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加新网
Exclusive Content
惊悚血案! 美女网红直播遭爆头枪杀 粉丝目睹3枪毙命全程 画面疯传
粉丝吓哭
加拿大人最爱的旅游天堂最近接连发生恐怖血案,一桩比一桩惊悚残忍。
本周二5月13日,墨西哥一名23岁的美妆博主在直播途中惨遭枪杀,全过程被录了下来,吓傻一票粉丝!
不幸丧命的网红名叫瓦莱里娅·马尔克斯(Valeria Marquez),不仅是教人化妆,也是一名美容师。
昨天,她就是在位于哈利斯科州的美容沙龙——“Blossom the Beauty Lounge”开直播的,画面里,瓦莱里娅对着镜头前边微笑边对粉丝说着什么。
就在这时,瓦莱里娅不知道听见了什么,突然望向窗外,紧接着几声枪响传来。
只见瓦莱里娅胸部中弹1次、头部2次,然后就缓缓倒地了,还本能地将手按在肋骨附近的伤口上,整个人失去力气,最后消失在画面中。
粉丝们都被吓得尖叫,紧接着一名身份不明的女子就出现画面中,关掉了直播。
据当地警方初步调查,枪手是先闯入美容沙龙后,才定准目标开枪的,杀人后骑着摩托车现场。
尽管警方和救护车迅速赶到现场,但这时瓦莱里娅已当场死亡。
目前,警方正在全力追查凶手,展开大规模搜捕,案发现场已被封锁调查,警方也誓言将凶手绳之以法。
哈利斯科州检察机关表示:“根据初步调查,她在自己的营业场所内遭到一名男子持枪多次射击,最终丧命。”
瓦莱里娅拥有超过11万名TikTok粉丝,主要分享美妆与生活方式相关内容,她这次在直播中遇害,震惊了整个粉丝群和评论区。
事实上,瓦莱里娅的遇害并非个案,墨西哥长期以来都有女性受害的社会问题,从街头言语骚扰到泼酸、谋杀等极端暴力,对女性的侵害层出不穷,形成社会根深蒂固的病灶。
就在瓦莱里娅被杀几天前,才有市长候选人在街头竞选集会中遭枪杀,就连她女儿与3名支持者也一同丧命。
事发当晚,这个候选人正在向居民问候,并全程Facebook直播,枪响突如其来,画面中顿时传出尖叫声与奔跑声,至少听到20声枪响。
据报道,当时她当时正与手抱婴儿的母亲们交谈,毫无预警地遭到枪击。现场发布的照片显示,多具尸体倒卧街头。
这已是本轮选举中韦拉克鲁斯州第二位遇害的市长候选人,4月29日,另一个女候选人赫尔曼·安努阿尔·瓦伦西亚也遭暗杀。
2人死亡! 加拿大野火失控 数千人紧急撤离 多个省立公园被迫封闭!
野火吞噬世外桃源
最新消息!一场突如其来的野火,在加拿大曼尼托巴省东南部造成了两人死亡、上千人紧急撤离的惨剧。
这场灾难发生在风景秀丽的拉克杜邦内(Lac du Bonnet)社区,曾是游客和度假屋主们喜爱的“世外桃源”,如今却被大火吞噬,成了一片焦土。
火灾最早在本周初爆发,并在短短几小时内失控蔓延。由于极端高温、干燥的天气和强风助燃,火势迅速扩大,仅拉克杜邦内附近的火场面积就达到了约4,000公顷,相当于5,600个足球场。
而在邻近的Nopiming省立公园,火势更为猛烈,火场面积已接近10万公顷。
悲剧发生在温迪戈路(Wendigo Road)附近,一对男女被困火场,由于火势太猛,紧急人员直到第二天清晨才能到达现场,却只能确认最坏的结果——两人已经死亡。
今天,曼尼托巴皇家骑警东区指挥官克里斯·哈斯蒂(Chris Hastie)在新闻发布会上哀痛地表示:“我们知道他们被困在那里,但条件太恶劣,我们没办法及时进入。”
警方尚未公布死者身份,仅表示相信两人是因火灾伤势致命,具体还需等尸检结果确认。
这对社区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这是一个非常紧密团结的小社区,大家彼此都认识。整个镇上都在为受害者家属哀悼。”当地区长洛伦·舒因克尔(Loren Schinkel)语带哽咽地说。
这场野火也迫使大约1,000人紧急撤离家园。部分地区包括皮纳瓦水道(Pinawa Channel)已经下达强制撤离令,许多居民只能带上最基本的物品匆忙逃离。
据舒因克尔估计,受灾的房屋数量还无法统计,但温迪戈海滩一带已有“重大建筑损失”。
当地政府出动了水上灭火机、直升机和重型设备参与灭火行动。来自安大略省的支援飞机也加入战斗。
然而,有人在火区飞无人机,严重干扰了空中灭火行动,导致灭火飞机一度被迫停飞。哈斯蒂严肃提醒公众:“请不要在火灾区域使用无人机,这可能让消防队员处于更危险的处境。”
不仅仅是拉克杜邦内,整个曼尼托巴省都陷入了野火危机。截至周三,省内共有24处活跃火灾,其中至少五处被列为“失控”。
六个地方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多个省立公园也被迫关闭,包括知名的怀特谢尔省立公园(Whiteshell Provincial Park)。该公园将从周四早上9点起全面封闭,所有露营者和游客必须在当天下午1点前撤离。
曼尼托巴省紧急管理组织副部长克里斯汀·史蒂文斯(Christine...
