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惨了! 19岁华裔网红被拘留! 独自飞行7大洲 意外闯祸 触犯国际法规!

曾在大温停留 19岁的华裔美国青年郭伊森(Ethan Guo)正在进行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驾驶小型飞机独自飞越世界七大洲,为儿童癌症研究筹集100万美元善款。 然而,就在最近,这个充满爱心的冒险之旅却在南极遭遇了意外终止:郭伊森被智利当局拘留了! 智利当局指控郭伊森提交了虚假的飞行计划,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降落在智利声称拥有主权的南极领土上。这一行为被认为严重违反了多项国家和国际法规。 郭伊森于6月28日从智利南部城市Punta Arenas的Carlos Ibáñez del Campo机场起飞,驾驶编号为N182WT的塞斯纳182Q单引擎小飞机。起飞时,他是机上唯一的乘客和机组成员。 麦哲伦暨智利南极省地区检察官克里斯蒂安·克里索斯托·里福(Cristian Crisosto Rifo)表示:“被告向航空管理当局提供了虚假信息,他提交的飞行计划显示将飞越Punta Arenas市上空。” “然而,他却在未通知任何人、也未获得任何授权的情况下,继续飞向南极,最终降落在智利南极领土内的马许中尉基地(Lieutenant...

6死30失踪! 度假胜地恐怖海难 载65人客轮突然沉没 家属港口痛哭!

永远留在了海里 深夜的海面上,狂风呼啸,巨浪滔天,印尼旅游胜地巴厘岛附近,上演了一场恐怖的悲剧。 一艘载有65人的渡轮在前往巴厘岛途中突然沉没,截至目前,已确认6人遇难,30人至今下落不明,救援行动在恶劣天气下艰难展开。 7月2日晚,KMP Tunu Pratama Jaya号渡轮从东爪哇省班尤万吉的Ketapang港出发,驶向仅5公里外的巴厘岛Gilimanuk港。 这条航线是连接爪哇岛和巴厘岛的重要交通要道,平时需要大约一个小时的航行时间。然而,起航仅25分钟,渡轮便在汹涌海浪中迅速倾覆,65名乘客和船员陷入危机。 事故发生于当地时间晚间11:20左右,渡轮发出求救信号后迅速沉没。据印尼国家搜救机构负责人穆罕默德·西亚菲(Mohammad Syafii)介绍,船上载有53名乘客和12名船员,以及22辆车,包括14辆卡车。 幸存者回忆,渡轮突然剧烈倾斜,船舱瞬间进水,乘客惊慌失措,争相寻找救生衣或跳入冰冷的海水中逃生。 25岁的幸存者埃卡·托尼安西亚(Eka Toniansyah)在医院里哽咽着说:“船倾斜得太快,水一下子涌进来,我和父亲没能一起逃出来,他永远留在了海里。” 另一名幸存者52岁的贝约·桑托索(Bejo Santoso)描述,渡轮在起航约30分钟后遭遇巨浪,船身摇晃剧烈,最终完全侧翻,他及时跳海抓到救生衣才幸存。 64岁的苏帕迪(Supardi)回忆,自己在船沉没时拼命爬到高处,与另外三人抱团漂浮,靠救生衣在海上坚持到获救。 截至周四下午,救援人员已救起31名幸存者,许多人在海上漂浮数小时后失去意识,被紧急送往巴厘岛Jembrana地区医院救治。 国家搜救机构协调了160多名救援人员,包括海军、警察和当地渔民,动用了15艘船只和数架直升机。 然而,2至2.5米高的巨浪、强风和急流让搜救工作异常艰难。周四晚,因能见度极低,搜救被迫暂停,将于周五清晨恢复。 搜救机构负责人纳南·西吉特(Nanang Sigit)表示,渡轮目前完全沉没,部分失踪者可能仍被困船内,但救援重点暂时集中在水面搜索。 事故发生时,港口值班人员目击渡轮倾斜,但因无线电中断,救援队未能及时赶到。 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幸存者提到,渡轮引擎室可能发生漏水,导致船体失衡。印尼交通部确认,渡轮核定载客量为67人,载车量25辆,事发时未超载,但具体原因尚待查明。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渡轮的乘客名单常与实际人数不符,这让确认失踪者身份变得更加困难。焦急的家属聚集在Ketapang港,泪水和祈祷交织,期盼亲人平安归来。 正在沙特阿拉伯访问的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安托(Prabowo Subianto)得知事故后,立即下令展开紧急救援。内阁秘书长泰迪·因德拉·维贾亚(Teddy...

