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震惊全国! 女警考生体测昏倒送医 竟在救护车上惨遭轮奸 3.5公里地狱之路

一个准备成为武装警察的女生,居然在体测晕倒之后,在被送医救命的路上惨遭一车男人轮奸?! 新闻一出,立即震惊全国。 没猜错,这个离谱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案件,还是发生在神奇的印度。 据报道,最近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区正在招募国民警卫队员,并举办了考试。 这次政府招的是女性警察,当天700多名考生聚集在武装警察总部广场,参加体能测试。 但印度的夏天十分炎热,这天比哈尔邦气温更是逼近40℃,大家虽然都咬着牙挺着,还是有人撑不下去晕倒了。 在高温中晕倒的考生是26岁的S(为保护受害者隐私),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警察局早就准备好了救护车。 S就这样被送上了救护车,准备被送往3.5公里之外的指定医院。 然而,S万万没有想到,这辆本该救她性命的救护车,却成了她噩梦的开始。 考官忘记了,救护车上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司机、急救人员,全是男性! 这个配置要放在别的正常国家,一般情况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可偏偏是放在了印度,悲剧发生了。 按理说,3.5公里的路程,救护车走个10分钟就该到了。 可这辆车刚出发不久就偏离了正常路线,故意在郊区绕圈圈,S在半昏迷状态下,被3、4个禽兽轮流性侵! 开了很久,S才熬到了医院,见到接诊医生的那一刻,虚弱的S强撑着,紧紧抓着对方的手,“她说自己在车上被强奸了。” 这个医生一边救治,一边就报警了,警方随后逮捕了司机Vinay Kumar和技术员Ajit Kumar,但仍有涉案人员在逃。 据S回忆,当时自己虽然处于昏迷状态,但被性侵到意识清醒了一部分,她处于半苏醒状态中,依稀记得被救护车上的3、4名工作人员性侵。 案件曝光后,印度社会再次沸腾: 这可是一个准备成为武装警察的人,她坐个救护车都遇袭,普通女性还怎么指望自保?! 当地社交媒体上,"#JusticeForS"的话题迅速刷屏,网民要求严惩凶手。 12年前的德里"黑公交轮奸案"的类似悲剧,如今再度上演,只不过场景换成了救护车。 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NCRB)数据,2022年,印度平均每天报告87起强奸案。 比哈尔邦是性犯罪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每10万女性中有16.3起强奸案; 近年来,印度的性侵案一桩比一桩令人发指,魔爪已经不仅仅伸向柔弱的少女,精英阶层女性也无一例外惨遭毒手,医院里的医生、武装警察考生。 似乎在印度,身份根本不重要,只要是女性,都容易成为男人眼中的“猎物”,区别就在于可不可得手。 这么一看,女性进入男性主导的警察、军队等传统男性领域,既可能是机会,也可能是落入在未来同事手中的危机。 就是说,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度,是不是已经魔幻到了发生什么无下限的事情,大家都不觉得惊讶的地步了...

加拿大”穷忙族”! 打8份工 月入$2800 买不起土 1000万人正”体面崩溃”!

因为特朗普关税威胁,加拿大本就因为疫情倒退的经济雪上加霜,市场需求疲软,大家日子都越来越难过。 近日,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2024年,加拿大普通家庭将42.3%的收入都用在缴税上了! 这笔税款包括可见税与隐藏税,总额已超过住房、食物和衣物三项生活必需品支出的总和(35.5%)。 “税收仍然是加拿大家庭最大的开支,大家应该要清楚自己每年实际缴纳了多少税。” 据研究数据显示,平均家庭年收入为114,289加元,其中总税负为48,306加元,其中包括向联邦、省级和市级政府缴纳的所得税、工资税和销售税等。 1961年,加拿大普通家庭用来纳税的收入比例仅为33.5%,56.5%的收入都是用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 反观现在,大家赚的不多,快一半给了房租,快一半给了政府,口袋里没剩多少。 整体来看,只有37.7%的加拿大工人拥有单位养老金,这很多人将来都不得不卖房养老。 别说养老的,不少年轻人现在都是过得紧巴巴的。 住在BC省维多利亚的女子珍妮(Jeni Gunn)的家里全是外面捡来的家具,书桌、书架、椅子,全都是路边捡来的。 她租的是一间地下室单元里,房东让她在外面的小空地种点东西,她把番茄和草莓的种子和花盆都搞到手了,却没钱买土。 作为一个成年而言,挫败感不止一丢丢,但这就是她的现实生活。 珍妮今年51岁了,看上去有几份“体面”的工作:紧急事务协调员、私人侦探、自由撰稿人,但每个月才入账$2800。 外表看起来,她像个自由体面的中产阶层,但实际上,她就是妥妥的“穷忙族“(Working Poor)一枚——常年忙碌工作,虽然有收入,但却始终活在贫困线以下。 跟许多加拿大人一样,珍妮的收入几乎都用来交房租、保险、汽油、吃饭和还债了。 她和朋友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朋友们有大理石地砖玄关的房子,带孩子说走就走去旅游,超市买牛排不眨眼。 有些人家里能请人打理院子和修房子,甚至重新粉刷码头。 而她开的是一辆08年的三菱,穿的是二手衣服,买东西要站在货架边查品牌和原价,看准了才买。 珍妮不是不努力,恰恰相反,她的每一天都被各种打工填满——写博客、做调查、帮人搬家、剪草坪、教表演、写贺卡剧本,甚至填问卷,但收入仍然不稳定。 与很多加拿大人一样,珍妮属于“隐形打工贫民”:天天在工作,可收入还是低于贫困线。 为了省钱,她甚至自己剪头发。 现在已经不能只看收入了,而是看“能不能过得像样”来定义贫穷,比如能不能买新鞋、给人送个小礼物、偶尔外出庆祝等等。 这么看,那全加拿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差不多1000万其实都是勉强糊口。 现在,加拿大人的生活公式早已变了,父母那一代,还能靠一份小学教师工资养家,有房子,还能带孩子们去欧洲度假。 但她即便拼命工作30年,可能连退休储蓄都只能掏储钱罐,银行户头上只剩下$6。 2022年,她带着狗猫从温哥华岛一路搬到新斯科舍省,希望能降低生活成本,找到了红十字会的全职工作,以为生活就要步入正轨。 但现实是,那里的省税更高、物价差不多、房租依然很贵。 她第一次陷入了信用卡负债,“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欠债。” 这也是她第一次感受到,即便再努力,也很可能永远买不起属于自己的房子。 珍妮只是加拿大数百万“穷忙族”中的一个缩影,大家都在拼尽全力维持体面,只为了不被生活开支吞没,为生存日复一日忙碌。

