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加新网

Exclusive Content

急刹车! 加拿大GDP暴跌 经济逼近衰退! 家庭储蓄见底 赤字飙升 数据全线下滑 全靠"硬扛"!

一片惨淡!今天,加拿大统计接连公布好几份经济数据报告,一片惨淡!首先是加拿大第二季度的GDP报告,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计算下降1.6%,环比下降0.4%!上个月,因为企业都抢在美国关税生效前大量出口,使经济数据暂时“冲高”,但随着关税全面实施,经济活动出现急速降温,出现“反弹式”回落。净出口也拖累了GDP增长达 8.1个百分点,这是除新冠疫情以来的最高水平。出口下降最明显的领域包括汽车、工业机械和旅游服务。最明显的还有商业投资,机械和设备投资大幅下跌9.4%,企业信心不足,都不愿再投入扩产。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今天这个数据比预期更糟,原本预期二季度仅会收缩0.6%,且6月GDP会小幅增长,结果显示实际情况远比预期更严峻,而背后的主因就是关税。加拿大会议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佩德罗·安图内斯警告,“这不是一个好消息,企业信心仍处于谷底,这对未来产能、就业和经济增长都是严重打击,消费者的信心也在同步下降。”如果GDP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就意味着加拿大正式进入“技术性衰退”。尽管加拿大上个季度仍有增长,但安图内斯直言:“从趋势来看,我们已经进入衰退区间(recession territory)。”经济学家担忧,若形势持续恶化,加拿大可能面临更多裁员、失业率上升,消费与投资双重萎缩。接连几波关税压下来,经济不确定性已经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加拿大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又对美国高度依赖。“我们没有太多回旋余地,现在基本是在硬扛。”除了GDP数据,统计局还公布了加拿大家庭储蓄率报告,这个数字在第二季度降到了5%,低于第一季度的6%。与此同时,家庭消费支出增长1.2%,但收入增幅疲弱,意味着许多家庭不得不“寅吃卯粮”。“支出超过收入,就说明了平均家庭的购买力正在下滑。”这一趋势如果延续下去,将进一步削弱内需,形成恶性循环。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加拿大当前的困境不仅仅是各项数据下滑,而是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双双下跌的恶性循环:企业对未来市场预期悲观,削减设备投资,放缓扩张计划;消费者又收入增长乏力、物价上升,储蓄缩水,不敢大额消费。两个“关键的引擎”同时放缓,GDP难以摆脱下行压力。现阶段,加拿大央行的基准利率还维持在2.75%,不少人都在等降息。多项经济数据疲软,市场普遍预期央行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宣布降息,刺激消费和投资。“我们认为,这些数据足以说服央行再度降息。不过即便降息,也很难立刻扭转投资信心不足的问题。”但也有经济分析师认为,目前的GDP数据不足以迫使央行立即采取行动,他们还得等更多通胀与就业数据。未来几个月的就业与物价表现,都将决定政策走向。上周,美联储就暗示接下来准备降息,主要就是被美国的失业率吓到了。风声一出,股市应声上涨。在卡尼和特朗普通话之后。加拿大取消了部分反制关税,释放友好信号,双方正在谈判,寻求突破口。然而,安图内斯提醒:“无论政府计划如何,短期内我们必须承认,加拿大正在‘硬着陆’,恢复信心和增长都需要时间。”最后是财政部的最新政监测报告,2025-26财年首季度(4月至6月),加拿大联邦政府赤字达33亿加元,较去年同期的29亿加元赤字有所增加!与此同时,政府项目支出增加50亿加元,同比增长4.6%,成为赤字扩大的直接原因。经济学家认为,本季度财政赤字的扩大幅度虽然不是很大,但足以反映了加拿大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财政困境。

“这不是中国!” 加拿大印度老哥Costco插队被骂 竟当场回怼! 1句话让全场炸锅!

硬扯中国挨骂 自己插队被骂,关中国什么事?! 近日,一个加拿大网友在本地论坛爆出的视频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一个印度老哥去Costco买菜插队被骂,结果这人当场回怼:“这可不是在中国!” 听得所有人一头雾水:什么情况?! 据这个网友爆料,自己这天去Costco买菜,人很多,就推车乖乖在门口排队,等着进去。 这时,后面突然传来骚动的声音,网友也忍不住往后看,结果就看见一个身穿蓝黑色波点衬衫的印度老哥。 只见老哥一个人突兀地站在整条队列外面,购物车的车头对准队伍的缝隙,一副准备随时插队的阵仗。 从视频画面可以看出,印度老哥站的地方接近Costco门口,除了他之外,大家都在老老实实排队,队伍一路延伸到门外。 周围的人看不下去了,出声提醒,让他遵守规则,好好排队,结果老哥一句话回怼:我是在加拿大!不需要排队! 本来大家还是心平气和地劝,说的是“Line up please”,路人也就在看戏,谁知道此言一出,大家立马就炸了,不满的抱怨声此起彼伏。 眼见触动众怒了,这印度老哥直接放飞自我,又来了一句:这可不是在中国! 网友一听,当场就炸了,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对着老哥的脸就是:你再说一遍?! 这下子,老哥气势一下子就怂了,不敢再说,但嘴还挺硬的,对网友叫嚣着:拍呗!你随便拍! 周围的人还在让他排队,但这人也不嫌丢人,就站在队伍旁边,不肯动弹。 虽然视频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一被PO上网,立马引发网友们热议,评论区火力全开: Brampton可不算加拿大,别跑出来吓人!啥意思在加拿大不用排队,我们可是讲基本礼貌和规则的人! 说起素质问题,印度老哥大姐可不止一两次被加拿大人吐槽,光是开车停车的问题,就有不少人碰到过蛮横的“奇葩”,也算是开了眼界。

突发悲剧! 飞机失控高速坠毁 爆炸成火球! 跑道变火海 飞行员当场遇难!

