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加新网

Exclusive Content

突发! 火车猛撞卡车脱轨 乘客下秒被甩飞 多人死伤惨况曝光; 35节车厢变残骸 起火冒烟

下秒就冲出轨道 就在刚刚!一辆载着近百人的客运火车突然撞车,当场脱轨,乘客瞬间被甩了出去,纷纷倒地,挣扎着爬出来,目前已多人死伤! 根据最新消息,这起火车撞车脱轨事故发生在今天上午,丹麦一列客运列车载着准备周末回家的人们,从首都哥本哈根出发,开往松德堡(Sønderborg)。 乘客们有当地人,也有游客,大家享受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色,满心期待,结果下一秒,一声巨响传来,他们都还没有来得及探出头去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被一股不可抗力,狠狠地甩了出去! 原来,是这辆列车在经过一个平交道口时,与一辆运载液态肥料的卡车相撞,导致两节车厢当场脱轨! 当时车上的乘客之一透露,“列车突然倾覆,我们只能爬出来,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住在附近的居民约翰尼·巴林·尼尔森回忆:“当时,我们听到一声巨响,不久后就闻到一种奇怪的金属味,四周全是警笛声。” 现场弥漫着刺鼻的气味,部分地段可见液肥泄漏。车上很多乘客都是孩子,很多人被吓得惊慌尖叫,在家长的帮助下,一个个爬出来。 当局立即派出救援队伍,将车上包括约20名儿童在内的乘客挖出车厢,部分乘客身上沾着泥土,一脸泥泞,裹着消防毛毯和绷带,坐在路边,惊魂未定。 警方证实,目前已经确认1人遇难死亡、多人受伤,但具体人数尚未公布,只知道其中2名伤者被急救直升机送往德国的医院,接受治疗。 丹麦国家铁路公司表示,事故发生之后,这个区段的铁路交通已完全中断,并启动了危机小组,并通知附近的居民远离事故区域,以便救援和调查顺利进行。 这次撞车脱轨事故的原因,就是是否与双方司机操作失败、平交道口信号系统正常运作有关,都要等调查结果出来之后才能知道。 火车脱轨的事故,在北美也时有发生,就在8月12日下午,美国德州才刚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火车脱轨事故”!共35节车厢脱轨,车厢歪七扭八地堆叠在一起,脱轨现场附近的田野还起火冒出浓烟! 这起脱轨事故发生在当地时间12日下午2点左右,地点就在戈登镇以东,戈登镇位在沃斯堡西南方约105公里处,这列火车突然脱轨,十分吓人,附近的居民都被一地堆积的车厢残骸吓了一跳。 当地紧急处理部门表示,事故已按危险物品事故处理,所幸没有发现物质泄漏,但还不清楚脱轨车厢内装载何种物品,目前没有人员伤亡,车上所有人员都已经平安被救出来了。

重磅! 加拿大移民部出手 收紧门槛 定居金一夜暴涨30% 连去乡下都变难了!

有人一夜之间多花好几千 加拿大移民部正在收紧各项政策,尤其针对留学生和新移民的各个通道,不少都被砍了。 就在近日,加拿大还宣布对受欢迎的“低门槛”移民项目进行重大调整! 这次被点名的是“偏远社区移民试点计划(RCIP)”,从2025年7月29日起,这个项目的最低定居资金要求将提高30%! 原本按照之前的要求,单身的申请人必须证明自己有7,963加元的定居资金,两口之家必须有9,692加元的定居资金。 调涨后,现在单身申请人必须证明自己有10,507加元的定居资金,两口之家的定居资金也升至13,080加元。 申请人可通过以下方式证明资金能力: 银行对账单(需显示可随时支取的存款) 银行本票、支票、汇票 投资证明(如股票、债券等) 担保人提供的资金支持文件(如适用) 移民部表示,这次调涨是根据统计局2025年发布的数据,将定居资金依照农村地区低收入线50%的标准进行调整。 家庭成员人数 旧标准(加元) 新标准(加元) 涨幅 1人 7,963 10,507 +31.94% 2人 9,692 13,080 +34.96% 3人 12,069 16,080 +33.25% 4人 15,056 19,524 +29.68% 5人 17,145 22,143 +29.15% 6人 19,015 24,975 +31.35% 7人 20,884 27,806 +33.15% 每增加1人 +1,869 +2,831 +51.47% “这次是为了确保通过这个计划移民的人,都能在抵达后,有能力支持自己和家人在本地的生活。” 30%的定居资金上调,可能会对潜在申请者造成资金压力,但这个项目还在,技术工人和留学生也还是可以考虑的。 注意,已经在加拿大境内工作的申请者,无需满足定居资金要求。 这个项目是为了吸引有技能的工人前往加拿大偏远或农村社区长期工作和定居,同时缓解当地劳动力短缺,并支持急需员工的企业而设立的。 在这么多移民项目中,RCIP一直被视为“低门槛”移民路径之一,特别适合技术工人、普通劳动者和非高学历的申请人。 除了定居资金,申请人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获得社区指定雇主的全职工作offer(非季节性、长期职位) 过去3年内,至少拥有1年(1,560小时)相关工作经验(国际毕业生可豁免) 达到语言要求(根据职业类别,CLB 4-6不等) ...

利好不断! 加拿大再添回国新航线! $92拿下千元机票 低价神技曝光!

