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无解! 华女惨遭分尸 好莱坞富二代狱中暴毙 父母无尸骨可葬 百万豪宅成凶宅

轰动整个北美华人圈的“好莱坞高管之子杀妻案”,现在就连华人妻子的父母尸首都还不见踪影,却在今天迎来出乎意料的进展——凶手居然死了?! 今天,美国洛杉矶郡警局确认,涉嫌杀害妻子及岳父母的萨缪尔·邦德·哈斯克尔四世(Samuel Bond Haskell IV)7月12日在洛杉矶双塔惩戒中心内死亡,初步判定为自杀。 原本,他是要在今天出庭受审的,结果人没了,顿时引发社会极大关注和讨论。 这起杀妻案发生在2023年11月,一名流浪汉在洛杉矶恩西诺地区的垃圾桶内发现一具女性躯干,随即报警。 警方循着线索,结果摸到了一起惊天杀妻案,死者是37岁的华人李梅··哈斯克尔(Mei Li Haskell),年仅37岁,与丈夫哈斯克育有3个孩子,他们锁定凶手是就是哈斯克。 哈斯克尔今年35岁,是富二代,爸爸是前好莱坞著名经纪人、艾美奖得主 Sam Haskell III...

温哥华秒变”蒸笼”! 明日36℃创新高 政府急发节水令! 热浪狂夺1180命

这两天相信大家都深有体会,那就是夏天真的到了,这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昨天大温地区的体感温度一下子飙到36℃,家里瞬间变成桑拿房,有空调纷纷打开救命工具,没有空调的也跑去商场图书馆蹭空调。 然而,这波高温天还没有结束——本周,大温地区还会继续热下去! 根据加拿大环境部的最新预报,今天大温地区一就迎来高温天,气温比正常水平还高。 明天,也就是7 月 15 日星期二,大温内陆地区最高气温可能达到 32°C,体感温度可达 36°C,紫外线指数为 8 ,非常高。 周三和周四两天,内陆地区气温还会在30°C左右徘徊,一直到周五晚间,可能出现阵雨。 也因为这场雨,本周末气温可能会大幅下降,让大家喘一口气。 气象学家表示,“这个周末,一股上升气流可能会进入BC南部,届时气温将回落至正常水平。周六可能还会有阵雨。” 预计,本周六、周日,大温地区白天最高气温仅为 21°C,夜间最低气温将降至...

恐怖! 大温女孩惨死家门口 父亲哭倒血泊中 路虎撞飞路人 山路坠崖

夏天正式到来,温哥华迎来了一年中天气最好的季节,蓝天白云、清风和煦,越来越多人走出家门,拥抱大自然。 然而,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大温地区各个地方接连发生车祸惨剧,多人不幸身亡! 昨天晚上,素里Panorama社区64大道与138街附近突然发生车祸。 事发现场位于一处联排住宅小区的入口处,平时会有家长出来溜娃,当时就正好有一个3岁小女孩在玩耍,结果被撞死! 素里警方表示,他们是在晚上8点15分左右接到报警的。 “我们到达现场时,医护人员正在对一名幼童进行抢救,但不幸的是,女孩最终还是去世了。” 根据现场目击民众的证词和行车记录仪,警方拼凑出车祸过程,孩子是在路面上被车撞到的,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坏了,立刻冲上去帮忙。 据小区业主委员会副主席贾希尔·乌丁(Jahir Uddin)称,这个女孩来自当地一个阿富汗难民家庭,他家孩子经常与遇难女孩及其兄妹一起玩耍。 当时,他正要去买咖啡,还看到邻居家的孩子们在外面玩,回来时却看到了令人震惊的场景,“爸爸抱着满身鲜血的孩子。” 他立即拨打911求救,并尝试进行心肺复苏。 “我去感受孩子的脉搏,但我感觉她已经不行了,那太残酷了”,乌丁哽咽地说。 孩子们本来准备结伴去小区的游乐场,结果途中被撞。 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警方表示,司机是一名成年男子,事发后留在现场,正配合警方调查,“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此次碰撞涉及刑事行为。” 事发区域现已全面恢复通行,警方发言人霍顿表示,悲剧会对整个社区造成沉重打击。 第二起车祸发生在不少前往小岛的游客必经的码头。 周六,Tsawwassen渡轮码头附近,一辆摩托车与SUV发生碰撞后,有人受伤! 三角洲警察局透露,摩托车骑士已经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目前伤势严重。 事故发生后,17号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被双向关闭,导致通往渡轮码头的交通中断,车辆被迫绕道行驶。 据DriveBC通报,目前的绕行路线为从萨利希海大道绕至蓝鹭道(Blue Heron Way),然后再接上措瓦森大道。 “前往及离开渡轮码头的所有人请注意,交通将出现重大延误!大家需要预留时间出行,且遵从工作人员引导!” 就在同一天下午5点左右,温哥华于东 41 街近卡洛登街(Culloden Street )附近,一名 78...

