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加新网

Exclusive Content

华人注意! 跨境汇款单笔超5000元就查 支付宝微信也中招 这样汇会被拦

重磅新规!  最近,一个最新政策引起了不少海外华人的关注——以后跨境汇款监管收紧,单笔超5000元必须严格核实身份了! 2025年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拟将跨境汇款监管门槛从原有的1万美元大幅下调至5000元人民币(约1000美元)! 也就是说,只要是 单笔≥5000元人民币的跨境汇款,金融机构必须核实客户身份,并完整传递汇款人信息 。 这个最新规定覆盖所有支付渠道,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预付卡机构等都需要执行。 不仅如此,客户身份信息与交易记录还需保存至少10年。 即使金额未达门槛,只要金融机构怀疑存在洗钱风险时,也可以出手拦截交易 。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新规首次明确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反洗钱监管体系,要求其履行与银行同等的义务。 这也意味着,通过支付宝“跨境汇款”或微信“微汇款”等渠道向境外转账,将会面临与银行相同的审核标准。 不过,大家也不需要太担心,因为常规的学费等大额汇款,还是会遵循现有规定执行。 比如说,如果要一次性汇出5万美金学费,只要准备好 学校录取通知书、学费清单▫、汇款人与留学生关系证明▫、资金来源证明(工资流水、存款证明等),还是正常能汇的。 至于相较小额的日常汇款,比如生活费,可以分2-3次汇出,例如2万+2万+1万美元,尽量避免拆分成10次5000美元等刻意规避行为 。 同一收款人频繁接收多笔4999元汇款 、多人向同一境外账户集中汇款 、使用不同支付渠道向同一账户分批转账等汇款方式,估计会被直接拦截。 不仅如此,系统也会集中自动筛查“可疑交易模式”,比如说夜间频繁转账等。 总的来说,变化如下—— 交易类型 新规前 新规后 学费汇款(5万美元) 一次性汇出,材料齐全即可 不变,仍需提供完整证明 生活费汇款(1万美元) 可能无需详细说明用途 需声明用途,可能要求提供消费凭证 5000元以下小额转账 基本无审核 仍可能被拦截(若系统识别风险)

恐怖! 载281人波音高空引擎喷火 轰鸣巨响 乘客哭等坠机 “遗书都写好了”

当下想了千百种坠机死法 旅游旺季本来搭飞机的人就多,但上天的飞机却一架接着一架出事。 近日,一架载着近300人的波音客机出事,刚起飞没多久,引擎就在高空突然喷出火焰,轰鸣巨响传来! 整架飞机的人都吓坏了,有人甚至连告别短信都发出去了,迎接死亡! 出事的是德国康多尔航空的DE3665班机,原定在当地时间8月16日晚上8点从希腊科孚岛出发,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 这架飞机当时也确实顺利起飞了,而且根据航班追踪网站 FlightRadar24的数据,也在起飞后不久,就升到了约36,000英尺的巡航高度。 然而,就在短短几分钟后,就有坐在窗边的乘客亲眼看见右边机翼附近的引擎喷出火光! 这已经不是在机场附近了,万尺高空中,引擎喷火看在乘客眼里,简直恐怖至极。 偏偏就在下一秒,一声轰鸣巨响传来,飞机拉响火警,这下子机舱里的乘客坐不住了,脑子里面已经上演千百种坠机死法了... 一名乘客回忆当时,“一瞬间,整架飞机的动力似乎都中断了,我们感觉到飞机不再往上爬升。” 还有人坦白:“我甚至都已经把最后的短信发给家人了,因为我以为自己就要死在这儿了!” 事实上,大家都一度以为飞机要坠落,自己性命难保,已经在心里默默告别世界了。 “我的心脏几乎要停止了,那一刻,我只能想到家人,真以为自己活不下来了。” 机组人员立即上报给驾驶舱,机长当机立断,研判不能再飞,就联系塔台请求迫降。 40分钟后,这架载着273名乘客与8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57客机就紧急迫降在了意大利南部布林迪西机场。 飞机一落地,大家提在嗓子眼的心才重新放回肚子了,机组人员马上就将全飞机的乘客安全撤离。 康多尔航空证实了这起事故,并透露引擎喷火是源于“燃烧室内发生的气流扰动与化学反应”。 目前,涉事客机已交由工程师进行全面技术检查。 因为意大利机场当地的酒店没有那么多房间,部分乘客当晚未能入住,只能滞留机场过夜,航空公司提供了额外餐饮券与毛毯,并承诺报销自行寻找住宿的相关费用。 第二天,航空公司派了架新的飞机,将他们重新送往杜塞尔多夫。 虽然最后全机相安无事,但最近全球空难连连,这40分钟对于人在飞机上的乘客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 “换做是你,在高空看到飞机喷火了,绝对冷静不下来!”一个乘客后怕地说道。

悲剧! 中国夫妇加拿大探亲突遭横祸 父亲遇难儿子失踪 母亲命悬一线!

