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热点

Exclusive Content

震惊世界! 百年寺庙被曝埋葬数百女性 遭性侵毁容焚尸 太可怕了

一个每天被上千人朝圣的“圣地”,背地里居然干着肮脏龌龊的见血勾当,上百个年轻女子的生命终结在此,成为残破不堪的尸体,被埋葬、被焚烧。 这个光用文学描述都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居然真实发生了。 近日,“神奇的国度”——印度爆出了一个恐怖血案,被百姓奉为圣地的神庙,居然可能埋藏着数百具尸骨,瞬间引发整个社会震动! 这个事情之所以被爆出来,是庙里的一个清洁工爆料,说他曾在1995至2014年期间目睹、甚至参与埋葬大批谋杀案遇害者遗体! 7月11日,这个清洁工作为法院保护证人,现身卡纳塔克邦法院。 他全身披黑,只露出眼睛,表示自己曾被迫处理大批“不正常死亡”的尸体——其中许多是衣物不整、下体受伤的少女与妇女,更有遗体带有酸液灼烧痕迹。 “我无法再承受这些记忆,也无法继续沉默了。” 他表示,自己是在当时的主管威胁与殴打下,才被迫一起掩埋尸体的,对方出言恐吓说如果不乖乖听话,“你和家人都会被一起埋了!” 埋尸的地点遍及寺庙附近的树林、河岸、村子后山等,“在我任职的近20年里,被处置的尸体数量高达数百具,部分尸骸是直接用柴油焚烧的。” 为证明自己没有撒谎,他还亲自前往一个旧址挖出了一具遗骸,并由律师向警方提交了尸骨及照片。 根据法庭文件,2010年,男子接到上级主管的通知,对方让他去距离寺庙30公里的地方,结果他到了现场就发现一名看起来只有12-15岁少女的尸体。 “她穿着校服衬衫,裙子与内衣失踪,颈部有勒痕,明显遭到性侵。他们命令我,说让我把她和书包一起埋了。” 他还回忆道,有一位20多岁的女子被毁容后,被人用报纸包裹起来焚烧,他还被命令把死者的鞋子的个人物品都收集起来,“一并烧毁”。 2014年,男子亲戚的小孩在寺庙遭受性骚扰,嫌犯正是就是他主管的熟人。 于是,他下定决定,带着全家人连夜出逃,开始了长达12年的流亡生活,辗转他州、频繁更换住址,更不敢联系任何老友,就怕被人找到。 现阶段,这些描述均被警方记录在案,特别调查小组已经立案调查。 事实上,这个Dharmasthala寺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卷入强奸谋杀的风波中了—— 1987年,17岁少女Padmalata遭强奸杀害,曾引发当地居民大规模游行抗议。 2012年,一名名叫Sowjanya的少女在树林中被发现尸体,身上多处性侵与暴力迹象,案件至今未破。 维权律师Balan指出,Dharmasthala的相关案件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如今终于有人愿意以证人身份站出来,“这是正义的曙光”。 据悉,这个Dharmasthala寺庙是由Heggade家族世袭管理的,现任首席为Veerendra Heggade,现为印度议会上院议员,由总理莫迪提名,在地方十分有影响力。 换句话说,背后权力关系网深的很。 目前,这个事件已经在印度国内、甚至国际社会引起舆论风暴,政府设立的特别调查小组已展开初步现场勘查,证人也表示愿意接受测谎、脑电图等科学检测。 这个Dharmasthala寺庙位于印度西南部卡纳塔克邦的西高止山脉山脚下,是一座拥有逾800年历史的朝圣之地,每天都会有2000名信徒前来。 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样一座表面祥和的小镇,背地里居然会是埋葬上百名妇女儿童尸骸的大型坟墓...

