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热点

Exclusive Content

突发!拜登确诊癌症,已经扩散至骨骼!

美国前总统拜登自一月离开白宫后,一直非常低调,鲜有讨论度。没想到,今天他一跃冲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他确诊前列腺癌,而且已经转移至骨骼! 拜登办公室今天发表声明称,他在上周因排尿症状就医时,发现前列腺结节并进行了活检。 5月16日完成活检后,拜登的主治医师凯文·奥康纳(Kevin O’Connor)团队迅速安排了骨扫描。 经活检和骨扫描确认,病灶为“高度侵袭性”前列腺癌,且已转移至骨骼,Gleason评分9分(Grade Group 5),属高风险范畴,但因“对激素敏感”,可通过抑制睾酮实现有效控制。 现年82岁的拜登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曾因为呼吸暂停、脊柱关节炎与周围神经病变等健康问题接受治疗,2023年还在胸部切除过一处基底细胞皮肤癌,病灶已彻底清除、无需后续治疗。 在今年初的例行体检中,他的心肺功能、血压和认知状态均被评估为“良好、适合继续履职”。没想到仅过几个月就确诊癌症转移。 专家表示,前列腺癌具有很大“隐匿性”,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大多数病例在早期并无明显症状,仅凭血清PSA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才能及早发现。 消息一出,美国政坛立刻出现罕见的跨党派关切。 拜登的老冤家、现任总统特朗普发文表示,“梅拉尼娅和我都为拜登及其家人祈祷,祝他早日康复”; 副总统哈里也在社交平台写道:“乔一向坚韧,这次同样会以乐观与决心面对挑战”。 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中仅次于皮肤癌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2025年新发病例预计超过28万例,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拜登的家庭多年来都被不幸所笼罩。长子博·拜登(Beau Biden)于2015年5月30日因胶质母细胞瘤去世,享年46岁。 他在确诊后的三年里,曾接受手术、放疗和化疗,并在被诊断后短暂重返特拉华州司法厅任检察长,却最终不敌病魔。 博的离世不仅对拜登夫妇造成沉重打击,也促使他发起“癌症登月计划”(Cancer Moonshot),旨在加速癌症研究、推动新疗法问世,以减少更多家庭的伤痛。 接下来的数周内,拜登团队将根据最新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在此期间,他可能会减少公开活动,但仍将保持一定程度的社会参与。 无论最终结局如何,这场突如其来的健康风暴再次告诫我们:定期体检、重视身体发出的任何警示信号,是每个人都应承担的健康责任。

惊! 住这附近帕金森风险增126% 呼吸饮水污染无人可逃 隐形杀手需警惕!

高尔夫球场旁的生活,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小资情调?绿草如茵,空气清新,推窗就能看见球场风光。 然而,最近一项研究却给这种“高雅”生活泼了一盆冷水:住在高尔夫球场附近,患帕金森氏症的风险竟然高得吓人! 你喝的水、呼吸的空气,可能都在悄悄“埋雷”。这可不是耸人听闻,美国最新研究已经拉响警报,住在球场1.6公里内的人,帕金森风险比远处的邻居高出126%!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项研究5月8日在《美国医学会网络开放期刊》上发表,研究者们把目光投向了高尔夫球场常用的农药。 球场为了保持草坪完美,经常喷洒各种化学药剂,比如除草剂和杀菌剂。这些东西不仅让草地绿得发亮,还可能让附近的居民付出健康代价。 研究发现,住在高尔夫球场1.6公里范围内的人,患帕金森氏症的几率比住在9.6公里以外的人高出整整126%。风险最高的是那些离球场最近的居民,稍微远一点,风险就会逐渐降低。 研究的主力军来自美国梅奥诊所,他们翻看了1991到2015年间的大量医疗和环境数据,涉及419名帕金森患者和5000多名健康人士。 他们还细致地研究了这些人的居住地,精确到与明尼苏达南部和威斯康星西部139个高尔夫球场的距离。 结果一目了然:离球场越近,帕金森的风险越高。纽约Atria健康与研究所的神经科专家雷(Ray Dorsey)直言:“这不是农药危害的头一回曝光,但这次我们发现,受害的不只是田间劳作的农民,郊区居民也逃不掉。就像二手烟一样,他们可能通过呼吸空气或喝水,无意中接触到这些化学物质。” 说到水,这可是个大问题。研究发现,饮用地下水的人尤其危险。如果你的家附近有高尔夫球场,而自来水又来自地下水,患帕金森的几率几乎翻倍! 更糟的是,如果地下水源属于“易污染区”,比如土壤稀薄或基岩较浅,农药更容易渗进去,风险就更高。研究者推测,球场喷洒的农药可能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污染了居民的饮用水。 除了水,空气传播也是个隐患。即便不考虑水源,住在球场1到3公里内的人,患病风险依然比远处的居民高,可能是因为农药随风飘散,悄无声息地钻进了你的肺。 帕金森氏症可不是小病。这是一种会逐渐恶化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常常出现手抖、身体僵硬、走路不稳,甚至连平衡都成问题。 据加拿大帕金森协会统计,加拿大目前有超过11万人深受其扰,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个数字还会继续攀升。 更让人揪心的是,帕金森至今没有治愈的方法,也没有药物能减缓它的恶化。 农药和帕金森的关联早就不是新闻,尤其是像百草枯和maneb这样的化学物质,早就被研究盯上。 不过,加拿大已经禁止了这两种农药的使用,听起来似乎可以松口气?别急,研究没说清楚高尔夫球场到底用了哪些农药,其他仍在合法使用的化学品可能照样是个威胁。 更何况,农药的危害还不止于帕金森。2024年另一项研究发现,打高尔夫或园艺等户外活动,可能让男性更容易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雷博士警告:“这些农药有神经毒性,帕金森只是它们制造的麻烦之一。我们吃的食物、喝的水、呼吸的空气,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推高脑部疾病的发病率。” 这项研究让人不寒而栗,但专家也提醒,别急着把高尔夫球场附近的房子挂出去卖。帕金森基金会的医学顾问麦克(Michael Okun)表示,研究虽然指出了关联,但还没能证明农药和帕金森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现在就喊着要搬家还早了点,”他说,“但这确实给我们敲了警钟,那些用在球场上的化学品,可能需要更严格的监管。”凯伦也补充道,帕金森的成因很复杂,农药只是拼图的一块,不是全部答案。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更多研究,找到更精准的治疗方法,甚至是预防的办法。

