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热点

Exclusive Content

突发6.3级强震! 房屋瞬间成废墟 居民狂奔! 火山狂震66次 30万人迎战灾难!

满目疮痍 一阵剧烈的晃动,屋子瞬间崩裂倒塌,尖叫声四起,厄瓜多尔艾斯美拉达斯市,今天遭遇了一场规模6.3级的强震,当地居民正经历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当地时间周五清晨6点44分,这场地震猝不及防地袭击了沿海城市艾斯美拉达斯,造成至少20人受伤,135个家庭受灾。 居民安德烈斯(Andres Mafare)心有余悸地回忆:“我正在去港口的路上,突然一声巨响,地面开始剧烈晃动。我疯了一样地跑回家,却发现家已经被震塌了。” 地震还摧毁了大量公共建筑和住宅,当地80%的地区停电,居民陷入恐慌。 厄瓜多尔总统丹尼尔·诺波亚(Daniel Noboa)迅速作出反应,派遣政府官员紧急前往灾区,搭建避难所,派发人道救援物资。 他向民众承诺:“政府与你们同在,我们一定能渡过难关。” 震后,艾斯美拉达斯炼油厂也临时关闭进行安全检查,两条主要输油管线短暂停运后,目前已恢复输油作业。 但该炼油厂作为厄瓜多尔最大的炼油设施,日产量高达11万桶,目前仍在检查中,具体恢复时间未确定。 这并非艾斯美拉达斯第一次遭遇强震,去年一场规模6.7的地震曾造成至少15人死亡,而2016年的一场7.8级大地震更是造成700多人死亡,上千人受伤。 这次6.3级的破坏虽不及当年,却也着实让人捏了把汗。 就在厄瓜多尔艰难应对地震灾情之时,美国德克萨斯州的西部也在短短五小时内接连发生了多次地震,虽然震级较小,最高仅达到3.3级,但当地居民纷纷表示明显感受到了震动。 地质学家表示,这一系列地震很可能与当地频繁的石油开采活动有关。美国地质调查局指出,由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废水注入地下,导致地下断层活动频繁,是引发地震的重要原因。 相比之下,更令美国民众担忧的是远在阿拉斯加的斯珀火山(Mount Spurr),这个巨大的活火山近期表现异常,已连续一周发生66次地震,引发了近30万安克雷奇居民的担忧与警戒。 阿拉斯加火山观测所(AVO)今天发布的最新消息称,虽然斯珀火山目前的喷发风险比今年三月略有所下降,但“高度不安”的状态依然持续。 观测所负责人马特·哈尼(Matt Haney)强调:“火山仍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我们预计如果喷发,将产生高达5万英尺的火山灰云,并迅速扩散至数百英里外的地区。” 火山灰可能覆盖安克雷奇及周边地区,形成厚厚的尘层,甚至引发泥石流和火山碎屑崩塌,速度高达200英里/小时。 最近一次实地调查显示,火山口附近仍持续有蒸汽喷发,卫星图像也显示火山正在释放二氧化硫,这意味着地下的岩浆正一步步地接近地表。 为了应对可能的喷发,安克雷奇居民掀起了一场“备战热潮”。许多家庭疯狂采购防护用品:口罩、防风镜,甚至宠物用的护目镜都成了热销商品,超市的防护装备都被抢购一空 当地宠物店老板马克·罗伯科夫(Mark Robokoff)表示,他在过去一个月里售出了超过500副宠物护目镜,甚至预售了1800多个宠物呼吸器。 安克雷奇居民莉亚(Lia)通过TikTok分享了她的备灾情况:“我们买了紧贴头部的游泳护目镜,甚至给狗也准备了一副。我家门窗密封得很好,所以就没有买胶带,但看到邻居们都在囤积各种物资,我还是感到有点紧张。” 尽管火山口湖的冰面没有明显融化,地表变形也放缓,但专家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们通过地震仪、卫星图像和空中侦察密切监控火山动态,力求在喷发前捕捉到任何预警信号。 专家强调,此次喷发仍有一定预警时间,但市民的担忧并非没有理由。历史上的1953年和1992年,斯珀火山曾爆发出强大的火山灰云,给当地带来了严重影响。 那场灾难中,火山灰铺满了整个城市,厚度达到了八分之一英寸。白昼瞬间变得如黑夜一般,机场也被迫关闭了整整20小时,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厄瓜多尔地震的灾后重建才刚刚开始,德州也在密切监测地震情况,而阿拉斯加的居民们则正忐忑地盯着斯珀火山的一举一动。 此刻,人类与自然的较量依旧持续,人们只能祈祷灾害尽量远离日常生活。

彻底封杀! 美国警告严打赴美生子 一律拒签! 生了的吊销签证 不得入境?!

