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热点

Exclusive Content

特朗普会将我们压碎碾平!35%关税倒计时 加拿大终于清醒 不反击就是死

距离美国35%关税的生效日子不远了,加美贸易谈判前夕,加拿大总理卡尼本周会与各省长举行为期3天的关门会议。 今天,卡尼再次强调,他将以加拿大的国家利益为核心,在谈判中寻求“对加拿大最有利的协议”! 特朗普频频用关税施压,加拿大已经意识到现实,不管怎么谈,关税都是躲不过的了,问题就是会被榨多少的关税。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卡尼明确表示,加拿大必须集中力量,加强国内经济,增强国家内部贸易连通性。 除了尽全力与特朗普政府谈判,加拿大也在“自救”。 一方面,寻找美国以外的贸易伙伴,推动对外贸易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并缓解经济被动局势。 另一方面,卡尼政府也在推动省级自由贸易合作。 目前,加拿大各省之间正在积极建立跨省自由贸易网络,打破长久以来的内部贸易壁垒。 立场一向强硬的安省省长福特也表态:加拿大必须采取“关税对关税、金额对金额”的对等反制措施。 “我们必须狠狠还击——这是特朗普唯一能听懂的人话。如果你表现出一丝退让,他就会像压路机一样从你身上碾过去。” 福特反击:“特朗普说不需要加拿大?那他也别要阿省的石油、萨省的钾肥和铀和安省的镍矿。” 他还呼吁联邦政府准备好迅速行动,配合各省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加美贸易战。 不仅如此,安大略省、萨斯喀彻温省和阿尔伯塔省正在考虑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 是这样的,美国和加拿大之间有一条5号线管道,每天将54万桶的石油和天然气经过威斯康星州和密歇根州,输送到安大略省的炼油厂。 但加美贸易战一开打,密歇根州长就不断威胁说要切断5号线,“这会导致我们的机场和大部分地区关闭,我们不能再冒险了,我们需要独立出来,自力更生。” “我们不能再依赖美国了。” 卡尼也表示:“让加拿大人能够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生活和经商,才是我们经济主权的体现。” 根据美方通告,如加美两国没能在8月1日前达成新的自由贸易协议,大部分加拿大商品都将面临35%的关税冲击,进一步对加拿大制造业、资源出口和农业形成极大压力。 卡尼上周已承认,即便能谈成新协议,也不太可能完全取消所有关税,现在我们只能争取关键领域豁免或对等关税。 加拿大各省都“希望谈判能出最好的结果”,但也“已准备好承担应尽的责任”。 “我们必须传递一个强烈的讯号:加拿大不需要仰仗任何国家,更不用在特朗普面前低头。” 事实上,美国向加拿大发起关税战,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 加拿大商会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美国对加拿大实施进口关税,可能会令美国住房市场进一步失衡,购房成本全面上扬! 如果美国对加拿大木材、钢铁、铜等建筑关键材料的高额关税持续至2027年,每栋新建美国住宅的平均成本将上升14,000美元,累计可能高达20,000美元。 据美国全国住宅建商协会(NAHB)统计,仅2023年一年,美国约有1840亿美元都是用来买新建住宅建筑材料的,其中约130亿美元(7%)来自进口。加拿大是第三大来源国。 有不少美国人注意到了这一点,但特朗普政府一再否认。白宫发言人还在坚称: “政府始终认为,加征关税的成本由外国出口商承担,而不是美国消费者。美国是全球最大最强的消费市场,他们依赖我们的市场。”

加拿大“刻薄”“难缠”!美国倒打一耙,也太不讲武德了

一场原本关于旅游振兴的会议,意外掀起一轮外交口水战。 7月中旬于西雅图举行的太平洋西北经济区峰会上,美国驻加拿大大使霍克斯特拉(Pete Hoekstra)公开表示,加拿大人“刻薄”“难缠”,“不好合作”(mean and nasty to deal with)。 理由是部分加拿大人抵制前往美国旅行,并且禁止美国产酒进入省级销售渠道。 “如果你们不来旅游,还禁止销售我们国家的产品,这样的姿态,当然让人难以合作。” 他还以一种半开玩笑的方式补充:“如果我愿意,我可以从密歇根带酒回来——他们不会检查我车。”台下传来一阵笑声,但这番话在加拿大引发了截然不同的反应。 卑诗省省长尹大卫随后在接受CBC《Power & Politics》采访时回应称,加拿大人之所以对美国采取保留态度,正是因为美方的先行挑衅。 他指出,特朗普此前多次发出威胁言论,不仅计划对加拿大商品加征35%的新关税,还扬言将对钢、铝、铜等资源产品加税至50%。这些措施将于8月1日起陆续实施。 “如果有人告诉你:要么接受我们的话语权,要么成为美国第51个州,否则就让你经济崩溃——你会怎么反应?”尹大卫表示,“加拿大人对此当然愤怒。” 他强调,加拿大省级政府的“禁美酒”政策,是对美国加征关税的直接回应。 目前,包括卑诗省、魁北克省、新斯科舍省在内的多个省份,已暂停政府酒类商店对美国产葡萄酒的采购与销售。 “这是非常具体的反制行动,而非情绪表达。”尹大卫说,“我们没有攻击任何人,但不会对攻击我们的经济与主权坐视不理。” 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今年3月加拿大人驾车返回本国的总次数同比下降近32%,是自疫情以来最明显的跨境流动降幅之一。 同月,经由飞机返回的旅客数量也下降了13.5%。分析普遍认为,这一变化部分受到对美国产品和政策反感情绪的影响。 霍克斯特拉在发言中承认,加拿大部分省份限制美国产酒“对双边关系无益”,但仍坚持认为,加方做法“缺乏善意”。 面对“谁先难缠”的指控与反指,加拿大官方态度趋于冷静。 尹大卫呼吁民众坚持理性立场,支持本地经济,也要维护彼此关系。“普通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之间没有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政策层面的话语和行动。”

