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后遗症

spot_imgspot_img

惊! 加拿大华人打疫苗后当场晕倒 有人被从接种点抬走 卫生部更新辉瑞副作用!

加拿大全国各地第二剂新冠疫苗接种不断提速。今天,Canada Day前夕,小编身边20来岁的华人朋友,已经收到第二针预约,并顺利约上了当天的接种。 大温地区20岁以上居民,竟然能在6月份就打完第二针,比之前政府预计的8月底提前了一大截。这意味着,大多数人都能在两剂疫苗的保护下,迎来一个更加自由的夏天。 不过,在这之前,首先要挺过第二针疫苗的副作用。 就在刚刚,加拿大卫生部更新了辉瑞新冠疫苗和Moderna新冠疫苗的标签,在标签里加上了关于接种后出现罕见心肌炎和心包炎的警告。 这种副作用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加拿大卫生部呼吁大家,如果在接种疫苗后的几天内,出现任何以上症状,请立即就医。 实际上,近期,温哥华的居民在接种第二剂疫苗时,已经会被护士在现场告知,最新在少数人身上发现的心肌炎副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华人打上第二针,微信群和朋友圈里,正在涌现各种各样的接种反应记录。 一名伦敦的华人女子在社交平台上爆料,自己在接种辉瑞疫苗时,亲眼目睹接种现场,两个刚打完针的人接连晕倒在地。 该华人女子称,自己打完后5分钟,就开始感觉心脏狂跳,心跳声自己都能清楚听到,甚至感觉喘不过气。 华人女子本以为自己的情况就已经很严重,没想到突然之间,坐在自己前面的一个身材强壮的大哥举起了手,随即倒在地上。 过了一会儿,华人女子身边又一名接种完毕的男子,汗如雨下,被护士叫走后不久,也躺地上了。 可以想象,坐在现场目睹这一切的华人女子,心理阴影得有多深… … 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则引发热议的帖子下,不少华人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的接种后反应。 一位温哥华的华人网友回复称,自己昨天刚打的Moderna,打完休息的时候,坐在后面的一个白人小哥也晕倒了。 示意图 一位加拿大的年轻健壮华人男网友直接“现身说法”: “我打完10分钟也是晕了,几个护士过来把我放平看着我。” 一位加拿大的华人女子说,自己去接种的时候,刚坐到医生面前,一个小哥“脸色发青浑身颤抖地躺在救护床上被拉走了”,打的“也是辉瑞”。该华人女子称,虽然当时真的被吓到了,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打了。 另一名加拿大华人女网友则感叹“辉瑞第二针太猛了”,打完发烧到38.7℃,浑身上下除了脚趾没有一块肌肉不疼,眼球也胀痛,脑袋感觉快炸裂,同时伴有腋下淋巴肿胀。 示意图 一位曼彻斯特的网友表示,自己的朋友早上打完辉瑞后,晚上发现心跳不正常,去医院住了两晚才稳定下来。 还有一名网友透露,自己打完Moderna,心跳跳得太快,当场就吐了。回到家以后,又连着高烧3天。 另一位男性网友则表示,自己上周五打的辉瑞,直到这周胸口还在疼,很怕留下心肌炎后遗症。 一名华人妈妈分享:“我家小朋友打了辉瑞,然后淋巴结肿大,现在正在吃阿莫西林。” 示意图 种种反应,让人看了难免担心。 但必须注意的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的,大多数是有反应的人。还有很多没反应或反应轻微的接种者,根本不会在网上发声。 小编在列治文的一位30岁男性华人朋友,本周一刚刚接种了第二剂辉瑞疫苗。 这位朋友平时身体健康,偶尔锻炼,无抽烟喝酒等习惯,应该能代表一部分本地男性的特征。 他周一下午打完第二针,当天没什么反应,晚上胳膊开始酸。夜里因为胳膊痛醒了一次。第二天,胳膊的接种处依然肿痛,感觉有点浑身无力。当天晚上有心跳加速和头痛的感觉。但他不确定是疫苗引起,还是被百年一遇的高温热得。第三天一觉醒来,所有症状消失,胳膊也不痛了,一切恢复正常。 相信很多人,在打完第二针后,经历的都只会是这类轻微的反应。 如果有已经打完第二针的朋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经历。 希望大家提前做好准备,放平心态,尽早获得免疫力!

