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热点

Exclusive Content

海外防狼防同胞!?华人移民中介下药控制15女性 迷晕性侵 拍照片视频记录 牢底坐穿!

都说出国反而要小心同胞,这话不是凭空而来的。 这几天,曾经轰动全国的“华人移民中介迷奸15女案”重现出现在大众视线内,原因是这个变态连环性侵犯嫌刑期太长,说自己是精神病,想借此减刑!? 这个堪称澳大利亚史上最猖獗性犯罪者之一的胡晓东(Xiaodong Frank Hu,音译),变态程度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 胡晓东是一名华人,但入了澳大利亚籍,并在墨尔本当起了移民中介。 本来,很多华人都会把移民中介当成职业发展,澳大利亚也是华人移民的目的地之一,很多人会选择讲中文的中介,委托办理移民事宜,沟通起来方便。 这个工作,也就让胡晓东接触很多持有学签和工签的年轻女性,他们来找他帮忙找工作办移民,还以为自己就是打打杂,顺便赚点工时。 殊不知,自己已经成为胡晓东的“猎物”。 胡晓东的办公室表面上看起来一切正常,但有人发现自己在喝了热巧克力、果汁或水后,整个身体就会开始不受控,最后昏迷不醒,几个小时之后醒来,头脑还昏昏沉沉的。 有好几次,他们都被胡晓东搀扶着上厕所或者送到医院,才逐渐恢复意识。 发生的次数多了,女生们开始察觉到不对劲。 2018年至2019年,多名女性向当地警方报案,说怀疑自己被胡晓东下药,其中1人甚至在办公室晕倒,起来之后就生病了,严重到住ICU。 “我感觉头晕,不知道为什么。” 这名受害者被下药之后,就身体严重不适,还跟男友抱怨过,之后一度心脏骤停,医生在她体内发现了东莨菪碱、咪达唑仑、利多卡因和阿托品等药物,这些全是麻醉剂或镇静剂。 于是,警方开始注意胡晓东这号人了。 2018年,澳大利亚边境局在一次检查中扣押了胡晓东的手机,发现里面有大量可疑照片和视频,立即将此案转交给了警方。 原来,胡晓东的手机里全是女生们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任人摆布、衣衫不整的照片和视频。 案件曝光后,至少15名女性被确认为受害者,就连警方都查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受害,她们的身份也无法一一确认,加上当时胡晓东手上还有中国护照,涉嫌没有在中国完成退籍,调查陷入停滞。 警方最后发现一个被害者“处于极度痛苦和几乎失去意识的状态”被性侵的视频,抓住了胡晓东,进行审问。 胡晓东一开始否认自己下药,但承认说有几名女性曾在自己面前晕倒。另外,他也承认一名女子曾在与自己发生关系途中昏倒。 警方最新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2月至2019年8月期间,胡晓东专门雇佣持学生签证的年轻女性,随后在办公室实施犯罪。 不仅如此,胡晓东还会在性侵过程中趁着被害者昏迷不醒,拍摄照片和视频,记录下自己的犯罪过程。 警方一分析检查他的手机都吓到了,里面居然存了1949张照片和232段视频,全是罪证,内容涉及迷奸、性侵和强奸15名女性,比先前调查出来的还多了8个人。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胡晓东他手中还有成千上万份来自身份不明女性的照片和视频,其中一名受害者4年内被他侵犯68次! 警方表示,胡晓东的性犯罪程度“远超已知范围”,他们在突袭他办公室和公寓时,发现了毒品、女性衣物、避孕套、注射器、医疗导管等工具。 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他不仅拍摄自己犯罪的影像,还会上传到一个网站上,甚至指导其他性犯罪者如何使用药物让受害者保持昏迷! 胡晓东是刻意让受害者陷入昏迷状态的,他的兴趣根本不在“睡着的人”,而是“失去意识的人”。 有受害者从此对周围的人失去信任,持续遭受噩梦折磨,日日煎熬;有人患上“恐男症”,只想跟女性接触,很难像正常人一样就业。 最后,胡晓东在开庭审理前认罪,被抓获归案,判处29年监禁、22年不得假释,成为维州因性犯罪被判刑时间最长的罪犯。 这个案件,也是墨尔本性犯罪与儿童虐待调查组迄今最重大案件之一。 2023年,胡晓东就正式开始服刑了。 没想到这才过了不到2年,他就坐不住了,嫌刑期太重,试图证明自己有精神病和独特“性癖”,要求减刑! 胡晓东今年39岁,按照现在刑期判决,最早也要到2045年才能申请假释,假释成功也都年过60了,因此心怀不满,觉得判决过重。 他表示,自己患有“恋睡癖”(Somnophilia),这是一种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会对昏迷或睡着的人产生性冲动”。 如果上诉失败,这个恶魔还要在牢里坐到60岁,但对于受害者而言,伤害已经造成,且一生都不可磨灭,有人日夜都要活在阴影走不出来了。

可怕! 男子在家睡觉被"天坑"吸进 下秒整个人消失 尸骨无存!

