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如果感染者在狭窄过道中经过,从其口中释放出的新冠病毒颗粒,将在感染者身后散播长达5米的距离!

病毒有可能在很多的密闭空间中传播,中国科学院的多名学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并在《流体物理学》(Physics of Fluids)科学期刊上发表研究结果。
通过计算机模拟视频来看,在狭长的走廊中,如果感染者打一个喷嚏,含有病毒的空气颗粒会在感染者的身后徘徊数秒钟,可能会让任何经过感染者背后的人接触到病毒!

如果是一位身高1米8的人以1.5米/秒行走,同样是不戴口罩咳嗽出来,在只有1.2米宽的走廊前行,比在宽6米的过道中行走,会向更远的后方散播更多病毒。

在6米的开放空间中,随着呼吸排出的病毒颗粒,会主要在感染者腰部流动,并在身后形成一个细长的尾巴。
到了在1.2米宽走廊行动的感染者这里,他所喷出的病毒飞沫会有特定的“分离模式”(detached mode),形成悬浮的传染性气溶胶团,一直飘散到人体身后5米处,并且在散播5秒后有更高的液滴浓度。

这种向后向下的散播方式,会使身高较矮的儿童增加感染病毒风险。这也对人们遵循的2米社交距离是一种挑战,就算人们离感染者更远,还是有可能接触到病毒!
当处于塞满了新冠病患的医院中时,病毒的传播情况就更加恶劣了。据研究,从医院走廊和厕所抽取的空气样本中,竟有多达50%含有高浓度的新冠病毒!

法国南特大学中心医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20年1月1日至10月27日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韩国等8个国家的数据,研究了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护士站、更衣室、走廊、厕所等各类区域的空气样本。

他们发现,包括重症监护室、走廊和洗手间都是被病毒污染的重灾区。重症监护室空气中含有的病毒是25.%,比普通病房的10.7%一倍还要多;
洗手间内的空气则含有23.8%,很可能是由于厕所狭小不通风、马桶冲洗导致病毒遗传物质雾化等原因;

此外,走廊中竟有高达56.3%的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还有像餐厅这样的公共区域也并不安全,特别是人们还要摘下口罩用餐。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即使一直戴着个人防护设备,但长期与其他人一起处于通风不良的密闭环境中,接触高浓度病毒的空气,最终可能还是会感染新冠病毒!

另一项最近的研究也指出,戴透明面罩是无法防止病毒传播的。

大温的朋友们出门时都看过不少路人戴着这样的透明面罩,然而它却对感染者呼出的气溶胶毫无招架之力,简直让人心惊!
这项研究是由日本福冈大学(Fukuoka University)的科研团队发布。在实验中,当有感染者打喷嚏时,裹挟着传染性病毒颗粒的“涡流气环”(vortex rings)在不到1秒钟内,就会粘到周围1米远的人群的面罩上,然后从面罩与脸部之间的空隙渗到脸部。戴面罩者或许还毫不知情,自己已经暴露在了病毒之中!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也曾在7月就表示,防护面罩对新冠病毒的防护效果不如口罩,不建议人们将它代替口罩使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对于新冠病毒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了。希望在看过这些研究之后,大家能更有防疫意识,尽力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卫生安全!