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重磅! 加拿大移民部出手 收紧门槛 定居金一夜暴涨30% 连去乡下都变难了!
有人一夜之间多花好几千
加拿大移民部正在收紧各项政策,尤其针对留学生和新移民的各个通道,不少都被砍了。
就在近日,加拿大还宣布对受欢迎的“低门槛”移民项目进行重大调整!
这次被点名的是“偏远社区移民试点计划(RCIP)”,从2025年7月29日起,这个项目的最低定居资金要求将提高30%!
原本按照之前的要求,单身的申请人必须证明自己有7,963加元的定居资金,两口之家必须有9,692加元的定居资金。
调涨后,现在单身申请人必须证明自己有10,507加元的定居资金,两口之家的定居资金也升至13,080加元。
申请人可通过以下方式证明资金能力:
银行对账单(需显示可随时支取的存款)
银行本票、支票、汇票
投资证明(如股票、债券等)
担保人提供的资金支持文件(如适用)
移民部表示,这次调涨是根据统计局2025年发布的数据,将定居资金依照农村地区低收入线50%的标准进行调整。
家庭成员人数
旧标准(加元)
新标准(加元)
涨幅
1人
7,963
10,507
+31.94%
2人
9,692
13,080
+34.96%
3人
12,069
16,080
+33.25%
4人
15,056
19,524
+29.68%
5人
17,145
22,143
+29.15%
6人
19,015
24,975
+31.35%
7人
20,884
27,806
+33.15%
每增加1人
+1,869
+2,831
+51.47%
“这次是为了确保通过这个计划移民的人,都能在抵达后,有能力支持自己和家人在本地的生活。”
30%的定居资金上调,可能会对潜在申请者造成资金压力,但这个项目还在,技术工人和留学生也还是可以考虑的。
注意,已经在加拿大境内工作的申请者,无需满足定居资金要求。
这个项目是为了吸引有技能的工人前往加拿大偏远或农村社区长期工作和定居,同时缓解当地劳动力短缺,并支持急需员工的企业而设立的。
在这么多移民项目中,RCIP一直被视为“低门槛”移民路径之一,特别适合技术工人、普通劳动者和非高学历的申请人。
除了定居资金,申请人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获得社区指定雇主的全职工作offer(非季节性、长期职位)
过去3年内,至少拥有1年(1,560小时)相关工作经验(国际毕业生可豁免)
达到语言要求(根据职业类别,CLB 4-6不等)
...
利好不断! 加拿大再添回国新航线! $92拿下千元机票 低价神技曝光!
双重好消息
九月对华人旅客来说简直是个好消息连连的月份!南航和东航双双宣布增班复飞,让回国机票更好抢、价格更亲民。
根据最新消息,南航计划从9月16日起,新增广州到温哥华的直飞航班,每周两班,分别安排在周二和周五。
CZ329航班从广州凌晨00:25起飞,次日晚上21:45抵达温哥华;回程CZ330则是温哥华凌晨01:05起飞,次日早上06:00到达广州。
票价方面相当给力,南航官网显示9月16日首班温哥华到广州单程直飞经济舱只要3,954人民币,约合760加元。
如果买往返票更划算,以9月16日到10月17日一个月行程为例,经济舱往返票价仅6,120人民币,大约1,177加元。
东航也没闲着,预计从8月27日开始,两条航线每周都有3个班次,具体可以参考我们之前发布的文章:突发! 东航宣布复航 温哥华直飞上海! 中加航线大爆发 直飞航班已有这么多!
就在华人为航班增加和低价机票欢欣鼓舞时,另一个省钱秘籍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来自芝加哥的理财网红奥帕拉(Casper Opala)在脸书上分享了他用ChatGPT买机票的经历,声称仅用92美元,就买到了原本要1,050美元的机票,直接省下了900多美元。
这位拥有超过800万粉丝的理财达人说,ChatGPT能够发现Google和Skyscanner等传统搜索引擎遗漏的28%航班信息。他把人工智能称为“永不休假的旅行代理”,并分享了七个精准指令步骤。
第一步是告诉ChatGPT“找到下个月从城市A飞到城市B最便宜的路线,包含隐藏路线与替代机场”。
接着询问“哪家经营此航线的廉价航空没有在Google航班与Skyscanner的清单上?”这能揭露那些被主流搜索引擎忽略的航班选择。
对于愿意灵活调整行程的旅客,奥帕拉建议要求ChatGPT“建议可以降低价格的转机城市,即使要分两次订也可以”。这种分段购票的方法被他称为“秘密手段”。
第四步是询问AI“这个月是否有从某机场起飞的错误票价、快闪特价或超乎寻常便宜的航班?”奥帕拉表示,AI能获取比旅游博客更新的信息。
随后让ChatGPT“在所有平台上比较此一航班的价格,现在哪里最便宜?”省去了自己逐一对比数十个网站的麻烦。第六步是要求AI“连续监测这个路线4天,如果出现低于95元的票价就通知我”。
最后一步是“比较订两张单程票与来回机票哪一种较便宜”。奥帕拉说,通过这套方法,他现在每次旅行都使用ChatGPT,效果远超传统搜索引擎。
旅游优惠网站专家莫伍德(Dawn Morwood)也支持这种灵活搜索的方法。她表示,选择周二或周三出发的航班通常比周末便宜,因为大部分旅客喜欢周末飞行来充分利用休假时间,所以周六票价通常最贵。
莫伍德还提醒,提早订票不一定能省钱。她曾见过有人提前十个月订票,结果在出发前几周同一航班降价了200英镑。
对于经常往返中加两地的华人来说,九月简直是双重好消息。航班选择增多,票价更合理,再加上AI助手帮忙找便宜机票,回国旅行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实惠。
豪华邮轮噩梦! 乘客被困32℃”水上蒸笼” 天花板漏水 花15万买罪受 “走廊全是咳嗽声”
纯纯煎熬
炎炎夏日里,外出度假不用想行程,搭上豪华游轮,吃喝玩乐应有尽有,船停哪儿就在哪儿玩一会儿,简直不要太享受。
谁也没想到,一趟本该悠闲自在的豪华之旅,最后竟会演变成地狱般的噩梦。
来自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的一对夫妻——78岁的约翰·卡萨(John Kaasa)和77岁的罗斯玛丽·卡萨(Rosemary Kaasa),最近计划了一场豪华邮轮之旅。
约翰之前生病了,花了一段时间才康复,想着人生就是用来享受的,走过大半辈子的老两口就决定来一场奢华的欧洲邮轮之旅,花了2.2万美金,登上了维京邮轮。
此次航程计划是15天,沿着欧洲内河惬意航行,
“我们以为这是一次圆梦之旅,结果没想到成了噩梦。”
目前,欧洲各国正在经历罕见的极端热浪,虽然各大旅游景点人山人海,但热也是真的热,气温不断飙升,有的地方有41℃!
