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热点

Exclusive Content

全球警报! 80人死亡! 全球蔓延 无特效药 多国爆发新疫情

夏天正是旅游旺季,但就在近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出紧急警告—— 目前全球多个国家正在爆发新疫情,已经有22万人感染、80人死亡,没有特效药! 这次爆发的是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截至2025年7月,已有14个国家报告了超过22万例感染病例和80例死亡,疫情呈全球爆发趋势。 最开始爆出疫情的是印度洋地区的留尼汪岛、马约特和毛里求斯,今年初就出现感染潮了。 留尼汪岛估计已有三分之一人口(近30万人)感染,比2004–05年的疫情扩散更快、影响更广,当时感染26.6万人、死亡203人。 随后,病毒就一路蔓延至马达加斯加、索马里、肯尼亚和印度,并迅速向欧洲蔓延。 5月1日以来,法国就出现了约800例输入性病例,其中12例为本地感染。 意大利本周也出现2例本地病例,这是疫情首次在该国境内出现传播。 专家认为,气候变迁正在使携带病毒的伊蚊(Aedes)在欧洲地区逐步“安家落户”。 与此同时,美洲与太平洋岛国同样告急。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截至7月中旬,美国已报告24例感染,大多数患者都曾经去过巴西、哥伦比亚、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和泰国等高风险国家。太平洋岛国库克群岛、萨摩亚、汤加、法属波利尼西亚、斐济的病例也在持续上升。 基孔肯雅病毒属于蚊煤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不会通过人与人接触、唾液等方式直接传播。 患者的症状多以高烧、剧烈关节疼痛为主,常伴随肌肉酸痛、头痛、疲倦、皮疹和恶心。 虽然大多数病例可在一至两周内缓解,但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对患者生活造成长期影响。 在极少数情况下,病毒可引发心脏、眼睛及神经系统严重并发症,如心肌炎、脑炎等。 目前,全球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治疗多以缓解症状为主。 世卫组织医学官员表示,“我们正在目睹历史的重演”,提醒全球各国警惕2004–2005年疫情的悲剧重演。与此同时,美国还拉响了另一个恐怖疫情的警钟——狂犬病! 几天前,美国纽约州纳苏郡公共卫生部门发布紧急公告,宣布“迫在眉睫的公共健康威胁”(Imminent Public Health Threat)——时隔近10年再次爆发狂犬病疫情! 这波狂犬病毒传播范围迅速扩大,威胁到大纽约地区约1100万居民的公共安全。 纳苏郡位于纽约市东部的长岛地区,距离曼哈顿约30英里,仅过去12个月内,就已经确认25起动物狂犬病感染病例,还有4起疑似病例正在检测中。 卫生局长警告:“狂犬病卷土重来,且在这个高人口密度地区传播迅速!” 卫生部门初步分析,本轮疫情极有可能是由于来自纽约市的感染动物外迁引发的,已有三只来自纽约皇后区的野猫在长岛被检测出携带狂犬病病毒。 专家指出,相比野生动物,猫狗等“类家养动物”更容易接近人类,儿童甚至可能误将带病猫当作宠物而接触,从而增加人类感染风险。 要知道,狂犬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主要通过带毒动物的唾液传播,常见传播方式包括被咬伤、抓伤,或被带毒唾液接触眼睛、口鼻黏膜或伤口。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狂犬病每年在全球约150个国家造成5.9万人死亡,多数集中在非洲与亚洲。尽管在美国,人类感染极为罕见(每年少于10例),但其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救,死亡率接近100%。

