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热点

Exclusive Content

一夜暴富变噩梦! 清洁工中1.3亿巨奖 狂买豪宅豪车 沦落捡破烂 家人分钱也出事!

网友怒骂:活该! 加拿大三天两头就会有幸运儿喜中彩票大奖、一夜暴富成千万富翁的新闻。 很多人羡慕不已的同时,也会偶尔做做白日梦:如果这笔横财有一天掉在自己头上,会怎么挥霍? 一个19岁英国小伙的故事,让不少人陷入深思:他年纪轻轻就中了上亿的大奖,一夜从清洁工翻身富豪,最后却沦落到破产捡破烂的凄惨地步。 看完他的经历,大家的反应都是两个字:活该! 这个“幸运”的小伙名叫迈克,来自英国,2002年,当时才19岁的麦克是个平凡的清洁工,有一个女友,刚交往不久就怀孕了,准备奉子成婚。 清洁工的工资,根本养不起妻儿,迈克“灵机一动”,选了个最平凡的捷径——用身上仅剩的4英镑买了张彩票,反正拼的是一个概率。 没想到,真让他中了,中的还是970万英镑的头奖(当时约合1.3亿人民币)! 中奖的这一天,刚好是迈克父亲去世9年纪念日,他不禁想:难道是上天可怜他,人生就此逆转了?! 迈克给母亲、姐姐、叔叔和婶婶每人各100万英镑,然后用剩下的钱,给自己的小家庭买了房子。 故事到这里,都还很温馨,知恩图报、为自己的小家做贡献。 然而,没过多久,迈克结交了一些狐朋狗友,成天厮混吃喝嫖赌,开办基金账户,斥资几百万英镑购买债券、赌球、赌狗,各种折腾,最后钱都打了水漂。 妻子发现了迈克的不对劲,经常劝他和这些人少来往,迈克却嫌弃她事多。 本来恩爱的小夫妻,因为这样频繁发生口角,最终离婚。 妻子带着女儿走后,迈克也开始一头扎进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花大钱买了豪宅豪车,当派对场地和道具,请朋友和妓女来家里彻夜狂欢,还碰了毒品,每天花费超5万英镑。 不仅如此,他还在后院里开豪车玩“碰碰车”游戏,价值百万的豪车被撞得东一块,西一块。 迈克还会怂恿其他人在房子打砸烧。房子被砸坏后,他就再买一栋更贵的豪宅,继续开“破坏派对”。 感受到了金钱的力量之后,迈克开始在街上用仿真枪射击行人、车辆为乐。 每次被捕,他就会让私人会计师来交保释金,然后出狱再犯。 在这段时间里,迈克至少和4000名女性发生过关系,也因犯酒驾、斗殴、藏毒等罪名,前前后后入狱数十次。 2010年,迈克终于把手里的钱“作没了”,不得不申请破产。 整整8年,迈克从19岁小伙混到了27岁,重头开始,但因为学历不高、没什么工作经验,只能靠做矿工来勉强糊口,无家可归,住进给流浪汉救助站,又在饼干厂、屠宰厂打过工。 2012年,迈克搬到爱尔兰,在一家矿厂打工。他每周工作满7天,每周收入仅400英镑。 手拿近千万财富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邪门的是,不仅仅是迈克,当时分了迈克奖金的家人似乎也过得不好。 2018年,叔叔因为不满妻子提离婚,竟一枪将其打死; 2023年,姐姐又因吸食违禁品,在家中突然猝死。 令人意外的是,已经离婚多年的前妻在听说他一个人过得穷困潦倒后,同意带着女儿和他复婚。 现在,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虽然清贫、但也安稳。 只能说,这钱还真不是到谁手里都能改变命运的。 迈克出生在英国一个低收入家庭,患有多动症和阅读障碍,连初中都没念完。 18个月大时,父亲因故意伤人被判入狱11年。7岁时,父母正式离婚,母亲带着他和姐姐改嫁。 3年后,父亲因病去世,年仅34岁。 13岁,迈克就因犯盗窃罪被捕入狱,出狱后求职接连被拒,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不论是怪自己、还是怪家庭,迈克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祥之人”。 但命运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曾经有970万败在他的面前,迈克却没有抓住机会,反而把一手好牌打个稀烂,这还真怪不了上帝...

恶魔! 加拿大12岁男孩持刀狂捅7岁亲弟 手段残忍 父亲回家崩溃!