全员遇难!飞机俯冲坠毁 爆成火球;波音737温哥华突发引擎火灾;客机冲出跑道

刚刚过去的周末,世界各地又发生了好几起飞行事故,其中一架飞机从英国机场刚刚起飞就坠毁,一架西捷航空(WestJet)客机在温哥华机场发生引擎火灾。 坠毁发生在英国伦敦的Southend机场。周六下午,一架长约40英尺的比奇B200飞机从这里飞往荷兰。 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飞行员还向机场人员挥手,然而,起飞后几秒钟,机上的所有人就葬身火海。 一位当时在现场的男子说:“我们全家向飞行员挥手,他们也向我们挥手致意。” 起飞后大约三四秒,飞机开始严重左倾,然后几乎倒转式俯冲,撞地后爆炸成巨大火球。 爆炸导致的强烈气浪在1000米外的一个高尔夫球俱乐部都能感受到,几乎所有人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热浪,坐在室内的人也感觉“像被烤焦了一样”。 这架飞机通常用于测绘或医疗后送任务,已经有31年机龄。当天曾执行两趟飞行任务,从希腊雅典飞往克罗地亚普拉,再从普拉飞往绍森德,并于下午2:51抵达英国。 机上当时有4人,包括2名飞行员,均已当场遇难。 乘客中一名是来自智利的女性,另一名则是一个欧洲国家的男性医务人员。 7月13日星期日,一架类属于尼日利亚的和平航空公司(Air Peace)的波音737客机在该国哈科特港国际机场降落时冲出跑道。 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飞机停在草地上,四周已经看不见跑道的踪影。也没有放出紧急逃生梯。 有乘客拿着自己的随身行李离开飞机,走向候机楼。 事件原因还在调查中。 周六晚间,温哥华国际机场发生客机着火事件。 晚上11点多,一架从美国佛州坦帕(Tempa)飞来的西捷航空的波音737Max8飞机已经停靠在登机口,但是突然发生发动机尾管小型火灾。 机组人员放出救生滑梯,紧急疏散了大约50名仍在飞机上的乘客。 机载灭火系统启动扑灭了火灾。 加拿大运输安全委员会已派遣一个调查小组前往现场,“收集信息并评估此次事件”。

罕见双重警报! 加拿大被高温+毒雾笼罩 这里全球空气第2差! 狂飙40℃!

就在今天一大早,加拿大环境部就紧急连发了好几条警报——由于山火弥漫,多个地区空气质量恶化,多伦多被列“全球空气质量最差城市”之一!同时发布持续高温警告!环境部表示,现在加拿大中部和东部的部分地区受野火烟雾影响,空气质量恶化、能见度降低,恐影响当地居民外出。安大略省南部温莎到渥太华、大多地区和魁北克南部地区的空气质量警报已正式生效,这种状况可能会持续一整天,甚至延续到周二。“在浓烟条件下,无论年龄或健康状况如何,所有人的健康都处于风险之中。”环境加拿大提醒,风险较高的人群包括65岁及以上人群、孕妇、婴儿和幼儿及患有慢性病的人,建议大家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关闭门窗防止野火烟雾进入室内。根据瑞士空气质量技术公司IQAir的全球排名,截至今早8点,多伦多是全球第二污染最严重的大城市。除此之外,阿尔伯塔省东部、萨斯喀彻温、曼尼托巴和育空领地也发布了空气质量警报。不仅空气质量降低,加拿大环境部同时还发布了多个高温高湿警报!大多地区白天气温可能在29℃至32℃之间,其体感温度为35℃至40℃!预计夜间最低气温也在19℃至23℃之间。纽芬兰省包括克拉伦维尔和博纳维斯塔半岛在内的地区,将经历最高32°C高温,湿度指数可达37。新斯科舍省多个地区天气炎热和潮湿计,白天气温最高可达33℃,人们体感温度可达37℃。就连一向以“气候宜人”著名的西海岸也迎来了高温天气!周日,大温地区气温25℃,全天以晴天为主,岸边气温25℃,内陆地区可达31℃,但体感温度飙到36℃!昨天上午西风将增强,阵风可达每小时40公里,带来些许缓解,但紫外线指数达到8,属于“非常高”的等级。温哥华市政府提醒市民,外出注意做好防晒,寻找阴凉处,戴帽子,并避免长时间直接暴露在阳光下,尤其是在下午最热的时段。环境部表示,高温警报预计将于本周四晚上结束,建议加拿大人不论外出还是留在家中,千万留意自己和他人是否出现中暑症状。中暑症状可能包括皮肤发红发热、头晕、恶心、意识混乱和意识变化。“在等待医疗救助期间,尽量让患者冷却,将其转移到凉爽地点,脱去多余衣物,在身体上使用冷水或冰块敷冷。”

可怕! 30岁华人坐11小时飞机回国 落地就猝死! 这些人要警惕 别再拖延!

