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10天地震650次 “神秘法则”疯传;”超级海啸”威胁北美西岸 温哥华在列
6月30日晚(加拿大西岸时间当日清晨),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外海发生里氏5.1级地震,虽未引发海啸,但该区域10天内发生650多次地震,引发民众对一个神秘法则的热议。
此外,美国权威机构发布一个报告,描绘西海岸遭遇大地震的震撼场景,温哥华也在列。
先说说日本地震。
这个广为流传的“法则”认为:一旦吐噶喇列岛频繁地震,日本本州就可能在两周内发生里氏6级以上强震。尽管地震专家已多次强调该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但每当地震频发时,它就像幽灵一样重新被提起。
事实上,吐噶喇列岛本身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是日本最活跃的微震区之一。日本气象厅指出,此次多为震度1至3的浅层地震,规模并不大。但连续不断的震感确实让人不安,更让人紧张的是时间点的巧合。
“7月5日大灾难”
龙树谅是一名日本女性漫画家,1999年她将自己在周刊上连载的漫画结集出版了一本名为《我所看见的未来》的书,描绘了自己梦见的未来事件,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然而,这本漫画中记录的15个预知梦的预言却被认为有13个得到应验,包括戴安娜王妃去世和阪神大地震。
2021年出版的“完全版”中出现了一段文字“2025年7月将有大灾难”,让人不寒而栗。
在吐噶喇频震背景下,7月5日将至,这段话又被反复引用,让不少日本人甚至游客开始焦虑。有媒体称,赴日游客因此短期减少。
但就在不久前,龙树谅发布新作《天使的遗言》并做出澄清:“7月5日不一定会发生大事”,还指出这段“灾难文字”是出版社主导的营销语,并非她本人写下。
她进一步解释:“梦到的日期,不等于现实中会发生的时间”,她创作的初衷是引导大家关注防灾,而不是制造恐慌。
这一番表态,终于让不少人松了口气。
权威机构的研究更值得注意
就在大家将目光集中于日本的同时,一项震撼性的研究也在北美悄然引发关注。
今年5月,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最新研究警告称,一场高达1000英尺的“超级海啸”恐怕会席卷3个地区,就连加拿大的温哥华岛都可能被波及!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研团队发现,北美西海岸正面临一场“可能改写历史的自然灾害威胁”。卡斯卡迪亚俯冲带若发生8级以上地震,震后30分钟内,就会引发沿海地区高达2米的陆地下沉,触发毁灭性"超级海啸"!
这场“超级海啸”的威力足以摧毁沿海社区,给阿拉斯加、夏威夷和美加西海岸带来毁灭性打击!
卡斯卡迪亚俯冲带被视为“地质定时炸弹”,绵延1100公里的断裂带,北起温哥华岛,南至加州门多西诺角,是环太平洋火山带最活跃的地震区之一。
最新研究显示:未来50年内,这里发生8级以上地震概率达15%,最严重的受灾区域包括北加州、俄勒冈州北部及华盛顿州南部,洪水风险区为300平方公里,1.4万居民、2.2万栋建筑将陷入危险之中!
负责人蒂娜·杜拉教授指出:"冰川融化导致阿拉斯加山体松动,夏威夷活火山持续喷发,加上卡斯卡迪亚断裂带积蓄的能量,这三个因素可能形成灾难链。”
1700年1月26日,卡斯卡迪亚地区曾发生过一次9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甚至远渡重洋,对日本沿岸造成了破坏。
研究显示,类似的事件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再次发生。
"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时,后果将不堪设想,"杜拉教授警告说,"我们可能面临比近年来世界上任何大地震都更严重的连锁反应。"
地质记录显示,大约10.5万年前,夏威夷的拉奈岛就曾遭遇过一场高达300米的超级海啸袭击。
如今,随着基拉韦厄等活火山的持续喷发(最近一次喷发持续至今年5月16日),夏威夷大岛东南侧再次面临火山塌陷引发海啸的风险。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监测数据显示,夏威夷的莫纳罗亚火山岩浆库正以每年15厘米的速度膨胀,这进一步增加了灾害风险。
既然天灾不可预测,现在人们能做的也只有预防。
卡斯卡迪亚地区的许多社区都建在河口沉降带,在地震中最易受损,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的现有海啸预警系统反应时间可能不足,建筑也难以抵御这种复合型灾害。
俄勒冈州立大学海啸研究中心的专家建议,西岸的沿海居民应该准备至少72小时的应急物资、提前熟悉撤离路线、随时关注官方预警信息。
利好! 中国”养老金”新规! 加拿大华人可享国内退休待遇!出国定居等6类人提前领!
一个让大批加拿大华人都激动万分的消息传来——出国定居的人也能领国内退休金了!