被公开捉奸后 两人消失 正宫酝酿大反击分走几千万 女方未离婚 老公家族背景显赫

那对在Coldplay演唱会上被“kiss cam”拍到的男女,现在太有名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他们的婚外情。 男方是AI独角兽公司Astronomer的CEO 安迪·拜伦(Andy Byron),女方是公司HR高管克里斯汀·卡博特(Kristin Cabot)。不过,报应马上就来了,两人已经双双从公司消失。 他们先是被公司停职,随后拜伦宣布正式辞去CEO一职。 Astronomer公司在声明中说得很克制,却刀刀见血: “我们的领导者应为行为树立榜样,但却并未做到。” 而卡博特这边干脆“跑路式消失”: 她的LinkedIn账号彻底注销,工作履历、照片、所有公开资料一夜清空。 曾经被拜伦大力称赞为“公司文化建设关键人物”的她,如今连个道歉都没留下。 不过,两人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出轨视频流出后,拜伦的妻子梅根·拜伦(Megan Byron) 没有发声,也没有对外控诉,但动作比什么都快。 她带着孩子第一时间搬离了两人位于马萨诸塞州诺斯伯勒(Northborough)、价值140万美元的房子,转而搬进了一套位于缅因州肯纳邦克(Kennebunk)的海边别墅。 这房子更气派,市场估值240万美元,总面积超过4000平方英尺。 她的姐姐莫拉(Maura)和数位家庭成员也已抵达,豪宅临时变成“家庭战时作战中心”,围绕这段婚姻的去留,正紧张磋商中。 Maura(左)、梅根(右)和她们的妈妈Patti(中) 就在搬离同一周,梅根在社交媒体上将姓氏悄悄改回娘家的姓——Kerrigan,还删掉了与拜伦的大部分合照。 一张曾经刷满点赞的家庭徒步照——父母与两个孩子挽手站在溪流前笑得灿烂,如今也已被移除。 更讽刺的是,这些照片不过拍摄于几个月前。 那时的拜伦还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侃侃而谈,为公司完成9300万美元融资兴奋不已。 而现在,他面对的,是潜在的离婚官司、高额赡养费、名誉损毁与企业声誉塌方的“四连击”。 现在Astronomer公司的估值大约是12亿美元,拜伦作为前CEO,手里有个1%-5%的股份是没的说,值个2000-7000万。 根据马萨诸塞州婚姻法,结婚七年以上就必须分割夫妻共同累积的任何财产。 屋外风平浪静,屋内针落可闻,梅根对渣男老公的大动作肯定就要来了。 再说女方卡博特。 之前说她离异单身,没想到马上就有人爆料:她之前离过婚,后来又结了,这次也是婚内出轨。 令人迷惑的是,她老公也身家不菲,还是豪门之后。只能说她跟拜伦是真爱了。 她老公名叫安德鲁·卡博特(Andrew Cabot),是美国精品朗姆酒品牌Privateer Rum的CEO。 卡博特家族是波士顿老牌的“布拉明贵族”(Brahmin aristocratic lineages)之一,能追溯到英国殖民者时期。 家族16世纪美国革命时就开始经营朗姆酒生意了,到现在积累的财富已经超过154亿美元。 这个家族在波士顿一直是个无人敢惹的存在,长期占据参议员位置,直到1952年被一个年轻人翻盘。而这人名叫约翰肯尼迪,也就是之后的美国总统。 今年2月,卡博特和丈夫还一起购入了一栋220万美元的新英格兰风格别墅。 短短几天,一个AI公司的高管上演了一幕活剧,表面的光鲜亮丽也难掩背后的龌龊。 真是应验了这句话:科技可以预测未来,AI可以分析大数据,但人心的bug,从来没法debug。

警惕! 热销品爆雷 9名儿童死亡 狂卖520万个 加美同步召回!

今天,加拿大和美国同步大范围召回一款不少家庭都必备的热销品,原因竟然是已经有9个孩子死亡! 据最新消息,北美热销家庭用游泳池正在被紧急召回中,出事的还不止一个牌子,接连几个品牌统统爆雷! 出事的泳池产品包括Bestway、Intex Recreation 和 Polygroup等牌子,从2002年就通过Walmart、Target、Lowe’s、Costco、Amazon等各大零售商售往家家户户。 然而,就在今天,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与加拿大卫生部同时发布通知—— 由于这些泳池在外部设置有“压缩带”(compression straps),孩子们进泳池的时候经常会踩着往上爬,家长一个不注意,就会造成溺水事故。 事实上,截至目前为止,美国已经确认9名儿童因使用这些泳池而溺亡。 事故报告显示,死者年龄在22个月至3岁之间。 过去这20年间,美国和加拿大一共售出了的超过520万套地上游泳池。 虽然加拿大目前没有出现有人因此死亡,但卫生部还是决定召回,请各位消费者注意查看家中泳池的型号。 召回泳池品牌:Bestway、Intex Recreation、Polygroup 召回产品规格:48英寸(约122厘米)或更高 购买时间:最早可追溯至2002年,最新售于2025年 销售地区:美国(约500万套)、加拿大(约26.6万套) 卫生部提醒,如果家里有这些泳池的人,应立即联系相关品牌厂商,获取免费维修包。 在修好之前,最好还是确保家里的孩子不要单独靠近泳池,或考虑暂时将泳池排空。 除此之外,年幼孩子在使用泳池的时候,监护人最好在场,以免发生意外。

毛骨悚然! 男子戴18斤金链 被活活吸进核磁共振仪惨死!

