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热点

Exclusive Content

突发警报! 6.6级地震袭来! 隐秘”死亡断层”苏醒 美西恐迎7.5级强震 天崩地裂

最近这段时间,“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并不平静,接连地震,7月25日,太平洋岛国萨摩亚西南海域发生6.6级地震。 2025年至今大小地震不断,令不少人担心“历史级大地震”即将到来,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就在今天,一项最新研究报告更是惊了不少人的心—— 北美一条“沉睡的断层”正在苏醒,恐怕悄然积蓄足以撼动加拿大和美国的巨大能量! 最新研究显示,位于加拿大育空地区、距道森市仅12英里,向西南延伸至阿拉斯加内陆的地底下,藏着一条断层——Tintina Fault。 本来相较于南边的两大断层,这里算是比较平静的,没什么动静,几百年来几乎没有活动记录,但就在近日,地质学家探测到这个地下已经悄悄积累超过50厘米的错动能量! 一旦这些能量被释放出来,可造成超过7.5级的强烈地震,对偏远社区的高速公路、重要河流、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以及民居造成毁灭性打击! 阿拉斯加地震中心首席地震学家Michael West发出警告:“Tintina并非不危险,而正是因为没人关注它,才最危险!” 确实,相较于随时都可能在西海岸引发地震海啸的两大断层——圣安德烈斯断层和卡斯卡迪亚俯冲带,Tintina Fault根本不在人们的雷达中。 甚至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4年新版地震模型中,它都没有被独立列为风险源,也并未纳入主要灾害监测名单。 这是因为Tintina断层上一次断裂,是发生在1.2万年前,正是这种“沉睡周期”掩盖了,它的危险性。 经过比对卫星图像与地形扫描,专家们发现地貌上仍保留着多次历史断裂的“伤痕”,包括冰川地貌侧移超过3000英尺,因此担心目前这种“静默”状态,恰恰意味着下一次爆发的临近。 据预测,如果Tintina断层真的“暴动”,突然发生地震,加拿大育空领地、BC省及阿尔伯塔省边境城镇将无一幸免! 不仅仅是居民住的地方,跨境关键设施如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公路、水坝等也都会被摧毁。

怎么了?本拿比租金大跌 部分地区降16% Metrotown也没hold住

Liv.rent发布了2025年7月大温哥华地区最新的租金报告,数据显示本月温哥华地区的租赁市场整体趋于稳定,但城市之间及不同房型之间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大温城市仍然包揽全国租金最贵城市前五名。西温排名第一,其次是北温哥华、温哥华、列治文和本拿比。 根据报告,7月份大温地区一居室无家具单位平均租金达到每月2,232加元,较上个月微升9加元,但同比去年仍然下降了129加元。 无家具一室租金走势图 这种微弱的上涨反映出市场正处于温和调整阶段,虽然整体趋势趋稳,但尚未完全恢复到去年的高峰水平。 各城市无家具房屋租金 各城市带家具房屋租金 温哥华市中心的租金表现尤为突出。 在经历了5月份的回落后,市中心地区的一居室无家具租金已连续两个月上涨,目前租金水平达到2,818加元,较5月回升了约4.1%。 不过即便如此,这一数字仍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显示出市中心市场的复苏步伐依然缓慢。 租金变化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本拿比市的租金情况,本月其租金跌幅超过了温哥华市,成为区域内租金下降最显著的城市之一。 本拿比一居室无家具单位租金同比下降了7.6%,尤其是Central Burnaby(中本拿比)地区租金跌幅高达16.1%,甚至连最繁忙的Metrotown社区租金也下降了超过9%。 本拿比的这种整体下行趋势,可能与区域内大量新出租房源进入市场有关,增加的供应给租客带来了更多选择。 另一方面,传统上被视为具备更高租金溢价的配家具单位,也出现了值得关注的变化。 大温无家具一居室单位的平均租金略有上升。目前配家具一居室单位的平均租金比无家具高出77加元/月。 一室带家具与无家具租金对比 报告指出,目前大温地区超过半数城市的配家具单位租金甚至低于无家具单位,尤其是兰里(Langley)和本拿比等城市最为明显。 这意味着市场对配家具单位的需求明显减弱,租户更倾向于选择价格相对更低的无家具单位,导致“配家具溢价”现象逐渐消失。 从单位面积租金的角度来看,温哥华依然是整个大温地区最昂贵的城市,平均每平方英尺租金达到3.76加元,新西敏紧随其后,而兰里、西温哥华和高贵林的单位面积租金则相对实惠,分别低于2.8加元。 各城市每呎租金比较 这种单位面积租金差异明显反映了各地区租赁市场供需结构和人群分布的不同。 社区分布方面,温哥华市内租金最高的社区依旧是West Point Grey/UBC地区,这里的无家具一居室租金高达2,863加元/月,这也再次强调了UBC地区稳定而旺盛的租赁需求。 各社区租金比较 此外,报告中的房源统计显示,目前公寓仍是大温哥华租赁市场的主要房型,占市场份额的74%左右,而一居室和两居室单位占据了市场租赁房源的主导地位。 出租房源类型 这些数据可以为房东和租客提供更多决策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震惊世界! 百年寺庙被曝埋葬数百女性 遭性侵毁容焚尸 太可怕了

