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惨! 加拿大夫妇掉进粪池双双身亡 被臭到窒息昏厥 几分钟人没了; 1家3口全死粪池里

意想不到的死法 今天,一起“加拿大夫妇双双坠入粪池死亡”的新闻震惊了不少人,网友们都以为自己第一眼看错了:掉进粪坑?双亡?! 事情发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住在蒙特利尔的圣克里斯汀(Ste-Christine)的一对夫妇经营着一个家庭农场。 这天,44岁的男主人带着工具箱,来到自家粪池修东西。 他经常自己动手修理家里和农场的边边角角,熟练地来到粪池边上,敲敲打打。 却没想到,短短几分钟之后,他就失去了意识,整个人倒在了池底。 女主人等了好一会儿,都没见丈夫下来,心下觉得不妙,立刻爬上梯子,试图施救。 不料,她没抬动丈夫,也昏厥了,整个人从梯子上摔落,最终压在丈夫身上。 两个人都失去了意识,应该是家人或邻居报了警,叫救护车,但急救人员赶到时,男子已当场身亡。 妻子虽然被紧急送医,但在医院与死神搏斗18天后,还是不幸去世了。 省尸检报告表明,两人都是吸入了粪池的剧毒气体昏厥过去的。 一般来说,化粪池里都有硫化氢(H₂S)、二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等有毒气体。一旦浓度过高,几秒钟内即可让人晕厥,数分钟后便可能死亡。 由于这些气体无色无形,往往难以被察觉,粪池也被视为农业作业中的“隐形杀手”。 魁北克省验尸官南希·布沙尔(Nancy Bouchard)特别提醒,这种事故并不是个例,全加拿大都经常发生过类似案例,很多农民因为缺乏相关知识或防护设备,贸然进入粪池,最终葬身其中。 这对夫妇的家属表示,他们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日常维修竟演变为夺命事故。 邻居和朋友也回忆,这对夫妻在社区里的风评很好,大家都认为他们勤劳、善良,如今双双身亡,实在令人唏嘘。 “他们一直是那么小心谨慎,却没想到会死在自家农场。” 布沙尔建议,魁北克专业农民协会必须承担责任,明确讲解粪池的危险性,推广必要的安全规程,例如切勿单独进入粪池、佩戴防毒面具或呼吸器、保持通风等。 粪池是现代畜牧业常见的设施,用于收集牲畜粪便和尿液的混合物。 在厌氧分解过程中,会持续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 硫化氢在低浓度时仅有臭鸡蛋味,高浓度下却会麻痹嗅觉神经,使人无法察觉危险,更容易发生中毒。 据加拿大农业安全协会数据显示,每年北美都有农民因粪池气体中毒身亡。 2019年,美国一户家庭在短短一天之内,接连3名家庭成员相继坠入粪池,抢救不及,结果就是全死了。 这场夫妻双亡的惨剧,不仅夺走了两个鲜活的生命,也给社区敲响了沉重警钟。 “几秒钟的疏忽,可能就是一生的悲剧。”

54人中弹! 美国沦枪击地狱 女孩在家遭流弹击中 民众不敢出门 特朗普发话!

“我要出手了!” 在刚刚过去的劳动节长周末,美国再一次上演“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的日常,街头枪声此起彼伏,54人中弹、至少7人惨死! 这次被点名的是著名的“罪恶之城”芝加哥,根据当地警方通报,过去3个周末,芝加哥就发生了超过50起枪击案,惨烈的枪声在城市各个角落响起。 这个频率、这个死伤人数,立即引起了美国人的关注, 就连知名电视主持人乔·斯卡伯勒都在公开场合罕见发声,呼吁伊利诺伊州长与特朗普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每到周末,我们都会听到芝加哥的枪击消息,这不是一两天的问题,而是年复一年的残酷现实。现实是,孩子们的生命正在被夺走。” 周六晚上11点10分左右,芝加哥布朗兹维尔社区突发枪击,至少7人中弹,现场鲜血淋漓的景象令居民都心有余悸。 长周末枪声更是接连不断—— 17岁女孩在家中被流弹击中,手臂鲜血横流;25岁女性在街头遭人连开三枪,当场身亡;31岁男子因卷入两车交火被击中;两名男子夜间遭黑色SUV袭击,其中1人中枪数次后死亡。 各种意想不到的死法,人们不管是坐在家里、还是走在大街上,随时都能中弹,芝加哥居民已经开始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这座城市的日常了。 说到美国的治安问题,就不得不说特朗普前阵子的壮举——“直接让国民警卫队入驻华盛顿特区”,当时芝加哥市长布兰登·约翰逊还参加游行活动,高呼“不要部队进芝加哥”。 结果就在同一天,市内又传出枪声。 一直以来,特朗普就已经多次点名批评芝加哥的治安问题。 他刚刚说话了:“芝加哥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城市,一个周末54人中弹、8人死亡!毫无疑问,软弱而可悲的州长需要帮助,但他还没意识到,拒绝了国民警卫队的帮助,现在我要出手了!” 今年6月,特朗普曾在加州洛杉矶部署4000名国民警卫队员和700名海军陆战队员,应对反移民抗议引发的暴力骚乱。 不过,普利兹克此前已明确表态,如果特朗普试图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派兵进驻,他将以“入侵”为由提起诉讼。 “除非发生叛乱或真正的紧急情况,否则任何部队都不应出现在美国城市街头。而芝加哥的情况并未达到那种程度。” 州长和市长的政治立场与特朗普对立,都比较警惕特朗普的各项政策,但地方政府的不作为,已经让居民感到恐惧。 一位目睹枪案发生的市民表示:“孩子们刚开学就要经历这样的噩梦,这让我们根本谈不上有啥安全感。” 一名芝加哥市议会议员表示,公众需要看到的是“行动”,而不是政治角力。 “无论是联邦还是地方政府,如果不能保护最基本的安全,其他承诺都失去了意义。” 芝加哥枪案频繁,犯罪率不断拉高,治安问题一向饱受诟病。 2024年,这座城市就发生了573起谋杀案,远高于纽约和洛杉矶。以人口比例计算,芝加哥的谋杀率为每10万人22起。 劳动节长周末的枪声,让芝加哥再次成为美国枪支暴力的缩影。在枪声不断的街头,普通居民最迫切的呼声只有一个——停止这种流血事件,让孩子们能平安上学、人们平安回家。