双重好消息 九月对华人旅客来说简直是个好消息连连的月份!南航和东航双双宣布增班复飞,让回国机票更好抢、价格更亲民。 根据最新消息,南航计划从9月16日起,新增广州到温哥华的直飞航班,每周两班,分别安排在周二和周五。 CZ329航班从广州凌晨00:25起飞,次日晚上21:45抵达温哥华;回程CZ330则是温哥华凌晨01:05起飞,次日早上06:00到达广州。 票价方面相当给力,南航官网显示9月16日首班温哥华到广州单程直飞经济舱只要3,954人民币,约合760加元。 如果买往返票更划算,以9月16日到10月17日一个月行程为例,经济舱往返票价仅6,120人民币,大约1,177加元。 东航也没闲着,预计从8月27日开始,两条航线每周都有3个班次,具体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发布的文章:突发! 东航宣布复航 温哥华直飞上海! 中加航线大爆发 直飞航班已有这么多! 就在华人为航班增加和低价机票欢欣鼓舞时,另一个省钱秘籍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来自芝加哥的理财网红奥帕拉(Casper Opala)在脸书上分享了他用ChatGPT买机票的经历,声称仅用92美元,就买到了原本要1,050美元的机票,直接省下了900多美元。 这位拥有超过800万粉丝的理财达人说,ChatGPT能够发现Google和Skyscanner等传统搜索引擎遗漏的28%航班信息。他把人工智能称为“永不休假的旅行代理”,并分享了七个精准指令步骤。 第一步是告诉ChatGPT“找到下个月从城市A飞到城市B最便宜的路线,包含隐藏路线与替代机场”。 接着询问“哪家经营此航线的廉价航空没有在Google航班与Skyscanner的清单上?”这能揭露那些被主流搜索引擎忽略的航班选择。 对于愿意灵活调整行程的旅客,奥帕拉建议要求ChatGPT“建议可以降低价格的转机城市,即使要分两次订也可以”。这种分段购票的方法被他称为“秘密手段”。 第四步是询问AI“这个月是否有从某机场起飞的错误票价、快闪特价或超乎寻常便宜的航班?”奥帕拉表示,AI能获取比旅游博客更新的信息。 随后让ChatGPT“在所有平台上比较此一航班的价格,现在哪里最便宜?”省去了自己逐一对比数十个网站的麻烦。第六步是要求AI“连续监测这个路线4天,如果出现低于95元的票价就通知我”。 最后一步是“比较订两张单程票与来回机票哪一种较便宜”。奥帕拉说,通过这套方法,他现在每次旅行都使用ChatGPT,效果远超传统搜索引擎。 旅游优惠网站专家莫伍德(Dawn Morwood)也支持这种灵活搜索的方法。她表示,选择周二或周三出发的航班通常比周末便宜,因为大部分旅客喜欢周末飞行来充分利用休假时间,所以周六票价通常最贵。 莫伍德还提醒,提早订票不一定能省钱。她曾见过有人提前十个月订票,结果在出发前几周同一航班降价了200英镑。 对于经常往返中加两地的华人来说,九月简直是双重好消息。航班选择增多,票价更合理,再加上AI助手帮忙找便宜机票,回国旅行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实惠。

豪华邮轮噩梦! 乘客被困32℃”水上蒸笼” 天花板漏水 花15万买罪受 “走廊全是咳嗽声”

纯纯煎熬 炎炎夏日里,外出度假不用想行程,搭上豪华游轮,吃喝玩乐应有尽有,船停哪儿就在哪儿玩一会儿,简直不要太享受。 谁也没想到,一趟本该悠闲自在的豪华之旅,最后竟会演变成地狱般的噩梦。 来自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一对夫妻——78岁的约翰·卡萨(John Kaasa)和77岁的罗斯玛丽·卡萨(Rosemary Kaasa),最近计划了一场豪华邮轮之旅。 约翰之前生病了,花了一段时间才康复,想着人生就是用来享受的,走过大半辈子的老两口就决定来一场奢华的欧洲邮轮之旅,花了2.2万美金,登上了维京邮轮。 此次航程计划是15天,沿着欧洲内河惬意航行, “我们以为这是一次圆梦之旅,结果没想到成了噩梦。” 目前,欧洲各国正在经历罕见的极端热浪,虽然各大旅游景点人山人海,但热也是真的热,气温不断飙升,有的地方有41℃! 本来吧,只要不下船,这天气也跟他们没关系,可偏偏就这艘邮轮的空调突然坏掉了! 这下子,原本清凉舒适的船舱顿时变得闷热不已,成了“桑拿房”,大家被热得受不了了,只能拿着小电扇和湿毛巾物理降温。 空调坏了,总得开窗通通风吧。 但邮轮的船员却下发了通知,让乘客们“不要开阳台门,否则飞虫会进来。” 夏天就怕这种虫蚊疾病,船舱周围迅速聚集大量小飞虫,大家都快崩溃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全船人在高温天中苦苦煎熬了5天,然后又遇上了河道水位因旱情下降。 邮轮公司紧急安排全体乘客转移到另一艘船上去,没想到,这艘船的空调也坏了,舱内温度一度达到32℃! 本来以为这已经不能再糟了,但就在这时,他们又发现天花板开始漏水,水滴直接落在行李与床铺上! 这一滴水,直接把罗斯玛丽原本就紧绷的理智彻底断线,当场要求与船长交涉,情绪激动到连丈夫都不得不拉住她:“我得让她坐下来冷静”,约翰苦笑道。 气冲冲地投诉完,夫妻二人又生病了! 约翰和罗斯玛丽的身体接连出现严重不适,别说下船观光了,只能卧床休息,直至15天的煎熬航程结束。 约翰回忆,他们走廊里到处能听到乘客咳嗽的声音,“一间接一间,没有逃避的空间。” 回到美国后,医生诊断他们双双患上支气管炎。 好好一场庆祝大病初愈的豪华之旅,结果还害得两人又生病了,花了2万块还啥都没享受到。 罗斯玛丽越想越气,直接联系邮轮公司的CEO投诉。 起初,公司只愿意提供价值1000美元的抵用券作为补偿,但罗斯玛丽的顾问鼓励她“向各个渠道投诉,让他们觉得让你走才是最省事的办法”。 罗斯玛丽照做了,直接爆料到媒体。 终于,在电视记者介入并联系维京公司后,双方才达成了和解。但由于签署了保密协议,具体赔偿内容未对外公布。 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他们两人的心情仍难以平复。“我已经不只是愤怒了,我是非常、非常失望。旅行会有意外,但至少应该让乘客觉得自己被照顾和尊重吧。”