闻所未闻 根据警方公布的最新消息,阿尔伯塔省莱斯布里奇市发生了一起让人难以置信的家庭惨案。 8月27日下午4时30分,一名12岁男孩竟然对自己7岁的亲弟弟痛下杀手,连捅数刀,事后还编造了一个“陌生人入侵”的谎言,想要蒙混过关。 当天,7岁小男孩的父亲下班回到家,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小儿子躺在血泊中,情况非常危险,生命危在旦夕,父亲立刻拨打了911求救电话。 从孩子被刺伤到父亲发现,中间足足过了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12岁的哥哥一开始装得很无辜,告诉警察说有个陌生男子闯进家里,刺伤了弟弟后就跑了。听起来很有道理,对吧?但警方可不是那么好骗的。 小男孩的伤势实在太重了,救护车先把他送到了当地的奇努克地区医院,但医生发现情况太乐观,马上安排直升机把孩子送到埃德蒙顿的斯托勒里儿童医院。 这可是阿尔伯塔省最好的儿童医院,专门救治危重病人。 与此同时,警方开始在现场仔细搜查。很快,他们就找到了一把刀,看起来就是作案工具。但真正让人震惊的还在后面。 随着调查越来越深入,警方发现的证据让所有人都倒抽一口凉气。原来根本就没有什么“陌生入侵者”,真正的凶手就是那个12岁的哥哥! “证据清清楚楚地显示,这个12岁的男孩多次刺伤了自己的弟弟,还以为把弟弟杀死了,所以才编造了入侵者的故事。”警方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道。 负责这个案子的刑事调查科警官阿什林·斯诺登(Ashlin Snowdon)告诉记者,案发时家里就只有这两兄弟,没有别人。也就是说,这完全是一出“兄弟相残”的悲剧。 现在,这个12岁的男孩已经被正式起诉,罪名是企图谋杀和严重袭击。按照法律规定,他的姓名不能公开,毕竟还是个孩子。 目前他被关在拘留所里,等着法官决定是否可以保释。 斯诺登警官说,这种案子真的是“见都没见过”。他对记者说:“我们社区出现这么严重的暴力事件,确实让人非常担心。不过好在我们反应很快,确保了社区的安全。” 说到受害的小男孩,情况总算是稳定下来了。虽然还在医院里,但比上个星期好多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警方已经联系了儿童和家庭服务部门,这个家庭现在也得到了专门的心理支持服务。可以想象,这种事情对整个家庭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 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警方现在还不愿意透露。斯诺登警官说,现在谈动机还不合适,一切都要等调查结果。 这起案子不只是对当事家庭是个打击,对所有参与处理的人员来说都很不容易——警察、医护人员、还有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家心情都很沉重,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突发! 飞机失控坠毁撞商区 烧成火球 乘客全灭: 波音严重故障漏油 紧急迫降

民众目击以为爆炸 今天清晨,一架飞机刚上天没多久,就失控坠毁,撞上附近的商业园区,当场起火,烧成巨大火球,全机遇难! 这起空难发生在今天清晨6点25分左右,美国科罗拉多州。 一架飞机从丹佛郊区的Centennial机场起飞后,没想到,就在不久后,飞机突然失控坠毁,撞上位于机场南边的一个大型发电机组商用园区。 事发时,不少园区员工正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名在邻近办公楼工作的德斯蒙德·布朗回忆称,自己和同事被突如其来的一声巨响惊醒。 “我在办公室工作时,突然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我们赶紧跑到外面,看见对面冒起了一个大火球。” 起初,他们都以为“是发电机爆炸,后来才有人跑来说是飞机坠毁了。” 现场视频显示,这架飞机坠毁后浓烟冲天,消防人员迅速赶到,“我们到达现场时,飞机已经完全被火焰吞没,附近还有一排大型发电机也很危险。” 所幸的是,消防员迅速灭火,成功阻止了火势蔓延,确保发电机与建筑物没有受到损害。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确认,这架失事的飞机隶属于比奇飞机公司(Beechcraft),是BE35 单引擎机型,他们正在与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NTSB)合作展开调查,查明事故原因。 警方发言人透露,机上两人均已遇难,目前尚未公布身份,他们正在联系遇难者家属。 这个Centennial 机场是丹佛南部的重要航空枢纽,既有商务航班起降,也承接私人飞机。 除此之外,还有波音777客机飞到一半漏油,紧急迫降! 据报道,美国航空航班的一架飞机在近日遭遇高空突发事件,这个AA1871航班当时是按计划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出发,飞往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 没想到,就当客机跨越大西洋上空的时候,机组人员突然发现机械故障,查明是燃油泄漏之后,机长判断不能完成这趟长途飞行,联系塔台,请求紧急迫降! 最后,这架波音777客机紧急改降至田纳西州纳什维尔国际机场,全机乘客下机。 由于事发突然,航空公司又没有在第一时间积极应对,航班取消之后,几百名乘客就这样滞留在机场超过24小时。 直到次日,他们才被安排搭乘另一架飞机前往巴黎,比原定计划足足延误了一整天。 对于突如其来的滞留,不少旅客表达了愤怒与失望。 “飞机燃油泄漏,我们紧急降落在纳什维尔,这简直是场噩梦!”乘客之一的卡洛塔·蒙托亚表示,自己这趟本来是去出席商务会议的,但因事故被迫取消。 她抱怨道:“很多人损失了假期、火车票和行程。而我失去了一个重要的会议。他们虽然给我们提供了一晚酒店和一张12美元的餐券,但没有进一步解释或赔偿。我们在巴黎整整少了一天。” 美国航空在声明中表示,航班改降完全出于安全考虑,并对乘客的不便致歉。 波音777属于远程宽体机型,通常用于跨大西洋长途航班,这次的燃油系统泄漏属于一类严重机械故障,如果发生在大洋上空,后果不堪设想。 一位资深航空工程师表示,“幸亏机组在早期就发现异常,并选择了就近降落,否则风险极大。”