"关掉机器!快打911!"艾德丽安(Adrienne)的尖叫声回荡在核磁共振检查室里。 就在几秒钟前,她的丈夫基斯(Keith)刚踏进门,整个人就像被无形巨手抓住一般,飞向那台冰冷的机器。 7月16日,艾德丽安和基斯一起去纽约长岛西伯里村的拿骚开放核磁共振中心做检查。 这天要接受例行检查的是艾德丽安,61岁的丈夫只是跟着来的, 艾德丽安膝盖不好,接受过很多次检查,对整个流程很熟悉。 检查结束后,艾德丽安躺在检查台子上,让丈夫进来搀扶她起来。 没想到,基斯脚才刚跨过门槛,整个人就像被炮弹击中一样飞向机器! 身形强壮的大男人像纸片一样,整个人被吸了过去,重重撞击在设备上,检查室里顿时乱作一团! 她不停地喊着:“关掉那机器!要不打911!你们做点啥吧,关掉那该死的机器不行吗?!” 技术员关掉核磁共振仪,众人再将身上多处重伤的基斯送往医院。 然而,一切终究还是晚了。 斯基伤势过重,此后又多次突发心脏病,最终被宣告死亡。 这个惨案刚发生后,医院说是基斯自己闯进检查室的。 对此,艾德丽安气愤不已:“简直是一派胡言!” 女儿表示,"是技术员主动去叫我爸爸的,却忘了最基本的安检。" 艾德丽安表示,进入检查室的流程是必须摘除所有金属物品,包括手机,银行卡,钥匙,硬币,假牙。 基斯身上一直戴着个9公斤重的巨大金属项链,是一根大金链子上挂着一把大锁。 据说,基斯平日里没事就举一举这个锁,练一下肌肉。 项链明晃晃的,眼睛没瞎的都能看见,却偏偏逃过了工作人员的视线。 按照规定,患者进入前必须经过金属探测和人工检查双重确认,且非检查时段磁体本应处于待机状态。 对于这起悲剧的起因,现在工作室和死者家属争执不下。 警方调查报告只显示只基斯戴着项链进入核磁共振室,没有更多细节。 究竟是他自己闯入、还是被技术员叫进去,最终的责任划分是不一样的。案件的真相恐怕要等到法庭审理后,才能揭晓。 但不论归责方在谁,基斯死亡的事实不会改变。一次陪护,竟演变成天人永隔的悲剧,实在令人心痛。

送上门!房东发短信给前房客 最后惨赔3万!

最近,大温发生了两起租房纠纷,结果都是房东赔钱。其中一个赔偿金额不少,教训不可谓不深。咱们看看吧。 第一个房东Fatehjit Kaur女士被卑诗省最高法院判决,必须赔偿她以前的租客3万多加元。 事情的起因其实不复杂。 Kaur曾把自家在Delta的房子租给一位叫Javier的租客,两人从2021年开始签约,月租是2500加元。 2022年春天,Kaur告诉Javier她要“自住”,发出正式通知让他在两个月内搬走。 根据BC省法律,如果房东自己或直系亲属要搬进去,是可以合法终止租约的。 Javier照做了,6月1日搬了出去。结果几个月后,他收到了Kaur的短信,问他要不要回来继续租——但这次租金直接翻了一倍! Javier一看,房东自己违规了,还送上门来。天降好运不得不接,立刻投诉到了卑诗省住宅租赁处(RTB)。 他认为房东根本没有打算“真心”自住,只是想借“自住”的名义赶走他,好把房子重新租出去,赚更多的钱。 BC省的租赁法规规定得很清楚:如果房东以自住为由赶人,却没在合理时间内搬进去,或者搬进去后没住够法定的时间(现为12个月,纠纷发生时规定为6个月),就可能要赔给租客一整年的租金。 RTB裁定Kaur确实违反了这一规定,判她赔偿租客30100加元。 Kaur不服,把案子上诉到了卑诗省最高法院。但法官根本不买账。 她的辩解包括:“我英语不好,看不懂规定”、“我不知道要这么快搬进去”、“我只是翻新房子拖了一点时间”等理由,都被法官一一驳回。 更关键的是,她说短信是发错房子了——其实是想把Surrey的另一套房子租给Javier。但Javier拿出了短信截图和照片,清楚地显示她提到的就是他原来住的那套房子。 最终,法院维持原判,房东必须赔钱,真是自食其果。 第二起案件也发生在Delta,虽然金额不高,但一样值得关注。 一位租客刚住进一个套房不到两周,就被房东赶了出去。理由是房东“感觉不舒服”,觉得租客说话太冷淡、洗澡不冲浴室、走路太安静容易吓人,还从她背后靠近让她害怕。 租客则说自己啥也没干,就是平常生活方式不同,怎么就被赶了? 双方没有书面合同,仅口头同意以每月800加元的价格按月租住。 仲裁庭指出,双方虽然并未就终止租住时应提前通知的期限进行讨论,但只要开始收租、住进来了,租约就成立,解约必须提前通知,不能说赶就赶。 最终房东被判赔偿租客半个月租金400元,加上仲裁费用125元,共计525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租客是与房东共同居住在同一单元,并共用厨房及/或浴室,所以租客并不受《住宅租赁法》保护,房东也不需要比如提前4个月通知或最短自住12个月等要求。 这起判决更多是倾向法官对口头合同的解读。
spot_img

温哥华美女度假遇野蛮袭击! 遭加拿大老乡毒打破相 差点死了! 网友暴怒!