炸裂! 加拿大住房部长放话: 房价不用跌! 温哥华”房价推手”执掌 年轻人心凉 全网炮轰!
年轻人:我们永远买不起房了!
卡尼新内阁名单公布,两位部长新官上任立即引起加拿大人热议,一是昨天移民部长刚上来,EE就抽分了,二就是今天住房部长放话表示:加拿大房价不需要下降!
昨天有认真看的人应该都知道,加拿大这次的新住房部长是前温哥华市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
用卡尼的话来说,他选罗品信当住房部长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当了全加拿大最昂贵城市——温哥华10年的市长,上任当时正值温哥华房价大幅上涨时期,因此深信他拥有解决加拿大住房危机所需的“经验”。
在所有加拿大人都为之焦虑的住房问题上,罗品信在去参加首次内阁会议的路上被记者逮着就问,问他是否认为房价需要下调,他的回答是:不需要!
“我不这么认为,我们需要的是提供更多住房供给,确保市场稳定,这也是我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说:“我们需要提供更多可负担住房。加拿大联邦政府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就没有再建造可负担住房,结果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短缺。这正是我们目前最迫切的需求。”
现在,加拿大的年轻人都已经被迫躺平了,买房难如登天,想有一个家的梦想破碎。
据最新报告显示,安大略省年轻人买房越来越难,许多地区住房支出已占收入的40%以上,让买房变得遥不可及。
西岸的温哥华房市更令人绝望,人口不到100万的城市,能找到100万以下的房子难上加难,常常被称为“加拿大住房危机的震中”。
25年前,威洛·山内和丈夫用27.5万加元在温哥华买下了一个家,当时的他们只是“普通人”,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家庭,也能找到一个家。
但现如今,这个房子的价值已达数百万加元。
2000年,温哥华独立屋的平均价格约为35万加元,现在已超过200万加元。
“我和丈夫很幸运,能够在那个时候买房,”
她表示,对于现在的加拿大年轻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如果没有父母支持,他们实际上“被自己成长的城市的高房价”拒之门外。
就在今天,温哥华和本那比并列被评为全国租金最贵的2大城市,买买不起、租租不起,年轻人集体emo。
放眼加拿大,也不是只有温哥华一个城市的房价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总体而言,加拿大全国的房价与收入比都在发达国家中位居前列。
2021年,加拿大税后平均家庭收入约为8.8万加元,同年平均房价达到71.35万加元,是平均家庭收入的8倍多。
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等主要城市,这一差距甚至更大。
24岁的UBC学生艾米丽·朱表示,为了工作,她曾不得不推迟2年学业,因为她难以同时承担学费和房租。
“对大多数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买房甚至是不可能的,大家都觉得我们永远买不起房。”
28岁的温哥华妹子玛格丽特·多夫加尔自嘲:“你要么中彩票,要么嫁给一个千万富翁,这些差不多就是全部选择了。”
对于罗品信担任住房部长一事,保守党魁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的反应也是绝了:让温哥华前市长来当住房部长这件事就挺魔幻了。
“他将温哥华的住房税提高了141%,结果房价上涨了149%。现在卡尼把他安排来主管住房事务。如果这就是卡尼所说的新血液,那对加拿大人来说,很遗憾,什么都不会改变。”
他指出,罗品信在处理房屋政策方面的“成果”大家有目共睹——温哥华在他担任市长期间房价飞涨,使其成为北美房价最贵的城市。
根据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的数据,罗品信担任温哥华市长期间,大温地区的单幢住宅和半独立式住宅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79%。
罗品信这个人,温哥华华人应该相当熟悉,2005年当选BC省NDP议员,2008年转战市政、连续三次赢得市长选举,担任温哥华市长达10年之久。任期内,温哥华房价一飞冲天,迅速翻倍。
卸任后,他加入了一家私人可持续发展公司Nexii,但在2023年底选择离职。
此次重返政坛,罗品信提到,总理卡尼在竞选中承诺将住房建设速度翻倍,目标是在未来10年达到每年新建近50万套住房的速度。
“我们必须借助加拿大的科技力量,比如工厂预制建筑。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可能一夜之间完成。住房建设是一个进展缓慢的过程,我们必须尽全力加快速度。”
太划算! 加航推出超值回国套票 单程低至$715 随时出发 只要满足这条件!