惊魂! 加航客机高空疑似起火 机舱满是烟味 紧急降落有人骨折! 赴华航班突发险情!

能明显感觉到机舱里的紧张气氛 在刚过去的周末,接连发生了两起航空紧急事件,让数百名乘客经历了终生难忘的空中惊魂时刻。 加拿大航空一架飞往多伦多的客机因疑似电气火灾紧急返航,117名乘客被迫滑梯逃生,一人骨折送医。 与此同时,达美航空一架从底特律飞上海的客机突发紧急状况,被迫绕行2000英里降落洛杉矶,吓坏了不少乘客。 先来看下加航的这起事件,8月31日周日早上7点40分,这架载有117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的空客A220客机从丹佛国际机场起飞,目的地是多伦多。 然而,飞机升空仅仅37分钟后,情况就急转直下。乘务员在机舱厨房区域闻到了一股令人担忧的刺鼻气味,这种味道立刻让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警觉起来——这很可能意味着电气火灾的危险。 “我们在空中大约20分钟,直到乘务员和后舱的乘客都开始闻到烟味。”一名乘客后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那种感觉真的很可怕,你能明显感觉到机舱里的紧张气氛。” 面对潜在的电气火灾威胁,机长毫不犹豫地做出了返航决定。飞机迅速调头,在上午8点15分安全降落在丹佛国际机场。 真正惊心动魄的场面还在后头,出于安全考虑,机组决定让所有人员通过紧急滑梯进行疏散。 117名乘客加上5名机组成员,全部要在短时间内通过充气滑梯安全撤离。不幸的是,疏散过程中发生了意外。 一名乘客在使用紧急滑梯时不慎脚踝骨折,立即被现场待命的救护车送往医院治疗。 “飞机不得不紧急返回丹佛降落,我们所有人都通过滑梯撤离,确实有人摔伤了脚踝,被救护车拉走了。”这名目击乘客详细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加航在事后声明中表示,飞机本身并未受损,目前正在丹佛等待更换使用过的紧急滑梯后重新投入使用,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已经介入调查这起事件。 除此之外,就在同一个周末,达美航空也遭遇了紧急情况。 周六上午10点30分,DL389号航班原定从底特律直飞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架空客A350-900准时从底特律都会机场起飞,通常需要约16小时的飞行时间。 然而飞行约5小时后,当飞机飞越阿拉斯加南部上空时,机组发现一名飞行员突然身体不适,已经无法继续执行飞行任务。 有乘客拍下了机长广播的画面,机长告知大家一名飞行员因身体状况无法继续工作,并安抚乘客不要担心,机组会确保安全落地并尽快恢复行程。 这时候,摆在机组面前的是一个艰难选择:到底在哪里紧急降落? 按理说,最近的选择应该是西雅图或者安克雷奇,但达美航空最终选择了看似绕远路的洛杉矶国际机场。 这一决定让飞机向南偏离原定航线约3小时,增加了近2000英里的飞行距离。 很多乘客当时都不理解:为什么不选择最近的机场降落?答案其实很现实:只有洛杉矶才有空客A350的备用机组。 虽然西雅图和安克雷奇在地理上更近,但如果降落在那里,还得从别的地方调飞行员过来,那样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反而更高。 飞机最终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安全降落,并停留了超过3小时。期间,医疗人员对身体不适的飞行员进行了照护,新的飞行员也及时到位接手了后续航程。 下午,航班重新起飞继续飞往上海。但由于这次大绕行和地面停留,乘客们的总旅程被延长了约8小时。 更麻烦的是,后续从上海飞回底特律的DL388航班也因为飞机迟迟未到而被迫延误。 不过,达美航空在处理后续补偿方面还是比较积极的。据网友们分享,有人申请到了640美元的补偿,还有人拿到了高达1600美元的赔偿金。 业内专家指出,长途国际航班通常会配备多名飞行员,就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但即使有备用飞行员,当出现突发疾病时,航空公司还是必须确保剩余机组完全符合飞行安全标准。

4400死伤! 6级强震撕裂大地 人们睡梦中遭活埋 医院瘫痪 遍地尸体 加拿大紧急发声!

