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加新网

Exclusive Content

华人注意! 跨境汇款单笔超5000元就查 支付宝微信也中招 这样汇会被拦

重磅新规!  最近,一个最新政策引起了不少海外华人的关注——以后跨境汇款监管收紧,单笔超5000元必须严格核实身份了! 2025年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拟将跨境汇款监管门槛从原有的1万美元大幅下调至5000元人民币(约1000美元)! 也就是说,只要是 单笔≥5000元人民币的跨境汇款,金融机构必须核实客户身份,并完整传递汇款人信息 。 这个最新规定覆盖所有支付渠道,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预付卡机构等都需要执行。 不仅如此,客户身份信息与交易记录还需保存至少10年。 即使金额未达门槛,只要金融机构怀疑存在洗钱风险时,也可以出手拦截交易 。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新规首次明确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反洗钱监管体系,要求其履行与银行同等的义务。 这也意味着,通过支付宝“跨境汇款”或微信“微汇款”等渠道向境外转账,将会面临与银行相同的审核标准。 不过,大家也不需要太担心,因为常规的学费等大额汇款,还是会遵循现有规定执行。 比如说,如果要一次性汇出5万美金学费,只要准备好 学校录取通知书、学费清单▫、汇款人与留学生关系证明▫、资金来源证明(工资流水、存款证明等),还是正常能汇的。 至于相较小额的日常汇款,比如生活费,可以分2-3次汇出,例如2万+2万+1万美元,尽量避免拆分成10次5000美元等刻意规避行为 。 同一收款人频繁接收多笔4999元汇款 、多人向同一境外账户集中汇款 、使用不同支付渠道向同一账户分批转账等汇款方式,估计会被直接拦截。 不仅如此,系统也会集中自动筛查“可疑交易模式”,比如说夜间频繁转账等。 总的来说,变化如下—— 交易类型 新规前 新规后 学费汇款(5万美元) 一次性汇出,材料齐全即可 不变,仍需提供完整证明 生活费汇款(1万美元) 可能无需详细说明用途 需声明用途,可能要求提供消费凭证 5000元以下小额转账 基本无审核 仍可能被拦截(若系统识别风险)

恐怖! 载281人波音高空引擎喷火 轰鸣巨响 乘客哭等坠机 “遗书都写好了”

当下想了千百种坠机死法 旅游旺季本来搭飞机的人就多,但上天的飞机却一架接着一架出事。 近日,一架载着近300人的波音客机出事,刚起飞没多久,引擎就在高空突然喷出火焰,轰鸣巨响传来! 整架飞机的人都吓坏了,有人甚至连告别短信都发出去了,迎接死亡! 出事的是德国康多尔航空的DE3665班机,原定在当地时间8月16日晚上8点从希腊科孚岛出发,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 这架飞机当时也确实顺利起飞了,而且根据航班追踪网站 FlightRadar24的数据,也在起飞后不久,就升到了约36,000英尺的巡航高度。 然而,就在短短几分钟后,就有坐在窗边的乘客亲眼看见右边机翼附近的引擎喷出火光! 这已经不是在机场附近了,万尺高空中,引擎喷火看在乘客眼里,简直恐怖至极。 偏偏就在下一秒,一声轰鸣巨响传来,飞机拉响火警,这下子机舱里的乘客坐不住了,脑子里面已经上演千百种坠机死法了... 一名乘客回忆当时,“一瞬间,整架飞机的动力似乎都中断了,我们感觉到飞机不再往上爬升。” 还有人坦白:“我甚至都已经把最后的短信发给家人了,因为我以为自己就要死在这儿了!” 事实上,大家都一度以为飞机要坠落,自己性命难保,已经在心里默默告别世界了。 “我的心脏几乎要停止了,那一刻,我只能想到家人,真以为自己活不下来了。” 机组人员立即上报给驾驶舱,机长当机立断,研判不能再飞,就联系塔台请求迫降。 40分钟后,这架载着273名乘客与8名机组人员的波音757客机就紧急迫降在了意大利南部布林迪西机场。 飞机一落地,大家提在嗓子眼的心才重新放回肚子了,机组人员马上就将全飞机的乘客安全撤离。 康多尔航空证实了这起事故,并透露引擎喷火是源于“燃烧室内发生的气流扰动与化学反应”。 目前,涉事客机已交由工程师进行全面技术检查。 因为意大利机场当地的酒店没有那么多房间,部分乘客当晚未能入住,只能滞留机场过夜,航空公司提供了额外餐饮券与毛毯,并承诺报销自行寻找住宿的相关费用。 第二天,航空公司派了架新的飞机,将他们重新送往杜塞尔多夫。 虽然最后全机相安无事,但最近全球空难连连,这40分钟对于人在飞机上的乘客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 “换做是你,在高空看到飞机喷火了,绝对冷静不下来!”一个乘客后怕地说道。

悲剧! 中国夫妇加拿大探亲突遭横祸 父亲遇难儿子失踪 母亲命悬一线!

