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10天地震650次 “神秘法则”疯传;”超级海啸”威胁北美西岸 温哥华在列
6月30日晚(加拿大西岸时间当日清晨),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外海发生里氏5.1级地震,虽未引发海啸,但该区域10天内发生650多次地震,引发民众对一个神秘法则的热议。
此外,美国权威机构发布一个报告,描绘西海岸遭遇大地震的震撼场景,温哥华也在列。
先说说日本地震。
这个广为流传的“法则”认为:一旦吐噶喇列岛频繁地震,日本本州就可能在两周内发生里氏6级以上强震。尽管地震专家已多次强调该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但每当地震频发时,它就像幽灵一样重新被提起。
事实上,吐噶喇列岛本身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是日本最活跃的微震区之一。日本气象厅指出,此次多为震度1至3的浅层地震,规模并不大。但连续不断的震感确实让人不安,更让人紧张的是时间点的巧合。
“7月5日大灾难”
龙树谅是一名日本女性漫画家,1999年她将自己在周刊上连载的漫画结集出版了一本名为《我所看见的未来》的书,描绘了自己梦见的未来事件,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然而,这本漫画中记录的15个预知梦的预言却被认为有13个得到应验,包括戴安娜王妃去世和阪神大地震。
2021年出版的“完全版”中出现了一段文字“2025年7月将有大灾难”,让人不寒而栗。
在吐噶喇频震背景下,7月5日将至,这段话又被反复引用,让不少日本人甚至游客开始焦虑。有媒体称,赴日游客因此短期减少。
但就在不久前,龙树谅发布新作《天使的遗言》并做出澄清:“7月5日不一定会发生大事”,还指出这段“灾难文字”是出版社主导的营销语,并非她本人写下。
她进一步解释:“梦到的日期,不等于现实中会发生的时间”,她创作的初衷是引导大家关注防灾,而不是制造恐慌。
这一番表态,终于让不少人松了口气。
权威机构的研究更值得注意
就在大家将目光集中于日本的同时,一项震撼性的研究也在北美悄然引发关注。
今年5月,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最新研究警告称,一场高达1000英尺的“超级海啸”恐怕会席卷3个地区,就连加拿大的温哥华岛都可能被波及!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发现,北美西海岸正面临一场“可能改写历史的自然灾害威胁”。卡斯卡迪亚俯冲带若发生8级以上地震,震后30分钟内,就会引发沿海地区高达2米的陆地下沉,触发毁灭性"超级海啸"!
这场“超级海啸”的威力足以摧毁沿海社区,给阿拉斯加、夏威夷和美加西海岸带来毁灭性打击!
卡斯卡迪亚俯冲带被视为“地质定时炸弹”,绵延1100公里的断裂带,北起温哥华岛,南至加州门多西诺角,是环太平洋火山带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
最新研究显示:未来50年内,这里发生8级以上地震概率达15%,最严重的受灾区域包括北加州、俄勒冈州北部及华盛顿州南部,洪水风险区为300平方公里,1.4万居民、2.2万栋建筑将陷入危险之中!
负责人蒂娜·杜拉教授指出:"冰川融化导致阿拉斯加山体松动,夏威夷活火山持续喷发,加上卡斯卡迪亚断裂带积蓄的能量,这三个因素可能形成灾难链。”
1700年1月26日,卡斯卡迪亚地区曾发生过一次9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远渡重洋,对日本沿岸造成了破坏。
研究显示,类似的事件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再次发生。
"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时,后果将不堪设想,"杜拉教授警告说,"我们可能面临比近年来世界上任何大地震都更严重的连锁反应。"
地质记录显示,大约10.5万年前,夏威夷的拉奈岛就曾遭遇过一场高达300米的超级海啸袭击。
如今,随着基拉韦厄等活火山的持续喷发(最近一次喷发持续至今年5月16日),夏威夷大岛东南侧再次面临火山塌陷引发海啸的风险。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监测数据显示,夏威夷的莫纳罗亚火山岩浆库正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膨胀,这进一步增加了灾害风险。
既然天灾不可预测,现在人们能做的也只有预防。
卡斯卡迪亚地区的许多社区都建在河口沉降带,在地震中最易受损,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的现有海啸预警系统反应时间可能不足,建筑也难以抵御这种复合型灾害。
俄勒冈州立大学海啸研究中心的专家建议,西岸的沿海居民应该准备至少72小时的应急物资、提前熟悉撤离路线、随时关注官方预警信息。
利好! 中国”养老金”新规! 加拿大华人可享国内退休待遇!出国定居等6类人提前领!
一个让大批加拿大华人都激动万分的消息传来——出国定居的人也能领国内退休金了!
