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理论上来说,加拿大的自来水是可以直接喝的,但实际上很少人日常生活中是真的会直接喝进肚子的,都是去超市买瓶装水。
一是因为现在卫生部的管理没有10年前好,管道不一定干净;二是因为北美水质较硬,不少华人都表示喝完之后会秃头。
生活习惯上来说,很多加拿大华人都是买的瓶装水、或过滤器,烧开了再喝。
然而,就在近日,有华人妈妈爆料,自己在Costco的瓶装水中喝出黑色异物!
更令人心寒的是,这位华人事后联系Costco客服,结果只获全额退款,对方态度很敷衍。
华人妈妈表示,因为家里有8个月大的娃,所以平时会用瓶装的纯净水给孩子冲奶粉,只是万万没想到Costco会出问题。
4月26日,华人妈妈发现孩子突然一直拉稀,1天拉了9次。
孩子不舒服,华人一直找原因,结果一看用来冲奶粉的瓶装水,当场吓一跳:瓶子里面有黑色异物!
她检查的时候,这箱水只喝剩4瓶了,其他3瓶没事。
华人妈妈本来想带孩子去急诊,但因为孩子的状态还可以,也没脱水,怕周末急诊人太多,所以就约了家庭医生。
隔天晚上,华人妈妈就给Costco写了封投诉邮件,对方让她去店里退款,并填写事故报告(incident report)。
4月28日,华人妈妈就去店里退款,并说明情况,但发现店员态度敷衍,一开始还非说是马克水笔的痕迹,把瓶子拿过去,用湿纸巾拼命擦拭,结果没擦掉。
在华人妈妈的再三要求下,店员才让她填事故报告,连case number也没给。
带着孩子的华人妈妈因为娃一直在哭,没法好好写,想拿回家填,写完再拿回来,但店员说“我来帮你填,你只需要填你的信息就行了”。还引导她填“没有事故伤害”(no injury)。
回家后,华人妈妈越想越不舒服,于是联系了加拿大食检局。
4月29日,当局就发邮件,说这个投诉案已经转到多伦多,当天就有人联系说会来取样,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就要了张照片,说“尚未发现任何被视为违反规定的行为”,可能是塑料颗粒,需要与制造商沟通。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Costco瓶装水出事,2个月前就有网友在论坛爆出Costco水被污染了——
“Costco最近买的瓶装水密封完好,但是发霉了!其他瓶子受污染的可能性有多大?这箱水在室温下保存,室内没有阳光直射…..我们买了好多箱,已经喝了不少,现在怎么办?!”
去年5月,还有专家警告消费者,说不要买Costco出售的瓶装水。
有网红测评Costco的瓶装水,通过检测水质数据引导公众关注饮水安全,发现Costco旗下品牌Kirkland的瓶装水由塑料瓶制造商Niagra Bottling, LLC代工,瓶身可能释放大量纳米级塑料微粒(可穿透血液屏障)。
另一款 Fiji瓶装水也在去年3月被大规模召回过,无论是塑料还是霉菌,大家以后喝瓶装水前先检查一下吧,以免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