突发! 加拿大多个主要机场停航 遭严重威胁;飞机刚起飞就坠毁; 大型客机关键机翼半空脱落 飞行员毫不知情

周四清晨,加拿大多地机场遭遇炸弹威胁,引发航班停飞和延误! 航空交通管理机构Nav Canada表示,渥太华、蒙特利尔、埃德蒙顿、温尼伯、卡尔加里和温哥华等多地机场均收到威胁信息,导致短暂停航。 Nav Canada在东部时间上午11点通过X平台发文,称员工和执法部门反应迅速,目前正与当局合作调查,但出于安全考虑,具体威胁细节暂不披露。 在温哥华,皇家骑警(RCMP)于太平洋时间凌晨2点接到温哥华国际机场Nav Canada控制塔的威胁报告。 警官梅丽莎(Melissa Lui)表示,控制塔被迅速疏散,经彻底搜查未发现可疑物品,确认威胁为虚假,公众安全无虞。温哥华机场管理局也表示,航班运行已恢复正常。 温尼伯理查森国际机场在清晨6点05分接到一通声称控制塔有炸弹的电话。RCMP迅速出动,搜查后未发现异常,排除威胁。 渥太华麦克唐纳-卡蒂埃国际机场也在X平台表示,早前因安全事件导致运营中断,但到东部时间上午10点30分,调查安全结束,机场恢复正常。 埃德蒙顿和卡尔加里国际机场均表示,受事件影响的航班延误较少,运营已基本恢复。蒙特利尔机场在东部时间上午7点30分恢复正常运行。 加拿大航空公司发言人表示,事件对航班影响微乎其微,机场运营现已恢复正常,建议旅客查询航班状态。 北美的飞行安全实在是太令人揪心了,不仅仅是机场的炸弹威胁,这周才过到一半,又接连发生了好几起飞行事故。 从小型飞机坠毁到客机半空掉零件,再到洗手间冒烟紧急迫降,一连串事故令人触目惊心,不少网友直呼:现在坐飞机都要靠运气了? 最先发生的,是一场本可能酿成重大伤亡的空难。 周三下午5点半左右,一架载有15人的赛斯纳208B轻型飞机从美国新泽西州威廉斯敦的Cross Keys机场起飞。飞机还在在爬升阶段就发生发动机故障,飞行员尝试返航未果,最终坠毁在附近的一片树林中。 根据官方说法,这是一起“多部门参与的大规模伤亡事件”。现场一片混乱,飞机残骸散落林地。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机上15人中有14人受伤,但暂时无人在事故中遇难,堪称奇迹。三名重伤的乘客被直升机送往附近医院治疗,其他八名伤情较轻的则在当地医院急诊科接受治疗,还有四人则仅受轻微伤。 让人后怕的是,飞机坠毁后发生了燃油泄露,不少乘客衣物上都沾满了油渍。若发生起火,后果将无法想象。 这架飞机主要用于进行跳伞娱乐活动。出事时,机上乘客正准备升空跳伞,没想到刚离地不久便坠毁,所有人都经历了一场生死边缘的考验。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已着手调查此次坠机事件。 而就在同一天早上,一架达美航空的波音737-900也惊险“脱线”。 这架客机载有109名乘客和6名机组人员,凌晨降落在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达勒姆国际机场后,机组人员发现,左侧机翼后缘的部分襟副翼不见了! 几个小时后,这块掉落机翼在附近一座海景别墅的车道上被发现,离旁边的车辆仅有几英尺的距离。 这个区域是一个人口稠密社区,金属碎片从天而降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属奇迹。 更加讽刺的是,房子主人是一名律师,供职于一家正在因为多起安全问题起诉波音公司的律师事务所。 掉落的后缘襟副翼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用于帮助飞机减速和维持高度。6月发生的印度航空波音客机坠毁事故中,外界曾质疑飞机是否在起飞时未能正确放下襟副翼以增加升力,尽管该说法尚未得到官方证实,但种种巧合,不禁让人再度对波音飞机的安全性提出质疑。 而第三起事故,依然发生在美国本土。 一架由GoJet航空运营的联合快运(United Express)4423号航班刚刚起飞,洗手间就冒出了烟雾,导致飞行员紧急返航。 航班追踪网站FlightAware.com显示,这架CRJ-700型飞机在起飞仅12分钟后就降落在原机场。 降落前,机组人员要求乘客做好撞击准备,低头护体,一度让所有人陷入恐慌。 乘客多米尼克·加利亚多托在回忆时说:“当我听到那些话时,我立刻给我女儿发了短信,告诉她我永远爱她。” 飞机停稳后,乘客被要求迅速弃机,人们从舱门爬到机翼逃生,机组在一旁高喊:“把所有东西都留下!” 三起事故连环发生,每一桩都让人后怕。尤其是在短时间内密集出事,不禁令人质疑:北美的飞行安全,真的还可信吗? 我们当然希望,这些只是偶发的巧合,而不是更大隐患的前兆。只是,希望别再有下一次了。

