房子的人,也无法及时将自己现有的房子卖个好价钱,真是雪上加霜。 加拿大住宅建筑商协会(Canadian Home Builders Association)CEO Kevin Lee表示,通货膨胀导致了建筑和人力成本的增加,而且高企的利率也增加了开发项目的开销,开发商现在几乎很难有空间降价。 地产业内人士也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期房楼花时提前考虑其中的风险。期房的实质是买家和开发商签订一个合同,以约定的价格购买未来建成的房屋。即使房价出现下降,买家也需要以约定的高价格成交。 如果买家选择不成交,就要面临极大的风险,他们可能损失所有的预付款。如果毁约涉及的单位以低价卖出,开发商有可能起诉买家,让他们支付差价损失。

哭了! 加拿大拒绝放宽贷款压力测试! 房屋均价暴跌22%! 没有$20万年薪别想买房?

随着加拿大利率的上升,市民想要贷款买房或续签贷款变得越来越难,因此,希望能够放宽贷款压力测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然而就在今天,加拿大银行监管机构OSFI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OSFI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屈服于舆论的压力,目前并不打算放松压力测试。 去年,OSFI将无保险抵押贷款最低合格利率设定为5.25%,或者比市场利率高两个百分点,以较高者为准,如今将继续维持。 压力测试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即使利率迅速上升,申请抵押贷款的人依旧能保持支付贷款能力,这也正是今年正在发生的情况。 加拿大央行在今年已经将基准利率提高了7次,目前为4.25%,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少银行目前的5年浮动贷款利率都超过了6%,这意味着如果借款人想要顺利批下贷款的话,现在必须证明他们能够以8%的利率支付抵押贷款,这已经远高于5.25%的压力测试下限。 因此,OSFI一直受到各方压力,要求降低压力测试水平,让借款人更容易获得贷款资格。对此,OSFI负责人彼得(Peter Routledge)给出了他们坚持的理由。 彼得表示,推测抵押贷款利率的走向存在“巨大风险”,所以最低的合格利率是一个重要的安全缓冲。 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确保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对于保护加拿大人和维护加拿大的金融和经济弹性至关重要,我们将继续监测房地产市场,并根据需要审查最低合格率。” 如此高要求的压力测试,让很多想买房的市民欲哭无泪。 据贷款公司True North Mortgage的首席执行官艾斯纳 (Dan Eisner) 表示,自上周三加息以来,买家现在必须每年赚取约20万加币,才能买得起一套价值一百万加币的房屋。 艾斯纳称:“一个典型的客户一般会有价值1万加币的信用卡债务和一笔汽车贷款,考虑到各种其他债务,一个人每年必须赚20万加币,才能以20%的首付买房。” 20万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赚到的,而且考虑到像大温地区房屋的平均价格早就不止100万了,想要买套像样点的房子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好消息是,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仍在继续放缓,房价也在不断下降,不少一直处在观望的买家最近惊喜地发现,他们能够以一个相对正常的价格,买下曾经贵上天的房子了。 加拿大房地产协会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个月加拿大房屋的平均售价降至632,802加元,房屋销量更是下降近40%。 在CREA多重挂牌服务系统上的房屋平均售价为632,802加币,这比一年前低了12%,相比今年2月时的峰值则暴跌了22%。 来自多伦多的马塞林(Yildiz Marcelin)就认为,房屋价格放缓是一个好消息,她在最近终于买下了她心仪已久的房子。 自2016年以来,马塞林和她的家人一直住在多伦多的一套公寓当中,但随着女儿们的快速成长,这几年来,他们一直在找有更多空间的房子。 马塞林   在疫情初期,他们曾想买一套城市屋,但计划一次又一次地落空。 马塞林表示,当时市场火热,他们在匆忙看过一次房之后,就必须决定要不要给出报价,并且报价还需要远远超过要价才行,否则就买不到了,这样的经历让她们感到压力山大。 其实早在2016年时,马塞林就在Junction Triangle街区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城市屋,他们很想买。 示意图 然而,这套房屋的最终价格比要价高出了10万加币,远远超出了他们的价格范围。 就在最近,得益于房价的下调,马塞林顺利在同一地区,买下了一套类似的房屋,并且能够以低于要价的价格购买,这让她感到格外开心。 TD银行的经济学家Rishi Sondhi说,今天公布的房市数据描绘了一个正在放缓的市场,并且可能继续放缓。 因此对于想要买房的市民们来说,可以期待一下明年,也许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合理的房价。

重磅! 刚刚 BC宣布住房新政! 温哥华"城中村"将改头换面 华裔市长: 全力配合!

