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加拿大银行小心点 很多人都盯上了你的钱袋子……

薅羊毛

加拿大经济增长低迷,人们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但令人惊讶的是,加拿大的五大银行却过的很滋润,营收似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有的反而越赚越多。

原因之一可能是从客户身上薅的羊毛越来越多了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到银行办业务,柜员或投资顾问都会问你要不要信用卡提额,要不要开新的Line of Credit,或是因为你是优质客户,有一些特殊优惠。

有些这样的机会是不错的,但也不可否认,很多类似的产品你其实并不需要,银行职员推销这些产品,并非全部以客户的利益为重,而仅仅是为了完成自己的销售业绩

其中一些推销手段和说法,甚至有违反法律的嫌疑。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暗访,发现这些做法在加拿大五大银行(BMO, CIBC, TD, RBC, Scotia)普遍存在。

有的银行经理每周,甚至每天与员工开会,“激励”他们卖更多的金融产品给客户。

柜员和顾问每月有业绩指标,如果销售排名垫底,很可能被开掉。

这让银行员工压力巨大,一名化名Jeraline的TD员工表示,为了卖金融产品,自己通常都不会将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仅是为了完成业绩。

“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另外一名BMO的员工也表示,为了完成业绩,曾误导客户购买他们根本不需要的产品。

银行可不是为客户服务的环境,一名前Scotiabank的员工表示,“我们就是在那儿卖产品,为银行赚钱”。

暗访者发现,有的银行中,当柜员将客户资料输进电脑后,屏幕上就会跳出特别的“机会”提示,也就是可以推销的产品和服务。

比如说,如果客户已经有一张无年费的信用卡,系统就会提醒柜员劝说客户升级到有年费的卡。

信用卡成为各大银行极力推销的产品,除了换成年费卡,有的还建议客户提高信用额度,或者再申请新的卡。

一旦客户获得了新的信用额度,大概率就会使用它,导致支付更多的利息。

银行因此也可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Jeraline还曾偷偷的录下了经理给她进行的销售培训:

你并不是客服……你是投资顾问,你得更激进一些。

你对客户太Nice了。

你为(客户)着想太多,对完成业绩没好处。

在这里,小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很多银行职员名片上写着Investment advisor,这位Jeraline也是。

但是advisor其实并不是正式需要考证的投资顾问,而只是一种类似擦边球的职务。他们对客户不需要承担任何信托责任(Fiduciary duty)。

正规的需要认证的投资顾问会使用adviser这个词。

就连TD的发言人也表示,如果真存在Jeraline说的情况,那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暗访团队还做了一个试验,由记者假扮客户探访五大行。此人表示即将继承5万元的遗产,但是有35万的房贷和1万7的信用卡债。

一开始,没有一家银行职员询问他是否有债务,而是直接推荐将遗产存为GICs定存和互惠基金。这两种产品可以帮助职员完成销售业绩。

暗访者后来表示自己还有信用卡债,只有BMO和CIBC的员工建议他首先用遗产将卡债还完。

Sociabank的员工建议他可以还一部分卡债,用剩余的钱购买互惠基金。

TD的顾问(advisor)先是建议他只还最低还款额,这样可以保护信用分数,后来给出类似Scotiabank的建议。

RBC的顾问则向他推销Line of credit, 用借来的钱还债,后面的建议跟上两家银行类似。

消费者权益倡导者达夫·康纳彻(Duff Conacher)表示,加拿大《银行法》规定,给客户的建议必须“适当”。不建议客户全额偿还高息债务的做法违反了这条规定。

“任何优秀的理财顾问给你的首要建议都是先还清利息最高的债务。而他们的建议恰恰相反。”

消费者得到的不仅是糟糕的建议,还是非法的。

此外,还有理财专家建议大家注意互惠基金(mutual fund)中的管理费用。

在暗访中,BMO、Scotiabank和TD的顾问都对基金管理费解释有误,只有RBC的顾问提供了完全正确的信息。

互惠基金的管理费并不是按照投资收益的比例收取的,而是按照投资金额收取的。典型的收费是整个投资的2.5%,无论获利或损失都需要支付。

如果没有收益的话,单纯2.5%的管理费,会使原始投资在25年内缩水一半。

去银行办业务,最好还是自己对各项服务有所了解,做出比较,员工给与的信息可能并不准确。

推荐阅读

- Advertisement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