现场观众惊呼 当地时间周四下午5点30分,波兰中部拉多姆机场上演了一出令人心碎的悲剧。 一架正在进行航展彩排的F-16战斗机突然失控坠毁,爆炸起火,飞行员当场遇难,现场观众亲眼目睹了这个可怕的瞬间。 这架隶属于波兰空军第31战术航空基地的F-16战机,本来正在为周末的航展做最后的准备。 现场拍摄的视频显示,战机先是漂亮地完成了一个翻筋斗动作,像往常一样冲向高空。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战机在高空突然失去了控制,开始急速俯冲向地面。飞行员显然意识到了危险,拼命想在空中调整姿态,试图挽回这个要命的局面,但命运似乎已经做出了残酷的决定。 “轰”的一声巨响,战机重重撞在了跑道上,瞬间爆发出一团巨大的火球。那一刻,整个机场都被橙红色的火光照亮,滚滚黑烟直冲天际。 燃烧的飞机残骸拖着长长的火焰沿着跑道滑行,这个画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许多观众捂住了眼睛,不敢再看这个惨烈的场面,谁都没想到一场航展彩排会变成这样的人间惨剧。 消防队员火速赶到现场,但面对如此猛烈的大火,他们能做的实在有限。飞行员已经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了。 波兰国防部长弗瓦迪斯瓦夫·科辛尼亚克-卡梅什(Władysław Kosiniak-Kamysz)听到消息后立刻赶到了事故现场。 部长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一名波兰军队飞行员在F-16飞机坠毁中丧生,这位军官始终以奉献精神和巨大勇气为祖国服务。我向他的英勇致敬。” 波兰总统卡罗尔·纳夫罗茨基(Karol Nawrocki)也发声了:“我收到了关于F-16飞机坠毁、波兰飞行员遇难的非常悲伤的消息。我向家属致以最诚挚的慰问。” 更让人难过的是,据当地媒体透露,这位遇难的飞行员很可能就是大名鼎鼎的马切伊·斯拉布·克拉科维安(Maciej "Slab" Krakowian)少校。 他可不是什么普通的飞行员,而是波兰老虎表演队的队长,一个在航空界响当当的人物。 克拉科维安少校刚刚在英国皇家国际航空纹身表演2025上拿到了备受瞩目的“直线飞行奖杯”,可以说是飞行界的顶尖高手。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竟然会在一次例行的航展彩排中出事呢? 幸运的是,军方确认地面上没有人受伤。救援队伍在事故发生后马上就到了现场,但对于飞行员来说,一切都太晚了。 初步的调查结果显示,这起事故很可能是飞行员在完成翻筋斗动作后,飞机在低空失速导致的。 简单来说,就是飞机失去了升力,再也飞不起来了。对于特技飞行来说,这种情况虽然罕见,但一旦发生就是致命的。 这起事故发生的地点是拉多姆市,距离波兰首都华沙只有62英里。原本热热闹闹准备迎接周末航展的拉多姆机场,现在笼罩在一片悲伤的气氛中。 航展当然是办不成了,受损的跑道也得花时间修复。 说起来也是巧合,就在前几天,马来西亚那边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故。一架F/A-18大黄蜂战机在起飞时起火坠毁,不过那次比较幸运,两名飞行员都成功弹射逃生了。 波兰军方表示,他们会对这起事故进行彻底的调查,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毕竟,这样的悲剧谁都不希望再次发生。

华人圈炸锅! 加拿大鹅被曝14亿”卖身” 中国老板出手?! 羽绒服顶流不香了! 电商巨头也扛不住!

