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新闻
生活
地产
财经
娱乐
社会
电子报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新闻
生活
地产
财经
娱乐
社会
电子报
Search here...
Search
新闻
生活
地产
财经
娱乐
社会
电子报
Search here...
Search
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惊爆! 北美藏1300+”毒气点” 数十万人每天吸致癌气体 比二氧化碳强80倍 白血病风险翻倍!
新闻
2025-09-01
0
最近,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震惊了全美——整个国家地底下居然藏了1300+个“毒点”,数十万人危险! 这项报告是由美国加州非营利科研机构——PSE健康能源研究院发布的。 研究团队发现,美国境内有约127,000人以及超过100所学校与医院位于甲烷“超级排放点”两英里范围内! 数据报告显示,全美范围内有1,300 多处重大甲烷泄漏点,其中新墨西哥州泄漏点数量最多,超过 770 处。 几乎在所有检测样本中,他们都发现了超标的苯含量。 也就是说,当地居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吸入无色无味的气体,面临巨大的健康风险。 在科罗拉多州,情况更可怕—— 居住在高强度油气排放点5公里范围内的2-9岁儿童,患白血病的概率几乎是其他儿童的2倍! 这些“超级排放点”的排放量比政府规定的标准高出10倍! 根据现行规定,美国环保署(EPA)要求各州监控甲烷排放,并对超过每小时100公斤的泄漏点立即处置。 然而,研究发现现实操作起来,偏差很大。 就拿路易斯安那州比安维尔教区某点举例来说,排放浓度达 1,320 公斤/小时;德州的里根县更是超过 3,500 公斤/小时!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本身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捕热效应比二氧化碳强80倍。 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一旦设备故障、管道破裂或阀门失灵,甲烷便会快速逸出。 更令人担忧的是,甲烷并非“孤立”排放物。 研究表明,在泄漏过程中,甲烷常常携带 苯(benzene)、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和二甲苯(xylene) 等高毒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统称 BTEX)。 其中,苯被确认为“强致癌物”。 长期暴露于这类混合物中,可能引发居民罹患白血病、心脏病,中枢神经损伤、器官衰竭,甚至精神障碍。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整理了2016至2025年全美11个“产气大州”的排放样本。 结果显示,几乎每个样本中都含有BTEX及正己烷等高危物质。 具体来说,苯可导致人类患上白血病、男性不育;长期吸入甲苯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记忆障碍与情绪紊乱;乙苯可引发听力丧失,被列为“潜在人类致癌物”;二甲苯会增加罹患心律不齐和心脏病的风险;正己烷则会造成肌肉萎缩,严重的甚至瘫痪。 研究人员警告,这些物质不仅危害空气,还可能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形成多年持续释放的“隐形污染源”。 PSE研究员索菲娅·比索尼奥(Sofia Bisogno)表示:“这些泄漏事件往往没有媒体报道,公众根本不知道自己正暴露在毒气云之下。” 就比如说,在科罗拉多州韦尔德县,住在当地一个储油罐旁的移动房车里的人,就不知不觉地吸入了高浓度苯。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估算,全美每年约20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其中相当部分与石油天然气排放物有关。但即便如此,美国也从未将“空气污染”作为直接死因。
恐怖! 网红直播突遇SUV冲撞 下秒惨被撞飞 玻璃炸裂 全场混乱 “人生最后一餐”
新闻
2025-09-01
0
一场原本轻松愉快的美食点评,下一秒就变成惊心动魄的灾难现场,而这一幕,全被镜头拍了下来。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美国有两个知名网红博主在餐厅里拍片,结果飞来横祸,一辆SUV失控冲进店里,两人当场就被掀翻,撞飞出画面! 这起事故发生在德州休斯敦的CuVee's Culinary Creations 餐厅,知名博主Nina Unrated与同为网红的前男友Patrick Blackwood正在这里拍美食测评视频。 只见餐桌上摆满了三文鱼迷你汉堡、生蚝、龙虾松露芝士通心粉和虾仁粗粮粥。 作为网红的两人也很敬业,举起汉堡“碰杯”,仪式感满满,没想到他们刚咬下一口,意外发生了——一辆SUV以每小时约35至40英里的速度,直冲餐厅玻璃,瞬间将二人掀翻!玻璃碎片四溅,现场一片混乱。 餐厅里面还有其他食客,有人立即报警,救护人员随后赶到,将两人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幸好,他们虽然受了伤,但没有生命危险,还在医院接着拍后续。 Nina满身是玻璃碎屑,手脚与颈部布满划痕与瘀伤,躺在病床上说:“我全身都是玻璃碎片,感觉很糟糕。” 她回忆道:“就在我咬下三文鱼汉堡的那一瞬间,下一秒就像世界崩塌,SUV直冲而来,玻璃炸裂,直接撞上了我们。我和他分别在左右两边,被直接击中,离死亡只有几英寸。庆幸的是,我们活了下来。” Patrick面部与头部都受了伤,需要缝合。 当地警方透露,肇事司机是一名女性,“她原以为车辆已挂入停车挡,但其实还是空挡,所以当她松开刹车时,车子就直接冲入餐厅了。” 撞飞了两人,餐厅被砸了个稀碎,司机毫发无伤,但需要承担起赔偿的责任。 逃过一劫的两个网红也表示,这次的经历让他们重新思考了一遍人生, “这场恐怖经历让我们认识到生命有多么脆弱,明天不一定都会到来的。不能太纠结于小东西,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那一餐,可能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餐。” 这段被撞飞的视频也在网上疯传,不少网友直呼两人确实命大,堪称“奇迹”了。 就在7月30日,美国伊利诺伊州一家餐馆也被一辆汽车冲进来撞烂,2岁男孩因此丧命,14人受伤。 这起悲剧发生在芝加哥以西约40英里处的奥斯威戈村,下午1点55分,一名五十岁的女性开车撞上了芝加哥街头小吃风格餐厅的前门,造成14人受伤,其中8人送医。 与家人外出吃午餐的2岁男童是这起事故的唯一死者,当时人就坐在餐厅里,没想到下秒就被死神带走了。 虽然这些事故司机全责,但换个角度,很多时候,人确实都不是慢慢老死的,而是突然某一天就走了,既然人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珍惜每一个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骇人! 老人婚礼现场行刑式处决儿媳 一枪爆头 家人全吓傻!