温馨的家庭团聚成了悲剧 周六傍晚,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纳纳斯基斯湖区(Kananaskis Country)的Barrier Lake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独木舟翻覆事故。 一对从中国来加拿大探望儿子的华人夫妇与他们的30岁儿子在湖中划船时,突遇强风大浪,独木舟不幸倾覆,三人被抛入冰冷的湖水。 这场悲剧导致60多岁的父亲当场溺亡,56岁的母亲因体温过低被紧急送往卡尔加里医院救治,而他们的儿子至今下落不明,警方推测已溺水身亡。 救援行动仍在紧张进行,搜救队希望能找到失踪的年轻人,为这个家庭带来一丝安慰。 事故发生在8月16日傍晚6点30分左右,Cochrane皇家骑警(RCMP)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往现场。 据警方描述,事发时湖面突然刮起强风,掀起大浪,导致独木舟失去平衡,三人落入冰冷的湖水。 救援人员在现场找到56岁的母亲,她因长时间浸泡在冰冷的湖水中出现体温过低症状,被紧急送往医院,目前情况稳定。 而60多岁的父亲不幸被确认当场死亡,遗体已被找到。 30岁的儿子却始终没有音讯,初步搜救无果后,皇家骑警水下搜救队于周一上午10点30分开始在Barrier Lake展开大规模搜寻行动。 “这起事故非常令人痛心,我们对受害者的家人和朋友表示深切慰问。”Cochrane皇家骑警中士查德·福尼尔(Chad Fournier)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道。 他表示,调查仍在进行中,但目前没有证据显示事故涉及他杀,初步判断是天气原因导致的意外。 福尼尔特别提醒,卡纳纳斯基斯和附近山区的天气变化无常,雨天、寒冷和高风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湖水多为冰川融水,温度极低,游客需做好充分准备。 Barrier Lake位于卡尔加里以西约70公里,距离班芙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是一个深受游客欢迎的划船和钓鱼地点。 尽管夏季湖面看似平静,但冰冷的湖水和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常常让游客措手不及。警方推测,事发时突如其来的强风和大浪是导致独木舟翻覆的主要原因。 三名落水者均为卡尔加里居民,其中父母是从中国来探望儿子的游客。 皇家骑警呼吁公众避免前往搜救区域,以便水下搜救队能够安全高效地开展工作。福尼尔表示,搜救行动将每天与家属沟通,根据情况调整计划。 尽管希望渺茫,救援人员仍在全力以赴,希望能找到失踪的30岁男子。警方同时向遇难者家属表达了深切慰问,表示将继续提供支持。 福尼尔强调,游客在前往山区湖泊时,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穿戴救生衣,并确保对突发天气变化有所准备。 冰冷的湖水和快速变化的天气,可能在瞬间将一次愉快的家庭出游变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目前,搜救行动仍在继续,皇家骑警承诺将尽一切努力寻找失踪者。这起事故的调查也在同步进行,警方希望通过进一步分析,了解更多事故细节,以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暑期有许多华人从国内来加拿大旅行探亲,务必注意天气变化和户外活动安全,穿戴救生装备,避免类似悲剧重演。

加航罢工结束! 航班今日恢复 旅客重获希望! 达成历史性协议 创行业先河!

“无薪工作的时代结束了”加拿大航空公司与空乘工会经过彻夜谈判,终于在周二凌晨达成临时协议,结束了从周六开始的罢工。这场罢工导致该航空公司整个机队停飞,影响了约50万名乘客的出行计划。罢工的核心争议围绕“地面工作薪酬”展开。长期以来,空乘人员在飞机着陆后的工作时间,包括乘客上下机、航班取消或延误期间都没有薪酬。代表超过1万名加拿大航空空乘人员的加拿大公共雇员工会表示,新协议保证了地面工作薪酬,“无薪工作的时代结束了”。加拿大航空执行副总裁马克·纳斯尔(Mark Nasr)也证实,新协议包含了地面工作薪酬条款。他说:“地面工作薪酬绝对应该包含在内,我们很高兴最终达成这项行业领先的协议,让空乘人员的重要地面工作得到应有的补偿。”劳工律师孙迪普·戈卡莱(Sundeep Gokhale)认为,增加地面工作薪酬对整个航空业都是重大突破,将为行业设立先例。罢工期间,加拿大航空取消了至少1219个国内航班和1339个国际航班。该公司计划从周二下午4点开始逐步恢复运营,首批主线飞机将重新起飞。纳斯尔表示,周二结束时,公司计划完成53%的预定航班,重点是国际出境航班。周三上午将“认真开始”恢复北美主线航线的运营。由于飞机和机组人员都不在原定位置,恢复正常服务需要7到10天时间。在此期间,一些航班仍将被取消,直到时刻表稳定。纳斯尔解释说,由于长时间停运,需要进行额外的维护工作。公司还需要从国际目的地召回机组人员,这进一步拖慢了重启进程。例如,从温哥华到悉尼的17小时航班降落后,由于没有第二组机组人员接班,同一组机组必须休息24小时才能执行返程航班。为应对大量乘客的咨询需求,加拿大航空扩大了客户支持团队,5000名员工正在帮助受影响乘客处理航班取消问题。公司为乘客提供全额退款或未来旅行积分,还承诺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乘客重新预订多达120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包括竞争对手的航班。公司还增加了客户政策的灵活性,允许乘客通过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在其他航空公司重新预订的时间从通常的3天延长至7天。这次罢工始于周六清晨,是1980年代以来加拿大航空空乘人员首次采取此类行动。工会在上周三发出了72小时罢工通知,因为3月31日到期的集体谈判协议未能达成新的协定。联邦政府在周六上午介入罢工,援引《加拿大劳工法》第107条,强制航空公司和工会进行有约束力的仲裁,加拿大劳资关系委员会命令空乘人员在周日返回工作岗位。工会官员拒绝执行这一命令,导致委员会在周一表示罢工是非法的。委员会要求工会在周一中午前停止罢工并公开告知其成员这样做,但工会没有照办。工会全国主席马克·汉考克(Mark Hancock)此前表示,工会领导人全力推动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他说:“如果这意味着像我这样的人要坐牢,那就这样吧。如果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会被罚款,那就这样吧。我们在寻找解决方案,我们的成员想要解决方案,但这个解决方案必须在谈判桌上找到。”好在航空公司周一晚上主动伸出了橄榄枝,双方重新坐下来谈,终于在周二凌晨4点30分前达成了协议。加拿大劳工大会对这个结果相当满意,说加拿大航空的空乘人员“狠狠教训了那些想躲在《加拿大劳工法》第107条后面逃避公平谈判的老板们”。他们认为这个结果证明第107条再也不是雇主的万能武器了,这条法律其实是对工人宪章权利的违宪侵犯。