跌落神坛 虽然现在还热着呢,不少人已经开始期待冬天了。每到冬天,各个品牌的羽绒服就开始“争宠”,但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没有哪一个品牌能够一直红下去。 最近,国民品牌加拿大鹅Canada Goose就传出"不香"了的传言,有消息说公司有可能私有化下市?! 说起加拿大鹅,相信不少华人手里都有一件,一件抗打好多年,都属于奢侈品之一了。 有报道指出,最近加拿大鹅的控股股东贝恩资本(Bain Capital)已收到几份收购要约,拟将加拿大鹅私有化,估值约14亿美元! 2018年,加拿大鹅上市仅一年后,市值就达到了77亿美元历史高峰,但贝恩资本在2013年入主时,估值仅剩2.5亿美元。 财经网站引述消息来源报导,贝恩资本正在寻求出脱持股,还在等待更多报价。 一旦选定买家,预计不超过两个月便能完成交易,并签署协议。 贝恩资本此次打算出售加拿大鹅的股份,一方面是察觉到这个品牌增长动力不足、股价持续低迷;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完成收购后的12年里,贝恩资本已取得获利,正常资本退场。 尽管加拿大鹅的市值巅峰已成过去,但与投资初期的3.6亿美元估值相比,如今13.7亿美元的市值也让贝恩资本净赚。” 证券分析师指出:“从资本市场的视角来看,贝恩资本从2013年完成收购,到2017年帮助品牌上市,再到2025年寻求退出,12年刚好走完了一个典型的私募股权投资周期。” 换句话说,资本完成了扶持品牌崛起的任务,赚得利润后,到了撤离阶段。 目前,所有收购要约的目标都是将加拿大鹅私有化,从多伦多与纽约股市同时下市。 私募基金Boyu Capital与Advent International传出已提出口头报价,对Canada Goose的估值大约是13.5亿美元,其他有兴趣的买家还包括中国的羽绒服制造商波司登。 在截至今年6月,加拿大鹅公布净损1.255亿加币,超出市场预期。 事实上,最近这一年来,加拿大鹅的股价就如断线的风筝,暴跌46%。昔日的辉煌似乎已成过眼云烟。 加拿大鹅的业绩增长明显放缓,全球营收增长率从2022财年的21.54%逐年下滑至2025财年的1.1%。 去年3月,加拿大鹅对外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裁员比例高达17%。 虽然疫情后“报复性潮”曾为奢侈品市场带来短暂的繁荣,但现在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全球整体大环境都不好,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支出明显减少。 除了北美本地市场,曾经作为主力军的中国市场,如今也成了加拿大鹅的滑铁卢。 前几年,直营业务起步迅猛,电商与直营专门店同步布局,一度让加拿大鹅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 然而,好景不长,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 不仅如此,竞争对手的崛起也让加拿大鹅的市场份额岌岌可危。 事实上,大家对羽绒服的需求一直都很大,不是说消费者不买了,加拿大鹅才不行的,而是近年来负面新闻太多,导致公众印象变差,才逐渐跌落神坛的。 作为“羽绒服界的爱马仕”,加拿大鹅是典型的“价格怪物”,不仅售价“天价”,产品质量也没有保障。 如今,关税、通胀双重压力下,物价飙涨,人们钱包变扁,开始降级消费,自然买的人就少。 不仅加拿大鹅,就连加拿大知名电商SSENSE也撑不住了,宣布已正式申请破产保护! SSENSE首席执行官Rami Atallah今天表示,是因为债权人想通过《公司债权人安排法案》强制将公司出售,公司才决定反击。 接下来24小时内,SSENSE将提交自己的CCAA申请,争取掌控主动权,保住公司未来。 “我们制定了重组方案,目标是稳定业务,重振未来。法院会在下周给出结果。在此之前,我们会全力保护公司,稳住业务。” 这次申请破产保护,SSENSE表示是因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仅有25%的商品税,美国还取消了允许价值低于800美元包裹免税入境的“最低限额”政策,成为直接导火索。 消息一出,不少华人一片哀嚎:这下好了,加拿大鹅不想买,想薅点羊毛吧,电商又要倒了...

突发! 男子机场泼油自焚 下秒烧成"火人" 嘶吼狂奔向航站楼大厅 乘客吓疯 浓烟焦味弥漫

现场如地狱! 人来人往的机场航站楼,大家都在匆匆赶飞机,就在这时,一道火光突然惊动众人,一个人突然当众往自己身上泼汽油,下秒就点火自焚! 机场一度陷入恐慌,恐怖的画面震惊了全球! 这起“自焚”案发生在8月25日,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国际机场内。 根据现场的惨烈画面显示,一名身穿棒球帽和夹克的男子来到机场的柜台旁边,不断徘徊,工作人员一开始还与他有过短暂交谈,这时没有发现什么不对劲。 突然间,这名男子发了疯似地,不知道从哪里来的汽油,就往自己身上泼! 下一秒,火焰就从他身上窜起,瞬间将他整个人吞没! 烧成“火人”的男子当场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从柜台后冲出,一路跌跌撞撞地跑向大厅,不断在地上翻滚,试图扑灭烈焰。 众人见状,都被吓掉了魂,纷纷退让,恐慌情绪一下子就蔓延开来了。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机场的工作人员,他们立即抱着灭火器冲了过来,往这个男子身上喷! 男子身上的衣服已经被烧成灰烬,皮肤也大面积被烧得焦黑,他整个人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现场的目击者透露,当时整个候机大厅内弥漫着浓重的焦糊味,旅客们尖叫着、四散奔逃,“整个场面犹如灾难片。” 据报道,这名男子本来是要搭火车回家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错过了班次,但又急着回去,才跑到机场,想买最快的一班飞机回家。 结果,他没能买到票,整个人情绪失控了,便向工作人员借电话联系妻子。 夫妻两人在电话里又吵了起来,男子情绪彻底崩溃。 一名机场员工回忆: “他通话时情绪就挺激动的,不停地向对方争辩着什么,随后就突然拿出汽油,浇在自己身上,还让在场的工作人员先离开。几秒钟后,他就点燃了火。” 警方随后赶到,将这名男子送往医院治疗,目前他伤势严重,生死未卜。 经调查,这个男子当时可能是喝了点酒。 事件发生后,迅速引发网友关注,舆论发酵,许多网友为男子的痛苦表示震惊和同情,同时也谴责这种极端行为对无辜旅客造成心理创伤。 “他一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但这种方式太可怕了。” 除此之外,一个安检严格的国际机场怎么会让乘客携带汽油进来,也让不少公众感到质疑。 警方初步推测,他可能是在前往机场途中,在附近加油站买的汽油,随身带了进来,但具体细节仍待调查。 目前,他们已立案,将这起自焚案当成刑事案件处理,调查正在进行中,包括男子是否存在既往精神疾病史、事发前是否饮酒、以及汽油来源与安检漏洞等。 阿拉木图国际机场方面发表正式声明,表示对事件“深感震惊与遗憾”。事发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了扑救和医疗协助,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心理学专家指出,从男子在自焚前还“要求工作人员离开”的细节来看,他并非完全失去理智,而是试图自残。 但不管怎么样,在机场、火车站这种人流密集的公共交通枢纽做出自焚行为,不仅对当事者本人是一种上海,也对公众安全造成威胁,机场里的乘客也表示自己留下了心理阴影。

恐怖! 丈夫遭华人妻子泼硫酸 反锁房内惨叫数日后身亡 两人新婚仅一年!

