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到头了!从8月29日起,加拿大人往美国寄个包裹都变成了一场噩梦。
一项实施近百年的免税政策正式终结,现在几乎所有寄往美国的包裹,都必须得先交35%关税才能过境。
这项重大变化源于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签署的行政命令,终结了800美元以下商品免税进入美国的“最低限额”政策。
对于依赖美国市场的加拿大中小企业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锤。
BC省Lantzville居民瓦莱丽·伯顿(Valerie Burton)只想寄一枚西海岸步道徽章给美国朋友,却在邮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工作人员告诉她,所有寄往美国的包裹都必须通过Zonos应用程序预付关税。
伯顿不得不在信号微弱的邮局里下载应用程序,反复上传同一个徽章的照片。令她愤怒的是,应用程序给出了三个不同的价格,从8分到1.75美元不等,再加上手续费和清关费,总费用甚至超过了徽章本身的价值。
“我对此感到非常愤怒,平时遇到这种事我肯定会抗议到底,但这次我被逼得没办法,因为我必须把东西寄出去。”伯顿无奈地说。
更让人沮丧的是,邮局工作人员对新规定也不熟悉。伯顿致电加拿大邮政客服,却发现没有人能够提供有效帮助。“没有人知道我在说什么,因为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新事物。”
个人寄包裹已经够麻烦了,那些指着美国客户吃饭的加拿大公司就更惨了。
温哥华服装品牌Free Label的创始人杰斯·斯滕伯格(Jess Sternberg)表示,美国客户占公司总销售额的45%,但现在不得不暂停所有对美发货。
“由于风险太高,信息又不充分,我们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斯滕伯格说,“如果情况不改变,我们的企业很可能撑不下去。”
她的公司专门生产女性包容性慢时尚服装,产品在加拿大制造,但使用了部分进口材料。
过去一年里,加拿大销售额下降,美国市场成为增长的主要动力,现在这条生命线被彻底切断了。
当然了,也有公司选择硬扛的。安省圣凯瑟琳斯的本土美妆品牌Cheekbone Beauty Cosmetics决定自行吸收关税成本。这家原住民拥有的清洁美妆公司30-35%的销售额来自美国。
创始人詹恩·哈珀(Jenn Harper)表示,额外关税导致运费增加25-30%,公司目前选择承担这部分成本,但这只是临时措施。“我们不想吓跑美国客户,但长期来看可能无法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贸易升级和吞并威胁引发的“买加拿大货”运动,为该公司带来了订单激增,这给了他们承担额外成本的空间。
加拿大服装联合会执行董事鲍勃·柯克(Bob Kirke)将这项政策比作“双刃剑”。一方面,免税政策曾让许多小公司能够直接向美国消费者销售,无需文书工作和关税。另一方面,政策的终结让许多企业措手不及。
“很多公司应该更了解原产地规则,但这几年他们不需要了解,现在调整起来会很困难。”柯克说。
根据加拿大独立商业联合会的调查,约三分之一的加拿大出口企业依赖最低限额免税政策。如果当前贸易战持续,五分之一的企业将在六个月内倒闭,40%的企业撑不过一年。
各大物流和电商平台已经开始调整策略。FedEx仍在接受美国包裹,加拿大邮政与第三方合作收取并转交关税。
但Etsy和eBay已停止通过加拿大邮政为美国订单提供运单,而Chit Chats只接受已预付关税的包裹。
多伦多贸易专家、麦卡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约翰·博斯卡里奥尔(John Boscariol)警告,这项政策将对小企业造成“不成比例”的打击。
他指出,即使符合《美加墨协议》原产地规则的企业理论上仍可免税发货,但额外的行政成本如清关费用仍会增加负担。
“许多依靠对美低价值发货维持生计的企业正受到冲击,可能不得不关门。”博斯卡里奥尔说。
柯克担心的还不止这些。他觉得失去美国市场这个便捷通道,会直接限制加拿大企业家创新的能力。
“这会阻碍创新和增长,而这些正是我们行业的命根子。对于刚起步的公司来说,这真是个宝贵工具,现在没了。”
目前,加拿大人仍可向美国寄送价值100美元以下的信件或礼品而无需额外费用。但对于那些曾经依靠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日子真的不好过了。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