警惕! 热销预制菜爆致命细菌 10人住院 加拿大也死过2人! 美国下牛肉禁令

最近这两天,北美接连传出食品问题,大批人吃完热销“预制菜”之后生病!经确认,美国最近爆出李斯特菌疫情,截至目前为止已有至少10人感染,严重到要住院治疗!美国食品药物监管局通报确认,位于加州圣费尔南多的Fresh & Ready Foods LLC 食品公司爆出李斯特菌病毒,在加州和内华达州造成感染潮。据了解,此次发现爆出细菌污染的有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和华盛顿州。零售店和食品服务销售点、医院、酒店、便利店、机场和航空公司等渠道均有销售。事实上,这家Fresh & Ready Foods LLC 食品公司去年开始就被FDA调查了,但一度陷入僵局,直到今年4月,FDA在样本中分离出与患者体内同源菌株,调查才有突破。在确认菌株匹配后,Fresh...

6级强震! 一月多震 天花板砸落 民众尖叫逃命! 美日密切关注地质活动

不知不觉,2025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全球多国发生强震,闹得人心惶惶,就连不处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的地方都罕见地震,让人不得不担忧,今年是不是真的是“灾难年”。 5月8日,秘鲁北部接壤厄瓜多的边境地区发生规模5.6地震,震源深度仅10公里。 南美洲今年也是怪了,上周智利才震完,当局甚至紧急全面撤离了一个地区,上千人逃上街头避难。 没想到过了几天,就轮到秘鲁了。 5月6日,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有两大城市分别发生地震! 第一场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凌晨12点半,奥林达地区的Mount Dandenong外,规模2.8级,震源深度5千米,当地600名居民有震感,大半夜的被吓醒,一开始还以为是自己睡糊涂了,产生幻觉。 不到2个小时之后,阿德莱德东部又发生了一场2.7级地震。 从地理上来看,阿德莱德和墨尔本都因澳大利亚板块移动频繁发生地震,这个板块每年移动约7厘米。 5月3日晚上7点51分,印尼中部的发生规模6.0强震! 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表示,这起地震深度为108公里,震央距离省会哥罗塔洛市海岸不到5公里。 这起地震虽然最终没有引发海啸,但6级强震让陆地上的居民吓了一大跳,学校建物景况天花板掉落地面,遍地狼藉。 居民表示,这场地震晃动感很强,“还好孩子们都不在学校”。 当地一个服饰店的监视器画面显示,地震袭来当时,顾客与店员感受到强烈摇晃,瞬间尖叫,夺门而出。 印尼国境东西幅员广阔,地处“火环带”,境内有127座活火山,地震频繁。 可能也因为地震过于频繁,日本和美国最近这段时间都在密切关注各种地质活动,先后更新了预测模型报告和防灾指南。 首先是担心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日本,今年1月份,日本地震调査委员才把南海海槽巨大地震30年内的发生率从70%上调至80%,曾经神准预测了311大海啸的漫画家竜树谅再次预言——今年7月份,亚洲恐面临巨大海啸威胁! 这话一出,让本来就因为地震传闻不断害怕的日本人更加紧张。 3日早上,青森县部分地区的居民还听到“巨大地鸣”,瞬间在社交媒体上引发骚动。 居民纷纷Po文表示:“刚才听到好惊人的地鸣声”、“怎么有地鸣?” 这个现象发生在上午9点15分,津轻市、五所川原市、青森市等地都有人听到,甚至有民众家中监视器录下巨响发出时的瞬间,只听到震动声,但没有感受到摇晃。 与此同时,一路从美国北加州向北延伸到加拿大BC的卡斯凯迪亚断层,也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5月8日,一项最新研究为美加西岸居民再敲响另一个警钟—— 一旦这个断层发生大地震,可能致沿海地区土地永久下沉,增加其长期遭受洪水侵袭的可能性! 众所周知,卡斯凯迪亚俯冲带是一条大断层,因其可导致沿海地区面临大地震和海啸的危险而闻名。 如果今天发生7.7至9.2规模的地震,华盛顿州南部和汉宝德湾(Humboldt Bay)之间的沿海地区地面会直接下沉半尺到6尺,使这些地区的洪水风险加倍。 专家表示,胡安德富卡板块(Juan de Fuca plate)被推到北美板块(North American plate)下方时,水会被取代,从而引发海啸。这种运动也可能导致水边的土地突然下降,从而增加洪泛区的面积。 这种情况若真的发生,预计到2300年,海平面就会明显上升,情况相当可怕,而且会持续数十年甚至数百年。 这个规模的地震,通常每450到500年就会沿着断层发生一次,具体震央在哪里,完全是不可预测的。 这里断层上一次发生大地震,还是在1700 年,当时低洼湿地就突然下沉了6尺。

