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惊呆! 运钞车侧翻 $80万铺满高速公路 捡都捡不完! 3袋现金洒落 市民疯抢!
千万别捡
运钞车翻了,满地都是钱!德州一条繁忙的公路上,一辆满载800万枚硬币的大型运钞卡车突然侧翻,车上的大量硬币瞬间倾泻而出,硬币如雪花般洒满路面!
4月29日清晨,德州阿尔沃德镇(Alvord)外的287号公路上,天还没亮,一辆挂着“Western Distributing Transportation Corp.”字样的重型运钞卡车突然侧翻,车厢里的硬币瞬间洒了一地。
整整800万枚美分,折合大约80万美元!
当时的大雨刚过,积水还没退,细碎的银光在路面上闪烁。司机和同车乘客虽受了些轻伤,被送到医院救治后已无大碍,很快出院,但更让人头疼的是清理现场。
救援队员们个个蹲在地上,用手一枚枚捡硬币,也有人拿着铲子和扫帚,更多人开动工业吸尘器,像吸污车那样“吸”出满地零钱。
阿尔沃德消防队、怀斯县(Wise County)警长办公室,甚至美国财政部都一同出动,忙活了整整14个小时,直到当晚7点才彻底清干净,公路重新通车。
阿尔沃德市长凯莱布·卡维尼斯(Caleb Caviness)无奈地告诉媒体:“我觉得最滑稽的是,他们居然用吸污车来吸硬币,场面太离谱了!”可惜,大雨还可能把遗漏的零头冲进护栏和沟渠,或许永远没法全收回来了。
事故原因还在调查中,德州公共安全局初步判断是“偏离路面后过度纠正”。外界好奇,这些硬币究竟要送往何处?有传闻说是要送到达拉斯的联邦储备银行分支补货,但官方尚未证实。
除此之外,就在几天前,伊利诺伊州的奥克帕克(Oak Park)也发生了类似的事件。
4月22日下午,一辆布林克斯(Brinks)安保公司的运钞车在South Austin Boulevard 300街区时,后车门突然神秘打开,三大袋现金哗啦落地,约30万美元钞票瞬间散落街头。
几十名路人见状立马见钱眼开,现场瞬间炸开锅,有人停好车就冲过去,有人沿街狂奔,口袋、手里、怀里统统塞满现金,然后转身就跑。
幸好不少人拍下视频,警方随后赶到控制局面,并警告:私拿这些现金就是盗窃,一经查实将承担刑事责任。
无独有偶,2018年印第安纳州和2021年加利福尼亚州也发生过运钞车撒钱事件,每次都让平静的街道瞬间变身“抢钱现场”。
前FBI探员、现任咨询师迈克·德里斯科尔(Mike Driscoll)提醒,纸币虽然不像电子钱那样易追踪,但还是可以靠监控和目击证词锁定真凶,千万别因为一时贪小便宜,最后得不偿失。
新闻
加拿大邮政又罢工?! 全国签证账单包裹恐再瘫 银行集体警告!
还来?!
去年加拿大邮政大罢工,全国包裹信件堆积,成百上千人更是因为签证被扣,滞留加拿大,甚至有人因此丢了工作,还损失上千刀。
好不容易恢复了,大家喘了一口气,结果现在说可能还要闹第二波?!
上次罢工结束5个月了,加拿大邮政公司(Canada Post)与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CUPW)在昨天重返谈判桌,试图打破谈判僵局。
工会表示:“我们正在与加拿大邮政重新谈判,希望为城市邮递员及农村和郊区邮件递送人员达成新的集体协议。”
加拿大邮政也表态,说双方自己上次谈不拢,这次找了调解员合作,正在继续推进谈判。
如果这一次谈判又失败,加拿大邮政服务可能会在5月22日再次罢工!
5月22日,加拿大邮政工人的现有集体协议就将正式到期。
加拿大邮政发言人莉莎·刘(Lisa Liu)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达成一份反映当下关键变革的协议,但我们也在为各种可能的结果做准备,包括5月22日再次罢工。”
去年秋天,加拿大爆发全国性邮政罢工,一直到12月好不容易才结束。
当时,联邦劳工部长史蒂文·麦金农要求联邦劳资关系委员会出面,以“谈判僵局”为由强制邮政工人复工,并延长了集体协议。
被上一次罢工搞怕了,这次多家加拿大主要银行,包括TD Bank、RBC和MBNA,都已经提前向客户发出通知,提醒大家可能会出现邮政服务中断,预计最早会从5月下旬开始。
现在,联邦政府的工业调查委员会已完成听证程序,预计将在5月15日提交正式报告及建议。
加拿大邮政公司也表示,他们正面临“严重财政危机”,今年1月就已经裁撤20%的高层职位,2月进一步裁员管理层。
工会强调:“我们正在努力达成一份新协议,为员工争取公平薪酬、健康与安全保障、岗位稳定,以及有尊严的退休权利。”
如果今明两天谈判出现进展,谈判就会继续进行。但如果不顺利,吃苦的估计又是加拿大人了...
更多精彩文章
突发! 全球致命传染病突袭北美 已死565人 拉响警报; 夏日景点爆感染潮 症状似肠癌!
新闻
婚礼告吹?! 汪小菲新老婆遭前夫哥手撕 锤婚内出轨 他直播力挺: 娶她是我烧高香!
妥妥产瓜大户
说也奇怪,汪小菲这家人似乎就没消停过,三不五时就会挂热搜。
前两天小玥儿过生日引起网友挞伐,结果这两天又手撕新老婆的前夫哥,大戏一场接着一场。
汪小菲马莜梅虽然领证了,但婚礼还没办,定在了下个月,本来一切都朝着正常的走向发展了,结果在这个节骨眼又出幺蛾子了。
不知道是不是旧人看不得新人好,马筱梅前夫最近在网上疯狂蹦跶,说马莜梅婚内出轨,曝光结婚证,还在评论区喊话汪小菲:不要再有受害者,不要再上当被骗?!
这场风波的开端,是马莜梅前夫哥郑扬融说她告了自己的朋友,所以站出来帮朋友,揭穿马莜梅的面具。
郑扬融晒出聊天记录及马筱梅诽谤罪败诉的文书,证明当年马筱梅是婚内出轨。
根据目前爆出来的截图,马莜梅似乎被前夫发现了与别的男人合影,郑扬融拿照片质问马莜梅,但对方说是“有片酬的”。
不仅如此,前夫哥还说马莜梅对婚姻不忠,判决书就能证明。
这场风波中,著名狗仔葛斯齐不出意外又插了一脚,站在马筱梅这边,说马筱梅和前夫哥其实没有登记结婚,只是办了婚礼,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结婚。
结果,这个说法直接被前夫哥打脸了,郑扬融直接晒出自己的旧身份证,配偶栏赫然写着马筱梅的名字,这就是领证的证据。
再者说了,如果没领证,也就没有离婚官司这一说了。
郑扬融就是想证明3点——
一,两人的婚姻事实成立,否定了此前马筱梅粉丝说没有登记结婚的消息。
二,马筱梅与郑扬融离婚前存在财产分割上的细节问题,追要手表的聊天截图就是细节内容。
三,再次强调马筱梅对婚姻不忠。
当初汪小菲和马莜梅领证之后,她就被前夫哥锤过一次婚内出轨了,汪小菲一直维护马莜梅,表示根本不在意她的过去。
对此,马莜梅也没有炮火全开地回击,而是表示自己与前夫已经很多年没有联系了,如果朋友遭到恐吓,就应该去报警,而不是回过头来找前妻的茬。
至于其他爆料,马筱梅表示“一切交给律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前脚前夫哥才说马筱梅出轨,后脚自己就被网友曝光醉酒骚扰女生。
被骚扰的当事人自己直接曝光了和郑扬融的聊天记录,可以看到,郑扬融一上来就道歉,然后恭喜对方生孩子,搞得对方一头雾水,让他喝醉了就去睡觉。
很明显,女生是想结束话题,但又被郑扬融叫“小可爱”,问她怎么还不睡,言语暧昧,气得她当场怒怼。
当事者怒骂郑扬融,让他喝醉了找别人闹去,自己小孩都9岁了,现在还在恭喜人家生小孩?还爆料此前郑扬融醉酒后吃她豆腐,转头不承认,还让女方别编故事。
女生摆明了态度,说自己是看在朋友面子上不闹大,但也不是好欺负的,似乎不止一次被郑扬融骚扰。
还有网友怀疑,前夫哥这是想要蹭马筱梅的热度,还直接在小红书开了账号,更新日常也总会暗戳戳提到马筱梅,搞得网友都无语了,吐槽他从2024一直祝福到2025,现在又直接爆料。
比较出乎网友意料的,是汪小菲的表现,一向“有戏大小演”的他这次还挺镇定的,没什么太大反应,甚至还现身直播间带货,分享陪孩子在北京游玩的事情。
说起孩子来
,汪小菲满脸笑容,说给孩子买了各种衣服、帽子,一切都是马筱梅操办的。还说有这样的另一半都是“烧了高香了”,对孩子也视如己出,言语间力挺马筱梅。
新闻
注意! 这个华人爱用厨具大规模召回 已上百人受伤! 热门面霜受污染 立即停用!
快看看你家有没有
最新消息!加拿大近日接连发生多起产品安全警报,涉及压力锅、面霜和儿童珠宝,消费者必须立即关注并采取行动。
先说最火爆的厨房用品召回,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和加拿大卫生部联手召回超200万台Ninja品牌多功能压力锅,原因是锅盖在烹饪过程中可能意外打开,腾溅出的热汤热食已导致至少106起灼伤事故,其中美国报告50多例二、三度烧伤,还引发了26起诉讼。
好在加拿大全国尚未接到灼伤报案,但安全无小事,使用者务必立刻停止压力烹饪功能。
Ninja锅主打“多功能”“一机多用”,除了压力烹饪,还有空气炸、慢炖、蒸汽等模式,不少华人家庭都很爱用。召回公告指出,其他功能不受影响,用户只需上网申请免费更换新锅盖,无需将整台机器寄回购买地。
受影响的型号可在SharkNinja官网查询,涉及2019年初至2025年春在沃尔玛(Walmart)、好市多(Costco)、山姆会员店(Sam’s Club)、亚马逊以及Target等零售商销售的184.6万台美国版和18.4万台加拿大版。
除此之外,护肤品也出问题!沃蒂亚(Watier)一款热门日霜因“微生物污染”惨遭下架。
加拿大卫生部(Health Canada)在4月30日发布通告称,Watier Age Control Supreme Sublime Advanced Rich日霜在长时间保存后可能滋生一种名为“五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的微生物,虽然这种益生菌对人体风险不大,但不符合化妆品微生物标准,仍需谨慎对待。
这款日霜在全国各大Shoppers Drug Mart和亚马逊都能买到,生产地在加拿大。受影响批次的UPC码是058655630646,批号为(L)23L1757,容量50毫升,装在醒目的印刷玻璃罐里。
从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Marcelle集团(Groupe Marcelle Inc.)共在加拿大销售了885件该产品。目前尚无任何不良反应报告,但官方建议消费者立刻停用并联系厂家申请退款。
最后登场的是儿童饰品安全警报,加拿大卫生部连发两则召回通知,针对在亚马逊上热销的儿童项链和手链制作套件。
首先被点名的是“Dckazz Stitch and Scrump”好朋友项链,一对蓝粉双色金属吊坠装在塑料袋内,型号X004D46BNP,自2023年5月至2025年3月在加拿大售出6,682件,经检测含铅超标。
随后又有“SUZUTOY”女孩手链制作套件被召回,包装盒上印有“Hello Princess”和“You...
新闻
突发! 北美”末日断层”地震惊醒上千人 毁灭性强震前兆?! 1天狂震500次 火山随时喷发!
恐是大地震前兆
今天凌晨,北美西部突发一场地震,上千名当地居民感受到大地晃动,从睡梦中被惊醒!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监测数据,这场地震发生在犹他州,规模3.9级,震央位于盐湖城市东南约43英里处的独立城,震源深度约11.2公里。
此次地震震感波及范围广泛,距离震央方圆45英里范围内的2,200名居民都报告感受到震动,震感最强烈的地区包括德雷珀、普罗沃、莱希等城市。
有人表示,地震当时整个房子都天摇地动,震动持续了几秒钟,主震过后大家稍微放下心来,没想到接连有多次余震袭来。
所幸的是,此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然而,今天这场地震却让地震学家们十分警惕,因为震央就位于美国最活跃的断层之一——“瓦萨奇断层带”(Wasatch Fault)上。
瓦萨奇断层全长约354公里,由多个断裂段组成,一路从爱达荷州南部延伸至犹他州北部。
根据预测模型,如果位于瓦萨奇断层的盐湖城市段发生7级地震,将造成毁灭性影响,盐湖谷及周边地区将经历剧烈震动,引发滑坡、岩崩及地面沉陷;
一旦这个规模的地震袭来,超过8.4万户是家庭都将被迫撤离,2000至2500人死亡、9000人需要住院,当地的医疗资源也承受不起这么多的死伤患者。
事实上,2020年,盐湖城市附近就曾发生5.7级地震,震中位于盐湖城市西南约10英里的马格纳(Magna),导致约5.5万户家庭断电、机场短暂关闭、市内轻轨服务中断。
专家提醒,不要忽略小型地震群的威力,它们可能是正常的大地能量释放,但在大地震活跃地区,也可能是末日级地震的前兆!
虽然这次地震没有造成实质性的破坏,但地质学家们指出,瓦萨奇断层是具有发生7.5级强震的潜力,此类小震就可能是大震前的“压力释放”或“前震”现象。
USGS与当地应急部门已经呼吁当地居民,要提高防灾意识、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区
与此同时,美国科学家近日发出警告——太平洋西北最活跃火山恐“随时喷发”!
这座火山就是
轴峰海底火山(Axial Seamount),位于美国俄勒冈州以西约480公里处的太平洋海底,水下深度超过1,500米,直径约英里。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海底地壳已膨胀到接近2015年喷发前的水平,这通常是岩浆在地下积聚的信号。
2015年,这座火山就喷发过一次,喷发出高达400英尺的熔岩流,还导致8000多次的地震,并使海底下沉近8英尺。
根据监测数据,“火山真的可能随时喷发”!
专家表示,轴峰火山的喷发其实并不会对人类构成直接威胁。一方面它离海岸较远,另一方面它喷发的形式也相对温和,不具爆炸性。
历史上,轴峰火山曾在1998年、2011年和2015年分别喷发过,活跃程度远超太平洋西北地区其他火山。
俄勒冈州立大学地球物理学家威廉·查德威克指出,这座火山几乎处于“随时准备喷发”的状态。
根据模型预测,轴峰火山下一次喷发可能会在2024年7月至2025年底之间。
目前,火山周边已监测到大量小规模地震,有时一天多达500次,这就是岩浆上升的典型迹象。
一旦火山喷发临近,周边地震频率也会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这一阶段大约持续一个小时,之后岩浆会冲破地壳喷发。”
喷发后地震活动会迅速下降,但熔岩喷流过程将持续约一个月。
2022年,汤加海底火山爆发曾引发毁灭性海啸,造成约900亿美元损失,波及加州、夏威夷、日本、智利、加拿大等地。
突发! 特朗普祭最狠全球税令 恐遭多国报复! 加拿大逃过一劫 美股暴跌 天塌了!
就在刚刚,特朗普在白宫召开最新发布会,宣布对“全球各国发起新一轮关税!并将今天称为“解放日”!
“美国同胞们,今天是解放日,我们等这一刻等很久了!我将签署一项历史性行政令,对世界各国实施互惠关税。”
从本周四起,美国将对所有外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
与此同时,美国还将向全球各国的进口产品征收至少10%的关税,部分国家税率高达50%!
新闻会上,特朗普还拿出一份关税清单——
中国34%、欧盟: 20%、韩国: 25%、印度: 26%、越南: 46%、日本: 24%、泰国: 36%、瑞士: 31%、印尼: 32%、马来西亚: 24%、柬埔寨: 49%、英国: 10%、南非: 30%、巴西: 10%、孟加拉: 37%、新加坡: 10%、以色列: 17%、菲律宾: 17%、智利: 10%、澳大利亚: 10%、巴基斯坦: 29%、土耳其: 10%、斯里兰卡: 44%、哥伦比亚: 10%;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暂时不在名单上。
他花了20分钟一边自豪地宣布关税政策,一边抱着大板子“哭诉”,说世界各国都在“欺骗美国”、“洗劫美国工厂”。
特朗普也表示,这次征税“并非完全对等,我原本可做到完全对等,但那对许多国家来说会太过严厉。”
美国这一波关税设了一个10%的“最低基线”,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会叠加在他刚刚宣布的其他关税之上。
目前可以确认的是,汽车25%关税明天就会生效、啤酒和铝罐从后天开始被征税、汽车零部件的关税生效日期是5月3日。
现在白宫已指示美国商务部在90天内建立相关程序,进一步将更多零部件纳入征税范围。
具体措施还要等美国公布细节,但今天特朗普话一出,股市立即暴跌,道琼斯期货下跌超250点、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00点、纳斯达克期货也下跌超400点。
与此同时,全球市场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价格逼近历史高位。
有人警告,特朗普新一波关税,尤其是针对汽车领域的关税,“将会是一场世界末日般的灾难!”