快抢!经常飞中国香港的朋友们注意了,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刚刚推出一款超级划算的飞行套票,让你一年内想飞就飞,来回香港和北美城市平均单程只要715加元起!从现在到5月30日止,凡于优惠期间购买套票者,可在购买日起12个月内(另可申请延长3个月)多次往返香港与北美各大城市,且价格已含所有税费与附加费,锁定一年内不受费率波动影响。本次套票分为两种使用方案:4个航班信用额(单人使用)或8个航班信用额(两人共享)。每个信用额可兑换一次由香港出发、含税、锁定价格的单程旅程(包括转机航班),使用时段及航线需视乎实际航班和座位供应情况。旅客可按个人行程需求,自由组合单程或回程,且在使用套票旅行时,仍可累计Aeroplan积分与里数。套票适用于已注册Aeroplan会员且是香港居民的旅客,分为经济舱标准(S Class)、经济舱Flex(Q Class)、豪华经济舱(E Class)及商务舱(D Class)四个舱等。以S舱为例,单人购买4程每程平均3,999港币(约715加元);两人共享8程时,每人平均同样价格即可获得4程使用权。各舱位价格按乘客选用类别及航线而定,具体金额及可能产生的附加费,以加拿大航空官网最新公告为准。使用流程方面,旅客需先完成Aeroplan账号注册并登录,然后在官网或官方App选购套票。订购后颁发的信用额可随时查询余额及使用纪录。每次预订时,系统会自动扣减相应信用额并锁定当次行程的票价。套票虽锁定价格,但座位数有限,还是要看实际航班和机位余量;热门时段(像暑假、圣诞)建议尽早选票,否则有可能挑不到心仪的日期或航班。所选航班一旦出票,不同舱位的退改签政策亦各有差异,Flex舱和豪华经济舱在改票灵活性上优于标准舱。本次套票的最大优势在于价格锁定:无论未来一年油价或税费如何调整,购买时已支付的单程票价都不会变化,等于提前锁定未来出行成本。对于计划多次往返北美的旅客来说,此举可有效规避机票价格上涨风险。若行程尚未完全确定,还可申请最多3个月的延长期限,进一步提高灵活度。最后提醒,优惠仅开放至5月30日,过期即无法回补。如需购买或查询更详细的条款与细则,请登录加拿大航空官网或联系其客户服务中心。想安排暑假旅行的同学要赶早,准备年底出差的朋友也要抓紧下单;至于还在犹豫、怕买了用不完的小伙伴,不妨拉上好友两人共享8程信用额,一起分摊成本,不仅省钱还多了个旅伴,何乐而不为?
突发! 西海岸地震 整片大地被撕裂! 6级强震拉响海啸警报 万人紧急疏散; 地面裂开巨缝
海啸警报响彻海岸线突发!今天一大早,一场地震撼动北美西海岸,大地正在被撕裂,恐引发更大地震!还有海啸警报发布!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最新消息,今天清晨5点35分,美国内华达州突然发生地震,规模为4.0,震中位于瓦尔米(Valmy)地区。这是美国西部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坐落在多个活跃断层带之中,包括著名的费尔维尤峰-迪克西山谷断层和中部内华达地震带。不仅如此,这次震中还靠近愉快谷断层,这个断层具有产生高达7.7级强震的潜力,会不会因此引发强震,谁也说不准。这一片都正处于美西著名的“盆地与山脉地带”之上,这里的地壳正在缓慢但持续地拉伸分裂,也是全美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主震发生之前,这里就已经发生了2次小型地震,规模都在3级。USGS更新预测模型,未来一周内,这里发生3.级或以上地震的概率为31%,发生4.0级或以上地震的概率为6%。尽管本次地震震感强烈,有能力晃动建筑物,但由于瓦尔米地区人口较为稀少,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和破坏。据密歇根理工大学地震研究数据显示,一般2.5级以下地震很少被人感觉到,2.5至5.4级之间的地震通常可被感知,但只会造成轻微损害。本次4级地震虽不算强震,但在这个地区也属于典型的中规模地震。事实上,今年3月,这里就曾出现一系列地震群,共记录到4次地震,其中最大震级同为4级。此次地震,也让人们回想起2024年12月9日内华达州5.7级地震,那是自2020年5月15日蒙特克里斯托山脉发生6.5级地震以来,最强烈的一次震动。每年,内华达州每年都会经历数千次微震,其活跃度仅次于加州与阿拉斯加,居全美第三。“西内华达的地震主要由地壳拉伸造成,同时受到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相互作用影响,导致内华达地块向北被拉拽,产生一系列复杂地质运动。”今天西岸发生地震不止内华达州,阿拉斯加州发生2.6级地震、俄勒冈州发生3级地震,西海岸一条线下来小震不断,大家都害怕“传说的大地震”随时袭来。或许有人觉得4级地震就能撕裂地震这个说法很夸张,但内华达州本身就位于断层带,地面确实也在发生分裂,这里又有7.7级强震的潜力。今年3月份,缅甸就发生了一场7.9级地震,当地民居的监视器就拍下了大地被撕裂的惊人一幕——不仅如此,希腊度假胜地克里特岛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62.5公里,整个克里特岛、罗德岛、科斯岛及爱琴海东南部地区均有明显震感。希腊这边一地震,5个国家全部撼动,以色列多地民众均感受到地震冲击波,埃及、土耳其、西莉亚也受到影响。当地时间今天凌晨1点36分,希腊当局就发出了海啸警报!罗德岛、卡尔帕索斯岛和卡索斯岛居民都接到通知:“您所在地区可能有海啸的风险,立即从海岸撤离!遵循地方当局的指示!”作为希腊最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克里特岛常住人口逾62.4万,其中约三分之一集中在首府伊拉克利翁。现在又是夏天旅游旺季,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超过800万游客到访。
刚刚! 6.1级强震突袭 5国摇晃! “火环”集体暴动 人们疯狂逃生 西岸居民慌了
大震前兆?!
就在刚刚,一场6.1级地震突然震撼大地!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最新消息,此次发生地震的是希腊克里特岛,地震震源深度为83公里,震级为6.1级。
希腊一震,土耳其、埃及、叙利亚、以色列接连震动!
这个规模的地震不算强震,但发生在希腊人口最多岛屿之一的克里特岛,常住人口超过62.4万人,其中大约三分之一居住在首府伊拉克利翁。
不仅如此,克里特岛还是希腊最受欢迎的度假胜地之一。
通常情况下,震级在6.0级以上的地震如果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可能会造成破坏。
由于这场地震才刚刚发生,具体人员伤亡和建筑受损情况还有待当局公布。
不仅如此,今天上午10点37分,位于“太平洋火环”的日本也地牛翻身,发生4.5级地震,震源深度80公里,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以至茨城县、枥木县等多地震感明显!