好莱坞明星陨落! 传奇喜剧演员命丧天堂度假地 陈尸海滩! 16岁提名艾美奖 粉丝心碎

7月21日,好莱坞再传噩耗,美国著名演员、《天才老爹》的扮演者马尔科姆·贾马尔·华纳(Malcolm-Jamal Warner)在度假天堂溺水身亡,终年54岁。 据最新消息,悲剧在7月20日星期天,华纳在哥斯达黎加的一处海滩被发现,当时已经是尸体了。 当地警方通报,华纳在下水游泳时遭遇强劲水流,被海浪卷走。 这天,这片海域风浪猛烈,华纳被卷走之后溺水,尸体被冲上岸,纯属不幸的意外。 哥斯达黎加的可克莱斯(Cocles)海滩位于加勒比沿岸,是知名生态旅游胜地,风景宜人,深受国际旅客青睐。 然而,这里部分区域暗藏涌流、离岸流等潜在风险,特别在无救生员监管情况下,常成为溺水事故多发地段。 当地政府不止一次提醒各位游客,即便是水性极好的专家,也可能会出事,普通民众更应该注意安全。 马尔科姆·贾马尔·华纳是美国知名演员,最为人熟知的角色,就是NBC情境喜剧《天才老爹》中赫克斯特布尔家的独子“西奥”。 这部剧从1984年播到1992年,一共播出八季,是美国家庭喜剧黄金年代的代表作之一。 1986年,年仅16岁的华纳就凭这个角色获得黄金时段艾美奖(Emmy Awards)最佳喜剧类男配角提名,成为美国电视界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后,华纳继续探索不同角色,又主演了几部情景剧,还在多部知名剧集中客串,包括《越狱风云》、《混乱之子》、《废柴联盟》等。 华纳很注意保护私生活,与妻子育有一个女儿,但始终没有在公开场合露面过。 截至目前,华纳家属和经纪公司都还没有公开回应。 消息传出后,同行和粉丝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哀悼。 演员杰米·福克斯(Jamie Foxx)第一时间在Instagram发文表示:“听到这消息,我震惊得说不出话,安息吧,我的兄弟。”

实锤!移民导致BC、安省房价明显上涨 大幅限制移民 房价怎么走?