突发! 飞机失控坠毁 当场起火; 载174人波音高空出事; 机场惊传枪声 乘客抱头趴地

生死瞬间 最近这一周也不知道咋了,各种空难和航空事故接连发生,让人出趟门都不能安心。 本周三,一架从度假胜地飞回美国的飞机突然坠毁,掉落在住宅区,瞬间起火,浓烟滚滚!场面恐怖! 据悉,这架飞机原定从加勒比海的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出发,飞回美国。 本来都已经快接近机场跑道了,没想到,就在距离跑道仅仅1英里的住宅区,飞机突然失控,从高空猛然坠入附近的住宅区,高速冲入一棵大树,最后重重摔落在地上! 事发当时,这里正好居民密集,大家都在外面活动,亲眼看一架飞机直冲冲地往这边俯冲过来,都吓得四处闪躲。 下一秒,巨响传开,好好一架飞机就已经摔成了满地残骸狼藉,当场起火冒烟! 整条街区都陷入混乱,离得最近的居民最先冲向冒烟的破碎的飞机残骸,有人从自家花园拉起水管,就拼命喷洒机身,防止火势蔓延。 一名打着赤膊的男子因为担心随时发生爆炸,不断大喊着,让围观者远离残骸。 飞机坠毁的地点距离民宅就几米的距离,就连警察都感叹,这真的算幸运的了,如果飞机砸进房子里,后果不堪设想。 据调查,是一家4口开飞机去度假,然后在回程中出事,机舱内的4名乘客,包括两名十几岁的女孩,被困在严重损毁的机身内,随后被居民与赶到的警察合力救出。 所幸的是,所有人都存活下来。 除此之外,本周还有两架客机发生意外—— 一架法航客机在西班牙上空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另一架飞往伦敦的瑞安航空班机因“安全威胁”被战机紧急护送! 8月13日,法国航空的AF1896航班按照计划,从巴黎戴高乐机场起飞,原定飞往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然而,正当飞机在西班牙领空巡航至35,000英尺高度时,机组人员突然向空中管制员发出“7700”求救信号! 紧接着,这架飞机就偏离原定航路,向西南方向转飞,并最终紧急降落在选择在西班牙机场。 目前,法航方面尚未公布事件原因。 8月11日,瑞安航空的一架波音737客机载着174名乘客,从保加利亚起飞,原定飞往伦敦。 没想到,就在这个FR9962航班进入塞尔维亚空域时,保加利亚当局接到举报,说机上有“一名巴勒斯坦男子计划实施危险行为”! 捷克当局在接到情报后,立即拒绝这架飞机进入其领空,并要求航班改道至德国空域。 机长判断后选择不进行紧急迫降,而是申请额外安保措施,按计划直飞伦敦。 于是,德国派出了两架德军“台风”战斗机全程护送。 降落后,这架飞机立即就接受调查。这架飞机上并没有巴勒斯坦籍乘客,报警是虚假信息。 8月13日,还有机场突然传出枪声,航站楼瞬间陷入混乱,乘客惊慌失措! 事情发生在13日上午,悉尼机场T2航站楼。 一个平常工作日,机场里面人来人往,大家都在忙着登机托运行李。 就在这时,一声枪响突然响彻整栋航站楼,大家都吓到了,有人下意识地寻找庇体,有人探头查看发生什么事。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透露,这天,他们是接到了通报,说有一名曾被赶出机场的男子再次出现,于是出警。 当时,这名41岁的男子不顾劝阻进入机场,且在航空公司的值机柜台附近“表现可疑”,引起工作人员注意。 警方试图与这名男子交涉,但这人表现出“攻击性言语和动作”,被多名警员及路人合力制服。 就在双方搏斗挣扎中,一名警员的步枪意外走火,子弹击中1米以外的咖啡馆烤箱。 随后,这名男子被警方逮捕。 所幸的是,这次走火事件没有造成人员受伤或航班延误。

惊魂! 航班机舱内乘客疯狂互殴 小孩吓到尖叫 全体被困等警察!