可怕!华人超爱的豪华邮轮出人命 连捅数刀后 男子跳海抢救无效 乘客惊呆

现在正值旅游旺季,不少华人选择搭邮轮出行。高大上、吃喝玩乐一次搞定,省心又舒适,是不少家庭出游的首选。 然而,近期关于邮轮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让人开始有些担心。 前不久,加拿大华人常坐的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才刚通报集体感染事件,没想到没几天,同一家公司的另一艘邮轮又出事了。 这一次出了人命! 事发在“海洋标志号”(Icon of the Seas)上。 这艘船号称全球最大邮轮,总吨位超25万,可载7600人,造价高达20亿美元,甲板多达20层,堪称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 7月18日晚,这艘巨轮正行驶在巴哈马海域。 船上一名35岁的南非籍男船员,疑因私人纠纷与一位28岁的女同事发生激烈争执,过程中竟失控连捅对方多刀。 行凶之后,该男子当晚7点左右从邮轮上一跃而下,跳入茫茫大海。 邮轮随即启动“奥斯卡警报”——一种专门用于船员或乘客落水时的紧急应对机制。 几千名乘客立刻就感觉事情不对,出现短暂混乱。 邮轮调转航向、派出小艇展开搜救。男子不久后被打捞起来,虽经多轮心肺复苏,最终仍抢救无效。 事件发生后,皇家加勒比公司发表声明确认男子已身亡,并向其家属表达哀悼,称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 受伤女子同为南非籍,伤情稳定,目前正接受治疗。 就在这起命案发生前几天,皇家加勒比旗下另一艘邮轮“海洋领航者号”(Navigator of the Seas)发生了群聚感染。 7月4日,这艘邮轮从洛杉矶出发,计划前往墨西哥,途中却出现大量乘客身体不适。 多人接连出现呕吐、腹泻、胃绞痛等症状,整个旅程陷入混乱。 根据美国CDC通报,共有134名乘客和7名船员中招。初步判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示意图 这种病毒高度传染,极易在邮轮这类封闭环境中传播,极少量病毒颗粒就可能造成感染。 根据规定,一旦邮轮上有超过3%人员出现胃肠道症状,必须向CDC报告、接受卫生介入。 截至目前,2025年内已有18艘邮轮触发该通报机制,其中包括皇家加勒比的多艘船只。 即便是看上去最豪华的度假方式,也同样潜藏风险。出游别忘了多点警觉。 愿每一次远行,都从容、顺利,也平安归来。

刚刚! 大型商场爆枪声 人群尖叫逃命 警铃狂响! 目击者亲述: 有人拖婴儿车狂奔!

突发!就在刚刚,人来人往的购物中心突然爆出巨大枪声,人们惊慌逃命,争先恐后地往门口冲,商场里警报大作! 据最新消息,今天下午4点30分左右,美国马萨诸塞州第三大购物中心——Holyoke Mall突发枪击事件。 今天是周五,很多人都往商场跑,大人小孩都在悠闲迎接周末,人流量很大。 就在这时,商场内的Round One娱乐中心入口处突然传出砰——砰——枪声,大家本来在买衣服吃饭,下一秒就被吓得魂飞魄散,立即作鸟兽状四散开来,慌忙寻找庇体。 突如其来的枪响,引发现场人们的恐慌。 一名目击者表示,“我听到砰砰几声,然后就看到人们四处奔跑,商场里的警报声和广播声此起彼伏。” 他回忆,“大家都在喊‘快跑!’我看到有人带着婴儿车冲出门口。” 接到通报后,当地警方几分钟就赶到了现场,立即控制了各大出入口,并在最短时间内锁定枪手的位置,并将其制服逮捕。 所幸的是,截止发稿前,尚未传出有人伤亡的消息,美国警察这次出警迅速。 警方在第一时间发表简短声明,证实案件发生在Round One娱乐中心附近,并强调:“目前已控制住了,没有无辜群众受伤或死亡,商场暂时封闭配合调查。” 目前,警方尚未公布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也未透露其是否持合法枪支或作案动机,初步排除了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这个Holyoke Mall建于1979年,是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第三大购物中心。商场总面积达160万平方英尺,内设135家零售商店及餐饮店,包括知名连锁品牌、电影院及亲子娱乐设施,日常人流量巨大。 枪击发生的时候,商场内正值晚高峰,枪声触发了警报系统,警铃大作。 当地居民Jillian Vega听闻这里发生枪击,担心起日渐恶化的治安。 “我们以为这种事只会发生在别的城市,但今天它发生在我们眼前。在公共空间里听到枪声,是每个父母最害怕的噩梦。” 据“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截至2025年7月,美国已发生超过270起造成4人或以上伤亡的大规模枪击事件。 就在今天凌晨3点半左右,美国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才刚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1死1伤! 警方赶到现场时,在宿舍楼内发现2人中弹,其中1人当场死亡,另1人伤势虽重但无生命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2名受害者都不是在校生,是来找朋友玩的,没想到遭到袭击。 据悉,枪击发生在学生宿舍区域Casas...

