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惨了! 女子去Costco购物 竟全家被拘留 年幼孩子生病 只因导航失误!

拘留中心是一个“黑箱”,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关押多久 一位居住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地区的女子萨拉希(Sarahi),与家人原本只想去Costco购物和吃午餐,却因导航指错了路,意外来到美国与加拿大的边境,结果居然被美国移民官员拘留了整整五天! 3月8日,萨拉希带着她1岁和5岁的两个女儿,以及19岁的弟弟,打算去当地的Costco购物。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导航系统正把他们导向加拿大温莎市的一家Costco。直到美国移民官员走近他们的车辆时,萨拉希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萨拉希和她的弟弟都是来自危地马拉的移民,在美国没有合法身份,但她的两个女儿都是美国公民。官员们将兄妹俩分开,并告知他们将被驱逐出境,同时他们有权与律师交谈。 萨拉希声称,官员给了她送孩子回家的选择,但当时她拒绝让孩子们离开。她回忆说,她被迫签署了一份文件,承认自己非法入境,并表示希望让女儿们跟她在一起。 在拘留期间,萨拉希称他们睡在简易床上,饮食仅限于方便面、通心粉或燕麦片。她还指控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试图说服她将女儿带回危地马拉,但她拒绝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她最小的女儿开始生病发烧,但据称官员告诉她他们没有药物。 直到那周三晚上,两个女孩才被释放给萨拉希的嫂子。第二天,萨拉希获释,但被告知她的弟弟将被驱逐出境。 她的律师鲁比·罗宾逊(Ruby Robinson)来自密歇根移民权利中心,他在一份声明中称CBP的拘留中心是一个“黑箱”,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关押多久。 “被拘留的人甚至不被允许给任何人打电话,包括律师,”他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在美国的任何拘留环境中,每个人都有权获得法律咨询,这必须适用于CBP拘留的人员。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你都应该得到公平和有尊严的对待。” 令人惊讶的是,像萨拉希和她弟弟这样在前往Costco的路上走错方向而最终来到美加边境的情况并不罕见。 非营利组织ACLU密歇根分部的一位代表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底特律居民走错路,无意中到达通往加拿大的桥上的情况很常见。 ACLU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他们被关押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里五天,无法获得医疗服务、足够的食物和其他基本必需品。她没有机会联系律师或领事馆。” 美国国会议员拉希达·特莱布(Rashida Tlaib)访问了CBP在大使桥拘留人员的地点。她的访问揭示,从2025年1月到3月,CBP拘留了210多人,其中90%是意外到达这座桥。隧道拘留点的一个人甚至曾试图自杀。 特莱布在现场直斥:“一条错路不该让人‘消失’在边境。这种对待邻居的冷酷无情,正蚕食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良知。” 媒体已联系萨拉希的律师和CBP寻求更多回应,后续进展将持续跟进。对这位只想买包卫生纸、却险些全家被拆散的母亲来说,这一次“Costco之旅”注定成为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突发! 飞机失控坠海 全员遇难 断成2截残骸四散; 波音引擎爆燃 狂喷4米火舌 机身都烧熔

刚上天人就没了 今天一大早,就又接连3起航空事故消息传来,2架飞机惨烈坠毁、1架飞机引擎故障喷出巨大火球! 当地时间今天早上8点左右,一架飞机在泰国华欣机场附近突发坠落,机上全员遇难! 据报道,这架飞机当时正从机场出发,没想到刚飞离陆地,就突然失控,整架飞机疯狂坠落,最后直接掉进大海! 坠机地点距离海岸约100米,附近是当地的一个热门海滨小镇,还有不少豪华酒店,不少游客都目睹到了空难画面,大家被紧急疏散。 目击者拍下坠机画面显示,这架飞机坠入大海的瞬间被摔成了2截,残骸碎片不断往下沉,看得大家心惊。 这架飞机隶属于泰国警方,当时正在执行试飞任务,机上一共有6名警察,正在为跳伞训练做准备,没想到遇到意外,直接全员身亡。 当局证实,包括飞行员在内的6名警官被打捞上来之后已经身亡,目前正在调查飞机黑匣子的记录,调查坠机原因。 国家警察总长吉特拉特表达,“我们会全力支持遇难者家属,并为他们安排丧葬事宜,我已下令对坠机原因进行详细调查。” 除了这架坠海的飞机,本周四下午,美国也有飞机坠毁! 美国的这起空难发生在弗吉尼亚州,当时这里正在举办表演的彩排,不少民众都到场围观。没想到就在这时,一架飞机突然失控! 一名目击者表示,这架飞机刚完成”倒飞滚转“的动作,结果下秒就像是失控,当场急速下坠!然后在大家的一片惊呼声中坠毁! 有人立马就报了警,现场消防员1分半钟之内就赶到了,但这架飞机已经完全坠毁,搜救队在残骸里面挖人。 不幸的是,当时驾驶这架飞机的飞行员罗伯·霍兰德(Rob Holland)已经遇难。 霍兰德是美国著名特技飞行员,参与这场彩排,原计划要在本周末的汉普顿航展上表演,与美军雷鸟飞行队同台献技,却再也没有机会上天,终年49岁。 最后是美国飞机起火,昨天晚上8点左右,内华达州机场一架联邦快递货机在起飞时,右侧引擎突然喷射出4米长的火舌,橙红色火焰瞬间吞没引擎外壳! 这架波音757货机是在8点15分推出停机位的,按照塔台指示开始滑行; 8点18分,地勤人员看到飞机在启动引擎之后,突然冒出浓浓的黑烟,立即上报; 8点21分,飞机突然传出巨大的爆炸声,引擎尾部迸发巨大火球! 2分钟后,机场就派了3辆消防车抵达现场,紧急灭火! 根据参与救援的消防队长杰森·米勒回忆,火势越烧越烈,明火持续约90秒,高温导致部分机身蒙皮出现熔融痕迹。 “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引擎冒烟的意外,但这次火势窜得太快了!” 也幸好这架货机的飞行员在发现引擎起火之后,没有重新启动,避免了燃油二次爆燃,造成更严重的火势。 联邦快递1个小时之内就调派了备用的货机,重新出发,没有耽误机上重要医疗物资的运输。 据悉,这架货机已经服役29年,引擎型号都已经停产。 最近这段时间,美国货机引擎起火的案例接连发生。 航空安全专家托马斯·李表示,“这类老型发动机的燃油喷嘴就像老化的血管,冷启动时未燃烧的燃油积聚,遇到高温部件就会变成喷火器。”

