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知名景点悲剧! 游客意外跌入深谷惨死 救援无果令人痛心! 多人在此丧命!

注意安全 谁能想到,在知名景点的一场徒步,却在顷刻间变成了让人心痛的悲剧? 周二(5月6日),来自德国西部哈尔特恩湖镇的77岁游客鲁道夫·彼得斯(Rudolf Peters),在犹他州拱门国家公园(Arches National Park)的Windows Loop步道上,不慎跌落身亡。 据公园管理方介绍,当天下午,彼得斯还在那段以绝美天然石拱而闻名的路线中行进,那里地形起伏、不少路段旁就悬崖陡壁,稍有不慎就危险重重。 目击者说,他突然失足滚落几十米深谷,场面惊险,令人倒吸一口凉气。同行的游客第一时间冲上前去,紧急施行心肺复苏(CPR),并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 大约十分钟后,来自大峡谷县(Grand County)紧急救援(EMS)和警长办公室的救援人员赶到,同时还有经典航空医疗(Classic Air Medical)的直升机队伍。 但即便他们倾尽全力,彼得斯还是在现场被宣布不治。国家公园服务局在次日发布的声明里,确认了这位德国老人不幸离世的消息,并与大峡谷县警长办公室联手,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 目前,官方尚未透露他是独自一人出行,还是有同伴相伴。 这起悲剧是美国国家公园近期发生的一系列死亡事件中的最新一起。同样是在犹他州国家公园,2020年夏天,25岁的埃斯特·纳卡吉戈(Esther Nakajjigo)在公园内遭遇了一场令人震惊的悲剧。 当时,一块金属大门在强风中突然断裂,刺穿了她乘坐车辆的副驾驶门,导致她当场身亡。埃丝特的家人随后向公园管理方提起诉讼,指控其疏忽管理,并索赔1.4亿美元。 与此同时就在本周,在美国西部的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求你住手”! SpaceX精英工程师发疯捅毙妻子 卧室墙壁留血字911 宛如杀戮场!

枕边人夺命 谁能知道,一个精英工程师居然会残忍杀害自己的妻子和母亲,手法极其残忍血腥,震惊全国。 34岁的萨缪尔·惠特莫尔(Samuel Whittemore)原本在SpaceX上班,从2015年起就担任高级航空电子系统工程师,是外人眼里光鲜亮丽的精英。 2021年,萨缪尔因缘际会下认识了32岁的瑜伽教练玛戈(Margaux Whittemore)。 玛戈的生活也很精彩,既教人做瑜伽,也是一名旅游博主。 去年9月,萨缪尔和玛戈在阿卡迪亚国家公园湖边婚礼,喜结连理。 在外人眼里,他们就是一对人人称羡的幸福夫妻,谁也没想到,这个家庭最后会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2025年2月19日,萨缪尔和妻子回到位于缅因州的母亲家中。 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萨缪尔突然整个人情绪失控,追杀妻子! 察觉到危险,玛戈立即冲了下楼,萨缪尔手里拿着火钩,一边挥舞着、一边大喊大叫威胁。 玛戈和萨缪尔的母亲——67岁的多萝西·惠特莫尔(Dorothy Whittemore)见状都十分害怕。 玛戈先冲出家门逃命,萨缪尔跟了出去,被留在家里的多萝西趁机冲到楼上卧室报警。 没想到,先解决完妻子的萨缪尔不知道什么时候又回来了,站在母亲的身后。 多萝西对儿子大喊:“萨姆,求你停下!你在干什么?” 但话音未落,多萝西就被掐住了脖子,拼命殴打,萨缪尔还用膝盖压住她的胸口,导致其无法呼吸。 最后还是萨缪尔的父亲外出回来,发现家里变成屠杀场,与儿子对峙,才让这场杀戮停止。 警方赶到现场时,就发现卧室的墙上用鲜血写着“911”三个数字,多萝西被塞进床底,萨缪尔全身赤裸着站在马路中央。 玛戈同样赤裸的尸体在车道上被发现,身上有多处刺伤与钝器创伤,就连现场的调查人员都被震惊了,称其手法“极其残忍”。 缅因州警方表示,他们赶到现场时,萨缪尔已经跳窗逃到了外面,被抓时口中还反复喃喃自语“谋杀”和“1776”。 据法庭文件称,惠特莫尔向警察说:“我简直不敢相信我杀了我妻子,我现在无法面对现实。” 所幸的是,多萝西当时奄奄一息,被送往医院治疗,命保了下来。 至于为什么萨缪尔会突然发疯杀人,现在还在调查中,多萝西告诉调查人员,玛戈曾提到过,说萨缪尔最近失眠。 就在几周前,这对夫妻才刚刚结束环球旅行,回到缅因州贝尔法斯特(Belfast)定居,结果悲剧发生。 目前,法庭认为萨缪尔暂时不具备出庭能力,正接受心理评估,下一次庭审定于5月29日进行。 更多精彩文章 炸锅! 温哥华沦"露天粪坑" 华人绝望怒铲! 上街像开"生化盲盒" 有钱人社区臭气熏天

