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封城

spot_imgspot_img

炸了! 白宫晚宴病毒狂欢 拜登也危险 福奇警告! 惊传Omicron再变异 第7波开始?!

全球新冠疫情持续升温,各国解封步伐不停,感染死亡人数还在逐渐上升,世界各国卫生专家提醒所有人:现在就把新冠当成流感处理,为时过早! 今天(4月9日),北美第6波疫情来势汹汹,美国白宫一场晚宴,沦为新冠病毒的狂欢地,53人陆续确诊,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加拿大安大略省疫情再一次倒退,住院人数破表,直接飙回1月份高峰! 与此同时,亚洲疫情疯狂延烧,国内疫情未减,封城的封城,全员核酸筛查,回中国班机受影响;韩国累计1500万人感染新冠,政府正在考虑对60岁以上长者加打第4剂疫苗;日本各地疫情复燃,旅游胜地冲绳率先进入第7波! 更令人绝望的是,Omicron毒株疑似再次变异,生成分支毒株BA.4和BA.5了! 4月2日,美国白宫举行一年一度的俱乐部晚宴(Gridiron Club Dinner),美国现任总统拜登、内阁官员、国会议员和媒体记者齐聚一堂,现场700人参加,杯觥交错。 美国目前已经解禁,这场年度晚宴虽然要求所有出席人士必须出示疫苗接种证明,但是并未检查每个人是否持有最新阴性报告,也不需要佩戴口罩。 受疫情影响停摆了2年的晚宴,大家举杯庆祝“疫后自由”,却没想到被新冠病毒趁虚而入。这一周以来,参加了这场晚宴的人接连确诊!截止发稿前,感染人数已经扩大至53人! 据了解,美国联邦司法部长、商务部长、农业部长、众议院议长佩洛希、拜登的妹妹等人全部中招! 在这场晚宴中,不少人都与总统拜登有过密切接触,因此他本人也有感染风险! 除了总统官邸,美国华盛顿特区最近疫情也出现激增,每日新增病例正在翻倍;纽约市病例疯狂增加60%,政府宣布延长5岁以下儿童口罩令。 全国范围来看,阿拉斯加、佛蒙特、科罗拉多、罗得岛以及纽约等州疫情再度抬头,呈现上升趋势。 美国抗疫专家福奇承认:未来几周,美国新冠感染病例有可能会增加,秋季恐再迎来一波疫情高峰! “我认为,随着秋季天气变冷,应该会看到病例有所增加。FDA及其咨询委员会现在正在开会,制定接下来的战略,而我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正在开展研究,确定未来改进措施。” 再来看看加拿大,各个省份周末公布疫情数据的比较少,个别省份也取消了每日通报会,改为每周一报。 本周六,最先公布疫情数据的仍旧是安大略省——新增11人死亡、新冠住院病例激增至近1200名!比一周之前飚了近40%! 这一波疫情,直接让已全面解禁的安省一夜回到解放前,住院水平飙回到年初1月份的高峰! 全省新冠病毒检测阳性率比一周前上升了1.3%,到18.4%!本周早些时候,省新冠科学咨询小组负责人表示,全省现在预计每天大约新增10万名感染者! 各省区解封步伐不一致,安河疫情反弹最严重,省长坚持不再封锁;全国免疫咨询小组日前更新指南,说要开打第4剂,各个省份却宣布摘下口罩;目前,加拿大只有努纳武特、爱德华王子岛和魁北克省还在执行口罩强制令,大多数省份没有重新实施新冠防疫限制措施的打算。 各级政府、各省政府的防疫指南不同步,专家指出,病毒当前,加拿大防疫信息非常混乱,不少民众都不知道该听谁的。有人会觉得:“我都不用戴口罩了,为什么还得打第4针?” 春夏季疫情走向不明,这些都会为未来防疫工作带来阻碍。这么下去,别说第6波了,第7波也不无可能。 也就在今天,亚洲疫情仍在疯狂延烧——在所有人还在为第6波疫情焦头烂额的时候,日本冲绳宣布率先迎来第7波疫情了! 根据NHK的最新报道,日本新冠疫情有复燃迹象,境内新增确诊病例再度回飙,专家认为全国正处在“第7波疫情的开端”! 话音还没有落,日本旅游胜地冲绳县的知事玉城邓尼就公开讲话,认为本地已进入第7波疫情!