突发! 特朗普摊牌: 不谈了 加拿大准备挨更重关税吧! 200%天价税砸来! 迎”窒息式”打击

今天一早,特朗普在白宫外接受采访,轻飘飘地丢出一颗“炸弹”—— 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谈判没啥进展,可能会对加拿大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还警告说不会谈判?! 加拿大总理卡尼才和各省长开会讨论关税问题来着,表示一定会尽力给加拿大谈回来对本国有利的协议,没想到,特朗普根本不想谈了。 换句话说,不仅8月1日的35%关税可能会按时生效,未来税率恐会进一步提高! “我们与加拿大的谈判没有太大进展,我认为,加拿大可能不会有谈判,只会有关税。” 最近,特朗普忙着和各国谈判贸易协定,目前英国、日本、菲律宾等国都已经谈完了,基本上都是美国占了便宜。 与加拿大的谈判,特朗普这两周一直避而不谈,直到今天,他松口表示,“在与加拿大的谈判中,我们似乎运气不太好。” 这一句话,无疑也预兆着加美贸易紧张局势会在未来进一步升级。 8月1日,美国针对贸易伙伴的新一轮关税就要落实了。7月10日,特朗普才威胁卡尼,说如果新的协议谈不成,就等着35%关税砸下来吧。 要知道,这35%的关税之前,加拿大商品已经被征收了25%关税,能源和钾肥面临10%关税,加钢铝制品也被统一征收50%关税了。 尽管到目前为止,被涵括在《加美墨协定》(CUSMA)下的多数商品都被豁免了,但特朗普现在警告,如谈判失败,加拿大将失去部分惠及待遇。 对于未来一周,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会完成大部分协议,与澳大利亚、欧盟和中国的谈判也有所进展。 但谈到加拿大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与加拿大没有协议,我们甚至没有把重心放在他们身上”。 这么看来,加拿大达成协议的希望渺茫。 加拿大在这轮关税战中,态度似乎也比较强硬。 加拿大对美贸易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表示:“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但所有的谈判都基于一个前提——我们必须确保协议符合加拿大经济和工人的最大利益。” 卡尼也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加拿大不会“为了达成协议而盲目妥协”。 本周会议结束之后,各省省长的态度也比较坚决,认为美国要是想打,那就打吧,加拿大不能再依赖美国了,人家专挑软柿子捏,捏久了都觉得你好欺负。 分析人士担忧,一旦美国如期提高关税,加拿大制造业、农业和出口依赖型产业将面临新一轮冲击,甚至可能引发“报复性关税战”。 8月1日生效的不只有35%商品关税,美国还有可能在同一天起,对所有进口药品征收最高达200%的关税,其中也包括来自加拿大的药品! 加拿大仿制药协会(Canadian Generic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主席吉姆·基恩指出, “尽管加拿大只占美国药品进口总量的约5%,但这项关税计划仍可能对加拿大的医疗系统造成实质冲击。” 不说药品,单说钢铁行业,在特朗普主导的这波关税战下,也在重新走向高壁垒贸易保护主义。 加拿大钢铁企业也因此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来自美国的高额关税,另一边是国内针对“倾销”的新一轮限制性措施。 UBC供应链管理学者克里希南直言,美国“锤子式”的关税政策只会加剧长期成本结构恶化。“若加拿大效仿,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事实上,加拿大政府也在加强保护本国市场,卡尼上周就宣布了一系列限额措施,支持”国钢优先“政策。 8月1日,加拿大究竟会迎来新的贸易协定、还是更重的关税,目前也只能等那一天揭晓了。

反差!加拿大对美国已经出离愤怒 但人家根本不在乎

特朗普上台以来,加美关系就急转直下。他先是威胁要把加拿大变成美国的第51个州,然后又开始大幅加税。两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不管加拿大人对美国多么愤怒,但大多数美国人似乎并不在乎,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刚刚出版的最新一期《纽约》(New York)杂志的封面是一只愤怒的海狸将一只瘦弱的白头鹰锁喉,标题写道:“你根本不知道加拿大人有多愤怒”。 特约撰稿人西蒙·范·祖伊伦-伍德(Simon van Zuylen-Wood)到多伦多住了一个月,亲身感受到加拿大人情绪的明显转变。 刚到机场,反美情绪就扑面而来。 在一个报刊亭,加拿大老牌杂志《Maclean’s》的封面标题是《选择加拿大的20个理由》。主编专栏写的是取消去马萨诸塞州度假的计划。 下一期杂志内容包括“为什么加拿大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如何反击特朗普的关税”和“在边境小镇的恐惧与仇恨”。 在加拿大的超市里,他看到“所有加拿大品牌都标注了红枫叶徽章——这是一种官方团结象征”。 消费者还会把美国产品倒过来摆放以避免购买。 很多人下载一个叫 Maple Scan 的手机应用,可以帮助识别加拿大本地产品。 多伦多一家名为 Grizzly Bar...