这轮关税战,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贸易战。
虽然加拿大今天还不在名单里,但就朗普今天的口风来看,未来会不会冷不防来一招,谁也说不准。
特朗普一口一个“大家都占美国便宜”,认为这波关税可以让企业重组供应链,恢复“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
这个关税下来,无疑会在全球股市和经济中引发冲击波。
加拿大就更不用说了,食品价格上涨,大量失业潮、甚至还会出现经济衰退。
穆迪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表示,特朗普实施这项关税,恐会引发美国贸易伙伴的“强烈报复”,经济将几乎立即陷入持续1年以上的衰退,失业率将超过7%!
现在,加拿大现任总理马克·卡尼正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围绕特朗普宣布的最新关税展开讨论。
与特朗普交手几次,加拿大这次可能不会贸贸然出手反击,会等特朗普公布针对加拿大的关税政策,最终想出“最佳报复措施”!
不论怎样,物价上涨眼看是躲不过了,毕竟前几轮关税还在关税、明天汽车关税也要实施,企业和民众都在疯狂囤货。
今天关税一生效,加拿大人的日常开支就要蹭蹭往上飙了,橙汁、奶酪、生菜等食品价格都会上涨。
专家分析,贸易战将导致商品价格普遍上涨10%-50%,加元贬值,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被重税的汽车行业不用说,新车价格暴涨、就连包括汽油和二手车等在内的非直接征税商品也会受到影响,整个北美汽车产业链都要乱套。
加拿大企业正通过囤积货物、裁员和暂停项目来应对即将到来的经济动荡。各企业采取不同应对策略,寻找新供应商。
新不伦瑞克省林业部门已经准备好应对关税,石油行业也被卷入贸易战,原油价现在创下4年多来的新高。
安大略省省长福特表示,特朗普的这项新关税对美国人也会造成伤害,将推高他们房屋、汽车和药品价格。
不说别的,就说药品,就会影响千万美国人的生活。
药品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加拿大每年向美国出口近30亿美元的药品,包括HIV药物、止痛药、抗生素、抑郁症药和心脏病药。
"这就像在看一场慢动作的火车事故,灾难正在一步步逼近。"
别说加拿大人,就连美国政客都看不下去了。
有4名美国参议员支持“终止关税紧急状态法案“,结果被特朗普抓包,在社交媒体平台PO文点名指责。
“美国人要为这场荒谬、疯狂且混乱的贸易战付出代价,每个人可能要自掏腰包5000刀。对加拿大征税并不能解决美国的芬太尼问题,因为这主要不是加拿大的问题。“
安大略省长福特也表示,若特朗普取消所有关税,相信加拿大政府也会愿意取消对美60亿加元的报复性关税,并强调"我们不是问题所在"。
这波关税风暴来得太猛,不仅仅是加拿大、现在全球经济深受影响,更可怕的是,这还只是个开始,未来可能更惨。
参考链接: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563717/donald-trump-liberation-day-reciprocal-tariffs.html
https://www.dailymail.co.uk/yourmoney/article-14565011/Wall-Street-stocks-drop-like-stone-wiping-trillions-value-401-K-s-minutes.html
https://www.cbc.ca/news/business/auto-tariffs-car-prices-1.7498847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trump-tariffs-canada-1.7500316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livestory/canada-not-on-trumps-list-of-countries-subject-to-10-baseline-tariffs-9.6708337
https://globalnews.ca/news/11111060/donald-trump-tariffs-april-2-canada/
https://vancouver.citynews.ca/2025/04/02/the-latest-trump-tariffs-canada/
https://www.ctvnews.ca/world/trumps-tariffs/article/canada-exempt-from-todays-reciprocal-tariff-announcement-white-house-fact-sheet-states-follow-live-updates/
https://www.cnn.com/business/live-news/tariffs-trump-news-04-02-25/index.html
12小时连震3次! 数千居民有震感 800英里断层蠢蠢欲动 专家担忧!
在不到12小时内,加州就经历了三次地震,把不少当地的居民吓坏了,也引起了地震专家的关注。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探测到,旧金山附近区域发生了两次分别为2.8级和2.9级的轻微地震,而蒙特雷县最近也发生了一次2.8级地震,时间是今天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点16分。
虽然这些地震震级较小,根据密歇根理工大学的评估,人们通常感觉不到2.5级或更低的地震。而介于2.5到5.4级之间的地震虽然常常能被感知,但只会造成轻微损害。目前,这几次地震没有报告任何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根据USGS的感知报告显示,旧金山附近的两次地震有近2000人感觉到了震动。第一次地震于周二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点58分在都柏林(Dublin)附近发生,大约六小时后,在奥林达(Orinda)附近又探测到另一次地震。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震发生在卡拉韦拉斯断层(Calaveras Fault)上,这是圣安德烈亚斯断层系统的一个分支,历史上曾是中等和大型地震的发生地。
而蒙特雷县的最新地震则来自绵延加州上下800英里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据加州大地震演习(Great California Shakeout)组织表示,专家们担心这一断层已经到了再次发生大规模地震的时候。
周三发生的地震深度非常浅,只有21英里,但根据火山探索(Volcano Discovery)的报告,没有出现震感报告。
圣安德烈亚斯断层上最近的两次大地震发生在1857年和1906年。1857年的福特泰洪(Fort Tejon)地震震级达7.9级,导致洛杉矶、圣安娜和圣克拉拉河出现地面裂缝。
树木被连根拔起,建筑物被摧毁,两人在这次事件中丧生。而1906年旧金山的灾难性事件同样是7.9级地震,造成3000人死亡,城市大部分地区被夷为平地。
“我们相当确信在未来30年内可能会发生一次相当大的地震,”伯克利地震实验室的地震预警项目科学家安吉·勒克斯(Angie Lux)表示。
不过,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灾害计划的科学家苏·豪(Sue Hough)博士称,关于什么迹象会预示大地震的发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研究。
一些研究表明地震发生前会有更多活动,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没有预警信号。
今年到目前为止,加州已经发生了10,159次震级4.6级以下的地震,104次3至4级之间的地震,以及637次2至3级之间的地震。
绝大多数地震都是由地壳板块的持续运动引起的。这些板块是构成行星表面的巨大固体岩石板,它们在地球的地幔——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内层上移动。
当地壳板块缓慢地相互挤压时,它们的边缘会因摩擦而卡住,应力会沿着边缘积累。当应力克服摩擦力时,板块滑动,导致能量释放,这种能量以波的形式通过地壳传播,并在地表产生我们感觉到的震动。
专家估计,西海岸上超过3900万人将感受到大地震的影响,这是指震级达到8级或更高的地震。
随着小型地震的频繁发生,加州居民和地震专家都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地震活动的任何异常变化。
马斯克政坛梦碎! 被特朗普炒鱿鱼 “义父子情裂”?! 特斯拉股价秒涨!
今天,突然传出铺天盖地的“马斯克被炒鱿鱼”惊人消息!
马斯克在接受新闻台采访时坦承,他领导的政府效率部将争取在5月底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政府支出的目标,届时他会辞去政府效率部的职务!
还有消息传出来,说特朗普已经正式通知内阁成员,通知马斯克将在未来数周内卸任!
马斯克这个身价2000+亿的"最贵公务员"高调上任130天,从一开始雄心勃勃地说要用"硅谷思维"重塑联邦政府,走到现在的过街老鼠,连累特斯拉在全球成为纵火枪击破坏的目标,公司股价大跌。
特朗普和马斯克这对“义父子”的合作,可能就倒在这里画上句号了。
由马斯克领导的美国政府效率部,正在推进各个联邦机构的大规模裁员,在全美范围内受到不断批评,多地都在爆发示威和抵制活动。
马斯克上任第一个月,马斯克就因为手握SpaceX百亿美元政府合同,被国会质询。多位内阁成员还抱怨,马斯克多次绕过幕僚长苏直接在X平台发布未经审核的机构改革方案。
他主导的"砍刀式改革",导致教育部上周预算骤减30%,环保署5个区域办公室关闭,直接触怒多个关键州的共和党议员。
最新民调显示,马斯克的民意支持率暴跌至39%,51%受访者明确表示对这个人反感。
在俄亥俄州,特斯拉展厅遭纵火,恐怖画面在社交媒体遭到疯传;
虽然白宫方面表示,马斯克迟早都得走的,他本来就是“临时工”,但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曾私下表示:"天才往往难以约束。"
特朗普表示,马斯克在完成政府的工作后,就会回归经营自己的公司。
“我认为他(马斯克)很了不起,但他还要管理一家大公司。他迟早会回去的,他想回去,但我会尽可能让他多留一段时间,他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马斯克表示自己和团队成员每天都会收到死亡威胁,“他们也想伤害特斯拉。”
马斯克虽政坛失意,但辞职消息传出后,特斯拉股价单日暴涨9%,SpaceX估值逆势攀升至1800亿美元,他个人财富也单日增加87亿美元。
"这就像解除了一道魔咒,投资者终于不用再担心马斯克的政府身份会连累他们了。"
不过,马斯克想回归商界,也还面临三重挑战:特斯拉的供应链关税挑战、挽回因政治争议流失的中产客户、SpaceX的星链项目恐遭更严监管。
加拿大有救了?! 9500医护被逼出走 大批医生”弃美北漂” 政府开绿灯抢人!
特朗普上台各种大动作,先是对上下边境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动手、然后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现在还要改革医疗系统。
特朗普政府宣布,将对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进行大裁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全部受影响!
这一波大裁员,直接超过9500人被炒,数千人还在试用期,结果一觉醒来就被裁了,天都塌了!
据消息称,此次裁员主要针对就是过去1、2年内新入职的员工。
放眼美国整个医疗系统,这股裁员风早已吹进了多家医院。
医疗专家直言,这是美国医疗寒潮的开端。
除了裁员,特朗普月初还宣布退出世卫组织,各种“退群”操作也引起不少人议论纷纷。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美国的医疗人员已经考虑出走了。
最近这段时间,就有不少美国的医生表示自己准备移居加拿大。
妇科医生克丽蒂·帕特尔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平台上问:“安大略还需要妇科医生吗?”
美国去年因为堕胎权掀起一股风波,她表示,“作为一个从事妇科工作的女医生而言,这是一个可怕的时代。”
在对加拿大医疗体系做了一定调查后,帕特尔对这边的堕胎权利、枪支法律和全民医保体系印象深刻。
“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更低,孕产妇和婴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更高。相加之下,加拿大人的健康状况更好,寿命也更长。”
来自阿拉巴马州的重症监护医
生格雷琴·温特也表示,如果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和居住地点,她打算今年年底前就搬到加拿大,安大略和BC都在考虑范围。
美国大批医疗人才外流,这对加拿大而言或许是一个机会,因为我们的医疗人员资源十分短缺,约650万人都没有家庭医生,好久来个新医生招新病人,几百人能顶着天寒地冻早早排队。
这股“出走潮”,自然也被加拿大各个省份注意到了。
BC省负责招募医生的BC Health Match机构表示,他们注意到美国医生对北上就业兴趣有所增加;
新斯科舍省卫生部门表示,美国大选后不久,就有35名美国医生提交了申请,其中13人正在与他们讨论岗位细节。
安大略省医生与外科医生协会发布通告,持有美国医学认证的医生,无需额外获得加拿大家庭医生学院或加拿大皇家内外科医学院的认证,就可以在本省就业。
可以看出。加拿大在抓住这个机会,各省都出招抢人。
利比·弗莱明刚从从美国匹兹堡的私人诊所转移到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悉尼市的一个成瘾康复中心,“当我走出机场的第一印象是,‘哇,这里真的很美!’”
弗莱明本来是一名整骨医生,持有家庭医学和成瘾医学的专业证书,符合所有执照要求。
对美国医疗系统失望的弗莱明毅然决然带着4个孩子,搬到了加拿大。
“我的孩子们都说,‘妈妈,你怎么天天笑得这么开心?’ 自从搬来这里,我看到孩子们压力也明显减少。”
加拿大医生的收入普遍低于美国同行,但她选择了更高的生活质量。在美国,她孩子的学校三天两头就会发布“枪击警报”,而在加拿大,她终于不再需要担心校园枪击事件。
“我的女儿以前说,‘校车上没有摄像头,如果有人开枪,没人知道是谁干的。’” 但加拿大的枪支法律相对严格,校园枪击事件很少发生。
上周,BC省政府才表示将努力吸引美国医疗专业人员,来填补本地人手短缺的问题,简化来自其他国家医疗工作者获取资格认证的流程。
目前,数十万省民没有家庭医生,农村社区还有因人手短缺而急诊室关闭的问题。
就在最近,三角洲市医院的急诊室就连续关闭了2个晚上,很多人生病都不知道去哪里就诊,引发当局关注。
然而,这已经是加拿大的常态了。
51岁的克里斯蒂娜·谢哈塔患有转移性乳腺癌,这天发着高烧被送到了安大略省金士顿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没想到一等就是40个小时!
经急诊医生检查,谢哈塔体内缺乏一种对抗感染的白细胞,这对癌症患者来说是急症,医生马上给她注射了抗生素治疗,并表示她需要住院。
但是,当时医院床位满了,需要等,等待时间不定。
于是,克里斯蒂娜就发着高烧被困在了急诊室,等了40个小时才被转移到住院病房。
她的丈夫亚当·谢哈塔也是一名家庭医生,他表示,克里斯蒂娜在急诊得到了适当治疗,但她的情况需要隔离。
“她跟大家一起躺在一排病床上,仅用帘子隔开,两侧都是生病的患者,一直在咳嗽,还有人大小便不能自理,到处都是臭味,她感染的风险非常高,而我却无能为力,无法保护她。”
根据省级数据,安大略省各地急诊科等待时间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在许多医院,急诊科患者只能在走廊和储物区接受治疗,被戏称为“走廊医疗”。
医疗保健问题已成为加拿大人关注的议题,安省省长福特也曾表示:“哪怕只有一位患者在走廊接受治疗,那也太多了”,这种情况根本不可接受。
多伦多的急诊医生拉古·韦努戈帕尔说:“情况越来越糟,现在已经恶化到病人只能在椅子上和候诊室里进行治疗了”,包括脑出血、脊柱骨折、肠梗阻和心脏病发作的患者。
研究表明,在急诊科等待数小时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面临着更高的死亡风险。
突发! 联邦大选定了! 卡尼撒福利虏民心 减税+医疗福利! 特朗普恐插手?! 美国人狂道歉!
就在刚刚, 才刚上任1周的新总理克·卡尼正式启动加拿大联邦大选!同时宣布为中产减税!
据悉,卡尼今天就会正式向总督玛丽·西蒙(Mary Simon)提出请求,解散国会,并在4月28日举行大选,选民们将在这一天进行投票。
从今天开始算,到下个月28日,这场竞选活动将持续35天,这也是法律允许的最短时间。
站在总督官邸门外,卡尼发表最新公开讲话,表示他请求加拿大人“坚定而积极地”选择他,授予他为民谋利的权利。
与此同时,卡尼也宣布了此次竞选活动的第一个政纲承诺——中产阶级减税计划,将最低收入税阶从目前的15%下调一个百分点,至14%!
也就是说,一个普通的加拿大双职工家庭每年能节省约825加元。
可能是为了打响竞选活动,加拿大政府昨天突然宣布扩大联邦牙科护理计划(CDCP)的适用范围。所有家庭年收入低于$90,000且无私人牙科保险的加拿大人,都可在5月份申请。
除此之外,卡尼还宣布了8项新措施——
取消“省际贸易壁垒”;
暂时免除为期一周的就业保险等待期;
暂时允许企业推迟缴纳企业所得税以及GST和HST 汇款;
部署新的融资机制(大型企业经济和国家安全机制);
实施“一站式”审批流程,加快重大项目;
将原住民贷款担保增加一倍至100亿元,为原住民、因纽特人和梅蒂人提供资金渠道;
为区域发展机构提供更多资金;
取消联邦监管职业的流动限制。
保守党党魁博励治也在刚刚表示,自己将为“恢复加拿大的承诺“而战,让“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取得成就”。
本来,明天是特鲁多宣布暂时休会之后首次复会的日子,但卡尼现在宣布大选,国会正式解散,国会要到新一届政府组建完毕,才会再开了。
值得注意的是,卡尼接任特鲁多还不到一周,现在又是加美关税战开打、加拿大饱受美国危险的时刻,这次选举充满了各种不稳定因素。
目前美加贸易战仍在持续,下周三,特朗普即将实施第二波全面关税,加拿大联邦政府新一轮反制报复关税也将生效,关税战进一步升级。
关税和美国问题也将成为本次联邦选举各个候选人的核心议题,加拿大人需要决定让谁领导国家度过这场风暴。最新民调结果显示,自由党在民意支持率上惊天逆转,超越保守党重回领先位置。本周就有风声传出来说卡尼可能会宣布提前大选,果不其然。
民调专家也警告,由于现在全球局势不稳定,选民对才上任不久的卡尼了解不够,成绩没做出多少就又让大家重新选,当前民意仍波动较大。
特朗普21日才在公开场合对加拿大内政发表言论,说他“完全改变了”加拿大的政治格局,不讳言自己为加拿大自由党选情反弹立下了汗马功劳。
“就在不久之前,在我介入并完全改变那个我毫不关心的(加拿大)大选之前,联邦保守党是一直处于领先的。”
因此,有人担心美国会插手或影响这次大选,昨天下午,多伦多市政府门前爆发“爱国集会”!
