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惊悚! 美女惨遭虐杀 鼻子被割断 头挖出大洞 刀都被捅到变形 全程录音成铁证

谁能想到,一个原本是想曝光男友家暴的偷拍录音,最后竟然变成自己被杀的呈堂证据。 近日,美国的一桩命案震撼了全国,25岁的妹子惨遭男友杀害,杀人全程被录下来,细节令人细思极恐! 悲剧发生在2020年9月2日,家住加利福尼亚州的劳拉·萨尔迪尼亚(Laura Sardinha)在公寓里面和母亲与闺蜜打电话。 就在这个时候,母亲和闺蜜突然听见劳拉紧张地喊道“哦!我的天啊!他来了!”声音里充满了惊恐。 闺蜜见状立即挂断了电话,然后报警求救, 劳拉连忙回拨,但因为朋友正在打电话报警,这通电话被转进了语音信箱。 这时劳拉的男友查龙(Craig Charron)已经强行闯进来,冲到厨房抄出一把刀,然后疯狂砍杀女友! 录音中清晰可以听见劳拉大喊:"他要杀了我!"、"离我远点!",还伴随阵阵凄厉的尖叫。 检察官珍妮·马德拉表示,“这基本上就是被害者亲自描述了自己的死亡过程。”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整段录音中,查龙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他的沉默令人毛骨悚然,像是在享受整个过程。” 警察赶到的时候,劳拉已经断气了,全身上下全是刀伤、鲜血淋漓,查龙胸部和颈部也有伤口。 查龙声称,自己是出于自卫才反击的。 经法医检验,劳拉胸部被捅2刀、鼻子几乎被割断、头部被捅出大洞,查龙捅的力度之大,连刀都变形了。 调查人员搜证之后发现,劳拉和查龙的这段恋爱关系充满了暴力和控制欲。 案发当天,查龙还强迫劳拉进行性行为。 死前几周,查龙对劳拉动粗,把她的耳膜都扇破了,录音记录下这一瞬间,“你一直在打我!” 没想到,查龙还说“要么你给我按摩、要么我们就分手”。 劳拉不是没有尝试离开,还把家里的门锁换了,但都被强行闯入。 不仅如此,查龙在经济上也控制劳拉。 2019年,劳拉因为除了一场车祸,获赔75万美金,结果被查龙要走了10万。 事后,查龙还发短信跟劳拉说“谢谢你证明你完全属于我”。 劳拉身高才1.57米,面对身高1.83、体重100公斤的退役军人查龙,根本没有反击之力,更别说劳拉出车祸之后,身体弱到做不了体力活。 经调查,警方发现,查龙在案发现场被捕时身上的伤口是自残所致的,企图伪造防卫细节。 5年过去了,这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终于迎来正义判决,查龙被陪审团裁定一级谋杀罪名成立,恐将面临终身监禁。 受害者家属表示:"劳拉用生命最后的录音为所有家暴受害者发声,我们誓言推动《劳拉法案》立法,强制对施暴者佩戴电子监控设备。"

气愤! 2华裔少女遭多人铁棒围殴两小时 剃发羞辱重伤住院 凶手还录视频炫耀!

纽约皇后区凯辛纳走廊公园(Kissena Corridor Park)本该是孩子们放学后嬉戏的乐园,却接连成为暴力事件的温床。 继去年一名13岁亚裔少女在此遭遇性侵后,5月2日下午,这片公园再次上演令人发指的暴力事件:两名华裔少女——16岁的玛丽(Mary)和14岁的艾米(Amy)——被15人持铁棒围殴长达两小时,惨遭掐颈、剃发羞辱,身心重创被送往医院急救。 施暴者不仅抢走她们的手机和限量球鞋,还将部分行凶过程录下上传网络,嚣张至极! 目前警方仅抓获两名嫌疑人,另有十余人在逃,受害者家属悲愤交加,呼吁社区伸出援手,揪出凶手! 事发当天下午4点左右,玛丽和艾米刚从I.S. 237中学放学,来到公园对面的篮球场打球。两人正玩得开心,一名陌生女子突然上前,声称“不跟我走,就在球场揍你们”。 玛丽本能地感到不对,犹豫着不想跟去,但艾米误以为对方是熟人,劝说下两人勉强跟随。谁知刚走进公园深处的一片树林,噩梦便开始了。 玛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根铁制棒球棍从背后猛砸头部,当场昏厥。紧接着,15名青少年一拥而上,手持铁棒、拳脚并用,对两个女孩展开了长达两小时的疯狂殴打。 图源:世界日报 “他们轮流用铁棒打,掐着脖子把人按在地上,像行刑一样!”玛丽的家人回忆起事发视频,声音颤抖,“玛丽被打晕了好几次,又被硬拽醒接着打,连头发都被剃掉一块,太残忍了!” 艾米同样没能幸免,身上多处瘀青肿胀,伤势严重到需要转院治疗。玛丽虽保住性命,但头部、四肢和内脏均受创,心理创伤更让她至今几乎无法开口说话。 施暴者中,一名手臂有大片刺青的女子格外显眼,据说她曾与受害者的朋友有过交集。 这场暴行不仅让两个女孩身心俱伤,还让她们的随身物品——手机、限量球鞋等被洗劫一空。家属痛心疾首,认为这绝非简单的“抢劫”。 “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集体暴力,像帮派报复!”他们对警方初步将案件定性为“抢劫”极为不满,担心若不严惩凶手,社区安全将进一步恶化。 图源:世界日报 更让人愤怒的是,部分施暴者还将殴打过程拍成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炫耀,嚣张气焰令人发指。 警方接报后迅速将两名少女送医,并逮捕了两名涉案嫌疑人,但仍有至少13名凶手逍遥法外。 家属恳求社区居民提供线索,无论是目击者还是看过相关视频的人,都希望能联系警方或媒体,帮孩子们讨回公道。 皇后区市议员黄敏仪也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发声,痛斥这种针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行为“令人憎恶”。 她透露已与纽约市警109分局及皇后区检察官办公室联系,承诺持续跟进案件,并为其中一名受害者家庭争取到法律援助。 图源:世界日报 黄敏仪还提到,凯辛纳走廊公园的治安问题由来已久。去年那起性侵案后,她曾推动在公园周边安装ARGUS监控系统,但显然这还远远不够。 她呼吁市府加快公园内照明设施和步道建设的进度,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打造一个更安全的活动空间。 “孩子们应该在公园里快乐地玩耍,而不是担惊受怕!”她语气坚定地说。 这起事件不仅让受害者家庭陷入无尽的痛苦,也让整个社区为公园的安全隐患敲响警钟。两名少女的遭遇令人揪心,她们的伤口或许能慢慢愈合,但心灵的创伤却需要更长时间来修复。 家属希望凶手能尽早落网,社区也能因此变得更安全。“我们不希望再有下一个玛丽或艾米!”他们哽咽着说。 如果你知道任何线索,请立刻联系警方或相关媒体。让我们一起为正义发声,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参考链接: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470/8722218?from=wj_hot_story&zh-cn      

突发! 机场大宕机 飞机”全瞎了”! 生死90秒 “迟早死害人”; 载347人飞加拿大波音起火

再这么下去迟早出事 今天一大早,美国机场再次出事,整个系统故障,数百架飞机被延误取消,载着几百名乘客的客机差点就撞上了!机长开个飞机心都快从嗓子眼跳出来! 今天清晨4点左右,新泽西州的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突发雷达屏幕故障,系统停摆90秒,空中一片混乱! 这也是纽瓦克机场短短2周内,第二次遭遇严重航班中断。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发言人表示:“(我们)发生了一次电信中断,负责指挥进出纽瓦克机场空域飞机的通信和雷达显示出故障。” 这起“电信故障”发生在费城终端雷达进场控制中心(TRACON)C区,位于费城国际机场(距纽瓦克约90英里),负责调度纽瓦克机场及周边中小机场的空中交通。 音频记录显示,系统黑屏发生当时,至少有两架飞机正在接近彼此,这个时候雷达失效,分分钟就会撞上,酿成不可挽回的灾难。 空中交通管制员这边也看不到飞机的位置,只能通过对讲系统保持联系,所以拼了命用让机长小心! 当时,正好有一架从塞浦路斯飞来的私人飞机准备降落在这个机场,但雷达显示突然黑屏,无法侦测周围是否有其他飞机接近。 如果这架飞机在下降过程中如果与塔台失联,就必须要把高度保持在3000英尺以上。 与此同时,一架联邦快递的货机也在接近,空管员也在第一时间向飞行员通报了雷达屏幕故障问题。 根据航班追踪网站FlightAware数据,截至今天中午12点,纽瓦克机场已报告125架次航班取消、292架次航班延误。 过去两周内,纽瓦克机场已经接连发生两次宕机,取消或延误了数百架次航班。在今天这起故障发生之时,机场本来就还没有回复正常秩序,现在雪上加霜。 4月28日,纽瓦克机场发生第一次中断,当时空管塔台的雷达与电脑屏幕也曾黑屏60~90秒。故障原因可能包括电信线路失效、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和跑道施工。 纽瓦克是纽约-新泽西地区第二繁忙的机场,2024年接待旅客近4900万人次,仅次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首次故障后,一名纽瓦克机场的空中交通管制员就向媒体发出警告:“这对公众而言,绝对是十分危险的事情,大家暂时不要飞往纽瓦克,尽一切可能避免到这个机场!” 当时可能还有人觉得空管员在大惊小怪,结果今天再次故障,其实这隐藏了很大的危机。 官方的态度或许没有太过严肃对待,引起空管员的不满,所以上一次故障发生之后,就有超过20%的塔台管制员离职或请假,大家给出的理由是“创伤假”。 所谓创伤假(trauma leave),就是美国的《联邦雇员赔偿法》(FECA)规定的,如果员工遭遇与工作相关的创伤或压力,可带薪请假45天。 如果飞机真的撞上了,空管也是需要担责的,更重要的是,客机载的都是2、300人,真的在自己眼前相撞爆炸死亡,对他们而言也是不可磨灭的阴影。 空管本来就人手不足,系统不给力,上层不改变,更多人选择离开。 然而,美国联合航空(United Airlines)CEO斯科特·柯比(Scott Kirby)批评,说这些人请假加剧了机场的混乱,导致数百架航班停飞。 “事实上,多年来空管这个岗位一直就人手严重不足,如果没有这些人,纽瓦克机场无法承担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安排的航班量。” 就拿纽约-新泽西地区来说,按照目前这个航班量,至少需要60名空中管制员,但现实是塔台现在只有22人轮班。 也因为这一连串危机,美国交通部长肖恩·达菲(Sean Duffy)昨天宣布,将全面升级全国空管系统。 只是说,以美国政府目前的办事效率,系统什么时候能升级还说不准,这在之前还会不会发生什么悲剧。 除了机场雷达黑屏,今天清晨,旧金山湾区的地铁也因网络故障全面停运,导致城市交通陷入瘫痪! 早上5点左右,旧金山的地铁就全面中断了,列车部门紧急发布通知:全线列车服务暂停,直至另行通知,数千名通勤民众被困! 现场照片显示,各大车站入口都被封锁,门口贴有“列车停运”的告示。 刚刚值完夜班,清晨准备回家的民众贾斯汀·莱维亚斯(Justin Levias)抱怨,上了一晚上班准备下班,结果遇上地铁停运,最后被迫花了50美元打Uber。 不仅是系统故障可能“要人命”,人为操作失误也分分钟酿灾难。 今天,英国航空事故调查处发布最新报告—— 2024年6月28日上午11点20分,一架由英国航空执飞、载着347人从伦敦飞往温哥华的波音777客机,因为副机长左右不分,拉错操纵杆,被迫紧急刹车! 当时,这架飞机从伦敦盖特威克机场(Gatwick Airport)起飞,但副机长在操作中错误地使用了左手拉动操纵杆,立即意识到并向机长确认了这一错误。 几乎是马上,两位机长就启动了“中止起飞(RTO)程序”,联系塔台。 报告提到,涉事副机长当时刚刚结束为期2周的休假,这是他休假后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一般来说,副机长在起飞阶段通常会在拉动右侧操纵杆前先移动左手,他这次却“不自觉地用左手拉动了错误的控制杆”,这个操作动作主要是执行中止起飞或着陆。 因为这个小小的动作,飞机右侧主起落架过热,引发起火,机场迅速派了消防队到场灭火,此次中止起飞导致跑道关闭50分钟,并造成23个航班取消。

突发! 加拿大起飞航班高空出事; 满载华人飞机触地猛复飞 乘客集体尖叫狂吐; 波音冒烟

最近飞机也不知道是怎么,小飞机接二连三坠毁,机毁人亡,现在动辄载着几百号人上天的客机也出事。一架从加拿大起飞的客机,飞到一半突然在万丈高空发生故障,被迫紧急改道!还有满载华人的航班突发状况复飞,乘客吓到狂吐!5月2日,一架从多伦多起飞、原定飞往新德里的国际航班才飞到一半,突然宣布要临时改航。这架飞机隶属于印度航空,航班号AI188,据悉这次空中改航,是因为飞机上面多个厕所堵塞,不能使用,机组人员才临时改道至德国法兰克福。飞印度的航班最近老爆出这种新闻,这已经是2个月内第二起了。3月6日,一架从芝加哥飞往新德里的飞机也是因为厕所的问题,飞了10个多小时,结果原路返回,全机人都傻了。机组成员检查后在堵塞的马桶中发现了塑料袋、抹布和衣物,这些东西被冲进管道后卡住,12间厕所中有8间都废了用不了。老是印度的飞机出这种问题,让网友都无语了:真的很想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把衣服冲进马桶?坐过的人都知道有惨不忍睹。除了这个从加拿大起飞的航班,5月5日,一架满载华人的航班在降落时遭遇突发状况!这天,一架从上海出发的飞机中途出现“意外状况”,要在咸阳国际机场备降,结果眼看着就要落地了,乘客们悬在嗓子眼的心都快吞回去了,这时突然出事——轮子都已经触地了,但飞机疯狂颠簸,机长在最后一刻复飞!一名乘客表示,触地复飞当下十分惊险。“当天机场天气很差,风沙很严重,几乎看到不跑道,舱内传来飞机颠簸的广播。当时我就感觉很奇怪,都这么低了,还没有能见度。”本来在降落前,这架飞机就在机场上空盘旋了十几分钟,落地那刻也明显感受到轮子2次点地了,机身非常摇晃,根本无法停稳。“最多2秒,飞机直接抬头复飞,我一瞬间头皮发麻,心率飙升,身边的人都在尖叫,接着就是一阵寂静。”就在大家惊慌失措的时候,机舱内响起机长广播,告知所有旅客飞机会盘旋之后重更新尝试降落,不少乘客都呕吐了,空姐开始分发呕吐袋。飞机上的安全员表示,这种情况如果硬要降落,机翼会有被拍断的风险,后果不堪设想。所幸,这架飞机最后在1个多小时总算安全落地,大家才长舒一口气。本周一早上6点50分,一架从爱丁堡机场起飞、原定飞往罗马的客机在上天后40分钟,突然发出求救信号,宣布紧急状况!当时这架飞机还在英国凌空,机长立即联系塔台,请求迫降,最后在早上7点40分降落到的伯明翰机场。据航空公司透露,这架飞机是因为有一名乘客需要医疗协助,才会改道的。最后是一架波音777客机,这架飞机原定在本周二载着400多人从曼谷飞往莫斯科。没想到,飞机还没有飞到一半,机舱内突然冒出一股塑料烧焦的味道,机长立马联系塔台,在新德里紧急降落。就在昨天凌晨,一架载着322人的从美国飞回中国香港的飞机,才在旧金山国际机场意外撞上另一架飞机,左边的机翼都被撞坏了。客机接二连三出事,希望大家最后都能平安落地。