最近一周,冲绳每10万人口新增542.04例确诊病例,连续15天居日本之冠,连东京都都排在它后面! 韩国新冠确诊人数已经超过1500万人次,全国疫情风险等级维持在最高等级!为了防堵下一波疫情,政府正在考虑为60岁以上人群施打第4剂疫苗! 各国疫情升温,最新毒株XE现踪多个国家,加拿大、巴西、英国、泰国、捷克、印度先后证实境内发现首例,专家们正在积极研究这个毒株的威胁性。 却没想到,就在所有人还在为XE感到恐慌之时,Omicron变异病毒又再变异,再次生成新的分支——BA.4和BA.5! Omicron变异病毒看起来并不具太大的威胁性,但实则不然,且具有不断进化、分支和重组的能力,XE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是BA.1和BA.2的重组,传染性甚至远远超过原变异株。 今天,法国《独立报》一篇最新报道指出,专家们现在或许不得不正视一个现实:Omicron BA.4和BA.5的出现! 据报道称,南非内陆国家博茨瓦纳共和国近日检测出Omicron的两个新分支菌株,甚至在美国和波多黎各也检测到少量的BA.4毒株! 英国健康安全研究所(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 ,简称UKHSA))4月7日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6日,他们确认了BA.4和BA.5两个分支毒株! 其中,BA.4与现在正在逐渐占领主导地位的BA.2享有共同基因组,最早的样本在1月10日在南非被检测出来,随后丹麦、英格兰也分别检测出1例; BA.5的最初检测日期在2月25日至3月25日,目前全部集中在南非。 目前,这份报告才刚发布,还没有被广泛证实,世卫组织也并未将这两个分支列入“值得关注变种”。 不管Omicron毒株是不是真的又“生出”了两个新分支,这个结果应该都是大家不意外的,新冠疫情持续将近3年,病毒不断变异已成既定事实。 令人担心的是,从原始病株到Alpha、Beta、Delta、Omicron,基本上都是不断演变的,每一个毒株都会不断变异、重组成新的病毒,大多数都不构成威胁,久而久之就消失了。 但到了Omicron这里,分支越来越多,BA.2开始占据主导传播地位不说,分支线都能双双结合成XE,现在都到BA.5了… 3个月前,全球疫情逐渐好转,带着“Omicron说不定是疫情终结”的美好愿望,逐步解封,重新拥抱自由;3个月后,Omicron BA.2先后攻陷亚欧大陆,BA.1+ BA.2双双结合成新毒株XE,疯狂在全球蔓延,“新冠地图”再一次满江红。 真心希望,新冠病毒真的能像专家和人们预测的那样,越变越弱,早日结束这场持久的疫情吧。

福奇绝望宣布: 群体免疫将无法实现! 这国用18000条人命写下血的教训

没带过口罩 没封过城 群体免疫成海市蜃楼 近日,一篇发布在科学杂志《自然》上的论文震惊了全世界,那个从疫情刚开始就放弃防疫的国家——瑞典,已经彻底失败了。 他们从来没有带过口罩,没有停过课,没有封过城,指望着群体免疫过了2年。 如今,群体免疫变成了海市蜃楼,看不见,也摸不着。 这个只有1000万人口的小国如今死亡人数高达18365人,死亡率是每百万人口1790人,比美国的2939低一点,但是比加拿大的984高的太多了。 今天,美国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福奇博士最新发布在《传染病杂志》上的文章也明确表示: 鉴于新冠的狡猾性质,实现群体免疫几乎是不可能的。 至此,人类对新冠群体免疫的梦彻底破碎了。 2020年2月份,瑞典发现了第一例新冠病例。 同时期,瑞典的邻居丹麦和意大利都直接封城的封城,封国的封国。   只有瑞典,仿佛毫无波澜,没有要求戴口罩,没有封锁,没有停课,餐厅如同往常一样开放,没有任何的惊慌。 