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周末

Exclusive Content

惊悚! 亚裔女子当街遭袭 狂奔逃命呼救 下秒被枪毙 大哥见义勇为也中弹

当街夺命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周六,美国洛杉矶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枪杀案,一名亚裔女子在当街被暴打求救,下秒被枪杀,见义勇为的路人也中弹! 世风日下,在大街上杀人,这魔幻的场景发生在洛杉矶的哈佛高地社区。 2025年8月16日晚10点23分,一名亚裔女子在广场的人行道上狂奔,因为跑得太急,途中还踉跄了几下。 就在这个女子的身后,紧跟着一名挥舞拳头的壮年男子。 只见女子不断回头张望,神情害怕,嘴里不断尖叫着"救命",凄厉的叫声划破了夜空。 住在附近公寓3楼的玛利亚·冈萨雷斯回忆,"我听到玻璃碎裂的声音,然后是女人的哭喊。我从窗户看见那个男人把她按在地上殴打。" 这时,一辆白色SUV正巧驶过,42岁的司机发现有人被袭击,立即急刹,跳下车冲向这名施暴的男子,并将妻儿留在车内报警。 这个好心的司机嘴里高喊着,"住手!警察马上就到!" 没想到,下一秒就中弹了! 这个男子突然从腰间掏出手枪,先向司机所在的方向连开两枪,接着把黑漆漆的枪口对倒地女子,补了一枪,当场毙命! 案发后,凶手开着一辆偷来的车,迅速逃离了现场。 警方接到通报之后,立即将死伤人员送医。 好心司机的命保了下来,他的左肩中弹,子弹穿过他的身体,直接击中白色SUV。 法医报告显示,死亡的亚裔女子头颈部遭受严重殴打,直接死因是心脏部位的枪伤。 警方立即展开搜索,隔天清晨7点05分,巡逻警员在距现场仅300米的巷子里,发现了枪手的尸体。 截至发稿前,亚裔女子身份仍未公开。 法医办公室透露,死者指纹匹配南加州某个美容院的工作人员记录,但雇主称她两周前已离职。

恐怖! 客机万米高空机翼断裂脱落 机身疯狂摇晃! 满载航班硬闯4级飓风!

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周航空业可谓是惊险连连,两起让人心惊肉跳的飞行事故接连发生,乘客们都经历了一辈子难忘的恐怖时刻。 周二,达美航空1893航班正从奥兰多飞往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结果半路上波音737客机的机翼襟翼居然突然部分脱落了。 乘客沙妮拉·阿里夫(Shanila Arif)说起当时的情况还是心有余悸:“开始我们还以为是遇到了严重颠簸,飞机晃得厉害。” 坐在前排的乘客打开舷窗一看,发现情况不对劲,阿里夫也赶紧往外瞧,这一看可把她吓坏了。 她用手机拍下的视频显示,那块襟翼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机翼后面摇来摆去,而飞机还在几千英尺的高空中高速飞行。 “我当时就想,要是这块东西完全掉下来撞到飞机尾部,那还不得出大事。”阿里夫的担心也代表了机上其他67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心声。 好在最后有惊无险,飞机平安降落了。达美航空后来发声明承认“左翼襟翼确实有一部分不在正确位置”,这架飞机现在已经停飞检修。联邦航空管理局也开始介入调查了。 除了这起事件外,还有更让人震惊的。Spirit Airlines居然让一架满载乘客的客机直接钻进了4级飓风里! 周一,Spirit航空的NK2298航班从费城飞波多黎各圣胡安,结果半路上就撞进了正在加勒比海发威的超强飓风艾琳。 当时这个飓风正以130多英里的时速在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上空肆虐。这架空客A320最多能坐180个人,下午1点多从费城起飞的时候,谁能想到会遇上这种事。 专门追踪航班的网站Flightradar24把这个离奇的飞行路线发到了社交媒体上,网友们都看傻了。 虽然飞机在飓风里穿行了好几英里,Spirit Airlines坚持说没人受伤,飞机也安全到了目的地。 Spirit Airlines的发言人汤米·弗莱彻(Tommy Fletcher)还在为公司辩护:“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的飞行员严格按照程序和空管指示操作。” 可网友们不买账,社交媒体上骂声一片。有人调侃说:“他们这是要对飓风体验单独收费吧。”还有人讽刺:“Spirit真是想给乘客来个低端体验。” 安全专家可不觉得这是开玩笑的事。国家飓风中心明确警告,在130多英里时速的飓风中飞行相当危险。这种强风会造成严重颠簸,飞机可能失控,机身也承受不了这种压力。 更要命的是,飓风里闪电特别频繁,随时可能击中飞机,损坏电子设备、导航系统,甚至油箱。虽然现在的客机都有防雷装置,但飓风里的闪电强度和密度都太高了,系统出故障的风险大大增加。 目前飓风艾琳正朝美国东海岸方向移动,不过预计会转向,应该不会直接登陆。但它带来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预计会有15到20英尺高的巨浪拍打海岸。 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的飓风季节会比往年更活跃,可能比去年的18个命名风暴还要多。 这两起事件给航空安全敲响了警钟,也让人对一些航空公司的决策程序产生了质疑。