就在刚刚,BC省长尹大卫携住房厅长Ravi Kahlon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将在温哥华市中心建造90套住房”!最早2023年3月份就可以开放! 在今天下午2点30分的新闻发布会上,尹大卫表示,这项新的住房计划,将由BC省府和温哥华市府共同合作完成,建立起两栋“临时住宅”。 这两栋住宅具体将建在1500 Main St.和2132 Ash St.,主要是为了解决市中心Hasting一带的“帐篷城”问题。 经过几天的讨论,政府决定介入管理温哥华这一带“帐篷城”的问题。 目前,温哥华市府正在加快许可审批程序。 温哥华Hasting一带,已经成了本地人的“心头刺”,大批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在街上扎营,不仅影响城市环境,住在这里的人时不时到市中心商铺抢劫偷盗,然后将商品又低价卖出,已经自行成一个小小的“黑市”,治安问题也堪忧。 就有不少游客到这一带走过,对温哥华这座城市的印象分大打折扣。这里,俨然已经成为瘾君子、流浪汉、罪犯的“贫民窟”。 前些阵子震惊了温哥华全城的华裔女警官殉职案,就是发生在本拿比的一个帐篷区,杨警官是协助处理一位流浪汉的案件,才遭遇不幸的。 温哥华的“帐篷城”不止市中心这一个,靠近的码头的公园也成了流浪汉的天堂,伤人事件频频发生,已经引起了居民的担忧。 一直以来,Hasting“帐篷城”也是温哥华政府重点打击的对象。早在温哥华市长选举和省长交替之前,市府就已经推进过一波“拆除钉子户帐篷行动”。 大批警察到场赶人,警民双方发生激烈冲突、骚乱不断,甚至有流浪汉直接袭警,事情越闹越大。 现实就是,政府想拆,但这些人确实是没地方去,赶也赶不走。即便强行拆除了,他们照样会到别的地方搭帐篷,顶多空出个hastings街。 就在几周前,尹大卫就曾表示,省府将接管温哥华市中心东区的住房协调工作。 现在,具体政策来了:没地方是吧?政府给你建!全给我搬到那里去! (示意图) 在温哥华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就连普通的打工人想有个自己的家都难了,甚至有UBC学生租不起房,直接睡车里面,要给流浪汉腾地方,谈何容易。 省长今天宣布的这90套住房,只是临时的,将维持3年; 换句话说,也给了政府时间考虑,如何永久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临时住宅将成为BC建立更多永久性住房、解决无家可归问题的第一步。新的房屋将提供发给目前居住在帐篷里的人,为人们创造更多避难空间。” 同样出席了这场新闻发布会的新上任温哥华市长沈观健(Ken Sim)也表示,“我们正处于温哥华历史上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感谢省府相应我们的请求,参与到市中心东区的项目中,政府将全力合作。” 2017年以来,BC住房部门就与非盈利性住房供应商、市政当局和卫生部门合作,在全省自主和开设了4800多个支持性住房。 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大温地区无家可归者的数量已经达到了2100人左右,其中547人露宿街头。 尹大卫上任之后,就曾经发布过一个“100日计划”,今天这个计划也是其中一部分。希望这些措施真的能见成效,温哥华能越来越好吧。

重磅! BC取消Strata出租限制 立即生效; 加拿大再发钱 每户$5000!