毛骨悚然 佛罗里达州新里奇港近日发生一起令人毛骨悚然的家庭血案,50岁的华人女子何传英(Chuanying He,音译)竟然趁白人丈夫熟睡时向其泼洒硫酸,还用木条和铁丝将卧室门死死封住,让丈夫在痛苦中挣扎三天后惨死。 8月21日下午,新里奇港警方接到一通震惊的报警电话,打电话的就是凶手本人何传英。 当警员火速赶到位于Slippery Rock Road 4500街区的住宅时,眼前的场景让经验丰富的警察都倒抽一口凉气。 卧室的门被木条和铁丝牢牢封死,里面传来男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警员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破门而入,却发现65岁的罗伯特·海登(Robert Heyden)躺在床上,全身大面积化学烧伤,皮肤被强腐蚀性液体灼得面目全非。 海登被紧急空运到坦帕综合医院,医生们拼尽全力抢救,但为时已晚。这位65岁的男子在医院里痛苦地挣扎了三天,最终在8月24日周日早晨不治身亡。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起惨案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何传英精心策划的谋杀。警方调查发现,她趁丈夫睡得正香的时候,悄悄地将硫酸泼在他身上,然后迅速逃出房间,用木条和铁丝将门锁死,确保丈夫无法逃脱。 何传英在警方审讯时毫不隐瞒,直接承认了自己的犯罪行为,还告诉警察自己确实试图杀死丈夫,这种冷血的坦白让办案人员都感到不寒而栗。 警方在逮捕令中写道:“证据显示存在明确的犯罪动机和预谋,包括事先获取化学物质,趁受害人躺在床上熟睡时泼洒,然后逃离房间并堵住房门,这些行为都清楚地表明犯罪存在预谋性。” 这对夫妇的婚姻史更是让人唏嘘不已。何传英和海登在2024年8月才刚刚结婚,新婚燕尔还不到一年,但两人的关系却早已破裂得无法挽回。 海登在今年3月就提出了离婚申请,还向法庭申请独占房屋的使用权。 最讽刺的是,他们原本定在8月22日,也就是案发的第二天,出庭参加离婚听证会。结果听证会再也开不成了,等待海登的是死亡,等待何传英的则是冰冷的监狱和沉重的刑罚。 这并不是两人第一次发生冲突,新里奇港警察局侦探大卫·克罗威尔(David Crowell)透露,警方此前已经多次接到关于这对夫妇家庭纠纷的报警电话。 “看起来我们曾经多次因为口角和家庭纠纷前往那个住址,虽然之前没有进行过逮捕,但那个住所确实一直存在家庭问题。” 海登在临死前还向警方透露了一个惊人的细节——他说妻子之前就曾经试图杀死他。这意味着何传英可能早就有了杀夫的念头,这次只不过是她终于付诸行动了。 当地电视台报道,警员赶到现场时,还能清楚地听到海登在房间里的呼救声,但由于房门被牢牢堵住,救援行动被严重延误。 可以想象,被困在那个密闭空间里,全身被化学物质灼伤的海登,内心是多么绝望和恐惧。 目前,何传英面临一级谋杀罪和造成严重身体伤害的加重殴击罪两项重罪指控。在美国法律体系中,一级谋杀罪是最严重的刑事犯罪之一,如果罪名成立,她很可能面临终身监禁甚至死刑。 硫酸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强腐蚀性化学物质,接触皮肤后会造成严重的化学烧伤,不仅疼痛难忍,还可能导致永久性伤残甚至死亡。何传英选择这种方式伤害丈夫,足见其内心的恶毒和冷酷。 警方表示,这起案件的调查工作仍在继续,他们将确保正义得到伸张。相关部门也呼吁,如果遭受家庭暴力,受害者应该及时寻求帮助,拨打全国家庭暴力热线1-800-799-7233。
spot_img