出国旅行一定要记得买旅游保险! 随着边境解封,出国旅行的加拿大人越来越多,但是,在国外一定要注意安全!最近一位来自温哥华的美女,因为在墨西哥街头帮朋友拒绝陌生男性的搭讪,居然被对方直接打破相,不但鼻子断了,太阳穴也差点被打到! 打人的居然也是加拿大人,还是一名拳击手! 由于BC省进入寒冬,今年27岁,家住温哥华的杰米·库茨(Jamie Coutts)和她的朋友吉纳维芙·托马斯(Genevieve Thomas)上周飞往位于墨西哥城的旅游胜地卡门湖(Playa Del Carmen)度假。 杰米(右)和吉纳维芙(左) 这是疫情以来两人第一次出国旅行,两人尽情地享受着阳光沙滩,品尝美味佳肴。 但是,好日子才过了没两天就出事了。 星期日的晚上,两个人和刚刚在酒吧认识的两个妹子吃完饭,一起走在回酒店的路上,一个陌生的男游客突然冒出来和其中一个妹子尬聊。 这个男游客也住在同一个酒店,之前就曾尝试和杰米、吉纳维芙两人搭讪,当时被杰米委婉地拒绝了。 杰米·库茨(Jamie Coutts)   看到被搭讪的姑娘很尴尬,而且已经明确说了不要,男游客仍然在纠缠,所以杰米和吉纳维芙这次没给对方留面子,主动上前让对方走开,不要来讨人嫌。 然而男游客竟然瞬间急了,抬手就是一拳。先是把吉纳维芙打倒在地,在她身上踩了好几脚·!又转过身来,拳头直接锤到杰米的脸上! 这一拳实在太狠,杰米连呼救都来不及就被打倒在地上,当场昏了过去。 当杰米迷迷糊糊醒过来的时候,脸上钻心地疼,她发现自己被一位浑身是血的墨西哥大妈抱着躺在出租车里。大妈安慰她,让她放心,说大家正在去医院的路上。 大妈身上的都是杰米的血,杰米不止被打了一拳:她的鼻梁骨折了三四处,被打凹进去了,几颗牙也没了,眼睛附近被打出来大口子要缝很多针,眉骨还别打裂。 最可怕的是,杰米眼睛的伤距离太阳穴只有几厘米,如果拳头再偏一点,她的命可能都没了! 躺在病床上的两人 男旅客下手非常毒辣,除了杰米的伤外,吉纳维芙的后脑勺也被故意多次拳击,血流了一地,差点被打到瘫痪。   吉纳维芙展示伤口 开开心心地度假,却被暴打了一顿。更惨的是,杰米和吉纳维芙本来计划12月8日返回温哥华的,但是墨西哥的医生让她们至少在一周内都不要坐飞机。 墨西哥卡门湖 在高空中由于气压改变的问题,医生怕两人出现血栓危及生命。 另外,杰米的鼻子还需要做整形手术,由于她没有买旅行保险,所以现在只能由她的好朋友,罗斯(Saturn Rose)帮她在GoFundMe上众筹。 现在杰米又要等着做手术,又要自费这一周在墨西哥的生活费用,现在还担心因为受了这么重的伤,就算回了温哥华,能不能立刻开始工作也是大问题。到时候要怎么办,杰米和吉纳维芙都不敢想。 打她们的人在事情发生当晚就被抓了,据卡门湖警方的消息,这个男的居然还是杰米的加拿大老乡!   据Global News报道,这个老乡叫彼得·诺瓦切克(Peter Nowaczek),是一名来自多伦多的90后轻量级拳击手,绰号“心碎者”(Heart Breaker)!   Peter Nowaczek 怎么加拿大还有这种人?! 听说这件事后,网友都怒了: “心碎了,一个受过训练的拳击手 居然袭击一个年轻女孩,太让人恶心了。 赔钱!” “难以置信的愤怒,心都碎了, 这个男的应该被指控谋杀! 已经捐了钱了,希望她早日康复“ “太惨了,应该指控他谋杀, 但是谁去外国会不买旅行保险呢?” “太恶心了, 凶手应该在墨西哥的监狱里度过余生!“   “打人的家伙应该这辈子都关在监狱里!” “希望这头畜生享受墨西哥的监狱生活, 他们就靠着游客生活, 这不是砸人家的饭碗。”   据CTV News报道,加拿大全球事务部表示,确实有一名加拿大人最近在墨西哥被拘留,但是目前还无法提供更多细节,全球事务部会给被拘留的这位加拿大人提供领事服务。 这种人还服务他干嘛?!

勾引15岁学生上床一年! 加拿大高中女老师遭起诉 却说自己是被强奸?!