扎心! 加拿大7月通胀下降 食品却暴涨3.4% 关税再加码 加元应声下跌! 央行降息稳了?

市场盯紧央行动作 就在今天,加拿大统计局公布了最新通胀数据——7月份全国消费者通胀率(CPI)同比上涨 1.7%! 这个数字低于市场普遍预期的 1.9%,也较6月有所回落。 报告指出,汽油价格大幅下跌是推动整体通胀降温的主因,但对普通家庭而言,食品和住房支出持续高企,大家的生活压力还是没有缓解。 如果只看表面数据,7月的通胀报告还算乐观,但仔细一看,食品和住房等成本还在持续上涨。 果然,数据再怎么“漂亮”,消费者最直接的痛点还是在食品价格上。 7月份,食品杂货价格同比上涨 3.4%,涨幅是整体通胀的2倍! 这也是食品价格连续第12个月高于或持平于整体通胀水平。 糖果价格上涨11.8%、咖啡价格上涨28.6%、新鲜葡萄价格上涨了近30%。新鲜水果的整体成本从6月份的2.1%上涨到7月份的3.9%。 大家买菜应该都有感触,同样是一个购物车的东西,现在加拿大人给的钱比5年前多了27%。 不仅买菜贵,住房也贵,尤其是租金和按揭贷款利息支出。 住房通胀出现2024年2月以来的首次小幅加速,从6月份的2.9%升至上个月的3%。 7月份,租金价格增长加快,尤其是在爱德华王子岛、纽芬兰和拉布拉多以及BC省。 总体而言,7月份是连续第4个月全国通胀率落在央行设定的1%至3%目标区间内,并低于中点2%,但主要是因为汽油价格下跌。 由于联邦碳税取消,汽油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6%,有效压低了整体通胀水平。 受通胀放缓和油价下跌影响,今天,加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3周来最低水平! 加元兑美元汇率下跌0.4%,至1.3855加元兑1美元,或72.18美分。 也因为油价下跌、国内通胀数据走软,现在市场预期央行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宣布降息。 但这个预测也不一定准,有部分专家认为,如果央行贸然降息,可能会在未来推高需求,从而加剧食品与住房市场的压力。 还有加拿大人表示,这份报告有多少水分,估计央行心里也有数,不然也不会这几个月都不敢降息。 目前,加拿大央行的基准利率维持在 2.75% 不变,下次调整利率的时间窗口在9月。 与此同时,美国关税还在持续影响加拿大的经济。 今天,美国还宣布把407个产品类别加到“钢铁和铝关税”的清单中,将征收50%的关税! 特朗普强硬的关税政策不仅影响加拿大的关键产业制造,也影响美国本土。 60%美国消费者预期,未来一年失业率将进一步恶化,为2008年“大衰退”以来最差水平。 分析人士指出,加拿大虽面临物价上涨与不确定性,但整体状况“好于预期”。 相反,美国消费者信心正在明显下滑。

最新预测! 温哥华房价7年后将突破这个数 疯狂建房只能稳定价格!