同样在今天疯狂晃动的,还有北美的墨西哥,发生5.9级规模的地震!
墨西哥的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震央在哈利斯科州西海岸附近的太平洋,这里地震活动频繁,所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重大破坏或人员伤亡的报告。
根据初步评估,虽然哈利斯科州部分地区有地震感,但并未触发海啸警报。
墨西哥也位于被称为“太平洋火环”的地震活跃带,经常有地震和火山活动。
2天前,也就是5月11日中午,印尼北苏门答腊才发生5.9级地震,震波波及马来西亚西海岸,包括槟城多个沿海地区,造成部分高楼居民明显感震!
槟州消拯局局长莫哈末索基透露,下午5点15分,日落洞Taman Selatan第一座组屋及乔治市城市海湾酒店就通报有震感。
“我们已派遣队伍前往现场检查,初步报告显示建筑结构未出现损坏,现场情况安全稳定。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控,以防后续异常。”
住在公寓10楼的居民法婷莎菲卡回忆,当时自己与家人在家,突然感觉地板轻微摇晃,一开始以为自己头晕,后来邻居敲门确认,才知道真的地震了。
据她描述,震感持续不到1分钟,但一度让居民紧张,有人选择暂时下楼逃生。
另一名居住于日落洞高楼公寓的居民努哈菲莎也指出,当时震动力道明显,家中部分物品摇晃,她立刻查看孩子情况,接著发现不少邻居也纷纷冲出家门。
马来西亚气象局强调,此次为“有感地震”,提醒民众尽量远离高楼与易倒物品。
除了希腊,日本、墨西哥、印尼都在“火环”带上,也让今年频繁异常地震的西海岸居民惴惴不安,就怕“历史级大地震”下秒就到来。
悲痛! 王室帅王子患罕见病去世 年仅22岁! 父亲痛悼 临终遗言曝光!
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卢森堡王子弗雷德里克(Prince Frederik)在与罕见疾病“PolG(粒线体DNA耗竭症)”搏斗8年后,于3月1日在巴黎不幸去世,年仅22岁。
“爸爸,你为我骄傲吗?”这是弗雷德里克王子对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
据卢森堡罗伯特(Prince Robert of Luxembourg)亲王8日透过PolG基金会发布的声明,他儿子弗雷德里克在离世前一天,鼓起最后的勇气召集家人和亲友到他的病房,与每个人一一道别。
罗伯特亲王回忆道:“我们亲爱的儿子用尽所有力量,依次向我们每个人告别,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幽默依旧让大家最后一起大笑。”
在这场深情的告别中,弗雷德里克分别与哥哥亚历山大(Alexander)、姐姐夏洛特(Charlotte)、父亲罗伯特、三位表兄弟查理(Charly)、路易(Louis)和多纳尔(Donall)、姐夫曼苏尔(Mansour)以及姑妈夏洛特(Charlotte)和姑父马克(Mark)道别。
“爸爸,你为我骄傲吗?”这是弗雷德里克对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罗伯特亲王在声明中深情地回应:“你是我的超级英雄。”他称赞儿子不仅在与病魔的斗争中表现出无畏的勇气,还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励了无数人。
弗雷德里克王子出生时就患有与“PolG”基因相关的粒线体疾病,但直到14岁才被正式确诊。这种疾病会逐渐影响人体器官,剥夺器官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最终导致多重器官衰竭。
罗伯特亲王形象地描述道:“这就像拥有一个永远无法完全充电的故障电池,处于持续耗电状态,最终完全失去电力。”
随着年龄增长,弗雷德里克的症状日益严重,后期已无法行走,需要依靠轮椅代步。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弗雷德里克曾在PolG基金会的宣传短片中说道:“当你还小时,你有各种梦想、各种志向及想做的事,可能性是无限的。”
他坦言,当被诊断出罹患PolG时,他并不完全理解这个疾病的后果,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的世界慢慢“变得越来越小”。
目前,对于“PolG”这种罕见疾病仍无特效治疗方法或根治手段。据了解,全球大约有3亿人像弗雷德里克一样患有各种罕见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难以被医生识别,患者家庭可能长期不知道他们究竟患有什么病,直到疾病发展到晚期才被确诊。
为了帮助其他与他有相同遭遇的患者,弗雷德里克王子与父母罗伯特亲王和朱莉(Julie)公主于2021年共同创立了PolG基金会,致力于支持与“PolG”相关的研究。
尽管弗雷德里克一直强调不希望被这种可怕的疾病定义,但他仍然投身于提高人们对罕见疾病的认识,甚至参与医学试验,希望能找到治疗方法或重新利用现有分子来帮助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弗雷德里克王子与卢森堡现任国家元首亨利(Henri)大公是表亲关系,在卢森堡王位继承顺序中排名第15位。
他的离世不仅让家人悲痛欲绝,也让卢森堡王室和全国人民感到无比惋惜。
突发! 特朗普再次翻脸! 加码250%关税 最早今天实施! 加拿大狠砸60亿应战 一定干到底
“施政就跟烙烧饼一样随意”
特朗普凭一己之力搅乱北美经济,每天都在刷新大家的认知,昨天才宣布豁免关税1个月,刚刚又变脸威胁再对加拿大加税!