“她剥夺了我与同龄女孩发生关系的经历。" 加拿大一名22岁的男子最近把他高中时的英语老师告上法庭,指控老师在他15岁的时候就把他勾引上床了,要求老师现在赔偿他40万加元。 他还说,就是因为和老师多年的感情纠葛,让他深陷苦海,感觉不会再爱了,还开始借酒消愁,最后不仅天天酗酒,更染上了毒瘾。 据CBC News报道,根据法庭文件,这位温尼伯男子指控老师对他实施了性虐待、性剥削和性侵犯。由于不堪忍受,他16岁的时候和老师断绝了关系,但是在18岁的时候,他又和老师复合了。 “随着我渐渐成熟,我才发现其实我是受害者,”接受CBC采访时他说道:“她不是真的爱我,她的所作所为大错特错,她应该负责任!” 受隐私保护,男子的身份和老师的名字都没有被公布。 据男子回忆,他和老师的关系是从课堂上的调情开始的。因为正处于青春期,小男生总有些安耐不住地躁动,老师虽然比他大15岁,但是两个人日常非常有“默契”。 男子所,有一天在放学的路上,他遇到了碰巧开车经过的老师,老师邀请他去家里玩。 然而到家以后,老师却和他亲上了,然后就顺理成章地发生了要发生的事…… “我当时连她的电话都没有,我们就是去了她家,然后就上床了。” “我只是看着她,就像看女朋友一样,我没想那么多。” 图文无关 从那开始,之后每天放学,他都会去一处和老师商量好的没什么人的地点,然后在那里和老师“偶遇”,去老师家风流快活。 老师是个撩汉高手。据男子回忆,每次老师给他发回作业的时候,作业本中都会夹着老师亲笔写的情书。 老师还特意叮嘱他,不要把他们的关系到处乱说,就怕惹上什么麻烦,毕竟两人这样的不伦之恋,很难得到世人的认可。 不过,由于害怕被抓到,男子在16岁的时候,还是选择和老师主动提出了分手。 虽然分手了,男子却受不了良心上的谴责,总觉得自己不像个男人,敢做不敢当。 “我感到内疚,沮丧,焦虑,”他说:“我觉得她才是受害者,都是我做得不好,”在之后的两年里,男子不仅因此得了抑郁症,还必须面对药物成瘾的问题。 一直坚持到了18岁,男子终于还是下定决心,不仅公开了和老师的关系,还去向老师求婚。 “我以为18岁就可以了,比如,社会可以接受了。但是后来我发现,社会还是不能接受我们的关系,而且我才发现,我们的关系除了性其实没别的。” 几个月后,他彻底和老师断绝了关系。 “我后来花了很长的时间,到我大概快20岁的时候,我才明白过来,都是她在操纵我,和学生谈恋爱本来就是错的,明明我才是受害者!” 男子还指责学校没有负起指导学生的责任。 “我在走廊里和她说话,放学前后,都有人看到我们。” “但是从来没有人会质疑,为什么这个男孩子总是和那个女老师在一起?” “如果是女学生和男老师的话,人们肯定会更警惕。但是他们看我估计就像:‘嘿,小伙子长大了,知道喜欢女人了’。他们觉得我就是个笑话。” 男子于2021年2月对这名老师和雇用她的塞纳河学区提起诉讼。4月,他前往温尼伯警察局报案。 诉讼称,学校的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都知道该教师对学生的“非法互动和过度关注”,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遏制或禁止”这种关系。 对于此案,塞纳河学区拒绝在法庭审理此案时讨论案件,并且表示,学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老师和孩子之间存在所谓的“性接触”。 而且学校还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称涉案两人的关系发生在校外时间,不涉及教师作为学校员工的职责,所以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警方认为,虽然学生和老师在2015年到2018年的4年间断断续续地发展了恋爱关系,而且看起来也存在双方同意的性行为,但是考虑到老师的身份,孩子被迫的可能性更多。 然而在法庭上,老师虽然承认她与学生发生了多次性关系,但是却倒打一耙,说这是“由于原告的暴力和勒索威胁”。 老师称自己是被学生强奸的。不仅被强奸老师,还威胁老师要告发她居然和学生发生关系。 她还称她从未同意与该学生发生性关系,并且“所有性行为都构成强奸”。 不仅如此,她还指控学生通过展示他拿着枪的照片来恐吓她,威胁她发裸照给他。老师说自己当时很怕丢工作,也怕生活受到影响,所以只能配合学生。 她还对学生提出反诉,要求赔偿损失、传播私密图片和性侵犯等,然而这些指控均未在法庭上得到证实。 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因为听说老师又去了别的学校工作,男子说自己只是不想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的孩子身上。 “她剥夺了我人生的这段应有的经历,比如与同龄女孩发生关系,她剥夺了我从15岁到18岁的幸福生活,”男子愤怒地说。

医生接种3针辉瑞被Omicron感染! 世卫宣称疫苗仍有效! 新变种患者都是轻症!

加强针也会突破性感染?!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消息称,大多数感染Omicron的患者,病情都是轻微的,而且目前也没有证据证明这种变种对疫苗避免严重疾病的有效性方面存在任何影响。 据路透社报道,世卫组织的发言人表示,根据获得的早期数据,Omicron变异毒株确实比Delta更易感染人,可以相对轻松地突破完全接种疫苗后的免疫系统。 但是发言人也说,现在没有迹象表明现有疫苗在预防住院和死亡方面的效果会有所下降。这也是世卫组织官方首次暗示Omicron变种可能不会像最初担心的那样造成全球性的严重破坏。 另外,发言人还表示,世界卫生组织现在这种病毒还有很多未知之处,但根据各国的汇报,总体来看,大多数Omicron病例的症状都是“轻微的”。 另据首次发现Omicron病例的博兹瓦纳透露,该国新增的Omicron病例中的85%都是无症状感染,另外15%的感染者症状也相对较轻。 博茨瓦纳卫生部卫生与健康部卫生署署长帕梅拉·史密斯·劳伦斯(Pamela Smith Lawrence)博士说,在该国所有确诊的病例中,大多数人的检测结果都是假阴性。 其中感到“不适”的几名病人的症状也是“非常非常轻微”。 另外,南非医学协会主席安吉丽·库切(Angelique Coetzee)博士说,她治疗的感染Omicron的患者预Delta患者有很大不同,症状相对Dleta均“较轻”。 主要症状包括疲倦、肌肉酸痛、头痛和干咳,但是没有患者报告嗅觉或味觉丧失或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 由于受到Omicron极强感染性的影响,南非的住院率在一周内飙升了403%。 仅就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 (NICD) 昨天的数据显示,当天共进行了42,664次检测,报告了 4,373 例新病例——相当于10%的阳性率。 与周一记录的2,273例相比,南非的感染率增加了92%,上周二记录了868例,周二同比增加了403%。 但是,和西方世界不一样的是,非洲国家的疫苗接种率普遍低,平均只有5%的人完全接种。南非的完全接种率在非洲已经算最高的了,也才只有23.8%。被Omicron感染的患者中,“绝大多数”也是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相比之下,加拿大12岁以上民众的完全接种率是86%。目前加拿大确诊的Omicron病例均是输入病例,社区传播病例还没有发现。 以色列卫生部长霍罗威茨(Nitzan Horowitz)昨天也表示,对这种变体存在“乐观的余地”,根据“初步迹象”,现有疫苗将有效防止超级变种的严重疾病。 一位接种疫苗的以色列老人家 以色列是自Omicron变种被发现后,第一个宣布封国,禁止外国人入境的国家。 以色列最近确诊的两例病例都是在当地医院工作的医生,两人都完全接种了疫苗,但是更可怕的是,这两位医生还都接种了第三剂的加强针。 不过,据以色列媒体报道,辉瑞疫苗在预防Omicron引起的症状性感染方面的有效率为90%,仅略低于Delta(95%)。 相比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未接种疫苗的人出现严重症状的几率要高2.4倍。 另外,辉瑞在完全接种疫苗并接受加强针的人群中预防严重疾病的有效率为 93%。 而且,Omicron的传染性也仅比Delta高30%,远低于一开始全世界恐慌的程度。相比之下,Delta的传染性比造成第三波疫情的Alpha变种毒株高 70%。 虽然Omicron并没有人们最早害怕的那样,在感染性和毒性方面都远胜于Delta变种,但是对于新冠这种病来说,还是尽量不要被感染。 对此,斯坦福大学传染病研究员卡兰( Abraar Karan) 博士称,重要的是要记住,除了接种疫苗,物理防疫方向的公共卫生限制和个人预防措施都会继续有效地阻止新冠病毒的传播。 也就是说,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也还要保持,更不要随意进入可能有高传播风险的空间,例如和很多不确定到底有没有接种疫苗的人一起参加聚会等。 随着圣诞节假期的临近,与家人聚会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也很重要,例如完全疫苗并增加戴口罩等额外保护措施,尤其是在感染风险较高的弱势群体周围。