恐怖! 夫妇旅游胜地自拍 丈夫突将娇妻推下悬崖 一尸两命 只为7万元

现实版“张东升” 都说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句话,适用于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有时候,也适用于朝夕相处的伴侣。 近日,土耳其法院的一场庭审,揭露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案件—— 一名38岁男子,带着自己怀胎7月的30岁老婆去海边度假,在风景摄人心魄的悬崖边上,夫妇俩甜蜜依偎,摆出各种不同的动作,用手机连续照下了多张自拍合影。 然而,挺着大肚子的妻子万万没想到,自己已经大难临头。 当她对着丈夫的手机镜头露出幸福笑容时,手机屏幕后的丈夫,眼中却闪过一丝阴险的寒光。 拍完第N张照片后,妻子笑着叫丈夫把拍好的照片给她看看,下一秒,丈夫快步走向她,伸出手猛地一推—— 妻子的笑容凝固在脸上,一个踉跄,惨叫着跌下千尺悬崖,带着永远无解的疑惑与悲愤,粉身碎骨。 这起悲剧发生在2018年6月,直到现在仍在审理。 而这位堪称现实版“张东升”的毒夫,名叫哈坎(Hakan Aysal),如今已40岁,因“有预谋杀人”而被关押在监牢中。 根据警方的指控和检察官说法,案发时,哈坎带着比自己小8岁的妻子塞姆拉(Semra Aysal)到土耳其东南部一个有名的旅游胜地度假。 度假地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蝴蝶谷。 怀着小宝宝的塞姆拉,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来到这里,却没想到,蝴蝶谷竟成了她的“亡命谷”。 塞姆拉和肚子里的孩子,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瞬间被杀害。 检察官称,这对夫妻一直在悬崖上拍照,妻子的坠崖“事故”,实际上是丈夫的谋杀案,哈坎亲手将妻儿推下1000英尺(304米)的悬崖,为的就是可以从不久前他刚刚为妻子购买的人寿保险中获利。 塞姆拉坠崖惨死前,哈坎偷偷地给她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保额40万土耳其里拉(约合37万人民币,7.2万加元),唯一受益人,就是哈坎自己。 据悉,这对夫妻在通常拍照只需15-20分钟的蝴蝶谷悬崖上,总共坐了大概3个小时,唯一的原因,就是该景点往来游客众多,哈坎被迫不断观察周围环境,寻找时机,确保周围空无一人时,没有目击证人,才“快准狠”地下手。 检察官还揭露,妻子刚死亡没多久,尸骨未寒,哈坎就立刻致电保险公司,要求保险公司支付40万土耳其里拉的保险金。 但很快,警方针对哈坎展开调查的新闻被保险公司得知,哈坎的索赔也随即被拒绝。 塞姆拉的哥哥表示,全家人去尸检局取回妹妹尸体时,哈坎也在场,但全程坐在自己的车里,连出来都没出来,仿佛死去的人与他毫不相干。 “我和我的家人都崩溃了,但哈坎甚至没表现出一丁点悲伤。”塞姆拉的哥哥说。 同时,塞姆拉哥哥指出,妹妹去世后,他们还发现,一向很反对贷款的妹妹,名下竟然有3笔贷款,都是哈坎代表塞姆拉借出来的。 另外,在哈坎夫妇二人的人身意外保险上,有一则条款上明确写着: “如果塞姆拉死亡,她的继承人将是丈夫哈坎;如果哈坎死亡,他的继承人将是他的家族亲戚。” 如此明晃晃的险恶用心,当遭到质问时,哈坎竟还厚颜无耻地狡辩称: “我根本没细看那些条款。文件是做保险的人弄的。我就是给我老婆买了一份而已。我压根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条款。” 哎… …人心隔肚皮,可怜年轻的塞姆拉,痴心错付奸人,只能在天堂和自己的宝宝见面了… … 电视剧《隐秘的角落里》,张东升将岳父岳母推下悬崖,随后又下药杀妻,给无数网友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但现实中,有些事情,却丝毫不输电视剧情节… … 希望法庭尽快得出公正审理结果,让恶魔得到应有的惩罚!

不听劝! 加拿大这省解除“居家令”! 重新开放游泳池和电影院! 谭咏诗: 很危险!

防止悲剧重演 随着新冠病毒走进加拿大偏远省份,第三波疫情的警报开始响起,但是却赶不上各省解封的速度。 最新数据显示,加拿大第二波疫情的曲线已经连续数周呈现下降趋势,7天日新增病例数量从1月份的8000例降至不到3000例,不少疫情严重的省份都宣布解封。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屡次发出警告——目前新冠疫苗接种速度还赶不上新冠病毒变异和传播的速度,一个控制不好,加拿大未来几周将会迎来第三波疫情! 去年夏天。加拿大疫情出现好转,因为气温上升,病毒活动率下降,传播速度减慢,加拿大那个时候也解封,现在有了新冠疫苗护航,加拿大省府信心大增。 蒙特利尔心脏病专家和流行病学家克里斯托弗·拉博斯(Christopher Labos)表示,“这(解封)可能很危险,我们可能会面临与2020年12月相同的情况”。 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共有变异病毒确诊565例,其中大多数为英国病株。 谭咏诗更是一改首波疫情时的淡定,频频警告,变种病毒正在蓄势待发,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一场“迅速蔓延的大火”! 截至目前为止,全国10个省份全部中招,变异病毒已经在其中4个省份形成广泛的社区传播。 安大略省 今日新增964例确诊,累计287,736例感染;新增26人死亡,累计6,719死于新冠病毒。多伦多新增320例,皮尔地区新增154例,约克地区新增118例。 全省共发现英国病株309例、南非病株9例,巴西病株1例。 目前活跃病例11604人,742人住院,292在ICU,201人上了呼吸机。 今天,安省内27个地区的“居家令”正式结束! 省长道格·福特表示,这并不代表重新开放,“我们仍将内实施最严格的限制,缓慢解封,一切听从卫生部门的安排。” 多伦多、皮尔地区、克地区和北湾帕里桑德“居家令”维持不变,直至至少2月22日。 BC省 在刚刚过去的长周末,全省1,533例确诊、26例死亡。截至目前为止,BC省累计74283人确诊新冠病毒,1,314人死亡。 目前,全省有4189宗活跃病例,231人住院,74人在ICU,7,136人被隔离。 另外,全省变异病毒病例已达60宗,三分之二病例为英国病株。 阿尔伯塔省 今日263例确诊,新增变异病毒病例50例,9人死亡! 目前,全省共有4,993例活跃病例,365人住院,56人在ICU。 全省变异病毒案例221人,214人为英国病株,7例为南非病株。 一周前,阿省就宣布放松部分地区的限制措施。 魁北克省 24小时内新增感染669人,累计278,187人感染;新增死亡20人,累计10,246人死于新冠。现有活跃病例9,399人,771人住院,134人在ICU。 省长弗朗索瓦·莱戈特(FrançoisLegault)宣布,魁北克将放宽某些限制—— 2月26日起,蒙特利尔等红色区域重新开放电影院;允许家庭进行室内运动,包括竞技场和游泳池;户外运动和娱乐活动人数上限增至8人。   萨斯喀彻温省 新增死亡3例、感染136例,全省限制措施延长至3月19日!全省每天平均新增确诊167例,即每100,000居民中有13.6例新病例,现有1611例活跃病例,184人住院,20人在ICU。 曼尼托巴省 周末新增感染167例、4人死亡。5天呈阳率达5.9%,温尼伯为4.5%。全省累计30,932人感染,875人死亡。   新不伦瑞克省 1例死亡、3人确诊,活跃病例减少到130人。新不伦瑞克省已累计1,404例确诊,24人死亡。   新斯科舍省 新增确诊3人,活跃病例数已增至12人。新省累计确诊1,597例,65人死亡。

突发! 特鲁多推新规 家里有这东西的注意 加拿大政府要高价购买!

加强管控! 突发!就在16日今天上午,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推出新立法,对加拿大枪支实行更加严格的管制,并提议将回购被禁的“攻击性枪支”(“assault-style”)。 加拿大的枪支犯罪事件在近两年屡屡增多,去年4月曾发生了令世人震惊的新省重大枪击案,凶手在13小时内疯狂屠杀22人,包括女护士、女狱警、一家三口、夫妇二人等无辜民众命丧枪下。 还有2019年9月份,多伦多密西沙加市曾有枪手在普通公寓楼附近扫射一群正在拍音乐视频的少年,造成一名17岁男孩死亡,至少5人受伤,警方在现场发现100多枚弹壳! 到了今年,新冠疫情尚未消减,各省枪支暴力犯罪却仍在增多。就在2月8日,多伦多Yorkddale商场附近一名23岁的年轻人在车上中弹身亡。警方随后逮捕4名嫌犯,并在嫌犯家中搜出一支AK47自动突击步枪! 今早的发言中,特鲁多引用加拿大统计局数据,光是2019年,加拿大就有超过40%的凶杀案是滥用枪支所导致,因而“这种暴力行为必须终止。” “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加强枪支管制,从我们的社区清除危险武器,确保每个人都能感到安全,远离暴力。” 在2020年5月,紧随着新省枪击案的发生,加拿大政府禁止了约1500种”突击型武器“型号及其部件,M16、M4、AR-10和AR-15等枪支类型。 到2022年4月30日为止,持有这些型号枪支的枪主将有两年“赦免期”来退回厂家或以其它方式处理,但不能再使用或买卖这些枪支。 政府也承诺枪主们会得到补偿,但相关法案需要议会投票决定后才能生效。 而在今天,特鲁多宣布联邦政府将在未来几个月通过立法修改《刑法》和《枪支法》,禁止这批“攻击型武器”枪支的合法使用、转让、运输、遗赠或出售,并可将被禁的枪支自愿卖给政府。 在去年4月发生的新省枪案中,假牙技师沃特曼(Gabriel Wortman)没有持枪证,使用的枪支是非法购得,却在当时接连射杀22人,造成加拿大史上最血腥惨烈的枪击案! 考虑到枪支走私的猖獗,加拿大最新的立法草案中也加大了非法贩卖枪支的处罚力度,对相关犯罪的处罚从10年监禁提高至14年;同时还将对非法改变枪支弹匣施行严惩,并更严格限制进口弹药。 “在加拿大,在加拿大拥有枪支是特权,而不是权利。”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长布莱尔(Bill Blair)指出。 “加拿大的枪支是用于打猎或运动目的。我们不会在这个国家武装自己,以保护自己免受同胞的侵害。我们的安全是依靠法治而不是枪支。” 立法还将建立代号“红旗”(Red Flag)的法规,规定为防止出现伤害伴侣或自残等情况的枪支暴力,枪主的家人或其他相关人员可要求法院立即收走枪支,或暂停、审查持枪者的执照。 虽然目前回购被禁枪支的细节尚未公布,但安全部长布莱尔表示,目前全加拿大估计有15万至20万支相关武器,如果按照每支在加拿大的平均市场价为1300加元来算,那么政府大概会花上3亿到4亿来回收这些枪支! 不知大家对于新的禁枪政策如何看,如果家中有名单上的被禁枪支,是否会考虑配合政策卖给加拿大政府呢?

一口气骗了半个纽约 的“富家千金”提前出狱! Netflix翻拍传奇经历!

近日,静悄悄的纽约被一个消息“炸”响——安娜索罗金提前出狱!假释委员会称,因为她出色的纪律记录和参加了各种监狱活动,因此给予减刑。 这一下,纽约的上流社会只怕要抖一抖了。 美女果然是美女,几年前把纽约上流社会骗得团团转,一口气从银行“提了”2200万美元,手段之厉害让网飞Netflix都忍不住找上她,要将其经历拍成电视剧。 2019年才入狱,本来是判处4到12年有期徒刑,结果2021年才开篇,她竟然就提前释放了。 Netflix估计都要拍案称奇……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平民女子如何转身成上流白富美,打造一场惊天骗局…… 安娜,俄裔,16岁随父母移民德国。 普通人家庭出生的一个面容姣好的女孩。喜欢时尚,家人痛她,砸钱把她送到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留学。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很快,安娜就按捺不住了。中途退学跑去巴黎,混进时尚杂志当了实习生,结识一群业界大佬。 平凡家庭出身的女孩要出头谈何容易。安娜悄咪咪改了姓,自称是德国贵族的女继承人。 不少人信以为真,安娜也初尝当名媛的好。 不过,说到富贵浮华,还有哪里会比纽约更能刺激人呢? 2013年,安娜来到纽约,一落地就被这里纸醉金迷的生活的吸引了。 可是,纽约虽然好,毕竟也是要花钱的。 安娜开始想尽办法借款,并继续结交社会名流,仍然称自己是千万家产继承人。 要打造人设并不容易,假名媛拼团拍照的伎俩在这里未必就好使。但安娜就是有办法—— 一条紧身小黑裙,一只大大的名牌墨镜,金发,红唇,配以慵懒欧洲口音,再加上货真价实九零后满满的胶原蛋白,某位买名牌买到倦只想追求简单生活的欧洲富二代的形象跃然而出了。 当然,光有打扮还不够,关键时候就得豪爽——安娜给小费时,一出手就是100美元,这派头,让她到哪里都像明星,不仅得到最最殷勤的服务,等于在她的生活圈贴身制造了一个超级富家女的气场,这些人会替她办事,也替她张扬,使她在上流社会的人际交往中无往而不利。 第三步,社交媒体上继续巩固人设——INS晒一下随地乱扔的名牌袋子,雇佣收费昂贵的私人教练,一套健身课程收费是4500英磅……永远出现在顶级艺术场合,对各种艺术品如数家珍,毕竟艺术,是上流社会热衷的游戏。 一来二去,安娜就成功打入了上流圈子,和无数名人合影,再次让更多名流觉得,她就是一个富二代。 安娜声称,父亲是德国贵族,从事太阳能生意,在瑞士的银行拥有21亿信托基金,六千万美元现金帐户,只是因为没到年龄,所以她取不出来。 这一招也很管用。凭借自己的名媛身份,她可以免费乘坐私人飞机到处去,又在纽约不同的豪华酒店内住了许多个月,没有支付分文。 接着,她一拍脑袋,说要在纽约搞艺术馆。十分利落地伪造财务纪录,在那些有名望的人穿针引线下向数家银行申请超过2200万美元货款。 这些钱被她挥霍一空后,她还偷窃27.5万美元。甚至一度将一位耶鲁法学院毕业的金牌律师骗的团团转。 纸包不住火。安娜这么高调作死,终于东窗事发。而事情的导火索,是2017年6月,安娜因为几次吃霸王餐、逃酒店钱,遭到逮捕。 被捕后,纽约一家报纸报道了安娜的故事:想出名的假名媛。扒出她父亲不是什么贵族,竟不过是一个卡车司机…… 这个消息无异于爆炸新闻,欧美上流社会圈子就那么小,大家一通气,才发现,全被她忽悠了啊! 2017年10月,安娜被捕,然而在几次开庭庭审中,安娜竟还没有停止作秀,生生将法庭变成秀场——不仅有自己的美发师,而且每次出席法庭穿的衣服,都特别讲究。安娜有两次因为拒穿不符合她标准的服装而出庭迟到,一次法官气得当场发飙:“这不是时装表演。” 有人扒出了她身上衣服的品牌和来源——全是设计师定制款! 这一招竟然真管用——沦落为罪犯,但她的故事还是成功吸引了大众的注意,成为一种变现的“流量”。 Netflix要把她的故事拍成美剧,还计划请一线女明星来扮演安娜。她的个人故事还被一位叫瑞秋的朋友写成了书,顺利出版。 书名:《我的朋友安娜:冒牌继承人的真实故事,她欺骗了我和半个纽约》 纽约时报记者在采访安娜时,最后问道:“如果还有一次重来的机会,你还会这样做吗?” 安娜说:“会,很有可能哦。” 回答的时候,耸了耸肩,笑了起来。 2020年2月,安娜提前出狱。 名媛是当不成了,但她已经从Netflix获得了至少32万美元的版权费。 这“聪明”女孩的生活将怎么开始和继续?相信不少人充满好奇。

华人外卖小哥和白人美女同居 下狠手暴揍威胁 女友崩溃自杀!

一位漂亮开朗的女护士在家中突然自杀,竟然是因为觉得没人会相信男友在长期虐待殴打她,痛苦之下所做的极端选择! 30岁的亚历山德拉·里德(Alexandra Reid)是英国利物浦一名社区护士,她积极生活,热爱工作,很受患者和家属的喜爱。 但人们不知道的是,这位勤奋开朗的女性,在去世前一直活在35岁的华裔男友彼得·杨(Peter Yeung)的暴力阴影之下。 彼得·杨曾是一名外卖员,看起来十分不起眼,似乎也不像心狠手辣之人。 然而,在和女友亚历山德拉交往并同居后不久,杨就暴露出了他嗜赌成性的本性,不仅花光了亚历山德拉的积蓄,还一言不合就对她拳脚相加! 根据亚历山德拉去世前向警方求助时的声明,她已经独自支付了两人4个月的房屋租金,两人在去年1月21日为此爆发争执。 当时,杨将女友狠狠地撞到了墙上,又将她推下楼梯;亚历山德拉逃到了浴室中,但杨将浴室门一脚踢开,扯着她的头发把她拽了出来继续殴打。 直到他用手勒地亚历山德拉无法动弹,杨才气冲冲地离开。为防止她联系他人求助,还把她的手机暂时带走了。 亚历山德拉的手掌,手臂,脚踝,胸部和脖子上都有瘀伤。法庭也出示了亚历山德拉受伤的照片,但杨辩解称,对方试图阻止他离开家,在推搡中造成了手臂上的淤青。其他地方的伤是女友伪造的,他两周后又见过对方,那些伤根本不存在! 此后,不堪忍受虐待的亚历山德拉向杨提出了分手,并让他搬走。但在2020年2月17日,杨又回到亚历山德拉的公寓中并再次施暴。亚历山德拉的脸被揍伤,嘴唇也被打破了,杨还砸了她的手机,想让她无法报警求助! 在对亚历山德拉施暴后,杨不止一次地警告这位可怜的女性,别想报警举报自己,没人会相信她。 杨还自己打电话给警察,说亚历山德拉是在编谎话诬陷他,“就像他的其他前女友一样”! 在法庭出示的一段报警电话录音中,能听到杨朝女友大喊“我没有打你”;而亚历山德拉曾成功拨通了紧急求助电话,可惜服务人员直到8小时后才抵达她家。 2020年2月24日,也许是苦于无法从这段恐怖的关系中解脱出来,也许是听信了男友“没人会相信她”的鬼话,这位曾经满怀梦想、富有朝气的护士,被发现在家中自杀。而距离她向警方最后一次求助,仅仅过去了7天。 在亚历山德拉结束自己生命的将近一年后,2021年2月8日,杨终于接到了法庭判决。他仍旧不承认自己对亚历山德拉施虐,最终仅仅被判监禁6个月,而且被告知只需要服刑其中3个月的时间。 这对于死去的亚历山德拉的家人们来说,恐怕是巨大的打击。 亚历山德拉同为护士的姐姐表示,亚历山德拉的死摧毁了家人们。母亲非常痛苦,而她自己已经心如死灰,甚至没有动力继续上班,因为妹妹已经不再和她一起工作了…… 只能愿逝者的灵魂安息,家人们节哀。也希望这样的家暴惨剧不再上演,遭遇痛苦的女性一定要尽早求助!