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事务部(IRCC)刚刚发布的报告指出,过去二十年间,移民数量的增长确实推动了加拿大多个城市的购房价格和租金上涨。 报告分析了2006年至2021年之间的四个人口普查周期数据,结果显示,在人口超过1000人的所有城市中,新移民约占房价和租金平均涨幅的11%。 在53个人口超过10万的大城市中,这一影响更加明显:新移民导致房价中位数上涨21%,租金中位数涨幅的13%。 在这些大城市中,新移民人数每增加1%,房价中值上涨0.376%,租金上涨0.086%。 租金涨幅低于房价涨幅,可能与许多省份设有租金管制有关。由于许多新移民主要依赖租赁市场,他们的需求会影响空置率,从而导致某些地区租金上涨。 研究指出,在移民人口占比较小的小型社区和省份,未发现明显影响。 但在安大略省、BC省和魁北克省等大多数移民首选定居的省份,尤其是在温哥华、 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等大都市地区,移民对住房市场的影响更为显著。 除移民外,住房供应受限、低利率、投机性投资等因素在住房市场的动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例如:2011至2016年,阿尔伯塔省与萨斯喀彻温省的移民增幅显著,但这期间房价几乎未变;而安大略省同期吸纳的新移民反而较少,却录得了全国最快的房价上涨。 报告认为,移民确实对加拿大住房可负担性产生了可测量但相对有限的影响,其具体效应取决于本地住房供应状况与经济环境。 不同地区的住房市场差异巨大,而移民与房价的关系也因地区经济状况、住房供应限制等本地因素而变化。 此外,移民倾向于流入经济表现强劲、住房市场有潜力的地区——这说明房价上涨往往是吸引移民的经济繁荣带来的‘副作用’,而非移民本身造成的直接结果。 报告还强调,移民可能会增加住房需求,但最终影响取决于各市政当局是否增加新住房建设。反过来,技术类移民对缓解建筑业劳动力短缺、加快住宅开发建设也非常重要。 数据显示,加拿大人口从2018年年中约3700万人,在2021年7月增长至3800多万,三年增幅达3.2%。 而在2021年年中至2024年底这段时间,在联邦自由党政府的高移民政策推动下,加拿大人口进一步攀升至4100多万,增加超过300万人,增幅约8%。 由于公众与政治压力,自2024年起,联邦政府开始调整移民政策,减少外来人口数量。以这份报告的研究结果,移民数量增长减缓,可能相应会对房价上涨带来减速作用。

突发! 大规模枪击血案 酒馆遭扫射 下秒沦靶场! 多人死亡 全城封锁! “所有人就地避难”!

长周末即将到来,就在这时,北美突然发生一起恐怖大规模枪击,男子持枪疯狂扫射,然后四处逃亡,目前已经多人当场死亡,警方立即封锁整座城市,让所有人就地避难! 这起枪案发生在美国蒙大拿州安纳康达(Anaconda),今天是星期五,各大商场餐厅人流量都很大。 就在这时,一名男子突然持枪闯进当地一个著名的小酒馆Owl Bar,不由分说地就对着人群开火扫射! 上一秒还人声鼎沸的酒馆,下一秒就接连传来巨大的枪声,沦为靶场! 大家纷纷找寻掩体,蹲下躲子弹,但还是有多人中弹,流血倒地! 截至目前为止,警方已经确认至少4人死亡。 枪手杀人之后,就迅速逃离了现场,目前当地警方已经出动警车和直升机,展开全方位地毯式搜索。 据初步调查,这名枪手名叫布朗(Michael Paul Brown),今年45岁,就住在案发现场旁边。 但究竟是为了什么,让他突然大开杀戒,警方目前也不知道。 一个手持枪支、刚杀红了眼的人在外面四处游荡,警方立即发布了全城封锁令。 案发现场的小镇,目前因为警方实施“就地避难”命令,全面禁入禁出,连只蚊子都不能通过。 警察通知所有居民:有持有武器、且极度危险的份子在外,大家不要外出! 据描述,布朗身上带着枪械、正开车逃窜,最后一次被目击到,是在安纳康达西部,警方现在已经封锁周边区域,多辆警车与直升机协同搜索。 由于布朗现在被全城通缉,他也可能汽车逃亡,救援人员也进入林地和灌木丛逐步搜查。 安纳康达是一个人口约9000人的小镇,多年来都十分安全和谐,发生这种事情,居民们都吓坏了。 当地咖啡馆 Firefly Café 店主 Barbie Nelson 表示:“在蒙大拿州,枪案不算罕见,但我们镇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封锁。大家都很震惊。” 附近的幼儿园也在接到通知之后,立即启动应急程序,让孩子们一直待在室内安全角。 枪案才刚发生,蒙大拿州长 Greg Gianforte 发文表示,政府正密切关注,并呼吁公众避难,并祈祷遇难者家属及应急人员一切平安。 截至发稿前,当地争渡尚未公布枪击遇难者身份,调查仍在积极进行之中。 美国这周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大规模枪击血案接连发生。 前几天,纽约曼哈顿的摩天大楼才发生一起枪案,造成5死2伤的悲剧。 据悉,枪手还是因为对NHL心怀不满,特地从赌城一路驱车赶到曼哈顿,就是想着冲进他们总部的办公室大开杀戒,以解心头之恨。 这名枪手扛着M4步枪,都没等得及上楼,就在大厅里面疯狂扫射,打死了好几个人,然后还按错了电梯楼层,跑到物业公司杀人,最后自尽,震惊了全美。 不仅仅警察被卷入惨死,就连黑石集团的精英女高管和刚毕业没几年的名校高材生都成了枪下亡魂,令人唏嘘。