“加拿大不复存在”! 特朗普放狠话引爆选情! 6大关税压死人 “滞胀风暴”恐席卷全国!

若停留在2015年 每人多赚4200刀 下周一就是加拿大2025联邦大选日了,在特朗普这个“外敌”的屡次挑衅下,加拿大人这次投票热情高涨,光提前投票就有730万人了。 卡尼上台没多久就启动联邦大选,别说干出点成绩了,也就外访了一次,与特朗普也没打过招呼。 总算通上电话了,结果特朗普张口闭口还是要吞掉加拿大,还说:要是没有美国,加拿大也不复存在?! 卡尼比特鲁多地位稍微高一丢丢的地方,也就体现在特朗普没把他叫成“州长”了… 此言一出,加拿大国内的“反美情绪”再一次被挑起,本来就看特朗普不顺眼,现在更是怒火烧心。 今天,卡尼在BC穆迪港参加竞选活动,透露特朗普确实在最新一次通话中提到了“第51州”的言论,但暂时对加拿大主权保持尊重。 特朗普放狠话,三番两次提及军事开支,说美国每年补贴加拿大2000亿,要是美国不买加拿大的东西,加拿大将“不复存在”! “老实说,作为一个州,加拿大运作得很不错。” 卡尼重申:“加拿大是时候重整领导地位了,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国家,需要团结起来对抗特朗普。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系已经结束了。” 特朗普一头说要松口降低对中国的关税,另一头就对着加拿大撒气,挑这个在他眼里的“软柿子”狂捏,暗示要提高汽车关税。 目前正是联邦大选前的关键时期,特朗普这时候插一脚,既说要加关税、又威胁加拿大主权,让人怎么忍。 卡尼的这个反应,更让他成了其他竞争对手攻击的目标:软趴趴的一国之首,任打的,也没谈来半点实质成绩。 作为自由党的强劲对手,保守党频繁提及一个词_“加拿大的失落10年”,拿数据说2015年自由党执政以来,加拿大所有发展指标几乎都在落后! 经济恶化、犯罪激增、公共服务变糟、生活成本飙高、难民爆炸、甚至人均预期寿命等,12个数据全崩。 如果加拿大的时间就停在了2015年,照当年的趋势发展,现在加拿大人每年能更多赚4200刀;上千人死于犯罪、毒品和医疗短缺的人也会还活着。 虽然加拿大本来的住房危机、医疗资源短缺问题、移民危机、生活成本问题就很严重,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一大堆,但2024年多了个特朗普这颗炸弹,关税一层层地叠加,经济+主权成了加拿大人此次大选最看重的两大议题。 3月份加拿大全国通胀数据稍微出现下降,但大家对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担忧丝毫未减。 今天,加拿大独立商业联合会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预测——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经济将“温和增长”,第二季度会出现“显著收缩”! 数据显示,加拿大第一季度仅增长0.8%,第二季度预计将收缩,而经济衰退常常就伴随着增长停滞。 报告还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通胀率为2.4%,第二季度将上升至2.7%,明显高于央行设定的2%目标。 多种因素叠加,经济学家发出警告——“滞胀”风险正在上升! 所谓“滞涨”,指的就是一个经济体在增长停滞的同时,通胀仍然居高不下的时期。 “通常情况下,只有经济活动过热才会导致高通胀。经济放缓时,消费和投资减少,通胀下降”。 换句话说,经历滞胀的人们不仅要承受经济衰退带来的高失业、裁员等后果,还要面对生活成本的持续上涨。 这种“双重打击”正是滞胀对经济最具破坏力之处,“这是经济的‘死亡双重亲吻’(double kiss of death)。” 中产受不了了,纷纷出走,不少华人就连拿了多年的身份都不要了,直接回流,更别说工人了。 本周三,“全球工作场所状况报告”出炉,加拿大“光荣”成为工人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每10 名受访者中,就有近6 人表示自己每天都有很多压力,这一比例比全球高出整整18 个百分点,也高于任何地区的平均水平. 也是荣登“全球最惨打工人了”... 算上正在生效的钢铁税、汽车关税、进口商品税,即将生效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有可能实施的软木材税和乳制品税,6项关税一起压下来,大家的日子恐怕更加难过…

地动山摇! 3天2次地震袭击 古老断层带再次觉醒 震感明显居民吓坏!