本来吧,只要不下船,这天气也跟他们没关系,可偏偏就这艘邮轮的空调突然坏掉了!
这下子,原本清凉舒适的船舱顿时变得闷热不已,成了“桑拿房”,大家被热得受不了了,只能拿着小电扇和湿毛巾物理降温。
空调坏了,总得开窗通通风吧。
但邮轮的船员却下发了通知,让乘客们“不要开阳台门,否则飞虫会进来。”
夏天就怕这种虫蚊疾病,船舱周围迅速聚集大量小飞虫,大家都快崩溃了。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全船人在高温天中苦苦煎熬了5天,然后又遇上了河道水位因旱情下降。
邮轮公司紧急安排全体乘客转移到另一艘船上去,没想到,这艘船的空调也坏了,舱内温度一度达到32℃!
本来以为这已经不能再糟了,但就在这时,他们又发现天花板开始漏水,水滴直接落在行李与床铺上!
这一滴水,直接把罗斯玛丽原本就紧绷的理智彻底断线,当场要求与船长交涉,情绪激动到连丈夫都不得不拉住她:“我得让她坐下来冷静”,约翰苦笑道。
气冲冲地投诉完,夫妻二人又生病了!
约翰和罗斯玛丽的身体接连出现严重不适,别说下船观光了,只能卧床休息,直至15天的煎熬航程结束。
约翰回忆,他们走廊里到处能听到乘客咳嗽的声音,“一间接一间,没有逃避的空间。”
回到美国后,医生诊断他们双双患上支气管炎。
好好一场庆祝大病初愈的豪华之旅,结果还害得两人又生病了,花了2万块还啥都没享受到。
罗斯玛丽越想越气,直接联系邮轮公司的CEO投诉。
起初,公司只愿意提供价值1000美元的抵用券作为补偿,但罗斯玛丽的顾问鼓励她“向各个渠道投诉,让他们觉得让你走才是最省事的办法”。
罗斯玛丽照做了,直接爆料到媒体。
终于,在电视记者介入并联系维京公司后,双方才达成了和解。但由于签署了保密协议,具体赔偿内容未对外公布。
尽管事情已告一段落,但他们两人的心情仍难以平复。“我已经不只是愤怒了,我是非常、非常失望。旅行会有意外,但至少应该让乘客觉得自己被照顾和尊重吧。”
突发! 飞机失控坠毁 当场起火; 载174人波音高空出事; 机场惊传枪声 乘客抱头趴地
生死瞬间
最近这一周也不知道咋了,各种空难和航空事故接连发生,让人出趟门都不能安心。
本周三,一架从度假胜地飞回美国的飞机突然坠毁,掉落在住宅区,瞬间起火,浓烟滚滚!场面恐怖!
据悉,这架飞机原定从加勒比海的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出发,飞回美国。
本来都已经快接近机场跑道了,没想到,就在距离跑道仅仅1英里的住宅区,飞机突然失控,从高空猛然坠入附近的住宅区,高速冲入一棵大树,最后重重摔落在地上!
事发当时,这里正好居民密集,大家都在外面活动,亲眼看一架飞机直冲冲地往这边俯冲过来,都吓得四处闪躲。
下一秒,巨响传开,好好一架飞机就已经摔成了满地残骸狼藉,当场起火冒烟!
整条街区都陷入混乱,离得最近的居民最先冲向冒烟的破碎的飞机残骸,有人从自家花园拉起水管,就拼命喷洒机身,防止火势蔓延。
一名打着赤膊的男子因为担心随时发生爆炸,不断大喊着,让围观者远离残骸。
飞机坠毁的地点距离民宅就几米的距离,就连警察都感叹,这真的算幸运的了,如果飞机砸进房子里,后果不堪设想。
据调查,是一家4口开飞机去度假,然后在回程中出事,机舱内的4名乘客,包括两名十几岁的女孩,被困在严重损毁的机身内,随后被居民与赶到的警察合力救出。
所幸的是,所有人都存活下来。
除此之外,本周还有两架客机发生意外——
一架法航客机在西班牙上空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另一架飞往伦敦的瑞安航空班机因“安全威胁”被战机紧急护送!