加拿大飞机坠毁! 迫降途中失控 撞上高压线摔碎! 目击者亲述: 飞得太低 下秒就掉了

今天早上,加拿大传来空难的坏消息——一架飞机突然坠毁,途中还撞上高压电线,多人死伤! 这场坠机发生在本周四傍晚6点之前,首都渥太华国际机场附近。 据了解,这架飞机当时正飞到Riverside Drive靠近Hunt Club Road一带,是要迫降的,飞行员还试图强行返回渥太华国际机场,没想到失控坠落。 就在飞机不断下掉的过程中,撞上了高压电线,并最终卡在一棵树上。 当救援人员抵达现场时,机身还悬挂在距离地面约20英尺的空中。 更糟糕的是,飞机缠上的电线还通着电,救援人员在没有断电的情况下,没办法展开营救行动。 等到电力公司正式切断了电源,消防员才上去救人。 有华人网友表示,昨天附近的大统华一度断电,不仅如此,还出现了大面积堵车。 救援人员动用了高空作业吊篮和专业工具,才在一片残骸中挖到飞机上的人。 渥太华急救服务部门证实,这架编号为Grumman AA-5A的小型飞机上共有3人,男性飞行员当场身亡,2名乘客受伤送医,目前情况稳定。 坠机事故发生后,渥太华警方立即关闭了事发路段数小时,进行搜证调查和残骸清理工作。 一位目击者汤姆Tom Kazmirchuk目睹到坠机过程,回忆自己在下午5点45分左右驾车经过这里,结果一抬头就注意到有一架飞机飞得极低、而且速度很快。 “当时一看,我就知道它坚持不了多久”,虽然他并未目睹飞机坠地的瞬间,但看到飞机在空中快速下降的画面。 加拿大交通安全委员会(TSB)在事故后已派遣调查人员赶赴现场展开调查,目前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
spot_img

美国多地暴动 纽约惨如战区! 全民变劫匪 搬空沃尔玛 人手一台大彩电!

正义,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昨日(10月27日),美国多地突发暴乱!费城,纽约,华盛顿,无数市民上街打砸抢烧,洗劫沃尔玛超市、Target商场、Foot Locker等店铺,在所到之处肆意纵火,与警方爆发激烈冲突! 908万人感染,23万人死亡的美国,在惨重的疫情下,再次迎来看不到尽头的新一轮暴乱。 此次暴乱起因,是美国费城警察连开10枪打死了一名27岁黑人男子。与此同时,华盛顿特区,一名骑滑板车的20岁黑人男子在遭到警察追赶的情况下,不慎撞上一辆汽车身亡。两起事件激起了全美各地的怒火。 周一(10月26日),暴动之火从费城开始燃起,并迅速席卷多个城市。周二,示威进入第二夜,暴力骚乱愈演愈烈,城市彻底陷入混乱。 费城的情况最为严重,警民冲突中,有的警察已全身溅血。 一名警察受伤倒地,被同伴抬上救护车。一名口鼻流血的示威者被警察带走。 兴奋的示威者们如蝗虫般疯狂涌入超市,贪婪地挑选掠夺,再心满意足地离开。 一家大型沃尔玛超市惨遭洗劫,1000名抢劫者几乎将整家超市的贵重商品搬空,有人甚至专门开了U-Haul货车来装赃物。 直升机俯拍画面显示,价格昂贵的电子产品是抢劫者们的首选.从超市里满载而归的人们,几乎人手一台大彩电,很多人急得在现场就开始拆箱,急不可耐地想看看自己抢来的新电视。 除了家用电器,人们还决定抢几双鞋子回家穿穿。当然,家里的孩子也不能委屈着,无数爹妈喜笑颜开:这回抢的童装,可以够咱家娃穿一年了!   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也没能幸免于这场狂暴的怒火,当地警察局的落地玻璃窗被示威者们砸了个粉碎。 骑滑板车被警察追赶撞车身亡的黑人男子母亲,也出现在了华盛顿特区警察局外的抗议人群中,她对着面无表情的警官哭喊:“你们知道那是错误的!” 一则现场视频显示,这位母亲与警察起了冲突,似乎还被一名警官用警棍抽打受伤。视频中,其余目击冲突的抗议者咒骂声不断,有人大声对警察吼:“别碰她!她是他的妈妈!” 纽约市也有成百上千人在夜幕中走上街头,为黑人之死发泄怒火。一名抗议者驾驶的汽车遭到多名警察围攻,车玻璃也被警察用警棍敲碎,车内的女司机竟彪悍地猛踩油门,径直冲着一排警察冲过去,得以顺利逃逸。 多名正在路边商店内进行打砸抢的示威者,被警方扑倒逮捕。 一家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玻璃门窗被示威者用石头棍棒砸了个稀巴烂。 服装店也难逃毒手。 公交车被打砸毁坏,警车、私家车在众目睽睽下被纵火焚烧。 ‍ 抗议者一边打砸,一边窜逃,警察大吼着:“逮捕!逮捕!”(Arrest! Arrest!) 出门买菜的路人戴着口罩背着手站在一旁围观。 警方循环播放的广播在城市夜空回响:“请自愿离开,否则你将被逮捕控罪。”然而,无力的警告最终被淹没在示威者的欢呼、怒吼、咒骂声中,沦为罪恶进行时的背景音。 暴乱过后,无数商家如飓风过境。 很多做小本生意的亚裔老板,店铺也被示威者血洗,值钱的东西全被抢空,苦心经营多年的生意一夜之间遭遇灭顶之灾。 年迈的老板和老板娘站在自家店铺的废墟中,绝望的模样让人心痛。 如此暴乱,又为谁讨回了公道呢?这些无辜蒙受损失的商户,又该向谁哭诉呢? 而实际上,引发这场暴乱的枪击事件中,27岁的黑人男子华莱士(Walter Wallace),是拿着一把尖刀冲向警察的,警察多次命令他把刀放下无果,最终向其开枪。 正义,自由,逝去的生命,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