温馨的家庭团聚成了悲剧 周六傍晚,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纳纳斯基斯湖区(Kananaskis Country)的Barrier Lake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独木舟翻覆事故。 一对从中国来加拿大探望儿子的华人夫妇与他们的30岁儿子在湖中划船时,突遇强风大浪,独木舟不幸倾覆,三人被抛入冰冷的湖水。 这场悲剧导致60多岁的父亲当场溺亡,56岁的母亲因体温过低被紧急送往卡尔加里医院救治,而他们的儿子至今下落不明,警方推测已溺水身亡。 救援行动仍在紧张进行,搜救队希望能找到失踪的年轻人,为这个家庭带来一丝安慰。 事故发生在8月16日傍晚6点30分左右,Cochrane皇家骑警(RCMP)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 据警方描述,事发时湖面突然刮起强风,掀起大浪,导致独木舟失去平衡,三人落入冰冷的湖水。 救援人员在现场找到56岁的母亲,她因长时间浸泡在冰冷的湖水中出现体温过低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目前情况稳定。 而60多岁的父亲不幸被确认当场死亡,遗体已被找到。 30岁的儿子却始终没有音讯,初步搜救无果后,皇家骑警水下搜救队于周一上午10点30分开始在Barrier Lake展开大规模搜寻行动。 “这起事故非常令人痛心,我们对受害者的家人和朋友表示深切慰问。”Cochrane皇家骑警中士查德·福尼尔(Chad Fournier)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他表示,调查仍在进行中,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事故涉及他杀,初步判断是天气原因导致的意外。 福尼尔特别提醒,卡纳纳斯基斯和附近山区的天气变化无常,雨天、寒冷和高风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湖水多为冰川融水,温度极低,游客需做好充分准备。 Barrier Lake位于卡尔加里以西约70公里,距离班芙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是一个深受游客欢迎的划船和钓鱼地点。 尽管夏季湖面看似平静,但冰冷的湖水和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常常让游客措手不及。警方推测,事发时突如其来的强风和大浪是导致独木舟翻覆的主要原因。 三名落水者均为卡尔加里居民,其中父母是从中国来探望儿子的游客。 皇家骑警呼吁公众避免前往搜救区域,以便水下搜救队能够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福尼尔表示,搜救行动将每天与家属沟通,根据情况调整计划。 尽管希望渺茫,救援人员仍在全力以赴,希望能找到失踪的30岁男子。警方同时向遇难者家属表达了深切慰问,表示将继续提供支持。 福尼尔强调,游客在前往山区湖泊时,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穿戴救生衣,并确保对突发天气变化有所准备。 冰冷的湖水和快速变化的天气,可能在瞬间将一次愉快的家庭出游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目前,搜救行动仍在继续,皇家骑警承诺将尽一切努力寻找失踪者。这起事故的调查也在同步进行,警方希望通过进一步分析,了解更多事故细节,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暑期有许多华人从国内来加拿大旅行探亲,务必注意天气变化和户外活动安全,穿戴救生装备,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加航罢工结束! 航班今日恢复 旅客重获希望! 达成历史性协议 创行业先河!