警惕! 33岁女护士打完2针疫苗后染疫! 卧床难起 爬着去冰箱找食物

近日,一名护士完全接种疫苗后感染新冠,被各大媒体报道,她的凄惨经历,的确需要让人们警惕。 5个月前,33岁的护士安娜(Anna Kern)接种了辉瑞疫苗,但是这并没有带给她安心的生活。 2020年12月,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之一,安娜接种了第一针疫苗。 2021年1月,安娜完成了第二针的注射,按理说,她应该拥有了完全的保护。 打完疫苗后,因为工作中依旧会接触到大量的新冠患者,她每天都小心翼翼地。 但是,可怕的突破性感染找上了她,2021年4月,她确诊了新冠阳性。 根据安娜的照顾病人的经验,普通人感染新冠一般症状会持续3周。 但是安娜的症状,持续了5个月,现在还没有消失。 据报道,安娜虽然已经核酸检测阴性,但这几个月以来,她还是很疲劳,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医生认为她得了长期的新冠后遗症。 她从4月份查出阳性之后,就一直在和新冠作斗争。 5月,安娜早上起床后测试了自己的心率,竟然高达130次每分钟。 她只是刷牙,吃早饭,却和别人跑了2公里的心率是一样的。 5月31日,她永远记得那一天。 这天早上安娜刚刚醒来,心跳依旧很快。 她很饿很渴,想要吃点东西,但是她全身都无法动弹,疲劳的如同被火车轧过。 “我最后从床上爬到了冰箱。”,安娜绝望地说着。 因为请假太多,安娜的排班越来越少,她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收入。 绝望的她上网寻求帮助,她找到一个新冠长期后遗症交流小组,里面的人都在经历和她一样的痛苦。 甚至有些人,也是完全接种疫苗后,发生突破性感染,被病毒折磨到现在。 一家免费的新冠长期后遗症治疗中心的医生,诺亚-格林斯潘博士(Dr Noah Greenspan)告诉记者,她的情况并不罕见。 美国疾控中心的报告发现,每10000名完全接种疫苗的美国人中,就有1人会发生突破性感染。 格林斯潘说:“患有新冠重症的人,要么就很严重需要住院,甚至需要上呼吸机……但是新冠长期后遗症患者不一样。” “对他们来说,康复是个更难的过程。” 格林斯潘有一个病人,已经患有新冠症状长达15个月了,在这15个月里,他每天都在经历心跳过快,疲劳,呼吸苦难等症状。 Dr Noah Greenspan 安娜至今还记得自己打第一针辉瑞时候的情形。 那时的她,日子过得战战兢兢的,在医院穿全套防护装备,回公寓之前全身消毒,甚至用漂白水和酒精一起擦拭外面带进来的东西。 12月注射第一针辉瑞的时候,她真的很开心:“好吧,我终于可以活下来了。” 但是好景不长,4个月后,安娜的同事感染了新冠,这名同事在打完疫苗后非常松懈,经常偷懒不带口罩。 安娜安慰自己,是她自己的问题导致感染新冠。 结果,一周后,安娜也出现了疲惫和头疼的症状。 她感到非常内疚:“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还怎么样才能更谨慎?” 突破性感染是存在的,没有疫苗是100%有效的,即使是辉瑞和莫德纳。 目前,安娜非常想回去工作,但是这些症状把她困在了家里。 “随着疫情的放缓,世界都在恢复正常。” 安娜警告道:“但是我希望大家不要忘记,我们这些长期症状的新冠患者,可能在未来多年,我们仍然被病魔折磨着。” “对我们来说,这一切都还没有结束。”

加拿大3孩妈妈含泪警告! 11岁女儿上学染新冠 呼吸靠工具 路都走不稳!