这场集会的主题是“Elbows Up, Canada!”,上千名加拿大人参与,这也是全国性大型抗议活动的第二场,主要表达对特朗普想吞并加拿大不满。
活动组织者之一比特·沃尔表示,加拿大人都非常“愤怒、担忧与挫败”,所以人们走上街头、集体表达爱国情怀。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不是抗议,而是一种宣言——加拿大是强大的、团结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奋斗!”
不仅如此,温莎和底特律边境等地也有大批美国和加拿大民众呼应集会,联合起来反对特朗普贸易政策,反对变成51州!
不只是加拿大人,就连美国也出现了难得一见的奇景,成群的美国人站在对岸,拉着横幅、举着大喇叭,“我们爱加拿大”、“sorry Canada”、“反对特朗普”!
加拿大这边的民众也表示,他们不针对美国人,而是针对特朗普,“特朗普不是在让美国变得伟大,而是在让美国变得充满仇恨。我们热爱美国人民,但特朗普必须下台!”
组织美国抗议活动的组织者奥黛丽从密歇根州赶来,表示希望通过这次行动向白宫传达一个明确的信息:加拿大人与美国人之间的友谊远比政治更深厚。
“我们希望向特朗普政府表明,不管政界如何分裂,我们两国人民仍然彼此尊重。”
与此同时,加拿大各地近期爆发针对特斯拉的抗议活动,昨天安省基奇纳(Kitchener)特斯拉经销店外也有大批民众举牌示威。
基奇纳居民凯特表示。“是时候站出来,向全国展示我们的立场。现在的情况荒唐至极,我不能接受!”部分途经现场的司机鸣笛表示支持,但也有人大声辱骂示威者。
这场联邦大选的号角已经吹响,加拿大人会如何选择,35天后见分晓。
参考链接: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94238/mark-carney-nepean-riding-federal-election/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93723/2025-federal-election-promise-tracker/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94267/canada-election-2025-begins/
https://www.ctvnews.ca/federal-election-2025/article/poilievre-launches-conservative-campaign-vowing-to-restore-canadas-promise/
https://www.ctvnews.ca/politics/article/jagmeet-singh-says-liberal-conservative-leaders-will-only-fight-for-rich-canadians/
https://www.ctvnews.ca/federal-election-2025/article/election-campaign-begins-as-leaders-start-making-their-pitches-to-canadians/
坐个飞机要人命! 加拿大女子站起来咳嗽3声 下秒昏迷 全身淤青受伤!
3月份春假即将到来,不少人都趁着这时候出国玩,然而,现在坐飞机出门不仅要看黄历,还得注意别在飞机上丧命!
最近,一个33岁的加拿大女子艾米莉就自爆坐长途飞机,没想到站起来就感觉到剧烈胸痛,然后就失去了意识!
这种情况居然会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而且四分之一的人都会死亡。
这天,艾米莉搭飞机从多伦多出发,飞到迪拜去玩,这是一趟长达13个小时的长途航班,艾米丽从上飞机就一直坐着休息,一切都很正常。
10个小时过去了,艾米丽想去趟厕所,就站起身来,准备走出去。
结果,她刚站起来,就突然感到胸部传来一股剧烈疼痛,她忍着痛排队等待,没想到下一秒就失去意识,倒地昏迷!
“我只记得自己咳嗽了3次,然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艾米丽一倒下,就昏迷了至少5分钟。
当时机舱内灯都关了,大家都在闭目休息,如果厕所没有人,可能都没人发现她,艾米丽搞不好会一个人昏倒在厕所里,想想都后怕。
幸好厕所里的人一出来就发现艾米丽倒在地上,赶紧找来机组人员。
飞机上一名乘客刚好是医生,立即参与急救,与几个空乘人员及时赶到,“他们给了我氧气罐,把我抬到商务舱,让我躺平,但我一直在呕吐,满身冷汗…”
从失去意识到飞机降落、再到送医紧急治疗,艾米丽经历了长达6.5小时的痛苦煎熬!
她跌倒的时候撞上头部,导致左眼瘀青、手臂多处擦伤,在迪拜医院住院6天,接受紧急治疗后才逐渐稳定。
艾米丽就感到奇怪了,自己还很年轻,自认身体健康,怎么会突然昏倒。
医生检查后发现,艾米丽患上的是极为危险的“双侧鞍状肺栓塞”(massive bilateral saddle pulmonary embolism).
这种血栓会阻断肺部供血,四分之一的患者会当场死亡。如果治疗不及时,每过1小时死亡率都会上升!
虽然每个患者的发病原因都不一样,但艾米丽的血栓的成因是长途飞行和长期服用避孕药导致的。
艾米丽病发前超过10小时未站立,长时间不活动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并最终流向肺部;加上她本身服用雌激素类避孕药,也增加了血栓风险。
目前,她需要服用抗凝血药物至少6个月,并定期检查,确保残留血栓完全消除。
有过这次恐怖经验的艾米丽表示,大家必须对长时间飞行的健康问题重视起来,“请务必在飞行中多活动!如果你服用雌激素类药物,一定要提前咨询医生!”
根据医学专家的建议,长途飞行4小时以上的人群应采取以下措施,降低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风险:
每30分钟活动一次:伸展腿部,避免血液淤积定期站立行走(如去洗手间、走廊走动);
穿戴压力袜: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多喝水,避免酒精和咖啡因:保持血液流动,避免脱水增加血液粘稠度;
选择宽松衣物:避免紧身裤、袜子等影响血液循环;
如有高血栓风险,提前服用阿司匹林或血液稀释剂(需医生建议);
一夜暴富! 大妈带”废玉”鉴宝 专家惊呆 身价暴涨至50万 网友: 还给中国!
就是说,最近一夜暴富的好事有点多呀,刚有一个清洁工大叔淘二手货,结果挖到宝,是清朝乾隆瓷器,后有大妈搬出传家宝,结果发现是宫廷玉玺!?
在最新一期播出的美版《古董路演》节目中,主持人带观众来到北卡罗来纳艺术博物馆。
这本来就是一档鉴宝节目,自然有不少当地民众跑来凑热闹。
其中,一名大妈就带了曾曾祖母祖传下来的两块玉石碑和一枚玉玺。
她表示,自己的曾曾祖母是在1929年去世的,母亲继承了这些收藏品,2007年估过一次价。
当时鉴定的专家说,这些物品售价只有1400美元,应该是18世纪中国的物品。
因为价格不高,女子没有卖,就留做一个念想,放在家里。
这次听说有鉴宝节目来拍外景,就想着碰碰运气,把传家宝拿出来检验一下。
评估专家罗伯特·沃尔豪斯表示,“它们是匾额或石碑,印章后面的两块石碑很可能来自一本玉页画册,上面刻有隶书。印章也是绿玉的,上面有双龙和一条绳子,这是皇家印章或宫廷印章上非常常见的图案。这块玉很漂亮,有斑纹,是绿玉,与过去宫廷里的玉器是一致的。”
罗伯特根据细致观察及各种特征,指出藏品更可能来自光绪元年,也就是1875年。
“这里的侧面雕刻有天体云彩。18世纪的模型所有的东西都是突出的。印章的各个方面都有更深层次的宝石雕刻。”
“章底部有两行文字,一为篆书,一为隶书,但其中一侧的雕刻有错误,说明意味着它不是18世纪的作品,而是19世纪的玉玺。“
确定是正品、时间也大致清楚,专家开始估价。
作为一对保存良好的物品,2个玉石碑的价格应该在2-3万美元,玉玺的话,成交价估计能在3-5万美元之间。
听到这话,女子的表情阴转晴,一整个目瞪口呆,震惊到语塞。
罗伯特表示,最重要的还是时代,如果这块玉玺真的是1875年至光绪末年的作品,价值会翻至10倍。
“它的拍卖估价可能在 30 万至 50 万美元之间。”
女子喜出望外,内心的狂喜再也一抑制不住。“这与我今天预期的有点不同,天哪!太神奇了!”
确实,从1400一下子飙升到50万,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看到这期节目,不少网友议论纷纷——
“可能是从中国抢来的。我敢打赌没有销售收据。”
“通过鸦片战争从中国掠夺的物品应该归还中国。”
“别随便相信估价师,他们经常报错价。”
感人! UBC图书馆竟收到逾期半个多世纪的书 八旬老人坦言: 它救过我和儿子的命!
一本借了六十四年的图书,最近竟然悄然重返UBC大学图书馆,引发了不少惊喜与感动。
这本迟归的书,不仅见证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还曾经在关键时刻拯救了一对父子的生命!
今年1月,家住Edgewood镇的83岁老人罗伯特·穆雷(Robert Murray)向UBC寄回一本1931年出版的户外露营手册《露营与林间技巧》(Camping and Woodcraft)。
除了这本书外,还有一封亲笔信、一张100加元的支票,以及一篇报纸剪报,讲的是2014年有关另一名读者将相同书籍,逾期三十多年后归还给乔治王子城图书馆。
穆雷说,自己在1960年5月,还是UBC电机工程系大二学生时,借阅了这本书。当时,他觉得书中内容极其实用,便迟迟舍不得还回去。
他解释,这本书出版于1931年,提供了当年户外活动和旅行所需的宝贵知识,尤其是在现代露营装备尚未普及的年代,显得尤为珍贵。
他甚至坦言,正是书中的实用建议,让他对露营与户外生存产生了极大兴趣,以至于数十年来一直舍不得归还。
穆雷曾大致算过逾期费用——以每天两分钱、再考虑通胀因素计算,发现数字惊人,因此寄出了这张支票。
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算出来的结果实在让我不敢相信,真是吓坏了!”令人惊讶的是,UBC图书馆早在2020年就取消了逾期罚款,穆雷的善意捐款最终用来帮助支付其他学生的积压欠费。
对此,他笑称:“我这才知道原来图书馆已经不收罚款了,但希望我的捐款能够帮助到其他人。”
更令人感动的是,穆雷还回忆起这本书在30年前一次户外探险时,关键时刻挽救了他和儿子大卫(David)的生命。
那时他50多岁,和儿子前往BC内陆山区徒步旅行,不料遇上猛烈暴雨,携带的银制指南针和欧米茄手表都在途中损坏,导致两人迷路受困。
儿子本想搭起帐篷避雨,但穆雷想起书中所提及的警告:在潮湿阴冷天气下搭帐篷无法有效保温。穆雷迅速提醒儿子脱去湿透的衣服,将衣服烤干,以避免严重的体温流失。
回忆起儿子听到他这个指令时惊诧的表情,穆雷至今仍忍不住大笑:“你真该看看他的表情,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要脱光!但我知道这是救命的办法!”
父子俩靠着书中的知识,在恶劣环境中度过了一夜,第二天还吃了一顿野外炖菜,最终安全回到家中。
UBC图书馆馆长苏珊·帕克(Susan Parker)说,当她拆开穆雷寄来的包裹时,全馆都沸腾了。
“我在图书馆工作了将近40年,从没见过一本书在外流浪这么久还能完好归来,”她激动地补充道,“更夸张的是,这本书居然还救过人的命!我们都觉得难以置信!”
她表示,这种归还的方式非常罕见,一般书籍如果拖欠太久,大多已遗失或损坏严重,即便有人归还,也往往是匿名的。
穆雷特别表示,这本书虽然陪伴了他大半辈子,但他始终细心保管,如今依然状态良好。
他说:“直到最近我才觉得是时候让它回归图书馆,让更多人从中受益了。”事实上,这本珍贵的老旧手册很快就会重新上架流通,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穆雷也透露,自己已经从亚马逊重新购买了一本新版,继续珍藏在家中。他特别强调:“这本书真正教会了我如何分辨真正懂户外求生技巧的人和那些纸上谈兵的家伙之间的区别,它的价值永不过时。”
帕克馆长最后也特别提醒大众:“如果你们手里还有借了很久的书籍,不必等到像穆雷先生这样六十四年后才还回!不用担心罚款问题,我们只是希望图书能回到图书馆,让知识继续流通下去,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加拿大第一夫人竟出身养猪场! 牛津高材生却爱干这事 神秘生活大曝光!
当马克·卡尼(Mark Carney)宣誓就任加拿大第24任总理时,他的妻子戴安娜·福克斯·卡尼(Diana Fox Carney)也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然而,这位加拿大新晋总理夫人可不是你想象中的“时尚贵妇”——这位低调到几乎不化妆、热爱熨衣服的环保斗士,竟然是从英国养猪场走出来的农场女孩!
这个低调又亲切的第一夫人,究竟有什么故事?
自从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与前妻苏菲分居之后,总理夫人的位置就一直空着。直到经济专家马克·卡尼(Mark Carney)在近日当选为新任自由党领袖,并顺利成为加拿大第24任总理后,他的夫人戴安娜才正式走进了镁光灯下。
不过,戴安娜不仅是一位经济学家,更是一位环保政策专家,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众不同,展现出一个不同寻常的第一夫人形象。
作为一名英国人,戴安娜在牛津大学求学期间与卡尼相识。那时,马克是校冰球队的联席队长,而戴安娜则是女子冰球队队员。
两人因为共同热爱的冰球结缘,最终在1994年步入了婚姻殿堂。如今,这对夫妻已经育有四个女儿,分别是克莉欧(Cleo)、苔丝(Tess)、艾米莉亚(Amelia)和萨莎(Sasha)。
在今年3月的自由党领袖选举胜选之夜上,戴安娜罕见地高调亮相,穿着一套鲜红色的套装,与大女儿克莉欧一起坐在前排,现场温馨感人。
大女儿克莉欧更在台上介绍自己的父亲,称马克是个“既专注又善良、还很有幽默感”的好爸爸。
戴安娜虽然不常公开露面,但生活中的她却充满了趣味和反差萌。尽管出生在英国富裕的养猪商家庭,她却格外热衷环保,甚至因为批评瓶装水的过度消费和一次性茶包对环境造成浪费而登上媒体头条。
此外,她外出购物时还总是自带不锈钢保温杯,骑自行车买菜,买多了甚至还会打电话找朋友帮忙载回家。
与人们想象中穿梭在派对与社交场合的“第一夫人”截然不同,戴安娜最喜欢的居然是周末早晨在家熨衣服,这份平凡的快乐令她倍感轻松。
除此之外,她热爱种花、瓷器、现代舞和滑雪,最讨厌的事居然包括为上学的孩子准备午餐盒、开长途车以及迟到和浪费。
戴安娜的学术背景相当令人赞叹,她已取得牛津大学农业经济学硕士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还曾在加拿大知名智库“加拿大2020”担任副总裁,还曾经发表过两篇学术刊物。
不过,她目前的工作状况却是个谜,据《人物》(People)杂志报道,她现在似乎暂时告别职场,专注于家庭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这对夫妻每年结婚纪念日都会一起购买一幅名画作为纪念,私下也常到温布顿网球赛现场观战,算是生活中少数能见到他们身影的公开场合。
但有趣的是,这位优雅的经济学专家却承认自己毫无化妆天赋,更特别强调不懂如何涂好唇膏。如此耿直的自嘲,不免让人感到可爱又亲切。
如今,随着丈夫正式就职总理,戴安娜·卡尼也以第一夫人身份,陪同丈夫出访法国。她的亲民低调、富有个性的生活方式,能否成为加拿大民众的新宠儿?
恶魔! 19岁少年残杀全家3人! 爆头母亲 狂捅弟弟100刀! 策划小学大屠杀!
一个19岁的少年,精心策划了长达一年的恐怖计划,不仅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弟弟以及妹妹,还打算在他曾就读的小学制造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我想成为21世纪世界上最著名的校园枪手。”这是19岁的尼古拉斯(Nicholas Prosper)的“宏伟目标”。
所幸,一次关键的警察巡逻及时阻止了这场悲剧,就在本周,这名少年最终被判了49年监禁!