突发! 法国德国宣布全境封城 无特许禁出门! 正在外吃喝抗议的国民全傻了

病毒传播速度超过最悲观预测,再不刹车就完了! 突发!刚刚,德国法国相继宣布全境封城!由于疫情失控恶化,欧洲的国家元首警告国民,再不进行“残忍的刹车”,整个国家将被加速的疫情淹没。 今天(10月28日)晚上,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在一场电视直播中向全国宣布,法国将从本周五起,开始为期四周的封锁。 “现有的限制措施已经不够了。到11月中旬,新冠患者就会用光我国所有的重症监护病床,除非我们给病毒踩下紧急刹车。”马克龙警告。 这已经是法国自疫情爆发以来第二次全国封城。 在最新的封城令限制下,人们想要离开家门,需要获得证书许可。餐馆,酒吧,所有非必要商家将全部关闭。除了进行必要的工作,看病,购买必需品,照顾亲人外,所有法国人一律不许出门,禁止社交聚会。 “这种病毒的传播速度甚至超出了最悲观的预测。已经在巴黎和其他城市实施的宵禁,没能抑制病毒的扩散。” “在短期内,群体免疫意味着再死40万人。”马克龙说。“我们正在遭受第二波疫情的打击,而这毫无疑问比第一波更为致命。” 昨天一天,法国暴增3.4万人感染,530人死亡,使得全国确诊总数达到127.9万,死亡人数超过3.5万。 法国政府的医学专家警告称,实际上,法国目前可能每天都会新增约10万人感染,因为很多病例可能未被检测或没有出现症状。 学校和工厂将保持开放。马克龙表示,关闭学校“损害过大”,同时指出,法国的经济“绝不能停止或崩溃”。 按照马克龙的说法,法国的全境封锁将“最少”持续到12月1日。 今天,法国的酒吧、餐馆里,前一秒还在开心聚餐碰杯的市民们,下一秒就在手机或电视直播中听到“噩耗”,所有人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他们知道,今天离开这家餐馆后,就再也回不来了。 马克龙宣布全国封城前数小时,德国总理默克尔(Angela Merkel)也刚刚宣布,从下周一开始,德国将全国封锁四周。 默克尔说,德国的餐馆、酒吧、俱乐部、体育馆、电影院、按摩店将全部关闭,以“避免全国健康紧急事件”。她强调,德国境内的人应该待在家里,不要旅行,并将与他人的接触降到最低。 德国的学校和幼儿园将保持开放。 欧洲两个最大经济体同时宣布全境封城的消息,重挫欧洲股市,美股也遭遇暴跌。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正在爆发反对疫情封锁的大规模抗议。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无数人冒着致命病毒走上街头。 部分示威活动演变成暴力,街边店铺遭到打砸抢,市中心包括Gucci在内的多家奢侈品店被洗劫一空。 对于封城可能引发的国民负面情绪,法国总统马克龙称,“尽管再次封城令人心碎,但法国永远不会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成千上万国民死去,这不是法国的价值观。”

大温华人注意! 以后开车去DT或将被无差别收费 每人每年恐多花上千刀!