8月13日,法国航空的AF1896航班按照计划,从巴黎戴高乐机场起飞,原定飞往摩洛哥卡萨布兰卡。
然而,正当飞机在西班牙领空巡航至35,000英尺高度时,机组人员突然向空中管制员发出“7700”求救信号!
紧接着,这架飞机就偏离原定航路,向西南方向转飞,并最终紧急降落在选择在西班牙机场。
目前,法航方面尚未公布事件原因。
8月11日,瑞安航空的一架波音737客机载着174名乘客,从保加利亚起飞,原定飞往伦敦。
没想到,就在这个FR9962航班进入塞尔维亚空域时,保加利亚当局接到举报,说机上有“一名巴勒斯坦男子计划实施危险行为”!
捷克当局在接到情报后,立即拒绝这架飞机进入其领空,并要求航班改道至德国空域。
机长判断后选择不进行紧急迫降,而是申请额外安保措施,按计划直飞伦敦。
于是,德国派出了两架德军“台风”战斗机全程护送。
降落后,这架飞机立即就接受调查。这架飞机上并没有巴勒斯坦籍乘客,报警是虚假信息。
8月13日,还有机场突然传出枪声,航站楼瞬间陷入混乱,乘客惊慌失措!
事情发生在13日上午,悉尼机场T2航站楼。
一个平常工作日,机场里面人来人往,大家都在忙着登机托运行李。
就在这时,一声枪响突然响彻整栋航站楼,大家都吓到了,有人下意识地寻找庇体,有人探头查看发生什么事。
澳大利亚联邦警察透露,这天,他们是接到了通报,说有一名曾被赶出机场的男子再次出现,于是出警。
当时,这名41岁的男子不顾劝阻进入机场,且在航空公司的值机柜台附近“表现可疑”,引起工作人员注意。
警方试图与这名男子交涉,但这人表现出“攻击性言语和动作”,被多名警员及路人合力制服。
就在双方搏斗挣扎中,一名警员的步枪意外走火,子弹击中1米以外的咖啡馆烤箱。
随后,这名男子被警方逮捕。
所幸的是,这次走火事件没有造成人员受伤或航班延误。
惊魂! 航班机舱内乘客疯狂互殴 小孩吓到尖叫 全体被困等警察!
机舱成战场
瑞安航空一架从伦敦斯坦斯特德飞往里斯本的航班昨晚发生严重骚乱,警方紧急出动,处理机上打斗事件。
而事件起因,竟然是一名婴儿的哭声,引发了乘客间的激烈冲突。
昨晚近7点,这架航班刚刚在里斯本机场着陆,机舱内便爆发了混乱场面。现场视频显示,乘客们站在过道中相互推搔,惊恐的儿童在背景中不断尖叫哭泣。
一位母亲试图安慰自己的孩子,声音颤抖地说:“没事的,我们马上就走。”整个机舱弥漫着紧张恐惧的气氛。
据当地媒体报道,冲突发生在两名乘客之间,导火索是一名婴儿在飞行过程中的哭声。
虽然婴儿在航班早期就开始哭泣,但乘客间的紧张情绪直到飞机降落后才彻底爆发。
警方接到机组人员报警后立即赶到现场。为确保安全,所有乘客被要求留在机舱内,直到执法人员到达并控制住局面。
瑞安航空发言人向媒体表示:“这架从伦敦斯坦斯特德飞往里斯本的航班机组人员在8月12日请求警方协助,因为两名乘客在机上行为失控。飞机降落后立即由当地警方接管,这些捣乱乘客已被带离。”
该发言人强调,瑞安航空对乘客不当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将继续采取坚决行动打击无理乘客行为,确保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在安全和谐的环境中出行。
这并非瑞安航空近期发生的唯一乘客冲突事件。上个月,保加利亚索菲亚机场发生了另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
一名女乘客因手提行李超重被禁止登机,当场崩溃大哭,甚至跪在地上用拳头敲打舱门。机场工作人员告知她的手提行李尺寸超标,需要支付额外费用。
目击者尼古拉·斯特凡诺夫(Nikolay Stefanov)描述了这一令人震惊的场面。这名女性乘客拒绝缴费,坚持认为自己的行李符合规定,随后在登机队列中开始尖叫哭泣,发泄对瑞安航空严格行李政策的不满。
瑞安航空发言人解释说,这名乘客购买的是基本票价,只允许携带一个小型随身包。由于她的行李超出允许尺寸,按规定需要支付标准行李费用。但乘客拒绝付费并对工作人员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因此被拒绝登机。
航空旅行本应是便捷的体验,然而,类似的事件提醒我们,旅途中一个小小的误解或情绪失控,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
警惕! 著名景点酒店阁楼爬满狂犬蝙蝠 数百游客恐中招! 加拿大也有!
细思极恐
夏日旅游旺季,到处都是人山人海,特别是网红度假胜地,但就在近日,一个著名旅游胜地酒店出事了,恐数百名游客暴露在疾病风险中!卫生局紧急警告!
这次陷入“公共卫生风波”的是美国怀俄明州大提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来自全球各地的旅游来这里,公园里面也有酒店旅馆,让游客们下榻。
然而,当地卫生部门突然发出警报——园区内的杰克逊湖旅馆(Jackson Lake Lodge)一处阁楼空间发现感染狂犬病毒的蝙蝠群,恐怕有数百人与它们接触!