2024年9月13日,星期五的凌晨,尼古拉斯在英国卢顿(Luton)的家中用猎枪射杀了48岁的母亲朱莉安娜·法尔肯(Juliana Falcon)、16岁的弟弟凯尔(Kyle)和13岁的妹妹吉赛尔(Giselle)。
根据调查,尼古拉斯本计划在家人睡觉时将他们杀害,但母亲醒来并试图抢夺他手中的猎枪,结果被他射中头部。
杀害母亲后,他在她的尸体上放了一本名为《如何杀死你的家人》的书籍。
随后,尼古拉斯追捕躲在客厅的妹妹吉赛尔,一枪击中其脸部。他的弟弟凯尔逃到厨房拼命求饶,但仍被射中胸部,并刺伤超过100次,最终不幸身亡。
完成了“计划的第一阶段”后,尼古拉斯将猎枪藏在附近的一处灌木丛中,打算前往他以前就读的圣约瑟夫天主教小学(St Joseph's Catholic Primary School)继续他的屠杀计划。
然而,邻居当时听到公寓里传来巨响,以为是爆炸声,打电话报了警。就在警方接到邻居报警后不久,两名返回警局的警察注意到了一名行为异常的男子。
“当我们走近时,发现他脸上似乎有血迹。那一刻,我们相信他就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其中一名警官回忆道。
尼古拉斯当时正打算前往教小学,完成他早已筹划好的一场大屠杀。警方将尼古拉斯拘留时,他反复说着:“这不是谋杀,这不是谋杀。”警方随后在附近的灌木丛中找到了一把猎枪和33发子弹。
贝德福德郡警方首席检查员萨姆·卡纳(Sam Khanna)称,这次拘捕是一个“命运转折点”,因为警方的及时行动,挽救了众多无辜生命。
参与拘捕的警官表示,得知自己阻止了一场大规模屠杀时感到“非常震撼”。
法庭调查显示,尼古拉斯在2023年8月就曾预约射击场,但最终并未前往。从那时起,他开始在网上广泛研究各类大规模枪击事件和枪手资料,详细研究了几乎所有的大规模枪击案。他特别崇拜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枪手亚当·兰扎(Adam Lanza)。
他曾计划要在学校杀死30名儿童和教职员工,使死亡人数超过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和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的遇难者人数。
为了实现这个疯狂计划,尼古拉斯花了大心思。2024年8月,尼古拉斯伪造了一份枪支许可证,并于9月12日从一位私人武器销售商那里购买了一把猎枪和100发子弹。
为了让卖家放心,他甚至编造了自己在慈善机构做志愿者的故事。
幸好,尼古拉斯被警察及时发现,才没有酿成更大的悲剧。
尼古拉斯被捕后倒是挺配合,承认三项谋杀罪、一项在无持枪证的情况下购买枪支罪、一项持有枪支意图危害生命罪以及一项持有刀具罪。
法庭心理评估显示,尼古拉斯可能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特征,但专家认为驱使他行动的主要是对名声的渴望和对他人缺乏同理心,而非这些特征本身。
在案发前一年,尼古拉斯因未能通过A-Level考试而开始策划这起谋杀案。他在互联网上搜索大规模枪击案和他的母校,甚至从学校网站上保存了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照片,并在卧室里拍摄自己排练谋杀计划的视频,用一块木板模拟凶器。
本周三,切马-格鲁布法官在卢顿皇家法院宣判尼古拉斯至少服刑49年。法官指出:“你打算在卢顿社区制造灾难。你的计划聪明、冷静且自私。你的目标就是出名。”
法官还向尼古拉斯的受害家人表示敬意,称“他们的死亡几乎肯定挽救了许多儿童的生命”,因为正是邻居听到枪声后报警,才让警方能及时介入。
尼古拉斯的父亲雷(Ray Prosper)在法庭上通过声明表示:“当我在那天听到这个可怕的消息时,我的一部分灵魂也死了。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两败俱伤的局面,我们失去了四个家庭成员。”
49年的牢狱生涯,尼古拉斯这辈子算是完了。这起案件不仅让尼古拉斯的家庭支离破碎,也让整个社区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
尽管尼古拉斯已被绳之以法,但他留下的伤痛,将长久地影响着所有相关的人。
参考链接:
https://www.ctvnews.ca/world/article/british-teenager-who-killed-family-and-planned-school-massacre-gets-minimum-49-years-in-prison/
https://www.bbc.com/news/articles/c2kg9px5n03o
惨! 男子被咬了一口 怪病缠身 脱皮抽搐满口血 双眼剧痛! 人生彻底变天
谁能想到,潇潇洒洒出趟门旅行,归来竟怪病缠身。
这么倒霉的事情,就真的发生在了英国小哥罗斯身上,至今都没有痊愈,病痛恐怕还会伴随他一生!
这个小哥罗斯是英国大曼彻斯特一个普通的中学美术老师,2019年圣诞节计划了一场泰国之旅,目的地是普吉岛。
在享受了10天的阳光与海滩后,罗斯和家人回到了英国。
没多久,罗斯就突然出现了异常症状,疲倦不堪、高烧不退,还伴随剧烈疼痛,小哥紧张地急忙求医。
一开始,医生认为他可能只是不小心感染了流感,没太重视。
结果过了几天,他的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一系列恐怖的症状——皮肤脱落、牙龈出血、关节疼痛、双眼剧痛!
不仅如此,他的意识变得模糊不清,整整2周都起不来床,只有偶尔清醒。
发病严重的时候,罗斯感到极其眩晕,连自己的妻子都认不出来了。
病魔的折磨下,他的体重急剧下降,一下子掉了25斤,瘦得快不成人形了。
经过几周的抽血化验,医生的最终诊断出来了——罗斯是感染了登革热!
众所周知,登革热是一种主要通过蚊虫传播的疾病。
原来,罗斯在泰国旅途中曾被蚊子咬过脚,但他当时想着没什么事,尤其是泰国这样的东南亚国家,应该很正常。
医生认为,可能就是蚊虫叮咬导致的,而且罗斯的情况比登革热更为复杂。
经过一系列检查,专家认为罗斯同时还患上了日本脑炎,这也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脑部炎症,症状与罗斯表现出来的极为相似。
此外,罗斯还疑似患上“爱丽丝梦游仙境症”,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视觉感知会出现扭曲,眼睛里看到的物体忽大忽小,形状也与实际不符。
因为这样,罗斯的感知经常会发生错乱,有时他觉得自己比周围的建筑物还要高,手臂一伸似乎能触及整个停车场。
更惨的是,罗斯还出现了严重抽搐症状,肌肉会不自主地痉挛,连最轻微的声音、动作和压力也能引发抽搐,甚至无法清晰地说话。
原本是一个健康的中学老师,现在却连话都说不全,罗斯自己也很沮丧,会打自己巴掌。
最终,医生诊断他患上了妥瑞氏症候群,这是一种神经系统障碍,症状就是不受控制的抽搐和大叫。
正常而言,登革热本身并不会直接引发妥瑞氏症候群,罕见病例会导致严重感染和免疫反应,可能会影响到大脑,导致神经系统并发症,间接引发类似妥瑞氏症候群的症状。
罗斯自己也没想到,只不过是出了趟门、被蚊子叮了一口,竟引发了如此噩梦。
在病情最为严重时,罗斯感觉大脑几乎要爆炸,不得不从家中逃离。
他尝试过药物治疗,但持续恶化的身体状况把他的精神也搞垮了,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无法承受药物的副作用,最终只能停药。
走投无路又不想就这样向病魔投降的罗斯最后决定远离原来的生活,寻找安静的地方,他发现自己去公园说被鸟语花香、摇曳树枝和绿意盎然围绕时,竟获得了久违平静。
他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希望,在人流稀少的公园角落聆听自然的声音、看小虫在树叶爬行,重新提起画笔。
现在,罗斯的病情正在一点点好转,最起码登革热和日本脑炎症状已经消失,但妥瑞氏症候群仍在困扰着他,或许将伴随一生。
坚韧的罗斯正在学习与疾病共处,努力寻找生活的平衡与希望。
炸锅! 美国对加拿大边境动手 强硬封锁”回家路” 公然挑衅! 发动广告战!
距离4月2日第二轮关税只有10天之际,美国又“撩事斗非”了,嚣张霸道,居然直接把加拿大人赶出两国边境?!
本来边境的加美人民就因为关税战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很多以往人来人往的旅游小镇都沦为空城,没想到美国现在居然挑衅挑到加拿大人脸上了。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突然宣布——10月1日起,将全面关闭加拿大居民从哈斯克尔图书馆与歌剧院(Haskell Free Library and Opera House)正门进入的通道!
也就是说,加拿大人以后必须先到两国过境口岸登记入境,再绕行返回图书馆正门!
这个哈斯克尔图书馆建于1904年,横跨加拿大与美国边境,地板上还有清晰可见一条国界线,主要入口位于美国佛蒙特州的德比莱恩(Derby Line)。
图书馆的读者和工作人员都是加拿大人和美国人,一直以来,加拿大人进出图书馆都是直接从我们这边的入口走上正门人行道,无需过境手续,边境巡逻人员也默许,只要读者返回原属国即可。
结果现在,美国说不让加拿大人这么进了,要先登记,一下子就引起居民强烈不满。
美国海关给的说法是,“图书馆一带的非法跨境活动近年来不断上升,为确保百分之百的边境安全,我们将采取分阶段收紧措施。”
魁北克省斯坦斯特德市长和居民站在图书馆门前抗议,反对美国政府限制加拿大人进入的决定,并表示这一举措“破坏了两国之间百年和平象征”,也是对加美关系的公然挑衅。
就连美国人都看不下去了,居民佩妮·托马斯(Penny Thomas)哽咽表示:“加拿大一直是我们坚定的盟友,不应被如此对待。美国这么做,我感到羞耻。”
当地另一位居民莎拉·麦克尼尔(Sarah MacNeil)也指责美国政府:“这不仅是边境管理问题,他们选了这样一个代表和谐、合作的地标性建筑下手,目的就是削弱加美之间的信任。”
图书馆董事会主席西尔维·布德罗表示,美国边防人员本周已经口头通知她,说从10月起禁止加拿大居民直接从正门进入。
现在,图书馆打算花10万加币重建加拿大一侧的入口,以便继续为本地居民服务。
2个月前,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才曾到访这个图书馆,当众“挑衅”,在美国那边的地板上高喊“U.S.A. No.1”,然后又跨到加拿大这边喊了句“第51个州”,反复多次!
第二轮关税即将打响,加拿大正式启动广告战!
今天,加拿大政府在美国发起一波新的宣传攻势,直接在美国多个城市打出广告牌,告诉美国民众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有多蠢!
在美国多个城市的高速公路旁,耸立着巨大醒目的数字广告牌,上面写着:“关税是对辛勤工作的美国人的征税(Tariffs are a tax on hardworking Americans)”!!
就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Mélanie Joly)表示,这些“巨幅广告”首先登陆的是华盛顿特区、迈阿密、费城、底特律和亚特兰大等12个州,而且贴脸开打,只要集中在“红州”!
除了刺激红州居民,事实上这些地区也是对加拿大贸易依赖程度较高的地方,“更容易受到打击”。
“我们要向美国人民发出明确讯号,让他们知道自身利益正在受到威胁,。
其实,美国国内对特朗普关税政策不满的人也很多,上周甚至有3名共和党议员公开表示反对。
Leger最新民调显示,过半美国人认为关税将对本国经济造成负面影响,72%的人担心关税导致食品价格上涨。
路透社与益普索(Reuters/Ipsos)联合调查也指出,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特朗普的经济政策“过于反复无常”,导致美股动荡。
加拿大政府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发起“双线战役”——一边在美国发动宣传战,一边在加拿大发起“爱国主义动员宣传战”,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怀,让大家一致对外,对抗特朗普的“吞并威胁”。
最近,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大放厥词,表示加拿大是“谈判中最难对付的国家之一”,还说“它本来就应该是我们的一部分”,让加拿大人对他更加反感。
对此,乔利严词回击,表示此言实在“荒谬”,特朗普一再挑起是非,最后受害的还是美国人。
放大招! 加拿大总理重磅承诺 经济迎历史性转折! 三大政策齐发 只为2天后大选!?
加拿大即将迎来经济历史性的大转变!总理卡尼(Mark Carney)今天下午宣布了一项重大承诺:到加拿大日(7月1日)之前,加拿大将实现全国范围内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贸易!
他与各省长达成一致,将取消所有联邦层面的贸易豁免政策,让货物和劳动力在全国自由流通。这一突破性的举措,旨在增强加拿大经济的多样性和韧性。
除此之外,卡尼今天还做出了一项重磅决定:原本打算提高的资本利得税正式取消,这对不少人来说,简直是一场及时雨!
原计划从2026年开始,年资本利得超过25万加元的个人,其资本利得应税比例从原来的50%提升到三分之二。现在,这个计划被彻底搁置了。
卡尼表示,这一决定旨在鼓励投资,推动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不仅企业界一片欢腾,就连加拿大医学协会也松了一口气。他们此前极力反对这一税收增加,认为这会严重打击医生开设私人诊所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加剧加拿大医生短缺的问题。
毕竟现在,加拿大已有650万人因医生不足而无法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不仅如此,卡尼在昨天还宣布了一项与普通百姓关系密切的新政:首次购房者在购买价值100万加元以下的新建或经过大幅翻新的房屋时,将不再需要支付商品及服务税(GST)。
这一政策预计最高能为购房者节省5万加元,大大降低年轻人和家庭买房的门槛,缓解购房压力,并刺激全国范围的新房建设。
对此,保守党领袖皮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对卡尼的宣布反应激烈。他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责自由党“抄袭”他的政策,并称自由党在去年曾一致投票反对他提出的类似承诺。
尽管两党之间的口水战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政策确实击中了加拿大年轻人的痛点。
然而,这并非卡尼最近唯一的“大动作”。就在宣布取消税收上涨的同时,就在今天下午,卡尼还在渥太华加拿大战争博物馆与各省长举行了一场紧急会议,商讨如何迅速拆除国内贸易壁垒,以应对来自美国的贸易压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已经逼到了家门口,这种挑衅行为立即引发加拿大的反击,不仅实施了报复性关税,更激起加拿大内部加快经济整合的决心。
今天下午的会议气氛出乎意料地融洽,各省长们纷纷表示愿意迅速取消省际贸易壁垒,让商品和劳动力自由流通。
尤其是安大略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表现出强烈的合作意愿,称所有省份最终都会加入,“虽然不会强迫,但压力会自然形成,谁也跑不了。”他还表示,仍在考虑提高美国能源税。
会议上,魁北克省长弗朗索瓦·勒戈(François Legault)还呼吁下一任总理与美国进行更全面的贸易协商,以保护加拿大经济利益。
他认为,单纯的报复性措施效果有限,只有一次彻底的谈判,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同时,育空地区行政长官兰吉·皮莱(Ranj Pillai)强调了北方地区在经济战略上的重要性。毕竟北极地区正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加拿大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经济多样化。
虽然卡尼做出这些决定时正值联邦大选即将宣布之际,但他的一系列举动却成功获得不少地方领导人的支持。
眼看周日很可能就要宣布提前选举了,加拿大人预计会最早在4月28日或5月5日前往投票站投票。这些政策能否为加拿大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仍有待观察。
惹众怒! 加拿大人最爱春假天堂大乱 游客当众干这事 被架走围殴!
春假期间,大批来自全球各国的人涌入热门度假胜地,加拿大人最爱的旅游天堂墨西哥自然也不例外,但就在今天,令人气愤的一幕发生了——
一名男游客罔顾当地规定,就这么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攀爬神圣的玛雅金字塔库库尔坎神庙,引发众怒!
今天正好是千上万游客前往奇琴伊察,目睹一年一度的“羽蛇神降临”奇观的日子,当日阳光斜射在金字塔阶梯上,会产生同蛇身蠕动下行的视觉错觉,被视为玛雅文化中极具神圣意义的现象。
只见众人正在虔诚地等待奇观出现,就在这时,一名游客突然冲上高达25米、共有91级台阶的神庙阶梯!看傻一众人,并立即引发哗然。
现场民众特雷莎·阿罗约(Teresa Arroyo)用手机记录下了整个过程,这个男子不顾警示牌和安保人员的劝阻,冲破阻拦,一路小跑,冲上金字塔的陡峭石阶。
有人先喊了一句:“你不能爬那个神庙!”
紧接着,现场其他人也齐齐发出嘘声,大喊“白痴”、“蠢货”!
见状,一名安保人员也爬上阶梯,试图将男子制止,但这人冲得很快,一下子就登上了神庙顶部,没一会儿,就被赶来的2名安保人员押下来了。
好好一场活动,大家都想亲眼见证神迹,结果被这么毁掉了,所有人都很气愤,所以就当这名男子被架走的时候,很多情绪激动的游客群起围堵,有人甚至动手殴打泄愤。
从现场视频来看,这人被2名警卫一左一右夹护离开,周围群众仍紧随其后,高声辱骂,有人还伸手打他,警方还试图稳定现场秩序。
库库尔坎神庙是玛雅文化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之一,属于奇琴伊察遗址群的核心结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8年起,墨西哥政府就为保护这座千年古迹,命令禁止任何游客攀爬,现场设有明显标志,并配有警卫巡逻,但此类事件屡屡发生。
2023年,一名波兰游客也曾无视规定擅自登顶金字塔,被保安带下来时遭一名男子用木棒从后方重击后脑,引发舆论关注。
这名游客事后被罚款+拘留12小时,他事后解释说自己“只是想拍照上传到社交媒体”。
墨西哥文化保护团体和历史学者纷纷发声呼吁:“文化遗产不是拍照打卡的背景板,必须受到尊重。游客来了就好好玩,不要为博关注无视规定。
突发爆炸! 整个机场瘫痪 “堪比911”! 千架航班取消 加拿大客机被困! 乘客摸黑逃命!