离谱! 奢侈品多到用卡车装 加拿大律师挪用700万公款 名牌鞋包堆满豪宅!

谁能想到,光鲜亮丽的律师袍下竟藏着如此肮脏的秘密? 多伦多房地产律师辛格·裴(Singa Bui)和丈夫尼古拉斯·卡特尔(Nicholas Cartel)的豪宅里,警方用卡车运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战利品”——58双莫罗·伯拉尼克高跟鞋、52件亚历山大·麦昆时装、16双克里斯提·鲁布托红底鞋,还有堆积如山的爱马仕领带和香奈儿配饰。 本以为律师赚钱天经地义,没想到他们奢华背后,竟是靠盗用客户存放在事务所信托账户的钱财。 据调查,他们偷走客户的资金高达700多万元,挥霍在高级时装、名牌鞋子和豪华度假上。 警方从去年12月开始调查,近日公开了从他们家搜出的奢侈品清单。这对律师夫妇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家,简直像奢侈品商店,名牌衣物、鞋子、包包堆满了房间,警方不得不用卡车搬运。 这些财物被怀疑都是用挪用客户资金购买的,警方认为这是犯罪所得,也可能涉及洗钱行为。 辛格-裴已经在法庭上承认,她从2014年就开始偷偷挪用客户资金,最初只是为“填补家用”。可渐渐地,胃口越来越大,每次挪用数万元,钱都花在了哪儿?豪华度假、高级餐厅、孩子的高昂私校学费,还有那些摆满豪宅的精致家具和名贵艺术品。 除此之外,就是大量的奢侈品,这些价值从150元到上万元不等的1153件奢侈品,装满了她家的衣帽间,也装满了她对奢华生活的执念。 她在法庭上坦白,自己有“购物强迫症”,只能用疯狂买买买来缓解生活和工作的压力。 而她的丈夫卡特尔,专攻集体诉讼的律师,却坚决否认自己与此事有任何瓜葛。他把所有责任推给妻子,称家里的财务和事务所的账目全由妻子一人打理。 “我绝对不可能卷入此事”,他信誓旦旦地对媒体说,甚至表示警方至今没找过他问话。 尽管如此,案件受害者多达20人,多数是买卖房屋时委托辛格-裴处理资金交接,却遭到侵吞。 安东尼-英格拉(Anthony Ingarra)及其家人朋友就因此损失了41万加元。他和家人朋友通过Cartel & Bui LLP处理私人抵押贷款,结果这些钱全都不翼而飞。 他愤怒地表示,这些被查扣的奢侈品相比实际受害人的损失,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据警方和法庭记录,受害者损失的总额高达700多万元。2023年12月到2024年5月,共有20人向警方报案,他们大多是委托辛格-裴处理房产买卖的普通人。 买房卖房,可能是普通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笔交易,可谁能想到,信任的律师竟然把钱卷走,拿去买名牌包? 英格拉自己就是个抵押贷款代理人,他痛心地说:“这简直让人恶心!他们利用无辜者的信任,偷走他们的钱,破坏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一笔交易。” 据警方调查,两人的消费水平早已严重超过正常收入水平,为维持奢侈生活,他们不惜挪用客户资金,同时在被客户追问时,还多次撒谎掩盖资金去向。 这场风波不仅让受害者血本无归,也让法律界的监管漏洞暴露无遗。在加拿大一些省份,房产交易必须由律师处理,可如果连律师都不可靠,普通人该怎么办? 如今,两人已被安大略省律师协会暂时吊销执照,事务所也遭关闭。 辛格-裴面临的指控尤其严重:13项挪用客户资金的指控,外加一项未能诚信行事和不尊重司法的罪名。 她还因为在民事诉讼中拒不配合法庭,藐视法官命令,被关了20天。卡特尔也没能全身而退,他同样因藐视法庭被监禁30天,但他坚称自己无辜,还计划上诉,甚至要争取拿回律师执照。 如今,Cartel & Bui...