可怕! 著名富豪CEO遭6吨大象踩扁惨死;象群撕裂护林员身体 仅剩头颅躯干

近日,一起“富豪被自家大象反复踩踏惨死”的新闻震惊了全世界。 悲剧发生在当地时间7月23日早上8点左右, 南非顶级野生动物保护区——贡德瓦纳私人自然保护区(Gondwana Private Game Reserve)。 39岁的知名企业CEOFC·康拉迪(FC Conradie)走进园区,想把一群非洲象从游客小屋区域驱离。 没想到就在这时,象群里的一头公象突然发疯,猛烈冲撞过来,把人活活踩死了! 示意图 目击者透露,其中一头体重高达6吨的雄性大象突然发起攻击,用象牙刺伤康拉迪,又多次踩踏他的身体,人当场就死了。 这个保护区目前正迎来旅游旺季,很多人都来这里近距离观赏大自然和野生动物,当天就有数十名从世界各国来的游客在园区内度假,一晚费用就高达900英镑。 发生这种事情,也吓坏了不少人。 当园区里的护林员亲眼目睹了意外发生,但大象的攻击猛烈,他们一时之间无法干预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板惨死。 园区高层工作人员表示,“他深爱自然,也深爱这些大象。但无论它们是否生活在保护区内,本质上依然是野生动物。” 随后,这头大象被转移到别的地方。 这个贡德瓦纳私人自然保护区面积相当于一个野生动物园,占地面积达2.7万英亩。 里面除了大象,还有狮子、水牛、犀牛、豹子等动物。 他是这个园区的首席执行官,常亲自前往园区拍摄大象。 康拉迪生前居住在开普敦附近葡萄酒产区斯泰伦博斯(Stellenbosch),妻子La-ida也才33岁,目前在国际财务顾问公司Moore Stephens任职,两人育有三名年幼男孩,分别为6岁、11岁和12岁。 据悉,家属接到噩耗之后悲痛欲绝,目前正接受心理援助。 这也是贡德瓦纳保护区这2年内第二起由大象引发的员工致死事件,2024年3月,36岁的护林员大卫·坎德拉(David Kandela)在引导象群经过生态帐篷区时遭袭。 一头名为“邦妮”(Bonnie)、曾经在马戏团待过的母象突然反常发起攻击,先用象牙刺穿他多处,再拖拽进灌木丛中,与其它象一同撕裂大卫的身体,致其惨死,仅留下头颅与躯干。 当时,“护林员当时甚至没有配枪,只能朝象丢石头试图制止。现在又发生了类似惨剧,太令人担忧。” 近年来,非洲多地频发大象袭击致人死亡事件。 今年7月初,一名英国老太与新西兰女游客在赞比亚南卢安瓜国家公园游玩,不幸被带幼象的母象踩踏致死。 2月,南非祖鲁兰Munywana保护区,两名反偷猎护林员突遇象群,一人遭踩死; 1月,一名爷爷在克鲁格国家公园为救孙子冲向大象时,惨遭践踏身亡。 2023年,皮兰斯堡国家公园,西班牙游客卡洛斯·卢纳为靠近象群拍照,被母象及两头公象联手践踏致死; 世界自然保护组织(WWF)资料显示,非洲象每年造成约500人死亡。 非洲象为全球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公象体重可达6吨、身高4米、奔跑速度可达每小时40公里。 即使在驯养或封闭环境中,非洲象都依然存在巨大的攻击潜力,特别在繁殖期或感觉被威胁时。 目前,贡德瓦纳保护区目前正配合警方进行全面调查,南非警方已立案。 验尸官证实,康拉迪死前“被象牙重击、并反复踩踏”,急救人员抵达现场时,他已无生命体征。 动物行为专家警告,象群虽然通常温顺,但“曾被圈养或驯养的大象,若精神受创、迁徙受限,易产生攻击性。” “每一次靠近大象,都是对它野性的试探。”南非自然历史学者马丁·卢卡斯(Martin Lucas)指出,“我们应当以敬畏的态度对待这些动物,而不是抱有控制它们的幻想。”