9人丧命! 加拿大黑暗生意酿人间惨剧 每人$1000 带你去美丽新世界

冷血无情地只为赚钱 一起令人震惊的致命偷渡案件在加美边境曝光,一名双重国籍男子因贪婪牟利而置他人生命于不顾,最终导致包括两名年幼儿童在内的9人溺亡惨剧。 现年34岁的提摩西·奥克斯(Timothy Oakes)拥有加美双重国籍,来自横跨加美边境的小镇阿克维萨斯尼(Akwesasne)。 他于6月15日试图入境美国时被捕,在美国纽约北区联邦法院的羁押听证会后将继续被拘留。 奥克斯在今年4月被起诉,面临多项严重罪名,包括与他人合谋将人员从加拿大偷渡进美国、四项为牟利而偷运非法移民罪,以及四项导致他人死亡的偷渡罪。 检方指控他是这起致命偷渡网络的关键组织者。 悲剧发生在2023年3月,一个罗马尼亚四口之家成为了奥克斯贪婪行为的受害者。这家人包括弗洛林·约尔达奇(Florin Iordache)、他的妻子克里斯蒂娜(Cristina Zenaida Iordache)、两岁的女儿伊芙琳(Evelin)以及一岁的儿子埃利恩(Elyen)。 美国司法部公布的监控画面显示,2023年3月29日晚9点29分,一辆皮卡车正拖着一艘船。这辆车属于奥克斯,而船只随后由其兄弟凯西·奥克斯(Casey Oakes)驾驶,用于运送罗马尼亚家庭穿越圣劳伦斯河。 法庭文件揭露,奥克斯将这户罗马尼亚家庭在其住所中安置了约24小时,然后安排他们与船只一同前往公共码头。按照计划,凯西应该驾驶船只将他们送往纽约州北部。 然而,船只在穿越途中不幸倾覆,导致罗马尼亚一家四口全部溺亡,连同驾驶员凯西·奥克斯也葬身河底。 更令人痛心的是,同船还有另一户来自印度的四口之家,他们也在这起事故中全部遇难。 这个印度家庭包括50岁的帕拉文拜·乔达里(Praveenbhai Chaudhari)、其45岁的妻子达克沙本(Dakshaben)、20岁的儿子米特(Meet)和23岁的女儿维迪(Vidhi)。 去年,加拿大皇家骑警已就这起印度家庭溺亡案宣布了相关逮捕行动,但美国对奥克斯的起诉书并未包括他们的死亡。两个4口之家再加上驾驶员,9条人命就这么没了。 法庭文件显示,奥克斯经常利用船只将人员跨越圣劳伦斯河偷渡进美国,每偷渡一人可获得约1000美元的酬劳。 执法部门表示,阿克维萨斯尼的地理位置横跨国际边界,使其成为人口和违禁品走私的热门地点。 更加令人愤怒的是,美国司法部指出,涉案人员在事发当天已经知晓圣劳伦斯河存在危险情况。 此前已认罪的美国涉案人员31岁的达科塔·蒙图尔(Dakota Montour)承认,当日他明知天气恶劣,包括强风、低温和能见度极差,但仍然将四口之家塞进了一艘小船中。 另外两名已认罪的涉案人员包括43岁的卡维西奥丝莎·塞莉西亚·沙罗(Kawisiiostha Celecia...

极端高温热死8人! 欧洲气温飙至46°C 埃菲尔铁塔晒到”弯曲” 城市电力瘫痪!

致命热浪席卷 欧洲当前正遭受严重的热浪袭击,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 西班牙4人、法国2人、意大利2人先后因高温丧生,多个国家发布最高级别健康警报,甚至连埃菲尔铁塔,都热到“弯曲”。 法国能源部长确认,已有2人死于高温,另有300人被送往医院救治。巴黎标志性的埃菲尔铁塔,因钢铁结构热膨胀导致塔体向受光一侧倾斜,顶层观景台已暂时关闭至周四。 法兰西岛大区热浪紧急热线接到超过900通求助电话,已收容500多名无家可归者,防止他们在酷热中面临生命危险。 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一场由高温引发的山火造成两名农民死亡。这场大火蔓延速度达到每小时28公里,烧毁面积超过6500公顷,产生的浓烟柱高达14000米,成为该地区有记录以来最大的火灾。 当地官员萨尔瓦多·伊利亚(Salvador Illa)表示:“现在的山火与以前完全不同,极其危险。即使派出两三倍的消防员,也无法扑灭这样的火势。” 土耳其的野火同样令人揪心,切什梅镇两个社区因火势逼近紧急疏散,约5万人曾暂时撤离。 意大利的热浪同样致命,18个城市发布红色警报,多地因空调使用激增导致电网超负荷,罗马、佛罗伦萨、米兰等主要城市出现停电。 在撒丁岛,两名60岁以上的男子在海滩因高温死亡,一名60多岁的亚洲女游客在米兰大教堂屋顶因疑似中暑昏厥送医。 德国创下今年最高温纪录,西部的安德纳赫镇录得39.3℃。全国多所学校关闭,民众涌向游泳池和湖泊避暑。 德国铁路公司因高温导致铁轨膨胀,全国多条线路停运或延误。 瑞士为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关闭了贝茨瑙核电站的一个反应堆。该核电站使用河水进行冷却,但河水温度过高可能对野生动物造成进一步负担。 这波热浪的形成主要源于覆盖地中海的强烈“热穹顶”现象,海水升温促进了热空气团的形成并被困在欧洲上空。 科学家指出,温室气体排放是气候变化的主因,去年是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欧洲环境署数据显示,2023年气候相关事件给欧洲造成超过450亿欧元损失。德国、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安联研究报告警告,极端高温可能使该地区2025年经济增长放缓0.5个百分点。 各国紧急启动应对措施。意大利13个大区禁止上午11点至下午4点进行户外作业,此前一名47岁建筑工人因中暑死亡。法国近2000所学校停课,开设空调“气候避难所”帮助居民避暑。 西班牙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28日创下46°C当地6月新高 马拉加海洋研究中心研究员曼努埃尔·巴尔加斯(Manuel Vargas)表示:“周围海水温度过高导致夜晚无法降温,严重影响人们的休息。” 气象专家预测,雷暴天气将在傍晚时分带来缓解,但高温天气仍将持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警告:“极端高温正在考验我们的适应能力,威胁着数百万人的健康和生命。” 欧洲委员会趁此机会公布了到2040年减排90%的提案,以实现2050年完全碳中和的目标。 世界气象组织数据显示,自1950年以来欧洲最严重热浪中超过三分之二发生在2000年之后,极端天气事件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严重。 未来几天,雷暴可能带来短暂降温,但高温的威胁远未结束。欧洲能否在酷热中找到喘息之机,仍是未知数。