房价将重回上升轨道 温哥华的房价问题一直让人头疼,一项最新研究更是让人心惊。 来自康考迪亚大学约翰·莫尔森商学院和Equiton的AI驱动研究预测,如果不大幅改变现有住房政策,七年后温哥华的房价将如脱缰野马般飙升。 研究显示,到2032年,温哥华的中位房价可能从现在的240万加元猛涨至近280万加元。即便政府采取激进的增建措施,房价也难以稳定在现有水平。 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楼市的严峻现状,还为解决这一代际难题提供了量化指引。 研究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传统计量经济学工具和AI预测模型,深入剖析了加拿大主要城市的房价走势,温哥华和多伦多尤为突出。 报告指出,供需失衡是温哥华房价居高不下的核心问题。即便住房建设速度提升50%,也无法显著遏制房价上涨趋势,中位房价仍将突破280万加元。 只有最激进的供应增长策略,才可能将房价稳定在250万加元左右。 今年,由于移民数量减少,温哥华房价预计将小幅回落。然而,研究警告,这种缓解只是昙花一现。随着人口增长反弹,房价将重回上升轨道。 报告强调,温哥华需要大幅加速住房建设,才能避免最坏情况的发生。即便如此,仅仅增加建设还不够,劳动力短缺、材料成本上涨和建设周期长等现实问题,都让这一目标变得异常艰难。 目前,温哥华的住房市场已经让人望而却步。报告显示,当前中位房价约为240万加元。 大温房地产经纪协会的数据进一步揭示了区域差异:大温地区的单户独立屋基准价为197.44万加元,而温西的基准价高达331.18万加元,相比之下,温哥华东区的179.45万加元显得“亲民”一些。 这份AI驱动的研究不仅聚焦房价预测,还探讨了更广泛的住房市场挑战。 报告指出,加拿大楼市面临多重困境:住房负担能力持续恶化、熟练建筑工人短缺、材料成本不断攀升,以及增加住房供应的漫长周期。 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让温哥华的楼市危机雪上加霜。研究呼吁,政策制定者需要更务实的研究和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一困扰加拿大人多年的难题。 早前另一份全球住房研究也为温哥华敲响了警钟,称其为“全球房价最难负担”的城市之一。即便现在房价保持不变,普通居民也难以企及。 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承诺将解决住房供应问题,但从这份报告来看,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温哥华的未来房价走势,不仅关乎经济,更关乎无数家庭的安居梦想。
spot_img

预警! 狂风暴雨席卷大温 20cm暴雪今天来袭 准备好大停电吧!

风雨雪肆虐不停歇! 周二(1月5日),一股强风伴随着暴雨由温哥华岛而来席卷大温。加拿大环境局发出警告,提醒大家小心极端天气造成的停电、路面积水以及房屋损毁! 根据加拿大环境局发布的预警来看,大温沿海地区在今天下午将出现最强风力,风速将达到70千米/小时,其中列治文、三角洲、素里和兰里将重点受到影响。 温哥华的小伙伴们想必前几年已经领教过了冬季和初春横扫全城的“妖风”。一贯气温不算太低的大温,也在这种时候让人觉得更加阴冷难挨,现在又要随时迎来这样的天气! 而在西温、北温、高贵林和枫树岭,今天早上暴雨就不断加剧,预计到今晚将有60毫米降雨量。 “真希望雨能下不停”这种浪漫的想法只能存在于歌曲里,大温居民们所求的不过是温暖和煦的晴天! 受到强风的影响,BC Ferries也紧急取消周二大部分的轮渡,包括在Tsawwassen-Duke Point,Horseshoe Bay-Departure Bay以及Tsawwassen-Swartz Bay之间的航行。 暴风雨随时可能造成大温地区和温哥华岛大面积停电。住独立屋的朋友们也要注意,这种大风天气对于屋顶和窗户等处会有一定的破坏威力。 此外,狂风可能会掀翻街道上的物品,或者导致树干树枝折断,出门在外一定要多加小心! 环境局同时提醒人们,部分低洼地区会有积水,甚至引发洪水,特别要警惕河流、小溪和涵洞附近可能出现的洪流冲刷。 同一股来自太平洋的冷空气也强烈影响到了BC省大部分地区。破坏性的狂风已经侵袭了北部海岸和海达瓜依(Haida Gwaii),今晨的风速高达120千米/小时;到了中午时分,海湾群岛和阳光海岸也将迎来90千米/小时的大风! 同时,这股冷锋气流还使得海天公路一带遭遇了暴雪天气。据加拿大环境局降雪警告显示,惠斯勒和海天公路附近今天下午和晚上将有15至20厘米的特大降雪量,直到周三清晨才逐渐减少。 大雪将造成路面湿滑和能见度变低,给高速公路上的司机们带来更多风险。希望大家出行时更加谨慎驾驶,时刻注意路况!

惊! 科学家警告 疫苗恐无法抵御新毒株 病毒突刺大量突变 人体免疫难识别!