机舱成战场 瑞安航空一架从伦敦斯坦斯特德飞往里斯本的航班昨晚发生严重骚乱,警方紧急出动,处理机上打斗事件。 而事件起因,竟然是一名婴儿的哭声,引发了乘客间的激烈冲突。 昨晚近7点,这架航班刚刚在里斯本机场着陆,机舱内便爆发了混乱场面。现场视频显示,乘客们站在过道中相互推搔,惊恐的儿童在背景中不断尖叫哭泣。 一位母亲试图安慰自己的孩子,声音颤抖地说:“没事的,我们马上就走。”整个机舱弥漫着紧张恐惧的气氛。 据当地媒体报道,冲突发生在两名乘客之间,导火索是一名婴儿在飞行过程中的哭声。 虽然婴儿在航班早期就开始哭泣,但乘客间的紧张情绪直到飞机降落后才彻底爆发。 警方接到机组人员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为确保安全,所有乘客被要求留在机舱内,直到执法人员到达并控制住局面。 瑞安航空发言人向媒体表示:“这架从伦敦斯坦斯特德飞往里斯本的航班机组人员在8月12日请求警方协助,因为两名乘客在机上行为失控。飞机降落后立即由当地警方接管,这些捣乱乘客已被带离。” 该发言人强调,瑞安航空对乘客不当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将继续采取坚决行动打击无理乘客行为,确保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出行。 这并非瑞安航空近期发生的唯一乘客冲突事件。上个月,保加利亚索菲亚机场发生了另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 一名女乘客因手提行李超重被禁止登机,当场崩溃大哭,甚至跪在地上用拳头敲打舱门。机场工作人员告知她的手提行李尺寸超标,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目击者尼古拉·斯特凡诺夫(Nikolay Stefanov)描述了这一令人震惊的场面。这名女性乘客拒绝缴费,坚持认为自己的行李符合规定,随后在登机队列中开始尖叫哭泣,发泄对瑞安航空严格行李政策的不满。 瑞安航空发言人解释说,这名乘客购买的是基本票价,只允许携带一个小型随身包。由于她的行李超出允许尺寸,按规定需要支付标准行李费用。但乘客拒绝付费并对工作人员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因此被拒绝登机。 航空旅行本应是便捷的体验,然而,类似的事件提醒我们,旅途中一个小小的误解或情绪失控,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spot_img

突发! 报复加税50% 特朗普妄图扼杀加拿大 美加贸易战急剧升级; 美股大跌 "特朗普衰退"来了?!

"加拿大将付出前所未有的经济代价" 就在刚刚,特朗普再次投下关税弹——要把针对加拿大的钢铁和铝进口关税提高一倍,至50%,明早就生效!报复安大略省提高电费! 不仅如此,特朗普还让加拿大立即取消乳制品关税以及其他“长期存在的关税”,并威胁将加大下一轮关税的力度,直接扼杀加拿大汽车制造业! 最后,特朗普还再次提到要加拿大加入美国,成为他们的第51个州! 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上长篇大论地控诉加拿大安省提高电费,将钢铁关税翻倍就是为了直接回应安省的。 “加拿大对我们的农产品征收250%至390%的关税,安省竟然宣布对‘电力’征收 25% 的附加费,你们根本不被允许这么做!” “我们的关税是对等的,我们将在4月2日全部拿回来。” 一个上台就对各国威胁加征关税的人,说加拿大是“关税滥用国”(Tariff abuser),要一笔笔追回。 “我们不需要你们的汽车,不需要你们的木材,不需要你们的能源,你们很快就会明白这一点。” 与此同时,他将宣布美国纽约州、密歇根州和明尼苏达州进入“电力国家紧急状态”,使美国能“迅速采取必要措施,缓解来自加拿大的这一恶意威胁。” 他还提到,加拿大的国防支出太少了,基本上就靠美国保护,这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除非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州,这样所有问题都会解决。 如果加拿大加入美国,美国就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最强大、最安全、最美丽的国家,O Canada国歌还会继续被咏唱,只不过人们歌颂的会是“一个伟大而强大的美国”。 然后隔了一个小时,特朗普似乎气不过安省报复措施,再发了一条PO文,愤怒地指控: “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允许别的国家为我们提供电力,即便是一小个地区,谁做的决定?你能想象加拿大偷摸用点力作为讨教还价的筹码,利用无辜民众的生活威胁我们?他们将为此付出前所未有的极大经济代价,这将被载入史册!” 面对特朗普的报复打击,福特刚刚表示,安大略省是不会退缩的。 “我可以告诉你们,股市正在暴跌,这不仅会影响美国,也会影响加拿大。美国人将因此失业,而他(特朗普)必须停止关税,否则安省将毫不松懈,我们不会停下,直到他取消关税。” 福特也向普通的美国民众道歉,表示“我要向美国人民致歉,因为贵国总统无端攻击我国、家户、就业,这让让人无法接受。你们要拿出勇气告诉他:这会是一场大灾难,现在就已经乱成一团了!” 提高输美电力费用25%,每天会为安大略省带来30-40万的收入,也导致当地居民每个月电费增加100刀。 纽约州政府直接抨击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鲁莽且短视”,“特朗普对加拿大能源进口征收的鲁莽关税将直接冲击纽约州人民,推高电费、扰乱能源市场,并加剧企业和家庭的不确定性。” 也因为特朗普今天早上这一句话,加美贸易战正式升级,美国股市应声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午后早盘交易下跌72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5%! 受打击最严重的行业包括能源、材料、工业。 与此同时,加元对美元汇率急贬,最多贬值0.43%至1.4502加币至1美元。 特朗普施政的套路,一天一变卦,明早钢铁关税翻倍生效时,他还能整出什么乱子,谁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场贸易战短期内恐怕是结束不了了。 这次被点名针对的安大略省长表示,他们除了强硬对抗外,正在调整贸易战略,计划积极开拓新市场和吸引更多海外投资。 安省和美国之间每年双向贸易额是5000亿美元,也是他们17个州的最大贸易伙伴,关税大刀砍下来,本省经济遭受重大打击。 要说特朗普这次关税战给加拿大带来什么影响,除了最大的经济威胁外,可能就是大家意识到,不论过分依赖哪一个国家都是致命的,尤其是局势不稳定的时候。 包括安省在内的各省都开始采取转向措施,优先选择本地生产的商品,若是本省没有,就选择加拿大其他省份,再找不到,才向海外市场进口,且都在开拓美国以外的市场。 福特表示,安省与51个国家都签订了零关税协议,有多元贸易基础,未来这就是政府努力的方向。 说到这里,BC省长尹大卫就呼吁联邦政府放弃与中国的关税争端,因为加拿大实在是扛不起“双重贸易战”! 去年秋天,加拿大为了跟上美国的政策也对中国征税,想拉近与美国的关系,但如今看来,美国针对加拿大和中国的关税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打击加拿大的力度更狠。 “政府需要重新审视全球贸易伙伴的关税政策,我们不希望在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之间被压垮,同时要确保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贸易多元化。” 但不管怎么样,美国这个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才是加拿大目前最大的敌人。 一周前,加拿大外交部长乔利就表示,如果贸易战升级,加拿大可能会利用石油和天然气贸易开展反制。 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原油是美国从加拿大进口的最大商品之一,最高达到430万桶一天。 美国页岩油属于轻质原油,不能完全适配当地炼油厂,美国炼油厂加工的原油中超过五分之一来自加拿大。 然而,对于特朗普接下来会出什么招,加拿大也摸不清楚,只能做好最坏打算迎战。 面对“特朗普炸弹”的不仅是加拿大,对美国而言,他也是个威胁。 过去短短8天,标准普尔500指数就经历了7次动荡。 经济学家警告,美国经济可能正滑向一场由特朗普政策引发的“特朗普衰退”! 特朗普说要扼杀加拿大的汽车制造产业,把生产线移回美国,说“这些汽车在美国造也很容易”,但分析师指出,对于大多数汽车零部件而言,是不可行的。 “在美国生产的费用比关税还要贵!” 其次,美国提高对加拿大的钢铁关税,但他们只能自产16%的铝,60%的供应量都依赖魁北克省,关税一加,成本上升,美国装配厂倒闭关门。 美国的国防、房屋、汽车、能源等基础建设都需要钢铁和铝,属于刚需品,美国前财政部长都表示,这个政策对美国不利。 国际关系专家认为,特朗普政策不仅威胁美国经济“软着陆”,还削弱了美国的“软实力”。 特朗普这人并不理解软实力,对权力的理解极为狭隘,一系列排他性民族主义和短视交易主义正在削弱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将美国推向一场前所未有的“双重危机”。 经济上,美国各行各业也因为关税受到冲击,就连他本人都不否认经济会衰退的可能性;外交上,各国正在逐渐远离美国这颗“不定时炸弹”,考虑开拓其他市场,并讨论抛弃美元的可能性。 “大家要系好安全带。”