“无薪工作的时代结束了”加拿大航空公司与空乘工会经过彻夜谈判,终于在周二凌晨达成临时协议,结束了从周六开始的罢工。这场罢工导致该航空公司整个机队停飞,影响了约50万名乘客的出行计划。罢工的核心争议围绕“地面工作薪酬”展开。长期以来,空乘人员在飞机着陆后的工作时间,包括乘客上下机、航班取消或延误期间都没有薪酬。代表超过1万名加拿大航空空乘人员的加拿大公共雇员工会表示,新协议保证了地面工作薪酬,“无薪工作的时代结束了”。加拿大航空执行副总裁马克·纳斯尔(Mark Nasr)也证实,新协议包含了地面工作薪酬条款。他说:“地面工作薪酬绝对应该包含在内,我们很高兴最终达成这项行业领先的协议,让空乘人员的重要地面工作得到应有的补偿。”劳工律师孙迪普·戈卡莱(Sundeep Gokhale)认为,增加地面工作薪酬对整个航空业都是重大突破,将为行业设立先例。罢工期间,加拿大航空取消了至少1219个国内航班和1339个国际航班。该公司计划从周二下午4点开始逐步恢复运营,首批主线飞机将重新起飞。纳斯尔表示,周二结束时,公司计划完成53%的预定航班,重点是国际出境航班。周三上午将“认真开始”恢复北美主线航线的运营。由于飞机和机组人员都不在原定位置,恢复正常服务需要7到10天时间。在此期间,一些航班仍将被取消,直到时刻表稳定。纳斯尔解释说,由于长时间停运,需要进行额外的维护工作。公司还需要从国际目的地召回机组人员,这进一步拖慢了重启进程。例如,从温哥华到悉尼的17小时航班降落后,由于没有第二组机组人员接班,同一组机组必须休息24小时才能执行返程航班。为应对大量乘客的咨询需求,加拿大航空扩大了客户支持团队,5000名员工正在帮助受影响乘客处理航班取消问题。公司为乘客提供全额退款或未来旅行积分,还承诺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乘客重新预订多达120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包括竞争对手的航班。公司还增加了客户政策的灵活性,允许乘客通过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在其他航空公司重新预订的时间从通常的3天延长至7天。这次罢工始于周六清晨,是1980年代以来加拿大航空空乘人员首次采取此类行动。工会在上周三发出了72小时罢工通知,因为3月31日到期的集体谈判协议未能达成新的协定。联邦政府在周六上午介入罢工,援引《加拿大劳工法》第107条,强制航空公司和工会进行有约束力的仲裁,加拿大劳资关系委员会命令空乘人员在周日返回工作岗位。工会官员拒绝执行这一命令,导致委员会在周一表示罢工是非法的。委员会要求工会在周一中午前停止罢工并公开告知其成员这样做,但工会没有照办。工会全国主席马克·汉考克(Mark Hancock)此前表示,工会领导人全力推动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他说:“如果这意味着像我这样的人要坐牢,那就这样吧。如果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会被罚款,那就这样吧。我们在寻找解决方案,我们的成员想要解决方案,但这个解决方案必须在谈判桌上找到。”好在航空公司周一晚上主动伸出了橄榄枝,双方重新坐下来谈,终于在周二凌晨4点30分前达成了协议。加拿大劳工大会对这个结果相当满意,说加拿大航空的空乘人员“狠狠教训了那些想躲在《加拿大劳工法》第107条后面逃避公平谈判的老板们”。他们认为这个结果证明第107条再也不是雇主的万能武器了,这条法律其实是对工人宪章权利的违宪侵犯。

扎心! 加拿大7月通胀下降 食品却暴涨3.4% 关税再加码 加元应声下跌! 央行降息稳了?

市场盯紧央行动作 就在今天,加拿大统计局公布了最新通胀数据——7月份全国消费者通胀率(CPI)同比上涨 1.7%! 这个数字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 1.9%,也较6月有所回落。 报告指出,汽油价格大幅下跌是推动整体通胀降温的主因,但对普通家庭而言,食品和住房支出持续高企,大家的生活压力还是没有缓解。 如果只看表面数据,7月的通胀报告还算乐观,但仔细一看,食品和住房等成本还在持续上涨。 果然,数据再怎么“漂亮”,消费者最直接的痛点还是在食品价格上。 7月份,食品杂货价格同比上涨 3.4%,涨幅是整体通胀的2倍! 这也是食品价格连续第12个月高于或持平于整体通胀水平。 糖果价格上涨11.8%、咖啡价格上涨28.6%、新鲜葡萄价格上涨了近30%。新鲜水果的整体成本从6月份的2.1%上涨到7月份的3.9%。 大家买菜应该都有感触,同样是一个购物车的东西,现在加拿大人给的钱比5年前多了27%。 不仅买菜贵,住房也贵,尤其是租金和按揭贷款利息支出。 住房通胀出现2024年2月以来的首次小幅加速,从6月份的2.9%升至上个月的3%。 7月份,租金价格增长加快,尤其是在爱德华王子岛、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以及BC省。 总体而言,7月份是连续第4个月全国通胀率落在央行设定的1%至3%目标区间内,并低于中点2%,但主要是因为汽油价格下跌。 由于联邦碳税取消,汽油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6%,有效压低了整体通胀水平。 受通胀放缓和油价下跌影响,今天,加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3周来最低水平! 加元兑美元汇率下跌0.4%,至1.3855加元兑1美元,或72.18美分。 也因为油价下跌、国内通胀数据走软,现在市场预期央行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宣布降息。 但这个预测也不一定准,有部分专家认为,如果央行贸然降息,可能会在未来推高需求,从而加剧食品与住房市场的压力。 还有加拿大人表示,这份报告有多少水分,估计央行心里也有数,不然也不会这几个月都不敢降息。 目前,加拿大央行的基准利率维持在 2.75% 不变,下次调整利率的时间窗口在9月。 与此同时,美国关税还在持续影响加拿大的经济。 今天,美国还宣布把407个产品类别加到“钢铁和铝关税”的清单中,将征收50%的关税! 特朗普强硬的关税政策不仅影响加拿大的关键产业制造,也影响美国本土。 60%美国消费者预期,未来一年失业率将进一步恶化,为2008年“大衰退”以来最差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加拿大虽面临物价上涨与不确定性,但整体状况“好于预期”。 相反,美国消费者信心正在明显下滑。

最新预测! 温哥华房价7年后将突破这个数 疯狂建房只能稳定价格!