据悉,发现蝙蝠的是阁楼,6月2日以来,旅馆运营方——Grand Teton Lodge Company就已经接到8起房客投诉,说他们可能在睡梦中与蝙蝠过接触!
受到影响的房间为...
突发! BC惊现首例南非新毒株! 美2孩妈妈感染新毒株惨死 发病仅5天!
2021多种新变种强袭!
转眼2021过去半月,疫情没有平缓,反而有专家认为2021将比2020更糟。今天,一则有关新冠变种新毒株的坏消息震惊了网友——
一个40岁的2孩妈妈上周六因新冠去世,经检测,她感染的,是英国新毒株。
如果她的死与新毒株直接相关,这将是全美首例因感染新毒株而死亡的案例。这个残酷的消息告诉我们:新变种,还不仅仅是传染力高出75%那么简单,它同样是致命的。
不幸身亡的妈妈名叫Felicia Parker,家住美国休斯敦。上周一,她因感染新冠后呼吸困难被送往医院救治。
5天后,家人接到噩耗:Felicia已于周六去世。
医院方表示,她感染的,是英国新毒株。
放到全美接近40万的新冠死亡中,Felicia的死或许激不起波澜,但对于她的家庭来说,这显然是无法承受的悲剧。
2个孩子一夜之间失去了母亲,亲戚都十分不解:她是从哪里染上的这种新毒株?
这样的困惑,几乎每一个不幸感染新冠的人都会发问。不管是新毒株还是普通新冠病毒,它都比人们想象的要狡猾,也许只是与无症状患者的一次几分钟的交谈,它就完成了传播。
Felicia的死还是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因为如果她的死被证实是与新毒株直接相关,她将是第一位死于英国新变种毒株的美国人。
目前,全美已有13个州检测到至少88例英国新毒株病例。
按照之前专家的说法,英国新毒株传染性更强,但没有证据显示它比原有毒株更致命。
如果Felicia的死被证实与新毒株有关,这个结论是否将被推翻?思细极恐。
据世卫组织统计,英国变种目前已出现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非变种已扩散到20个国家和地区。世卫组织(WHO)紧急委员会周四1月14日开会研究应对冠状病毒新变种。
就在刚刚,BC卫生官Bonnie Henry宣布,BC省也出现了首例南非新毒株,案例出现在温哥华岛,病患没有旅行史,也没有与有旅行史的人接触!
“我们不知道它起源哪里。但是,从目前来看,它似乎没有在社区之外传播。”
令科学家们头痛的是,造成潜在威胁的,还不只是英国和南非新毒株。
美国、巴西目前都也已经出现了自己本土的新变种。法新社报道,世卫组织可能低估了新毒株的传染情况。
美国新变种
自昨天俄州科学家表示发现了两种全新的新冠变种后,今天,伊利诺伊州的科学家表示,已经找到了第3种美国变种毒株,而且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病毒!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突变体具有超强的加工病毒蛋白的能力及强大的RNA基因组完整性,使其在传播方面具有惊人的效率。
昨天,俄亥俄州科学家刚刚宣布,找到2种本土新变种,其中一种“哥伦布病毒株”发生了3个前所未见的突变,可能已经在哥伦布市连续传播3周,并成为了当地的主要毒株。
另一种与英国变种病毒株雷同的突变,但是这应该是存在于美国本土的病毒株,只在一个病人身上发现,这个“零号”病患没有旅行史。
巴西新变种
巴西亚马孙州卫生监督机构13日证实,该州一名生活在首府的30岁妇女为巴西出现的新冠病毒新变种感染零号病人。
据悉,该病人曾两次感染新冠,但是当对其第二次感染做病毒基因分析时发现,她感染的是完全不同的新变种。该妇女也成为巴西新变种的零号病人。
专家还是认为,这款新变种只是传播力更强,没有证据显示更致命。
不过,英国已经对巴西、阿根廷等南非地区下令禁航——自己国家的变种已经很厉害了,就不要再添更多麻烦了。
南非新变种
南非新变种早前就已经被报道比英国新变种传播力更强,且年轻人的感染力更高。
近日,美国传染病专家福奇又表示,这种新变种甚至能干扰新冠抗体治疗。
这意味着,如果患者感染的不是传统病毒而是南非新变种,采用原来的治疗方法或许不能让病人避免病情严重化,因为南非新毒株“可以逃避药物。”
女子1人体内18种突变
此外,根据俄罗斯传媒报道,在1个47岁的女子体内发现18种突变,部分与英国出现的病毒相同,还有2种同丹麦水貂所携带变异病毒吻合。
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系教授克鲁托夫斯基指出,这项研究工作首次确认“新冠病毒在一个生物体内长期存在即会导致大量突变的出现”。
科学家认为,接下来一年里可能会有多地出现新变种,病毒还会不断进化,在已拥有部分免疫力的人体内可能识别不出变异病毒。
这些研究发现简直令人绝望。好不容易迎来的2021,也蒙上更深的阴影。
泛美卫生组织(PAHO)负责人更敲响警钟,请民众不要松懈防疫,
“如果我们稍有懈怠,2021将比2020要糟糕得多!”
没有人想要一个比2020还糟的2021。所以还请大家继续坚持,Stay at Home。
现场! 比利时首都暴动! 国王坐奔驰 当街遭围攻 市中心建筑葬身火海!