一个社区138名儿童感染! 疫苗广泛接种,人们喜迎解封。但还有一些人,依然受病毒的威胁,尤其是那些暂时无法受疫苗保护的孩子。 加拿大埃德蒙顿一个妈妈近日焦急、沮丧且担忧,11岁的女儿在校车上感染新冠,然而2个月过去了,孩子依然喘不上气来,需要借助工具呼吸。 原本每天早上6点起床和妈妈一起步行4公里锻炼身体的小姑娘,如今从卧室走到厨房都上气不接下气。看到年幼的女儿身体脆弱到这样,妈妈Jody Esch的心都要碎了…… 事情发生在4月,妈妈Jody带着3个孩子出门散步。 平日里这个时候,11岁的Kinsley总能蹦跳着走在最前面当“领路”者。 然而这一天,Jody发现Kinsley慢吞吞走在最后,“她当时真的呼吸不上来,显得非常疲惫,累极了一般。” 很快,她们就发现了是怎么回事——Kinsley是校车上某位确诊学生的密切接触者。她的检测结果呈阳性。 对很多人来说,隔离,治疗,转阴,就是噩梦的终结;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却只是噩梦的开始。 Kinsley在结束隔离10多天后,呼吸反而愈加困难,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稍微动动就觉得累。 妈妈心急地又带她去医院,接受了一系列的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妈妈Jody虽然松了一口气,但女儿终归还是不健康的。 后来Kinsley获得了两个呼吸器来帮助呼吸,并被推荐去一家理疗诊所接受治疗。 是的,就是走路这样的小事,对于这个11岁的女孩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 “太难了,真的,太难了。”Jody心痛地说:“看着她这样真的令人心烦意乱,我简直想替她遭罪。” 这颗想保护孩子的母亲的心,我们能理解,但病毒才不会理会,它奸诈狡猾,见缝就攻击,并不区分善恶贫富。 过去几个月,Jody忙着送孩子去复健,还有另外两个孩子的接送上学。 Jody不知道Kinsley是不是会康复以及什么时候会康复,新闻里也有和她类似的患者,有的留下了永久后遗症。 Jody不敢想那些最糟糕的后果,但她的担心从未减少,而且家里还有2个孩子。 Kinsley病后,她的姐姐Addison也被检测出阳性,不过姐姐没有症状。8岁的儿子,则都是阴性。 这个3孩妈妈现在根本无法确定,孩子们是否都将没事。 她发出警告:“我希望更多的家庭知道,孩子们可能会生病,也会生病。”她也迫不及待地希望,更年轻的人群也有资格接种疫苗。 “仅仅因为他们是孩子,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免于新冠或新冠后遗症。他们也可能跟其他人一样得病。” 现在,Jody对Kinsley最大的希望,就是这个夏天来时,她可以再次骑上她心爱的自行车,在蹦床上跳跃…… 目前,加拿大已经批准了对12岁-18岁的儿童接种辉瑞疫苗。但是,更年幼的孩子依然无法得到疫苗的保护。 就在近日,安省一个社区疫情爆发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安省北部Kashechewan第一民族近日爆发疫情,2000多名居民中,有232人确诊,其中包括138名儿童! 更令人伤心的是,卫生官员表示,大部分新增病例都是12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 染疫儿童中包括2名婴儿,一名才7周大,另一个4个月大。 年幼的孩子没有疫苗的保护,在病毒面前简直成了待宰的羔羊。 试问,哪个做家长的能安心呢? 今天,BC教育厅宣布了9月开学计划,所有学生都将重返校园,全日制上课! 不再有“学习小组”,不再有网课,远程学习不再是一种选择。 所有学生将回到教室,接受面对面的教学。 9月,疫情真的会过去吗?病例能清零吗? 没人能给肯定的答复,家长的心上悬着的石头无法落地。希望幼儿疫苗临床试验那边传来佳音。 也希望有资格接种的人都能尽快接种,不单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华裔小哥染疫进ICU 今挑战半程马拉松! 暖心喊话: 你们可以的!