坐个飞机回国,竟然要了命!7月3日,30岁的李女士(化名)从新西兰飞往广州,11小时的长途飞行刚结束,她脚还没踏稳地面就倒下了。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李女士刚走出机舱不到10分钟,人就晕倒在广州机场里。机场医生赶紧抢救,但为时已晚,她被紧急送到医院后还是没能救回来。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白云医院ICU彭主任说,李女士送到医院时心室已经在颤动,接着心跳就停了。 医生分析,罪魁祸首就是肺栓塞,而这跟她在飞机上坐了11个小时脱不了关系。 这个消息一出,“女子坐11小时飞机后心跳骤停去世”直接冲上热搜,网友们都被吓到了。 说起肺栓塞,可谓是“沉默杀手”。医生们给它起了个更吓人的名字——“藏在腿上的死神”,因为超过90%的血栓都是从下肢深静脉跑出来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殷文朋解释说,人长时间窝在狭小的空间里,腿部血液回流就会出问题。血栓一旦脱落,跟着血流跑到肺动脉,那就真的危险了。 因为这种病经常发生在坐飞机经济舱的乘客身上,医学界还专门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经济舱综合征”。不过话说回来,真正的元凶不是经济舱,而是“不动”这两个字。 类似的悲剧其实不少见。今年2月,33岁的创业者张先生就差点栽在这上面。这哥们体重超过130公斤,天天坐着剪视频,吃饭全靠外卖。结果有一天,他走在路上突然就倒了,呼吸困难,四肢没劲,眼前发黑。 张先生被抢救到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时,血压只有60/40mmHg,氧饱和度都测不出来,血气分析的氧合指数从正常的400-500mmHg直接掉到75mmHg。 所有的检查结果都指向一个诊断:肺栓塞!好在医生抢救及时,张先生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另一个案例更让人意外。今年5月,27岁的小于骑车时摔了一跤,腿上划了个不小的口子。他在家躺了一周养伤,然后回到办公室又坐了一周。 伤口好得差不多了,小于准备重新开始骑车。没想到就在这时候,他突然感到胸闷气急,稍微动一下就更厉害。 医生一看这症状就觉得不对劲,马上安排了肺动脉CTA检查。结果出来把人吓一跳:小于的右肺动脉主干和分支都被血栓堵住了。医生赶紧给他做了手术,放了个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血栓再次脱落,小于总算脱险了。 专家特别提醒,久坐、肥胖、长期卧床的人最容易中招。高危人群包括:久坐不动的人,比如长途飞行、长时间开车、久坐办公室;体重超标的人;长期卧床的病人;抽烟喝酒的人;还有肿瘤、肾病综合征、心衰患者,以及服用口服避孕药、激素治疗的人。 怎么预防这个沉默杀手呢?医生总结了几个“保命”法则。 首先得动起来。久坐1小时就要活动5分钟,做做踝泵运动。长途旅行时,每隔2小时一定要起身走走。 其次要控制体重,戒烟戒酒。肥胖就是血栓的帮凶,抽烟会损伤血管。 再次要多喝水,每天至少1500到2000毫升,别让血液变得黏稠。 最后,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手术后的病人、长期卧床的人要听医生的话,该用抗凝药物就用,还可以穿弹力袜帮助血液循环。 如果腿部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和肿胀,千万别大意,赶紧去医院。要是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咯血、胸痛这些症状,很可能已经是肺栓塞了,必须马上拨打120。 专家最后特别强调,千万别以为肺栓塞离我们很远。连续3个小时以上不动,血栓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记住,真正危险的不是坐什么舱,而是“不动”这两个字。
spot_img