今天,加拿大又推出了一项补贴措施。联邦政府将提供总计2亿5千万的新补贴计划(Oil to Heat Pump Affordability Grant),帮助加拿大家庭停用汽油供暖设备,改用电热泵(electric heat pump)。每个符合资格的中低收入家庭,可最多申请5000元。 补贴将帮助支付安装热泵,电线升级以及移除油箱的费用。 符合资格的家庭最早将于明年初获得补贴,并可以将该补贴与其他联邦补贴一同使用。 在BC省,今天新省长尹大卫(David Eby)又推出了有关住房问题的一系列新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BC省将取消对分契式住宅(Strata unit)的出租限制。 省长提议修改BC省的分契财产法(Strata Property Act),修改该法律中大部分的年龄限制和出租限制的条款。 新法律通过后,禁止19岁以下住户居住将视为违法。现在有一些住房仅允许成年人居住,这使得一些年轻夫妻在生了小孩后,不得不卖房或搬离现在的居所。 另一方面,分契住宅中“仅限老人居住”的条款将可以保留。 至于出租限制,BC省政府指出,省内目前有大约150万居民住在分契建筑内(公寓、联排等),其中有30万个单元受到出租限制。 限制内容包括,控制一栋楼里可出租的单元数或百分比、限制出租单元的出租时长等等。取消了这些限制,于租户、房东而言,都是好事。 不过,省政府此举的目的是为增加长期住房供应,因此仍保留了物业对追究Airbnb等违规短租行为的权利。 市面上有了更多新商品房和出租单位,省民自然眼前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省长表示新法律将在本周四BC议会秋季休会前通过,并立刻实施。 此外,尹大卫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增加新房供应,从而应对BC省当下的经济适用房危机。 目前,BC省政府已通过参考人口普查数据,确定了省内8至10个社区即将执行的新房指标。省政府也将进一步和市政府合作,制定住房基准。 而这些目标的实施进度,将由《住房供应法》作为监督手段,该法律预计自2023年年中起生效。若社区不按照省、市制定的住房指标与基准执行、未建造规定数量的新房,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并且,省政府还将下派一名顾问到所在分区进行监管。 只是,有房可买、可租,也还要我们有负担能力——不论是高昂的房租还是房贷,现在都压得人喘不过气。 继10月26日加拿大央行再次加息50个基点后,目前加拿大的基准利率已提升至了3.75%,达到了自2008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虽说,高通胀让不少百姓已经开始勒紧裤腰带,但寒冬还远远未到结束。据加拿大央行早前的发言,接下来利率还会进一步的上升。一些专家和媒体也都发表了评论意见,预计12月7日央行将再次加息。 即便是这样,10月BC省的通货膨胀率为7.8%,比9月又上升了0.5个百分点。而且,BC省的食品价格也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0.2%。 一项最新民调采访了1003名BC省民,其中61%拥有住房。他们中70%人的房贷是固定利率,所以房贷利率的上涨还没有对他们造成影响。但是,一半人的房贷将在3年内到期。5%的人表示续期时哪怕利率提高1%,他们就不得不卖房。有22%的人表示,房贷提高4点时,他们将卖房。 受访者中有69%的人表示现在的浮动利率令他们倍感压力。

