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躺平”
加拿大与美国的关税战还在持续,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即便没有关税,国内经济本来也不好,房价物价全部都在涨,工作难找、工资死活不涨。
近日,加拿大统计还公布了最新数据,4月份失业率飙升至6.9%!
6、7月份就是毕业季了,成千上万应届生涌入劳动力市场,但全国失业率已经连续2个月上升,达到6.9%。
具体数据显示,加拿大15至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现在上升至14.1%,15至24岁男性的失业率达到15.4%。
一位加拿大妈妈更是焦虑到在论坛上PO文求助——
“我儿子23岁了,到现在还没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入门岗位都被拿政府补贴的移民填满了!如果企业继续为了赚钱而牺牲国家未来,什么都不会变。澄清一点:不是移民的错,是政府的劳工与移民政策的错!”
有网友愤怒地指出,加拿大本地人连入门岗都难进,不少公司却还在不断外包招聘:“我们公司一直在从印度远程招聘员工,根本不考虑雇用加拿大人,这真的让我非常愤怒。”
找不到工作的人苦,已经有工作、且工资还高的人也一样日子不好过。
最近一个名叫巴尼的23岁多伦多小哥分享自己的烦恼——一个年薪8.4万、没有债务、存款近8万的人居然还“啃老”?!
巴尼的职业是养老金行业的分析师,有理财头脑,靠与父母同住、实习期间精打细算,顺利完成学业,身上也没有学贷,还存下一笔可观的存款。
但即便是这样一个“有为青年”,面对房价逆天、生活成本飙升的加拿大现状,也在啃老,不敢搬出去住。
“房价太高了,不只是租金或房贷,还有公寓管理费、食物、水电,搬出去住的代价太大,存不下钱真的很可怕。”
巴尼在多伦多土生土长,从小就被灌输要存钱的意识:“父母常对我说,要守好每一分钱,最终它们都会变成一毛钱。”
为了省钱,他读大学的时候就选择住在家里,还在超市兼职。
用RESP付完头两年的学费后,他就用每个学期的实习工资支付学费,兼职的收入就用来支付其他日常开销。
他还短暂投资过加密货币,后来卖掉这部分投资,支付在荷兰交换学习的费用。
就算现在毕业有正职工作了,他还是过着“半寄人篱下”的日子,周末住父母家,工作日寄住在亲戚家,借此不断存钱。
亲戚的房子是一套4房的住宅,社区也不错,孩子都长大搬出去了,巴尼平日里就帮亲戚做点杂事。
“我们有时会一起出去吃饭,我请客,她房贷已经还清了,也喜欢有人作伴。”
巴尼说,自己也想搬出去,但习惯了存钱,不能接受大部分人现在都要把过半收入花在房租和房贷上面的生活方式。
巴尼现在每个月的开销大头分成投资与储蓄、住房与交通、饮食消费和其他杂项,具体明细如下——
投资与储蓄:$3,083= $2,000储蓄账户+ $583存TFSA+ $500存RRSP
住房与交通:$685= $125汽油+ $150车险+ $100汽车维护+ $200公共交通费+ $20 Uber+ $90手机费
饮食消费:$470= $150杂货+ $70 咖啡+ $150外出用餐+ $100喝酒
其他杂项:$2,109= $700工资扣税+ $350注册养老金计划+ $39长期伤残保险+ $100娱乐+ $20订 Apple TV+ $10订 Apple Music+ $400运动+ $50 健身房+ $30理发+ $300旅行存钱+ $50捐赠+ $50礼物+ $10干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