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突发灾难 13人死亡! 恐怖洪水席卷 夏令营惨遭灭顶之灾 23名女童失踪!

周五凌晨,当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时,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突然爆发了一场“灾难性”洪灾。短短一小时内,天空仿佛破了个洞,倾泻下相当于整整一年的雨量。 瓜达卢佩河瞬间失控,河水疯狂上涨,将沿岸的一切都吞噬殆尽。最让人揪心的是,位于Hunt的Camp Mystic基督教夏令营首当其冲。 这里原本是750名7到17岁女孩们的快乐天堂,却在这个恐怖的夜晚变成了人间地狱。目前科尔县至少13人确认死亡,夏令营里有23名女童下落不明。 “大约20名女童仍然下落不明,”得州副州长丹·帕特里克(Dan Patrick)在新闻发布会上语气沉重地说道。“这并不意味着她们已经遇难。她们可能被困在树上,也可能只是失去了联系,我们祈祷所有失踪的人都能活着被找到。” 这场突如其来的洪水让营地措手不及。一些小屋被洪水完全淹没,另一些则被汹涌的河水直接冲走,就像纸房子一样脆弱,周边的道路也被冲得面目全非。 虽然夏令营工作人员在洪水来临时紧急组织疏散,但还是有部分营员没能及时逃脱。营地断电断网,与外界失去联系,这让家长们更加焦急万分。 营地发给家长们的紧急邮件让人看了心碎:“如果你们没有被单独联系,那么你们的女儿是安全的。我们正在与搜救队合作,但是公路被冲毁了,我们很难获得更多帮助。” 失踪女童的身份开始一个个浮出水面,包括9岁的珍妮·亨特(Janie Hunt)、蕾妮·斯马耶斯特拉(Renee Smajstrla)、埃洛伊丝·佩克(Eloise Peck)、丽拉·邦纳(Lila Bonner)和莱尼·兰德里(Lainey Landry),他们都还没有音讯。 珍妮的妈妈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只能祈祷。”这简单的几个字背后,是一个母亲内心的煎熬。 副州长帕特里克理解家长们的焦急心情,但还是呼吁大家不要冒险赶到现场。“我知道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也会想立刻从休斯顿开车过去。但现在那里太危险了,请大家暂时不要过去。” 他承诺,一旦找到获救的女童,会用巴士把她们安全送到指定地点与家人团聚。“到时候你们可以紧紧抱住她们,用力抱住,因为你们知道她们现在一定很害怕。” 洪灾的影响远不止夏令营。整个科尔县都遭受了重创,超过2700户人家断电。三代同堂的克内奇(Knetch)家族全家失踪——祖父母迪安和加里·克内奇(Deeann and...

惨死!男子靠近小熊拍照喂食 母熊暴怒狂咬 拖入深谷!少女被扔下悬崖 男友吓瘫

夏天旅游本该轻松愉快,但在大自然面前,安全绝不能松懈。不论是在北美或是欧洲的山区旅行,都经常能碰上野熊。千万别以为外表有点憨厚的它们人畜无害,一旦发起火来分分秒秒能要人命。 48岁的意大利人奥马尔·法朗·津(Omar Farang Zin),这几天在罗马尼亚度假。他戴着墨镜和头盔,骑着摩托穿梭于蜿蜒山路间,骑行于特兰斯法加拉山公路。 这条公路被英国《Top Gear》节目誉为“世界上最美的公路”。附近棕熊数量众多,不时会跑到公路上。 奥马尔不仅骑车从熊身边缓缓驶过,还用手机拍摄了许多熊的近距离视频。 视频中,一只毛茸茸的棕熊透过护栏向路面张望,而他则平稳地骑车从旁经过,脸上挂着笑容,甚至用意大利语惊叹:“这就是熊!多么美啊!它朝我走来了。” 靠这么近已经很危险了,但他还不满足。 第二天,奥马尔再次返回这条公路,遇到一只带着三只幼崽的母熊。他直接走上前去试图喂食。母熊观望一阵后瞬间爆发,对他展开疯狂攻击,最后将他拖行近60米,拉入深谷。 示意图 路过的司机目睹惨剧,立刻报警。警方和救援人员赶到时,奥马尔已经因伤重不治。 他的遗体布满严重咬痕,惨不忍睹,手机中还保存着袭击前拍摄的照片。警方封锁了事发区域,将母熊射杀。 动物专家提醒大家,靠近或喂食野生熊极其危险,很可能激起它们的防御本能,后果不堪设想。 去年,罗马尼亚还发生过另一起类似的惨剧。一名19岁少女在布切吉山徒步时遭遇袭击。 熊先抓住她的腿,将她拖离小路,随后从约100米高的悬崖上将她抛下。可怜的女孩当场惨死。同行的男友目睹全过程,瞬间吓瘫。 据官方统计,过去20年里罗马尼亚已有近30人死于熊袭。当地棕熊数量高达1万到1.3万只,频繁出没。 现在正值夏季旅游高峰,加拿大落基山脉等旅游胜地也是熊活动频繁的地方,一定要保持安全距离,切勿靠近、拍照、喂食或挑衅野生熊。尊重野生动物的领地,别抱侥幸心理。

残忍! BC男子婚外情酿血案 活活掐死3娃母亲! 动机太离谱 法庭重判!