一个每天被上千人朝圣的“圣地”,背地里居然干着肮脏龌龊的见血勾当,上百个年轻女子的生命终结在此,成为残破不堪的尸体,被埋葬、被焚烧。 这个光用文学描述都令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居然真实发生了。 近日,“神奇的国度”——印度爆出了一个恐怖血案,被百姓奉为圣地的神庙,居然可能埋藏着数百具尸骨,瞬间引发整个社会震动! 这个事情之所以被爆出来,是庙里的一个清洁工爆料,说他曾在1995至2014年期间目睹、甚至参与埋葬大批谋杀案遇害者遗体! 7月11日,这个清洁工作为法院保护证人,现身卡纳塔克邦法院。 他全身披黑,只露出眼睛,表示自己曾被迫处理大批“不正常死亡”的尸体——其中许多是衣物不整、下体受伤的少女与妇女,更有遗体带有酸液灼烧痕迹。 “我无法再承受这些记忆,也无法继续沉默了。” 他表示,自己是在当时的主管威胁与殴打下,才被迫一起掩埋尸体的,对方出言恐吓说如果不乖乖听话,“你和家人都会被一起埋了!” 埋尸的地点遍及寺庙附近的树林、河岸、村子后山等,“在我任职的近20年里,被处置的尸体数量高达数百具,部分尸骸是直接用柴油焚烧的。” 为证明自己没有撒谎,他还亲自前往一个旧址挖出了一具遗骸,并由律师向警方提交了尸骨及照片。 根据法庭文件,2010年,男子接到上级主管的通知,对方让他去距离寺庙30公里的地方,结果他到了现场就发现一名看起来只有12-15岁少女的尸体。 “她穿着校服衬衫,裙子与内衣失踪,颈部有勒痕,明显遭到性侵。他们命令我,说让我把她和书包一起埋了。” 他还回忆道,有一位20多岁的女子被毁容后,被人用报纸包裹起来焚烧,他还被命令把死者的鞋子的个人物品都收集起来,“一并烧毁”。 2014年,男子亲戚的小孩在寺庙遭受性骚扰,嫌犯正是就是他主管的熟人。 于是,他下定决定,带着全家人连夜出逃,开始了长达12年的流亡生活,辗转他州、频繁更换住址,更不敢联系任何老友,就怕被人找到。 现阶段,这些描述均被警方记录在案,特别调查小组已经立案调查。 事实上,这个Dharmasthala寺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卷入强奸谋杀的风波中了—— 1987年,17岁少女Padmalata遭强奸杀害,曾引发当地居民大规模游行抗议。 2012年,一名名叫Sowjanya的少女在树林中被发现尸体,身上多处性侵与暴力迹象,案件至今未破。 维权律师Balan指出,Dharmasthala的相关案件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如今终于有人愿意以证人身份站出来,“这是正义的曙光”。 据悉,这个Dharmasthala寺庙是由Heggade家族世袭管理的,现任首席为Veerendra Heggade,现为印度议会上院议员,由总理莫迪提名,在地方十分有影响力。 换句话说,背后权力关系网深的很。 目前,这个事件已经在印度国内、甚至国际社会引起舆论风暴,政府设立的特别调查小组已展开初步现场勘查,证人也表示愿意接受测谎、脑电图等科学检测。 这个Dharmasthala寺庙位于印度西南部卡纳塔克邦的西高止山脉山脚下,是一座拥有逾800年历史的朝圣之地,每天都会有2000名信徒前来。 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样一座表面祥和的小镇,背地里居然会是埋葬上百名妇女儿童尸骸的大型坟墓...

可怕!华人超爱的豪华邮轮出人命 连捅数刀后 男子跳海抢救无效 乘客惊呆

现在正值旅游旺季,不少华人选择搭邮轮出行。高大上、吃喝玩乐一次搞定,省心又舒适,是不少家庭出游的首选。 然而,近期关于邮轮的负面新闻接连不断,让人开始有些担心。 前不久,加拿大华人常坐的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才刚通报集体感染事件,没想到没几天,同一家公司的另一艘邮轮又出事了。 这一次出了人命! 事发在“海洋标志号”(Icon of the Seas)上。 这艘船号称全球最大邮轮,总吨位超25万,可载7600人,造价高达20亿美元,甲板多达20层,堪称一座移动的海上城市。 7月18日晚,这艘巨轮正行驶在巴哈马海域。 船上一名35岁的南非籍男船员,疑因私人纠纷与一位28岁的女同事发生激烈争执,过程中竟失控连捅对方多刀。 行凶之后,该男子当晚7点左右从邮轮上一跃而下,跳入茫茫大海。 邮轮随即启动“奥斯卡警报”——一种专门用于船员或乘客落水时的紧急应对机制。 几千名乘客立刻就感觉事情不对,出现短暂混乱。 邮轮调转航向、派出小艇展开搜救。男子不久后被打捞起来,虽经多轮心肺复苏,最终仍抢救无效。 事件发生后,皇家加勒比公司发表声明确认男子已身亡,并向其家属表达哀悼,称将全力配合警方调查。 受伤女子同为南非籍,伤情稳定,目前正接受治疗。 就在这起命案发生前几天,皇家加勒比旗下另一艘邮轮“海洋领航者号”(Navigator of the Seas)发生了群聚感染。 7月4日,这艘邮轮从洛杉矶出发,计划前往墨西哥,途中却出现大量乘客身体不适。 多人接连出现呕吐、腹泻、胃绞痛等症状,整个旅程陷入混乱。 根据美国CDC通报,共有134名乘客和7名船员中招。初步判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示意图 这种病毒高度传染,极易在邮轮这类封闭环境中传播,极少量病毒颗粒就可能造成感染。 根据规定,一旦邮轮上有超过3%人员出现胃肠道症状,必须向CDC报告、接受卫生介入。 截至目前,2025年内已有18艘邮轮触发该通报机制,其中包括皇家加勒比的多艘船只。 即便是看上去最豪华的度假方式,也同样潜藏风险。出游别忘了多点警觉。 愿每一次远行,都从容、顺利,也平安归来。

刚刚! 大型商场爆枪声 人群尖叫逃命 警铃狂响! 目击者亲述: 有人拖婴儿车狂奔!