恐怖! 旅游天堂惊现6颗人头 遭斩首示众; 爆大规模屠杀 华人最爱度假村成修罗场

大家出去玩千万注意 自从加拿大和美国闹翻之后,很多加拿大人出去度假都绕过美国,本来就深受大家欢迎的墨西哥更是人山人海。 然而,就在近日,墨西哥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惊现6颗血淋淋的人头,场面惊悚,令人毛骨悚然! 8月12日,墨西哥当局证实——在连接普埃布拉州与特拉斯卡拉州的一条公路上,警方发现了6颗遭到残忍割下的人头,当地居民陷入恐慌中! 这6颗人头最初是被清晨驾车经过的司机发现的,他一眼不小心瞥见路边有血淋淋的头颅,吓得赶紧报警。 警方抵达现场后发现,这些头颅被排列在公路边,有的被装在麻袋中,有的散落在附近的玉米地里,加起来6个。 就在断头旁边,还留有一张小册子,上面写着恐吓文字。 名现场警员表示,这种恐怖程度,是“前所未见”的,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血腥与恐惧。 警方推测,估计是当地的帮派之间因为“偷油”爆发冲突,其中一方绑了几个人,斩首示众,就是给对方下马威的。 虽然知道墨西哥毒品帮派之间斗争激烈,时不时就有尸体被扔在路边沟里、被吊在天桥上,但一下子丢出6个人头,还是很惊悚的。 事件发生之后,当地立即调动了包括市警、墨西哥陆军和国民警卫队在内的大规模警力,整条公路被封锁。 一位农民表示:“我们曾以为这样的恐怖场景只会出现在北方省份,现在却近在眼前,晚上孩子们都不敢出门了。” 现在还是夏季旅游旺季,成千上万加拿大人趁着暑假去墨西哥度假,这个时候传出这样的案子,还是让人感到不安。 事实上,加拿大近几年几乎每年都会针对墨西哥发布旅游警告,主要就是因为当地的治安越来越差。 不仅是游客较少踏足的省份,就连华人最爱的坎昆度假村,都屡有黑帮从海上骑摩托朝度假村开枪杀人的案件。 原本上一秒大家还在有限晒太阳游泳、享用下午茶,下一秒就在枪林弹雨中疯狂逃命,政府不得不出动警卫队入驻,搞得大家没心情玩了。 一直以来,墨西哥北部和太平洋沿岸都是毒品帮派暴力最频发的地区,普埃布拉和特拉斯卡拉相较而言就比较平静,但这些地方也逐渐变得暴力肆虐。 事实上,2025年以来,这些州的边界区域已陆续传出暴力事件。当地黑帮原本以“偷油”和走私为主,但如今手段升级,借用贩毒集团的恐怖化策略,正向更残酷的暴力演变。 就在6月30日,墨西哥西北部的锡那罗亚州首府,就发生了大规模屠杀事件,4具无头尸体被悬挂在桥梁上! 同一天,警方又在一辆白色货车中发现16具男性尸体,其中一人被斩首,尸体旁一样留下恐吓字条,写着惊悚的“欢迎来到新锡那罗亚”。 墨西哥这个地方,不仅帮派成员、平民百姓会惨遭杀害,就连官员也惨遭毒手。 2023年10月,格雷罗州一名新任市长上任不到一周,就被绑架斩首,头颅被丢弃在皮卡车上,震惊全国。 2022年3月,格雷罗州奇拉帕市街头惊现6颗人头与散落的残肢。 这种“斩首示众”的手段,已成为贩毒集团的标志性暴力方式。 2006年,墨西哥政府动用联邦军队打击毒品集团,至今全国已累计造成约48万人死亡、13万人下落不明。尽管政府多次更换打击策略,但暴力事件并未减少,反而不断蔓延。