49人死!客机坠毁密林 一片焦黑无人生还 有中国乘客;市长驾机坠毁

这两天,全球飞机失事事件不断。当地时间24日,又有一架客机坠毁,机上49人全部遇难。 事发在俄罗斯远东阿穆尔州山区,一架从哈巴罗夫斯克起飞的安-24客机在下午1点接近廷达机场时失联。 雷达画面中,它突然从监控中消失,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 天气状况复杂,山区被低云笼罩,持续降雨。 当时,飞机正在尝试穿越浓雾进入下降航道。 一段上传至社交平台Telegram的视频显示,飞机在林区上空极低飞行,几乎掠过树梢,机身姿态不稳定,速度减缓,像在努力寻找降落的窗口。 坠机地点位于距廷达镇约16公里的山坡地带,地形起伏剧烈,森林密集。 搜救人员通过米-8直升机发现了飞机残骸时,机体已经严重解体。 部分残片散落在树林之间。现场仍有浓烟飘出,焦黑痕迹蔓延至周围林地。 机上的49人包括6名机组成员和5名儿童。 罹难者中有来自哈巴罗夫斯克地区的多位医生,包括71岁的胸外科专家莱昂尼德·迈泽尔医生,以及与他同行的妇产科医生加琳娜·奈久诺娃和她的丈夫、功能诊断医生阿列克谢·奈久诺夫。 他们的14岁孙子也在乘客之列。另有一名小学教师和一位生物技术专家确认遇难。 机组人员 国内媒体报道称,机上还至少有一名中国公民。 失事飞机的注册编号为RA-47315,生产于1976年,是苏联于上世纪50年代末设计的安-24型双螺旋桨客机。据悉,航空公司去年曾向政府申请延长该机型服役年限。 事故前,飞机曾在布拉戈维申斯克进行短暂停留,并接受了例行技术检查。技术记录显示状况正常,未见异常。 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已启动调查,以“违反飞行安全规范导致多人死亡”立案。初步研判将包括天气条件、飞行操作与机体性能等因素。 截至目前,黑匣子搜寻工作仍在继续,更多事故细节仍待公布。 2天前,在阿根廷也发生一起小型飞机坠毁事件。 科尔多瓦省南部小城Reducción的市长格拉齐亚诺(Jorge "Cacho" Grazziano)驾驶自己拥有的一架小型飞机坠毁在一个农场中。他当场身亡。 格拉齐亚诺现年69岁,曾在当地担任市长长达20年。2023年又再次当选,本届任期还未结束就这样离开人世。
spot_img

突发! 刚刚 BC宣布”紧急熔断措施” 这里收紧限聚令 酒吧全部关闭! 午夜起生效!

不得不出手了 就在刚刚,BC省卫生厅长狄德安和首席卫生官员邦妮·亨利(Bonnie Henry)紧急宣布—— 从今天午夜0时起,北部卫生局大部分辖区实施一系列新的限制措施! 收紧限聚令,且仅限于完全接种的人才能聚! 关闭全部酒吧和夜总会! 持续至至少11月19日! 就在几天前,省卫生厅才表示,北部地区的疫情现在是最令人担忧的,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比其他任何地区都要快。 亨利承认,“我们希望利用这些熔断措施,努力阻止病毒传播,不让更多人生病、住院,拯救生命!” 在最新的限聚令下,从今天晚上起,北部卫生局辖区实施以下“熔断措施”—— 室内外的聚会仅限于已经完全接种疫苗的人; 室内聚会人数上限为5人,室外聚会人数上限缩至25人; 公共、有组织的活动,室内仅限50人参加,室外仅限100人参加,宗教礼拜活动只能线上进行; 全区酒吧和夜总会统统关闭停业; 餐厅仍可开放堂食,但必须出示BC疫苗卡进入,酒精饮料贩售仅截至晚上10点; 室内外体育赛事观众容量仅为50%,举办方必须提交防疫计划,参加者必须佩戴口罩,且出示BC疫苗卡进入; 所有居民最好不要跨区旅行,除非工作或医疗原因; 北部地区特勒斯 (Terrace)、基蒂马特 (Kitimat)、Stikine、特利格拉夫克里克 (Telegraph Creek)、Snow Country、乔治王子城、Haida Gwaii和Niska地区除外。 根据刚出来的最新数据,BC省24小时内新增感染病例580宗、9人死亡! 目前,全省活跃病例再次攀升—至5348例;新冠住院人数增加4人,至378人,创下第四波疫情新高纪录!其中153人在重症病房。 亨利强调,“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看到北部地区的病毒传播速度之快、规模之广,这些场所将接种者和未接种者混在一起,对我们而言已经不再安全。” 目前,北部地区已经有58名患者被临时转移至其他卫生部门的医院接受治疗,所有63张ICU病床已经差不多都满了,其中23张还是后来加设的。 “如果你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或者家里还有人没接种疫苗,我鼓励你哪儿也别去了,就在家里呆着吧!” 她也表示,随着年底假期临近,病毒传播风险增加,卫生厅将采取更多限制措施,尽可能减少新冠住院人数,“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重磅! 美国11月重开陆路边境 加拿大人完全接种就能入境! 网友: 正赶上黑五!