突发!就在刚刚,人来人往的购物中心突然爆出巨大枪声,人们惊慌逃命,争先恐后地往门口冲,商场里警报大作! 据最新消息,今天下午4点30分左右,美国马萨诸塞州第三大购物中心——Holyoke Mall突发枪击事件。 今天是周五,很多人都往商场跑,大人小孩都在悠闲迎接周末,人流量很大。 就在这时,商场内的Round One娱乐中心入口处突然传出砰——砰——枪声,大家本来在买衣服吃饭,下一秒就被吓得魂飞魄散,立即作鸟兽状四散开来,慌忙寻找庇体。 突如其来的枪响,引发现场人们的恐慌。 一名目击者表示,“我听到砰砰几声,然后就看到人们四处奔跑,商场里的警报声和广播声此起彼伏。” 他回忆,“大家都在喊‘快跑!’我看到有人带着婴儿车冲出门口。” 接到通报后,当地警方几分钟就赶到了现场,立即控制了各大出入口,并在最短时间内锁定枪手的位置,并将其制服逮捕。 所幸的是,截止发稿前,尚未传出有人伤亡的消息,美国警察这次出警迅速。 警方在第一时间发表简短声明,证实案件发生在Round One娱乐中心附近,并强调:“目前已控制住了,没有无辜群众受伤或死亡,商场暂时封闭配合调查。” 目前,警方尚未公布嫌疑人的身份信息,也未透露其是否持合法枪支或作案动机,初步排除了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这个Holyoke Mall建于1979年,是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第三大购物中心。商场总面积达160万平方英尺,内设135家零售商店及餐饮店,包括知名连锁品牌、电影院及亲子娱乐设施,日常人流量巨大。 枪击发生的时候,商场内正值晚高峰,枪声触发了警报系统,警铃大作。 当地居民Jillian Vega听闻这里发生枪击,担心起日渐恶化的治安。 “我们以为这种事只会发生在别的城市,但今天它发生在我们眼前。在公共空间里听到枪声,是每个父母最害怕的噩梦。” 据“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截至2025年7月,美国已发生超过270起造成4人或以上伤亡的大规模枪击事件。 就在今天凌晨3点半左右,美国新墨西哥大学(University of New Mexico)才刚发生一起枪击事件,造成1死1伤! 警方赶到现场时,在宿舍楼内发现2人中弹,其中1人当场死亡,另1人伤势虽重但无生命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2名受害者都不是在校生,是来找朋友玩的,没想到遭到袭击。 据悉,枪击发生在学生宿舍区域Casas...

突发! 特朗普摊牌: 不谈了 加拿大准备挨更重关税吧! 200%天价税砸来! 迎”窒息式”打击

今天一早,特朗普在白宫外接受采访,轻飘飘地丢出一颗“炸弹”—— 美国和加拿大的贸易谈判没啥进展,可能会对加拿大商品征收更高的关税,还警告说不会谈判?! 加拿大总理卡尼才和各省长开会讨论关税问题来着,表示一定会尽力给加拿大谈回来对本国有利的协议,没想到,特朗普根本不想谈了。 换句话说,不仅8月1日的35%关税可能会按时生效,未来税率恐会进一步提高! “我们与加拿大的谈判没有太大进展,我认为,加拿大可能不会有谈判,只会有关税。” 最近,特朗普忙着和各国谈判贸易协定,目前英国、日本、菲律宾等国都已经谈完了,基本上都是美国占了便宜。 与加拿大的谈判,特朗普这两周一直避而不谈,直到今天,他松口表示,“在与加拿大的谈判中,我们似乎运气不太好。” 这一句话,无疑也预兆着加美贸易紧张局势会在未来进一步升级。 8月1日,美国针对贸易伙伴的新一轮关税就要落实了。7月10日,特朗普才威胁卡尼,说如果新的协议谈不成,就等着35%关税砸下来吧。 要知道,这35%的关税之前,加拿大商品已经被征收了25%关税,能源和钾肥面临10%关税,加钢铝制品也被统一征收50%关税了。 尽管到目前为止,被涵括在《加美墨协定》(CUSMA)下的多数商品都被豁免了,但特朗普现在警告,如谈判失败,加拿大将失去部分惠及待遇。 对于未来一周,特朗普表示,美国将会完成大部分协议,与澳大利亚、欧盟和中国的谈判也有所进展。 但谈到加拿大时,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与加拿大没有协议,我们甚至没有把重心放在他们身上”。 这么看来,加拿大达成协议的希望渺茫。 加拿大在这轮关税战中,态度似乎也比较强硬。 加拿大对美贸易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表示:“我们将继续努力争取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但所有的谈判都基于一个前提——我们必须确保协议符合加拿大经济和工人的最大利益。” 卡尼也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加拿大不会“为了达成协议而盲目妥协”。 本周会议结束之后,各省省长的态度也比较坚决,认为美国要是想打,那就打吧,加拿大不能再依赖美国了,人家专挑软柿子捏,捏久了都觉得你好欺负。 分析人士担忧,一旦美国如期提高关税,加拿大制造业、农业和出口依赖型产业将面临新一轮冲击,甚至可能引发“报复性关税战”。 8月1日生效的不只有35%商品关税,美国还有可能在同一天起,对所有进口药品征收最高达200%的关税,其中也包括来自加拿大的药品! 加拿大仿制药协会(Canadian Generic Pharmaceutical Association)主席吉姆·基恩指出, “尽管加拿大只占美国药品进口总量的约5%,但这项关税计划仍可能对加拿大的医疗系统造成实质冲击。” 不说药品,单说钢铁行业,在特朗普主导的这波关税战下,也在重新走向高壁垒贸易保护主义。 加拿大钢铁企业也因此面临双重压力:一边是来自美国的高额关税,另一边是国内针对“倾销”的新一轮限制性措施。 UBC供应链管理学者克里希南直言,美国“锤子式”的关税政策只会加剧长期成本结构恶化。“若加拿大效仿,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事实上,加拿大政府也在加强保护本国市场,卡尼上周就宣布了一系列限额措施,支持”国钢优先“政策。 8月1日,加拿大究竟会迎来新的贸易协定、还是更重的关税,目前也只能等那一天揭晓了。
spot_img