晴天霹雳 特朗普的强硬移民政策正在引发民众不满,从一开始的驱赶非法移民,到收紧加拿大和美国边界、再到拿绿卡的华人回家探亲3周回美困难,越来越严格。 除了定居拿绿卡的人,还有一群人也被也朗普拦在了门外——赴美生子的孕妇们! 要知道,赴美生子是很多有钱人都会选择的一条路径,包括华人,附带还有月子中心等一条产业链, 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社交平台X转发美国国务院的文章,明确表示,政府会拒绝所有“生育旅游”的签证申请! 不仅是准备去美国生的,就连已经生完孩子的,签证也可能被吊销、拒绝入境! 特朗普打击赴美生子的风声今年初就已经放出来了,国务院最近表示,一些外国人申请美国旅游签证,主要就是要把孩子生在美国,让孩子获得美国公民身份,“这是不可接受的”。 这些人在美国生孩子,但费用最后可能要由纳税人来买单,也就有了所谓的“生育旅游”。 美国政府警告,现在移民法拒绝所有此类签证申请,想通过“生育旅游滥用我们移民制度的人,可能会失去今后申请美国签证或前往美国的资格!”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打算去美国生娃顺便拿身份的人,可能会遭到“重大的签证制裁”。 事实上,赴美生子这个路径本来就有很多争议,一开始很多孕妇甚至是“骗”进海关的,要学会藏肚子、申请轮椅过安检装病。 很多有钱人穿着名牌、租着豪宅,去美国生子,但生孩子的费用一毛不出,越来越多人这么做,最终引起了美国政府的注意。 2015年,美国国土安全部扫荡洛杉矶罗兰岗和尔湾,狠狠打击非法的华人月子中心。从此之后,大家赴美生子开始采用“诚实签”。 所谓“诚实签”,就是大家在申请签证时就明确告知签证官,自己是去美国生孩子,只要出具足够的财力证明,一般都能获得美国签证,甚至能停留6个月,把月子都做了。 现在,美国就是连“诚实签”这条路都彻底堵死了,就算老实说去生孩子的,一样会被拒。 不仅如此,国务院还警告会“追溯惩罚”,把已经通过“生育旅游”成功在美国生下孩子的人的签证或入境资格取消! 对于赴美生子的家庭来说,这个消息晴天霹雳,虽然美签有效期长达10年时间,但头批“10年签证”也在陆续过期,估计这部分人就续签不了了。 按照特朗普政府目前这个作风,即便签证还有效,也可能被吊销签证,甚至被拉入黑名单,从此被永久拒绝入境。 除了想让孩子绕过高考,也有人是想着等孩子18岁之后,给自己也申请绿卡,现在全部泡汤,别说绿卡了,就连旅游签证都可能被拒。 与美国一样,加拿大也有“出生即获身份”的规定,吸引不少人前来“生育旅游”,甚至有人来读个项目,就能顺便把娃一块儿生了,还能拿补贴。 美国的移民和医疗系统有没有被滥用不知道,但加拿大人前段日子就抱怨过了。 一个BC男子爆料,自己去医院看望刚生完孩子的妹妹,结果在病房看到很多印度裔的孕妇,根护士聊天才知道,很多印度人来温哥华生孩子,生完就搭飞机走了。 这些人拍一拍屁股,医院的账单没人给、还顺便给孩子拿了个加拿大身份、18年后还能给自己申请绿卡,这个算盘打的,珠子都蹦到加拿大纳税人脸上了,引发众怒。 很多网友就表示:政府这个漏洞不补,只会越来越惨,印度人越来越多,纳税人还得给他们交生孩子的钱,倒霉到了极点。

天塌了! Costco热销品缩水 网友集体破防! 意面薯片卫生纸全变少!

日子越来越难过 重重关税之下,北美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东西贵也就算了,买回来一看还缩水了,一买一个糟心。 最近,不少人在逛Costco的时候就发现,就连自己经常买回来放家里充饥的大盒饼干都缩水了,瞬间天塌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买过,但Costco有款新口味的焦香黄油砂糖饼干(Brown Butter Sugar Cookies),每盒售价仍为$7.99,这一大盒看起来还是挺多的。 然而,细心的消费者发现,盒子里原本应该有24块饼干,现在却只剩21块。价格没变,内容却实打实地少了3块。 这个照片一po上网,就引来大批网友调侃:“先是玛芬缩水,现在连饼干都不放过,Costco你变了。” 近几年美国通胀高企、消费者预算吃紧,最新报告显示,过去5年美国人常购买的近百种产品中,有超过三分之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现象。 薯片变小包、冰淇淋桶看着没变但容量减少、洗衣液从原来的“可洗80次”变成“60次”,就连卫生纸卷数都偷偷减了几张。 这种操作几乎涵盖了超市中所有类别的商品,而饼干、麦片和冷冻食品首当其冲。 分析师马特(Matt Schulz)指出:“本来物价上涨就够让消费者沮丧的了,现在缩水式通胀简直就是在大家伤口上撒盐。这种悄悄缩水的方式,会让消费者觉得自己被欺骗了。” 一般超市也就算了,作为北美家庭“批发天堂”的Costco稿缩水,确实让不少人集体破防,毕竟他们一向以物美价廉的形象深入人心。 对于许多华人家庭而言,Costco不仅是采购粮油副食的首选,也是养家糊口的经济之选,现在房租、通勤成本和医疗支出统统上涨,就连买菜都要被“骗”,也难怪大家心理上有落差。 一盒饼干少3块看起来不多,但放在日常便当中,就意味着本来能分5天的点心,现在只能撑4天,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而言,还是有差的。 其实,这种现象也被称为“缩水式通胀”(Shrinkflation),就是商品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份量变少了。消费者表面上没花更多的钱,实际上却买到了更少东西。 缩水式通胀其实就是看不见的涨价,不少加拿大网友纷纷自嘲:呦,这不是我们的舒适区嘛,关税前超市里的东西就已经开始缩水了,这下子还要缩到什么程度?? 意大利面缩水: 薯片缩水: 还有包装缩水,直接“花钱买空气”的:

惨了! 女子去Costco购物 竟全家被拘留 年幼孩子生病 只因导航失误!