生活开始恢复正常,疫情也快结束了吗? 加拿大的第四波疫情正在持续消退,今天新增病例只有2,400例,这也是自8月31日报告2,853例的一个半月后,加拿大第一次重回2,000+病例大关。 从10月11日开始,加拿大第四波疫情最严重的阿尔伯塔省连续录得新增628例和606例,从早前的1,000+例大幅下降。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仅阿省一省的日增确诊就超过2,000例。 BC省的新增确诊也持续跌落至昨天的385例,另外安省、魁省、萨省分别新增390例,409例和271例。 目前看来,第四波疫情或在短期内结束。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美国白宫宣布,美国陆地和海上边界将于11月起,重新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非必要旅行开放。 加拿大当局从8月份起,已经重新开放美加陆路边境,欢迎完全接种疫苗的美国人入境。 当时此举并没有得到美国方面的响应,和特朗普政府在疫情第一年里各种呼吁加拿大解封边境不一样,新上台的拜登政府表示考虑到疫情的影响,没有宣布对等开放边境。 但是,据报道,白宫本周二晚间证实,首先是第一阶段:从下个月11月起,将在陆路边境口岸欢迎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完全接种疫苗的游客。 然后,第二阶段,从2022年1月开始,美国还将对所有入境的外国游客实施疫苗要求,无论出于必要还是非必要原因。 然而,美方官员没有具体说明将接受那种疫苗,以及混合剂疫苗是否符合资格。 根据早前的消息,美国疾控与预防中心(Centre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10月11日宣布,若旅行者完全接种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或美国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FDA)认可或承认的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入境美国。 目前FDA认可的三种疫苗分别是辉瑞疫苗、莫德纳疫苗和强生疫苗。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紧急使用的七种疫苗包括莫德纳疫苗(Moderna)、辉瑞疫苗(Pfizer/BioNTech)、强生疫苗(Janssen)、阿斯利康疫苗(Oxford/AstraZeneca)、印度血清研究所疫苗(Covishield)、国药疫苗(Sinopharm)和科兴疫苗(Sinovac)。 这意味着接种了阿斯利康疫苗的加拿大人和在其他地区接种了国药或科兴疫苗的人都可以入境美国。 但是,CTV News昨晚问询白宫官员阿斯利康疫苗是否会被陆路入境接受,却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对于是否接受混合剂疫苗的问题,白宫官员同样不置可否。 自2020年3月新型冠状病毒首次开始在全球传播以来,美国边境对非必要旅行的限制就一直在实施。 甚至在8月9日加拿大对美国开放边境后,美国都没有任何表示。 对于白宫的决定,美国纽约国会议员布莱恩·希金斯(Brian Higgins)在一份新闻稿中写道:“美国终于采取行动,打开大门,欢迎我们的加拿大邻居回来。” 目前空路入境美国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包括核酸检测或旅客提供在过去90天内从新冠感染中痊愈的证明。 美国对加拿大开放边境的新闻也在Twitter上引发了网友热议,虽然大家都挺高兴陆路边境可以解封,但是就怕开车去美国前也要像坐飞机一样先去做核酸…… “开心,终于可以不用坐飞机就和美国的亲朋团聚了!” “正好能赶上‘黑五’。” “希望下次只要我们完全接种疫苗, 去美国前就不用做核酸了。” “终于!现在能把核酸检测去了吗? 在BC省要130刀,亚特兰大才$40!” “9月去了次洛杉矶,做核酸花了256刀” 也有网友科普,陆路边境过境本来就不需要核酸检验啊: “我有美加双国籍,现在美国陆路边境并 不需要核酸阴性,那个是给航空旅客的” 美国解封边境对很多加拿大人来说都是件大好事,住在边境口岸附近的加拿大居民终于不用先提前3天驱车几百公里到大城市找个地方住,做核酸检测,然后去机场和无数人挤在一起坐飞机去美国了,省了太多被不幸被感染的风险。

猖狂! 加拿大多名华人涉嫌贩毒被捕 缴获价值百万毒品 这人遭全面通缉!