房价将重回上升轨道 温哥华的房价问题一直让人头疼,一项最新研究更是让人心惊。 来自康考迪亚大学约翰·莫尔森商学院和Equiton的AI驱动研究预测,如果不大幅改变现有住房政策,七年后温哥华的房价将如脱缰野马般飙升。 研究显示,到2032年,温哥华的中位房价可能从现在的240万加元猛涨至近280万加元。即便政府采取激进的增建措施,房价也难以稳定在现有水平。 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楼市的严峻现状,还为解决这一代际难题提供了量化指引。 研究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传统计量经济学工具和AI预测模型,深入剖析了加拿大主要城市的房价走势,温哥华和多伦多尤为突出。 报告指出,供需失衡是温哥华房价居高不下的核心问题。即便住房建设速度提升50%,也无法显著遏制房价上涨趋势,中位房价仍将突破280万加元。 只有最激进的供应增长策略,才可能将房价稳定在250万加元左右。 今年,由于移民数量减少,温哥华房价预计将小幅回落。然而,研究警告,这种缓解只是昙花一现。随着人口增长反弹,房价将重回上升轨道。 报告强调,温哥华需要大幅加速住房建设,才能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即便如此,仅仅增加建设还不够,劳动力短缺、材料成本上涨和建设周期长等现实问题,都让这一目标变得异常艰难。 目前,温哥华的住房市场已经让人望而却步。报告显示,当前中位房价约为240万加元。 大温房地产经纪协会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区域差异:大温地区的单户独立屋基准价为197.44万加元,而温西的基准价高达331.18万加元,相比之下,温哥华东区的179.45万加元显得“亲民”一些。 这份AI驱动的研究不仅聚焦房价预测,还探讨了更广泛的住房市场挑战。 报告指出,加拿大楼市面临多重困境:住房负担能力持续恶化、熟练建筑工人短缺、材料成本不断攀升,以及增加住房供应的漫长周期。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让温哥华的楼市危机雪上加霜。研究呼吁,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务实的研究和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一困扰加拿大人多年的难题。 早前另一份全球住房研究也为温哥华敲响了警钟,称其为“全球房价最难负担”的城市之一。即便现在房价保持不变,普通居民也难以企及。 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承诺将解决住房供应问题,但从这份报告来看,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温哥华的未来房价走势,不仅关乎经济,更关乎无数家庭的安居梦想。
spot_img

加拿大男子突发心脏病 送医竟遭冷拒: 已下班 你打911吧!

在加拿大看医生,如果有家庭医生,没什么大病,平时看点小病小痛流感啥的,其实还是挺方便的,就怕遇到啥突发大病,那就真是赌了。 49岁的加拿大男子格兰特·乔丹(Grant Jordan)最近经历了一场生死劫,因为突发心脏病去看医生,居然被医院打发了?! 8月31日晚8点多左右,这天是星期天,家住新不伦瑞克省南部的格兰特约了朋友见面,便独自开车去他家。 没想到,就在途中,格兰特突然感觉到胸闷,一股紧绷感传来,心下觉得不对劲,立即就掉头回家了。 他神情痛苦,捂着胸口走进家门,让妻子带他去医院。 好在,就在距离格兰特家5分钟车程的地方,就有一家医院——Sussex Health Centre。 8点48分,格兰特就来到了医院,紧急求医,但这家医院已经关了。原本这个医院的关门时间是9点的,但两年前改成了8点半。 情况紧急,格兰特找到了对讲机,告知工作人员自己正心脏病发,请求他们收治。 却没想到,医院人员冷冷地丢过来一句话:嗯,我们已经关门了。如果你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打911。 一边是心脏传来的抽痛、一边是他人已经站在医院门口,却不能进去抢救的绝望和无力感。 别无他法,妻子扶着格兰特又艰难地回到停车场,等待救护车来到。 心脏病发作不是小事,一分一秒都能救命,黄金抢救时间是症状出现3小时内。 这个时候,格兰特胸口的疼痛已经开始扩散开来,到下巴、肘部和耳朵了。 妻子看着格兰特痛苦到扭曲的脸,也很着急。 晚上9点24分,也就是过了30分钟左右,救护车才赶到,将格兰特送到了75公里以外的圣约翰医院。 一下救护车,格兰特就被送进手术室了,病情严重到医生需要给他搭支架。 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的格兰特表示,“当时我就躺在停车场的人行道上,疼得实在是厉害,一心也没想别的,就想让自己不疼。” 当时医院的工作人员虽然没收他,但最后看他痛苦也给了点硝酸甘油,帮助他缓解胸痛。 他们也很无奈,表示如急诊室关门了,他们还帮忙救人,可能会让他们丢掉饭碗。 妻子很生气,也不理解这种情况怎么会出现。 “(我丈夫)差点就发展成致命性心脏病了”,当时医生判断格兰特能存活的几率只有20%。 “这真的很糟糕,购物中心和咖啡店营业的时间都比医院长,这是什么情况?!” 格兰特夫妇现在呼吁省政府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医院方面暂时还没有给出任何回复。 新不伦瑞克省的医疗系统一直都被诟病,政府的做法是请私营公司来提供医护人员,全省医院的护士是流动的,花了1.74个亿,结果就是医院早早关门,病人无处求医。 格兰特表示,省府还需要将医疗保健作为优先事项。 “为什么我们不能支付(医生和护士)工资,让他们留下来工作呢?这不应该是个大问题。”