突发! 加拿大爆致命传染病 确诊首例感染 高烧呕吐 人宠双双中招! 本地恐已扩散

患者没出过省 夏天本来就是大家外出亲近大自然的旺季,但最近加拿大却传出了新的疫情,且不仅仅人会中招,就连宠物狗也感染了!且正在扩散中! 根据加拿大魁北克省公共卫生部门最新通报,东城镇地区发现首例落基山斑点热(Rocky Mountain spotted fever, RMSF)确诊病例!这也是这里第一次发现人类感染! 传染病专家卡里尼昂博士(Dr. Alex Carignan)警告,这次的人类感染病例值得大家注意的一点是,患者未曾离开魁北克。 也就是,这个病毒可能已形成稳定传播链。 落基山斑点热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人类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红色皮疹、发热、头痛、恶心或呕吐、腹痛、肌肉疼痛及食欲下降。 一般来说,红色皮疹会在发烧2~4天后出现,表现为针尖大小的小点或大片红斑。如果能及时用多西环素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康复。 但据美国诊所统计,即使接受治疗,落基山斑点热的死亡率也在5%~10%之间;若未能及时救治,死亡率可高达25%。 不仅人类,犬只也会感染落基山斑点热。 这次除了魁北克的人类感染病例,安大略省也出现了首批犬只感染病例,一只狗死亡。 落基山斑点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只能通过蜱虫叮咬感染。最常见的传播媒介是美洲狗蜱(Dermacentor variabilis),分布范围从阿尔伯塔东部延伸到新斯科舍省。 这种蜱虫不仅会叮咬犬只,还会寄生在人类及其他大型哺乳动物身上。 蜱虫常见于草丛、林地及落叶堆中,既可能附着在犬只身上带回家,也可能直接叮咬人类,所以大家出门一定要多加注意,尤其是家中有宠物的。 在美国,每年约有6000例落基山斑点热病例。而在加拿大,此前只在BC省发现过感染病例,但近几年夏季变得更加炎热干燥,蜱虫的活动范围正在向北扩大。 除了加拿大的落基山斑点热,隔壁美国最近还爆出黑死病确诊! 根据美国卫生官员的最新公告,这次黑死病出现在著名的旅游胜地加利福尼亚州太浩湖(Lake Tahoe),一名当地居民确诊,成为这里2020年以来首个病例。 目前,这个患者的身份暂时没有被公开,卫生部门仅透露他是在露营时被受感染的跳蚤叮咬而感染的。 要知道,黑死病可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曾夺走2500万欧洲人的生命,相当于三分之一的人口。好在,现代抗生素可以大幅降低死亡风险。 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显示,全美每年平均仅报告约7例鼠疫病例,主要分布在新墨西哥、科罗拉多、亚利桑那和加州部分地区。 虽然病例罕见,但若未能及时治疗,病死率依旧高达30%至60%;一旦病菌扩散至血液或肺部,几乎100%致死。 最近这段时间,美国连续出现病例。上个月,科罗拉多州和亚利桑那州各有一人死于鼠疫,其中1人死于肺鼠疫,这种疾病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专家警告,游客和居民应避免接触松鼠、花栗鼠等野生啮齿动物,更不要投喂或触摸其尸体。 鼠疫的潜伏期通常为1至8天,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全身乏力和肌肉疼痛。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腹股沟或腋下淋巴结肿大。 鼠疫主要通过携带细菌的跳蚤传播,宿主常为野鼠、松鼠、花栗鼠等小型啮齿动物。人类也可能因接触感染的猫等宠物而患病。 大家出门玩不仅要注意看不见的虫子、还得小心松鼠等小动物,千万别把病菌带回家。

慌了! 大片列治文土地被判给原住民 有被回收风险 BC省政府紧急上诉!

未来完全有可能对列治文的私人土地提出权利主张 8月7日,BC省最高法院的一纸判决在大温地区引发了轩然大波。法官芭芭拉·杨(Barbara Young)认定考伊琴部落(Cowichan Tribes)对列治文(Richmond)东南部的一块土地拥有原住民权利,而这块土地中恰恰包含了不少私人物业。这一判决的影响远超预期,直接威胁到了BC省私人土地所有权的根基。 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BC省新民主党政府反应异常迅速。通常情况下,政府在败诉原住民土地权利案件后,会花费数周时间仔细研究判决书的各种影响,然后才会慎重决定是否上诉。但这一次,政府仅用了一个周末就宣布了上诉决定,尽管司法部长妮基·夏尔马(Niki Sharma)坦承她的法律团队还在"深入分析"这份厚达900页的判决书。 省长戴维·伊比(David Eby)的表态透露出政府的紧张情绪:"拥有产权明确的私人财产对于房屋抵押贷款、经济稳定和房地产市场都至关重要。我们承诺保护这一基础,无论是对原住民还是非原住民都是如此。"司法部长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强烈反对这一判决,并立即宣布BC省将提出上诉。 这种紧迫感并非没有道理。杨(Young)法官在判决中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不安的问题:"当在同一块土地上确认了原住民权利后,私人土地所有权还剩下什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答案可能是"所剩无几"。这是BC省法院首次对私人财产权产生如此直接的冲击,完全打破了新民主党政府此前"与原住民和解不会影响私人财产权"的承诺。 更让人担忧的是,考伊琴部落在这次诉讼中采取了一种策略性的做法——他们故意将私人土地排除在起诉范围之外,只针对其他土地提出权利主张。但这很可能只是第一步棋。一旦他们在法庭上确立了对这块土地的原住民权利,下一步很可能就会寻求收回所有历史领土,包括那些现在被私人拥有的土地。 杨(Young)法官对此也没有回避,她明确表示:"他们将来在谈判或诉讼中可能选择做什么,目前只能推测。"换句话说,考伊琴部落未来完全有可能对列治文的私人土地提出权利主张,而这次的判决为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先例。 面对私人土地所有者可能遭受的损失,杨(Young)法官的态度颇为冷淡。她在判决书中写道:"实现和解意味着现状必须改变,在这种改变过程中,有些人将承受冲击——有时是原住民,有时是非原住民加拿大人。"对于私人土地所有者来说,这无异于要求他们默默承受可能的财产损失。 列治文(Richmond)市政府对此极为愤怒,认为这一判决将"摧毁土地权利制度、造成经济混乱并伤害BC省每个居民"。但杨(Young)法官毫不客气地回击,称这种说法是"煽动和激化",而非基于事实的理性分析。 司法部长夏尔马(Sharma)承认,这一裁决"可能对BC省的私人财产权产生重大意外后果",政府必须在法庭上为现有的财产权利制度进行辩护。她强调BC省拥有强大的财产权利保护制度,当民众拥有土地产权时,这些权利应该受到法律保护。 政府如此迅速地决定上诉,显然也有政治考量。长期以来,公众对原住民和解进程的支持建立在一个重要前提上——这不会影响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一旦私人财产权受到威胁,民意很可能迅速转向。政府担心的是,如果法院开始将私人财产纳入与原住民和解的谈判范围,整个和解进程的公众支持基础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 对于列治文(Richmond)和大温地区的华人社区来说,这一判决尤其值得关注。列治文东南部地区有大量华人拥有的住宅和商业物业,如果原住民权利的确立真的影响到私人土地所有权,这些投资和家庭财产都可能面临不确定的前景。虽然考伊琴部落目前声称不会寻求私人土地,但正如法官所说,未来会发生什么"只能推测"。 这个案例也揭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承认原住民历史土地权利的同时,如何保护现有私人财产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这个矛盾在BC省乃至整个加拿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随着越来越多的原住民开始通过法律途径争取土地权利,类似的冲突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目前,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BC省的上诉上。如果上诉法院支持杨法官的判决,那么BC省的土地权利制度可能面临根本性的改变。如果上诉成功,私人财产权暂时得到保护,但原住民土地权利的争议也不会因此结束。无论结果如何,这个案例都已经为未来类似的法律争议开创了先例,也为BC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蒙上了一层阴影。