赚翻! 华人网红转卖Costco热门商品 狂赚$600 网友却喊卖早了!

一根只有一盎司的小金条,居然能让华裔金融博主狂赚近600美元?大家都知道Costco是省钱天堂,但你可别小看它,也可能是赚钱利器! 最近,一条播放量达650万的TikTok视频把这件事搬上了舞台——拥有340万粉丝的金融网红杨先生(Humphrey Yang)就靠在Costco买金条,差价套利,轻松赚到595美元。 事情是这样的:2024年4月,杨先生在Costco以2,359美元的价格买了一根来自PAMP Suisse的1盎司金条。 他当时并不是冲着投资大师去的,只是出于好奇拍视频分享。没想到,时隔11个月后,他把这根金条带到旧金山湾区一家名为Witter Coin的贵金属交易商,店员看了看报价单:“我们现在的回收价是每盎司2,955.42美元。” 尽管现货金价当时已经逼近3,020美元,交易商回收会按略低于现价的水平,扣掉大约130美元的手续费,杨先生依旧爽快地完成了交易——到账利润整整595.43美元! 在视频里,他兴奋地说:“整个过程出奇地轻松!”从下单到卖出,不到一分钟就能搞定。店员还补充,店里卖黄金给顾客的数量要比回收的多,买卖比例大约6:1,每天能回收5到10根类似金条。 可见,这事儿门槛不高,只要你手里有一根金条,就能随时拿去卖! 不过,评论区却不全是喝彩。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这也太早卖了吧!”甚至有所谓“理财顾问”留言:“别急,黄金可能冲到8,000美元。” 事实也颇为“打脸”:在杨先生卖出后不久,金价一路飙升,短期内一度触及3,300美元/盎司,高盛更是把年底预期从3,300上调至3,700美元。 当然,Costco也不是傻子。谁让这款小金条成了“断货王”?从最初每位顾客每天最多能买两根,到后来官网明文规定“24小时内限购一根”。 而在加拿大,政策更严:每人每96小时只能买两根。即便限购,金条库存依旧几小时内被一扫而空。Costco只得不断收紧政策,却迟迟未回应为何再次升级限购。 如果你也想跟风,不妨先对比一下买入与卖出的时间差,以及手续费成本。毕竟,金价涨跌受全球形势影响——特朗普当年关税风波、市场避险情绪,都可能让黄金价格出现大幅波动。 Costco不仅是我们省钱买日用品的地方,还可能藏着发小财的机会。当然,黄金市场瞬息万变,赚到钱的关键还是得看眼光和运气。你觉得杨先生这波操作怎么样?
spot_img

突发! 特鲁多考虑重开美加边界 “第三波高峰已过”! 70%加拿大人: 今夏不旅行!