拘留中心是一个“黑箱”,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关押多久 一位居住在密歇根州底特律地区的女子萨拉希(Sarahi),与家人原本只想去Costco购物和吃午餐,却因导航指错了路,意外来到美国与加拿大的边境,结果居然被美国移民官员拘留了整整五天! 3月8日,萨拉希带着她1岁和5岁的两个女儿,以及19岁的弟弟,打算去当地的Costco购物。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导航系统正把他们导向加拿大温莎市的一家Costco。直到美国移民官员走近他们的车辆时,萨拉希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萨拉希和她的弟弟都是来自危地马拉的移民,在美国没有合法身份,但她的两个女儿都是美国公民。官员们将兄妹俩分开,并告知他们将被驱逐出境,同时他们有权与律师交谈。 萨拉希声称,官员给了她送孩子回家的选择,但当时她拒绝让孩子们离开。她回忆说,她被迫签署了一份文件,承认自己非法入境,并表示希望让女儿们跟她在一起。 在拘留期间,萨拉希称他们睡在简易床上,饮食仅限于方便面、通心粉或燕麦片。她还指控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试图说服她将女儿带回危地马拉,但她拒绝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她最小的女儿开始生病发烧,但据称官员告诉她他们没有药物。 直到那周三晚上,两个女孩才被释放给萨拉希的嫂子。第二天,萨拉希获释,但被告知她的弟弟将被驱逐出境。 她的律师鲁比·罗宾逊(Ruby Robinson)来自密歇根移民权利中心,他在一份声明中称CBP的拘留中心是一个“黑箱”,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会被关押多久。 “被拘留的人甚至不被允许给任何人打电话,包括律师,”他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在美国的任何拘留环境中,每个人都有权获得法律咨询,这必须适用于CBP拘留的人员。无论你是谁,来自哪里,你都应该得到公平和有尊严的对待。” 令人惊讶的是,像萨拉希和她弟弟这样在前往Costco的路上走错方向而最终来到美加边境的情况并不罕见。 非营利组织ACLU密歇根分部的一位代表在电子邮件中表示,底特律居民走错路,无意中到达通往加拿大的桥上的情况很常见。 ACLU在一份新闻稿中指出:“他们被关押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房间里五天,无法获得医疗服务、足够的食物和其他基本必需品。她没有机会联系律师或领事馆。” 美国国会议员拉希达·特莱布(Rashida Tlaib)访问了CBP在大使桥拘留人员的地点。她的访问揭示,从2025年1月到3月,CBP拘留了210多人,其中90%是意外到达这座桥。隧道拘留点的一个人甚至曾试图自杀。 特莱布在现场直斥:“一条错路不该让人‘消失’在边境。这种对待邻居的冷酷无情,正蚕食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良知。” 媒体已联系萨拉希的律师和CBP寻求更多回应,后续进展将持续跟进。对这位只想买包卫生纸、却险些全家被拆散的母亲来说,这一次“Costco之旅”注定成为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