天灾面前 人类渺小得可怜 刚过去的这个劳动节周末,一场6级强震来袭,一夜之间夺走了至少1400条人命、超过3000人受伤! 今天清晨,又再发生一次5.2级地震!加拿大政府紧急行动! 这一次被撕裂的大地位于阿富汗,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显示,当地时间周日,一场规模6级的强烈地震袭击了这个国家东部的多个省份,天摇地动,城镇村落直接被夷为平地,建筑倒塌,人们被埋! 然而,大地并没有给阿富汗喘息的时间,今天清晨又发生了一场5.2级地震,带来毁灭性灾难! 根据今天最新统计数据,塔利班政府确认目前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400人,另有3000多人受伤! 联合国表示,随着搜救工作的持续,死伤人数恐“呈指数级上升”! 周日的主震几乎摧毁了库纳尔省与楠格哈尔省的部分村落,当地很多房子都是泥砖与木材建造的,一晃就倒了,强震一来,根本挡不住,瞬间就化为废墟。 一名幸存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回忆,“当屋子塌下来的时候,我们根本来不及逃生”,整个墙体倒塌,全家人被屋顶压得动弹不得,是邻居们徒手扒拉瓦砾,才把他救出来的。 联合国驻阿富汗协调员透露,由于地震发生在深夜时分,所有居民们都在睡觉,根本没有时间反应,更别说逃生了,在睡梦中就被压死了。 第一轮搜救还在进行,尸体成堆地被抬出来,人们都还沉浸在悲痛和震惊中,第二轮灾难袭来。 一位居民表示,“我们以为最糟糕的情况已经过去了,但地震又一次把我们从睡梦中晃醒。” 5.2级余震袭来,大地再次晃动,阿富汗塔利班政府证实,相关部门正监测新的地震情况,并警告灾区居民暂时不要回家。 一位农民接受采访时痛哭, “我的村子没了、家人没了、连我赖以为生的农田也被毁了!” 有幸存者表示,他们已经几乎用光了储粮,天气又变冷了,无家可归的他们正面临饥寒交加的困境。 灾难当前,当局已派出上百名突击队员进入偏远山区,协助救援,但由于山地地形险峻,部分地区连直升机都无法降落,只能依靠空投物资和徒步搜寻。 更糟糕的是,阿富汗全国已经有超过420个医院关闭或停运了,其中80个医院就位于此次地震的灾区。 换而言之,接近5000名死伤者根本无处可去,遍地都是残破的遗体,盖个白布无处安放,伤者也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联合国人道事务协调厅副代表凯特·凯里(Kate Carey)警告,“幸存者急需创伤救治,但很多当地医疗点要么关停、要么缺药和人手。在地震发生后的前72小时,救治窗口极其关键,但现有系统已严重超负荷。” 不仅如此,今天清晨的余震救援更加紧迫,目前伤亡情况尚不明确,但已有专家担忧,脆弱的房屋在反复震动下可能随时坍塌。 “我们在与时间的赛跑。人们的生命悬于一线,救援迟到哪怕几个小时,都可能意味着更多死亡。” 目前,塔利班当局在库纳尔设立了物资和救援协调营地,并建立了两个中心,专门负责伤员转运、遗体安葬以及幸存者搜救。 这场6级强震,也是塔利班掌权以来,阿富汗遭遇的第三次重大地震。 因为阿富汗塔利班政府并没有被国际社会正式承认,这个长期陷于战争与贫困的国家站在灾难的十字路口,孤立无援。 阿富汗网民无奈地表示:“我们现在没有战争了,却仍然无法安生。” 就在刚刚,加拿大政府首次表态,确认目前尚未接获有加拿大公民在阿富汗地震中遇难或受伤的报告。 加拿大外交部表示:“我们向在这场悲剧中失去至亲的人们致以最深切的哀悼”,并提醒所有在阿富汗的加拿大公民,如需紧急领事协助,请立即与他们联系。 加拿大总理卡尼也在社交媒体X上发声,形容此次地震灾情吓人。 “数百条生命消逝,家庭支离破碎,人们正面临难以想象的困境,加拿大将通过人道机构提供必要支持。”

惊爆! 北美藏1300+”毒气点” 数十万人每天吸致癌气体 比二氧化碳强80倍 白血病风险翻倍!

最近,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震惊了全美——整个国家地底下居然藏了1300+个“毒点”,数十万人危险! 这项报告是由美国加州非营利科研机构——PSE健康能源研究院发布的。 研究团队发现,美国境内有约127,000人以及超过100所学校与医院位于甲烷“超级排放点”两英里范围内! 数据报告显示,全美范围内有1,300 多处重大甲烷泄漏点,其中新墨西哥州泄漏点数量最多,超过 770 处。 几乎在所有检测样本中,他们都发现了超标的苯含量。 也就是说,当地居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吸入无色无味的气体,面临巨大的健康风险。 在科罗拉多州,情况更可怕—— 居住在高强度油气排放点5公里范围内的2-9岁儿童,患白血病的概率几乎是其他儿童的2倍! 这些“超级排放点”的排放量比政府规定的标准高出10倍! 根据现行规定,美国环保署(EPA)要求各州监控甲烷排放,并对超过每小时100公斤的泄漏点立即处置。 然而,研究发现现实操作起来,偏差很大。 就拿路易斯安那州比安维尔教区某点举例来说,排放浓度达 1,320 公斤/小时;德州的里根县更是超过 3,500 公斤/小时!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本身是一种强效温室气体,捕热效应比二氧化碳强80倍。 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一旦设备故障、管道破裂或阀门失灵,甲烷便会快速逸出。 更令人担忧的是,甲烷并非“孤立”排放物。 研究表明,在泄漏过程中,甲烷常常携带 苯(benzene)、甲苯(toluene)、乙苯(ethylbenzene)和二甲苯(xylene) 等高毒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统称 BTEX)。 其中,苯被确认为“强致癌物”。 长期暴露于这类混合物中,可能引发居民罹患白血病、心脏病,中枢神经损伤、器官衰竭,甚至精神障碍。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整理了2016至2025年全美11个“产气大州”的排放样本。 结果显示,几乎每个样本中都含有BTEX及正己烷等高危物质。 具体来说,苯可导致人类患上白血病、男性不育;长期吸入甲苯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记忆障碍与情绪紊乱;乙苯可引发听力丧失,被列为“潜在人类致癌物”;二甲苯会增加罹患心律不齐和心脏病的风险;正己烷则会造成肌肉萎缩,严重的甚至瘫痪。 研究人员警告,这些物质不仅危害空气,还可能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形成多年持续释放的“隐形污染源”。 PSE研究员索菲娅·比索尼奥(Sofia Bisogno)表示:“这些泄漏事件往往没有媒体报道,公众根本不知道自己正暴露在毒气云之下。” 就比如说,在科罗拉多州韦尔德县,住在当地一个储油罐旁的移动房车里的人,就不知不觉地吸入了高浓度苯。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估算,全美每年约20万人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其中相当部分与石油天然气排放物有关。但即便如此,美国也从未将“空气污染”作为直接死因。

