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in
新闻
生活
地产
财经
娱乐
社会
电子报
Sign in
Welcome!
Log into your account
your username
your password
Forgot your password?
Password recovery
Recover your password
your email
Search
新闻
生活
地产
财经
娱乐
社会
电子报
Search here...
Search
新闻
生活
地产
财经
娱乐
社会
电子报
Search here...
Search
加拿大热点
Exclusive Content
加航败诉赔钱! 乘客将获$1000万赔偿 买过这些机票就能拿钱 快看看你有没有!
加拿大
2025-04-23
0
“钓鱼式定价” 加拿大航空公司(Air Canada)最近摊上大事了!魁北克上诉法院今天一锤定音,判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得掏出1000万加币,赔偿那些被“隐形收费”坑了的乘客。 这场官司打了整整15年,起因是加航在网上卖票时玩“价格障眼法”,标出的票价看着便宜,结果结账时一堆额外费用冒出来,让人措手不及。 这意味着过去曾购买机票的旅客们,现在可能有钱拿了! 这次事件要从2010年说起。当时蒙特利尔居民迈克尔·西拉斯(Michael Silas)在加航网站买机票时发现,自己最后支付的价格居然比网站最初显示的票价高出了124加元。 这多出来的钱主要是一些未事先标明的税费和燃油附加费,西拉斯认为这明显违反了魁北克省刚通过不久的消费者保护法,于是和消费者权益团体一起把加航告上了法庭。 一审法院当时的裁定有点意思。法院承认加航确实违法了,但觉得消费者并没有实际受到损害,所以不需要赔偿。不过,消费者们显然不服气,立即提出上诉。 今年4月,这桩官司出现了戏剧性的逆转。魁北克上诉法院法官朱迪斯·哈维(Judith Harvie)严厉批评加航,认为航空公司表现出“无知和松懈”,并且错误地认为自己无需遵守省级消费者保护法律,导致大量消费者无法准确了解票价的真正成本。 法官的裁决书措辞严厉,批评加航把自身商业利益置于消费者权益之上,行为严重且蓄意,因此必须通过惩罚性赔偿以示警戒。 哈维法官指出,加航的做法属于一种“钓鱼式定价”(bait and switch),先展示低票价吸引消费者,再在结账时加收各种额外费用,使消费者无法有效进行价格比较,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根据判决,加航需要支付1000万加元的赔偿金,平均下来,每位受影响的消费者可以拿到约14.45加元,只要他们在2010年6月30日至2012年2月8日期间购买过机票。 加航发言人彼得·菲茨帕特里克(Peter Fitzpatrick)表示,这次判决主要涉及的是联邦和省级法律在2012年前的一些解读分歧,而这些问题目前早已不存在。 但消费者联盟组织并不同意加航的说法,明确表示法院的判决并非只是“技术性问题”,而是严肃谴责了加航在票价透明方面的严重疏忽。 值得一提的是,加航近年还因类似问题惹来不少争议。比如,今年1月,加航开始对最低票价档次的乘客收取行李费,连随身携带的小型行李也需额外付费。 很多人认为这类层出不穷的附加费用是一种变相涨价,越来越不透明,引发了消费者对航空公司定价策略的强烈不满。 目前,加航正在考虑是否继续对这次裁决提出进一步上诉。消费者联盟也表示,虽然法庭判决了惩罚性赔偿,但未要求加航全额退还所有不当收取的费用,他们正在评估是否提出进一步的法律行动。 总而言之,这场官司不仅是对加航的一次严重警告,也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机票时一定要擦亮眼睛,注意票价细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那些曾经受影响的乘客们,记得关注后续消息,说不定马上就能收到赔偿金了!
疯了! 特朗普吃瘪 拿加拿大撒气 精准打击提高关税!? 12州集体起诉!
新闻
2025-04-23
0
盯着加拿大不放? 继昨天特朗普“认怂”,说要降低对中国关税之后,有消息传出来,美国正在考虑再次让步——豁免汽车关税!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将是特朗普在自己发起的全球关税战中的又一次让步! 据英国金融时报引援两位知情人士报道,说汽车制造行业遭受巨大压力,也在向白宫施压,特朗普才考虑退一步的。 现阶段,美国对所有进口美国的汽车产品征收25%的关税,5月3日还有个单独的25%汽车零部件关税。 北美汽车制造业高度一体化,特朗普也是想往死里搞,收个关税还得整个汽车和零部件分开征收。 加拿大的汽车行业已经因为关税受到极大打击,现在美国人也担心特朗普关税政策会推高美国汽车价格、扰乱供应链,掀起失业潮。 过去这一周,汽车企业高管们加大了对关税的批评力度,三番两次警告说特朗普的贸易政策“正在危及美国和欧洲的汽车产业”。 今天,白宫放出消息,说特朗普正在考虑豁免汽车制造商的部分美国关税,但可能会提高对加拿大汽车征收的25%关税! 被媒体问及此事时,特朗普表示:“现在还没有考虑,但未来可能会提高,我们其实不太希望加拿大为我们制造汽车。” 关税战开打到现在,别说别的国家吃不消了,美国人自己都快受不了了,一大堆网友破口大骂:这是想搞死自己人使的阴招吧?! 就在刚刚,美国12个州政府——纽约州、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州、康涅狄格州、特拉华州、伊利诺伊州、缅因州、明尼苏达州、新墨西哥州、俄勒冈州和佛蒙特州,正式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把特朗普政府告了! 这些地方政府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简直就是在“违法征税”,要求法院立即废止这些政策! 目前,这个诉讼已经正式立案,这12个州表示,特朗普征收关税已经超越总统职权了,严重侵害国会宪法职责。 此前,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加文·纽森也就说要就关税问题起诉特朗普政府,指责他滥用关税政策的行为实属“违法”,是首个对特朗普关税“大棒”发起挑战的州政府。
全城警报狂响! 诡异棕雾笼罩如末日 神秘毒气吞噬 居民手机集体尖叫!