2021年第一个噩耗 一个新年假期的狂欢,似乎让人们暂时忘却了烦恼忧虑。然而,新冠病毒却一刻都没有停止脚步。截至发稿前,全球确诊人数已经飙升至8583万,185万人死于染疫。 2021年打起精神上班的第一天,期盼着“苦尽甘来”的人们又迎来当头一棒—— 英国科学家在今天(1月4日)发出警告,称现有新冠疫苗可能无法抵御在南非发现并已在全球多国散播开来的突变毒株! 加拿大接种辉瑞疫苗第一人 今天完成第二剂注射 就在刚刚,英国首相鲍里斯宣布,今夜0点开始,英格兰全境封城,全国学校立即关闭,除非特许原因,所有人必须待在家里。“全新的新冠变种毒株正在以破坏性的令人惊恐的速度传播。”鲍里斯称。 迫使科学家宣布新毒株恐使疫苗失效“噩耗”的,是他们在南非变种病毒上发现的“多个突刺蛋白突变”。 据路透社报道,尽管英国变种毒株和南非变种毒株都更具传染性,并导致了当地病例激增,但实际上,南非毒株比英国毒株更值得担忧。 英国雷丁大学细胞微生物学副教授Simon Clarke透露,南非发现的新毒株“还有一系列额外的突变”,而这些突变“非常令人不安”。 该教授指出,这些突变中,最要命的,就是病毒关键部分,突刺蛋白(Spike protein)的“大量改变”。 突刺蛋白,正是新冠病毒用来感染人体细胞的“武器”。现有的新冠疫苗,也正是通过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新冠病毒的突刺蛋白,来起到抵御病毒的作用。 而现在,突刺蛋白发生了改变,这就可能导致疫苗激发的人体免疫反应,难以锁定突变的新冠病毒,从而无法抵御病毒入侵细胞。 牛津大学医学院教授John Bell也表示,南非变种病毒的“蛋白质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意味着疫苗可能失效。 英国华威大学病毒学家和肿瘤学教授Lawrence Young亦发出了同样的预警。   “南非变种病毒中的多个突刺突变,是很大的隐患,可能导致病毒逃过人体免疫保护。”   难以想象,从新毒株被发现引发全球关注到现在不过数日时间,局势就从“疫苗抵御病毒”,变成了“病毒抵御疫苗”。 此前,南非卫生部长Zweli Mkhize博士曾警告,有一些“传闻证据”表明,新毒株出现后,该国没有基础病却感染新冠并发展为重症的年轻人“比例变大了”。   相比之下,专家们认为,英国突变毒株的突刺蛋白变化较小,因此可能不会对疫苗效果造成太大威胁。 英国卫生部长Matt Hancock表示,他对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南非变种“非常担心”,该变种已经在两个英国人身上发现。 除南非、英国外,法国和日本也均已宣布感染南非毒株的确诊病例。实际上,还有很多国家和地区根本不具备病毒基因组测序能力,因此即便已经被新毒株入侵,也无法及时发现通报。 1月4日日本东京街头 科学家们对南非毒株的最新发现,令对2021年接种疫苗回归正常生活抱有希望的人们,再度陷入沮丧与恐慌。 不过,正在研发疫苗的专家们也立刻作出了反应,坚称他们可以在“数周”内,对新冠疫苗进行调整,以应对发生突变的新毒株。 包括合作研发辉瑞疫苗的BioNTech公司CEO等人表示,正在测试针对新变种的疫苗,可以在大约6周内进行任何必要的调整。 不过,疫苗专家们也承认,尽管可以快速调整疫苗,但将新疫苗的生产扩大到数百万剂的规模,需要更长时间。

新希望! 研究发现 2元廉价药或降低80%新冠死亡风险 加速清除体内病毒!

会有更多抵御新冠的治疗方法出现! 进入2021年,世界各国对新冠病毒的研究也在不断突破深入。根据最新发现,一种叫“伊维菌素”(Ivermectin)的药物,可将住院新冠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多达80%,并大大缩短康复进程! 伊维菌素是一种已经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和众多国家批准和广泛使用的广谱抗寄生虫药,一个疗程只需约2.6加币的费用。此前也有研究表明伊维菌素对HIV,登革热,流感和寨卡病毒有效。 在一项即将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病毒学家们研究了1400多名新冠患者参与的11项药物试验。 他们发现,在接受伊维菌素治疗的573名新冠患者中,只有8名死亡;接受安慰剂的510名患者中,则有44名死亡。 在埃及的一项试验中,服用伊维菌素的100名轻症患者在平均5天内清除了体内病毒;相比之下,没有使用该药的100名轻症患者需要约10天才能康复。 在重症患者中,有100人在服用伊维菌素的6天内消除了新冠病毒;而对照组的100人平均需要12天康复。 科学家们由此得出结论,伊维菌素不仅可能将确诊者的死亡风险降低多达80%,还有望为轻症和重症患者加速清除新冠病毒! 研究学者认为,伊维菌素抗击新冠的原理是使病毒瘫痪,并“压制神经系统”,以此阻止病毒复制。 2020年4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也发表过有关伊维菌素的研究,称在对实验室培养皿中的人体细胞做实验时,发现伊维菌素可以减缓抑制新冠病毒增殖,并有助于细胞更快将病毒清除。 2020年10月,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也指出伊维菌素可降低新冠感染风险。 他们观察了372名医护人员,其中包括一半已经确诊阳性的受试者,并给出不同的药物观察效果,最后发现单剂量伊维菌素相比维生素C和羟氯喹更能降低受试者的感染率。 不过,由于这些研究中涉及的问题有参与研究人数还不够多、试验设计局限性,包括给受试者的药物剂量不够一致等等,其他科学家仍对有关伊维菌素针对新冠的作用持怀疑态度。 他们强调,在将伊维菌素列入潜在的治疗方法前,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来确保可行。 对此,主导利物浦大学研究的病毒学家安德鲁·希尔博士表示,未来几个月还将有包含另外7100名参与者的试验,而另外三项研究将在1月公布:“如果我们在更多研究中观察到相同的结果,那么这真的将是一种起到变革作用的治疗方式!” 希望在科学家们不断努力探索的过程中,会有越来越多有效抗击新冠的药物很快出现!