中国香港对加拿大关闭边境! 莫德纳暗示疫苗对新变种效力极弱! 完全接种防不住感染!

快去打第三针! 中国香港对加拿大关闭边境了!除了非居民以外,任何在21天内曾前往过加拿大的旅客都被禁止入境!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担心Omicron疫情出现扩散,香港本周一禁止非居民从新增的四个非洲国家进入该市,现在准备将禁令其扩大到过去21天内曾去过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以及六个欧洲国家的旅客。 上周五,香港曾宣布禁止来自南非、博茨瓦纳、埃斯瓦蒂尼、莱索托、马拉维、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的非香港居民入境。 在周一晚些时候的一份声明中,香港政府表示,自11月30日起,来自安哥拉、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的非居民将不被允许进入入境香港,“还将对自这些地方的相关入境旅客实施最严格的检疫要求。”。 预计从12月2日起,过去 21 天内去过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捷克共和国、丹麦、德国、以色列和意大利的非香港居民也被禁止进入香港。 如果是香港居民身份,并接种了疫苗,仍可以返回香港,但必须在政府的隔离设施中强制隔离7天,随后自费在酒店内隔离两周,也就是要隔离21天。 香港是最早发现Omicron病毒的三个地区之一,11月11日,一名36岁,从南非返回香港的印度裔旅客进入酒店隔离后出现症状,随后确诊为感染新型变种病毒,相信在隔离期间,他又将病毒传染给住在其对门的一名从加拿大返回香港的62岁旅客。 62岁的加拿大旅客早于印度裔旅客一天,于11月10日乘坐温哥华起飞的加航航班AC007抵达香港,11月17日开始出现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和头痛。 幸运的是,从17日开始,一直到上周五全世界因Omicron变种陷入混乱的时候,香港都没有确诊更多的Omicron病患,病毒没有被放进社区。 不过,据11月29日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确认,香港新增第三例Omicron变种病例。 确诊的患者是24日从尼日利亚经埃塞俄比亚返回香港的,和前面两例患者一样,第三名患者在机场临时核酸检测中心检测的结果也是阴性,结果26日,在隔离期间出现症状,核算检测为阳性。 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患者早前曾完全接种两剂莫德纳疫苗。 据Global News今天报道,莫德纳公司CEO也承认,两剂莫德纳对Omicron病毒的效力会可能会非常之低。   莫德纳CEO斯蒂芬·班塞尔 (Stéphane Bancel) 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我认为,有效性都是相对的,就像我们之前在对阵Delta(mRNA疫苗有效性下降)的时候一样。” “我觉得疫苗(对omicron的效力)会有‘质的下降’,我现在还不知道会下降多少,我们要先和研究人员谈谈,但是可能不会是什么好事……” 莫德纳还没有就预计何时能获得针对Omicron的疫苗有效性的数据做出回应。世界卫生组织早前曾表示,该病毒具有“非常高”的感染激增风险。 不仅是莫德纳疫苗,其实上周发现Omicron的英国方面的专家就已经表示,Omicron刺突蛋白上的突变太多,完全接种疫苗后的人体免疫系统已经非常难识别Omicron变种了。 莫德纳昨天宣布,会尽快制造出一种针对Omicron变种的全新的疫苗,确保在2022年初能投入使用。 辉瑞和BioNTech也表示,他们正在研究Omicron变体,并准备在 100 天内推出重新设计的疫苗。 不过,可不是说旧一代疫苗旧没用了,第三针该打还是要打,毕竟Omicron和Delta换代还需要一段时间。 目前来看,Omicron在加拿大可能还没有出现社区感染,感染的主体病例依然是Delta,所以在Omicron“转正”之前的这段时间,现有的疫苗还是起作用的,尤其是陆续接种的第三针加强剂。

全球恐慌 股价惨跌!温哥华返港加航航班确诊一例新冠超级病毒病例!4班南非航班今天抵达多伦多!