突发!经济崩了 加拿大失业率飙新高! 卡尼撒500亿救市 降息要来了?!

加拿大对抗美国贸易战大转弯 加拿大和美国的贸易协定还在谈判阶段,周一卡尼和特朗普通话,结果没有进展。 可能是看谈判进展不顺利,想做两手准备,今天一早,卡尼就正式宣布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暂停电动车销售强制令、设立500亿加元基金帮助企业转型! 在最新的新闻发布会上,卡尼宣布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战略措施”,帮助加拿大经济从“依赖走向韧性,不再让加拿大的未来受制于他国单方面的行动。” 比较核心的政策之一,就是暂停2026年零排放汽车(ZEV)销售目标。 根据“零排放车辆(ZEV)销售配额”政策,到2026年,加拿大全新销售的车辆中应有20%为电动车,到2030年这一比例需达60%,2035年实现100%电动化。 但因为美国关税针对加拿大的汽车和钢铁产业,政府决定喊停,给汽车企业一段缓冲事件。 与此同时,卡尼还宣布设立一项500亿加元的战略应对基金,面向所有受关税冲击的加拿大企业,帮助它们开发新产品、升级工厂设备,并寻找新的国际市场。 “关税波及整个加拿大全产业链,这个基金将确保企业能够获得所需的资金,渡过难关。” 此外,2025年设立的4.5亿加元“地区关税应对计划”,现在也将扩充至10亿加元,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关税补助。 卡尼强调,“我们多年来一直为了短期利益大量采购外国商品。但事实证明,那套自由贸易秩序已经不复存在。” 他宣布,未来联邦政府及所有下属机构和国有企业必须遵循“支持加拿大国货”的新政策,用每一笔纳税人的钱来优先支持本国企业,从而推动国内产业,实现长期繁荣。 在农业和渔业方面,卡尼还宣布推出超过3.7亿加元的生物燃料生产激励措施,帮助加拿大全国的油菜籽、牛肉和海产品行业渡过难关,重组产业链。 政府将作出调整,确保这些规定能够促进加拿大本土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市场推广与贸易多元化举措也将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最后,卡尼的这一系列新政策中也包括了就业支持,政府计划帮助最多5万名工人获得再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通过雇主和招聘机构对接课程与就业岗位。 为减轻工人失业带来的冲击,联邦政府决定将长期工作者的就业保险(EI)领取期延长至65周,比目前的45周多出20周。 同时。为多达70万名新的EI申领者免除一周等待期,确保他们更快得到经济支持。 “我们要保证工人在失业和转岗的过程中不被抛下。延长和优化EI,不仅是财政上的帮助,更是让他们有时间接受培训,为下一份工作做好准备。” 就在今天,统计局公布最新劳动力市场报告,加拿大就业市场连续两月下滑,失业率升至近9年新高! 8月份,全国就业人数减少6.6万,失业率上升至7.1%,创下2016年5月(不含疫情期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也是继7月失去4.1万个工作岗位后,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就业萎缩。 本来,大家还预期加拿大8月就业市场将小幅回暖,新增约1万个岗位,失业率略升至7%。没想到实际公布的数字这么惨,令不少人措手不及。 TD高级经济学家莱斯利·普雷斯顿指出:“失业率今年已经上升了0.5个百分点。如果不是因为8月份劳动力规模同时减少了3.1万人,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更高。” 不仅如此,加拿大年轻人的就业危机正在加剧,青年失业率在过去3年中持续上升,如今已达到通常在经济衰退时期才会出现的水平,青少年群体成为受冲击最严重的一代。 过去半个世纪中,加拿大青年失业率的每一次大幅攀升,几乎都与经济衰退同步出现。 加拿大就业市场的趋势与美国的情况如出一辙,5月以来,美国就业增长几乎停滞,失业率也略有上升,让美联储松口暗示准备降息。 也因为今天这份就业率报告,Desjardins Group、Indeed Canada和CIBC的高级经济学家们均表示,加拿大央行可能会决定降息。 有分析师甚至预测,年内至少下调2次关键利率。

美国梦碎! 亚裔1家3口惨遭灭门 陈尸170万豪宅 富人区血案震惊社区!