突发!载剧毒物质巨轮拦腰相撞 剧烈爆炸 火球吞噬整片海域 毒气弥漫!

今年"意外"太多了 今早,一艘巨大的货轮与油轮突发相撞,当场爆炸,在北海燃起熊熊大火,瞬间就被大火吞噬,数十人受伤! 撞船发生在当地时间今天早上9点48分,在英国东约克郡以东的北海海域。 当地海岸警卫队收到警报,迅速赶往现场,被眼前的这一幕都惊呆了,浓浓的黑烟冲天,直接遮蔽了整片天空,就连着火的巨大邮轮都快看不见了。 英国当局立即出动了直升机和灭火船展开救援行动,撞击的是Stena Immaculate化学品油轮和悬挂葡萄牙国旗的蓝色货船。 据悉,货船几乎是垂直撞上油轮的,事发繁忙水道,当时还有大量船只来来往往,突然这么一撞起火,大家都吓呆在了原地。 格里姆斯比东港(Port of Grimsby East)首席执行官Martyn Boyer目击了这一幕,他表示事故发生后现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火球”,船员立即发出Mayday求救信号。 油轮被撞之后船舱破裂,连续发生了好几次爆炸,船员们纷纷弃船逃生。 截至目前为止,已知有32人受伤,随后分成3艘船被救上岸接受治疗,一排的救护车已经在码头待命,还有部分船员下落不明。 根据船舶追踪网站Marine Traffic的信息,涉事的货船是一艘悬挂葡萄牙国旗的集装箱船,建于2005年,全场141米,载货能力为9500 吨。 这一趟,这艘货船载着15个集装箱的致命化学物——氰化钠,从英格兰出发,前往鹿特丹港。 氰化钠与水反应后会释放出知名的氰化氢气体,接触就会爆炸。 比较吸引人注意的是油轮,这艘邮轮由瑞典散货运输公司拥有、美国克罗利公司运营,并不是普通的载货油轮,而是属于美国政府10艘油轮编队之一。 这艘船平时可正常商用,但在爆发武装冲突或国家紧急情况下可用于向军方运送燃料,美军可以在短时间内调用。 但此次出海,这艘油轮并不是执行任务的,有消息称它装的是航空燃料,从希腊启航,原定前往英国东约克郡的赫尔港,被撞的时候处于停泊状态,暂时不清楚有没有发生泄漏。 据了解,油轮被撞后全员平安,主要的人员受伤和失踪都发生在货轮上,但也就是这一点,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猜测,甚至阴谋论。 最近发生的各种意外灾难实在太多了,空难、火车脱轨、撞船,让人很难不怀疑,这么大的两艘船,就这么水灵灵地在硕大的北海“意外”撞上了? 还记得刚好一年前,美国一艘巨大的油轮才撞上一座大桥,桥体瞬间崩塌,20人落水,就连桥上的大货车都坠河,州长宣布紧急状态。 幸好这次撞船暂时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恐怕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历史上,英国就曾发生过严重环境灾难, 1967 年“托雷峡谷号”(SS Torrey Canyon)在康沃尔搁浅,导致超过 10 万吨原油泄漏至英吉利海峡,数千只海鸟死亡。 油料的类型、泄漏规模、天气及海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野生动物的影响. “持久性油品”(如原油和船用柴油)分解速度较慢,会覆盖栖息地并影响动物调节体温,甚至导致死亡; “非持久性油品”(如煤油)蒸发较快,虽不会长时间残留环境,但短期内仍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相关部门将对这件撞船事故进行,真正事故原因可能要等几个月才能弄清楚,但独立海事安全顾问大卫·麦克法兰表示,按照目前的信息来看,可能是货船的船员当时疏忽了周遭的海况,才一头撞上了正在抛锚停泊的油轮。 撞船之前,两艘船来保持了近4分钟的交流,但还是没能及时避免意外发生。