震源超浅 周四下午,美国俄亥俄州首府哥伦布以东77英里的剑桥市(Cambridge)突然地动山摇,一场3.1级的地震让当地居民措手不及。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监测,这场地震发生在东部时间下午3点14分,震源深度仅2英里。 这次地震虽然规模不大,但由于震源较浅,剑桥市周边区域不少居民都感受到了震动,部分居民表示“家里吊灯晃了几下,感觉像有辆大卡车开过”。 巧合的是,就在两天前的周二,同一地区也发生了另一场3.1级地震,震源位于诺布尔县(Noble County)普莱森特市(Pleasant City)东南约1.2英里处,深度3英里。幸运的是,这两次地震均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剑桥市所在的地区坐落在一个古老的断层带——伯宁斯普林斯-剑桥断层带(Burning Springs-Cambridge fault zone)之上。 这个断层形成于460多万年前,从西弗吉尼亚州一直延伸到俄亥俄州东部,长达31英尺。专家解释说,这种古老断层是地球地壳中的“老伤疤”,在板块运动的压力下容易被激活,导致地震频发。 俄亥俄州的地质环境本就复杂,近年来,当地还因水力压裂(fracking)技术而备受关注。这种技术通过向地底深处注入高压水,引发小型爆炸来释放天然气和石油。虽然为能源开采带来便利,但也被认为可能诱发地震。 俄亥俄地质调查局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该州共发生129次地震,略高于2023年的127次。其中,去年12月16日发生在劳伦斯县(Lawrence County)的3.9级地震,是该州2024年记录到的最强地震。 与此同时,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也没能逃过地震的问候。就在周四,USGS报告称,加州佩特罗利亚(Petrolia)发生了一场4.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6.3英里。 截至发稿时,已有19位居民向USGS反馈称感受到震动。 虽然这场地震的强度比俄亥俄州的更强,但目前也没有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的报告。加州作为地震高发区,居民对这种“地动”早已见怪不怪,但每次震动仍不免让人心跳加速。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地震频发,不止俄亥俄和加州,其他地区也接连“晃动”。就在周二,阿拉斯加州的威洛(Willow)发生了5.1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6英里;同一天,澳大利亚的辛格尔顿(Singleton)也记录到一次5.1级地震。 而在周三,土耳其的马尔马拉埃雷利西(Marmara Ereğlisi)发生6.2级大地震,最大城市伊斯坦堡及周边地区被狠狠撼动,造成数百人受伤,大量建筑物受损。 尽管俄亥俄州本次地震相对温和,但当地政府和居民还是正密切关注地震监测报告,同时,专家建议对地下采掘活动进行更严格的监管,以减轻人为因素对地质稳定性的影响。 民众也被建议提高安全意识,随时做好应对紧急情况的准备,确保自身和家庭的安全。

加拿大铁腕赶人! 1家4口”探亲” 刚过边界就被丢回美国+监禁2周 硬生生拆散!

一个字就被丢回去了 美国疯狂赶人这事儿,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力度之大,就连美国公民都不放过。 加拿大虽然对非法移民没有这么“赶尽杀绝”,但隔壁赶得这么疯狂,也不得不提高警惕。 这段时间美国对加拿大人入境政策收紧,加拿大也不甘示弱,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过滤掉从美国偷渡过来的人。 来自萨尔瓦多的阿拉丝莉(Aracely)和丈夫本来是住在美国的,上个月带着两个女儿从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瀑布附近入境,想到加拿大逃离美国愈演愈烈移民突袭和驱逐, 他们一家人手拉手,穿越“彩虹桥”,心怀希望,还用手机拍下了尼亚加拉瀑布的壮观风景。 “我们眼前是加拿大,身后是美国。这是一个新的机会、新生活。” 然而,加拿大也不是这么好进的。 阿拉丝莉原本的打算是来投靠在加拿大人亲戚的,她有一个兄弟是加拿大公民,还身特地带了出生证明,想借此证明两人之间的关系。 很显然,这张纸在加拿大边境官员的眼里没有任何作用,他们的入境请求被当场拒绝,1家4口站在寒风中凌乱,直接被遣返回美国了! 一回到美国,他们就被海关关押在纽约州尼亚加拉大瀑布美国入境口岸的拘留室里,待了近2周!几乎无法呼吸到外面的空气! 事实上,阿拉丝莉和丈夫在美国就是无证移民,也就是黑户,现在特朗普移民政策十分强硬,直接抓人丢上飞机送回去,他们才决定逃来加拿大的。 她说:“我们生活在恐惧之中。” 但加拿大也不傻,移民官抓住了文件中的一个字,直接把人丢回美国。 阿拉丝莉的出生证明上,她父亲只用了一个姓氏,而她兄弟的证明上却用了两个;尽管母亲的姓氏一致,但名字却略有不同。 她求移民官不要把他们遣返,还说可以打电话给家人证明,但是加拿大移民官员没让。 原本他们如果不来,可能还有机会不被抓,结果偏偏走了这一遭,美国海关将他们关押在一间有小床、沙发和电视的拘留室里,上厕所都要敲门请求。 他们在那里待了三天,又被转入一间没有窗户的牢房,里面有4张小床和马桶。 阿拉丝莉回忆,在牢房里的日子漫长而难熬。他们吃的是用微波炉解冻的冷冻鸡肉三明治,有时肉的中间还是冰的,只能吃边缘部分; 喝的水是水池水,洗澡只能使用“野营式淋浴袋”,每人只能用一袋水。 整整两周的监禁期间,他们仅被允许离开拘留室3次,到一个有窗户的走廊上短暂活动。 她和丈夫常常等孩子睡着后默默流泪,“但我们必须坚强,我们不想让他们看到我们这样。” 3月28日,他们在家人和律师的帮助下,再次尝试进入加拿大,还是被拦下来。 “他们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立即被遣送回美国,并说他们已经很‘仁慈’地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 于是,他们一家又回到了入境口岸的牢房。 4月1日,美国边境人员将阿拉丝莉的丈夫转送至巴塔维亚的移民拘留中心,等待5月的遣返听证会。 给了他们3分钟道别后,一家人就被拆散了。 现在,阿拉丝莉和两个女儿住在水牛城的避难所,并每周向移民部门报到,听证会定在圣诞前夜。 要说可怜,确实可怜,要说冤枉,不一定,毕竟在哪边都不合法。 原本根据美加《安全第三国协议》,难民申请必须在首次抵达的国家提交,但有例外,就是如果申请人的锚定亲属是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或已获难民身份者,申请人就可以寻求庇护。 他们的律师表示:“加拿大不应该参与把孩子送回那种环境,移民局本可以打电话给阿拉丝莉的亲属确认,但他们没有,我第一次见移民官如此吹毛求疵。” 加拿大边境局的处理方式也说明了一个问题:两边确实都在收紧了。