注射新冠疫苗后 多人死亡伤残 联邦政府神操作被骂翻 “就是个骗局” !

“根本没有在帮助伤者” 恐怖的新冠首次大爆发已经过去了5年多,大规模的疫苗注射行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仅0.011%的不良反应却永远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有人不幸去世,有人至今仍未恢复、生活困苦。 45岁的Stephen MacDougall本来事业家庭都很顺利,自己在安省一家豪华车行担任服务经理,有两个可爱的孩子。疫情到来后,他积极注射疫苗,为的是给自己一个保障。他也曾鼓励身边的人接种。没想到,不良反应却无情的找了上来。 MacDougall一家 2021年接种疫苗后,他患上心肌外膜炎,一种被证实的疫苗有关的疾病。在ICU中挣扎数周,经过了插管、心脏电击复苏术等抢救措施后,他还是去世了。 在这一切发生之前,Stephen的体格极佳,没有任何健康问题。 他只是疫苗副作用受害者之一,而且还算是比较幸运的。由于这种副作用已经得到了科学证实,家人获得了国家赔偿。还有一些人的遭遇更加困难。 安省一名17岁的男孩Sean Hartman在注射疫苗后,深夜熟睡时猝死。尸检报告显示“左右心室轻度扩大”。他的父亲Dan Hartman坚信儿子之死与新冠疫苗有关,申请了相关赔偿,然而却被三位医生组成的评审组驳回。 Sean(左)与父亲Dan Sean是一名冰球运动员,一名病理学家认为这样的死因“在年轻运动员中并不罕见”。父亲在2023年5月提交新证据并提出上诉,但仍在等待。 加拿大卫生部早在2021年6月就对新冠疫苗可能对“年轻男性青少年和成人”存在风险发出了警告。 今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要求疫苗制造商扩大疫苗标签警告,明确指出17至26岁男性存在心脏受伤风险,Sean正处在这样的年龄段。 新冠疫苗还可能导致某些人患上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比如BC省的前飞行员兼房地产经纪人罗斯·怀特曼(Ross Wightman)。 接种疫苗后他患上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攻击周边神经,引发突发性的麻木与肌肉无力。 Ross Wightman 他因此再也无法工作,妻子也不得不辞去工作,全职照顾他和两个年幼的孩子。 原来两项工作收入不菲,而现在仅能靠政府赔偿金生活,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同为BC省的迈克·贝克(Mike Becker)在接种疫苗后立刻出现腿部疼痛、肿胀,且病情在九天后住院前不断加重。 Mike Becker 他的右腿夜晚持续灼痛,伴有头晕、恶心。他不再能从事地毯和家具装饰技师的工作。自2021年住院以来,他已就诊30多次,并长期服用抗凝药。 两腿粗细变得不同 曼省的社工Shannon...
spot_img

BC暴增1013例! 65岁女子打牛津疫苗后30分钟猝死 网友: 2招教你约辉瑞!