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到处都是坑,这不是什么热梗,而是实实在在的“天坑”! 2月17日,英国伦敦近郊的居民区突然惊现一个巨大天坑,场面十分吓人! 据报道,这个天坑是在深夜到凌晨5点半这段时间塌陷的,正值半夜大家熟睡的时候,加上附近刚好发生事故,上早班的车子全被堵了。 一声巨响,马路就这么破了个大洞,柏油路面碎裂塌陷,就连路面的花坛也被吞噬,房屋和车子悬在洞口、岌岌可危! 本来地上破个大洞就够恐怖的了,没想到这个坑还一天天变大,现在直径已达20公尺,不仅吞噬了路旁后院、还导致当地主水管破裂; 被紧急疏散的居民艾默斯回忆,“我们所有人都被吓到了,仿佛一切暂停,这里很久不曾像这样静悄悄的了。” 没想到,隔天这个大坑的旁边又出现第二个天坑! 当地政府已宣布进入“重大事件状态”,地底下出了水管还有各种线路,随时有爆炸可能,警方已经紧急拉起封锁线、疏散附近30户居民。 “我们几乎没甚么消息,只被告知要持续关注媒体,等待可以回家的通知。” 据悉,这个社区的民宅是3年前才刚盖好的,天坑的地点曾是采石场,所以大家推测是因为地下有洞穴,才会出现这个大坑的,不过具体原因当局还在调查。 不止英国,日本埼玉县也惊现一个天坑! 1月28日,八潮市的一个十字路口附近突然出现天坑,一辆卡车转弯后闪躲不及,直接掉了进去! 这个大坑深度约15公尺,里面还有很多巨大沉重的水泥瓦砾等物体,还有污水外溢。 考虑到坑内存有崩塌危险,搜救行动持续停摆,驾驶这辆卡车的司机被埋在坑内,凶多吉少。 救难人员从地上往下挖洞,试图救出卡车司机。埼玉县政府表示,抢救的时间可能约需3个月。 当地县政府表示,路面塌陷的原因可能是水道管路破损,土砂从管路龟裂处流入管内,掏空路基,从而形成“天坑”。 也因为这次的地面塌陷,周边居民区的地下水都受到影响,120万居民被强制节制用水,电力也一度中断。 地塌陷也就算了,就连掉下去的司机都不知道能不能救上来,这还是让不少民众担心起自己的性命的,毕竟天坑出现都是突如其来的,谁都不想走在大马路上,一下子就掉坑了命都丢了。 还真的有人这么倒霉的,美国一个37岁的小哥杰弗里·布什(Jeffrey Bush)就是被天坑“吸进去”死的,至今令人匪夷所思。 布什小哥家住佛罗里达州坦帕,2013年3月1日这天,他正躺在自家的卧室里睡大觉,没想到就在这时,房间地面突然塌陷,形成了一个直径约6米、深20英尺的巨大天坑! 突如其来的天坑不仅把整个卧室都吞掉了,就连布什小哥都被吸了进去,永远消失在地下,就连尸体都没被找到。 悲剧发生当时。布什的弟弟杰里米(Jeremy Bush)也在家里,亲眼目睹了悲剧的发生。 “我听到了响声,冲进他的房间。门一打开,眼前就是一个大洞,他的床、衣柜,全都不见了,他也不见了。” 杰里米绝望地跳进天坑,试图徒手挖掘以救出哥哥: “我听见他在喊我的名字,他说‘杰里米,快救我!’” 尽管他拼尽全力,杰弗里最终未能获救,他的遗体也从未被找到。 后来,救援队伍直接把这个房子都拆掉了,当地政府在空地周围建立了两道围栏,以防止再次发生意外。 然而,这个吞噬生命的天坑并没有就此消失。 2015年,天坑再次打开,政府灌进水和碎石混合物,试图填平这个坑; 2023年,这里发生三次塌陷,再次勾起布什小哥家人痛苦的回忆。 当地官员表示,佛罗里达州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地下石灰岩层非常多孔,这种地陷现象并不罕见。

开撕! 马斯克遭老爸怒批: 不是个好父亲! 保姆太多太有钱 孩子养得一团糟!