新闻
2025-09-01
0
美国伊利诺州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家庭悲剧,一名76岁老人竟然在家庭婚礼上,亲手枪杀了自己的儿媳妇。 7月25日晚上10点多,绍姆堡市的万豪酒店外突然传来枪声。45岁的俄亥俄州女子克莉丝汀·莫耶(Christine Moyer)参加完家庭婚礼准备离开时,被公公罗兰德·施密特(Roland Schmidt)近距离开枪打中头部。 事情发生得很突然。当晚婚礼结束后,莫耶走出酒店打算回家,没想到76岁的施密特悄悄跟了上来。 就在酒店门口的停车场,趁着莫耶和其他家人说话的时候,施密特从背后朝她的脑袋开了枪。 在场的人都被吓坏了,有人立马冲上去把施密特按倒在地,然后交给了赶来的警察。警方在现场找到了那把枪。 莫耶被紧急送往帕克里奇市的路德总医院抢救,可惜还是没能救回来。 到了周一开庭,检方才透露了这起案件背后的真相。原来,施密特对儿媳妇要离婚这件事非常愤怒。 就在婚礼前几个星期,施密特从儿子那里得知莫耶打算提出离婚,施密特认为她背叛了家庭,因而蓄意报复。 库克县检察官埃伦·曼德尔托特(Ellen Mandeltort)在法庭上表示:“他就是在她家人面前把她给处决了。” 更可怕的是,检方发现施密特早在一个星期前就开始计划这次行凶,甚至还想着杀完人后自杀。 这件事真的让人很难理解。本来应该是全家人高高兴兴参加婚礼的日子,却因为一个人的极端行为变成了家族永远的阴影。 现在施密特被控一级谋杀罪,法官直接下令不准保释。他的下次开庭时间定在8月22日,案子还在继续审理当中。 一场本该充满欢声笑语的聚会,就这样变成了所有人心中永远的痛。
寒冬! 加拿大惊现”地狱级内卷” 投600份简历找不到工作 未来20年经济遭严重拖累
加拿大
2025-09-01
0
经济大环境不留人,越来越多毕业生都选择回国,即便想留下来,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局,大家都在苦苦挣扎。 上周统计局公布最新就业数据,一片惨淡,年轻人失业率更是屡创新高,达到了15年来最高水平。 为了“拖延时间”,很多毕业生选择读研读博,“被迫深造”,实则在求生存! 今年7月,毕业于多伦多城市大学计算机科学的印度小哥阿纳夫·沙希德(Ahnaf Shahid)就离开校园了,他满脸绝望地坐在狭小的公寓里,第137次刷新求职邮箱——依然没有回复。 小哥表示,自己过去一年投了超过600份简历,换来的只有寥寥几场面试和数十封千篇一律的拒绝信。 “从小父母就说,学计算机等于铁饭碗。但我甚至开始怀疑,拿到学位是不是一个错误。” 小哥的履历说实话很亮眼了,CO-OP实习、机器学习项目、编程竞赛奖项。 但现实就是,连初级开发岗位,公司都要求“3年以上经验”了,他一个毕业生哪来的经验。 这就跟6岁的小孩哥说自己带娃经历7年一样,当网络热梗变成现实,笑都挤不出来... 然而,小哥的案例并不是唯一。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7月全国青年(15-24岁)失业率飙升至14.6%,多伦多更达15.8%,创下近15年新高。 面对萎缩的就业市场,越来越多毕业生被迫转向研究生、甚至博士项目,将校园变成“就业避风港”。 加拿大创新经济研究所(IEE)报告指出,2025年科技行业入门级岗位较2020年减少21%,而毕业生数量同期增长34%。 多伦多大学劳动经济学家马克·汤普森一阵见血,“十年前‘学编程不失业’的黄金定律,早就已经失效了。AI自动化取代了30%的初级编码工作,企业又因经济不确定性,更倾向雇佣资深员工。” 于是,很多人就把“深造”当成缓兵之计,但研究生就业竞争同样激烈。 加拿大小哥马修·里奇本科毕业生之后参加了15场招聘会,结果发现“所有展位前都排着上百人,HR直接说‘我们今年只招有硕士学历的’。” 最后,他选择了读研,学软件工程专业。 他表示,自己现在每周20小时打兼职工,担任助教,换取微薄的津贴。“至少这里能给我一个身份,” 他翻着博士申请材料,坦言“如果最终能当教授,或许比在科技公司挣扎更稳定。” 华人学生苏菲·吴(Sophie Wu)目前正在多伦多大学读研一,处境和马修一样。 “助教岗位的时薪还是22加元,和5年前一样。可没有这份收入,我连房租都付不起。” 统计局报告表明,全国的“长期失业者”占比23.8%,超38万人,为1998年以来最高;就业市场“内卷”现象加剧,几千人抢几个岗位的事情每天都有。 前段时间,加拿大国家展览会(CNE)开了5,000个临时岗位,结果就有54000人来抢。 人力资源公司Randstad Canada总监艾玛·李(Emma Lee)指出“雇主现在有绝对选择权,“一个行政助理岗位能收到300份简历,其中40%是硕士学历。” 这种环境下,连传统“保底行业”也摇摇欲坠。 心理学本科毕业的华人学生余瑞秋(Rachel Yee)本来还想进入人力资源领域,结果投了82份申请全部石沉大海。“招聘网站上的职位挂了半年都不下架,实际上根本不招人。” 目前,她正在申请博士项目。 加拿大研究生协会执行董事伊恩·韦雷利表示,如果政府再不作为,“‘失落的一代’将拖累未来20年经济。”
惨了! 加拿大寄美国包裹遭35%重税 小企业哀嚎”撑不下去” 温哥华老板被迫全面停运!