特朗普首份协议落地! 加拿大房市崩了! 加元暴跌 央行拉响警报! 美国双重施压

加元跌跌不休 全球关税战对各国冲击加剧,美国踏出谈判的第一步,加拿大房市却先“崩”了,全国房屋销量狂跌!央行拉响警报!加元跌至3周新低! 今天,美国与英国达成突破性的贸易协议,特朗普保留对英国商品征收10%关税,英国同意将关税降至1.8%,提供更多美国商品的准入。这也是特朗普掀起关税战之后,签订的首份贸易协定。 特朗普这次在全球掀起关税战争,目的之一就是想与其他国家谈判,谈对美国有利的贸易协定,结果闹到现在,总算才签了一份。 但英美签订贸易协定,对加拿大而言确实一记警钟,因为卡尼才刚去访美,结果也没有谈出什么成果来。 不仅如此,刚刚央行突然发出警告——关税战已经扰乱市场,加剧“非理性”抛售的风险,可能对金融体系构成严峻考验! 这场冲击不仅可能波及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还将使家庭和企业更难偿还债务。 本周四,加币跌至了3周以来的最低点,兑美元汇率下跌0.7%,至1加元兑1.3930美元! 央行紧急发出风险警告的同时,美联储也正释放鹰派信号。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昨天才说,除非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全面生效,否则美联储将暂不采取进一步宽松措施! 换句话说,短期内美联储并不急着再次降息。此话一出,立即就提振美元,导致加元承压。 加元面临的下行压力也反映了加拿大经济对美国的高度依赖,约75%加拿大出口产品销往美国,包括石油等大宗商品。 加拿大央行行长蒂芙·麦克莱姆表示 ,加拿大的金融体系最近几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一定的韧性,但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总体上推高了风险。 “加拿大经济和金融体系面临新的威胁,美国贸易政策发生了戏剧性的保护主义转变,关税和不确定性大幅降低了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 他还警告,贸易战长期化不仅会在短期内引发市场波动,还会在中期带来更多风险,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和失业率上升。 如果关税持续一段时间,加拿大人拖欠抵押贷款的金额可能会达到一代人以来的最高水平。 RBC最新报告显示,在贸易战的重压下,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正在“崩裂”,全国房屋转售数量显著下滑。 经济学家Robert Hogue指出,安大略省南部和BC省的购房热度下降最明显,很多人现在都不敢轻易出手买房。 “贸易战正对加拿大房市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潜在的经济冲击让许多准买家陷入犹豫。” 目前,多伦多、温哥华和菲沙河谷等市场都出现房屋滞销的现象,房价持续下跌,房源库存增多,买家占主导地位。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想真正提振房地产市场的交易量、让购房者重拾信心,房贷利率必须降至3%。 另一头,虽然美元今天上涨了,但过去这几天全球货币市场剧烈波动,Eurizon SLJ Capital首席执行官斯蒂芬·詹(Stephen Jen)一直警告,美元可能会面临突然而无序的贬值,他将这种情形比作“雪崩”。 他认为,这一时刻现在可能终于来临。亚洲货币价值的突然飙升,可能预示着美元将迎来更大规模的抛售。 参考链接: https://globalnews.ca/news/11170604/canada-housing-market-cracking-trump-trade-war/ https://www.ctvnews.ca/politics/article/what-trumps-agreement-with-the-uk-suggests-about-trade-talks-with-canada/ https://globalnews.ca/news/11170352/bank-of-canada-economic-update/ https://financialpost.com/real-estate/mortgage-rates-3-or-lower-reignite-canadas-housing-market https://financialpost.com/news/economy/bank-of-canada-warns-tariffs-could-trigger-market-dysfunction 更多精彩文章 炸锅! 温哥华沦"露天粪坑" 华人绝望怒铲! 上街像开"生化盲盒" 有钱人社区臭气熏天

“地狱模式”开启! 西岸连震28次 火山喷发倒数 30万人封窗囤粮 恐全城被灰埋 航班瘫痪!