2024年12月12日,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一份新通知,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这一政策不仅覆盖国内的人,也惠及海外华人群体,特别是拿外国国籍的华人。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也第一时间跟进:“根据有关规定,退休人员加入外籍后仍可享受相关退休待遇。已加入外籍且、具备领取条件的申请人,可向使领馆申请办理纸质认证。”
消息一出,立即引得无数加拿大华人关注,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也能享受个人养老金制度及多项优化福利待遇。
养老金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关心,就连还在上班的年轻人也在关注。
所谓养老金,指的就是由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与、并通过市场化运作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大家可每年自愿向其个人账户存入不超过12000元,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金融产品,资金由个人账户进行管理。
退休后,这笔资金可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为他们老年生活提供额外保障。
想要退休之后领养老金的人,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中国籍:在中国加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不包括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
外籍:养老金作为在职期间缴纳养老保险的积累,不受国籍变化的影响,仍可按相关规定领取;
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途径:
线上渠道:使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或掌上12333APP等官方平台;
线下渠道:前往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注意,账户持有人每年有2次更换开户银行的机会,保证资金管理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个人养老金投资选项
政策明确规定了多种可投资产品,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商业养老保险、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
除此之外,这个最新通知还扩展了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政策——
缴费阶段:每年缴存的金额(最高12000元)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投资阶段: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领取阶段:提取个人养老金时,按3%的固定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独立于综合所得;
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条件,除了要到法定退休年龄外,还有以下要求——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患重大疾病
出国(境)定居
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申请个人养老金要先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个人养老金开户银行提交申请;社保机构核实后,养老金会由开户银行将发放至申请人的社保卡银行账户。
领取方式也很灵活,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按月领取、分次领取和一次性领取。
注意,如需变更领取方式,申请人要向商业银行提交相关申请。
至于已加入外籍的华人,只要满足条件,也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但领取方式会有所不同。
在国内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移居国外的人士,领取养老金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缴费年限达到15年;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当地或行业法规为准);
外籍人士领取养老金需要在中国境内办妥退休手续,取得养老金账户,并提供生存证明文件。中国驻外使领馆可以为海外当事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士)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审核表”。
2015年7月1日起,办理手续就已经简化,申请人无需再提交离退休证明;2021年5月进一步简化,可通过“中国领事”APP在线办理。
其实,2022年至今,全球就已经有近14万外籍华人享受中国的退休待遇了,但也在网上掀起争论。
不少人认为,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那么既然选择了入外籍,相当于自动放弃中国国籍和国民享有的权利,不应和中国公民一样享受国内的社会福利政策。
然而,也有人表示,养老金是当时交的养老保险钱,也就是自己的钱。在这里干一辈子到退休,不管人在哪里,只要活着,就应该发退休工资。
喝一杯就醉 竟是致命癌症前兆 网球冠军不幸确诊 已是晚期
一位身体极其健康的网球教练,脖子上长出一个小“囊肿”,本以为无关紧要,却最终确诊为一种致命的皮肤癌,并已扩散至全身。而最初的警示信号,竟是他突然无法正常饮酒。
2023年10月,现年50岁的英国网球教练西蒙·鲍勒(Simon Bowler)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奇怪的改变。
这名担任当地一个网球俱乐部教练20多年,获得无数地方比赛冠军的教练一直对自己酒量非常自信。之前喝一整瓶红酒都不会有任何感觉,现在却很难喝下第二杯。
不到一周,他脖子上出现了一个肿块,医生最初认为是囊肿,无需担忧。
但更多的不适感如幽灵般接连出现,他开始感到“一种奇怪的脑袋发沉”的感觉,夜间视力开始变得模糊,整个人“很难放松”。
鲍勒越来越觉得那颗“囊肿”有问题,最终再次到家庭医生处就诊。这次终于安排了超声波扫描,并对该肿块进行了活检。
测试结果最终显示,这颗囊肿实际上是一种最致命的皮肤癌——黑色素瘤。每年夺走超过2000名英国人的生命,而且在65岁以下人群中发病率正在上升。
西蒙对确诊当天的情景记忆深刻:“我当时正在开车上班,接到医生的电话。”
“他问我是不是坐着,我说我正在开车,他让我靠边停车。”
“那时候我就知道,肯定是坏消息。他说,他们怀疑是癌症。”
2024年2月,西蒙接受了手术,成功切除了脖子上的原发和次发肿瘤。
四个月后,他开始为期一年的免疫疗法,以防癌症复发,并开始定期接受MRI和CT扫描,以监测身体变化。
但不到九个月,癌细胞已扩散到大脑。
“我又开始视力模糊,而且晚上根本无法入睡。”
接下来的一个月,西蒙接受了一种专门针对他脑部肿瘤的高度靶向放射治疗,并重新开始使用免疫治疗药物。
但首次服药后不久,西蒙就出现了剧烈不适,肠道功能也出现障碍,无法正常如厕。
他因此住院10天,接受了高剂量类固醇治疗,以缓解症状,但这也导致他腿部和手部严重神经损伤。
“我感觉麻木、被击垮,就像被卡车撞了一样。”
“我的双腿现在不稳,右手几乎无法握拍,更别提打字了。但我仍然在努力。”
“那次住院差点击垮我。回到家后,我连续几天都会哭。这段经历剥夺了我原有的自我感。”
目前,西蒙正在暂停治疗,并与他的肿瘤团队讨论下一步方案。
研究表明,对于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患者,一半人无法存活超过五年。