惨剧! 名校教授旅游胜地遭5枪毙命 竟是前妻合谋男友”黑帮式处决” 要给娃换新爸

最近,一名美国名校教授光天化日之下遭歹徒枪毙的新闻爆出来,令人痛心。 原以为就是一起旅游胜地的意外惨剧,没想到本周迎来狗血反转——竟然是枕边人买凶杀人?! 这起案件发生在7月4日下午,希腊首都雅典。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知名学者普热梅克·耶日奥尔斯基(Przemyslaw Jeziorski)在光天化日之下遭枪击身亡,终年43岁。 当天,耶日奥尔斯基本来是要去在前妻家探望孩子的,结果就在房子外遭到五次近距离射击,当场倒地身亡! 案发现场刚好有监控,拍到枪手杀人后迅速逃逸的瞬间。 命案发生之后,希腊警方迅速展开调查,结果循着线索锁定了嫌疑人,居然就是死者43岁的前妻娜迪娅·米歇利达基与其现任男友——35岁的克里斯托斯·杜尼亚斯! 因为案发地点距离娜迪娅家不远处,警方也封锁了这里搜集证据,然后判定此案为“有预谋杀人犯罪”. 除了前妻和男友,还有3人被捕,涉嫌提供作案枪支,并协助枪手逃逸。 消息称,警方认为就是杜尼亚斯开的枪,两人涉嫌合谋谋杀,目前面临一级谋杀等多项指控。 耶日奥尔斯基此行不仅仅是去探望一对儿女的,还要出席一场监护权听证会。 也就是说,他们两人之间还在为孩子监护权扯皮,这个时间点人死了,警方不免要怀疑到前妻身上。 事实上,警方确实发现了端倪—— 今年5月份,米歇利达基在自己的社交平台Facebook发布一张AI生成图像,一名男子一边钓鱼、一边拥抱一个男孩,画面温馨。 她标注现任男友并配文:“当你意识到自己为孩子选了最棒的爸爸。” 这篇PO文也在案发后被挖了出来,人们现在认为是米歇利达基为了给孩子换新爸爸,才下手杀人。 据美媒报道,耶日奥尔斯基今年5月曾向旧金山法院申请对前妻的人身保护令,表示“担心自身安危”。 他指控米歇利达基曾以研究成果威胁自己学术声誉,要求共享署名,还威胁说要“联系院系主任”。 不仅如此,法庭文件显示,耶日奥尔斯基生前指控杜尼亚斯两次对自己实施身体攻击,包括踢打和推搡。 “她试图控制我,即使我知道她的指控没有根据,我依然感到恐惧”。 目前,米歇利达基通过律师表示,自己否认参与谋杀案,但未对证据细节发表意见。 然而,据多家希腊媒体报道,杜尼亚斯已向警方供认开枪行为,并称女友是“主谋”,相关案件现由希腊警方与检方联合审理。 耶日奥尔斯基虽然是美国名校的教授,但他其实出生在波兰,曾就读于华沙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亚利桑那大学,并于斯坦福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UC伯克利任教,深受学生与同行敬重,曾指导超过1500名MBA及博士生。 此外,他还是为AI短租管理平台“Keybee”的联合创始人,并曾为微软、万事达卡、MIC坦桑尼亚等企业担任数据顾问。 据悉,他在旧金山拥有一套价值83万美元的高层公寓。 耶日奥尔斯基与米歇利达基是在2014年结婚的,2021年提出离婚,两人从此关系恶化,长期为子女监护权及财务问题争执不下。 他的家属痛心的回忆,“他深爱着孩子们,并为他们奋战到生命最后一刻,却付出了最沉重的代价,这让我们心碎。” 妈妈被抓、爸爸被枪毙,现在两人10岁的孩子暂由希腊儿童福利机构照管,家人正全力协助他们尽早返波兰团聚。