新闻
2025-04-23
0
出门吸口毒气 就在刚刚,一股神秘的毒气笼罩了整座城市,成百上千居民手机警报狂响! 美国芝加哥,午后时分,人们结束午餐休息时间,正准备回去上班上课,就在这时,大家的手机突然集体炸响,不少人都接到警报。 有人表示,自己接到警报,说是芝加哥的空气质量指数飙到了405,着急地在网上发文:咋了这是?!我今天还能带孩子出门吗?这有多危险? 据报道,今天这座城市被“疑似有毒化学物质的烟雾”大片笼罩,空气污染指数达到“极端危险水平”! 从公开的空气质量监测图来看,确实有一片巨大的“有害空气云团”覆盖了整个芝加哥大都市区,空气质量指数高达500,这个数字是谷歌地图所显示的最高级别。 通常来说,空气质量指数达到500,就意味着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极高,已接近或超过监测系统的测量极限,一般只在大规模山火、火山爆发等极端自然灾害发生时才会出现。 那么,就究竟是什么样的“毒气团”,才触发了警报? 在社交平台X上,一名网友晒出自己手机收到的空气质量预警通知,内容明确警告称:“所有人暴露在这种空气中,都极有可能出现严重健康影响。” 还有网友住在芝加哥北郊的20 楼,看到湖面上空有一层褐色的东西,从北向南延伸。空气质量指数显示的是200多,但整个城市是400~500。 “几年前罗克福德发生火灾,我也看到了同样的棕色层。” 美东时间下午2点,城市空气监测数据显示芝加哥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为318 ppb(十亿分之一浓度单位)。 虽然318 ppb在户外空气中属于较低水平,但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10)浓度却令人震惊,触发谷歌地图空气质量追踪系统的最高级别警报。 据报导,芝加哥的PM10浓度高达669微克/立方米(µg/m³),严重超标,属于空气质量指数中的“有害”(Hazardous)等级,意味着所有人都面临严重的健康风险。 与此同时,苹果手机用户也收到了“重大警报”,警告居民当地空气“极度有害”。 当然,也有人抱持质疑态度,“除了苹果和谷歌,其他的软件和网站都没有响警报,估计是技术故障吧。” 今天芝加哥确实有几个地方火灾,但是没有重大火情。事实上,芝加哥一直以来就以空气质量不佳而闻名。 根据美国肺脏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空气状况报告》也指出,芝加哥在全美“臭氧污染”城市排名中位列第15位。 “自2000年以来,通过对交通运输、能源生产和工业排放的持续治理,美国大部分地区的臭氧污染水平有明显下降。” 目前,还不知道这次警报究竟是空气真的收到污染、还是系统出现报错,当局暂时也没有给出一个解释,但还是有很多居民感到不安,担心未来这几天的空气质量会持续变差。 由于空气污染指数突破安全上限,专家也建议市民尽量避免外出,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及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更应严加防护,必要时佩戴高等级防护口罩。 倒也不怪芝加哥人这么谨慎了,今年年初,美国各地连续多日出现雾霾,引发民众恐慌:美军这是又拿美国人当白老鼠搞实验?! 住在佛罗里达州的男子大卫(David Bamber)抱怨:“这些雾霾白茫茫一片,令街道的能见度非常低,还有一股奇怪的化学品气味…” 另一名蒙大拿州的网友莎拉(Sarah Smith)也表示,当时外面虽然在下雪,但一走出门还是可以感觉到有“一大团模糊的东西”在空气中,闻起来还有烧焦的塑料味。 甚至就站在外面吸了几口气、加个油,回到家就开始莫名其妙咳嗽和发烧。 “不到一个小时,我就开始打喷嚏,眼睛也肿胀起来,我感觉自己感冒了,胃也开始痉挛。”
突发! 6.2级强震 236伤! 数百人跳楼生死瞬间 大地狂晃100+次 “公寓像被扔进搅拌机”
新闻
2025-04-23
0
只是"大地一次咳嗽" 2025年这才过了4个月不到,就已经接连发生了好几场强震,夺命上千条,大地开启“狂震模式”,震惊世界的“末日级灾难”脚步似乎渐近。 就在今天,土耳其突发6.2级强震,最大城市伊斯坦堡及周边地区被狠狠撼动,民众拼了命四散逃窜,涌上街头,目前已有236人受伤!其中很多人是跳楼受伤的! 这场最新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今天中午12点13分,分了3波,首次地震袭击了锡利夫里区海岸。 36分钟后,同一地点再次剧烈震动,这次规模大到6.2级!属于强震范围! 又过了2分钟,当地时间12点51分,第三场地震袭击了伊斯坦堡的大切克梅杰区,规模为4.4。 美国地质调查局表示,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属于浅层地震。 三场地震的震央都在马尔马拉海(Sea of Marmara),周边有大量的滨海城市,包括首都伊斯坦堡,378栋建筑受损! 