2死7伤!女首富离婚闹出人命!丈夫被扫地出门 带武装分子强闯公司

见过离婚闹的,没见过闹出两条人命来的。 周三,这一幕就真实上演了,涉事双方是俄罗斯女首富塔季扬娜·巴卡里丘克(Tatyana Bakalchuk)和丈夫弗拉季斯拉夫·巴卡里丘克(Vladislav Bakalchuk)。 别看塔季扬娜才48岁,财富却已经高达81亿美元,在寡头林立的俄罗斯也是奇迹般的存在,妥妥位列女性首富。 而且,她还是白手起家。当年仅是一名英语老师。在家休产假时,为了补贴家用,开始在网上售卖一些服装。 没想到这下一下子将她的商业天才发挥了出来。在程序员老公弗拉季斯拉夫的帮助下,2004年她创立了电商平台“野莓”(Wildberries)。老公也辞职加入公司,两人一起创业。 正赶上电商在全球蓬勃发展和俄罗斯经济强劲的东风,野莓经过数年经营,一跃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电商平台。2021年销售额突破了7000亿卢布,被称为“俄罗斯的亚马逊”。 塔季扬娜的个人财富也爆炸式的成长,81亿美元的身家在全球福布斯富豪排名上也可以排到362名。 不过,公司一直是由塔季扬娜全数持有,直到公司发展大了,才象征性的转移了1%的所有权给弗拉季斯拉夫。稍微懂点俄罗斯法律的人都明白,这是为了规避同一人不允许持有子公司100%股权的限制。 分出1%股权后,野莓公司就可以使用便利流程迅速创建子公司,公司一路开设了30家子公司,业务从俄罗斯也扩展到东欧市场,拥有超过5万名员工。 两人结婚20年,在外人看来是一对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典范。 没想到画风在这周三突变。 老公弗拉季斯拉夫带着一群人进入野莓公司的总部,准备冲上电梯,但是遭到了保安的阻拦。没想到瞬间就传出了枪声,先是响了几声,随后就是一阵连续开枪的哒哒哒声,并有人倒地。 枪击持续了大约12秒钟,大厅里一片混乱,充斥着惊慌失措的尖叫声,人们试图躲进电梯避难。 警察接到报警迅速赶来,将公司封锁。 原来,弗拉季斯拉夫和女首富几个月前已经闹掰,两人公开表示现在正在离婚,而老公也已经被公司除名,禁止进入公司办公室。 弗兰季斯拉夫表示,自己当时并没有携带武器,只是去公司参加一场计划中的谈判,“不明身份的人...引发了一场武装冲突”。 但野莓公司的说法恰恰相反,他们表示是弗兰季斯拉夫及其手下试图非法进入,当天也根本没有安排所谓的谈判。 弗兰季斯拉夫一伙人现在已经被逮捕,并被控以谋杀罪。 导致枪击案的导火索是野莓与俄罗斯最大户外广告巨头Russ的合并案。 这桩交易非常离奇。虽然Russ是俄罗斯最大的户外广告公司,但相比野莓,只能算个小咖。野莓的体量是Russ的二十倍,去年收入也是Russ的九倍。 野莓完全可以直接收购了Russ,但最后却谈成了合并。 在合并过程中,塔季扬娜把野莓旗下30家子公司中的27家都转移到了新公司里,而Russ几乎没转移任何资产,仅象征性地投资77,000美元,居然就拿到了新公司35%的股份。 这样一操作,女首富的身家直接下降了34亿美金。而且合并的时间也非常“凑巧”。 女首富和老公4月宣布分居,两家公司6月就宣布合并,然后7月两人宣布正在离婚。 弗兰季斯拉夫感到自己被老婆耍了。这明明是离婚前转移财产,降低自己能分到一半的财富总值。 今年7月,他曾与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Ramzan Kadyrov)一起出现在视频中,声称他的妻子“以合并为名与一家奇怪的公司做生意,这家公司正在夺走资产”。 直到本周,事件升级,造成惨重伤亡。 塔季扬娜发布了一段哭泣的视频,指责她的丈夫策划了这次袭击。 “弗兰季斯拉夫,你到底在干什么?”她哽咽道。“你怎么面对你的父母和我们的孩子?你怎么能让局势变得如此荒谬?” 现在,弗兰季斯拉夫被抓,公司声誉也受到了影响,不知女首富离婚的狗血剧情将向哪个方向发展?