恐怖! 网红直播突遇SUV冲撞 下秒惨被撞飞 玻璃炸裂 全场混乱 “人生最后一餐”

一场原本轻松愉快的美食点评,下一秒就变成惊心动魄的灾难现场,而这一幕,全被镜头拍了下来。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美国有两个知名网红博主在餐厅里拍片,结果飞来横祸,一辆SUV失控冲进店里,两人当场就被掀翻,撞飞出画面! 这起事故发生在德州休斯敦的CuVee's Culinary Creations 餐厅,知名博主Nina Unrated与同为网红的前男友Patrick Blackwood正在这里拍美食测评视频。 只见餐桌上摆满了三文鱼迷你汉堡、生蚝、龙虾松露芝士通心粉和虾仁粗粮粥。 作为网红的两人也很敬业,举起汉堡“碰杯”,仪式感满满,没想到他们刚咬下一口,意外发生了——一辆SUV以每小时约35至40英里的速度,直冲餐厅玻璃,瞬间将二人掀翻!玻璃碎片四溅,现场一片混乱。 餐厅里面还有其他食客,有人立即报警,救护人员随后赶到,将两人送到医院接受治疗。 幸好,他们虽然受了伤,但没有生命危险,还在医院接着拍后续。 Nina满身是玻璃碎屑,手脚与颈部布满划痕与瘀伤,躺在病床上说:“我全身都是玻璃碎片,感觉很糟糕。” 她回忆道:“就在我咬下三文鱼汉堡的那一瞬间,下一秒就像世界崩塌,SUV直冲而来,玻璃炸裂,直接撞上了我们。我和他分别在左右两边,被直接击中,离死亡只有几英寸。庆幸的是,我们活了下来。” Patrick面部与头部都受了伤,需要缝合。 当地警方透露,肇事司机是一名女性,“她原以为车辆已挂入停车挡,但其实还是空挡,所以当她松开刹车时,车子就直接冲入餐厅了。” 撞飞了两人,餐厅被砸了个稀碎,司机毫发无伤,但需要承担起赔偿的责任。 逃过一劫的两个网红也表示,这次的经历让他们重新思考了一遍人生, “这场恐怖经历让我们认识到生命有多么脆弱,明天不一定都会到来的。不能太纠结于小东西,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才是最重要的。那一餐,可能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餐。” 这段被撞飞的视频也在网上疯传,不少网友直呼两人确实命大,堪称“奇迹”了。 就在7月30日,美国伊利诺伊州一家餐馆也被一辆汽车冲进来撞烂,2岁男孩因此丧命,14人受伤。 这起悲剧发生在芝加哥以西约40英里处的奥斯威戈村,下午1点55分,一名五十岁的女性开车撞上了芝加哥街头小吃风格餐厅的前门,造成14人受伤,其中8人送医。 与家人外出吃午餐的2岁男童是这起事故的唯一死者,当时人就坐在餐厅里,没想到下秒就被死神带走了。 虽然这些事故司机全责,但换个角度,很多时候,人确实都不是慢慢老死的,而是突然某一天就走了,既然人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珍惜每一个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spot_img

失控! 大温爆发超级传播 1“毒王”健身传染115人! 新增感染破千 做好封城准备!