西岸裂痕正在撕开 突发!一早上起来,地震不断、火山即将爆发,大地正式开启“地狱模式”! 根据美国地震中心最新数据,美西时间今早7点43分,加利福尼亚州发生地震,规模2.6级,震源深度5.1公里! 昨天,加州富人社区附近才发生一场3.2级地震,结果没过12个小时,大地再次震动。 北美西岸一条线下来本来就是“历史级大地震”的高发区,尤其是进入2025年,全球大大小小地震接连不断,大家都害怕这不是正常能量释放,而是末日级强震的前兆。 不仅如此,过去这48小时内,加拿大BC省上方的阿拉斯加州,接连不断地震多次28次,全部是浅源地震! 与加州的地震不同,阿拉斯加的地震主要是当地的火山活动. 过去这一年来,距离安克雷奇(Anchorage)81英里处、高约11,000英尺的斯帕尔火山(Mount Spurr)已多次显示出不稳定迹象。 科学家们一直在密切监测这座火山的活动,并表示最早几周内,这座火山就会喷发,“新的岩浆正在向地表靠近”! 当地居民早就接到了政府的警告,半个月前就开始囤罐头和N95口罩,甚至把家中的门窗都封起来了。 住在安克雷奇的一位居民拍到了火山口释放出气体的一幕,只见灰色蒸汽从火山顶部升起。 阿拉斯加火山观测站的最新通报,火山口已经间歇性出现“蒸汽羽流”。 虽然火山还没有正式爆发,但周边近30万人已经做好了准备。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专家马特·哈尼(Matt Haney)表示,这座火山“一旦喷发,将是爆炸性的!” 正式爆发的时候,火山将喷出多股“高达5000英尺的火山灰羽流”,每次爆炸性喷发将持续3至4个小时,释放出的火山灰云可能覆盖安克雷奇及周边社区,形成厚厚的一层灰尘。 到了那时,当地的两个国际机场都会被迫停运,航班全面中断,对全美国、乃至全球航空运输造成连锁影响。 现在,每天都有数百架飞机飞经安克雷奇和费尔班克斯,安克雷奇国际机场还是“全球第四繁忙的货运机场”,每月有超过8,000架次货运航班。 除此之外,火山喷发还将引发泥石流与火山碎屑流,速度可达每小时322英里。 好在的是,专家指出,目前火山喷发不会直接影响周边社区。 本次喷发“最有可能发生在火山口峰(Crater Peak)侧火山口,这一侧上次喷发还是在1992年。 当年火山喷发,整个机场关闭长达20小时,浓密的火山灰云覆盖整个安克雷奇,正午时分天色却变暗,全城积灰,损失200万美元。 不仅如此,还有两人因此心脏病发作,其中1人不幸丧命。 从2024年4月份开始,地质局就一直在追踪斯帕尔火山的浅层地震、地表形变、气体与蒸汽释放等多项异常活动,并表示这些都是火山即将喷发的前兆。 哈尼表示,若火山活动持续增强,下一步迹象将是“火山震颤”(volcanic tremor)。 不同于目前的浅源地震,火山震颤是“持续几分钟到几天的连续震动”,发生于岩浆逼近地表、喷发迫近的时候。 上一次,斯帕尔火山喷发前3周就出现火山震颤了。

数字惊人! 难民申请暴增4倍 加拿大边境涌入上千庇护者 紧急增派资源应对!

这个政策成导火索四月,加拿大魁北克边境的St-Bernard-de-Lacolle口岸热闹非凡,2733名寻求庇护的申请人蜂拥而至,人数比去年同期暴增四倍!这一波热潮不仅让边境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也让人们把目光投向了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美国掀起一场移民政策风暴,计划取消数十万移民的合法保护身份。根据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的数据,今年4月,St-Bernard-de-Lacolle口岸的庇护申请数量激增,达到2733份,远超3月的1356份和2月的755份。相比去年4月的670份,增长速度堪称惊人!这股势头与加拿大其他地区的庇护申请趋势背道而驰——全国范围内,2025年至今的庇护申请总数仅约12500份,同比下降近50%。魁北克今年也录得8165份申请,低于去年的14000多份。看来,这股“边境热”集中在魁北克一隅,格外引人注目。这波申请潮的背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变动脱不了干系。今年2月,特朗普政府宣布计划取消60万委内瑞拉人和50万海地人的“临时保护身份”(TPS)。这项身份允许因母国战乱或自然灾害而无法安全返回的移民在美国合法生活和工作。一旦取消,数十万人可能面临被驱逐的命运。蒙特利尔难民中心负责人阿卜杜拉(Abdulla Daoud)透露,涌入St-Bernard-de-Lacolle的申请人主要来自海地、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不少人是因为在加拿大有亲人,才选择北上寻求庇护 面对激增的申请人数,CBSA可没闲着。发言人纪尧姆(Guillaume Bérubé)表示,边境部门已紧急调配资源,确保口岸安全有序,还计划租用新场地作为临时处理中心。不过,事情没那么简单。根据《加美安全第三国协议》,难民必须在第一个抵达的安全国家申请庇护,也就是说,从美国直接进入加拿大的申请人通常不符合资格,除非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豁免条件,比如在加拿大有直系亲属。今年以来,已有1439名不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被遣返回美国。阿卜杜拉特别提到,当前的局势跟几年前完全不同。还记得魁北克Roxham Road那条非官方入境通道吗?当时,许多刚到美国的难民将其作为中转站,蜂拥进入加拿大。但2023年这条漏洞被堵死后,类似的大规模涌入已不太可能发生。他还指出,失去TPS身份的移民未必会一股脑儿跑来加拿大,毕竟很多人在美国生活多年,那里早已是他们的家。目前,美国国内的 advocacy 团体正在为这些人争取留下的权利,3月旧金山一位联邦法官甚至下令暂停对35万委内瑞拉人的TPS取消计划,理由是这一决定可能重创数十万人的生活,并导致数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不过,特朗普政府不甘示弱,上周已向最高法院提出上诉,要求推翻这一禁令。尽管St-Bernard-de-Lacolle口岸的数字令人咋舌,但阿卜杜拉认为,某些政客的“恐慌论调”有些夸张。去年11月特朗普再次当选后,魁北克省长弗朗索瓦(François Legault)曾警告会有“大规模移民潮”,魁人政团领袖保罗(Paul St-Pierre Plamondon)甚至称“数百万人”可能北上加拿大。对此,阿卜杜拉直言:“特朗普在很多方面威胁加拿大,但移民潮不是其中之一。”他认为,当前的增长远未达到“危机”级别。值得一提的是,CBSA近年来的遣返力度也在加大。2023-24财年,加拿大遣返了超过16000名不符合入境条件的人,远高于2021-22年的7500人。这表明,加拿大在欢迎符合条件的难民同时,也在严格把控边境秩序。

恐怖! 美女网红旅游离奇身亡; 华人遭绑架虐待 “不给350万就噶腰子”!