突发! 飞机失控坠海 全员遇难 断成2截残骸四散; 波音引擎爆燃 狂喷4米火舌 机身都烧熔

刚上天人就没了 今天一大早,就又接连3起航空事故消息传来,2架飞机惨烈坠毁、1架飞机引擎故障喷出巨大火球! 当地时间今天早上8点左右,一架飞机在泰国华欣机场附近突发坠落,机上全员遇难! 据报道,这架飞机当时正从机场出发,没想到刚飞离陆地,就突然失控,整架飞机疯狂坠落,最后直接掉进大海! 坠机地点距离海岸约100米,附近是当地的一个热门海滨小镇,还有不少豪华酒店,不少游客都目睹到了空难画面,大家被紧急疏散。 目击者拍下坠机画面显示,这架飞机坠入大海的瞬间被摔成了2截,残骸碎片不断往下沉,看得大家心惊。 这架飞机隶属于泰国警方,当时正在执行试飞任务,机上一共有6名警察,正在为跳伞训练做准备,没想到遇到意外,直接全员身亡。 当局证实,包括飞行员在内的6名警官被打捞上来之后已经身亡,目前正在调查飞机黑匣子的记录,调查坠机原因。 国家警察总长吉特拉特表达,“我们会全力支持遇难者家属,并为他们安排丧葬事宜,我已下令对坠机原因进行详细调查。” 除了这架坠海的飞机,本周四下午,美国也有飞机坠毁! 美国的这起空难发生在弗吉尼亚州,当时这里正在举办表演的彩排,不少民众都到场围观。没想到就在这时,一架飞机突然失控! 一名目击者表示,这架飞机刚完成”倒飞滚转“的动作,结果下秒就像是失控,当场急速下坠!然后在大家的一片惊呼声中坠毁! 有人立马就报了警,现场消防员1分半钟之内就赶到了,但这架飞机已经完全坠毁,搜救队在残骸里面挖人。 不幸的是,当时驾驶这架飞机的飞行员罗伯·霍兰德(Rob Holland)已经遇难。 霍兰德是美国著名特技飞行员,参与这场彩排,原计划要在本周末的汉普顿航展上表演,与美军雷鸟飞行队同台献技,却再也没有机会上天,终年49岁。 最后是美国飞机起火,昨天晚上8点左右,内华达州机场一架联邦快递货机在起飞时,右侧引擎突然喷射出4米长的火舌,橙红色火焰瞬间吞没引擎外壳! 这架波音757货机是在8点15分推出停机位的,按照塔台指示开始滑行; 8点18分,地勤人员看到飞机在启动引擎之后,突然冒出浓浓的黑烟,立即上报; 8点21分,飞机突然传出巨大的爆炸声,引擎尾部迸发巨大火球! 2分钟后,机场就派了3辆消防车抵达现场,紧急灭火! 根据参与救援的消防队长杰森·米勒回忆,火势越烧越烈,明火持续约90秒,高温导致部分机身蒙皮出现熔融痕迹。 “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引擎冒烟的意外,但这次火势窜得太快了!” 也幸好这架货机的飞行员在发现引擎起火之后,没有重新启动,避免了燃油二次爆燃,造成更严重的火势。 联邦快递1个小时之内就调派了备用的货机,重新出发,没有耽误机上重要医疗物资的运输。 据悉,这架货机已经服役29年,引擎型号都已经停产。 最近这段时间,美国货机引擎起火的案例接连发生。 航空安全专家托马斯·李表示,“这类老型发动机的燃油喷嘴就像老化的血管,冷启动时未燃烧的燃油积聚,遇到高温部件就会变成喷火器。”

“加拿大不复存在”! 特朗普放狠话引爆选情! 6大关税压死人 “滞胀风暴”恐席卷全国!

若停留在2015年 每人多赚4200刀 下周一就是加拿大2025联邦大选日了,在特朗普这个“外敌”的屡次挑衅下,加拿大人这次投票热情高涨,光提前投票就有730万人了。 卡尼上台没多久就启动联邦大选,别说干出点成绩了,也就外访了一次,与特朗普也没打过招呼。 总算通上电话了,结果特朗普张口闭口还是要吞掉加拿大,还说:要是没有美国,加拿大也不复存在?! 卡尼比特鲁多地位稍微高一丢丢的地方,也就体现在特朗普没把他叫成“州长”了… 此言一出,加拿大国内的“反美情绪”再一次被挑起,本来就看特朗普不顺眼,现在更是怒火烧心。 今天,卡尼在BC穆迪港参加竞选活动,透露特朗普确实在最新一次通话中提到了“第51州”的言论,但暂时对加拿大主权保持尊重。 特朗普放狠话,三番两次提及军事开支,说美国每年补贴加拿大2000亿,要是美国不买加拿大的东西,加拿大将“不复存在”! “老实说,作为一个州,加拿大运作得很不错。” 卡尼重申:“加拿大是时候重整领导地位了,我们是一个团结的国家,需要团结起来对抗特朗普。加拿大和美国的关系已经结束了。” 特朗普一头说要松口降低对中国的关税,另一头就对着加拿大撒气,挑这个在他眼里的“软柿子”狂捏,暗示要提高汽车关税。 目前正是联邦大选前的关键时期,特朗普这时候插一脚,既说要加关税、又威胁加拿大主权,让人怎么忍。 卡尼的这个反应,更让他成了其他竞争对手攻击的目标:软趴趴的一国之首,任打的,也没谈来半点实质成绩。 作为自由党的强劲对手,保守党频繁提及一个词_“加拿大的失落10年”,拿数据说2015年自由党执政以来,加拿大所有发展指标几乎都在落后! 经济恶化、犯罪激增、公共服务变糟、生活成本飙高、难民爆炸、甚至人均预期寿命等,12个数据全崩。 如果加拿大的时间就停在了2015年,照当年的趋势发展,现在加拿大人每年能更多赚4200刀;上千人死于犯罪、毒品和医疗短缺的人也会还活着。 虽然加拿大本来的住房危机、医疗资源短缺问题、移民危机、生活成本问题就很严重,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一大堆,但2024年多了个特朗普这颗炸弹,关税一层层地叠加,经济+主权成了加拿大人此次大选最看重的两大议题。 3月份加拿大全国通胀数据稍微出现下降,但大家对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担忧丝毫未减。 今天,加拿大独立商业联合会发布了一份最新报告预测——2025年第一季度加拿大经济将“温和增长”,第二季度会出现“显著收缩”! 数据显示,加拿大第一季度仅增长0.8%,第二季度预计将收缩,而经济衰退常常就伴随着增长停滞。 报告还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通胀率为2.4%,第二季度将上升至2.7%,明显高于央行设定的2%目标。 多种因素叠加,经济学家发出警告——“滞胀”风险正在上升! 所谓“滞涨”,指的就是一个经济体在增长停滞的同时,通胀仍然居高不下的时期。 “通常情况下,只有经济活动过热才会导致高通胀。经济放缓时,消费和投资减少,通胀下降”。 换句话说,经历滞胀的人们不仅要承受经济衰退带来的高失业、裁员等后果,还要面对生活成本的持续上涨。 这种“双重打击”正是滞胀对经济最具破坏力之处,“这是经济的‘死亡双重亲吻’(double kiss of death)。” 中产受不了了,纷纷出走,不少华人就连拿了多年的身份都不要了,直接回流,更别说工人了。 本周三,“全球工作场所状况报告”出炉,加拿大“光荣”成为工人压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每10 名受访者中,就有近6 人表示自己每天都有很多压力,这一比例比全球高出整整18 个百分点,也高于任何地区的平均水平. 也是荣登“全球最惨打工人了”... 算上正在生效的钢铁税、汽车关税、进口商品税,即将生效的汽车零部件关税,有可能实施的软木材税和乳制品税,6项关税一起压下来,大家的日子恐怕更加难过…
spot_img