血溅情人节! 加拿大11岁女孩被父亲一枪爆头 惨死家中 母亲遭家暴 死亡恐吓11年 如今后悔莫及

加拿大安省有一对母女,两人生日同月同日,都是2月14日,两人相依为命11年,平静的生活却被孩子的亲生父亲一枪打破了。 小女孩11岁生日当天,她的亲生父亲拉吉库玛来接她去过生日,随后在屋内他一枪射穿小女孩的后脑勺,11岁的Riya就这样死在了亲生父亲家中。 2019年2月14日的早晨,莉雅的妈妈拉姆丁像往常一样,用一个早晨亲吻叫醒了她。给她穿上粉色的小裙子,上面还有闪闪的桃心,今天是两个人的生日。 拉姆丁怎么也想不到,那天会是她最后一次亲吻可爱的女儿。 拉姆丁每天都抱着女儿为她画的画 那时,她和莉雅的亲生父亲拉吉库玛已经分居超过2年了——因为他是一个虐待狂。 拉姆丁痛苦地回忆起多年前的事情道:“他喜欢虐待,而且是精神上的虐待。” 拉姆丁曾经两次报警家暴,第一次是她刚生下莉雅没多久,两人每天都因为一些口角争吵。 有一次,拉吉库玛狠狠地将她推到了地上。 拉姆丁刚生完孩子还很虚弱,一时竟然站不起来。 事后她愤怒地报了警,警察指控拉吉库玛家暴,但是没有定罪。 直到今天,拉姆丁才后悔地想,那时就是他暴力的开始,如果当时她没有给他机会,及时止损,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随后两人虽然不住在一起,但是偶尔还是会让莉雅和亲生父亲见面,因为她不想让孩子在没有父亲的环境里长大。 莉雅8岁的那年,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现了。 那日,莉雅和父亲的会面结束了,拉姆丁去接她。但是拉吉库玛非常不高兴女儿的离开。 他拉着拉姆丁不让她俩走,他嘴里不停地咒骂她,用词十分恶劣,甚至威胁到她们母女俩的人身安全。 拉姆丁大力挣脱他,抱着孩子逃走了。 在车上,莉雅问:“妈妈,你为什么要忍受他这样对你说话?我长大之后,一定不会让男人这样对我。” 拉姆丁绝望地想:我8岁女儿都明白的道理,我为什么不明白,她根本不需要这样的一个父亲。 随后拉姆丁下定决心,搬了家换了工作,也给莉雅转了学。 拉吉库玛得知之后怒不可歇,他不停发消息过来,有时恳求,有时哭着咒骂,苦苦求她让他见女儿一面。 拉姆丁最终妥协了。 她视女儿为自己的一切,她太担心女儿没有父亲会心理不健全,甚至受到欺负。 莉雅开始和爸爸偶尔短暂的见面,一切都看起来风平浪静,直到生日这一天。 2月14日是莉雅的生日,前一天晚上,拉吉库玛突然打电话过来,恳求要见女儿一面,为她庆生。 拉姆丁同意在晚饭之前让他和女儿见面,3点左右把莉雅送到了父亲家附近的加油站。 下午5:25分,拉姆丁正在家里看电视,她已经订好了晚饭的餐厅和蛋糕,要和女儿一起庆祝生日。 突然,她接到拉吉库玛的电话,在电话里他没有感情地说:“我要带莉雅去我父亲那里了。” “嗡”的一声拉姆丁脑子一片空白。 拉吉库玛的父亲,莉雅的爷爷,早在3年前就去世了。 他这是要带着莉雅去死! 随后电话里一片死寂,背景声音安静的吓人。 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如果家里有一个11岁的小孩,房里是很难安静的。 拉姆丁感觉事情不对劲,她抓起钥匙就跑了出去,上了车她才发现自己出了一身的汗,她迅速开到了记忆里的一个警察局。 到了才发现这是个警察培训机构,不是警察局。 拉姆丁错误来到Emil V. Kolb Centre in Mississauga 但是她当时根本没有注意到。 有人接待了她,警察学员们也没见过大案子,都吓傻了,一时间竟没有人想到要拨打911报警! 之后几经波折,终于联系到了真的警察,他们第一时间去到了莉雅亲生父亲拉吉库玛的家里。 警察按了门铃,敲了门,没人开门,拉吉库玛的车也没有停在门口,于是警方告诉他:“没人在家” 拉姆丁崩溃了,她告诉警察:“孩子真的会有生命危险,他威胁过我,你们要重视啊!” 拉姆丁如今回想,如果当时警察破门而入,结局会不会不同? 警察这才开始收集照片和资料,走程序发布安伯警报。 直到晚上11点,安伯警报才被成功发出,要知道,这距离拉姆丁报案已经过去了4个小时! 安伯警报发出不到1个小时,警方就在距离拉姆丁130公里的宾顿市Queen Street和Highway 410地区一间民宅的地下室公寓里,找到了女孩。 这就是拉吉库玛的住所,拉姆丁知道后松了口气,心想:“这次之后我绝对不会让他再接走莉雅了。” 但是当时拉姆丁不知道的是,11岁的莉雅躺在父亲的床上,安详的像睡着了一样。 但是她头上被人从后面一枪射中,已经死亡了。 很快,有人根据安伯警报告诉警察,他在11号公路上发现了嫌犯的车! 最终,41岁的拉吉库玛被警方逮捕。 拉姆丁知道真相后,发了疯一样地抓着警察质问:“你们第一次去他家为何不能破门而入?为什么安伯警报4个小时后才发出,为什么?!” 然而警方只能说,莉雅的死还在调查中。 今天,2021年的2月14日,拉姆丁42岁了,莉雅如果活着也应该有13岁了。 如果她还活着,现在应该和妈妈在她最喜欢的餐厅里,一起吃蛋糕,吹好多好多气球,开心地庆祝着两人的生日。 但是全都被她亲生父亲的一枪打碎了。 拉姆丁决定在今天分享这个故事给全世界所有的女性。 女人们,如果遇到了家暴男或者PUA或者冷暴力,立刻分手,及时止损。 在悲剧发生之前,逃离他,越远越好! 不要心软,不要等悲剧发生之后,再追悔莫及。 “我至今都不明白,为什么一个父亲要用他的亲生女儿对我复仇,我真的不明白,我宁愿他杀的是我。” 说出这个故事,是她给女儿的生日礼物: “如果莉雅还活着,她一定会笑着听着我,说出这一切的。因为她是一个善良快乐的孩子,她最喜欢帮助别人了。” R.I.P 莉雅 也希望她的故事,可以鼓励这世界上遭受家暴的女性,只有一个也好。 多少人因为孩子还在忍受着家暴,却不知道,如果你无法逃离家暴,孩子可能活不成。

警惕! BC除夕增449人确诊 Superstore多名员工感染 买年货小心!

安全过年! 今天就是春节了,但在新冠病毒的世界里,没有放假这一说。在极寒预警第二次响起,温哥华迎来116年来最冷一天的今日,BC省新冠疫情也有更新。 刚刚,BC省首席卫生官Bonnie Henry宣布,本省今天新增449人确诊,9人死亡。   本周四(11日),BC省本拿比Metrotown的Superstore再次爆出有员工确诊、惠斯勒新冠感染者升至600人以上、医护人员求卫生部门普及新冠快速检测、CDC更新口罩防疫指南、BC省发起“100万口罩计划”! Superstore疫情 位于本拿比Metrotown的这一家Superstore,从二波疫情爆发以来,就成了新冠热点,已经有分别在12月7日、23日、26日、27日、2月4日和11日前后出现员工确诊,接近10名员工感染新冠病毒!   近期打算去这家超市置办年货的朋友们,要格外小心了。 根据最新消息,这次这家Superstore发现确诊员工3人,最后上班时间分别为1月31日和2月9日; 一般来说,大型超市属于人流量高的公共场所,出现新冠确诊病例,应该会有所警惕,关店消毒、追踪接触者、告知消费者,这一系列的操作都应该到位。 但这家Superstore爆出员工确诊后,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即使在平日,客流量也和往常没什么区别。 倒是有看见过同一个Mall里面的沃尔玛,有2名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扛着消毒水灌,从仓库后面进去准备消毒。 超市是人们日常无法避开的公共场所,希望店家面对疫情还能认真一点,也建议大家在购买食材后注意消毒,病从口入。 惠斯勒疫情 从上个月起,BC省的滑雪胜地惠斯勒就成了本省的“新冠爆点”,500人确诊新冠病毒! 在每日疫情通报会上,省首席卫生官员邦妮·亨利和卫生部长狄德安都点名不顾风险跑上山滑雪的人,指当地疫情严重,切勿前往。 就在今天,温哥华沿岸卫生局更新数据,2021年1月1日至今,惠斯勒地区的新冠确诊案例升至614宗! 卫生局表示,与前几周相比,新冠病毒在惠斯勒社区的传播速度正在放缓。据了解,惠斯勒的确诊病例多为同住一个房子的年轻人,一场社交聚会,就造成病毒扩散。 医护吁推广快速检测 在新冠疫苗逐渐见底,新的剂量还没有入境的当下,扩大检测范围、加强检测力度,及时发现和隔离成为控制疫情扩散的关键手段。 截至目前为止,BC省共从联邦政府那里获得新冠快速检验盒至少130万个。然而,根据卫生部数据,到2021年1月份,全省仅进行了快速检测23万次,在部分监狱、养老院和偏远社区的试点使用。 对此,BC省医护人员学会负责人暨前卫生部长的特里·萊克(Terry Lake)致信现任卫生部长狄德安,请求卫生部门将检测盒分发至全省,供医护人员使用,“BC省已经有足够的检测资源了,他们只需要将测试盒交给我们,我们会看着办的。” 两层口罩+百万口罩 在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当下,疫苗已经不是唯一的解药,日常防疫+疫苗免疫,才能最大程度的防止病毒近身。 就在昨日美国疾控中心(CDC)正式更新了口罩佩戴指南,指民众佩戴两层口罩——一层医用口罩和一层布口罩,能够阻挡95%的病毒颗粒! CDC透露,目前无症状新冠患者的人数变多,正确佩戴口罩能够为人们带来保障。 事实上,早在CDC更新口罩指南之前,加拿大公共卫生专家和传染病专家们就表示,加拿大人需要“升级装备”,换上N95口罩或佩戴两层口罩了。 相比疫情初期“一罩难求”的困境,现在口罩还是比较好买的。也就是为了减少社区内的传播,BC省有组织自发发起“百万口罩计划”,在全省范围向需要外出获得必要公共服务的人分发口罩。 位于列治文的OEC Group已经购入口罩100万,温哥华机场管理局(VAA)及其他部门也加入合作,希望为全省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新移民家庭及有困难的人,如无家可归者提供干净的口罩。 据悉,TransLink、BC渡轮公司、BCAA、BC省运输公司也都参与了这项“百万口罩计划”,希望为压平本省疫情曲线尽一份力。 目前,BC省的疫情正逐步平稳的下降,好转迹象明显,卫生部门不放松限聚令,为的也是防止变异病毒扩散,造成疫情反扑,希望大家保持警惕,小心防疫,健健康康迎牛年! 祝大家新年快乐!

惊! 加拿大公寓1住户海外归来 全楼18人惨染变种! 谭咏诗: 随时准备重新封城!

太可怕了! 加拿大累计新冠确诊人数已达到81.7万,活跃病例仍有37640,死亡人数则升至21088。 新冠变种病毒在加拿大的肆虐侵袭让人担忧,首席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甚至表示,各省为此要随时准备好重新封城! 近日,加拿大一栋公寓中就爆发新冠变种病毒疫情,出现了18例变异病毒案例,再加上其余确诊者,共有24人感染! 这场疫情是从2月4日起爆发的。安省北湾 (North Bay)突然连续出现多起病例,本来保持的地区低确诊率不复存在,也让卫生官员警惕起病例来源! 经调查,一位北湾市民在不久前刚从其他国家旅游回来,在2月2日就被确诊为阳性。 他所住的Skyline-Lancelot公寓中已有至少3人确诊,疑似是这名旅行者作为“超级传播者”感染他人;而大楼共98户单位、130名居民,顷刻之间就全暴露在了被病毒侵袭的危险之中! 2月6日,身着全套防护设备的卫生人员开始在大楼中挨家挨户敲门,向所有居民解释眼下棘手的状况,并让110名公寓住户或访客接受了新冠检测。 令人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返回来的报告只有90多人显示为阴性,其余20余人已经确诊,而且18人所感染的是变种病毒! 在这些确诊者中,有的是来自同一户的居民;有的除了住在这栋楼中,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人,但仍然莫名其妙地感染了! 尽管确诊者被要求隔离、管理公司派保安限制了进出大楼的不必要交通,但这场肆虐的疫情可能已经向外波及。 一名确诊者疑似是当地小学的学生,导致了名为Sunset Park Public School的学校暂时关闭,学生和教职员工都在接受新冠检测,也令该校其他学生家长非常恐慌。 可怕的是,当地政府还不清楚大楼疫情爆发的原因。北湾市长阿尔·麦当劳(Al McDonald)说:“据我了解,这栋公寓居民没有相互混杂接触。那么是在走廊里感染的吗?是碰到了墙面?还是因为换气系统呢?有谁知道呢?……我们只知道,病毒一直在徘徊在大楼中。” 由于北湾卫生部仍在等待基因组测序结果以确认病例情况,该楼的新冠变异病毒病例恐怕还将增加。卫生官指出,公寓疫情中出现的病毒很可能是英国变种病毒,或南非变种病毒! 加拿大已有8个省发现了总共超过365例变种病毒案例,正呈现不断增多的不妙趋势。 安省目前的确诊病例中就有5%~10%为变种病毒病例。省卫生官强调,即使该省疫情数字有所下降,如果不控制住变异病毒的疯狂蔓延,很可能还会迎来第三波疫情和封锁! 变种病毒已出现在超过50个国家,其迅速的蔓延给全世界再次敲响了警钟。日前就有科学家警告民众,变种病毒的威力不容小窥,“很可能席卷全球”! 据英国新冠基因监测计划负责人莎伦·皮科克(Sharon Peacock)称,变种病毒现在已席卷该国,而且B.1.1.7变种病毒在传播数周后已经再度突变,传染性将更强,还可能会破坏现有疫苗的有效性! 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现三种变种病毒,包括出现在英国的B.1.1.7,南非的N501Y.V2,和来自巴西的变种P.1.。 科学家表示,一旦完全掌握了病毒,或者病毒本身变异到不再有毒性,那就不必再担心它了;然而,这种情况还要等待数年,甚至是要到10年后! 好不容易各大疫苗都陆续上市开打了,又遇上变种新冠这个狡猾多变的强敌。也不知道疫情何时才到头,大家还是多加小心吧!

警告! 加拿大一栋楼恐陷变异病毒疫情! 多省相继重启 谭咏诗: 随时准备重新封锁!