2021年才开始半个月,2020年人们经历过的悲剧,竟又开始一一上演了
新冠疫情侵蚀全球,在所有人期盼着新年告别一切灾难时,卫生专家却发出警告:2021年的大流行,可能会被比2020年更糟。从美洲到欧洲,感染病例肉眼可见地激增,很多国家被迫出台更严苛的封锁命令,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甘心再度被禁足家中。
昨夜,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掀起暴动,大批市民冲上街头纵火打砸,焚烧建筑物,与警察激烈冲突。
一些胆大的抗议者,甚至当街围攻了一辆车牌号为“1”的奔驰豪车,对该车进行疯狂打砸——
而这辆奔驰车里坐着的,正是比利时的国王,该国的最高元首!
引发这场骇人暴动的,是一名黑人男子的死亡。据报道,为控制感染飙升,布鲁塞尔实施了晚上10点后的严格宵禁,并禁止室外4人以上聚集。上周六(1月9日),23岁黑人男子巴里(Ibrahima Barrie)由于违反4人以上聚集禁令,遭到警察逮捕。
然而,令所有人料想不到的是,这名男子在被逮捕1个多小时后,竟突然暴毙。
警方称,该男子被带回警局后,毫无征兆地晕倒失去意识,送医后当场被宣布死亡,死因尚不清楚。
该男子的死亡激起了大批民众不满,周三下午,无数人涌向警局门口,高喊抗议,有人举着“Black Lives Matter”的牌子,要求为巴里讨回公道。
群情激愤愈演愈烈,随着夜幕降临,示威迅速升级为暴乱,抗议者们向市中心警察局投掷燃烧弹,整栋建筑被熊熊烈火吞没。
一把火点燃了抗议者们的“激情”,很多人开始找街道上的其他易燃物下手。很快,火光照亮了布鲁塞尔宵禁的夜晚。
愈发肆无忌惮的抗议者们向警察投掷石头、烟花爆竹,大喊:“警察,凶手!”
然而,这并不是暴乱中最令人震惊的一幕。昨夜暴动的高潮,发生在比利时国王奔驰座驾出街的瞬间。
现场视频显示,暴乱进行期间,比利时国王菲利普(King Phillipe)乘坐专车路过该地区,其显眼的“1”号车牌,很快就被抗议者们认出。豪华的黑色奔驰车,立即成为了被围攻的目标。
多名抗议者一哄而上,一边大声辱骂,一边向奔驰车投掷重物。遭到打砸袭击的国王专车,一度在抗议者的包围中动弹不得。
坐在车里的菲利普国王,原本刚结束工作,正打算返回其宫殿,此刻却被困在了市中心的暴动中。
不知这位空军飞行员出身的4娃爸爸,当时坐在“岌岌可危”的奔驰车里是什么感受。最终,国王没有下车,也没有打开车窗,国王的安保人员冲了下来,护在奔驰车旁,为国王抵挡攻击。
最终,在安保人员的保驾护航下,国王的司机找准时机,猛踩油门,迅速驶离了暴乱现场。
根据当地警方最新消息,昨夜的暴乱中,有多名警察和抗议者受伤,警察局的门窗被砸碎,街道和车辆被损坏,共有116人被逮捕,其中包括30名未成年人。
联邦警长今天对全国人民呼吁:“必须谨慎对待巴里的悲剧性死亡,就像对待任何事情一样。”“那些恶意实施破坏和打伤警察的人,必须被送上法庭。”
虽然巴里的死因仍在调查中,但巴里家人雇佣的律师在周三的抗议集会上表示,初步尸检显示巴里死于心脏病。这名律师在大批示威者面前,指责警察在巴里晕倒时“行动太慢”。
巴里的母亲(右)参加了白天的抗议
比利时当地媒体报道称,巴里被捕时,被发现身上藏有3种摇头丸。
2021年才开始半个月,空难,疫情,暴动… …2020年人们经历过的悲剧,竟又开始一一上演了。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和疫情的逐渐熄灭,2021年的世界能多一点平静吧… …
牛! 温哥华唐人街养老院保持“零确诊” 华人CEO揭秘原因 看完泪奔!
每一个生命 都值得被细心照顾
截至目前为止,BC省全省新冠确诊病例超5.8人,死亡破1000!本周日新增人数略有下降,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仍在进行中,新冠病毒依旧全省跑,就没有它到不了的地方。
迎来久违晴天的人们,仿佛已默默接受新冠病毒将与人类长期同在的这一事实,逐渐回到他们想象中的“正常生活”。只可惜,生活,是注定回不到过去了,尤其是对在疫情中逝去挚爱的人而言。
或许人们看不见新冠患者挤满医院的画面、听不见家属们声嘶力竭的哭喊,但这些痛苦真实存在,在每一个重症病房、在每一个养老院、每一个破碎家庭。
二波疫情,BC省的医院和养老院依旧是抗疫主战场,各大医院纷纷宣布疫情爆发,甚至扩散。养老院,再次成为新冠抢夺人类生命的刑场。
在众多养老院沦陷的当下,温哥华一家华人养老院默默努力,“脱颖而出”,至今保持“零确诊”的纪录!