夏天来了! 温哥华本周温度回飙! 北美2022首个"热穹顶"杀到 体感破43°C 地图全红!

2022年春夏,温哥华的天气着实诡异。这都6月20日了,外面还有点春寒料峭的意思,许多村民出门还得穿外套,体寒怕冷的还有穿羽绒的,也是醉了。 害怕我们就要“失去夏天”的村民,不用担心,因为夏天它要来了!就在这周!夏至之后! 明天就是夏至了,小编今早看了一眼这周的天气预报,周四开始温哥华气温就会回升到20摄氏度以上了!放晴到周末! 根据加拿大环境部的最新预测,温哥华的夏天即将到来,连续20摄氏度以上的晴空万里模式开启! 当然,温哥华并不会一下子就变热,虽然周四、周五的我们将会迎来晴天,但气温还是维持在12°C-13°C的水平;内陆地区稍微热一点,最高气温升到26°C-27°C。 本周开始,温哥华的气温开始明显回升。6月24日,也就是本周五,人们体感会更像夏天。早早就换好季的大家,总算可以把夏天衣服穿出街了。 各大海滩目测又将被人潮挤满,公共泳池都是人,大家抓紧一切机会出来晒太阳。 与此同时,农民年鉴也更新了长期夏季天气预报——BC今年将迎接一个酷热而干燥的夏天! 预计整个加拿大西部省份7月中下旬就会开始迎来炎热夏天,气温飙至35摄氏度! 数据模型显示,2022年7月份,加拿大平均温度可能会略高于平均气温。 “如果计划在8月份外出旅行,例如烧烤或野营,请所有人为高温天气做好准备!可以选择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活动。” 炎热的天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之后,在这之后,最高温潮可能就会过去,但是整个省还是维持“异常干燥”的状态,恐怕加剧山火风险。 到了9月份,加拿大将迎来“一股不合时宜的冷空气”,2022年初雪有可能出现在9月初,落基山脉部分地区。 气象学家安德森透露,在经历过极端热浪灾难之后,2022年的温哥华夏天可能还是会迎来热浪,但是不会像去年那样夸张,而是回归典型的夏天模式。 总的来说,温哥华今年夏天会是“冷开头、热收尾。”(Cold start, hot finish) 地陆平原地区,仲夏白天最高气温约为20至21摄氏度,夜间最低气温约为12至13摄氏度;南海岸的降雨量也趋于正常。 由于海风增多,预计城市空气质量整体上会有所提升。 截至目前为止所有的天气预报都显示,温哥华今年会迎来炎热干燥的天气,虽迟但到,恐怕还会迎来热浪,但是不会是“毁灭性”的。 即便如此,经历过619条人命的BC省民不敢轻易放松,尤其是现在热浪正席卷欧美。 从上周开始,美国多个州就已经遭受热浪袭击,气温飙到41摄氏度,受困车内被活活热死的新闻已经出来,这些温哥华人都不陌生。 这两天,美国更是迎来了“热穹顶”,热浪提早出现,部分地区均飙到40度以上的高温,政府紧急发布了“超高温警报”,加上湿度高,民众体感温度直逼43摄氏度! 更糟糕的是,CNN气象新闻报道,目前笼罩在北美大平原一带的“热穹顶”效应还会向东移动,未来几天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地区将会出现高温天气。 北起五大湖、南到墨西哥湾,直抵东部的北卡、南卡两州,超过1亿人口受到热浪威胁,气象图上一片红通通。 2022年北美第一个“热穹顶”已经形成,会不会从美国转移至加拿大,现在还不能预测;同属北美大陆的加拿大会不会也迎来“热穹顶”,这一点现在也还说不准。 不仅如此,欧洲也正遭受历史性高温—— 浪漫国度法国出现1947年以来最早热浪,巴黎的特罗卡德罗喷泉成了民众的消暑首选,气候异常,许多游客热得不成人形了。南法度假胜地比亚利兹(Biarritz)周末气温飙到摄氏42.9度! 意大利也是如此,北部一座城镇甚至因为飙高温,乳牛的泌乳量都减少了10%。 (图为塞维利亚2022年6月13日的街头温度计) 西班牙北边的比斯开湾(Biscay),上周末一度飙到43.5度,全国好几个地方都发生森林大火,其中以西北部的萨莫拉省(Zamora)最严重,野火延烧面积达25000公顷。 热穹顶、极端热浪、野火,这几个词简直就是BC人抹不去的噩梦,希望今年真的不会重新上演这个灾难吧… 不论怎么样,夏天将至,希望大家都能好好享受温哥华!