2035万人感染 35万人惨死! 加州尸体无处安放 这里却有6000人载歌载舞大吃大喝!

自从2020年圣诞节开始,美国疫情每一天都在破纪录。 2020年1月3日,在过去的24小时里,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达到2035万,死亡总数达到35万。新增病例为26.5万例,新增死亡病例为2290例。 有网友整理了美国最近的病例增长幅度,惊人地发现,12月中旬,美国从1800万例到1900万例竟然只用了4天半。 算一算,12月中旬正好是感恩节那一拨的发病期。 而从1000万确诊病例,增长到2000万确诊病例仅仅用了54天。 去年11月23日,华盛顿大学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在《科学报告》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上曾发表一份研究人员的模型预测报告,当时预测,到来年1月20日总统宣誓就职时,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将达到2000万例。 NBC NEWS 现在看看,1月1日的时候就已经突破了2000万例,提前了至少20天! 其中,最近新冠越发失控的重灾区在加州。 美国地方政府官员介绍称,在加州疫情“震中”洛杉矶县,每10分钟就有人死亡,该地不但医院爆满,殡仪馆空间也严重不足、多家机构拒绝再收尸体。 加州一间殡仪馆的老板苦恼地说:“从事殡葬行业已经40年,我从未想过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不得不告诉逝者家属‘不,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接收你的家人’。” 这间名叫“大陆”的殡仪馆的老板Maldonado已经尽了他所有的努力。 他每天不休息,处理约30具尸体,是以前的6倍。但是远远赶不上医院送来尸体的速度。 不得已,他在店铺周围还租了2个15米长的大型冷藏箱,专门用来放尸体。 就这样,还是每天爆满,全城的殡仪馆都放满了。 由于殡仪馆拒收尸体,加州多家医院的太平间早就爆满,相关医院只能开始将尸体运往当地法医办公室、路边的仓库。 满城,遍地都是尸体。 死亡人数依旧在增加。 医院早已超负荷,医护人员几乎发疯。 救护车停在医院外面,不敢开门放人! 因为医院里面已经无法接收新病人了,患者被转移到走廊、礼品店、餐厅之后,救护车才敢开门,运新的病人进去。 医院门口停着冷藏卡车待命,随时往里面塞死亡的病人,因为太平间早已爆满。 12月中旬,加州州长就新订购了5000个尸体袋,但是这明显不够。 在过去4天里,加州约有1700人死于新冠,累计死亡人数为2.6万人。 满城都是“方舱医院”,临时病房建在帐篷里,竞技场里,教室里,会议室里。 医护人员分身乏术,只能绝望地接受这一切。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些问题在加州几乎无解。 加州尤其是洛杉矶,拥有美国密度最高的社区,经常有几代人、或者多个家庭住在一个房子里。 这些人往往都是低收入人群,从事着底层的刚需工作。 他们可能是超市收银员,可能是出租车司机,他们工作中都极其容易感染病毒。 但是,政府也不可能将他们从一个分组给10个人的house中赶出去。他们只能继续群居在一个屋檐下,一个确诊,全楼中招。 1月1日,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卫生官员的报告中显示,该市已经新增3例新冠变异病毒患者,预示着新冠变异病毒已经在该地社区之间传播。 在英国发现的新冠变异病毒,传染力暴增了70%,已经在加州扩散开来。 加州的疫情已如山火,疯狂蔓延,风吹又起,丝毫没有停止之势。 但是民众的反应是什么呢? 据悉,1月1日凌晨,北加州有2家赌场举办了大型聚餐,其中一家邀请入场人数竟然高达6000人! 这家赌场是雷谷赌场(Thunder Valley Casino),属于部落经营的,这意味着政府的疫情禁令对他们不适用。 所以,是否举办跨年聚会,全由赌场自己决定。 有一家湾区的赌场,因为疫情和舆论压力,已经取消了原定跨年的4000人聚会。 但是雷谷赌场和Cache Creek没有放弃,依旧举行了多达6000人的大型聚会,他们载歌载舞,大吃大喝,仿若身处桃源之地。 只希望这场聚会不会变成新冠病毒超级传播的现场。 如今,美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疫情死循环里。 感染人数居高不下,医疗系统超负荷。 那么,就没有足够的护士可以奔赴疫苗前线注射疫苗。 美国注射疫苗的速度跟不上,就会有更多的人感染新冠。 在美国,成百上千的老人,深夜在停车场排队4小时才能接种上第一剂疫苗,这样的安排,怎么能降低感染数? 专家预言,这样下去,美国的新冠10年才有可能控制住。 还有20天,新总统拜登即将上台,不知道他将带领美国走向何方。