2024年12月12日,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了一份新通知,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
这一政策不仅覆盖国内的人,也惠及海外华人群体,特别是拿外国国籍的华人。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也第一时间跟进:“根据有关规定,退休人员加入外籍后仍可享受相关退休待遇。已加入外籍且、具备领取条件的申请人,可向使领馆申请办理纸质认证。”
消息一出,立即引得无数加拿大华人关注,因为这意味着他们也能享受个人养老金制度及多项优化福利待遇。
养老金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接近退休年龄的人关心,就连还在上班的年轻人也在关注。
所谓养老金,指的就是由政府支持、个人自愿参与、并通过市场化运作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大家可每年自愿向其个人账户存入不超过12000元,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金融产品,资金由个人账户进行管理。
退休后,这笔资金可以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为他们老年生活提供额外保障。
想要退休之后领养老金的人,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中国籍:在中国加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不包括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退休人员);
外籍:养老金作为在职期间缴纳养老保险的积累,不受国籍变化的影响,仍可按相关规定领取;
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途径:
线上渠道:使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或掌上12333APP等官方平台;
线下渠道:前往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注意,账户持有人每年有2次更换开户银行的机会,保证资金管理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个人养老金投资选项
政策明确规定了多种可投资产品,包括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商业养老保险、国债、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
除此之外,这个最新通知还扩展了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政策——
缴费阶段:每年缴存的金额(最高12000元)可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
投资阶段: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领取阶段:提取个人养老金时,按3%的固定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独立于综合所得;
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条件,除了要到法定退休年龄外,还有以下要求——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患重大疾病
出国(境)定居
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正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申请个人养老金要先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个人养老金开户银行提交申请;社保机构核实后,养老金会由开户银行将发放至申请人的社保卡银行账户。
领取方式也很灵活,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按月领取、分次领取和一次性领取。
注意,如需变更领取方式,申请人要向商业银行提交相关申请。
至于已加入外籍的华人,只要满足条件,也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但领取方式会有所不同。
在国内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移居国外的人士,领取养老金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且缴费年限达到15年;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当地或行业法规为准);
外籍人士领取养老金需要在中国境内办妥退休手续,取得养老金账户,并提供生存证明文件。中国驻外使领馆可以为海外当事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外籍人士)出具“在境外居住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审核表”。
2015年7月1日起,办理手续就已经简化,申请人无需再提交离退休证明;2021年5月进一步简化,可通过“中国领事”APP在线办理。
其实,2022年至今,全球就已经有近14万外籍华人享受中国的退休待遇了,但也在网上掀起争论。
不少人认为,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那么既然选择了入外籍,相当于自动放弃中国国籍和国民享有的权利,不应和中国公民一样享受国内的社会福利政策。
然而,也有人表示,养老金是当时交的养老保险钱,也就是自己的钱。在这里干一辈子到退休,不管人在哪里,只要活着,就应该发退休工资。
喝一杯就醉 竟是致命癌症前兆 网球冠军不幸确诊 已是晚期
一位身体极其健康的网球教练,脖子上长出一个小“囊肿”,本以为无关紧要,却最终确诊为一种致命的皮肤癌,并已扩散至全身。而最初的警示信号,竟是他突然无法正常饮酒。
2023年10月,现年50岁的英国网球教练西蒙·鲍勒(Simon Bowler)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奇怪的改变。