悲痛! 王室帅王子患罕见病去世 年仅22岁! 父亲痛悼 临终遗言曝光!

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变得更加严重 卢森堡王子弗雷德里克(Prince Frederik)在与罕见疾病“PolG(粒线体DNA耗竭症)”搏斗8年后,于3月1日在巴黎不幸去世,年仅22岁。 “爸爸,你为我骄傲吗?”这是弗雷德里克王子对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 据卢森堡罗伯特(Prince Robert of Luxembourg)亲王8日透过PolG基金会发布的声明,他儿子弗雷德里克在离世前一天,鼓起最后的勇气召集家人和亲友到他的病房,与每个人一一道别。 罗伯特亲王回忆道:“我们亲爱的儿子用尽所有力量,依次向我们每个人告别,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的幽默依旧让大家最后一起大笑。” 在这场深情的告别中,弗雷德里克分别与哥哥亚历山大(Alexander)、姐姐夏洛特(Charlotte)、父亲罗伯特、三位表兄弟查理(Charly)、路易(Louis)和多纳尔(Donall)、姐夫曼苏尔(Mansour)以及姑妈夏洛特(Charlotte)和姑父马克(Mark)道别。 “爸爸,你为我骄傲吗?”这是弗雷德里克对父亲说的最后一句话。罗伯特亲王在声明中深情地回应:“你是我的超级英雄。”他称赞儿子不仅在与病魔的斗争中表现出无畏的勇气,还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励了无数人。 弗雷德里克王子出生时就患有与“PolG”基因相关的粒线体疾病,但直到14岁才被正式确诊。这种疾病会逐渐影响人体器官,剥夺器官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最终导致多重器官衰竭。 罗伯特亲王形象地描述道:“这就像拥有一个永远无法完全充电的故障电池,处于持续耗电状态,最终完全失去电力。” 随着年龄增长,弗雷德里克的症状日益严重,后期已无法行走,需要依靠轮椅代步。尽管如此,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弗雷德里克曾在PolG基金会的宣传短片中说道:“当你还小时,你有各种梦想、各种志向及想做的事,可能性是无限的。” 他坦言,当被诊断出罹患PolG时,他并不完全理解这个疾病的后果,但随着时间推移,他的世界慢慢“变得越来越小”。 目前,对于“PolG”这种罕见疾病仍无特效治疗方法或根治手段。据了解,全球大约有3亿人像弗雷德里克一样患有各种罕见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难以被医生识别,患者家庭可能长期不知道他们究竟患有什么病,直到疾病发展到晚期才被确诊。 为了帮助其他与他有相同遭遇的患者,弗雷德里克王子与父母罗伯特亲王和朱莉(Julie)公主于2021年共同创立了PolG基金会,致力于支持与“PolG”相关的研究。 尽管弗雷德里克一直强调不希望被这种可怕的疾病定义,但他仍然投身于提高人们对罕见疾病的认识,甚至参与医学试验,希望能找到治疗方法或重新利用现有分子来帮助患有相同疾病的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弗雷德里克王子与卢森堡现任国家元首亨利(Henri)大公是表亲关系,在卢森堡王位继承顺序中排名第15位。 他的离世不仅让家人悲痛欲绝,也让卢森堡王室和全国人民感到无比惋惜。