警告! 北美再爆一种恐怖病毒 致死率40% 症状类似新冠! 加拿大27死109确诊

温哥华人尤其注意了 新冠疫情未消,正当人类与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奋死挣扎之时,今天又传了一个噩耗: 7日,美国密歇根卫生官报告,当地一名女性因严重肺部病变被送往医院。 虽然她的症状与新冠类似,经诊断,她最后被确诊为汉他病Hantavirus。 这也是该州确认的首例人类感染汉他病毒案例。 据福克斯新闻Fox News等多家美国媒体报道,确诊的女子疑似是在打扫一个无人居住的住所时,因被老鼠咬到或接触到污染物而感染到该种病毒,并引发严重的肺部病变——汉他病毒肺部综合症HPS(HPS=Hantavirus Pulmonary Syndrome)。 密歇根首席医疗卫生官指出,这是一种由汉他病毒引起的,罕见、严重且致命的呼吸道疾病。 人可能在接触受感染的啮齿动物(如老鼠)或它们的尿液、排泄物或唾液后被感染。 症状包括发烧、发冷、身体疼痛、头痛、肠胃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以及咳嗽和呼吸急促。 是的,这些症状与目前大流行的新冠COVID-19十分类似,且死亡率高达40%。 27岁的年轻妈妈Kiley Lane就是这些不幸感染并死亡者中的一位。 在她最初感染汉他病毒并咳嗽不已去急诊室看医生时,医生还以为只是普通的流感。 医生像治疗流感一样给Kiley开出了医嘱然后请她回家休养了。 对付流感的药物对Kiley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很快,她的病情恶化了,再次回到了急诊室,然而这一次,她还是被“打发”回家了。 半个月后,这个2岁孩子的妈妈已经病到几乎不能走路了,丈夫赶紧把她送了回去。这一次终于确诊,Kiley检测出汉他病毒呈阳性。 可惜,此时治疗已经晚了,致命的伤害已经造成了,Kiley的肾脏衰竭、气管出现了洞且多重感染连呼吸机都无法使用了。 在确诊2个月后,Kiley不幸辞世。家人们怎么也无法接受,一个年轻的生命,在21世纪医疗如此发达的今天,竟然死于“鼠患”。 CDC用一图直观地对比了汉他病和新冠。 相比新冠,汉他病额外的症状包括寒战发冷,腹痛等。 且汉他病毒的潜伏期长达7-60天。 CDC指出,美国从1959发现了首例人类感染汉他病毒的案例,自1993年开始记录与之有关的综合症,到目前为止至少发现了728例确诊案例。 除了年轻妈妈Kailey Lane外,美国在新冠疫情期间也有多人被确诊,一些病患起初以为自己感染的是新冠,结果被查出来是汉他病。 据报道,汉他病毒一般由鼠类携带,传人案例也大多发生在成年人上,主要在春季和夏季出现。可通过空气传播! 稍微令人放心的是,这种病毒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更多感染是发生在人接触了鼠类的污染物后发生,比如在人被老鼠咬伤,或清理老鼠尸体或粪便时感染到,又或老鼠的尿液或粪便中的汉他病毒挥发到空气中,被人吸入时。 在加拿大,汉他病也并不罕见。 就在今年4月,加拿大萨省卫生厅还发出警告,随着天气变暖,人们应该提醒汉他病毒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萨省卫生官指出,从1994年到2020年前,萨省一共报告了36例汉他病毒肺综合症,其中12人死亡。 36例中就有12人死亡,也就是说,感染者中有三分之一没能存活。 加拿大卫生部跟踪的数据显示,每年约有200例汉他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地区。 自1989统计以来,加拿大共有109例确诊病例,27例死亡。 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在温哥华,鼠患非常常见。 温哥华甚至连续几年时间都排名全省鼠患最严重的城市。 在温哥华(大温也是这样)住过的人都知道,与老鼠打交道,简直成了一个日常功课。 我们平常放老鼠夹、沾鼠板,清扫老鼠粪便,可能还只是觉得恶心。 如今就需要留意了,千万别让可恶的汉他病毒找上自己。 卫生机构提醒,在清洁老鼠粪便和老鼠窝时,需要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接触汉坦病毒: 清洁前打开门窗至少 30 分钟,使建筑物通风 最好戴上橡胶或塑料手套、污染严重的地方,要戴上护目镜和口罩。 用漂白消毒剂弄湿被啮齿动物粪便污染的区域,并用湿拖把或布擦掉粪便; 避免使直接用扫把或吸尘器清扫 用清洁剂、消毒剂或漂白剂和水的混合物喷洒家具 用热水中加洗衣液清洗衣服和床上用品 最有就是要留意家中是否有老鼠可以进入房屋的入口,发现后立即堵住漏洞。 家中的食物都应该存放在带有盖子的容器中。 在严重的鼠患情况下,建议咨询除害专业人员。 一次大流行给了我们足够的教训,谁也不知道下一场灾难会是什么,会带来什么。人类还当谨慎为上。