进退两难 本周,加拿大各省疫情见好转,日新增感染人数出现下降趋势,安省、魁省、阿省和曼省接连宣布放松限制,重新开放部分企业营业。 就在各项数据都逐渐明朗的时候,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给各个省府当头一棒——随着本国变异病毒疫情逐渐升温,各省府必须做好随时重新封锁的准备! 这都还没有完全解封,一盆冷水就这么淋了下来。谭咏诗表示,加拿大疫情确实在好转,相比一个月前,日新增人数减半、住院人数也在减半,但每天仍有超过100人死亡. 除了重灾省份逐渐放松限制,人们不能忽视其他地区疫情正在恶化——纽芬兰今日新增30例,为疫情爆发以来第二高纪录,省内圣约翰地区立即关闭酒吧和体育馆,限制餐厅人数。 与此同时,加拿大变异病株确诊人数正在以缓慢速度上升,值得各省府和卫生部门警惕。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共出现新病株确诊395例,接近400人感染变异病毒! “现在我担心的是,加拿大现在逐步解封,很有可能放松警惕,让变异病毒有机可乘,让未来疫情变得更难以控制。”因此,她建议,各省在解封的同时,也必须做好未来随时重新封锁的心理准备,应对任何有可能反扑的疫情。 本周二,特鲁多宣布,从2月15日起,所有通过陆地入境加拿大的非必要人员,必须出示72小时以内的新冠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入境,违规者重罚$3000,并加重14天隔离的执行力度! 除此之外,加拿大卫生部正在加快对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审查程序。联邦高级医学顾问夏尔马(Supriya Sharma)透露,目前阿斯利康新冠疫苗的审查正处在“最后阶段”。   安大略省 今日新增确诊1,022例,连续四天日新增少于1,500例;新增死亡17人,全省累计死亡6555例、280,494人感染。截至目前为止,安省有909人住院,318人在ICU,223人上了呼吸机。 最新数据显示,安省今日新增英国新病株27例(B.1.1.7),新增南非新病株3例(B.1.351)。 福特政府宣布部分地区解禁,引起不少官员的质疑,认为其举释放了“危险信息”,不利于之后控疫。福特强调,“我知道我们还没有走出困境”,并承诺一旦感染人数出现上升,政府将会采取必要的进一步行动。 省首席卫生官戴维·威廉姆斯(David Williams)也表示,“我们的处境依然岌岌可危。” 与此同时,安省北湾的一栋公寓楼内爆发新冠疫情,是少2人感染变种病毒,目前17位居民确诊新冠病毒!   阿尔伯塔省 今日新增确诊195、12例死亡。全省范围内,现有427人住院,78人在ICU,活跃病例5,831例。迄今为止,全省已接种新冠疫苗超过124,000剂,32,700人接受了两剂疫苗。 在过去的24小时内,阿省又发现了1例病毒变种,全省共有变种病毒104例,其中97例位英国新病株,7例位南非病株。 魁北克省 今日新增感染826例、32例死亡!截至目前为止,全省累计感染271,737,累计死亡10078例。现有活跃病例11,007例,940人住院,145人在ICU。 今日新增新病株确诊3例,全省累计11宗变异病毒病例。   爱德华王子岛 今日新增感染1例,该省目前有4例活跃病例。截至目前为止,爱德华王子岛累计114人确诊。首席医疗卫生官表示,确诊病例增加,可能会使重新开放省界的计划中断。   新斯科舍省 今日新增1例确诊,现有活跃病例9人。 新不伦瑞克省 今日新增确诊15例、死亡1例,新病株确诊1例! 截至目前为止,全省新冠死亡累计达21人。 萨斯喀彻温省 今日新增5人死亡、80人感染。现有活跃病例2026人,206人住院,26人在ICU。

警惕! 接种新冠疫苗后 48岁女教师大出血 医生惊呆! 36人患上罕见病

原因至今不明 疫苗广泛接种至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副作用和过敏的情况的确存在,大部分人都能挺过来。但是不是所有人对自己的身体情况都了如指掌,在接种疫苗后,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大家一定要小心了。 48岁的德州女教师Sarah,接种莫德纳疫苗两周后,下体开始大量出血。她去看了她的妇产科医生,几个小时后,血液检查出来,医生一番急电请她直接去急诊室。 收到血液报告的医生十分震惊——报告显示,Sarah的血小板数量为0。而在接受疫苗的1周前,Sarah刚刚接受过检查,结果完全正常。 同样的,72岁的LuzLegaspi在接种完莫德纳新冠疫苗第一针1天后,醒来时发现她的胳膊和大腿上满是淤青,嘴里还长出了几个正在流血的疱疹。 她也被送到了医院,结果发现,Luz出现了严重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Luz和Sarah都算是幸运的——在医院接受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她们都康复了。 但她们也感到无比后怕——因为在她们之前,美国迈阿密著名产科医生Gregory Michael的死亡才刚刚掀起波澜。 56岁受人爱戴的产科医生Michael在接种辉瑞疫苗3天后,出现满身红点的症状,经查,正是体内血小板严重减少。不幸的是,他在住院两周后死于脑出血。 “在我看来,他的死百分百与疫苗有关!”医生的妻子坚持认为。 事实上,到1月底,FDA已经接报了36个类似病例,他们都出现了血小板急剧减少的情况,他们有的接种的辉瑞,有的接种的莫德纳。 FDA表示,相关调查还在进行中,“这些情况可能是巧合。” 但是有血液专家不这么看。如果说巧合,那这个巧合的概率也太高了。 “我认为可能存在关联。”康奈尔大学血液学家James Bussel表示,“我猜一定有什么东西使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易受影响,”他还补充道,这种罕见情况此前也曾在接种其他疫苗时出现过,尤其是接种了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但原因未知。 Bussel教授还说,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可能很严重,医生需要知道如何治疗。有时,这种疾病无法接受标准疗法。 Luz就在医生的病床上躺了两周,医生叮嘱,不要下床,因为稍微一点碰伤或者摔伤或者其他轻伤,很可能会造成致命的伤害。 当时Luz谨遵医嘱,在床上躺了1周后不见好转,每天照顾她的女儿心急如焚:“她就像一颗正在滴滴作响的炸弹,我还不敢告诉她。” 后来医生对Luz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终于将Luz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她最终康复出院。 48岁的教师Sarah同样在医院住了4天接受治疗。 她形容这段经历令人恐惧:“当人们说以前从未见过这种情况,说你可能会失血过多而死的时候,这很可怕。我知道,佛罗里达的那位先生(Michael医生)没能活下来。恐惧当然是存在的。” 现在,专家们都在努力找寻,哪些人可能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这种危及生命的反应,这样他们就可以对这部分人建议,不要接种疫苗,就像之前对广大民众发出的过敏警告一样。 死里逃生的Sarah表示,我依然支持疫苗,但是希望人们能知道发生了什么后该怎么办,注意到这种症状并及时获得帮助。 她说,如果她足够了解这些红疹和出血是危险的信号,她会早点去急诊室。 到目前为止,Sarah、Luz和Michael以及其他30多位接种疫苗后突然血小板减少的病患,他们的病发是否与疫苗直接相关至今还没有定论,专家也认为不能因为这些罕见病例就否认疫苗。 不过,作为普通民众,我们还是多留意一下相关信息,就像Sarah说的那样,知道的多一点,能帮忙我们留意到症状并及时求助。 毕竟时间就是生命。

美国爆血腥枪击! 枪手冲进大楼疯狂扫射 多人死伤! 拆弹专家出动 现场一片混乱

无辜者成为枪下魂 9日,一个本该宁静的周二再次被枪声打破,枪手突然冲进一家小诊所疯狂开枪,当场5人中弹受伤,1人送院后抢救无效身亡,3人伤势危急。 半小时后,诊所大楼又传炸弹威胁,拆弹小组紧急出动! CNN报道,今天上午11点左右,美国明尼苏达州水牛城Buffalo,一名67岁的男子突然莱特县冲进一家诊所Allina Health开枪。 “有人闯进来射击,开了15枪!” 根据警方的音频报告,至少有5人中弹,其中有3名妇女,在前门处中弹,1人是腹部中枪,伤势十分严重。 一名目击者告诉记者,她母亲今天早上有预约所以她带妈妈到了诊所,“我正要把妈妈放下车进门,两个护士就从里面冲了出来,说她们1分钟里听到了11声枪响!” 护士还告诉她,只听到了枪声,却没有见到枪手! 目击者吓坏了,赶紧带母亲离开,就在这时,一颗子弹从诊所里面射出来,还打破了窗户。 警方接报后立即赶往现场,通知当地学校赶紧封锁,并发布了禁令。 早前的报道中,有媒体称半个小时后,现场一度发生了炸弹爆炸。不过,随后NBC等多家媒体表示,是发现了“可疑包裹”,不只是诊所所在的大楼,在诊所附近的一家快捷酒店Super8内,同样发现可疑设备。     拆弹小队随即出动展开调查。 同时,警方也火速逮捕了枪手,67岁的嫌疑人GregoryPaul Ulrich,他是警方熟悉人物,就住在super 8汽车旅馆。   然而,经过调查,枪手开枪的动机令人大跌眼镜——原来,枪手是该诊所的一名病患,只是由于对他在这里接受到的医疗服务感到不满,这名67岁的老汉就端枪扫射,其暴戾令人咋舌。 现场的护士回忆起案发当时的可怕场面依然忍不住心悸,一些表示“震惊到无法言语”,一些护士逃出来后问别人借电话给家人报平安,还有一些护士逃跑时连外套都没来得及穿,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寒冷的室外冻得瑟瑟发抖。 明尼阿波利斯市长Jacob Frey随后称,对那些为治疗我们而工作的人造成伤害,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堕落。 事实上,在明州枪击发生前,6日晚美国康州还发生了一起同样堪称堕落的枪击案。 华裔精英耶鲁硕士Kevin Jiang,身中数枪倒地身亡。 在这之前,这位年轻的华裔研究生刚刚和未婚妻求婚成功。 然而,几声枪响后,26岁的生命终止在静谧的雪夜。 今天,更多的调查出来,令人无法接受的是,警方称,蒋凯文并非随机被枪杀,而是被有目标射死,起因可能只是因为“路怒”。 多么荒谬的现实! 因为不满医疗服务,就冲进去开枪扫射;因为路怒,就能掏枪至人于死地。 无辜者成为枪下魂,根本就不需要理由,而碰上魔鬼的几率,竟有这么高! 疫情尚未过去,人们还在黑暗中隐忍前行,这样的暴力事件能够消停吗?我们能不能迎来一个和平、安好的牛年?

突发! BC新增1236人感染 13人死亡! Metrotown再爆疫 列治文机构17死!

千万注意防疫! 突发!刚刚,BC省首席卫生官Bonnie Henry宣布,本省过去3天内新增1236人感染,13人死亡! 加拿大全国新增感染人数逐渐降低,不少省份开始宣布放松限制,准备重启。这个过程,想必加拿大人都不陌生,2020年夏天,加拿大各省解封,不久后迎来第二波,专家才说“重启过早”。 这一次,在新冠变异病毒正要开始肆虐的当下,加拿大会不会重蹈覆辙,谁都说不准。 就当安省、魁省和阿省先后宣布部分解封的同时,BC省宣布延长限聚令、校园口罩规定升级,说这明一个问题——疫情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好转。 习惯每天关注新冠疫情的人,应该都会注意到,不管是联邦还是省级部门,现在的卫生官疫情通报会,多了一个数据——变异病毒确诊人数。 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更新数据,截至5日,加拿大共发现变种病毒272例,与上一周相比几乎多了一倍!其中,242例为英国变种病毒,30例为南非变种病毒。今天一早,多伦多发现首例巴西变种病毒确诊! 从日新增人数和住院率来看,BC省的疫情还是有出现稍微好转的。最新数据显示,BC省新冠住院人数目前为253人,跌至11周新低! 然而,全省新冠爆点还是存在的,且不少地方的疫情正在恶化,更别说本周BC省的莫德纳新冠疫苗入境剂数为零! 本周一(2月8日),大温超市爆出员工确诊、列治文养老院再出现4名老人病亡、滑雪胜地惠斯勒的疫情再次升级! 3家超市 Superstore,本拿比#1105 Eaton Centre 4700 Kingsway,2名员工确诊,最后上班时间均为1月31日。这家superstore位于Metrotown,此前已经多次爆出有员工感染新冠病毒; Hakam’sYour Independent Grocer,兰里20678Willoughby Centre Drive,最后上班时间为2月2日; Superstore,三角洲8195 – 120th Street,2人确诊,最后上班时间分别为1月26日和27日; 还有3天就是中国传统春节,丽晶广场、各大华人超市甚至是花市基本上人流都出现增多,超市等场所发生新冠暴露事件的几率较高,希望各位华人朋友在采购年货的时候,千万注意防疫,口罩手套不用说,更要注意消毒,安全平安过年最重要! 列治文养老院 爆发疫情长达6周之久,位于华人聚集城市列治文的养老院Minoru Residence疫情终于出现拐点——连续一周没有出现新病例,但是新添4名居民死亡! 12月21日至今,这家老人院已经有77人感染新冠病毒,包括66名居民和11名工作人员,17名老人死亡! 惠斯勒 根据BC省卫生部门的最新数据,本省新冠热点惠斯勒的灾情严重,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500人感染新冠病毒! 省卫生部长狄德安(Adrian Dix)在谈及惠斯勒疫情时,也显得有些沉重,“1月1日至2月2日,惠斯勒共发现新冠感染病例547人,大多是年轻人,目前有2人住院。” 当地卫生部门强调,几乎所有病例都发生在家庭和社区传播中,告诫所有省民,暂时不要前往该地区。 就是为因应这样的局面,BC省各大卫生局现在正在推广快速新冠检测和漱口水新冠检测,既然大多数人口还不能有效预防,那么就提高检测率,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临床微生物学杂志》指出,漱口水新冠检测与鼻拭子新冠检测一样,能够有效检测出新冠病毒,敏感性较高。卫生部门也表示,市民若有需要,可就近查询接受检测。 今天,美国总统拜登面对电视媒体镜头承认,美国要在今年夏天实现群体免疫很艰难,加拿大的疫苗接种率是美国的五分之一,什么概念?加拿大要在实现夏天之前全民免疫的目标也存在一定难度。 病毒无处不在,更已不是当初的模样,变异病毒开始在加拿大生根,我们就更不能给它机会进一步传播,在疫苗供应还很紧张的现在,大家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坚持到最后一刻!

动荡! 加拿大丢21万工作 疫苗接种拖后腿 特鲁多硬扛: 我们都很累 很焦虑!

照这个接种速度,生活恢复正常要10年 2021的春天已经来了,但加拿大经济的寒冬却不曾远离。就在刚刚过去的1月,加拿大有超过21万职位流失,失业率为去年8月以来的新高。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又有多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店将永久关闭! 什么时候日子能恢复如常?所有人的希望都在疫苗上,然而,加拿大的疫苗供应一再被延误,有媒体调侃,照这个速度,加拿大人生活恢复正常恐怕要10年!民心动荡,总理特鲁多再次出面发声:我知道所有人都很累,很焦虑,但一切都在步入正轨! 2020很不容易,但2021同样艰难。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1月份加拿大职位流失近21.3万,失业率上升0.6个百分点,达9.4%,为2020年8月以来的最高。 流失的职位大部分是零售业,以安省和魁省最为严重。 20多万个岗位的流失,或许就意味着20多万加拿大人将面临生活的困境。而昔日他们赖以生存的雇主,如今同样焦头烂额。 不久前,加拿大人耳熟能详的J. Crew服装店,关闭了在加拿大的最后一家店面。这家颇受欢迎的美国服装品牌,来加拿大打拼10年,还是没熬得过去,去年9月宣布破产,近日关张大吉。 和J. Crew一样已经或即将消失在加拿大人视野的知名品牌还有:BedBath & Beyond、Guess、Le Château、Kiehl's(今年将在加拿大全国范围内关闭1/3的门店)、Godiva、DavidsTea、星巴克(将在3月底之前关闭加拿大全国范围内300家店)。 这些曾经金光闪闪的招牌,在疫情的长期摧残之下,如今只能断臂求生,令人痛惜。 或许,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最受打击的餐饮业,同样令人担忧会一蹶不振。 疫情什么时候结束?生活什么时候能恢复往常? 所有人都在问,而此时的答案,都指向了疫苗。 可惜的是,从目前来看,加拿大人在这场疫苗战中,简直输得一塌糊涂。 彭博社报道,按照目前的疫苗接种速度,全世界要整整7年时间才能将疫苗覆盖率达到70%至85%,这是疫情得控生活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数据。 但加拿大的情况更糟,最近几周疫苗运送延迟,疫苗接种率已经下降了一半。根据加拿大最新的接种率,要达到75%的人口覆盖率,可能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等不到疫苗的加拿大人此时无比沮丧。今天(2月5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再次发布公开电视讲话,他称目前的情况虽然“动荡”(turbulence)”,请广大国民不要为这些“噪音”担忧,政府一直在追踪疫苗,他发誓加拿大人可以如期接种。 “我知道我们所有人都很累。我知道人们是多么焦虑地希望看到亲人安全,看到生活恢复正常。我们也是同样的感觉。” 特鲁多称,他已经和辉瑞及莫德纳进行了交谈,两家公司保证,在3月底会交付之前承诺的600万剂疫苗,并仍计划在春季发出2000万剂。未来几个月的接种工作将加速进行。 此外,加拿大卫生部一旦批准了牛津疫苗,我们还将增加2000万剂牛津疫苗。 特鲁多用法语说道:“夏天来了,会比冬天更好。我们将在9月为所有人接种疫苗。” 更多的焦虑无济于事。时间流逝得很快,就让我们留一个希望给金秋。

近80万! 加拿大变异病毒翻倍 近距接触10分钟就要检疫! 这省考虑取消3月春假!