一段狗血的婚外情,最终居然酿成血案。 BC省48岁男子杰森·特洛伊·盖蒂(Jason Troy Getty)因杀害情人,6月23日被法院判处额外7年8个月监禁。加上此前羁押时间,盖蒂总刑期达到近12年。 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盖蒂与克里斯塔尔·钱伯斯(Crystal Chambers)发生婚外情并生下一子。到了2020年,盖蒂夫妻已经分居,他们共同抚养这个孩子。 就在这个时候,盖蒂还在网上认识了新女友。生活看似顺风顺水,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7月21日这一天。 那天,盖蒂刚刚和新女友分开,就安排在Pine Centre Mall与钱伯斯见面。两人随后开车前往乔治王子城西南的Shasta Lake。 到了湖边,两人开始吸食冰毒。就在这时,钱伯斯说了一句让盖蒂瞬间暴怒的话——她担心孩子在最近探视时可能碰到了她藏的毒品。 盖蒂当场失控了。他用手臂死死勒住钱伯斯的脖子,直到她再也没有了呼吸。这个三个孩子的母亲就这样死在了34岁生日前两周。 杀人后的盖蒂并没有慌乱。他冷静地用车上的东西把尸体包进睡袋,还用瑜伽垫的绳带扎紧。随后,他开车来到16号公路旁的Willow Creek Bridge,毫不犹豫地把钱伯斯的尸体扔进了冰冷的溪水中。 更令人震惊的是,第二天盖蒂竟然若无其事地重新联系了新女友。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甚至向她“坦白”了自己的罪行,但却说成是假想的情况。 真相终究瞒不住,8月1日,一名徒步爱好者在溪水中发现了钱伯斯已经开始腐烂的尸体。 警方很快锁定了盖蒂。2021年12月17日,就在圣诞节前夕,他被正式逮捕。最初,检方给他定的罪名是二级谋杀,但最终他在乔治王子城BC省最高法院承认了过失杀人和侮辱尸体两项较轻罪名。 法官罗纳德·廷代尔(Ronald...

离奇! 男子中$1.67亿彩票大奖 刚领完钱就进监狱 真实身份大曝光!

本以为是一夜暴富,没想到竟成了噩梦的开始。 50岁的詹姆斯·香农·法辛(James Shannon Farthing)刚刚与母亲琳达·格里兹尔(Linda Grizzle)平分了1.673亿美元的强力球彩票大奖,却在中奖没几天后就被警方逮捕。 原来,这位来自肯塔基州乔治敦的彩票得主,背后竟隐藏着长达30多年的犯罪历史! 法辛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犯罪,只完成了10年正规教育,最终在监狱中获得了高中同等学历证书。 他的犯罪记录触目惊心,涉及家庭暴力、勒颈、向卧底警察贩卖可卡因,甚至在服刑期间试图贿赂狱警。法辛累计在监狱中度过了30年时光,可谓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职业罪犯。 更令人震惊的是,法辛还曾拖累自己的母亲参与犯罪。他策划将大麻走私到最高安全级别的监狱中,并让母亲参与其中。最终,法辛接受了认罪协议,让母亲免于起诉,自己被判10年监禁。 即使在狱中,法辛的恶行也没有收敛。他多次因走私毒品、酒精等违禁品被关进单独监禁室,还勒索其他囚犯,偷走他们的个人物品后收费归还。 这位浑身纹身的惯犯多次被拒绝假释,原因就是他广泛而持续的犯罪行为模式,丝毫没有改过自新的迹象。 然而,巨额财富的到来并没有改变法辛的本性。今年4月30日,就在中奖几天后,法辛和女友在佛罗里达度假时再次惹祸。 当晚11点10分左右,圣彼得海滩的TradeWinds Island Resort酒吧内发生了一场冲突。醉酒的法辛先是殴打了一名客人,随后面对赶来的警察,他不仅不配合,还踢了一名副警长的脸。 被踢的副警长右眼下方出现红肿,法辛因此面临重罪指控——袭击执法人员,以及两项轻罪指控:无暴力拒捕和殴打他人。 更糟糕的是,肯塔基州官员已经对法辛发出了违反假释条件的逮捕令,这源于他之前的盗窃和毒品犯罪定罪。 这张中奖彩票是在乔治敦的Clark's Pump-N-Shop购买的,售价2美元。法辛和母亲当时面临选择:要么接受30年的年度支付,要么选择7730万美元的现金一次性支付。 中奖时,格里兹尔曾表示这笔钱将“改变他们的生活”,帮助偿还债务。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个天降横财竟然如此短暂。 法辛的故事再次证明,金钱无法改变一个人的本质。即使拥有了巨额财富,他依然无法摆脱犯罪的阴影。