这家名为Simon K.Y. Lee Seniors Care Home的养老院就位于温哥华唐人街,属加拿大最大非盈利社会服务机构之一——SUCCESS旗下的一个分支。负责管理这家养老院的首席执行官Queenie Choo表示,疫情袭来,大家自然恐慌,但能够做的,也只有认真防疫。
疫情爆发以来,Simon K.Y. Lee Seniors Care Home就收紧了院内的防疫措施,限制家属探访活动。只有临终病人的家属,才能探视,且需要经过“层层关卡”——检疫筛查、多层消毒、全套个人防护装备。
疫情袭来,前线人力资源紧张、灾情严重,政府下令不允许医护和护理人员跨所轮班工作,严防疫情扩散,这家养老院也受到影响,人手出现短缺的现象。
Choo也只能彻夜想办法解决,最后她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增加兼职人员的工作时间。同样的班底,可以避免病毒跨工作场所传播,延长工作时间,解决病人的护理需求。
防疫期间,养老院尽可能为非专业但接受过交叉培训的员工提供必要且更新的专业防疫知识,保持警惕,让他们在保证双方安全的情况下,为老人们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包括进食、换床、上厕所等等。
不仅如此,全院也提供5台自带有视频会议软件的iPad,供居民使用,让他们能够与家人保持联系。
之所以对“全院保持零确诊”如此执着,Choo有自己的故事。
圣诞节前,Choo的母亲因感染新冠,在阿尔伯塔省的一家养老院逝世,身旁无半个家人陪伴。母亲临终时刻,Choo只能在视频这头看着瘦弱、意识不清的母亲永远地闭上眼睛,再也醒不过来,
“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甚至已经无法自己进食了,而我们多么希望我们能够陪在她的身边。这一切都是非常可悲的,我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我们养老院上演。”
真正经历过同样痛楚的人,往往拥有更加强烈的决心和执着。但是,不是每一家养老院有这样的觉悟。
同样位于温哥华的一家长期护理设施,就陷入了深深的苦海中,成为“全省最致命养老院”!
这家养老院共有114名居民,目前99人感染新冠,41人死亡,另外70名工作人员也确诊新冠。
如此严重的疫情,是如何发展至今的,许多家属不明白,也不理解,为什么在第一例出现的时候,没有控制住?
11月20日,这家养老院出现一名员工确诊,院方迅速隔离确诊人员,温哥华沿岸卫生局的公告却写道——“该场所病毒暴露风险为最低级别”,没有正式宣布疫情爆发。
2天后,病毒扩散,疫情爆发,一发不可收拾。
就有家属质疑当局和院方的做法,如果他们真的像他们所说的,在出现第一例确诊时收紧筛查程序,加强控疫,疫情为什么还会扩散到如今这个地步?
贝恩斯(Parbs Bains)89岁的祖母就住在这家养老院,当院方下发通知告诉她有员工确诊时,她的心就立即沉了下去,直觉“完蛋了”。
在祖母感染新冠后,贝恩斯曾与她进行一次视频通话。当时,贝恩斯在镜头里看见一位女性居民进入房间,拥抱和在额头上亲吻了她的祖母,随后被护士带出去。贝恩斯回忆,虽然她不知道这人是否感染,但这使她“感到震惊”。
在有人感染新冠病毒的时候,病人居然可以串门,而工作人员却没有立即注意到。最后,贝恩斯的祖母成为41名新冠死亡患者中的一人。
随后,温哥华沿岸卫生局才承认,在出现第一个确诊后,他们并没有对所有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大规模检测。直到11月22日,一名居民确诊,养老院宣布爆发疫情,才对整栋楼进行新冠测试。
这家养老院不是个例,类似的悲剧还在BC省各地上演,希望卫生部门能够真正重视起来,别让更多生命孤独地逝去。
“禁足令”下 特鲁多携全家闭门不出 老婆晒豪宅内私密照 一家五口生活曝光!
即使是特鲁多也得宅在家里!
加拿大的疫情还未停止蔓延,尤其是首府渥太华所在的安大略省,日增确诊数仍接近3000。省长福奇近日宣布,将从周四14日开始施行28天的居家封锁“禁足”令!
面对严格的防疫禁令,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一家也是第一时间响应。
总理夫人苏菲就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一家五口在家工作、上网课的照片,说自己“从一个房间跑到另一个房间,确保家里这几位都很好!想念全国的人民……希望每个人都保持安全!”
这也是提醒人们:没错,就算是特鲁多也要呆在家里!
在该组照片中,特鲁多和苏菲的13岁儿子泽维尔(Xavier),12岁女儿艾拉-格蕾丝(Ella-Grace),还有7岁的小儿子哈德里恩(Hadrien)都正在家中上网课。
女儿看起来更为专注认真,两个儿子则注意到母亲苏菲的镜头扭头看过来,似乎在说:“妈咪,你在干嘛呀。”
身为出了名的喜欢秀恩爱的夫妇,苏菲当然不忘秀出老公特鲁多迷人的一举一动,照片中他正在家庭办公室内微笑接听电话。多少重要的沟通和决定,都是特鲁多在这里通过打电话完成的。
有人注意到特鲁多办公桌背后的书架上还有一整套的《哈利·波特》小说。不知道究竟特鲁多自己是书迷,亦或是孩子们的最爱。
去年3月中旬,因为老婆苏菲在伦敦参加完万人演讲后回加拿大确诊新冠,隔离在总理一家所住的红砖小屋(Rideau Cottage)另一部分空间,特鲁多不得不一人带着三娃忙活,简直不要太艰辛!
这位帅哥总理每天一睁眼就要处理各种国家大事,还要冒着三月料峭的寒风,出家门召开例行疫情发布会。
发完言转头进屋,就要给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做早餐、陪他们玩游戏。保姆和清洁工出于安全考虑暂时都被请走了,总理宅邸连一个特鲁多的随身助手都没有。
据特鲁多的一位亚裔高级顾问透露,跟特鲁多通电话时,还能听到孩子们咚咚咚咚地跑来跑去,对特鲁多说:
“爸爸,快来陪我玩嘛!”(Come on daddy, let’s do this.)