华人注意! 跨境汇款单笔超5000元就查 支付宝微信也中招 这样汇会被拦

重磅新规!  最近,一个最新政策引起了不少海外华人的关注——以后跨境汇款监管收紧,单笔超5000元必须严格核实身份了! 2025年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拟将跨境汇款监管门槛从原有的1万美元大幅下调至5000元人民币(约1000美元)! 也就是说,只要是 单笔≥5000元人民币的跨境汇款,金融机构必须核实客户身份,并完整传递汇款人信息 。 这个最新规定覆盖所有支付渠道,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预付卡机构等都需要执行。 不仅如此,客户身份信息与交易记录还需保存至少10年。 即使金额未达门槛,只要金融机构怀疑存在洗钱风险时,也可以出手拦截交易 。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新规首次明确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反洗钱监管体系,要求其履行与银行同等的义务。 这也意味着,通过支付宝“跨境汇款”或微信“微汇款”等渠道向境外转账,将会面临与银行相同的审核标准。 不过,大家也不需要太担心,因为常规的学费等大额汇款,还是会遵循现有规定执行。 比如说,如果要一次性汇出5万美金学费,只要准备好 学校录取通知书、学费清单▫、汇款人与留学生关系证明▫、资金来源证明(工资流水、存款证明等),还是正常能汇的。 至于相较小额的日常汇款,比如生活费,可以分2-3次汇出,例如2万+2万+1万美元,尽量避免拆分成10次5000美元等刻意规避行为 。 同一收款人频繁接收多笔4999元汇款 、多人向同一境外账户集中汇款 、使用不同支付渠道向同一账户分批转账等汇款方式,估计会被直接拦截。 不仅如此,系统也会集中自动筛查“可疑交易模式”,比如说夜间频繁转账等。 总的来说,变化如下—— 交易类型 新规前 新规后 学费汇款(5万美元) 一次性汇出,材料齐全即可 不变,仍需提供完整证明 生活费汇款(1万美元) 可能无需详细说明用途 需声明用途,可能要求提供消费凭证 5000元以下小额转账 基本无审核 仍可能被拦截(若系统识别风险)
spot_img

拼了! 范冰冰复出参加高端饭局 艳压全场 身旁LV总裁侧目看呆!