根据刚刚发布的最新消息,温哥华市府推出了一个及其夸张的新收费项目——温哥华考虑向所有开进温哥华市中心的车辆收费! 这一项新拟定的收费项目听起来非常霸道,简直是温哥华版的: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钱。 这一项策略是温哥华市政府员工在气候紧急计划(CEAP)中提出的策略之一,该计划将在11月3日上交给市议会进行讨论。 计划中,温哥华市府希望向进入市中心(包括温哥华市区和中央百老汇街地区)所有车辆收取费用。以减少碳排放,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公共空间的使用。 收费范围如下图所示: 从西边的Burrard街起,到东边的Clark Drive; 从北面的狮门大桥到南边的16 Ave,这就是该计划中的收费范围。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住在市中心的人,去到北温上班,那么来回都要付钱,假设一次收费$3,往返就是$6,在这个收费标准下,一个人每年将多支出$2000在交通费上。 根据温哥华市府工作人员的说法,世界各地都有这样的过路费系统,更有按照距离收费的地区。 是的,小编还记得从北京市内去北京首都机场都要交15块钱的日子。 据悉,如果这个计划获得批准,那么温哥华市府将在2025年正式启动这个收费计划,届时,天车也将成功延长至Arbutus站,所以人们可以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而不是开车。 市政府将在2023年开始采购摄像头等必须用品,然后指定更详细的定价标准和时间。 市政府工作人员说:“这一项对于市中心汽车交通收费的计划,其实是对车辆的过度使用的一种限制。在市中心,步行者,跑步者,骑自行车的人比例更高,汽车给他们造成了很多不便。” “温哥华核心地区,这是一个交通方式非常多元化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可以选择很多不同的交通方式包括步行、骑自行车,不一定非要开车。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人,在这个区域选择了更可持续化发展的交通方式。” 温哥华市府工作人员强调,过路费的收入将投资到可持续交通方式中,以及气候紧急行动中。 如果这个策略被通过的话,市政府就可以立法开始执行了。 其实,这不是温哥华第一次在交通上作妖了。 还记得2018年,Translink曾经提出要收取拥堵费的法案,过个桥价格高达$3.55,随后几乎是被网友骂停了。 2018年,Translink提出在桥梁等交通“堵塞点”征收过路费,以促使司机更改路线,或避免高峰期开车进出城,从而分散城市的交通流量。 拟定价格如下表: 比如说,北温的朋友们,过狮门桥上班,请先交3.55-5.32元过桥费哈。 还有PortMann桥、Pattullo桥、Queensborough桥,真的是太堵了,咱们也给它弄个收费关卡吧,每次过桥收个5.52到8.27元好了。 在这个收费模式下,每户家庭平均每日支付$5-$8,即每年支出$1,800-$2,700; 另一个模式是按司机行驶里程数征收路费。路费将根据区域和时段的不同浮动。 而这种收费模式将使每户家庭平均每日支出$3-$5,每年支出$1,000-$1,700。 他们认为,两种收费模式都可使道路堵塞程度下降20%-25%,并为政府带来每年15亿的财政收入。 之前预定这个收费模式如果通过了,将在2020年投入使用。 现在2020年都快过去了,这个项目一定是被否决了。 但是,温哥华市政府提出的问题也是存在的。 温哥华这地方,山好水好,就是堵车严重。 据统计,温哥华排名全加拿大最堵车的城市第一名!   小编以前每天上下班,要花近两个小时。 小编也想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不给城市添堵!还省车费油费保险费! 可是,温哥华这样的“国际都市”,居然只有寥寥几条天车线,摆在地图上还稀稀松松这里不到那里不达。 温哥华天车地图(左)对比北京地铁图  不开车不成活啊! 然而,保险年年喊涨,油费也居高不下,如果还要收个过路费,那每走一步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重磅发现! 感染新冠后智商下降 大脑老化10年! 染疫使人变蠢才最可怕

新冠后遗症的恐怖我们已经陆续报道过,包括失去嗅觉味觉听觉、全身乏力、脱发、血栓、中风……一次染疫,全身都可能受影响!近日,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研究又刷新了人们对新冠后遗症的认知,这一回,科学家们认为,新冠可能对大脑造成损害!  一次染疫,大脑老10岁! 这份由由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脑科学系研究员汉普希尔(Adam Hampshire)领导进行的一个研究显示,受测试的84,285名新冠康复者中,受影响最严重的患者,智商直降8.5!相当于大脑老化10年。 现在还不能明确这种可怕的“变蠢”后遗症会在患者身上持续多长时间。 研究者对此结果表示“震惊”,并警告:不仅仅是那些因感染新冠入院的人需要注意到这点,事实上,那些只有轻微症状、自己在家隔离的患者,智商也平均下降了4个点,等于大脑老化了5年。 这一发现等于又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大家通常认为,轻症康复的后遗症无非就是身体稍微疲劳一点,做什么都吃力,万万没想到,事实上,新冠病毒不仅会毒害我们的身体,还会损害我们的大脑。 纽约时报近日也作出过相关报道,许多新冠幸存者纷纷表示自己在康复后日常生活大受影响。 其中一位叫Erica Taylor的31岁律师回顾起自己的染疫经历时说,感染新冠时,因为症状仅包括恶心和咳嗽,她觉得自己只是工作和生活的一次小小暂停。 然而,康复几周后噩梦才到来,Erica这才发现,自己的脑子竟然不好使了:“洗衣服的时候把电视机遥控丢进洗衣机洗了,然后坐在床边,记不起来自己是谁,在哪里,该干什么。” “我甚至认不出自己的车——尽管它是车库里唯一的一辆丰田普锐斯。” 对于一个律师来说,“脑子不清醒”显然是职业硬伤,她在家多休了几个月,再回到岗位上时依然时常犯糊涂,读电子邮件“就像读希腊语”。最终,Erica被解聘了。 与Erica情况相同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在染新冠前是护士、是工程师,然而一场看似轻微的染疫,断送了他们金饭碗般的职业生涯。 “思维迟钝,经常出错,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白痴,根本无法独立完成工作。”曾在急诊室做护士的丽莎迷茫地说道。 治疗方法、化验方式、各种烂熟于心的术语,一夜之间全从大脑里抹没了。“我离开病房就忘了病人刚刚说了什么” “一想到自己在工作,我就感到害怕,我觉得自己好像得了痴呆症。” 针对Erica、丽莎这样的情况,科学家们称为新冠脑雾(Covidbrain fog):包括失忆、思维混乱、注意力难集中、头晕和遗忘日常词汇。  “成千上万的人出现这样的问题,”芝加哥西北医学院(Northwestern Medicine inChicago)的神经感染疾病主任伊戈尔·科拉尼克(Igor Koralnik)博士说, “这对劳动力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这一研究也让网友热议纷纷。 有人认为这研究和新冠一样,又是一场骗局。 有人表示:“所有后遗症中,我觉得变蠢是最可怕的!” 还有网友想到了川普…… 面对新冠,我们依然还有太多的未知。 希望那些认为新冠不过就是一场轻微感冒的人,能在了解到这个研究后能重新看待病毒和疫情。