恐怖! 加拿大母子惨遭杀害 抛尸垃圾桶! 凶手一直睡在隔壁 真实身份让人害怕!

“警方明明知道他还会继续犯罪,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9月21日一大早,阿尔伯塔省法院门口聚集了至少300名大汉。 其中有一名高大的男子,背着一个可爱小毛毯的男子十分扎眼。 他是27岁的科迪·麦康奈尔 (Cody McConnell),上周他的妻子和仅16个月大的儿子遭到残忍杀害,抛尸垃圾桶。而凶手,居然就是和他们一墙之隔的邻居。 更恐怖的是,邻居是一名刚被释放没多久的恶劣性侵犯,科迪在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竟把全家送进了虎口。 9月6日,科迪带着妻子布希,还有刚刚16个月还在蹒跚学步的儿子诺亚,一起搬到了埃德蒙顿的一栋公寓里。 乔迁之喜,刚搬入新家的一家三口十分开心。 作为一名油田工人,科迪每天都早出晚归,妻子布希则是在家照顾儿子诺亚,这个年纪的小肉团十分好玩,每天都缠着布希叫着“妈妈,妈妈”。 然而,就在9月16日的晚上,科迪回家发现家中空无一人。 妻子和儿子都不见了。 妻子的电话也打不通,到了婴儿必须入睡的时间,两人居然还音信全无,科迪慌忙之下报了警。 第二天,9月17日,警方就在公寓外的垃圾桶里,找到了年仅24岁的布希,和16个月大的诺亚的尸体。 前一天还生活在一个屋檐下,第二天妻子和儿子都变成了冰冷的尸体。 科迪的世界崩塌了,他崩溃的几乎把双眼哭伤了,他抱着儿子的小被子不停地哭,他的母亲只能抱着自己无助的儿子安慰着。 很快,警方就锁定了嫌凶。 原来,与科迪一家只有一墙之隔的邻居是一名恶劣性侵犯。 53 岁的罗伯特·基思·梅杰 (Robert Keith Major) 曾经在2013年犯下严重性侵罪,被判处了4年监禁,并终身禁止拥有枪支。 Robert Keith Major 2017年,梅杰获释出狱,埃德蒙顿警方认为,他很有可能再次对女性和儿童再次犯罪! 然而,加拿大的隐私法律健全,这项警告真的只有警告而已。 连犯人的长相,年龄,所在地都没有公布出来,梅杰租的这栋公寓也没人知道他的过去。 因为,在加拿大,房东没有权利过问房客的犯罪历史。 并且,如果刑满释放者在出狱后12个月内没有犯罪,就不再需要被法院监督。 这一系列的法律漏洞,让梅杰无所畏惧。 9月的这一天,他发现隔壁搬来了一个美女和一个圆乎乎的小婴儿。 这简直是他犯罪的最佳对象。 而且男主人白天又不在家,孤儿寡母两个人,怎么是恶劣性侵犯的对手。 所以,在科迪一家搬来的第10天,梅杰出手了。 没有人知道,周四那天晚上,这名只有24岁的妈妈经历了什么。 更没有人知道,梅杰到底没有人性到什么地步,连16个月的婴儿都不放过。 目前,皇家骑警指控梅杰2项二级谋杀罪行,1项尸体侮辱罪。 “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居然搬到了一名性侵犯的隔壁。这是什么系统,警方明明知道他还会继续犯罪,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在法庭外,科迪崩溃地说着。 “这完全是一个可以避免的惨剧!” 科迪的工友们也来到法庭外,替他打气: “这太难了,我们每天一起工作一起吃饭,他却一觉醒来发现妻子和儿子都死于非命。这太痛苦了。” 这些个年过中年的大老爷们,都在法院外偷偷地抹眼泪。 如今,科迪希望自己的悲剧可以让政府修改租房政策。 像梅杰这样的恶劣性侵犯必须让人们知道他的存在、他的长相。 至少房东有权利知道这里住着高危险的犯罪分子,邻居也有权利知道这些信息。 如果成功,他希望这个法案可以被命名为诺亚——以此来纪念他的儿子。

没救了! 加拿大这省卫生厅长下台 省长或受审查! 20000+活跃病例 ICU装不下病人!