还不到放松的时候 在过去的两周里,加拿大新冠活跃病例整体下降近30%,这是一个好兆头。然而,本周四(4日),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表示,加拿大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种种迹象表明,变异病毒正在逐渐侵袭各省,这一下降趋势并不代表疫情真的在好转。 最新数据指出,加拿大目前还有新冠活跃病例48,221例,低于两周前的68,400例。除此之外,全国日新增病例也呈逐渐下降趋势,过去一周平均每天新增确诊4,061例,平均每天有3,711人住院,792人在ICU。 谭咏诗表示,即使数据出现下降,目前病例数量仍然对加拿大的医疗系统和资源造成极大的负担,尤其是在感染率较高的地区。 目前,曼尼托巴省正在考虑放宽限制,允许餐馆、体育馆和教堂重新开放;安大略省正考虑取消3月春假;魁北克省将在下周重新开放高校;BC省则在今早宣布扩大学校的口罩规定,要求所有中学生及K至12年级教职员工在所有室内区域必须戴口罩。 变异病毒入境,引起加拿大卫生官员的关注。现在加拿大加拿大卫生部的接触者追踪指南显示,如果与确诊者有2米以内15分钟或更长时间的接触,则被定义成“近距离接触者”,将接受政府追踪检疫。 在感染力更加强的变异病毒出现的情况下,这一标准有可能也会发生改变。事实上,目前多伦多北部约克地区卫生部门已将标准降低至10分钟。该地区本周已经探测到变异病毒确诊39例,皆为英国首见病毒。   安大略省 今日新增感染1,563例、88例死亡,整体呈阳率为2.6%。全省累计273,660人感染,6,393人死亡。目前,安省现有1,101人住院,323人在ICU,241人上了呼吸机,已有80,977人完成2剂疫苗接种。 根据最新数据报告,安省一月份发现的确诊病例中,有超过5%的病例为变种病毒确诊案例。1月20日至今的1,880份阳性样本中,有5.5%与变异病毒相关。 科林伍德总医院和海洋医院总参谋长迈克尔·里西(Michael Lisi)指出,变种病毒是个新问题——“因为它们比原始菌株传播得更快,且可能具有更高的死亡率”。 截至昨天,全省已有153例变种病毒确诊病例。卫生专家表示,他们观察到,英国首见病株(B.1.1.7)确诊人数“每隔一到两周”翻了一番! 如果变异病毒成为主要病株之一,那么加拿大必须通过接种疫苗,进行大规模免疫,且延长甚至加强现有公共卫生措施,加以控制。 正因如此,福特政府也正在考虑取消安省学生的三月份春假。 阿尔伯塔省 今日新增确诊13例死亡和582例确诊。全省现有活跃病例6588人,517人住院,93人在ICU,已发现变异病毒确诊68例,英国和南非首见都有。 省首席医疗官Deena Hinshaw透露,将在未来几周内更新校园和公共场所防疫措施。截止目前为止,阿省已有1,684人死于新冠病毒。 魁北克省 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感染1,093例,累计266,672人确诊新冠肺炎;新增42人死亡,累计9,941人死于新冠。目前共有1,070人住院,175人在ICU,共接种新冠疫苗243,955剂。 新斯科舍省 今日新增感染1例,活跃病例降至10人。目前有2人住院,1人在ICU,累计确诊1,584例,65人死亡。   新不伦瑞克省 今日新增感染16例,全省活跃病例降至256例。截至目前为止,新不伦瑞克省累计确诊1,318例,18人死亡,现有5人住院,2人在ICU。 曼尼托巴省 今日新增2人死亡,累计837人死于新冠,29,968人确诊。现有3,340宗活跃病例,109人住院,20人在ICU。 萨斯喀彻温省 新增7人死亡、250人感染,现有活跃病例2265例,今日发现英国首见新病株1例,有近期旅行史。

突发! BC新增465感染6死 全省中学终于规定强制戴口罩! 这些地方又爆发了!

总算等到了! 就在刚刚,BC省首席卫生官Bonnie Henry宣布,本省今天新增465例确诊,6人死亡。卫生官告诫,我们必须继续坚定抗疫,才可能把现下病例下降的势头保持下去。 今天上午,BC省新任教育部长珍妮弗•怀特赛德(Jennifer Whiteside)更新校园防疫指南——在校园室内环境中,所有中学生在室内强制佩戴口罩,包括小组学习!所有K至12年级的教职员工也强制佩戴口罩! 3日,省卫生局确认,位于枫树岭的Garibaldi Secondary中学确诊者感染变异病毒,拉响了警报,决定升级校园防疫系统,强制学生戴口罩上课。 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长表示,在所有校园室内空间,包括教室、图书馆、走廊、学习小组,所有中学生和K至12年级教职员工必须佩戴口罩。只有当他们在自己位子上、有阻挡物、或需要进食时,才能取下口罩。 这个新防疫要求依旧不适用于小学生,小学生可以选择戴或不戴口罩。 除此之外,省卫生和教育部门也增加了校园体育和音乐活动的防疫要求——所有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尽量在室外进行,且任何人在使用公共设备之前,必须消毒,方能使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体育课程不得已移至室内时,所有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在音乐课程中,在使用任何设备前,需认真消毒,学生保持至少2米距离,唱歌时也必须佩戴口罩! 另外还有一点,首席卫生官邦妮·亨利和教育部长不约而同强调的一点是,即使出现轻微症状,学生也最好不要来上学,在家自行隔离,保证他人和自己的安全! 这是卫生局一直以来没有多加强调的,事实上,就在前些日子,省卫生部门才把流鼻涕等轻微症状从校园病毒筛查中划去。 同时,教育部也表示,为了加强校园防疫安全规划,将拨款1.21亿用于各区学校购买口罩、消毒用品及其他个人防护设备,改善校园室内空间的通风系统,提供线上课程等等。 强制戴口罩,是从首波疫情开始,不少家长和教师就一直呼吁倡导的事情,BC省却拖到了现在才明确要求,拖到了变异病毒已经出现在校园的现在。 日前,温哥华一名6岁的亚裔男孩感染新冠病毒。寒假后开学不久,他就出现症状并确诊,全家人严阵以待,隔离消毒,父母还是被感染了,18个月大妹妹的病毒检测结果则呈现阴性。 母亲Jessica On认为,儿子在学校接触到病毒的可能性很高,在他确诊之前,学校已经发布过数次病毒暴露通知,学校根本做不到自觉戴口罩和保持距离。 今天的校园防疫指南更新,希望真的更够改善这种情况,让孩子们更加安全地上课。 除了最新的校园防疫要求,BC省大温地区今日再有医院和养老院爆发疫情! 在菲沙卫生局的最新疫情通报中,本拿比医院再次宣布疫情爆发!据了解,疫情目前集中于其中一个科室,9名病人的新冠检测呈现阳性,目前已被关闭,其他部门保持开放,卫生小组正在配合控疫。 2月1日,本拿比医院才宣布疫情结束,这才过不到2天,又开始了,疫情令人担忧。 与此同时,位于素里市的一家养老院——CareLife Fleetwood也宣布疫情爆发! 据卫生局透露,这家养老院为公营机构,1名病人和2名工作人员确诊新冠病毒,目前全院正在进行筛查和隔离。 现在,全省出现英国首见变异病株确诊至少7人,南非首见病株确诊至少3人,社区传播恐已形成。 希望所有家中有老人小孩的省民,千万不要放松警惕,变异病毒的传播力和穿透力都有所加强,小心防疫,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症状,及时检查隔离!也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平平安安地过年!

恐怖! 本拿比素里居民区12小时内连爆枪击 2人惨死 大温太乱了!

太吓人了 大温地区最近真的不太平,就在昨晚至今早不到12个小时里,本拿比和素里接连发生了两起枪击案,造成两人死亡,一人重伤住院。 先来看下昨天周三晚上,在本拿比发生的一起枪击案,一名男子在车内遭到枪击后死亡。 警察表示,他们晚上8点左右接到报警电话,称在本拿比Byrne Creek附近的Portland街发生了枪击,达到现场后,发现了一名32岁男子的尸体。 事发地点就在Byrne Creek Ravine公园旁,离Edmonds天车站也不远。 据周围邻居表示,他们当时听到了大概五六声枪响,随后就有大批警察来到了现场,把他们吓坏了。 警方说,这起枪击案是具有针对性的,因此市民们可以放心,不会造成任何风险。 目前警方仍在对此案进行调查,现场拉起了大量的警戒线。 凶案调查人员已经接到电话,对此案展开了调查。就在刚刚,调查人员公布了受害者的信息,这名受害人名叫Chris Kenworthy。 除了本拿比的这起枪击案,今天上午7:30左右,距离本拿比枪击案还不到12个小时,素里Whalley和Guildford社区附近再度响起枪声,两人在枪击当中中枪,其中一人不幸遇难。 枪击发生在靠近108 Ave的139A St.,事发时社区中不少人都还处在熟睡当中,突然被枪声惊醒。 警察到达现场后发现,屋内两人中枪,其中一名男性虽然受伤但没有生命危险,另外一名女性则情况比较严重,被送往医院后,这名女子不治身亡。 这起案件调查人员同样认为是一起有针对性的案件,目前还没有人被逮捕。 如果你对这两起袭击事件有线索,可以拨打凶杀案综合调查组信息热线1-877-551-4448,或发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如果想要保持匿名,则可以拨打灭罪热线1-800-222-8477。 大温最近这段时间真的是枪声不断,除了最近这两天发生的枪击案外,就在上周时,兰里也发生了一起枪击案,一名男子不幸丧生,凶案调查组在昨天公布了这名被害男子的身份。 遇害男子名叫辛格(Arshdeep Singh),今年只有22岁,还相当年轻。 1月26日时,他在207 Street和53A Avenue附近被枪杀。 警察到达现场后发现,一辆蓝色的本田思域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12个弹孔,辛格当场死亡,车里还有一名20多岁的男子也中了枪伤,但没有生命危险,被送去了医院。 据警方表示,他们认识受害者,他的死可能和毒品交易有关系。 在上个月16日时,高贵林市也突发枪击,大量警车包围了位于Burquitlam Whiting 路652号的一栋公寓大楼,并将整个街区拉黄线封锁,大楼前,一名因中枪流血倒地的女子被送往医院。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枪击事件是否与最近一直在爆发的帮派冲突有关,但这些枪击案件已经在最近几周的时间里,造成了至少六人丧生。 希望不要有更多的受害者出现了,让大温可以恢复到原本的安静祥和。

恐怖! 35岁二孩爸爸惨遭新毒株夺命 英国高官: 全球约有4000新冠变种! 可怕的还在后头…

新冠病毒早已不是爆发之处的模样,它找到了绕过疫苗的方法 随着全球新冠疫苗的接种,疫情似乎得到一定控制,然而坏消息还是不断传来:英国官员今天表示,全球共有约4000种新冠变种病毒! 病毒已经72变,疫苗还是老疫苗,被新毒株夺命的人已越来越多。 4日,负责新冠疫苗配发的英国卫生部政务次长查哈威(Nadhim Zahawi)表示,现在新冠病毒共变异出约4000种病毒基因型。 “所有疫苗制造商,包括辉瑞生物技术公司、莫德纳、牛津阿斯利康公司和其他公司,都在研究如何改善疫苗质量。” 就在2天前,BBC报道,英国科学家表示,在英国全境蔓延的新冠病毒变种再次发生了令人担忧的突变。有11例英国B.1.1.7病例出现了一个被称为E484K的突变,而该突变也存在于南非和巴西变种中。 换句话说,病毒突变的数量不但越来越多,且一些正朝着更加危险的方向发展。“臭名昭著”的南非和巴西变种之所以可怕,正是因为这种E484K突变,能狡猾地削弱免疫反应,甚至逃避人体免疫,已经感染过的人,即使有了抗体,依然能被再次感染。这也是导致南非和巴西确诊病例疯狂激增的原因之一。 美国Novavax公司的一次疫苗测试显示,当E484K突变广泛传播时,疫苗的有效性会从90%左右下降到60%。病毒专家Ravi Gupta甚至声称:“现在我们在病毒和疫苗之间进行了一场猫和老鼠的游戏。病毒找到了绕过疫苗的方法,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制定疫苗(否则我们将面临两次感染的风险)。” 如今,变种病毒已不再是爆发之初的模样。当时专家们说“传播率高,但没有证据显示更加致命。” 现在,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请不要小看了新变种,它不但传播更快,同样可以轻易夺走人命。美国一个年仅35岁的2孩爸爸,前天就成了新毒株的刀下魂。 不幸丧命的父亲叫杰克森Alfonzia Jackson,阿拉巴马州居民。 上周,他刚刚被确诊为英国变种病毒的感染者,前天,他的妻子在脸书上悲伤发文:孩子爸爸已经去世。 “今天,我对我了不起的丈夫说再见。我们的两个女儿会想念你,她们将永远记住你。” 妻子至今无解,每天就家里和公司两点一线的丈夫是从哪里感染的病毒。“我先生不是到处跑的人,除了上班,最多就是去加个油,我们并没有到处玩乐,他就一个认真工作的男人。” 当杰克森出现症状时,他还做了一次快速检测,结果显示阴性。随后,他开始心脏衰竭,到医院后被正式确诊,而且感染的是英国新变种。 此时的杰克森,已经严重到上了呼吸机。几周前还身强体壮,给女儿扎小辫儿的35岁爸爸,在英国新变种毒株面前不堪一击,确诊不到1周就去世。 杰克森只是美国近期丧命于新毒株的病例中的一个。 CDC最新报告显示,全美33个州共发现了541例英国新毒株,同时,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与之有关的死亡病例。 上周,新州卫生官证实,一名英国新变种的感染者死亡。隔日,加州圣地亚哥县卫生官宣布,一名71岁病患死亡,同样感染了英国新变种…… 这也印证了英国首相鲍里斯早前对新毒株的认知的修改:“一些证据表明,英国首次发现的新冠病毒变种可能比原始菌株更致命。” 不幸的是,我们面临还不只是英国变种。4000多种新变种会给人类和世界带来什么,不敢深想。 目前,南非变种已经扩散到至少20个国家,加拿大也惊现多例。 传染病专家福奇博士十分关注这款新变种,认为“它可能由于突变而使得疫苗的效果下降。” 巴西变种毒株就更“厉害”,亚马逊最大的城市马瑙斯(Manaus)直接被它“摧毁”,新病例中有一半以上都是感染的新变种——英国毒株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形成一次大爆发,而巴西毒株只花了1个月时间就杀得片甲不留。 很不幸,这3种新变种毒株,在美国都出现了。 据纽约时报数据显示,美国近期日增确诊案例和住院人数都呈现下降趋势,死亡率却创新高。 CDC表示,自从疫情开始以来,今年1月的新冠死亡人数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一个月。有超过9.5万人死亡。 加州洛杉矶县卫生局公布,过去一个多月,就有超过7000人因染疫而死,等于从去年2月至10月,8个月时间加起来的死亡人数总和。 虽然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死亡人数的激增与新毒株有关,但更狡猾的新毒株能导致更多的人感染住院、导致疫苗减少效果,而且它还在继续突变,这样的“灾难”,将会是人类面临的另一场极大考验。 在病毒面前,人类如此脆弱。此时,我们唯有更加小心防范,共度这场难关。

不服! BC省夫妇不愿花$2000检测+隔离 受困美国回不了家!

那就别回来了 特鲁多的最严旅游禁令最早将于本周四,也就是明天起生效,大批加拿大人疯狂退票。这还是有退票这一选项的前提下,BC省的“雪鸟”夫妇却被这项禁令“困”在了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家中。 雷·莫舒克(Ray Moschuk)表示,他们每年会在亚利桑那州生活半年,一次过去3个月,躲避加拿大寒冷的冬天,“我们不是在度假,这里是我们的家。” 12月20日,他们再次踏上了“归途”,前往亚利桑那州,现在特鲁多禁令一下,他们回家还得花上2000加元强制检测+隔离,二老不乐意了,表示“那我们就留在美国”。 变异病毒接连入境,加拿大政府推旅游禁令,为的就是不让新冠疫情再反弹,莫舒克却表示他反对3天强制性隔离。目前,这对夫妇再亚利桑那州的小镇斯科茨代尔 (Scottsdale)过着自我隔离的生活,“我们被困在斯科茨代尔。” 他指责政府集中酒店隔离反而让感染风险加大,且证据表明加拿大大部分确诊病例来自社区穿鼻,而非国际旅行。特鲁多(Justin Trudeau)管不了这么多,表示必须在未来几周内实施严格规定。

警报! 变异病株已进入校园! 加拿大这省宣布下周重开校园! 教育部称传播风险低!