曾是娱乐圈一线大花的范冰冰虽然在“偷税风波”后不复往日的风光,但近来频频在各色时尚活动中露面,每次曝光的造型也是一次比一次惊艳,让人大呼养眼! 范冰冰近日以全球代言人的重要身份出席了某高端化妆品牌的晚宴活动,一身柠檬黄羽毛裙的装扮更衬出她的白皙美貌,无论摆拍还是现场抓拍都看起来美艳动人,惹得坐在范冰冰身旁见过美女无数的LV总裁都对她连连侧目! 只见范冰冰在宴会中拿着话筒落落大方地发言,一旁的LV大中华区总裁则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等到范冰冰发言结束后,这位总裁就忍不住和她热络地聊了起来! 活动结束后,范冰冰也在自己的社交媒体大方晒出美照,配文“在上海,我和我的好朋友们”,一下子与在场的各大奢侈品牌方、时尚圈的重量级人士都拉近了距离。 不过范冰冰的确有如此说的资本。在她以前大红大紫时,国际时尚圈就对她青睐有加。像LV这种顶级奢侈品牌,更是与范冰冰保有多年的亲密合作。 去年9月范冰冰还在低调准备复出,LV就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组她的照片,并称范冰冰是品牌代言人。 虽然LV不久后就将整段内容删除,但还是引起网友热议,感叹范冰冰虽然并未完全回归,但依旧拥有超强时尚资源。 现在虽然范冰冰在国内尚未正式复出,但国际时尚圈还是非常认可她的。光是今年,范冰冰登上的各个国家的时尚杂志就数不胜数; 最近一次是塞尔维亚版的《红秀GRAZIA》十月刊封面,就算是个性强烈的暗黑装扮,她也演绎得十分动人。 很多品牌也乐意邀请这位时尚女王出席看秀,比如10月9日范冰冰就曾出现在上海时装周,支持好友设计师张帅的大秀,在合照和观看席都稳稳地占据了C位,出现时还受到观众的热情欢呼。 10月初范冰冰还曾被邀请观看某品牌的线上时装秀。只见范冰冰裹着浴袍倚靠在自家宽阔的红色沙发上,惬意地戴着VR眼镜看秀; 近距离自拍所展示的冻龄美貌,让人难以相信这位大美女已经年近40岁了。 品牌方也十分重视范冰冰这位特邀嘉宾,设计师不仅手写邀请函请她,还在社交媒体上大呼“爱你!”,感谢范冰冰参与观看。 范冰冰不愧是在娱乐圈打拼多年的女神级人物,不光是颜值惊人,独有的气场和时尚地位也是很难有人能比肩的。 很多人都说如今众多活动红毯都没了她的身影,显得无趣了很多。 如今范冰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会真正回归到影视荧幕中呢?

这竟是温哥华?! 光天化日持枪抢劫 性侵妇女 这谁还敢出门!

BC省第二波新冠疫情来势汹汹,人们的日子本就不好过。看来这秋冬季节,不仅仅是新冠病毒活跃的时期,就连犯罪分子都蠢蠢欲动。 疫情爆发以来,温哥华市中心的治安问题,就成了村民们的心头刺,流浪人士、嗑药嗑高的人、小偷,各式各样的人都出来作乱,让人都不能安心走在街上。 本月初,温哥华耶鲁镇天车站(Yaletown-Roundhouse SkyTrain Station)附近发生一起持枪抢劫案,一名年轻女子被尾随抢劫,引起警方注意! 根据警方昨日(22日)公布的现场监控记录显示,10月9日凌晨1时左右,一名年轻女性从天车站走出,嫌犯就尾随其后,一路跟踪到Mainland St夹Helmcken St附近。 就在受害者没有注意的时候,嫌犯从后面拦截,同时掏出枪,指着受害者,威胁她交出钱包。 好在的是,嫌犯的目标仅为钱财,受害者并未受伤,但受到一定程度的惊吓。根据受害者描述和录像显示,嫌犯为白人,身高在1米7到1米75之间,身材偏瘦,案发时身穿黑色连帽运动衫,脸上戴着黑色口罩。 温哥华市警(The Vancouver Police Department,VPD)发言人维辛丁(Tania Visintin)表示,经初步判定,此案件为随机袭击事件,请各位市民尽量避免单独一人深夜出行。 任何目击了这次案件或看见嫌疑人的民众,请积极致电1-800-222-8477或911协助警方破案。 除了持枪抢劫,近日温哥华Main Street和41st Avenue接连发生了两起性骚扰案件,且嫌犯是同一人,令人发指! 第一起性骚扰案件发生在10月16日,一名男性随机袭击了一名女性路人,“从后面上下其手”。还没等被害者反应过来,得逞的嫌犯就迅速逃离了现场。 第二次案件发生在3天后,10月19日,同一名嫌犯在同一地点故技重施,对另一名女性受害者伸出魔爪,得手后随即逃离现场。 这两幕令人作恶的画面被附近的监控录像录下,从现场画面可以看出,嫌犯不慌不忙,还扛着一把大伞,大摇大摆,丝毫没有作为“咸猪手”的心虚。 维辛丁表示,在两起案件中,受害者都在事后躲到安全地点,并主动报警。虽然她们并没有受到进一步侵犯,但精神和情绪受到打击,令人担忧。 根据被害者的描述,嫌犯为1米65到1米7的男性,其中一次犯案身穿灰色连帽运动衫、黑底白鞋、头戴黑色帽子、脸上带着医用口罩、手拿一把大伞;另一次则是身穿宝蓝色Umbro夹克。 最近治安不好,小编也在最近遇到被人尾随的事情、朋友更在家附近遇到暴露狂,希望大家尽量还是减少外出频率,尽量挑白天出门,随时注意周遭环境,遇到危险及时求救。

崩了! 加拿大国民品牌倒下 股价跌至1分钱! 我们还扛得住疫情生死劫吗?