这名担任当地一个网球俱乐部教练20多年,获得无数地方比赛冠军的教练一直对自己酒量非常自信。之前喝一整瓶红酒都不会有任何感觉,现在却很难喝下第二杯。
不到一周,他脖子上出现了一个肿块,医生最初认为是囊肿,无需担忧。
但更多的不适感如幽灵般接连出现,他开始感到“一种奇怪的脑袋发沉”的感觉,夜间视力开始变得模糊,整个人“很难放松”。
鲍勒越来越觉得那颗“囊肿”有问题,最终再次到家庭医生处就诊。这次终于安排了超声波扫描,并对该肿块进行了活检。
测试结果最终显示,这颗囊肿实际上是一种最致命的皮肤癌——黑色素瘤。每年夺走超过2000名英国人的生命,而且在65岁以下人群中发病率正在上升。
西蒙对确诊当天的情景记忆深刻:“我当时正在开车上班,接到医生的电话。”
“他问我是不是坐着,我说我正在开车,他让我靠边停车。”
“那时候我就知道,肯定是坏消息。他说,他们怀疑是癌症。”
2024年2月,西蒙接受了手术,成功切除了脖子上的原发和次发肿瘤。
四个月后,他开始为期一年的免疫疗法,以防癌症复发,并开始定期接受MRI和CT扫描,以监测身体变化。
但不到九个月,癌细胞已扩散到大脑。
“我又开始视力模糊,而且晚上根本无法入睡。”
接下来的一个月,西蒙接受了一种专门针对他脑部肿瘤的高度靶向放射治疗,并重新开始使用免疫治疗药物。
但首次服药后不久,西蒙就出现了剧烈不适,肠道功能也出现障碍,无法正常如厕。
他因此住院10天,接受了高剂量类固醇治疗,以缓解症状,但这也导致他腿部和手部严重神经损伤。
“我感觉麻木、被击垮,就像被卡车撞了一样。”
“我的双腿现在不稳,右手几乎无法握拍,更别提打字了。但我仍然在努力。”
“那次住院差点击垮我。回到家后,我连续几天都会哭。这段经历剥夺了我原有的自我感。”
目前,西蒙正在暂停治疗,并与他的肿瘤团队讨论下一步方案。
研究表明,对于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患者,一半人无法存活超过五年。
黑色素瘤的主要诱因是阳光或日光浴灯中的紫外线(UV和UVB)对皮肤细胞的损伤。
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疾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正逐渐上升。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有五种癌症在50岁以下人群中的发病率在上升:黑色素瘤、宫颈癌、胃癌、骨骼和关节癌以及血浆细胞肿瘤(这是一种影响淋巴系统的癌症)。
与此同时,英国的独立研究也发现,在过去十年中,25至49岁人群的患病率上升了7%。
人们常常误以为黑色素瘤只会出现在面部、身体和四肢等裸露皮肤区域,但实际上,它也可能出现在其他容易受到阳光照射的部位——如口腔、头皮、指甲床、脚底、手掌和手指。
为了预防这种疾病,专家建议使用高防晒指数(SPF)的防晒霜,外出前30分钟涂抹,尽可能遮盖皮肤避免晒伤,并让婴幼儿远离阳光直射。
今年5月,西蒙发起了一项GoFundMe募捐活动,目前已筹集近7000英镑。
他计划用这笔资金创立一家销售网球配件的新公司,并计划将部分收益捐给麦克米伦癌症支持组织、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和心理健康慈善机构。
他说:“哭出来是可以的,承认自己状态不好也没关系。”
“我失去了很多身份的象征——但我没有失去继续前进的意志。”
“我只想回到帮助他人的状态,指导年轻球员,向他们展示什么是真正的坚韧。”
天降横财! 直升机半空撒钱 地上遍地钞票 人们疯狂了…
6月27日,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东区的格拉希奥特大道(Gratiot Avenue)上演了一幕令人瞠目结舌的场景:一架直升机盘旋在低空,数千美元钞票如雪花般从天而降,洒满街道。
路人们纷纷驻足,兴奋地捡拾散落的钞票,现场一片欢腾。这场看似疯狂的撒钱行为,背后却有着温馨而感人的故事。
这是社区英雄达雷尔·托马斯(Darrell Thomas),为他深爱的底特律送上的“最后一份祝福”。
达雷尔·托马斯在当地是个传奇人物,大家亲切地称他为“Plant”。他生前经营着一家洗车店,不仅以慷慨著称,还因热爱家人、邻里和经典老爷车而深受社区爱戴。
不久前,他因阿尔茨海默病不幸去世,留下了一个特别的遗愿:用直升机撒下现金和玫瑰花瓣,向社区表达感恩。他的儿子“Smoke”决定实现老爹的愿望,策划了这场震撼人心的活动。
当天下午,格拉希奥特大道附近的居民和路人被直升机的轰鸣声吸引,抬头一看,纸钞和花瓣从天而降,宛如一场梦幻的“天降横财”。
“我简直不敢相信,钱就这么从天上掉下来!”一位路人激动地说。现场视频显示,人们欢呼着冲向街道,争相捡拾钞票,场面既混乱又充满温情。
这不仅是一场令人意外的撒钱,更是对达雷尔一生慷慨精神的致敬。
为了纪念达雷尔,家人还在当天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街区派对。派对现场摆满了达雷尔生前钟爱的经典老爷车,吸引了数代家庭成员和社区居民前来缅怀。
大家齐声喊着“Plant”的名字,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敬意。达雷尔的侄女克里斯塔尔·佩里(Crystal Perry)动情地说:“这是我叔叔对社区的最后一次感谢,他总是希望能回馈大家。”
“Smoke”在派对上感慨道:“底特律的很多人可能不认识我父亲,但他是个了不起的人。在社区里,他是个传奇。这次撒钱就是他留给大家的最后祝福。”他站在父亲心爱的老爷车旁,眼中满是骄傲与不舍。
这场活动虽然温馨感人,却也引发了一些意外情况。当地警方事先只接到撒玫瑰花瓣的通知,对撒钱一事毫不知情。
活动结束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表示将对此事展开调查,以确认直升机操作是否合规。不过,底特律警方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对此进行调查,社区居民的热情和对达雷尔的缅怀似乎让这场“意外”变得合情合理。
格拉希奥特大道上的“天降横财”不仅让路人收获了意外之财,更让达雷尔·托马斯的名字深深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他的慷慨精神通过这场特别的告别仪式,化作漫天飞舞的钞票和花瓣,温暖了整个底特律东区。人们在派对上围着经典老爷车,分享着关于“Plant”的故事,感叹这位社区支柱用生命书写的大爱。
正如“Smoke”在派对结束时所说:“祝福每一个人,Plant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就是他想留下的遗产。”
恐怖! 旅游胜地惊现20具尸体 多人遭斩首示众 塑料袋装人头! 加拿大紧急警告!