加拿大
2025-08-30
0
好日子到头了!从8月29日起,加拿大人往美国寄个包裹都变成了一场噩梦。 一项实施近百年的免税政策正式终结,现在几乎所有寄往美国的包裹,都必须得先交35%关税才能过境。 这项重大变化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签署的行政命令,终结了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进入美国的“最低限额”政策。 对于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中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锤。 BC省Lantzville居民瓦莱丽·伯顿(Valerie Burton)只想寄一枚西海岸步道徽章给美国朋友,却在邮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工作人员告诉她,所有寄往美国的包裹都必须通过Zonos应用程序预付关税。 伯顿不得不在信号微弱的邮局里下载应用程序,反复上传同一个徽章的照片。令她愤怒的是,应用程序给出了三个不同的价格,从8分到1.75美元不等,再加上手续费和清关费,总费用甚至超过了徽章本身的价值。 “我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平时遇到这种事我肯定会抗议到底,但这次我被逼得没办法,因为我必须把东西寄出去。”伯顿无奈地说。 更让人沮丧的是,邮局工作人员对新规定也不熟悉。伯顿致电加拿大邮政客服,却发现没有人能够提供有效帮助。“没有人知道我在说什么,因为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新事物。” 个人寄包裹已经够麻烦了,那些指着美国客户吃饭的加拿大公司就更惨了。 温哥华服装品牌Free Label的创始人杰斯·斯滕伯格(Jess Sternberg)表示,美国客户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5%,但现在不得不暂停所有对美发货。 “由于风险太高,信息又不充分,我们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斯滕伯格说,“如果情况不改变,我们的企业很可能撑不下去。” 她的公司专门生产女性包容性慢时尚服装,产品在加拿大制造,但使用了部分进口材料。 过去一年里,加拿大销售额下降,美国市场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现在这条生命线被彻底切断了。 当然了,也有公司选择硬扛的。安省圣凯瑟琳斯的本土美妆品牌Cheekbone Beauty Cosmetics决定自行吸收关税成本。这家原住民拥有的清洁美妆公司30-35%的销售额来自美国。 创始人詹恩·哈珀(Jenn Harper)表示,额外关税导致运费增加25-30%,公司目前选择承担这部分成本,但这只是临时措施。“我们不想吓跑美国客户,但长期来看可能无法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贸易升级和吞并威胁引发的“买加拿大货”运动,为该公司带来了订单激增,这给了他们承担额外成本的空间。 加拿大服装联合会执行董事鲍勃·柯克(Bob Kirke)将这项政策比作“双刃剑”。一方面,免税政策曾让许多小公司能够直接向美国消费者销售,无需文书工作和关税。另一方面,政策的终结让许多企业措手不及。 “很多公司应该更了解原产地规则,但这几年他们不需要了解,现在调整起来会很困难。”柯克说。 根据加拿大独立商业联合会的调查,约三分之一的加拿大出口企业依赖最低限额免税政策。如果当前贸易战持续,五分之一的企业将在六个月内倒闭,40%的企业撑不过一年。 各大物流和电商平台已经开始调整策略。FedEx仍在接受美国包裹,加拿大邮政与第三方合作收取并转交关税。 但Etsy和eBay已停止通过加拿大邮政为美国订单提供运单,而Chit Chats只接受已预付关税的包裹。 多伦多贸易专家、麦卡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约翰·博斯卡里奥尔(John...
史上罕见! 生孩子遭遇医疗重大失误 妈妈获赔近10亿美元! 婴儿终生残疾!