突发警报! 6.6级地震袭来! 隐秘”死亡断层”苏醒 美西恐迎7.5级强震 天崩地裂

最近这段时间,“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并不平静,接连地震,7月25日,太平洋岛国萨摩亚西南海域发生6.6级地震。 2025年至今大小地震不断,令不少人担心“历史级大地震”即将到来,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就在今天,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更是惊了不少人的心—— 北美一条“沉睡的断层”正在苏醒,恐怕悄然积蓄足以撼动加拿大和美国的巨大能量! 最新研究显示,位于加拿大育空地区、距道森市仅12英里,向西南延伸至阿拉斯加内陆的地底下,藏着一条断层——Tintina Fault。 本来相较于南边的两大断层,这里算是比较平静的,没什么动静,几百年来几乎没有活动记录,但就在近日,地质学家探测到这个地下已经悄悄积累超过50厘米的错动能量! 一旦这些能量被释放出来,可造成超过7.5级的强烈地震,对偏远社区的高速公路、重要河流、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以及民居造成毁灭性打击! 阿拉斯加地震中心首席地震学家Michael West发出警告:“Tintina并非不危险,而正是因为没人关注它,才最危险!” 确实,相较于随时都可能在西海岸引发地震海啸的两大断层——圣安德烈斯断层和卡斯卡迪亚俯冲带,Tintina Fault根本不在人们的雷达中。 甚至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4年新版地震模型中,它都没有被独立列为风险源,也并未纳入主要灾害监测名单。 这是因为Tintina断层上一次断裂,是发生在1.2万年前,正是这种“沉睡周期”掩盖了,它的危险性。 经过比对卫星图像与地形扫描,专家们发现地貌上仍保留着多次历史断裂的“伤痕”,包括冰川地貌侧移超过3000英尺,因此担心目前这种“静默”状态,恰恰意味着下一次爆发的临近。 据预测,如果Tintina断层真的“暴动”,突然发生地震,加拿大育空领地、BC省及阿尔伯塔省边境城镇将无一幸免! 不仅仅是居民住的地方,跨境关键设施如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公路、水坝等也都会被摧毁。

怎么了?本拿比租金大跌 部分地区降16% Metrotown也没hold住

Liv.rent发布了2025年7月大温哥华地区最新的租金报告,数据显示本月温哥华地区的租赁市场整体趋于稳定,但城市之间及不同房型之间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大温城市仍然包揽全国租金最贵城市前五名。西温排名第一,其次是北温哥华、温哥华、列治文和本拿比。 根据报告,7月份大温地区一居室无家具单位平均租金达到每月2,232加元,较上个月微升9加元,但同比去年仍然下降了129加元。 无家具一室租金走势图 这种微弱的上涨反映出市场正处于温和调整阶段,虽然整体趋势趋稳,但尚未完全恢复到去年的高峰水平。 各城市无家具房屋租金 各城市带家具房屋租金 温哥华市中心的租金表现尤为突出。 在经历了5月份的回落后,市中心地区的一居室无家具租金已连续两个月上涨,目前租金水平达到2,818加元,较5月回升了约4.1%。 不过即便如此,这一数字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显示出市中心市场的复苏步伐依然缓慢。 租金变化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本拿比市的租金情况,本月其租金跌幅超过了温哥华市,成为区域内租金下降最显著的城市之一。 本拿比一居室无家具单位租金同比下降了7.6%,尤其是Central Burnaby(中本拿比)地区租金跌幅高达16.1%,甚至连最繁忙的Metrotown社区租金也下降了超过9%。 本拿比的这种整体下行趋势,可能与区域内大量新出租房源进入市场有关,增加的供应给租客带来了更多选择。 另一方面,传统上被视为具备更高租金溢价的配家具单位,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 大温无家具一居室单位的平均租金略有上升。目前配家具一居室单位的平均租金比无家具高出77加元/月。 一室带家具与无家具租金对比 报告指出,目前大温地区超过半数城市的配家具单位租金甚至低于无家具单位,尤其是兰里(Langley)和本拿比等城市最为明显。 这意味着市场对配家具单位的需求明显减弱,租户更倾向于选择价格相对更低的无家具单位,导致“配家具溢价”现象逐渐消失。 从单位面积租金的角度来看,温哥华依然是整个大温地区最昂贵的城市,平均每平方英尺租金达到3.76加元,新西敏紧随其后,而兰里、西温哥华和高贵林的单位面积租金则相对实惠,分别低于2.8加元。 各城市每呎租金比较 这种单位面积租金差异明显反映了各地区租赁市场供需结构和人群分布的不同。 社区分布方面,温哥华市内租金最高的社区依旧是West Point Grey/UBC地区,这里的无家具一居室租金高达2,863加元/月,这也再次强调了UBC地区稳定而旺盛的租赁需求。 各社区租金比较 此外,报告中的房源统计显示,目前公寓仍是大温哥华租赁市场的主要房型,占市场份额的74%左右,而一居室和两居室单位占据了市场租赁房源的主导地位。 出租房源类型 这些数据可以为房东和租客提供更多决策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震惊世界! 百年寺庙被曝埋葬数百女性 遭性侵毁容焚尸 太可怕了