黑色素瘤的主要诱因是阳光或日光浴灯中的紫外线(UV和UVB)对皮肤细胞的损伤。
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有五种癌症在50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病率在上升:黑色素瘤、宫颈癌、胃癌、骨骼和关节癌以及血浆细胞肿瘤(这是一种影响淋巴系统的癌症)。
与此同时,英国的独立研究也发现,在过去十年中,25至49岁人群的患病率上升了7%。
人们常常误以为黑色素瘤只会出现在面部、身体和四肢等裸露皮肤区域,但实际上,它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容易受到阳光照射的部位——如口腔、头皮、指甲床、脚底、手掌和手指。
为了预防这种疾病,专家建议使用高防晒指数(SPF)的防晒霜,外出前30分钟涂抹,尽可能遮盖皮肤避免晒伤,并让婴幼儿远离阳光直射。
今年5月,西蒙发起了一项GoFundMe募捐活动,目前已筹集近7000英镑。
他计划用这笔资金创立一家销售网球配件的新公司,并计划将部分收益捐给麦克米伦癌症支持组织、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和心理健康慈善机构。
他说:“哭出来是可以的,承认自己状态不好也没关系。”
“我失去了很多身份的象征——但我没有失去继续前进的意志。”
“我只想回到帮助他人的状态,指导年轻球员,向他们展示什么是真正的坚韧。”
天降横财! 直升机半空撒钱 地上遍地钞票 人们疯狂了…
6月27日,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东区的格拉希奥特大道(Gratiot Avenue)上演了一幕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一架直升机盘旋在低空,数千美元钞票如雪花般从天而降,洒满街道。
路人们纷纷驻足,兴奋地捡拾散落的钞票,现场一片欢腾。这场看似疯狂的撒钱行为,背后却有着温馨而感人的故事。
这是社区英雄达雷尔·托马斯(Darrell Thomas),为他深爱的底特律送上的“最后一份祝福”。
达雷尔·托马斯在当地是个传奇人物,大家亲切地称他为“Plant”。他生前经营着一家洗车店,不仅以慷慨著称,还因热爱家人、邻里和经典老爷车而深受社区爱戴。
不久前,他因阿尔茨海默病不幸去世,留下了一个特别的遗愿:用直升机撒下现金和玫瑰花瓣,向社区表达感恩。他的儿子“Smoke”决定实现老爹的愿望,策划了这场震撼人心的活动。
当天下午,格拉希奥特大道附近的居民和路人被直升机的轰鸣声吸引,抬头一看,纸钞和花瓣从天而降,宛如一场梦幻的“天降横财”。
“我简直不敢相信,钱就这么从天上掉下来!”一位路人激动地说。现场视频显示,人们欢呼着冲向街道,争相捡拾钞票,场面既混乱又充满温情。
这不仅是一场令人意外的撒钱,更是对达雷尔一生慷慨精神的致敬。
为了纪念达雷尔,家人还在当天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街区派对。派对现场摆满了达雷尔生前钟爱的经典老爷车,吸引了数代家庭成员和社区居民前来缅怀。
大家齐声喊着“Plant”的名字,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意。达雷尔的侄女克里斯塔尔·佩里(Crystal Perry)动情地说:“这是我叔叔对社区的最后一次感谢,他总是希望能回馈大家。”
“Smoke”在派对上感慨道:“底特律的很多人可能不认识我父亲,但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在社区里,他是个传奇。这次撒钱就是他留给大家的最后祝福。”他站在父亲心爱的老爷车旁,眼中满是骄傲与不舍。
这场活动虽然温馨感人,却也引发了一些意外情况。当地警方事先只接到撒玫瑰花瓣的通知,对撒钱一事毫不知情。
活动结束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表示将对此事展开调查,以确认直升机操作是否合规。不过,底特律警方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对此进行调查,社区居民的热情和对达雷尔的缅怀似乎让这场“意外”变得合情合理。
格拉希奥特大道上的“天降横财”不仅让路人收获了意外之财,更让达雷尔·托马斯的名字深深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他的慷慨精神通过这场特别的告别仪式,化作漫天飞舞的钞票和花瓣,温暖了整个底特律东区。人们在派对上围着经典老爷车,分享着关于“Plant”的故事,感叹这位社区支柱用生命书写的大爱。
正如“Smoke”在派对结束时所说:“祝福每一个人,Plant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就是他想留下的遗产。”
恐怖! 旅游胜地惊现20具尸体 多人遭斩首示众 塑料袋装人头! 加拿大紧急警告!
能不去就别去了
墨西哥作为加拿大人最爱的旅游胜地,最近又出事了。在墨西哥西北部的锡那罗亚州,平静的街道已被血腥暴力吞噬。
6月30日清晨,锡那罗亚州首府库利亚坎的一条高速公路桥上,警方发现了一幕令人胆寒的场景:20具遗体被遗弃,其中部分被斩首,四具无头尸体甚至被悬吊在桥上,场面触目惊心。
当地检察官办公室透露,这些遗体上均带有枪伤,显示出极端的暴力痕迹。这起事件被认为是锡那罗亚毒贩集团内部派系争斗的最新高潮。
当天,警方在现场发现四具无头尸体被丢弃在路边,另有16具遗体被塞在一辆废弃货车内,其中一具同样被斩首。
更令人不安的是,现场还有一个装有五颗人头的塑料袋。地方媒体称,四具被斩首的尸体曾被用腿倒挂在桥上,这是犯罪分子常用的恐吓手法,尽管官方尚未证实这一细节。
遗体旁还留有一张纸条,据信来自某个犯罪派系,但具体内容尚未公开。
锡那罗亚州政府发言人费利西亚诺·卡斯特罗(Feliciano Castro)当天公开谴责了这起残忍杀戮。
他坦言,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暴力,当局必须重新审视应对有组织犯罪的策略。他表示:“军方和警方正全力合作,争取恢复锡那罗亚州的和平。”但当地居民普遍认为,政府对暴力的控制已几乎无能为力。
加拿大也在6月26日更新了旅游警告,表示由于由于犯罪活动和绑架事件频发,在墨西哥需高度警惕。
这场血腥冲突的导火索始于2024年9月9日。当时,锡那罗亚毒贩集团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埃尔马约”·桑巴达(Ismael "El Mayo" Zambada)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被捕。
他声称自己是被臭名昭著的毒枭华金·“埃尔查波”·古斯曼(Joaquin "El Chapo" Guzman)的儿子绑架,并通过私人飞机强行带往美国。
这起戏剧性事件引发了集团内部的分裂,桑巴达的儿子领导的“拉马伊萨”派系与古斯曼的两个儿子领导的“查皮托斯”派系展开激烈争斗。
自内战爆发以来,锡那罗亚州的暴力事件急剧增加。据官方统计,这场毒贩集团的内斗已导致超过1200人死亡,近3000人死亡或失踪。
过去两个月更是冲突最血腥的时期。死者遗体常被随意丢弃在街头或车内,有的头上被扣上草帽,有的被刀插上披萨片或披萨盒,这些成了对立派系的象征。
锡那罗亚毒贩集团长期以来是贩运芬太尼的主要力量,这种致命的合成毒品近年来在美国导致数十万人因过量服用死亡。
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墨西哥当局加大了打击力度,边境芬太尼缉获量今年下降了近30%。
与此同时,墨西哥全国的犯罪暴力问题依然严峻。自2006年以来,与毒品贩运相关的暴力已造成约48万人丧生,超过12万人失踪。
就在锡那罗亚州事件发生前一天,北部奇瓦瓦州的华雷斯市还发现了一桩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家私人火葬场内,竟堆积了381具未经火化的遗体。
这些遗体被随意堆叠,部分可能存放长达两年。当地检察官办公室将此归咎于火葬场经营者的疏忽,但未说明这些遗体是否与犯罪暴力有关。
墨西哥的法医系统早已不堪重负,人员短缺和预算不足让问题更加严重。
在库利亚坎,暴力已成为日常景象。蒙面青年骑着摩托车在主要街道巡逻,房屋布满弹痕,商店关门,学校因安全问题频频停课。
居民们生活在恐惧之中,这座曾因毒贩集团的严密控制而相对平静的城市,如今已被彻底拖入混乱。
尽管军警增援不断,但效果微乎其微。
滑跪!加拿大向特朗普“低头” 连夜取消数字税 贸易谈判恢复 到手的70亿飞了 美方已“赢麻”?!