不敢去美国 加拿大过境车流暴减;中国工程师遭遣返 辗转39小时回国

一到假期,加拿大人的首选出国旅游地肯定是美国。长周末边境排队过关的车流绵延数公里。然而,这种壮观的景象今年却再也难以见到。 2025年才过去6个月,加拿大人去美国的人数连续大幅下跌。BC省更加夸张,前往美国的车辆数量已连续第五个月下降,6月同比下降45%,几乎腰斩。 6月份,仅有约11.8万辆BC辆通过大温的过境点进入华盛顿州,较去年同期的20.6万辆大幅减少。在今年上半年,进入华盛顿州的BC辆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1.3万辆。 加元疲软,美加关系紧张和加拿大民族自豪感攀升都是其中原因之一。 选择留在加拿大国内旅游,光是汇率就能省下将近一半的费用。 现在美国对加拿大的态度并不友好,双方在经贸问题上剑拔弩张。今年3月,BC省长尹大卫(David Eby)就公开呼吁省民避免前往美国旅行。结果随后一个月,从BC省出境的过境数量下降了50%。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现在。 其实,加拿大游客最担心的是入境美国被“查水表”、“关小黑屋”。 美加边境小镇Blaine商会副主席Don Enos坦承,“人们对前往美国感到害怕.....这才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障碍。” 不时爆出的美国海关对入境人士的严苛对待让人感觉心惊胆战,人们生怕随时被遣返。 就在上周,一名自称中国工程师的网民发文称,自己持旅游签证赴美,入境时因“诚实”告诉海关此行是来协助美国工厂工作,结果被关“小黑屋”、拒绝入境,花了39小时辗转回国。 据其描述,6月23日,他搭乘达美航空从上海抵达底特律,原本要转机去芝加哥。但入境时直言“来帮工厂解决问题、预计停留3周”,立刻被海关带走盘查。 他曾于2019年持L-1B工作签证赴美工作,此次使用的是B1/B2旅游商务签证,不能从事实际工作。最终海关认定其有“工作意图却无有效签证”,以“无适当证件的意向移民”为由将其遣返。 他被反复询问背景、入境目的、是否涉及犯罪等问题,并被安排飞往阿姆斯特丹转机回国。前后共转机三次、飞行加等待时间超过39小时。他自嘲“完成了一次北半球环游”。 不少网友表示:“这不是为难,是公事公办”,“旅游签说要工作,不被遣返才奇怪”。 说回到美加出入境上来。虽然加拿大人不去美国了,但南边的游客还是非常喜欢加拿大的。今年7月4日长周末,温哥华将成为美国游客的首选国际旅游目的地。 这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今年加拿大境内的旅游景点可能会被国内外游客挤爆!班芙等地的酒店预订火爆,已经出现了大规模人潮。据称在著名景点翡翠湖,由于车辆太多,停车后需步行2公里才能到达湖边。 旅游业界人士提醒,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国游客,都要及时预订。

惨了! 19岁华裔网红被拘留! 独自飞行7大洲 意外闯祸 触犯国际法规!

曾在大温停留 19岁的华裔美国青年郭伊森(Ethan Guo)正在进行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驾驶小型飞机独自飞越世界七大洲,为儿童癌症研究筹集100万美元善款。 然而,就在最近,这个充满爱心的冒险之旅却在南极遭遇了意外终止:郭伊森被智利当局拘留了! 智利当局指控郭伊森提交了虚假的飞行计划,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擅自降落在智利声称拥有主权的南极领土上。这一行为被认为严重违反了多项国家和国际法规。 郭伊森于6月28日从智利南部城市Punta Arenas的Carlos Ibáñez del Campo机场起飞,驾驶编号为N182WT的塞斯纳182Q单引擎小飞机。起飞时,他是机上唯一的乘客和机组成员。 麦哲伦暨智利南极省地区检察官克里斯蒂安·克里索斯托·里福(Cristian Crisosto Rifo)表示:“被告向航空管理当局提供了虚假信息,他提交的飞行计划显示将飞越Punta Arenas市上空。” “然而,他却在未通知任何人、也未获得任何授权的情况下,继续飞向南极,最终降落在智利南极领土内的马许中尉基地(Lieutenant...
spot_img

突发! 世卫呼吁不要混打疫苗! 加拿大人懵了: 我们都混打完了! 联邦官员回应!