市长: “求你们了 留在家里!” 加拿大疫情发展到现在,红色警报几乎响彻全国。就在刚刚,BC卫生厅再爆惊悚数据:仅仅2天,全省新增病例1130例,155人住院,44人进ICU,4死。其中周二新增536,周三破纪录新增594。 今天BC省和安省都发布了最新预测模型,数字可以说相当惊人。根据BC首席卫生官Bonnie Henry,如果人们不能现在立即马上减少社交接触,那么到下个月,BC日增将破千,并每13天翻一倍。 模型显示,在过去的2周,病例数呈现指数级增长,尤其集中在温哥华沿岸卫生局和菲沙卫生局。 自9月以来,住院率已飙升了2倍。截至11月5日,全省有261所学校爆疫情。 具体数据如下: 6,109—温哥华沿海卫生局(增249) 12,390—菲沙卫生局(增808) 324-温哥华岛(增加16) 956 —内陆(增34) 500-北部(增23) 病毒是怎么在社区内蔓延开来的? Bonnie Henry在记者会上举了几个“超级传播”实例。菲沙卫生局Fraser Health也根据这几起真实案例,制作了传播扩散图,一目了然地告知公众:一场婚礼是怎么导致10个家庭中招;一个健身房如何导致6个学校爆毒、115人感染的情况。 “毒王”1传115 导致6校爆毒 《自然》杂志最新研究显示,健身房和餐馆为新冠的高风险场所。几天前,安省一家餐馆疫情被报告给公共卫生官,到目前为止,已有6例确诊,导致175人暴露在风险当中。 而在BC,仅仅是一个携带病毒者参加了一次健身活动,结果导致115人感染,180人隔离。 传播路径图如下: 这名携带者参加活动后,首先是健身房的67人被感染确诊。 直接导致6所学校被列为有病毒暴露风险; 而这67人例阳性中的1人,导致一个惩教中心的4人确诊; 感染过程还没有完:与初级感染的67人接触后,又有37人确诊,其中有3人病重入院。 而这37名“次级感染”者中,有人因为参加一个“游戏之夜”,又导致另外7人确诊。 到这个链条为止,1个感染者已轻易地传染给115人,导致180人隔离。这个传播链会不会延续下去?暂时还不得而知。 这就是看不见的病毒传播。那个去健身房的携带者,可能自己当时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病毒,更不会想到,一次不经意的健身活动,会将一群自己并不认识的人送进医院。   一场婚礼 10家中招1死 而这些“不经意”,有时候甚至还会导致死亡。疫情期间的一场加拿大婚礼,就不幸让10个家庭中招。 传播路径如下: 同样的,仅仅是一个新冠病毒携带者,参加了一场50人规模的婚礼,结果导致10个不同家庭共15人确诊(感染率高达30%)。 病毒继续蔓延:随后,一个养老院因此疫情爆发,81人需隔离,3人住院,1人最终不敌病毒而死亡。 病毒就这样超级流畅地,从婚礼走向了葬礼。 同样恐怖的还有上班场所。1人确诊,传给同楼48人,接着病毒在循着这48人继续传播,其中一支导致111人必须隔离,无法上班或上学。 目前,BC已下达最新紧急卫生令,禁止大温地区人们社交聚集,要求民众不要出城。这一限制令将持续到23日。不过,发布本次模型预测的SFU专家表示,如果要有效控制疫情,强烈建议这一卫生令往后延续。 悲鸣的还有安省。   根据安省周四发布的最新模型,如果确诊病例继续以3%的速度增加,那么到11月25日,安省日增将破2000,到12月中旬则破3000. 如果情况更糟,以5%的速度增加,到12月中旬每日新增则将超过6000! 这还只是BC和安省两省情况。魁省目前日增早就破千,曼省近日自增也在400-500之间,阿省今日增860…… 也就是说,到12月,加拿大全国日增或将破万。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逆转,两个月前,我们以为胜利在即,殊不知,却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对此,温哥华和多伦多市长无比心急。 昨天,温哥华市中心Kennedy Stewart正式对外宣布:只要卫生官认为有必要,温哥华就将进入全面封锁(Lockdown)。 今天,多伦多市长庄德利在记者会上恳求市民:请待在家里,不要随意串门。   他说,大家可以外出取必需用品,锻炼身体,或上学上班。但是,在工作场所和教室里,必须戴上口罩,保持距离,如果可以,在家里上班或上学。 每一天,病毒都在加拿大四处横行,只要人们保持着密切接触,它就能从轻易地从1到100,到1000,到10000。而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成为这个传播链中的哪一个环节。 不做病毒的受害者,也不做病毒的传播者。这个特别的节日季,就让我们尽可能的待在家里,减少出门,阻断病毒的传播吧。