突发爆炸!漫天大火淹没了机场附近区域,熊熊燃烧了7个小时,浓烟冲天,数千个航班受到影响被取消,22万名乘客滞留!机场紧急关闭!
这场恐怖的火灾发生在英国最大、全欧洲最繁忙的机场——伦敦希斯罗机场,当地时间昨晚11点半左右,伦敦西郊海耶斯的一处变电站突然发生爆炸起火!
一名当地的目击居民表示,
“这场火灾绝对是世界末日般的灾难,当时滚滚黑烟笼罩着希思罗机场,附近道路的灯全部熄灭,场面一片混,就像电影里的场景。开着窗经过变电站附近时,都能感受到火的温度。”
这个变电厂不仅给附近超过60000户家庭断电,还主要为1.5英里外的希斯罗机场提供电力。
这一爆炸起火,整个地区漆黑一片,机场突然陷入黑暗,系统断电,滞留的旅客打着手电筒,摸着黑慌张地撤离,现场一片混乱!
伦敦消防局接到警报,立即派出了10辆消防车和70名消防员赶往现场救火,灭了整整7个小时,今早清晨6点半才算把主要的火势扑灭了。
希斯罗机场发表正式声明——“为保障乘客和同事的安全,希斯罗机场全面关闭至3月21日23点59分,预计未来几天会出现严重混乱,在重新开放前,所有乘客不要前往!”
英国媒体报道,此次机场关闭导致全球各大机场航线大乱,程度堪比“911事件”。
上一次机场全面停摆,还是15年前火山喷发,巨大的火山灰柱冲入大气层,导致数千架航班停飞。
希思罗机场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去年客流量达到创纪录的8390万人次,约每45秒就有一架飞机起降。
据航空跟踪网站显示,这个机场今天会有1357个航班受到影响,改道的改道、取消的取消。
一个乘客表示,自己从杜拜起飞,本来是要飞往伦敦的,结果飞机中途突然掉头,都没有一个解释,全机人都纷纷陷入恐慌,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
“机场后来才广播,说伦敦机场大规模断电,当场折返。”
还有被丢包在印度,要等到下周二才能飞回伦敦,整个人直接崩溃了
今天清晨,多伦多皮尔逊机场显示,原定从希思罗抵达的至少5个航班被取消、2个出发航班被取消。温哥华和蒙特利尔的机场也显示有多趟航班被取消。
随后,加拿大航空公司也发出最新通知——昨天有6趟航班飞行途中被迫改道,1个航班起飞前被临时取消,分别是伦敦飞往多伦多、蒙特利尔和卡加里的航线。
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16趟航班被取消,部分乘客已经被改签到了欧洲其他城市。
现在还是北美春假期间,很多加拿大人因为政治和经济考量,放弃了美国和加勒比海等热门度假胜地,改去欧洲,结果又碰上这么个事儿,被迫滞留回不了了。
一个变电站直接把机场干关门了,英国政府被点名批评,能源大臣米利班德回应,“这场大火不仅烧毁了变电站本身,还烧毁了备用发电机,情况十分不寻常、且史无前例,我们将追究事故原因。”
英国著名航空专家朱利安质疑:“希思罗机场竟然没有独立于电网的备用应急电源,而是依赖国家电网,这让我们都感到惊讶。我记得希思罗机场不缺钱啊,它还有资金建第三条跑道。”
至于这个变电厂为什么突然爆炸起火,英国反恐警察调查小组目前已介入,暂时排除针对加国家基础设施的恐怖袭击或破坏。
希思罗机场停电18个小时之后,第一架客机总算降落,但还不是在机场跑道,而是在附近,航班有可能会在接下来几个小时逐渐恢复,但目前不确定性还存在,希望各位旅客时刻关注最新消息,平安回家。
参考链接:
https://vancouver.citynews.ca/video/2025/03/21/fire-causes-power-outage-at-londons-heathrow-airport/
https://www.cnn.com/world/live-news/london-heathrow-airport-shut-intl-hnk-03-21-25/index.html
https://www.ctvnews.ca/toronto/local/article/toronto-flights-from-heathrow-cancelled-after-london-fire-causes-power-outage/
https://www.cbc.ca/news/world/heathrow-fire-cancellations-1.7489494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524189/Heathrow-resume-flights-later-today.html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world/2025/03/21/london-heathrow-airport-closed-fire-power-outage/
突发! 加拿大知名大学惊爆谋杀 男尸躺教学楼外”满头是血”! 华人留学生误闯现场吓懵!
“天啊,有一滩血!”周四早晨,多名多伦多大学学生被这一幕骇人的景象吓傻了眼,一具男性尸体就这么躺在校园内,把学生们吓得头皮发麻。
根据刚刚公布最新的消息,警方确认此案件是一起凶杀案!
周四上午8点20分左右,多伦多警方接到紧急电话后火速赶到Leslie L. Dan药学院大楼外,靠近Queen’s Park Crescent West和College Street的交界处。
在大楼外的一条小路上,警方发现了一名男子的尸体。据了解,急救人员虽然到达了现场,但没有把任何人送医院,这意味着这名男子当时就已经死亡。
事件发生时,正值学生们的早课时间,许多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当天一大早赶去上第一堂课的学生玛丽(Marlee Ren)成了最早发现尸体的目击者之一。
“我看到一个人就那么躺在两栋大楼中间的地上,正好在通风栅格上面,”玛丽告诉记者,“看起来校园工作人员已经给他盖了件外套,正在努力叫醒他。这地方平常确实有人睡觉,但这次这个人怎么叫都叫不醒。”
小红书上也有中国留学生爆料说,亲眼目睹了整个现场,这位网友表示,早上九点的时候,那里还没拉警戒线,这位网友就直接从那走过去了。
本来想走侧门捷径省点路,结果一不小心从案发现场旁边经过,网友整个人都吓懵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的楼。
这位网友还提到,在尸体旁边看到了一滩血迹,“那个盖着橘色布的就是那个人,我现在脑子里还是嗡嗡作响。”
起初,警方觉得这起事件“没什么可疑的”,但情况很快就不一样了。到了周四下午,还有两名警官守在药学院大楼和C. David Naylor大楼之间的那条走廊上,四周都拉上了警戒线。
学校工作人员说,调查期间,校园里会多出不少多伦多警察和校园保安巡逻。一直到了周四傍晚,警方终于确认,他们已经把这当成一起凶杀案来查了。
一名刚从Queen's Park地铁站出来的学生惊讶地说:“我一出站就看到College和University路口停了差不多8辆警车和一辆救护车。一群警察围着一块黑色遮布站着,周围全是警戒线。”
在本地论坛上,好几个目击者都在热议这事。一位网友说:“那绝对是具尸体……大概8:15我去实验室的路上,看到一个像是流浪汉的人睡在长椅下面,有人在试着叫醒他。我当时没多想,可10:30出来时,整个地方都是警车和法医了。”
另一位网友则爆料:“我朋友说,看着像是谋杀案,死者头上全是血,警方正在找人问话呢。”
周四下午3点半左右,工作人员开始收拾发现尸体的地方。他们先是把盖在尸体上的防水布拿走,又用高压水枪把周围的人行道冲洗了一遍,估计是为了冲刷掉瘆人的血迹,最后现场就只剩下一束白玫瑰,是某个路人放在那里的。
没多久,两个男人开着一辆白色面包车过来,撤掉了警戒线,还把鲜花挪到了尸体被发现地点旁边的长椅上。
面对这起让人心惊的事件,莱斯利·丹药学院院长丽莎·多洛维奇(Lisa Dolovich)赶紧给全体师生和员工发了通知,说药学院大楼北边发生的这起“校园事件”对周围地区没有威胁,学校各项活动照常进行。
多洛维奇特别提醒大家,调查期间某些步道可能会被封,同时她也强调,学校的心理辅导服务随时欢迎有需要的同学前来寻求帮助。
对那些一大早来上课的学生来说,看到一具被橙色防水布盖着的尸体实在是太惊悚了。
一名学生感叹道:“这种事在大学里太罕见了。我们不过是去上个课而已,真的很少碰到这样的事。”
另一名学生则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想了。你知道的,看到这种场景真的很难过……学校只是通知说校园里发生了‘事件’,没说具体是什么,不过他们确实提供了一些资源给受影响的学生。”
目前,警方还没有透露这起事件的具体原因,也没有公布死者身份。
多伦多警方凶杀组已经全面接手调查,他们呼吁任何知情人士提供线索,可以拨打416-808-5200联系警方,或者通过匿名举报热线Crime Stoppers提供信息。
参考链接:
https://www.thestar.com/news/gta/homicide-unit-investigating-after-man-found-dead-on-university-of-toronto-campus/article_62ae2534-345f-44d2-82cc-db396a0c0ddf.html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91028/university-toronto-body-discovered/
https://www.ctvnews.ca/toronto/local/article/homicide-unit-investigating-after-body-found-on-university-of-toronto-campus/
https://www.cp24.com/local/toronto/2025/03/20/homicide-unit-investigating-after-body-found-on-university-of-toronto-campus/
全网炸锅! 加拿大被曝清算”黑户” 印度小哥狂吼”快逃”! 温哥华突袭抓人!
最近,一个“印度小哥警告所有同胞加拿大正在大规模驱逐”的视频在社交媒体疯传,评论区网友集体炸锅!
是这样的,一个网名为@mark_slapinski的网友转了个印度小哥的视频,一下子就火了。
视频中,身穿黄衣服的印度小哥大声疾呼:“嗨,大家,我告诉你们,加拿大的大规模驱逐已经开始了!”
“驱逐先在安省开始,然后会一路到温哥华及其他地区,大家都在传,说警方将要来抓人了!如果你是非法居民、或者工签学签过期了,还留在这里生活工作,请尽快离开这个国家!”
他接着说道:如果还赖着不走,“你将被拘留!他们会开始找人,罚款最高可达$12000- $15000!他们还会把你关进监狱,长达3至6个月,连雇主也会受牵连!”
印度小哥警告所有同胞:加拿大不会放过你的!赶紧走!
据他所说,温哥华和周边地区当局已经开始行动了,对非法滞留的“黑户”展开搜查和驱逐。
先不论这消息到底可不可靠,网友们率先炸锅:等了这么久,加拿大总算是动手了!早就该这么做了!
大批加拿大网友围观表示,本来签证过期赖着不走就是违法的,政府早就该这么干了,必须赶!立即赶!全部赶走!
之前还有一群头巾大妈大哥在政府门前搭帐篷,说赶黑户是非法的、不人道的,当时就把加拿大人差点没气晕过去,表示这些奇葩什么脑回路,能说出如此荒谬之言,早就看他们不爽了。
现在政府赶人,忍了许久的加拿大人乳腺一下就通了,赞成大于同情。“全力支持大规模驱逐出境!”
别说“黑户”了,加拿大人还想把难民全赶走。
就在前几天,一个网友@RTNCanada在多伦多一个商场的美食广场吃饭,就遇到一个戴着黑色头巾、身穿黑色羽绒服的女子,大庭广众之下,挨桌向正在吃饭的顾客讨钱!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人的打扮、神情、举止,一点不像要饭的,更像是讨债的,让人直呼“三观崩塌”!
一个路人也觉得不对劲,掏出手机拍下这一幕,结果这人怒气冲冲地质问:“你在拍我吗?”随后直接对着镜头竖起中指,态度嚣张无比!
最让人“刷新三观”的是,这女子伸出的手上,赫然戴着一枚闪闪发光的戒指!
网友一看直接炸锅,怎的?都不装了??
有人表示,自己在同一个地方遇过这人,当时她刚买完shake shack汉堡。正吃得津津有味。
这什么套路?跟Costco门前举牌子乞讨的是一个丐帮的?
大家气愤不已,“这些难民得到了我们纳税人的照顾,这人家里可能有6个孩子,能拿$4000牛奶金、开奔驰,却还要在商场里乞讨,全是骗子!”
看看隔壁美国,虽然特朗普发起神经来,到处收钱、屡次变卦,惹得各个国家不满,但在一件事情上,他还是贯彻如一的,就是赶人。
从一开始的驱逐非法移民、难民,到现在变本加厉连拿绿卡的人都不放过。
本着“只要是费美国钱的,一律赶走”的宗旨,就连在美国住了几十年,二、三代都是美国公民的,只要没有合法身份,全部丢上飞机扔回去。
到什么程度呢,就连拿着签证进去美国的加拿大人和法国人都被扣留了,英国和德国刚刚更新针对美国的旅行建议,让所有人严格遵守入境规定,不然会被逮捕或拘留!
加拿大没有那么强硬,但移民部长确实说过,今年开始大规模驱逐非法滞留的人,不管是工签、学签还是旅游签、探亲签,一旦过期,全部赶走。
至于有没有印度小哥说的,悄悄大范围抓人,就不得而知了。
关税风暴重伤加美! 央行美联储双双出手 将有重大调整 经济衰退要来?!
关税战下,加拿大和美国的经济正在同时遭受巨大的冲击,这时美联储和加拿大央行接连出招!
在昨天宣布降息之后,加拿大央行行长今天放出风声,暗示由于当前贸易战关税政策不稳定,使得长期预测经济变得困难,央行正在调整制定利率的方法!
在今天的讲话中,行长蒂夫·麦克勒姆(Tiff Macklem)表示,2025年初加拿大经济表现较为强劲,通胀得到控制,经济增长正在回升。基准利率迅速回落,加拿大“似乎成功避免了经济衰退”。
“加拿大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不幸的是,这并不会持续太久。”
3月初美国对加拿大实施了一系列关税措施,且4月2日新一轮“全面关税”将砍下来,“关税不确定性已经开始为两国带来经济损害。”
截至目前为止,特朗普在制定实施关税政策上表现出来的极其不稳定性、反复多变,使得加拿大在应对起来显得吃力,央行正在考虑宣布新策略,调整制定利率和预测经济的房市。
此前,麦克勒姆就已经说过,央行无法同时应对全国高通胀和贸易战两重挑战对经济造成的冲击。
接下来,央行会更加关注各种风险条件,设定“最合适的利率,”增加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第一时间应对关税走向。
目前,加拿大央行已经连续7次下调基准利率,现在维持在2.75%。
另一方面,美联储本周三宣布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维持在4.25%至4.50%之间,立即就引得特朗普不满抗议!
在新闻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近几个月来美国失业率稳定在较低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稳固,但通货膨胀仍“一定程度上处于高位”,这与关税政策挂钩。
美联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美国的通胀预测中值为2.7%,高于去年12月预测的2.5%,全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正在增加。
然而,特朗普对这一决定表示抗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说:美联储最好还是降息,关税影响已经开始逐渐渗透到经济了!
有分析人士认为,最近美国到处乱砍关税大刀,在全球贸易圈招致批评和反制,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带来冲击。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的决定一出来,美国股市和债市昨天连连上涨,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今早美股三大指数早盘开低,道琼工业指数跌了100点!
这也就意味着,投资者还是很担心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反反复复,造成市场波动。
美国投资管理公司“DoubleLine Capital”的创始人兼CEO、人称“债券之王”的冈拉克预言,黄金价格未来有望上看4000美元,且今年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性为60%!
他警告,目前的金融体系似乎处在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
列治文突发卡车撞桥事故 现场一片狼藉 后车遭殃 交通堵爆!
又撞了!就在今天早上,一辆大卡车在列治文的99号高速上撞桥,导致道路严重堵塞,现场一片狼藉。
据BC高速公路巡逻队(BC Highway Patrol)证实,早晨9点45分左右,这辆装满木材的大型卡车沿99号高速公路向南行驶,途经列治文Blundell Road天桥时,因货物超高,猛烈撞击天桥,导致大量木材从车上掉落。
当时,一辆紧随其后的引导车被突如其来的掉落木材砸中,前挡风玻璃当场碎裂。所幸的是,引导车司机并未受伤。
事故发生后,卡车司机立即停靠在路边,目前司机及其所属公司都面临警方进一步调查。
附近的交通摄像头显示,这辆卡车就停在梅西隧道前的路肩上。许多司机打电话给媒体报告了这一事件,称道路上留下了大量碎片。
公路巡逻队的麦克劳林(Michael McLaughlin)警官表示,尽管初步检查显示天桥没有明显受损,但出于安全考虑,相关部门还是派出了检查人员对立交桥进行详细检查。
不过,这起事故可不仅仅是卡车撞桥那么简单。由于事故发生在早高峰时段,这次意外让99号高速南向路段严重堵塞,交通部门呼吁驾驶者注意路况,小心驾驶。
这已经不是大温地区第一次出现类似的事故了,据相关社交媒体统计,仅今年,大温地区就已有7次类似的撞桥事故。
交通部门表示,目前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并将继续关注天桥的安全状况。对于频繁发生的天桥碰撞事件,相关部门可能需要考虑加强对超高车辆的监管和预警措施。
看来,卡车司机们在通过立交桥时,真的得多加小心了!