出国玩命没了 夏天本来就是全球旅游旺季,成千上万游客涌向各大旅游景点,但最近旅游景点出命案确实有点多,加拿大政府接连发布了好几条旅游警告! 一个30岁的美女网红博尔热斯(Amanda Borges da Silva)独自一人到日本东京旅行,原本是要在回家的,却在回国前突然失联,最后被发现陈尸在机场附近! 据报道,博尔热斯拥有文学学士学位和语言学硕士学位,在Instagram上更拥有超过1万名粉丝。 上个月,妹子一个人去日本看F1赛车,还去了东京迪斯尼乐园、富士山等知名的观光景点,在社交媒体PO文大喊“我爱上了这个国家”! 本来呢,博尔热斯是要在5月1日回国的,动身前还打过电话给母亲,说日本这个国家很安全,让家人不用担心。 谁知道,就在回国航班起飞前2个小时,博尔热斯就突然失去了联络,远在巴西的男友感不安,立即向日本警方报案。 有外国人在自己境内不见了,日本警方也很紧张,立即根据博尔热斯的动线开始搜索,结果在机场附近发现了一处火场,火一被扑灭,赫然发现一具女尸! 据悉,这场火灾是当天上午9点左右发生的,整个民俗都被烧毁,博尔热斯就陈尸在里面,法医正在厘清其确切死因。 目前,警方已经逮捕了一名嫌犯,正在调查案情。 除了这个网红陈尸机场附近的案例,5月5日,18岁中国留学生在马来西亚遭绑架,并被绑匪勒索虐待,凄惨画面曝光! 这个被绑架的男生在新加坡留学,4月30日入境马来西亚,没想到一落地就被一群男子绑架。 5月2日,在迪拜经商的父母收到绑匪发来的视频,看见儿子殴打+勒颈,瞬间就慌了。 绑匪向其父母勒索人民币350万元,还恐吓说,不付赎金就撕票,还要摘取器官! 好在,这个男生的父母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报警临了, 短短48小时内,警方就逮捕一名嫌犯,救出人质,并表示此案不排除涉及跨国绑架及诈骗。 目前,被抓走虐待的留学生正在接受身体状况评估,暂未透露具体伤情。 当地警方表示,正全力追捕剩余绑匪,将彻查此案并依法严惩凶手。
spot_img

注意! 大温今晚大雪再袭 BC这里将狂降至-41℃! 滑雪胜地雪崩 2人重伤!

一定要记得做好防寒措施! 最近这两天大温每天的气温都在零下,把出门的市民们冻得够呛,即使在开足暖气的家中,都能感觉到阵阵的寒意。 新西敏附近的菲沙河上还出现了大量的浮冰,这难得一见的奇观引得不少路过的市民都忍不住驻足观看。 虽说加拿大环境部已经在BC省发布了几十个冬季天气警告,然而让人感到担忧的是,本周这样的恶劣天气还将持续下去。 今天上午时大温阳光明媚,但这只是暂时,不仅气温很快要大降,就在今晚,大温地区还将迎来新一轮的大雪! 在北极气流和超低温的影响下,周三开始,从大温的菲沙河谷,到惠斯勒的南海岸,体感温度可能将低至-20℃。 而BC省北部的内陆地区则更加恐怖,乔治王子城的最低气温预计将降至可怕的-41℃。 加拿大环境部解释说,这样的超低温是由于BC省内陆地区的北极高压脊,给大温沿海社区带来了强烈的严寒外流风。 这意味着周三下午,大温地区的温度将保持在-6℃以下,同时,由于今天晚上云层聚集,大温地区将再次迎来降雪。 加拿大环境部的气象学家大卫(David Wray)表示,今天下午的云层会越来越厚,到了晚上的时候,则会出现“倾盆大雪”。 晚上的这波降雪预计将会让积雪达到5至10厘米,BC省的西南部,包括低陆平原以及温哥华岛的东南岸都会受到波及。 在阳光海岸,北岸山脉和温哥华岛的部分地区,可能会有更多的降雪。 根据气象局的说法,风暴系统将在夜间穿过南海岸,然后在周四早上逐渐减弱。预报警告说,届时能见度将受到影响,导致出行困难。 如果在户外没有采取足够的预防措施,几分钟内就会出现冻伤以及体温过低。 与此同时,还要随时注意雪崩的来袭,在周一上午的时候,BC省滑雪胜地Whitewater就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雪崩,导致4人2狗被困。 据当地的搜救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在下午3点半左右收到雪崩报告后不久,就接到求救电话,有人在雪崩中被困。 根据救援队的说法,当时雪崩的测量值为2.5,这算是规模相当大的雪崩了。 加拿大雪崩信息网站显示,大小为2的雪崩就“足以掩埋、伤害或杀死一个人”,而大小为3的雪崩则“可以掩埋和摧毁一辆汽车或卡车,摧毁一个小建筑或折断树木”。 当搜救队员找到被困的人员后,发现他们并没有被雪完全掩埋,不过有两个人受了重伤。随着气温降至零下20℃以下,救援人员迅速工作,将所有人都带到安全地带。 天气这么恶劣,大家如果不是有什么急事,还是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吧。 至于超低的气温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大卫表示,在周五的时候气温虽然依旧会很低,但天气至少会比较晴朗。考虑到周六时还将会有新的一波风暴系统袭来,目前还不能确定寒潮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周末时,在高海拔地区可能依旧会有降雪,不过在临海地区,降雪可能会变成降雨。 大卫预测,随着时间进入2022年,气温预计将会开始逐渐回升。

