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新面孔,华人落空
就在今早,加拿大新任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正式举行就职仪式,宣布组建新一届联邦政府!
就职典礼上,加拿大总督玛丽·西蒙现身主持新内阁的宣誓仪式,完整名单已经公布,也让不少华人选民大失所望:这跟特鲁多2.0有什么不一样?!
卡尼的内阁一共有28个部长和10个国务秘书,而其中24人是新任部长、13人首次当选国会议员。
此次大选结束之后,西部省份闹分裂的声音就传了出来,且越闹越烈,卡尼政府内部就再三承诺,在处理加西关系方面,新政府会与前总理杜特鲁多“划清界限”。
看今天的内阁名单,卡尼确实引入了大量新面孔,一定程度彰显出对政府革新的承诺,但也有特鲁多政府的“骨干成员”。
大家比较关心的移民部长,移民难民牵动着加拿大经济、住房、医疗方方面面,关注度非常高,加拿大人都等着看新政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的移民部长变成了莉娜·梅特莱格·迪亚布(Lena Metlege Diab),出生于哈利法克斯,二代黎巴嫩移民,2岁时搬回黎巴嫩,11岁时为了逃避内战又搬回加拿大。
早前宣布退出内阁的原移民部长肖恩·弗雷泽 担任司法部长;
外交部长由去年宣布退出政坛的安妮塔·阿南德(Anita Anand)担任;
原外交部长商鹏飞变成财政部长;
前温哥华市长格雷戈尔·罗伯逊担任住房部长。
更令人瞩目的是,在去年年底掀起加拿大政坛震荡、然后宣布转战多伦多的前副总理兼财长方慧兰,居然还在内阁里,这次担任交通部长。
为了应对美国和特朗普,卡尼这次还设立了加拿大-美国贸易、各级政府事务及统一加拿大经济部长,由多米尼克·勒布朗担任。
仔细看一眼这个内阁名单,有一半人都是新面孔,确实革新,但也没有半个华裔,南亚裔议员数量却创历史新高,大多数人有旁遮普背景,主要是锡克教徒。
新内阁名单中,3位印裔自由党国会议员引人注目,都来自安大略省的“小印度”宾顿,他们分别是:
- 国库委员会主席Shafqat Ali
- 国际贸易部长Maninder Sidhu
- 国务秘书Ruby Sahota
宾顿一向都是自由党的票仓,此次卡尼重用宾顿代表,被民众视为稳固票仓、回报多元族裔社区。
加拿大华人看到这个内阁名单的反应也不一,有人表示内阁一般都是新面孔,看得出来卡尼在努力兑现诺言;
也有人感叹:特鲁多的人还在,估计就是“土豆2.0”,还这么多南亚裔,目测300万南亚裔移民涌入,换了和没换有啥区别嘛?!
卡尼政府这次上台,接手的是一个分裂声音不断变大、住房危机+经济危机+主权屡受威胁的加拿大,民众反美、反移民情绪高涨,前途充满了挑战。
最重要的,就是南边特朗普这颗不定时炸弹,美国先后与英国和中国都谈妥了,起码走出了谈判的第一步,却迟迟与加拿大达不成协议。
加拿大这边也只能开始做准备,分两个阶段逐步谈判,美驻加大使昨天说的是,加拿大可能要参考英国的谈判模式,且特朗普目前没有打算放过加拿大。
但加拿大政府谈判奔的就是取消关税这个目的去的,估计还有一段路要走,在一切都谈拢之前,现有的关税依旧生效。
加拿大汽车、能源等关键产业链饱受打击,卡尼政府需要迅速调整外交策略,同时平衡对美依赖与多边贸易合作。
另外,卡尼也承诺通过兴建模块化住宅缓解住房压力,市场期待相关政策能在短期内见效,提升中产与年轻人的购房可能性。
在国家统一问题上,加拿大现在被内外夹击,内部阿尔伯塔省分离主义情绪上升,卡尼须优先处理国家团结问题;外部还有特朗普虎视眈眈。
光换人是不够的,未来如何设定施政重点、带领加拿大走出困境才是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