列治文少年捅伤出租车司机
而就在高速路事故发生的前一晚,温哥华市中心东区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暴力事件。
晚上9点半左右,一名59岁的出租车司机与一位16岁的乘客在Main街与East Hastings街附近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争执原因疑似是出租车费问题。
谁料,这场普通的费用纠纷竟快速升级,少年突然掏出利器刺伤了出租车司机。
幸运的是,一名休班警察目睹了整个事发过程,迅速通知附近的警力赶赴现场。出租车司机随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所受伤势并不危及生命,目前已出院。
警方迅速逮捕了涉嫌刺人的16岁少年,据了解,这名少年家住列治文,目前仍被拘留,警方已建议以严重伤人罪名对其提出起诉。
警方呼吁市民提高警惕,遇到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并强调将加强对交通安全和市中心治安的巡查力度。毕竟,谁也不想在生活中碰上这样糟心的事儿。
目前,这两起事件都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后续进展将持续向公众通报,大家可要多留意啦!
恐怖! 华人父亲豪宅内惨遭枪杀 母子遭挟持! 凶手逃回中国 极度危险!
就在今天,一起震惊华人社区的大案有了新进展!一个41岁的中国男子,竟然在南加州一栋豪宅里开枪打死了一名61岁的华人父亲,还挟持了他的妻儿,现在居然逃回了中国!
这起让人毛骨悚然的豪宅枪击案的嫌犯名叫鲁泽浩(Zehao Lu,音译),3月11日傍晚,洛杉矶县亚凯迪亚市Woodland Lane街区一栋华人豪宅内发生一起致命枪击案。
案件的发生令整个社区感到震惊。当晚6时26分,警方接到了一名13岁男孩惊恐万状的报警电话。他在电话中哭喊,称家里遭遇了入侵,父亲中枪倒地。
警方火速赶到现场后,发现61岁的华人男主人倒在血泊中,身上多处枪伤。急救人员虽竭尽全力将其送往附近医院抢救,但最终仍不治身亡。
警方随即展开全面调查,发现案件的实际情况比最初公布的还要更加残酷和惊险。
据警方透露,当天下午,嫌疑人鲁泽浩在受害者住宅外的车道上持枪突然挟持了43岁的女主人和她年仅13岁的儿子,强迫他们进入室内。
嫌犯进入屋内后,与受害人迅速爆发激烈冲突,随后嫌犯便开枪射杀了61岁的男主人。
调查过程中,一个令人心痛的细节浮出水面:事发时,13岁的孩子目睹了父亲被枪杀的全过程。
他在极度惊恐和悲痛之下,根据父亲倒地前的最后指示,勇敢地拨通了911报警电话。
警方初步检查时认为母子二人未受伤,但后来的报告显示,男孩头部和颈部被凶手划伤,尽管伤势轻微,但孩子所受的精神创伤却是难以估量的。
在案发现场,可以看到一位女子在安抚一位男孩。
警方还指出,现场没有发现财物丢失,因此排除了单纯的入室抢劫作案可能。
亚凯迪亚市警局局长罗伊·中村(Roy Nakamura)特别强调,这起案件是一起明显的有针对性的暴力袭击事件,嫌疑人和受害者之间早已互相认识,背后可能存在着某种个人恩怨或经济纠纷。社区民众无需过度恐慌,亚凯迪亚市整体仍然安全。
然而,凶嫌鲁泽浩案发后迅速逃离现场,警方认为他可能已经成功离开美国逃回中国,给案件的侦破带来巨大困难。
洛杉矶县警方明确表示,鲁泽浩现持有武器,是极度危险的人物。他们呼吁公众如果发现他的踪迹,千万不要接近,应立即通知警方。
目前,洛杉矶县检察官办公室已对鲁泽浩正式提出了一项谋杀罪、两项持半自动手枪袭击罪,以及一项入室盗窃罪的严重指控,法院随即发布了“不可保释”的逮捕令,并附带引渡请求。
然而,由于中美之间没有正式的引渡条约,这无疑给案件的进一步侦办和嫌犯的引渡带来了重重阻碍。
对于如何跨越这一法律障碍,警方表示,美国政府或许可以寻求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执法机构的协助,提供足够的证据,期待中国方面根据本国法律进行配合与处理。
这意味着,尽管引渡存在障碍,但嫌犯鲁泽浩仍难以彻底摆脱法律的追究。
案件发生以来,不少社区居民对此感到忧心忡忡。亚凯迪亚市政府也紧急呼吁居民提高警惕,增加安全防范措施,晚间要锁好门窗,若发现任何可疑人员或车辆,立刻报警。
此外,该案也引发了南加州华人社区对加州近期争议性的AB 1333法案的关注,该法案一旦通过,可能会限制居民在遭遇入侵时的自卫权利,进一步增加居民在面对危险时的顾虑。
警方继续呼吁社区居民提供相关线索,共同努力将嫌疑人鲁泽浩绳之以法,给受害者家庭一个交代。如掌握任何有关鲁泽浩的线索,请立即联系洛杉矶县警局凶杀案调查科,联系电话:(323) 890-5500。
突发! 加拿大4天后宣布大选?! 特朗普不装了 公开站队”他太蠢”! 网友: 被坑10年不长记性
加拿大新总理才选出来1个星期,自由党民调支持率就大幅回升,还有风声传出最早本周日宣布提前大选!
一直虎视眈眈盯着加拿大的特朗普自然没有放过机会,公开讨论别国内政,站队自由党,算盘珠子都快崩到人脸上了!
最新民调结果显示,现在自由党支持率逆袭,领先保守党5个百分点,如果这个势头继续保持到大选,自由党可能会赢回多数党执政的地位。
就连民调机构Angus Reid研究所的主席卡尔都表示,“至少目前来看,这是一场惊人的逆袭。”
目前各党支持率分别是自由党42%、保守党39%、新民主党9%、魁人政团5%。
加拿大3家民调机构公布出来的结果虽然具体数字不一,但是总体大趋势是一样的:自由党逆袭保守党。
不知道是不是前段时间加拿大国内反移民情绪闹的,新民主党的支持率低迷,是“历史上最低点之一”。
这个结果立即引起加拿大人热烈讨论,经历移民危机、住房危机、经济危机、吞并危机的加拿大人,现在对政治的讨论度和热情高涨。
甚至有不少网友表示,有内部消息称:加拿大最早本周日就会宣布大选!
早前就曾有报道指出,新总理卡尼预计将在3月24日国会休会结束之前举行大选。
不管这个消息可不可靠,全网议论纷纷,卡尼和保守党党魁博励治一起被挂上热搜了!
一口一个吞掉加拿大的特朗普,又怎么可能放过这个“蹭热度”的机会,公开讨论加拿大内政:我宁愿和自由党打交道,不想面对保守党!
昨天在接受电视采访的时候,特朗普明确表示,“我认为和自由党打交道更容易,也许他们会赢,但我不在乎,这对我来说完全无所谓。”
他还顺带亏了一句博励治:“这个人很愚蠢,我跟他不熟,不管他说我什么坏话,我根本不在乎!”
确实,站在特朗普的角度,一个是对付起美国显得有心无力的卡尼、一个是口口声声说“我不管美国人喜不喜欢我、反正为加拿大人而战”的博励治,既然要打交道,当然是挑软一点的柿子捏。
与此同时,加拿大国内也掀起一番讨论——
许多网友表示,自由党就应该趁热打铁,趁着支持率回升,赶紧宣布大选,别等热度过了,又是苦战一场。
但也有很多加拿大人对此表示反对:被特鲁多坑了10年,转头说忘就忘,活该被美国盯上,“国民智商有点堪忧”。
当然,还有很多人站中间,表示想多给自由党一些时间,看看卡尼是不是能真的做出一点成绩和改变,一看经济、二看对美国能不能强硬起来。
能不能对付特朗普先不说,经济是很多加拿大人在下一次选举时考虑的条件之一,毕竟现在关税战开打,再过2周第二轮全球关税下来,日子更难过。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公布最新报告,2024年加拿大经济虽然表现强劲,但特朗普发动的全球贸易战可能会彻底抵消这一增长势头,预计2025年和2026年GDP增速仅为0.7%,相比去年12月的预测下降了1.3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本周二统计局公布数据,2月份年度通胀升至2.6%,已经比经济学家普遍预测的要高了,央行恐怕会再次出手加息!
如果特朗普4月2日真的按时实施全面关税,预计2025年加拿大通胀率将上升1.1个百分点,达到3.1%!
2026年,通胀还会维持在高位,预计在2.9%上下,这个数字也远超央行设定的目标区间。
如果真是这样,央行可能被迫加息1.0%至 1.25%,抑制通胀!
关税战下,加拿大的物价已经逐渐上涨,原本就逆天的物价再飙,民不聊生。
连菜都快买不起的加拿大人,下一次选举会选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参考链接:
https://www.ctvnews.ca/politics/article/trump-says-he-would-rather-deal-with-a-liberal-than-a-conservative-calls-poilievre-no-friend-of-mine/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86378/mark-carney-liberals-lead-conservatives-ipsos/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86881/donald-trump-canada-51st-state-republicans-town-halls/
麦当劳招牌大翻车! 惊现”霉菌薯条砖” 网友集体看yue! 1220万人围观
加拿大麦当劳本周搞创新推素食菜单,刚掀起讨论,结果后脚就暴大雷——招牌炸薯条“大翻车”!
一个网名为@petty_mack的小哥表示,自己就在麦当劳后厨上班,拍了一段炸薯条区的“恐怖真实现况”,直接看yue了一票网友!
短短不到一分钟的视频,瞬间吸引了超过1220万次观看量。
视频中,只见小哥从薯条出料设备的收集槽中取出一大坨“白紫色物体”,表面覆盖着明显霉斑,不说都看不出来是薯条的残渣。
这些发霉的薯条很显然是长时间未被清理的残留物,堆积成一团,甚至形成砖块大小的霉菌块。
从霉菌的严重程度来看,估计都放了一个月、甚至更久。
当然,这是后厨的景象,普通人来买麦当劳,肯定想象不到自己吃进嘴里津津有味的薯条,可能接触过这些霉菌!
前段时间,外网论坛也有快餐店员曝光薯条出料设备内部长时间未经清理,各种零件上早已布满霉斑,但员工仍在继续使用,画面令人作呕。
当时这个曝光者没有说自己是在哪家快餐店工作,但网友都猜是麦当劳,这次曝光出来,大家更加确信了。
视频曝光后,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表达了对麦当劳的失望和愤怒——
“天啊!我再也不吃麦当劳了!”
“麦当劳就是垃圾快餐,毫不意外。”
“他们的食物竟然会发霉。”
当然,也有不少人为麦当劳发声,表示这是个别店面管理不当,公司都有清洁标准和要求的,自己在麦当劳工作时,每天都会按要求清洁设备,并强调这是工作的一部分,要怪就怪负责的店员偷懒。
作为全球知名的快餐品牌,麦当劳一直以其标准化管理和食品安全著称,但这段时间麦当劳接连暴雷。
除了薯条设备出现发霉不明物,还有去年10月的“汉堡事件”。
当时,麦当劳爆发“大肠杆菌”疫情,全美10个州的49人中招,还有一位老人不幸去世。
感染者在发病之前都在发病前吃了麦当劳的Quarter Pounder汉堡,里面的新鲜切片洋葱和1/4磅牛肉饼隐藏病源,导致这些人集体出现严重胃痉挛、腹泻甚至呕吐的症状,有人病重出现肾脏问题,严重到要住院,引起恐慌。
突发! 客机起飞1分钟惨烈坠海! 已12人遇难 著名音乐家丧命; 1家3口葬身飞机残骸
突发!一架客机刚起飞后不久就坠海,目前已确认12人遇难,搜救队员还在打捞剩下的乘客!
坠机发生在17日晚,一架宏都拉斯兰萨航空公司的客机从罗阿坦岛(Roatán)起飞,原定前往拉赛巴港(La Ceiba)。
罗阿坦岛是洪都拉斯的热门旅游目的地,现在有正值春假,不少了游客都到当地度假。
没想到飞机才刚上天1分钟,就出现机械故障,整个飞机失控不断往下掉,机长手忙脚乱,在空中盘旋了一会儿之后,还是坠入大海!
洪都拉斯民航部门官员表示,当时飞机才刚起飞,离开跑道之后突然来了个紧急右转弯。
当时附近还有渔民在钓鱼,目睹这恐怖的一幕,“那架飞机差点就撞到我们了!”
这架客机当时载了15名乘客和3名机组人员,飞机坠海后,当局立即开始展开搜救,目前已经确认12人死亡、5人获救、1人失踪!
飞机残骸掉在了距离海岸约1公里的地方,搜救队彻夜打捞,一名女性乘客被捞上岸是还有呼吸,被担架抬出水面。
虽然还有1人下落不明,但根据现场状况和水温,当局已经明说:“还差一具尸体没找到。”
根据当地媒体公布的乘客名单,机上乘客包括了1名美国公民、1名法国公民和2名未成年。
美国国务院发布最新声明,确认“一名美国公民在飞机失事中死亡”;法国籍乘客命大活了下来,但受了伤还在医院接受治疗。
在死难者名单中,媒体发现了56岁著名音乐家和政治家马蒂内兹(Aurelio Martinez)的名字,他是加里富纳民族音乐界的著名人物,也在出事飞机上。
由于这起坠机才刚发生,当局还在厘清事故原因,宏都拉斯总统卡斯楚表示,已启动紧急行动委员会调查事发经过。
据已知信息,出事的这架飞机是捷流41客机,由英国制造,坠海前出现“明显机械故障”。
除了洪都拉斯空难,今天瑞士也传出飞机坠毁、全机遇难的新闻!
据报道,3月13日,一架飞机从丹麦出发,飞往瑞士,然后在昨天晚上返回丹麦,却没想到,飞机在返途中失事,坠毁在一个人口密集的村镇。
飞机突然坠毁在拉蓬特查穆埃什村北郊,落地就爆炸起火,被完全烧毁,变成一地残骸。
瑞士警方表示,这架飞机上应该坐的是1家3口,全部丧生!
不仅如此,3月16日晚上,美国一架客机也在降落时撞上跑道!
不出意外,这次撞跑道的飞机还是达美航空,当晚10点10分,这架从佛罗里达飞抵纽约的客机正准备降落。
只见飞机逐渐接近跑道,就在这时,空管呼叫了飞行员:“有人看到你们的一个机翼冒出火花了!”
飞行员检查之后,发现飞机左翼擦撞跑道,立即复飞。所幸,这架飞机最后还是安全降落了,机上76人全员平安落地。
最近飞机出事得确实频繁,2025年才过了3个月,就已经大大小小空难事故接连发生,令人担心。现在又是春假期间,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吧。
刚刚! 美国宇航员重返地球 满脸憔悴 被困286天失重+中辐射 无法站立行走!
终于!就在刚刚,“流浪”太空9个月的宇航员回家了!各大电视台都在直播他们回到地球的瞬间!
美东时间下午6点,美国宇航员布奇·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苏尼·威廉姆斯(Suni Williams)搭乘SpaceX“自由号”载人龙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并在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海岸安全着陆。
滞留太空286天后,两人终于回家了。
他们这趟上去搭波音“星际客机”抵达国际空间站,原定停留10天,没想到NASA的“亲儿子”波音坑爹,不仅飞机造不好,连飞船都脆皮,结果就是两个倒霉的宇航员“流浪”了快9个月。
结果就是“亲儿子”闯的祸,被“野孩子”SpaceX接回来了,马斯克出手派飞船上去,今天凌晨接到的人,飞了17个小时,重返地球。
可以看到,两个宇航员刚上天的时候还风光满面,然后经历了9个月的太空生活,被折磨成这样了——
这次落地之后,布奇和苏尼还回不了家,要被送去休斯顿的约翰逊航天中心接受医学评估。
长时间生活在太空,对宇航员的身体可能会造成一定影响包括肌肉萎缩、骨质流失、视力下降问题。
今年1月份,苏尼在和地球连线的时候就表示,自己因为长期处于微重力环境下,“已经不记得走路是什么感觉了。”
“我在这里待得够久了,现在我一直在努力回忆走路是什么感觉。我已经很久没有走路,没有坐下,也没有躺下了。”
之前也有医生担心,长期生活在太空的宇航员回到地球的时候,可能无法独自行走。
从刚刚电视画面来看,确实她还需要工作人员协助才能站起来,无法走路,是被推出来的。
预计两人今天就会开始康复计划,第一阶段的重点是步行、灵活性和肌肉强化。
肺病学家、空军退伍军人 Vinay Gupta 博士表示,一般宇航员可能需要长达六周的康复才能恢复体力,康复过程包括指导性锻炼和营养计划,而考虑到二人在太空的长期滞留以及他们的实际年龄,恢复的时间恐怕更长。
不仅仅是重力问题,宇航员还暴露在极端水平的太空辐射环境中。在国际空间站仅一周时间,宇航员受到的辐射量就相当于在地球上一年的辐射量。
NASA表示,长时间暴露在重辐射环境会增加患癌症、中枢神经系统损伤、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但不管怎么样,两人终于平安返回地球,可喜可贺,希望他们能早日适应回家。
彻底凉凉! 加美边境”大清洗” 温哥华女子被抓虐待12天! 50万加拿大人封杀美国
特朗普疯言疯语下,加拿大和美国两国关系越来越差,一波“抵制美国、捍卫加拿大”的抗议潮才刚过去,越来越多加拿大人开始“封杀”美国了!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公布最新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2025年2月份从加拿大陆地边境进入美国的旅客减少了近50万!