加拿大华人发现老婆出轨男同事 当街将其行刑式枪杀 老婆倒地还继续补枪!

  昨日上午9点,上班早高峰时间,美国纽约曼哈顿发发生一起轰动全城的血案。一名中年华人男子,在人流密集的市中心大街上,对一名上班路上的华人女子连开数枪,将其爆头击毙,紧接着调转枪口,饮弹自尽。两具倒在血泊中的尸体,成了无数纽约客通勤途中的噩梦。     今天,《纽约邮报》爆出这起枪案的最新细节,杀人者是46岁加拿大籍华人男子于鑫(Xin Yu 音译),死在他枪下的女人,是他40岁的华人妻子,艾敏(Min Ai 音译)。华人男子当街将妻子爆头枪杀的动机,是因为他刚刚发现,结婚10年的妻子红杏出墙,与公司里的一名男同事搞在了一起。     抱着玉石俱焚的心情,于鑫从加拿大安省杀到了美国纽约,与背叛了他的妻子同归于尽。   行凶当时,于鑫身上,还揣着他和艾敏的结婚证。而艾敏,则刚刚走出她位于曼哈顿的公寓,正步行去不远处的银行上班。   据目击者称,提前在妻子上班路上埋伏好的于鑫,突然冲到艾敏面前,两人短暂爆发争吵。随后,情况急转直下,情绪失控的于鑫用刀捅了妻子,又冲着妻子胸部开了一枪。   中枪的妻子应声倒在了人行道上,于鑫仍不罢手,用手抓起妻子的头发,迫使她抬起头来,接着对着她的头颅开了第二枪。   这一朝要害部位残忍补枪的手法,无异于行刑式枪杀。     将妻子爆头,确认对方必死无疑后,于鑫把枪口对向了自己,再次扣动扳机,在枪响的瞬间轰然倒地。   连续爆发的枪响吓坏了在附近工作和上班路上的民众,很多人尖叫奔逃。   有目击者经过时,发现中弹的于鑫倒在血泊中,但仍在大口喘气。     艾敏当场死亡,于鑫被送医后,在医院被宣布死亡。   一对怨偶,双双丧命。     据悉,于鑫与艾敏虽然结婚已经10年,但近期分隔两地。有加拿大公民身份的于鑫在加拿大安省居住,而艾敏则在美国纽约生活。   40岁的艾敏,在曼哈顿的一家银行上班,是光鲜靓丽的白领。   然而,据艾敏在银行的同事说,艾敏从没向他们透露过自己已经结婚的事情。   事实上,艾敏对与自己私生活有关的一切,都守口如瓶,包括她的办公室恋情。   据《纽约每日新闻》报道,艾敏与银行的一名男同事产生情愫,两人很快发展为婚外情。     在枪案发生前,艾敏已经与男同事恋爱长达1年。   但是,这段恋情是秘密进行的,两人都小心翼翼地掩饰着,甚至连上下班进出银行都故意错开时间,以防被公司其他同事发现。   惨剧发生后,艾敏的这名婚外情男友也出面接受采访,他表示,周一上午发现艾敏迟迟没来上班后,给她打了电话,但无人接听,这令他非常担心,随后报警。   艾敏的男友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的爱人当时已经在离公司不远的地方横尸街头。     这起残忍的杀戮也震惊了银行的其他同事们。一名与艾敏共事两年的同事称,她被吓得一整天都没吃下去饭。“我太震惊了。我甚至都不知道她已婚。”   得知艾敏死讯后,艾敏的男友告诉警探,全银行上下都没有人知道他和艾敏正在约会。男子还说,艾敏曾告诉他,她想和丈夫离婚。   据悉,于鑫是在上周四从加拿大抵达纽约,在度过一个周末后,于本周一上街枪杀妻子并自杀。     倍受相思之苦,却得知妻子另结新欢的他,由爱生恨,生痴,生嗔,竟不惜飞抵疫情惨重的美国,完成一场跨国杀戮。   愿这样的悲剧永远不要再重演… …

大暴乱! 疫情告急 二次封城 万人上街打砸抢 Gucci遭洗劫 城市变火海!