未来可期 新冠疫苗开打数月,加拿大各个省份正在加速接种工作。目前,重灾省份日新增病例开始下降,疫情开始出现好转,但也有个别省份还没有到达这波高峰,各项疫情数字还在上升。 就在今天,联邦卫生部给出了解封时间表! 首席卫生官谭咏诗表示,目前加拿大平均日新增病例降至7,000例以下,为4月份以来首次,很有可能已经“过了第三波高峰!” 除此之外,新冠重症率也在下降,每天平均新增住院患者人数少于4000人。截止发稿前,加拿大已经有42%的成年人已经接种了至少1剂新冠疫苗。 谭咏诗表示,保持这个步调,这个夏天加拿大人将可以“重新参与许多活动”! 根据联邦模型显示,至少75%成年人必须接受至少1剂疫苗,且包括20%人口接种2剂疫苗,2021年秋天加拿大人才能够进行更多室内活动,包括复工复学! 而现在,加拿大已经距离第一个“免疫目标”很近了。 联邦公共服务和采购部长阿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透露,加拿大有望在维多利亚日(5月24日)那一周之前获得辉瑞和莫德纳疫苗450万剂! 加拿大卫生部长帕蒂·哈伊杜(Patty Hajdu)表示,随着疫苗推广,全国解封是“现实的”,但这些目标必须根据当地疫情而定。 也就在今天下午,加拿大政府传来最新消息——特鲁多(Justin Trudeau)政府和拜登政府双方已经在就重新开放边界进行初步讨论! 知情人士透露,两国高级官员已开始正式讨论如何重新开放边界。 现阶段,政府正在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是否要采用双轨制——对未接种疫苗的旅客照常检疫,对已经完成疫苗接种的人放宽限制。 2020年3月以来,加拿大和美国就已经达成协议,禁止边界不必要的旅行,阻止疫情扩散,直至今日。 前加拿大驻美国大使迈克尔·科金(Michael Kerg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现在的加拿大和美国而言,分阶段开放似乎是最合理的。” 重新开放边界将会是循序渐进的,并取决于两国的新冠确诊病例。政府官员也表示,开放两国边界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根据彭博社的数据,仅有34.1%加拿大人已接受1剂疫苗、2.7%的人完全接种,而美国这一比例分别为46.6%和35.8%。特鲁多也说,大多数加拿大人到9月份都不会完全接种疫苗。 在边界管制问题上,联邦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步调也不一样,安省日前还要求联邦政府收紧边境,并在机场设置新的检疫设施。 对于这种种解封的可能性,加拿大人似乎没有美国人那样兴奋,反而十分小心翼翼。 Nanos Research最新民意调查发现,尽管加拿大正在加速疫苗接种,且准备放松公共卫生限制,但有很大一部分加拿大人表示,今年夏天不会出外旅行! 近70%受访者表示他们“不太可能”旅行,而28%的人说他们“可能”旅行,有3%的人表示“不确定”。研究人员指出,“除非加拿大的疫苗接种率真的达到一个高位,加拿大人不会相信疫情已经走远。” 调查还发现,将近60%加拿大对加拿大运动员参加今年夏天参加东京奥运会感到“不舒服”或“有些不舒服”。36%受访者说,他们认为没问题,5%的回答是“不确定”。 除此之外,安省的多伦多证实——取消今年夏天所有重大活动! 与此同时,曼尼托巴省建模数据显示,全省疫情已经超过“最糟糕情况”! 未来几天内,曼省日新增病例和ICU住院人数将继续大幅增长!

惊! 加拿大28人接种后血栓! 这省再延居家令 高峰未过! 加航延长印航禁飞令!

不得大意 就在加拿大分发超过230万剂牛津疫苗过后,全国已经发现28例血栓病例! 根据联邦卫生局的最新数据,目前有18例已经确诊,另外还有10例正在等待实验室确认。 副首席公共卫生官霍华德·恩乔(Howard Njoo)在今天表示,血栓可在接种疫苗后4至28天出现病征,目前全国已有4宗死亡病例! “我们将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些副作用病例,无论这些症状是否属于罕见例子,我们在研究加拿大疫苗产品时都会仔细考虑。” 本周,阿尔伯塔省、新不伦瑞克省、新斯科舍省、安大略省、萨斯喀彻温省和魁北克省都已表示暂时停止接种第1剂牛津疫苗。 据加拿大卫生部透露,截至5月1日,加拿大至少已使用2,045,000剂牛津疫苗。 安省:延长居家令 5月13日,安省省长道格·福特正式宣布——延长全省“居家令”2周,至6月2日! 在今日的新闻发表会上,他说道“没错,我们还没有走出困境,病例是在大幅下降,人们也在接种疫苗,但我们不能冒险。” 延长居家令,将有助于安省省民迎来一个“最正常的七、八月”。 截至6月2日,安省的居家令也将实施整整一个月。 省首席卫生官员戴维·威廉姆斯也表示,尽管全省新增病例正在下降,但安省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果看看现在的数据,就知道我们还处于第二波高峰期的相同位置。” BC省:第2例血栓 就在刚刚,BC省宣布新增确诊587例,持续稳定下降!新增5人死亡,全省累计新冠死亡1632人。 除此之外,省卫生官员邦妮·亨利(Bonnie Henry)宣布,BC省出现第2例因接种牛津疫苗而发生血栓的病例! 据了解,病人是一名40岁男子,现在在菲沙卫生局辖区接受治疗,病情稳定。“这是一种罕见但非常严重的情况,我们正在认真地跟踪。” 目前,BC省已决定将剩余的牛津疫苗和未来剂量全部用作第二剂接种。 阿省:加强口罩令 就在今天,阿省卫生部首席医疗官欣肖(Deena Hinshaw)表示,省府正在收紧公共场所强制佩戴口罩限制,“只有极少数因自身健康问题的人,才可以免除戴口罩。” 从今天开始,省民在公共场所不佩戴口罩,需要出示卫生专业人员给出的证明! 可豁免的健康状况分别包括发育迟缓、认知障碍、某些精神疾病、面部创伤或近期手术、接触性皮炎或对口罩材料过敏及临床上明显患有呼吸困难的人。 今天,阿省新增感染1,558例、9例死亡病例,全省呈阳率为10.6%。3月中旬以来,更多病毒变种传入阿省,导致病例激增,给一线医疗系统增加压力,省府已经宣布一系列更加严格的公共卫生限制。 最新研究:儿童新冠患者症状不典型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大多数感染新冠病毒的儿童可能没有典型的症状,包括发烧、咳嗽或呼吸急促。因此,在筛查儿童新冠病例时,医生需要提高警惕! 这项研究由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AB)的研究人员进行,他们发现,儿童新冠患者也有可能发展城重症。“虽然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感染新冠发展成重症的几率相对较低,但也有5%至6%。 在所有儿童新冠住院患者中,18%患者需要被送进ICU,4%的患者需要上呼吸机”。 在研究分析了全美12306名新冠儿童患者的数据之后,报告表明,有18.8%儿童出现发烧、全身乏力、肌肉或关节疼痛及气味或味觉障碍等症状,16.5%的儿童则出现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和呼吸急促;13.9%的儿童有胃肠道症状,例如恶心、呕吐和腹泻;8.1%出现皮肤病症状,包括皮疹;4.8%患者患有头痛。 另外,与白人相比,非西班牙裔黑人儿童和西班牙裔儿童住院风险更高。 加航:延长印度禁飞令 今天,加拿大航空正式宣布延长印度禁飞令,防止变异病毒扩散! 发言人彼得·菲茨帕特里克(Peter Fitzpatrick)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决定延长禁止从印度入境的航班,至6月22日。”