吓到窒息! 美国妈妈车内生娃 竟收医院$55万天价账单 有保险也没用!

在美国生个孩子也太贵了吧 要论生孩子最贵的国家,估计是非美国莫属了!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当地单次分娩的平均费用就达到了10808美元(折合约7.1万元人民币)! 但最近更离谱的事情发生了,一位美国妈妈在医院生娃收到了55万美金天价账单!算下来每个月必须支付4.6万美元! 生个孩子要这么贵,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名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 38 岁新手妈妈班尼特(Bisi Bennet),在去年 11 月 12 日,怀孕7个月的情况下在丈夫的车内早产下了自己的头胎宝宝 Dorian。 但由于新生儿不足月,胎位不正,属于“头最后出产道”的臀位早产,抵达医院时,脉搏相当微弱。 据班尼特称,“当他们把我们两个一起送进医院时,孩子的脐带仍然与我相连。” “他们切断了电源线,在他们把我推开之前,我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是‘他有脉搏了’。” 因此,班尼特的孩子由于健康问题被送进了 NICU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不得不在重症监护室住了近两个月,直到 2021 年1月7日才出院。 然而,当婴儿出院后,一张$550,124.76 的天价医疗账单却突然寄到了班尼特的家中,班尼特一边震惊一边深感窒息! 38 岁的班尼特在保险业工作,事实上,身为保险业务员的她,早就在生产前安排好所有保单,她选择了 AdventHealth 奥兰多医院,因为它离她家很近,而且医院在她的保险提供商 United Healthcare 的保险范围中。 班尼特说:“当我看到这张50万美元的帐单时,我非常沮丧,因为我觉得我已经尽一切的努力来避免高额费用。” 虽然班尼特女士有保险,但她的账单之所以如此庞大,是因为孩子于 2020 年出生,当时她的医疗保险为 United Health...

现场惨烈! 加拿大连发2起火车脱轨事故 危险燃料泄露 残骸堆成山 路人吓傻!

一天两起太吓人 从昨天到今天,加拿大一天之内竟然在两地接连发生两起火车脱轨事故!其中一起在阿尔伯塔省,另外一起在萨斯喀彻温省。 据了解,阿省事故发生地点为南阿尔伯塔省的巴伦斯(Barons)附近,距离卡尔加里市约170公里。在火车向北行驶时,火车头突然脱轨,导致几节空的油罐车翻倒。 可以看到,几节油罐车厢就像小朋友玩过后随手放的玩具一样,七零八落地倒在雪地中…… 当地时间今天上午9:30左右,Picture Butte地区的皇家骑警对23号高速公路和120乡道附近发生的这起的脱轨事件迅速作出反应,警察和消防人员赶往现场。 皇家骑警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由于发动机目前处于静止状态,而脱轨导致柴油从燃料入口点泄漏。” 除了在现场的警察和消防人员,加拿大铁路公司和危险品处理小组也从卡尔加里前往脱轨事发地点进行应急行动。 但所幸这次翻车事故没有人员伤亡,柴油泄露也并没有给公众安全造成危险。 由于危险品处理小组在现场进行处理,警方提醒公众绕道行走,并改变了几条公路的交通路线。 直至下午3点15分,皇家骑警队表示,事故附近的23号公路上的交通仍在改道,预计仍将持续几个小时。 而另外一边的萨省,现场情况就更惨烈一些…… 脱轨事故发生在距离萨省里贾纳约40公里处的Craven小镇,时间是12月28日晚9点40分左右。 火车在穿过20号公路时脱轨,导致道路堵塞了几个小时,当地也迅速向民众呼吁绕开这片地域;附近的消防部门在晚上10点前被派往事发现场。 加拿大铁路公司在给CTV新闻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证实,一列运送钾肥的列车被卷入了此次脱轨事故。 加拿大铁路公司也表示,此次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威胁到公共安全,并将对火车脱轨原因进行调查。 12月29日下午3:30左右,之前因事故中断的交通重新开放。 虽然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火车残骸堆积如山的景象还是给目击到现场的民众不小的刺激…… 据事故发生后不久的目击者玛丽亚·富勒(Maria Fuller)说,晚上9点40分左右,她和姐姐开车前往Craven,这时她注意到高速公路被火车堵住; 当她们快开到十字路口时,看到了脱轨后连环撞的火车车厢,被撞得各种变形的火车残骸堆在一起,竟然有差不多一栋楼的高度,两人当场就被吓得不轻。 她说:“当时火车残骸就在我右边,全部堆到一起,可能有30~40米高。这是我有史以来见过的最恐怖、最可怕的事情!” 事后,惊魂未定的姐妹俩改道开车回家,路上跟呼啸着的消防车和救护车擦身而过。 像这样的火车脱轨事件,之前加拿大没少发生过……仅2019年就发生了不下5起,其中9月份那次还发生了化学品泄露事件。 2019年9月,也是在阿尔伯塔巴伦斯附近的地区,发生了严重火车侧翻脱轨事件,21节车厢全部脱轨侧翻在地,其中有3节载有易燃易爆化学品辛烷(Octane)的车厢发生泄露,导致不少当地居民被疏散; 2013年在魁北克Lac-Megantic,更是曾经发生过因为运油火车脱轨,导致了爆炸事故,造成47人死亡!这次事件也让铁路运输原油成为全国的热议问题,让管道派和铁路派吵得不可开交…… 现在一天之内发生两起火车脱轨,越来越频发的火车脱轨事故让人不由得担心:加拿大的火车还安全吗?