能不去就别去了
墨西哥作为加拿大人最爱的旅游胜地,最近又出事了。在墨西哥西北部的锡那罗亚州,平静的街道已被血腥暴力吞噬。
6月30日清晨,锡那罗亚州首府库利亚坎的一条高速公路桥上,警方发现了一幕令人胆寒的场景:20具遗体被遗弃,其中部分被斩首,四具无头尸体甚至被悬吊在桥上,场面触目惊心。
当地检察官办公室透露,这些遗体上均带有枪伤,显示出极端的暴力痕迹。这起事件被认为是锡那罗亚毒贩集团内部派系争斗的最新高潮。
当天,警方在现场发现四具无头尸体被丢弃在路边,另有16具遗体被塞在一辆废弃货车内,其中一具同样被斩首。
更令人不安的是,现场还有一个装有五颗人头的塑料袋。地方媒体称,四具被斩首的尸体曾被用腿倒挂在桥上,这是犯罪分子常用的恐吓手法,尽管官方尚未证实这一细节。
遗体旁还留有一张纸条,据信来自某个犯罪派系,但具体内容尚未公开。
锡那罗亚州政府发言人费利西亚诺·卡斯特罗(Feliciano Castro)当天公开谴责了这起残忍杀戮。
他坦言,面对如此大规模的暴力,当局必须重新审视应对有组织犯罪的策略。他表示:“军方和警方正全力合作,争取恢复锡那罗亚州的和平。”但当地居民普遍认为,政府对暴力的控制已几乎无能为力。
加拿大也在6月26日更新了旅游警告,表示由于由于犯罪活动和绑架事件频发,在墨西哥需高度警惕。
这场血腥冲突的导火索始于2024年9月9日。当时,锡那罗亚毒贩集团的联合创始人之一 “埃尔马约”·桑巴达(Ismael "El Mayo" Zambada)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被捕。
他声称自己是被臭名昭著的毒枭华金·“埃尔查波”·古斯曼(Joaquin "El Chapo" Guzman)的儿子绑架,并通过私人飞机强行带往美国。
这起戏剧性事件引发了集团内部的分裂,桑巴达的儿子领导的“拉马伊萨”派系与古斯曼的两个儿子领导的“查皮托斯”派系展开激烈争斗。
自内战爆发以来,锡那罗亚州的暴力事件急剧增加。据官方统计,这场毒贩集团的内斗已导致超过1200人死亡,近3000人死亡或失踪。
过去两个月更是冲突最血腥的时期。死者遗体常被随意丢弃在街头或车内,有的头上被扣上草帽,有的被刀插上披萨片或披萨盒,这些成了对立派系的象征。
锡那罗亚毒贩集团长期以来是贩运芬太尼的主要力量,这种致命的合成毒品近年来在美国导致数十万人因过量服用死亡。
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墨西哥当局加大了打击力度,边境芬太尼缉获量今年下降了近30%。
与此同时,墨西哥全国的犯罪暴力问题依然严峻。自2006年以来,与毒品贩运相关的暴力已造成约48万人丧生,超过12万人失踪。
就在锡那罗亚州事件发生前一天,北部奇瓦瓦州的华雷斯市还发现了一桩令人震惊的事件:一家私人火葬场内,竟堆积了381具未经火化的遗体。
这些遗体被随意堆叠,部分可能存放长达两年。当地检察官办公室将此归咎于火葬场经营者的疏忽,但未说明这些遗体是否与犯罪暴力有关。
墨西哥的法医系统早已不堪重负,人员短缺和预算不足让问题更加严重。
在库利亚坎,暴力已成为日常景象。蒙面青年骑着摩托车在主要街道巡逻,房屋布满弹痕,商店关门,学校因安全问题频频停课。
居民们生活在恐惧之中,这座曾因毒贩集团的严密控制而相对平静的城市,如今已被彻底拖入混乱。
尽管军警增援不断,但效果微乎其微。
滑跪!加拿大向特朗普“低头” 连夜取消数字税 贸易谈判恢复 到手的70亿飞了 美方已“赢麻”?!
轻松拿捏
周日晚间,加拿大突然宣布暂停实施主要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数字服务税”(DST)。财政部长商鹏飞(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将在议会提出法案,永久废除废除该税项。
按照原计划,数字服务税将在今天(6月30日)正式实施,但却遭遇突然死亡!
上周五,特朗普突然宣布,由于“数字服务税”的原因,暂停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关税谈判。一开始,加拿大总理卡尼还信誓旦旦的表示,不会屈服,将按计划实施。没想到仅仅过了一个周末,这个税项已经成为历史。
据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卡尼和特朗普周日晚间通了电话,双方决定继续推进贸易谈判,在7月21日之前最终敲定两国的新贸易协议。
卡尼表示,撤销数字服务税(DST)的决定“是与美国更大范围谈判的一部分”。“现在征税再以后返还,这种做法没有意义”。“我们将专注于为加拿大人争取最好的协议。”看上去像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然而,美方可并不这么看。就在刚刚,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卡尼在这一问题上向特朗普“低头”了。
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特朗普总统知道如何谈判......”“加拿大承诺实施这项将伤害我们美国科技公司的税收,是一个错误。”
绝不接受数字服务税是美国的红线,短短几天就达成了目的,再次“赢麻了”。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已经确认,美加两国的贸易谈判将重启。
美国官员对加拿大均呈现出一幅居高临下的态度。
美国驻加拿大大使皮特·霍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在CBC《权力与政治》节目中表示,征税让加拿大在特朗普与各国的谈判中“从队首退至队尾”,但现在加拿大“又回到了队首”。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则表示数字服务税原本旨在压制美国创新,并将成为任何美加贸易协议的绊脚石。
随着市场对美国与包括加拿大在内的关键贸易伙伴重启谈判感到乐观,周一早间,华尔街股市创下新高。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认为在7月9日最后期限之前,可能会有“一系列”贸易协议达成。若届时没有达成协议,4月2日特朗普宣布的11%至50%的关税水平将恢复。
加拿大对取消数字税的看法不一。加拿大商会政府关系副总裁大卫·皮尔斯(David Pierce)认为“取消数字服务税是合理之举。该税本质上将由加拿大消费者、企业和投资者承担,转化为更高成本,并在关键时刻损害我们的经济。”
而加拿大公共政策智库“加拿大之盾研究所”(Canadian Shield Institute for...
