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将封锁进行到底,要么尽快接种疫苗,可惜加拿大都做不到
新冠一年有余,疫情紧锣密鼓开打,隧道尽头的光却并没有越来越亮——
根据CTV最新疫情数据,加拿大疫情今天打破历史日增最高纪录,达到9244例!为疫情有史以来最高的一天,打破1月8日的9213例。
安省今天日增突破4200例,为有史以来的第二高,西部BC省连着2天单日确诊超过1200例。魁省今日新增1683例,全国总确诊超104万。
可以说,加拿大疫情在海啸般的第三波中彻底沦陷。而此时世界许多国家,也正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全球危急
去年此时,全球总感染数110万。时隔1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34亿。全球死亡人数增加到超过290万人。
虽然目前各国都在努力打疫苗、遏制疫情,但世界卫生组织周五表示,由于新变种和太多国家过早结束封锁、重新开放,世界各地的感染率都在上升。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Margaret Harris博士说:“在全球的情况下,我们已经观察到连续6周的病例上升。上周报告了超过400万例。现在,可悲的是,过去3周,死亡人数也急剧上升。
与上周相比,新增死亡人数增加了11%,据报道有71000多人。”
惊悚巴西
最近,巴西疫情笼罩上恐怖阴云。每天有超过4000多人因新冠死亡,全国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34万,仅次美国。
大增的死亡病例,让当地的公墓都变得非常稀缺,为了能为疫情死者腾出埋葬空间,工作人员不得不挖旧坟,将墓地中多年前埋葬的遗骸转移到其他地点。
而巴西那个从一开始就不认为新冠是个事,不戴口罩不封城的总统博索纳罗,还在淡化风险,喊话国民停止抱怨,“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封锁是没有用的”。
“在地球上哪个国家,人们不会死?不幸的是,到处都在死人。””
当一位巴西参议员对该国防疫展开调查时,他惊呆了——新冠感染了1330万人,卫生系统已崩溃,很多感染者已只能听天由命。
如今,巴西的疫情已经不仅仅只是巴西的疫情。
流行病专家Pedro Hallal坦言,巴西正在“对全球构成威胁”,“很明显,病毒已失控,我们每天都在打破记录,我们几乎是变种病毒的工厂。
另一名健康专家Miguel Nicolelis表示,巴西如今的疫情已经是“核弹级威胁”。
“现在每周都有新的变种出现,新变种传染性和杀伤力更强,还有的会越过边境到其他国家。”
比如,远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BC省,如今就饱受巴西变种的折磨,几周内狂增上千例,将一大批年轻人送进ICU。而卫生官放话,今天起不再测序,等于默认变种毒株已成BC主流。
在美国,巴西变种也成为仅次于英国变种的第二大变种。
日增13万
印度大爆发
疫情无声无息炸了的还有印度。
9日,印度报告了又一个创纪录的单日新增,过去24小时内感染131968例,新增死亡780例,这是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最大的单日增长。
这也使得印度的新冠感染病例总数达到了1306万,是世界第三高的国家。
印度早前的感染率并不低,不少人实际上已有抗体,但这一波还是暴增,恐怕跟病毒的变异有关。就在不久前,印度还出现了“双变异”病毒。
疫苗跑不过变异,印度的高感染,不知道会不会给加拿大和世界带去难以把控的“毒航班”。
土耳其恶化
日本第四波
同样被变种改变疫情轨迹的还有土耳其。9日新增5594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疫情爆发以来单日新增最多。
目前,土耳其大多数新增病毒都是英国变种。
“每天的病例数都在增加。每一天的死亡人数都在增加。警钟为重症监护病房敲响。”ICU协会负责人Ismail Cinel说。
土耳其在3月初刚刚放宽限制,以减少对经济的冲击,但随着这一波来袭,总统不得不再次宣布新的限令,如周末停工和计划关闭咖啡馆餐馆等。
在亚洲,泰国上周五也下达新的限制令,以遏制疫情。此时正逢泰国传统泼水节新年,每年这时候都有数百万的人出游。
菲律宾疫情再度升温,活跃病例在一个月内跃至东南亚之首。
在日本,眼看着奥运会在即,疫情却反弹严重。“第四波”来袭,全国日增感染逾3400人,东京奥组委日决定取消大阪奥运圣火传递。
美国疫情依旧
美国近期因为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一些地方看到了病例的下降。但美国仍是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
过去七天平均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高达6.3万例,比再之前一周平均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增长了2.3%。并且,在英国变种“已经成为目前美国最常见的变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持续增加且逐渐年轻化。
这是新一轮的令人寒心的激增,再一次的“末日将至”的感觉。
一片哀鸿之中,也有微弱的好消息——1月曾日增近万例确诊的以色列,过去一周平均每天新增病例已降至300例上下。英自3月以来,英格兰地区新冠病毒感染率下降了约60%,确诊者住院和死亡的比率也在下降。
新加坡封锁一周年,目前已成功压平疫情曲线,工作和生活都在逐步回到正轨。新西兰也已成功抗疫,与澳大利亚之间的互免隔离旅行即将生效。
从以上4国可以看出,要成功抗疫,无非就2大措施:要么将封锁进行到底,要么尽快接种疫苗。
可惜,这两点,在加拿大都做得相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