55岁-65岁疫苗刚开就被约爆了! 重磅突发!刚刚!BC省发布了周三疫情数据,24小时内新增了1013例确诊案例,刷新了疫情以来最高记录。3例死亡病例,目前有301人住院,80人在ICU接受治疗。 第三波疫情来的实在太凶猛,大温人全都急了,都在打电话预约疫苗。   3月30日,牛津疫苗又传来噩耗。 一名65岁的希腊女子在接种牛津疫苗后30分钟死亡,目前希腊卫生局已经开始了调查。 根据希腊本地媒体报道,一名65岁的女性于3月30日下午在雅典西郊伊利翁市接种了新冠疫苗。 据悉,这名女性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而且接种正是目前最受争议的牛津疫苗(阿斯康利疫苗)。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疫苗过敏反应,她遵守规定,在注射完成之后停留在注射中心观察了20分钟后才离开。 但是就在这之后不久,她被发现死在了附近的一个公园里。 希腊卫生部门目前正在调查她的死因,现在无法断定是不是疫苗造成的猝死。 希腊卫生部和全国疫苗接种委员会将通过尸检确定这名女子的死因。 牛津疫苗是英国阿斯康利制药公司和牛津大学联合开发的疫苗,但是此疫苗一经推出就造成了多起事故。 3月中旬,16个国家叫停牛津疫苗,有民众在接种牛津疫苗后出现出血、血栓、血凝的案例,案例已多达30起,严重者因此死亡。 在丹麦,一名60岁的医护工作者在接种牛津疫苗后死于血液凝块,症状“极不寻常”。 据悉,死者在接种疫苗后,血小板数量急剧减少,导致出血并在大小血管中都出现血栓现象,最近不幸丧命。 在奥地利,一名年仅49岁的女性在接种牛津疫苗后,因为多处血栓而死亡。 在韩国,有5人接种牛津疫苗后死亡,但是还不确定是否和疫苗有关。 随后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他们表示,牛津疫苗具有积极预防新冠的功效,它所带来的益处大于风险,应该继续使用。   大温55-56岁开始预约牛津疫苗 刚开始就约爆了 这不,今天大温哥华正式宣布,3月31日,全大温150家药店可以开始接受牛津疫苗预定,全面推进大批量接种牛津疫苗。 不过接种年龄为55岁到65岁,我们来看看大温卫生局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一开始阿斯康利表示,65岁以上老人可能不适合注射这种疫苗。 随后又说,牛津疫苗接种年龄限定在18至55岁。   最终,大温通过严密计算四舍五入了一个结果,55岁-65岁都可以接种牛津疫苗!   据悉,大温选择将牛津疫苗注射点铺在全城150家药店中,今天正式接受预约。 没想到的是,北温的一家London Drugs今天一早就发布消息,店里的牛津疫苗已经被一抢而空,订完了! 他们表示,今天他们接到了无数电话,网站也被挤爆了,人们都在疯狂地预约疫苗,远远超过了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 Costco和Rexall药房也表示,他们已经登记了长长的等候单(Wait List),疫苗需求非常非常的高。 相比今天慌不择路预约的人们,还有一批人则更加理智一些。 在社交媒体群里,有人询问怎么才能打到辉瑞疫苗。 有群友支招,她为自己的爸爸辗转3家注射点,才约到了辉瑞疫苗。 并且这名网友表示,爸爸注射疫苗后一点事都没有,精神的很,还打理了菜园。   同时她提醒大家,夫妻相差不到10岁可以一起预约注射! 更有网友指出,可以登录Fraser Health的在线预约系统,选择注射点,选择时间,然后疫苗的牌子就显示出来了。 但是,今天Fraser health的在线预约系统正在维护,小编无法验证这个方法的有效性,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在维护完成后试一试。 其实,55岁-65岁可以开始预约疫苗是一个好事,正是大幅度地推动了疫苗注射的规模。 可以接受牛津疫苗的朋友们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家附近的注射点,进行预约。 https://www.fraserhealth.ca/health-topics-a-to-z/coronavirus/covid-19-vaccine/locations#.YGUGpmRuf0p 不放心牛津疫苗的朋友们还是等等吧。   下周将有320万剂Moderna疫苗到达加拿大,6月底会收到4400万剂辉瑞疫苗。 在疫情再次反扑的情况下,没有打疫苗的朋友们一定还是多待在家里,躲过这一波吧。

又来?! 加拿大厕纸告急! 难道要使出洪荒之力再抢一次?

又要囤厕纸了? 苏伊士运河在29日恢复通行,但该事故加上疫情所带来的的货运延迟仍影响着全球。日前就有专家警告说,加拿大人可能很快面临货物短缺,包括家具、厕纸这样的物品都可能涨价或缺货! 引发全球关注的苏伊士运河堵塞事件,终于在昨天(29日)告一段落。卡住超过6天的“长赐号”成功脱困、开始移动,苏伊士运河的双向航线都已恢复,等在两岸的约370艘船终于能逐渐通行! 搁浅的“长赐号”身长400米,相当于一栋纽约帝国大厦,令负责协助其脱困的救援小队在过去一周内夜以继日地挖土工作,甚至被网友们纷纷调侃。 就连备受瞩目的小挖土机司机也开了推特账户,一直到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行,也还在不停诙谐吐槽。 “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我在挖啥,只是想让老板开心。他说所有人都从卫星上看着我们,所以我们得装作正在做事。” “等干完这活我得要求涨70%的工资。也不知道我老婆是否还在家等我。” 在昨天终于帮助“长赐号”恢复运行后,挖掘机小哥马上换了个画风,显得不太习惯这种无所事事:“今天没东西可挖了。” 虽然运河终于恢复正常,但积压的数百艘船大概占了全球12%的贸易流量。再加上疫情、天气灾害(比如2月发生的得州暴风雪)等意外状况,使得世界各地的货运滞后、制造商停产,材料价格和运费还在一路飙升! 这种贸易问题反映到普通民众身上,就是很多货物因此供不应求,涨价或者短缺! 其实很多小伙伴都已发现,现在超市里的东西一天比一天贵,简直要买不起了。而据分析,加拿大人今后可能会发现厕纸等日用品涨价或减少。   虽然本国有生产一些厕纸,但仍要从巴西这样的纸浆生产大国进口商品,也就不得不受到货运的影响。 大家也许还记得去年3月疫情开始时,厕纸遭到哄抢的乱象。如今看到这样的消息,简直让人感觉时光倒流,难道又要回到那时候的情况吗? 此外,像家具建材也会有航运供应缺失的情况,人们可能需要耐心等待物品到货;进口食品比如来自欧洲的奶酪和啤酒,来自东南亚的椰奶,还有面粉、酸奶、谷物等等同样会受到集装箱短缺和港口延误的影响。 对此,加拿大零售理事会首席执行官黛安·布瑞斯布瓦(Diane Brisebois)表示:“这可能不会立即影响超市货物供应……但从现在起的6-12个月内,人们在购物时或许会难以买到一些东西。” 看来日用品涨价一时半会还不会停止,而且今后的情况可能还会越来越糟。只能期盼疫情早日过去,让生活恢复正常了!