家长心急如焚! 截至本周三(2月3日),加拿大新冠确诊人数789,651,离80万并不遥远,死亡人数也已经破2万人次! 近几周,加拿大全国的日新增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安省、魁省和阿省更是宣布放松部分限制措施。 安大略省 今日新增1,172例感染、67例死亡。截至目前为止,安省累计272,097例人感染新冠肺炎,累计死亡人数6,305例,现有活跃病例16,811宗,1,066人住院,336人在ICU,254人上了呼吸机。 按地区分布,多伦多新增444例新感染,皮尔地区新增199例,约克地区新增110例,最近几周,ICU人数呈下降趋势,已有74994人接种新冠疫苗。 也在今日,福特政府宣布,下周起,安省大部分地区的学校重新开放!多伦多、皮尔和约克地区学校除外,推迟至2月16日开学! 省教育部长史蒂芬·莱切(Stephen Lecce)在今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将安全地重新开放校园,保护我们的学生和教职员工,保持病毒在社区传播的低度”。 秋季学期期间,全省几乎有一半的校园都出现确诊案例,卫生官员一直将其看作社区传播,而非校园传播。现在,安省大部分地区日新增回到12月初的水平,这增强政府重开校园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他也承认有研究表明在在英国当地的儿童中发现变异病毒确诊病例,但坚称“只要病毒只是在社区传播,学校就可以重新开放”。 阿尔伯塔省 今日新增感染259例、11人死。现有活跃病例6060例,539人住院,94人在ICU。 魁北克省 今日新增确诊1,053例,累计265,579感染;新增9人死亡,累计9,899人死亡,接近1万人次。目前有12,988宗活跃病例,1,106人住院,其中177人在ICU。 新斯科舍省 今日新增确诊1例,活跃病例增至11例。省长斯蒂芬·麦克尼尔(Stephen McNeil)表示,“我们正在观察全国各地及邻省的情况。我们必须保持警惕。” 新不伦瑞克省 今日新增确诊14例,全省活跃病例降至264例。 曼尼托巴省 今日新增3例死亡,累计835人死于新冠肺炎。 萨斯喀彻温省 新增感染194例、8例死亡。目前有活跃病例2,254人,185人住院,26人在ICU。   BC省 今日新增确诊414例、16例死亡。卫生官亨利今日证实,位于枫树岭的加拉波第高中出现一例英国出现新病株确诊!

惊! 飞加拿大客机上 华人空姐衣衫不整 飙英文闹机舱 年薪20万的工作丢了…

“为什么我要穿衣服?” 近日,一位华人空姐的际遇引发了媒体关注。 这位空姐,在一次飞往加拿大的航行中,浑身酒气大闹机舱,甚至露出背部和内衣,坐在飞机地板上大声尖叫,腿上穿着的黑色丝袜也破了3个大洞。此举引发机上同事震惊,怒不可遏的上司当场告诉这位空姐:你被解雇了。 示意图 于是,整个疫情期间,这位华人空姐忍受着失业零收入的痛苦,终于在近期,将航空公司告上法庭,索赔巨额工资。 引发这场官司的机上闹剧,发生在2019年8月20日,长荣航空自台湾桃园飞往加拿大多伦多的客机上。那天,当事空姐刚好在这架飞机上执勤。 示意图 非当事人 据报道,当天晚上10:45,轮到该空姐休息。谁知,夜里12点,该空姐突然在空服人员床铺区大喊大叫,衣衫不整,裸露背部和内衣,盘腿坐在地上发出尖叫声。 被吓醒的同事上前查看,发现该空姐嘴里散发出很浓重的酒味。 机舱事务长闻讯赶来,要求该空姐赶紧把衣服穿好,没想到,该空姐竟然用英文回答道: “为什么我要穿衣服?” 同事问她是不是喝酒了,该空姐继续中英文夹杂着说: “Not very much.”“我第一次喝酒。” 示意图 接着,语无伦次的空姐被同事扶上床后,竟然还继续撞墙撞床,不久又自己跑到厨房去了。 厨房的同事看到她眼神涣散,头发凌乱,只能再次叫来事务长处理。 忍无可忍的事务长跟该空姐谈了10分钟后,当场对她说: “你不用工作了!马上解除职务!” 然而,该空姐仍然没有消停下来,反而脱下了空姐制服,换上商务舱睡衣,再次跑到厨房,做起了有氧运动,戴着耳机不断原地跑跳,还猛灌可尔必思饮料和黑咖啡。 同事们猜测,该空姐此举可能是为了加快解酒。 在这位空姐的闹腾中,飞机终于抵达加拿大多伦多。 落地后,该空姐被送去做酒精测试,两次测试值分别为0.050mg/L、0.055mg/L。 两个月后,该空姐被长荣航空正式通知,因为她违反了“任务执行中绝对禁止饮酒”的基本原则,情节重大,雇佣关系终止。 这位空姐被解雇前,已经在长荣工作了10年,算得上是资深老员工,平时主要负责飞机上的厨房餐点,月薪达7.6万新台币,约合3470加元,1.75万人民币,年薪超过了20万人民币。 突然一下子少了这么多收入,该空姐非常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复职,并索要解雇期间损失的120万新台币(约27.7万人民币)工资。 该空姐辩称,自己之所以在飞往加拿大的航班上失态,是因为她从2014年就患有睡眠障碍,事发当天,她吃了安眠药和抗忧郁药,依然无法入睡,所以就又多吃了几颗,结果出现了梦游的副作用。而在多伦多下飞机后,测出体内酒精超标,是因为她下飞机前使用了漱口水。 然而,法官检查该空姐就医记录后发现,她服用相关药物超过5年,从未提过有梦游等副作用。不仅如此,该空姐在飞机厨房工作,容易获得酒精饮品,并且当天的同事们也发现了装过酒的杯子,加上该空姐测出了酒精反应。因此,近日,法官判定,该空姐的辩词不足采信,长荣解雇合法,驳回了该空姐的请求。 哎… …一次失误,就丢掉做了10年的工作,这位空姐着实可怜。 不过,飞机上的工作人员,一举一动都关系着全机数百人的安全,的确是马虎不得。 希望这样的闹剧,不要再出现在飞往加拿大的航班上了… …

恐怖! 温哥华惊现假警察敲门 女屋主开门立遭袭击 被活生生打死!

引狼入室 在星期天上午,一名家住伊丽莎白女王公园附近的78岁妇女,在被两名男子入侵家中,遭到残忍的袭击后,因伤势过重死亡。 根据VPD的说法,周日早上,这位名叫辛格(Usha Singh)的女士被发现在家中身受重伤,情况十分危险。虽然被紧急送往医院,但最终依旧回天无力,辛格在周二时因伤势过重而死亡。 警方立即针对此案展开了调查,警方认为,辛格大约是在星期天上午6点左右,不幸被两名入侵家中的男子袭击。 这两名男子之所以能在周日早上6点就顺利进入辛格家中,是因为他们都身穿假警服,受害人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引狼入室了。 示意图 辛格老太太平时一个人住,在两名闯入家中的男子面前根本毫无抵抗力,警方称,老太太当时在家里遭到了两人的围殴,受伤倒在了地板上。 直到早上时,辛格的朋友才发现不太对劲,要求警察上门进行检查,这才发现了奄奄一息的辛格。在朋友报警前,她很可能已经重伤垂死,一个人无助地躺了好几个小时。 辛格家门口 警察很快就对两名嫌疑人展开了追捕,昨天,两人在东温哥华被捕。 首先被捕的是一名47岁的男子,在警犬的帮助下下,警方在Strathcona公园附近逮捕了嫌疑人。 在抓捕的过程当中,还遇到了不小的麻烦,由于嫌疑人所在的Strathcona公园从6月以来一直是无家可归者的营地,在对公园进行搜查时,遇到了充满敌意的人群。 Strathcona公园 这群人大概有50多人,看到警察过来拉了警戒线,立刻就把警察给围了起来,情况变得非常危险,警察不得不呼叫了增援。 不过幸好,警察最终还是成功将嫌疑人抓获,公园里也没人受伤。 不过被捕的这名嫌疑人就没这么好运了,警方表示,嫌疑人在被捕过程中受了重伤,但没有生命危险,在被关进监狱前,先被送往了医院。 这名男子除了这起谋杀案外,先前有着不少的案底,还因为一起和本案不相关的罪行被全加拿大通缉。 示意图 第二名嫌疑人是一名41岁的男子,周二晚上在Main Street和Terminal Avenue附近被捕。 温哥华警察局的警官艾迪森(Steve Addison)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一起惨无人道的犯罪事件,让一名无辜的女子失去了生命,也让社区感到恐惧和不安。” 艾迪森还表示,温哥华仍然是一个安全的城市,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事件很少发生。希望这些逮捕行动能恢复社区的平静,同时提升市民们的安全感。 艾迪森还提醒广大市民,温哥华警察局的警员们,无论是穿着制服还是便衣,都会带着个性化的警徽和身份证,同时还会有特殊的个人身份号码。  示意图 如果你对与你打交道的警察有任何怀疑,请拨打温哥华警察局的非紧急电话604-717-3321进行确认。 警方目前仍在收集这起案件的详细证据,如果你对这起袭击事件有线索,可以拨打重案组电话604-717-2500,或灭罪热线1-800-222-8477。 出了这样的事情,让大温的居民们都人心惶惶,在最近这段时间里,温哥华的治安确实变差了不少,各类案件频频发生。 就在昨天加西周末还报道了一起可怕的事件,有一群温村村民先后收到一封恐吓的信,声称要“烧你房子,剪你汽车刹车线,在快递还有外卖里下毒,一旦报警就灭口。” 在去年11月底的时候,一段视频在朋友圈当中疯传,有一名白人男子拿着大砍刀在温东一户华人家的院子里,试图用刀撬门撬窗,还好没有成功。 如今疫情已经够让人害怕的了,没想到乖乖躲在家中避疫也会被犯罪分子盯上,希望大家最近还是时刻注意安全,一旦发现不对劲,及时报警!

痛心! 加拿大华裔议员哥哥染疫 居家隔离第6天死亡! 移民30载刚要享受生活!

别硬扛,有这症状立即打911! 疫情之下,他人的不幸有时候距离自己很遥远,然而细看这些悲剧的过程,会发现,美好的生活被撕碎,其实是那么容易。 加拿大一名华裔市议员的哥哥,早前确诊新冠,症状轻微于是居家隔离,然而才6天,却死在了自己的睡房。而他所在公司,疫情爆发至今,已有275人确诊。 (杨绮清和哥哥杨国辉) 上周,我们报道过一个悲哀的新闻——加拿大邮政一名员工不幸染疫去世。加拿大邮政方面处于隐私的考虑,没有透露死亡员工的身份,只表示该员工在检测前没有症状,检测出阳性后回家隔离,第6天去世。 今天,明报报道,万锦华裔市议员杨绮清之兄杨国辉因感染新冠,在家隔离6天后,早上被妻子发现在睡房不幸辞世。而62岁的杨国辉生前工作的地点正在爆发疫情的加拿大邮政密市Gateway邮务中心。 据悉,该中心从今年1月1日起爆疫情,到上周是224人确诊,到这周感染人数已达到275人。 市议员杨绮清昨日表示,大哥的遭遇,说明疫情的极端严重。 事发后,她和所有的家人一样,有很多问题想得到解答:“加拿大邮政局的工作环境人员比较密集,公司有没有做足防护?大家有没有严格遵守防疫措施?” 太多的问题,暂时还无法追问。 在疫情爆发后,加拿大邮政曾要求一个部门350名员工全部回家隔离,对相应设施展开消杀,并令全局员工开展检测。该大楼共有4500名员工上班。 杨国辉就是在19日被检测出了阳性。因为几乎没有什么症状,按照通常的做法,他于是回家隔离。 妻子、儿子、女儿也全去做了检测,结果女儿也是阳性,妻子和儿子为阴性。 “他的症状其实不重,因此全家人都在家隔离。但是26日早晨,当太太去他房间内查看,才发现他已经走了。” 这一天,距离他确诊才6天。一个几乎没有症状的人,如此迅速地被病毒夺走生命,甚至都来不及挣扎。 杨绮清说,大哥算得上老华侨,92来到加拿大落地生根,在邮局工作多年,眼看着就要退休,本想享受一下生活,却突然不幸撒手人寰。 她还说,25日晚上,也就是哥哥去世的前一天,他觉得不舒服,太太叫他去医院,但他却觉得病情不算严重,想第二天早上再去。谁曾想,第二天早上,当妻子去看他时,他已经走了…… “大哥他是很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既养大子女,也对社区作出贡献,一家人过着平平定定的生活。他对工作也是认真负责,疫情爆发之后,家里还劝他不要总往公司跑,但他说工作很忙,还需要加班。他们已经很小心,但还是发生这样的事情。” 杨国辉走得如此突然,而疫情仍然严峻,他的妻子、儿女都无法操办身后事,只能由杨绮清和她的另一位哥哥来办理,在周一为他下葬,而妻儿都无法送上最后一程。 杨绮清说:“我嫂子他们既悲伤、疲惫又难以接受。他们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平复自己的心情,等待隔离的结果,毕竟我姪女也是阳性,还是有一定的危险。” 据悉,本来是阴性的儿子,近期也开始出现症状,开始咳嗽。   (杨绮清组织社区捐助防疫物资) 她还说:“每个人都要非常小心,绝不能放松大意,因为后果太严重,后悔都来不及,大家都要多多保重。” 杨国辉的辞世,是加拿大20331位新冠死亡案例中的一例。 他的离世有一定的代表性:他是前线员工,疫情期间没有中断工作,暴露在高风险的环境之下。像他的这样的,还有在超市、在护理院、食品行业、加工厂等工作的千千万万的工人。 此外,他在检测出阳性之后居家隔离,这也是大部分加拿大人能做的选择。医院床位紧张,非重症无法入院治疗,而在家隔离不仅容易传染全家,也暗藏风险。 杨国辉不是加拿大第一例在家隔离期间猝死的不幸案例。在疫情早期,一位列治文爸爸也是在确诊后居家隔离,结果当妻子隔门询问他要吃什么早饭时,无人回应,妻子这才发现丈夫已经被病魔带走了。 还有安省一名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华人也是如此,早期出现咳嗽去看家医时被当成流感治疗,没有进行核酸检测。 等到感到呼吸困难时,依然没有去医院,坚持在家扛着,希望自己能挺过去,结果导致悲剧。 有专家提醒,呼吸出现困难时切记检测血氧,可以购买血氧仪自己检测,一旦发现低于标准,就不要硬扛,应立即拨打911召唤救护车。 非常时期,谨慎为上。 出现症状时及时求医,希望类似的悲剧不要再发生。愿逝者安息。

警惕! 变异病毒已在加拿大生根 这省宣布延长检疫期至24天 家人也得隔离!

别重蹈覆彻! 在病毒肆虐的世界里,时间都过得飞快,一眨眼,就来到2021年2月份的第二天。随着加拿大多个省份的日新增感染人数逐渐下降,全国疫情似乎来到拐点。 加拿大公共卫生局公布最新数据,过去7天内全国平均每天新增确诊病例4368宗,相较三周前下降近50%;住院人数也在下降,过去一周下降12%,目前新冠住院患者不到3,900名;日新增死亡病例平均下降20%,每天有128人死亡。 本周二(2日),加拿大多个省份宣布放松封锁措施,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警告各省——加拿大目前正处于“非常脆弱的时期”,尽管整体日新增感染人数有所下降,但新病株确诊病例却在上升,“变异病毒已在加拿大落地生根”! 截至目前为止,加拿大全国共出现B.1.1.7病株(首见英国)和B.1.351病株确诊(首见南非)确诊至少148例,恐还有更多没发现! 根据目前的数据,目前新病株主要分布在安省、阿省和BC省,B.1.1.7病株135例、B.1.351病株13例。 B.1.1.7病株社区传播已经形成,安省卫生官更是预测该病株将在3月份成为主要病株之一。 问题是B.1.351病株,这个首见南非的变异病毒,BC省已经出现4例,安省皮尔地区日前出现全省首例,病人并没有旅行史,专家担心该病株也已经形成社区传播。 谭咏诗承认,“所有这些迹象表明,变异病毒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在社区中形成传播,且我们可能漏掉了一些确诊人员。这也就说明,现阶段的我们必须非常警惕,这个时候放松公共卫生措施,必须十分谨慎。” 特鲁多(Justin Trudeau)也表示,随着更具传染性的变异病毒入境加拿大,新的旅行限制必须在接下来几周内严格实施。 安大略省 今日新增感染745例,由于卫生部门正在进行数据清理工作,今日新增数据不计入多伦多地区。今日新增14人死亡,累计死亡6,238人。 目前,全省至少有1,301人住院,341人在ICU,253人上了呼吸机,活跃病例17451宗,全省累计27万人感染新冠病毒。 截至今日为止,安省共出现B.1.1.7病例109人,B.1.351病例1人。 魁北克省 今日新增感染1,053例、38例死亡,住院人数继续下降。目前,全省有1,144人住院,178人在ICU,现有活跃病例13126人,累计264,526人感染,9,862人死亡。 省长弗朗索瓦·勒戈特(Francois Legault)宣布,随着魁北克每日新增病例及住院人数减少,2月8日起,省内商店、发廊和博物馆将重新开放!宵禁措施保留! 目前,魁省内橘色区域有6个,宵禁开始时间往后延,至9点半,红区宵禁时间维持在晚上8点。魁省橘区仅占全省10%的人口,绝大多数地区还是红区。 与此同时,下周一(8日)起,橘色区域的餐厅、电影院和室内运动场所重新开放!省长也提醒所有魁省人,不论红橘,家庭聚会还是禁止。 另外,红色区域(包括人口稠密的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市地区)允许恢复户外活动。 阿尔伯塔省 今日新增确诊268例、13例死亡,累计1,641人死亡。全省共有活跃病例7387宗,556人住院,102人在ICU。 截至目前为止,阿省共有B.1.1.7病例50人,B.1.351病例7人,首席医疗官Deena Hinshaw宣布更改确诊者隔离时间,最多延长至24天的隔离检疫! 除此之外,如果确诊者选择在家中自行隔离,同住一个屋檐下的家庭成员也要跟着隔离,直至隔离期结束后的14天为止!“鉴于变异病毒很容易在家庭中传播,必须加强隔离,防止病毒在社区中传播。” 萨斯喀彻温省 今日新增死亡8例、223例确诊。另外,萨省今日发现B.1.1.7病例2人,全省现有活跃病例2,320例。 曼尼托巴省 今日新增确诊83例、累计29,733人感染新冠病毒。 新不伦瑞克省 现有活跃病例267例,2人在ICU。   新斯科舍省   今日新增1例确诊,现有活跃病例10例。全省累计1,582感染,65人死亡。