那时,瑞典公共卫生局的首席流行病学家安德斯•泰格内尔(Anders Tegnell)认为,新冠病毒和流感没有什么区别,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迟早会对新冠群体免疫。 如今证明他是大错特错,但是瑞典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因为群体免疫对新冠病毒来说,就是不可能的。   福奇在论文中表示,无法实现群体免疫有很多个“重大障碍”:比如:对控制传播的努力的巨大抵抗、不断出现的新变体、一些公众对疫苗和戴口罩的抗拒等。 不管是感染,还是打疫苗,都无法产生对新冠病毒的长期保护,这使得完全预防新冠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瑞典为了让所有人都获得群体免疫,甚至还曾经计划让孩子们感染并且传播新冠病毒。 但是这样就让老人和免疫力低下的人陷入了危机。   《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员写道:“在斯德哥尔摩,医生被指示不要把ICU病房留给老人,因为‘他们不太可能康复’。” “他们给很多老年人提供吗啡而不是氧气,这实际上是在结束他们的生命。” 研究人员认为,瑞典对待新冠病毒的方法是有问题的,在道德和伦理还有科学上都有问题。 2021年,瑞典的病例开始井喷,每天新增病例高达17395例,累计病例超过50万,一天有116人死亡。 在北欧的小国里,瑞典是死亡率是其他国家的四倍。 民众们如同在温水里煮的青蛙,此时他们还坚信着,群体免疫的一天总会到来。   2022年,瑞典的病例达到峰值,每日新增病例11万多,但是他们国家本来也不怎么做检测,所以这些数字是否准确没人知道。   《自然》的论文里解释了瑞典为什么失败,而这些失败的原因在目前加拿大的防疫政策里都可以看到影子。   众所周知,目前加拿大的疫情正在疯狂的反弹,安省专家表示,很快每天就会新增超过10万! “我们对废水的数据检测表示,我们已经回到了2022年1月初的疫情高峰时期,而那时每天的新增人数在10-12万人左右。” Peter Juni是多伦多大学的传染病学教授,他根据上周的数据推算,安省的每日感染人数可能在35000-40000之间。 但是这周开始,阳性率疯狂飙升,废水检测表明感染人数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他告诉记者,虽然Omicron的新子变体BA.2传播速度加快是原因之一,但是它并不是病例数上涨的主要原因。 这种前所未见的疫情飙升,大部分是因为取消口罩等防疫措施所带来的结果! 如今,安省的住院人数已经飙升到1074人,医疗系统的压力越来越大。 但是科学家们没有数据,因为各种检测都已经停止了,他们只能从废水数据里面猜。 面对眼下棘手的情况,Juni建议:“把口罩戴起来,疫情还没有结束,这一波感染的人数很多,请记住,感染人数正在激增,已经到了上一波疫情的高峰状态。” 今天,魁北克省新增3761例,阿尔伯塔省新增5549例,BC省则是放弃提供新增病例数据。 我们如同瞎子过河,走一步摸一步。 解封后的高峰意味着什么? 多伦多超市Summerhill Market表示,有5%-10%的员工请了病假。 Fran's Diner餐厅,在过去两周,也有更多的员工请病假,有高达10%的员工报告了症状。 Rubach Wealth约有15%的客户请病假,所有的工作都转成了线上。   面对困难的只有小企业和小员工,营业难,人手不足,病假不够。 第六波疫情的来袭,让很多国家都变得和瑞典相似:少做事,和疫苗共存就行了。 这意味着,没有检测,没有口罩,医疗系统没有能力救治病人。 加拿大似乎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瑞典已经失败了,下一个国家是哪里?