孩子最可怜 9月2日,一栋价值170万美金的豪宅传出灭门惨案,亚裔一家3口陈尸在家中,震惊了全美! 这桩惨案发生在美国乔治亚州杜鲁斯,当地时间8月31日下午4点左右,警方接到报案后,前往一处住宅进行家访调查。 敲了好久的门都没人来应,警方破门而入,结果映入眼帘的就是极其恐怖的一幕——一家3口全部断了气,空气中充斥着恐怖的寂静! 经确认,死者分别是52岁的韩裔牙医詹姆斯·崔(Dr. James Choi)、妻子明(Myoung)及15岁女儿格蕾丝(Grace)。 截至目前为止,警方并没有公布正式死因和具体案情,但初步迹象显示詹姆斯可能先杀害妻女,随后自尽。 警察局局长马克·米切尔(Mark J. Mitchell)在声明中说道,这是“一起令人心碎的事件,给家庭、邻里乃至整个社区带来了巨大冲击”。 他们也让居民不用担心,这是一起孤立事件,不对公众安全构成威胁。 据悉,詹姆斯·崔是当地的一名牙医,在距离住处约10英里的苏万尼经营着一家名为“Highland Dental”的牙科诊所。 他在田纳西大学孟菲斯分校取得牙科学博士学位,诊所网站上的简介称,他的目标是“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病人”,希望带给每一位患者笑容。 他们一家是移民来美国的,原国籍是韩国。 詹姆斯平日喜欢打高尔夫、与妻子和女儿共度时光。 在邻居和患者的眼中,他就是一位温和、敬业的牙医。这样一位在外界看来事业与家庭双收的中年成功人士,最终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家庭。 一位患者在社交媒体留言写道:“他一直都那么耐心和友善,完全想不到会发生这种事。” 最令人痛心的是,女儿格蕾丝原本还是学校最受瞩目的年轻小提琴手。 今年7月12日,她才登上了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这是无数音乐学子梦寐以求的荣誉。 这个住宅区也是著名的富人区,平日里安全宁静,居民大多是中产与专业人士。 惨案传出来之后,许多邻居表示“既悲伤又震惊”,他们在门前摆放鲜花和蜡烛,悼念这对夫妻和年仅15岁的女孩。 詹姆斯一家所住的房子建于1997年,占地6500平方英尺,拥有六间卧室和六间浴室,并配备影音室与健身空间. 2016年,这栋房子售价为86万美元,如今市值已达170万美元。 它本应是三口之家安逸生活的见证,却成为了血腥悲剧的终点。 由于案件性质敏感,警方目前没有公开更多细节,并呼吁外界尊重死者家属的隐私,同时表示调查仍在进行中,警方正在搜集更多证据,确认作案动机及案发经过。

“因为你是中国人”! 华人夫妇旅游狂赞加拿大 印度人秒酸: 我们上街都是罪!