惊! 86艘豪华游轮爆疫 包括迪士尼! 一船查出69阳性 3000旅客困”病毒监狱”!

真是受够了! 眼看新冠疫情持续2年,人类真的已经受够了。   本来在第四波之后,打完第三针加强剂疫苗,看起来疫情就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是谁能想到,一波Omicron变种导致的疫情,再次引爆了全世界。   不用说Omicron变种不会造成重症或高死亡率,即使Omicron真的只是温和的新冠变种,也根本不影响各国政府在疯狂扩散的疫情中,忙不迭地恢复种种防疫限制,令人们距离正常生活又远了一步。   就好像2年的努力白费了一样,所有人又回到了2020年的起点。   2年前在日本横滨码头,美国嘉年华邮轮公司旗下的钻石公主号邮轮爆疫,近4000名旅客如同被囚禁的犯人一样,被关在巨大邮轮的封闭船舱中,一天天在压抑中度过。 钻石公主号   2年后的今天,在太平洋的度假城市,墨西哥的巴亚尔塔港,同样停泊着嘉年华公司旗下的一艘邮轮“全景号”。 全景号   和钻石公主号一样,全景号上也爆发了疫情。3000多名旅客陪着69名阳性患者一起,被墨西哥当局禁止靠岸下船。   根据早前的报道,这艘邮轮于上周五圣诞节平安夜,从加利福尼亚长滩启航,原计划分别停靠于亚尔塔港停靠;马萨特兰,锡那罗亚;最后是卡波圣卢卡斯,然后在本周五返回长滩。   结果就在启航的第二天,船上就爆出疫情,11人感染病毒。 这怎么可能呢?一船人满头问号大眼瞪小眼,很多旅客在被船员通知时都不敢相信。   “我们所有人不是都应该完全接种了新冠疫苗,而且上船前才刚刚做过核酸检测,结果不都是阳性吗?!”   可是命运就是在和所有人开玩笑,偏偏要选在圣诞节当天爆发疫情。   这下惨了,旅客们本来愉悦放松的心情立刻被噩耗击碎,大过节的出这种事,真是给人添堵。   “我们的旅程应该不会受到影响吧?只要多加注意些就好了,毕竟那些感染的旅客和船员也都隔离起来了,”船上的很多旅客在焦虑中思考着这个问题,满心都是各种侥幸。   然而,当邮轮驶抵巴亚尔塔港时,全船旅客却遭到了迎头痛击:在听闻船上有阳性患者时,墨西哥当局明确表态,禁止该船靠岸,所有旅客禁止上岸!   “他们承认我们在船上实施了严格的防疫规范,包括对旅客和船员的疫苗证明、核酸检测和口罩要求,但鉴于本地民众的疫苗接种率普遍不高,处于担心Omicron在当地爆发,他们拒绝了邮轮的停靠请求,”嘉年华邮轮公司的一位发言人如是说。    “由于在我们的船上发现了一些新冠病例,我们现在无法在巴亚尔塔港下船,”船上的旅客之一,加州居民鲁迪·卡斯塔农 (Rudy Castanon) 在Facebook上抱怨称:“之后的港口听说也不能下船了,这是我第一次坐邮轮,体验太差了。祈祷不要有更多人生病。”   鲁迪在FB上的帖子 “太失望了!”另一位旅客,旅游博主妮可 (Nicole) :“我和妈妈都做好在巴亚尔塔港的旅游攻略了,但是现在出了这种事!” “也没什么可惊讶的,毕竟风险就是如此。”   确实没办法,总不能把船上感染病毒的风险也带给无辜的巴亚尔塔港的本地居民吧。 不过,幸运的是,经过多方交涉,有旅客在INS上爆料称,墨西哥当局已经允许他们的船入港,没有感染病毒的旅客也可以下船游玩了。 其实,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数据,“全景号”邮轮上的旅客并不孤单,就在今天12月29日,整个美国有近90艘邮轮都爆发了新冠疫情!   其中有32艘归属于嘉年华邮轮(Carnival)、25艘为皇家加勒比(Royal Caribbean Cruises)所有,挪威邮轮(Norwegian)15艘,迪士尼邮轮(Disney Cruise)4艘。 美国民主党参议员布鲁门塔(Richard Blumenthal)近日在其推特发文,称邮轮正在重演历史,成为新冠肺炎感染的培养皿,他敦促CDC和邮轮公司立刻暂停运营,保护旅客。 可是现在并非疫情感刚刚爆发,不管是民众还是邮轮公司,怕是都没心情继续防疫了…… 如今身处疫情中的人类,就犹如这同一艘艘邮轮上的旅客,我们知道起点在哪里,但是四处张望,满眼却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似乎永远看不到邮轮的终点在哪里。 一次次好像看到了灯塔的希望之光,却一次次地碰壁。   希望这场噩梦早日结束,祈祷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都能平安等到终点。