惊险! 飞机引擎高空失灵 BC飞行员旅游胜地遇险情 113km/h高速坠海!

可以吹一辈子 上周末,加拿大BC省的飞行员麦克(Mike MacDonald)在墨西哥附近的海面上,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逃亡。 他驾驶的小型飞机在执行任务时引擎突然失灵,坠入汹涌的加利福尼亚湾。面对巨浪和强风,麦克不仅成功迫降,还带着同伴安全脱险。 如今,他带着一身轻伤和一个传奇故事,准备返回家乡。这场惊险的经历,他可以吹上一辈子! 故事发生在上周六,麦克受雇驾驶一架单引擎小型飞机,载着一名海洋生物学家飞越加利福尼亚湾。他们的任务是从空中寻找并记录海洋动物的踪迹,比如鲸鱼、海豚等。 麦克笑着说:“我们得盯着海面,找动物,记下它们的位置和动向。”飞行进行了三个小时,一切顺利,可突然间,引擎发出一声怪响,然后彻底罢工。 “当时我同事还以为我在开玩笑,可这不是恶作剧,是真格的!”麦克回忆道。仪表盘上的指针疯狂跳动,飞机开始急速下降,距离海岸还远得看不到影子。 他迅速判断,唯一的生路就是迫降到海面上。时间紧迫,只剩不到三分钟准备。麦克一边安抚惊慌失措的同事,一边快速检查设备,试图重启引擎,但无济于事。他果断决定:只能硬着头皮撞向海面。 迫降的那一刻,飞机以每小时113公里的速度撞上波涛汹涌的海面,巨浪拍打着机身,白色浪花四溅,风声呼啸。 海水迅速涌入机舱,飞机开始下沉。所幸,麦克和同事迅速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爬出机舱,游到海面上。坠机冲击力巨大,但两人奇迹般地只受了轻微擦伤。 更幸运的是,一台海洋无线电设备从残骸中漂了出来,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麦克立刻用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联系到附近一艘潜水观光船。 对方火速赶到,将两人从冰冷的海水中捞起。随后,墨西哥海上救援队也抵达现场,将他们送往拉巴斯(La Paz)的医院接受治疗。 检查显示,麦克和同事只是有些皮外伤,连骨头都没断一根,堪称奇迹。 问到如何在生死关头保持冷静,麦克归功于多年的飞行训练和责任感。“我得对她负责,”他说,指的是同机的海洋生物学家,“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可能我会慌,但当时我满脑子只想着得让她平安回去。” 他坦言,训练让他在危机中像开了“自动驾驶”模式,迅速做出反应,连恐惧的时间都没有。 这场意外让麦克损失不小。飞机沉入海底,他的护照和其他随身物品也随之一同葬身鱼腹。目前,他正在墨西哥配合当地调查人员分析事故原因,等待新护照办理好后返回加拿大。 麦克自己也希望通过分享这段经历,呼吁所有私航飞行员定期进行严格的应急演练,并随身携带可靠的海事求救设备。 当他回到BC省的家中时,麦克无疑将带着一个终生难忘的故事,以及对生命新的感悟。
spot_img

意外之财? 加拿大男子收到神秘包裹 里面竟是大笔"钞票" 真相出人意料!

生活常常出人意料,就在最近,一位来自加拿大里贾纳的男子威贝(Jesse Wiebe)在查看家中邮箱时,收获了一次超乎想象的“惊喜”。 就在四月初,威贝像平常那样检查邮箱时,发现了一个标注“退回给发件人”的神秘棕色信封,威贝先生一开始还以为是谁在开愚人节玩笑。 不过当他打开信封,顿时目瞪口呆:整整14张未裁切的50美金钞票整齐叠放其中,加起来高达4200美元!这份意外的礼物立刻让威贝陷入了困惑与震惊之中。 “离愚人节还有那么近,我当时真的怀疑是不是有人在捉弄我,不过这个玩笑未免也太大胆和冒险了。”威贝说。 作为一个相当谨慎的人,威贝随后马上买了一支假币检测笔,并拿出一张真钞与这些疑似“钞票”进行对比。结果令他大跌眼镜,这一大叠全是高仿的假钞。 这一发现令威贝大吃一惊,他随即将这些假钞交给了当地警方,就连警方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遇到这种离奇的情况。 面对如此意外之财,威贝先生没有丝毫贪念,也幸好他没有想着去花这笔钱,不然问题可就大了。 至于这笔钱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家的信箱里,威贝对此表示:“我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会选中我公司Wiebe's Roofing Ltd的地址作为这批赝品的发货地址,不过我当然希望警方能够彻底查清楚缘由。” 通过进一步追查,威贝尝试了解这个包裹预定的实际收件人,在谷歌地图上查了那个收件地址,发现这批赝品钞票的原定收货地址竟然位于纽约的唐人街,相关信息全都用中文书写,因此他也不知道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尽管这批假币的制作质量出乎意料的高,但威贝认为,让这批钞票最终落入他手中的原因,是因为邮寄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致命漏洞——邮资不足。 正是因为邮费没给够,才导致包裹半路就被扣下,贴上“退回发件人”的邮戳,然后不明就里地落入了威贝先生手中。 威贝对于犯罪分子的这一失误感到不可思议,他笑着说:“我感觉制作这些假钞的人应该还算是非常聪明的,不过在运输环节也着实是太粗心大意了,竟然会因为付的邮资不够,而令整个运送计划付诸东流。” 出于对警方的绝对信任,威贝在将赝品移交时还打趣地说:“希望你们别查我网页浏览记录啊,现在看来我好像是在研究如何制作假钞一样。” 目前,这批被查获的赝品假钞已被警方移交给加拿大反假钞局调查。加拿大警方表示,反假货币局将对这批假钞进行深入调查,以揭露更多背后的真相。 而作为一个遭遇这桩奇闻的当事人,威贝先生也郑重地向所有人发出忠告,如果大家有朝一日也收到了这种离奇的意外之财,记住,千万别试图去花掉它们!