重磅! BC省长颁住房新政! 这些限制全取消 房东租户大喜! 还将立法监督…

新官上任三把火,尹大卫(David Eby)就任BC省省长后,连续几天都有新政出炉,今天早上轮到了楼市和住房问题。 据今天早上新闻发布会介绍的内容,省长尹大卫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旨在增加新房供应、并取消对分契式住宅(Strata unit)的出租限制,从而应对BC省当下的经济适用房危机。 目前,BC省政府已通过参考人口普查数据,确定了省内8至10个社区即将执行的新房指标。省政府也将进一步和市政府合作,制定住房基准。 而这些目标的实施进度,将由《住房供应法》作为监督手段,该法律预计自2023年年中起生效。若社区不按照省、市制定的住房指标与基准执行、未建造规定数量的新房,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并且,省政府还将下派一名顾问到所在分区进行监管。 除了大盖新房以外,省长还提议修改BC省的分契财产法(Strata Property Act),这一举措显然主要旨在造福租户。 尹大卫提出,他初步设想修改该法律中大部分的出租限制和年龄限制的条款。 比如,有一些住房仅允许成年人居住,这使得带孩子、尤其是年幼小孩的家庭租户难以租房,被发现违约后不得不搬家、流离失所。 若取消这方面的年龄限制,则可便利更多家庭。 当然,某些年龄限制还是有必要保留的,比如一些老年社区住房,仅允许55岁以上的老人申请租住。 至于出租限制,BC省政府指出,省内目前有大约150万居民住在分契建筑内(公寓、联排等),其中有30万个单元受到出租限制。 限制内容包括,控制一栋楼里可出租的单元数或百分比、限制出租单元的出租时长等等。取消了这些限制,于租户、房东而言,都是好事。 不过,省政府此举的目的是为增加长期住房供应,因此仍保留了物业对追究Airbnb等违规短租行为的权利。 市面上有了更多新商品房和出租单位,省民自然眼前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只是,有房可买、可租,也还要我们有负担能力——不论是高昂的房租还是房贷,现在都压得人喘不过气。 继10月26日加拿大央行再次加息50个基点后,目前加拿大的基准利率已提升至了3.75%,达到了自2008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虽说,高通胀让不少百姓已经开始勒紧裤腰带,但寒冬还远远未到结束。据加拿大央行早前的发言,接下来利率还会进一步的上升。而近几日,一些专家和媒体也都发表了评论意见,预计近三个月内利率会再增幅50至75个基点。 据多家机构统计,目前加拿大所有国民的平均家庭负债率已达到G7国家中最高,债务与可支配收入比高达185%,远超出同在加息路上的美国。 CBC等媒体收集了一些居民的意见,许多人表示:“如果再来一轮加息,恐怕我将不得不买房,实在还不起贷款了。” 如此一看,在BC省的住房危机面前,人人自危。有人买不上房、有人租不到房,有人上了车却背负巨额贷款,还有人不得不含泪卖房…… 这些困难,并非今日几番谈话就可解决。而且,远水也解不了近渴。 唯一能指望的,大概还有省长提到的“将在不久后给居民颁布两笔一次性付款,以解决压力。”

加拿大搬家故事: 我卖了多伦多的独立屋 在温哥华岛买下5英亩农场 与14头山羊作伴

加拿大的房价,高到吓人的总是那么几个大城市,在被高房贷压到喘不过气来后,多伦多爸爸布朗宁终于做了这样一个决定:   搬家。   半年后,带着2娃在温哥华岛养着14头山羊的他,觉得当初的决定无比正确……   布朗宁在多伦多算是中产之家了,妻子有自己的事业,自己是土木工程师,两个女儿一个8岁一个3岁。   2014年时,布朗宁花了71万在多伦多买来一套三居室的双拼屋。   2019年,小女儿诺拉出生后,他们全家去了一趟位于温哥华岛东的Qualicum海滩附近“外公外婆家”。   妻子是在北温长大,而布朗宁自己是在“山区”,从前过的,都是超级贴近自然的生活。 从繁忙的大城市里来到温哥华岛,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着山和海发呆,他们总是忍不住想: “我们要搬家吗?”   不过,搬家从来不是突发奇想就可以做出的决定。   妻子是电视制作人,这决定是工作必须在城市。所以他们安家在多伦多,孩子们就在距离家一个街区的学校上学。   他们会尝试通过去农贸市场或偶尔去公园露营的方式来体验“离开城市”的感觉。不时想起温哥华岛,魂牵梦绕。   2021年2月,虽然疫情来袭,加拿大的房市也开了挂。   眼看着朋友以超过150万的价格卖出了他们的双拼屋,两口子都震惊了,尝试着联系了一个经纪,打听自己房子的价格。   最后经纪报了个120万的价。 70多万买入,几年时间而已,涨到120万,这让布朗宁两口子觉得,搬到温哥华岛的机会或许来了。   那年3月,他们真的将房子挂牌了,叫价125万,仅仅4天,就以128万的价格成交。   一开始的找房并不顺利,他们想买郊区房产,但房源却十分有限。眼看着7月的成交日到来,他们依然没买到合适的房子,于是将多伦多的所有东西运到温哥华岛那耐磨,开着他们的本田思域,沿途一路露营,辗转10天,搬进了孩子外公外婆家。   两口子继续看房,看到10月,最终在距离Couternay以北15分钟车程的小镇Merville找到一个4房3浴的农场。   Merville是一个人口不过1200人的小镇,他们的房子坐落在精心维护的5英亩林地上。   正门通向一间带有燃木火炉的娱乐室和客房,上层有一个宽敞的厨房,配了一个倒台。   主卧和2间次卧在二楼,还有一个储藏室和一个马厩。   既然住到了农场,妻子开始心痒了:“我儿时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山羊农。” 而这座能让他们实现梦想的5英亩乡村农场,最后卖家接受了布朗宁118.5万的报价。   那年冬天,布朗宁一家在农场里度过了大部分时间,孩子们建雪堡,还有14头山羊作伴。   如果他们某一刻发现缺少了城市的便利设施,布朗宁就会抬头看天:   “我喜欢安静和星星。”他喜欢与自然的如此相处。