今早,特朗普强硬表态:要对加拿大的乳制品和木材征收高额关税!最早今天就实施!
“在木材和乳制品的问题上,加拿大欺骗了我们很多年,他们对美国产品征收250%的关税,我们将采取对等税率还回去!”
此话一出,金融市场再次动荡,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300点、标普500指数下跌0.9%!
还是一样的套路,特朗普哭委屈,加拿大对美国乳制品征收高额关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事实上,加拿大实行的是供应管理制度,对牛奶和奶酪等产品的进口设置了高关税,保护本国乳制品行业,避免市场崩溃,关税确实比较高,比如脱脂奶粉的关税就高达270%,但美国在农产品上采取的是同样的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也没说要降低自己关税,一味指责加拿大占他们便宜。
另外一个遭殃的是木材,上周开始美国就叫嚣着要对加拿大的软木材关税加倍征收。
美国指责加拿大对本国木材行业进行补贴,导致它们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口到美国,打击他们木材商的利益。
2017年,特朗普1.0政府就已经对加拿大软木材征收20%的关税,现在2.0准备翻倍。
国际贸易分析师马可·埃文斯表示,
“特朗普政府刻意夸大加拿大的贸易壁垒问题,事实上,加美双方在农产品和资源贸易上都有保护主义政策,他的指责不完全符合事实。”
特朗普哪像是讲求事实的人,该发作还发作。
目前,他只是扔了颗新的炸弹,暂时没有下文,也不知道针对乳制品和木材的新关税会加到已经生效的25%关税基础上、还是与4月2日新一轮对等关税同时实施、亦或是单独征收。
不论是哪一种,无一都会加重加拿大出口企业的负担,使本就紧张的贸易战升级。
一旦这两项关税实施,乳制品产业、木材产业、建筑行业都会受到重创。
特朗普这个人的性格令人捉摸不定,昨天宣布完豁免之后就表示,关税还会持续并上升。
加拿大估计也不想陪着演闹剧,第一轮报复关税继续,仅仅把第二轮关税延后了2周,没有动摇,硬刚到底。
面对1天72变的美国,加拿大对外专心对付特朗普,对内想办法帮加拿大人渡过难关。
就在刚刚,加拿大宣布60亿的经济援助计划!
劳工部长麦金农警告:贸易战正在进入“最大危机时刻”!
这个计划包括2大部分——
拨款60亿加元支持本土企业
50亿用于出口企业,帮助他们拓展美国以外的新市场;
5亿用于贷款项目,这钱由加拿大商业发展银行提供,针对受关税影响最严重的企业;
10亿用于增加对加拿大农业信贷的融资支持,缓解农场主和企业的压力;
放宽就业保险政策(EI)
允许受影响工人领取部分EI福利,即便他们没有失业、但工时缩短;
延长EI福利期限,确保因关税战失业或受严重影响的工人有更长的缓冲时间;
与此同时,加拿大还宣布扩大“临时工作共享计划”——
允许企业减少工作时间,但员工还能领取部分工资和政府补贴,避免大规模裁员。
此举旨在帮助企业在贸易战的情况下留住员工,维持运营稳定。
目前,加拿大政府还在研究进一步报复,保护本国经济不受到更大的冲击,
专家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数十万加拿大人失业,受影响企业包括汽车制造业、钢铁和铝工业、农业、乳制品行业等
财政部长多米尼克表示,如果关税全面实施,加拿大经济将遭受巨大冲击,我们必须果断行动,保护加拿大企业和工人。
今天,加拿大统计局公布了最新数据,2月份本国就业市场就遭遇了寒潮,就业人数“几乎没有变化”!
加拿大上月仅新增1100个职位,远低于1月份的76,000个职位。
就业数据疲软,也导致货币市场提高了对加拿大央行下周降息的预期。
也因为这场贸易战,加拿大人对美国的评价急剧下降,2月份去美国旅游的人数锐减40%,宁愿吃亏改票或者跑远一点去非洲,也不想把钱花在美国人身上。
最新民调显示,加拿大人对几个关键议题的讨论热度正在上升。
一是能源,美国向加拿大能源进口产品加征10%的关税,75%的加拿大人支持建立境内的“能源走廊”,将阿尔伯塔省的能源跨省输送到东部,不经由美国,降低对他们市场的依赖,还能创造就业机会。
二是美元,65%的加拿大人反对经济上与美国进一步融合,拒绝加入美加经济联盟,并采用美元。
大家希望保持本国货币政策,不想再被美联储牵着鼻子走,减少依赖,并在财政、社会福利和税收政策上保持独立性。
三是政府合同,65%加拿大人支持或部分支持禁止美国公司参与加拿大政府合同竞标,包括联邦、省、市政府的合同,只选择加拿大或其他国家的企业。
其实,弃用美元这个问题,特朗普不止一次提及了,在关税大锤砸下去之前,就警告过,让大家不要想放弃美元,否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实施100%的关税。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过去8年来美元一直“遭受严重围攻”,“许多国家”都在远离美元,但他希望美元“继续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尤其是金砖国家2023年就在讨论去美元化了。
3月5日贸易战开到至今才过了2天,特朗普关税政策变来变去,变卦改口风都快成了他招牌了,就连美国媒体都受不了了,说他施政就跟烙烧饼一样随意,让美股投资者都受到惊吓。
每次特朗普一变卦,股市就跟着动荡,对此他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1.0时期,特朗普总喜欢把美股上涨归功于自己,还施压美联储用货币政策配合美股牛市。
但这次,特朗普昨天表示,他在做关税决定时“压根就没有看过股市的表现”。
不论怎样,特朗普执政的这4年,对于加拿大而言估计会是非常漫长而艰难、充满变数和挑战的4年。
卸任倒计时2天! 特鲁多泪洒告别现场 数次哽咽 "这是我最大的荣幸"!