轻松拿捏
周日晚间,加拿大突然宣布暂停实施主要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数字服务税”(DST)。财政部长商鹏飞(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将在议会提出法案,永久废除废除该税项。
按照原计划,数字服务税将在今天(6月30日)正式实施,但却遭遇突然死亡!
上周五,特朗普突然宣布,由于“数字服务税”的原因,暂停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关税谈判。一开始,加拿大总理卡尼还信誓旦旦的表示,不会屈服,将按计划实施。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周末,这个税项已经成为历史。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卡尼和特朗普周日晚间通了电话,双方决定继续推进贸易谈判,在7月21日之前最终敲定两国的新贸易协议。
卡尼表示,撤销数字服务税(DST)的决定“是与美国更大范围谈判的一部分”。“现在征税再以后返还,这种做法没有意义”。“我们将专注于为加拿大人争取最好的协议。”看上去像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然而,美方可并不这么看。就在刚刚,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卡尼在这一问题上向特朗普“低头”了。
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总统知道如何谈判......”“加拿大承诺实施这项将伤害我们美国科技公司的税收,是一个错误。”
绝不接受数字服务税是美国的红线,短短几天就达成了目的,再次“赢麻了”。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已经确认,美加两国的贸易谈判将重启。
美国官员对加拿大均呈现出一幅居高临下的态度。
美国驻加拿大大使皮特·霍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在CBC《权力与政治》节目中表示,征税让加拿大在特朗普与各国的谈判中“从队首退至队尾”,但现在加拿大“又回到了队首”。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表示数字服务税原本旨在压制美国创新,并将成为任何美加贸易协议的绊脚石。
随着市场对美国与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关键贸易伙伴重启谈判感到乐观,周一早间,华尔街股市创下新高。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认为在7月9日最后期限之前,可能会有“一系列”贸易协议达成。若届时没有达成协议,4月2日特朗普宣布的11%至50%的关税水平将恢复。
加拿大对取消数字税的看法不一。加拿大商会政府关系副总裁大卫·皮尔斯(David Pierce)认为“取消数字服务税是合理之举。该税本质上将由加拿大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承担,转化为更高成本,并在关键时刻损害我们的经济。”
而加拿大公共政策智库“加拿大之盾研究所”(Canadian Shield Institute for...
惊爆! 加拿大新冠死亡被指严重低估 变种狂夺命! 特鲁多急发话!
这个夏天能回到往常吗?
6日,疫情在全球又达到一个里程碑,全球因新冠死亡人数突破了300万大关。加拿大总感染人数也突破了101万,死亡人数超过2.3万人。
两个月前卫生官们还乐观地预测,今年夏天我们将有望恢复往常,如今樱花遍野,骄阳绚烂,加拿大的疫情却沦陷到令人深感绝望——变种肆虐,多省大爆发,重回封锁,ICU爆满……
糟糕的还有——有研究指出,加拿大染疫死亡人数被严重低估,真实数远多于官方公布。
加拿大多大教授Tara Moriarty根据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新冠死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疫情爆发后9个月,本国死亡人数远超官方公布的新冠死亡数字,加西地区尤其明显!