强烈震动持续了13秒,此后还接连发生了100多次余震,其中最高震级为5.9级! 许多居民第一时间从各大建筑物中蜂拥而出,狂奔上街,就怕跑慢了,下一秒就被活埋了。 有民众因为惊恐直接从2楼阳台上跳下来,结果受伤,随后被送医治疗。 BBC记者盖林(Orla Guerin)刚好当时人就在伊斯坦堡欧洲侧的社区,地震发生当时立即就从大楼里冲了出来,“我在自己的公寓里感觉非常明显”。 回想到地震当时的情景,盖林描述道:“整栋建筑都在摇晃,我先在里面躲了几秒钟,但意识到震动持续时,就立即冲出了大楼。一位邻居说,她家的灯都被震掉到了地上” 伊斯坦堡的街道上,率先逃出来的居民们仅仅抱在一起,瑟瑟发抖,大家尽量寻找原理建筑物的空地,生怕下一秒地震再次袭来,自己就会被废墟瓦砾淹没,惊魂未定。 “我在伊斯坦堡生活的6年里,我从未感到像这次一样强烈的地震。” 健身教练莱拉·乌恰尔住在20楼的公寓,“我们像被扔进搅拌机!所有东西猛然砸向墙壁,根本站不稳,起初还以为是炸弹袭击。” 住在3楼的居民塞诺尔·萨里回忆,“听到轰隆声时,我抓起两个孩子就从楼梯冲下去。现在虽然回家了,但谁还睡得着?” 曾经历过2023年惨烈大地震的父亲詹·博兹泰佩表示,“这次晃动比上次弱了,但孩子们依旧被吓哭,我们带着应急包,去公园搭帐篷过夜,是不敢再有屋顶的地方睡觉了。” 6.2级强震发生当时,新闻节目《CNN Türk》正好在现场直播,完整地拍下了全过程,女主播博兹别奥卢冷静的表现也引起网友关注, 当时,棚内一度陷入短暂停顿,大家都被突如其来的晃动给震惊住了,不敢乱动,这时博兹别奥卢冷静向观众说道:“地震了!现在是非常强烈的地震!” 只见她努力保持镇定,继续补充:“我们在伊斯坦堡明显感受到强震,大家保持冷静。我们在摄影棚里能感觉到很强烈的震动,规模应该相当大。” 在这间隙,博兹别奥卢还请同事帮忙联络自己的母亲,挂念亲人安危,想确保他们都平安。 2023年,土耳其南部发生毁灭性地震,当局这次反应十分迅速。 12点49分地震的,55分就启动了应急模式,开放体育馆和清真寺作为避难所;所有学校紧急关闭,操场作为临时露营场;燃气公司立即切断高风险区域的供气。 强震袭来,许多民众都收拾家当,准备暂时逃离灾区,加油站一下子就爆满了,超市里的瓶装水和罐头食品也被抢购一空。 此次地震位于北安纳托利亚断裂带上,专家表示这次震动算是“大地一次轻轻咳嗽罢了”,这个地带每250年就会发生一次7.5级以上强震。 上一次这里发生大规模地震,是在1766年。也就是说,能量已经继续了258年!随时发生都不奇怪。 根据预测模型,未来30年内,伊斯坦布尔发生7级以上地震概率72%!如果发生7.5级地震,预计会有4.5万栋建筑倒塌,死伤不计其数! 2023年土耳其7.8级强震,夺走5.3万条鲜活的生命,30万建筑被震毁,经济损失高达1000万亿。 相较之下,6.2级地震确实算是“咳嗽”了,虽然是浅层地震,但目前尚未出现死亡(后续可能会更新)。 市长表示,这座城市横跨欧亚大陆,又位于断层之上,“我们不是在预测灾难,而是为必然到来的灾难做准备!”
悲! 好莱坞天才女童星猝逝荒野 年仅24岁! 年少成名却深陷泥潭!
娱乐
2025-04-23
0
R.I.P 苏菲·奈薇德(Sophie Nyweide),这位曾以甜美笑容俘获观众心的24岁好莱坞童星,日前在佛蒙特州本宁顿(Bennington)一处荒野被发现离世,留给影迷无尽遗憾。 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交网络掀起轩然大波。这位天赋异禀的女星,曾在多部影视作品中惊艳亮相,却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刻选择告别。她的离世究竟是自杀、意外,还是另有隐情? 4月14日,当地警方在河岸边一个由倾斜树枝搭成的简易棚屋旁,发现了她的遗体。目前,警方正对她的死因展开全面调查,尸检结果尚未出炉,不排除他杀可能。 据4月17日刊登在Legacy.com的讣告披露,这位从6岁就锋芒毕露的演艺奇才,生前饱受心灵创伤折磨,却始终坚持“自己扛”。 她的母亲、同样身为演员的谢丽·吉布森(Shelly Gibson)于4月22日向《好莱坞报道》(The Hollywood Reporter)和TMZ证实了女儿的噩耗,并在讣告中写道:“苏菲的生命太短暂,愿她不虚此行。我们都要引以为戒,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孩子。” 讣告还特别呼吁,悼念鲜花与礼物可转化为对“强奸、虐待与乱伦全国网络”(RAINN)的捐助。 实际上,苏菲在荧幕背后,一直与抑郁、羞耻和创伤作斗争。讣告中坦言:“她是个善良而信任他人的女孩,却因此多次被人利用。她热爱写作和绘画,那些作品就像她痛苦与挣扎的路线图。” 即便家人、治疗师以及执法人员试图伸出援手,她却执意要“自己处理”,拒绝了可能挽救生命的治疗与帮助,最终因自行用药来对抗内心伤痛而离世。 回顾她的星途,苏菲·奈薇德6岁时主演小成本电影《贝拉》(Bella),凭借纯真演技初露锋芒。随后,她相继参演了《爱情之至》(And Then Came Love)、《婚礼上的玛戈》(Margot at...