加国华人最爱旅游地出事! 机场疑似枪击 旅客疯逃 多人被踩踏 秩序失控

竟发生在机场内… 随着加拿大对疫情政策的解禁,春暖花开,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都萌生了出国旅游的想法。乘上航班,前往度假胜地,享受阳光沙滩和疯狂购物,将“封城”下的郁闷一扫而空。 根据加拿大飞行中心的票务统计,2021年最受加拿大人欢迎的国际旅行目的地是墨西哥。确实,常年在冰天雪地以及湿润雨季中生活的加拿大人,谁不喜欢带着南美风情的阳光沙滩呢? 而墨西哥的坎昆更是成了华人追捧的网红旅游地,自从知道了坎昆的粉红湖和蓝色天坑,无数华人趋之若鹜前往打卡。 近年来,墨西哥的治安一直不太好,除了宰客的导游和遍地的小偷,还动不动就是骇人听闻的枪击凶杀案。但在以往,坎昆作为国际旅游都市,治安还是令人放心的。 加拿大政府官方网站上的国际旅游风险评估警告中,对墨西哥也是部分地区需高度谨慎,凶杀、绑架、劫车和敲诈等犯罪事件的频发区域不包括坎昆。 然而今天早上突发了一起社会公共治安事件,竟然就在坎昆国际机场内!这让看似安全的坎昆也无法置身事外。 当地时间今天中午一点左右,墨西哥著名旅游城市坎昆国际机场的3号航站楼疑似发生枪击事件。事情发生在坎昆机场的3号航站楼,是国际航班出发航站楼。 事发当时航站楼内有超过上万旅客正在等待值机,有目击者在推特上表示,看见乘客争先恐后从航站楼逃出,穿越楼下车辆临时停泊区域的马路。 机场秩序失控,有些人甚至在绝望的人群试图逃跑时被踩踏。 一位推特用户说:“我在坎昆机场等待航班,突然一群人尖叫着冲我跑过来,还有人穿过了围栏躲进值机柜台里。另有一些人蹲在了椅子后面。” 还有一位用户描述:“我们刚要准备行李安检,一些人甚至没拿手机和行李就逃了。听说似乎有人拿着枪,我们无法确认安全。不过航站楼内的人群至少已部分疏散。” 墨西哥国民警卫队和机场工作人员很快涌入航站楼,地上一片狼藉,还有零星几个似乎踩踏受伤坐在地上的旅客。 当地一些用户表示,机场拉响了最高等级的红色警报。 还有网友上传了军队维持秩序的照片。 据央视网的新闻,机场内发生了枪击案。事发当时持枪嫌疑人在航站楼里开枪,机场内游客受到惊吓逃散。根据目击者指认,持枪嫌疑人仍在航站楼内,墨西哥国民卫队在疏散人群后,继续对持枪嫌疑人进行搜捕。具体的伤亡情况目前仍不清楚。 而美国ABC News新闻网的报道则不同,据悉,机场警卫表示没有证据证明机场内有人开枪,他们认为所谓的“爆炸声”是有人撞倒航站楼的三个独立垂直展示架后发生的。 还有疑似在机场的网友说,似乎是婴儿车的轮胎爆裂发出的巨响。 目前仍无法确定是什么导致了巨响。但劫后余生的旅客们普遍情绪非常紧张,他们对潜在的暴力和死亡威胁感到非常恐惧,已经影响了他们旅行的情绪。 一些媒体人士认为,这起公共安全事件将严重影响坎昆作为热门旅行地的声誉。甚至连美国驻墨西哥大使馆今天都发了紧急公告,提醒在墨西哥的美国游客要注意安全。 不论今天是否发生了枪击案,“坎昆治安很好”的形象已经在一些人心中破灭了——整个墨西哥都不好,坎昆怎么能独善其身呢? 上周,当局在坎昆的灌木丛中发现了4具尸体,自9月以来,整个度假村已发生了13起凶杀案。大多数尸体是在空地或房屋中发现的。 3月12日,英国一名54岁地产商带着女儿在坎昆度假时突然被遭后面跟车枪击,子弹一枪贯穿头部,坐在副驾驶的14岁女儿目睹全程。 1月,两名加拿大人在坎昆的一个5星级酒店度假村内被枪击,一人死亡一人重伤。 去年11月,有枪手公然闯入坎昆的沙滩开火,沙滩上都是只穿着短裤和比基尼的游客,听到枪响后衣服都来不及穿,四处逃窜。 纵观这半年来在坎昆发生的多起治安事件,凶手似乎丝毫不避讳公众场所,都是当着一众人的面开火——各位想要赴墨西哥旅行度假的华人朋友请一定要注意安全。

官宣! 加拿大游轮4月解禁! 疫情2年来首次重启 可环游世界! 注意这些限制!