加拿大新冠疫情迟迟不过去,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大洗牌,隔三岔五就有知名企业面临倒闭、申请破产、门店关张的消息。 今天,已有61年历史的加拿大服装品牌Le Chateau也挺不住了,寻求破产保护,计划关店卖资产。 消息一出,该公司股价跌到1分钱。 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Le Chateau是许多老加拿大人的集体记忆。在一些需要盛装出席的正式场所,许多加拿大人都会来LeChateau,精心挑选一条漂亮礼裙或得体礼服。 不过,对新移民华人来说,它家衣服款式并不算新潮,全球知名度也不太高,却能盘踞加拿大各大商场,定价也不低,实感惊奇。 过去几年,Le Chateau一直都在做垂死挣扎,不断关店求存。到今天它在加拿大还拥有123间分店,同时还拥有针对加拿大和美国两大市场的网上零售平台。集团总部现雇用500名员工,零售分店员工约900人。 这一回,Le Chateau彻底扛不住了,并将失败归咎于新冠疫情。   “持续的新冠疫情席卷加拿大各地社区、零售业面临众多挑战。疫情对消费者对度假、聚会场合服务的需求产生了明显影响。十分遗憾,公司别无选择,只能启动清算程序。” Le Chateau并不是疫情下在加拿大倒下的第一个企业。 就在3天前,在加拿大有45年历史的泳装老品牌swimco正式宣布破产。 他们已经关闭了在加拿大的所有门店。这家成立于1975的老牌公司至此几近销声匿迹,只剩下网店在清仓。所有产品45%OFF。 首页还用上了悲情的“再见”,将英文中的see you later改成和游泳有关的sea。 “加拿大是一个建立在家族企业基础上的国家,有了这种动力和决心,我们将在未来看到更蓝的天空和更绿的海洋。” 上个月,加拿大随处可见的服装品牌Dynamite & Garage宣布破产关店。 至此,加拿大的关店和破产潮名单不断拉长……Victoria Secret、星巴克、ALDO、GNC、Microsoft、Gap、Old Navy、Frank& Oak、MEC、David’s Tea,都在这疫情狂袭下,只能唱上一曲告别哀歌。 5月7日,加拿大知名鞋履品牌Aldo不敌疫情,正式宣布破产保护。 ALDO于1972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创立,在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000个门店。特鲁多夫人Sophie也是它的粉丝之一。 5月19日,加拿大知名女装品牌Reitmans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也是一家上市公司,成立于1926年,在加拿大全国范围内有576个商店,超过6,800名员工。   该品牌还曾与梅根合作,推出系列产品。 5月19日,维多利亚的秘密、Pink和Bath& Body Works的母公司L Brands在发布第一季度财报的同时发布声明,维密在加拿大和美国的250家门店将于2020年永久关闭。 5月20日,加拿大鹅(Canada Goose Holdings)宣布将裁员125人,约占其5000多名员工总数的2.5%。 6月23日, 美国著名营养品牌GNC宣布申请破产重组,作为重组的一部分,将关闭800至1200家门店,其中加拿大至少关闭29家。 7月8日,美国最古老的服装品牌之一,有200年历史的男装店Brooks Brothers申请破产,目前正在寻找买家收购。 该品牌是几任美国总统的最爱。 7月9日,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DavidsTea Inc.发布声明,表示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而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同时宣布将关闭北美的124家商店,其中包括加拿大的80多个零售店。 8月6日,国民咖啡TimHortons的母公司RBI宣布,今年内将要关闭数百家表现不佳的门店。 每天早上叫醒我们的那杯咖啡,可能不那么容易获得了。 不只是这些大品牌,加拿大的小公司也危如累卵。 加拿大独立企业联会(CFIB)的最新报告估计,疫情结束前,加拿大每7间独立企业有1间面临倒闭风险,即是约有6,000至24,000间公司处于危机之中。 这个寒冷的冬季,加拿大经济能扛得住这场疫情“生死劫”吗?

日增7.7万! 美国彻底失控 死亡人数或将超50万! 专家: 这是一场屠杀!