重磅突发!刚刚,世界卫生组织WHO首席科学家发出警告,呼吁停止混打不同品牌疫苗! 今天(7月12日),世卫首席科学家SoumyaSwaminathan,在世卫召开的线上简报会中,明确建议人们不要混合注射来自不同制造商的新冠疫苗,并指出混打疫苗是一种“危险的趋势”,因为有关混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数据很少。 “这是个有点危险的走向。在混打疫苗这件事上,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没有数据、没有证据的地带。我们还在做更多的研究,我们必须等待。” 这位科学家提到了首剂牛津,第二剂混打辉瑞的研究。但还是指出:“如果在一个国家中,是由公民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以及谁去接种第二针、第三针甚至第四针疫苗,那么这个国家将陷入混乱状态。” 世卫首席科学家话音一落,无数加拿大人懵了—— 近期因为辉瑞供货不足,大批打了辉瑞的加拿大人,第二针不得不接种Moderna,很多人被推着往前走,“随波逐流”地混打了疫苗。结果现在,世卫发话,说这么干对身体健康影响不明。 消息一出,就有加拿大人@谭咏诗,大爆粗口。 “加拿大:混打疫苗,我们没做啥研究,但我们猜应该ok。WHO:危险,混打领域没数据没证据。Fxxk you@谭咏诗。” “天啊,我本来这周要去打第二针Moderna的,我第一针打了辉瑞。看完这新闻不知道怎么办了。” “太令人震惊了。辉瑞用尽后催着人们混打的特鲁多接下来会作何反应?” “能不能给个准话?一开始告诉我们可以混打,现在我们家麻烦大了。” “太晚了。数百万人已经混打了。” “你是认真的吗?现在才告诉我们?” 过去的一个多月,加拿大辉瑞疫苗供货量锐减,存货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注射点只提供Moderna。在BC,首剂打了辉瑞的人,在收到第二针预约邀请时,会被卫生局告知: 首剂打了mRNA疫苗,第二针也会给mRNA疫苗,也就是辉瑞或Moderna,但具体给哪款不一定,选择不会被提供。 于是,很多华人在预约第二剂疫苗前,都会先疯狂地在微信群、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问求助: 请问XX接种点今天打什么?有辉瑞吗? 然而,由于接种点的疫苗供应情况会实时变化,很多人即使提前打听好有辉瑞,等自己赶到现场,排了半天队后,还是被告知,只有Moderna。 这种情况下,有的人怕麻烦,于是就默默接受安排,撸起袖子,让护士把不同品牌的疫苗扎进了自己的胳膊里。 还有的人,会选择取消预约,等下次再碰运气。而令人震惊的是,一些不想混打的人,有时候甚至会被接种点的工作人员“怼”。 一位温哥华的华人爆料,他日前前去接种第二针疫苗,被告知只有Moderna,于是称自己不愿混打,只想打辉瑞。结果工作人员竟然阴阳怪气地说:“嗯,如果一年后才有辉瑞,你就一年后再来打吧。”   当然,每个人想法不一样。也有比较“耿直”的接种点工作人员,毫不避讳地表达对混打的反对。 在大温多地第二针疫苗仅提供Moderna的时候,温哥华市中心Canada Place的Vancouver Convention Centre接种点,一直提供辉瑞和Moderna两款疫苗,为所有接种第二针的人,提供和第一针相匹配的同款疫苗。 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这一消息,很多不想混打的华人朋友慕名前往。 小编的一位朋友称,为了第二针还能打上辉瑞,她和丈夫一起,在Canada Place接种了第二针。 打针前,护士和她闲聊,告知她第二针反应可能比第一针大后,护士突然八卦似地问: “这次我还是会给你辉瑞作为第二剂,和你的第一剂一样。我听说现在很多地方都混打?是这样吗?” 朋友回答: “是的,你们是为数不多能提供和第一针匹配的第二针的接种点,所以我们才来这。” 护士摇摇头:   “哎,我觉得还是不要混打了吧,现在没太有这方面的研究。” 但实际上,实施混打疫苗的政策,加拿大也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加拿大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NACI称,他们批准辉瑞Moderna混打,是基于两者之间mRNA技术的相似性。“目前,没有理由相信,混合不同的已获批mRNA疫苗产品,会导致额外的安全问题,或保护力的缺乏。”NACI在6月份发布混打疫苗指南时说。 WHO针对混打的言论引发热议后,加拿大官员也迅速做出了回应,为混打措施辩护。 加拿大采购部长Anita Anand表示:“就剂量方案和建议而言,这些决定,最终是由各省和地区做出的。联邦政府将继续遵循科学,和来自其他机构的指导。” 她同时指出,自己也是众多混打疫苗的加拿大人之一,首剂注射辉瑞,第二剂注射Moderna。 目前就混打疫苗而言,世卫的建议,和加拿大的建议,显然出现了一定的分歧。 但不论如何,被安排混打的朋友,最后究竟是接受混打,还是取消预约等待同品牌第二剂,决定权依然在自己手中。 关于新冠疫苗混打,希望早日有更全面的研究结果面世。

振奋! BC连续3天0死亡 列治文阳性率超低 大批辉瑞本周到货!