也是没谁了 加拿大第44届联邦大选大局几乎定了,清票工作还在持续进行中。就在各省选情分析逐渐出来的同时,本周二(9月21日),阿尔伯塔省政府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倒不是因为大选,而是因为省长把卫生厅长给撤了! 今天下午,阿尔伯塔省省长杰森·肯尼(Jason Kenney)宣布内阁改组,泰勒·山德罗 (Tyler Shandro)将不再担任省卫生部长,转任劳工和移民部长! 在最新一波疫情面前,阿尔伯塔省成为全国重灾区之一,在上周宣布重新进入紧急状态,实施全省强制居家工作令。抗疫20个月,封了开、开了封,引起许多省民强烈不满,喊着让省长和首席卫生官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 没想到,就在大家猜测他们什么时候会下台之际,省长先把卫生厅长给开了! 说是开了,其实也就是借着内阁改组,把几位厅长的职位调整了一下,让原来的劳工厅长杰森·科平代替。 据报道,本省新冠疫情危机扩大,不仅是省民们,就连前线的医护、护士协会等组织,甚至是政府内部都出现了反抗的声音,省长不得不出来灭火。 阿省现在的新冠患者已经挤满了ICU,医疗系统超负荷运行,省府向联邦政府求助,并要求军队支援。照着病毒现在的扩散速度,不久医生就要被迫分配有限的资源了。 截至现在为止,阿尔伯塔省全省有新冠活跃病例超过2万宗,近1000人住院,200人以上进了ICU,已经远远超过了本省重症病房的正常容量! 保守党政策 副总裁乔尔·穆兰 (Joel Mullan)甚至表示,肯尼省长需要下台,否则将面临审查程序。“(辞职)是必要的,因为党员和公众都已对省长肯尼的领导失去了信心”。 目前,已经有超过30个选区协会已经表明要求进行审查的意愿。 今年夏天,阿省政府和卫生厅继续取消了所有公共卫生限制措施,成为第四波疫情的导火索。在这一波疫情中,阿尔伯塔省疫情扩散和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和地区。 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上,阿省也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积极的措施,导致进行速度停滞不前。 在本省感染病例数激增的时候,省长跑去度假,卫生官神隐,还是医生们看不下去了,才出面开了民间的“疫情通报会”,这一切,都是在别省看不见的混乱局面。 除了就阿尔伯塔省,加拿大曼尼托巴省首席公共卫生官鲁辛(Brent Roussin)在今天宣布改变校园疫情爆发定义——凡是在14天之内至少发现3例与校园相关的确诊病例,不论是教师员工还是学生,即宣布校园暴发疫情! 卫生官再三强调,“减少小区传播是降低学校出现任何病例的最佳方法。”

警钟! 加拿大这省日增飙2000+ 省民绝望想搬家! 卫生官: 最糟糕时刻还没到!

一切才刚开始 本周五(9月17日),第二次进入紧急状态的阿尔伯塔省,在全省实施“强制居家令”的第一天,日新增就飙到了2000例以上! 令人绝望的是,Delta变异病毒加速传播,这波来势汹汹的疫情,还没有到“最糟糕的时刻”! 不仅如此,加拿大安大略省今天出现了一名未满10岁的儿童新冠死亡病例! 根据阿尔伯塔省卫生厅的最新数据,全省在过去24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超2000宗,创下5月份以来最高纪录!新增死亡18人,现存活跃病例19201宗、911人住院、215人在ICU!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在省长杰森·肯尼 (Jason Kenney) 宣布疫苗护照政策后,全省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增加了2倍。 随着阿省重新进入紧急状态,新一轮公共卫生限制措施正式生效,各种情绪涌上许多省民的心头:愤怒、困惑、疲惫。 明明一个月前,省府还自信慢慢地说要“给我们一个最好的夏天”,现在却沦为全国借鉴学习的“反面教材”。 家住埃德蒙顿的Amanah Khursheed和丈夫看着手机提示的“全省进入紧急状态”,一股无力感席卷了全省,“又来了!” 在他们的记忆中,阿尔伯塔省“每隔几个月就会进入封锁状态,领导人的各种虚假承诺满天飞。从一开始,本省的疫情就没有得到正确的管理。” 甚至都有省民实在受不了阿省政府的抗疫不力,考虑搬到别的省份生活。 然而,这一切,才要刚刚开始。 今天,阿尔伯塔省公共卫生服务部门和健康专家共同指出,省医疗保健系统现在面临崩溃边缘,“最糟糕的时刻尚未到来!” 7天之内,阿省ICU内的新冠患者人数增长了50%,每14至15天翻一番,比政府官方公布得要多!下周,本省ICU容量将达到100%!到本月底,全省新冠重症患者有可能增至400人! 当所有人都只把目光放在单日新增感染上时,医生们关注的是ICU的满员状况。为什么呢? 因为一旦医疗系统崩溃,床位不够,就会有更多人因为没有床位、得不到治疗而死亡,医护人员只能挑人救,优先考虑生存率更高的患者。 省卫生服务总裁兼首席执行官Verna Yiu 坦言,“医院的情况有多严重,我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我们将继续尽我们所能为阿省人提供护理,但我们需要你的帮助,请接种疫苗。” 仅靠本省的医疗,估计是无望了,阿尔伯塔省政府已经向别省发去了求救信息。 就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安大略省回应了。省卫生厅长部长克里斯汀·埃利奥特 (Christine Elliott) 确认,即便本省现在也处于第4波疫情,安省将向阿尔伯塔省提供帮助! “这是全加拿大的的危机,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曾经有一段时间,安大略省也曾需要帮助,而其他省份也伸出了援手。现在,我们将以同样的方式,帮助阿尔伯塔省,双方政府正在密切联系,努力提供支持。” 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全省新增确诊795例,7天平均日新增724例,开始缓慢下降,超99%新增病例感染的是更容易传播的Delta变异株;新增13人入院,ICU现有192名新冠重症患者。 目前,安大略省还有数百张ICU空床,要接收阿省病人不是不可能的。 在今天新增的新冠死亡患者中,有1名患者是仅为10岁以下的儿童! 滑铁卢地区卫生官王秀丽(音译,Hsiu-Li Wang)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罕见病例,但仍是一场悲剧,它提醒了我们,新冠病毒所带来的影响有多么严重。” 据悉,这名儿童患者死前还在医院接受治疗。出于对孩子隐私的保护,卫生局并没有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仅表示这名儿童患者有潜在健康问题,与校园疫情无关。 随后,省长福特也在今天早上向其哀悼,表示这“绝对令人痛心”。 与此同时,BC省也就阿尔伯塔省的求助明确回应,表示本省第四波疫情正在加重,现在没有能力提供援助。 省卫生部长狄德安(Adrian Dix)发表声明,“鉴于目前对BC医疗保健系统需求量较大,我们目前无法协助阿省接收新冠患者!” BC省也表示,未来如果本省医疗系统恢复了余力,将第一时间提供援助,“我们与阿尔伯塔省人同在。” 省长贺谨表示,“我们将随时准备在可能的地点、可能的事件,向阿尔伯塔省提供帮助,但现在我们必须将ICU的容量保持在允许我们继续进行手术的水平。” 根据最新数据,BC省今天新增确诊病例768宗、11死!现有活跃病例6031宗,298人住院,135人在ICU! 截至今日,全省累计新冠感染177,954例,1,888人死亡。