一个每天被上千人朝圣的“圣地”,背地里居然干着肮脏龌龊的见血勾当,上百个年轻女子的生命终结在此,成为残破不堪的尸体,被埋葬、被焚烧。 这个光用文学描述都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居然真实发生了。 近日,“神奇的国度”——印度爆出了一个恐怖血案,被百姓奉为圣地的神庙,居然可能埋藏着数百具尸骨,瞬间引发整个社会震动! 这个事情之所以被爆出来,是庙里的一个清洁工爆料,说他曾在1995至2014年期间目睹、甚至参与埋葬大批谋杀案遇害者遗体! 7月11日,这个清洁工作为法院保护证人,现身卡纳塔克邦法院。 他全身披黑,只露出眼睛,表示自己曾被迫处理大批“不正常死亡”的尸体——其中许多是衣物不整、下体受伤的少女与妇女,更有遗体带有酸液灼烧痕迹。 “我无法再承受这些记忆,也无法继续沉默了。” 他表示,自己是在当时的主管威胁与殴打下,才被迫一起掩埋尸体的,对方出言恐吓说如果不乖乖听话,“你和家人都会被一起埋了!” 埋尸的地点遍及寺庙附近的树林、河岸、村子后山等,“在我任职的近20年里,被处置的尸体数量高达数百具,部分尸骸是直接用柴油焚烧的。” 为证明自己没有撒谎,他还亲自前往一个旧址挖出了一具遗骸,并由律师向警方提交了尸骨及照片。 根据法庭文件,2010年,男子接到上级主管的通知,对方让他去距离寺庙30公里的地方,结果他到了现场就发现一名看起来只有12-15岁少女的尸体。 “她穿着校服衬衫,裙子与内衣失踪,颈部有勒痕,明显遭到性侵。他们命令我,说让我把她和书包一起埋了。” 他还回忆道,有一位20多岁的女子被毁容后,被人用报纸包裹起来焚烧,他还被命令把死者的鞋子的个人物品都收集起来,“一并烧毁”。 2014年,男子亲戚的小孩在寺庙遭受性骚扰,嫌犯正是就是他主管的熟人。 于是,他下定决定,带着全家人连夜出逃,开始了长达12年的流亡生活,辗转他州、频繁更换住址,更不敢联系任何老友,就怕被人找到。 现阶段,这些描述均被警方记录在案,特别调查小组已经立案调查。 事实上,这个Dharmasthala寺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卷入强奸谋杀的风波中了—— 1987年,17岁少女Padmalata遭强奸杀害,曾引发当地居民大规模游行抗议。 2012年,一名名叫Sowjanya的少女在树林中被发现尸体,身上多处性侵与暴力迹象,案件至今未破。 维权律师Balan指出,Dharmasthala的相关案件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如今终于有人愿意以证人身份站出来,“这是正义的曙光”。 据悉,这个Dharmasthala寺庙是由Heggade家族世袭管理的,现任首席为Veerendra Heggade,现为印度议会上院议员,由总理莫迪提名,在地方十分有影响力。 换句话说,背后权力关系网深的很。 目前,这个事件已经在印度国内、甚至国际社会引起舆论风暴,政府设立的特别调查小组已展开初步现场勘查,证人也表示愿意接受测谎、脑电图等科学检测。 这个Dharmasthala寺庙位于印度西南部卡纳塔克邦的西高止山脉山脚下,是一座拥有逾800年历史的朝圣之地,每天都会有2000名信徒前来。 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样一座表面祥和的小镇,背地里居然会是埋葬上百名妇女儿童尸骸的大型坟墓...
spot_img