看到他就报警 近日,安省约克区警方正在调查一宗毒品贩运案,在抓捕行动中,警察逮捕了两名嫌疑人,还有另外一人逃离现场,如今遭到警方通缉。 警方在这次调查行动当中,查获了大量毒品,价值超过100万加币。从名字上来看,这三名涉案人员皆是华人。 不仅如此,这被抓的三名华人当中,有两人已经不是第一次犯事儿了,早在2017年就曾因为藏毒贩毒而被逮捕,可却屡教不改,如今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据报道,约克区警方枪支、帮派和毒品执法局的调查人员早在7月就开始了调查,因为当时他们收到了关于涉嫌贩毒人员的信息。 在9月29日,警方正式开始行动,在约克区、多伦多和圣托马斯多地执行搜查逮捕令。 这场行动警察可谓是收获颇丰,据警方表示,他们缴获了大量黑市毒品,包括6.3公斤摇头丸、1.5公斤氯胺酮、830多克甲基苯丙胺(冰毒)、620克可卡因、59克芬太尼,还有51磅的大麻。 示意图 这些毒品如果流入街头的话,价值估计超过100万,除此之外,警察还缴获了大约35万加币的现金。 警方在行动中逮捕了两名嫌疑人,分别为29岁的Yang Zhao和35岁的Jing Katrina Xu,两人都来自万锦市,如今面临着多项与毒品有关的指控。 还有另一位名叫Zhen Hao Song(外号“老鼠”)的35岁嫌疑人躲过了警察的抓捕,逃离了现场,目前他因持有冰毒,可卡因,氯胺酮和摇头丸,贩卖大麻,以贩卖为目的持有大麻以及未遵守保证书,而遭到了警方的通缉。 Zhen Hao Song 如果市民对他有任何的线索,可以拨打1-866-876-5423转7817与调查人员联系,或匿名拨打灭罪热线1-800-222-TIPS。 根据媒体先前的报道,目前仍然在逃的Zhen Hao Song以及被抓的Jing Katrina Xu,早在四年前就曾因为贩毒而被警察盯上。 在2017年8月时,约克警方开始对这两人进行调查,并在10月20日展开抓捕,调查人员在多伦多Gordon Baker路附近的一个停车场逮捕了一名嫌疑人,据称当时此人正在进行可卡因的交易。 随后,警方突击搜查了万锦市Badcombe Drive的一处民宅,还有多伦多Steeles Avenue以南,Kennedy Road地区的一处用于藏毒的窝点。 在搜查过程中,第二名嫌疑人在万锦市的家中被逮捕。 据称,调查人员查获了4公斤可卡因、5.5公斤甲基苯丙胺、4公斤摇头丸和4磅大麻。 此外,还查获了约9万的加币、美元和人民币现金。 两名嫌疑人被确认为Zhen Hao Song和Katrina Jing Xu,两人在当时面临七项与毒品有关的指控。 可如今四年过去,这两名华人不但没有反省自己的过错,反而一错再错,在此次案件中毒品的金额和数量上相比上次有着明显的增多。 希望警方能早日将嫌疑人抓捕归案,也希望他们这次能够认清自己的错误,不要再犯了。

警惕! 加拿大紧急召回这款止痛药+感冒药 严重可致死 华人家中必备! 赶紧扔!

家里有的快扔! 2021年秋冬季节已至,新冠病毒仍在肆虐,流感等常规病毒又将回到众人的视线中。 公共卫生专家早前发出警告,除了新冠疫苗,各位民众还需要提前安排上流感疫苗,家中常备“看门口”的药也得提前备齐,以备不时之需。 然而,这家庭常备用药也有雷。 就在今天(10月7日),加拿大联邦卫生部紧急发出一条召回通知——由于标签出现错误,一款市面上常见的止痛退烧药可能致患者服用过量而死,现紧急召回! 据卫生部通知,此次召回的是Teva品牌Novo-Gesic Forte止痛退烧药。 加拿大分销出去2个批次乙酰氨基酚片(Acetaminophen Tablets)标签出现错误,可能误导消费者每日服用剂量过大,危及生命,现决定做出召回处理。 错误的标签上写明,24小时内患者不能服用超过9至12粒止痛药,但实际用量上限仅为8粒。 俗话说,药也有三分毒,吃多了不一定就能好,还可能要命。这4颗药的差距,很有可能就会致命。 目前,需要被召回2个批次分别是500毫克的100粒装和1000粒装,具体产品信息如下—— 1. 100粒装:批号为35364729A、DIN 00482323、UPC 068510028402、有效期为2023年6月30日,于2021年8月3日首次销售。 2. 1000粒装:批号为35217483A、DIN 00482323、UPC 068510028808、有效期为 2023年6月30日,首次发售日期为2021年9月8日。 卫生部警告,若患者遵从错误的指示服用药物,在24小时内摄入4500至6000毫克(9至12粒)乙酰胺酚,会出现以下症状:恶心、呕吐、嗜睡、出汗、食欲不振、上腹部或胃部疼痛等。 在服用药物的前24至48小时内,这些症状可能不会太明显,但是服用过量乙酰胺酚导致的腹痛可能是肝损伤的迹象;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虽然截至目前,Teva加拿大分公司尚未收到任何不良事件报告,但为了保险起见,卫生部建议所有消费者立即停止服用这款药物,将其退回到药房。 事实上,这款止痛退烧药并不是联邦卫生部近期召回的唯一一款药物。 10月3日,卫生部还宣布召回2个批次的Advil感冒药,原因同样是标签贴错,把日间和夜间用药贴反了! 据悉,标签出错的Advil感冒药产品分别是—— 批号为ER2072的36片包装感冒药; 批号为ER2069的18片包装感冒药; 有效期均为2023年2月。 被贴错的标签可能导致患者在白天服用夜间药物,造成健康风险,尤其是在驾车或操作机器等情况下。在以上需要保持清醒的状况下,患者服用夜间药物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 另一方面,对于正在服用其他镇静药物的人士、酗酒者和老年人,这可能导致潜在的严重健康后果。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避孕药也被召回! 据了解,Apotex Inc.也在召回一批处方避孕药,“原因是内含安慰剂药丸(绿色),而不是活性避孕药(白色)。” 在一份正式声明中,ApotexInc.表示,每一盒Mirvala 28 包装中,都含有 21粒白色药丸(含有激素的活性药丸)和 7 粒绿色安慰剂药丸(不含激素的非活性药丸)。 为了防止怀孕,消费者必须按正确的顺序服用药片,服用安慰剂代替活性药丸可能会导致怀孕风险增加。 这年头,就连药物的标签都能贴错、药丸都能放错,也是没谁了… 感冒药和退烧药是每个华人家庭多多少少都会买来备着的药,希望所有人都看看家里的要有没有“中招”,如果发现有,赶紧扔了或退了,别吃坏了!