励志! 2020年3月份以来,BC省民李·文森特走了很长一段路。现在,他准备好迎接一项新的挑战! 在过去2个月中,27岁的李一直在为虚拟半程马拉松比赛做准备,这场比赛将在今日举行。 要说他与其他参赛者不同,就是他是一名新冠痊愈患者。 去年春天,李感染新冠病毒,随后病情恶化,被送进了位于新西敏的皇家哥伦比亚医院重症病房,成为这家医院上呼吸机的最年轻患者。 数周的挣扎过后,李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开始好转,最后出院。 经历过死劫的他,在过去整整一年中不断恢复健康,并希望通过这次的半程马拉松比赛,“检验看看自己恢复的程度”。 李是一名私人教练,也曾参加过拳击和柔术比赛。刚开始,他上个楼梯都得喘大气休息5分钟;慢慢地,他开始联系绕着公园散步,锻炼肺活量。 2个月前,马拉松比赛的广告跳出,他想着个自己一个机会,不为赢,只为完成目标。通过参与这项活动,他希望能鼓励其他人。 “我这样做,纯粹是为了激励跟我一样的新冠患者、或那些正在努力克服各种后遗症的人,你们可以的!”

灾难已至! 第三波吓垮加拿大医护: 全家六口感染 年轻儿子先死 这波太恐怖!

华人护士:真的控制不住了! 突发!刚刚,BC省首席卫生官召开发布会,宣布本省今天暴增1068人感染,3人死亡!Bonnie Henry警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一批接一批地被送进ICU! 必须注意的一点是,P1变种近日在BC省的传播已经“爆炸”翻番。这种会令人“反复感染”的可怕变种,几乎正在成为本地年轻人的“克星”。今天,BC省卫生部长指出,感染P1变种的患者年龄中位数,仅为30岁。 现在,每天在加拿大BC省发现的新增P1变种感染病例,比整个美国国境内发现的P1变种病例总和还要高! 曾在去年率先发出大流行预警的美国顶级卫生专家Eric Feigl-Ding直言不讳地指出,BC省的情况已经“危在旦夕”,加拿大正在错过对抗P1变种的最后机会。 “我不敢相信BC省的卫生官员对此竟没有做出任何行动。”该卫生专家称。 有研究指出,P1变种的传播能力是原有新冠毒株的2.5倍;如果暴露在P1变种病毒中,100名曾感染新冠并痊愈的人中,可能会有25人到60人,再次被重新感染。 已经被P1变种严重侵蚀的BC省,所面临的危机恐怕远超很多人想象。 另一边的安省,也已经火烧房顶。 安省省长福特刚刚承认,本月初下达的关闭餐馆堂食等“紧急刹车”机制,已经不足以遏制病例激增,将于明天实施更加严厉的封锁措施。 据CTV报道,多个消息来源证实,安省政府目前正积极考虑下达“居家令”。多伦多卫生官今天已经下令,从明天开始,关闭全市所有学校,所有学生改上网课。 当地一位急诊室华人护士在社交网站上透露,第三波真的已经“控制不住了”: “今天我们医院的ICU全满,急诊室被新冠病人塞满,每个人都需要吸氧,最后一台呼吸机也被用了。” “这个第三波是真的很恐怖,平均年龄都很年轻,但是症状很严重!变种病毒占半数,很多人需要上呼吸机!我今天接受的一个病人才27岁。” 这位华人护士称,随着第三波疫情的海啸,自己在急诊室里,每天见证着无数的人间悲剧,甚至有一家六口感染后,竟是年轻的儿子先离世: “上周照顾了一个妈妈,进ICU插管上呼吸机了,爸爸也住院了,儿子才30多岁,前几天在家里去世了,三个女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 “很多医护人员已经跟新冠奋战一年了,但还是被这一波吓到了,大家保重!千万别松懈,一定要有危机感!” 华人护士指出,他对政府的“松松垮垮”的封锁措施非常失望—— 大家平时还能人挤人地逛商场,这算哪门子封锁?   的确,尽管第三波疫情凶猛异常,但很多加拿大似乎还没反应过来,只觉得马上就要打上疫苗万事大吉了。 老板们开始招呼员工们回办公室上班,父母们开始把孩子们送回学校。 然而,一切松懈在新冠病毒面前,都要付出代价—— 多伦多ICU医生日前指出,一名年仅30多岁身体健康的金融行业小伙子,被老板要求回办公室上班,并和另一位同事合用一个房间办公。结果,不幸被同事传染了新冠肺炎,且病情迅速恶化,被送进ICU插管,过程中还得了血栓,造成脑部功能障碍。 同样是多伦多,一名47岁的教师,在与一名新冠检测呈阳性的学生接触后,不幸染疫,现在还在插管抢救。 多伦多现在才开始实施的关校政策,如今也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除了BC省和安省,魁省、阿省同样也水深火热。 卡尔加里的一名医院急诊室医生绝望称,各种数据显示,“新冠灾难已经来到了我们家门口”。 加拿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今天向全国人民发出警告: 在加拿大的一些地区,高传染性、高致死性的B117变种毒株,已经成为主要毒株! “很多年轻人,在感染后病情迅速恶化,而不得不立即被送进ICU!”谭咏诗揭露惊人现状。 近日,安省一家五口全部感染B117变种毒株后,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父亲死亡,母亲无法行走,女儿留下了严重的永久神经系统后遗症。 “超强变种”变成主要毒株,这样的悲剧将不会是最后一个。 来势汹汹的第三波,吓垮了加拿大医护,却没能敲响普通民众心里的警钟。 无论如何,希望在更多人清醒过来的时候,一切还来得及… …