恶心! 加拿大麦当劳遭爆”地狱后厨” 女子当场yue了 立马退款: 谁敢吃?!
新闻
2025-04-22
0
又爆一家 就是说,现在还有谁敢在加拿大快餐店吃东西啊,昨天是Tims暴雷,今天又是麦当劳出事,看得令人作呕! 这两天,一段麦当劳后厨的视频在加拿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疯传,有人开车去买东西吃,结果瞟了一眼后厨,不看还好,一看吓一跳,当场要求退款! 这一幕发生在安大略省万锦市的一家麦当劳Drive-Thru,一个女子这天开车去买东西吃,刚点完餐准备给钱,结果趁着这个间隙,往窗口瞄了一眼。 结果,她一眼就看到后厨堆满了垃圾和使用过的包装物,地面看起来油腻脏乱,有不少垃圾凌乱洒落在地上。 这一幕,就让原本饥肠辘辘准备买东西来吃的网友,立马胃口全无! 在这段视频中可以听到,这个网友忍不住吐槽:这也太恶心了! 她也没忍住,当场就要求取消订单+退款,并投诉他们后厨卫生状况糟糕。 没想到,麦当劳的窗口员工一脸平静,完全不以为意,视频一经曝光,全网都炸了—— “赶紧把这家店关了!” “我在加拿大绝对不会在任何快餐店吃东西!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些餐厅脏得令人作呕的情况了,我保证他们连手都不洗!” “加拿大的快餐真是一年不如一年。我还记得2010年第一次吃A&W,那简直是让我惊艳,太好吃了,立马成了我最爱的快餐品牌。上周四我又吃了一次,简直恶心到不行,直接扔掉了。价格涨得离谱,质量却一落千丈。” “换个垃圾袋、捡起地上的餐巾纸,只需要30秒。这点都懒得做,说明厨房里肯定更脏。我已经不去Tim Hortons了,现在连麦当劳也要放弃了吗?” “那地方看起来确实像个垃圾堆,换我我也不会想在那儿吃东西。” 这已经不是麦当劳最近首次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了,今年1月份,加拿大的一个麦当劳还被拍到一个印度小哥在后厨抠鼻屎的画面,当时网友配文就写的是:这简直是肝炎+大肠杆菌加料啊,下次你再想去吃,先三思再说! 上个月才有一段麦当劳后厨脏乱差的视频在TikTok上疯传,引发轩然大波。 这个网友自称是麦当劳员工,拍了自己所在门店炸薯条区域的真实情况,画面触目惊心,令人作呕。 视频中,他从薯条出料设备中取出一大坨表面霉斑堆积成团的薯条,看得令人快yue了。
谨慎! 加拿大6月份开打第2剂疫苗! 专家: 病毒恐死灰复燃! 40多岁男子血栓死!