新闻
2025-08-30
0
这可能是每个准妈妈最害怕的噩梦,本来满心期待的怀孕,却因为医院的严重失职,让一个家庭的生活彻底改变。 安妮莎·赞坎内拉(Anyssa Zancanella)怎么也没想到,一次短途旅行会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女儿出生后严重残疾,法院判决赔偿近10亿美元,震惊全美。 2019年10月,怀着第一个孩子的她正在盐湖城地区旅行时,羊水突然破了。 距离怀俄明州的家庭医生有好几个小时车程,情急之下,一家人冲向了最近的约旦谷医疗中心西谷分院,然而,这个选择竟带来了惨痛的后果。 到了医院,问题就开始了。医护人员给赞坎内拉注射了“过量”的催产素来催产,但接下来却对她不闻不问。更要命的是,负责照顾她的护士竟然是新手,几乎都是头一回独自处理产妇分娩。 “这些护士要么是第一次,要么就是最初几次独自负责产妇。”法庭文件显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赞坎内拉的情况越来越危险,但医生们就是不做剖腹产。直到她入院超过24小时后,医生才终于决定手术。但一切都太晚了。 这个致命的延误让婴儿严重缺氧,造成了永久性的脑损伤,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脑瘫。 法庭文件指控,产科医生明明知道分娩过程出现了严重危险,却仍然“抛弃了母亲和胎儿”。 现在,小阿扎伊利(Azaylee)已经5岁了,但她的生活和普通孩子完全不同。她不会说话,经常癫痫发作,每时每刻都需要人照顾。 全家人现在都睡在一张床上,因为阿扎伊利根本没法独自睡觉,她还得定期接受各种治疗。 “她的人生被偷走了,我们所有人的人生都被偷走了。”赞坎内拉在法庭上哭着说。“我知道我的女儿还在那个身体里,但她就是出不来。我每天都在想这件事。” 这样的话听起来让人心碎,一个母亲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困”在受损的身体里,这种痛苦恐怕没人能真正理解。 审理此案的第三区法官帕特里克·科勒姆(Patrick Corum)听完整个案情后,简直气炸了,他认定现已倒闭的斯图尔德医疗保健公司必须承担责任。 法官在法庭上毫不客气地说:“她在加油站厕所里生孩子,或者在非洲某个小屋里生,都比在这家医院生要安全得多。说真的,这里就是全世界对她来说最危险的分娩地点。” “她本来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她应该拥有的人生,现在全都被困在了一个脑损伤孩子的身体里,”法官继续说道。“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比这更彻底、更完全的损失了。” 最终,科勒姆法官判决赞坎内拉、她的伴侣丹尼尔·麦克迈克尔(Daniel McMichael)和他们的女儿总共获得9.51亿美元赔偿。 不过法官还说,如果斯图尔德公司没有在诉讼过程中玩失踪,赔偿金额可能会更高。“如果被告还在场的话,证词肯定会更详细,也更有说服力。”法官表示。 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这笔钱能拿到手吗? 斯图尔德医疗保健公司基本上已经彻底退出了这个案子。该公司在2024年申请了破产保护,把所有医院都卖掉了。简单来说,就是想赖账。 家庭律师詹妮弗·莫拉莱斯(Jennifer Morales)倒是比较乐观,她认为这家人至少能拿到一半的赔偿,也就是惩罚性赔偿那部分。 科勒姆法官对斯图尔德公司的做法非常不满:“从2024年春天开始,被告的整套策略就是想方设法阻挠司法公正。” 法官还坦言,正是因为被告方不露面,他在判决时反而有些犹豫,不想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这起案件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医疗事故赔偿史上金额最高的案例之一。它不仅让这个家庭承受了巨大痛苦,也暴露出医疗系统管理上的严重漏洞。 一次本该充满喜悦的分娩,却因为医院的疏忽大意,变成了一个家庭永远的伤痛。这个案子也再次提醒大家,选择医院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医疗安全真的关乎生命。
名校"学霸"竟全靠造假! 印度留学生疯狂作弊 领全额奖学金 遭驱逐出境!
新闻
加西周末
-
2024-09-21
想上名校却苦于成绩平平?印度有位小哥想了个歪招:伪造成绩单、编造推荐信、假造父亲死亡证明,结果轻松拿下美国名校offer,甚至还有全额奖学金! 不过,这个精心编织的谎言如今却彻底破灭,小伙现在即将被驱逐出境。 这位小哥名叫阿南德(Aryan Anand),整起事情的经过比你想象的还要戏剧化。阿南德在网上大胆自曝,称自己的一切成就都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 他从申请美国名校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精心策划的骗局。为了逃避印度高考的竞争压力,他决定利用远程申请的便利,瞄准美国的高等学府。 说干就干,阿南德用AI生成了一份看似情感丰富、逻辑严密的申请文书。