吓傻! 黑熊误闯民宅 四处游荡 躲盆栽后面发抖 屋主反应亮了!

生活在BC,大家与熊之间仿佛就有一种看不见的连结。人家天天游山玩水,归隐田居,都市繁忙,我们呢?三天两头就是找熊… 这个礼拜,金耳朵公园因为一头黑熊不怕人,频频出现在露营地开车门找吃的,整个公园紧急关闭,服务处的人满山地找熊; 好不容易公园重开了,又有人目击一只头上插着断箭的熊,让大家担心,又是一顿好找。 那头熊还没找着呢,这头就有熊自己找上门了! 本周二,温哥华岛坎贝尔河附近的一户居民迎来一个“不速之客”——一只熊崽子迷了路,误打误撞从猫门闯进民宅,吓了大家一跳! 这只小熊体型很小,只有13磅重,估计是和母熊分开了,然后迷了路,四处找寻藏身之处。 这户人家刚好有养猫,为了猫主子出出进进方便,还特地做了一道猫门,没想到被熊给钻了。 这头熊闯进民宅之后,悠悠荡荡,发现了人类,害怕地躲到了盆栽后面,瑟瑟发抖。 这盆栽也比熊的体型大不了多少,你说这熊是咋想的,竟然可爱地觉得这能挡住自己。 这家主人拍了照片,然后也没有惊动小熊,更没有把他拉出来或赶出去,立马打了当地动物中心的电话求助。 工作人员赶到之后,将这只迷路的小熊送到了北岛野生动物恢复中心照顾,由专业人员喂养。等到它再长大一点,就会野放回大自然。 只能说,这与熊邂逅已经成了BC人的生活日常了。

1年4次! 列治文网红饮料店遭爆窃 大门玻璃碎满地! 现金平板全没了!

众所周知,列治文市大温华人聚居之地,聚集了各种美食商店,夜生活比其他城市精彩得多,深受本地村民的喜爱。 然而,本地治安一年比一年差,列治文也免不了遭遇魔掌的命运。 就在本周三凌晨,有着本地“小吃街”之称的Alexandra Rd突发一起爆窃案——一家台式饮料店玻璃大门被人砸毁,店内钱柜及多部平板电脑被偷走! 店主也无奈地表示,这是1年来第4次遭盗贼光顾了。 被爆窃的是位于Winstone Plaza内的“幸福侯彩擂”,这是一家台式饮品店。 华人店东潘先生透露,他是在周三清晨6点左右接到警察的电话,说自家店被人闯入爆窃,立即赶到现场,发现大门一大一小两块玻璃被砸烂,碎片散落满地。 窃案发生当时,店内防盗警报曾出警报,手机有响,但正式夜晚,他熟睡错过了。 警方重重包围了店内,调查人员拍照片、扫指纹搜证。直到早上8点,店主才进入店内。 简单清点之后,潘先生发现钱柜和多部平板计算机被偷走。钱柜内只有少许硬币零钱,倒是损失不多,主要是平板跟外卖平台公司联络之用,他已要求公司补上新的平板,就是这几天做不了外卖生意,损失未估计。 这位苦主也表示,这已经一年内第4次了,贼人每次都是凌晨时分敲烂门锁,进入店内,砸烂玻璃还是第一次。雇人维修玻璃门,店主就花了1000多刀。 店内其实装有防盗摄录机的,只是早前坏了没修,没想到真的遭贼人光顾,防盗镜头更被打烂。 之前3度被盗,店家都把窃匪犯案片段提供给了警方,但始终抓不到人。 两个月前,旁边另一饮品店也曾被人砸烂玻璃门入店爆窃,事后在门外贴“午夜后没现金”的告示,希望贼人“高抬贵手”,也是毫无办法了。 事发地点附近有一家酒吧,晚上人流复杂,每天晚上都会有一辆警车停在附近,但主要都是关注酒吧是否有人闹事,对店家遭窃没有关注。 希望各位华人都注意!

惨烈! BC突发重大连环车祸 半卡车狠撞 2大1小当场丧命!

天气回暖,山上积雪开始融化,甚至还有山区6月飘雪,诡异得不像话。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省民趁着天气放晴外出游玩。但要注意,现在也是车祸事故的高发期。 就在本周四早上11点之前,BC省5号公路就突发一起惨烈车祸—— 在坎卢普斯以北约30公里处的文苏拉附近,3辆车连环相撞,其中还有一辆半卡车!导致2名成人和一名婴儿惨死! 警方透露,这场车祸的起因目前还在调查中,并证实确实有3人在车祸中丧生。 车祸发生之后,5号高速公路的双向车道都被紧急封锁了,这也是24小时之内,本省高速公路发生的第二起致命车祸。 就在前一天晚上,在北部的一条高速公路上也发生了车祸,一辆半卡车和一辆皮卡在巴里尔以北路段突然发生正面碰撞,造成1人死亡。 冲击力巨大,撞上半卡车的皮卡瞬间成了废铁,车内司机受伤,乘客不幸死亡。 与此同时,就在今天早上,华人聚居城市列治文也发生了一起车祸,就位于Cambie 和 Shell道路区域。 车祸发生当时正值早高峰,交通一度堵塞。 周末就要到来,希望大家出行注意道路安全!