加拿大人暴怒! 拖家带口偷玉米 拿垃圾袋猛薅! "喂牲口的也偷"! 还非法捞鱼零元购

就是说,最近有些人在加拿大是狂刷存在感了,但干的全是遭人唾弃的事儿,往大街上拉粑粑、在Tims收集妹子口水、麦当劳后厨扣脚,今天还举家入侵别人家农田偷玉米! 在社交媒体脸书一个名叫Crime in Alberta的群组中,一位网友发帖警告住在波诺卡(Ponoka)地区的居民:千万小心自己的庄稼!自己邻居家的田被人举家偷了! 这个网友表示,自己这天回家途中看见邻居家的田里有5个陌生人在摘玉米,于是停下来问他们是不是经过主人允许了,却没想到接下来会看见这一幕。 “我们的车一停下来,玉米田里又有很多人冒出来!他们手里都拿着装满玉米的垃圾袋!” 网友都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看见了啥,然后追问他们究竟经过同意没,结果他们没一个人能说出这个田的主人名字,还说去年就取得同意了,理所当然今年也能摘??!! 自己邻居的田在光天化日之下被陌生人闯入,网友也不相信这些人说的,于是当场就跟邻居说了,结果人说不知道这回事儿,也从没同意过让人进来摘玉米! 虽然网友全文没说一个印字,但从照片上来看,不难分辨是什么人… 举家闯进人田里偷玉米,还能这么厚脸皮理所当然无视别人的,只能说一个字:绝。 虽然说这个玉米并不是给人吃的,是专门种来喂牲口养牛的,但重点不在这,这个照片被转发出去,又引起一波加拿大人不满。 果不其然,下面加拿大网友一片挞伐—— “这太不真实了,已经是偷窃的,是我的话就当场报警了。” “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我一定不会离开,直到警察来,这已经是盗窃了。” “希望拍照的人已经报警了。” “他们才不在乎呢,反正他们没啥东西能失去了,靠着加拿大纳税人的钱生活在这个国家,感谢特鲁多。” “他们不遵守这里的规则,结伴去我们的河里捞鱼,这是违法的,还在街上炸屎。” 这鱼又是怎么回事呢? 前段时间是加拿大三文鱼洄游季,很多安大略省人都在家门口观赏鱼群,结果有人拍到一群人卷起裤脚下水进行非法捕捞,瞬间惹怒了全网,洋抖和推特都爆炸了! 有网友在安大略省鲍曼维尔镇(Bowmanville)观赏三文鱼的时候,看见这些人在河里捕鱼,旁人出声提醒也不顾不管。 一经曝光,加拿大网友坐不住了,甚至有人要求渔警加大执法力度,直接抓人。 “一下子三文鱼要成濒危动物了。” “放开它们!还有没有法了?!” “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政府要结束欢迎移民政策了。” “别碰我们的三文鱼!” “天呀,来了20几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 “打电话举报,渔警一般出警很快,也很乐意罚款。” “你们已经从方方面面把加拿大毁了,还要毁到什么时候?” “说了也没用,人家装作听不懂英文。” 2个月前,一群人闯进加拿大的一家酒精商店,就这么明目张胆地抢劫,有男有女,连脸都不遮了,拿了就走,店员站在一边都傻了。 有目击民众将这一幕拍下来PO到本地论坛,一片谴责—— “这些移民没有专业技能或是任何内在价值,他们利用所谓的学签进来,这就是下场。” “在我看来,加拿大是真的把垃圾放进来了。” “特鲁多看了得多骄傲自己的工作啊。”

大温1号高速突发致命车祸 交通瘫痪! BC地标大桥燃大火 轰然坍塌!