负债累累 加拿大要开征“富人税”?特鲁多花钱如流水 飞机上吃掉20万

钱从哪里来? 下周,加拿大将公布新财年的预算案。在民意低迷的情况下,自由党政府可谓是拼命撒钱拯救人气。 在疯狂撒币支持育儿、修建可负担住房,成立补助租房者基金后,今天,财政部长兼副总理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又推出了一个5亿元的基金,用来支持社区健康组织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精神卫生服务。 预算案还没有公布,但是联邦政府许诺的新拨款已经超过了350亿。 奇怪的是,没有人出来说明这些钱到底从哪里来。 要知道,现在加拿大早已经是负债累累。今年二月的官方数字显示,在23/24财年的前9个月,赤字已经高达230亿加元,政府的支出远远超过收入。 面对更大的花费,加拿大将开征“富人税”的说法甚嚣尘上。而且没有任何政府官员出面否认这两种说法。 今天(周二),就有人直接询问方慧兰,是否会对较富裕的加拿大人或加拿大企业开征新税或者调高税率。 方慧兰没有直接回答,只表示现在必须加大对国家和国民的投入。 此外,还有传言表示,联邦政府将对大型杂货零售企业开征“超额利润税”(excess profit tax),方慧兰也没有正面回应,只表示政府不会提高“辛勤工作的中产加拿大人”的负担。 这就让所谓的“有钱人”人心惶惶。 本周一,加拿大下议院预算管Yves Giroux表示,根据他的计算,如果自由党希望征收富人税,那将是 "非常微妙的",因为资产很容易被转移出加拿大。 至于对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Giroux说,自由党必须界定他们认为的正常利润,并面临投资者转移到其他不太可能成为超额利润税目标的行业的风险。 自由党将在下周宣布预算案,是否将开征新税就将水落石出。 虽然加拿大已经负债累累,但是政府官员的花费却没见节俭。 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今天一篇最新调查文章指出,特鲁多去年的6天印太之行就花费了近200万元,光在飞机上的餐食就花了20万。 去年9月,特鲁多飞往印尼、新加坡访问,并随后前往印度参加G20峰会。 他的长子Xavier全程跟随,同行的还有其他51人。 被公开的资料显示,一行人的费用包括 19 万多元的机上餐饮费、64.3 万元的飞机装卸费和燃油费、42.2 万元的住宿费、12.9 万元的地面交通费和 42.7 万元的皇家骑警安保费。其中还有2500多元的官方礼品费用。 由于发票和报销仍在处理中,花销可能还会上升。 一行人在新加坡和雅加达各预定了53个酒店房间,在新德里预定了58个。 令人尴尬的是,加拿大机龄已经接近30年的总理专机在从印度返航时遭遇了技术故障,无法起飞。 但是特鲁多拒绝乘坐印度提供的行政专机印度一号Air India One回国,而是从国内派来维修团队,并最终派遣了另一架飞机将所有人接回国,又增加了额外费用。 加拿大官员的大手大脚早就遭到纳税人团体的诟病。 2022年,加拿大总督Mary Simon一行29人前往迪拜参加世博会,飞机上的餐饮就花掉10万元,其中包括包括新鲜鲜花、惠灵顿牛肉以及 165元的数量不明的柠檬和酸橙。 此外,加拿大有惊人的633人前往迪拜参加2023年COP28世界气候大会,花费140万元。公开的信息中并没有说明里面到底有多少人的机票和住宿是加拿大政府支付的。 加拿大纳税人协会联邦主任Franco Terrazzano表示:政府负债累累,也许可以在这些昂贵的国际旅行中冷静一下。

惊悚画面! 波音737刚起飞 引擎金属罩突发解体 整片掀飞撞机翼! 乘客吓疯 "像引爆炸弹"!

愿所有人平安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一架载着141人航班经历了一场惊魂记,飞机在起飞途中突然发生“解体”!乘客回忆当时称像引爆炸弹! 这次出事的是美国西南航空,3695班次飞机,在昨天早上7点39分从科州丹佛国际机场出发,原定降落在德州的休斯顿,执飞机型为波音737-800,载着135名乘客与6名机组人员。 这是一个美国境内航线,飞行时间约2小时12分钟,虽然最近这段时间航空事故频发,但大部分人还是该出门出门,尤其是现在正值旅游旺季。 乘客们办理完登机手续,就陆陆续续上了飞机,准备开始旅程,却没有想到,飞机才刚离开地面,机身一侧的引擎罩突然解体脱落! 金属罩脱落之后打中机翼的襟翼,撞击声响之大,连机舱内的乘客及空服员都听得见,有人吓疯了,当场惊呼。 当时这架飞机还在起飞中,上升高度为3140公尺,空乘人员了解到情况之后,立即就报告给机长,这架客机立马返航。 从乘客拍到的画面来看,这个飞机其中一个引擎上方可拆除的金属罩自行飞脱,整片金属罩被狂风掀起来,像纸片一样松脱摆动,内部涡轮几乎暴露在外。 有乘客回忆,当时实在是太可怕了,坐在对面出口走道的乘客看起来十分惊恐,开始呼叫空乘人员,让他们赶紧检查引擎。 另一位机上乘客表示,“当时坐在引擎正前方的窗户位置,我们都感受到像引爆炸弹般剧烈晃动,我看向窗外,我们按了调用钮,因为从飞行员的角度感觉看不到。” 接到通报的机长也很紧张,立即联系塔台,表示好几名乘客都听到了机翼遭到撞击的巨大声响,要求紧急返航。 “我不能百分百确定是引擎的问题。我认为引擎内侧的襟翼…引擎和机身之间的襟翼在起飞时被扯掉了。我们没有实际从驾驶舱看到它,这只是后面的组员通报的。引擎看起来没问题,但飞机的结构有所损坏。” 随后,塔台宣布西南航空3695客机发生紧急状况,立即返回丹佛机场。 最后,这架飞机在起飞仅25分钟之后,在早上8点15分顺利降落在机场,全员平安,但这个航班也被延误了近3个小时。 FAA目前正在调查整起事故,西南航空发言人事后也发表声明致歉,表示这次事故是由于“技术问题”,但拒绝透露上一次维修引擎的时间。 今年初。波音公司才发生737-9 Max型客机高空飞行途中门板飞脱的重大事故,尽管并未造成人员伤亡,却引发航空业对波音这个机型的飞安疑虑。 FAA随后下令暂时停飞同款飞机,同时进行“大体检”。结果这一体检,就查出波音飞机的各种漏洞。 与此同时,这也是西南航空近本周第二起事故。4月4日,也有一架波音737-800客机出事,引擎起火! 这个1928号当时是准备从德州飞往赌城的,结果因为引擎起火取消了,所幸机上15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没有人受伤。 就在不久前,西南航空的147航班曾在降落时偏离航线,险些载着150人撞向塔台! 这个147航班机型也是波音737,从纳什维尔出发,在3月23日下午1点左右抵达纽约,本来航程一切顺利的,但就在这架飞机准备降落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这天天气恶劣,147号航班在着陆时突然偏离了原定航线,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一圈,然后俯冲而下,最低高度达到300英尺,引起空中交通管制塔恐慌。 这个距离是很危险的,空管都乱成一片,朝着对讲机不断大喊:“绕过去!绕过去!” 空管表示,这架飞机在准备降落时没有对准跑道,且最近距离控制台之后67英尺,差点相撞,当即下了命令,让这架飞机放弃着落,并将高度回升2000英尺。 西南航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架飞机是因为天气原因,在纽约拉瓜迪亚机场遭遇湍流和低能见度状况,着陆失败,随后转飞巴尔的摩才安全降落。 随后,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ational Transportation Safety Board)宣布对事件进行调查。 除了西南航空的3起事故,就在刚过去的周六,也就是4月6日,英国伦敦的希思罗机场发生飞机相撞事件! 据外媒报道,希思罗机场内一架隶属维珍航空的波音787-9飞机与英国航空一架空中客车飞机发生碰撞事故,2架飞机均受轻微损伤。 当时,维珍航空的飞机当时正由一辆拖车引导,却不料翼尖小翼撞上邻近的英航空中客车A350的水平尾翼。 害怕出现燃油外泄或起火,机场立即报了警,至少5辆消防车赶到现场待命,大批机场安全人员将紧急封锁。 撞机时,这个波音客机刚从华盛顿机场飞抵伦敦,,所以上面没有人,但英航客机已有乘客上机了。 这架A350原定是在6日上午6点左右飞往加纳的,事发后所有乘客被安排下机,转到另一个飞机重新起飞,但是整个航班被拖延了12个小时。 最后也是一架波音787,4月1日,日本航空一架载着146名旅客及11名机组员的飞机在降落过程中发生剧烈摇晃,4名空乘人员受伤! 据悉,这个774航班当时是从澳大利亚墨尔本飞往日本成田机场,在4月1日下午3点30分左右准备着陆,却突然在距离成田机场东南方约150公里上空、从高度5200米下降过程中发生剧烈摇晃。 降落过程突发摇晃,大家都吓了一大跳,空乘人员起身确认客舱安全,下一秒被甩到飞起,4名空服员受伤,1人右脚骨折重伤,另外3人扭伤,机上乘客均安。 飞安事故一起接一起,希望大家都能平安。