警惕! 大温多款华人最爱产品召回 鱼丸 蓝莓 冰淇淋 春卷 快查冰箱!
快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最近疫情虽然有所缓解,但加拿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却变得相当严重。
由于寄生虫,未标明过敏原以及亚硫酸盐,BC省和加拿大有一大批的食物需要召回,不仅有多个大品牌的产品被波及,其中很多还是华人们经常会在超市中购买的产品!
雀巢冰淇淋
在上周,BC省经历了一波史无前例的高温,除了空调之外,冰淇淋则成了大家避暑降温的第一选择,然而,雀巢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召回了两款热门的冰淇淋。
这两款冰淇淋召回的原因是没有申报过敏源,雀巢在冰淇淋中加入了牛奶,却没有在标签上说明。
这两款冰淇淋在加拿大全国各地都有销售,如果是对牛奶过敏的人,吃了这两款冰淇淋可能会引起相当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反应!
这两款冰淇淋的名称为:
Drumstick Caramel Non-Dairy Frozen Dessert Cones (4 × 120 millilitres) ,UPC条形码为0 55000 38383 7;
Drumstick Vanilla Chocolate Swirl Non-Dairy Frozen Dessert Cones (4 × 120 millilitres),UPC条形码为0 55000...
突发! 加拿大放宽房贷政策 购买力增11%! 大温房屋销量暴涨54% 房价恐再升!
又是一剂强心针
随着最近这两个月里爆火房市的逐渐降温,今天,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突然宣布,将放宽抵押贷款保险的标准,给地产市场又打了一剂强心针。
CMHC周一表示,对于有着良好的支付管理历史的借款人,他们将重新调整债务开支比例,将住房债务开支比例(GDS)升至39%,将总债务开支比例(TDS)升至44%。
住房债务开支比例指的是各类和房屋有关的费用,比方说抵押贷款,暖气或公寓费等,占年收入中的比例。
而总债务开支比例,则是算上别的月度还款债务,比方说信用卡卡债还有车贷等。
除了提升了债务开支比例,CMHC还下调了最低信用分数,至少一名借款人或担保人的信用评分只需要大于或等于600分就好。
这样的放宽政策无疑能让更多的人买到自己心仪的房子,不仅贷款变得更加容易,贷款金额也变多了。
但这也在无形当中打了CMHC自己的脸,因为今天开始实行的新政策,实际上只是将规定恢复到了去年7月之前样貌。
在去年7月时,CMHC将住房债务开支比例以及总债务开支比例限制在了35%和42%,还要求信用分数不能低于680分。CMHC预计,这样的举措能让人们的购买力下降11%。
当时CMHC提出这项举措的原因,是为了保护购房者,减少政府和纳税人的风险,支撑住房市场的稳定,同时遏制疫情期间的过度需求和不可持续的价格增长。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大家还是疯狂地在买房子,将房价不断推向了新高。
就拿大温地产局(Real Estate Board of Greater Vancouver,REBGV)今天最新公布的6月地产数据来看,6月大温的地产市场虽然出现了小幅的降温,但依旧十分亮眼。
大温上个月一共售出3,762套房屋,与去年同期2,443套的数据相比,增长了54%,不过与5月(4,268套)相比,6月却出现了下滑,降幅为11.9%。
6月的销量确实比5月要低了不少,但还是比6月在近10年中的平均销量要高出18.4%。在房屋售价上,6月和5月几乎持平,不过相比去年同期上涨了14.5%。
销量的下降,让先前居高不下的售挂比在6月再次出现了下降,整体售挂比降到了如今的34.7%。
根据专业人士的看法,一般售挂比低于12%的时候,就会对房价造成下行压力,房产市场就正式进入买方市场;而高于20%,则说明活跃的市场更倾向于卖家,房价面临上涨。
虽说现在的售挂比相比3月和4月房市爆火的时期相比,已经近乎腰斩,但依旧高于20%,这意味着房价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种种迹象都表明,CHMC去年的举措并没有起到效果。
所以CMHC今天也亲口承认,在去年7月采取的这些变化“并不像预期的那样有效”,不仅没能控制住房价,还让CMHC的市场份额出现了下降。
如今房市持续火爆,CMHC非但不缩紧政策,反而还进行了放松,这难道是要破罐子破摔了?