可怕! 温哥华美女嫁"完美"丈夫 30天后被老公活活锤死! 只因这件小事!

看似完美的丈夫是变态杀人魔 成家,立业,这可能是大部分人的愿景。 可是嫁错了人可能一辈子就被毁了,住在温哥华的James Shortreed就是这样一个恐怖的变态。 年轻漂亮的Iris McNeil嫁给他还不到30天,就被残忍地杀害,然后被分尸藏在冰箱里。 Iris是一名聪慧美丽的女子,平时工作为联邦海关官员,却在一场婚姻里平白丧命,成为了牺牲在James这个变态手下的多名女性之一。 James出生于加拿大安省,随后搬到了温哥华生活,1995年,James和Iris相遇了。 刚丧偶2年的Iris毫无意外地坠入爱河,她的新爱人James看起来是如此的完美。 她曾经告诉朋友说:“在他身边,我感觉自己就是个小公主!” 不过,那时James也表现出了一丝奇怪的样子,比如他喝的咖啡必须用过滤后的纯净水冲泡,这其实是偏执人格的表现方式,但是热恋中的Iris根本没有在意这点小事。 在同居2年后,Iris决定接受James的求婚,和他成为一生的伴侣。 然而,当时Iris根本不知道,James刚刚结束了3年的牢狱生活,因为他曾经持刀强奸并且监禁前妻将近1年! 就这样,Iris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和他看似完美的丈夫举办了婚礼,1997年6月21日,两人在温哥华东区的一个小公园举办了婚礼。 随后,James搬进了Iris买的公寓,两个人正式开始新婚生活。作为一个公务员,Iris的赚钱能力和福利明显更好一些。而James,只是个普通的仓库管理员。 那时的Iris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选择的人生伴侣会将自己残忍杀害。 在结婚仅仅30天后,1997年7月23日,James对着睡梦中的Iris挥舞着重重的锤子,一锤一锤打在Iris致命处,鲜血四溅,他们恩爱过的床被Iris的血染透了。 随后,James冷静地拿着刀子开始肢解Iris,然后把她的尸体塞进了冰箱里。 杀人后一个礼拜,James走进一间安静的咖啡厅,他对店员说:“你能帮我报警吗,我杀了我老婆。” 然后,警察赶到他们的公寓,从冰箱里找到了被杀的Iris。 在调查中,警察发现James有毒瘾,他有自己的精神病医生,专门帮他戒毒瘾的,虽然好像没什么用。 精神病医生Stanely Semrau表示,James其实一直都很嫉妒他的老婆。 他老婆Iris工作好,人缘好,朋友多。而他James只有2个朋友,其中一位还打算离开温哥华搬到多伦多去。 这一系列的打击,让他重新染上了毒瘾。 案发当日,James凌晨12:30才下班,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自家停车场里吸毒,边吸边觉得非常生气。 “凭什么妻子是舒服的公务员,凭什么妻子有那么多朋友,我交不到朋友都是妻子的错!” 于是,在毒品的趋势下,他冲进两个人的爱巢,把妻子锤死在了床上。 调查完毕后,警方以二级谋杀的罪行对James提出指控,在法庭上,法官也被他的残忍和变态震惊了。 他是有前科的人,1991年,当他的前妻提出分手的时候,James用刀逼着她强奸了她,并且将她绑了起来,不让她跑。 因此,这已经是他二进宫了,人格扭曲,吸毒失智,屡犯不改,必须严惩。 法官判处他无期徒刑,至少14年不得假释。 时间回到2021年的今天(10月6日),疯狂的杀人犯James提出假释的诉求,但是Iris的家人及时出庭,对他的假释表达了极力的反对。 今天的败诉之后,这名祸害女性的杀人犯将被继续关押在监狱中。 希望他的余生都被关押在监狱里,忏悔他的罪孽吧。

惨! 加拿大35岁妈妈染新冠 紧急剖腹产女 却再也没能醒来 独留9娃无人照顾!