怒了! 亚裔女学生在UBC校园内遭暴打 头部腹部被猛击 紧急送医!

这样赤裸裸的种族仇恨行为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 虽说最近Stop Asian Hate的反歧视游行在各地不断进行着,但似乎效果甚微,对于亚裔的仇恨犯罪不降反增。 光是在大温哥华地区,最近这几天就连爆了两起针对亚裔的攻击案件。 先是在周末时,一名亚裔女子在UBC校园内,遭到一名陌生男子殴打,受伤进了医院。然后在昨晚,又有一位华人女孩在列治文渔人码头,遭到一对白人夫妇泼咖啡并种族辱骂。 这样赤裸裸的种族仇恨行为正在变得越来越常见,让人走在街上都不禁觉得胆战心惊。 首先是周末UBC的这起案件,根据大学皇家骑警的说法,这起事件发生在3月27日晚上8点后不久,当时这名女子正在上班的地方倒垃圾。 突然,一名不明身份的男子悄悄走近了这名毫无防备的亚裔女子,对她说了一个充满种族歧视的词语后,就开始对她进行殴打,对着她的头部和肚子猛出拳。 据警方表示,打人男子中等身材,长得很高,事发时身穿连帽衫,运动裤,跑鞋,并戴着深色的口罩。 面对着这样一个人高马大的陌生男人,这名女子毫无还手之力。打完人后,男子就迅速开溜,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惊魂未定的女子见打人者走远,立刻拨打了911,并被送往医院治疗,幸好伤势没有生命危险,目前已经出院。 根据韩国社区网站Hanooring的报道,被打女子是一名韩国留学生,当时正在UBC的H-Mart中兼职。 据这名女子的同事表示,她在事后显得非常坚强,即使遇到了这样可怕的事件,她在第二天依旧照常来上班了。 这起事件让人感到相当的愤怒,即使是在学术氛围浓厚的UBC校园内,居然也会发生如此恶劣的案件。 Hanooring对此难过地表示:“温哥华不再有安全的地方,这样的事情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 目前,警方还在初步调查阶段,警方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对于这起犯罪案件我们不排除任何动机,包括涉及偏见或仇恨的因素。” 如果你对该事件有任何相关信息,可以和UBC皇家骑警联系。 除了这名被打的UBC女学生,昨天下午发生在渔人码头的泼咖啡事件,也让人相当生气。 昨天下午3点多,列治文渔人码头Moncton街的Rocanini咖啡店来了一对白人夫妻,当时店里已经坐满了人,由于防疫限制,店员就请他们坐在户外。 然而这对白人夫妻却不乐意了,自说自话把桌子搬进了室内,这下不仅挡住了路,还打破了社交距离规定。 店员于是便好心上前劝说,但这对夫妻不为所动。这时,店内其他顾客也在抱怨,说这对夫妇不是很尊重人。 看到有其他人帮腔了,据店员表示:“该名女子就突然站起来,把咖啡泼在地上,接着另一名男子也把咖啡倒在地上。接着该女子就开始骂F***Chinese!还把杯内剩下的咖啡泼向我。” 这对夫妻一边走还一边骂,华裔女店员对此果断报警。列治文皇家骑警称,他们接报后立即赶到了现场,逮捕了嫌犯。 据女店员表示,是白人大妈被抓,因为涉嫌人身攻击,但大爷没事,没法定罪,“他在警察面前还在继续骂中国人”。 当时现场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后,这名大爷很快也被人认了出来,是个种族歧视的“惯犯”了。 在2019年时他曾在列治文公寓外违规洗车,有一名华裔车主提醒大爷不能在这洗车后,大爷爆了,“我讨厌中国人. I hate f***ng Chinese”,“滚回中国去!” 面对着越来越多类似的案件,大家一定要记得保护好自己,遇到危险了尽量避免冲突,及时报警处理。希望大家一切平安!

惊! 大温网红餐厅免费发放咖啡+甜甜圈 所有人可白吃白喝俩月 1毛不用花!