壮观奇景! 日全食正式降临 加拿大市民狂欢! 2分钟梦幻黑夜 绝美瞬间!

一生难忘的天象奇观 今天,一场罕见的天文盛宴——日全食,在北美大陆上空上演,成为天文爱好者和公众期盼已久的一景奇观。 自墨西哥海滨小镇开始,日全食如同太阳和月亮之间的神秘舞蹈,逐渐遮蔽了大片地区的阳光,为北美大陆带来了一丝暂时的黑暗。 这场壮观的天文现象令无数天文爱好者和普通民众兴奋不已,数百万人沿着日蚀路径等待,希望一睹这一不可多得的天文景象。 日食先于当地时间上午10时许在墨西哥西南部墨西卡利湾沿岸出现,当地有数以千计的人聚集在海滩,佩戴了特制的日食观测眼镜,在乐队奏响《星球大战》主题曲的伴随下欣赏着这场“日月伴舞”。 随着最后一丝光亮被吞噬,月球彻底遮蔽太阳时,当地所有人都爆发出了欢呼,这一刻,仿佛整个宇宙都只剩下了黑暗。 即使被月球遮挡,太阳依旧发出了一丝夺目的光亮,形成了一个壮美的光环。观测者们将在这近2分钟的黑暗中,看到太阳光球周围出现一圈淡蓝色的日珥发光环,令人向往而又神秘。 整个日食过程只持续了2分钟,随着月亮的移动,太阳终于露出了一丝光亮。 随后,这条日环食弧线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途经美国得克萨斯州后,于当地下午3点15分穿过加拿大西南部的安大略省。 就在截稿时,加拿大各地也开始陆续迎来了日食。 据当地媒体报道,现在尼亚拉加瀑布已经挤满了观看日全食的市民。 现场的记者都被如此壮观的景象震撼,忍不住激动落泪 在路径所及范围内,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月球将完全遮挡住太阳,使白昼顷刻间变为伪夜。 日环食带之后继续东移,先后掠过魁北克、新不伦瑞克、 新斯科舍、爱德华王子岛,最后于下午5时15分结束。 而在日食带之外地区,民众将只能看到部分日食的日偏食景象,出现一轮月牙状的残阳,日光明显黯淡。 比方说在BC省地区,在这里,我们最多只能看到28%的日食。可惜的是,温哥华今天乌云密布,下着瓢泼大雨,大概率是观测不到了。 尽管阴雨天气可能会影响观测,但今天日食沿线的各大城市仍有大量专业天文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这一奇景。 根据天气预报,在日环食带经过的安大略、魁北克等地区多云或阴雨,气象条件不太理想,但到达加拿大东部地区时天气会转好。 由于人流高峰将至,尼亚加拉大瀑布所在的安省区域政府早在11天前就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潮水般的游客涌入和可能出现的严重交通阻塞。 除了著名景点,多伦多等城市的公园、图书馆等也纷纷举办户外观测活动,向公众免费派发太阳镜,现场教授制作简易观测仪的方法。 更有趣的是,多伦多动物园将此次日蚀视为特殊的动物行为研究机会,邀请游客们通过在线表单记录动物们在日蚀前后的反应变化。 目睹如此罕见壮观的日环食过程固然令人向往,但人们务必牢记必要的防护措施。专家提醒,直视日食极易造成眼部永久性损伤,因此外出观测时必须佩戴经过认证合格的日食观测眼镜。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儿童和宠物直接观看。多伦多人道协会呼吁,主人们应在家中为宠物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它们受到突然日光变化的惊吓。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上还充斥着人们关于“日食病”的讨论,他们声称日食前后感到身体不适,症状包括失眠、头痛甚至月经周期紊乱等。 尽管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它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深深的好奇和关注。NASA明确指出,日食与人类健康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唯一的健康风险来自于不安全的观测行为。因此,正确的观测方式和适当的保护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虽然这场日环食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持续时间较短,但对于每一位亲眼目睹的幸运儿来说,这都将是一生难忘的天象奇观。 天文学家表示,这次日环食同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绝佳机遇,世界各地有数百家天文台在全程观测记录,未来将汇总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计算,北美下一次能观测到日全食将是在2044年8月23日。届时,爱好者们无疑将更加兴奋期待。