惊! 一架航班 9华人确诊 5人已有肺炎 竟均持双阴检测登机 大使馆紧急警告

请各位有回国打算的华人朋友提高警惕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截至发稿前,全世界已有5238万人感染,128万人死亡。随着携带这种病毒的人越来越多,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被传染的几率也越来越高。上月底,中国驻多个海外国家使领馆发布通告,要求当地赴华人员必须凭48小时内的核酸、抗体双阴性证明登机。 示意图 然而,如此严格的防控手段下,依然有多个海外赴华航班,出现一架航班多名乘客确诊的情况。 近日,一架从美国洛杉矶起飞的国航航班,在中国天津落地后,竟有9名华人乘客,被海关查出新冠阳性。 示意图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这9名阳性乘客,除了4名无症状感染者外,有5个人,肺部已经出现阴影、肺气肿、胸膜粘连等明显肺炎病变表现,但他们却依然能在登机前,出示美国的双阴检测证明,顺利过关。 究竟是美国的检测机构出了问题,结果不准确,还是乘客在去机场的途中甚至飞机舱内被感染,原因还不得而知。 按照民航局此前规定,这架国航CA988航班,或许会成为首个触发“熔断”的中美航班。 示意图 据报道,该航班上11月9日抵达天津,被查出新冠阳性9名阳性乘客,年龄从19岁到77岁不等。其中5名有症状患者的具体资料如下: 1. 男,32岁,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美国休斯顿,入境时体温36.2℃,申报无症状。11月10日海关实验室回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入院测体温37.4℃,胸部CT示双肺上叶、右肺中叶、双肺下叶磨玻璃密度影。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2. 男,73岁,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美国克拉克斯维尔。入境时体温36.3℃,申报无症状。11月10日海关实验室回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胸部CT示双肺支气管炎,双肺上叶肺气肿,右肺下叶后基底段索条影。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3. 女,71岁,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美国克拉克斯维尔。入境时体温36.4℃,申报无症状。11月10日海关实验室回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上叶、双肺下叶磨玻璃密度影,左肺上叶条索影,左侧局部胸膜粘连。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肺部条索影示意图 4. 男,77岁,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美国洛杉矶。入境时体温36.5℃,申报无症状。11月10日海关实验室回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胸部CT示右肺下叶斑片,条索影。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5. 女,25岁,中国籍,近期居住地为美国拉斯维加斯。入境时体温36.2℃,申报无症状。11月10日海关实验室回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即由120救护车转送至海河医院。胸部CT示双肺上叶,右肺中叶,双肺下叶斑片,实变影。经市级专家组综合分析确定为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根据中国卫健委,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的“普通型”,是指出现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可见肺炎表现的病例。 几位已经出现肺炎表现的确诊乘客,究竟是如何拿到的双阴检测,令一些网友议论纷纷。 要知道,感染新冠病毒后,通常有一定的潜伏期,如果真是在做完检测后,在机场或飞机上感染,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发展成肺炎,似乎也不太可能。 有网友提出了核酸检测“造假”的可能性。 实际上,部分海外核酸检测机构的不法行为,已经引起中领馆注意。 11月10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正式发布通知,提醒大家“谨慎选择核酸、血清抗体检测机构”。 公告中提到: 驻美使领馆近日注意到,一些中介机构通过微信群、微博等社交媒体发布广告,声称“方便、省钱、省时”,甚至“达标、包过”等,此外也发现一些中小检测机构临时改做新冠核酸、抗体检测,经验不足。驻美大使馆和各总领馆特此提醒近期赴华中外乘客,不听信不法中介广告,谨慎选择检测机构,如实进行规范检测。 大使馆提醒,当事人必须对检测的真实性承担责任。“如伪变造、虚假证明一经查清,检测机构或当事人将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其实,自疫情爆发以来,核酸检测造假的乱象,就一直在世界各国存在。 上个月,巴西4名游客因篡改新冠核酸检测报告,被捕入狱。据悉,这4人本打算乘飞机去巴西一个著名群岛旅行。为控制疫情,该岛规定,游客必须出示出发前1天内的核酸检测结果。抵达群岛后,这4名游客出示的检测报告,当场被发现篡改痕迹,遂遭逮捕入狱。 同样是在上个月,英国一名男子从朋友那里拿到了一份新冠阴性检测报告,把检测人的名字改成自己的名字,打印了出来,并打算拿着这份假报告坐飞机去巴基斯坦。 该男子还得意洋洋地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声称造假一份核酸检测“非常简单”。 “每个人总会认识一个接受过病毒检测的人,你只要拿到阴性的结果,改下姓名、生日和检测日期,报告用邮件发送一下,下载下来,改掉信息,打印出来就好了。” 当被问到伪造报告的动机时,该男子表示,首先,在英国做核酸检测非常不容易,不仅要排队等名额,还需要缴纳高达150英镑的检测费用。 英国媒体还报道称,有核酸检测报告造假行业的知情人透露,如果有游客想在出发前一刻购买一份假的阴性报告,价格在50到150英镑不等。 还有一名游客表示:“我们的家人要一份新冠检测数据,我去找了旅行社的人,他说‘搞定,即使测试结果呈阳性,我们也能可以帮你改成阴性,花50英镑就行’。” 就在上周,法国警方也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破获了一个贩卖虚假核酸检测报告的犯罪团伙。警方发现,该团伙利用真实的新冠测试的实验室名字拟出虚假报告,再以纸质或电子版出售给客户,每份售价150欧元到300欧元不等,至今已经制造了超过200份假的新冠病毒检测证明。 哎… …疫情之下,回国心切的感受,相信每一位华人都能够理解。但如果为了回国,在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拿到了不符合标准甚至虚假的核酸检测报告,那么受到影响的,将不只是当事人自己。 希望回国航班多名乘客确诊这样揪心的消息不再出现,也希望所有的海外华人朋友,不论是留守原地,都能回乡团聚,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特朗普罕见露面! 正式揭露“选举舞弊” 这个州重新计票 要翻盘了!?