4月邮轮解禁 完全接种才能登船 随着各省防疫政策的解禁,加拿大“封城锁国”的时期也正式落幕。 今天,加拿大联邦交通部长奥马尔·阿尔加布拉Omar Alghabra官宣表示,加拿大政府已经为邮轮(游轮)业制定了全面的公共卫生计划,并准备采取多项新的公共卫生措施。 按照加拿大政府的计划,今年4月的邮轮季,加国的邮轮行业将彻底复苏。 这是疫情两年来加拿大首度解禁邮轮。该禁令在2020年发布,2021年2月到期后,因加拿大国内疫情仍然严峻,被交通部长再次延长到了今年2月。 回顾这两年,加拿大对邮轮的恐惧完全体现在严苛的处罚上:个人被发现驾驶12人以上船只,每人每天可罚1000加币,团体或组织最高可罚100万加币以及18个月的监禁。 本次重启也是需要完全依照《邮轮综合公共卫生计划》的文件执行。 该文件明确指明,邮轮乘客必须满足以下义务:   登船前72小时内进行PCR核酸检测或在出发前一天内进行Antigen抗原检测。 所有人需要在ArriveCan的网站或APP上打卡登记。 除特殊豁免和12岁以下儿童外,船上所有人必须完全接种疫苗并出示疫苗卡。 如从海外通过邮轮入境加拿大,必须在抵达前72小时内进行PCR核酸检测或在出发前一天内进行Antigen抗原检测。并在入境前14天自我监测隔离。 邮轮公司需要满足三点防疫要求:   1. 新冠疫情管理计划 防止或限制在邮轮上引入或传播的措施,包括: 登机前预防传播的措施; 防止船上传播的措施; 在岸上游览和港口访问期间防止传播的措施; 隔离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措施; 对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应对措施。 2. 靠岸检查清单 需列出船只在港口靠岸,乘客登船和离船期间防止或限制新冠传播的措施。必须和公共卫生部门协商,并涵盖: 疫情管理计划和大爆发管理计划; 有关社交距离和口罩的计划; 卫生措施、清洁和消毒; 员工教育和培训。 3. 检测和报告要求 邮轮公司和乘客需要在关键检查站遵守严格的检测要求,并向加拿大政府报告检测情况。 从目前来看,这份《邮轮综合公共卫生计划》考虑到了邮轮的消毒和防疫问题,并且仅限完全接种疫苗者才能登船。在船上也有核酸检测,一旦乘客被抽查确诊,可能需要在船上隔离。 这些措施听起来都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想想“邮轮”两个字,许多人仍有不小的心理阴影。 2020年3月,停靠在日本的钻石公主号爆发疫情。一夜之间夜夜笙歌的豪华游乐场变成了海上监狱,4000人困在船上痛哭等死。 2020年4月,另一艘病毒邮轮至尊公主号载着3000余人停靠温哥华港,一举造就了BC省数百名的“境外输入病例”。 2021年,疫情稍有好转,不少国家和地区跃跃欲试,解禁邮轮。可结果是另一轮“恐怖邮轮”感染爆发。 香港的世界梦号,在感染一年后再度起航,结果是可以预料的,出发不到一天,全员隔离靠岸。 美国海洋奥德赛号在12月初出发后,不到几天内爆了55例阳性——全部都是已经接种过疫苗的。 圣诞节前夕,诺唯真邮轮在新奥尔良港被迫靠岸,17人疑似确诊Omicron。像这样的邮轮超过40艘。 即使加拿大比美国晚了4个月开放,但病毒不可能消失、疫情不可能完全结束,邮轮上仍会有感染的风险。 希望我们这次解禁是谨慎的,但愿邮轮重启不会再演“恐怖邮轮”,造成下一波疫情高峰吧。

重磅! 谭博士传3大疫情喜讯 加拿大全面解封 再无强制规定! 但这里反弹凶猛 7天暴涨40%!