美女网红刚到加拿大 大半屁股没了! 狗狗popo臭爆头等舱 航班迫降

谁能想到,就是坐个飞机出门,还能遇到各种糟心事儿? 根据外媒报道,最近一名百万网红在飞往加拿大航班上“突发意外”,被迫臀部被切除! 这名网红叫Yered Licona,来自墨西哥,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拥有200万粉丝,也是一名喜剧演员。 这天,Licona坐飞机来加拿大探望女儿。没想到飞机坐到一半,Licona突然感觉到自己屁股有点不对劲, “我开始感到疼痛,然后去了趟洗手间查看,摸了摸屁股,发现它变得非常硬。当下就心想‘这是怎么回事?’” 但人在天上,她也没有办法,一直忍到了下飞机,才去医院检查。结果一查才发现,Licona在之前的一次整形手术中臀部被注射了聚合物,这次是因为里面东西漏出来了,感染到组织,才引发的疼痛。 医生进一步检查之后,发现Licona患上了罕见疾病—ASIA综合征,即佐剂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综合征,这种病是因为人体自身免疫对外来的硅胶等物质过度反应而引起的。 ASIA综合征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疼痛、疲劳、认知问题、神经系统问题和其他疾病,这些症状可能会在人体接触到诱发物质后的2天至23年的任何时间发生。 知道检查结果的Licona都懵了,她确实接受过多次整形手术,但从未同意进行臀部注射聚合物。 也就是说,这些物质是在她本人不知情的前提下被注射进身体里的。 也因为这样,医生需要切除Licona臀部近四分之三的组织,才能避免感染持续。 这对Licona 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我很相信医生,让他们调整我的身体,他们却偷偷地在我的臀部注射了聚合物,这种物质让我患上了ASIA综合征,我将不得不终生忍受病痛。” 结果就是,Licona被推进手术室,截掉了上半部分的臀部,“他们从两侧臀部四指宽的位置开始切,我很伤心,那是从我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更令她感到绝望的是,她到现在都不知道是哪一次手术出了问题,要找谁负责。 有人坐飞机坐到一半屁股痛,还有人因为有狗拉屎,整架飞机被迫返航的! 4月5日,美国联合航空的422航班原定从休斯顿飞往西雅图,却没有想到因为一次“突发状况”,整个飞机陷入一阵混乱。 航空数据网站Flightradar24记录显示,这个航班起飞才不到1个小时,临时迫降在同在德州的达拉斯机场了。 原来,这架飞机上的乘客带了一只服务犬登机,结果这只狗可能是因为紧张,拉在了头等舱靠近厕所的通道上,造成一阵混乱。 尽管地勤人员事后花了2个多小时善后,用纸巾疯狂清洁地毯,浓烈的屎味还是散不去了,令人作呕。 “那股臭味一直无法完全消散,头等舱厕所直接被停用了。” 实在没办法,这架飞机只能宣布紧急情况,临时降落在别的机场。这一停,全飞机人的行程都被打乱了。 有乘客表示,似乎看见有一名女子带着服务犬下飞机。 雪上加霜的是,滞留达拉斯期间,飞机上的食物变坏,只剩下少许零食。有人留言回复说,似乎看到一名女士与服务犬离开飞机。 随后,联合航空证实了这起“狗屎”事件。 一般情况下,美联航部分国际线航班是不允许乘客将宠物带入客的舱,国内线的话,只要将猫狗装入可放置于座位下方的笼里,即可带入机舱,导盲犬等服务性动物无须关笼。 但也因为这样,是不是会发生这样令人尴尬的事件。 今年2月,美联航就有一个航班因为有一只狗逃出运输笼后,在机上乱排泄造成骚乱,空乘人员被迫穿着防护服去清理。 最后是一架小飞机坠毁的消息,就在昨天北美“日全食盛宴”之后,一架飞机在返航途中不幸坠毁在树林里! 这起坠机发生在昨天下午东部时间2点15分左右,有人开着小飞机飞去阿肯色州观赏日全食的奇景。 一行4个人顺利到达了目的地,并目睹了难得一遇的日全食,然后开飞机回家。 结果,飞机才起飞不到2分钟,就坠毁在克拉克斯维尔市机场附近的树林里! 机场管理员鲁尼(Jim Looney)引述目击者说法表示,这架飞机“甚至都还没有飞出跑道尽头,”引擎就突然失去动力,然后整架飞机坠入树林里。 消防员赶到坠机现场之后,努力撬开舱门,才把人救出来。不幸中的大幸是,飞机上4人全都意识清楚,虽然都受了伤,但小命还是保住了。 这个克拉克斯维尔市本地人口才1万人左右,因为是观赏日全食的最佳地点,仅8日一天就吸引大量人潮,这天约有15架飞机降落,都是来看日全食的,看完就走,待不到3小时。

太牛! 大学生花$150做副业 如今年入$2亿! 小本生意成商业帝国!