突发! BC官宣推迟开学! 感染飙破纪录! 外媒称Delmicron现踪 两针保护仅剩14.9%?!

加拿大日增破3万 加拿大的第5波疫情已刹不住车了! 日增破2万还在昨天,才一转身,今天,加拿大“轻松”破了日增3万。 BC省卫生厅今天下午刚刚公布,日增感染2944例,直接飙破纪录。值得留意的是,因为极寒天气等原因,一些检测点关闭。 因此,这日增近3000的数字,还只是BC疫情冰山露出海面的一个小角…… 首席卫生官Henry Bonnie在今天这个节后首次通告会上,表情凝重,目前全省的活跃病例已经高达1.6万,住院病例193,重症66,死亡5人。 与此同时,BC省府今天官宣,将k-12年级的开学时期往后推迟1周到1月10日! 省教育厅长Jennifer Whiteside在今天的记者会上表示:“众所周知,大流行正在发生变化,现在我们需要多花几天时间来为学校做好准备,争取最好的开学。” 省府表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医护人员的孩子将按计划于1月3日或4日返回,但其他所有人将在 1 月 10 日返回——比原定计划晚一周。 这样可以为省府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评估Omicron 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安全措施后以返回教室。 这些措施将包括“交错开学”(staggered starts)或其他工具,以实现更有效的接触者追踪。 学校教职员工将被要求以虚拟方式召开工作人员会议,将不再允许面对面集会,并且暂停课外体育比赛。 但是,省府暂时不会像过去一样,为大多数学生提供线上教学,剩下的学年,学生最终还是需要回到课堂,参加面对面教学。 “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继续努力,让学生在本学年剩下的时间里安全地在校学习。”教育厅长表示。 消息一出,家长们集体“炸翻”。 一些本来还在观望儿童疫苗,害怕有副作用的家长立马上网预约。 有家长寒假期间为带孩子已经请假2周,“如果10日后还继续推迟开学,我这工作也丢了。” 疫情沦陷至此,首席卫生官也十分“痛苦”:亨利表示,病例的激增是由Omicron驱动的,该变种的潜伏期仅3天,为以前变种的一半时间,完全压倒了 BC 的接触追踪能力。 “人们感染的速度要快得多,而且往往在他们意识到自己会传播病毒之前,就已经传染给他人了。” 2021收尾的世界,每个人都期待着听闻好消息,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现在,不只是加拿大,全球疫情都在持续恶化,对比日增3万的加拿大,隔壁邻居美国日增50万的现况也让人瑟瑟发抖。 疫情不会有结束之日了吗?近日,印度多家媒体惊报出现Delmicron新变异毒株,再次引发世人恐慌。 顾名思义,Delmicron是Delta与Omicron两种变异毒株的组合。 《印度时报》报道,由于德尔密克戎是两种毒株的综合体,所以被认为传播速度极快和引起的症状比较严重。Delmicron引起的常见症状是发高烧、咳嗽不止、失去嗅觉和味觉、头痛、喉咙痛。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组报告称,德尔密克戎毒株已经导致全美和欧洲新冠确诊病例飙升。 《印度斯坦时报》(Hindustan Times)报道称,印度疫情防控工作组负责人Dr. Shashank Joshi称,Delmicron在欧洲和美国引发了一场小型的病例海啸。他认为Delmicron不是新型变异毒株,而是同时患者同时感染Delta和Omicron。 事实上,早在12月15日, Moderna疫苗的首席医疗官Paul Burton就发出过类似警告,称,如果Delta变种和Omicron变种同时感染某个人,就可能产生一种新的超级变种。 他说,"目前在英国传播的大量Delta变种和Omicron变种病例,使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目前,世卫和美国CDC等并未对Delmicron发声。但是,就在今天,世卫组织WHO秘书长谭德塞发出了警告——他担心,Omicron 和 Delta 变体会联手发威,一起导致确诊病例“海啸”般激增。 “如果我们不改善集体应对措施,这种病毒将持续进化并威胁全球公卫系统…持续拖延下去,新变种病毒可能对当前的疫苗产生疫苗逃逸或具完全抗药性。” 这可能就是最糟糕的情况之一了——变种完全抗药,疫苗也没有用,面对病毒完全束手无措。 就在近日,加拿大安省新冠病毒科学顾问小组科学总监Dr. Peter Jüni指出,虽然两剂疫苗确实能保护那些感染该病毒的人免受重症的影响,但其完全预防感染的能力正在急剧下降。 数据显示,疫苗防不住南非Omicron变种病毒,已接种两剂疫苗的感染保护率已从一个月前的近90%下降到14.9%。一旦感染,没有办法区分出到底是没有接种还是已经完全接种。 面对如此强大的病毒,在折腾两年之后,有华人表示已经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一位大温华人就表示,“我觉得最终相当一部分人都会得新冠,只是症状没那么严重”,他说,周边已知不少人确诊了新冠,“只要不拖垮医疗系统就行”。 另一位华人更说,“做你能做的,剩下的只能交给主了”。对疫情过度焦虑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没有好处。 她现在已经减少关注疫情新闻,“知道了反而徒增焦虑”,“尽人事,听天命,做好自己最重要”。 再有2天,就是2022了,真心希望这将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期待一场苦尽甘来。