有医务人员对新冠疫苗下手后给人接种 殃及500人! 一大群新冠蠢蛋正将疫情推向深渊

时间迈入2021,疫情依然严峻。美国总确诊已经突破2020万,英国日增5万,加拿大也在不断刷新纪录。疫苗已经出来,这个时候,坚持防疫,坚挺到疫苗接种之日,也许就是2021年的希望。 然而,总有那么一些新冠蠢蛋,突破底线,故意作出一些无良无德之事,一次次将疫情推到悬崖边缘。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威斯康星州一名药剂师因为故意破坏新冠疫苗遭到警方逮捕。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国的愤怒,在疫苗紧缺的前提下,这名药剂师竟然故意将500剂疫苗从冷藏冰箱里拿出来放到室温下,然后偷偷放回去…… 大家都知道,疫情对温度有要求,辉瑞疫苗要求在零下70摄氏度的极低温下保存,莫德纳疫苗Moderna虽然稍好一点,也需要保存在常规冰箱下。 然而,就在刚刚过去的圣诞平安夜,正在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Aurora医院,临近下班时,一名参与疫苗接种工作的药剂师偷偷将一大堆莫德纳疫苗从冰箱拿出来,放在外面的常温下,然后悄悄离开。 第二天圣诞节,他又一大早赶回医院,将这些疫苗放回冰箱,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谁都没有发现,此时,储存疫苗的冰箱里,一大批疫苗已经失效了。 恶行还没有结束,连续数晚,这名医生都会从冰箱拿出一些疫苗来“晾”,第二天又偷偷放回去。 就这样,数十名接种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注射了这些可能已经“放坏”了的疫苗。 如果不是几天后另一名来医院更早的医生发现了这堆被放在外面的疫苗,谁也不知道还将有多少“受害者”。 最终,作恶者被抓,警方以一级危害安全罪、掺假处方药罪和刑事破坏财产罪逮捕了他——46岁的Steven Brandenburg。 院方紧急追踪,最终查到有57人已经注射了这批在常温下放置过的新冠疫苗。 前脚有韩国流感疫苗接种者死亡事件,加上原本就有一批人对新冠疫苗存疑,这一下,被接种常温疫苗让很多人感到紧张:如果疫苗被人动手脚放在常温下,注射后会死人吗? 对此,Aurora医院院长Jeff Bahr 说:“莫德纳公司在提供疫苗时已经向我们保证过,如果长时间没有放进冰箱导致疫苗失效,疫苗也不会有安全问题。” 当然,失效的疫苗也不会提供保护作用,那57名接种者等于是白打了。 同时,因为这名药剂师,还有500多人的接种计划将被延迟。 一名药剂师,本该冲上救人的前线,却作出这样令人发指的事,简直匪夷所思。然而,行恶者似乎也不孤单——就在刚刚过去的跨年夜,从加拿大到英国,一大群新冠蠢蛋正在将疫情推向深渊! 温哥华美术馆外,数百人参加了一场“反口罩聚会”,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有多反智。万万没想到,参加者中还有不少“名人”,包括一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歌手。 寒风冷雨中,这群人不戴口罩挤成一团,打碟、高歌,喊要自由,公然违反聚集令,还不忘嘲笑在一旁远远看着没有动手抓人的警察。 同样的场景也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发生着: 美国拉斯维加斯 赌城的跨年倒计时狂欢向来是最热闹的盛事。然而这个特殊的“新冠”年,连纽约时代广场的活动都取消了,这里依然是人头攒动——口罩戴在下巴上是用来当围脖的吗? 美国佛州 英国 伦敦一家医院外,跨年之夜聚集一大堆不戴口罩的人,喊着“新冠是骗局”的口号。 一名刚刚值完班的医生见到此情此景,痛心发推:医院里面成百上千的人正在死去,外面竟还有一群醉汉喊这样的话? 法国 法国西北部有2500人多人无视宵禁,聚众举行跨年狂欢,警察出动阻止,结果被人砸石头砸酒瓶,还有警车当街被烧,一些警察在骚乱中受伤。 最后,当地卫生官员敦促:请所有参加聚会的人自我隔离7天。 这就是违反封锁令的代价? 疫情深重若此,变种毒株还在继续扩散,一场跨年狂欢,不知又要将抗疫进程倒退多少步。人们满怀希望迎来的2021,千万不要被这群蠢蛋搞砸。

首富换人! 他的名字很多人都没听过 盘点疫情下赚大发的有钱富豪!