新冠疫情
加拿大热点
-
2021-05-25
谨慎乐观! 5月份长周末过去,加拿大第三波疫情曲线持续下降,安省、魁省和BC省陆续公布了重启计划,将在本周取消部分限制措施。 就在本周二(5月25日),加拿大已有超过50%的成年人至少接种了1剂新冠疫苗,且已放开12岁以上的国民预约接种疫苗! 联邦政府今日表示,以加拿大目前的疫苗剂量而言,将有条件从下个月开始第2剂新冠疫苗的接种工作! 根据最新数据,加拿大人均新冠疫苗剂量在G20集团国家中排名第三,但完全接种进度依旧落后。 由于初期疫苗数量不足,加拿大目前第2剂疫苗接种时间为最长16周后。随着疫苗供应增多,特鲁多也表示,加拿大有信心到9月底为所有愿意接种新冠疫苗的加拿大人注射! “到6月底,加拿大将拥有足够的疫苗剂量,为所有人打完第1剂!第2剂剂量也将持续增加,直至夏天!” 目前,大多数省份的第2剂都安排在第1剂的16周内,部分省份将在下个月进入第2剂疫苗接种阶段。 迄今为止,辉瑞公司已经向加拿大交付了新冠疫苗超过1700万剂。 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也表示,长周末前全国新增病例就呈现下降趋势,7天平均新增不到5000例,与上个月相比有所下降。“为了整体疫情,除了保持现有的防疫措施,每一个加拿大人都应该考虑接种新冠疫苗。” 然而,本周入境加拿大的疫苗数量出现一点问题,辉瑞和莫德纳疫苗数量都比预期的少。 25日,莫德纳疫苗公司宣布——对12至17岁青少年100%有效! 初步数据显示,3700名12至17岁的青少年志愿者中,接种了第1剂后产生93%的作用,这个数字在第2剂之后达到了100%! 副作用包括手臂酸痛、头痛和全身疲劳等,但都是暂时的。 在接受莫德纳疫苗的志愿者中,没有感染新冠病毒;而在接受了安慰剂的志愿者中,出现4宗确诊。目前,莫德纳疫苗正同时向加拿大和美国递交品准申请。 与此同时,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流行病学家穆哈加林(Nazeem Muhajarine)警告,即使加拿大正在朝着“全民免疫”的目标前进,争取为所有加拿大人都接种上2剂新冠疫苗,但还是不能排除新冠病毒在境内死灰复燃的可能性! 在最新的采访中,他引述了东非小岛塞舌尔(Seychelles)的例子,这个国家至少60%的人完全接种了中国疫苗和牛津疫苗,并开放边界,重启旅游业,却正遭受病毒的新一轮掠夺! 截至目前为止,加拿大有52.47%符合资格的人接种了至少1剂疫苗,只有约4%的人完成2剂注射。 也就在刚刚,安大略省公布了首例接种牛津疫苗之后死亡的病例! 据悉,这名病患是40岁左右男子,于4月份接种了牛津新冠疫苗,并在几周后死亡。 目前,医院正在调查这名男子的死因,已确诊血栓。
警报再响! 35岁加拿大男子染疫插管12天 才刚打完疫苗! 省长喊话特鲁多: 求医护!
新闻
加拿大热点
-
2021-05-21
“求求你们快打疫苗!” 就在长周末到来,加拿大多省宣布逐步解封之际,曼尼托巴省的疫情逐渐走向高峰,全省拉响警报! 一名35岁的曼省男子克里斯·伊斯福德(Kris Isford)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痛苦而艰难地喘着气,用自己与死神共舞的经历,警告所有人——千万不能轻视新冠病毒,求大家快打疫苗! 新冠疫苗接种开始,克里斯也预约了疫苗,但就在接种前,克里斯无意中接触了新冠确诊者。 短短7天内,克里斯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健康的爸爸,变成一个倒在医院ICU、靠着呼吸机持生的重症病人! 克里斯的妻子和15个月大的儿子也被传染,新冠检测呈阳性,但只有克里斯的情况特别危急。 即便已经接种了首剂新冠疫苗,等待人体形成免疫反应还需要2至3周的时间,更何况克里斯是在接种疫苗前先接触到了新冠病毒,病情恶化地十分迅速。 “从感染病毒到接种疫苗,就差了这么几天的时间,可惜为时已晚。从周二下午接到确诊通知,到周六下午被送进医院,我的身体恶化太迅速。” 入院3天后,医院告诉他,是时候打电话给家人了。接下来,他将会陷入昏迷,谁都不知道他会不会醒来。 “这个消息压垮了我,我不知道我会不会醒来,不知道还能不能拥抱我的妻子和儿子。这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一通电话,我告诉她,我要睡一会儿。” 每个人对新冠病毒反应不一样,克里斯这一插管,就是整整12天! “我的亲密接触者得了新冠,就像是感冒,几天就好了,但我在这个医院待了一个月!这真的会给你带来沉重的打击,我的身体机能现在就是这样。更糟糕的是,医院得ICU设备已经不足了。” 由于本省新冠病例急剧增多,曼省前线医院和所有ICU病房都在超负荷运行,甚至已经严重到将5名病人转诊至安省医院。 “现在ICU已经被填满了,人手短缺,但是所有医护人员都非常出色。” 醒来后,克里斯知道自己离康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甚至就连基本得生活技能都得重新学习。“从一名强壮的装修工人,到一个需要依靠护士才能自己吃饭上厕所的病人,真的只需要几天。” 插管12天,克里斯开始学习重新行走、上厕所,所有东西都要重新开始。走个15步路,他就得停下来休息1个小时。 克里斯呼吁所有曼省人—— “求求你们了,快去接种新冠疫苗吧!新冠病毒对每个人的影响都不一样,一旦被盯上了,你可能就走不出来了!” 克里斯的故事,正在曼省各个地方上演,情况已经危及到省级警报系统向所有省民发送最后警告——全部人待在家里,不得外出! 省长布莱恩·帕利斯特(Brian Pallister)今天向联邦政府求助,要求政府提供数十名医护人员,支援前线! 由于疫情严重,省医疗系统遭受重大打击,曼省现在急缺50名ICU护士、20名呼吸治疗师和50名病毒接触追踪人员。 “我们都希望,这样的局面只是暂时的,但我们也希望能够早日获得帮助。” 目前,曼尼托巴省正处于第三波疫情,日新增确诊病例和重症患者人数都创下了新高纪录。 今日的曼省,俨然一个多月前的安省,疫情紧张到要向联邦政府求援,希望所有人都能随时保持警惕,直到疫情真正过去的那一天!
突发! 安省下月解封! 曼省疫情创新高 明起收紧封锁! 这2省青少年开打疫苗!