对此专家表示,CMHC这次政策上的改变,可能不会对消费者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对CMHC来说,却算是一场“自救”行动。
去年CMHC收紧他们的标准后,市场自然会开始倾向于CHMC的竞争对手,比方说Sagen和Canada Guaranty,大家可以在那里获得其他更灵活的选择。
根据加拿大皇家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自去年7月以来,CMHC 在抵押贷款保险市场的份额急剧下降。
该银行表示,在疫情前,CMHC的市场份额在45%至50%之间,但到今年早些时候已下滑至23%。相比之下,Sagen的市场份额攀升至 44%,Canada Guaranty的市场份额攀升至 33%。
虽说这一次政策的调整只是CMHC为了应对竞争,但对于想要买房的市民们来说,买房子确实变得更加容易了一些,因此预计在近两个月,房价可能还会继续上扬。
震撼视频! 海面突然爆炸 喷出巨大火球 大海再次熊熊燃烧! 周围一圈油田 地球怒了?
无休止的开采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未来?
上周末短短2天里,就发生了两起海洋起火事件,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
当地时间7月4日,阿塞拜疆和伊朗附近的里海发生了一起爆炸,随后,海中央腾空升起了一颗巨大的火球!
这一震惊画面被附近油田上工作的工人拍了下来,已经在社交媒体上被疯狂转发,浏览次数超过了300万次。
从另一个角度可以明显看出,一个巨大的火球被喷射到空中,将天空都映成了可怕的火红色:
最大的火球被喷出后还不算完,可以看到后续还持续有火球喷出,只是没有第一个那么大:
由于该爆炸地点距离阿塞拜疆国的石油公司Scoar只有不到10公里的距离,不少油田工人都受到了惊吓。
目前的资料证明,引起爆发的可能是一个泥火山。
说起泥火山,北美居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黄石的泥火山,泥火山通常都是活火山,随时可能爆发,不过它们通常只会喷出泥和甲烷气体。
不过,处于海底的泥火山危险系数极高,尤其当这个海底泥火山被一圈石油油田环绕的时候,就更加危险了。
昨天,在石油产出著称的阿塞拜疆海域,这个海底泥火山突然爆发,喷发出来的甲烷和附近石油挥发产生的气体相遇,瞬间被点燃,巨大的能量造成了爆炸和火球。
如今,巨大的能量释放后,这个火山里还有火苗存留。
经过科学家确认,本次爆发的泥火山曾经在1958年也爆发过。
但是过度的石油开采,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否加速了泥火山的爆发,目前还不清楚。
就在两天前,7月2日,墨西哥的海上也发生了一起猛烈的火灾,在茫茫大海上,烈焰狂燃,海水沸腾着,如同开启了地狱大门一般恐怖:
这次的火灾是由于墨西哥石油公司的海底天然气管道发生泄漏导致的燃烧,远远看去如同蓝色大海中一颗着火的眼睛。
2天内,接连2起因为石油引起的海上火灾,罕见的奇闻竟然变成了偶然发生的新闻。
如果继续这样无休止地在海上开采石油,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会变成什么样。
就在海面熊熊地燃烧着它的怒火的同时,这些国家还在无休止地开采、探索新的石油钻井。
这难道就是我们想为我们的后代留下的世界吗?
近日,天灾多的不寻常、
美西出现百年一遇异常高温;
加拿大山火肆虐生灵涂炭;
飓风Elsa席卷热带沿海国家;
菲律宾火山爆发;
海上大火连发。
我们不得不承认,地球可能正在呼救。
2021年的夏天很不寻常,北极考察队说,通常被大块冰雪覆盖的北极,在今年冰块突然大面积消失。
目前只剩下一块最后的冰区,成为了北极动物的避难所。
北极考察队科学家警告,不可逆的全球变暖临界点可能已经被激活。
多年前就有研究表示,一只雌北极熊要不眠不休游9天,才能找到一个供她休息的冰块。
在这过程中,她瘦了数十斤,还丢失了一个孩子。
如今多年过去了,这些北极熊是不是还要游的更远更久,才能找到一块可供休息的冰块。
站在海洋的角度,如今极端气候和全球变暖已经是无法避免的了,那么我们就要做好准备应对,并且思考一下,我们还能为地球做点什么呢?
警惕! 15岁少女偏头痛送医 当天死亡 新冠检测阴转阳! 留意这些新症状!
防不胜防!
随着全球各国新冠疫苗接种率的上升,日新增感染病例和住院人数也开始趋于稳定。在现在这个阶段,接种率较高的国家中突发性、急性的新冠确诊患者人数开始减少,更多“无症状感染者”出现。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新冠疫苗不能100%防止人们感染病毒,但是能够减轻发展成重症和死亡的几率,因此在疫情把控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那么,是不是无症状就没事了呢?
并不是,无症状也有一定的风险。其中最明显,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是——如果大家都是无症状患者,又怎样能够一眼知道这人究竟接种了疫苗没有?无症状会不会导致追踪难的问题?
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现在,各种症状都有所变化,无症状也为科学家和医生侦测带来困难。正当人们议论纷纷之时,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就在6月25日,英国一名15岁的青少年突然因头痛死亡,死后才被检测出新冠病毒!
最诡异的是,女孩生前曾接受过2次新冠检测,均呈阴性,怎么就确诊了?