在上学的时候,你是否也曾梦想利用课余时间赚点外快?美国一位年轻人的确实现了这个梦想,而且结果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这位名为伯科维茨(Seth Berkowitz)的男子,今年43岁,他的创业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二十多年前,伯科维茨还是一名大学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间小厨房里,他用150美元购买的烘焙原料开始了他的副业旅程,在夜间售卖自制饼干。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尝试不仅帮助他每个学期赚取约1万美元的利润,更是奠定了今天年收入高达2亿美元的“夜未眠饼干”(Insomnia Cookies)公司的基础。 最初是一番艰辛。伯科维茨先是在自己租住的小型宿舍厨房里烘焙,他和8个室友共用这间狭小的空间。他通过手机接单并亲自派送,有时一直送到凌晨4点。 但很快,伯科维茨的努力就取得了成效,在第一个学期,这个小生意就为他赚了约1万美元的利润。 伯科维茨直捣校园生活的痛点,提供了贴心且受欢迎的产品。他说:“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一种渴望,而且很明显,它是能引起其他人共鸣的东西。” 当然,伯科维茨的创业之路一开始并非一帆风顺。他曾经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高产量、管理成本、以及如何扩大市场。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尝试和调整策略。 他通过在宿舍发传单、派发免费样品等方式推销饼干,但真正的转机来自于一篇校园报纸的报道,这使得他的小生意订单量从平均每晚3份饼干增加到80份。 为了扩大业务规模,伯科维茨找来了合伙人巴尼特(Jared Barnett),雇佣了员工,所有利润全部再投资回公司。他们建立了网上订购系统,并在校外租用厨房提高产能。 伯科维茨毕业后决定继续发展这一事业。他签约在纽约州的锡拉丘兹开设第一家实体店,很快又在伊利诺伊和马里兰的大学城开了新店。然而,他很快意识到经营一家有全国扩张抱负的专业连锁品牌,比当初的大学副业难多了。 随着生意的扩大,伯科维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他不得不缩减公司的企业规模,并亲自驱车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帮助业务发展。 正是这种坚持不懈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帮助伯科维茨最终找到了适合Insomnia Cookies的商业模式。 这个听起来像童话故事的真实案例,是塞思·伯科维茨坚持不懈和聪明策略的结果。伯科维茨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叹他的成功,还给予了所有大学生一个宝贵的启示:大学是尝试和实现创业梦想的绝佳时机。 伯科维茨建议,创业者应该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并且勇于尝试。他强调,导师的存在可以帮助避免重蹈覆辙,同时,大学时期拥有的时间和资源是难得的资本,应该充分利用。 伯科维茨的成功并非偶然。他在大学时的小尝试,不仅仅是出售饼干那么简单,而是在不断试错中学习和成长。他强调,做自己热爱的事情是成功的关键。 从一间宿舍的小厨房到拥有260多家分店的公司,伯科维茨证明了,只要有激情、坚持和正确的策略,即使是最小的副业也能成长为亿万美元的企业。 如今,尽管Insomnia Cookies已被Krispy Kreme以多数股权收购,并计划再次出售,伯科维茨依然专注于品牌的发展,并计划在2024年在美国新开数十家店。 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大学生和年轻创业者,向他们展示了,无论起点多么微小,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成功的渴望,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警惕! 加拿大夫妇1天内双双丧命 才确诊"流感" 病情迅速恶化! 女儿悲痛警告