“太多保姆、太多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近日遭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批评者——他的亲生父亲。 在最新一期的《Wide Awake》播客节目中,马斯克的老爸,78岁高龄的埃罗尔(Errol Musk)大爆料,直接开炮说:“马斯克根本不是个好爸爸!” 埃罗尔毫不留情地吐槽儿子,直言他“不是一个好父亲”,把孩子都养得乱七八糟,甚至还提到,马斯克会因为这些话“想枪毙了他”。 埃罗尔究竟为何对儿子如此不满?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这对父子之间的恩怨。 说起马斯克的育儿方式,他爸爸可谓是意见拉满。在长达数小时的播客采访中,埃罗尔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他们太富有了,保姆太多了。他与同一个女人生了五个孩子,每个孩子都配了专属保姆,这算什么事?” 更令人唏嘘的是,埃罗尔还揭开了一段令人心痛的往事。2002年,马斯克的第一个孩子内华达(Nevada)在年仅10周大时,因婴儿猝死综合症离世。 “第一个孩子总是跟保姆待在一起,最后在保姆的照看下离开了人世,”埃罗尔叹息道,“马斯克可能会因为我说这些而开枪打我,但这就是我的想法。这种做法真的不对。” 2008年,当马斯克与第一任妻子贾斯汀(Justine Wilson Musk)分道扬镳时,情况变得更加戏剧化。“离婚后,这边六个保姆,那边六个保姆,”埃罗尔摇着头说,“这种场面简直太离谱了。” 如今53岁的马斯克的确有着一个超大家庭。除了与前妻贾斯汀所生的21岁双胞胎格里芬(Griffin)和维维安(Vivian),以及19岁的三胞胎凯(Kai)、萨克森(Saxon)和达米安(Damian),马斯克还与前女友格莱姆斯(Grimes)育有三个孩子:4岁的小X(X Æ A-Xii)、3岁的伊克萨(Exa Dark...

家族悲剧! 海归留学生狂砍富豪爷爷70刀 母亲阻拦也被刺!

刚刚完成美国留学梦想,却亲手毁掉自己和家人的未来。2月6日晚,一场本该温馨的家庭团聚,因财产纠纷演变成了一场血腥悲剧。 据印度海得拉巴警方通报,事发当晚,刚从美国完成研究生学业归来, 28岁的基尔蒂·特贾(Keerthi Teja)与母亲萨罗吉尼·德维(Sarojini Devi)一同前往索马吉古达(Somajiguda)的爷爷家中做客。 谁能想到,这位年轻的海归学子竟将暗藏凶器,为的就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复仇与争夺。 “当母亲去厨房准备咖啡时,特贾与86岁高龄的外祖父韦拉马蒂·钱德拉塞卡尔·贾纳丹·拉奥(Velamati Chandrasekhar Janardhan Rao)因财产分配问题再次爆发激烈争执。”潘加古塔警察局的一位调查人员这样描述案发经过。 “随后,特贾情绪完全失控,突然掏出随身携带的刀具,对着自己的亲外祖父狂刺数十刀,根本不给老人任何反应的机会。” 警方初步调查显示,被害人贾纳丹·拉奥全身竟被刺伤多达70余处!这一数字令在场所有警员都感到震惊和难以置信。 “我从业多年,很少见到如此残忍的家族凶杀案,凶手对亲人下手竟如此狠毒。”一位资深刑警摇头叹息道。 更加令人心痛的是,当特贾的母亲听到客厅传来的混乱声响赶来查看时,这位已经杀红了眼的年轻人竟对亲生母亲也毫不手软。 “他看到母亲试图阻止他,立刻将刀转向了自己的母亲,连刺至少四刀。”警方表示,“直到母亲也倒在血泊中,他才停手逃离现场。” 目前,萨罗吉尼·德维正在当地一家三甲医院接受紧急救治,医生表示她伤势严重,生命体征虽已稳定但仍处于危险期。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特贾对亲人下如此毒手?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这背后是长期积累的不满和复杂的家族财产纠纷。 知情人士透露,贾纳丹·拉奥出生于安得拉邦的埃卢鲁(Eluru)市,白手起家创办了韦尔詹集团(Veljan Group),如今已成为当地著名的工业巨头。 近期,这位事业有成的老人开始处理财产分配事宜,他任命长女的儿子斯里克里希纳(Srikrishna)担任韦尔詹集团董事,同时向特贾转让了价值40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348万元)的公司股份。 “特贾从小就认为外祖父对他冷淡,偏爱表哥。这次财产分配更是让他觉得自己被严重轻视。”一位家族成员透露,“他刚从美国学成归来,觉得自己有资格在公司担任要职,却只得到一些股份,而表哥却获得了实权,这让他怒火中烧。” 据悉,案发当晚,特贾与外祖父争执时直接指责老人“从小就对他漠不关心”,并质问“为什么拒绝给予他应得的财产份额”。争吵迅速升级,最终酿成惨剧。 “或许还有毒品因素。”当地一些媒体报道称,特贾可能在作案时受到毒品影响,导致暴力倾向急剧增强,但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警方正式确认。 案发后,特贾威胁并恐吓了目睹凶案的保安人员,随后逃离现场。经过紧张搜捕,警方最终于2月10日(周日)将其抓获归案。目前,他已被警方以谋杀罪名逮捕并送交司法拘留。 被害人贾纳丹·拉奥在商界享有盛名。韦尔詹集团成立于1965年,专注于为造船、能源、移动设备及工业领域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根据公司官网介绍,“韦尔詹在开发和制造各种气动与液压产品方面拥有超过50年的丰富经验。公司设有多个现代化制造工厂,产品远销海内外。” 除商业成就外,贾纳丹·拉奥还因其慷慨的慈善捐赠而受人敬重。据当地媒体报道,他曾向埃卢鲁市政府总医院和提鲁马拉提鲁帕蒂寺庙(Tirumala Tirupati...