正在通电话的特鲁多压低声音对孩子回应道:
“爸爸正在打一个重要的电话呢,现在不行哦。”(Daddy’s on an important phone call right now. I can’t do that.)
好在总理夫人在3月末就宣布从新冠中痊愈了。当了快1个月全职奶爸的特鲁多当时不知道有多激动,家里的主心骨终于回来了!
一家人最重要就是齐齐整整。此后,虽然加拿大疫情仍在,但红砖小屋里那个温馨有爱的5口之家也算恢复了正常生活。
苏菲除了进行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也很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发有关家人们的日常。
感恩节的时候,是丈夫特鲁多和小儿子哈德里恩全身覆盖在枫叶中的祝福照片。
万圣节的时候,是哥哥弟弟一起挖南瓜、做万圣装扮的可爱合影;
到了圣诞节,特鲁多家超级高大的圣诞树需要总理站在梯子上、再让小儿子踩在爸爸肩膀上,才能把树顶的星星放上去。
小儿子哈德里恩简直是完美集合了父母的优越颜值,而且看起来呆萌可爱,还在圣诞前把自己打扮成了一颗“闪耀的灯球”!
不过最让人难掩羡慕之情的,还是特鲁多和他老婆的神仙爱情。两人相知相伴近二十载,却还是认为对方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合作伙伴和伴侣。
就像去年总理夫人发出她和特鲁多的老照片时表白的一样:“我们第一次约会已经是17年前的事了……虽然我们都不再年轻了,但这是一场多么奇幻的冒险。虽然生活总有波折,但你仍然是我身边的人。我爱你。”
无论何时,她充满爱意的眼神都会看向他,记录下特鲁多和孩子们互动的温情瞬间。
如今特鲁多和苏菲恩爱如故,他们的三个孩子也都在慢慢长大,希望这五口一家幸福安康,就像其他所有加拿大的家庭一样!
惨痛! 死亡人数逼近二战 美国惊现全新变种毒株! 44岁华裔教授因新冠去世!
令人崩溃的黑暗
2290万。这是美国确诊新冠的总数字。数字是冷的,看的人也已经麻木。承载希望的疫苗似乎没有改变疫情的走向,13日,美国再次迎来创纪录的时刻——单日死亡人数最高:4327。
至此,美国因新冠死亡的人数已经超过38万。直逼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死难总人数——40.7万。
新冠的杀戮速度比2020年的任何时候都要快,新的一年,才刚刚开始。
新年并没有给苦难中的人带来太多的好消息。美国俄州科学家今天透露,美国出现本土突变新冠毒株,这种全新的变种,比常见的新冠病毒更具传染性,已经像野火般传开了。
注意,这不是英国或南非变种,而美国自己的新变种。
研究负责人琼斯博士(Dr. Dan Jones)说,他们发现了两种全新的新冠变种,其中一种“哥伦布病毒株”发生了3个前所未见的突变,可能已经在哥伦布市连续传播3周,并成为了当地的主要毒株。
另一种与英国变种病毒株雷同的突变,但是这应该是存在于美国本土的病毒株,目前仅在一名病患体内发现。
琼斯的博士的发现等于证实了另一位科学家的预测。
上周末,伯克斯博士(Decorah Birx)警告,病例的激增模式表明美国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超级新冠变种”,这种新变种的传染力要高50%。
科学家们很确定这两种新变种具有更高多的传染力,但不能确定是否会对疫苗免疫。
在英国变种失控之际,南非、日本、巴西也相继出现新变种,加上美国新变种,这一系列的发现令人毛骨悚然,这意味着疫情又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病毒还将如何变异、疫苗是否能赶上变异的速度,一切还不得而知。
而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宝贵的生命已因此消逝。
近日,波士顿学院官方网站发出了这样一篇悼念文章——该校化学系副教授宗家洸于1月5日因新冠肺炎并发症去世,终年44岁。
宗教授2010年入职波士顿学院,他所从事的纳米技术研究为解决世界能源危机和抗击癌症提供了潜在途径。他参与的“纳米止血剂”计划已获专利实际开发为医疗产品。
44岁,最是一个学者大展宏图的年华。为人类社会和世界作出重要贡献的他,却不敌新冠,天妒英才,令人痛惜!
据报道,宗教授在中山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圣芭芭拉加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加入波士顿学院前,他曾在伯克利加州大学担任博士研究员和本科生研究实习生导师,还曾任上海科技大学物质学院系统材料部主任。
网友纷纷哀悼,表示实在是太可惜了。此时,最伤心的是他的家人,希望他能安息,家人勇敢前行。
病毒还在疯狂夺命,医院里塞满了奄奄一息随时丧命的病人,殡仪馆的骇人景象冲击了所有人,就连“见惯世面”的记者,面对如此场景,都忍不住崩溃哭泣。
CNN女记者Sara Sidner,接连奔走了10家医院,目无数的人间离别。在采访洛杉矶一个因新冠,在11天内相继失去父母的家庭时,她在直播连线时情绪失控,泣不成声。
这个在新闻业深耕多年的专业记者,只怕是第一次在镜头面前,几次哽咽,无法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这是我去过的第10家医院”她声音嘶哑,开始抽泣。
“对不起,”她试图整理一下自己的情绪,往下报道。
“这是第10个……”话还没有说完,她又开始崩溃了。
“我很道歉。”她停下来,吸了一口气。
“这是我去过的第十家医院,在看到这些家庭因为新冠而遭受的一切后,我心痛到了深处”。
“他们不应该经历这个,这些家庭不应该经历这个。”
她报道的那个11天内失去父母的家庭,因为殡仪馆爆满,不得不在等候3周后,改在停车场举行葬礼。他们就在那里搭了个篷子,一支乐队奏着哀乐。
“别让这个成为你。如果您真正爱您的亲人,请不要让这个成为您。继续采取所有预防措施,采取额外的预防措施,必要时夸大其词。”这家人的女儿悲恸地说到。
这一个个的家庭悲剧,看似遥远,然而在大疫情之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全身而出。
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华人们还请继续认真抗疫。
绝望! 加拿大疫苗接种落后10国 按现有速度2036年打完 有人开始疯狂插队!