新冠疫情
加拿大热点
-
2021-05-20
冰火两重天 本周四(5月20日)下午,加拿大安大略省正式宣布最新解封计划,将分为3阶段逐步重新开放!与此同时,邻省曼尼托巴省宣布收紧全省限制措施,形成鲜明对比! 新冠疫苗也传来最新消息——疫苗接种间隔时间缩短!BC省和魁北克省开始为12-17岁青少年接种疫苗! 安省:3阶段解封 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内,安省新增确诊病例2400例、27死,全省1320人因新冠住院,721人在ICU。 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正式宣布,将分3个阶段逐步解封,每个阶段保持21天! 他表示,安省将从6月份中旬开始,根据本省疫苗接种率及其他指标,逐步取消现行公共卫生限制措施! 解封的第一步,就是在本周六(22日)重新开放全省户外娱乐设施。“解封必须是缓慢而谨慎的,这是唯一的方式。” 5月22日起,高尔夫球场和网球场等户外娱乐设施将重新开放,且将使用人数上限上升至5人,其他户外娱乐设施还包括足球场、网球场和篮球场及滑板场等,但禁止户外运动或休闲课程。 6月14日这一周,安省即将开始第一阶段解封—— 当全省60%的成年人接受了第1剂疫苗2周后, 安省将恢复人群较少且传播风险较低的户外活动; 非必需零售商店将以15%的客容量重新开业; 户外聚会最多允许10人参加; 恢复最多4人一桌的露台用餐; 卫生部长克里斯蒂娜·埃利奥特(Christine Elliott)表示,安大略省现在的接种率已达58%。“也就是说,我们很有可能在6月14日前就进入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解封,安省需要有70%成年人接种完第1剂疫苗,20%成年人接种完2剂。 安省将会—— 开放5人室内聚会和25人室外聚会; 允许进行户外运动; 恢复个人护理服务; 室内宗教活动恢复15%人流; 基本零售限制放宽,基本零售商50%容量,非必需25%容量; 户外游乐园和水上乐园重新开放; 户外电影院、表演艺术、现场音乐和景点重新投入使用。 第三阶段解封,需要全省70%至80%成年人至少接受1剂疫苗、25%的省民完成2剂。 全省正常生活大致恢复正常—— 允许进行较大的室内和室外聚会; 恢复室内运动和休闲健身、室内用餐、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赌场。 注意,这三阶段的解封,并不包括重开校园。 省府表示,全省学校将继续远程上了,直至卫生官确定学生可以安全返校为止。2021年4月19日起,安大略省就已经关闭了全省学校。 曼省:收紧聚会限制 刚刚过去的24小时内,曼尼托巴省新增确诊603例,创下最高单日记录!新增3人死亡,全省呈阳率为13.8%,比前一天更高!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省长布莱恩·帕利斯特(Brian Pallister)表示, “我认为,我们正处于最黑暗的日子。” 在即将到来的长周末,曼省将出台新的限制措施,并赶在假期到来前生效! 省首席公共卫生官布伦特·鲁辛(Brent Roussin)宣布,禁止省民与非同住人员进行户外聚会!所有人限制出行,仅限因必要原因的出行,于明日生效! “一直以来,曼尼托巴省实施公共卫生措施的力度都是、且将继续是全国最严,但我们的病例数在还在上升,曼省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刻。” 魁省+BC省:开始青少年疫苗接种 今天下午,魁北克省卫生部长克里斯蒂安·杜贝(ChristianDubé)宣布, 12至17岁青少年可开始注册预约新冠疫苗注射,并从5月25日起开打! 6月7日14日,省府将逐步让孩子们在学校接受疫苗接种。魁省的目标,是在6月23日前让至少75%的青少年完成首剂新冠疫苗接种,8月份完成2剂注射,让全省的学生安全返校。 据透露,魁省有足够的疫苗围为全省53万名12至17岁青少年提供疫苗。 同样的,BC省卫生厅也宣布,12至17岁青少年可以开始预约接种疫苗! 全国疫苗 就在今天,加拿大联邦副首席公共卫生官爱德华·恩乔(Edward Njoo)表示,由于加拿大新冠疫苗供应量越来越充足,加拿大人新冠疫苗接种间隔时间有可能会缩短! “我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供应情况缩短人们的接种间隔时间。” 截至东部时间下午3:55,加拿大累计新冠确诊1,346,276例,其中61,293人为活跃病例,累计死亡25,104人。
注意! 大批加拿大人疯狂涌进美国打疫苗 边境局: 拒绝入境! 有人已吃闭门羹!