央行警告! 加拿大经济或再无翻身之日;顶级城市新房销量暴跌40%! 利率将降至1.5%?

加拿大最近的经济情况可谓是“内忧外患”,房市低迷、贸易战威胁、央行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交织,让不少投资者和普通民众都感到不安。 “美国加征关税,加拿大经济可能面临比疫情更严峻的挑战!”加拿大央行行长蒂夫·麦克勒姆(Tiff Macklem)周五在密西沙加贸易委员会更是发出令人震惊的警告。 麦克勒姆直言不讳:“与美国的贸易摩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现实。疫情后经济迅速反弹,但关税一旦长期存在,就不会有这样的反弹机会。” 麦克勒姆用数字说话:如果美国全面实施关税,加拿大出口第一年将暴跌8.5%,出口商被迫减产裁员。考虑到对美出口占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一打击将波及全国。 更糟的是,加拿大的报复性关税会推高物价,到2027年中期,消费者在各方面的支出预计下降2.5%。 “全面关税将抹去2025年和2026年的经济增长,”麦克勒姆语气凝重地表示。 多伦多房市跌入“冰点” 央行对未来的担忧不无道理,关税还没来,常年与温哥华并列全国房价前两名的多伦多房地产市场已经跌入“冰点”。 建筑业和土地开发协会(BILD)周五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房价下跌、库存积压,1月份大多伦多地区新房销售量同比暴跌40%,比10年平均水平低77%,创下近乎“历史最低”纪录。 “尽管央行降息、库存过剩、价格走低,买家仍然销声匿迹,”BILD数据来源Altus Group的研究经理爱德华·杰格(Edward Jegg)形容道。 数据触目惊心:公寓销售仅101套,同比下跌58%,低于10年平均水平的惊人88%;独立屋新房销售246套,同比下降27%,比10年平均水平低63%。 BILD高级副总裁贾斯汀·舍伍德(Justin Sherwood)仍试图寻找亮点:“春季市场即将到来,对买家来说是‘黄金时期’,房价已从2022年高点下滑约20%。” 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建造新房的成本因为劳动力和材料价格“依然居高不下”。 温哥华房市趋于平衡 与多伦多市场的低迷相比,BC省的房地产则是不温不火。在过去二十年剧烈波动后,市场终于开始展现稳定迹象。 但是,SFU大学城市项目主任安迪·颜(Andy Yan)仍保持谨慎:“我们是站在悬崖边缘,接下来会迎来新高峰,或者正滑向深渊?这真是没办法预测。” 大温地产经纪人经济分析总监安德鲁·利斯(Andrew Lis)警告道,2025年库存要是还像现在这样13到15万套,卖家不积极,那房价的涨势也很有限。 房屋负担能力持续恶化 虽然销量降了,但房屋负担能力却依旧在恶化。根据Ratehub.ca最新报告,1月份加拿大13个主要市场中,有12个市场的购房门槛进一步提高。 其中,汉密尔顿情况最糟,平均房价一个月内猛涨2.09万加元至81.9万加元。这意味着购房者每年需多赚4,050加元才能获得抵押贷款,每月额外支付110加元。 多伦多也不遑多让,平均房价上涨8,200加元至107万加元,买家需要增加1,640加元的年收入,并且每月多付43加元的抵押贷款。 温哥华的房价则上升了1,500加元至117.3万加元,意味着购房者需要增加300加元的收入,每月多付8加元。 利率走势扑朔迷离 在贸易战阴云密布的背景下,利率前景也变得难以捉摸。加鼎集团(Desjardins)副首席经济学家兰德尔·巴特利特(Randall Bartlett)分析:“如果特朗普的25%关税真的落地,到2026年初,央行很可能将政策利率降至1.5%。” 道明银行的经济学家们则预计央行将在今年上半年降息,到春季时将关键利率从目前的3%降至2.25%。他们认为:“加拿大央行在降息方面已经比较激进。” 然而,由于关税命运悬而未决,3月12日央行是否会降息,经济学家普遍持谨慎态度。毕竟,如麦克勒姆所言:“我们不想太快太多地削减,以应对可能不会发生的威胁。” 眼下,所有人都在密切关注每一条经济数据和每一次政策动向,期待在风雨过后能迎来一缕明媚的阳光。 正如多位业内人士所言,这既是一场挑战,更是一次重塑和机遇的时刻,只不过在这过程中,我们都得做好迎接波折的准备。

惨烈! 48人死伤! 数千人疯狂挤爆火车站 下秒被活活踩死 尸体铺满楼梯!