拜登:有点尴尬 自从周六输掉大选之后,特朗普虽然每天都在网络上“重拳出击”,但一直都没有公开露面。在今天,他终于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今天上午,特朗普和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冒着雨,参加了阿灵顿国家公墓无名士兵墓的献花活动,纪念退伍军人节,这是他最近几天来首次露面。 除了特朗普之外,副总统彭斯以及特朗普的女儿伊万卡也一起参加了这场仪式。 特朗普上一次露面还是在周六时打高尔夫球,当时被记者拍到的他一脸落寞。 虽然说这么多天都没有出白宫,但这并不代表特朗普就这么轻易地在大选中服输了,在这几天里,他和他的竞选团队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攻击“大选舞弊”行为。 就在昨天晚上,白宫新闻秘书凯莉·麦克纳尼(Kayleigh McEnany)现身福克斯的一档节目,并且拿出了“选举舞弊”证据。 她展示出了一份234页的选民证词,并表示在密歇根州的一县中,有60%的人签名相同,还出现重复计票、“死人票”、 投票监督员受到威胁等情况。 为了让选举更加的公平,佐治亚州州务卿拉芬斯佩尔(Brad Raffensperger)在今天上午突然宣布,他们将要重新手工计算这次大选中的选票。 州务卿的办公室希望在本周末开始重新计算,这一过程预计需要到11月20日。 佐治亚州没有强制重新计票的法律,但州法律规定,如果差额小于0.5个百分点,落后的候选人可以选择重新计票。截至周三上午,拜登的领先优势为0.28个百分点。 州务卿拉芬斯佩尔 目前,拜登在在佐治亚州领先特朗普超过14000票。为了让特朗普输得心服口服,在重新计票的过程中将有 “大量的监督”,双方都有机会亲自观察。 在网络上,特朗普也不断地在给他的追随者们“洗脑”,强调大选当中出现了作弊现像,但毫不意外地,全都被推特打上了质疑的标签。 就在一天前,特朗普还不忘给自己加油打气,表示“我们会赢的!”推特官方一开始将这条推文标注为“官方信源对本届选举有不同说法”,不过可能是觉得特朗普有些可怜,这条标注很快就消失了。 但网友们可不会就这么轻易放过,特朗普还为此收到了中国网友的亲切问候: 除了特朗普最爱的推特,在Facebook上特朗普也被重重地打脸。 特朗普近期在Facebook上发布的几乎所有帖子,都被加上了一个标签:“Joe Biden(拜登)是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预期胜出人选。来源:路透社/全国选举报导团/爱迪生研究公司等。” 社交媒体们统统都没有给特朗普面子,而事实上,民众也早已接受了如今这个几乎已经尘埃落定的大选结果。 根据艾迪生媒体研究机构(Edison Research)的调查,目前有近80%的美国人都已经认定了拜登胜选,这其中甚至有过半数支持共和党的人也这么认为。 而特朗普政府邀请的由13国专家组成的第三方选举观察团,“美洲国家组织 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States”,也指出美国各州与地方政府在疫情之下,今年大选依然顺利进行,并批评了特朗普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指控大选舞弊的言论。 被自己花钱请的人骂,还有比这更令人心塞的吗? 不仅如此,由于票数还没有统计完,拜登的票数仍然在不断地上升,他在全国和关键州的领先优势也越来越大。 拜登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已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全世界似乎只有特朗普还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拒绝进行政府交接工作。拜登昨天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这样的情况确实有点“尴尬”。 特朗普这么赖着不承认,虽然说不会影响政权的交接,但这对特朗普这四年里所作出的政绩并不会有什么帮助。 不管怎么说,拜登表示,一切都会在明年1月20日前完成。 在近日,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项有意思的数据,支持特朗普的几个州,新冠肺炎的发生率是支持拜登州的三倍。 今天全美国已经有1000多万的确诊,两个老爷子也先别折腾了,如今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眼下的疫情问题先给解决了。

惨! 小夫妻违禁举办豪华婚礼 致34人感染 159人隔离 多所学校关闭!

又一大型病毒传播现场!  在疫情的冲击下能相知相守固然不易,为庆祝喜结连理而令大批宾客感染新冠就太不应该了。最近,一对来自纽约的新婚夫妇,就因为不顾社交禁令,举办一场超过百人的大型婚礼,导致了意想不到的灾难后果! 辛迪妮(Cydnie Piscatello)和詹姆斯(James Rugnetta)是一对甜蜜幸福的情侣。为了让大家分享二人即将迈入婚姻的喜悦,他们特意邀请了众多亲朋好友,参加两人在纽约州萨福克郡北福克乡村俱乐部(North Fork Country Club)举办的婚礼。 结婚计划听起来似乎一切正常,只不过是要在没有疫情的时候;无论是策划婚礼的小两口,还是承办婚礼的北福克乡村俱乐部,都似乎刻意忽略了,在如今美国疫情肆虐的状态下,这场婚礼会有多危险! 到了10月17日婚礼当天,到场的宾客达到了113人,是纽约州规定的非必要聚会人数限制50人的两倍还要多。辛迪妮穿着吊带蕾丝的白色婚纱,看起来格外光彩夺目;一旁的詹姆斯则一身深蓝色的西服,与新婚妻子一起微笑着与众多客人合影留念,看起来没有人戴了口罩。 在现场一片喜气洋洋的欢声笑语中,谁都没意识到新冠病毒正在人群中悄悄传播开来。等到婚礼结束,这113人随之散去,一场致命的聚集性感染事件也就宣告开始! 从10月17日以来,纽约州萨福克郡已经出现了34例相关的新冠感染病例,波及到159人因此隔离。在萨福克郡卫生部官员的调查之下,才发现17日当天这场违反聚会限制的婚礼就是“超级感染”的源头! 萨福克郡行政长官史蒂夫·贝隆(Steve Bellone)称这次聚会“极其令人失望”,并且“公然无视他人的健康安全”。  纽约州长安德鲁·库莫(Andrew Cuomo)则表示,这些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令人讨厌和不负责任,更不用说已经违法”。  据悉,至少有30名来自辛迪妮和詹姆斯婚礼的客人已经感染病毒,还有3名俱乐部工作人员,以及1位外来供应商。 而那30名感染宾客中,又有至少5名确诊患者是当地初高中学生,导致相关的5所中学关闭,包括吉利纳斯中学(Gelinas Junior High School,),马蒂塔克中学(Mattituck Junior-Senior High School),汉普顿海湾中学(Hampton Bays High School),北港高中(Northport Senior High School)和东港南庄园中学 (Eastport South Manor Junior-Senior...