数次情绪激动落泪
“能为加拿大人服务,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荣幸。” 3月7日,在渥太华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即将卸任的特鲁多(Justin Trudeau)说到这句话的时候,眼眶湿润了。
这位执政近十年的加拿大总理,即将在两天后告别自己自由党领袖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
特鲁多在新闻发布会上,数次情绪激动落泪,坦言自己从未考虑过以临时看守身份继续执政,“我期待未来几天或一周内,正式把权力移交给新任的领导人。”
这一表态,也直接驳斥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特鲁多想“继续掌权”的说法。
回顾任内经历时,特鲁多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感慨。他谈到过去十年中经历了特朗普上台、世纪罕见的疫情、通货膨胀危机、乌克兰战争,以及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这是一段复杂的岁月。但这是我选择的工作,我将履行到最后一刻。”
最让特鲁多难以抑制情绪的,是谈到加拿大全国范围内每天10加元托儿计划时。
“托儿服务关乎公平。它不仅帮助加拿大家庭度过生活成本的危机,甚至帮助我们避免了一场经济衰退,”特鲁多热泪盈眶地说道。
他还强调,2025年为止,加拿大已新建或资助15万个托儿名额,未来一年还将增加10万个。
特鲁多也不忘提醒公众,“任何政府的政策,都可能被下一届政府推翻,除非加拿大人坚决表达他们的意愿。”他直接点出对保守党可能削减该计划的担忧,并呼吁加拿大人关注和支持这个政策。
在告别的同时,加拿大正面临与美国的贸易战压力。特朗普政府近日对加拿大商品开征25%的关税,理由是遏制芬太尼毒品流入美国。
这一措施引发了加美关系紧张局面,但特朗普也同时给予了一些产品一个月的关税豁免。
尽管如此,特鲁多坚决表示:“加拿大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他直言特朗普的关税举动“愚蠢”,不仅伤害加拿大,也必然伤害到美国家庭。
特鲁多强调,加拿大人在这场贸易风波中空前团结,这是加拿大应对更强大邻国施压的最大资本,“在我任期的最后几天,我们依然坚定地支持你们,我们不会让加拿大人失望。”
回忆自己近十年的执政历程时,特鲁多也提及了他父亲皮埃尔(Pierre Trudeau)当年推动的双语政策和《权利与自由宪章》,并表示自己施政的出发点一直是希望给加拿大留下持久、积极的改变。
尽管任期内饱受争议,特鲁多的落泪告别依然打动了许多加拿大人。“我每天都把加拿大人放在第一位,这将是我生命中最自豪的事情。”告别之际,他用自己的真情流露,感染了现场所有人。
接下来,加拿大自由党将在3月9日公布新党魁,这位新领袖将随即正式成为加拿大的新一任总理,带领国家继续前进。
刚刚!BC省再次地震 大批居民有震感 3周4震人心惶惶 专家警告: 大地震迟早要来!
地震在这里是常态
BC省近期地震不断,让不少居民夜不能寐。本周三下午4点18分,BC省维多利亚以南约60公里处再次发生3.9级地震。
不少维多利亚的居民都感受到了震动,这已是该地区三周内发生的第四次有感地震。
这场地震的震中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此次地震深度约43公里。
虽然加拿大地震局表示此次地震未造成损害,维多利亚地区居民仅有“轻微震感”,但截至当天下午4时40分,已有超过75人向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感受到地震,其中包括来自维多利亚、苏克(Sooke)和西德尼(Sidney)地区的民众。
这次地震来得不是没有预兆。就在两天前的周一(3月3日)凌晨5点左右,维多利亚和温哥华之间发生了4.1级地震,导致数千名居民被从睡梦中惊醒。
更早之前的2月24日,BC省Port Alice以西海域发生5.2级地震,而2月21日, Sunshine Coast的塞切尔特(Sechelt)附近也发生了4.7级地震,震感遍及BC沿海地区和低陆平原。
面对如此频繁的地震活动,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地震学家约翰·卡西迪(John Cassidy)表示,这些地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关联。
卡西迪解释道:“这些地震间距太远,无法建立联系,而且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太长。今天奥林匹克半岛的地震是一次深层地震,发生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俯冲构造板块上,与北美板块完全分离。”
“而近海地震则发生在温哥华岛外已知的活跃断层上,这些断层位于其他构造板块上,与北美板块和俯冲的胡安·德富卡板块(Juan de Fuca plate)完全分离。所以它们都位于完全不同的断层、不同的构造板块和不同的系统上,但这些地区确实每天都会发生小地震。”
每年在BC省检测到的地震有数千次,绝大多数人们根本感觉不到。BC应急管理局(Emergency Info BC)也确认,目前没有海啸威胁。
卡西迪强调,最近频发的地震虽然提醒我们大地震确实会发生,但并不意味着一场大地震即将来临。
“最近这些地震事件的好处是,人们正在检查他们的地震应急包。这不是什么需要担忧的事情,它并不表明我们离另一次更大的地震更近了,但它确实提醒我们,地震在这里是定期发生的,所以做好准备非常重要。”
加拿大地震局将3.5至5.4级的地震归类为“经常能感觉到,但很少造成破坏”的等级。尽管如此,专家仍然建议BC省居民为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做好准备,因为专家认为,迟早会发生的巨大破坏性板块地震。
做好准备包括储备必要物资,制定就地避难或疏散的计划。
加拿大地震局建议,任何感觉到地震的人都应该在网上填写他们的“你感觉到了吗?”(Did you feel it?)问卷表格,这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地震影响范围和强度。
在这个地震频发的时期,专家们的建议很明确:不必过度恐慌,但一定要做好准备。正如卡西迪所说:“地震在这里是常态,而非例外。”
突发!美国暂停对加拿大加税!绝不妥协硬刚到底 特朗普服软;劝你别再折腾 好自为之
纯纯折磨人
就在刚刚!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的25%关税再延迟一个月!