加拿大6省停打第1剂牛津 混打疫苗恐无效! 这省爆最惨疫情 1360人确诊!

千万小心! 牛津疫苗血栓副作用案例频传,加拿大并没有打算停止使用,但就在本周三一早,安大略省、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魁北克省宣布停止第1针接种牛津疫苗! 随后,新斯科舍省和曼尼托巴省也紧跟着宣布停用! 大部分省份表示,之所以宣布暂停接种首剂牛津疫苗,是因为目前疫苗供应量优先。其中曼省、安省和新省明确表示,牛津疫苗所引起的血栓病例是停用的原因之一。 曼省表示,将继续向不太可能接种其他疫苗的省民提供牛津疫苗,但其他剂量将保证用于第2剂接种;BC省也表示,将剩下的牛津疫苗用于第2剂注射;安省则还在考虑是否为已经接种了1剂牛津疫苗的省民打第2针。 就在全国6个省份先后宣布暂停接种第1剂牛津疫苗之后,特鲁多(Justin Trudeau)表示自己打算第2剂疫苗也接种牛津,如果剂量够的话。 “上周我与家庭医生讨论过后,他建议我在未来几周或几个月接种第2剂牛津疫苗,”并呼吁人们在接种疫苗之前先咨询自己的家庭医生。 与此同时,加拿大下一周将接受牛津新冠疫苗655,000剂! 根据联邦数据,截至目前为止,有超过200万加拿大人接种了牛津疫苗,其中发现17例血栓病例,3人死亡,均为女性。 为了减少加拿大人接种疫苗的顾虑情绪,也有省份提出了混打疫苗的方式,打完第1剂牛津疫苗的人,第2剂可以选择辉瑞或莫德纳,比如BC省。 牛津大学一项最新研究证明,辉瑞和牛津疫苗混合使用是安全的,但是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打法能够为人体提供保护力。 早期研究结果发现,混合2种疫苗的接种方式会导致轻度到中度的副作用,但是短暂性的,持续时间不超过几天,且没有住院或重症隐患。 首席研究员暨牛津大学疫苗学通用儿科学副教授马修·斯内普(Matthew Snape)表示,人们目前还不知道这种混合使用的方式能不能够提供新冠免疫力。 也就是在今天,阿省爆出了全省最大规模的疫情——东北部Horizon油砂矿已有累计1,361人被感染、447人为活跃病例,2人已死亡! 据了解,这家矿厂由加拿大自然资源有限公司运营,位于麦克默里堡以北70公里。自2020年10月爆发疫情以来,确诊人数上千,被卫生局列入全省最大疫情爆发点! 据透露,这座矿山的工作条件非常差——工人们不仅没有足够的社交空间、消毒设备和新冠测试条件,已经感染的工人就这样被独自留在营地,没有适当的接受治疗或隔离,更没有适当的卫生、饮食和医疗服务,更拿不到工资! 一名承包商匿名表示,“我们在这里感到不安全,但我们必须继续工作,我们没有足够的钱坐在家里(指就业保险)。” 有工人表示,他们必须跟50多个人共用一个没有经过消毒的洗手间、36个人挤在饭堂里吃饭,34个人都是感染者! 目前,卫生部门已经介入调查检疫。随着感染者不断增多,工人宿舍全部被用作隔离间,新增病例只能被送往附近酒店。 除此之外,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有82%的新冠住院患者出现了神经系统失调症状! 这项研究由全球新冠神经功能障碍研究联盟和欧洲神经科学院Neuro-COVID注册中心进行,收集了2020年3月至2020年10月在13个国家/地区的3700多宗病例资料,评估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 研究人员报告,在新冠确诊者中,神经系统并发症十分普遍,患者平均年龄约为60岁,美国、欧洲、亚洲和非洲都有。 神经系统并发症分类包括头痛、丧失嗅觉、中风或癫痫发作。其中最常见的自我报告症状就是头痛,37%的人出现头痛;第二个最常见的症状是嗅觉或味觉丧失,影响26%的患者。