在去年春夏季,官方公布的新冠死亡个案大多数都在安省和魁省。加西地区,比如BC省的死亡数字比较少。
但是,统计上显示,加西的“超额死亡(excess death)”的发生率却远远高于公布的新冠死亡人数。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超额死亡理解为所有“非正常原因”而导致的死亡。疫情的前9个月内,全国有3000多例这种“超额死亡”案例,死因不归结于新冠。
仅在BC省,这期间的超额死亡人数高达1650人,而此期间官宣的新冠死亡人数仅为290人。相当于实际人数是报告人数的6倍。
分析还发现,在最容易感染的64岁以上的人群中,有1099例额外死亡。
Tara Moriarty教授指出,“这意味着新冠死亡人数超过你我所知道的。”
她解释,可能有很多人染疫后死在家中,当时没有表现出典型的新冠症状,所以去世的时候,他们不被计算为新冠病例。
此外,一些省份因测试能力不足,未能覆蓋足够地区而导致错过不少病例和死亡个案。
到底是什么确切原因导致疫情期间超额死亡人数激增,还需详查,但对染疫死亡人数的低估应该是最可靠的解释。
这是一个悲哀的发现,意味着加拿大在这场疫情中被病毒吞噬的生命其实比我们知道的要多得多。往前看如此,往后看同样无法乐观。
一个最大的危险因子,就是变种病毒。
早前我们已经报道过,BC越来越多20-50岁间的年轻人被送进ICU,他们中大多数都没有其他疾病,但病情竟然危险到要插喉100%吸氧以维持生命。
而与年轻人被送进ICU相对应的,是变种病毒在BC省的疯狂泛滥,尤其是传染力更高、能造成反复感染的巴西变种,仅BC就有737例。而全加拿大巴西变种病例共857例。
UBC传染病专家Horacio Bach就表示,变种病毒的威胁,已经超越了原始新冠病毒。随着气温上升,人们进一步放松,感染的人数还会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每周全球流行病学报告,把巴西变种列为新增病例的最大热点。巴西目前的日增死亡占全球首位,为全球单日死亡人数的约1/4。
3月19日,BC才发现第1例巴西变种,不到3周时间,已发展成737例,很可能,这一变种将成为把BC疫情拉下深渊的罪魁祸首。再泛滥到全国,后果更不堪设想。
疫情复炽也让总理特鲁多面临更多批评。反对党保守党领袖Erin O Toole呼吁,应该进行全国公开调查,应该任命一个特别监察员跟踪加拿大的应对措施。
“我们基本回到1年前的状态……这种情况不能再发生,我们必须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要知道什么有效,什么无效,要完全的透明制和问责制。”
今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召开了复活节后的首次疫情发布会。
他略显疲惫地回应:“这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住院人数激增,ICU被塞满,变种在蔓延,那些说服自己不需担心的人也正在生病……”
“加拿大处于每个人都筋疲力尽的情况,不仅是家庭、工人、小企业,还有抗疫领导人。”
他觉得现在不是探讨一些问题的时候,他提醒前线员工可以使用联邦康复疾病津贴,该福利现在延长了两周,可以让一线员工带薪休假,每周可领500元。
又催促各省加快疫苗接种,联邦愿意提供更多的帮助。
“我们把每件事做完美了吗?不,当然没有。”特鲁多说。
牛! 谢霆锋王菲牵手秀恩爱 张柏芝半年不到狂赚5000万 专心炒房成富婆!
生财有道
最近,有媒体拍到王菲和谢霆锋与朋友外出聚餐,饭后,谢霆锋牵着王菲的手走出餐厅,两人与友人告别后一同返回家中,甜蜜恩爱,打破先前两人已经分手半年的传闻。
消息一出,瞬间登上微博热搜第一。网友纷纷献上祝福,有人说,这是“老夫老妻式秀恩爱”,还有人说“太甜了”。
其实在不久之前,就曾有媒体拍到谢霆锋前往王菲住处过夜。照片中,谢霆锋身穿深色外套,戴着帽子低调现身,前往王菲住处,力破两人分手传闻。
谢霆锋的恋情甜蜜,而前妻张柏芝则靠参加综艺赚得盆满钵满。
据媒体爆料,这位大温妈妈如今光是在北京和上海所拥有的房产价值,就已经超过了两亿,在大温素里的房屋近期也是疯狂涨价,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娱乐圈富婆!
最近这段时间,张柏芝凭借《乘风破浪的姐姐们2》,再度拥有超高热度。
在最新一期的节目中,张柏芝无意间透露,由于自己经常会在北京、上海这两个大城市之间来回奔波,因此她便在这两个城市购买了两套房产。
在节目当中,张柏芝正与杨丞琳在车上闲聊,杨丞琳建议张柏芝搬到北京来住,张柏芝听完立即表示,自己其实在北京和上海都有家,这一下子就悄无声息地暴露了她在两地都有房的事实。
据港媒爆料,张柏芝在北京的房产位于北京机场附近,是一套双层独立屋,内里全是顶级豪装,极尽奢华,而上海的同样是一套独栋别墅,并且还和刘亦菲、郭敬明是邻居。
在2019年时,就有媒体预估过这北京这套豪宅的价格,当时估价是在7000万左右,如今的价格估计已经破亿。
至于上海的房子,则是位于某高档豪宅区,这里的房子透过窗户就能够直接看到东方明珠和黄浦江,因此价格高昂,早在2010年就已经达到了11万一平米,如今房价更是已经飙升到了27万一平米。
这个小区内的房型全都非常豪华,最小的户型都有434平方米,所以张柏芝在上海的这套豪宅价格并不逊色于北京,最起码也过亿。
张柏芝一向善于投资,在买房方面可以说眼光相当的毒辣,几乎是买哪哪涨。
除去内地房产之外,在香港张柏芝还拥有四五套房产,这些房产被她收入囊中后,几乎都翻了数倍,预估总体也达到了上亿。
就在去年,香港有媒体报道称,张柏芝以1.4亿的价格将一栋豪宅脱手,轻轻松松赚到了1200万。
在大温素里,张柏芝也为儿子们买了一套学区房。
据报道,这套素里的房屋是张柏芝2012年花费750万港币买的,折合加币不到200万。据温哥华地产界知情人透露,这栋房子虽然状况一般,但是地大,超过万尺。
最近大温房市爆火,根据大温地产局的最新数据,独立屋价格相比去年同期已经上涨了17.9%,素里的这套房子也是水涨船高。
不仅如此,大温兰里天车准备动工,第一期到fleetwood的4个站已经落实,明年就将开工,2025年完工,这给素里的房价再打一针鸡血,等天车通车后,房价还要起飞。
如果张柏芝现在想将这套房屋脱手,绝对可以卖一个好价钱。不过,之前张柏芝说购买这套独栋豪宅是为了大儿子Lucas上学所用。
这套学区房可以让Lucas和Quintus两个孩子在温哥华的公立学校读书,所以张柏芝是不会卖掉的。
而且张柏芝最近也并不差钱,在今年1月宣布参加节目后,这才四个多月,张柏芝就拿下3个代言、7个广告,加上其他综艺节目与商演,粗略估计已经赚了5千万人民币,吸金功力相当惊人。
张柏芝如今即使离了婚,一个人带娃也过得很潇洒,海内海外房产投资两手抓,希望她今后的事业能够继续一帆风顺!