警告! 加拿大下周恐再加息0.75! 各大银行上涨房贷利率 海外买家2年内禁买房!

就在今天(10月20日),CBC、CTV、Global News等多家媒体纷纷发出经济衰退警告。 加拿大央行预计继续加息,消费者们需要做好面临“艰难日子”的准备。 加拿大财政部长克里斯蒂亚弗里兰周三警告称,失业率将上升,经济将放缓。 最近,加拿大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通胀CPI数据。结果显示,尽管油价下跌,但加拿大9月份的通胀率仍强于预期,这将使加拿大央行继续加息! 比一年前上涨了6.9%,虽然连续第三个月下降,但高于经济学家预测的 6.7%。如果按月比较,9月份CPI月环比上涨0.1%,也差过预期的下跌 0.1%。 据市场预测,下周三央行将有60%几率加息75个基点。 此外,食品通胀最严重。 统计局表示,超市食品价格也在9月份增长了11.4%!这是1981年8月以来,食品杂货价格上涨最快的一次! 这个数字意味着食品通胀率几乎是总体通胀率的两倍,食品通胀现在已经连续 10个月高于总体通胀率。 汽油价格是今年早些时候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现在已经连续三个月下跌,油价仍然比一年前平均高出13%,但在9月份下降了超过7% 。 这就意味着核心通胀率依旧处于高位。加拿大央行三项核心指标的平均值为 5.3%,9月份CPI的三个核心指标与8月份一模一样,完全没有下降迹象。 如此以来,下周加拿大可能会面临再次加息的局面! 目前市场预计加拿大央行10月26日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为60%。这将使隔夜拆息的政策利率达到4%,将是自2008 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加拿大央行副行长卡罗琳·罗杰斯(Carolyn Rogers)本周一在多伦多举行的一个活动中表示,银行监管机构需要保持警惕。 如果真加息0.75%,各大银行的房贷利率Prime将相应调高到6.2%以上,预计很多签了浮动利率的房主将会达到触发利率(trigger rate)了。 与此同时,加拿大银行本周调查显示,大多数加拿大公司认为未来12个月内可能出现经济衰退。 然而,在央行计划在下周三(10月26日)宣布再次加息之前,加拿大各大商业银行已经悄悄提前将房贷利率调升。 据利率内部人士称,虽然持有浮动房贷利率的房主准备在下周三再次加息,但是,各大银行的房贷固定利率上周已经提前上涨了。 贷款专家表示:“借贷人正在经历利率冲击,这是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 面对加拿大“房价高”和“买房难”的局面,联邦政府采取的行动是禁止海外买家买房。 目的是减少外国资金进入加拿大购买住宅房地产,过度拉高房价。 从2023年1月1日开始,根据新颁布的《非加拿大人购买住宅物业禁令法》(法案),非加拿大人将被禁止在加拿大购买住宅房地产,为期两年 。 该禁令将持续两年,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在2023年1月1日之前产生或承担责任的现有协议可能不会受到影响。 该禁令不适用于加拿大公民、加拿大永久居民或在加拿大注册成立且不受非加拿大人控制的公司。 “外国买家”不包括加拿大永久居民、有合法身份的外籍劳工,外籍留学生,以及难民和其他逃离国际危机的人将被豁免于这项禁令。 但是,对学签和工签临时居民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估计4-5年之内是无法买房的。 面对这个政策,很多专家争议很大,Re/Max Canada执行副总裁表示,加拿大的很多移民条款,都与本身拥有的财富挂钩。 移民越富有,越容易拿到PR身份,于是他们仍可以继续买房投资,提升房价。 吃亏的还是那些通过学习留在加拿大的技术人员,也就是加拿大社会的中产,拥有没有机会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