突发!刚刚,BC省卫生官宣布,从上周五到今天,本省共新增123例病例。 从周五到周六,新增46例;周六到周日,新增47例;周日到周一,新增30例。 令人振奋的是,在这3天内,BC省无人死亡! 除了连续3天0死亡的好消息之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包括素里本拿比高贵林在内的Fraser Health地区,曾经新增感染数一直远高于包括温哥华列治文的VancouverCoastal地区,但在过去的3天里,大温这两个卫生辖区,新增感染数相同,均为38例。 而Fraser Health地区,现有的活跃病例,甚至已经比Vancouver Coastal低很多—— 目前,Fraser Health有175例活跃病例,Vancouver Coastal有257例。 要知道,直到现在,很多大温的华人朋友还习惯性地认为,Fraser Health是“高风险地区”,Vancouver Coastal是“低风险地区”。 但实际上,情况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根据BC疾控中心数据,6月15日到6月21日这一周,大温的新冠地图显示,温哥华Downtown Eastside,是阳性率最高的地区。其次是素里West Newton,高贵林东南部。 华人聚居的列治文,依然是阳性率最低的地区。 除了大温,BC内陆卫生区新增42例,岛屿卫生区新增5例,北部卫生区新增0例。 北部和温哥华岛的数据的确相当喜人。希望大温也能早日达到这个水平。 全省现有的活跃新冠病例,共658例,正在住院的有66人,在ICU的有14人。 截至今天,BC省12岁以上人口中,78.8%已接种首剂疫苗,47.7%已完全接种两剂疫苗。 本周,加拿大的新冠疫苗到货量将继续增加。联邦政府预计,140万剂辉瑞将在未来一周内抵加。而上周五到货的150万剂Moderna,也将在本周分发。 到本周末,加拿大预计总共将受到超过5500剂疫苗。 根据加拿大联邦政府官员,现在49%符合资格的加拿大人,已经完全接种两剂疫苗。 在两剂疫苗的保护下,相信很多加拿大人,都可以度过一个更加安心的夏天。 愿大家都平安!

燃爆! 加拿大退休女教授成首批太空旅客! 砸$20万抢票 用尽毕生积蓄! 新的时代来了!

昨天(7月11),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 英国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坐着自家公司维珍银河的宇宙飞船,进入了太空! 一名加拿大女子在家中看着直播却叫的比任何人都兴奋,因为她已经买好了下一班宇宙飞船的船票! “明年我就会在宇宙里了!”(I ll be in there next year!) 预计明年她就可以和画面里的亿万富翁一样,飞向宇宙,从外面俯瞰这颗美丽的蓝色地球。 朱迪安德森(Judy Anderson)来自加拿大温尼伯市,是马尼托巴大学的一名退休教授。 外表看上去只是个普通且乐观的加拿大老太太,但是她小小的身体里却装着大大的梦想。 1993年,她努力学习,勤加练习,参加了宇航员的考试,但是不幸地落选了。 浮在太空里看美丽的地球从此只变成了一个梦想,但是她从来没有放弃过追逐梦想。 2010年,她偶尔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新闻,亿万富翁布兰森正计划带人们去太空旅游,欢迎踊跃报名。 她拿着报纸兴奋地发抖,机会这么快就来了。   太空旅行的费用是20万美元,她耗尽毕生积蓄也只够一半多。 但是她没有时间犹豫,太空旅行的船票只有600多张,她一咬牙一跺脚,付了$2万美元的订金抢到了一张票,尾款在起飞前3个月付清即可。 随后朱迪就开始了漫长的存款路。 她苦笑着对记者说:“我余生只能吃意面配奶酪了……” 亿万富翁布兰森昨天从太空回来后,他不断重复地说:“太空是属于所有人的,我这次要宣布重大好消息,我要带更多人上太空!”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们称理查德布兰森打开了太空旅行的大门。 普通人也能上太空,还有什么比这更兴奋的吗? 布兰森还宣布,维珍银河公司将再举行两次试飞,2022年开始,将开始常规商业运营! 每年预计要进行400次飞行,可以将成千上万的人带上太空!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维珍银河的太空飞船长什么样子。   中间这个就是宇宙飞船,两边的是帮他起飞用的辅助机身。 7月11日,晚上10点30分,在众人羡慕、惊喜、兴奋的目光之下,维珍银河宇宙飞船发射了。 在极端加速中,布兰森等人受到四倍重力,但这个过程没有持续很久,很快他们就靠惯性划入了亚轨道。 打开窗户,可以看到绝美的蓝色地球: 飞船里的人都进入失重状态,解开安全带,可以在空中飘浮。 此时,布兰森激动地对着镜头说:“致地球上的所有孩子。我也曾是一个有梦想的孩子,常常仰望星空。现在,成年后的我就坐在飞船上。如果我们能实现这个,想象一下你能做什么。” 随后,他们很快就回到了地球,一切安全,平安。 其实,历史上还有很多人曾经去过太空旅行。 美国商人丹尼斯·蒂托曾在2001年狂掷$2000万美元,成为了第一位太空游客,在空间站待了足足7天。 按照当时的物价,他每在空间站呼吸一口,相当于烧掉了一台桑塔纳。 在那时,太空旅行对普通人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遥远的梦。 然而现在,上太空旅行的价格被布兰森调整到了20万美元,还不如一辆超级跑车贵。 接下来,贝佐斯,马斯克都会继续探索飞往太空的可能性,人类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反思! 新冠死亡超53万 仅次美国 巴西疫情延烧: 所有不该做的事 都做了!