这只是冰山一角 加拿大整体疫情似乎正在走向正轨,但在阿尔伯塔省,新冠病毒像是杀红了眼,完全没有停下来的迹象。病毒之焰,已在燎原。 就在刚刚,阿尔伯塔省政府正式宣布,恢复全省校园确诊病例接触者追踪工作!埃德蒙顿公立学校董事会通过一项动议,要求省府关闭所有学校2周,熔断封锁! 一向放飞自我的阿省省府将如何应对此次危机,还得等省长杰森·肯尼(Jason Kenney)回应,但人们已经深陷苦海,不得自拔。 在这一波疫情中,作为最早一批接种新冠疫苗的人群,老年人受到的影响似乎不那么明显,且现在已经开始陆续接种第3剂疫苗。 相较之下,12岁以下的儿童、孕妇成为新冠病毒的新目标,感染和死亡病例正在不断攀升。 本周二(10月5日),一名35岁的孕妇因感染新冠肺炎,死在了手术台上,不仅连亲手拥抱女儿的机会都没有,9个孩子在一夜之间失去了母亲! 珍妮佛·托马斯(Jennifer Rosebluff-Thomas)家住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但老家是萨省里贾纳 (Regina),是一位9孩妈妈,平日里充满活力,事事以家庭、以孩子为主。 托马斯是一位坚强的母亲,育有分别为1岁、5岁、6岁、8岁、12岁、16岁、17岁和19岁的孩子,肚子里还有个孩子。 对这个普通人连想都想不到的大家庭,托马斯倾注了所有。但在新冠疫情面前,托马斯犹豫了,迟迟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然而,虎视眈眈的新冠病毒早就盯上了这一点,一举攻垮了托马斯。 8月份下旬,就在托马斯怀胎29周的时候,Delta找上了她。 很快,托马斯的病情急速恶化,被推进了当地的Royal Alexandra Hospital。不到2周的时间,托马斯已经病得无法支撑胎儿继续成长了。 这一天,医院打电话给比托马斯大15岁的姐姐卡罗·查尔斯(Carol Charles),说托马斯不行了。为了救她,必须紧急进行剖腹产手术。 “他们告诉我,这样做是为了救她,让氧气进入她的肺部。” 高位产科医生库伯(Stephanie Cooper)表示,通常而言,医生会尽量让胎儿留在产妇肚子里,争取更多成长的养分,但在这种情况下,新冠病毒已经进入了托马斯的身体里,血氧水平极低,对产妇心脏和肺部造成极大压力,对母子生命都造成威胁,剖腹产是必须的。 在被推进手术室,接受插管之前,托马斯利用最后一丝清醒,打了通视频电话给姐姐。“她告诉我:‘姐姐,我要死了,他们要把我带去重症监护室。’” 强忍着泪水,查尔斯告诉托马斯,“别担心,我在,我会先去看你的孩子。”托马斯泣不成声,呼吸困难,眼神里有藏不住的害怕和恐惧。 幸运之神没有眷顾这位可怜的母亲,托马斯没有再睁眼了。9月3日,也就是手术结束的4天后,医生宣布她死亡。 查尔斯悲痛地表示,“孩子们就是她的全世界,他们是她的快乐源泉。” 事实上,自从疫苗开打之后,查尔斯就不止一次劝过托马斯,说家里孩子多,还都是学龄儿童,为了孩子,最好赶紧打疫苗,但是她没听进去。现在,查尔斯已经把托马斯的5个孩子接到了萨省照顾。 托马斯的死,或许原本可以避免。 根据加拿大卫生部门的数据,孕妇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的5倍,发展成重症被推进ICU的可能性则高达10倍,接种疫苗可大大降低风险。 8月11日,美国疾控中心就表示过,未接种新冠疫苗感染的孕妇病例正在急速增加,每天都有孕妇被送进医院,大多数最后都被送进了加护病房,情况非常糟糕。 不仅仅是卫生官员,就连西弗吉尼亚州州长都急得跳脚,跪求各位民众尽快接种疫苗,救自己、也救孩子。 这场新冠疫情,还将持续多久,现在谁也给不了一个定数,希望所有人还不要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