明明是去参加节日庆典的,人潮涌动的首都火车站却上演了一场血腥恐怖的踩踏悲剧,数千人疯狂往前冲,全然不顾他人死活,酿成至少48人死伤的悲剧! 这起踩踏惨剧发生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个火车站,现在是印度的大壶节,很多人都涌向北部的Maha Kumbh参加庆典活动,一天就有数百万人进恒河沐浴。 没想到,这些人都没来得及走进“圣河”,就死在了路上。 新德里火车站本来就是印度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现在又是高峰时期,几千人挤满了车站,大家都在就拼了命想挤上车。 车站空间狭隘,乘客们纷纷往前推,想挤上车抢座位,结果场面一下子就失控了,一个人被推倒,后面的人也像骨牌一样,一个个接着倒下。 站台上人挤人,楼梯丢满衣鞋,场面十分混乱。 现场画面显示,当时大批人突然接连摔倒,人群中一阵惊呼声,很多人眼睁睁看着家人被踩死,最后不动弹了,尖叫出声。 警察与救援队伍也在现场,第一时间试图疏导人群,无奈人太多了,进度缓慢。 一名幸存者回忆:“火车站挤满了人,大家都涌向开往普拉亚格拉杰的列车。我随身物品全丢了,但总算捡回一条命。” 火车站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我1981年起就开始当行李搬运工,但从未见过这么多人,”他描述事故当时情景,“人们相互推挤、碰撞,摔倒在自动扶梯和楼梯上”。 车站商店的店主拉维·库马尔表示:“站台上挤满了人,甚至没有地方可以站,火车也晚点了,导致站台上聚集很多人,安保人员试图管理和控制人群,但几乎不可能。” 后面的人看着前面的人山人海瞬间倒塌,并没有停下脚步,反而更加用力往前挤,结果造成至少18人死亡、30人受伤! 越来越多死者的尸体被送往当地医院,大批伤者也涌进急诊室救治。 根据警方的最新消息,最年幼的遇难者才7岁,最年长的死者79岁,大多数都是女性。 悲剧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立即发声,对此表示哀悼,“踩踏事件让我深感悲痛,我的心与所有失去亲人的人同在,祈祷伤者早日康复。” 铁道部长已经下令,让相关部门对这起踩踏悲剧展开调查。 大壶节期间,已经发生过一起惨烈的踩踏事件了,上个月几千万人聚集在圣河沐浴,结果在回程途中发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40人死亡。 这次火车站踩踏惨剧,既发生在大壶节期间,地点又位于火车站,两大极具“印度特点”的事件地点,局面再一次失控。 印度铁路是世界上最大的铁路网络之一, 每天运送有数百万人,但安全措施是出了名的差,乘客数量过度拥挤、人群控制不足,经常导致悲剧发生,不是撞死人、就是有人从车上掉下来摔死。 宗教节日期间本来人群就多,几千人同时拼了命往上面挤,但印度的基础设施薄弱,致命踩踏事件屡见不鲜。 大壶节又称圣水沐浴节,是印度教的盛大节日。今年大壶节庆祝活动从1月13日至2月25日在普拉亚格拉杰市举行。 没想到短短6周的节日,接连发生多次大型悲剧,每次都死了几十条人命… 可能这种事情发生的太多,大家都不以为意,踩踏惨剧隔天,还是有大批印度教信徒继续涌向火车站,当局部署了更多警察和铁路护卫队控制乘客流量。
spot_img

赔偿$23万! BC离奇邻里纠纷持续20年 造黄谣+恶意骚扰 背后原因令人咋舌!