突发! 特朗普再次翻脸! 加码250%关税 最早今天实施! 加拿大狠砸60亿应战 一定干到底

“施政就跟烙烧饼一样随意” 特朗普凭一己之力搅乱北美经济,每天都在刷新大家的认知,昨天才宣布豁免关税1个月,刚刚又变脸威胁再对加拿大加税! 今早,特朗普强硬表态:要对加拿大的乳制品和木材征收高额关税!最早今天就实施! “在木材和乳制品的问题上,加拿大欺骗了我们很多年,他们对美国产品征收250%的关税,我们将采取对等税率还回去!” 此话一出,金融市场再次动荡,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300点、标普500指数下跌0.9%! 还是一样的套路,特朗普哭委屈,加拿大对美国乳制品征收高额关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事实上,加拿大实行的是供应管理制度,对牛奶和奶酪等产品的进口设置了高关税,保护本国乳制品行业,避免市场崩溃,关税确实比较高,比如脱脂奶粉的关税就高达270%,但美国在农产品上采取的是同样的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也没说要降低自己关税,一味指责加拿大占他们便宜。 另外一个遭殃的是木材,上周开始美国就叫嚣着要对加拿大的软木材关税加倍征收。 美国指责加拿大对本国木材行业进行补贴,导致它们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口到美国,打击他们木材商的利益。 2017年,特朗普1.0政府就已经对加拿大软木材征收20%的关税,现在2.0准备翻倍。 国际贸易分析师马可·埃文斯表示, “特朗普政府刻意夸大加拿大的贸易壁垒问题,事实上,加美双方在农产品和资源贸易上都有保护主义政策,他的指责不完全符合事实。” 特朗普哪像是讲求事实的人,该发作还发作。 目前,他只是扔了颗新的炸弹,暂时没有下文,也不知道针对乳制品和木材的新关税会加到已经生效的25%关税基础上、还是与4月2日新一轮对等关税同时实施、亦或是单独征收。 不论是哪一种,无一都会加重加拿大出口企业的负担,使本就紧张的贸易战升级。 一旦这两项关税实施,乳制品产业、木材产业、建筑行业都会受到重创。 特朗普这个人的性格令人捉摸不定,昨天宣布完豁免之后就表示,关税还会持续并上升。 加拿大估计也不想陪着演闹剧,第一轮报复关税继续,仅仅把第二轮关税延后了2周,没有动摇,硬刚到底。 面对1天72变的美国,加拿大对外专心对付特朗普,对内想办法帮加拿大人渡过难关。 就在刚刚,加拿大宣布60亿的经济援助计划! 劳工部长麦金农警告:贸易战正在进入“最大危机时刻”! 这个计划包括2大部分—— 拨款60亿加元支持本土企业 50亿用于出口企业,帮助他们拓展美国以外的新市场; 5亿用于贷款项目,这钱由加拿大商业发展银行提供,针对受关税影响最严重的企业; 10亿用于增加对加拿大农业信贷的融资支持,缓解农场主和企业的压力; 放宽就业保险政策(EI) 允许受影响工人领取部分EI福利,即便他们没有失业、但工时缩短; 延长EI福利期限,确保因关税战失业或受严重影响的工人有更长的缓冲时间; 与此同时,加拿大还宣布扩大“临时工作共享计划”—— 允许企业减少工作时间,但员工还能领取部分工资和政府补贴,避免大规模裁员。 此举旨在帮助企业在贸易战的情况下留住员工,维持运营稳定。 目前,加拿大政府还在研究进一步报复,保护本国经济不受到更大的冲击, 专家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会导致数十万加拿大人失业,受影响企业包括汽车制造业、钢铁和铝工业、农业、乳制品行业等 财政部长多米尼克表示,如果关税全面实施,加拿大经济将遭受巨大冲击,我们必须果断行动,保护加拿大企业和工人。 今天,加拿大统计局公布了最新数据,2月份本国就业市场就遭遇了寒潮,就业人数“几乎没有变化”! 加拿大上月仅新增1100个职位,远低于1月份的76,000个职位。 就业数据疲软,也导致货币市场提高了对加拿大央行下周降息的预期。 也因为这场贸易战,加拿大人对美国的评价急剧下降,2月份去美国旅游的人数锐减40%,宁愿吃亏改票或者跑远一点去非洲,也不想把钱花在美国人身上。 最新民调显示,加拿大人对几个关键议题的讨论热度正在上升。 一是能源,美国向加拿大能源进口产品加征10%的关税,75%的加拿大人支持建立境内的“能源走廊”,将阿尔伯塔省的能源跨省输送到东部,不经由美国,降低对他们市场的依赖,还能创造就业机会。 二是美元,65%的加拿大人反对经济上与美国进一步融合,拒绝加入美加经济联盟,并采用美元。 大家希望保持本国货币政策,不想再被美联储牵着鼻子走,减少依赖,并在财政、社会福利和税收政策上保持独立性。 三是政府合同,65%加拿大人支持或部分支持禁止美国公司参与加拿大政府合同竞标,包括联邦、省、市政府的合同,只选择加拿大或其他国家的企业。 其实,弃用美元这个问题,特朗普不止一次提及了,在关税大锤砸下去之前,就警告过,让大家不要想放弃美元,否则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实施100%的关税。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过去8年来美元一直“遭受严重围攻”,“许多国家”都在远离美元,但他希望美元“继续成为世界储备货币”,尤其是金砖国家2023年就在讨论去美元化了。 3月5日贸易战开到至今才过了2天,特朗普关税政策变来变去,变卦改口风都快成了他招牌了,就连美国媒体都受不了了,说他施政就跟烙烧饼一样随意,让美股投资者都受到惊吓。 每次特朗普一变卦,股市就跟着动荡,对此他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1.0时期,特朗普总喜欢把美股上涨归功于自己,还施压美联储用货币政策配合美股牛市。 但这次,特朗普昨天表示,他在做关税决定时“压根就没有看过股市的表现”。 不论怎样,特朗普执政的这4年,对于加拿大而言估计会是非常漫长而艰难、充满变数和挑战的4年。

卸任倒计时2天! 特鲁多泪洒告别现场 数次哽咽 "这是我最大的荣幸"!