在加拿大看病,第一关就是要找到家庭医生,如果没有家医,去医院急诊室就是一个字:等,小病小痛还能等个一天半天,最后看好了就行,但遇到大病,全靠运气。 然而,有家庭医生似乎也不是万能的。最近,一对加拿大夫妇生病去看医生,结果还是在同一天先后死亡,等医生意识到是什么病时,为时已晚。 据报道,这对夫妇是金妮(Ginny Killam)和杰弗里(Jeffery Killam),住在新斯科舍省的伍兹港(Woods Harbour)。 金妮和杰弗里今年都是59岁,本来还有几周金妮就要迎来60岁大寿的,却在2月25日这天,与丈夫一起离开人世。 据两个女儿回忆,母亲在去世前几天出现了类似流感的症状。 虽然现在是春天,但加拿大天气还不稳定,并未完全转暖,东部省份甚至迎来4月大雪纷飞,她们也没有多想,觉得可能是天气忽冷忽热导致的感冒。 “周二,她去看了家庭医生,被诊断出来是流感,当天就回家了,回来之后就上床休息。” 没想到才过了一天,周四,金妮症状就变得更加严重了,“脸色苍白、还冒冷汗”,家人们觉得不对劲,立即叫了救护车送医。 当晚,金妮就陷入了感染性休克。 陪妻子去医院的杰弗里在第二天也开始出现了症状,随后病情加重,也被送到了医院。 这个时候,两人的最终诊断结果才出来,女儿Sammi和Meta接到卫生部通知,说她们父母双双感染了A组链球菌。 为了以防万一,卫生部让姐妹俩也赶紧接受了抗生素治疗。 周日上午10点,杰弗里的心脏就停止了跳动,“两个小时候,母亲也去世了,我们同时失去了他们两个人。” 悲剧来得令人措手不及,姐妹俩一边悲伤,一边指责家庭医生,她们认为,如果母亲当时去看家庭医生的时候,诊所可以帮她做A组链球菌检测,及时治疗,而不是误诊成感冒,她可能就不会死了。 而且,如果母亲能够早一步被诊断出来,医院也可以尽早一步采取预防措施保护杰弗里。 杰弗里本来就在接受透析,身体状况不好,在这样的传染病面前属于高风险人群。 “他应该从周五晚上就开始服用抗生素的。” 新省卫生厅表示,2024年迄今为止,本省已经有40人感染A组链球菌,其中10人死亡。除了今天爆出来的这对夫妇,还有一个6岁男孩也因此丧命。 2022年以来,新斯科舍省的侵袭性A组链球菌发病率就有所增加,各个年龄段患者人数上升。仅2023年,全省就有5人死亡,今年才过了3个月人数就翻倍了。 这个A组链球菌是一种常见细菌,它可以无害地存活于人体喉咙和皮肤上。某些A组链球菌可引起像喉咙痛等轻微疾病,也会引发诸如猩红热等更严重疾病,可用抗生素治疗。 在极少见情况下,A组链球菌会引发非常严重疾病,如肺炎、败血症或骨骼感染,需住院治疗。 A组链球菌高发季节为秋冬呼吸道疾病常发的季节,全球新冠措施取消之后,病例就不断增加,由于患者症状与流感相似,不少人被误诊。 新省的公共卫生官员也表示,她们正在与各级医疗保健提供者合作,教他们如何准确诊断A组链球菌。“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确定这为常见呼吸道疾病还是更令人担忧的疾病是具有挑战性的。” A组链球菌感染症状包括,高烧、受影响部位严重疼痛肿胀和发红、头晕和意识混乱、皮疹、恶心呕吐、身体四肢严重疼痛、脱水。 卫生官员警告,如果这些症状急剧加重,都是危险信号,即便症状类似感冒,都需要提高警惕,不要拖着,立即就医! “这些症状会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如果过了18个小时症状还是没有好转,就寻求医疗帮助。” 今年1月份,也是在新斯科舍省,一名年仅49岁的男子因为感染A型链球菌去世,妻子表示,“他就是因为一拖再拖,才没了命的。”并提醒所有人千万注意。 这名男子名叫丹·维特摩尔(Dan Wetmore),在一个当地超市上班,这天突然感觉到身体不适,一开始是喉咙痛,紧接着症状加重,想着不传染给同事,他就休息了一周没去上班。 周一再去上班时,身体症状再次加重,全身疲惫、疼痛、还呕吐。 妻子让他去医院看看,但丹却说“没事,只是流感。” 结果情况没有好转,丹最终被送进了医院,检查发现,他感染的就是A型链球菌,直接被推进了ICU,人是上午进去的,命是下午没的。 丹的妻子事后也接受了抗生素治疗,还需要隔离,一边处理丈夫病死的噩耗,一边警告所有加拿大,千万不要轻视自己身体出现的病症,及时就医,保命重要。

北美全民出动! 日全食震撼降临 数十万人堵爆交通 又有人囤厕纸了!?