加拿大“恐怖毒楼”! 65人死于新冠 138人染疫 墙上都是排泄物 蟑螂满地爬!

加拿大军方介入! 近日,一份加拿大军方报告公诸于世,详细描述了去年在加拿大多伦多造成大批死亡事件的养老院的惨状。 毫无秩序的管理,严重缺少医护人员,突如其来的病毒将多间养老院打入“地狱”。 据悉,这份2021年4月30日军队出的报告,揭示了多个新的真相。 在去年多伦多爆发疫情的多个养老院中,分别有数十名居民死于新冠,但是军队认为,脱水和疏于照顾加速了他们的死亡速度,还有很多不是因为病毒死亡的根本没有被统计到。 在多伦多Downsview老人院,有65人死于新冠病毒,在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时候,有138人包括员工染疫。 然而,在军队赶到之前,这家养老院已经有26名老人死亡了。 他们在死亡老人房间的地板和墙上发现了粪便和呕吐物残留。 有的老人死于脱水,很可能是活活饿死或者渴死的。 房间里都是蟑螂蚂蚁等害虫乱爬,连军队都对此十分震惊,他们甚至怀疑这家养老院是否有合规的运营执照。 记者采访内部人员称:“有时我们发现一个单位只有2个护士,而按照规定这里本该有8个护士!” 一个人要做4个人事情,怎么可能顾得过来每个老人? 这间养老院原本就在危急之中,只是在疫情前没有引起人们的主意。 另一家位于多伦多Jane街和Finch大道附近的Hawthorne Place养老院,有51名居民死于新冠。 但是军方调查发现,新冠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数,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死亡人数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这家养老院处于一种年久失修的状态,他们怀疑,在爆发疫情之前,这家养老院根本不符合标准。 老人的房间里有粪便和呕吐物,更恐怖的是,有2名死亡的老人手指甲里还有干燥的粪便。 难以详细生前他们经历了什么! 甚至还有老人死于员工强制喂食,他们不管老人的状态,也不把床撑起来,一股脑把食物强制塞给老人,导致老人噎死。 也有老人死于脱水和严重营养不良。 这家养老院简直不是人待的地方,如果没有新冠,不知道这里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被曝光出来。 还有一家养老院名为Altamont Care,是著名锡耶纳老年人生活中心(Sienna Senior Living)公司旗下的养老院,这里也有52名老人死亡,很多老人被困在床上数周,陷在自己的排泄物里,看着褥疮横长。 锡耶纳(Sienna)是一家大公司,在安大略省拥有37家老人院,在BC省拥有另外8家。 根据财报表示,他们2019年实现了750万加元的利润,2018年实现了980万的利润,2017年更是有2180万加元的利润。 这个年入上千万的公司旗下的养老院,竟然也会如此的不堪?高昂的入园费都花在了哪里? 根据省政府公布的最新数字,加拿大安省共有3762名养老院的居民死于新冠。 但是没有人记录疫情期间其他原因造成死亡的人数。 目前,有人呼吁安省警察介入调查,这些养老院中是否构成刑事指控事件。 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希望每个老人都能被善待。

加拿大温哥华被封”北美最仇视亚裔之都“ 比美国还严重! 全国30城将爆抗议活动!