新冠疫情折腾至今,加拿大虽因为疫苗已见好转,但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疫情依然在延烧,人们感染、死亡,渴求疫苗而不得……痛苦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轻,对一些人来说,失去亲人的痛是无止境的。 12日,巴西新冠感染人数达到1908万,死亡赶超印度,达到53万,仅次美国。 数字是冰冷的,但死亡是惨痛的。 巴西妈妈Cida悲戚地坐在厨房餐桌旁,难以抑制心里的哀痛和思念。她62岁的先生因为感染新冠,在圣保罗郊外的一家社区诊所外死去。和巴西多数因新冠死亡的人一样,这个5孩爸爸至死没能等到属于他的疫苗。 如果他还活着,他们将在今年12月庆祝他们结婚40年的纪念日。 “痛苦是无止境的,”Cida说到,“每天我们都听到越来越多的家庭经历我们一样的痛苦,失去至亲。” 53万人的死亡,就是53万的家庭的痛苦。这样的损失是惊人的,毕竟巴西并不算一个贫穷国家,且巴西从1970年代便开始设立了全国性的免疫项目,覆盖全国绝大多数地区。 但,可悲的是,这个国家的疫情依然沦陷至此。   近日,巴西联邦参议院对这一场疫情展开审视,结果一系列爆炸性的事实惊呆了所有观众。   不着急买疫苗 来自疫苗制造商辉瑞(Pfizer)的一位代表表示,辉瑞公司去年8月到11月多次提出向政府出售疫苗,但被忽视了好几个月,发了100多封邮件都没有回音。 巴西总统对此的回复是:“疫苗会让人变成可怕的鳄鱼。” “拯救生命的是扎在巴西人手臂上的两针,”一位失去亲弟弟的议员表示,“如果政府能早点买疫苗,就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可惜,等到巴西“醒过来”,终于愿意订购疫苗时,正赶上全球疫苗供应紧张的时候——你有钱,人家没货。   总统带头不戴口罩 不封城不提倡社交距离 不只如此,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不但不“相信”疫苗,早在疫情之初,他就对新冠不屑一顾,认为这不过是一场“小型流感”,在多国都在进行封锁阻断病毒时,这位总统还多次出席了人数众多的活动,且都没有戴口罩。 他还蔑视社交距离,坚持要经济必须要开放,最终,这位65岁的总统也感染上了新冠。 当他被问及疫情导致民众死亡时,他回答说:“这是一个应该给掘墓人的问题”。 总统忽视新冠,科学家们可无法坐视不管。 巴西流行病专家Pedro Hallal教授表示,“这是一场清醒的梦魇。” “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每个人都会做这样的梦,在梦中他们不能动,也无法大叫,这正是我这16个月的感受。” 教授表示,巴西已成为大流行病中所有可以被做错的事的实验室。据他的研究,有40万人的死亡本可以避免,其中四分之一(10万人)是由于去年未能签署疫苗合同造成的。 “所有不该做的事情,”他说,“巴西都做了。” 儿童孕妇皆危险   与此同时,巴西也是儿童感染和死亡相当严重的国家。 据当地媒体报道,自大流行开始以来,巴西卫生部已报告 1122 名10 岁以下儿童死于冠状病毒,是世界其他国家报告的人数的10倍。 但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非营利卫生组织认为,这一数字可能接近 3000,是报告人数的2倍。仅仅2021年一年,就有1000多名儿童死于新冠。 巴西的孕妇也令人担忧,其中每周有 42 人死于冠状病毒。 由于高度传播的Gamma变异体,这些数字预计将上升到每周多达100 人死亡。 民众怒了 当巴西死亡突破50万之际,民众终于爆发了。 万人走上街头,抗议政府对疫情的无作为,要求加快疫苗接种。 示威者称,50万人的死亡,是巴西政府对巴西人民实施的种族灭绝! “博尔索纳罗下台!”愤怒的抗议者高喊。 他们还将博索纳罗的雕像摧毁在地,用脚狠狠地踹着,依然不解恨,又一把火烧了它。 据了解,类似的万人游行活动,在巴西不只举办了一次。 疫苗终于来了 民怒之下,疫苗总算来了。 近期的巴西,疫情日增确诊约2-3万,相比2周前7天平均日增7万的数据相比,已有很大的改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圣保罗州也宣布,还加快新冠疫苗接种进程。 州长宣布,圣保罗州的成年人将可在8月20日之前接种至少一针新冠疫苗,这原来预计的9月要提前;同时计划8月23日起将开始为12至17岁的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 (巴西民众开车排长龙接种疫苗) 如今,随着疫苗接种的大规模铺开,巴西迎来了希望,但源自印度的Delta,巴西的Gamma南美的Lambda等等变种,依然给感染基数庞大的国家带来潜在风险。 疫苗要打,口罩要戴,社交距离不能忘……这些巴西在大流行中一路走来踩过的坑,50多万人死亡,是用实实在在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忽视疫情的代价必将是惨重的,这样的悲剧,绝不能再来。