炸了! 加拿大这省宣布二次紧急状态 所有人强制居家工作! 特鲁多甩锅 谭咏诗发话!

吵翻了!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疫情正在急速恶化,相信这一周来有关注本国疫情的人都知道。 就在省首席卫生官正式道歉后,就在今天(9月16日),阿尔伯塔省长宣布全省再次进入紧急状态,实施公共卫生限制! 不仅如此,阿省疫情已经严重到医疗系统几近崩溃的边缘,求助隔壁的BC省,就连卫生官都受到人身威胁,得请保镖! 联邦政府层面更是因为这个省的疫情,吵得不可开交,特鲁多和其他政党党魁相互踢皮球,谭咏诗更是说了狠话,警告各个省府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在病毒面前自满自大! 本周四一早,阿尔伯塔省省长杰森·肯尼 (Jason Kenney)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就取消公共卫生措施向全省人民道歉!“很明显,这一次,我们错了!” 与此同时,他宣布全省重新进入紧急状态,恢复多项限制措施,实施“疫苗护照”和强制性在家工作政策! 肯尼坦言,新冠病毒正在将全省的医疗系统推向极限,每天日新增1000例以上,各个地方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此次限制措施来得快、且急,从今天午夜12点起,全省新冠限制措施开始生效! 校园管制措施 除了学校教职员工外,全省4年级及以上返校学生强制要求佩戴口罩; 小学恢复实施分组教学; 校园户外活动暂时没有管制措施,不必保持身体距离,进行体育活动无需佩戴口罩;表演或体育竞赛可在保持两米距离的情况下进行; 工作场所管制措施 全省实施强制性居家工作令,在没有必要亲自返回工作场所的情况下,要求所有员工居家办公; 私人社交聚会管制措施 已完全接种省民仅能与除自家外的一家人室内聚会,人数不超10人;12岁以下儿童不受限制; 符合接种条件、但未打疫苗的人不得参加任何室内社交活动; 户外社交聚会人数上限不超200人,且必须保持身体距离; 礼拜场所限制措施 所有礼拜场所需限流,仅允许最大容量的三分之一人数进场; 参与者强制佩戴口罩,每家之间保持社交距离; 儿童活动限制措施 所有儿童活动可继续进行,但必须保持社交距离,并佩戴口罩,进行症状监测; 所有活动的参与人数限制在容量的三分之一,观众须佩戴口罩,与其他家人保持社交距离; 室外儿童活动不受限制; 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内,全省新增感染1718例、10人死亡,目前活跃病例18706 宗,896人住院、222人在ICU! 省长宣布,全省实施新冠疫苗接种证明措施,仅允许已经接种了疫苗的省民进入餐馆、酒吧和健身房等非必要公共场所,9月20日起生效! 最近几周,阿尔伯塔大学医院的重症病床数量几乎翻了一番,正在紧急应对涌进来的确诊患者。 省卫生服务部发言人透露,埃德蒙顿地区医院的137张重症监护病床中,89%已经满了,其中104张床收治的是新冠患者。 医生彼得·布尔德利表示,“我们正在开设了各种应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病人,现在ICU的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曾担任加拿大军医的Ron Brisebois绝望地表示,“在整个从医生涯中,我去过战区10次,其中5次在阿富汗,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愤怒,这还是在加拿大一家三级医院!” 如果疫情继续恶化,接下来10天之内,阿尔伯塔省的医护人员和ICU病床将被用尽。 疫情控制不住,眼看单日新增确诊都要往2000例走了,省府和卫生厅实在是没招儿了,求助邻居BC省,希望能够伸出援手。 然而,BC省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根本没有余力帮别人。 虽然BC省的日新增目前还没有像阿省那样严重,日新增在700左右徘徊,但也进入了第四波疫情,多地医疗系统亮起红灯。 三角洲的一名急诊室医生库里(Michael Curry)从医近20年,最近被调到阿省北部治疗新冠患者。他表示,加拿大现在并没有过多的人力来应对激增的新冠患者,各地医疗人员配置已经出现问题,不是谁有余力帮谁的事儿。 “我认为,BC省可能是有一些医护人员可以前往阿省提供帮助,但并没有过多的空间。甚至在这一波新冠疫情爆发前,BC省医疗系统每天就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没有额外资源可供共享。” 这也就表明,阿省只能依靠联邦政府,“我也不确定联邦政府是否真的有可用资源,他们可能会部署军队。” 走到今天这个地步,许多省民都将省长和首席卫生官欣肖(Deena Hinshaw)视为罪魁祸首。 在阿省第三波反封锁抗议活动升温后,省府不得不为卫生官花了近10万请私人保镖! 据悉,欣肖目前有2个孩子还在上小学,丈夫在家工作。在先前抗议活动中,部分过激份子就高呼“把欣肖关起来”! 一个省份的疫情恶化,联邦政府自然脱不了关系。今天,正在进行联邦竞选活动的各个党派领导人就此展开舌战,上演了一幕“踢皮球大战”! 自由党领袖特鲁多 (Justin Trudeau)指责加拿大各保守党省府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效率较低”,并质疑党魁艾琳·奥图尔(Erin O'Toole) 的执政能力。“就在几天前,奥图尔先生还在为肯尼省长对新冠应对表示赞赏。” 特鲁多透露,联邦政府现在正在向阿尔伯塔省运送呼吸机、向疫情热点地区派遣医疗人员。 几分钟后,奥图尔“反击”,将阿尔伯塔省不断恶化的疫情归咎于特鲁多,骂他非得在疫情中重新选举。“我就永远不会在全国公共卫生危机中开展选举活动。” 新民主党党魁辛格 (Jagmeet...