这次,加拿大真的解封了 随着本周加拿大各省政府对疫情政策的放开,加拿大的疫情生活要彻底结束了。阿省、萨省早已在3月1日前解除口罩令。而安省、魁省等亦将在4月完全解禁。 今天早上,加拿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再度发表讲话,传达了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当前国内疫情的看法——主要分为三点: 1.各省可进一步解封,佩戴口罩可成为个人选择: 当前,加拿大全国疫情状况已有明显改善,这意味着加拿大已经到了进一步放宽公共卫生限制的时刻。随着住院人数、重症人数不断降低至本年的最低点,现在加拿大政府更需要关注的是缓解社会混乱、解决社会矛盾。 这意味着,加拿大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承担更多的个人责任。比如,不应对其他人进行污名化的羞辱,多考虑其他不同群体。而希望谨慎恢复正常生活的居民,也有权利选择继续佩戴口罩。谭博士表示,自己就会继续坚持戴口罩。 “显然,戴口罩是一种经过充分测试、久经考验的真正个人防护措施,它不是强制性要求,是个人风险评估下的个人选择。”另一位卫生官霍华德·恩桥博士也进行了补充。 2.Omicron已是尾声 未来再次出现大规模感染风险极低: 尽管新冠病毒仍在广泛传播,且加拿大全国各地的疫情状况各不相同,但与上周相比,确诊人数已下降4.5%。并在未来呈现继续下降的趋势。 谭博士表示,当Omicron引导的第五波新冠高峰已逐渐衰退,加拿大全国的经济和各行业都有了更多的复苏和发展机会。并且,只要Omicron仍然是加拿大新冠疫情的主要毒株,由另一毒株引发的大规模感染风险就会非常低。   谭博士还说,现在加拿大全国局势的特点是“有坚实的疫苗保护基础”、“经过验证的减少传播的做法”以及“较小的卫生系统压力”。民众已不必担心。 3.强制性的公共疫情规定和限制或不再出现: 对于未来是否再次进入疫情“封城”期,谭博士表示,现在是加拿大复苏的好时机,未来加拿大政府可能不会再做强制性的规定,加拿大也做好了准备应对未来疫情高峰的发生。 目前,加拿大各省中只剩下BC省不解禁。尽管BC省的大型活动和公共场所均可满负荷运营,但口罩和疫苗卡仍属于强制性措施。该省预计在3月15日和4月12日再次审查防疫政策,考虑是否进一步解封。 即使是在解封中最谨慎的BC省,其公共卫生官邦尼·亨利博士同样指出:“我们绝大的可能是仅在秋冬季节适当收紧防疫政策。”言下之意:至少大家可以畅快解禁,尽情享受春天和夏天了。 眼下的加拿大人都处在解封的欢喜之中,但我认为,大家仍不能过于松懈导致乐极生悲。 眼下最好的前车之鉴是英国。2月24日,英国正式全民解封,而3月4日据英国卫生安全局的统计,一周之内英国新冠病例人数飙升40%,24小时内总计报告44740例感染病例。 更可怕的是,截至2月26日的7天数据里,有190万人英国人感染。相当于每30人中就有1人感染。 这反弹的趋势实在有些吓人。 但木已成舟,英国已经停止了卫生小组SAGE的每周会议,并且从4月1日起,不再要求做新冠检测。 虽说加拿大的未来发展或许不见得和英国相同,但解封后的大家,还是要自觉做好防疫措施才是。

稳了! 加拿大新冠已”过气” BC重症狂降 确诊拦腰砍 世卫罕见乐观! 末日预测大翻车!