多人死伤! BC省突发”灾难性”坍塌事故! 人们疯狂逃命 现场一片狼藉! 全市进入紧急状态!

就在加拿大因为新冠疫苗混打而议论纷纷之时,一则坏消息传来—— BC省基洛纳地区一个建筑工地发生“灾难性”坍塌事故(catastrophic failure),多人死伤! 奥肯那根政府宣布,接下来7天内,全市进入紧急状态! 根据最新消息,这起事故就发生在今天(7月12日)上午10点45分左右,基洛纳市中心Bernard Street的布鲁克林大楼,其中一处工地的起重机突然倒塌,重重砸下! 事发后,大楼附近的民众全部被紧急疏散,12辆救护车赶到现场,将3名伤者送往附近医院救治,其中1人伤势稳定,2人伤势严重,还有1人确认死亡。 BC Emergency Health Services (EHS)最初的报告显示,现场至少有多达10名伤者。 当地皇家骑警透露,目前还不清楚事发当时有多少建筑工人或民众在场,因此暂时不准备公布具体死伤人数。 “我们正在努力确认建筑工地和受损建筑物的人数”,可能还有更多死伤。 根据现在已知的消息,他们只知道坍塌当时起重机上是有人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倒塌,撞上了隔壁的建筑物,然后朝着后方大马路落下,砸到一栋老房屋的房顶。 从现场照片来看,旁边的这栋楼收到了严重的破坏。 现阶段,警方不愿意透露死伤者的身份,还不知道是工人还是路人,还有1人仍下落不明。 这起倒塌事故也导致市中心大部分地区电力中断,交通陷入一片混乱。警方也出动了不少人力,既要救人,还要疏散交通。 事发地点就在市中心,周围餐厅、咖啡厅、各种零售店林立。 有人回忆起还瑟瑟发抖,“它就这么发生了,这个过程不过几秒钟,一声巨响。” 目击民众克里斯塔·罗辛(Krista Roessing)表示,起重机倒下当时,她刚好开车到附近,“当时起重机正在移动,但是它看起来并不正常,下一秒突然砸了下来。附近的人群全都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之后赶来帮忙。这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处理起来相当困难。” 在附近一家服装店工作的安娜·杰西辛 (Anna Jacyszyn)则表示,当时只看见建筑工地扬起“巨大的粉尘”,她的丈夫也是从是建筑工作的,“当你知道有人可能受伤时,情绪会变得非常剧烈。” 另一名目击者Miriam Halpenny说,她当时正在隔壁大楼上班,结果突然整栋楼都在震。 “我以为地震了,我们赶紧跑下楼,下楼后发现居然有个起重机坍塌了,地面上人们都在疯狂奔跑!” 坍塌事故发生后,市府已向多个地区发出了疏散命令,并临时设立了一个紧急行动中心,一边指挥救援,一边疏散居民,以免起重机发生二次坍塌。 撤离人员将被安置在1480 Sutherland Ave的Salvation Army,受伤者或下落不明人员的家属被要求前往Parkison Recreation Center进行登记。 根据这项疏散令,接到通知的居民将暂时无法回到自己的家或工作场所。 市长科林·巴斯兰 (Colin Basran)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简短的讲话,“这是一起令人感染震惊和悲痛的事故,我在这里向所有死伤建筑工人及其家人致以问候。” 省长贺谨也在推特上表示,他正“焦急地等待着这起令人心碎事故的最新报告。” 目前,起重机突然倒塌的原因尚不明确,WorkSafeBC正在介入调查。 BC省这一起事故令人不禁联想起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楼坍塌事故,搜救生还者的行动停止,改为寻找遗体,令人心碎。 这起起重机坍塌事故设计的不仅是建筑工地,更有周边建筑受到波及,搜救行动还在进行,今后预计还会有更多伤亡人员出现,希望大家都能平安!