在BC省,一天之内发生了两起令人震惊的重大事故。 在兰利市,一起致命车祸导致1号高速公路东行线关闭。而甘露市(Kamloops),一座具有88年历史的大桥则在大火中轰然坍塌。 这两起事件给当地交通带来了严重影响,也引发了公众对基础设施安全的担忧。 兰利致命车祸 今天清晨,在兰利的1号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一起悲剧性的车祸,导致一名摩托车骑手当场死亡。事故发生在凌晨4:20左右,事发地点位于1号高速公路东行方向的240街段。警方接到报案后,立即赶赴现场展开调查。 据兰利皇家骑警初步调查显示,一辆小汽车和摩托车在东行方向行驶时发生了猛烈碰撞。摩托车驾驶员在事故中受伤严重,不幸当场身亡。 由于事故发生在东行的240街路段,为确保安全和展开详细的事故重建分析,警方决定暂时关闭了232街到264街之间的东行线。 目前,尚未公布高速公路何时重新开放,事故现场仍处于封锁状态。驾驶员们被建议绕行Fraser Highway或56th Avenue,以避开封锁路段。 警方呼吁,任何目击此次车祸,或拥有行车记录仪视频的公众,尽快与兰利皇家骑警取得联系,帮助他们还原事故真相,相关信息请拨打604-532-3200。 甘露市大桥在大火中倒塌 与此同时,距离兰利数百公里外的甘露市,也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事件。甘露市的历史建筑红桥(Red Bridge),在今晨突发大火后,彻底坍塌。 这座拥有88年历史的木制大桥连接了甘露市市中心、Tk’emlúps 印第安保留地和南汤普森河对面的工业园区,它不仅是甘露市的地标,更是许多通勤者和重型车辆的必经之路。 目击者内华达·伍兹(Nevada Woods)描述了这一骇人场景。她说,当时是凌晨3:30,她突然被外面的声音惊醒,仿佛听到了一棵大树倒下的声音。 她从窗户往外看,只见浓烟弥漫,远处还有橙色的火光。她好奇地走出家门,来到附近的一个营地,亲眼目睹了火势迅速蔓延,最终导致整座桥坍塌的场景。 伍兹说:“大桥完全倒塌进了河里,所有的木头都还在燃烧。整个场景十分震撼,木头掉进水里,发出了巨大的响声和火焰。” 消防队长诺姆·利特尔(Norm Little)表示,消防员于凌晨3:10接到报警赶到现场时,桥面已经处于全面燃烧状态。 尽管消防员们迅速采取了行动,但他们依然无法阻止火势蔓延,最终大桥坍塌掉入河中。幸运的是,此次大火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甘露市的市长里德·哈默-杰克逊(Reid Hamer-Jackson)对此感到非常遗憾。他说:“红桥对于甘露市的历史和交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许多通勤者,甚至是重型卡车,都依赖这座桥通行。尽管这座桥已有多年未进行过大修,但它承载了大量的交通压力。我们真的希望能够尽快重新建造一座新桥。” 事实上,这已经是红桥在短短两天内第二次着火。几天前,桥上曾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火灾,导致桥梁临时关闭,但未料到这次大火竟然直接导致了整座桥的坍塌。 警方对此次火灾表示怀疑,并正在积极展开调查,以确定火灾是否与人为纵火有关。 皇家骑警甘露市警司杰夫·佩利表示,警方目前正在将这起火灾列为“可疑案件”,并正在与当地消防部门密切合作,调查火灾的具体起因。 他同时呼吁,任何了解火灾起因,或有相关线索的市民,立即与甘露市皇家骑警联系。 火灾虽已熄灭,但危险依然存在。大桥坍塌后,木材碎片散落在河中,并继续燃烧,导致河道中充满了漂浮的燃烧残骸。 甘露市政府随即发布警告,提醒居民远离大桥倒塌的区域,并关闭了周边的先锋公园、河畔公园码头以及两座公园之间的河滨步道。 政府还临时关闭了城市内的所有船只码头,以防止河道中漂浮的残骸对船只或河道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危害。 尽管红桥曾是甘露市重要的交通纽带,但也有一些市民表示,大桥的倒塌并不意外。长期居住在甘露市的居民马克·康提(Mark Conti)坦言,红桥的年久失修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大桥的结构状况已经很差了。虽然它是甘露市的历史象征,但早就该进行全面翻修了。现在倒了也许是个机会,重建一座全新的桥梁。” 目前,红桥火灾的调查仍在进行中,警方尚未排除任何可能性。无论是意外还是人为,这场大火都让甘露市失去了一个历史性的地标,而重建工作也许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大温知名华人律师第三次被吊销执照 已飞回中国 曾竞选列治文市长!