绝望! 英国两剂接种率过半 感染竟突增73%! 接种率7%的加拿大 能顶住吗

大温医护揭露ICU惨状 刚刚过去的周末,BC省一家养老院Delta变种病毒(俗称印度变种)爆发的消息,令正在解封进程中的大温蒙上了一层不安的色彩。 值得加拿大警惕的是,大洋另一端的英国,已经因Delta变种陷入危机。 今天(6月7日),英国报告新增5683人感染,比上周一的3283例,短短7天暴增了73%,达到了近3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Delta变种,正是幕后推手。 恐惧新一波疫情已经开始的专家,正在呼吁政府推迟解封。英国卫生部长也已透出口风,表示会在必要情况下叫停重启计划。 全国成年人近8成接种首剂,两剂接种率高达53%的英国,尚且无法顶住的Delta变种,成年人两剂接种率仅7%的加拿大,又有几成把握呢? 目前,大多数大温餐厅已重新开放堂食,很多商家趁机推出堂食打折活动,吸引食客进店消费。周末期间,列治文、本拿比不少热门中餐馆,丽晶和Aberdeen等美食广场,已是人满为患。 不少温哥华人似乎感觉,本地疫情局面已经扭转。但在大温各大医院的ICU重症病房中,情况并非如此。人们匆匆路过城市的医院大楼,心情欢快,满怀希望,丝毫不知大楼内,地狱场面正在上演。 新西敏市皇家哥伦比亚医院的主任医生史蒂芬(Dr. Steven Reynolds)警告,尽管疫苗接种率正在提高,但他所在的医院,年龄更小、病情更严重的感染者仍在涌入。 “一些人没能活着走出医院。”史蒂芬医生说,“大家还不能放松警惕。” 该医院一位每天工作12小时的女护士詹妮弗( Jennifer Reaveley),成了一名大温男子死亡时,唯一握住他手的人。 出于安全规定,这名感染者的妻子和孩子,都不能进入病房探视。 男子在最后的弥留之际,和妻子进行了视频通话。 “她哭得眼睛都快瞎了,她一直在跟他说着两人婚礼那天的记忆,还有他们的孩子,她说她一定会保护好孩子们,并且会告诉孩子们他的故事,孩子们会为他们的父亲自豪。”詹妮弗回忆。 在和妻子视频的过程中,男子被摘下了生命支持设备,撒手人寰。 皇家哥伦比亚医院ICU里的另一名大温爸爸,为了能重新与妻儿团聚,正在拼命与病毒搏斗。 44岁的高贵林男子杰里米(Jeremy Johnson),今年4月确诊新冠阳性,被安排在家中隔离,本来希望能够自愈,结果病情急剧恶化。 他的妻子丽卡(Rika Johnson)在高贵林新冠检测中心工作,是一名护士。 妻子称,丈夫从发烧、发冷,发展到呕吐和呼吸困难,眼看就要撑不住了,被妻子紧急送至本拿比总医院。 在那里,这位两个儿子的父亲被诊断出新冠肺炎和细菌性肺炎。在本拿比总医院,杰里米的血氧水平急降,被转送至新西敏皇家哥伦比亚医院。 至今,杰里米已经在ICU里挣扎了6个周。尽管新冠病毒检测转阴,但这种病毒,已经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正值壮年的他,肾功能衰竭,肺活量异常,气管被切开,目前仍处于感染性休克中,情况危急。 目睹了丈夫被病毒摧毁的全过程,大温护士丽卡对本省解封重启计划的安全性感到质疑。她着重表达了对高传染性变种病毒隐患的担忧。 “我也希望我和我的丈夫能够回到正常生活。但是,我不想要任何人经历我们经历的这一切,这太令人心碎。” 丽卡的担忧,确实值得温哥华人警惕。 根据BC省一个独立建模小组的说法,BC省的Delta变种病例数量正在增加。 该组织表示,从4月到5月,全省其余变种病例都在下降的情况下,首发于印度的Delta变种,却“异军突起”,成了唯一增长的变种。 UBC研究人员警告,有证据表明,Delta变种容易逃脱首剂疫苗的防御。 专家们担忧,加拿大缺乏对Delta变种的侦测和跟踪,会导致该变种爆发,酿成严重后果。 在接种两剂疫苗前,为了自己和家人,请万勿放松警惕。愿每个人都平安。

张柏芝要抛弃素里学区房了? 被闺蜜爆”脱单” 晒泳装照素颜 上海豪宅首曝光!