历史上首位! 美国众议院通过弹劾案 特朗普或二度被弹劾!

“名留青史” 美国国会暴乱终于过去,国内政坛形势确实愈加紧张。拜登就职日临近,美国国会层层把守,就怕另一场暴动发生。 本周三,美国国会又拉开一场“总统弹劾战”。民主、共和两党通过两小时的讨论,在同日下午4点前进票,最终共和党取得218票最低门槛,通过特朗普煽动叛乱的弹劾条款,宣布二次弹劾特朗普! 路透社引述一名共和党参议员幕僚消息,不排除最快1月15日在参议院审理弹劾议案,但强调目前未有最终决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反对在1月19日举行会议。这也就意味着,弹劾或拖至拜登上台后才能完成。 对于这个结果,特朗普(Donald Trump)否认他对美国国会事件负责,并称此举是“政治史上最大猎巫行动的延续”。他警告国会,弹劾他会激起民间的巨大愤怒,反而“给国家带来巨大危险”。 除了弹劾这一条路,特朗普还有一条“后路”——让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援引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正式罢免他,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允许副总统罢免“被认为不适合执政”的总统。 这个决定,也有可能让特朗普成为历史上首位被二次弹劾的美国总统。

夹缝中求生存! Postmedia上一季度净赚5280万 竟然靠的这个?!

意外! 新冠疫情升级,航空业和餐饮业遭受重创,加拿大新闻行业却见转机。本周三,加拿大新闻集团Postmedia Network公布第一财政季度报告。 截至2020年11月30日的三个月中,Postmedia 净利润为5280万加元,而去年同期为亏损300万加元。 报告显示,Postmedia 利润数字之所以出现变动,是因为公司的员工福利计划、衍生金融工具和外汇收益项目。 这一季度,Postmedia 收入下降25.4%,至1.169亿加元,原因是各地政府事实封锁政策,对广告商造成影响。 Postmedia 是加拿大的一家媒体集团,由前Canwest的出版集团组成,主要从事报纸出版,新闻收集和互联网运营,并在加拿大各地(包括国家邮政局)发行一系列报纸。 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本季度总运营费用(不包括折旧、摊销和重组)下降26.3%。

绝望! 疫苗快用完 加拿大推迟第二剂疫苗接种! 先救这些人!

弹尽粮绝 加拿大疫情持续延烧,新冠疫苗成了全民的希望。疫苗开打近一个月,加拿大各省的新冠疫苗开始用尽,本周三(13日),国家疫苗专家小组表示,可能延迟第二次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以便迅速为更多人提供第一剂疫苗! 日前,咨询委员会就曾表示,加拿大应尽一切努力遵循疫苗公司给出的疫苗接种时间表。 然而,现实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全国疫情不断升温,新冠疫苗供应缓慢,加拿大不得不将第二剂疫苗接种的时间推迟三至四周,将仅剩不多的新冠疫苗分配给更多还没接种的人。 魁北克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的流行病学专家暨科学免疫小组成员的加斯顿·德·塞雷斯(Gaston De Serres)表示,这个单剂量模式能够为更多加拿大人提供至少一个剂量的保护,“大大减轻住院和死亡人数”。 目前,各省已经资源耗尽,加拿大政府正在加快新冠疫苗的分发工作。首批新冠疫苗剂量为55万剂,其中71%已注射完毕,预计本周末前再有38万剂入境。 临床试验表明,第一剂疫苗可预防新冠病毒引起的严重疾病,但这种保护作用能够持续多长时间,目前数据有限。

糟糕! 加拿大突发7人接种疫苗后感染! 这省惊现南非病株! 9天30架”毒航班”落地!