据当地媒体报道,这名青少年无症状新冠死亡病例名叫哈丽特•迪克森(Harriet Dixon),家住英国大曼彻斯特伯里 (Bury),是家里的老幺,也是圣加布里埃尔罗马天主教学校的学生。
这一天早上6点35分,她起床发现自己出现头痛的症状,并发展成严重的偏头痛。
当然,英国现在正受delta毒株的影响,全国解封被延迟,哈丽特的爸爸不放心,带着全家人到检测中心检查,又让女儿单独做一次检测,结果全部呈阴性。
就这样,放心的一家人回到了家中。没想到,刚一到家,哈丽特就昏倒在地!
父母着急地叫了救护车,把女儿送到北曼彻斯特综合医院。
经抢救,15岁的哈丽特被宣告了死亡。这一次,医院再做了一次新冠检测,结果竟然变成了阳性!
这一个结果,令全家人都不敢相信。
前一天晚上,哈丽特身体还完全正常,蹦蹦跳跳地放学回家,没有任何异状。到了隔天,她开始出现持续头痛。
哈丽特以前有过偏头痛的毛病,爸妈检查了一下,让她躺着休息。下午2点左右,哈丽特的症状加重。
“我们知道她死于心脏骤停,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他们目前还在等待尸检报告。
哈丽特还有2个哥哥姐姐,分别是21岁的安娜和19岁的马克斯。亲人回忆,哈丽特是三个孩子中脸皮最厚的一个,有很多朋友,与亲戚也非常亲近.
“她很有趣,也很受欢迎,特别喜欢孩子,将来想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我们无法相信,她已经不在了。”
随着病毒不断变异,全球范围内无症状新冠患者增多,感染者也开始出现了新症状!
美国FAIR Health针对近200万名新冠患者研究后发现,将近四分之一,相当于约45.4万人在确诊30天或更久之后出现“新症状”,最常见的就是神经与肌肉疼痛,其次是呼吸困难、高血脂和精疲力竭,且会维持近4周的时间!
研究表明,27.5%的患者为是轻度与中度感染者,19%的人属于无症状感染者,住院患者比例占了约50%,其中19至29岁的年轻人占20%。
其他常见长期症状包括焦虑、肠道异常、皮肤问题、三高、偏头痛、心脏异常与睡眠障碍。
新冠病毒越来越狡猾,无症状也并非就是好事,看不见的危机如同不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夺人性命,希望大家还是做好防疫措施,随时注意身体状况,如有不适,立即就医,不要拖!
雾霾预警! BC省185处山火肆虐 家园尽毁 小镇被烧空如战区! 居民失踪死亡!
14万亩地被烈火吞噬
短短几天,BC省的山火已经蔓延到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两天内狂增77起新的山火,截止周日下午,BC省活跃的山火总数高达185处!
BC省官网上可以看到目前活跃的山火地图,如下图,其中红色的点都是失控的山火!
2.9万道闪电,185处山火被点燃,近2000个家庭被迫连夜逃离家园,总燃烧面积高达60000公顷,约等于14万亩。
在这几天里,多少人的生活从天堂跌入地狱,辛辛苦苦一辈子买的房,瞬间就被火舌吞噬,一名利顿(Lytton)小镇的幸存者面对镜头无法遮掩他的痛苦。
“我的房子,我的房子就那么毁了,我现在辗转在各个救助站,正式成为了一名无家可归者。”
接到疏散令,利顿小镇的居民开始迅速收拾行装,山火已经近在眼前。
一位居民痛心地说,因为时间有限,他们没有找到自家的猫咪,就跳上车匆忙离开了家,想必猫咪已经葬身火海。
居民表示,开上车之后他们更加迷茫,因为没有人告诉他们要去哪里。他们一路朝火苗的反方向开,可是到处都是黑烟,到处都是火焰,根本没有“反方向!”
然而他们只能继续开,他们不知道前方拐角会是什么样,只能不停地逃命。
直到开上了高速路,他们才呼了一口长气,回头看利顿小镇的山,已经如同人间炼狱一般,家,再也回不去了。
等到火被灭了之后,利顿小镇已经几乎被夷为平地,《环球邮报》称其像“战区”一般惨烈。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多少人的家都付之一炬。
一辆巨大的卡车拖车都被烧化了:
铁路上的木头都全被烧成了焦炭:
整个城镇几乎都消失了,除了几个加油站以外,什么都没被留下来。
利顿小镇附近的一些原住民部落比较落后,接到疏散信息也比别人迟,目前已经有多名长老下落不明。
利顿小镇也确认有2人死亡,有些人仍然下落不明。
就在几天前,这个小镇还因为连续3天刷新了加拿大高温纪录而被全球报道,几天后,它就被彻底烧毁了。
采访中,一名利顿的幸存者被问到:“是否愿意明年再搬回来”时,
他停顿了半分钟说,“这里人很热情,我很喜欢”,但是并没有正面回答该问题。
这场百年不遇的高温,加上雷暴天气,BC省的山火已经非常严重!