直播时不小心说漏嘴了? 惊爆,一个人抚养3个儿子的张柏芝从未承认过恋情,近日和闺蜜一起开直播,居然不小心说漏了! 据悉,前几天张柏芝现身好友张文慈都在回拨,对方称赞她是个很善良的人,对朋友很讲义气。 可是俩闺蜜聊着聊着,很快就百无禁忌了。 张柏芝向网友介绍“她是单身的”,似乎想替闺密相一波亲。 没想到,张文慈一听马上指著张柏芝说:“你也是啊?” 一秒后,她突然反应过来,大叫:“你不是啦?!” 张柏芝一时反应不过来直接吓得大叫,看似害羞的反应,引外界疯猜可能真有新恋情了。 张柏芝今年41岁,生养了3个小孩,但是身材和皮肤依旧保持的很好!   6月5日,她晒出一组泳装照,少女模样的她让无数人惊艳。 只见她穿着黑色细肩带泳衣,泡在泳池里自拍,头发散着,少女感十足。 既然在游泳,那就应该是素颜,这么好看素颜真是天生丽质。 继《乘风破浪的姐姐》之后,近日张柏芝又上了一档名为《让生活好看》的综艺,在节目里,她首次曝光了在上海购置的千万豪宅! 画面中,张柏芝的房子以浅色调装修为主,非常简约大气,整体的家具都很简单没有过于复杂的款式。 但厨房却十分杂乱,橱柜上堆满了各种调料和其他物品,以至于张柏芝想要找东西都很困难。 看来女神和我们普通人也一样,忙起来都没空打理家里。 此前,港媒曾爆料张柏芝在北京上海拥有的房产价值超过了两亿。 据悉,张柏芝在上海的住宅位于寸土寸金的静安区,均价四千万。 有媒体曝光张柏芝半年内接连拿下 3 个代言、7 个广告,再加上其他综艺和商演的费用,应该是手头非常宽裕的。   在《让生活好看》里,张柏芝还拜访了上海当地的国际学校,想让孩子来这边上学读书。 她在节目中给Lucas打电话,向他表示这间学校比香港的学校大10倍,征求孩子意见,想带他们到上海常住。 不过儿子反应却相当冷淡,还吐槽“看起来你非常满意”,并拒绝到新学校看看。 在节目上,张柏芝沟通的十分谨慎,她表示,孩子现在正处于14岁的青春期非常敏感,直言自己有点怕大儿子。 不过看这个架势,张柏芝是打算抛弃大温素里的学区房,转战上海的学区房了吗? 张柏芝一直路人缘不错,她再作也是个对孩子负责的好母亲,小编想对她送上祝福,如果真的脱单也是好事,找个可靠的人一起抚养孩子也好。

突发! 特鲁多将解封国门 持旅游签可有条件入境! BC单日最低131例 多省解封 全城振奋!

下周或能迎来更自由的夏天了! 今天,BC省正式开始大规模接种第二针,不少华人已经在社交群里面交流打第二针的经验了。 随着越来越多人接种第二针,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 (Justin Trudeau) 表示,联邦政府正在考虑分阶段打开国门,欢迎国际游客!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一年多,加拿大一直呼吁避免非必要的旅游计划,并且一度禁止了印度和英国的航班。 但是特鲁多对打开国门非常有信心,因为加拿大的疫苗接种率很高。 在今天(6月7日)下午的活动中,特鲁多表示:每个来到加拿大的人都必须在抵达前完全接种疫苗,因为我们没办法再冒一次险了。 如果真的有第四波疫情袭来,那么对小企业和国家的打击都将是巨大的。 特鲁多继续说道,随着全球、美国、世界各地病例数的下降,加拿大正在计划分阶段打开国门,迎接国际游客。 必须确保加拿大人的安全,同时拯救加拿大穷途末路的旅游业。   本周,加航宣布了一个“核酸检测”航班。 从7月2日起,加航将重开前往意大利罗马的航班,乘客只要提供48小时内的核酸阴性证明,以及落地意大利时检测阴性,就可以免去10天隔离。   意大利以及给加航的“核酸检测”航班特殊的授权,加航将成为第一家提供免除隔离航班服务的公司。 届时,恐怕还会有大量的美国游客将从加拿大转机去罗马。 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特鲁多说:“加拿大人热爱旅游,热爱户外,打开国门是好的机会。” 毋庸置疑,放眼全球,加拿大的第一针疫苗接种率已经位列世界前茅。 目前为止,58%的加拿大人已经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仅次于以色列的63%,与英国并驾齐驱。 在加拿大,BC省也十分出色,接种率仅次于育空和西北地区。 BC省目前有74%的成年人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有72%的12岁以上青少年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   高的接种率迅速拉低了疫情的传播,目前新增病例数正在显著下降。 今天,BC省公布了周末的疫情数据,3日共新增481例病例。 周六新增确诊病例218例,周日新增确诊病例131例,周一新增确诊133例。 其中,周日的131例创下了去年10月以来的新低记录。 但是,本周末新增了12例死亡病例,虽然新增病例减少了,但是死亡病例并没有明显的下降。 目前BC省仍有199名新冠患者在住院,其中63人在重症监护室,有38人需要呼吸机维持生命。不过住院率已经下降了20%。 更令人振奋的是,周末3天时间内,温哥华沿岸卫生局仅仅新增了70例。 也就是说,列治文和温哥华甚至北温加起来,也只有70例,已经是非常大的好消息了。 本周一,BC省正式开始大面积接种第二剂疫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4月6日之前接种的居民是用旧系统预定的,新系统里没有这些人的资料!   所以政府建议,4月6日之前接种第一剂的居民,可以在新系统里面重新注册,才可以直接收到第二剂的预约电子邮件或者短信!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是否注册,也可以试试,邦妮亨利说:“重复注册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加拿大各地的病例都在下降! 魁北克,曾经是新冠的重灾区,周日只有179例新增病例,没有新死亡病例! 安大略省,周日只有663例新增病例,是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数字。 安省本周五就开始逐渐解封了,将允许10个人的户外聚会和户外用餐。 BC省也将在下周(6月15日)迎来第二阶段的解封,第二阶段将允许最多50人聚会,可以开派对可以约会,取消全省旅行限制。 看来,加拿大人很快可以迎来一个更自由的夏天,和幸福的秋天了!