往年春假,大批加拿大人扎堆南下往美国跑,奔向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度假,但今年不一样了,大家都不想辛苦攒下来的钱花在美国身上,纷纷改签。
坐客运巴士去美国的人数从去年的269万人跌到今年的223万人,创下新冠疫情以来新低水平,当时还是因为政府实施旅行限制措施!
可以看出,大家是真的不想去美国了,温哥华本地旅行社表示,加拿大人现在就连加勒比海都不一定去了,因为他们收美金,改去斐济、日本、葡萄牙等国,性价比更高。
因为关税政策生效,加拿大各省实施反制报复政策,现在跨境买东西都得多交关税,不仅旅客人流量少、就连卡车司机运输也减少,从49.3万降至47.3万。
美国移民律师伦·桑德斯 (Len Saunders) 表示,他住在BC隔壁华盛顿州的一个小镇,人口只有6000人,主要靠接待加拿大跨境旅客拉动当地经济,现在就像空城。
以往很多加拿大人会开车下去“一日游”,然而现在“这就像新冠疫情重演一样,特朗普的言论让大家不想来这里。”
“加拿大人的数量大幅减少,从Costco停车场和Trader Joe's就能看出来。”
桑德斯表示,都是因为特朗普成天把吞并加拿大挂在嘴边、到处乱砍关税大刀,一张嘴就拉仇恨,搞得大家都不想去了。
加拿大人取消美国行,受影响的不仅仅是加拿大本地的旅游业,美国旅游业也面临衰退,加美边界的32家独立免税店人流稀少。
“本来疫情结束到现在,生意就没有完全恢复,现在因为抵制潮更惨,销售量下降了约80%。毫不夸张地说,情况非常糟糕。这非常令人担忧!”
加拿大人封杀美国原因一是因为讨厌特朗普、二是因为关税加元兑美元汇率不佳,就算为了自己的钱包,也会选择更便宜的度假目的地。
不仅如此,特朗普正大动刀斧地“赶人”,非法移民首当其冲、黑帮成员扔上飞机就给送回去了、现在就连合法移民都驱逐!
最近,“加拿大女演员在美国边境被抓拘留2周”的新闻上了各大新闻头条。
移民律师正式警告,这个案例就是美国在“杀鸡儆猴”,现在去美国工作已不再像以往那样顺利了!
被抓的女演员名叫贾思敏·穆尼(Jasmine Mooney),是一名BC的一个女老板,曾出演过《American Pie(美国派)》系列电影。
3约3日,她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附近跨境时被抓,拘留了约12天,上周末才回到温哥华。
家人透露,贾思敏在拘留期间遭受“非人道”待遇,被关押在亚利桑那州一间没有窗户的混凝土牢房中,灯光24小时不灭,没有床垫、没有毯子,卫生设施极其有限,一个牢房内关了30人。
然而,被抓的不仅仅她一个人。
美国移民律师吉姆·哈金(Jim Hacking)表示,过去10天内,各大边境都出现类似的案件,甚至就连持有美国绿卡的人都被拘留或驱逐,“这种情况前所未有”!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政府正在全面打击合法移民!
加拿大这边的移民律师也提醒所有人,夏天旅游高峰期还会有更多类似的情况出现,所有人需要提高警惕了,现在美国边境官员的工作已经从“协助入境”变成“阻止入境”。
在美国被拘留,可不是一个美好的经历,各位加拿大人要小心。
距离特朗普下一轮“对等关税”只有2周时间,今天白宫放出风声,表示新的关税可能不一定“对等”,针对每个国家制定不一样的税率。
也就是说,关税战大概率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加上特朗普死咬加拿大不松口的样子,加美关系一时半会儿是好不了了。
意外逆袭! 自由党支持率再飙升 碾压保守党! 总理却认怂: “反制美国手段有限”!
加拿大最近的政治局势可谓是风云变幻,自由党凭借新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上台后,民调支持率一路飙升。
根据今天最新公布的民意调查,自由党的支持率不但全面反超保守党,领先幅度还正在变得越来越大!
根据益普索(Ipsos)的最新民调,自从卡尼接替特鲁多担任总理后,自由党支持率迅速攀升,已达到42%,而保守党则落后6个百分点,仅有36%的支持率。
是自2021年以来,自由党首次在民调中取得如此明显的领先优势。要知道,之前的几年里,保守党一直稳居民调榜首,最多时甚至接近50%的支持率,结果现在硬是被卡尼带着自由党杀了个回马枪。
为啥卡尼这么受欢迎?首先,大家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可能性:年轻人,尤其是18到34岁的选民重新回归自由党;女性选民也明显增多,对卡尼的好感度爆表,形成了前所未见的性别投票差距。
同时,过去几年支持新民主党(NDP)的选民也转投自由党,NDP的领袖辛格(Jagmeet Singh)显然吸引力不够。这让自由党在多个省份,尤其是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益普索公共事务首席执行官达雷尔·布里克(Darrell Bricker)分析称:“特鲁多的离任是其中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是美国南部的局势和特朗普对加拿大的直接攻击。第三个因素是,那些考虑投票给保守党以求变的加拿大人,现在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一个重新焕发活力的自由党。”
然而,在国内政治形势一片向好的同时,卡尼面临的挑战并不简单,尤其是在贸易战上,卡尼已经开始服软。
尽管卡尼上台初期态度强硬,喊出了“针锋相对”的口号,可就在昨天晚上,卡尼刚从欧洲回来,就坦诚地表示,加拿大对美国不可能真正做到完全“对等反击”。
卡尼直言:“我们的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根本无法跟他们进行完全的对等关税反击。” 之前的豪言壮语突然变得很现实,他不得不承认,加拿大的反制手段“很有限”。
欧洲访问期间,卡尼原本寄望于盟友支持,但收获却很有限。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Keir Starmer)虽然对卡尼表达了热情欢迎,但都刻意避开了对美国的公开批评,没有任何具体支持的承诺。
法国甚至没有批准《加欧自贸协定》(CETA),英国和加拿大的贸易协定也陷入停滞,卡尼只能带着盟友们的客套话空手而归。
卡尼眼下似乎已经失去耐心,直言加拿大并非美国,无法和特朗普进行“对等较量”。
除了贸易战的压力外,卡尼还面临着个人资产和潜在利益冲突的质疑。
在伦敦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他的资产是否已放入保密信托以及如何避免利益冲突时,卡尼明显被激怒了,一度怒怼记者:“先问问你自己!”
他强调,自己已经遵守了所有道德规定,将个人资产提前放进了保密信托,根本不存在利益冲突。
不过,外界对卡尼资产的质疑依然存在,保守党甚至要求他全面公开资产信息,以消除公众疑虑。利益冲突与道德专员办公室也已经介入调查。
但目前卡尼拒绝回应具体细节,坚持自己已超越规定,将资产置于保密信托,以此表明清白。
至于加拿大下一步咋办,卡尼倒是有些想法。他表示加拿大会竭尽全力维护国家利益,包括考虑放弃采购美国F-35战机,转向欧洲厂商。
除此之外,还将坚持推进加拿大自己的环保计划,利用特朗普政府退出全球气候协定的机会,进一步领先美国。
可这些听着挺美,真干起来能成啥样,谁也不知道。毕竟,美国那边态度强硬,欧洲这边帮不上忙,卡尼这总理当的,真是急出一身汗。
卡尼的上任为自由党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他在应对美国关税战和国内政治压力时,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加拿大的未来将如何发展,卡尼能否带领加拿大成功渡过贸易风暴,稳住国内支持,还得看他接下来如何出牌了。
参考链接: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86378/mark-carney-liberals-lead-conservatives-ipsos/
https://www.thestar.com/politics/federal/mark-carney-admits-canada-is-limited-in-its-response-to-donald-trump-s-tariffs-at/article_c2229942-0327-11f0-b145-af67e9d63c5f.html
https://www.thestar.com/politics/federal/mark-carney-tells-reporter-to-look-inside-yourself-over-questions-on-blind-trust/article_3b1ae824-0376-11f0-b66c-a781c245b221.html
突发! 飞机刚上天就坠毁 爆炸起火! 美国航空业爆惊天丑闻 草菅人命!
就在今天一大早,美国天上又掉飞机了!
当地时间早上7点40分,一架从德克萨斯州梅斯奇特机场(Mesquite Airport)起飞,没想到刚上天没多久,就直直冲向大地坠毁了!
机场附近的一个居民的家门口监控拍到了飞机坠毁的画面,只见这架塞斯纳喷射机颤颤颠颠地掉下来,坠地瞬间爆炸起火,下一秒浓烟冲天!
机场立即联系救援部门,等搜救队找到空难现场的时候,已经是一地的残骸了,满目疮痍。
据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报告,这架飞机上当时仅有一名飞行员,当场遇难,但目前尚未公布身份,警方已到达现场调查事故原因。
这不是美国这周掉的第一架飞机了,3月10日,一架医疗运输直升机在密西西比州坠毁,机上全员罹难!
据悉,这架医疗飞机当天中午是出去执行任务的,把患者送到指定的医院,却在返途中出事,坠毁在一片林木茂密的区域。
当时正坐在飞机上的分别是一名飞行员和两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的医务人员,全部遇难。
3月9日下午3点左右,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县,一架小型飞机坠毁在一个停车场,地面几十辆汽车受到牵连!
现场画面显示,坠机现场飞机残骸被火焰和浓烟吞没。
搜救人员透露,这架飞机上有5人,全都受伤,被救出来后立即被送去医院,所幸都存活了下来。
这架小飞机原本计划是要从兰开斯特出发、飞往俄亥俄州斯普林菲尔德市的,坠机原因还在调查中。
美国近期发生一系列航空事故,引发广泛关注,其中最惨烈的就是1月29日的民航飞机撞上直升机,67条人命陨落的悲剧。
1月31日,一架载有6人的小型医疗飞机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机场起飞不久后坠毁,机上6人和地面1人遇难。
2月6日,美国白令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在从阿拉斯加州尤纳拉克利特飞往诺姆的途中失联,后被确认坠毁,机上10人全部遇难。
据两家发生坠机事件的航空公司表示,飞机频繁坠毁事故引发了乘客的担忧,让很多人都取消了航空旅行计划。
本周二上午,达美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埃德・巴斯蒂安表示,华盛顿空难和多伦多翻机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旅客对他们失去了信心,今年出行的旅客出现减少。
“这在消费者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我们看到商务旅行和机票预订量都立即出现了停滞。安全问题的出现,让消费者对航空旅行的信心开始下降。”
与此同时,美国航空公司也表示,坠机事件是本季度收入预期下降的一个主要因素,同时下调了季度收入预期。
然而,美国航空事故频发的背后一条巨大的利益链,波音脆皮飞机、美国空管系统的疏失,都是一起起空难接连发生的原因。
昨天,媒体爆出一个猛料——美国国家黑人联邦航空雇员联盟(NBCFAE)的重要成员谢尔顿·斯诺(Shelton Snow)涉嫌向少数族裔空中交通管制员候选人泄题,帮他们作弊通过入职考试!
据《每日邮报》爆出来的录音,斯诺承诺会向部分考生提前发送考试答案,确保他们顺利通过初选,白人考生被刻意排除在外,就是为了“减少竞争”。
斯诺是驻纽约的空中交通管理主管,他在录音中再三向考生保证,他所提供的信息几乎100%准确,并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他们。
“我截取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我有99.99%的把握,它能够让你们准确回答每一道题。”
这些内部信息早在2014年就被提供给非裔、女性及其他少数族裔考生。
华盛顿空难发生之后,特朗普第一时间就谴责了招聘部门,为了所谓的政治正确,专招少数族裔的残障人士当空管,草菅人命,并表示能当空管的人都需要具备极高素养和能力,不是阿猫阿狗都能当的。
当时客机和直升机同时出现在同一个航道,空中控制塔台就人手不够,没有及时、正确地给出指示,成为撞击发生的一大原因。
哭了! BC省电费要连涨2年 每月多付这么多! 油价大幅波动 压力山大!
BC省的居民们,大家的钱包又要遭殃了!最近,不仅电费要涨,连汽油价格也呈现出罕见的大幅波动。
这电价油价齐上阵,BC省居民的生活成本将如何变化?
先说说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电费吧。根据最新消息,从2025年4月1日起,BC Hydro的电费将连续两年,每年上涨3.75%。
算下来,平均每家每月大概多掏3.75加元。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笔钱不算大,但加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能源与气候方案部长狄德安(Adrian Dix)解释说,这次涨价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主要是由于通货膨胀导致营运成本增加,还有就是Site C水电站项目即将投入使用,加上电网维护费用逐年上涨。
不过,狄德安也安慰道,即使电费上涨,BC省的电价仍然是北美最低的地区之一,“咱们的电费仅是邻居阿尔伯塔省的一半,而且这次调整幅度远低于同期累计的通胀率。”
他还强调,如果考虑通胀因素,其实2025年BC省居民支付的电费,跟40年前几乎差不多,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一点万幸吧。
这项增长计划将连续两年实施,分别于2025年4月1日和2026年4月1日生效。政府将此举措描述为一种“费率稳定指令”,确保在不可预测的经济环境中提供确定性,同时保持电费增长低于累计通胀水平。
为了缓解电费上涨可能带来的压力,省政府还特别追加了190万加元到BC Hydro的“客户危机援助基金”,预计到2026年4月前将帮助4700个遇到财务困难的家庭。
BC Hydro的CEO克里斯·奥莱利(Chris O'Riley)则表示,这次调价的初衷,其实是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确保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长期来看,这对推动本省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都有好处。”
而另一边,汽油价格最近的波动更让大家直呼看不懂!就在过去一周,大温地区的油价平均上涨了5.3分,达到每升178.44分。
但问题来了:即使是在同一天,不同加油站的价格也天差地别,有的地方每升才卖1.69加元,而另一些加油站却飙升到1.84加元,不少市民都感叹:“怎么加个油还要货比三家!”
好消息是,汽油价格或许很快就会迎来下降。由于联邦政府最近计划取消碳税,汽油价格预计将在未来几周有所下跌。
汽油分析专家帕特里克·德汉(Patrick De Haan)说:“虽然上周BC省和阿尔伯塔省油价有所上涨,但碳税暂停可能对油价产生向下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省长尹大卫(David Eby)已明确表态,BC省政府也会跟进联邦的做法,取消省内的碳税。这样一来,或许咱们开车族的钱包压力能稍稍缓解一些。
无论是电价的上涨还是油价的波动不定,BC省居民都需要更加精明地规划家庭能源支出。好在政府提供了一些支持措施,而市场的多样性也给消费者提供了一定的选择空间。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积极寻找最便宜的加油站,同时适当节约用电,或许是应对能源成本变化的最佳策略。
星巴克惨赔5000万! 热茶烫伤外卖小哥命根子毁一生 “杯子离手 概不负责”!
今天,不少人都被一条星巴克的新闻刷屏了,倒不是315被查出“黑心操作”,而是因为一杯热茶赔了5000万美金巨款!
事情发生在2020年2月8日,美国加州的一个外卖小哥迈克尔·加西亚(Michael Garcia)接了个星巴克的单子,像往常一样,开车来到一家星巴克的得来速,点了几杯饮品,然后等待订单完成。
这就是平凡的工作日,小哥自己也没想到,几秒之后,一杯滚烫的热茶就会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订单做好了,星巴克店员喊了号码,小哥伸手去取,结果就在结果托盘之后,饮料撒了。
一杯滚烫的热茶直接洒在他的腿上,小哥当场发出惨叫,痛得一脚踩在油门上,车子往前走了一段!
托盘里有一杯大杯的热茶,刚泡出来的,温度高达82摄氏度,就这么直接撒在了小哥的大腿和裆部,导致他的生殖器、腹股沟和大腿内侧三级烧伤!
加西亚立马就被送医了,但伤势极其严重,不仅需要多次皮肤移植手术,还留下了永久性的毁容。
更令人心痛的是,即使经过紧急治疗,加西亚的伤处已经没有痊愈,对任何摩擦都极为敏感,任何轻微的触碰都会让他感到剧痛。
加西亚的律师尼古拉斯·罗利(Nicholas Rowley)在诉讼中指出,这起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星巴克员工的疏忽,他们未能将热饮牢固地放置在托盘上,导致饮品翻倒。
没想到,星巴克的回应直接让人无语:“只要我们的手离了托盘,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负责任。”
这个说法,也是绝了。
罗利质问:“如果星巴克递给你一杯没有盖紧的热饮或杯子在托盘里摇摇欲坠没放好,结果洒在你身上,你还得担全责?!什么道理?!”