崩溃! 第四波疫情挡不住 卫生官公开道歉! 省长被喊下台! 儿童感染增多 医疗再崩溃!

早知如此 何必当初 秋天降至,加拿大第四波疫情疫情却越烧越烈。在将近20个月与病毒的拉锯战中,各省都经历了起起落落。 然而,在由Delta变异株主导的这一波疫情中,加拿大的2个省份“二枝独秀”——阿尔伯塔省和萨斯喀彻温省。 2021年夏天,这两个省份的新冠疫苗接种率明显上升,省府都几乎放宽了所有公共卫生限制措施,阿省省长甚至放出“豪言”,说要给省民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夏天”。 结果大家都有目共睹,随着疫苗接种率放缓,人们防疫措施松懈,感染人数上升,再次将医疗保健系统推向崩溃的边缘! 本周三(9月15日),萨省卫生厅临时负责人科里·纽多夫(Neudorf)坦承,由于疫情正在加重,这两个省都准备“倒退”,对于所有加拿大而言,这都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时刻”! 说得直白一点,看看这两个反面教材!这就是轻视病毒的下场! 阿尔伯塔省 先来说说阿尔伯塔省,在刚刚过去的24小时例,全省新增感染1,434例、9例死亡,整体呈阳率为12.18%!截至本周三,822人因新冠住院,其中212人在ICU,均创下历史新高! 一天新增1000例以上,这是阿省一个月前绝对没想到的。 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省首席卫生官欣肖(Deena Hinshaw)首次承认自己的轻率决定,犯了错,并“深感后悔”! 她坦言,“当我们7月初决定取消所有公共卫生限制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会走上这条(疫情恶化的)轨迹了。不论这是否为我的本意,7月底我确实说了:新冠疫情已结束了,我们现在可以忽略病毒的存在了。” 换句话说,重新开放是造成目前灾难性第四波疫情的罪魁祸首! 不仅仅是卫生官,就连省长杰森·肯尼 (Jason Kenney)也受到了质疑,要求这两人立即下台的呼声越来越高。 7月1日,阿省公布“夏季开放”计划,决定放宽限制措施,结束无症状检测、不再强制密切接触者隔离,当时日新增平均为57例; 8月1日,全省每周平均日新增178例; 9月1日,阿省平均每天新增1,082例确诊。 省医学协会急诊医学主席兼保罗·帕克斯透露,他所在的医院现在正在涌入大量新冠患者,常规手术被取消或推迟。现在,埃德蒙顿、卡尔加里和其他城市的医院都已经不堪重负。 虽然强制口罩令恢复,但是“我们还没有真正实施任何真正具有战略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措施,以阻止减缓疫情。” 有消息人士证实,阿省政府将引入“某种新冠疫苗护照系统”! 据悉,肯尼生姜将在未来2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疫苗护照及其他卫生措施。 萨斯喀彻温省 疫情严重程度可与阿尔伯塔省并肩的萨斯喀彻温省,今天新增确诊475例确诊,其中35%为19岁或以下的人群,五分之一为11岁及以下的儿童患者! 不仅如此,全省截至目前为止累计确诊超60,000例,活跃病例第三次突破4,000例! 上一次超过4,000例,还是在1月份。根据联邦卫生部的数据,萨省的人均感染病例排名全国第三,每10万人就有333宗活跃病例,仅次于西北地区(385 例)和阿省(413 例)。 在过去14天内,萨省病例率最高,每10万人约有450例。在新增的感染病例中,约七分之一(15%)的新病例已完全接种疫苗,79%为未接种疫苗者。 今年7月11日,萨省决定放宽公共卫生措施,包括室内口罩强制令,当时每日平均病例仅为43宗;8月1日,每天平均新增55例;9月1日,这个数字飙至63例。 就在2天前,萨省重新颁布了一项紧急命令,将医护人员重新安排到重灾区,应对住院人数激增的情况;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过的未接种疫苗的人,必须自我隔离10天,已接种疫苗的密接者只需自我监控。 萨斯喀彻温大学流行病学家 Nazeem Muhajarine认为,病例激增是7月11日重新开放的直接结果。 BC省 今日新增确诊661例、7例死亡,现有活跃病例5,791人,288人住院,其中137人在ICU! 数据显示,全省新冠住院人数比上周三增加了10%,重症患者也比一周前增加了约6%。 截至目前为止,全省新冠确诊累计为176,480例,其中1,873例死亡。 9月7日至13日,未完全接种者占新增病例的76.5%。未接种疫苗的人因新冠住院的可能性是完全接种者的37.9倍。 曼尼托巴省 本周三,省府正式宣布——将为免疫功能低下或有可能进行海外旅行的省民提供第3剂mRNA疫苗! 省疫苗工作组负责人乔斯·雷默 (Joss Reimer) 透露,“对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而言,2剂疫苗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力,特别是考虑到delta变体。” 这项命令将从即日起生效! 魁北克省 9月15日,魁省蒙特利尔公共卫生部门表示,由于9月返校后病例继续呈上升趋势,现宣布扩大新冠病毒测试范围! 蒙特利尔公共卫生主任Mylène Drouin透露,预计本地区会有更多的测试诊所开业,并开始广泛使用快速检测包,减少新冠检测中心的等待时间。 新不伦瑞克省 从下周三起,所有12岁及以上的新不伦瑞克省民必须出示疫苗接种证明和政府身份证,才能进入某些企业和活动,如餐馆和室内葬礼,以限制病毒的传播、促进疫苗接种! 就在今天,省长布莱恩希格斯宣布,任何进入新不伦瑞克省的人,也必须预先登记并出示疫苗接种证明!如果省民没有完全接种疫苗,将必须自我隔离14天! 在某些公共环境中(如辅助生活设施、庇护所、成瘾和心理健康治疗中心)工作或生活的人,,将被要求接种疫苗或戴口罩,并定期接受新冠检测!