紧急!!! 距离加拿大实施“72小时内阴性报告登机令”已经过去5天,这项政策的成效如何,目前还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国疫情暂时还没有好转的迹象。 现在,加拿大全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基本稳定在6000人左右。截至今日为止,全国累计68万人感染新冠病毒,1.7万人死亡! 也就在本周,联邦运输部门给出更加详细的PCR新冠检测指南,告知广大准备回家的加拿大人,要去哪里做检测,才能拿到政府认证的新冠检查报告。 于1月7日生效的这项政策,要求所有5岁及以上的乘客,在进入加拿大国境前,必须持有阴性检测报告,才能登机。这项政策宣布后,不少准备回国的加拿大人都懵了,连去哪里做检测都不知道。现在,加拿大政府正式启动官网,为旅客提供国家认可的新冠测试站点信息。 继英国变异病毒之后,又出现南非新病株、日本新病株,加拿大除了守好国门,别无他法。 现在,就先来看看加拿大各省分和地区的最新疫情。 安大略省 今日新增2961例确诊,连续3天日新增不到3000例! 另外,全省新增死亡74例,全省呈阳率依旧很高,为6%,7天平均新增感染人数3,479,相较前一周前略有上升。 卫生厅数据显示,疫情爆发以来,全省已有10名长期护理护理人员感染死亡。截至目前为止,安省累计224,984人确诊,5,127人死亡。现阶段,共有超过1600人住院,385人在ICU,276人上了呼吸机。 多伦多新增738例,皮尔地区新增536例,约克地区新增219例,渥太华新增154例,温莎-埃塞克斯新增245例,滑铁卢新增146例。 昨日,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宣布1月14日起实施“居家令”,全省进入紧急状态。 最新模型显示,如果安省不“大幅减少接触”,卫生系统将“不堪重负”,死亡人数超过第一波疫情。到2月初,全省新增病例增长3%,ICU中的新冠患者将达到1000人,占全省ICU病房总容量的一半。到2月底,每天平均死亡人数可能接近100! 1月7日,安省日新增死亡人数达到创纪录的89人,离预测数字仅差一点。 与此同时,安省前线的长期护理设施依旧是疫情严重地区,福特认为,有必要向联邦政府请求重新派军队到这些地方支援。 今天,福特与特鲁多(Justin Trudeau)讨论此事,特鲁多主动提议重新派军队到长期护理设施支援,福特没有拒绝,双方将尽快确认时间等细节。 周二,特鲁多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已经失去太多老人了,去年春天的悲剧,绝不可重演!联邦政府正在于安省保持联系,随时准备提供一切帮助,包括军事野战医院、军队后勤人员和红十字会等。” 全省进入紧急状态,代表安省天主教学校董事会教师的工会也呼吁,在全省范围内扩展在线学习范围,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与此同时,根据联邦政府公布的数据,2021年1月1日至9日,已有超过30架“毒航班”入境多伦多!这些航班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巴基斯坦、德国、爱尔兰、巴西和墨西哥。 阿尔伯塔省 今日新增875例确诊、23例死亡,全省呈阳率为5.3%,现有820人住院,137人在ICU。省首席医疗官Deena Hinshaw宣布,有可能推迟第二剂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以便向更多省民提供第一剂疫苗。 卫生官员表示,阿省的新冠疫苗已经开始见底,部分地区已经全部用完,必须减少高危人群的配给。与此同时,阿省同时发现南非和英国变异病株确诊案例6人! 根据最新数据,全省现有13220例活跃病例。周一进行的9,300项测试中,发现652例新病例,全省阳性率为6.8%。 魁北克省 今日新增确诊2071宗,累计234695人感染;新增死亡35人,累计8,815人死于新冠肺炎。今日,魁省疫情到达一个“令人不安且严峻的里程碑”——全省超1500人住院! 目前,因新冠住院总人数达1,516人,229人在ICU,活跃病例23,695人。令人不安的,还有另一个突发案例——7名已经接种了新冠疫苗的养老院居民,随后确诊新冠病毒! 地方卫生保健部门表示,他们感染新冠的时间为接种第一剂新冠疫苗后的前28天内。“很显然,新冠疫苗并不能给予人们一次性、全面的保护。” 辉瑞疫苗提供的免疫力需要等待12天,也就是2周,这是的免疫力为52%,注射第二剂之后,这个数字才会上升至95%,但问题是加拿大现在的新冠疫苗剂量远远不够,已经接种了第一剂的人们,在等不到第二剂接种之时,还有感染新冠的风险。 曼尼托巴省 今日新增158例感染、5例死亡。截至目前为止,曼省累计26,695人确诊,5天阳性率为9.6%,活跃病例降至2,928例。289人住院,36人在ICU。 萨斯喀彻温省 今日新增2例死亡、247例感染。迄今为止,萨省已有206人死于新冠,死亡率为1.1%。全省现有3,748宗活跃病例,169人住院,36人在ICU。 新不伦瑞克省 新增感染19例,全省活动病例增至230人,为疫情爆发以来最高水平! 新斯科舍省   今日新增8例感染,活跃病例增至30例。