惊! 高官突然承认 牛津疫苗与大脑血栓有明确联系 列治文药店开打!
牛津大学已紧急叫停儿童疫苗试验
突发!刚刚,路透社爆出一则惊人消息——
一名欧洲医药管理局高官,今天(4月6日)突然开口承认,牛津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和罕见大脑血栓之间,存在“明确的联系”!
阿斯利康发言人拒绝对此说法发表评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天,牛津大学暂停了其儿童新冠疫苗的试验。从今年2月开始,牛津大学开始在5至17岁的儿童群体中展开新冠疫苗试验。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孩子已经接种临床试验中的牛津疫苗。但现在,牛津已经停止招募儿童志愿者,并正在等待相关部门有关于脑部血栓的调查结果。
与此同时,今天,加拿大BC省列治文London Drugs牛津疫苗到货,药店宣布,正式开放牛津疫苗接种预约,准备开打。不出意外,列治文的牛津疫苗,也将像大温其他城市一样,如“演唱会门票”般被一抢而空。
华人聚居的列治文,民众争相注射一种已经明确存在造成血栓风险的新冠疫苗,长远看会造成何种后果,不敢想象。
路透社报道,欧洲医药局( 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疫苗评估团队领导马可(MarcoCavaleri),周二在接受意大利报纸采访时,发表了关于牛津疫苗与脑部血栓存在明显联系的“重磅炸弹”言论。
“在我看来,我们现在可以说,大脑血栓,与这种疫苗之间存在联系,已经非常清楚了。”马可说,尽管如此,究竟是什么原因直接造成了这种反应,依然是未知。
此前,负面新闻缠身的阿斯利康,曾经出面“自证清白”,称自家公司的研究显示,没有发现其疫苗会造成更高的血栓风险。
迄今为止,英国已有7人接种牛津疫苗后出现血栓并死亡;意大利一名57岁的教师,接种牛津疫苗1小时后死亡;法国一名26岁的医学生,接种牛津疫苗10天后死亡……
目前,欧洲医药局正在调查44起接种牛津疫苗后出现罕见大脑血栓——脑静脉窦血栓(CVST)的案例,预计将于本周三或周四宣布结论。
调查进行过程当中,包括法国、德国、荷兰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禁止年轻人接种牛津疫苗。
几天前,加拿大的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也放话,建议55岁以下人士暂停接种牛津疫苗。
不过,对于加拿大55岁到65岁人群,牛津疫苗的接种却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显然,还是有很多人相信,牛津疫苗的益处大过风险。人们对恢复正常生活的渴望,超过了一切。
然而,有效率远低于辉瑞、Moderna,同时又额外多出了血栓风险的牛津疫苗,真的值得我们去搏一把吗?
近日,加拿大安省一名女性省议员,莱玛(Rima Berns-McGown),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
她声称,自己早在确诊感染病毒前,就已经注射了牛津新冠疫苗。
打完疫苗后,以为“高枕无忧”的她,每天不戴口罩前往省议会上班。
没想到,没过几天,莱玛就中招感染。
“想不到打了疫苗还是抵挡不了病毒袭击。”莱玛虽然震惊,但也安慰自己,如果不是注射了牛津疫苗,她现在感染后的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说不定要住院。
她相信,那一剂牛津疫苗,一定还是一定程度上帮到了她,让她至少可以不用住院治疗。
加拿大卫生部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共有2530例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报告,其中,有320例被认为是“严重的不良反应”。全加范围内,有24人在接种新冠疫苗后不幸死亡,其中13例被认为与疫苗无关,另外11例仍在调查中。
无论如何,希望欧洲医药局能在本周内尽快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如果牛津疫苗真的有问题,那恐怕不应该出现在民众无权选择疫苗品牌的加拿大… …
气愤! 华裔夫妇逛商场遭狂殴 讲中文被歧视 牙齿打断! 4岁女儿惊吓痛哭!
太太还遭袭胸!
人渣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复活节长周末,华裔刘先生一家3口就遇到两个。好好地过节逛个商场,刘先生和太太平白无故遭一对黑人青年男子暴打。
刘先生牙齿打断,嘴巴破裂,太太的脸上也挨了几记狠拳,眼睛充血,下巴、后背、腰部、脚趾全是淤青一片。
4岁的女儿就站在旁边,见父母被人暴打,吓得哇哇大哭!
两个作恶的黑人男子已经被警方逮捕。
根据现场目击证人的描述,这又是一次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他们(黑人男子)路过我时口里说着一些亵渎的话,在我看来这很明显,是仇恨犯罪。”
世界新闻网随后采访到了华裔夫妇,还原事发过程,看完令人生气到咬牙!
(事发现场,目击拍下的部分影片,刘太太受伤被担架抬走送医)
4月4日复活节周末,刘先生和夫人带着4岁的女儿一起到安大略购物中心Ontario Mills Mall采购。
这是加州一家大型购物商场,节日期间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一家3口在一家店内选购了好了服装,刘先生一边排队结账一边给太太打电话让她来前台汇合。旁边一个穿绿色衣服的黑人男子听他讲中文,便对着刘先生嘟嘟囔囔。
刘先生没有搭话。正好过来的刘太太赶紧上前交涉,听到黑人说:“你少在我面前晃stop walking around me。”
刘太太觉得黑人男子态度不是很好,于是告诉先生原话并让先生不要理会。
没想到,黑人男子见状变本加厉,摘下口罩开始嘲笑刘先生不懂英文。刘太太用英文制止黑人男人,请他不要再言语攻击。
这时,绿衣男的好朋友,一个穿百T的黑人男子凑了过来,用手肘撞刘太太的胸部,刘太太感觉自己被冒犯,双手抱胸自卫,喊到:“别碰我!”