加拿大爸爸带5娃 一觉醒来全家被踢出家门 锁被换掉! 竟是因为…

一觉醒来家没了 最近这一周,特鲁多撒大钱搞住房,不仅要建造更多房屋,还要打压高租金,可见加拿大住房问题已经成了政府优先工作之一。 大家买不买得起房、租不租得起房是一回事,在加拿大,还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被赶出家门。 今天,英文媒体CTV就报道了这样一个案例:本周三,加拿大一位带着5个孩子的爸爸被赶出了家门,无家可归,独自带着孩子流浪!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家住萨斯喀彻温省里贾纳的一位父亲原本是带着5个孩子住在政府的住房单位,但在前天突然被赶出来了,就连家里的门锁都被换了,根本回不去。 带着5个孩子,这位父亲用身上仅剩的钱找了个汽车旅馆凑合了一晚,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隔天,这位父亲就去找了当地的司法相关部门求助。 他先打电话给收入福利部、然后又给住房部打了电话,结果又被踢回上一个部门,无奈之下只能求助法律。 “这家人没有拖欠任何房租和水电费,一切缴费都正常,但是被省住房部门赶出来了。” 原来,这家人住的是政府支持下的住房单位,可能因为家里孩子多,有噪音,已经被附近邻居投诉过好几次了,这次直接被踢出家门。 最后受理这个求助的部门表示,这个家长还带着孩子,即便确实有问题,省府应该还有更好的处理措施的,而不是就这样把人踢出去。 “这不是个案,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住房这方面还缺乏真正的基本保障,这令人担忧。” 目前,社会服务部正在为这个家庭提供帮助,政府也会提供汽车旅馆给他们暂时住宿,但接下来这家人该如何安家,还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紧接着昨天宣布拨款15亿打压高涨的租金之后,就在刚刚,特鲁多再次宣布要拨款6亿,创新住宅建设,旨在扩大加拿大模块化住宅和预制住宅的发展规模! 特鲁多今天在卡尔加里召开记者会,宣布了预算案中的这一项内容,并表示这个资金将会改变加拿大房屋的建造方式,让房子建起来更加容易、成本更低,以帮助解决目前住房短缺的问题。 这个计划其实与去年政府宣布要恢复的“战时住房”计划差不多,主要是想用更加创新的技术更加快速地建房,提供给市场需求。 这6亿的拨款中,5亿加元将用于公寓建设贷款计划,支持新的租赁住房项目,这些房屋将特别采用了预制和模块化住房制造商提供的创新建筑技术; 5000万将用于扩大住宅技术和材料的规模,并使其商业化; 5000万用于地区倡导,通过模块化住房、大规模木结构建筑、机器人技术、3D打印和自动化技术实现建筑实践的现代化; 特鲁多这一顿“强势输出”,都会被包括在即将发布的联邦政府预算案中,而这些措施都将是一个起点,目的就是让住房、建筑和建材部门及工会和专家参与进来,“制定加拿大住房建设产业政策”。 然而,还是有不少省府对此抱持质疑的态度,认为特鲁多没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目前存在的种种住房问题并不是撒钱建房就能解决的,还需要更加具体的政策和方案。

刚刚!纽约突发罕见地震 4千万人被震撼…… 24小时发生3次地震

非常罕见 又地震了,这次在纽约。 东部时间今天上午10点20分,美国东部发生了4.8级地震,震中在纽约以西50英里的新泽西州Lebanon。 地震持续了大约20秒,整个美国西北部从纽约市,到康涅狄克再到马里兰州,都有震感。 这里是美国人口最集中的区域。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消息称,有超过4200万人感受到了这次地震。 这是过去100年东海岸发生的最大地震之一,也是纽约市自2011年以来经历的第一次有规模的地震。 纽约市所处的位置并不是地震活动区,发生地震相当罕见。 纽约市长亚当斯表示,急救人员正在努力确保城市安全。在纽约,地震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因此这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创伤。 仪器记录下的地震波 虽然震级为里氏4.8,家庭监控视频显示房屋晃动却非常明显。 一只趴着晒太阳的狗子突然站起身,似乎预感到要发生什么事,突然间整个房子就晃了起来。 晃动明显,书架上的东西被震到地上 相框被震掉 在曼哈顿中城,堵在街道上的司机们随着大地的晃动疯狂的摁喇叭,一片嘈杂。 曼哈顿麦迪逊大道 Balmain 商店工作的 Monique Horton当时正在开早会汇报工作。 “办公室里重达一吨的保险柜开始摇晃。整个房间都在震动......我当时吓坏了。很吓人,真的很吓人。我是纽约人,36 年了,从没见过这样的事情。” 纽约布鲁克林的卡罗尔说:“感觉房子下面就像有一辆时速 1000 英里的过山车。一开始还以为是房子下面的水管爆炸了。" 位于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中,安理会正在讨论加沙问题,突然感受到晃动,在座的不少人开始四处张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纽约及附近的三大机场肯尼迪、Newark和Baltimore/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Thurgood Marshall已经全部暂停飞机起飞,检查跑道是否受损。 部分需要降落的航班已经改降其他机场。 现在还没有人员死伤的报告,由于震级较小,普遍认为不太可能造成显著损失。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地震频发。 纽约地震发生24小时内,还发生了两起地震。 当地时间周五上午6点(东部时间周四下午4点),美属马里亚纳群岛的毛格群岛地区发生了6.8级地震。 该区域位于塞班岛附近。 此外,4月5日晚间8时45分,缅甸也发生了5.6级地震。网友反映云南有震感。 愿受灾地区人人都能平安。