曾在列治文备受瞩目的华裔律师郭红,近日再度成为新闻焦点。她因职业行为不当,被BC省律师协会纪律委员会第三次吊销律师执照。 这位前移民与商业律师,自2018年以来就因九项指控深陷职业丑闻。而这次的处罚决定,主要源自她在多次审查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当行为,包括挪用资金、与客户存在利益冲突、以及在面对协会调查时作出虚假陈述。 早在今年5月初,BC省的一个纪律委员会便裁定,郭红在被暂停执业期间,依然非法提供法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郭红并未出席今年5月的纪律听证会。据其儿子透露,她目前身在中国,声称正处理“商业机会”,并接受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治疗。 然而,她的缺席并未阻止法律程序的推进。在她未能按要求向法院提交财务文件后,BC省最高法院法官戈登·韦瑟里尔(Gordon Weatherill)于5月对其发出逮捕令。 若郭红回到加拿大,她将面临因藐视法庭而被逮捕和监禁的命运。 这是郭红第三次因职业不当被吊销律师执照。律师协会表示,这种多次吊销执照的情况极为罕见,尚不确定是否有其他类似的先例存在。 委员会也明确表示,尽管郭红已不再是律师协会的成员,但进行多次吊销执照的决定,是为了确保公众和法律行业清楚,违反职业道德的后果无法通过简单的辞职来逃避。 郭红的法律生涯充满波折。她毕业于温莎大学法学院,以处理房地产交易和为中国客户申请移民而闻名。她自称通过省提名计划为客户处理了约6亿加元的年交易额。 除了律师身份,郭红在政坛也曾活跃。2018年,她曾竞选列治文市长,虽未成功当选,但这场竞选让她在公众面前更加曝光。 在此之前,郭红因一名会计从其信托账户盗走750万加元而广受关注,她当时声称会计使用了她留下的空白支票,导致账户失控。最终,这起事件为她带来了一年的律师执业暂停处罚。 然而,郭红的法律生涯早已在过去几年中多次亮起红灯。她在2012年和2014年分别接受了两次执业评审和两次行为评审,特别是在刑事案件、家庭事务及诉讼案件中,她不得不将所有新案件转交其他律师。 在面对指控时,郭红曾公开声称,律师协会对亚裔女性律师存在偏见,并表示其暂停执业的决定对普通话社区将造成不利影响。然而,纪律委员会驳回了她的说法,认为其毫无依据和证据。 如今,郭红仍欠律师协会超过10.8万加元的罚款,而在这次的案件中,她被要求支付大约1.3万加元的费用,远低于协会最初提出的8.2万加元。

女子在家遭13英尺巨蟒缠住 差点死了;马桶藏蛇 男子被咬住血溅一地

人好好的在家里做家务,没想到差点死了! 当地时间9月17日,1名64岁的老人阿罗姆·阿伦洛(Arrom Arunroj)就经历了攸关生死的4个小时。 当天她正在位于泰国北榄府(Samut Prakan)的自家户外厨房洗碗,突然感到右大腿一阵剧痛。 她原以为是被巨蜥咬了,但低头一看,竟然发现一条长达13英尺的巨蟒正盘绕上她的腿。 阿罗姆立即试图将蛇头扯开,但在挣扎过程中不慎跌倒,巨蟒趁机将她紧紧缠绕,逐渐盘绕至她的上半身。 由于巨蟒重达45磅,她在搏斗过程中渐渐体力不支,被巨蟒死死缠住,坐在厨房中。僵持了2个多小时后,邻居才听到她的呼救声报警。 警方在破门而入后发现,巨蟒仍盘踞在阿罗姆身上,而她双臂发白已经失去知觉,右腿上还有多处被巨蟒咬伤的伤口。 警方和救援人员用了各种工具,经过30多分钟的紧急救援,救援人员终于成功将巨蟒移开,随后将其放归附近的森林。 阿罗姆被立即送往医院接受治疗。她在事后回忆道:“我当时非常害怕,巨蟒似乎是在等我断气,然后吃掉我。我拼命呼救,直到有人听到我的声音,这是我这辈子最可怕的经历。” 目前,阿罗姆已脱离生命危险,但仍需进一步治疗。 巨蟒虽然无毒,但通常通过咬伤猎物并将其紧紧缠绕直至窒息而死。 事发地点 在泰国,蟒蛇遍布全国,今年8月还发生过一起男子在自家上厕所时被蟒蛇咬伤的事件。 受害者塔纳特·唐特瓦农(Thanat Thangtewanon)刚坐在马桶上,突感感到一阵剧痛。什么东西咬住了他。他赶紧把手伸进马桶里,竟然抓到了一条长达12英尺的巨蟒! 为了挣脱巨蟒的攻击,塔纳特拿起马桶刷猛击巨蟒的头部,直到它松口并最终死亡。 事后,塔纳特立刻前往医院接种破伤风疫苗。医生表示,伤口并不深,无需缝针,预计几周内可以痊愈。 2016年,也曾发生过巨蟒袭击正在如厕的人类的事件。阿塔蓬·本马丘(Attaporn Boonmakchuay)被一条长达10英尺的巨蟒咬至失血过多晕倒,经抢救才保住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