BC省有这么一对邻居,因为一口井的问题争吵了二十年,最终不得不通过法院解决。 本以为只是一些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可没想到,法官居然要求其中一位邻居向对方赔偿23万加元! 事情发生在位于BC省太平洋沿岸的海达瓜依岛(Haida Gwaii),一个名叫桑德斯皮特(Sandspit)的小镇,那里只有350名居民。 1997年,华盛顿州居民爱德华·戈基(Edward Gokey)和他的邻居戈登·亚瑟(Gordon Usher)及帕特里夏·帕森斯(Patricia Parsons)搬到了同一条街道Beach Road上。 刚开始,大家还相处融洽,甚至为了方便,一起建造了一口共用的水井。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口井竟然成了双方几十年恩怨的开端。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摩擦逐渐演变成大矛盾,二十年的纠纷并不只局限于这口井。 根据BC省最高法院法官罗伯特·彭尼特(Robert Punnett)去年做出的裁决,戈基从2003年起,开始刻意骚扰邻居。 他时不时在凌晨5点使用木工刨子制造噪音,任由电话铃声响个不停,甚至点起了多处无用的篝火,烟雾弥漫在邻居家中长达八年。 更有甚者,戈基还造起了邻居的黄谣,在2012年树起了两块巨大的木牌,牌上用黑色大写字母写着,暗示帕森斯家庭成员曾经经历过一起涉及性行为的不光彩事件。 这些行为不仅让邻居感到不安,也成为了法院最后裁决的重要依据。 戈基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对方赔偿并限制亚瑟和帕森斯的行为,指控他们侵犯了他的隐私、骚扰他并故意给他造成精神痛苦。 戈基声称,邻居不仅用车威胁他,还故意将树叶吹到他家院子里、毒死了他种的树、甚至在他的财产旁立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死去的爱德”(Dead Ed),让他感到受到了威胁。 然而,法庭对戈基的这些指控没有给予支持。法官认为,戈基在法庭上的证词“缺乏诚实、毫无坦率,甚至企图装作真诚,却完全没有可信度。”在长达47页的判决书中,法官明确指出,戈基的证词“听起来像一个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人”。 另一方面,亚瑟和帕森斯提出了反诉,指控戈基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故意且恶意”的干扰。这对邻居控诉的内容涉及广泛,包括戈基擅自闯入他们家中留下一封信、制造大量烟雾扰民,以及攻击和侵占他们的私人空间。 法院采纳了这些证据,最终裁定戈基需要向亚瑟和帕森斯支付23万加元的赔偿,其中包括15万加元的“滋扰”赔偿,5000加元的侵入和攻击赔偿,5万加元的惩罚性赔偿,以及2.5万加元的加重赔偿。 戈基对于这样的判决并不甘心,选择向BC省上诉法院提出上诉,认为罚款“过于高昂”,特别是在他声称邻居对他的行为同样存在问题的情况下。 然而,上诉法院并不认同他的观点。法官劳丽·安·芬隆(Lauri Ann Fenlon)在裁决中指出:“虽然赔偿金额确实不低,但并没有‘过高’的嫌疑,特别是在考虑到戈基对邻居造成了长时间的干扰、恶意和故意的情况下。” 她进一步说明,戈基的行为超过了通常的“滋扰”范畴,他制造的烟雾长达八年,毫无正当理由。 至此,这场长达二十年的邻里纠纷,终于在法庭上落下帷幕。然而,这起案件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邻里争端,它揭示了长时间、恶意的邻里冲突是如何从小矛盾逐步升级为法律纠纷的。 戈基的种种行为不仅让邻居无法正常生活,还使得原本的友好关系破裂。曾经他们一起建井的美好时光早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不断的纠纷和敌对。 对于亚瑟和帕森斯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从最初的友好邻居,到后来不得不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对夫妇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煎熬。然而,随着法院的最终裁决,他们终于得到了公正的结果。

列治文华裔居民种出巨型南瓜 打破纪录斩获大奖 赢得高额奖金!

列治文华裔居民陈大伟(Dave Chan,音译)最近种出了一个巨型南瓜,再次刷新了个人纪录。 今年,这个重达2252磅的“南瓜巨无霸”在美国华盛顿州肯特市的Carpinito Bros.农场比赛中斩获了头奖,赢得了7500美元的奖金。 值得一提的是,这颗南瓜目前是加拿大今年最大的南瓜,尽管接下来还有其他比赛即将举行。 陈大伟去年同样表现出色,他种出的2212磅重的南瓜在加州萨克拉门托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并赢得了2万美元的奖金。 而那颗南瓜也创下了当时加拿大最重南瓜的纪录。今年,他再次打破了自己的纪录,巨型南瓜重了整整40磅。 谈到他的种瓜经历,陈大伟开玩笑地说道:“我觉得现在我的爱好开始慢慢‘收支平衡’了,哈哈。” 种植巨型南瓜并非一项轻松的任务。这不仅需要对土壤、肥料和水分进行严格管理,还要时刻注意天气变化以及可能影响南瓜生长的各种细节。 陈大伟的这一系列成就,不仅为他带来了可观的奖金,也使他在南瓜种植爱好者圈子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震撼! 绝美极光再临大温 朋友圈刷爆! 今晚还有 注意最佳观赏时机!