惊! 大温多人收死亡威胁信: 烧你房子 剪你刹车线 外卖下毒 报警就杀你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疫情下,生活不易,温村村民们一边小心翼翼防疫,一边每天辛苦养家赚钱。 然而,本就艰难的日子里,居然有一群温村村民,先后收到一封让心情“雪上加霜”的信: “不交钱,你和你的家人将会死亡。你的房子将被烧毁。你汽车的刹车线将被剪断。一份可致死剂量的芬太尼将被藏进你的亚马逊包裹,邮件,信件,外卖餐点中。这东西1粒就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你永远不会看见是什么时候被下了药。我们还有驾车射击的习惯,底线是你必须死。” 示意图 好好的啥事没干就突然收到这么一封信,简直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报警,然而,信里接着说了: “联系警察,你会被杀死。我们和RCMP警察局有联系。我们有同伙就住在你的社区,他们在监控你。我们7天24小时都在看着你。24小时内把钱交给我们,或者死。” 示意图 光是隔着屏幕看,这封死亡威胁信,就已经让人不寒而栗。而住在高贵林和高贵林港地区的不少温村村民,近日都亲手收到了这封信。看完内容,是手也哆嗦了,血压也爆表了。 更可怕的是,这些纸质信件中,往往还包含一些不明的白色粉末,信中借此威胁称:“恭喜你,你以现在已经拥有管制药物,现在你该为产品付款了!” 根据这封威胁信,收件人需要先将信中的白色粉末冲下马桶,彻底洗手,然后向指定地址支付比特币,支付后,粉碎信件。这一切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收件人才能“活命”,否则收件人全家都将遭到“报复”。 据Daily hive报道,当地警方已经注意到该情况。皇家骑警表示,他们已经收到了高贵林和高贵林港地区有关该威胁信流传的多份报告。 目前,加拿大皇家骑警和加拿大邮政正在调查这些信件。据悉,该信件应该是批量生产,内容相同,被发送到多个地址。 高贵林皇家骑警发言人说:“骗子经常试图假扮成权威人士。他们会使用各种各样的策略,但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拿走你的钱。” 警方强调,目前还没有人因为这些信件或信件中的白色粉末而受伤。 警方要求,任何收到该威胁信的居民,都应该立刻联系高贵林皇家骑警。如果信件中包含白色粉末,收件人应该将信件、信封、白色粉末都装进一个可密封的袋子,然后给收信区域进行消毒,再进行报警。 哎… …这年头,犯罪分子真是丧心病狂。任何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市民,在家收到这样一封信,估计都要怕上几天… …希望这些骗子早日伏法,付出代价!

噩梦! 9岁男孩确诊新冠24小时内死亡! 家人伤心欲绝: 白天还活蹦乱跳 晚上就…

“每10万儿童中有3336人感染”  新冠夺人命的速度有时候快到令人不敢置信! 年仅9岁的小男孩J.J.Boatman,在新冠检测阳性后不到24小时内,不幸去世,震惊当地社区! “当天白天的时候,他还在那里蹦蹦跳跳的,跑着,玩着,到了晚上,他突然对他妈妈哭喊:妈妈!我不能呼吸了!” 回忆起噩梦般的场景,JJ的叔叔依然不敢相信这是现实:“他妈妈赶紧跑过去,抱起孩子一看,他的脸都变蓝了,嘴唇也是乌紫的。” 当天夜里,JJ被家人火速送往急诊室紧急抢救,然而,再多的设备也没能让这个可怜的小男孩恢复呼吸。在呼吸机上坚持了12小时后,他不幸离世,此时距离他9岁生日才过去几周。 JJ死于新冠并发症。医生说,他的肺部里满是积液,由于缺氧导致大脑肿胀最后死亡。 JJ出现症状的那天是25日,上午他还和几个堂兄妹在一起玩。他们跑着闹着,和所有这个年龄的小孩子一样活跃。 没想到当天夜里他突然开始向妈妈哭喊,无法呼吸了。JJ的父母赶紧送他去医院。 “那次开车真是一场噩梦,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次。”JJ的父亲说。当他们赶到医院,医生在一番抢救后通知:孩子确诊新冠,心脏正在衰竭,缺氧有可能会导致脑死亡…… JJ的父亲不敢置信:白天还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这样了?!而且JJ之前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新冠有关的症状。 打击来得尤其快。第二天,9岁的JJ便不幸死亡。 “所有的一切都变了。你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家里的客厅、房间,还满是他的欢声笑语,现在他永远都不会回来了。”JJ的父母哽咽着,沉浸在巨大的丧子之痛中,JJ是他们唯一的孩子。 没能带回孩子的JJ父母在回家路上将车停在Target超市好几个小时,这是他们和孩子一起去的最后一个地方。当时,JJ吵着要买一些玩具,他们没给买…… JJ的父母的新冠检测呈阴性。他们没有感染病毒。 JJ所在的学校,美国德州小镇Vermon的中心小学,在上周二关闭,所有学生和教职工都被要求在家隔离到2月1日。 JJ的父母不知道孩子究竟在哪里感染的病毒,但现在这也不重要了,无论怎样,孩子的生命已无法挽回。 而在JJ家所在的德州,已有13位9岁以下的儿童死于新冠肺炎。就在JJ去世的几天前,他所在的Tarrant县刚刚有一名孩童被报告死于新冠,这是个还不到1岁的小婴儿。 因为疫情,他们的生命还没开始,就仓促结束。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1月14日,美国约有250万儿童确诊新冠,每10万儿童中有3336人感染;18.2万名儿童因感染新冠而住院,其中191名儿童死亡。 在加拿大,尤其是BC省,卫生官和疾控中心始终认为,儿童感染和传播新冠的风险比较低。没有强制要求低龄孩童戴口罩。 然而,根据BC家长自发建立的追踪网站,截至2月1日,本省已经爆发2590起校园疫情,感染学校数达868所,重复爆发疫情的学校达488所。 就在昨天,大温一间中学被爆有确诊学生是一名变种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使该所学校、多名师生、无数家庭暴露于变异病毒风险中。 有华人家长表示,每天送孩子去学校都是战战兢兢。满操场跑着没有任何社交距离、也没有戴口罩的孩子们;隔阵子就收到学校出现确诊的信,并告知家长,如果没有另行通知,则不需担心,请送孩子回校上学。 “当局就是不改口,确诊出现这么多次还是风险小,也没有额外的措施。听说孩子们也不能打(新冠)疫苗,难道我们只能听天由命吗?!” 据悉,因为变异病毒的泛滥,BC已经开始考虑改变口罩指南,计划让所有在校学生都佩戴口罩。 这简直令人无语:就连传染病专家福奇都建议佩戴两层口罩了,BC还需要为这样的事考虑考虑再考虑。 希望他们这一次的考虑能更有效率一点吧。

悲剧! 26岁年轻美妈 天天检测新冠 深夜抱2岁儿跳桥自杀!

疫情下多少人躲过了新冠,却无法躲过折磨 疫情之下,每分钟都有人死亡。然而,凶狠的病毒不只给人类带来恶疾,还以另外的方式在夺走人命! 近日,一个美国年轻妈妈的死让人哀伤,她在一个安静的凌晨,将自己年仅21个月大的儿子抱在和怀里,于高架桥上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26岁的生命。 这起悲剧发生在3日凌晨。田纳西警察局突然收到报警,称有人试图驾车撞向加油站! 深夜突发让本已昏昏欲睡的警察猛然惊醒。 他们立即赶往现场。 警察们以为要去出勤阻止一场恐怖或暴力袭击,不过,等赶到加油站,试图撞油站的车还在,人已经离开了。 有目击者称,她看到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从车上下来,走到立交桥那边。 警方正要前往立交桥搜索,接着,又一个消息传来—— 一位卡车司机报告,一个“大物体”从高架桥上掉下来,撞到了他的卡车。 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大物体”其实是一个抱着孩子的轻生妈妈…… 很快,警方找到了尸体,经证实,死者为26岁的TonishaLashay Barker,死因成谜。 她没有留下一句话,只剩下一张笑容灿烂的照片,眼神清澈,眼里明明透着对生活的向往。 这个年轻妈妈的奶奶哀伤地表示,最近,她十分抑郁,上个月刚刚结束在新冠检测站的工作。 天天给人检测新冠,她没有被病毒打倒,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美国妈妈的惨案只是这场疫情中的一个缩影。 据报道,因“新冠抑郁”而自杀的人数正不断攀升。其中,女性的比例远高于男性。尤其是日本,去年20月,日本自杀人数竟然超过了新冠死亡人数。 在美国,因疫情之深重,许多医护人员已不堪重负。来自精神和身体的双重压力有时候会将人一步步推向绝望的边缘。 就在12月底,一名31岁的美国大兵基思·刘易斯(Keith Lewis)被发现于家中身亡。 他正怀着孕的妻子莎拉·刘易斯(Sarah Lewis)也中枪,在送院后仍不治身亡,肚子里的孩子也没能保住性命。此时,距离妻子的预产期,不过3天。 令人震惊的是,警方经过调查后发现,行凶的就是大兵刘易斯本人。他在枪杀自己的妻子后自杀,整个血案过程中,两人3岁的女儿就在现场,亲眼目睹这血腥的一幕! 此前有报道指出,美国新冠疫情难以控制的局面正在击溃士兵的心理状态,美军自杀率随疫情的蔓延骤然升高。美国《新闻周刊》消息称,自3月至今,美国陆军已有114人自杀。空军的自杀人数超过98人。 心理素质本该强大的军人们,在疫情之下都不堪重压,普通人,尤其是一线医护和工人,每天生活在感染病毒的恐惧和生死离别之中,心里更加难以喘过气来。 疫情下生活不易,希望人们能彼此相扶,多关心周边的人,或许,一个不经意的暖心举动,就能改变生命的走向。

赚爽! 疫情封城 20岁小哥惨失业 竟靠卖这个成百万富翁 人生改变!

“只要有笔记本电脑跟网络,人生可能在一夜间就彻底改变。” 疫情之下,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第二波疫情还未过去,第三波又踏马而至。企业关张,民众失业,一片萧条中,却也有人逆势而上,意外开拓出人生新事业,打工人变大富翁。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英国小哥的故事。 因为疫情严峻,英国从去年起多次封城,非紧急的商店全部关门,20岁的理发店小哥Tony老师美发店经理本(Ben Guilliver)被迫放无薪假了。 纵有一手剪头好手艺,无奈封锁期间也无法以此糊口。失业后的小哥Ben没有消沉,没有放弃,反而觉得此时正好是发展副业的大好时机,于是开始了创业灵感搜索。 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商机——不只是美发店,牙医诊所也关门了。英国人对牙齿保健向来关注,小哥于是从中国进口一些牙齿清洁相关的小商品在网上卖,没想到超级热销,这让小哥短时间内轻易赚到了第一桶金——1.2万英镑,相当于10万人民币了。 聪明的人特别会捣腾,在洁牙器上小赚一笔后,小哥挥手将整个业务以6位数的价格卖给一个美国投资者。眼冒金光的他此时看到了另一个正在热气腾腾的行业——健身器材。 封城在家,许多英国人还是很注意健身的,据说封城前夕民众前往超市抢购时,购物车的一大类竟然就是健身器材。 小哥Ben继续在亚马逊上卖货,这一次,他卖的是健身器材和其他封城期间高需求的商品。 起初,父母家的车库就成了小哥的办公室和库房。随着生意越来越好,小哥也开始租了办公室。 这位自学成才的小哥,在短短10个月内,从tony老师转身老板,赚取了100万美元的收入!目前,他已经辞去美发店的工作,全力发展健身器材等商品的网络销售业务,甚至还雇了朋友当客服。 “我从小就喜欢做生意”小哥在接受采访时自曝:“我上学的时候就曾花15分钱买棒棒糖,然后一1块钱的价格卖给同学。” 他14岁时还在网上卖过衣服,在同龄人都是乖乖学生或打零工的时候,他就已经靠卖衣服每月赚个$1000了。小哥表示,那段时间自己曾疯狂学习怎么做生意,最大的收获就是要积累人脉。 现在,打工仔翻身成老板的小哥,也给年轻人们提出了他的建议:想创业的人,千万不要放弃自己的热情所在,“只要有电脑、手机和网络,就能创业。” “人生可能在一夜之间彻底改变。” 其实像小哥一样在疫情期间创业的人还有许多。疫情造成了灾难,但也带来了商机,它打垮了一些行业,也造就了一些行业。 有人看到健康饮食行业的需求;有人开始发展食品配送、送货到家。加拿大《多伦多生活》还报道过一对创业的华裔小夫妇,疫情期间逆流而上,在主业之余,创办自己的儿童服装网店。 令人意外的是,没想到疫情下网购火爆,他们的儿童服装生意越来越好,结果,他们双双放弃了原来总计40万加元年收入的工作,开始自己当老板。 疫情下生活不易,但这些嗅觉灵敏的人们却从中找到商机,将生活经营得风生水起。 快意人生,一个爽字!

惊险! 滑雪遇巨熊狂追 路人都吓到尖叫 他急中生智一招救命!

“老天爷啊,别回头看!” 一个热门滑雪场中出现了恐怖片般的惊险一幕:一名滑雪者正向山坡下滑去,在他身后不远处不断追赶着的是一头凶猛的棕熊,滑雪者只能竭尽所能保持平衡,拉开与猛兽的距离……   这是近日在罗马蒂亚普雷代亚尔(Predeal)一处滑雪胜地发生的事故。很多坐在高空缆车上的滑雪者都目睹了这可怕的场景 在目击者拍摄的视频中,可以听到有路人在尖叫着:“天啊,有熊在追你,快点!老天爷啊,别回头看!” 还有人在吹口哨和大喊,试图分散那头棕熊的注意力,帮助被追的男子尽快逃离; 而在斜坡上一路被棕熊追逐下来的年轻男子,只能尽自己的洪荒之力继续滑,确保不落入身后那头野兽的魔爪…… 眼看再滑就要到底,这名滑雪者急中生智,把身上的背包使劲朝棕熊的方向一甩,引开了它的注意,终于脱离险境! 当地官员表示,这起惊险的“棕熊追逐滑雪者”的事故发生时,该滑雪场已经紧急关闭;同时,包括这起事件在内,当天就有3起电话报告附近民众目击到熊。 尽管类似的事件在每年这个时候并不多见,但当局还是在此事发生后连发两则警告信息,提醒邻近地区居民提防野兽出没的危险。 拥有广阔自然美景的加拿大,也是众多野生动物到处出没的国度。比如去年8月份,就有一名温哥华女子在高贵林热门公园跑步时,遭到了黑熊“调戏”,还做出致命的错误反应! 一位当时在高贵林Coquitlam Crunch步道上的路人拍下了事件的全过程。只见视频中一位沿着山路慢跑的女子,跑着跑着碰到了旁边草丛中爬出的中号黑熊,还被黑熊伸爪子拍了拍大腿! 这时拍视频的路人已经准备拿防熊喷雾上去救人了,但那只黑熊似乎没有进一步的动作,只是踱步到了妹子的身后。下一秒钟,妹子居然背对着黑熊跑了起来! 虽然当事人女生和拍视频的路人之后都安全躲开,但妹子这种撒腿狂奔的行为,很可能会使黑熊把她当成追逐的猎物,实在太过危险! 大家去山林野外时,还是务必提高警惕。如果遇到熊,应该将手臂放在头上,让自己尽量显得高大,然后慢慢后退,直到隔开相当一段安全距离后再尽快离开!