心痛! 华人妈妈不幸染疫 出院后1周洗肾3次: 能活着回家 已是天大的福分!

新冠疫情持续至今,越来越令人看不懂的是:明明疫苗已经开打了,疫情怎么越来越严重了? 加拿大的第三波来势之凶猛,连BC都可以一口气新增近千例,回想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就每天300多例,这局面,不但看不懂,也令人深感绝望。 美国疾控中心CDC主任Rochelle Walensky更是悲观,因美国确诊已经突破3000万,她在记者会上哽咽着:“现在,我感到害怕。感觉在濒临末日!” 每个人就是大时代中的一粒沙。 总确诊3000万的社会,等于个人感染的机率大大上升。而新冠却是异常狡猾,有人感染了,如同感冒一场;有人感染了,却要了命;还有人感染了,留下严重后遗症,简直生不如死。 华裔L女士和妹妹算是这场苦难疫情中的幸运者。 今年1月,身在美国的她们和朋友聚会,有朋友取餐太多,就分了一点给她们。结果两人不幸双双染疫。 幸运的是,经过10多天的休息和隔离,姐妹俩很快就恢复了。过程中并无太多痛苦,两人都感觉像患了一场感冒,有点鼻塞,胃口不好,其他都OK。 现在,姐妹俩已经完全康复,“上星期我们又去滑雪了。” 然而,不是所有感染者都如同这对姐妹般幸运。同样是1月,另一个华人妈妈也感染了,但她这一感染,就住院了2个多月,近日才刚刚出院。 斗争2个多月,她终于战胜了病毒。可是,这却不是一场全身而退的胜利。 这是美国张妈妈从医院回家后,女儿为她准备的“回家派对”。 车库门口摆满鲜花、气球。 张妈妈戴着口罩安静地坐在阳光下,她的朋友们则驾车前来。 本来说好只是路过,大家隔着车窗打个招呼就好,但是朋友们却都忍不住纷纷下车,将带来的食品和礼物、红包等留下,给张妈妈送上祝福才离开。 住院两个多月,似乎每天都在生死边缘挣扎的张妈妈,泪眼朦脓。 疫情开始后,张妈妈和先生都非常注意,几乎一整年都足不出户。没想到儿子染疫了。 孩子居家隔离,张妈妈自然要照顾三餐等,就这样自己也出现了头晕头痛、发烧发冷、浑身无力的情况,10多天都吃不下东西,最后连床都起不来了。 家人赶紧将她送往医院,医生一查肺部情况,立即要求住院。 住院期间,张妈妈的病情日益恶化,一度上了呼吸机,令全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万幸的是,张妈妈在ICU住了1个月后,死里逃生,最终回家。不过,这一次染疫,让张妈妈的许多器官受到了损伤,这是令人始料未及的。 现在,张妈妈虽然回家,却是一周需要洗肾3次。 对洗肾有过了解的人都知道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张妈妈却说,能够活着回到家,已经是最大的福分。 一场疫情,海外的华人们苦熬一年多,个中滋味真是如人饮水。这病毒不同人反应不同,我们真的不能侥幸,认为自己就是幸运的那位。还是做好防疫为上啊。
[tds_leads input_placeholder=”Email address” btn_horiz_align=”content-horiz-center” pp_checkbox=”yes” pp_msg=”SSd2ZSUyMHJlYWQlMjBhbmQlMjBhY2NlcHQlMjB0aGUlMjAlM0NhJTIwaHJlZiUzRCUyMiUyMyUyMiUzRVByaXZhY3klMjBQb2xpY3klM0MlMkZhJTNFLg==” msg_composer=”success” display=”column” gap=”10″ input_padd=”eyJhbGwiOiIxNXB4IDEwcHgiLCJsYW5kc2NhcGUiOiIxMnB4IDhweCIsInBvcnRyYWl0IjoiMTBweCA2cHgifQ==” input_border=”1″ btn_text=”I want