2020年美国小姐诞生! 22岁性感辣妹 名校毕业 最爱川普和枪支

不按常理出牌的选美冠军! 最新一届的美国小姐(Miss USA)选美比赛在近日落下帷幕,22岁的非裔女孩阿斯亚·布兰奇(Asya Branch)最终从众多佳丽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 相比往届的选美冠军,这位黑人女孩的背景更为特殊。从阿斯亚以往的经历来看,她显然是现任美国总统川普的迷妹;而且她的父亲曾因绑架和持枪抢劫入狱,她自己也是枪械爱好者! 11月9日,因新冠疫情推迟了数月的2020年美国小姐(Miss USA)终于在田纳西州孟菲斯的“猫王”故居Graceland (雅园)揭晓结果——来自密西西比州的阿斯亚·布兰奇夺得了最新一届“美国小姐”的荣誉称号,成为史上首位非裔“密西西比小姐”,也是第二位非裔“美国小姐”。 22岁的阿斯亚是来自密西西比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学生,她17岁时曾就读于哈佛大学的暑期学校,还曾创立自己的美妆品牌,希望在毕业后搬到纽约工作。 在选美比赛过程中,阿斯亚就曾语出惊人,说“现在从媒体、企业到政府,人们似乎对维持国家运转的系统已经丧失信任”,因此她希望将分裂的美国团结在一起。 在比赛最后一轮,5位候选佳丽要进行30秒发言,阿斯亚随机抽到了“枪支法”的主题。她直截了当地表示:“作为一个有枪支的家庭中长大的人,我从小就学会了如何装枪、开枪,并懂得枪支安全问题,而且我认为这种枪械教育应该面向所有人。”   “我觉得我们应当要求人们在获得持枪许可、购买枪支之前,通过培训和安全测试。我认为不取缔枪支很重要,因为人们如果想要一种东西,总会想法设法得到的。” 阿斯亚凭借着这一段讲话最终赢得了美国小姐的桂冠,而这番呼吁不要禁枪的说辞也和她对枪支的爱好相符。在阿斯亚的Instagram上,就有多支她练习开枪射击的视频。 而据阿斯亚自己表示,她曾在军队中服役的父亲,曾在她10岁那年因绑架、持械抢劫等罪名在家中被捕! 阿斯亚和其他7个兄弟姐妹目睹了父亲被抓的现场,从此“生活永远改变了”,也饱受人们谈论她父亲时感到的耻辱。直到长大后阿斯亚才振作起来,平常还会热心帮助其他入狱罪犯的孩子们。 除了支持枪械的观点富有争议,阿斯亚也被发现是一名川普的狂热粉丝。阿斯亚曾主动提到,她曾与川普有过会面机会,在2018年前往白宫参加圆桌会议,和川普政府团队一起讨论她也深感兴趣的刑事司法改革; 在同年10月,她还在密西西比州一场川普参与的集会上献唱了国歌,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自己当时非常激动和荣幸;而现在这段演唱的视频已从阿斯亚的社交账户被删除。 实际上,川普本来就拥有举办美国小姐比赛的环球小姐组织,只是在当选总统前将其卖掉了,所以他和这些选美小姐本来可能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阿斯亚在18年川普集会现场与当时的密州州长菲尔·布莱恩特合影。 在赢得最新一届的美国小姐头衔后,阿斯亚表示她已经解决了“种族主义问题”和“因父亲入狱而遭受的霸凌问题”。阿斯亚强调,接下来她将继续致力于监狱改革和刑事司法改革。 看来这位非裔的年轻美女不仅仅只是想当一个花瓶,而是真正为美国社会做点实事。如今她所支持的川普已面临大选失败,不知道号称“希望将分裂的美国团结一致”的她,又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点什么呢?

超强暴风雪席卷加拿大 一夜吞没全城 出门买菜需"爬山" 加拿大人已疯!

温村村民看呆 昨日,加拿大大温部分地区出现降雪,温村村民们兴奋得不行,纷纷在朋友圈刷起了屏。 住在列治文丝毫没见雪影的小编一脸蒙圈,直到本拿比的小伙伴给我发来这样一段视频: 是的,就这零星几点儿雪,已经足够让温村人激动了。 然而,如果有哪位来自阿省或萨省的兄弟,看到了温哥华朋友发的“下雪”朋友圈,估计分分钟都想友尽。 近日,加拿大阿省和萨省两地连日出现暴风雪恶劣天气。阿省埃德蒙顿附近降雪量高达40cm,风速达102km/h;萨省部分地区降雪量47.6cm,有市民感叹在当地住了50年都没见过这么凶的雪。两省在11月,就进入了“冬季噩梦”模式: 彻夜呼啸的大雪迅速吞没了城市 连地产经纪的插牌都被盖住 一觉醒来自家房子都不认识了 由于天气极度恶劣,警方敦促人们不要出门,待在家里,如果必须要出门,务必采取额外预防措施。 的确,这个天气想出门,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 首先,你得先给自己挖条路 把自己扒拉出去之后,还得再把车扒拉出来 在加拿大,有种悲伤叫做,积雪长得比我还高。 把车挖出来开到路上,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高速公路上,从车窗往外看,视野是这样的: 看看这感人的路况 轮子拼命转,车不仅不往前,却被狂风吹得节节败退 戴着500度近视眼镜开车仍然跟瞎了一样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司机们的绝望 如果你选择步行,那么请抱着登山的信念,翻山越岭去超市购物 如果你老婆问你,为什么去买个牛奶花了那么长时间,请给她看下这段视频 好在,已经见惯大场面的加拿大人,苦中作乐还是有一套的 就地打冰球 强行滑雪 拉雪橇 骑雪上摩托 滑雪上滑板 堆雪人 挖坑玩 乐归乐,希望大家不论在加拿大的哪个地方,都能在这个特殊时期保护好自己。愿大家冬日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