评论区炸锅 大家出门旅游,求的就是享受二字,旅途中要是能有点意外的收获,那就更好了。 最近,海外论坛Reddit的一片PO文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一对中国小夫妻来加拿大玩,结果沿途收获了满满的善意和温暖,特地分享出来,引来无数加拿大人的暖心回复。 这本来就是加拿大人和游客的温馨交流,结果印度人率先“酸了”:那也就是你是中国人,换个印度人来,可就没这个待遇了! 这下子,评论区就更加热闹了! 其实事情的一开始,还是很美好的,一对中国夫妇去多伦多玩,手机卡坏了,人生地不熟的,正着急着呢,就有3个陌生人好心帮忙带路,甚至有人绕了500米送他们去车站。 人在陌生环境总是比较脆弱,尤其是语言不同,沟通起来费劲,这些当地人的善意,让这对夫妇十分感动。 不仅如此,他们还遇到了一个热情的面包店老板,送他们免费的面包,说是当作欢迎礼。 礼尚往来似乎刻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他们后来也买了东西去回礼。 老板那天没在,但他们还是丢了东西就走。 后来,这对夫妇去了布鲁斯半岛玩,下榻旅馆的老板因为天气突然变冷,直接把他们的房间免费升级到最佳套房,让他们惊喜万分。 等玩到蒙特利尔的时候,甚至有前面一位客人把他们的单一起买了。 这对中国夫妇感叹加拿大人实在是太友善了—— “我不了解为什么加拿大人能建立出这样的一个社会,但我知道,维持这样社会的运转需要很大一部分人口的努力!我知道这个国家现在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我相信,凭借这样的社会人文肌理,你们一定能渡过任何难关!” 这条PO文引来无数加拿大网友评论,大家都热情满满,一边为他们玩得开心而高兴,一边也感谢他们分享出来加拿大好的一面。 “谢谢你们花时间分享经历!这让我为加拿大感到自豪。作为在三个省、十几个城市生活过的人,我可以肯定,大部分地方的本地人都会主动伸出援手。友善已经成了加拿大人的标志,我们很乐意守护这一声誉。” “很高兴你们在这里有这么棒的体验!加拿大并不完美,但大多数人还是很不错的。 还有网友表示,“我坚信,我们释放出来的这些能量,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如果你冷漠,别人也会同样冷漠;但如果你释放出善意,别人也会被感染。” 夫妇也立马回应:“没错!那位请我们吃饭的女士也是这么说的!” 甚至还有很多人表示,如果他们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很愿意尽地主之谊,带他们去玩。 因为美国和加拿大的关税战问题,很多人都不去美国玩了,这对中国夫妇也取消了去美国的行程,并表示“想用自己的方式支持加拿大。等一切恢复正常,我再去美国看看!” 总而言之,不管是PO文本身、还是评论区,都是慢慢的正能量,让人看了不禁哈特软软。 但就在同一时间,另一篇PO文也吸引了不少人关注,楼主是个加拿大印度裔网友,他酸溜溜地表示: 那是因为你是中国人,你试试看换成印度人呢,评论区一定是另外一个画风!我之前就看过类似的评论,结果很快就被删了! 这人还另开了个贴,吐槽“不同移民群体在这座城市被对待的差别”。 在他看来,加拿大人的友好可不是“人人平等”,谁都能享受到的,种族歧视依然存在。 他表示,有加拿大土生土长的印度裔去班夫国家公园,结果因为外貌和肤色当面被歧视,最后还是用了“原汁原味的加拿大口音”,才堵住了对方的嘴。 下面不少印度网友评论:“印度人走在加拿大街上,遇到的每个人都可能在心里讨厌我们。” 本来只是一个分享旅途收获善意的帖子,无意引起对立,结果有人心里不是滋味,对此,许多网友也反喷:如果被这么多人讨厌,是不是得找找自己身上的原因...
spot_img

失控! Costco沃尔玛被逼急 9月卖圣诞树! 飓风抬高杂货价格!

北美接连遭遇飓风,“费欧娜”席卷加拿大海洋三省、“伊恩”正在摧残美国佛罗里达州,灾区人们一生所有被大自然夺走。 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这两场天灾,日子照样过,但是生活多多少少还是会受到影响。 最基本的,就是杂货店商品价格上升,包括土豆、柑橘、木材、汽油等商品都要大涨价! 飓风带来的破坏性大风和暴雨,爱德华王子岛的土豆生产受到影响;伊恩预计恶化佛罗里达州柑橘产量,间接抬高加拿大进口柑橘价格。 除了柑橘外,佛罗里达州也是加拿大鳄梨和其他新鲜食品的重要来源。 与飙升的美元相比,加元跌至两年低点,进口商购买力下降,最终也会影响零售价格。 Ivey Business School运营管理教授Fraser Johnson说,风暴推高进口成本的直接上涨会导致大型杂货店的价格上涨。 墨西哥湾拥有众多油气井,一旦中断,可能会对汽油价格产生连锁反应。昨天,加拿大部分城市的普通汽油价格上涨了19分,本周大温哥华地区达到了每升239.9分的创纪录水平! 与此同时,亚马逊在本周宣布推出第二次Prime Day促销活动,似乎把Costco和沃尔玛逼急了,宣布提前在9月上架了圣诞商品,10月开启“有史以来最早的”假日大促! 正常来说,10月份离圣诞节还早,本来是追世界职棒大赛、摘苹果和庆祝万圣节的月份,但现在全球通胀严重,消费者被淹没在圣诞节的宣传广告里。 这11月黑色星期五都还没到呢,Costco和Lowe's店里的圣诞树就开始降价促销、沃尔玛从10月1日就开始年终假日大促、Target从10月 6 日开始假日促销、亚马逊10月11日至12日举办今年第二次的“Prime Day”销售活动… 价格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默默打响了,而且有越来越失控的趋势… 最后,给大家更新一下加拿大集体诉讼的消息—— 若在过去10年中买过电子书的人,可能很快就能获得一份赔偿! 一桩针对苹果(Apple)及众多电子书出版公司的集体诉讼日前被判成功,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在2010年4月1日至 2017年3月10日之间买过电子书,就可能有权获得赔偿。 发起集体诉讼是的团体声称,这个时段的电子书价格被人为太高了。虽然尚未获得安大略省和魁北克法院的最终批准,但拟议和解金额为$12,000,000加元,将支付给所有受影响的人。 发送给个人的具体金额将根据购买历史计算,由加拿大苹果公司或电子书零售商提供。

警惕! "温哥华最危险路口地图"出炉 这里最要命! 1家3口遇车祸!