这类人免费吃1年! 樱花开了,天放晴了,风变暖了,温哥华最美的春天风姿绰约地来了。 面对着屋子外的好天气,却只能在屋子里工作学习的你,是不是缺乏了一丢丢动力? 加拿大人耳熟能详的神仙餐饮企业Krispy Kreme决定,为每一位温村村民,每周送上一杯香醇浓郁的咖啡,和一只松软可口的甜甜圈,让你甜甜蜜蜜地度过一整个春天! 是的,即日起,每周一,只要你去到加拿大任何一家Krispy Kreme门店,不用额外购买任何东西,不用花1分钱,店员就会为你奉上热乎乎的中杯咖啡和一个招牌原味甜甜圈! ‍ 不管你是上班路上去顺手领一份完美早餐,还是午后时分去享受一顿下午茶,这免费的“大餐”,都实在是太香了! 就在刚刚,Krispy Kreme加拿大的官方Instagram发布了这一最新福利。 根据规定,这项“每周一免费领甜甜圈+咖啡”的活动,将从今天开始一直持续到5月24日。也就是说,接下来的近两个月,大家可以多次享用这份免费套餐! Krispy Kreme在全加拿大有多家分店。 大温地区的一家店铺位于三角洲(Delta)的Scottsdale Centre。地址为 7153 120 St,营业时间为每周7天,每天早晨6点至晚上10点,可以Drive-through。 这家店在Google上有2000多条评价,评分高达4.5分,足以见得有多么受吃货们喜爱。 一位家住素里的华人妈妈表示,Krispy Kreme甜甜圈好吃到让她每次都心甘情愿开车去店里购买,丝毫不嫌麻烦: “它家的甜甜圈味道甜而不腻,特别香,巧克力外壳的甜甜圈尤其美味。不像TimHortons的,吃第一口就觉得很腻,糖分都卡在嗓子里的感觉。” 如此高评价的甜甜圈,如今都免费送了,再不去品尝一下,就实在对不住自己这张嘴了。 虽然加拿大的朋友们可以连续两个月吃上免费的甜甜圈,喝上免费的咖啡,已经相当幸福,但还有一群人,可以获得更大的特权—— 在2021年接下来剩余的全部时间里,每一天,不限次数,永久持续获得Krispy Kreme提供的免费甜甜圈! 换句话说,Krispy Kreme,把这群人2021年的全年份甜甜圈,都承包了: 我买单,你随便吃,吃破产算我输! 而想要获得这份全年免费甜甜圈福利,条件非常简单—— 只要注射了1剂新冠疫苗,就完全符合免费吃一年甜甜圈的资格了! 不过,目前,这项福利只在美国适用。未来加拿大分店是否会效仿,吃货们一起祈祷吧!

霸气! 华人中餐馆老板娘怼差评爆火! “白痴 点盐酥鸡抱怨里面有盐?”

疫情下餐馆生存不易,老板娘也真是敢说! 疫情下餐饮行业大受摧残,BC再次宣布禁堂食,一些餐馆才刚刚开张不久,得闻此讯,不禁哀叹: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的确,做餐饮不容易,疫情下生意受打击,碰到某些无理的顾客,又更麻烦。 近日,一位中餐馆老板娘在将自家餐馆全改成外卖后,碰到了一些顾客在网络“差评”。这一回,50岁的华人老板娘十分霸气,直接开怼,没想到“一炮而红”。 这位戴着眼镜,一脸慈祥的华人老板娘名叫Alice Cheung(我们简称她张老板)。 她身后的“东方快车”(Oriental Express)餐馆就是她的店。 别小看这家不起眼的店,坐标英国利兹的东方快车,在当地食评网站Just Eat可是五颗星的评价。 妥妥的一个网红店了。 不过,最近东方快车和张老板娘在网络上的爆火可不是因为它家东西做得多么多么地道,而是快言快语的老板娘,将一些差评给放出来,然后回以犀利如刀的文字评论,一时间引发围观。 比如一位叫罗拉的顾客,很吝啬地给了2颗星星,并评论道:这食物太糟糕了。我点了一个鸡肉,里面竟然有虾(小编: 买鸡肉有虾不是赚到了吗?)。 还好我没有对虾过敏。再也不在她家点了! (老板娘和她24岁儿子) 面对这样的评论,张老板娘回复道:你好,罗拉,麻烦你睁大你的眼睛再看看,你点的餐,餐品介绍里面说得清清楚楚有虾(king prawns)。自己点的餐怎么成了我们的错了? 我们的菜很好,但是“读懂愚蠢”不是我们的技能之一! 还有一个顾客写道: 看看,看看,17块钱一份的餐,就是这鬼样子。跟昨天就做好的一样。 两个洋葱圈配一堆不可辨识的东西…… 张老板娘的回复无情揭示了该差评的背后的真实故事: 你点了一个素食套餐,然后给我们打电话投诉里面没有肉! 我们给了你想要的东西我们有什么错。这差评只是你在掩盖自己的错误。 麻烦你,不要给我们打电话了。 还有一个只愿意打1颗星的顾客写道: 食物还不错,但是当我打电话催餐时,他们只是说“在路上了on its way”。 老板娘回怼:好奇怪的评论,不然你想要我们说啥? 评论贴图咱们就不放了。总之一来一往的有意思得很。 顾客:我不会再下单了,送餐司机太无礼了,因为找不到我地址就大喊大叫的。 老板娘:送餐司机给您打了5个电话你都拒绝接听,导致您浪费了10分钟时间您就差评了。 顾客:差评,这菜里面放了盐。 老板娘:这是什么样的白痴,订盐酥鸡(salt and pepper chicken)然后抱怨里面有盐?! (示意图) 顾客:食物还可以,就是炒面里面面条太多了,几乎没有什么鸡肉。 老板娘:炒面是一种以面条为主的菜,这意味着主要成分是面条……我觉得你需要读一下餐品说明。 (示意图) 相比很多怕失去顾客的餐馆老板,张老板娘个性耿直,她说,食评网上149条评论中,95%的评论都是好评。剩下5%的差评,老板娘没有推卸责任,说餐厅还是有自己的问题,但是顾客在发表评论时也应该诚实。 老板娘的实心回怼得到很多“同道中人”的呼应。一个餐馆老板说,一次得到差评后他联系顾客,最后发现原来对方搞错了店…… 据了解,张老板娘从2004年以来就开始经营这家中餐馆,小小的东方快车已有17年历史了。 她透露,自从顾客在网络上给餐馆打分后,奇葩的事情就多了去。 “有人打电话过来要求免费用餐,不然他们会在google上给我们打低分。我们才不妥协!我们不接受勒索!”张老板娘一脸正气。 不得不说,疫情之下,餐馆生意这么难,张老板娘这些举动真是很飒。 在加拿大,随着疫情的反复,政策也是多变,一会能开,一会又禁。华人餐馆能生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咱们当顾客的,点外卖支持之余,也要给实评,像上面那些奇葩评论就不要了。 温哥华也算半个美食之都,各式中餐尤其丰富,真心希望待到疫情结束,那些曾让我们念念不忘的餐馆都还在,我们依然可以大饱口福。