加拿大军方将为BC省提供军事援助,预计加拿大武装部队将在几天内到达。
目前,BC省内最大的火灾地区为Sparks Lake,已经疯狂蔓延到36300公顷,约等于9万亩。
第二大的是Mckay Creek的山火,目前已经有23600公顷,附近小镇全部被疏散撤离。
BC省著名的旅游景点Kamloops市也遭到了山火的袭击,不少居民已经被撤离。
从市中心看过去,Kamloops北部山上的火已经十分严重,目前处于失控状态。
2021年的山火开始比往年还要早,往年7月初才开始熊熊燃烧的山火,今年6月底就已经开始了。
BCCDC(疾控中心)针对BC省即将到来的雾霾天气发出严肃警告:“请人们做好最坏的准备!”
几乎每年在山火之后,BC省内陆地区包括温哥华都会迎来雾霾天气。
山火的雾霾对人体会造成巨大的影响,这些粉尘颗粒如果被吸进肺部则有可能引起炎症,同时雾霾也会刺激眼睛鼻子喉咙。
今年的山火季节和雾霾季节比往年早,那会不会持续时间也长?
那么,今后的每一年是不是都会比前一年更严重,我们还未可知。
突发! 625万美国人挤爆机场 国庆变”春运“! 拜登上街摘口罩自拍! Delta变种已蓄势待发!
疫情还没有结束!
7月4日,是美国的国庆节,大量美国人迎着解封的喜悦,提着行李箱出游。今天,美国的各大机场人潮汹涌,没带口罩的人们挤满了候机厅。
据统计,这3天全美共有超过625万人次搭飞机去旅游。单日出游人数高达200多万,美国运输安全局称,这已经破了疫情以来的最高纪录!
各地的机场都满当当的,排队安检的人竟然一眼望不到头。
有人在推特上分享视频,并表示进安检起码要排队2个小时:
日增新冠病例18000例的美国,现在看过去如同没有疫情一样。
尽管CDC和世卫多次警告,要重视Delta变种病毒,美国人依旧崇尚自由,Delta再可怕也无法阻止美国人民想出去玩的心。
今天的美国的街头是这样的:
公园里是这样的:
78岁高龄的总统拜登也走出白宫,和民众一起在街上自拍:
到处都是欢度国庆的民众,大家勾肩搭背,看起来早已忘记口罩和安全距离:
丢掉恐惧,丢掉疫情,丢掉口罩,丢掉距离,人们在海滩上狂欢:
在音乐节上,年轻人肉贴着肉,忘我地狂欢:
劫后余生一般,大家一起拉着手唱歌跳舞: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增高,新冠在美国变得越来越不被重视。
就像枪支一样,每个人都知道需要限制枪支,大型枪击事件会死很多人,但是大家并不在乎了。
17岁的Chris Vitale说:“能出门真好,但是人们都不戴口罩有点奇怪。”
一名印度移民表示:“今晚要和家人朋友一起自由地度过,我们要一起喝啤酒庆祝自由!自由!”
63岁的Kathy Gaherty说:“我以为我会因新冠而死,我在我的遗愿清单上写,我一定要看今年7月4日的烟火,我活下来了!”
然而,美国人疯狂放肆的“复苏之夏”看起来却十分地脆弱。
Delta变种已经悄悄地美国社区里开始传播,根据基因检测公司Helix的一项分析显示,Delta变种即将成为美国的主要病株,已经占新增感染病例的40%。
虽然其他的美国机构统计的数据为25%,但是Helix认为这个数字远远要高。
全世界著名的新冠病毒研究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彭博公共卫生学院里的所有研究院,至今仍然带着口罩上班,尽管他们都接种了2针疫苗。
他们是最精通新冠病毒,并且了解病毒的狡猾之处的人,他们认为,每个有Delta变种的国家都要小心再小心。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Andrew Pekosz教授语重心长地说:“这场疫情还没有结束。很明显,疫苗在和变种赛跑。”
不过,接种疫苗仍然是现在对抗Delta变种最有效的方法。
今天,美国著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迎来了疫情以来最疯狂的一晚。
30万人杀到拉斯维加斯,涌进赌场,他们一掷千金,释放着疫情以来的赌瘾。
然而,拉斯维加斯所在的内华达州是全美疫苗接种率最低的地方,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接种了一剂疫苗。
危险的不夜城,无人戴口罩,他们只是在挥霍,玩红了眼的人们完全忘记了疫情的存在。
美国CDC数据显示,过去7天,内华达州每10万居民中新增病例近112例,位居全美之首。平均每日住院人数达到55人,较前一周增加了44%,其中30岁至39岁年龄段增幅惊人。
随着经济的重开,拉斯维加斯的新增病例肯定会增加,有人猜测,如此以往,Delta可能会毁了美国的经济复苏之路。
雅虎财经援引生物统计学家Kyra Morgan表示,根据大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当人们大量聚集时,传播就会增加。
专家担心,7月4日的庆祝活动会为美国带来第四波疫情。
美国是否太急于经济重启,而忽略了病毒的恐怖。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继续戴口罩才能杜绝疫情:
明天,7月5日起,加拿大也将放松入境措施,对已经完全接种的加拿大人或者永久居民,免除14天的隔离。
需要符合条件的旅客使用ArriveCAN的手机应用,提交疫苗接种记录,和入境前3天做的核酸阴性报告。
但是,现在解封是否为时过早,让我们戴好口罩一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