9月的最后一天,本省阿伯茨福德传出致命车祸消息! 这起悲剧就发生在本周四晚上6点25分,Wells Line Road和McDermott Road交叉口,两辆车突然相撞,其中一辆车上坐着一家三口。 正式下班晚高峰时段,吱——刺耳的轮胎摩擦地面声响传来,路人都吓了一跳。下一秒,砰——的巨大碰撞声传来,两辆汽车猛然相撞,尖叫声四起。 随后,救护车和警车呼啸而至,这一家三口被送医治疗,但是司机不幸死亡,另一辆车的50岁司机被警方拘留。 或许这一家只是刚好开车出门吃完餐、或许是刚接孩子放学,却遭遇死劫。 目前,这起车祸还在调查阶段。 最近这一段时间,大温地区的车祸一起接着一起,惨不忍睹。 就在本周四,ICBC公布了一份“温哥华最危险路口地图”,收集了截至今年4月份行人事故的数据。 ICBC表示,每年约有58名行人死于交通事故,2400人受伤。 市中心东区,尤其是特别是Main和Hastings 街的十字路口,是温哥华最危险的地方; 2017年至2021年,这个地段共发生了20起与行人有关的车祸。 第二名是Cambie Street和West 49th Avenue的转弯车道;2017年至2021年,这里发生了18起与行人有关的事故。 第三名是Main Street和Terminal Avenue的交叉口,发生17起事故。 第四名是Abbott和Pender的十字路口,发生行人碰撞事故15起。 同一个时段,Kingsway和Victoria Drive发生了14 起车祸、Abbott和West Hastings街发生 13 起、Boundary Road和Kingsway也差不多,Commercial Drive和Broadway也发生了13起车祸。 需要注意的是,这份数据还不包括向警方报告的车祸,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得多。

重磅! BC宣布"5年计划" 这些处方药不看医生也能买! 住院飙20% 病毒再度活跃!

加拿大第2个全国真相与和解日这一天,估计又有成千上万人会上街游行纪念。9月入秋,联邦和各省卫生官接连发出警告,今年新冠和流感会一起来,让大家都做好准备。 那头发布会刚开完,这头各省新冠数据就开始上来了—— 今天,BC疾控中心公布最新数据,截至本周四为止,有367人因感染新冠住院治疗,比上一周上升了20%! 除此之外,有30人感染发展成重症,目前在ICU接受治疗,比上周的22人有所增加。 省卫生厅长狄德安和首席卫生官亨利在本周三才警告过,这个秋冬季病例可能会激增,并准备腾病床,后一天数据就出来了。 除了BC,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的数据也“见长”—— 魁北克卫生部公布最新数据,各项新冠指标都在上升,新增感染病例和住院人数增加,但卫生官表示,现在就宣布新一波疫情开始,还为时过早。 话是这么说,但魁省卫生厅的做法与BC差不多,将2022年流感疫苗的开打时间提前了。 从10月5日开始,全省诊所和药房就会为老年人和其他弱势人群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与许多其他病毒一样,我们不应掉以轻心。每一年,都很多人患有严重流感并遭受了痛苦,不少人死亡。” 安大略省卫生厅也同步更新了本周疫情数据,新冠住院人数较上周增长11%,同时废水监测数据显示,病毒的活跃程度开始上升! 目前,安省有1265名新冠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比一周前的1141人有所增加;其中,重症患者人数也从上周的129人增加到133人。 令人担心的是,废水监测数据指出,绝大多数地区的病毒传播率均有所抬头。 实际上,安省上周的废水监测数据就已显示,从9月份的第二周开始,病毒的活跃度有所趋升。 对于BC而言,住院人数并没有安省那么多,但这并没有使卫生官员有所放松。就在宣布本年度流感季有可能提前、新冠+流感疫苗同时开打的后一天,省府宣布了一项“医疗护理人力资源5年计划”! 在2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卫生厅长狄德安与省专上教育及技术培训厅长康安礼同时出席,公布本省推行医护人力资源新策略,旨在改善医护系统效率、扩充培训和改善招聘、挽留人力。 在这项“5年计划”下,省府将加强培育及挽留人材,并允许药剂师可为没有家庭医生的患者续配多种处方药物、处方部分药物。 BC省的医疗危机,相信不少人都深有体会,超过100万人还没有找到家庭医生,被许多省民诟病,现在就连偏远地区的急诊室都快保不住了。 为了提高省民的健康护理服务水平,医疗人员极其重要。2017年起,省府就采取多项行动,改善医疗服务,但民众依然面对挑战。 “而这策略将可指引我们下一步,去为现在及未来建立一个强大又具抗逆力的公共医护系统。” 狄德安自己也承认,过去3年,原本就不堪重负的系统迎来了更高的服务需求——新冠病毒、吸毒过量致死和人口老化。 在这个计划下,2022年10月14日起,本省药剂师可续发患者处方药物的种类将会增加,为患者注射或鼻吸式用药种类也会更多! 与此同时,省府也让药剂师为家庭医生已退休的长期病患者可续配药物的期限延长,至最多2年! 2023年春季之前,药剂师也将能为小病(尿道感染或过敏等)和避孕药开处方,病人不需先见医生,便可取得处方。 在没有得到家庭医生为病人续配药物的情况下,药剂师可以进行处方;但若药剂师对此有怀疑,可先致电咨询医生、或让病人先接受医学评估。 不管怎么样,这总归是一个进步,希望更多人可以受惠,也希望大家注意个人卫生,健康度过这个秋冬!