昨晚,温哥华的夜空再次被一场惊艳的极光秀点亮,色彩斑斓的光带在天空中舞动,引发了全城的关注。 虽然5月时温哥华刚经历了一次极光大爆发,但这次的极光感觉明显比上次更强,即使在光污染严重的居民区也可以清楚看到。许多市民目睹了这一罕见的天象,社交媒体上更是充满了各种角度的极光照片和视频,记录了这个难得的自然奇观。 据气象学家麦克·库斯(Michael Kuss)介绍,这场极光是由一次强烈的地磁暴引发的,等离子体被推向地球大气层,与空气中的气体发生碰撞,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光影效果。 他还表示,虽然极光在昨晚的活动最为强烈,但今晚的天空仍然有机会出现极光,预计这场天象表演将持续到周六凌晨。 他建议市民尽量避开人工光源,在黑暗的地方欣赏极光。 昨晚的极光秀强度罕见,从基斯兰奴海滩(Kits Beach)到本拿比的丽晶广场(Crystal Mall),再到摩迪港(Port Moody),整个大温哥华地区的居民都被这一场景所震撼。 摄影爱好者文森特·王(Vincent Wong)在基斯滩拍摄了几张令人惊艳的极光照片,他感叹道:“这是我见过最清晰的极光,巨大的光波像海浪一样快速涌动,覆盖了整片天空。” 列治文的天空昨晚也被极光照亮,吸引了众多摄影师前来捕捉这一瞬间。双彩虹的美景刚刚在周三吸引了他们的目光,而昨晚的极光让这个星期的夜空更加光彩夺目。 根据加拿大太空天气中心的预测,这场地磁暴将持续到周六,极光活动可能再次出现在BC省的上空。这样的地磁暴通常由太阳活动引发,太阳有时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爆发,称为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这些能量到达地球后,与大气中的气体相互作用,形成极光。 近年来,极光活动频繁发生,部分原因是太阳进入了一个名为“太阳活动极大期”的高峰期,太阳风暴的次数和强度都达到了一个高点。 科学家们预计,这一周期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未来极光可能还会继续出现在温哥华的夜空。 对于那些希望再一次目睹极光的人,库斯建议:“晚上10点以后,找一个远离街灯的地方,天空会更加清晰。”此外,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也表示,午夜前后的一到两个小时内,是观赏极光的最佳时间。 温哥华的极光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这个繁忙的城市因极光的到来而片刻安宁,光带在夜空中舞动,仿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宇宙的窗,让人们得以暂时忘却日常的忙碌,沉浸在这场壮丽的自然奇观中。

长周末来临 大温"拥堵警报"拉响! 轮渡船位难求 边境预计将堵爆!

随着感恩节长周末的到来,BC省的出行高峰已经开始,无论是开车、过境,还是搭乘BC Ferries轮渡,都注定会是一场“耐心大考验”。 根据BC Ferries的提醒,想要顺利出行,提前规划和预留更多时间是绝对有必要的。无论是准备渡船票,还是选择错峰出行,都是避免意外延误的好方法。 为了鼓励大家错开高峰期,BC Ferries还提供了特定时段的折扣优惠,不论是开车还是步行上船的乘客,都能享受到优惠。此外,BC Ferries还增设了早班和夜班航次,以帮助疏导人流。 然而,即便有这些措施,在需求高峰期,未提前预订船位的车辆仍可能被拒绝登船,甚至步行乘客也可能面临延误。以最受欢迎的Tsawwassen到Swartz Bay航线为例,周五上午的车辆预约几乎全部售罄,但步行乘客仍有不少名额。 BC Ferries表示,感恩节长周末是他们一年中第五大忙碌的周末,去年约有16.5万辆汽车和43万人次的乘客在此期间通过渡船出行。 今年,随着主要航线船只Queen of New Westminster因检修无法服务,航运压力尤为明显,预计将持续到明年春天。 因此,无论你选择哪种方式出行,最好提前到达码头。此外,停车场也常常爆满,建议大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BC Ferries Connector巴士,或者安排亲友接送。 不只是轮渡会拥堵,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也警告,长周末期间过境口岸将出现大规模车流。 为了避免长时间等待,CBSA建议大家在早晨时段跨境,并实时查看等待时间,有需要时选择车流较少的其他入境口岸。使用导航应用的朋友们,也可以尝试不同的路线规划,选择最快捷或最短路径。 过境时,别忘了准备好所有证件,并清晰申报随身携带的物品。无论是车里的东西,还是个人物品,都需如实申报,确保顺利通关。 总的来说,这个长周末的出行将是一场耐心的比拼,计划周全、出发早、错峰出行是避免卡在路上的关键。祝大家安全顺利,享受假期!

太美了! 温哥华惊现梦幻双彩虹 美景惊艳全城 朋友圈刷爆!

周三傍晚,温哥华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但风雨过后,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罕见的双彩虹,令温哥华市民惊叹不已。 就在昨天下午6点过后,雷雨骤停之际,幸运的温哥华居民抬头望天,便被这一奇观所吸引。 雨水倾盆、电闪雷鸣,而转瞬之间,双彩虹横跨天空,将整个城市装点得如梦似幻。 住在北本拿比的Indie Featherstone在Parker Street拍下了一张绝美的双彩虹照片,这张照片甚至有望成为年度最佳天气摄影作品。 令人惊讶的是,照片中竟然还能看到一道闪电击中了树梢!这种瞬间的震撼之美,实在是难得一见。 不仅仅是在北本拿比,温哥华的各个角落,大家都纷纷拍下了这道绝美的彩虹。 不管你身处何地,只要抬头仰望,仿佛都能享受到这份大自然带来的馈赠。 你昨天看到双彩虹了吗?

华人买下西温$538万豪宅 开发商却违约 多年维权追讨百万押金!