要知道,写文书可是申请美国大学的关键一步,很多学生都在这上面下了大工夫,但阿南德可不走寻常路,他直接让AI代劳。 生成了文书还不够,阿南德接着伪造了自己在印度高中取得的优异成绩单,甚至冒充校长写了一封“真诚”的推荐信。 推荐信本应通过学校官方邮箱发送以确保真实性,但阿南德聪明地绕开了这一点,他买下了一个与学校名称非常相似的域名,用这个假邮箱发送了所有申请材料。结果呢?美国的招生官毫无察觉,直接录取了他。 虽然常春藤盟校没有接受他的申请,但美国排名前50的理海大学却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还大方地提供了全额奖学金。 就这样,阿南德不仅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书,还得到了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甚至是往返印美之间的机票补贴。 不过,阿南德可不满足于此。拿到了奖学金后,他又开始新的造假之路。他伪造了父亲的死亡证明,谎称父亲因癌症去世,申请更多的经济援助。 理海大学看过他那份“感人至深”的AI文书后,非但没有怀疑,反而进一步扩大了资助范围。阿南德利用这一系列手段,把自己在美国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 既然已经骗到了入学资格,那是不是应该老老实实学习呢?答案显然不是。阿南德知道自己无法在美国的严苛学术环境中生存,于是他决定继续作弊。 每次考试时,他都坐在考场门口附近,拿到试卷后就趁监考老师不注意溜出去,然后用手机和AI工具完成试题,再伺机混入考场交卷。 凭借这一套路,他竟然顺利通过了所有考试,还在最后一学期拿到了完美的4.0 GPA。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伪造了一份实习简历,声称自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成功找到了纽约一家小型保险公司的远程实习工作。 虽然这份实习每天只需工作2-3小时,但每个月却能赚到1500美元,生活可谓是过得舒舒服服。 阿南德本以为自己的谎言可以瞒天过海,但纸终究包不住火。或许是自信心膨胀,他居然在Reddit上发了一篇帖子,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整个骗局。 帖子标题更是直截了当:“我的生活和事业都建立在谎言之上。”他在帖子中毫不掩饰地写道,自己如何利用AI技术伪造申请材料、成绩单和父亲的死亡证明,并通过作弊在美国名校获得全奖。 他甚至还有些自豪地表示:“那些能拿到奖学金的学生通常都是奥林匹克获奖者,而我,唯一的成就是成为了一个成功的骗子。” 然而,这篇帖子很快引起了论坛版主的注意。版主通过分析阿南德的活动记录,发现他只关注理海大学。于是,版主联系了理海大学,并提供了所有证据。 校方随即展开调查,确认阿南德的确通过伪造材料骗取了奖学金。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可想而知:阿南德被学校开除,还面临着被驱逐回印度的命运。 今年4月,阿南德因伪造罪被捕,并于6月认罪。本应面临10至20年监禁的他,幸运地与学校达成了认罪协议,免去了牢狱之灾,但他被学校开除,并即将被遣返回国。 他那原本看似光鲜亮丽的美国梦,随着他的自曝而彻底破灭了。 在AI疯狂成长的当下,阿南德这并不是个别现象。随着A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利用AI生成文书、推荐信,甚至成绩单。 这种现象让许多大学感到头疼,甚至有些学校已经开始严令禁止“AI材料”。比如,布朗大学就明确表示,任何使用AI生成文书的申请将直接被拒绝。 用AI代替自己努力,短期内或许能蒙混过关,但长远来看,造假终究无法持久。更重要的是,诚信是教育的基石。 无论AI技术多么发达,申请者的真实性和独特性永远无法被替代。靠造假获得的成功注定不会长久,而真正的成就只能通过努力和付出获得。
可怕! 美国情侣被棕熊生吞 靠残肢手表认尸; 网红小哥钻熊洞被熊堵了
新闻
加西周末
-
2024-09-21
9月14日,一名网红小哥作死“钻熊洞遭追杀”的视频火遍的全网,网友们纷纷评论:死了也活该! 这个为了博眼球和流量不惜把命给豁出去的小哥名叫史蒂芬·扬科维奇(Stefan Jankovich),是个塞尔维亚人,在洋抖上坐拥110万粉丝、INS粉丝也有近100万人,也算是妥妥网红一枚了。 这天,小哥突发奇想,只身一人、戴着个摄像机,就跑到树林的熊洞里一探究竟! 从视频可以看见,小哥偷偷摸摸地钻进了一只棕熊的巢穴,也不知道是咋想的,整个人都蹲了进去拍视频。 这个洞穴还是挺宽敞的,小哥进去还绰绰有余。 就在小哥还在“探险”的时候,这个洞穴的“主熊”——一只棕熊回来了! 可能是没走远,听见家的方向传来声响,这只棕熊又折返回来了,结果就见家被偷了,一个人类在里面。 棕熊没有第一时间冲进去,而是在洞口往里窥探甚至一度身体鑽进洞裡,张牙舞爪,都几乎快碰到小哥了! 小哥见状也不敢大喘气,瞬间老实不敢动了。 好在,这只棕熊比较谨慎,没有直接入洞,在外面闻了闻,就退回高处观望了。 小哥趁着棕熊稍微离开洞孔的空隙,小心翼翼地挪动到洞口,试图离开熊窝。就在小哥准备把头探出洞口的时候,棕熊一下子凑近了! 这一下,人熊直接近距离接触了,让一众网友吓得尖叫! 好在,这头棕熊似乎并不饿,让小哥最后安然无恙地逃脱了。 