疫情狂袭北美,领头国家美国今日新增确诊破7月以来的纪录,一天之内新增77640例!死亡人数已经突破22.3万人。 不幸的是,疫情远远没有结束的迹象,一项最新研究表示,接下来的6到12周将迎来新冠疫情至暗时刻,而到明年2月28日,美国死于新冠人数可能会超过50万。 10月23日,华盛顿大学发表的模型发现,到明年2月28日,可能会有超过511,000人丧生。 目前,已有22万美国人因新冠死亡。这也意味着,接下来的4个月,将是美国疫情期间最黑暗的时期,还有接近30万人将死于新冠。 华盛顿大学的模型还做了两个方向假设: 如果,美国各州继续放宽限制,情况将更加灾难性——到3月,死亡人数可能会超过100万。 如果,95%的美国人能戴好口罩,那么到2月,将有13万条生命将因为这一小小的举动而得到拯救。 简单来说,1个口罩或可拯救13万性命。 但是,一些美国人偏偏不戴。 几天前(10月19日), 福克斯新闻公布了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则电话录音。川普在电话中痛批白宫最高传染病专家福奇博士是一个“灾难”。 “假如当初听了福奇的话,现在美国新冠死亡人数已经50万了。”   川普还无情地讽刺福奇,并说,人们已经厌倦了新冠,厌倦了福奇和所有的这些“白痴”。 他说,自己会赢得11月3日的大选:“我们会赢。两周前,我还在医院,人们都很震惊,我这么快就出来了,而且还很健康。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伙计们。” 一个国家的总统,竟然可以反智的这样的程度。 “它(新冠病毒)会消失,”川普在2月27日表示。“有一天,它会奇迹般地消失。” 8个月过去,它不但没有消失,还夺走了22万人性命,且还会夺走更多。 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数以万计的美国人死亡,是因为他们政府无能》。 文章指出,21世纪初,南非总统姆贝基ThaboMbeki认为艾滋病是一场阴谋,拒绝科学治疗,导致33万人死亡。谁也没有想到,今天,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国。“川普就是美国的姆贝基”。   每10天死于新冠的美国人,相当于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19年战争中死亡总数。 “看到美国总统从全球卫生引领者沦为世界的笑柄,真的令人感到悲哀,”身为美国人的全球卫生教授Devi Sridhar说,“这发生在川普任期,是个历史悲剧。” “川普引导了美国深层之下的反智潮流,他排挤科学专家,他甚至在白宫举行了一场超级传播活动。” “这是一场屠杀 (It is a slaughter)” 传奇流行病学家、曾任疾控中心负责人的William Foege如此表示。 但川普不认为自己在带领国家抗疫上有任何失误。 在昨天的第二次,也是大选前最后一次辩论时,他不断强调,政府挽救了生命,很好地处理了危机。 “我们正在拐点上,它(新冠病毒)要消失了。” 他坚称,新冠疫苗将在短期内出现。 今天(周五),早前几次出事的Astra Zeneca牛津疫苗重启。 几天前,该疫苗刚刚在巴西受挫——里约热内卢的一名28岁的医生,在参与疫苗试验后,死于新冠并发症。 早在今年9月6日,牛津疫苗就因一名志愿者出现横贯性脊髓炎后,紧急暂停试验。 今天,就在总统辩论结束后的第二天,美国的牛津疫苗试验重启。上周初因为受试者出现不明状况而紧急暂停的强生疫苗同样重启。 看来,美国的赌注,都在疫苗上。这剂疫苗是否能成救世药?11月大选会否能改变美国疫情? 我们拭目以待。