mRNA疫苗对Nu病毒几乎无效 抗疫或重回起点 最新发现的新冠超级病毒Nu简直让刚刚才恢复正常生活的人类想骂街。 周五,在新冠超级变种毒株B.1.1.529(Nu病毒)被英国专家爆出来的第三天,国际股市直接炸了——亚洲和欧洲股市狂跌!发现多个感染这种病毒病例的南非也被全球隔离,各国纷纷发布紧急旅行禁令,禁止所有来自非洲南部的航班落地! 因为这个病毒实在太太太太可怕了! 据报道,这种变种病毒携带32种突变,其中许多都是有高度传染性和疫苗抗性的突变,其刺突蛋白的改变比任何其他已知变体都多。     刺突蛋白的改变主要是针对疫苗的,对原始新冠病毒和前几代变种病毒都有效果的新冠疫苗,包括最先进mRNA疫苗,在这种病毒上几乎无效。 相关阅读:新冠“恐怖”变异病毒来了! 32种突变超强感染性 mRNA疫苗无效! 香港确诊一例!   更不好的消息是,有一名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旅客已经确诊感染Nu病毒! 据港媒最新报道,在香港首次发现南非新变种病毒后,确诊第一例的富豪机场酒店再次发现第二名确诊患者。其中一名患者是36岁由南非抵港的印度裔男子,另一名患者是62岁从加拿大返港男子。 据报道,36岁印度裔男子病例10月23日离开香港前往南非,曾于10月22日在香港进行检测,结果呈阴性。他乘搭卡塔尔航班QR818于11月11日返抵香港,抵港时于机场检测结果呈阴性。他于指定检疫酒店进行检疫期间的样本结果呈阳性,确认是Nu病毒。 港媒报道,62岁的加拿大旅客11月10日曾乘坐温哥华起飞的加航航班AC007抵达香港,11月17日出现症状,包括喉咙痛、咳嗽、流鼻涕和头痛。这名患者就住在印度裔男子房间对门。 另据港媒称,62岁男子此前曾在香港接种两剂复必泰疫苗,也就是辉瑞疫苗。   不过当时香港卫生部门只在男子感染的病毒上检测到一种N501Y突变,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Nu病毒。 除了确诊第一例的博兹瓦纳和之后出现确诊病例的南非、中国香港,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全世界疫苗打得最好的以色列和比利时也相继确诊。 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在内的医学专家警告说,在所有因素都搞清楚之前,不要做出任何过度反应。 但经历了一年多疫情,被世界卫生组织坑惨的国家表示,他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根本等不得,新冠疫苗对Nu病毒无效,全世界防疫已经回到了起点! 欧盟已经开始采取行动,禁止所有从非洲南部起飞的航班进入欧盟领空,几个主要的欧盟国家已经在自己国家实施了这一禁令。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航班“应该暂停,直到我们清楚地了解这种新变种可能造成的危险,从该地区返回的旅客应该遵守严格的隔离规则。” 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 “我们很清楚,突变可能导致更令人担忧的病毒变种的出现和传播,可能在几个月内传播到世界各地。” 德国方面表示,其飞行禁令最早于周五晚上实施。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斯帕恩说,从南非返回的航空公司只能运送德国公民回家,无论他们是否接种了疫苗,旅行者都需要进行14天的强制隔离。 德国卫生部长延斯·斯帕恩(Jens Spahn)说:“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一种会带来更多问题的新变种。” 延斯·斯帕恩(Jens Spahn) 这位外长去年10月曾感染新冠病毒。 英国卫生大臣萨义德·贾维德(Sajid Javid)也表示:“早期迹象表明,这种变体可能比delta变体更具传染性,目前的疫苗可能对它没有那么有效。” 英国已经暂停6个非洲国家入境航班。 “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就太晚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英国专家11月24日刚刚警告全世界警惕Nu病毒时,英国首相官方发言人还乐观表示,目前英国“不认为这种变体是一个问题”,因为还没有传播到英国。 萨义德·贾维德(Sajid Javid)在议会发言请求立即行动 隔了两天就打自己的脸可能是因为比利时已经确诊了第一例Nu病毒病例。 “我们已经确认了一例这种变异的病例。他是从国外来的,”比利时卫生部长弗兰克·万登布鲁克说:“这是一种可疑的变体,可能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变异。” 以色列是世界上接种疫苗最多的国家之一,该国周五宣布,他们也在以色列发现了第一例新变体病例,患者是一名刚从非洲返回的旅行者。 该旅客和另外两名疑似病例目前已被隔离。以色列卫生部门表示,三人都接种了疫苗。 不像政客那么乐观,发现新变种的消息立即影响全球股市产生动荡。欧洲和亚洲主要股指大跌,美股开盘前道琼斯期货指数先狂泄了近千点。 油价大幅下跌,美国原油价格下跌6.7%,至每桶73.22美元,国际基准布伦特原油价格下跌5.6%,至每桶77.64美元。 航空公司周五股价也受到重创,汉莎航空(Lufthansa)下跌12.4%,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和伊比利亚航空(Iberia)的母公司国际航空集团(IAG)下跌14.4%,加航(Air Canada)重挫11.38%。 除了英德外,意大利也宣布采取措施,禁止任何在过去14天内去过南非、莱索托、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和斯瓦蒂尼等7个南部非洲国家的人进入意大利。 荷兰和捷克共和国也计划采取类似的措施。 日本政府宣布,从5日开始,来自斯瓦蒂尼、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和莱索托的日本公民将在政府专用住宿场所隔离10天,并在第3天、第6天和第10天进行新冠病毒检测。目前日本还没有对外国人开放边境。 加拿大政府目前尚未对新病毒的出现作出反应,加拿大政府针对南非的旅行建议仍然是要求加拿大民众小心南非的犯罪问题,注意人身安全。 但是安大略省省长福特已经率先呼吁联邦政府禁止所有来自与新变种有关的非洲国家的航班和乘客入境。   在今天早上的一份声明中,福特称安省首席卫生官摩尔博士已经向他简述了新变种病毒的威胁,“早期报告称,病毒对疫苗有耐药性。” “我已经联系了联邦政府,表达了对病毒带来风险的极度担忧,请联邦政府立即采取行动!”   “任何在禁令实施之前抵达加拿大的人都应该接受检测和隔离,包括今天抵加的乘客。我们还必须重新对所有抵达加拿大的乘客进行检测,无论他们来自哪里!”   今天就有4个航班要从南非首都开普敦飞抵加拿大多伦多!   福特要求联邦政府立即禁止来自相关国家的所有航班和乘客。 大家小心!!!不要等政府的反应!防疫赶紧做起来!