预警! 加拿大今秋将很难熬 温哥华或迎剧烈风暴 东部将有残酷降雪!

翻出雪铲和秋裤吧 今天,权威天气网站Weather Network发布了加拿大今秋的天气预报。 在过去的几个月,异常的天气现象刷屏了全球,加拿大出现各种山火和干旱,美国频频遭遇飓风袭击,甚至前两天赤道附近的非洲居然下起了大雪! 2021年,极端气象频发的今年,加拿大的秋天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the weather network的预测,今年秋天并不好过,温哥华可能会迎来猛烈的风暴,降水量增多。而东部的冬天将提前到来,带来更多的降雪! 从温度上来看,今年加拿大会迎来一个温暖的秋天,气温会和正常水平差不多,甚至比往年平均水平还要暖和一些。 但是气候就没有那么理想了,从加拿大西部到加拿大东部竟迥然不同。 冷空气团今年将会聚集在加拿大的东北部,所以多伦多将会受到一些影响,提前进入冬天,迎接更多残酷的大雪。 冷空气分布图   而BC省温哥华借着地理优势完美避开冷空气,但是却逃不过剧烈的秋季风暴,迎来比正常要多的降雨量。 降雨量示意图 绿色的降雨量高   BC省 前几个月,BC省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夏天,超过50摄氏度的体感温度,让所有大温居民彻底抓狂了。 空调被抢空,有空调的旅馆被挤爆,人们顾不上疫情冲进商场里,吹着空调席地而坐。 全省更是有800多人因高温猝死,简直是不堪回首的灾难夏天。 现在,高温终于走了,久违的雨哥华回来了。 The weather network预测,今年将有比正常水平更多的雨水,更可能会有猛烈的风暴袭来,而且这一波降雨可能会持续到12月。 比正常水平还要多的雨水? 啥是正常水平,就光是去年和前年,温哥华都经常在几小时内迎来100mm以上的特大暴雨。 开车如开船,煤气镇秒变煤气湖: 不少人只能弃车走回家,暴雨下的温哥华脆弱的不堪一击,如同中年人加班到深夜的心。 一想到今年秋天还会有多少个被淹的日日夜夜,小编只能叹息,谁叫我们是好山好水的雨哥华呢。 只希望今年的枫叶美景可以长一些,不要一下子就被雨水打落了。 安省 加拿大东海岸最近一直受到几场飓风的波及。 还记得艾达飓风给美国带来了170年未见的恐怖景象,这场灾难,加拿大也没能幸免。 只是被飓风刮到一点点而已,加拿大的东海岸就变成了这样: 还有这样: 所以,未来几个月,东海岸还会继续遭遇或大或小的飓风波及。 不过,多伦多和渥太华只会被影响很小。 而且安省的秋天会经历比正常更高的温度,也可以让大家更好地赏一赏加拿大绝美的枫叶景色。 然而,安省今年的秋天将会格外短暂。 今年将会是安省20年以来最短的秋天,冬天会提前到来,大量的降雪也会应声而至。 希望今年安省的朋友们早早备好铲雪工具和盐,安全度过吧。 阿尔伯塔省 今年的秋天的阿尔伯塔省的气温和降水都接近正常。 不过冬天会天气提前到来,可能会更早地下雪和结冰,届时,估计会影响到作物的生长。 不过12月的时候,气温会回到正常,不会太冷。 萨省和曼省也和阿省类似,秋天会变短,冬天会提前到来,也许会对作物有影响。 天气转冷,新冠疫情更容易反弹了,最后,小编祝大家可以避开极端天气和病毒,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