(打人的两个黑人男子)
这时候绿衣黑男开始挥拳打向刘先生,白人黑男随后也跟着打。刘太太见状上前劝架,也挨了拳头!
两名黑人男子逞凶后离开现场,刘先生气愤不已,希望抓到他们报警,于是跟随在后。
结果走到另一家店铺门口时,两名黑男凶狠出拳,朝着正在打911的刘太太脸上连连出手,刘太太猛地又挨了三四拳!
扭打中,刘太太左眼充血,下巴、后背、腰部、屁股、脚的小拇趾都是淤血,受到不同程度伤害。刘先生也很惨,嘴角破裂,门牙旁的一颗牙齿被打掉。
而他们4岁的女儿当时目睹一切,受到严重惊吓,在一旁大哭不止。
目击证人Louis Navarro还表示:他看到两名黑人将一位亚裔女性按在地上打,被打女子捂住了她的左脸,旁边一个路人企图帮忙,也被黑人男子打倒在地。
路人也被打到耳根出血。
刘先生表示,对这名好心帮忙的路人感激不已,同时对对方不幸挨打表示抱歉。
他庆幸事件发生在闹市,警方得以很快赶到;同时也感到后怕:当时觉得不能让家人受欺负,一心想抓住嫌犯送警,现在想想,如果他们携带凶器,后果不堪设想。
目击证人Navarro拍下了部分影片,并提交给警察取证。“这个妈妈还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这让我非常震惊。”
而据刘太太表示,整个过程中,该商场的保安没有任何作为,没有去追男子,也没有对夫妻俩提供任何帮助。
据悉,两名黑人男子中,34岁的Tuvorius Mencer被捕,并被控仇恨犯罪,他还有袭警纪录。第二名袭击者还没有落网。
刘先生一家的遭遇再次点燃华人网友的怒火。
带着孩子周末逛个街,是每个家庭都可能会做的事。
排队交钱距离别人近了点,被嘲笑英文不好就罢了,太太还被冒犯,这换谁都气难平。
这样的恶徒一定要被抓被控被关,绝不能任其作恶!
在这场纠纷中,不只是刘先生和太太遭暴打受伤,4岁的女儿也造成了心灵的伤害,成长中多了一道阴影。
随着近期亚裔歧视案件的频发,专家们也开始关注北美亚裔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并警告亚裔父母,需要适时与孩子们讨论种族仇恨和歧视这个话题。
多伦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Catherine Vuky提到,父母们不说,孩子们也会从社交媒体等途径看到,没有争取的引导,他们可能会害怕。
“尤其是对于年幼的孩子,亚裔加拿大父母需要通过对自己的文化背景感到自豪来摆脱种族主义事件。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然的交谈,向孩子灌输文化信心。”
“在(歧视)事件发生前,要先给孩子打预防针。”
人在海外,还当自强。希望刘先生太太早日康复,恶徒落网,这样的事件不要再发生!
灾难已至! 第三波吓垮加拿大医护: 全家六口感染 年轻儿子先死 这波太恐怖!
华人护士:真的控制不住了!
突发!刚刚,BC省首席卫生官召开发布会,宣布本省今天暴增1068人感染,3人死亡!Bonnie Henry警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一批接一批地被送进ICU!
必须注意的一点是,P1变种近日在BC省的传播已经“爆炸”翻番。这种会令人“反复感染”的可怕变种,几乎正在成为本地年轻人的“克星”。今天,BC省卫生部长指出,感染P1变种的患者年龄中位数,仅为30岁。
现在,每天在加拿大BC省发现的新增P1变种感染病例,比整个美国国境内发现的P1变种病例总和还要高!
曾在去年率先发出大流行预警的美国顶级卫生专家Eric Feigl-Ding直言不讳地指出,BC省的情况已经“危在旦夕”,加拿大正在错过对抗P1变种的最后机会。
“我不敢相信BC省的卫生官员对此竟没有做出任何行动。”该卫生专家称。
有研究指出,P1变种的传播能力是原有新冠毒株的2.5倍;如果暴露在P1变种病毒中,100名曾感染新冠并痊愈的人中,可能会有25人到60人,再次被重新感染。
已经被P1变种严重侵蚀的BC省,所面临的危机恐怕远超很多人想象。
另一边的安省,也已经火烧房顶。
安省省长福特刚刚承认,本月初下达的关闭餐馆堂食等“紧急刹车”机制,已经不足以遏制病例激增,将于明天实施更加严厉的封锁措施。
据CTV报道,多个消息来源证实,安省政府目前正积极考虑下达“居家令”。多伦多卫生官今天已经下令,从明天开始,关闭全市所有学校,所有学生改上网课。
当地一位急诊室华人护士在社交网站上透露,第三波真的已经“控制不住了”:
“今天我们医院的ICU全满,急诊室被新冠病人塞满,每个人都需要吸氧,最后一台呼吸机也被用了。”
“这个第三波是真的很恐怖,平均年龄都很年轻,但是症状很严重!变种病毒占半数,很多人需要上呼吸机!我今天接受的一个病人才27岁。”
这位华人护士称,随着第三波疫情的海啸,自己在急诊室里,每天见证着无数的人间悲剧,甚至有一家六口感染后,竟是年轻的儿子先离世:
“上周照顾了一个妈妈,进ICU插管上呼吸机了,爸爸也住院了,儿子才30多岁,前几天在家里去世了,三个女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
“很多医护人员已经跟新冠奋战一年了,但还是被这一波吓到了,大家保重!千万别松懈,一定要有危机感!”
华人护士指出,他对政府的“松松垮垮”的封锁措施非常失望——
大家平时还能人挤人地逛商场,这算哪门子封锁?