in” btn_tdicon=”tdc-font-tdmp tdc-font-tdmp-arrow-right” btn_icon_size=”eyJhbGwiOiIxOSIsImxhbmRzY2FwZSI6IjE3IiwicG9ydHJhaXQiOiIxNSJ9″ btn_icon_space=”eyJhbGwiOiI1IiwicG9ydHJhaXQiOiIzIn0=” btn_radius=”0″ input_radius=”0″ f_msg_font_family=”521″ f_msg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nBvcnRyYWl0IjoiMTIifQ==” f_msg_font_weight=”400″ f_msg_font_line_height=”1.4″ f_input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zIiwicG9ydHJhaXQiOiIxMiJ9″ f_input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family=”521″ f_input_font_weight=”500″ f_btn_font_size=”eyJhbGwiOiIxMy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btn_font_line_height=”1.2″ f_btn_font_weight=”600″ f_pp_font_family=”521″ f_pp_font_size=”eyJhbGwiOiIxMiIsImxhbmRzY2FwZSI6IjEyIiwicG9ydHJhaXQiOiIxMSJ9″ f_pp_font_line_height=”1.2″ pp_check_color=”#000000″ pp_check_color_a=”#309b65″ pp_check_color_a_h=”#4cb577″ f_btn_font_transform=”uppercase” tdc_css=”eyJhbGw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Q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UiOnsibWFyZ2luLWJvdHRvbSI6IjMwIiwiZGlzcGxheSI6IiJ9LCJsYW5kc2NhcGVfbWF4X3dpZHRoIjoxMTQwLCJsYW5kc2NhcGVfbWluX3dpZHRoIjoxMDE5LCJwb3J0cmFpdCI6eyJtYXJnaW4tYm90dG9tIjoiMjUiLCJkaXNwbGF5IjoiIn0sInBvcnRyYWl0X21heF93aWR0aCI6MTAxOCwicG9ydHJhaXRfbWluX3dpZHRoIjo3Njh9″ msg_succ_radius=”0″ btn_bg=”#309b65″ btn_bg_h=”#4cb577″ title_space=”eyJwb3J0cmFpdCI6IjEyIiwibGFuZHNjYXBlIjoiMTQiLCJhbGwiOiIwIn0=” msg_space=”eyJsYW5kc2NhcGUiOiIwIDAgMTJweCJ9″ btn_padd=”eyJsYW5kc2NhcGUiOiIxMiIsInBvcnRyYWl0IjoiMTBweCJ9″ msg_padd=”eyJwb3J0cmFpdCI6IjZweCAxMHB4In0=” msg_err_radius=”0″ f_btn_font_spac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