恐怖! 温哥华校园再遭袭 有人持武器闯入 2000学生紧急疏散 全校封锁 家长吓疯!

接连两天,温哥华校园爆出袭击,这一次竟然是有人持武器闯入,所有学生紧急被疏散,整个学校封锁,家长全都慌了! 不仅如此,温哥华天车站附近一家快餐店有人被砍,头上插刀,当场血流满地!素里爆出枪声,男子中弹送医!本拿比公路上有人随机袭击! 好不容易熬到周五了,结果大温闹出这么多犯罪事件,这好好的周末全用来压惊了。 先来说说这校园袭击,就在昨天,温东基拉尼中学(Killarney Secondary School)两名外校生闯入,用防熊喷雾攻击近24名师生,闹得学校沸沸腾腾。 结果还没有过24小时,这所学校又爆出袭击事件,这一次竟然是传出有人持武器闯入校园!这个学校再一次被紧急封锁,2000名学生全部疏散! 温哥华警方透露,他们接到通报,说有人携带武器闯入这所中学,立即派出警力,疏散了全部师生,紧急应急小组逐个教室和房间搜索找人。 经过2个小时的紧急封锁,警方最终并没有抓到这名嫌疑人,但也因此没有师生受伤,警方还在根据线索找寻这名嫌疑分子。 从现场的照片可以看到,所有学生都被疏散到了校园外面,不知所措,大家都纷纷联系家长报平安。 不到24小时,同一所校园就被紧急封锁了两次,不仅仅是学生害怕,就连家长都坐不住了。 美国德州小学屠杀案才刚过一个月,那场血腥枪案让大家悲痛至今,虽然加拿大不常爆出校园枪击案件,但大温地区枪支问题还是存在的,即便不是抢,刀剑斧头的杀伤力同样致命,万一有神经病想不开,想报复社会,伤害孩子怎么办? 一名学校教职员用接受采访时透露,有可能是斧头。对此,警方的回应是“我们目前还在寻找这名嫌疑人,并确定武器类型。” 经过连续2天的惊魂,这所学校目前已经被重新开放。 除了校园袭击案之外,温哥华本周还发生一起恐怖的砍人案件。 本周二,温哥华Commercial and Broadway附近的一家A&W汉堡店内,一名16岁的少年突然遭到另一人的攻击。 对方持刀狠狠刺向这名少年,正中头部,当场血溅满地,少年反应不及,双手抱着头,血流不止地倒地! 随后警车呼啸而至,把受伤的少年送往医院救治,并逮捕了一名嫌疑人,同样是16岁,被控以严重袭击罪。 据悉,这起捅人案的被害者和加害者之间是相识关系,警方判定不对公众安全造成威胁,但是这个路段是繁荣市区,如今有天车站、公车站、各种商铺和餐厅,光天化日之下发生这种流血席袭击案,还是吓到了不少人。 与此同时,大温地区素里市再一次传出枪声,1名男子中弹送医! 这起枪案发生在本周四晚上9点30分左右,128A Street和100 Avenue附近的一栋民宅传出震天枪声,惊动了居民,立即报警。 接到通报后,警方立马赶到,封锁现场,并发现了一名中弹倒地的男子,送往医院治疗。 突如其来的枪击,让整个居民区都惊醒了,警车重重包围,直到晚上11点多,警察和调查人员都在现场进进出出,附近路段的双向车道全部关闭,人车不通。 附近居民表示,“整整两个小时不间断,警察一直在那里。” 还有人表示,自己是在午夜前听见枪声的,然后看见警察将3个人拖出了其中一栋房子的家门。 目前,这起枪击案还在初步调查阶段。 最后,是本拿比高速公路上的随机袭击事件。 就在本周二,一名33岁的男子在靠近Willingdon Avenue的Lougheed Hwy遭遇另一名陌生男子的殴打! 这起袭击案发生在6月14日下午4点左右,一名神赐魁梧的白人男子突然靠近被害者,对他拳打脚踢,最后还嫌不够,口头威胁人,说要杀了他,最后才匆匆离开现场。 受害男子所幸只受了轻伤,随后报警,警方正在积极寻找这名嫌疑男子,并请当天下午4点到5点左右经过这个西行路段的司机提供行车记录。 初夏时节,温哥华目测又要迎来一个阴雨连绵的周末,但天气预报本来就只能能信一半,谁知道呢?万一出太阳了呢? 希望大家周末愉快!