小哥上传这个视频本来可能是想吸引眼球猎奇的,但网友们看见他为了流量玩命拍片,纷纷怒骂: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蠢的人!! 但要说到作死惹棕熊的人,这个小哥还不算下场凄惨的,毕竟活着逃过熊口了。 在美国,有一个外号叫“灰熊人”的男人——提摩西·崔德威,他每年都要去棕熊保护区野营,还和棕熊一起游泳。 提摩西出生在美国一个中产家庭,高中时染上酗酒的恶习,毕业之后生活一塌糊涂,甚至染上毒瘾,差点丧命。 因为他从小就喜欢熊,当时医生朋友就建议他去全美棕熊最多的阿拉斯加州卡特迈国家公园走一走,想借此让他振作起来。 没想到这一走,就让提摩西对棕熊的爱一发不可收拾,成了棕熊的狂热爱好者,不仅全身心投入了熊类的保护工作,更是大胆靠近棕熊。 不知道隔壁美国是怎么分的,但在加拿大,棕熊绝对是陆地王者,比起黑熊来说战斗力强的不止一丢丢,一掌就能拍死一只马、拍碎美洲野牛的脊椎,拍死人更是轻而易举。 相比吃植物为主的黑熊,棕熊十分凶猛,一定要吃肉,且经常攻击大型动物。 提摩西经常去卡特迈国家公园露营,这里是全世界最荒凉的国家公园之一,却是全球最大的棕熊保护区。 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活着大约2200头野生棕熊,提摩西每年就是为这些熊而来。 提摩西的女友曾说过,他到这里比回家还开心。这个男人认识保护区里上百头棕熊,给它们一一取了名字,甚至可以和不少棕熊近距离接触。 2003年,两人按照惯例来这里露营,但回家的机票出了点问题,然后回到公园,等到10月6日,他们跟一个朋友约好,让他开飞机来接他们。 等也是等,两人就现在附近走走,却没想到这一走,就是死路一条了。 朋友开着飞机来接人的时候,没看见两人的踪影,顿时心生不详预感。 找了一圈之后,在灌木丛里看到了一头成年公熊,正在啃食着提摩西和女友残缺的尸体,一条被啃剩的残肢上戴着提摩西的手表! 他立刻叫来的工作人员,吃人的熊被击毙。 他们在熊的胃里找到了两人其余的部分,都已经被嚼成肉块了,最后只能装成两大袋,送到法医面前。 警方在现场还找到了提摩西的摄像机,刚好录到了两人遇袭时的声音。 这段六分多钟的音频被称为“提摩西的死亡录音”,连法医听了都觉得毛骨悚然,直到今天仍然禁止公开。 据悉,这头吃了提摩西和女友的棕熊,来自卡特迈国家公园深处,一头体长接近三米、体重四五百公斤重的壮年公熊,爪子长度接近15厘米。 这头熊没跟提摩西接触过,原本可能只是想去营地旁的布鲁克斯河里捕食鲑鱼。 提摩西觉得自己与棕熊们熟悉,从不遵守自然规矩,尤其是在棕熊集中捕食鲑鱼的季节,也不愿意把营地搬离河边。 公园管理处对提摩西也很是头疼,1994到2003年,他们就接到了6起投诉。 最终,提摩西为他所痴迷的棕熊献出了生命的代价。 对此,网友如此评价,“自以为是,毫无敬畏之心。”
男子彩票中了$100万 竟全部送人 自己一分不留!
新闻
加西周末
-
2024-09-21
在生活中,可能所有人都会想象中乐透后会如何使用那笔巨款,是环游世界,还是购置豪宅? 然而,这位来自美国维吉尼亚州的男子却出人意料,他中了大奖后并没有自己享受,而是把百万美元全数赠予儿子,作为一份特别的结婚礼物。 事情发生在维吉尼亚州的王子威廉县,这位幸运父亲是一名忠实的彩票玩家。他在8月初的某天,前往当地的PJ's Neighborhood Variety Store购买了一张“Cash4Life”的乐透彩票。 出乎意料的是,这张彩票居然中了大奖,奖金高达100万美元!面对这笔意外之财,父亲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整张彩票送给了他的儿子Aaron Andrews和新婚妻子。 “这是把他赶出地下室的最佳方法,”这位父亲打趣地对维吉尼亚彩票官员说。原来,Aaron与他的妻子今年4月刚刚结婚,但由于经济拮据,新婚夫妻一直住在父亲家中的地下室,过着节俭的生活。 示意图 拿到这笔百万奖金,Aaron和他的妻子终于能够摆脱地下室的狭小空间,计划购买属于自己的新家。 Aaron在领奖时感慨道:“我有一位伟大的父亲,他一直为我着想。”这笔钱不仅意味着一份经济上的支持,更是一份无言的父爱表达。 据了解,这张“Cash4Life”彩票可以选择每周领取1000美元的终身奖金,或一次性拿走100万美元。 Aaron和妻子最终决定选择后者,即一次性领取百万现金。他们计划用这笔钱购置新房,并开始规划未来的生活。这对于夫妻二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天降的福气,而Aaron更是难掩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这桩温情的故事通过媒体曝光后,瞬间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了对这位父亲的钦佩与赞赏,称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好运,更是一份特殊的亲情流露。 “中了乐透不自己享受,全给儿子,真是难得一见的好父亲。”一位网友如是说。 无论如何,这一百万美元不仅改善了Aaron和妻子的生活状况,也为他们未来的家庭发展奠定了基础。或许Aaron最感激的,不仅仅是这笔钱,而是父亲那份无私的爱与支持。
"以为我要死了"! 妹子心悸眩晕送医 发现竟是Costco床垫惹的祸!