疫情第二波凶猛来袭导致欧洲多国政府决定再次封锁,以防止疫情扩散。然而,魔幻的一幕再次发生——昨晚,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抗议封锁,很快,抗议演变成暴动,烧、抢、砸、朝警察投掷汽油弹,怒火狂燃的暴徒们,将一座座文明的城市,变得满目疮痍! 暴乱在意大利罗马、都灵、米兰等12个城市进行。 在都灵,穿着黑衣服戴着面罩的暴徒们涌上街头和商场,朝着警察投掷烟雾弹和玻璃瓶,并到处放火,砸破Gucci等一些奢侈品店的玻璃门窗,把衣裤从模特身上扒拉下来,抢了就跑。 (意大利都灵)   (意大利都灵) 破碎的玻璃渣落满一地,触目惊心。 隔壁城市米兰,抗议者们高喊“自由、自由、自由”,往市中心投掷一枚又一枚的汽油弹,大火点燃时尚之都的黑夜。多名警察在这场暴乱中受伤。 (意大利米兰) 而这些愤怒仅仅来自前一夜,意大利政府发布新禁令,民众在户外必须戴口罩,餐厅和咖啡馆傍晚就得关门,电影院、健身房、剧院等暂停营业,滑雪场禁止开放等防疫政策。   与此同时,意大利新冠总确诊人口已经突破50万,仅仅周日一天,新增确诊就高达21,273人,128人死亡。重疫之下,政府下令重新封锁,没想到民众反应竟如此过激。 事后,警察逮捕了28人,其中绝大部分为青年。 首都罗马早在周末时已经被示威者“攻占”。 一名抗议者面对记者,特意摘下口罩,发泄自己对防疫政策的愤怒。 很快,示威演变成暴乱。群魔狂舞,城市乱如战区。 暴乱的不只是意大利,有着斗牛文化的西班牙,昨晚的情况则更显糟糕。数百人聚集巴塞罗那,点燃垃圾桶、高举着“去他妈的新冠肺炎主义”的标语,反对重新封城。 (西班牙巴塞罗那) 在日益严峻的疫情面对,本来应该是所有人共同抗疫的关键时刻,然而,被暂时剥夺了自由的民众却选择了如此极端的方式。 意大利总理在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这个月经受一点(封锁)苦难,通过这些限制,咬紧牙关,我们就可以在12月时喘一口气。” 总理没有想到,一份劝阻无人理会,却导致一场全国性的示威。 照这样的抗议程度,新冠疫情似乎看不到结束之日! 爆发抗议的西班牙,累计逾111万病例,不过由于新冠病毒检测不足,实际可能超过300万人染病。 首相桑切斯形容,国民目前的处境是半世纪以来最严峻。 其他国家同样不好过。 英国:累计确诊总数增至87万3800,4万4900人病亡。 比利时政府警告,比利时已经处于灾难的边缘,过去1周内,这个总人口仅1150万人的国家平均每天报告新增超过1.3万病例。卫生官员指比利时可能将在2周内用完所有ICU病床。 法国法国疫情再创新高,星期日更突破5.2万新增个案,最近4天累计新增确诊病例就已达18万,累计病例达116.5万多例。累计死亡35018例。 新冠疫情科学委员会负责人说,考虑到未检测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该国实际日新增病例可能接近10万。 尽管四处在点燃抗议的怒火,法国总统马克龙今日决定,计划周四开始重新封锁。 更惊悚的一幕发生在俄罗斯。根据每日新闻报道,俄罗斯医院出现“尸体堆满地”的恐怖场景。 俄罗斯一位医疗工作者在网上上传了一段视频。画面中数十具尸体被用黑色胶袋包住,几乎堆满了走廊和原来作为解剖室的房间。 他在视频中还说道:“至少有一具尸体没有被放进袋子里,而只是用毯子包裹着,双腿从下面露了出来。” “这是一个解剖室,尸体无处不在,无处不在。” 视频在网络上炸开后,当地卫生部门证实了录像的真实性。 日前,俄罗斯记录的总确诊人数153.7万,总死亡人数为26,050人,但是,这一数字遭到了质疑。 这就是当下的撕裂世界。 欧美经过半年多的抗疫,疫情没有减缓,反而迎来二次爆发。美国同样暴乱四起,加拿大人到处开趴……高喊“自由”的人不会想到,他们暂时获得的自由,可能是以牺牲脆弱人群为代价。 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