科学家又发现了一款“新冠克星” 现在讨论起新冠来,似乎有种“过气”感,虽然病毒还在,仿佛疫情已开始走远,反而是局势胶着的战争、日益上升的油价等话题更戳得人生痛。   加拿大各省最近都在加足马力解封,取消口罩和疫苗政策,取消容量限制……而这一切“大胆决定”,无非都是基于数据——   数据显示,加拿大的确诊、死亡和住院人数都在下降,住院与死亡比1月高峰时期减少了一半!   BC省也是喜迎好消息——   从2月8日以来,日新增入院都在下降,已经连降23天!   住院人数断崖式下跌,已经从1月底2月初的逾千人跌落到500人,超半数人已康复出院。     重症人数更是达到2022年来的最低值!     大温三联市“报喜”:每周检测到的确诊病例几乎已经减少了一半!上一次出现两位数的情况还是在2021年!   疫情的转好也让加拿大人开始放松——饭约起来了,咖啡约起来了,健身约起来,舞跳起来,即将到来的春假,民宿又开始爆满一房难求……   这样的“好数据”,就连世卫都感到振奋! 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最新全球疫情,上周全球报告的新冠状病毒病例数下降了 16%,标志着 COVID-19感染连续一个月下降。   死亡人数下降了 10%,延续了上周首次出现的死亡人数下降趋势。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罕见地使用了很多乐观积极的话语:“令人鼓舞encouraging的是,现在全球和大多数地区因 COVID-19 导致的死亡人数正在下降。令人高兴pleasing的是,一些国家能够放松限制,而不会使他们的卫生系统不堪重负。”   又是鼓舞又是高兴,疫情以来难得看到他给出了这么多积极信息。   不过,谭德塞也指出,“现在宣告战胜新冠还为时过早,仍有许多国家的住院率和死亡率高。仍然可能会有一种更新的更危险的变种出现。”   不只是世卫,今天,就连白宫也传佳音:要跟世卫分享抗击新冠的技术!以努力在世界范围内抗击这一流行病。   据报道,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开发的技术将授权给世界卫生组织和药品专利池——一个联合国医疗组织——这将允许其他国家访问和复制这些科学技术发现。   目前,暂时不能确定白宫最终将分享那些具体技术,但据悉有私营公司研发的成果可能不会在内,比如莫德纳疫苗研发。   尽管如此,这一数据和技术的共享还是能对全球抗击新冠疫情起到重要帮助。   WHO总干事谭德塞就此表示:“我感谢 NIH 为 COVID-19 提供创新疗法、疫苗和诊断方法,通过非排他性协议自愿共享技术不仅有助于我们摆脱大流行病;它还将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能够生产自己的医疗产品并实现公平获取。” 毕竟我们生活在地球村,新冠疫情要过去,一定是全球都稳定才行,而这种稳定,目前正一步步实现。   就连之前高唱“末日论”的英国专家,也终于承认自己的预测错了。   在Omicron来袭时,英国卫生局的科学家们曾发出警告,Omicron可能会让死亡人数达到每天 6000 人的峰值,住院人数可能达到10000 人。 该警告也导致英国政府作出再次封城的考量。   然而,情况却并没有像专家们预测的那样变得不可控。到1月1日,新冠死亡人数并没有达到最糟的日增6000,甚至也没有达到好情况下的日增600,实际日增死亡是300,仅为去年冬天高峰时的四分之一。   作出该模型预判的科学家Graham Medley 教授近日承认预测错误,他说,他的工作是考虑悲观的结果,但人们的行为改变了,因此结果变了。   人们愿意更加谨慎地应对病毒,因此我们能看到目前的转机和希望。   而除此之外,希望也存在于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探索中。   世界上最大的冠状病毒治疗试验Recovery 试验的研究人员今天宣布,他们发现,一种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baricitinib),能将新冠患者的死亡风向降低13%。   该药物作用于免疫系统,已被证明有助于对抗 COVID-19。     Baricitinib 属于抑制剂的药物,通过阻断在免疫系统过程中发挥作用并导致炎症的酶的作用起作用,这种炎症通常在严重的COVID-19 中表现为肺损伤。   科学家们在通过对8000名新冠患者的研究后发现,该药增加了患者在28天内出院的机会,并降低了病情恶化的风险。   至此,“新冠克星”家族中有多了一名得力干将,人类距离攻克新冠大流行,又往前迈进了一步。 随着检测盒子的免费广泛分发、新冠口服药的推出、新冠治疗手段的越来越明晰…… 新冠“过气”将是早晚的事。 这时候的人们,终于不需要看数据而惊心动魄,日子一点点恢复往常,该喝咖啡喝咖啡,该健身健身,但愿阳光照进现实,噩梦永远不会再来。