重磅! 特鲁多宣布撒15亿打压高租金 从他们手里抢公寓! 全国房价还要涨

有人不买单 就在今天(4月4日),特鲁多再次撒钱,宣布政府将启动一项15亿元的“加拿大租金保护基金”计划,目的是维持全国各地的可承受租金价格! 刚刚,特鲁多在温尼伯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了这一消息,并表示—— “我们需要更多可负担住房,在全国各地都需要。不幸的是,太多这样的房屋面临拆除,改造成公寓,或者卖给投机者和大公司,从而提高租金。” “人们被租金赶出了自己的社区,这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必须提供帮助。” 最近这一周以来,特鲁多接连宣布了多项拨款新政,其中多项都是针对住房问题的,这些也都是即将在4月16日公开的2024年联邦预算案预告内容。 今天拨的15亿预算,主要是为了不让投机商购买租赁公寓。 特鲁多表示,这笔钱将向非营利组织、社区住房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提供,分为10亿贷款和4.7亿捐款,帮助他们购买廉价租赁房屋,不让投机商有机会抢先。 他表示,这15亿将作为维持租金价格的一步,确保低收入租房者的长期负担能力。 今天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加拿大住房部长弗雷泽(Sean Fraser),他表示,在这过去10年,加拿大失去了数十万套可负担房,其中有的是因为建筑物没有得到适当维护而被拆除,但也有很多是被转手,业主翻新并“抬高”了租金。 “在加拿大,只有不到4%的住房库存是由非营利组织或政府在市场之外持有的。相比之下,世界发达经济体的比率约为8%。” “在道义上,我们有义务确保国家的每个人都有栖身之所,都有一个安全、负担得起的家。” 确实,加拿大现在很多地方的租金都一涨再涨,尤其是温哥华和多伦多,已经几近失控了。 不仅是租金,房价也一样。 今天,加拿大按揭与住房公司(CMHC)发布了预测报告——到2025年,本国房价将达到2022年初的峰值水平,并在2026年达到新高! 这份最新住房市场前景报告指出,预计今年加拿大的住房开工率将下降,然后在2025年和2026年恢复,这反映了利率上升对新建筑的滞后影响。 2023年,加拿大6大城市共开工建设137915个新单位,新公寓激增,开工水平与过去三年持平,但预计供应量还是跟不上需求量,导致未来几年租金上涨,空置率下降。 未来三年,住房所有权市场的可负担性也将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因为抵押贷款利率下降和强劲的人口增长可能会刺激住房销售和价格的反弹。 CMHC预测,2025-2026年的销售水平将略微超过去10年平均水平,住房仍然非常昂贵。 特鲁多最近这一系列大动作,也不是全都被支持的。 前几天,他宣布联邦预算案新政,表示将拨款60亿基础设施基金,用于支持住房建设,还有4亿的住房加速基金。 不过,这基金是有附件条件的,以魁北克省和安大略省带头的几个省份都直接拒绝了这个计划,表示这侵犯了他们的管辖权。 特鲁多表示:“我们需要更多经济适用房,需要基础设施来帮助建造这些住房,帮助更多加拿大人拥有自己的住所。这事关公平--确保社区拥有他们需要的安全、高质量的住房。” 这笔基础设施基金的目标是加快住房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供水、污水处理、雨水排水和固体废物处理。 其中10亿将用于城市的紧急基础设施需求,因应“支持迫切的基础设施需求”,需要建造更多的房屋;50亿用于与各省和地区达成协议,支持长期优先事项。 联邦政府对各省和地区附加了条件:只有承诺采取一系列行动的情况下,才会拨出资金,但各省似乎并不买单,尤其是接收了大部分移民和难民的两个东部省份。 最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魁省,他们表示,特鲁多如果真的想要解决住房问题,应该要先解决移民问题。 “我们绝不接受联邦政府干涉管辖范围,其责任范围内的紧急问题却没有得到处理。” “如果联邦政府想帮助解决住房问题,就应该纠正目前流入魁北克的寻求庇护者比例过高的问题。” 说白的就是:移民问题不解决,撒再多钱都是白扯! 最近这几年,加拿大广收难民,早就引发加拿大人的强烈不满,而安大略省一直是接受难民最多的省份。仅2023年,加拿大就共接收6万难民,其中4万人都留在了安省。 另外,通过航空入境加拿大的难民大多从蒙特利尔的特鲁多机场进来。2022至2023年,抵达并申请难民的人数几乎增加了10倍;多伦多皮尔逊机场同一时期的难民申请数量也增加3倍以上。 也难怪这两个省反应这么大了… 加拿大移民局数据也显示,2019至2023年间,约有7.2万人在机场提出难民申请,占这5年所有难民申请约18%。即便申请被拒了,还是有许多申请人非法都留在加拿大。 加拿大边境服务局表示,他们已向“被拒绝的难民申请人”发出了超过28000份“有效逮捕令”。这也说明了,政府在驱逐非法难民方面确实面临着困难。 就是说,这难民问题不解决,特鲁多还得再花纳税人多少钱“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