豁免范围是北美贸易协定项下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为期一个月,到4月2日为止!
预计,美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的商品中有一半以上将有资格获得豁免。
卢特尼克也强调,这项最新的暂缓措施只会持续到4月2日。
大家注意一下这个日期,4月2日也是特朗普2.0政府第二波关税的生效日期,届时特朗普计划实施对等关税,对其他国家征收与美国出口产品相同的进口税。
特朗普到时候会不会发癫,一下子两项关税一起加起来征收,现在谁都说不好。
卢特尼克透露,美国现在喊暂停,也就是在给加拿大和墨西哥更多时间,在限制芬太尼进入美国方面取得更多的进展。
如果一个月后拿不出让特朗普满意的结果,25%的关税可能会重新实施。
特朗普接二连三的关税威胁已扰乱金融市场、降低消费者信心,并使许多企业陷入不确定的氛围,招聘和投资均出现延迟。
昨天美国豁免汽车产品关税的时候,加拿大就已经强硬表示,除非取消,加拿大报复性措施不会停止,各个省长也已经纷纷下架美国酒类。
美国酒业大佬表示,加拿大下架酒类产品比实施关税还可怕。
除此之外,安大略长道格·福特从本周一开始,就对向纽约、密歇根州和明尼苏达州 150 万户家庭和企业提供的电力征收 25% 的关税。
今天早上,加美股市全面下跌,暂停的消息传来之后,出现小幅反弹。
特朗普上任30天,仅在关税问题上就反反复复快10次,一天一个变。
关税战开打的48小时内,美加两国政府各个层级都进行了密集的通话往来。加拿大这次会如何应对,还要等特鲁多和各省长回应,但白宫现在释放的不可预测性和混乱性太多了。
加拿大外长乔利接受表示,加拿大对“每30天经历一次这种无理闹剧”不感兴趣,特朗普想削弱加拿大,试图吞并,“他(特朗普)自己就曾经这么说过”,但加拿大强硬起来了。
到这里,大家应该都看出特朗普的套路了,捉摸不定,纯纯折磨人、搞人心态的。
美国明尼苏达州州长蒂姆·沃尔兹表示,这是一场“不必要且代价高昂的贸易战,虽然总统可能不重视为我们的经济贡献数十亿美元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明尼苏达州却重视。”
但特朗普哪是能听一个州长话的人,该干嘛还干嘛。
昨天才和特朗普通过电话的特鲁多表示:可预见的未来里,关税战还将持续!
BC省长刚刚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豁免是一回事,但这次特朗普已经让加拿大意识到,不能太过依赖单边国家,不论是在什么问题上。
就目前来看,加拿大暂时没有因为豁免1个月而取消报复性措施,所有美国商品入境都加征25%附加税的措施已经生效!去美国购物也需要申报!
附加税适用于所有原产于美国的商品,无论是商业用途还是个人用途,即使这些商品从非美国国家出口至加拿大,仍需缴纳附加税。
受25%附加税影响的美国商品涵盖肉类、牛奶、奶油、黄油、酸奶、奶酪、面包、意大利面、木材制品、服装、行李箱等多个品类。
边境据透露,这些措施适用于商业货物、邮寄或快递进口商品,以及超出个人免税额度的旅客携带物品。
加拿大政府表示,附加税将一直有效,直到美国取消其对加拿大的不公平贸易限制措施。
附加税的支付方式与海关关税和税收相同,需在规定时间内缴纳。
BC省长尹大卫表示,希望居民优先在本省及加拿大境内旅行和消费,支持本地经济,而不是前往美国购物。
关税照加! 刚刚! 特朗普土豆通电话 再次羞辱特鲁多 给点小豁免 没有加拿大的份儿
预计是一场硬仗
就在刚刚!美国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关税松绑,豁免汽车行业1个月!
今天中午,特朗普和特鲁多通话50分钟,挂了电话后,特朗普就连PO了两条贴文。
“特鲁多打电话给我,问我关税的问题,我告诉他很多美国人都因为从加拿大和墨西哥流入的芬太尼死亡,但现在已经没什么让我相信这种现象能被阻止了。他说情况已经在好转了,但我说这还不够好。”
他表示,双方还算“友好”地结束对话。
“他没告诉我加拿大选举什么时候举行,我就好了奇了,为啥呢,然后就意识到,这人可能试图藉关税赖着不想下台,祝你好运吧,贾斯汀!”