悲观! BC房屋销量将跳水34% 大温周边均价跌破百万 明年还要接着降…

随着加拿大今年第五次加息,笼罩在房市之上的阴影越来越大。 根据BC省地产协会(BCREA)的最新预测,在利率上升的情况下,BC省今年的房地产市场将持续低迷,销量预计将大降超过34%,到明年,销量则将更进一步下降5%! 在周四发布的预测中,BCREA表示,BC省今年的住宅销售预计将从2021年的创纪录高位下降 34.4%,只有81,900套。 BCREA的首席经济学家奥格蒙德森(Brendon Ogmundson)表示:“抵押贷款利率上升的速度和水平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预期。面对借贷成本的巨大转变,住房市场的活动在明年可能会远远低于正常水平。” 奥格蒙德森 根据BCREA的报告,到2023年,BC省的房屋销售量预计将一路跌至77,790套。 至于房屋价格方面,报告当中预测,虽然今年BC全省的房屋平均价格将增加4.3%,达到969,400加币,但到了2023年将下降至939,500加币,跌幅3.1%。 而在最受人们欢迎的大温地区,整体形势和BC省差不多,预计销售在今年年底将下降33.2%,房屋的平均价格则会比2021年上升3.1%,达到122.5万加币。 到了2023年,BCREA预测大温房屋的销售量将再下降5%,价格则下降2.9%,预计平均价格会跌到119万加币。 在大温周边的菲沙河谷地区,2022年的销量下跌将更为明显,预计将下降41.6%,明年则会进一步下跌9.7%。 菲沙河谷地区今年的房价会上涨1.6%至103万加币,不过明年则会下降3.9%,价格跌破百万,至99万加币。 据奥格蒙德森表示,销售下滑再加上库存上升,将使部分地区,尤其是高价地区,进入买方市场领域,房价也将出现缓和。这其中,奇利瓦克地区受到的影响最大。 奇利瓦克的地产市场在疫情期间有多火热,如今就有多冰冷。据预测,奇利瓦克今年房屋销量的下降幅度将会是全省最大,预计会下降47.9%。 在房价上,奇利瓦克虽然今年的价格会上升8.4%,达到789,200加币,不过到了明年,房价会下降5%,达到75万加币,销量也将跟着下降4%。 数据显示,奇利瓦克当地市场自2月底以来一直都呈下降趋势。独立屋的平均价格在最高时达到了1,118,254加币,但到了8月底,独立屋的平均价格仅为918,779加币。 这一路上涨的利率,不仅让房市犹如坐上了过山车,更是让拥有浮动利率贷款的屋主们苦不堪言。 根据利率比较网站Ratehub.ca的计算,一个拥有63万加币房屋、抵押贷款利率为3.5%的业主,每年将多支付大约2832加币。 然而,虽然地产市场在利率压力下不断挣扎,但BCREA认为,固定抵押贷款利率已经有见顶的迹象。尽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与通胀的大斗争将使利率保持在高位,但地产市场可能会趋近平稳。 报告认为,这种低迷不太可能是长期的,因为BC省强劲的人口增长,意味着该省将不缺乏对住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