新闻
加西周末
-
2024-09-21
最近这段时间,Costco频繁因为涨会费、限制用户等上新闻,但就在这几天,又连续有人爆出在Costco买东西踩雷的,甚至引起健康问题?! 是这样的,一个网名为@hausoffloa妹子在洋抖上爆料,说自己5年前在Costco买了个Blackstone牌子的记忆泡沫床垫。 本来是为了睡得舒服买的床垫,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人体慢性杀手”! 在这5年期间,妹子的身体出现了各种症状,从一个按时健身的健康人,到现在连饭后散步都走不完一圈的病患。 不仅如此,妹子整个人变得十分敏感。 “这太令人沮丧了,因为我太紧张了,任何一点声音、任何一点小事都会吓到我,我觉得是自己的皮质醇过高,这让我感觉非常奇怪。” 在外面多溜达一圈,妹子都会觉得自己快喘不过气来,或心跳加速到要晕过去,一度以为自己要噶了。 总结下来,妹子的症状包括心悸、焦虑发作、眩晕等等,她去看了医生,做了一切能做的检查,但出来的结果都很正常。 “所有医生都告诉我只是压力或更年期,但我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妹子还是不舒服,最后找了别的医生,最后做了个“虚弱测试”(自然疗法的一种),“医生告诉我,其他病人也有相同的症状,都是因为家里床垫的问题。” 医生让她抱着记忆泡沫枕头做了脉搏测试,结果“我的心脏反应很大!” 于是,妹子就把自己生病的原因归咎在Costco的记忆泡沫床垫上。 对此,睡眠医生指表示,床垫在生产中确实使用了很多化学物质,但也只有在制造过程中释放蒸汽时,才会对人体有害。 目前,暂时没有证据表明记忆泡沫床垫会导致以上症状。 如果说这个妹子的控诉还有争议,下面这个退款的例子简直被全网赞爆。 Costco退货政策有多宽松,这个大家相信都有所耳闻,用了2年半不喜欢了沙发、穿过的内裤、有尿渍的垫子,只有想不到,没有退不了的。 一直以来,不少人对那些滥用Costco退货政策、钻空子占便宜的人都相当唾弃,但最近一个妹子去退掉买了2年的打印机,却获得全网支持,甚至拍手称快! 是这样的,玛丽莎(Melissa Simonson)在2年前花了$198加币在Costco买了一台惠普打印机,结果买回来才发现,这个型号的打印机还要另外下载订阅才能用。 玛丽莎一开始不知道,还买了墨水和打印纸,结果也用不了,“除非你支付月费,否则无法打印。” 这个打印机一开始封尘了一段时间,玛丽莎因为实在是需要才使用,没想到这个打印机像个吞钱的无底洞,还有别的额外费用。 实在是受不了了,玛丽莎直接抱回去退掉了,并把退货的过程PO上网,提醒网友们在挑打印机的时候注意惠普这个型号。 “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事情,我买了打印机、墨水和打印纸,还交了WiFi和电费,仍无法打印。我真的很惊讶Costco会上架这样的产品,我想知道,他们是否知道里面有陷阱?” 网友们也表示,这种有“隐藏消费”的打印机真的很坑,“有时候买一台新打印机比墨水还要便宜的多。” 还有人也才了同样的雷,在买了Instant Ink产品后,就发誓再也不买惠普的其他产品了。 “我在2020年也买了一台,当时就很生气没有被提前告知需要订阅,我再也不会购买惠普产品了!” 被点到名的惠普也出来回应了,公司表示“Instant Ink的订阅服务是可选的,用户可随时取消,它能节省高达50%的墨水成本。” “当客户取消订阅时,HP Instant Ink墨盒将继续工作,直到当前计费周期结束。客户可继续使用兼容墨盒的打印机,无需订阅。”
下狠手! 男子移民加拿大27年 回国探个亲 枫叶卡被撤销 即刻遣返! 恐被迫骨肉分离
加拿大
加西周末
-
2024-09-21
加拿大移民政策近来连踩刹车,移民部长直接放话表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时代即将结束! 接连多条政策公布,立即引起各地拿学签和工签的人反弹,甚至有大批人上街游行示威,围堵政府门口。 还有人已经移民近30年了,现在突然被政府通知要撤销永居身份+驱逐出境! 根据本地英文媒体报道,56岁的男子罗曼(Roman Slepcsik)在27年前从捷克共和国逃到加拿大寻求庇护,然后申请成为永久居民。 简单来说,他走的就是难民通道。 就这样,罗曼就在加拿大落地生根,两个女儿也是加拿大国籍, 然而,就在2023年,罗曼被告知他的“受保护身份”被撤销了,自动失去永久居留权,且不可申请临时居留,也不能以“人道理由”重新获得身份,现在面临被即刻遣返的局面。 罗曼现已向联邦法院提出诉讼,并希望通过《人权自由宪章》寻求保护。 他表示,“我一直认为,拥有永久居民身份,就意味着我是加拿大人。只要我按时纳税、并履行所有责任,身份就是安全的。我的生活都在加拿大,这里就是我的家。” 加拿大移民局撤销他的身份也不是没有给出理由,政府认为罗曼是逃出自己国家来寻求庇护的,但在成为永久居民之后又续签了两次捷克的护照,而且此后回了7次国。 其实,最近一次从捷克返回加拿大时,罗曼就被边境局记住了。 2021年5月,边境局向加拿大难民保护仲裁庭提出申请,要求终止罗曼的受保护身份,理由就是他“自愿再次寻求捷克共和国的保护。” 2023年4月,仲裁庭认定罗曼使用捷克护照,自愿返回捷克,再次寻求该国保护。 2012年,时任保守党政府为了打击虚假难民,修改了法律,不仅撤销这部分难民的受保护身份,还取消永久居留权,旨在简化遣返程序。 边境执法人员对已获庇护者撤销保护的申请量也从每年平均40例,一下子激增至2013年的150多例;2019至2022年间,加拿大每年撤销约350例。 这个法律更改之后就一直沿用至今,因为罗曼也失去了永久居留权,且被判定为“不适合留在加拿大”。 罗曼的律师表示, “这种对个人安全的剥夺与基本正义原则不一致。法律条款过于宽泛,影响到这些已在加拿大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他们因正常个人原因返回祖国,并没有欺诈、虚假或虚报记录。” 法庭文件指出,1997年罗曼是用作为少数族裔罗姆人逃离捷克政府迫害、歧视和暴力的理由,来到加拿大寻求庇护的。次年就获得了庇护,并在1999年成为永久居民。 罗曼在建筑行业工作了24年,一路工作升到公司管理层,疫情期间被解雇。 他多次返回祖国的理由如下:妻子和两个女儿来加拿大、照顾因工伤住院的哥哥、参加叔叔和母亲的葬礼、探望患癌的兄弟等等。 律师表示,有人之所以被判定不适合入境、并被驱逐出加拿大,通常是因犯罪行为、对国家构成安全威胁、或健康状况对医疗系统造成负担。 “仅因为他回了趟家,就导致难民身份终止。” 对此,政府态度也不动摇,直接搬出国际难民法。按规定,难民保护仅在个人无法返回祖国时才有效。 政府律师在法庭上表示:“难民的永久居留身份并不是绝对的,是基于他们难民身份的需要,而让他们留在加拿大的。” 她指出,目前的程序为终止身份提供了实质性的保障,官员必须证明个人返回国籍国是自愿的,并且有实际的“重新寻求保护”,包括旅行。 很多加拿大网友也支持政府的决定—— “他1997年逃来加拿大的,2001年就回去了一趟,估计就是假的。” “这条法律改得好。” “说被迫害申请庇护,然后又不断回去,知道庇护什么意思嘛?来搞笑的?” “既然是难民申请的PR,待了27年,为什么不申请公民身份?还更新捷克护照多次回国?很显然母国不危险啊。” “支持法庭判决。” “《宪章》保护的是加拿大公民的权利,他现在连PR都不是,即便是也不享有同等保护。”
疯抢! 加拿大Costco开卖$50金币 会员优先购买 去年买的人都赚翻了!