可怕! 男子打完新冠疫苗 皮肤剥落 四肢血红 医生震惊: 确为疫苗导致!

“再晚来一点,可能就要危及生命了!” 近日,加拿大疫情风云突变。BC省全面实施熔断式封锁,安省医疗官员警告当地疫情“已完全失控”,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紧急呼吁:即将到来的Good Friday长周末,请所有加拿大人取消旅行,不要探亲! 危情时刻,疫苗成了人们最后押注的希望。 然而,继昨日加拿大多省突然宣布对55岁以下居民停用牛津疫苗后,今天,一则关于强生疫苗的坏消息传来—— 一名男子在仅仅接种1剂强生疫苗后,迅速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瘙痒刺痛的红疹从腋窝开始蔓延全身,男子的皮肤变成了血红色,甚至开始从肿胀的四肢上脱落,很快,男子的斑驳殷红的双腿和双手变得难以辨认,被送往医院急诊室后,医生大惊: 这是疫苗的副作用!如果再晚送来一点,就可能会危及生命了!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陆续听闻过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皮疹的案例,但起皮疹起到如此触目惊心的程度,甚至可能威胁生命的情况,在全球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这位不幸的男子名叫理查德(Richard Terrell),今年74岁,3月6日,他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接种了第一剂强生新冠疫苗。 接种后,像所有人一样,理查德激动又兴奋,已经开始期待和描绘免疫后的美好生活。 然而,接种后的第4天,噩梦突然来袭。 理查德的腋下突然开始出现难以名状的不适感。 还没来得及追究腋窝出了什么问题,更大的麻烦接踵而至—— 又痒又痛的皮疹,如同燎原野火,迅速吞噬了理查德的全身,导致他的皮肤变成了鲜红色。 “我整个人开始肿了起来。这一切发生的如此之快,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的皮肤已经脱落了。”理查德告诉记者。 “就连现在,我手上的皮肤还在往下掉。” “情况最差的时候,我的双手双腿已经到了无法辨认的程度。” “大片的红疹刺痛、灼热、瘙痒,就连弯曲手臂或腿部,皮肤间的触碰和摩擦都会令我痛苦万分。” 由于症状不断恶化,理查德求助了皮肤科医生,结果立刻被送往急诊室。 急诊室的医生Dr Fnu Nutan为理查德做完检查后,确认这来势汹汹的皮疹,的确是由疫苗反应引起的。 医疗人员进行了活体组织切片检查,并咨询了世界各地的顶级专家,最后得出结论,理查德的反应与他的基因组成和疫苗类型有关联。 “我们排除了所有的病毒感染,包括新冠病毒在内。我们确认,他的肾功能和肝功能都正常。最后,我们得出结论,正是他接种的疫苗,导致了现在的后果。” 这名医生警告道,理查德的皮疹,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危及生命。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如果皮肤发炎到了他这个程度,你就会丧失大量的电解质和体液。” 该医生承认,理查德的疫苗反应令她震惊:“如此严重的反应,极为罕见。” 在住院治疗5天后,理查德被送回了家。 近几个月来,加拿大在批注了辉瑞疫苗、Moderna疫苗后,又相继批准了牛津疫苗和强生疫苗。原本,这是一个举国振奋的好消息,因为,更多类型的新冠疫苗获批,就意味着加拿大能更早一步完成全民接种目标。 如今,牛津疫苗的停用无疑将对这一乐观前景造成打击。而曾经被专家评价为“副作用更少”的强生疫苗,现在也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担忧。 无论如何,希望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不要发生在大家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