今天,一场罕见的天文盛宴——日全食,在北美大陆上空上演,成为天文爱好者和公众期盼已久的一景奇观。 自墨西哥海滨小镇开始,日全食如同太阳和月亮之间的神秘舞蹈,逐渐遮蔽了大片地区的阳光,为北美大陆带来了一丝暂时的黑暗。 这场壮观的天文现象令无数天文爱好者和普通民众兴奋不已,数百万人沿着日蚀路径等待,希望一睹这一不可多得的天文景象。 加拿大东部正是观看日食的最佳地点,在尼亚拉加大瀑布地区,数十万游客和居民挤爆现场,看到了一生难得的日全食。 当地下午2点左右,月球开始在地球和太阳之间移动,日偏食开始。在下午3点18分左右,月亮完全挡住了太阳,日全食正式开始。 不少当地的市民也都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拍摄的照片: 现场的记者都被如此壮观的景象震撼,忍不住激动落泪。 为了观看这百年一遇的天文盛宴,处在观测区域的人们可以说是倾巢出动,把交通堵了个水泄不通。 尼亚加拉大瀑布地区,从周末开始就出现了大批人群,天还没亮就有人开始等待了。 由于预料到了人流高峰将至,尼亚加拉大瀑布所在的安省区域政府早在11天前就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潮水般的游客涌入和可能出现的严重交通阻塞。 然而即便有着提前的准备,现场的人潮还是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比方说开往大瀑布的Go火车上,乌央乌央全是人,很多人在今天头一次坐上了站票的火车。 等待巴士的人也是大排长龙。 不过在多伦多市区,由于天气原因,云层太厚,很多人都看了个寂寞,只有一些运气比较好的市民,才在厚厚的云层中抓住了一丝机会。 日环食带一路东移,先后掠过魁北克、新不伦瑞克、 新斯科舍、爱德华王子岛,最后于下午5时15分结束。 身在渥太华总理总理办公室的特鲁多,上午也在屋顶上兴致勃勃地看日食。 而在日食带之外地区,民众将只能看到部分日食的日偏食景象,出现一轮月牙状的残阳,日光明显黯淡。 比方说在BC省地区,在这里,我们最多只能看到28%的日食。可惜的是,温哥华今天乌云密布,下着瓢泼大雨,完全观测不到。 不少市民都表示很可惜,遇上这样的天气,日偏食也完全看不到了。 日食先于当地时间上午10时许在墨西哥西南部墨西卡利湾沿岸出现,当地有数以千计的人聚集在海滩,佩戴了特制的日食观测眼镜,在乐队奏响《星球大战》主题曲的伴随下欣赏着这场“日月伴舞”。 随着最后一丝光亮被吞噬,月球彻底遮蔽太阳时,当地所有人都爆发出了欢呼,这一刻,仿佛整个宇宙都只剩下了黑暗。 即使被月球遮挡,太阳依旧发出了一丝夺目的光亮,形成了一个壮美的光环。观测者们将在这近2分钟的黑暗中,看到太阳光球周围出现一圈淡蓝色的日珥发光环,令人向往而又神秘。 整个日食过程只持续了2分钟,随着月亮的移动,太阳终于露出了一丝光亮。 随后,这条日环食弧线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途经美国得克萨斯州后,于当地下午3点15分穿过加拿大西南部的安大略省。 在路径所及范围内,将出现罕见的“日全食”奇观,月球将完全遮挡住太阳,使白昼顷刻间变为伪夜。 除了著名景点,多伦多等城市的公园、图书馆等也纷纷举办户外观测活动,向公众免费派发太阳镜,现场教授制作简易观测仪的方法。 更有趣的是,多伦多动物园将此次日蚀视为特殊的动物行为研究机会,邀请游客们通过在线表单记录动物们在日蚀前后的反应变化。 目睹如此罕见壮观的日环食过程固然令人向往,但人们务必牢记必要的防护措施。专家提醒,直视日食极易造成眼部永久性损伤,因此外出观测时必须佩戴经过认证合格的日食观测眼镜。 政客也不忘把握如此难得的时机,好好地挖苦一下对手,希拉里就在社交媒体上就拿特朗普为反例,提醒大家一定要戴好眼镜。 毕竟在上次日食的时候,特朗普就毫无防备地盯着太阳看: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儿童和宠物直接观看。多伦多人道协会呼吁,主人们应在家中为宠物准备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它们受到突然日光变化的惊吓。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上还充斥着人们关于“日食病”的讨论,他们声称日食前后感到身体不适,症状包括失眠、头痛甚至月经周期紊乱等。 尽管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但它反映了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深深的好奇和关注。NASA明确指出,日食与人类健康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唯一的健康风险来自于不安全的观测行为。因此,正确的观测方式和适当的保护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就在日全食开始前,不少人都如临大敌,和现在遇上紧急事态时的情况一样,不少美国人又开始囤厕纸了。 这还不是少数,不少人都表示自己早就已经囤好了纸,只为有备无患。 实在是没办法理解这些人的脑洞,难道他们担心日全食对人的肠道也会有影响? 虽然这场日环食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持续时间较短,但对于每一位亲眼目睹的幸运儿来说,这都将是一生难忘的天象奇观。 天文学家表示,这次日环食同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绝佳机遇,世界各地有数百家天文台在全程观测记录,未来将汇总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你看到日全食了吗?

最新! BC留学生配额几近腰斩 加拿大狂砍学签数量 这些人要受影响!

加拿大的BC省和安省向来是广大留学生的聚集之地,然而在今后,这样的局面可能很快就会被打破。 就在今天(4月5日),加拿大移民部部长米勒(Marc Miller)宣布了一项重大调整,对2024年全国各省和地区的留学生配额进行了重新分配。 首当其冲的便是安省和BC省,两省的留学生配额均遭到大幅削减。BC省面临着近乎“腰斩”的局面,配额数量从60,864人减少到32,183人,下降47%。 安省则更惨,削减的幅度全国最大,从2023年的239,753人骤降至2024年的91,436人,降幅度高达62%。 这样的变化无疑给想要来加拿大留学的学生和教育机构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之所以会推出这般举措,旨在应对日益增长的国际学生数量,确保加拿大各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移民部长米勒在声明中强调,这一决策旨在保护加拿大省级高等教育系统的完整性,并通过吸引最优秀的国际学生来到加拿大学习,为经济发展领域培养关键人才。 此外,米勒也提到,此次配额的分配采用了“净零增长”模型,即2024年新批准的学签数量将与今年到期的学签数量相等,2024年的目标是批准48.5万份学签。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留学生可以不受此限制,例如中小学生、硕士或博士生,移民部从2024年获批学签的目标数量中扣除了这些群体的预计数量。 因此,2024年加拿大移民部获批学签的目标是23.6万份,换句话说,2024年只有23.6名本科和大专的留学生能够前来加拿大留学。 米勒认为,这一模型的应用,旨在抑制国际学生数量的无序增长,同时确保加拿大各省和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均衡发展。 在具体的分配方案中,安大略省、BC省以及其他一些省份的留学生配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爱德华王子岛、曼尼托巴省等省份也面临10%至28%不等的减幅。 反观阿尔伯塔省和魁北克省等地区,名额则获得了增加,分别增幅23%和33%。 此外,米勒部长还提到,对于那些学签批准率低于平均水平的省份,将会通过一次性的额外配额调整,来帮助这些省份达到他们预期的国际学生数量。比方说西北地区,配额相比去年就一下子增加了6968%。 然而,这一配额方案最终将直接导致2024年加拿大新来大学和大专院校的国际学生数量锐减约42%。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如今正面临住房危机和临时居民人数激增的问题,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和安大略省省长福特均表达了对留学生和临时居民增长速度的担忧。 特鲁多强调,加拿大需要控制临时居民的数量,而福特则明确表示希望安大略省的大学和学院优先招收本地学生。 尽管政府的这一系列调整措施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但移民部强调,这些变化旨在为国际学生提供更多支持,同时促进加拿大各省和地区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但是,对于许多梦想来加拿大留学的年轻人来说,这次的配额调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