新闻
加拿大热点
-
2021-05-19
想打疫苗的主意! 随着新冠疫苗接种率不断上升,全球多个国家正式将解封提上日程。本周三(5月19日),欧盟宣布正式重开边界,允许完全接种了新冠疫苗的旅客入境。 与此同时,加拿大魁北克省也宣布解除宵禁措施;安大略省虽然没有宣布解封,但考虑将非紧急手术重新安排上日程,准备在6月底开始解封! 新冠疫苗供应量增加,美加两国正在拼尽全力接种疫苗,同时也就重开两国边界问题进行讨论。特鲁多表示,只有当75%的国民接种了至少1剂的新冠疫苗,才会重开边境。 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今日表示,第1剂接种了牛津疫苗的加拿大人,有可能选择第2剂疫苗。 关于混合接种疫苗,最近研究证明有效率更高,但也有专家表示,混合接种的副作用可能更大。但不管怎么样,加拿大怎是还没有打算改变接种策略。 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超过210万人接种了牛津疫苗,出现21离血栓案例,3人死亡。 今天,有20400剂牛津疫苗入境萨斯喀彻温省。省首席卫生官萨奇布·沙哈卜(Saqib Shahab)表示,这些剂量将用于第2剂接种,间隔为12周。 “我们将优先考虑第1剂接种牛津疫苗省民的预定。” 就在今天,美国边境管理局表示,加拿大人开车穿越边境到美国接种新冠疫苗将会被拒入境! 政府官员表示,“在目前两国边界关闭的状态下,仅仅为了接种疫苗而进入美国边境是不被允许的。如果是因必要目的而进入美国边界,在途中接种新冠疫苗,那另当别论。” 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表示,与加拿大不一样,美国并不将接种新冠疫苗列入“必要旅行”范围内! 美国新冠疫苗接种速度比加拿大快,最近加拿大确实也出现了人们跨境接种疫苗的现象,但两国边界目前还处于关闭状态,入境许可就成了问题。 对此,加拿大卫生部也表示,是否允许加拿大仅为了接种新冠疫苗入境,将由美国边境当局判断。 事实上,已经有加拿大人试图入境接种疫苗而被拒了。 加拿大人肖恩·霍顿(Shaun Horton)透露,今天他想从安省尼亚加拉瀑布市前往纽约一家疫苗接种点接种,但是连医生的推荐信都没看,边境人员就拒绝他入境。 目前,美国北达科他州、阿拉斯加、华盛顿和蒙大拿州等地都已开放加拿大人接种新冠疫苗,但并不是统一的,由各州政府和边境局决定和执行。 与此同时,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教育厅长阿德里安娜·拉格兰奇(Adriana LaGrange)在今天下午正式宣布——除伍德布法罗地区自治市外,全省K至12年级学生将在下周全部返校上课! “经首席卫生官确认,本省学校采取的防疫措施安全有效,限制了新冠病毒在校园内广泛传播的风险。” 但包括麦克默里堡在内的部分地区学生,将继续线上授课模式,直至5月31日。
好消息! 先打牛津再打辉瑞 安全又有效! 加拿大女子全家染变种 濒死疾呼:”快打疫苗!“
新冠疫情
加拿大热点
-
2021-05-18
比第二针打牛津还要强7倍! 几周前,加拿大女子Janine Fisher刚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这名51岁的健康女子怎么也想不到,感染新冠后自己会变成这副模样。 疫情期间,Janine一直都很注意,她做好防护措施,勤洗手戴口罩。 三月份,她掰着指头数着日子,还有2周就轮到她打疫苗了。 就在这时,新冠英国变种袭击了她全家。 4月初,她感到喉咙剧痛,咳嗽不止,立刻去做了测试,拿到新冠阳性结果的同时,她去隔离酒店办理了入住。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觉得她头脑清醒,雷厉风行。 但是在狡猾的变种新冠病毒前,做这些都已经只是亡羊补牢。 Janine的全家,老公孩子,无一幸免,全部中招阳性。 在隔离酒店里只待了2天,她的病情就急速恶化,她感到呼吸困难,立刻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 但是她全家都感染了新冠,没有人可以来医院照顾她,她一个人咬牙坚持,她觉得一直健康的自己一定可以挺过去的。 谁知,5天后,她的病情再度恶化,她被插管用上了呼吸机,意识模糊。 在朦胧之间,她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和老公穿着防护服来到了她床前,她儿子握着她的手唱了好几个小时的歌谣,希望可以唤醒母亲。 “我虽然失去了意识,但是我全记得。我当时觉得我要死了。” 她的儿子,今年25岁的Cohen Fisher是最早解除隔离来看望她的。 Cohen哼唱着母亲小时候曾经唱过的歌谣,泪眼模糊地握着母亲的手,希望换回Janine的意识。 然而,呼吸机也无法继续维持她的生命体征,她的肺部严重受损,她已经无法自主呼吸了。 这时,医生决定给她试试ECMO,ECMO是心肺系统重症治疗的一种设备,原理是把静脉血引出体外,让血液与氧气充分氧合之后,再泵回体内,以代替心肺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急救。 对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利用ECMO设备可以暂时替代人的心和肺起作用,使用时间可达14天。 疫情期间,阿尔伯塔省有几十名重症患者曾经使用过ECMO,而Janine是这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她被ECMO救活了。 慢慢的,她的肺开始恢复,现在已经可以出院了。 虽然她还无法独自行走,经常呼吸急促,但是起码她活过来了。 她把自己的故事发出来,就是想要告诉大家,新冠很可怕,遵守卫生禁令,更重要的是,接种疫苗! “这种病毒不是开玩笑,它太凶猛了,几乎杀死了我。” 现在,全加拿大都在加快速度接种疫苗,很快加拿大的接种率就会超过美国。 今天,路透社更是发布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报告。 西班牙学者研究结果显示,接种者第一针打了阿斯利康(AstraZeneca),第二针再打辉瑞(Pfizer)疫苗不仅安全,而且更有效。 这个研究结果无论对正考虑进行“混打”的加拿大,还是对面临同样问题的其它国家而言,无疑是个非常重要的好消息。 路透社报道说,这项名为“Combivacs”的研究由西班牙政府资助的一家研究所(Carlos III Health Institute)进行。 研究的初步结果发现,在第二针注射辉瑞的人群中,其血液中IgG抗体比仅接受一剂阿斯利康对照组要高30至40倍。 与此同时,在第二针注射辉瑞之后,中和抗体的存在增加了7倍,大大超过了第二针注射阿斯利康对照组所观察到的加倍作用。 据悉,本次实验有670名志愿者参与,他们都是18-59岁第一针接种了阿斯利康疫苗的人,其中有450人第二针接种了辉瑞疫苗。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之一马格达莱纳·坎宾斯博士(Dr Magdalena Campins)说,只有1.7%的志愿者表示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不适的副作用。 但是都不是严重的症状。 目前其他国家没有发布关于混打的研究结果,不过都认为是安全的。 加拿大公众卫生局也表示,如果第一针打阿斯利康,第二针打mRNA系列的疫苗(辉瑞和莫德纳)会比较有利。 加拿大即将收到大量的辉瑞疫苗,相信第二针很快就会排上日程了!