旧年和新年交替的时候,也往往是总结过去放眼未来的时候:数一数今年进账了多少钱,明年又该去哪里赚。 过去的一年,虽然疫情让许多人措手不及,但从股市的表现来看,有人计算,年内A股投资者人均盈利10.9万元。 除了散户之外,全球不少富豪的财富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你知道2020年全球最能赚钱的大佬吗?   新年第一天,亚洲首富换人   据彭博亿万富翁指数,农夫山泉董事长钟睒睒(shǎn)超越印度信实工业集团董事长穆克什·安巴尼,成为亚洲首富,在全球富豪榜上名列第11位。 彭博全球富豪榜 农夫山泉在国内家喻户晓,其创始人钟睒睒的个人经历也堪称传奇。幼年被迫辍学,干过木工,当过记者,随后下海经商。1993年创办养生堂有限公司,打响了养生堂龟鳖丸、朵而胶囊等品牌。之后又成了“大自然的搬运工”,旗下有农夫山泉、农夫果园、尖叫等国内知名饮料品牌。 相较于马云、马化腾等互联网大佬,这位卖水的首富知名度稍逊一筹。不过,随着农夫山泉公司上市,钟睒睒成了中国首富宝座的常客。新年第一天,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钟睒睒身家突破5167亿元,年内财富增长726亿美元,成为亚洲首富。 彭博亚洲富豪榜 钟睒睒在农夫山泉持股比例高达84.41%。据公司披露,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农夫山泉分别营收174.91亿元、204.75亿元、240.21亿元,增长率均超17%,连续三年的净利润率为19.4%、17.6%和20.6%,登陆港交所之后,农夫山泉市值高达6174亿港元,为钟睒睒贡献了651亿美元的财富。 不过,他身家暴涨并不全部归功于卖水。除农夫山泉以外,他还持有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18.17%的股权,并通过养生堂有限公司间接控股56.98%。从事诊断试剂和疫苗研发、生产的万泰生物自今年4月登陆A股市场,上市至今股价涨幅近1500%。 浙江日报曾撰文称他是浙商中最会写稿子的人,不过,钟睒睒为人低调,鲜少公开演讲,接受专访。他曾形容自己:“我的性格没有阿谀奉承的习惯,我不喜欢打交道,也不喜欢喝酒,真正做企业家的不会过多露面。”   最会赚钱的人是他   钟睒睒一年赚了726亿美元,相当于4623亿元人民币,但他居然还不是去年最赚钱的人。 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截至2020年12月31日,马斯克资产增加1290亿美元,位居年度资产增加最多的富豪首位,贝索斯以769亿美元排在第二,农夫山泉钟睒睒以709亿美元位列第三。 2020年初,马斯克净资产约为300亿美元,到了2020年结束的时候,他的净资产增加了近五倍。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这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的净资产增长了1290亿美元,增幅达469.9%。 特斯拉股票是马斯克2020年净资产激增的最大来源,他持有18%的股份,而作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自2020年1月1日以来,特斯拉股价上涨了689%,市值接近6450亿美元。 据彭博社估计,截至12月15日,马斯克拥有的财富约为1580亿美元,其中约1100亿美元(约占总财富的70%)来自特斯拉股票和期权,另有187亿美元来自Space X的股权。彭博社计算的最后70亿美元由现金、房屋、汽车和其他资产组成。 马斯克净资产构成详细情况 尽管如此,马斯克还是热衷于喊穷。去年他接受采访时说:“有些人认为我有很多现金,其实并没有”,和其他的企业高管一样,他依赖于抵押贷款和信用卡生活。 他在去年年中出售了自己不少房产,为了减税,他还离开美国个税征收最高的加州,进入根本不收取所得税的得州,能帮他节省数十亿美元。 不过,分析师们指出,明年特斯拉的收益还会继续增长。随着中国和美国需求的增长,特斯拉有望实现今年销量50万辆的目标。与此同时,据消息人士透露,SpaceX 公司正在讨论另一轮融资,可能会将其估值提高到920亿美元。   富豪们正变得更加富有   2020年的世界首富称号由杰夫·贝索斯摘得,同时他也是身家增长速度的第二名。由于亚马逊股价上涨,他的财富在2020年增加了675亿美元,达到1920亿美元。疫情期间人们的网络购物使得这家在线零售商赚钱更多了。 事实上,除了前三名之外,富豪们正在变得更加富有。《福布斯》估计,2020年,全球亿万富豪的财富总额增加了1.9万亿美元。比2019年12月31日的总财富9.5万亿美元增长了20%。 富豪们的身价倍增,主要得益于创纪录的股市。标准普尔500指数接近历史高点,尽管3月份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暴跌,但今年迄今仍上涨了13%;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38%。 其中,受益于中国严格的疫情封锁措施,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福布斯》数据显示,中国亿万富豪作为一个群体,按美元计算的话,今年的财富增长实际上是最多的。追踪中国最主要的300家公司的沪深300指数今年上涨了19%,帮助中国亿万富豪在2020年的总身家增加了7500亿美元。中国这400位亿万富豪的身家加起来为2万亿美元。这还不包括67位中国香港的亿万富豪,他们的财富总额增加了600亿美元,达到3800亿美元。 除了钟睒睒之外,电子商务网站拼多多董事长黄峥的身家今年增加了324亿美元,至520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马云的身家增加了189亿美元,至617亿美元。 当然,并不是每个国家的富豪都在变得更有钱。巴西的50位亿万富豪的总财富比去年少了130亿美元;巴西货币雷亚尔兑美元走软也加剧了这种情况。泰国的30位亿万富豪的财富总计减少了6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