实拍! 飞机坠毁居民区 遍地大火 无人生还! 现场视频曝光 飞行员大喊……

冲天火光中,居民吓到颤抖 2021进入倒计时,人们已经将心理调成了度假模式,放下恐慌与紧张,希望能平和地迎来新年。 但,昨晚的一声爆炸性巨响,还是打破了当地居民的宁静。一架飞机从天而降,坠落居民区,撞上电线,然后在街道上爆炸燃烧! 熊熊的火光照亮了这个寂静的小镇,惊慌失措的居民纷纷前来围观,飞机的残骸散落一地。 据最新消息,机上无人生还。 据多家媒体报道,一架由加利福尼亚空中救护公司MEDJET运营的 10 座私人飞机Learjet 35A昨晚7点多在圣地亚哥附近起火坠毁。 空中交通管制音频记录下了飞机员在最后几秒的绝望尖叫:“哦,天啊,哦,S***!哦,天呐!!” 据悉,就在坠毁前不久,飞行员曾请求获得在 27 号跑道着陆的许可。 管制员给出指示并通知飞行员“可以着陆”。 但就在那一刻,出事了。 短短数秒之后,'哦,该死!哦,该死!哦,该死!不!'飞行员的尖叫传出,接着是一声巨响,最后是死一般的寂静。 此时,管制台的工作人员知道,灾难已经发生了。 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飞机上载有4名从奥兰治出差的工作人员,飞机坠毁后,无人生还。他们的身份截至发稿为止未被公布(空中救护飞机派出来的,很可能是医护人员)。 居民Suzie Mercadante 在晚上 7点15 左右外出遛狗时亲眼目睹飞机坠毁。 “先是一条蓝色条纹,然后变成一个巨大的橙色火球!随后,恐怖的黑烟滚滚而出。” 因为飞机撞上了电线,该小镇数百户人家瞬间陷入黑暗中。 但,与被飞机砸中的危险相比,停电显然不算是最可怕的。 居民奥布莱恩讲述,因为就住在机场跑道附近,因此对于飞机发出的巨大响声已经很“熟悉”了。 事发当时,他正窝在沙发里,听到轰轰的响声感觉有点不对头“这声音比平时响了10倍!” “我的墙壁开始摇晃,像地震一样。我吓傻了,说实话,我以为飞机即将撞到我们。” 幸运的事,飞机与奥布莱恩‘擦肩而过’。飞机坠毁在距离他家后院不远的街道上,摄像头抓到的画面清晰可见,坠地当时发出的白光尤其耀眼,几乎照亮夜空。 几声轰轰的爆炸声后,奥布莱恩的家断电了,和镇上其他居民一样。 他们纷纷跑出家门查看,坠毁的飞机,满地的残骸,还有一辆不幸被殃及、同样烧成火球的汽车。 惊魂未定的居民们站在火光前,说不清是害怕还是侥幸。 居民NANCY在爆炸发生后立即给正在上班的丈夫和附近的儿子打电话, “我不知道我们的房子会不会被烧,我们必须撤离。我还有两只狗……我该拿什么离开?” “我们在颤抖。” 到目前为止,事故还在调查当中,我们为不幸罹难的4名人员祈祷。 这场不幸事故中最大的侥幸,是坠毁的飞机没有撞上民宅,没有居民由此受伤或死亡。而就在今年3月,类似的事故也曾发生,从天而降的小飞机就像炮弹一样,击中了一辆行驶中的汽车,车上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不幸毙命。 开车的妈妈,35岁的MeganBishop,是当地一名小学老师。 车辆被飞机击中后,她跌跌撞撞地挣扎着从车里下来,当场崩溃尖叫:“我的孩子!” 附近居民更是后怕地表示,这已经不是位于机场附近的该地首次发生的小飞机坠毁事件,“自己也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恐怖的还有去年5月,巴基斯坦一架载有107名乘客的空客A320客机起飞不久后失事坠毁附近居民区,共导致97人死亡。坠机地点无数房屋车辆被毁,众多无辜居民受伤。   当地居民眼睁睁看着巨大的飞机冲入拥挤的居民区,一路撞毁数栋房屋,最后在路人惊恐的尖叫声中坠毁并爆炸。 近年来,飞机,尤其是小飞机失事事件频发,令人担忧。 而家住机场附近的民众,在本次飞机坠毁居民区事件之后,只怕也会更感紧张了。 2021将逝,希望所有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