这一对比,陪审团显然不站在星巴克这边,你把别人的命根子都快烫没了,就想用一句“没责任”打发掉?
于是,陪审团最终裁定星巴克存在“公然忽视顾客安全”的行为,并判决其赔偿加西亚5000万美元!
面对天价赔偿,星巴克的态度也是很牛了:同情你的遭遇,但不赔钱!打算直接上诉!
星巴克这种态度惹怒了大众,引来消费者的质疑。
据悉,星巴克曾提出要以300万美元和解,后来甚至提高至3000万美元,但加西亚要求星巴克道歉、并改进热饮安全政策,双方谈崩了未能达成一致,直接被判了5000万。
事实上,加西亚的遭遇并非个例。
2023年3月,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女子杰基·兰辛(Jackie Lansing)在Tim Hortons买了一杯中杯奶茶,结果杯子突然“塌了”,滚烫的茶水洒在她的腹部和腿部,导致二级烧伤,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50万加元。
兰辛的律师表示,Tim Hortons在热饮包装和温度控制上存在明显疏忽。
惨遭欧洲抛弃!? 加拿大梦醒 单挑美国 新总理放话特朗普: 再威胁关税都别想谈!
加拿大终于认识到,在特朗普这个“巨大威胁”面前,能帮自己的,只有加拿大自己。
关税战开打2周,大家开始琢磨起特朗普到底在打什么算盘了,各种说法甚嚣尘上,其中一个就是美国想吞并加拿大,毕竟他成天把这句话挂嘴边。
不管是不是真的,反正加拿大没当儿戏,继特鲁多之后,新上任的总理卡尼也到欧洲找“帮手”去了,结果回来认清了一个现实:没有人会在这个问题上站队、明确表态支持加拿大,我们只能靠自己!
卡尼上台首次出访,就是英法两国,旨在交流国际热点议题、加强与欧洲盟友在经济、安全和外交上的合作关系,但此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之一,也是讨论如何应对来自美国的威胁
虽然作为加拿大总理,卡尼在两个国家收到了高规格款待,会见了查尔斯国王、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但在加拿大面临美国吞并威胁的问题上,盟友们似乎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加拿大。
在会后接受采访时,卡尼也被问到了这个问题,他“死心”表示:
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加拿大是可以挺身而出,为自己的发声的!也不需要对美国的每次挑衅和威胁都做出回应,很明显他们就不会尊重人,这必须停止了!
不仅如此,卡尼也当场放话特朗普:如果美国学不会尊重别人,继续威胁加拿大,让我们成为你们的“第51州”,关税和贸易协定的问题就别谈了!
卡尼之所以这样说,有可能也是因为这次欧洲行让他认清了现实,无论是法国总统马克龙还是英国首相斯塔默,都没有明确表态支持加拿大对抗美国的吞并威胁。
对此,卡尼也表示理解,毕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针对全球多个国家的,大家都在处理自己的问题,并称“加拿大不需要依赖他人来维护自己的主权”。
唯一一个向加拿大“暗戳戳”表达了支持的,就是查尔斯国王。
英国国王一般不会在公众场合明确表达政治立场,都是通过这些微小的细节释放信号的,这次对加拿大,就是授剑仪式、佩戴勋章、在白金汉宫种红枫树。
这次会见还有个小插曲,就是卡尼到伦敦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加拿大勋章摔坏了,见到查尔斯国王时自我介绍,顺便解释了一下,查尔斯还开玩笑地说要把自己的勋章给卡尼。
相较于法国,卡尼回伦敦更像是探亲,因为他曾经担任英国央行行长,2020年3月才卸任的。
总的来说,卡尼这趟欧洲之行除了加强与欧盟的合作关系,也了解到加拿大在面对美国威胁处于孤立处境。
尽管欧洲盟友在经贸和安全领域与加拿大保持紧密合作,但只要一涉及美国问题,他们显然不愿站队。
在特朗普这次关税政策下,大家都在看脸色行事,配合美国的每一步政策,做出相应的反制措施。
加拿大总理换人,不少人就担心应对措施的方向会发生变化,特朗普和特鲁多两人的关系就在关税战开打后急剧恶化,特鲁多更是多次被公开“羞辱”成“州长”。
到卡尼这里,特朗普的前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发出警告:未来和特朗普抗衡,尽量不要一对一挑衅他,尤其是在言语上!
他表示,特朗普这人其实不难懂,他能说出是美加边界是人为划定的界线,忘记这条线是1818年和英国谈判得出来的,就直接反映出他对历史的无知,且吞并加拿大这个言论,很可能就是烟雾弹。
不少专家分析,特朗普关税战背后的真正意义是想洗牌,但也不是完全针对加拿大的,而是“全球政策”。
美国股市7大巨头这两周跌破了头,美国财长也承认:“不保证美国不会陷入衰退。”
甚至有最新研究表明,美国经济正在濒临衰退,美国人拖欠车贷的速度创下历史新高,目前释放出来的警告信号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出一辙!
特朗普说要吞并加拿大,引起两国民众对立,其实是想转移公众注意力。
综合考虑,博尔顿给出的建议就是言语上别跟特朗普对着干,但手上该怎么反击报复、还怎么反击报复,别把关系搞得太死。
当然,这也只是其中一个可能性,特朗普心里打的什么算盘,只有他自己知道,加拿大能做的,也就是站稳立场,随机应变了。
参考链接: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84751/mark-carney-france-uk-visit/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82605/donald-trump-tariffs-mark-carney-john-bolton-west-block/
https://globalnews.ca/news/11084792/toronto-tariff-response/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trump-global-tariffs-canada-1.7484790
https://www.cbc.ca/news/politics/carney-arrives-in-uk-1.7485534
https://www.dailymail.co.uk/yourmoney/article-14507319/new-sign-economy-recession.html
已59死155伤! 数千人狂欢酿大火踩踏悲剧 挤爆出口逃命 遍地焦尸! 全国哀悼7天!
本是一场上千人聚集在一起,尽情享受音乐狂欢的活动,竟演变成夺命大火+踩踏的悲剧,数十条人命就这样没了!
现场全是充满绝望的哀鸣,大家疯狂挤压踩踏,都想杀出一条生路,结果全被困在烈焰火海中,化成一具具焦黑的尸体!
悲剧发生在3月16日凌晨1点半左右哦,也就是刚过去的周日,欧洲巴尔干半岛中部国家北马其顿。
一家夜店正在举办音乐会,现场观众就来了1500多人,大多是年轻人,熙熙攘攘地,大家满脸兴奋,享受着耳膜被音乐震动的刺激感,身体随着音乐摇摆。
周六的晚上,大家抛去一周的烦恼,尽情地享受着此刻的律动。
却没想到,就在这时,舞台上喷出的烟花火星子蹦到了天花板,下一秒,整个舞厅上方就燃起了熊熊大火!
火星子一下子就蔓延开来,演变成一场大火,瞬间吞噬了整栋建筑,大家瞬间就陷入了混乱,疯狂抱头逃命!
这个夜店舞厅是为了活动临时搭建起的,本来是个地毯仓库,只有一个出入口,1500个人同时疯狂往外挤,现场混乱程度可想而知。
在被热气火焰追赶的时候,一个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如骨牌一样一个个倒下,然后被踩踏。
22岁的玛丽亚·塔塞瓦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表示,观众当时都冲向出口,她被挤在里面走不出来,好不容易铆足了劲往外逃,不小心摔倒在地,遭人踩踏。
“所有人都只想着自救,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逃出来的,但很多人都死在了里面。”
塔塞瓦是和25岁的姐姐一起去夜店的,在混乱中走失了,家人们一直在找她,但“我们在医院里根本找不到她。”
等到遇难者名单出来了,她们才知道她没能逃出来。
事故发生之后,警方和消防员立即赶到现场灭火救援。参与救援的红十字会志愿者透露,大多数死伤者都是18-20岁的年轻人。
“现场情况很残酷、非常混乱,太惨了,很多年轻人丧生。”
据目前统计,此次大火踩踏事故酿成了59人死亡、155人受伤。
由于现场很多未成年人是用的假身份证去夜店,目前只有35名死者的身份确认了。
这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悲剧震惊了全国,内政部长潘切·托什科夫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火灾是由音乐会上灯光效果所用烟火引发的,烟火还触发了洒水器。很可能是火星引燃了天花板上易燃材料的部分,导致火势在短时间内蔓延至整个迪斯科舞厅,同时产生大量浓烟。”
目前,当局正在调查这起悲剧,对事故原因展开彻查,并拘留了夜店老板及演出组织者,对此次事件高度重视。
当地时间16日下午4点,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宣布全国哀悼7天,悼念在此次火灾中遇难的民众。
这个场地的注册人流容量是250人,结果塞了这么多人,中间还一度将数字下调到500人,也是很夸张了。
此外,政府还下令对全国范围内的夜总会、娱乐场所进行紧急安全检查,确保此类悲剧不再重演。
总统达夫科娃前往斯科普里医院看望伤者,承诺政府将全力救治伤员,并彻查事故责任。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是“沉痛的一天”,政府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帮助遇难者家属。
目前,155名伤者中,有22名人情况危急,北马其顿计划将部分患者送往土耳其、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希腊接受治疗。
保加利亚已派出空军飞机前往北马其顿,将5名重伤员接走了;希腊也伸出援手,将3名伤者接到塞萨洛尼基的医院接受治疗。
清晨的太阳升起,几个小时前还人声鼎沸的夜店,已经被烧成了天花板破大洞的废墟,外面躺满了被彻夜挖出来的死难者尸体,悲痛欲绝的家属跪在地上哭泣,整个大地充满了悲伤。
近年来,这种舞台烟花喷火花导致惨烈伤亡的悲剧层出不穷,希望当局能加强规范这类场所,不让悲剧重演吧。
恐怖! 高富帅中国留学生竟是变态色魔 受害者或超百人! 豪华公寓成犯罪现场!
一个28岁的中国留学生,表面上是伦敦大学学院(UCL)的机械工程博士生,住着豪华公寓,手戴劳力士,衣柜塞满名牌,活脱脱一个“高富帅”人设。
可谁能想到,这家伙背地里竟是个彻头彻尾的变态!他用酒精和毒品把女生迷晕,拖回家侵犯,还得意洋洋地偷拍视频当“纪念品”。
更恐怖的是,警方怀疑受害者可能高达上百人,横跨英国和中国两地。这案子最近在英国庭审,细节一曝光,简直让人头皮发麻、心底发寒!
邹某(Zhenhao Zou)来自广东东莞,20岁时赴北爱尔兰女王大学学习机械工程,2019年转到伦敦UCL攻读硕士,后继续读博士。
2024年1月,警方突袭他位于伦敦东南部Elephant and Castle的公寓,发现大量迷药和作案工具,包括GHB(俗称“失忆水”)、氯胺酮、摇头丸和滴管等。
他还在公寓内安装了4个隐藏摄像头,电子设备中存有1277段偷拍视频和照片,记录了他侵犯女性的过程。
警方调查发现,邹某长期以来通过社交媒体和约会软件,伪装成“28岁、经常健身的博士生”,以聚会或学习交流为由,诱骗大量女性到家中喝酒。
线下,他混迹派对、酒吧或KTV,主动为女性调酒并加入迷药。等受害者失去意识,他会以“送回家”为由将其带回公寓实施侵犯。
一名受害者回忆,她在伦敦唐人街与邹某喝酒,最后记得自己在街上呕吐,醒来时已被侵犯,银行卡也不见了。
另一名女生在派对上喝了他调的酒,想找人送她回家,却被他以“醉酒独自回家不安全”为理由留下,随后遭到侵害。
邹某对公寓的隔音效果很看重。他曾在租房广告中要求“隔音好”,法庭上曝光的视频显示,一名受害者求饶时,他冷冷地说:“这里隔音效果很好。”
在中国,一名女性喝了他的酒后险些被侵犯,她尖叫起来,他因担心邻居听见而放弃。这些细节显示他选择地点时早有计划。
邹某还特别喜欢炫耀,他在中国参加过线上相亲节目,声称一年睡过100多个女生,手机里存满女孩照片,常称是“前女友”,但可能是网上模特照。
他在英国也闲不下来,每月花4000英镑租公寓,戴劳力士手表(同学怀疑是假的),穿名牌衣服,拎路易威登包。
邹某做过植发、双眼皮、下巴填充等整形手术,连牙齿都整了,常化妆提升形象。对外,他宣称对女生慷慨,送过贵重礼物,但警方在他家发现一个Fendi盒子,里面装着从受害者身上拿走的内衣、首饰等物品。
这案子是怎么暴露的呢?2023年11月,一个受害者勇敢报警,警方顺藤摸瓜,2024年1月突袭了他的公寓。
搜查邹某住宅的过程中,发现58段强奸视频,确认10名受害者,但估计实际受害者可能达100人,其中一半在英国,一半在中国。
视频中,大多是华裔年轻女性,有的昏迷,有的挣扎求饶。陪审团观看时深受触动,而邹某在庭上表现冷漠,仅说想与律师谈谈。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他在法庭上大言不惭地承认自己喜欢与失去意识的女性发生关系,称视频是“纪念品”,还辩称这都是“角色扮演”,警方和法庭不予采信。
目前,邹某被控11项强奸罪、3项偷窥罪、3项持有管制药物意图强奸罪及1项非法监禁罪,刑期将在6月公布。
警方正寻找其他受害者,呼吁提供线索。高级警官索斯沃斯(Southworth)称他“对女性构成威胁”。
受害者中,N女士在派对被下药,L女士在唐人街断片后被侵犯,她们的证词对定罪至关重要。
警方估计,有些受害者甚至不知道自己被侵犯过,等真相大白时,她们的痛苦可想而知。
希望正义来得还不算太晚,也提醒大家,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别轻易相信帅哥!
出”屎”故了! 客机厕所高空集体堵塞 300名乘客崩溃! 煎熬5个小时…
300多名乘客,14小时航程,12个厕所堵了8个,只剩下1个商务舱厕所能正常使用!
印度航空126号航班乘客,最近就经历了这样一场“史诗级的憋尿挑战”,不仅让乘客们痛苦不堪,还直接导致航班被迫返航,堪称航空史上能“载入‘屎’册”的事件。
3月5日上午10点59分,印度航空AI126航班从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准时起飞,目的地是印度德里的英迪拉·甘地国际机场。
原本一切顺利,然而起飞仅1小时45分钟后,噩梦开始了。
机组人员接到乘客反映,机上部分洗手间无法使用。随着时间推移,情况急剧恶化——12个厕所中有8个相继“罢工”,数百名乘客只能排长队使用仅剩的几个功能正常的厕所,商务舱的厕所更是爆满。
机上乘客拍摄的画面显示,当时现场一片混乱,许多乘客站起身来,围着乘务员想了解情况。有乘客甚至憋到跳脚,厕所队伍远远望不到头。
当时,飞机已经飞越大西洋,接近格陵兰岛上空。考虑到欧洲大多数机场限制夜间运营,加上厕所危机愈发严重,机长做出了艰难决定:掉头返回芝加哥。
这意味着乘客们又要再忍受约5小时的返程飞行,总计在空中度过近10小时——而全程只能依靠极少数可用厕所。
起初,印度航空试图淡化事件,仅称航班因“技术问题”返航。但随着社交媒体上“印度航空12个厕所堵11个”的消息迅速传播,航空公司被迫在3月10日发布正式声明,承认厕所堵塞事件,但纠正了网传数字——是8个厕所无法使用,而非11个。
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场厕所灾难并非机械故障,而是有乘客将塑料袋、破布和衣服等异物冲入马桶,导致排污管道严重阻塞。印度航空甚至罕见地公布了几张维修人员清理管道的照片,画面触目惊心:排污管完全被碎布等异物塞满。
航空专家马克·马丁(Mark Martin)接受采访时表示,飞机上出现一两个堵塞的厕所并不罕见,但如此大规模的故障“几乎不可能”发生,除非是严重的机械故障。
然而,印度航空的证据表明,这正是由乘客不当使用厕所造成的。
有意思的是,一些经常乘坐印度航空的旅客对此似乎见怪不怪。“我妈妈曾乘坐从纽约飞往德里的飞机,马桶水漏到了过道里,这在印度航空简直是家常便饭,”
还有网友半开玩笑地评论:“和印度人一起坐飞机10小时,没有厕所,这简直就是地狱第四层。”
更有人调侃:“你是说一架满载印度人的飞机,飞往印度,在空中突然变成了印度?”
印度航空在声明中承认,这不是第一次发现乘客将异物冲入厕所。过去他们曾从管道中清出毯子、内衣和纸尿布等物品。
航空公司借此机会严肃敦促乘客:“请仅将洗手间用于其应有的用途。”
所有乘客降落芝加哥后正常下机,航空公司为他们提供了酒店住宿和替代航班。而这架不幸的波音777-300ER则需在机场停飞两天,进行彻底清洁和维护才能再次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