绝望! 美国CDC推“72小时阴性报告登机” 变异病毒狂扫10州!

为时已迟! 今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宣布,美国将实施“阴性检测报告登机”措施,遏制美国新冠疫情继续恶化! 发言人表示,1月26日起,所有通过航空线路入境美国的人,须持72小时内阴性新冠病毒检测报告,方可登机! CDC主任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表示,新冠变异病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由于美国疫情已处于激增状态,加强边境筛查将有助于控制美国疫情。 如果乘客拒绝提供阴性测试报告或选择不参加检测,航空公司不得允许乘客登机。 直至12月中旬,美国已有至少10个州已经出现英国变异病株确诊案例72宗,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亚州32例、佛罗里达州22例、明尼苏达州5例、纽约州4例、科罗拉多州3例、康涅狄格州2例、得克萨斯州、宾夕法尼亚州、印第安纳州和乔治亚州各1例。

逆风! BC省这市2020年豪发14.6亿建筑许可 超10年平均值!

信心大涨! 本周二,BC省素里市府宣布,2020年该市共批准了价值14.6亿加元的建筑许可证! 市政府表示,这其中包括了约11亿加元的住宅建筑和2.38亿加元的工业建筑,略低于2019年的记录。 虽然建筑许可证总价值超素里市过去10年的平均值,但仍低于2019年最高纪录——22.9亿加元,更接近2018年创下的历史新高——15.2亿加元。考虑到目前加拿大全国经济还深受新冠疫情的直接影响,素里市2020年建筑许可总额相对强劲。 在一份声明中,市长道格·麦卡勒姆(Doug McCallum)说道,“尽管在疫情初期,本市建筑业出现短暂的下滑,但投资出现迅速反弹,显示出大家将素里作为新企业和新居住地的强烈信心。” 早前,素里市还宣布将拓展天车项目,增加住房和商业空间的需求,“我们相信,这种强劲的趋势将持续到2021年。” 市政府指出,单户住宅许可的等待时间平均为9周,较2017年的25周峰值有所下降。 作为新冠疫情措施,素里市府为企业提供在线申请选项,进一步缩短等待时间,35%贸易许可证将在正常工作时间发出,98%的电气许可证和86%的管道许可证均可在网上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