我们不是哑裔 根据美国新闻媒体彭博社的最新报道,加拿大BC省的温哥华被封为“全北美最仇视亚裔之都”,在当地引起热议! 在引援各项数据之后,彭博社指出,在整个2020年BC省50%的亚裔省民都经历了不同形式的歧视或仇视,而温哥华这个拥有70万人口的城市更是“光荣”登顶“北美最仇视亚裔城市”,全城报告的亚裔仇视犯罪事件超过了美国前十大人口最多城市的总和! 根据加州大学仇恨与极端主义研究中心的研究,加拿大4个最大城市的亚裔仇恨犯罪上升速度正在超过美国,温哥华就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而这一切负面情绪,温哥华人更是感触颇深。 就在本周一(5月10日),大温居民多丽丝·马(Doris Mah)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反亚裔仇视游行活动”,并准备从温哥华到霍普地区,从BC省走向整个加拿大! 疫情初期,玛哈就开始戴口罩防疫,但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开始注意到反亚裔情绪与日俱增。 也就在最近,华人聚居城市本拿比公布最新数据,与2019年相比,2020年的亚裔仇恨犯罪数量增加350%! 为了进一步宣传反对歧视,马与几个人共同创立了一个名为“Stand With Asians Coalition”的组织,并与当地市长取得联系,要求在5月10日这一天举行反亚裔种族主义行动,并马上着手开始准备。 市长麦克·赫尔利(Mike Hurle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是最起码能够引起人们注意。在反对任何形式的亚裔仇视行动上,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完成。” 在市府和人们的积极响应之下,马决定将游行活动范围扩大至全国1000个城市,目前已有30个城市回应,包括温哥华、维多利亚、埃德蒙顿、多伦多和渥太华,并支持将5月10日定为 “反亚裔仇视行动日”。 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超过800万人签名同意参与。“我们都是加拿大人,在《权利与自由宪章》的保护下享有平等权利。” 就在今天下午3点,BC省温哥华、本拿比、高贵林、北岸和霍普地区都组织了小型游行聚会。现场会严格遵循公共卫生检疫规定,人们也可以选择在5点参加全国线上活动。 从提出这个想法到阻止活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马就收到很多人的支持,并估计会推广至全国。

警报! 加拿大18岁少年染疫 入院当天死亡 全家中招! 全国人均疫苗量超美国!

警惕! 第三波疫情燃烧至今,加拿大各省正将精力集中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上。即便如此,依旧阻止不了病毒继续夺走更多人的生命。 5月7日,重灾省份传来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一名年仅18岁的少年死于新冠病毒! 据伦敦卫生局(Middlesex-London Health Unit)的最新消息,这名新冠患者在被送往医院之前,身体状况就已经迅速恶化,这天也是该地区第二波疫情以来新增死亡病例最多的一天。 卫生官员克里斯·麦基(Chris Mackie)透露,这名青少年死亡病例的身份还不清楚。 这宗病例之所以引起卫生部门的注意,不仅是因为病人年龄小,也因为他身体恶化的速度实在太快,“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入院、死亡,全在一天之内发生,我们甚至都没有时间调查这起病例!” 据初步了解,这名少年的直系亲属目前全部感染,自身并不存在潜在健康隐患。 “这个年龄段的新冠患者,很少有出现死亡病例的,即便是在整个疫情爆发期间,这都是罕见情况。”整个安省范围内,越来越多新冠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在被送进医院前就死在家里,引起了卫生部门的关注。 与此同时,特鲁多(Justin Trudeau)透露,加拿大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来到一个新的里程碑——已经有41%的成年人已经至少接种了1剂新冠疫苗! 在感谢各省府普及新冠疫苗接种的同时,他也不断鼓励民众尽快预约接种疫苗,“疫苗是我们结束这场疫情的出路。” 另外,特鲁多也对安省保守党近日的言论作出回应,表示联邦政府很乐意与福特政府合作,达成边境管制的协议,但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个人攻击”。 上周,安省呼吁禁止留学生入境并限制入境航班和旅客人数,“如果安省想实施更多措施,以限制本省入境人数,联邦政府将十分愿意与他们合作”。 除去各省府接种步伐不宜这一点,加拿大整体新冠疫苗接种工作还是相对比较顺利的。 根据加拿大和美国两国的联邦数据,加拿大目前的人均新冠疫苗剂量已经超过美国了! 6日,加拿大人均新冠疫苗剂量为每100人0.68剂,美国则为0.62剂。 健康专家也表示,不能同等比较两国。虽然加拿大在人均剂量上赶超美国,但人均接种率还是个问题。 CDC数据显示,已有约45%美国人接种至少1剂,三分之一已经完全接种。 加拿大正在努力加大疫苗供应,满足需求,美国则是在接种了大多数有意愿注射疫苗民众后,陷入犹豫情绪的窘境。 同一天,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宣布与美国蒙大拿州建立新冠疫苗伙伴关系,穿越边境的司机能够免费接种疫苗! 除此之外,萨斯喀彻温省和曼尼托巴省与北达科他州也有类似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