恐怖! 温哥华市中心爆袭击 19岁亚裔女孩当街遭男子棍棒砸头!

秋高气爽,温哥华人都在享受难得的阳光。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市中心再一次爆出随机袭击,还是种族歧视! 事情发生在本周二(27日)上午9点50分左右,温哥华市中心Dunsmuir Street夹Cambie Street附近,一名年仅19岁的亚裔学生走在街上。 市中心本来就有很多校区,学生们行色匆匆赶着上学,很正常。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一名陌生男子手里拿着一根长棍子,狠狠冲向她,朝着后脑勺就打了下去! 出手打人也就算了,这人一边殴打女孩,嘴里还毫不客气地骂着攻击性言论,进行种族诽谤!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这名男子随后立马逃离了现场。 事发当时,街上还有很多人,但是因为事发突然,大家没来得及阻止,这人就消失了。 好心的路人立马打了911报警,并与女孩待在一起,直到救护车到来,不少人向警方提供了袭击男子的信息。 这名女孩受了伤,需送医治疗,但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警察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嫌疑人,但发言人杜塞特表示,“我们已面向社会大众公布了一张嫌疑人在施袭后被拍下的照片,公共安全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需要确认并逮捕这个人”。 光天化日之下,这些暴徒都目中无人了,能当街持棍棒攻击,肆无忌惮了。希望本地警方给点力吧,别只是出一张嘴,更别抓了又马上放出来,让受害者和普通市民心寒…

惊爆! "温哥华有钱人地图"出炉! BC被调侃="Bring Cash"!?

生活在温哥华,相信不少人都深有感触——有钱的是真有钱,穷的是真穷,隔一条街,大家的生活都是天与地的差别,分分钟比死人。 明明同样生活在一个城市,房价、油价、菜价、奶价集体飙升,有的人就要勒紧裤头咬牙撑、有的人日子照样过,天天外面潇洒快乐。 就在今天(9月29日),一份“温哥华有钱人地图”出炉,让人一目了然“有米人”都住在哪儿了! 根据温哥华本地一家数据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温哥华有钱人都住在这些地方—— 这份地图用的是截至2021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本市年收入超过20万家庭的分布。 可以看到,深红色的地区,基本上住的都是年收入20万的家庭比,主要集中在温西。 其中,位于Marine Dr.边上的大型花园住宅屋主,通常是高收入者,住在West Point Grey Rd.的人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温西的Kerrisdale、桑那斯(Shaughnessy)、阿布特斯岭(Arbutus Ridge)、登巴-南地(Dunbar-Southlands)、耶鲁镇(Yaletown)和高豪港(Coal Harbour)居民,很大比例也都是年收入为20万的家庭。 本拿比高地、Suncrest、鹿湖和北温,也有出现高收入家庭的趋势。 对比之下,温哥华市中心和温东地区色调较为苍白,这些地区的居民较少年收入超20万的。 当然了,这些数据只要涵盖的是温哥华和少部分周边地区的,能留在温哥华中心地带的,经济能力都不差。 就说说温哥华物价都贵成这样了,不少本地人都受不了“出走”了,还有不少人是想着往BC移民来的。 或许是因为我们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山傍海,最近不少外省人都想着搬来BC,甚至在论坛上掀起一阵小骚动。 想搬来的人来自加拿大各个省份,有安大略省、阿尔伯塔省、甚至纽芬兰省的人,他们在论坛上发出灵魂拷问:大家觉得这个想法好不好?值不值得搬?应该准备些啥? 有BC省民摸着良心给出了回答:来可以,但不全是好事儿,这里可是BC,不仅仅代表British Columbia,也代表着Bring Cash(准备带钱来)! 这一点,完全不是胡诌的,加拿大各省各地差异巨大,生活成本绝对算得上一个,大温生活成本已经被调侃成“贵的离谱”了,其中多伦多和温哥华简直了。 如果是受够了多伦多的高物价,所以想搬来温哥华,网友直接给劝退:还是省省吧,差不了多少,你还得花笔安家费,再说了,能不能找着家还是个问题呢… 当然,也有很多人是就事论事,真心给建议的—— “我们的日常杂货价格比中部省份高出20%,但是农产品更便宜。” “夜生活恐怕会让你失望…” “通勤成本较高,如果搬来,建议在家附近找工作。如果有车的,直接开过来吧,在这儿买不划算。” “不说别的,就说住房吧,跟东部差不多,都是天价。” “基础设施方面,你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我从多伦多来的,这里的交通系统、铁路系统、甚至轮渡系统都比我们落后得多。” 呃…小编默默滑过所有评论,作为一名温村村民,竟找不出反驳的话…