惊骇! 加拿大移民一家五口遭仇恨袭击 祖孙三代当街被杀! 特鲁多震怒!

好好活着,已经艰难。如果人与人还要同类相残,那这个世界,就太令人绝望了。 突发!刚刚,警方宣布,加拿大发生一起仇恨袭击血案! 来自亚洲的加拿大移民一家五口,在人行道上结伴散步时,遭遇了惨无人道的针对性袭击—— 一名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年仅20岁的加拿大男子,身穿防弹衣,驾驶一辆黑色皮卡车,猛踩油门,冲上路牙,精准无误地将毫无防备的一家五口撞飞! 现场惊叫一片,全家4人毙命。 四名死者分别为15岁女孩,44岁女子,46岁男子,和74岁女子——祖孙三代,全部遇难。 家里最小的儿子,是恶意袭击中的唯一幸存者。伤势严重的9岁男孩,一夜之间成了孤儿。 全家四口遇难 仅9岁男孩幸存(图左) 一次惬意的夏日周末家庭散步,变成了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 这起震惊全国的针对性袭击案,发生在昨天(6月6日)夜里8:30,加拿大安省伦敦市。事发时天还亮着,很多路人都目击了这一惨案。 最初,警方仅报告当地发生一起重大车祸,4人死亡。但今天(6月7日)下午,审讯撞人司机后,警方通告称,这起袭击是有针对性的仇恨犯罪,嫌犯有计划地、故意开车撞向受害者一家,竟只是因为他们是穆斯林。警方指出,这是该市历史上死者最多的一起谋杀案。 一名亲历袭击现场的加拿大妈妈说,事发时,她停下车来等红灯,一辆黑色皮卡突然从它身边高速开过,冲向前方。“我的车被冲击力震了一下。”“我惊呆了,以为这是一个危险的司机。” 绿灯后,加拿大妈妈继续开车前进,结果在快到家时,在一个十字路口目睹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 人们在尖叫,奔跑,4个人躺在地上,1名警察在对其中一人进行胸腔按压,几十个路人站在周围围观,好几名司机下了车,到现场帮忙。 “我没办法把当时的尖叫声从脑海中抹去。那是你永远不想看到的东西。”亲眼看着警察给一具尸体盖上白布后,这位加拿大妈妈表示,“我的心碎了。” 一对带着孩子路过案发现场的加拿大夫妇,也看到了躺在地上的尸体,妻子颤抖着捂住了女儿的眼睛。但孩子吓得回到家还一直哭。 “这是针对穆斯林的大规模谋杀!”伦敦市长Ed Holder怒斥。 加拿大穆斯林全国委员会(NCCM)指,这是针对穆斯林的恐怖袭击,“一个男人上了车,看到一个穆斯林家庭走在街上,做出了‘他们不配活下去’的决定。”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紧急发声,称自己对发生在安省伦敦的惨案感到“惊骇”。 “我们为仍在医院里的孩子祈祷,我们为对这起仇恨犯罪感到恐惧的人祈祷,我们的心与你们同在。对于伦敦市,和加拿大全国的穆斯林社区,我们和你站在一起。伊斯兰恐惧症在我们的社区没有立足之地。这种仇恨既阴险又卑劣,它必须停止!” 这起发生在加拿大的袭击穆斯林丑闻,已引发国际关注。BBC、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等媒体均迅速刊文报道。 警方确认,袭击者为20岁男子Nathanial Veltman,安省伦敦市本地人,此前没有犯罪记录。撞人后,他在距离犯罪现场6公里处的购物商场被捕。现在,该男子面临4项一级谋杀罪,和1项谋杀未遂罪。   “嫌疑人和受害者之间没有已知联系。”“证据表明,这是一起有计划、有预谋的行为。受害者是因为他们的伊斯兰信仰而成为攻击目标。”警察说,事发时天气晴朗,能见度很高。目前尚不清楚嫌疑人是否和任何仇恨团体有联系。伦敦警方正在和联邦警察与检查关合作,以决定是否要提起恐怖主义指控。 认识受害者一家的一位朋友,Zahid Khan透露,死者中的三代人,分别是祖母,爸爸,妈妈,和还没成年的女儿。这一家人,14年前从巴基斯坦移民加拿大,是当地穆斯林社区中体面、慷慨的成员。 “我刚来加拿大时,我来到了伦敦,买了一栋房子。他是我看见的第一个人。他拿着水壶和水杯朝我走了过来。” 该友人在案发现场痛苦落泪:“他们只是出去散步而已,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出去散步。” 伦敦市长宣布,全市将为这不幸的一家人,降半旗3天。 这是继2017年,加拿大魁北克市27 岁男子Alexandre Bissonnette在清真寺枪杀6人后,针对加拿大穆斯林最严重的袭击。这起卡车袭击时间,也令人回想起2018年,多伦多的面包车恐袭案。当时,一名男子驾驶面包车冲上行人道故意撞人,造成10人死亡,16人重伤。 仅仅因为信仰不同,一个无辜的家庭,就这样被冷血地从这个世界上抹去。 这样的悲剧,发生在以包容和多元化著称的加拿大,无疑更令人感到悲凉和沉痛。 疾病,天灾,在这充满意外的年月,只是好好活着,已经艰难。如果人与人之间,还要同类相残,那这个世界,就太令人绝望了。