[tds_leads input_placeholder=”Email address” btn_horiz_align=”content-horiz-center” pp_checkbox=”yes” pp_msg=”SSd2ZSUyMHJlYWQlMjBhbmQlMjBhY2NlcHQlMjB0aGUlMjAlM0NhJTIwaHJlZiUzRCUyMiUyMyUyMiUzRVByaXZhY3klMjBQb2xpY3klM0MlMkZhJTNFLg==” msg_composer=”success” display=”column” gap=”10″ input_padd=”eyJhbGwiOiIxNXB4IDEwcHgiLCJsYW5kc2NhcGUiOiIxMnB4IDhweCIsInBvcnRyYWl0IjoiMTBweCA2cHgifQ==” input_border=”1″ btn_text=”I want in” btn_tdicon=”tdc-font-tdmp tdc-font-tdmp-arrow-right” btn_icon_size=”eyJhbGwiOiIxOSIsImxhbmRzY2FwZSI6IjE3IiwicG9ydHJhaXQiOiIxNSJ9″ btn_icon_space=”eyJhbGwiOiI1IiwicG9ydHJhaXQiOiIzIn0=” btn_radius=”0″ input_radius=”0″ f_msg_font_family=”521″ f_msg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nBvcnRyYWl0IjoiMTIifQ==” f_msg_font_weight=”400″ f_msg_font_line_height=”1.4″ f_input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zIiwicG9ydHJhaXQiOiIxMiJ9″ f_input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weight=”500″ f_btn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btn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weight=”600″ f_pp_font_family=”521″ f_pp_font_size=”eyJhbGwiOiIxMi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pp_font_line_height=”1.2″ pp_check_color=”#000000″ pp_check_color_a=”#309b65″ pp_check_color_a_h=”#4cb577″ f_btn_font_transform=”uppercase” tdc_css=”eyJhbGw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Q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U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M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VfbWF4X3dpZHRoIjoxMTQwLCJsYW5kc2NhcGVfbWluX3dpZHRoIjoxMDE5LCJwb3J0cmFpdCI6eyJtYXJnaW4tYm90dG9tIjoiMjUiLCJkaXNwbGF5IjoiIn0sInBvcnRyYWl0X21heF93aWR0aCI6MTAxOCwicG9ydHJhaXRfbWluX3dpZHRoIjo3Njh9″ msg_succ_radius=”0″ btn_bg=”#309b65″ btn_bg_h=”#4cb577″ title_space=”eyJwb3J0cmFpdCI6IjEyIiwibGFuZHNjYXBlIjoiMTQiLCJhbGwiOiIwIn0=” msg_space=”eyJsYW5kc2NhcGUiOiIwIDAgMTJweCJ9″ btn_padd=”eyJsYW5kc2NhcGUiOiIxMiIsInBvcnRyYWl0IjoiMTBweCJ9″ msg_padd=”eyJwb3J0cmFpdCI6IjZweCAxMHB4In0=” msg_err_radius=”0″ f_btn_font_spac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