突发! 加拿大疫苗指挥官换人! 印度变种再入境 卫生官警惕: 经不起另一波疫情!
新闻
加拿大热点
-
2021-05-17
千万别让历史重演! 就在刚刚,加拿大政府正式宣布全国疫苗分配负责人换人,将交由准将克里斯蒂娜·布罗迪(Brig.-Gen Krista Brodie)担任! 上周,原加拿大新冠疫苗分配工作负责人丹尼·福汀(Dany Fortin)因接受军事调查而辞去这一职位。 不管指挥官有没有换人,加拿大新冠疫苗的分配和接种工作不能停,尤其是在当前这一关键时刻。 从最近的各项疫情数据来看,加拿大两大重灾省份——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疫情有所缓解,日新增感染病例人数不再惊人,但即便如此,卫生官员依旧不敢放松警惕! 安省:我们经不起另一波疫情 本周一,省首席卫生官员戴维·威廉姆斯表示,最近的数据让人乐观,如果找这样好转下去,6月份安省可能迎来一个稍微正常的夏天,但5月份长周末是不太可能了。 维多利亚日长周末即将到来,按照过往经验,长周末人们会大肆外出,病毒传播几率也随之上升,他敦促所有省民,千万不要在长周末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聚会,避免前功尽弃。 “我们需要继续呆在家里,在这个漫长的周末,我们都要特别小心。我们不需要、也经不起另一波新冠疫情,更不希望看见有更多的人被送进ICU。” 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内,安省新增确诊病例2170例、4死,这是全省进2个月来最低新增死亡病例人数! 上周,省长福特已经宣布再次延长全省“居家令”2周,至少至6月2日;今天,安省政府还宣布,从明天开始,全省所有成年人都将有资格预约第1剂新冠疫苗。 在安省的多伦多,印度变种B.1.617也正在逐渐蔓延,甚至比英国变种B.1.1.7的传播率高出50%。卫生官德维拉表示,多伦多目前已经发现印度变种确诊36例。 随着天气转暖,外出人潮增多,加上多伦多仍然有很多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随着疫苗接种增加、天气转暖,预计未来几周会有更多的人外出,我们要尽一切努力阻止历史重演。” 魁省:印度变种增加 密切关注 截至目前为止,加拿大魁省已发现印度变种病毒11例,引起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魁省省府表示,将在未来几天内将其纳入“高度重视新冠变种病毒”名单中。 据证实,这11宗病例全部由入境旅行者带入,暂时没有出现社区传播案例。 根据最新数据,英国发现的印度变异病毒确诊病例在7天之内增加一倍,从上周的520例增加到1,313例,而加拿大则累计了约500例,其中大多数在BC省,超300例。 目前,英国变种已占魁省所有变种的90%,占主导地位。 阿省:ICU患者人数破历史记录 根据最新消息,阿尔伯塔省目前收治的患者人数达240人,其中四分之三为新冠患者,创下该省医疗保健系统ICU人数历史最高纪录!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服务官员Verna Yiu表示,在所有的ICU患者中,已经有220人上了呼吸机。“这是本省医疗系统中见过最多患者的一次,绝对高于前两波疫情!”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省有678人住院治疗,其中181人在ICU。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阿省新冠ICU患者增加了一倍以上。
1
...
22
23
24
...
78
Page 23 of 78
加航败诉赔钱! 乘客将获$1000万赔偿 买过这些机票就能拿钱 快看看你有没有!
加西周末
-
2025-04-23
疯了! 特朗普吃瘪 拿加拿大撒气 精准打击提高关税!? 12州集体起诉!
新闻
全城警报狂响! 诡异棕雾笼罩如末日 神秘毒气吞噬 居民手机集体尖叫!
新闻
突发! 6.2级强震 236伤! 数百人跳楼生死瞬间 大地狂晃100+次 “公寓像被扔进搅拌机”
新闻
悲! 好莱坞天才女童星猝逝荒野 年仅24岁! 年少成名却深陷泥潭!
娱乐
恶心! 加拿大麦当劳遭爆”地狱后厨” 女子当场yue了 立马退款: 谁敢吃?!
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