期待! 美联航购买15架超音速飞机 中国飞温哥华只要4小时 $100飞遍全球!

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 近日,航空业迎来了一次巨大的飞跃,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美联航)宣布,将购买15架时速能达到1.7马赫(约2082公里每小时)的超音速飞机。 这意味着时隔20多年,超音速飞机或许又将重新回到航空市场,大家今后搭乘飞机的时间将大幅缩短! 1.7马赫到底有多快呢?美联航表示,这样的速度差不多是当今最快客机速度的两倍,“可以在接近一半的时间内,连接 500 多个目的地”。 根据美联航官方的数据,从纽约到伦敦只需三个半小时,巴黎飞蒙特利尔只要三小时四十五分钟,纽约到法兰克福需要四个小时,旧金山到东京只需要六个小时。 按照这样的速度算下来,从温哥华飞到上海,理论上差不多只要4个多小时就能到达,这一下子就将原本的航班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简直飞快! 对于平常经常要往返于加拿大和中国的华人旅客们来说,这样的飞行时间相当充满吸引力。 美联航这次将从一家名叫Boom Supersonic的美国航空航天公司手上,购买 15 架型号为“Overture”的飞机,以增加其全球机队。 Boom Supersonic一直在致力于让超音速商业飞行在“协和”号之后再次成为现实,美联航如今正式成为他们的第一个美国客户。 除了这15架确定要买的飞机,如果它们能够满足“安全、运营和可持续”的要求,美联航可能还会选择额外购买 35 架飞机。 Boom Supersonic创立于 2014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携程旅行也对其投资了1亿美元,因此超音速飞机进入中国市场不再是个梦。 公司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打造净零碳足迹燃料的商用飞机,美联航预计,Overture飞机将成为第一架从第一天起,就实现零碳排放的大型商用飞机,在经过优化后,能使用 100% 可持续的航空燃料。 由于美国航空公司共同承诺,到2050年将实现0碳排放的目标,美联航和Boom Supersonic的合作就是达成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步骤。 这架“Overture”飞机在外表上看起来非常科幻,机身相比普通飞机显得异常修长,机翼也非常宽。 这样的设计好处,据公司创始人兼CEO布莱克·斯库尔(Blake Scholl)表示,能够缓解先前超音速飞机那种“雷鸣般”的噪音,能够至少安静30倍。 斯库尔 飞机的内部看起来也很舒适,会有65 到 88 个座位,座椅将设计成具有娱乐屏幕的样式。 相比于老式的超音速客机,Overture拥有更加充足的个人空间以及非接触式技术等功能。 从机舱内部照片能够看到,整个机舱只有2排座椅,这样就再也不会出现想要上个厕所还要横跨两个人这种尴尬的情景了。 总之,不管是商务出行还是休闲旅行,都能获得明星般的飞行体验。 超音速飞机的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美好,但价格却成了大家最为担忧的点,要知道,在上世纪90年代,超音速飞机往返的票价要12,000美元,差不多是今天的20,000美元。 至于新飞机的机票价格,目前还没有确定,但斯库尔在近期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只要花100美元,就可以在4小时内飞到世界上任何地方。 当然,这只是公司的一个长期目标,可能需要经历两三代飞机的迭代才能最终实现。 虽然是CEO画的一个大饼,但这大饼听起来也太香了,让人忍不住就开始想象满世界到处飞的美好假期。 Boom Supersonic公司目前的计划是,在今年年底左右试飞1:3比例的原型机,2022年美国新工厂破土动工(地点待定)。而Overture 飞机将于 2025 年推出,2026 年开始试飞行,预计到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