中国留学生遭加拿大政府调查!帮父母投资房产洗钱 还有自由党官员牵涉!

大家怎么看? 从2012年开始,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和加拿大反洗钱监管机构就一直在监视一名中国留学生和他的父母。 根据涉及父母难民申请的联邦法院案件的文件,他们住在安大略省万锦市期间,因涉嫌通过传销手段诈骗60,000名投资者约2亿加元而被中国通缉。 而他们的儿子,也在利用各种手段,包括投资房地产,开空壳公司以及外国公民进行精心设计的洗钱计划。 据报道,2012年8月,当时只有19岁的这名中国留学生张某某(Zhang Guanqun)从多米尼加共和国抵达蒙特利尔时,他的背包里塞满了23,800欧元和大量美元现金。四个月后,张冠群以210万加元的价格在BC省高贵林购买了一处8,500呎的豪宅。 还不单单是这么一笔交易。据悉,张某某在Coquitlam College读书期间经手了数百万加元的交易。而且,仅在2012年到2015年的3年间,张某某就通过加拿大和香港的银行账户转移了至少3375万加元的资金。 这也是为什么加拿大反洗钱监管机构Fintrac对张某某这么感兴趣。 Fintrac 加拿大边境局CBSA和Fintrac提交的文件展示了复杂调查的细节,但法院并未对他们的指控作出裁决。 CBSA曾指控张某某参与洗钱计划和跨国有组织犯罪,并提出将其驱逐出境。 2015年10月在CBSA 向法院提交的法务会计报告称:“张在接收和转移电汇方面所涉及的资金数额令人震惊。” CBSA文件中有超过600页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张某某及其父母王某某(Wang Zhenhua)和严某某(Yan Chunxiang)的案件中。这对父母在儿子抵达温哥华六个月后,也抵达了加拿大,抵加后他们立即利用房地产、空壳公司和外国公民进行精心设计的洗钱步骤。 中国方面针对王某某的通缉令 CBSA指出,王某某和严某某在多米尼加曾使用了多个假名,非常可疑。而且两人还收到了来自外国司法管辖区和不同个人的大量电汇,有洗钱和逃税嫌疑。 CBSA的文件中还列出了参与此项活动的数十名中国人、加拿大律师事务所、一位多米尼加共和国签证续签部门的官员、甚至还有一位知名的联邦自由党组织者。 与张某某有关的巨大的转账网络 据了解,在卑诗省目前对洗钱进行调查的证据中,BC省反洗钱调查委员会声称“学生”的身份经常被用来购买卑诗省的豪华房地产。 对于这个群体购买动辄上百万上千万加元的房产,反洗钱调查委员会都会进行严格的调查。 根据法庭文件,2011年2月,张某某的父母王某某和严某某在位于天津的办公室成立了一家投资咨询公司,开始募集资金。 根据中方提供给CBSA的资料显示,当地警方从11年9月开始对这家被怀疑是传销的公司进行调查,一个月后,严某某从深圳进入香港,12月,警方逮捕了往某某。 不过,2012年1月,王某某被保释后立刻前往香港,随后逃至加拿大。 2012年4月,他们的儿子在温哥华机场降落,并出示了国际学生签证。他曾在新泽西州的一所天主教高中短暂学习,然后准备在Coquitlam College继续学业。然后,他就在温哥华东边的一处社区,以超过200万加元的价格购买了一座山腰豪宅——有六间卧室和七间浴室。 张某某登陆后,在大约14周的时间里,这名学生从他父母的新加坡和香港公司收到了至少1020万加元转账。他的父母很快就跟随他去了加拿大。 王某某和严某某在加拿大则住在安省万锦市,并且还与另外一对华人夫妇合伙开了一家名为 MixCulture Capital的公司。 然而这家公司并没有存在多久,很快,到2013年,公司的一名董事陈某(Chen Xi)就向约克区警方举报,称王、严二人转账给他们的儿子4000万到5000万加元,陈某称这些钱涉及“欺诈和洗钱”。 根据 Fintrac 的文件,王和严在加拿大开设了多个银行账户,告诉银行他们是在中国拥有数十年经验的房地产大亨。他们仅在安大略省就购买了至少七处房产。 图文无关 另外,另一份报告显示,前安大略省省长凯瑟琳·韦恩(Kathleen Wynne)政府下的一名社区外展官员也与这家人有资金往来。 据悉,2014年,这位周姓(Xin Zhou)官员是联邦自由党的筹款联合主席,曾是特鲁多总理2016年竞选活动的关键社区组织者。而在2013年到2014年间,张某某曾向这名周姓官员汇款2,999,985加元,另外一名与张某某同样有资金往来的香港人,也给周姓官员汇款80万加元。 而且,这位官员还拒绝向银行提供细节并解释他和汇款人的关系,只说是帮助海外学生安排住房和学校申请。 目前案件仍在调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