的确,尽管第三波疫情凶猛异常,但很多加拿大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马上就要打上疫苗万事大吉了。
老板们开始招呼员工们回办公室上班,父母们开始把孩子们送回学校。
然而,一切松懈在新冠病毒面前,都要付出代价——
多伦多ICU医生日前指出,一名年仅30多岁身体健康的金融行业小伙子,被老板要求回办公室上班,并和另一位同事合用一个房间办公。结果,不幸被同事传染了新冠肺炎,且病情迅速恶化,被送进ICU插管,过程中还得了血栓,造成脑部功能障碍。
同样是多伦多,一名47岁的教师,在与一名新冠检测呈阳性的学生接触后,不幸染疫,现在还在插管抢救。
多伦多现在才开始实施的关校政策,如今也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除了BC省和安省,魁省、阿省同样也水深火热。
卡尔加里的一名医院急诊室医生绝望称,各种数据显示,“新冠灾难已经来到了我们家门口”。
加拿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今天向全国人民发出警告:
在加拿大的一些地区,高传染性、高致死性的B117变种毒株,已经成为主要毒株!
“很多年轻人,在感染后病情迅速恶化,而不得不立即被送进ICU!”谭咏诗揭露惊人现状。
近日,安省一家五口全部感染B117变种毒株后,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父亲死亡,母亲无法行走,女儿留下了严重的永久神经系统后遗症。
“超强变种”变成主要毒株,这样的悲剧将不会是最后一个。
来势汹汹的第三波,吓垮了加拿大医护,却没能敲响普通民众心里的警钟。
无论如何,希望在更多人清醒过来的时候,一切还来得及… …
凶残! 大温闹市区公寓楼竟闯进美洲狮 居民被吓惨 周边市民要小心!
“这辈子从来没见到过这种情况”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BC省的野生动物也开始骚动了起来。在最近这段时间里,美洲狮、郊狼等凶猛野生动物层出不穷,经常在居民区中活动。
就在上周三的晚上,有一只凶恶的美洲狮居然溜进了大温一栋公寓的停车场,把往来的居民们吓了一大跳。
一位名叫莱昂(Michael Leone)的市民告诉媒体,他住在素里的196 Street和64 Avenue附近,距离Willowbrook购物中心只有一个街区,平时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这里离山脉和森林有一段距离,城市高度发达,照理来说不应该是美洲狮的栖息地。
就在上周三晚上,莱昂在他公寓楼的Facebook群组里看到了一个帖子,这栋楼里的一个居民说他在楼里发现了一只美洲狮。
莱昂一开始还不太相信,那天正好是愚人节的前夜,他以为是不是有人在开愚人节玩笑。
但作为大楼委员会的成员,考虑到其他居民的安全,莱昂还是决定第二天去看下监控,结果一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真的有一只巨大的美洲狮旁若无人地走在汽车车道上!
莱昂表示,他们当时看了晚上9点到11点录像,正准备把监控关掉,结果这只美洲狮赫然出现在了屏幕上。
摄像机的时间戳显示,视频是在2021年3月31日晚上11点07分录制的,这只美洲狮沿着坡道慢慢走进了大楼的地下停车场。
几分钟后,有一位毫无戒备的司机将车开下了坡道,结果这只美洲狮似乎是受到了惊吓,迅速冲上车道并向出口处跑去。
莱昂看到这段视频后,觉得这只美洲狮让人既震惊又兴奋,但同时也让他感到十分担忧。
他在当地另一个Facebook群组中分享了这段视频,希望能警告周边居民,附近有美洲狮出没。
美洲狮
莱昂表示,他在附近生活了四年了,从来没遇上过这样的事,一位从小就在周边生活的邻居也表示,她这辈子从来没见到过这种情况。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美洲狮经常在在高贵林、高贵林港和穆迪港三市出现,在2月时,穆迪港就有一户居民的家后院内一连闯进了四只美洲狮。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表示,当时是上午7点左右,他正准备在院子里坐下来喝咖啡,结果差点就撞上了这几只美洲狮,把他吓尿了。
随后他调取了监控摄像头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又一只大美洲狮带着三只小美洲狮,走在房屋的栅栏上。
不过幸好,这些美洲狮似乎只是路过,很快就走了,当地警方也表示,目前当地的美洲狮还没有出现攻击人的行为。
虽然不会袭击人,但据报告,美洲狮在近期已经袭击了好几只宠物。在3月10日,就有一只西施犬在Foxwood街遭到美洲狮袭击,因受伤严重,不得不安乐死。
光是在3月,BC省动物保护服务处就捕获并杀死了三只不同的美洲狮,据官员称,这些美洲狮对人类的恐惧正在逐渐消失。
为了保护宠物,北温还有一家兽医诊所发明了带尖刺的宠物外套,以此来保护小狗免受大型动物的攻击。
这身看起来非常朋克的装备,据称在疫情期间销量出现了暴增,其中原因首先是因为疫情期间养宠物的人变多了,其次是大家在疫情期间都在往深山老林里跑,比平时更需要防范危险的野生动物。
据动物保护服务处表示,在兰里和素里的美洲狮目击事件非常罕见,但并非闻所未闻,因为美洲狮会猎杀鹿,而鹿有时会游荡到市区。
美洲狮
根据官员表示,一般当司机按喇叭时,公园里的美洲狮就会被吓跑了。这至少还是一个好的迹象,因为这意味着美洲狮还在害怕人类。
虽然美洲狮还比较怕人,但最近斯坦利公园里的郊狼可就越来越嚣张了,据斯坦利公园生态学会的皮萨斯(Dannie Piezas)表示,公园内人与郊狼的冲突可能要持续到夏天。
自去年12月15日以来,斯坦利公园已有15人被郊狼咬伤。在三月和四月的时候,郊狼为了抚养幼崽,会变得更加横行霸道,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