这国速度是加拿大22倍,3周打完全国20%人口。
进入2021年,疫情依然凶猛,但因为疫苗的到来,人们心中的希望似乎已经超越了恐惧。
就在近日,不少国内的朋友们,陆续在朋友圈里晒出了新冠疫苗接种证明,令生活在海外的小伙伴们羡慕不已。
以加拿大为例,虽然辉瑞疫苗和Moderna疫苗都已经获得批准,并在各省展开接种,但经典的“加拿大速度”,实在是让广大普通民众瞅不见盼头——
根据最新数据,截止到昨日,加拿大共注射出去了38.7万剂新冠疫苗,这个数字,相当于加拿大全国人口的1%。然而,实际上接种人数应该不足1%,因为这38.7万剂中,有部分是同一人重复接种的第二剂。
要知道,这已经是加拿大首次开打新冠疫苗后的第29天。
一个月过去了,才将将打完全国1%的人口。据CTV报道,按照这个速度,还需要5800天,也就是差不多15年后,2036年,才能为每个加拿大人提供两剂新冠疫苗,完成全民接种。
作为年轻力壮无基础病的最低风险人群,排在接种队伍最末端的小编,真的很怕要熬到不惑之年,才能捞着被扎上一针… …
根据统计,加拿大的新冠疫苗分发速度严重落后于其他主要西方国家——美国给公民接种新冠疫苗的速度,目前是加拿大的2.7倍,英国是加拿大4倍,意大利、西班牙、冰岛、丹麦等10个国家,全比加拿大打得快。
速度最快的以色列,7天24小时不间断疯狂给自家国民接种,速度是加拿大的22倍,在不到3周的时间内,就已经接种了全国近20%的人口。
在大多数加拿大人看到这个排行榜都会气晕过去的情况下,加拿大各级官员当众发誓,一定会加快疫苗接种。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多次放话,称他的目标是,到2021年9月,让所有想打疫苗的加拿大人都成功打上疫苗。
然而,问题可能没有这么简单。
一部分有能耐的朋友们开始琢磨:靠特鲁多,还不如靠我自己。
然后,他们就去插队了。
在温哥华,就已经有接种名额被挤掉的一线医疗工作者们,怒不可遏地向媒体举报,一些医院的高管,违规插队接种疫苗,有的甚至还连带着家属一块享福。
据Global News报道,消息人士称,两名医院高管,和两名Fraser Health卫生局员工,通过插队,在BC省一线医疗工作者前面,接种了新冠疫苗——这几个人,没有一个是新冠前线工作者,也不与新冠患者接触。
此事发生在大温新西敏的皇家哥伦比亚医院(Royal Columbian Hospital)。根据在这家医院工作的多名匿名医疗工作者,大约半个月前,有一天,这家医院给一批一线工人接种完毕后,还剩了17剂疫苗。按理说,为了避免疫苗浪费,可以把剩余疫苗转让给其他高风险一线工人。然而,当时负责疫苗注射的高管,却眼疾手快地联系了Fraser Health地区的其他高管们,让他们来“享用”这宝贵的几剂疫苗。
据悉,其中一位幸运儿,就是素里和平门医院(Peace Arch Hospital)的高管。据爆料者称,这名医院高管,平时根本没有日常与病人的直接接触,不像一线医护那样面临高风险,但最终却获得了插队接种的特权。
更惊人的是,这位和平门医院的高管,不光自己打上了疫苗,其儿子和女婿两人,也在众多一线工人前面获得了接种。
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插队现象,已经在全加多地发生。
就在上周,安省温莎市,一家医疗机构的公关总监(public relations director),在接种新冠疫苗并发推特秀自拍后,被网友喷了狗血淋头。
要知道,在办公室里搞PR的,又不是在手术室里做手术的,恐怕算不上高风险人群。而且小伙子看照片还很年轻,不知为啥,竟能比自己所供职的医院里的一线医护们,抢先一步注射疫苗。
在激怒无数一线工作者和网友后,该公关总监默默地删掉了这条推特。
目前,很多一线医生和护士都对加拿大的疫苗分发感到失望,眼睁睁看着不知从哪冒出来的高管们,美滋滋地打上了疫苗,而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急救人员们,却仍在苦等。
根据实时新冠疫苗接种追踪地图,BC省注射了6万剂,安省14万剂,魁省10万剂,这个数量,对于这些人口大省来说,都才只是九牛一毛。
无论如何,希望加拿大的官员们能够履行自己的承诺,加快疫苗分发接种速度,否则,疫情控制不住是一方面,被别国接种速度轻松碾压20多倍,脸上也实在是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