数次情绪激动落泪 “能为加拿大人服务,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荣幸。” 3月7日,在渥太华举行的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即将卸任的特鲁多(Justin Trudeau)说到这句话的时候,眼眶湿润了。 这位执政近十年的加拿大总理,即将在两天后告别自己自由党领袖和国家领导人的位置。 特鲁多在新闻发布会上,数次情绪激动落泪,坦言自己从未考虑过以临时看守身份继续执政,“我期待未来几天或一周内,正式把权力移交给新任的领导人。” 这一表态,也直接驳斥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特鲁多想“继续掌权”的说法。 回顾任内经历时,特鲁多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感慨。他谈到过去十年中经历了特朗普上台、世纪罕见的疫情、通货膨胀危机、乌克兰战争,以及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这是一段复杂的岁月。但这是我选择的工作,我将履行到最后一刻。” 最让特鲁多难以抑制情绪的,是谈到加拿大全国范围内每天10加元托儿计划时。 “托儿服务关乎公平。它不仅帮助加拿大家庭度过生活成本的危机,甚至帮助我们避免了一场经济衰退,”特鲁多热泪盈眶地说道。 他还强调,2025年为止,加拿大已新建或资助15万个托儿名额,未来一年还将增加10万个。 特鲁多也不忘提醒公众,“任何政府的政策,都可能被下一届政府推翻,除非加拿大人坚决表达他们的意愿。”他直接点出对保守党可能削减该计划的担忧,并呼吁加拿大人关注和支持这个政策。 在告别的同时,加拿大正面临与美国的贸易战压力。特朗普政府近日对加拿大商品开征25%的关税,理由是遏制芬太尼毒品流入美国。 这一措施引发了加美关系紧张局面,但特朗普也同时给予了一些产品一个月的关税豁免。 尽管如此,特鲁多坚决表示:“加拿大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他直言特朗普的关税举动“愚蠢”,不仅伤害加拿大,也必然伤害到美国家庭。 特鲁多强调,加拿大人在这场贸易风波中空前团结,这是加拿大应对更强大邻国施压的最大资本,“在我任期的最后几天,我们依然坚定地支持你们,我们不会让加拿大人失望。” 回忆自己近十年的执政历程时,特鲁多也提及了他父亲皮埃尔(Pierre Trudeau)当年推动的双语政策和《权利与自由宪章》,并表示自己施政的出发点一直是希望给加拿大留下持久、积极的改变。 尽管任期内饱受争议,特鲁多的落泪告别依然打动了许多加拿大人。“我每天都把加拿大人放在第一位,这将是我生命中最自豪的事情。”告别之际,他用自己的真情流露,感染了现场所有人。 接下来,加拿大自由党将在3月9日公布新党魁,这位新领袖将随即正式成为加拿大的新一任总理,带领国家继续前进。

刚刚!BC省再次地震 大批居民有震感 3周4震人心惶惶 专家警告: 大地震迟早要来!

地震在这里是常态 BC省近期地震不断,让不少居民夜不能寐。本周三下午4点18分,BC省维多利亚以南约60公里处再次发生3.9级地震。 不少维多利亚的居民都感受到了震动,这已是该地区三周内发生的第四次有感地震。 这场地震的震中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奥林匹克国家公园,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此次地震深度约43公里。 虽然加拿大地震局表示此次地震未造成损害,维多利亚地区居民仅有“轻微震感”,但截至当天下午4时40分,已有超过75人向美国地质调查局报告感受到地震,其中包括来自维多利亚、苏克(Sooke)和西德尼(Sidney)地区的民众。 这次地震来得不是没有预兆。就在两天前的周一(3月3日)凌晨5点左右,维多利亚和温哥华之间发生了4.1级地震,导致数千名居民被从睡梦中惊醒。 更早之前的2月24日,BC省Port Alice以西海域发生5.2级地震,而2月21日, Sunshine Coast的塞切尔特(Sechelt)附近也发生了4.7级地震,震感遍及BC沿海地区和低陆平原。 面对如此频繁的地震活动,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地震学家约翰·卡西迪(John Cassidy)表示,这些地震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关联。 卡西迪解释道:“这些地震间距太远,无法建立联系,而且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太长。今天奥林匹克半岛的地震是一次深层地震,发生在一个完全不同的俯冲构造板块上,与北美板块完全分离。” “而近海地震则发生在温哥华岛外已知的活跃断层上,这些断层位于其他构造板块上,与北美板块和俯冲的胡安·德富卡板块(Juan de Fuca plate)完全分离。所以它们都位于完全不同的断层、不同的构造板块和不同的系统上,但这些地区确实每天都会发生小地震。” 每年在BC省检测到的地震有数千次,绝大多数人们根本感觉不到。BC应急管理局(Emergency Info BC)也确认,目前没有海啸威胁。 卡西迪强调,最近频发的地震虽然提醒我们大地震确实会发生,但并不意味着一场大地震即将来临。 “最近这些地震事件的好处是,人们正在检查他们的地震应急包。这不是什么需要担忧的事情,它并不表明我们离另一次更大的地震更近了,但它确实提醒我们,地震在这里是定期发生的,所以做好准备非常重要。” 加拿大地震局将3.5至5.4级的地震归类为“经常能感觉到,但很少造成破坏”的等级。尽管如此,专家仍然建议BC省居民为可能发生的“大地震”做好准备,因为专家认为,迟早会发生的巨大破坏性板块地震。 做好准备包括储备必要物资,制定就地避难或疏散的计划。 加拿大地震局建议,任何感觉到地震的人都应该在网上填写他们的“你感觉到了吗?”(Did you feel it?)问卷表格,这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了解地震影响范围和强度。 在这个地震频发的时期,专家们的建议很明确:不必过度恐慌,但一定要做好准备。正如卡西迪所说:“地震在这里是常态,而非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