加拿大边境大混乱! 半数旅客被拒绝入境! 机场人潮挤爆 队伍看不到头! 网友竟叫好?

自从加拿大实施新的入境计划以来,已经过去了一周。 在此期间,加拿大边境经历了整整一周的混乱期,机场被挤爆,而且有近一半的旅客被拒绝入境。 边境服务官员不禁喊话:“人们没理解新政策的意思!” 7月5日,联邦政府对已经完全接种疫苗的国际旅客放宽措施,有权利进入加拿大的旅客只要完全接种了加拿大批准的疫苗,即可免除隔离! 限制被解除后,大批的旅客涌入加拿大,本周末的旅客更是大增。 根据边境服务局统计,上周入境加拿大的人数增加了约25%。 但是有近一半的旅客当场被拒绝入境,遣返回国。 这些被拒绝的人明显误会了新的政策,他们有的人没有完全接种疫苗;有的人根本不符合入境的要求;还有人打完第二针不满14天;还有人没有接种加拿大批准的疫苗。 加拿大边境官员说:“人们根本没有理解新的政策,加拿大所定义的被豁免的旅客,到底是哪些人。” 他们只是急切地想要进入加拿大,或者是探亲,或者是观光,或是工作学习。 人潮汹涌的时候,加拿大多伦多皮尔逊机场变成了这样,入境的队伍长的看不到头: 机场好像并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人员也不够,人们需要等候很长时间才能入境: 因为人实在太多了,很多时候无法保持足够的社交距离: 现在谁可以进入加拿大? 那么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一下,现在到底谁可以进入加拿大! 1,你是否是加拿大人,或者永久居民,或者受保护的难民。 如果是的话,只要你有阴性核酸证明,就可以进入加拿大! 2,你不是加拿大人,也不是永久居民,那么情况就分很多种: a, 如果你只是转机,不过夜,准备好核酸阴性证明,是有可能进入加拿大的,但是不允许进去拿行李或者值机,一定注意了。 b, 如果你是探亲或者观光,是不可以进入加拿大的。但是如果你是加拿大人的直系亲属就可以入境。 c, 如果你是留学生,必须是就读于移民局认可的指定学校,并且持有有效学签才有可能入境。 d, 如果你持有工签,只要有录用书或者就职证明,就有可能入境。 关于官网上给出的可能入境,答案也非常模棱两可,官网是这么写道的: “You are Likely be allowed to enter Canada” (您可能会被允许进入加拿大,但最终决定由边境官员作出决定。) 谁可以豁免14天的隔离? 1,首先你必须符合进入加拿大的资格。 2,必须完全接种以下四种疫苗之一:辉瑞,莫德纳,阿斯利康,强生。 3,必须接种完第二针满14天。 4,必须通过ArriveCAN的手机app提交详细信息,接种疫苗的证明。(纸质也得准备一份,方便边境官员查看) 5,准备好来加拿大的航班起飞前72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 国际游客(来旅游的)怎么办? 上周四,特鲁多刚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过,放宽加拿大边境的下一步,就是让完全接种疫苗的国际游客入境,是那种单纯来旅游的游客。 不过,针对没有接种加拿大批准的疫苗的旅客,可能在最近一段时间都不会被允许入境。 很多持有10年往返签证的中国游客,可能在这一步就很难符合要求。 如今,加拿大疫苗接种情况一片大好,12岁以上的居民有78%已经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更有41.1%的居民完全接种了疫苗。 一周新增了332万名完全接种的居民,这个速度是很可观的。 疫苗的效果更是非常显著。 根据BCCDC发布的新冠病例地图,上周BC省每10万人的感染数字非常低。 华人聚集的列治文市,上周每10万人只有3人染疫,列治文人口数为20万左右,也就是说上周只有6个人染疫! 虽然加拿大国内情况一片大好,但是国外并不是。 加拿大的邻居美国连续好几天新增病例超2万,加拿大的好亲戚英国今天日增仍然高达3万例以上。   所以虽然放宽入境限制,但依然遣返了半数人,不少网友在评论里叫好: “加拿大边境这么严格我就放心了”   “拒绝来自疫情严重国家的人!干得好!接种疫苗的证件也是可以造假的!” 如此看来,这一次的遣返并不是政策过于严格,而是为了保护加拿大人的抗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