加拿大
加西周末
-
2024-09-21
最近,加拿大的Costco推出了一个新品,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这次的主角不是日常生活用品,而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奢侈品:加拿大皇家造币厂的全新2024年版50加元金币! 如果你是Costco的会员,那么你将能够优先购买这一限量版金币,这让不少收藏爱好者和投资者都蠢蠢欲动。 此次推出的金币名为“金枫叶”(Gold Maple Leaf),重量为一盎司,黄金纯度高达99.99%,全部来源于位于安大略省北部的Agnico Eagle Detour Lake金矿。 值得一提的是,Agnico Eagle是加拿大最大的黄金开采企业,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黄金生产商。 金币的背面设计尤为引人注目,一片细致雕刻的枫叶成为了设计的核心,这一图案是皇家加拿大造币厂标志性的象征。 细看之下,枫叶的底部还隐藏着一个微刻的枫叶形安全标记,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清标记中的数字“24”,象征着这枚金币的发行年份——2024年。 此外,在金币的左下方,还增加了一个独特的浮雕图案,图案为一只手托着地球。 不仅如此,这枚金币还附有皇家加拿大造币厂总检验师签署的纯度与真伪证书,保证了这枚金币的质量。 金币封装在信用卡式的包装中,采用了最新的Bullion DNATM技术,确保其在运输和收藏过程中不会被调换,给消费者提供了多一层的安全保障。 虽然这枚金币的面值为50加元,但实际上,它作为黄金投资产品,价格远超其面值。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一盎司黄金的价格约在3500加元以上,因此这枚金币的零售价也定在3619.99加元。 尽管价格不菲,但对于黄金收藏家和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具有收藏和投资双重价值的商品。 值得注意的是,Costco会员可以在加拿大境内的部分门店,以及Costco的官方网站上购买这款限量版金币。 如果你是金币收藏爱好者,或者有黄金投资需求,现在正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除了最近新推出的金币,去年,Costco曾在其加拿大官网上推出了一盎司金条,当时的售价为2679.99加元,引发了抢购热潮。 短短几个小时内,金条便被一抢而空,Costco不得不紧急实行限购政策,每个会员每7天只能购买两根金条。尽管如此,许多顾客仍表示很难抢到金条,甚至在付款时就已经显示售罄,不少华人都参与了抢购大军。 现在看来,去年挤破头也要买下金条的顾客确实都是明智的,因为时间刚过去一年,如今Costco官网上的一盎司金条,价格已经来到了3,619.99加元,相当于上涨了35%! 对于这波金条热潮,专家认为是经济下行和不确定性加剧的体现。由于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购买黄金等有形资产,以此作为资产保值的避风港。 如今,随着2024年版50加元金币的推出,我们或许会再次看到一波黄金产品的抢购潮。 对于收藏家来说,这枚50加元金币不仅是一个美丽的艺术品,更是皇家加拿大造币厂精湛工艺的又一体现。而对于投资者来说,金币的高纯度和稳定的黄金来源也让它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投资选择。 无论你是出于收藏的爱好,还是看重黄金的保值属性,这枚2024年版50加元金币都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也对这枚金币感兴趣,不妨前往Costco门店或访问其官方网站,看看是否还有库存吧!
1
...
175
176
177
...
1,051
Page 176 of 1,051
惊爆! 北美藏1300+”毒气点” 数十万人每天吸致癌气体 比二氧化碳强80倍 白血病风险翻倍!
加西周末
-
2025-09-01
恐怖! 网红直播突遇SUV冲撞 下秒惨被撞飞 玻璃炸裂 全场混乱 “人生最后一餐”
新闻
骇人! 老人婚礼现场行刑式处决儿媳 一枪爆头 家人全吓傻!
新闻
寒冬! 加拿大惊现”地狱级内卷” 投600份简历找不到工作 未来20年经济遭严重拖累
加拿大
惨了! 加拿大寄美国包裹遭35%重税 小企业哀嚎”撑不下去” 温哥华老板被迫全面停运!
加拿大
史上罕见! 生孩子遭遇医疗重大失误 妈妈获赔近10亿美元! 婴儿终生残疾!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