疯了! 温哥华78人不戴口罩 在$300万顶层公寓开派对! 绝景豪宅被挤爆! 屋主被捕后的反应激怒网友

"我们都在遵守防疫规则,少出门,少接触,这些人却公然破坏规则" 新冠疫情从来没有停止过它的脚步,今天,全球累计有103,495,371确诊病例,加拿大累计有77.9万确诊病例。 今日,1月31日,加拿大因新冠死亡的人数超过了2万大关,这是加拿大全国和新冠战斗的一个里程碑。 2万个家庭遭受了灭顶之灾,2万家庭失去了挚爱的亲人,这数字背后是多少泪水和悲痛。 幸存者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希望大家可以重视新冠。 政府也一直收紧政策,BC省现在还处于社交禁令下,到2021年2月5日为止,BC省全省禁止一切形式的室内和室外私人聚会,社区活动和运动。 但是,温哥华的年轻人似乎丝毫不在意。 周日的凌晨,警方冲进了一家被反复举报的顶层豪宅,发现了78人在一个1800呎的公寓里开派对,没有一个人戴口罩。 事情发生在温哥华市中心一个奢华的公寓单位Telus Garden Residences 777 Richards Street, Vancouver里。 这栋楼的顶层豪宅各有千秋,最贵的要$1500万,有3908呎,配有绝美夜景阳台,极尽奢华: PH3 777 Richards Street PH3 777 Richards Street 被举报的单位是Ph7号的顶层公寓,比最贵的户型小一些,只有1827sqft,但是也是价值$300万的3层豪华顶层公寓。 1月23日,不堪其扰的邻居报警,举报ph7单位有100多人正在聚会,违反了卫生禁令。 可是当警察到达现场的时候,这套公寓门口站了一位穿着防弹背心,握着现金的保安。 由于这是私人住宅,警方被拒之门外,温哥华警察根据卫生禁令开出了一张$2300加元的罚款。 PH7 777 RICHARDS STREET PH7 777 RICHARDS STREET 对于这样一个豪宅主人来说,2300加元可能根本不足挂齿。 短短一周里,警察收到了同一公寓3次大型聚会举报,他们顶风作案,仿佛谁都不怕。 1月31日凌晨,温哥华警察再次收到举报,出警后他们暴力突破了这个顶层豪宅的门。 然而里面的景象让警察都震惊了。 只有160多平米的公寓,居然有78人在狂欢,他们随着音乐起舞,扭动年轻的躯体。 78人在这个公寓里显得十分拥挤,每个人都是肩并肩背挨背,口水汗水仿佛都混在了一起。 示意图 这里竟然是一个在营业的夜店! 温哥华警方的发言人称:“没有一个人带着口罩,这里有菜单,卡座,pos机和现金柜。” 警察给现场每个参加派对的人都开出了$230的罚单,总计罚单金额高达$17,000,并且逮捕了聚会主持人。 聚会主持人就是这豪宅的屋主,他不光否认自己办派对一事,反而提出诉讼,控告温哥华警察撞坏了他家的门! 经过调查,温哥华警察终于近乎还原了事情的真相,这些人,已经把这个公寓式夜店弄成了极密接头任务! 据悉,公寓的屋主是42岁的穆罕默德·莫瓦萨吉(Mohammad Movassaghi),他原本是一位金融顾问,但是因为伪造客户签名被吊销执照。 2020年11月,他用近$300万加元现金买下了这个奢华的顶层公寓PH7号。 从那之后,这里就几乎夜夜笙歌,变成了大型派对现场! PH7的临时夜店名字叫Granny's,每次举办活动的时候,他们都通过加密的短信应用程序Telegram,将邀请函发给受邀的客人。 海报神秘又私密,看着跟秘密接头似的: 海报里称:他们在奢华的顶层公寓里举办的派对,有异国演员热舞,DJ,灯光秀,完整的酒吧装备。 虽然没有写明价钱,但是肯定价格不菲。 根据调查,屋主莫瓦萨吉的女朋友的昵称就是Granny,虽然他一口咬死不承认,但是警方将继续调查。 BC省长贺谨评论了本次顶层豪宅变成夜店的事情,并且表示了愤慨。 “我们需要给这些不认真防疫的人一些教训,因为BC省其他人都在作出巨大的牺牲!” “所有人都很生气,我们都在遵守防疫规则,少出门,少接触,这些人却公然破坏规则,我们感到了冒犯!” 这件事情也遭到了网友的愤怒热议。 有网友说,这个人去年(2020年)就一直在举办“新冠派对”,还曾经导致30人感染,其中3个是警察。 还有人说,这个人和之前那个举办100人聚会的是同一个,他必须进监狱才能平民愤! 惠斯勒小镇300人感染新冠 度假者或回大温四散传播! 大温的年轻人不止有热爱夜店的,还有热爱滑雪的。 这些人丝毫没有打算为防疫作出任何一点点牺牲。 该滑雪的滑雪,该玩的玩,一个都没落下。 根据温哥华沿岸卫生局的最新疫情消息,大温人最爱的滑雪胜地——惠斯勒于本周再次沦为“新冠热点”,6家餐厅和酒吧爆出疫情! Buffalo Bill’s Bar & Grill,暴露时间段为1月4日至27日的营业时间; DubhLinn...

悲剧! 新西敏爆炸起火 多家商铺被毁 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多伦多大火烧死四人!

火灾多发期 周五凌晨时分,新西敏市一片由多家商铺组成的地区突然发生大火,现场浓烟滚滚,导致数家企业受损严重。 据消防人员表示,他们在凌晨1点左右接到报告称,在10th Avenue和12th Street附近发生了爆炸,有目击者听到了一声巨响。 消防人员立刻就动身赶到了现场,然而当时大火已经蔓延了开来,火焰和浓烟冲破屋顶,倾泻而出,马路上和对面的人行道上到处都是碎玻璃。 新西敏消防和救援服务局副局长布雷姆纳(Curtis Bremn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火灾的扑灭过程异常艰难。 由于失火房屋都比较陈旧,结构复杂,而火灾发生在了天花板的空洞当中,消防人员很难将水直接浇到火上,因此火势相当顽固。 消防人员花了好几个小时,才最终将大火扑灭。 据新西敏的消防救援队表称,这起火灾当中至少有五家企业受到损害,受损比较严重的是一家理发店和一家厨柜展厅,从招牌上来看,似乎还是华人开的店。 附近还有一家水疗中心,一家电器店和一家洗衣店收到了波及。 据消防员表示,当时火灾现场没有人,所以没人在大火当中受伤,但火灾的具体原因目前仍在调查当中。 在冬季,市民们使用各种供暖设备,大大增加了火灾的隐患,就在今天凌晨,多伦多也发生了一场大火,造成四人死亡。 在东部时间凌晨4时30分左右,多伦多东区Coxwell Avenue与Eastwood Road地区Gainsborough Road上至少有两栋房屋发生三级大火。 消防人员接到电话时,报警人表示大火已经烧到了二楼,整个楼层已经全部被火焰吞没。 火灾发生时共有6人在家,当消防人员赶到后,房屋内有四人已经丧生,还有另外两人侥幸逃离,被紧急送往医院,他们的伤势目前还不清楚。 据多伦多消防负责人鲍威尔(Stephan Powell)表示,火灾发生的时候,有一名房屋内的居民直接从二楼的窗户上跳了下去,因此才逃过一劫。 整个灭火过程也相当的惊险,有多名消防员在救火的过程中受伤,但所幸伤势并不严重。 在灭火途中,有一名消防员突然发出了紧急求助信号,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冷汗,不过这名消防员最终成功脱险,没有受伤。 还有一名消防员有在灭火时不幸一脚踩空,从楼上坠落受了轻伤,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目前火灾的原因还不太清楚,但据多伦多消防局常务总监Jim Jessop表示,他觉得是其中一栋房屋起火后,火势蔓延到了邻居家,最终酿成悲剧。 现在已进入冬季风干物燥的季节,用火用电量增大,起火因素增多,是火灾的多发期。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更要注意用火、用电和用气安全,小心使用炉子等各种明火以及电暖气等家用电器。

警惕! BC再添5死 列治文小学爆疫 惠斯勒近300人感染! YVR实施强制新冠检测!

疫情远没有想象中平缓 新冠疫苗受限、新病株接连入境,人们却已经像温水里的青蛙,越来越麻木。殊不知,人们放松警惕之时,就是新冠病毒大举进攻的好机会。 刚刚,BC省公布最新疫情数据,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内,本省新增感染514人,累计66779人确诊新冠病毒!新增死亡5人,累计1189人死于新冠肺炎! 目前,全省活跃病例4557人,292人住院、74人在ICU,超过7000人现正被隔离。 本周五(29日),列治文小学暴露在病毒环境、大温5家超市员工确诊、惠斯勒疫情升级、YVR即将实施强制新冠检测! 列治文小学 继列治文2所中学之后,在1月份的最后一周,列治文学区再次传来校园疫情——一所小学暴露在新冠病毒环境之下! 据温哥华沿岸卫生局的最新消息,发生暴露事件的是位于列治文学区的James Whiteside elementary,有新冠感染者进出校园,暴露时间为1月25日。 校方已向受影响师生和家长下发隔离通知,并表示暂无校园传播。 这是2021年该学区第3所发生新冠暴露事件的学校,前两所分别为Palmer secondary,暴露时间1月4日至5日;MacNeillsecondary,暴露时间1月20日至22日。 5家超市 29日,大温地区再有5家超市爆出员工确诊,敬请所有近期去过的市民,接下来14天内注意检疫! Safeway,位于新西敏220 – 800 Carnarvon Street,1人确诊,最后上班时间1月24日; Shoppers,北温879 Marine Drive, Unit 110分店,1人确诊,最后上班时间1月24日; Superstore,位于三角洲地区8195 – 120th Street,1人确诊,最后上班时间1月16日; YourIndependent Grocer,温哥华1255 Davie Street分店,2人确诊,最后上班时间分别为1月23日和24日; 1255Davie Street,,兰里19851...

警惕! 4岁女孩突喊背痛 确诊新冠后竟致瘫痪! 父亲也被病毒夺命

她坚强的微笑看痛所有人! 新冠横行一年多,人们对它的了解已经比以前多了很多,然而,了解归了解,当它一次次无情夺走人命,摧毁人们的生活时,我们还是恨得咬牙切齿,或为无辜受难的人感到心痛。 当4岁小姑娘史黛拉Stella Martin在感染新冠而瘫痪、入院8个月后终于出院时,一大群医护夹道送别,有人偷偷抹去眼泪,而小姑娘却始终微笑着,用笑容给予所有人力量。 心痛,因为她虽然终于战胜新冠,却因病毒而导致瘫痪,才刚刚开始的人生,或许就将与轮椅作伴,不能和平常人一样在草地上奔跑,不能给自己换上漂亮的裙子,或许一辈子都无法自理。 心痛,还因为在她住院期间,就在这个月初,她29岁的爸爸同样感染新冠,不幸去世。“爸爸在哪里?”多日不见父亲的小姑娘时常这样问。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回答…… 2020年4月,小史黛拉被妈妈火速抱进医院。 “她突然钻进我怀里,说,妈妈,我背痛。”史黛拉的妈妈Cassandra Yazzie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话音刚落,史黛拉几乎就在妈妈的手臂里瘫软了。 当她被紧急送往医院后,诊断结果令人惊讶:小史黛拉竟然是感染了新冠,且由此引发“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这不是一个陌生名词,由新冠导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在疫情期间已现多例,有些患者会有肢体麻木、刺痛、发冷或灼热感。有些患者会对衣物轻触身体或冷热变化特别敏感。有些会出现手臂或腿部虚弱无力,更严重的,会出现完全瘫痪的情况。 很不幸,4岁的墨西哥女孩史黛拉就是那个经历最严重症状的患者,她也是该医院第一个因为新冠而导致这种急性脊髓炎的儿童患者。 漫长的治疗伴随着煎熬,史黛拉在医院里一住就是8个月。期间还度过一个生日。 不论有多痛苦,年仅4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最甜美的微笑。这个小天使般的女孩很贴心,很关心他人,总是很礼貌地问候每一个进来给她检查的医护:“你还好吗?”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残酷。 就在天真善良的小史黛拉住院期间,她29岁的父亲,同样因为感染新冠而住院,不过,这个年轻的爸爸最终没能战胜病毒,于1月4日不幸离世。 “我很想我的爸爸。”史黛拉说。 现在,史黛拉终于出院了。 然而日子已经永远回不到过去,家里没有爸爸的身影,而她也无法像以往一样,钻进妈妈的怀里撒娇。 妈妈说,医生已经告诉她,史黛拉康复的可能性很小…… 这个同样坚强的妈妈补充道:我觉得她有所改善,好像可以稍微移动一下手。她还说:“希望所有人能保持安全,不要轻视新冠,它对我女儿的影响太大了。” 史黛拉的故事给我们所有人提了个醒,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新冠对儿童的危害很小。 是的,从感染比率这个冷冰冰的数字上看,新冠对儿童的影响是比成人低,但是残酷的结果放到任何一个孩子身上,相信没有一个父母能够接受。 《每日邮报》早前报道,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儿童与青少年健康》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新冠病毒感染可导致儿童瘫痪。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38名新冠患儿的神经系统症状。这些儿童来自8个国家,其中13名来自法国,8名来自英国,5名来自美国,4名来自巴西,4名来自阿根廷,2名来自印度,1名来自秘鲁,1名来自沙特阿拉伯。 这些患儿都出现了某种形式的症状,或发烧,或四肢移动存在问题,或认知功能受损。 其中,有2名患儿在病毒到达脊髓并引起炎症后瘫痪。令人不忍的是,这2名孩童病情严重到需要将气管切开后依靠呼吸机呼吸,并且通过胃中插管来进食。 这项研究的作者斯塔夫罗斯·斯蒂瓦罗斯教授称:这样的情况极为罕见。但确实存在之前身体健康,没有表现出典型的呼吸道症状的孩童,其实已感染病毒并患上神经系统并发症。 就像8个月前的史黛拉,当前一秒活蹦乱跳的她突然喊背痛、跌倒进妈妈的怀里时,谁能想到,竟然是这该死的病毒,神不知鬼不觉中改变了这个女孩的一生。

恐怖! 加拿大亚裔男子被推下地铁身亡 只因被当成房东! 凶手杀人后还吃麦当劳!

丧心病狂 在加拿大租房,总有几率碰上几个恼人的房东或租客,有时候可能只需要破财消灾,但有时候可能会把命都搭进去。 多伦多地铁站在两年前就发生了一起悲惨的案件,一名男子将一位正在等地铁的73岁亚裔老人推下了铁轨,导致这名无辜的老人当场身亡。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杀人男子与这名老人素不相识,完全就是陌生人。 而男子下此狠手的理由,居然只是因为他以为这名老人是他的房东,而他的房东刚好准备将他赶出房子。 法庭在今天审理了这起案件,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案发的经过。 在2018年6月的时候,当时是10时15分,Bloor-Yonge地铁站东西向的站台上零星有几名乘客。 Bloor-Yonge地铁站 当时受害人早原阳介(Yosuke Hayahara)正坐在月台的凳子上等车,眼看自己要坐的列车缓缓进站,早原阳介便站起来走去了铁轨旁。 早原阳介 就在这时,凶手约翰(John Reszetnik)突然从一旁冒出,一把将早原阳介推下了月台,地铁来不及刹车,导致早原阳介当场死亡。 发生了这样的事件,站台当时就被封锁了起来,但工作人员却没有让现场其他乘客留下,反而将他们都赶出了站台,包括凶手约翰本人。 而约翰接下来的举动也非常出人意料,他是最后几个离开站台的人,在出去之后,他没有选择立即逃跑,反而慢慢悠悠地走进了附近的一家麦当劳。 在麦当劳里,约翰点了一杯饮料,然后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又走回了站台。不过当他走回站台时,发现站台被封锁,已经无法进入了。 不知道是不是突然的良心发现,约翰走向了附近的一辆消防车,直接向车上坐着的消防队员自首,表示自己就是凶手,并且提到了“精神疾病”等字眼。 消防人员也被这淡定的自首给惊到了,立刻报警将他逮捕。 根据法庭上宣读的一份声明,约翰在被捕后不久就告诉警察,自己被房东驱逐,他因此“吓坏了”。 约翰说:“我想象着我房东要驱逐我,但我却找不到地方住,我会变得无家可归。我真的杀了他,没有开玩笑,看在上帝的份上。” 在今年1月初的时候,约翰被控二级谋杀罪名,而他已经认罪。据悉,二级谋杀会被判终身监禁,且10到25年不得假释。 这起案件的量刑听证会将在3月23日举行,由于约翰曾经提到过有关精神疾病的问题,因此主审法官在今天还表示,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在审讯程序当中被提出。 因为被房东驱逐而对房东怀恨在心,杀人灭口的案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在去年时,一名美国康乃狄克州的男子因杀害房东而被逮捕,经警方调查后发现,这名男子竟是因为付不出房租将被房东赶走,继而恼羞成怒,对房东痛下杀手! 这名凶手因为数次拖缴房租,房东不得不请他尽快搬走,结果在第二天时,房东的几位朋友发现联系不上房东,只能打电话报警。 (左:凶手杰瑞·大卫·汤普森(Jerry David Thompson) 右:死者维克多·金(Victor King)) 等警察赶到时,房东浑身是血躺在了地上,已经死亡,而房客却不知去向。在警察的调查下,房客很快就被逮捕。 现在一言不合就走极端的人真是太多了。愿逝者安息,凶手早日受到应有的判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