警惕! BC新冠+流感疫苗同时打! 新变种登北美 卫生官: 考虑最糟情况! 赶人腾床位!

离加拿大取消所有入境检疫措施只有1天的时间,本周六,也就是后天,旅客入境加拿大就不需要隔离、检测、接种疫苗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着急了,BC省卫生厅赶在每周数据更新之前召开新闻发布会,警告所有人—— 2022年秋冬季节,流感和新冠同时袭来,可能会提前进入流感季! 最糟糕的情况下,有可能把现正住院的1800名病患赶回家,为预计激增的病患腾床位!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首席卫生官邦妮·亨利(Bonnie Henry)和卫生厅长狄德安(Adrian Dix)久违同时出现,对这个秋冬季节可能同时受到这两种病毒来袭表示“感到担忧”、且正在赶着做好准备。 “确实,我相信我们正在逐渐摆脱新冠疫情,但目前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流感季可能会提前到11月。 由于前2年新冠疫情流行,2020、2021年本地流感病例都保持在低水平,但今年不同,全球各国接种率上升,相继解封开放,现在就连口罩令都取消了。这也就意味着,流感和其他常规其他呼吸道疾病可能会卷土重来。 卫生厅最担心的,莫过于已经崩溃的医疗系统,现在还不确定本地何时会出现住院人数激增的前提下,现在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根据卫生厅数据,全省医院容量约为9,400人,这还不是基于物理床位,而是基于实际的人员配备水平的出来的数字。 狄德安直言,“我们的医院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已经在考虑最坏的情况了,其中包括“需要减少服务,包括推迟非紧急安排的手术”等等。 问题是,本地医院现在正在担心出现“癌症浪潮”,不少人还在等医学影像的检查,如果这时候加上流感+新冠,估计是吃不消的。 虽然现在BC的新冠住院人数较低,在350人,但全球已经连续爆出新的变异病毒,且已经登陆北美,美国就有150例左右,加拿大边境放宽,入境也是早晚的事情。 目前,新变种的威胁尚不清楚,但是卫生官员已经预计未来会有病例增加,住院人数可能到达700人,直接翻一倍。 亨利表示,现在“最大的未知数”,就是流感病毒,并预计未来多出1200名住院患者。 为了做好万全的准备,不让医疗系统直接崩溃,卫生厅正在考虑把目前等待住院的患者分流到其他设施,如小区诊所或长期护理院,减少住院人数,腾出1500个床位。 当本省迎来“最糟糕的情况”时,卫生厅可能要“临时调动”多达1800名病人,“我们正在筹划的床位管理,是按中度至高度(疫情)预测作出的计划。” 与此同时,亨利也重申了接种疫苗的重要性。 早在9月份初,本省就公布了二价疫苗的接种计划,卫生厅表示疫苗一到就开打。 现在,新冠+流感季节警报响起,亨利更是加快了推出疫苗的时间飙,最早在下周就可以开打流感疫苗,优先给弱势人群。 感恩节长周末之后,全省6个月及以上的省民都可以接种本季度的流感疫苗。 从下个月开始,BC省民就有望同时接种流感和Omicron二价疫苗了!目前,加拿大各省都已经向所有成年人开放了二价加强疫苗的预约。 亨利表示,同时开打新冠+流感疫苗,可以为省民们平安渡过2022年秋季和未来数月最佳保护。 至于第4针已经接种、且打的是初始疫苗的人,预计也可以在10月份开始接种二价,作为第5针疫苗。 本省疾控中心的最新数据表明,在截至9月17日的这一周,BC新增22人死于新冠病毒,累计4253人死亡。 卫生官的担心不无道理,本周六起,加拿大就要取消所有入境限制措施了。 这还有一天呢,边境服务局就已经发出警告:限制一解除,边境可能就会迎来大批人潮,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先不说接不接种疫苗、接种什么疫苗吧,相较于联邦政府一口气全部开放边境,BC卫生厅不止一次警告过今年秋冬新冠和流感会一起来; 为了自己的健康,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勤洗手、聚会保持通风、出现症状及时快筛,注意个人卫生,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希望大家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