在西温的富人区,一起豪宅交易纠纷最近终于尘埃落定。 近日,BC省高等法院裁定,一家位于西温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因未能按时完成豪宅的建设,须退还华人买家严子豪(Zihao Yan,音译)100万加元的押金。 这起纠纷的背后,不仅涉及工程进度的延误,还牵扯出诸多质量问题、法律纠纷和不负责任的开发商行为,揭示了当地房地产市场中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 事情要追溯到2018年,那年10月,严先生与西温的Benbow Residences Inc.公司签署了一份合同,约定以538万加元的价格购买位于Benbow Road的一处豪宅。 这套豪宅本应成为严先生的梦想家园。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这个美梦变成了噩梦。 根据合同,严先生将在2018年11月15日接管房产,最终交易日期定于2019年10月30日。而在此之前,Benbow公司必须完成房屋建设,解决一次检查中发现的43项“缺陷”,并取得市政的居住许可。 严先生满怀期待地支付了100万加元的定金,以为自己很快就能搬进新居。 按照计划,严先生于2018年11月顺利接管了房产,尽管房屋仍处于建设中,他依旧对项目的按时完工抱有信心。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如人意。 严先生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回国探亲,原以为回到加拿大后,房屋的建设问题将被妥善解决。但当他返回时,迎接他的却是一个完全无法居住的家。 根据法庭记录,当严先生回到西温时,发现很多原本应该修复的缺陷依然存在,房屋的状况比预期更加糟糕。 例如,车道被挖开,无法使用;泳池和热水浴缸的加热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房屋的智能控制系统和安保系统瘫痪,甚至连露台门都无法关上。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到2019年10月底。 尽管问题重重,严先生依然尽力履行合同义务,准备按照合同完成购买。他申请了270万加元的抵押贷款,变卖了价值186万加元的投资,加上已经支付的100万押金,完全具备支付房款的能力。 他甚至已经为新房购买了保险,并指示律师采取必要的法律步骤来确保交易顺利完成。然而,Benbow Residences Inc.却在关键时刻出现了严重失职。 根据法庭裁决,Benbow公司的律师最初向严先生的律师提供了一份错误的居住许可,这份许可属于另一处房产。 当严先生的律师指出错误时,开发商的律师声称正确的居住许可早已提供,但事实证明,直到2019年10月30日交割日期时,开发商仍未取得该物业的居住许可。 最终,真正的许可直到2020年9月17日才获批,距离原定完成日期晚了整整十个月。 不仅如此,Benbow公司还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无任何抵押和留置权的房产所有权。检查发现,房产上挂有多个抵押和留置权,严先生因此面临法律风险,包括潜在的抵押品赎回和与债权人的争议。 而这些风险并非只是纸上谈兵,因为该物业的抵押贷款随后确实进入了抵押品赎回程序。在交易无法按计划完成的情况下,严先生的律师向Benbow公司发出通知,指出其违反了合同的基本条款,并要求退还100万加元的押金。尽管如此,Benbow公司拒绝退还押金,严先生因此提起诉讼。 Benbow Residences的总裁兼董事菲尔·加罗(Phil Garrow)起初曾对诉讼作出回应,并提起反诉,声称是严先生违约在先。 然而,随着案件的推进,加罗逐渐停止与严先生的律师沟通,并最终缺席了庭审。在法庭上,BC省高等法院法官桑德拉·苏克斯托夫(Sandra Sukstorf)决定,即便没有被告方的出席,审判也将继续进行。 她指出,被告方不仅在多次法庭命令和程序要求上未能履行义务,还显现出不愿参与诉讼的态度。 法官最终裁定,严先生在整个交易过程中表现出“准备、愿意且有能力”完成购买,而Benbow公司则“实质性违约”。 因此,严先生有权接受开发商的违约行为,并要求返还其100万加元的押金。 此外,法官还特别指出,Benbow Residences Inc.在诉讼过程中屡次未能遵守法庭命令,给严先生带来了不必要的法律费用支出,也给司法系统带来了负担。 法院因此判定,严先生有权获得额外的“特别费用”,作为对开发商行为的惩罚。 然而,事情到此并未结束。根据BC省公民服务部的一份文件显示,Benbow Residences Inc.于2023年7月3日已经解散。 尽管法院判决严先生可以拿回押金,但由于公司解散,实际追款过程可能会面临障碍。法官指出,如果严先生在追回这笔款项上遇到困难,他可以向法院申请进一步的法律救济。 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温哥华高端房地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也为其他购房者敲响了警钟。在房价高企的温哥华,即便是豪宅买家也可能面临开发商违约的风险。 因此,购房者在签订合同时需要格外谨慎,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并做好应对可能出现的纠纷的准备。 这件事对严先生来说,无疑是一次漫长而艰辛的维权之旅。但最终,法律为他讨回了公道,也为类似情况的购房者敲响了警钟——在购房过程中,合同条款和法律保障至关重要,任何不负责任的开发商都难逃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