短短3分钟后,特朗普又PO了一条,又把矛头对准了“加拿大州长特鲁多”,说加拿大边境政策薄弱,允许大量芬太尼和非法移民涌入美国。
白宫官方的最新声明:我们将对通过美加墨贸易协定来往的所有汽车提供一个月的豁免期!但4月2日的对等关税还按计划实施!
昨天加拿大宣布报复性关税之后,特朗普就当场跳脚,放狠话说:你们现在加多少,下个月对等关税我会全部算上去再要回来的!
这么看来,下一轮关税恐怕更恐怖...
也就是说,这次全面关税政策还是照样实施,只不过对“汽车三巨头”豁免,延迟1个月征收,包括Stellantis、Ford 和General Motors,均不是加拿大车企。
昨天,美国商务部长就透露,说特朗普正在考虑妥协,给关税松绑,并多次强调美国对加墨征税的主要原因是芬太尼问题,暗示关税可能仍维持在25%,但部分商品类别可能获得豁免。
因为关税松绑的消息,加拿大股市稍微反弹,加元对美元小幅回升。
加拿大财政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明确表态:“我们不接受任何部分减免关税的方案,我们的目标是让自由贸易协议得到尊重,让所有关税被完全移除。”
安大略省长福特也表示:我们将坚守立场,一系列报复性措施照样进行,没有什么所谓折中方案,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取消关税!
“他们低估了加拿大人民的力量和意志,美国商务部长和特朗普都是很聪明的商人,但他们打错算盘了。”
安大略省的美国酒类商品每年销售额近10亿,全部下架。
特朗普这次的大规模关税政策,影响的是整个北美的经济,就连产业专家都表示,“这就好比一场8级地震,就算做好了完全的准备,冲击还是不言而喻!”
第一波征收关税的是加拿大、中国、墨西哥,美国3大贸易伙伴一起得罪,长年进口中国商品的西岸港口货物吞吐量立刻骤减,未来几个月各种商品的价格就会出现暴涨。
加拿大更惨,本来物价就逆天,这下子直接凉凉。
下周就是央行利率决定会议了,在美国关税已经生效,一些经济学家预计加拿大央行这几个月可能会被逼无奈,加快降息的频率!
目前,加拿大央行的隔夜利率维持在3%。
经济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 北美副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布朗表示,美国维持关税政策会使加拿大经济陷入衰退。即便关税持续不久就被取消,美加贸易关系仍将受到深远影响。
在移民减少、生产力增长放缓的大背景下,加拿大的GDP增长可能会比此前预测的更加疲软。
为了挽救经济,“央行在下周的会议上极有可能降息至少25个基点,甚至可能大幅下调50个基点。”
关税推动物价上升、加元贬值加剧生活成本危机,加拿大即将迎来“裁员+涨价潮”!很多加拿大人都已经开始囤货了!
第一波关税针对的行业是:汽车行业(推迟1个月)、铝业、制药行业、木材行业、石油和天然气(税率10%);
作为首轮反制措施,加拿大对美国的柑橘类水果、家禽、鸡蛋、乳制品、番茄和咖啡征收25%关税。
第二轮报复关税清单包括美国牛肉、部分生菜、鱼类、尿布、坚果类。
食品行业专家表示,虽然加拿大杂货价格不会立马上涨,因为这些东西加拿大也有,实在不行还能从别的国家进口,但成本还是上升的,有一段“反应期”。
很多人也趁着现在加上还有货、便宜的时候,赶紧囤刚需品。
有媒体甚至整理出来一份“囤货清单”,142种进口商品将全线涨价——
从吃的:进口鸡肉等禽肉类产品、牛肉、猪肉、羊肉等肉制品、鸡蛋、牛奶、酸奶、黄油、奶酪等乳制品
生活必需品:香皂、洗发水、牙刷、牙膏、剃须产品、化妆品、卫生纸、餐巾纸、纸巾、包装纸盒、床单、枕头、等家具类产品
电器、机械及汽车用品:吸尘器、洗碗机、微波炉、电熨斗、空气炸锅、咖啡机、烤箱等厨房家电
服饰和鞋类:服装、鞋帽、围巾、皮包、公文包、手提箱、旅行箱、手套
奢侈品:钻石、金银、名牌包、手表、太阳镜
到建材和家具:地板、门窗、橱柜、沙发、椅子、床架、书桌
统统涨价!
一个住在多伦多的妈妈重新算了家里的开支,表示孩子还吃的花生酱三明治都快成“轻奢午餐”了。
加拿大人纷纷取消美国行,航空公司和旅行社也将迎来寒冬。
旅行社Flight Centre Travel Group Canada 透露,今2月份前往美国的机票预订量较2024 年同期暴跌40%。过去3个月内,每5名游客中就有1人取消赴美行程。
加拿大廉航Flair Airlines 抓紧机会,推出 “反关税”特惠机票,鼓励旅客避开美国,转而前往加拿大国内、墨西哥及加勒比海等热门度假胜地!全线机票直降25%!
据经济专家分析,这场贸易战有三种走向——
一,速战速决:特朗普30天之内取消关税,物价还能缓慢回落;
二,寻求出路:加拿大转向国内、欧洲、亚洲市场,找新的供应商,过渡期可能会有短暂缺货现象;
三,死磕到底:贸易战持续到今年年末,引发新一轮通货膨胀,年均通胀率上涨30个基点,加拿大失业率上升到8%;
加拿大零售委员会建议:大家优先选择本地产品,随时关注各大超市的折扣消息,必要时适量囤点货,大家皮绷紧一点,这次贸易战有可能比加拿大的冬天还要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