劲爆! 拜登女儿日记泄露! 酗酒吸毒性瘾 和父亲鸳鸯浴! 美国第一家庭烂透了…

“总统”一词顾名思义,是统领一国的元首。而总统的家人,被称之为“第一家庭”(First Family),也应当是德行方面全国人民的表率。但最近美国现任总统拜登的家庭成员接连爆出丑闻。 先是儿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涉嫌滥交、嫖娼、吸毒、贪腐,没想到现在连女儿艾希礼(Ashley Biden)也被曝光——丑闻不输亨特。 要知道,拜登育有2子2女,长女奈奥米(Naomi Biden)年少时车祸去世,长子博(Beau Biden)2015年脑癌去世。结果现在在世的两个子女,出身精英名门,却都如此伤风败俗,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女儿艾希礼的隐私之所以被曝光,是因为她的一本日记丢失,随后被人偷盗,并以4万美元的高价被一名叫做艾米·哈里斯(Aimee Harris)的佛罗里达州女子拍卖。 虽说这名女子正在被联邦调查,但日记里不堪入目的内容却如洪水在网上传了个遍。 艾米·哈里斯(Aimee Harris) 据艾希礼在日记中的描述,她自称有性瘾,并认为:“我小时候和朋友发生过性关系。我还和爸爸一起混浴(这是不合适的)。这些或许是导致我染上性瘾的原因。” 艾希礼的这篇自我剖析写于2019年,同年,她还有许多篇不同的日记。 她说,“一直以来,我对年轻男子总是情不自禁的产生性欲望。我认为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过度性化了(hypersexualized)。我记得是一个家庭成员让我从某种程度上意识到了这一点。” 除性瘾外,艾希礼还透露了自己酗酒并且长期吸食毒品,主要是可卡因。而这两种嗜好,恰巧又会增强她的性欲。 其中2019年3月16日的一篇日记里提到,“我的毒瘾又复发了,我告诉了伊丽莎白还有爸爸妈妈,他们很担心我,但也表现得很关心,愿意帮助我,我真幸运他们在身边陪伴。” 尽管她的家人协助她对抗各种成瘾行为,但四个月后,她持续的吸毒使她处于经济破产的边缘。 一篇7月27日的日记中指出,当时拜登还不是总统,正在参加竞选辩论,“一周后爸爸就要辩论了,他在电话里哭着说很担心我。爸爸的话让我觉得非常内疚,那奏效了。”为了父亲,艾希礼短暂克制住了自己的毒瘾。 “是时候回家+开展竞选活动了。我们要去费城总部——大部分时间都在路上。工作很辛苦。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那种匆忙、兴奋、激动的感觉。我正在寻找逃避毒瘾的方法。” 当时,她作为家庭成员,也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为拜登公开拉票。但后续的一些日记则说明,她尝试戒毒却失败,在帮助选举期间仍多次吸毒。 但几天后,她又如同百虫挠心。“我觉得焦虑,我不确定来自于哪儿。或许是因为我身体缺乏物质(吸毒),已经过去整整5天了,这是我禁欲最长的一次。” 10天后,她又写道:“我熬了10天,这是从3月以来最长的一次,我受不了了……” 更多日记内容则展示了她吸毒上头时对父母亲人态度的变化。 “我的财务状况非常糟糕。”在她毒瘾上头时,她开始埋怨父亲,并在日记里写“恨爸爸,因为控制欲和钱。爸爸——伤害我,撒谎。” 艾希礼还在日记中多次提到她的婚外情与滥交行为。 表面上,艾希礼31岁通过哥哥介绍,嫁给了45岁的美国耳鼻喉科医生霍华德·克林(Howard David Kerin),两个人郎才女貌、金童玉女,十分般配。 事实上,她一直不断地和其他男人发生关系。 2019年2月,她写道:“开始和一个新人出去玩……能够亲吻另一个男人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另一天,她又写道,“这里,我说的是我结婚后的另一个男人,但感觉有点奇怪。” 艾希礼的另一篇日记里,她有些恍惚自己和丈夫的感情。“为什么我会对有这种(不道德的)感觉?我是否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尝试弄清楚我的态度?这是否意味着我仍然爱着我的丈夫?” 据悉,艾希礼从大学起就染上了毒瘾,丑闻不断。 1999年,当她还是一名18岁的未成年的杜兰大学大一新生时,就因为持有大麻而被捕。虽然以1000美元保释金获释,但留下案底。 2年后,她20岁,不到美国饮酒年龄,再次因为酗酒问题被捕。 2002年8月,艾希礼第三次犯法,因在芝加哥酒吧斗殴并涉嫌阻挠警察而被捕。据报道,当时有人朝警察扔瓶子,她拦住了警察的路并恐吓警察。 2009年,有人匿名爆料,称拍摄到艾希礼在一个派对上吸食可卡因。 纽约邮报曾在2009年写过一篇文章《拜登之女,辉煌背后早年是充斥着狂野和大麻的黑历史》揭露看似光鲜亮丽的拜登女儿早年的放荡。 说实话,一开始大众得知拜登的儿子亨特和寡居的嫂子乱搞男女关系,并且还和嫂子的亲姐姐约炮,就已经觉得够毁三观的了。甚至不少人惋惜,好好一个上流精英之家,出了这么一个和流浪汉同床共枕吸毒的败类,可谓是养孩子养毁了,该“删号重来”。 但“删号重来”说起来容易,真的能做到吗? 79岁高龄的拜登,就只剩下这么两个孩子了。第一任妻子和女儿车祸去世,长子脑癌去世,亨特是亡妻唯一留下的幼子。而艾希礼则是他和第二任妻子唯一的孩子,是掌上明珠、最小的女儿。 拜登一手将他们两个宠坏,甚至于是宠烂了——这千疮百孔的第一家庭,仿佛是张爱玲笔下:“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