加拿大紧急召回200万盒湿纸巾 含恐怖细菌 Costco沃尔玛有售

疫情期间,湿纸巾和洗手液变成了家家户户的刚需生活用品,每家每户都备了不少消毒用品。然而,10月20日和21日,加拿大卫生部接连发出警告,一大批湿纸巾和洗手液遭到紧急召回! 根据10月21日最新消息,加拿大卫生部在全加拿大发布警告,宣布召回Cottonelle牌子的可冲走湿纸巾。 召回警告中表示,受影响的有6款湿纸巾,他们可能含有Pluralibacter gergoviae(日勾维多细菌源菌),这是一种常见的家用清洁剂中的微生物,可以引起感染,对于免疫力较弱的人群,例如小孩和老人,会引发感染,甚至导致菌血症! Cottonelle湿纸巾隶属于个人护理制造商金佰利(Kimberly-clark)旗下,本次可能被感染的产品,分别在加拿大全国的Costco和沃尔玛,London Drugs等商店有售。 以下是受影响的产品的照片: 这些受影响的产品批号分别为: 这批产品产自美国,经由Kimberly-Clark Inc. Canada进口到加拿大,在各大商店贩卖。 包括Costco: 沃尔玛: London Drugs: 根据金伯利报告表示,从2020年2月14日到2020年10月7日,受影响的产品在加拿大已经卖出了206万4860套! 加拿大卫生部建议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被召回的产品!并且处理掉它们!同时,可以联络金伯利获得退款以及处理的信息。 加拿大卫生部在声明中说:“这些被召回的产品可能存在一种常见的微生物,即日勾维多细菌源菌(Pluralibacter gergoviae),这种细菌自然存在于环境和人体中。尽管它很少还在健康人群中引起严重感染,但对于一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患有严重病史、接受过外科手术治疗的敏感人群,一旦他们使用受污染的产品,那感染风险会大幅增加。” 截止2020年10月7日,金伯利公司尚未收到加拿大的事故报告。 另外,该公司强调,本次召回的产品和新冠病毒感染没有任何关联,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产品和新冠病毒传播有关。 如果你家发现了这款湿纸巾,一定要立刻停止使用。 然后在周一到周五8:00-17:00之间,拨打1-800-414-0165与Kimberly-Clark联系。 Dollarama惊现假洗手液 全国可能都在卖 10月18日,加拿大卫生局发布了一则细思极恐的召回,他们发现,在安省Dollarama热销的一款免洗洗手液是假冒伪劣产品,它无法消灭任何细菌,还有可能让使用的人中毒致死!   加拿大卫生部紧急通知所有加拿大人,他们在安省的Dollarama发现了一款假冒的Daily Shield洗手液,标签为NPN 80098979,2023年5月到期,规格为250毫升。 这款假冒的洗手液,虽然配方仍然不明,但是卫生部已经在里面发现了危险量的甲醇,使用不当会导致儿童和成人住院甚至死亡! 众所周知,洗手液中最常见、最安全的活性成分是乙醇(酒精),可以对皮肤和物体表面消毒,杀死附着其上的病毒和病菌。随着新冠肺炎病毒在全世界的大流行,洗手液的使用急剧上升,承担着守护生命第一道防线的重任。 甲醇和乙醇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对人体的作用却截然相反。 甲醇具有神经毒性,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后,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反应,导致恶心、视力模糊、剧烈头痛、癫痫发作、昏迷和视力丧失等症状。误 饮15毫升就可能导致眼睛失明,每公斤体重摄入0.3克到1克就可能致死。 这款假冒的洗手液长这个样子: 加拿大卫生局在安省Thunder Bay的Dollarama发现了这款假冒的洗手液,并且警告公众: “它很可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出售,请大家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谨慎购买!” 目前,卫生部门正在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而Dollarama将全面停止在店内出售Daily Shield洗手液。 如果大家正在使用这款产品,请立即丢弃、停止使用! 当然还是很难相信,这样的洗手液居然能在市场上销售,病毒的流行已经让人们如此混乱了吗? 疫情期间,购买湿纸巾和洗手液必不可少。请告知周围的朋友,购买产品的时候也要擦亮眼睛,选购合格的防疫产品才好。

注意! 温哥华突发大火 这家热门餐厅被烧穿 有人当场被捕!

突发!今天(22日)上午,温哥华再次发生了一场火灾,Broadway和Main St附近,一家名为Frenchies Diner法国餐厅突发大火,现场浓烟滚滚,几公里外都能看到烟雾。 这家餐厅位于2470 Main St,火灾发生在早晨10点钟的时候,消防人员很快就赶到参与灭火。当他们赶到时,现场以及充满了浓烟。 从现场视频中能看到,大火烧穿了天花板,熊熊的火焰直冲天际。 屋顶上的建筑材料在火灾中掉落了一地。 据温哥华消防和救援服务局局长乔纳森·戈尔米克(Jonathan Gormick)确认,已经有三栋建筑物被彻底毁坏。 周边的其他建筑物也很可能遭到了损坏,目前还不确定有多少人受到了影响。 即使消防员使出全身解数,也还是阻止不了火势的蔓延。 因为火势巨大,消防局在中午的时候宣布,将火警升级到了三级警报,所有有呼吸问题的市民都要远离这篇区域,并将门窗关好。 由于烟雾太大,Broadway 从Brunswick街至Quebec街路段,以及Main St从东6至东12街都已经关闭,路过的司机需要多加注意,可以走12th Avenue和Cambie Street绕行。 大量灭火用的水流到了楼底下的停车场,据目击者表示,至少有一辆车被积水困住。 发生火灾的这家Frenchies Diner餐厅在1967年的时候就开业了,距今已经53年,深受温哥华市民们的喜爱。 住在周边的市民表示,这家餐厅算是社区里大家平时社交的中心,他们店的poutine非常好吃,只是可惜今后估计再也吃不到了。 据温哥华警方证实,在这场火灾中,他们已经将一人逮捕。这不禁让人联想起了温哥华最近发生的几场大火。 就在上周时,Cambie St.上也发生大火,有5家商家受到波及,包括知名中餐馆万峦猪脚和一芳奶茶店,都遭到了一定程度烧毁,至少2家餐馆受到严重破坏。 除此之外,新西敏也连遭大火,上个月在地标处发生了震惊全大温的大火,还逮捕了一名纵火犯。 在上周二时,昆士堡(Queensborough)区又突发了一场大火。 上月时,同一天晚上曾发生了两起火灾,一起是位于Kingsway与12街交汇处的房屋内,另一起是在Granville街与72街交汇处的一幢三层楼公寓内。 这么多连发的火灾实在是让人有些害怕,再加上有多名纵火犯被逮捕,这让人不禁开始怀疑,难道纵火犯也是团队作案,商量好了要烧遍温哥华? 不管怎么说,最近温哥华实在是有些不太平,大家在防范疫情的同时,也要注意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